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态校园实施方案(精选8篇)
1.绿色生态校园实施方案 篇一
肖堰中学绿色生态校园建设实施方案(2011年度-----2012年度)
为深入贯彻落实襄阳市教育局《关于在全市学校开展 “放心食堂”、“放心超市”、“文明宿舍”、“绿色生态校园”创建活动考评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为全面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和校园生态环境,培育师生生态文明意识,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建设绿色生态校园。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我校绿色生态校园建设工程,以生态和谐理念,优化育人环境、培育生态文明意识为宗旨,以“校园环境园林化、校内道路林荫化”为目标,坚持环保、美观、经济、适用原则,做到“校在园中、园在校中”,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
二、创建“绿色校园”的内涵、意义
1、“绿色校园”的内涵
“绿色校园”是指在实现其基本教育功能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在日常管理中吸纳有益于美化环境、和谐自然的各项管理措施,充分利用校内外一切资源和机会全面提高师生环境素养、人文素养。绿色校园的内容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绿色理念,指在学校发展过程中,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实现现代文化与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二是绿色文化,指营造一个“人人具有绿色意识、诚信达礼、遵守公德、互助互爱”的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氛围;三是绿色环境,指实施绿色环保措施,建设一个优美的教学、生活环境,给予师生以美的享受和正面的、积极向上的感染与熏陶。其中绿色理念是核心,绿色文化是灵魂,绿色环境是基础,三位一体,不可分割。
建设绿色校园不仅是美化校园环境的重要手段,还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正如美国教育家勃莱森所说:“任何一所学校环境都在默默地对学生们发表演说,而且人们的确会注意它,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熏陶和影响”。
通俗阐释,“绿色校园”就是一所环境清洁优美的学校;一所环境教育教学规范化、系统化、富有特色的学校;一所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发展的学校。
2、创建“绿色校园”的意义
① 有助于学校师生对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统一认识和全面理解,提高师生的环境素养及自然和谐理念。
② 有助于美化校园环境,给学校师生创造一种优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同时,让师生在优美的环境里得到美的熏陶,以约束自身的不环保、不卫生、不文明行为,提高学校师生的综合素质。
③ 有助于促进学校环境管理体系和相关档案资料的规范,提升校园环境的层次。
④ 有助于通过师生带动家庭、社区、社会重视环境建设,促进与社会、政府、企事业单位和民间团体在学校环境教育和管理上的合作。
⑤ 有助于提高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和形象,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有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
3、“绿色校园”建设与其它校园建设的关系
创建“绿色校园”与创建“人文校园、信用校园、数字校园、平安校园”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互相促进的关系。建设绿色校园要以建设人文校园、信用校园为先导,只有建设成一个有良好人文意识、有较强政治素养,一个人人诚实守信,个个知书达礼的良好校园氛围,才能更好地建设绿色校园,并通过优美的物质环境和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给予师生积极的影响、感染和熏陶,促进和引导人文校园、信用校园、数字校园、平安校园更加和谐地发展。
