多部门质量管理协调机制(通用13篇)
1.多部门质量管理协调机制 篇一
xx市中医医院多发伤、复合伤、疑难病例的抢救治疗多部门、多科室协调机制
严重多发伤、复合伤、疑难病例的发生率及死亡率、伤残率居高不下,已成为当今一个重要的健康和社会问题。如何缩短多发伤、复合伤、疑难病例患者得到确定性治疗的时间是提高救治水平的关键,多发伤、复合伤、疑难病例患者的院内紧急救治在国内尚无规范和标准可循,但医院多部门、多科室协调联动机制为广大医务人员所认同。我们通过强化管理、制定流程、统一指挥、规范操作,基于多学科医师组成的多发伤、复合伤、疑难病例急救队伍,制定了多发伤、复合伤院内紧急救治协调机制。
一、在院党委的领导下,成立严重多发伤、复合伤、疑难病例院内多部门、多科室紧急救治协调领导小组。
组长由医院院长担任,副组长由副院长担任,领导小组成员由医务、护理、院感办、药剂、设备、总务及各临床、医技科室主任担任。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指挥、决策,组织医疗救护,协调抢救设备、药品、救护人员的调配,紧急情况下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请求支援,负责信息发布及秩序维护和后勤保障。
2、专业分组及职责:
(1)分管医疗、护理业务副院长牵头,由医务科、院感办、护理部负责人主要职责:负责全院应急人员的调配;对外协调,组织院内、院外专家会诊,负责各项规章制度及应急预案执行情况的检查、督导。
(2)分管医疗、护理业务副院长牵头,由医务科、护理部、各
临床科室主任及护士长主要职责:负责多发伤、复合伤、疑难病例抢救的组织实施、转诊,对危重伤员进行及时有效的抢救及手术。
(3)分管院感、公共卫生的副院长牵头,由护理部、院感办负责人主要职责负责院内感染管理及疫情上报;
(4)分管总务、保卫、药械的副院长牵头,总务科、保卫科、药械科、总务科负责各种后勤物质及防护用品的供应及其它后勤保障工作;药剂、设备科负责各种急救所需的医疗器械及急救药品的供应;保卫科负责院内安全保卫工作。在抢救工作的过程中保障医院的工作秩序,保障工作人员及医院的人身及财产安全。
2.多部门质量管理协调机制 篇二
一、典型国家的政府部门间协调机制
(一) 英国的“协同政府”
政府部门间的协调一直是英国政府改革中的一部分。真正开始将协调政府部门间关系作为政府改革核心的是在布莱尔工党政府上台执政后的“协同政府”改革。“在英国, 协同政府是被新的工党政府标志性地提上日程的”。[1]同中国一样, 英国政府的部门也是按照职能划分的, 英国政府在治理的过程当中也存在着“碎片化”的问题。这种职能分工的政府部门结构也带来了政府治理的“碎片化”。因此英国政府一直做着针对不同层面抑制“碎片化”的努力。
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 英国政府公共服务压力增强, 一些社会问题爆发。在这样的背景之下, 布莱尔政府开始大规模的推进“协同政府”的改革。协同政府意味着通过横向与纵向的协调, 消除政策相互抵触的状况, 有效利用稀缺资源, 使某一政策领域的不同利益主体团结协作, 为公众提供无缝隙的而非互相分离的服务。[2]英国通过横向的“超级部制”强化政府部门间的合作, 通过纵向权力运行机制的调整保障政府部门间的协调能够有效地推进。
(二) 美国的“联邦—地方”双层模式
美国实行联邦制, 联邦政府高于地方政府, 但是在宪法的框架内, 各州及地方政府有权处理自己范围内的事务。因此, 美国政府改革也分为联邦与地方政府两个层次。
欧美国家的协同政府, 是对上一轮行政改革遗留问题即政府的碎片化进行的克服。协同政府要求“确保政策制定的高度协调和具有战略性”。[4]“协同政府”的根本目标在于通过政府部门间的协调建立一个便捷的现代服务型政府, 虽然我国的行政改革的进程和思路与欧美国家存在一定的差异, 但是以建立便捷高效的现代服务型政府的目标而进行的改革与欧美国家构建“协调政府”的改革是一致的。
二、我国政府部门间协调存在的问题
虽然政府部门间的协调是政府在深化行政改革时的客观需要, 由于部门职权交叉、职责不清及机构设置不合理, 大量的行政事务都需要依靠协调来解决。但是在进行的过程中部门之间的协调效果并不理想, 经常会存在各种冲突和矛盾。以下就列举几种在政府部门间协调时存在的问题:
(一) 部门间协调的启动存在随意性
启动政府部门间协调配合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具备协调的必要, 即跨领域的公共事务存在, 单个机构无法独立完成而需要多个部门通力协作;二是协调过程中出现困境有依法协调的必要, 协调是达到合作并实现共同目标的最好办法;三是协调合作的要约, 即政府某部门因为各种原因难以完成自身的责任或目标而向其他部门请求协助而产生的协调行为。[5]但是在现实情况中部门间的协调往往会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通过部门间协调机制解决问题的方式往往是行政性的, 而不是法律性的, 并且在原来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的情况下会产生许多新的问题。
(二) 协调过程中各部门的职责不明晰
一些行政事务虽然通过正当程序纳入了协调的过程当中, 但是由于协调启动的偶然性和随意性, 协调的法制化程度低, 导致一些部门在执行的过程当中忽视法律、规章的效力, 利用政府的权威解决问题, 办事拖拉, 使协调的程序和内容违反政策法规, 造成协调结果的不确定性。
(三) 协调过程中的监督及追责的不完善
随着行政改革的深化以及面临的公共服务问题的复杂化, 政府部门间的协调也涉及多个方面、多个部门。不管是一开始问题的提出, 还是决议的执行, 都会涉及多个部门。但是现实的情况是很多跨部门的问题被搁置或得不到解决, 更甚至有些部门以内部职能不牵扯而拒绝解决, 各个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扯皮, 导致一些应该得到解决的事情最后被搁置。造成一些问题被搁置的重要原因就是在协调之前或协调的过程中相关协调部门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督和事后追责, 没有对协调部门间的权限争议进行处理, 没有在协调之后针对各部门在协调中应履行的义务承担责任。
三、关于政府部门间协调机制法律保障的途径
针对我国政府部门间协调存在的缺失与不足, 比较借鉴西方国家的政府部门间的协调机制的长处, 取长补短, 希望能够建立和完善部门间协调机制, 以有效实现跨部门政府的共同目标。
(一) 完善部门间协调启动和协调程序制度
针对部门间协调存在的随意性, 可以设立有权部门管理部门间协调机制的启动。当事人提出的申请属于有权部门的管理范围, 那么有权部门就应当处理解决。该部门需要与其他部门进行协调解决的, 就应该由受理申请的部门启动协调机制。否则, 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同时, 要完善部门间的协调程序制度, 明确在协调的过程中协调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协调程序应当遵守的规章制度, 协调议决方案的法律效力, 协调的执行主体以及协调的依据与标准。
(二) 完善政府部门职责分工协调办法或规定
职责不明确、不清晰、部门职能分工存在交叉是政府需要建立大量部门间议事协调机制的重要原因。针对政府内部职能机构分工不清的现象, 在实践当中要进一步理顺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明确各部门内部的职责。另外要完善政府部门职责分工协调的办法或规定, 对部门职责分工的主体、权利义务、程序、责任方面作出规定, 以有效的解决存在的职责不明确问题。
(三) 完善部门间协调的监督和追责制度
很多的跨部门问题被搁置或得不到解决, 更甚至有些部门以内部职能不牵扯而拒绝解决导致一些应该得到解决的事务最后被搁置。而造成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就是在协调之前或协调的过程中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督和事后追责, 没有对部门间的权限争议进行处理, 没有在协调之后针对各部门在协调中应履行的义务承担责任。协调制度需要监督, 监督能够保证事务的正确执行。各协作部门也应当互相监督, 建立共同监督小组, 使各部门在分工的基础上真正实现通力合作, 共同完成相应的目标。
四、小结
法律实施是政府部门间协调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实现政府间协调的前提和手段。在法律实施的过程之中, 各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非常重要。但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 不同的利益诉求会需要不同的手段调整, 我们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 也要立足本国国情, 选择合适的政府部门间协调模式, 以实现政府部门间的协同发展。
摘要:伴随着世界范围内的协同政府的发展以及我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的需要, 健全部门间的协调机制是行政改革的必要。英国、美国等西方国家为我们提供了政府部门间不同的协调机制模式和途径。再结合我国大部制改革的背景以及我国政府部门间的协调存在的的问题, 我们要立足现实, 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 构建适合本国政府的部门间协调机制。
关键词:政府部门,协调机制,协同政府,法律保障
参考文献
[1]Jonathan Davis, “The Limits of Joined-up Government:Towards a Political Analysis”, Public Administration Vol.87, NO.1, 2009, p80.
[2][挪威]Tom Christensen, Per Lgreid.后新公共管理——为一种新趋势的整体政府[J].张丽娜, 袁何俊译.中国行政管理, 2006 (9) :83-90.
[3][美]戴维·奥斯本, 特德·盖布勒, 周敦仁等译.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火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88
[4]徐超华.政府部门间协调机制问题初探[J].武陵学刊, 2010 (5) :35.
3.多部门质量管理协调机制 篇三
【关键词】多校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协调运行机制构建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0C-0018-02
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高等学校向多校区发展是一种必然趋势。但随之也产生了很多问题,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加很多困难。近年来,相关教育管理部门和高等教育机构纷纷加大对多校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力度,探索我国高校多校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律性和时效性。随着研究深入,高校多校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一定进展。
一、高校多校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随着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多校区办学已成为现代大学的一种必然选择,然而,这也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不少挑战。
第一,校园文化和精神缺失。校园文化和校园精神是高校育人的基本环境,是校园稳定有序的制度保障和精神依靠。在多校区管理上,由于新老校区建设的时代背景,传统文化和校园精神在校区间有一定的差异。新校区校园活动场所设施虽然不断完善,但是由于缺乏老校区的校园氛围、历史内涵和历经沧桑的文化底蕴,老校区文化优良传统在新校区传承需要一个过程。笔者在某些高校新校区调查发现,一些学生感到精神空虚,觉得校园缺少文化氛围。这说明,新校区的文化和精神建设实属当务之急。
第二,老校区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在新校区需要一定时间的适应过程。在多年的办学和管理过程中,老校区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念。多校区办学以后,新校区的管理更多是受老校区的影响,管理方法上可能更注重现成的模式,用现有和一贯的思维方式管理教育新校区的学生群体,容易忽视新校区新环境对学生产生的新影响和新要求。特别是对于新校区首批学生来说,新校区教育管理缺少前车之鉴,新老校区间缺少应有的交流极易造成新校区大学生出现思想迷失。同时,新校区面临着新的学生管理的问题,教育管理理念、思想政治教育传统和特色都面临再确立的问题,这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困扰。
第三,新老校区间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差异性大,整合力弱。新老校区间由于其区位上的距离和学生层次的差别,存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条件和可用资源的差异,这必然需要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和方法与之有效衔接。而目前部分高校忽略了新老校区间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差异性,导致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不够强,甚至无法做到因地制宜和因材施教。
第四,新校区远离城市,管理难度增加。新校区多是刚刚建设不久的新建筑,再加上校园文化娱乐设施没有完全到位,部分学生感到学习生活单调、枯燥,精神生活空虚,于是总是试图追求新奇事物,追求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学生离校外出的借口增多,以满足物质、精神等方面的追求,这样必然造成学生意外伤害的可能性加大,同时给学生管理工作增加难度。
二、构建多校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协调运行机制
(一)健全管理制度,敢于突破旧的思维定势。鉴于多校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诸多问题和困难,协调多校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各高校关注的工作重点。多校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协调运行需要选择适应本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
首先,要敢于突破旧的思维定势,更新管理理念,树立“同属一所学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念。高校多校区虽然在不同区域,甚至不同城市,但整体上已经是同属一所学校,再加上新老校区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历史、传统以及方式都有所不同,这就要求学校必须倡导全体教师和学生敢于突破旧的思维定势,及时更新管理理念,克服思想上的抵触情绪,从学校长远发展的大局出发,在思想上尽快树立“同属一所学校”的大局理念,以确保新老校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
其次,选择适应多校区的学生思想教育管理方法。一是明确学生工作管理部门的统筹管理职能。一所高校不管有多少个分校区,学生工作部的主要工作应该是对全校的学生工作进行全盘筹划和指导协调,要在全校的学生工作中起到领头羊的作用。二是学生工作部的主要作用是从整体上对各校区的学生工作起指导作用,而不是上传下达,对其下指令,新老校区应保留其对各自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的具体事务管理的决定权。由于新老校区之间各自教育和管理的对象各不相同,特点各异,对其采取的教育方式方法、手段和内容也有着很大的区别,因此,新老校区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有具体事务管理的决定权。
(二)建立畅通的思想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加强新老校区的交流。新校区远离市区,校区间在地理位置上比较分散,如何有效地管理新老校区成为统一的一个整体,是目前多校区高校管理工作的一个难题。由于新老校区在地理位置上的分散性,多校区高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加强与新老校区学生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因此,建立畅通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是加强新老校区间交流的关键平台。
在信息社会,网络成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对于多校区高校而言,利用网络资源,加大新老校区综合校园网建设,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占领学生思想阵地,实现学生思想教育网络化管理,是协调新老校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一个有效途径。
(三)借助新校区建设、吐故纳新,构建新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高校在长期的建设中,逐渐形成的适合高校自身发展,区别于其他高校的文化。各高校校园文化有其各自的渊源、发展历程,是白成一体的整体。校园文化是学校的软环境,更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隐形教育载体。但在高校多校区建设中,新建校区往往与老校区距离较远、联系不便,导致校园文化传承困难,新校区缺少老校区的文化底蕴,严重破坏了校园文化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因此,加大多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势在必行。
第一,多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并不是将新老校区的不同文化简单地整合,或者是直接照搬老校区原有的校园文化,而是在继承和保留老校区原有文化中适应新校区的发展,并在原有不同文化的基础上融合、提炼积极的、有益的成分,建立多校区高校统一的思想文化、行为标准和价值取向,最终形成特色鲜明的高校校园文化。第二,新校区文化底蕴不足,校园文化的传承环节薄弱,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校园文化教育。另外,新老校区间应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跨校区的文艺活动、体育比赛、学术交流等,增加各校区学生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并鼓励各校区学生成立各种社团组织,开展各种学习、学术和娱乐文艺活动,营造出积极丰富的多校区高校校园文化。
(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职业素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首先,加强学习,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理论和实践能力。高校应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培训工作,为他们提升职业素养搭建良好的平台,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多层次、多类型、有针对性的专题培训;积极创造各种条件,拓宽他们的工作思路,使他们获取实践经验,提高工作能力。
其次,建立适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工作特点的绩效考评及考核机制,提高工作者的工作责任心。完善的绩效考评和考核机制,可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产生一定约束作用,激励他们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提升职业素养和能力,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