三、目标任务
1、校园环境园林化。通过植树、栽花、种草,充分运用园林艺术手法,把校园内拥有的空间全部绿化美化。达到学校校园绿化覆盖率50%、绿地率35%的标准。
2、按照校园总体规划,道路旁边栽植乔木遮荫,采用“大、高、密”种植方式,在校园四周、道路两旁,有规则、高密度地移植树干高、树冠大的乔木。宿舍楼到老教师单元楼门前车子,平整硬化一条长430米,宽2米的水泥路,空余路面用红砂平整整洁,栽种一排银杏树,地面种草。
四、步骤措施
1、我校实施“绿色生态校园”建设工程,涉及面广,技术性强,聘请绿化专家设计,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重点突破,全面推进。
2、将“校园环境园林化、校内道路林荫化”通盘考虑、统一规划,由专业人员承担设计《绿色生态校园建设规划平面图》,将两方面内容一步整体规划到位,并纳入学校总体建设规划。
3、规划因地制宜,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水体、植被、建筑和历史文化遗址等自然、人文条件,选用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树木花草,突出教育主题,体现出本校特点。
4、规划与校园周边环境和谐一致,规划到校园的每一个部位、每一个角落,确保不留空白。
五、“绿色校园”建设基本原则
1、整体发展原则
学校在现行管理体系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健全已有的各项环境教育工作,推动学校在各个管理领域,如行政管理、教学和教务管理、思想品德管理、团队活动管理、后勤管理中的绿色校园理念,融入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创建绿色校园过程中通过制定计划、采取措施、检查纠正和总结提高的管理模式,并适当强化机构建立、组织培训、完善教学资源、建立绿色档案、共享相关信息等环节,科学系统地推动创建活动的开展,使创建绿色校园活动与现有的管理体系相协调,并通过持续不断地改进,为学校乃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2、共同参与原则
要求学校领导、中层干部、全体教职员工及学生根据各自的职责与分工共同参与,为推动创建活动的开展,发挥各自的作用;同时鼓励家长、专家、社区、媒体、政府机构及有关人员的积极参与。
3、循序渐进原则
在创建“绿色校园”过程中,特别是在环境建设和开展环境教育活动方面,应依据学校的现有条件和基础,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大投入,循序渐进,逐步优化,尤其要注意计划的长远性及决策的合理性,切忌盲目跟风。
4、因地制宜原则
学校根据自身的条件,合理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扬长避短,因地制宜,突出学校悠久的办学历史和具有“与时俱进”精神的特色文化,发挥学校师生的集体智慧,充分体现活动和参与方式的多样性、实用性与前瞻性,使“绿色校园”创建活动走出一条特色、可行之路。
六、认真开展绿色教育活动:
1、实施“绿色教育”计划,开展以绿色校园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
① 组织相关教师,为学生开设与绿色教育讲座,使学生系统地接受生态环境教育理念。
② 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观念,特别是环保意识融入教育的相关要素之中,使之成为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的组成部分。
③ 引导学生追求人性化、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存生活方式,逐步理解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社会经济发展方式。
④ 成立绿色志愿者协会,开展绿色校园宣传活动和多种形式的护绿清污志愿活动。
⑤ 开展“爱我校园”为主题的征文活动。
⑥ 开展建设绿色校园为主题的金点子征集活动。
⑦ 利用植树节、地球日、世界水日及世界环境日等纪念日,组织师生开展种植寝室树、班级树和毕业树等活动。
2、加强绿色校园建设宣传,增强绿色环保意识。
① 在做好绿化养护、整形、校园清洁等日常维护工作的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员工的绿化、环保意识。
② 通过板报宣传、组织寝室文化节等方式,宣传节能环保,人人都能从身边做起,养成不乱丢、乱扔的习惯,并在适当时间组织员工和师生进行“给玻璃洗脸”、“清洁屋内瓷砖”、“你丢我捡”等保洁活动。