(五)构建学生干部优良传统传承机制。学生干部是在学生群体中担任某些职务,负责某些特定职责,协助学校进行管理工作的一种特殊学生身份。学生干部作为学生基层组织各种活动和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具有良好的政治觉悟和思想品质,有较好的专业素质和合理的知识结构,较强的综合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学生干部在整体学生当中起到以身立教,为人楷模的作用,因此,高校在多校区建设中要高度重视学生干部优良传统的传承工作。
首先,优化学生干部传承优良传统的内在动力驱动机制。一是优化学生干部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培育机制,帮助学生干部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坚定为建设母校和发扬母校的精神而服务的信心,激发学生干部深层次的传承需要;二是针对学生干部的特点,改进传承的方式方法,提高传承方式方法的艺术性,激发学生干部传承优良传统的积极性;三是教育学生干部科学正确认识学校的发展,深刻认识自身肩负的责任,培养学生干部良好的传承情感。
其次,优化舆论导向机制。积极向学生干部宣传学校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和学生干部的良好形象,为广大学生干部传承优良传统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高校多校区建设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多校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事实证明,只有充分发挥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对多校区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尝试和总结、提炼,反思工作中不合时宜的刻板思维,与时俱进地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念,才能探索形成高校多校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协调运行机制。
4.多部门医疗质量管理协调制度 篇四
一、医疗质量安全涉及医院方方面面,各质量管理职能部门各负其责,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做到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和后勤安全建设 齐抓并管,确保患者安全。
二、各部门按质量检查标准定期进行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问题,采取有效纠正、预防措施,及时进行整改。并按要求进行汇总上报主管院长。对重要安全问题在院周会上强调引起全院重视,消除隐患、确保安全。
三、每季度进行一次联合检查(以内审形式)并记录,对全院医疗质量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形成审核报告。
5.多部门质量管理协调机制 篇五
为加强医院消毒隔离管理,通过多部门协助,以保障医院消毒隔离各项工作层层落实,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因消毒隔离工作执行不力造成医院感染事件,特制定多部门消毒隔离工作协作管理机制。
一、组织管理
成立医院消毒管理委员会,主任由分管院长担任,成员包括医务科、护理部、院感办、防保科、总务科、设备科、药剂科、供应室、检验科等部门和各科室负责人,以及科护士长等组成。
二、消毒管理委员会职责:
1、根据《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我院消毒、灭菌制度(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与标准操作程序,并具体落实。
2、对全院各类人员开展消毒、灭菌工作,以及无菌技术与隔离技术等培训与考核。
3、定期检查与监测,发现问题及危险因素认真分析,针对问题协助查找原因,提出整改措施。监督指导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及消毒、灭菌、隔离技术;监督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规范执行;定期开展环境卫生学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4、对消毒产品的相关资质进行审核,存档备案。
5、消毒管理委员会至少每半年召开会议一次,研究、协调和解决有关医院消毒隔离管理方面的问题,遇到问题随时召开多部门协作会议,通过现场反馈交流、督查整改、科主任护士长例会等多种形式,协调和解决有关医院消毒隔离管理方面的问题,6、医院消毒隔离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设在院感科,主要由院感办牵头,医务科、护理部、检验科、药剂科、设备科、供应室、总务科及各临床科室协作进行。
三、院感办职责:
1、负责制定我院消毒、灭菌制度(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与标准操作程序,并督查落实情况;
2、定期对全院各类医护人员进行消毒、灭菌、无菌操作和隔离技术的教育培训及考核;
3、定期对医院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督、监测,并及时汇总、分析监测结果,发现问题及时与职能科室和临床科室沟通,制定控制措施,并督导实施。
4、对消毒药械、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的购入、储存、使用及用后处理进行监督。
四、护理部职责:
1、负责监督、指导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消毒、灭菌、隔离、职业防护、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制度,协助医院感染管理科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预防、控制医院内感染有关知识的培训。
2、检查督促本部门消毒隔离工作的落实。协助督导多重耐药菌控制措施的落实。
五、医务科职责:
1、协助组织医师和医技人员参加消毒隔离知识的培训;
2、监督、指导医师和医技人员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协助一次性医疗用品、职业防护管理;督导检查多重耐药菌控制措施的落实。
六、总务科职责:
1、负责组织医院废弃物的规范收集、运送、登记、暂时保存管理。
2、负责污水消毒处理、规范排放工作。
七、检验科职责
1、负责医院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效果的采样监测;医院感染常规微生物学监测;
2、开展医院感染病原微生物的培养、分离、鉴定、药敏试验及特殊病原体的耐药性监测。
3、定期汇总相关数据,总结分析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感染、分布、排名情况以及耐药率,并向有关部门反馈信息。
八、药剂科、设备科职责
1、为医务人员提供合格的消毒药品与防护用品,按照相关规范索取和保存证件。
2、采购消毒器械、一次性物品时,按照相关规范索取和保存证件
3、负责消毒器械的维护管理;以及对本科维修人员的职业防护教育。
九、各科室感控小组切实履行职责,负责本科室消毒隔离工作的落实
1、结合实际,制定本科室消毒隔离相关制度,并落实到位。
2、负责监督本科室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落实消毒隔离和标准预防各项措施。
3、按规定进行消毒灭菌效果和环境卫生学监测,符合有关标准要求。
4、组织本科室人员积极参加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6.多部门质量管理协调机制 篇六
部门协调工作机制及职责
为贯彻《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皖发〔2009〕17号),进一步做好骆岗街道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街道成立了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街道办事处卫生监督办、驻区单位等部门组成的骆岗街道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领导组织,为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明确部门职责,特制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部门协调工作机制及职责。
一、组成及工作职能
组长:陈永杰(骆岗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副书记)成员:黄其银(骆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刘林(骆岗街道办事处办公室主任)
张宗武(骆岗街道办事处社区事务办主任)姜方荣(骆岗街道计划生育办主任)
王春保(骆岗街道卫生监督站站长)
尚昌平(包河苑小学校长)
徐云(包河苑小森林幼儿园院长)
各村居委会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办公室,黄其银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在街道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协调下,各相关部门组成协调组,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牵头单位,其他部门参与协调工作,负责街道基本公共
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及相关政策制订,研究和部署街道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重要事项,组织协调实施过程中相关事宜。
二、工作原则
建立部门协调会议制度。领导小组每年召开一次全体协调会议,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协商解决。根据工作需要,可临时召开全体会议或部分成员会议。
三、工作要求
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主动研究加强街道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有关问题,积极参加部门协调会议,认真落实会议确定的工作任务和议定事项。要加强沟通、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形成合力,充分发挥部门协调工作机制的作用。
四、部门职责
1、街道办事处办公室: 负责协调新闻媒体做好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联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各村居委会做好妇女保健、妇联的协调工作。
2、社会事务办:联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村居委会协调做好老年人免费体检、参加人康复、精神病管理等工作。
3、计划生育办:负责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的管理,提出与计划生育有关的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做好全面实施出生缺陷预防工作。
4、各村居委会:各村居委会设立公共卫生联络员,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联络网络,建立分级负责的工作机制,协调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同时做好在辖区村(居)民中开展基本公共
卫生服务工作的组织宣传动员等工作。
5、街道卫生监督工作站: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的卫生监督协管项目。
6、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具体实施;在有关部门的组织协调与技术支持下,向辖区居民免费提供卫生保健服务,努力完成各项指标任务;接受有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业务指导、培训和督导检查等;对下设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实行定期督查考核制度,承担具体技术指导和培训工作。承担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
7、驻区单位:包河苑小学、包河苑幼儿园应设立公共卫生联络员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系,由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好相关卫生培训指导工作,监测学校传染病发病信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健康教育等卫生工作。
7.多部门质量管理协调机制 篇七
国家审计管理是政府审计机关开展的内部管理活动, 涉及国家审计体制建立、国家审计行政管理、国家审计业务管理三个方面。其中, 国家审计体制建立属于政治体制中公共权力分配与行使的范畴, 国家审计行政管理的研究则集中于审计机关内部机构设置、权责分配与内部关系管理等方面, 而国家审计业务管理则包括计划管理、质量管理 (控制) 、资源管理与现场管理。
1.国家审计管理协调机制建立的目标与原则。审计管理创新是指创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审计资源整合模式, 这种模式下的审计管理既可以是有效整合审计资源以实现审计目标和履行审计责任的全过程管理, 又可以是具体的审计资源整合以及审计目标和计划制定、审计风险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细节管理。建立国家审计管理协调机制正属于审计管理创新, 它不仅涉及审计组织机构及其运作方式的变革, 还涉及审计管理模式与审计制度方面的变革。因此, 国家审计管理协调机制建立的目标在于加强对国家审计计划的制定、执行等方面的监管, 促进政府审计机关正常运行;整合资源, 提高审计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审计质量, 改善审计效果;推动审计工作规范化, 增强国家审计的权威性;提高工作满意度, 激发审计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进一步推动我国审计管理创新, 完善审计管理理论体系, 改善审计环境, 提升审计管理水平, 提高审计管理效率。
建立国家审计管理协调机制或进行审计管理创新应遵循以下原则:
(1) 积极借鉴管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要与时俱进, 特别是要顺应国内外审计事业和审计工作的发展方向, 吸收管理科学发展最前沿的成果。
(2) 将审计管理创新理论与审计管理实践相结合。国家审计管理协调机制必须与政府审计机关所在地的经济状况相适应, 与政府审计机关的实际情况相适应。
(3) 注重可操作性, 坚持原则与实务并重。必须围绕新的管理思路、方法和管理模式制定一整套保障措施, 并且要保证其在审计管理实践中是切实可行的。
(4) 注重审计管理创新的实效性。进行审计管理创新是为了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促进审计事业的发展。因而, 衡量审计管理创新成效的标准就是看其是否对审计事业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是否使审计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5) 坚持持续性、整体性和系统性相结合。审计管理创新是一个动态过程, 要随着社会经济与审计事业的发展, 从整体上准确把握审计管理体系, 结合新的管理理念不断推陈出新。
2.国家审计管理协调机制的框架构建。我国不少学者对审计管理创新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 为审计管理的理论创新和审计制度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但从整体上看, 理论基础扎实且操作性强的国家审计管理协调机制的框架尚未形成。审计管理协调涉及审计人员之间、审计部门之间以及审计部门与其他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其中, 审计人员之间的协调与审计部门之间的协调属于内部协调。前者包括审计人员工作分配、人员激励等;后者包括审计项目分配、审计部门其他工作的分配等。而审计部门与其他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则属于外部协调。
笔者以前人的研究为基础, 以目标导向为依据, 借鉴国外经验, 从我国现状出发, 按照国家审计管理协调机制建立的基本思路, 将“破”与“立”结合起来, 从内部协调机制与外部协调机制两个方面构建国家审计管理协调机制的框架, 具体如图1所示。
我们要在对国家审计管理进行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建立国家审计管理协调机制, 其受三方面力量的影响与制约:
(1) 国家审计管理的根本目标。它为国家审计管理协调机制的建立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确保国家审计管理协调机制的运行不偏离预定的目标与预期功能。同时, 它又是国家审计管理协调机制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也是评价国家审计管理协调机制有效性的标准和依据。
(2) 环境因素。国家审计管理协调机制要适应特定环境, 同时社会又要为国家审计管理协调机制的建立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3) 辅助力量。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西方国家审计管理状况、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 保证国家审计管理协调机制的先进性。
图1中, 国家审计管理协调机制由审计管理内部协调机制与审计管理外部协调机制两部分组成。其中:审计管理内部协调机制用于解决审计机关内部因缺乏制约而产生的问题, 其是国家审计管理协调机制的核心, 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审计管理外部协调机制则通过构建监督信息系统、协调与被审计单位的关系、建立相关部门的联动机制、推行审计公告制度等方式实现自身的内在化。也就是说, 审计管理外部协调机制有助于国家审计准则体系与审计监督体系的建立。审计管理内部协调机制非但不排斥审计管理外部协调机制, 而且有助于审计管理外部协调机制的职能和作用的发挥。只有将审计管理内部协调机制与审计管理外部协调机制相结合, 才能建立行之有效的国家审计管理协调机制。
二、国家审计管理协调机制的运行机理
国家审计管理协调机制的有效运行包括审计管理内部协调机制的有效运行和审计管理外部协调机制的有效运行, 以及内外部机制之间相互作用与协调, 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实现提高审计的社会效益的目标。国家审计管理协调机制的运行机理如图2所示。
1.审计管理内部协调机制的运行。图2中, 主要包括直属于国务院的审计署、省级审计机关、市级审计机关和县级审计机关这些组织机构。审计署主要通过办公厅、法制司和驻地方特派员办事处与地方审计机关相衔接。
办公厅负责编制审计工作计划, 安排年度审计项目。各级审计机关自上而下下达审计计划, 下级审计机关根据上级审计机关下达的审计计划编制各自的年度审计计划。完成年度工作后, 各级审计机关再自下而上提交审计结果报告和反馈工作信息。这样, 在年度内各级审计机关之间实现了一个工作循环。
法制司负责有关的协调工作, 具体包括组织对地方审计机关和社会审计组织开展的审计业务的质量进行监督检查, 进行地方性审计法规的备案审查, 受理审计行政复议和应诉, 组织实施审计普法教育, 指导地方审计机关的法制工作等。各级审计机关的法制部门均具有类似的职责。各级审计机关在法规的草拟、修改和报批上配合得当、协调一致, 能促进审计法规体系的完善。由于驻地方特派员办事处由审计署直接领导, 其比省级审计机关具有更强的独立性, 因此笔者建议, 驻地方特派员办事处要加强与地方审计机关的联系, 驻地方特派员办事处要协助、监督省级审计机关的工作, 加强与省级审计机关的信息交流。驻地方特派员办事处也可将掌握的信息及时向审计署反馈, 避免产生由于政府压力造成的信息滞后与失真现象。
下级审计机关可根据实际情况将审计过程划分为几个步骤, 并设置相应的部门专门负责具体工作, 通过制定与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与资源整合、协调各部门的工作, 形成各部门之间互相制约、互相协调的机制, 从而加强国家审计的独立性, 有利于管理部门对审计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管理。
2.审计管理外部协调机制的运行。审计管理外部协调主要是指审计机关与其他政府部门、被审计单位和社会公众之间的协调。