③ 广播站开设绿色校园栏目,每周定期广播环保知识、美化校园信息以及与绿色校园建设有关的活动。
④ 校报经常刊登绿色环保教育文章、报道绿色校园活动内容。
⑤ 宣传窗和黑板报定期刊出以绿色、环保、卫生健康教育为主题的内容和图片。
⑥ 每年开展一次以绿色校园建设为主题的海报创作和展示活动。
3、积极开展节约能源活动,实施绿色环保措施,建设节能环保、绿色安全型校园。
2.绿色生态校园实施方案 篇二
我国在《绿色建筑技术导则》中, 将绿色建筑明确定义为: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 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 (节能、节电、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 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 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校园生态建筑的设计包含在校园规划和建筑设计中体现的生态观、有机结合观、地域与本土观以及回归自然观等等, 都是可持续发展建筑的理论建构部分, 也是环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生态建筑其实也是绿色建筑, 生态技术手段也属于绿色技术的范畴。
二、校园功能分区中的生态理念
1914年, 美国建筑师墨菲为清华大学制订的校园总体规划方案中, 在总体布局上, 他将校园主要分为学生区、教学区、教工区。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探索和实践, 目前已形成由以功能分区为核心准则的现代校园规划理论和规划控制指标体系。本文将中国校园用地从功能上分为教学文化区、学生生活区、体育运动区、行政办公区、生态休闲区、教工住宅区等六大区域, 每个不同的区域将采用不同的设计手段体现生态建筑和绿色环保的理念。
1. 教学文化区
绿色生态校园的教学文化区是学校的主体建筑群区, 由师生使用的公共设施如教学楼、图书馆、实验楼等设施组合而成的空间, 教学区是校区的主体及核心区域。它是体现学校风貌的关键部位, 形成了学校的规划结构的基本形态, 即以实验楼为聚集点、教学区为学校的中轴线形态。这种形态雄伟庄重, 有气势, 能凸现现代化的校园风貌。在处理手法上尽量注意到主轴线上空间的层次感、空间组织的序列性。主轴线两侧建筑组群布置的灵活性, 使空间布局在严谨中不失活泼, 庄严中不乏变化。例如河南工业大学的正门正对着中心广场, 穿过中心广场直达校园最高、规模最大的标志性建筑图书馆, 左右分别为理科教学组团、文理科教学组团、各学院专业实验室等, 基本呈对称分布。该区域要求楼宇间距较大, 为学生上课、实验以及图书阅览等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整个教学文化区相对布局于校园的中心, 是体现学校风貌的关键部位。整个区域环境幽雅、噪声较小。
该区域建筑在墙体设计上采用保温隔热材料, 屋顶铺上由泡沫等材料构成的隔热面板, 夏日可以拒绝阳光闯入屋内, 避免室温蹿升;冬天可以防止屋内的热气溜出户外。同时将地源热泵、雨水收集、太阳能等高科技系统引入其中。地源热泵空调系统, 是一种利用浅层地热资源 (也称地能, 包括地下水、土壤或地表水等) , 既可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节能空调设备。地源热泵通过输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 (如电能) , 实现由低温位热能向高温位热能转移。地能分别在冬季作为热泵供热的热源和夏季制冷的冷源, 即在冬季把地能中的热量取出来, 提高温度后, 供给室内采暖;夏季把室内的热量取出来, 释放到地能中去。通常地源热泵消耗1k Wh的能量, 用户可以得到4k Wh以上的能量。
教学楼和实验楼的屋顶上可安装太阳能系统和蓄电池, 用来发电及加热水源, 以补充教学楼用电、用水。此外, 楼间地坪下还可设置多个雨水储存罐, 当雨水积满后会用水泵将其抽出来, 处理后用来冲马桶、浇花等, 达到中水有效利用。
该区域不仅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心, 而且也是科研工作的核心, 现在很多校园将教学与科研两种功能空间合在一起。这样设计的优势, 是许多教学资源可以共用, 信息传递较快, 增强教学与科研的互动, 形成知识辐射的核心、高效便捷的智能教学环境, 有利于资源共享与高效利用及教研双方提高质量。
2. 学生生活区