地方审计机关受当地政府领导, 当地政府必须监督其审计工作, 而地方审计机关则必须定期向当地政府提交本级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结果报告, 并受当地政府委托向人大常委会报告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和提交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报告。
在审计管理外部协调机制中, 地方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进行监督。一般情况下, 被审计单位会配合、协助其工作, 但如果产生分歧, 地方审计机关则需要其他政府部门的协助。地方审计机关要加强与公安、纪委、监察等部门的合作, 建立联动机制, 保证经济案件取证的及时性, 提高查办经济案件的质量和效率;在涉及偷税、漏税或财政问题时, 可以提请财政、税务部门协助开展工作;在遇到某些超越权限范围的问题时, 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授权或强制执行, 从而节约资源并提高工作效率。当被审计单位不服审计机关的决议时, 被审计单位可向上一级审计机关申请复议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在同级政府部门的互查中, 注重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形成相互学习的氛围, 避免相互之间的冲突。社会公众既可以根据审计公告制度监督地方审计机关的工作, 又可以通过人大常委会实施监督。
三、保障国家审计管理协调机制有效运行的措施
在国家审计管理协调机制的运行过程中, 除了要求各职能部门积极协助以及数据资料真实, 还需要多方面的保证。近年来, 政府审计机关不断采取措施, 加强“人、技、法”建设, 即把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创新审计工作手段和技术方法、完善审计法规体系作为推动审计事业发展的根本任务, 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因此, 在对保障国家审计管理协调机制有效运行的措施进行探讨的过程中, 笔者提出仍然需要从“人、技、法”三个方面入手, 即文化保障、技术保障与制度保障。
1.文化保障。一方面, 要打破传统思维定式, 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国家审计管理协调机制涉及面较广, 在推行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有关部门和审计人员的抵制甚至不配合。要使新的国家审计管理协调机制的运行取得预期成效, 使国家审计人员认识到国家审计管理改革的重要意义, 并且在实践中支持、配合审计工作的开展, 我们必须做大量的前期工作, 如对国家审计人员进行教育、培训, 使他们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顾全大局。另一方面, 需要加强对审计人员的专业培训, 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国家审计管理协调机制的有效运行有赖于审计人员特别是审计部门负责人的综合素质。因此, 要加强对国家审计人员的审计业务、法律知识、计算机知识及其他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 通过学习和培训, 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增强其法律意识和质量意识, 提高其综合文化素质, 同时建立各种激励机制以促进国家审计人员不断自觉学习专业知识。
2.技术保障。为了协调审计机关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工作, 需要大力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 建立审计机关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局域网, 实现审计信息网上传送和信息资源共享, 使有关人员及时了解各项审计工作的进度, 实现审计资源的合理配置。
3.制度保障。要高效地进行审计管理协调, 必须重视制度建设, 而这些制度主要包括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办法、审计查证制度、审计复核与审理制度、审计项目执行与结案制度、审计人员的管理制度、审计业务会议制度、审计质量考核制度等。此外, 还需要建立审计责任追究制度、审计档案管理制度、审计项目进度控制制度、审计人员的绩效考核和奖惩制度等。这样, 才能为国家审计管理协调机制的有效运行提供有力的保障。
摘要:本文构建了国家审计管理协调机制的框架, 并对国家审计管理协调机制的运行机理展开分析, 提出应从文化、技术与制度三个方面为国家审计管理协调机制的有效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国家审计管理协调机制,运行机理,文化保障,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De Angelo.Auditor Size and Audit Quality.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981;12
[2].A.阿伦斯等著.张杰明等译.当代审计学.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1991
[3].R.L.瓦茨等著.黄世忠等译.实证会计理论.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1990
[4].Gary W.Florkowski, Randall S.Schuler.Auditing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Global Environment.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1994;12
[5].Jonathan S., Edward.The Internal Audit and Activity Based Management.CPA Journal, 1999;8
[6].高翔, 曾俊.对我国国家审计计划编制工作的一些思考.审计研究, 2005;5
[7].胡志勇等.基于图论理论的审计计划管理数学模型的探讨.审计研究, 2004;4
[8].张英.审计计划管理方式的转变及程序思考.审计月刊, 2002;4
[9].刘胜学.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工作.审计研究, 2004;3
[10].王志楠.加强审计项目计划管理的思考与实践.审计研究, 2005;5
[11].张益明, 张允常.政府审计计划管理初探.审计月刊, 2005;6
8.多部门参与的多重耐药菌合作机制 篇八
MDT(multi discipinary team)是一种多学科协作的理念,也是国际上近年提出的重要医学模式。多学科协作的理念同样适用医院感染管理领域。监测、控制多重耐药菌是医院感染控制管理的重点,同样需要运用MDT理念,加强多学科间的合作,强化管理是院感科所面临的新课题。有数据显示:多重耐药菌的产生,30%~40%是通过医院工作人员的手进行传播,20%~25%是抗菌药物的选择压力,20%~25%是社区获得性病原菌,20%来源不明。因此,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需要临床医护人员、药剂科、检验科及医院感染管理科人员共同协作完成。根据“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及实施细则”3.4.5.5.2:有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多重耐药菌管理机制,因此,经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通过,今后每季度由院感科负责组织召开一次多学科多重耐药菌管理联席会议,会议由院感科主持,参会人员有:医务科、护理部、检验科、药剂科、内科、针灸科、外科、妇科、门诊、口腔科人员;会议主要议题是将已制定的“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及流程执行情况加以落实,使制度具有可操作性,加强院感科与医务部、护理部、细菌室、药剂科及临床科室的联系,避免院感科单枪匹马,孤军奋战,缺乏合作意识,同时通过联席会议提高临床科室的执行力,以期达到由于多部门对细菌耐药联合干预,取得成效。召开联席会议时除抢救病人等特殊情况,以上人员不得无故缺席。
一、临床科室:
1、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和侵入性操作前,接触患者使用的物品或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后,必须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
2、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严格实施隔离措施,预防多重耐药菌传播。尽量选择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臵在同一房间。隔离房间或床头应当有隔离标识(蓝色),在患者的医嘱中也注明多重耐药菌,提高医务人员的警惕性。
3、与患者直接接触的相关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如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输液架等要专人专用,并及时消毒处理。轮椅、担架、床旁心电图机等不能专人专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要在每次使用后擦拭消毒。
4、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时,应当将高度疑似或确诊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排在最后进行。
5、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标准操作规程,避免污染,有效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
6、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诊疗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
7、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基本原则,切实落实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严格执行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的相关规定,避免因抗菌药物使用不当导致细菌耐药的发生。
8、患者隔离期间要定期监测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直至临床感染症状好转或治愈方可解除隔离。
9、各科室院感管理小组每月对存在问题或缺陷进行分析讨论,制定整改措施,有落实情况记录,体现持续改进。
二、药剂科
1、有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组织与制度;有分级管理制度及具体措施。
2、定期向临床医师提供最新的抗菌药物敏感性总结报告和趋势分析,正确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抗菌药物处方水平。
3、有临床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微生物送检率统计分析(细菌室协助完成)。
4、有临床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种类与微生物检测种类统计分析(细菌室协助完成)。
5、各种形式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及分级使用相关知识培训和考核,记录详实。
6、每季度公布各科室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并有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考核机制。
7、有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使用规定并落实;有I类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规范。
8、每季度对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中存在问题或缺陷进行分析讨论,对落实情况体现持续改进。
三、细菌室
1、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后,应当在第一时间报告相关临床科室(并有记录),以便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感染控制措施。
2、有细菌耐药监测机制和预警机制,每季度向全院公布一次临床常见分离细菌菌株及其药敏情况,包括全院和重点部门多重耐药菌的检出变化情况和感染趋势。
3、每季度公布I科室前五位的医院感染病原微生物名称和耐药率。
4、每季度对各科室微生物送检情况及细菌耐药检测中存在问题或缺陷进行分析讨论,对落实情况体现持续改进。
5、每季度有细菌耐药监测变化趋势图和抗菌药物敏感性报告。
四、医院感染管理科
1、每天到细菌室获取准确的各科室患者耐药菌感染情况,并每天随机到科室督查耐药菌感染控制制度落实情况。
2、对存在问题及时指出甚至处罚,对改进情况进行跟踪、督查,落实,体现持续改进。
3、每季度对各科室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包括围手术期)、微生物送检情况及细菌耐药检测中存在问题或缺陷进行分析总结,对落实情况体现持续改进。
4、制定培训计划,并不定期以各种形式对全院医护人员和微生物检验人员进行预防多重耐药菌危险因素、流行病学及控制措施进行培训,并对培训效果有追踪总结,通过耐药菌感染率体现防控的有效性,资料详实。
9.信息管理协调机制 篇九
为了使科室各项计划目标顺利实现,信息科必须与其他临床科室密切配合,相互协调,依据正确的政策、原则和工作计划,运用恰当的方式方法,及时排除各种障碍,促进医院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转和工作全面发展。
一、信息的使用
1.信息的使用应做好记录,做到遇到问题及时沟通解决,建立问题处理记录本,涉及到系统代码等信息科不能解决的问题做好记录并交软件公司解决。
2.平时应注意与各科室负责人沟通,了解使用者遇到的问题及时反馈,方便临床工作。
二、沟通协调机制
1.建立信息反馈制度
建立信息反馈表(意见和建议等),信息反馈存根,协调完成信息化建设的相关科室使用,将填完的表格交给信息化建设负责科室。各科室应对信息化建设工作高度的重视,抓紧组织落实,增强科室间的写作能力。
2.情况通报制度
各科室在使用过程中有情况应及时通报信息科,各科室有建议权、知情权,对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应知道并做到有好的想法可以直接向相关负责人员建议。
3.责任追究制度
在使用过程出现破坏系统等现象进行责任追究,有知情不报同时进行追责。
4.做好系统使用的培训
10.多部门质量管理协调机制 篇十
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后勤保障机制是应对突卫事件的前提和保证, 作为集结物资储备、仪器设备及卫生硬件供应于一体的后勤保障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进一步加大卫生资金投入力度, 提升后勤保障能力和效率是推动卫生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方面。
1. 进一步加大公共卫生机构日常经费投入
公共卫生机构是应对突卫事件的主力单位和政府部门, 充足的经费是保障其正常运转的重要资源, 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和基层卫生机构, 要特别重视工作经费的落实情况和使用状况, 确保专业技术人员和在编人员全额在岗, 形成完善的人员工资、业务经费、仪器设备投入及办公经费的资金投入机制。各级政府要制定刚性和权威的财政支持政策和措施, 做好公共卫生的投入和监管工作, 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合理比例的投入, 确保卫生基础设施、仪器设备、疾控专项经费、业务经费、人员经费的及时落实。同时要彻底排查卫生机构和疾控部门的资金使用情况和绩效状况, 各地区适当采取项目化管理模式, 依据各部门和机构的业务量、人员数量、日常工作绩效等评测后拨付款项, 确保经费使用的效率、效率和效果。
2. 建立健全卫生应急管理经费投入机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日常运行与应急措施的落实都需要资金的保障。政府作为公共卫生应急工作的责任主体和执行机构, 要注重对突卫事件应急工作资金的合理投入, 建立专项资金和应急经费进行调配, 合理应对卫生突发事件。首先要完善各类卫生医疗机构卫生应急经费储备制度, 各地在进行卫生经费预算和调配中, 要充分考虑和权衡突发卫生事件资金的配置额度。其次要设立针对应急仪器设备、应急装备及车辆配置等固定资产的投入, 及时更新和强化卫生应急的硬件配置。最后设立常态化项目的经费支出目录, 经常性用于日常应急演练、卫生应急教育培训、部门化卫生协作经费、卫生信息网络化建设等支出项目。
3. 完善卫生应急物资储备机制
进一步健全各级卫生应急物资储备机制, 按照统筹协调、分级管理的原则, 制定和设置卫生应急物质储备的标准、指标及种类, 科学核定卫生物资的数量、型号、区域供给及目录规范。建设全国统一卫生应急物资调配信息系统和电子化的流通平台, 省市区县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区域特点, 在卫生应急物资生产、销售、流转、配送、储备及监控中努力实现信息化处理, 加强与卫生行政管理机构、卫生医疗单位及其他政府职能机关的沟通协调, 促使卫生应急物资资源共享与合理化利用, 充分依据市场机制和调配方式, 科学评估物资的耗损和市值, 实现资源的合理调配, 提高救灾物资高效化利用。
二、加强卫生应急人才队伍机制建设, 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1. 调整和补充各级卫生应急部门和疾控机构的高素质人才数量
政府应当进一步加大对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 要把疾控机构人才队伍建设放置到突出位置。我国幅员辽阔, 东西部发展不均衡, 很多地区卫生应急物资设备投入大, 但是专业技术人员和应急人才的缺失却严重影响公共卫生问题的科学化处理。各级政府要把疾控事业和人才资源的开发作为卫生规划的战略方向, 保证卫生人才的数量和质量, 对于疾控人才的不足和缺失, 首先要切实根据各地和区域的疾控预防情况, 依据卫生技术指标和应急标准, 充分衡量经济发展、卫生服务人口、辐射区域等诸多因素, 适时核定部门工作人员编制和专业人才计划, 科学配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其次, 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要做好政策引导和人才规划工作, 通过资源优势和政策效果吸引高素质、专业化、高学历人才到基层就业和服务, 推动疾控事业和卫生应急工作持续开展。然后要通过公开招考和定向招录等弹性化的手段引进急缺的技术人才, 有计划和分批次的解决专业人员老龄化及技术人员断层等突发问题。最后要采用一切方式提高业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通过培训和再教育的方式为专业人员提供深造平台, 统筹安排基层实践岗位, 切实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2. 进一步提高和增强卫生应急人才队伍建设
我国公共卫生应急队伍体系虽已初步建设完成, 但是基础力量薄弱、工作效能低下已是不争的事实。要着重和特别加强卫生应急专家和现场应急处理两个队伍的建设步伐, 加快医疗急救和志愿者两个队伍的建设, 形成四个队伍日常演练和常态化培训的格局, 深化相互之间的联动机制和互动水平, 进一步增强整体化和共同参与的应急人才队伍建设。
(1) 完善卫生应急专家团队建设。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应急现状, 设立卫生应急专家资源库和信息库, 通过专家咨询委员会的形式开展日常培训教育、经验学术交流、卫生信息研判及科研项目沟通等活动, 进一步实现专家信息的共享和沟通机制, 提升卫生应急专家团队对于突卫事件高效化解决的贡献度。
(2) 提高突卫事件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卫生应急处置人员是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的基层和一线人员, 其医疗救助水平和应急管理能力对于危机的控制和消除起到直接的作用, 一方面要为应急处置人员提供合适的卫生医疗仪器和防护装置, 先进的通讯设备和处置器械。另一方面加强日常的实验实训和实践培训, 切实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 整体化提高卫生应急的效能。
(3) 提高卫生应急队伍的教育和培训力度。卫生应急队伍的应急能力和医疗救助水平对于卫生应急管理整体效能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按照分类培训和分级教育的原则统一设定培训项目和教育内容, 系统化整合各类资源, 建立健全应急队伍的培训和教育体系。在保证卫生行政管理机关和专业化的医疗卫生机构决策指挥能力日常化培训提升的基础上, 加强应急处理和应急过程的技术培训和理论教育, 根据突卫事件态势发展的特殊情况和地区差异, 开展多种形式和多项内容的培训, 适时调整培训纲要和计划, 进一步做好培训效率评测和教育任务评估等内容。
(4) 开展卫生应急常态化演练和实训。省市区县应急办公室应周密部署常态化的突卫事件应急演练, 定期组织开展针对性应急人员队伍实训, 通过应急演练和专业技术人员实训, 及时发现相关问题和弊端, 提升应急人员综合技能的同时, 也对未来应急方案和预案的整改提供相关依据。特别是基层应急管理部门要及时更新卫生应急编制目录和计划, 制定科学化与合理性的卫生应急演练管理办法, 开展多种形式的应急演练科目和多场景和复杂化的演练内容, 各级部门要协助配合, 联合演练, 达到常态化应急准备的目的。
三、完善卫生应急预案机制建设, 实现应急处置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卫生应急预案机制建设的完善和健全可以有效降低突卫事件带来的损害和破坏, 确保按照预设的方案和计划及时高效的展开应急处理和救助工作, 卫生应急预案是在明晰和辨识突发卫生事件的类型、特征及影响程度的基础上, 对于应急设备仪器、物资经费、专业人员、救援行动计划及指挥协调预先进行具体性的谋划和全面的计划。
1. 建立预案管理常态化和动态化运行机制
卫生应急预案管理主要依据的是公共卫生信息的收集, 通过对于信息的评估和分析判断, 评测事态发展的趋势和未来走向, 综合辨识可能发生的危机和威胁, 根据掌握的各类信息和信号进行预案的流程设计, 一旦突卫事件发生和蔓延, 根据预案的设定进行实施和推进, 根据事态的发展及时更新预案设置。
2. 建立卫生应急预案的全程化评估机制
突发卫生事件的危机信号和风险因素尤其是特殊性和规律性, 要充分识别重大公共卫生威胁信号和信息, 进行相应的识别和辨析。全方面分析以往突卫事件的发生原因、类型、级别、风险因素、影响范围等进行评估, 最终明确预案级别和预警分级, 为下一步的整体预案设定提供重要参照和依据。
3. 进一步强化卫生应急预案的宣传教育工作
11.多部门质量管理协调机制 篇十一
(2011-10-18 20:59:50)
转载标签:
法国
人力资源
答案
公共组织
人力资本
教育
▼分类: 社会保障
职位评价的基本方法包括()。A.排序法 B.分类法 C.因素比较法 D.点数法 答案:A,B,C,D
()采用的是品位分类方法。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日本 答案:A,B
人才测评的方法包括()。A.笔试 B.心理测验 C.面试 D.评价中心技术 答案:A,B,C,D
为了保证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招募和录用工作的质量,在招募与选录过程中,必须遵循()。A.能岗匹配原则、因事择人原则 B.德才兼备原则
C.公平竞争原则
D.信息公开原则、合法原则 答案:A,B,C,D
公共组织从外部招募公职人员的方法主要包括()。A.应聘者自荐 B.员工推荐 C.猎头公司 D.档案法 答案:A,B,C
内部招募的人员来源渠道主要有()。A.广告招募 B.工作轮换 C.工作调换 D.内部晋升 答案:B,C,D
公共部门包括“纯粹”的政府组织,还包括“准”公共部门即()。A.公益企业 B.公共事业 C.非政府公共机构 D.国有企业 答案:A,B,C
各国公共人事制度的发展有其共同的趋向,这一趋向反映在()。A.在发展的方向上都指向现代的功绩制
B.在发展的路径上都是由封建制而官僚制,继而为民主型的开放制 C.在对公务人员的素质要求上,由传统的通才模式向专才模式过渡
D.在人事价值观上由重视个人权威及特权观念向对事不对人的平等价值观过渡 答案:A,B,C,D
人力资本的性质主要体现在()。A.人力资本的生产性 B.人力资本的稀缺性 C.人力资本的可变性 D.人力资本的功利性 答案:A,B,C,D
在编写工作说明书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准则。
A.清楚 B.准确 C.专门化 D.全面化 答案:A,B,C
公共部门人才笔试具有()的特点。A.经济高效 B.测评面宽 C.误差易控 D.督导力强 答案:A,B,C,D
一般来讲,公共部门在发布人员甄选与录用信息时应遵循()。A.权威原则 B.地域原则 C.面广原则 D.及时原则 答案:B,C,D
面试和笔试相比突出的特点表现为()。A.测评的素质更全面 B.测评内容的不固定性 C.考官与考生交流的互动性 D.测评手段的灵活性与针对性 答案:A,B,C,D
影响人力资源数量的因素有多种,其主要因素有()。A.人口总量及其变动状况 B.人口的年龄构成状况 C.劳动力的参与率 D.人口的受教育情况 答案:A,B,C、人力资源的质量,指人力资源所具有的()。A.知识和技能的水平B.智力
C.劳动者的劳动态度 D.体质
答案:A,B,C,D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和常规教育的区别主要体现在()。A.性质不同 B.目的不同 C.内容不同 D.形式不同 答案:.A,B,C,D
传统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特点是()。A.是一种以控制为导向的消极的管理 B.强调效率价值的优先性
C.强调公务员的工具角色,强调严格的规划和程序 D.重视监督的控制,强调集中性的管理 答案:A,B,C,D
下列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说法正确的是()。A.是我国第一部属于干部人事管理总章程性质的重要法律 B.标志着我国公务员制度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
C.完善了我国的人事管理制度,使我国的公务员法律体系完整、成熟 D.在我国干部人事制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答案:A,B,D
人性假设中的“经济人”假设的核心思想是()。A.人们主要关心友谊、尊重、温情这些社会需要 B.人天生是懒惰的
C.人的天性就是厌恶劳动而贪图安逸 D.主张采用物质引诱的办法引诱人与事结合 答案:B,C,D
公共组织管理的两条基因链是()。A.公平公正 B.以人为本 C.管理效率 D.和谐发展 答案:A,C
当今各国公职人员的任用形式各种各样,采用较多的是()。A.选任制
B.委任制 C.考任制 D.聘任制 选择题:A,B,C,D
我国公务员职务晋升必须坚持()。A.德才兼备、注重实绩 B.鼓励竞争原则
C.坚持公开、平等 D.群众公认、领导确认原则 选择题:A,B,C
根据流动的范围,可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分为()。A.公共组织内部人力资源流动 B.公共组织之间的人力资源流动
C.公共组织与非公共组织之间的人力资源流动 D.非公共组织之间的人力资源流动 答案:A,B,C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的内在动因是()。A.物质生活环境的需求 B.社会关系的需求 C.发展的需求 D.竞争的需求 答案:A,B,C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的意义是()。
A.合理的人力资源流动有利于提高公职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B.合理的人力资源流动有利于优化公共部门人才队伍结构 C.合理的人力资源流动有利于促进用人与治事的统一 D.合理的人力资源流动有利于改善组织的人际关系 答案:A,B,C,D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必须遵循的原则是()。A.用人所长的原则 B.人事相宜的原则 C.依法流动的原则
D.个人自主与服从组织相结合的原则 答案:A,B,C,D
转任的主要特点是()。
A.是公务员在机关系统内部的流动活动 B.只能是平级调动,不涉及公务员职务的升降 C.目的是有计划抽调公务员加强某一方面的工作等 D.不涉及到公务员身份问题 答案:A,B,D
关于我国公务员降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指由原来的职务调整到另一个职责更轻的职务,是由高的职务向低的职务的调整 B.它意味着公务员所处地位的降低、职权和责任范围的缩小、待遇的减少
C.我国公务员法所规定的降职是一种任用形式和任用行为,是对公务员的惩戒与处分
D.它是让由于各种原因不胜任现职又不宜转任同级其他职务的公务员改任较低职务的任用行为 答案:A,B,D
薪酬的基本功能有()。A.补偿功能 B.激励功能 C.维持功能 D.调节功能 答案:A,C,D
与工商界的绩效特征相比较,公共部门的绩效明显呈现出()的特征。A.公共部门绩效目标的复杂性 B.公共部门绩效形态的特殊性 C.公共部门绩效的评价机制不健全 D.公共部门绩效测量的困难性 答案:A,B,C
一般而言,适用于对公共部门人员比较严重的违纪行为和考绩“较劣”者的惩戒是()。A.减薪 B.停薪 C.停升 D.降级 答案:A,B,C
所谓薪酬,就是组织成员向其所在的组织或单位提供劳动而获得的所有直接的和间接的经济收入,主要包括()。A.工资
B.奖金 C.津贴
D.其他各种福利保健收入 答案:A,B,C,D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实行了公务员制度,尽管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公务员薪酬制度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但一般来说都遵循()。A.依法分配原则 B.平衡比较原则 C.公开透明原则 D.平等原则 答案:A,B,D
我国《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交流的方式包括()。A.调任 B.聘任 C.转任 D.挂职锻炼 答案:A,C,D
影响人力资源数量的因素有多种,其主要因素有()。A.人口总量及其变动状况 B.人口的年龄构成状况 C.劳动力的参与率 D.人口的受教育情况 答案:A,B,C
根据人力资源理论,“人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包括()。A.智力 B.技能 C.知识 D.体力 答案:A,B,C,D
人力资源的质量,指人力资源所具有的()。A.知识和技能的水平B.智力
C.劳动者的劳动态度 D.体质
答案:A,B,C,D
职位评价的非量化评估方法是()。A.排序法 B.分类法 C.因素比较法 D.点数法 答案:A,B
下列关于职位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A.职位分类首创于美国
B.职位分类的最大特点是“因事设人” C.是实行功绩制的一种方法和人事现代化的标志 D.适应性强,应用范围广 答案:A,B,C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特点主要有()。A.公共服务性 B.绩效明确性 C.受委托性 D.绩效模糊性 答案:A,C,D
品位分类制度的优点是()。
A.结构富有弹性,适应性强,应用范围广 B.比较适用于担任领导责任的高级公务 C.有利于集中统一地领导,树立行政权威
D.便于实行公平合理的工资待遇和制定工作人员的培训计划 答案:A,B,C
一般来讲,公共部门在发布人员甄选与录用信息时应遵循()。A.权威原则 B.地域原则 C.面广原则 D.及时原则 答案:B,C,D
评价中心不同于我们传统的纸笔测验、面试等测试工具,它主要通过()情景模拟技术,加上一些传统的测试方法,对人的知识、能力、个性、动机进行测量。
A.无领导小组讨论 B.公文筐
C.心理测验 D.角色扮演 答案:A,B,D
内部环境分析是制定招募计划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主要内容包括()。A.人力资源规划 B.人力资源供求预测 C.工作分析 D.薪酬管理 答案:A,C
内部招募的人员来源渠道主要有()。A.广告招募
B.工作轮换 C.工作调换 D.内部晋升 答案:B,C,D
关于无领导小组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公共部门人才测评中探索并使用的一种新的适用于集体测试的方法 B.讨论中的问题通常是以书面形式给出
C.主要测应试者的组织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辩论能力、处理人际关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D.测试者能够更准确地确认自己报考的岗位是否适合自身的各项条件及兴趣、意愿和理想 答案:A,B,C
固定薪酬的特点主要有:()。A.常规性 B.固定性 C.激励性 D.基准性 答案:A,B,D
薪酬管理的目标是:()。A.公平性 B.补偿性 C.合法性 D.有效性
12.多部门质量管理协调机制 篇十二
基本要求和医院服务
三、应急管理
指标1.3.3.2 有院内、外和院内各部门、各科室间的协调机制,有明确的协调部门和协调人。
各部门科室间的应急协调机制
为提高医院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和处置灾害及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公共卫生事件所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医院安全和社会稳定,特制定院内、外各部门科室之间的应急协调机制:
1、领导小组及职责:医院在县卫生局的统一领导下,成立县中医院突发公共事件及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组长由医院院
长担任,副组长由副院长担任,领导小组成员由各职能部负责人担任,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指挥、决策,组织医疗救护,协调抢救设备、药
品、救护人员的调配,紧急情况下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请求支援,负
责信息发布及秩序维护和后勤保障。根据卫生应急需要,配合市自然
灾害卫生应急领导小组,承担突发公共事件的紧急医疗救援任务和配
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
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院务党务部,由院务党务部部长负责组织协调应急工作。全院各应急专业组要以大局为重,无条件服从并圆满完成指令性应急任务。
2、专业分组及职责:领导小组下设四个专业组,分别负责以下
具体工作:
(1)协调督导组:分管机关副院长牵头,由院务党务部、办公室、人事、党办、宣传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主要职责:负责全院应急人员的调配;对外协调、宣传、信息发布及思想政治工作;各项规章制度及应急预案执行情况的检查、督导。
(2)医疗合理组:分管医疗、护理业务副院长牵头,由医务部、护理部、各临床科室主任级护士长(含急诊科)组成。
主要职责:负责意外伤亡事件抢救的组织实施、转诊,对危重伤员进行及时有效的抢救及手术;负责全院参加应急的医护人员调配及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外派医疗队等。
(3)感染管理及疫情信息组:分管院感、公共卫生的副院长牵头,由护理部、院感办及公共卫生科负责人组成。
主要职责:负责疫情上报;全院公共场所、各科的常规消毒及发现传染病后的特殊消毒及终末消毒,重点是发热诊区,急诊科、放射科和检验科;加强员工保健及密切接触者的管理。
(4)后勤保障组:分管总务、保卫、药械及工会的副院长牵头,由供给保障部、总务科、保卫科、药械科、工会办负责人组成。
13.多部门质量管理协调机制 篇十三
1“三位一体式”应急协调联动机制建设概述
1.1 机制建设目的
按照“体制健全、资源共享、快速响应、协同应对”原则, 建立以政府领导为主体, 以应急制度体系建设、签署联动协议、共享应急信息资源为辅的“三位一体式”应急处置协调联动机制, 实现在准备预防、监测预警、处置响应、恢复重建等阶段的沟通协作、相互支援, 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 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
1.2 机制建设思路
应急处置协调联动机制是资源联系的纽带, 是应急指挥沟通的桥梁, 是资源共享的平台。应急处置协调联动机制建设, 重点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a.强化应急管理机构综合协调职能是实现资源整合、提高应急处置效能的关键, 在各层级设立应急指挥机构, 并赋予应急联动指挥和协调的职能。b.完善协调联动制度是提高协调联动的前提, 从行政管理、制度建设方面着手形成规范应急联动机制的固化模式。c.各层级政企部门主动作为, 以协议合同形式固化双方或多方资源共享、应急联动, 实现上下贯通, 左右互动, 共同加快联动机制建设的局面。d.上下贯通、左右共享、良性互动、及时准确的信息资源共享是应急体系高效运行的基础, 利用应急管理系统, 实现在线式资源信息共享和应急指挥协调。
1.3 机制建设范围
应急处置协调联动机制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企业内部涉及到安监、运检、营销、物资、基建、信通、调度以及行政等部门应急管理体制, 外部涉及到政府部门和其他企业, 包含政府、企业和社会多层面应急管理体制。
2“三位一体式”应急协调联动机制建设主要工作
2.1 主要工作
“三位一体式”应急协调联动机制建设各阶段主要工作内容:
2.1.1 应急组织体系建设阶段:本阶段主要强化公司各级应急管理机构建设, 并赋予应急联动指挥和协调的职能, 建立自上而下的应急组织体系和应急指挥场所, 确保各项管理工作能够有序开展。2.1.2应急制度体系建设阶段:本阶段主要完善应急管理制度, 从行政管理、制度建设方面着手形成规范应急联动机制的固化模式, 增强企业的内部协调联动能力。2.1.3签署联动协议阶段:本阶段主要是根据供电企业突发事件规律选择必须联动的单位或机构, 建立横向协调联动机制, 并签署相关协议。2.1.4资源共享阶段:本阶段主要是将联动单位的应急资源信息整合共享, 用于应对突发事件时的紧急调用或决策支撑。2.1.5评估改进阶段:本阶段主要是对供电企业应急处置联动机制建设情况进行评估, 及时调整偏差, 修订改进机制。
2.2 关键环节说明
2.2.1 要将企业与政府联系起来, 才能实现“三位一体式”应急协调联动机制的建设。对于企业的应急联动机制建设可以定义为, 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过程中有效组织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之间, 企业与上级主管企业之间, 企业与政府和社会之间, 通过良好的沟通和有效的信息交流, 整合资源, 共同行动, 协调处置突发事件的规律性运作模式。企业与外部联动机制建设取决于政府的主体作用, 并按照“政府领导、多元参与、统一平台、各司其职”的原则建立联动机制。其中“政府领导”是指公共突发事件协调联动机制必须以政府为指挥中枢, 保证公共突发事件应急系统的权威性, 以使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迅速反应、灵活决策、有序协调。因此, 应急协调联动机制的建设是以政府领导为主体, 各部门和企业相互协作、共享资源为前提。2.2.2建立适合企业的应急管理制度体系, 赋予应急管理、应急联动指挥和协调的职能。国家电网公司、省公司以及地市、县级供电公司均制定相应的应急管理工作规定, 规定各级单位由安全监察质量部和办公室牵头分别成立安全应急办公室和稳定应急办公室, 两个办公室根据专业负责生产和稳定领域的应急管理职能, 综合协调应急管理、协调联动机制的建设。2.2.3市供电企业与比邻供电企业签订联动协议, 供电企业与政府职能部门签订联动协议, 各县级供电企业之间签订联动协议, 明确资源共享、处置联动的责任义务以及联动处置的流程。各联动单位之间定期召开协调会, 交流经验、通报信息, 定期组织联合救援演练, 加强机制和队伍的磨合。2.2.4通过将应急资源整合, 录入应急管理系统平台, 共享应急资源信息, 实施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的联动协调, 其用途:一是灾害损失评估, 主要用于预测地震、洪水和台风等可能造成的损失以及应采取的应急措施;二是实现事故管理、应急指挥调度、资源调度及文档管理;三是决策支持功能, 系统覆盖应急管理的所有阶段 (预防、准备、响应、恢复4个阶段) , 主要用来管理应急管理过程中的值班、计划、协调、响应、培训和演练事务。
3 存在的问题
3.1 业务分割, 协调不力, 缺乏科学指挥
目前, 各部门各自处理分管领域的应急事务, 在单一灾害中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上具有一定优势。但是, 现在的灾害事故具有复杂性, 需要多部门联合行动, 这不仅在行动指挥上要协调一致, 还要具有专业水平的科学调度。这种“分兵把口”模式造成了条条块块之间资源分割、重复建设、职能交叉, 增加了信息沟通和处理的环节, 增加了难度, 影响问题处理的时效性。
3.2 信息沟通不畅, 资源信息共享机制有待完善
及时、准确的信息沟通体系是应急协调联动机制建设的关键。目前, 由于各政府、企业部门信息资源共享与整合不足, 应急管理信息系统还没有建立统一的、法定的技术规范, 没有统一的数据标准、数据交换格式。部门间、地区间的信息壁垒, 造成的“信息孤岛”影响了应急管理协调联动的有效性。
3.3 资源的整合与调度能力不足
在条块分割的应急管理体制下, 各类储备的资源由不同的职能部门管理和使用, 其弊端表现为:一方面由于部门各自为政, 导致各部门之间资源重复配置, 严重影响资源的配置效率, 极易造成大量资源闲置和浪费;另一方面, 由于没有完善的信息共享方式, 各部门储备和使用资源的应急模式很容易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形成一个部门资源闲置, 而另一个部门资源短缺的状况。
结束语
【多部门质量管理协调机制】推荐阅读:
公司部门配合协调10-03
质量部门岗位权责08-07
电力部门协调工作措施11-15
如何做好部门间沟通协调培训心得10-13
工商部门商品质量检测中应注意的问题09-04
医院防控多重耐药菌感染多部门协作方案08-27
部门管理制度08-12
部门人力资源管理07-24
部门文件管理办法08-03
部门卫生管理制度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