绿色生态校园的学生生活区由宿舍楼、后勤管理中心、学校医院以及服务性建筑 (如:食堂、洗浴中心和水房等) 组成。在该区域可以开辟林间空地, 设立绿地、花坛和围合性休息座椅, 同时可设计供学生节假日聚会的公共空间。学生生活区的花草树木的选择应较为丰富, 使生活区具有春夏秋冬的不同季相变化, 为节假日聚会、交流的学生们提供难得的场所。该区人口密度大, 公寓之间绿化应以长绿乔木树种为主。适当设置学生平时活动的场所, 体现舒适、方便的人性化设计。目前学生宿舍每个房间均设置单独卫生间, 每个宿舍楼设置集中自习室、阅览室、接待会客室、洗衣房等。
该区域建筑设计采用智能楼宇管理系统, 包括楼宇综合布线装置、中央空调装置、恒压供水装置、多层建筑节水系统、电梯智能控制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对讲门禁及室内安防系统、智能一卡通系统、闭路电视监控及周边防范系统、三表远传自动计量系统、防盗报警系统、智能节能用电系统等。这些子系统根据建筑单体的实际需要安装, 使学生生活区域的生活、学习变得方便、节能而快捷。
所有学生宿舍楼的屋面均铺设多晶硅光伏板利用太阳能;利用高层建筑侧面的风能推动涡轮机叶片, 由发电机将风和气流转换成电能;屋顶的有组织排水系统可将雨水吸收, 处理后作为中水水源再次利用。
3. 行政办公区
由于学校院系设置比较复杂, 校级行政办公楼、信息楼或各院系的行政办公需单独设立。该区域的景观、建筑设计应简洁、严肃, 多以常规内廊式布置为主, 设有小型喷泉、树阵、组合花坛和草坪。因办公的需要, 需在行政楼附近设有地下停车场或其他临时停车场所。
对主体建筑可采用可“呼吸”的表皮来调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热通道玻璃幕墙 (双层动态节能幕墙) 正是一种能“呼吸”的幕墙, 可分为“封闭式内循环体系”和可自然通风的“敞开式外循环体系”, 有外层幕墙、内层幕墙、遮阳装置、进风装置、出风装置组成。与传统的单层玻璃幕墙相比, 热通道玻璃幕墙采暖时可节约能源42%~52%;制冷时可节约能源38%~60%。同时, 在两层玻璃中间装入的遮阳系统又可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相结合, 形成多功能的复合表皮。
办公楼智能化系统主要依赖于通信智能化系统, 办公楼的通信自动化是楼内和楼外的通信枢纽, 也是提高学校办公效率的关键之一。主要包括的系统由IBMS硬件平台 (计算机网络系统) 、一卡通平台 (教务办公系统) 和软件服务平台 (电子政务办公应用系统) 等组成。
4. 体育运动区
学校体育活动区域一般面积较大, 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可设置足球场、文体中心、篮球馆、篮球场、网球场、棒球场、乒乓球场、排球场、灯光球场等。体育运动区四周可栽植高大的乔木, 下层配植耐阴的花灌木, 从而形成一定的绿化层次和密度。具有一定密度的绿化带形成的绿荫, 一方面可以遮挡夏季直射的阳光和冬季寒风的侵袭, 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噪声的扩散, 减少体育活动对周边学生宿舍或教学区的影响和干扰。
体育运动区域不仅在硬件建设上采用现代化场馆设计, 而且在设计中选择性地采用照明灯光智能控制系统、观众导览系统、背景音乐及应急广播系统、不间断电源管理系统、安全防范电视监控系统等。足球场草坪洒水全自动化, 草坪下设置渗水层, 滤料种类和粒径配比及滤层厚度可根据草皮种类确定;在跑道内圈设置埋地式喷射角可调型自动升降式喷头、强制快速排水系统;直饮水系统按每千名学生不少于6只饮水器设计。
5. 生态休闲区
在生态休闲区, 绿化面积应该是最大, 是校园空间环境中最有活力、最具特色、最易唤起记忆的部分, 是学校形象及文化内涵的主要载体和体现, 也是规划设计的着重点。
很多学校或大学城中非常重视生态休闲区的设计, 常规划一些水池、人工湖泊、天然湿地、小山坡等, 不仅可以改善校园小环境, 而且解决人口密集的校园对氧气的大量需求和校园绿化深层次推进的实现。
6. 教工生活区
该区域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立足环境、突出特色、求精求美”。从住区的整体布局到单体建筑的设计到生活区的场地设计都处处以人的活动、思维、生活的需求为出发点, 满足人的生活需求, 符合人的行为特征, 配置完善的各类服务设施、活动健身场地。区内建筑主要为楼房, 还设有配套的生活服务设施。
人车分流的交通体系使汽车对人们悠闲的生活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 同时加以对整个住区的便捷程度的考虑来组织人流和车流。分别以交通主轴和景观主轴为依据, 考虑到居住空间采光、通风及视线景观等的要求, 多层住宅采用“行列式错位”布局的设计方法, 使每户都有最好的日照、通风条件, 同时为了避免“行列式”布局易产生的呆板的空间感受, 住宅建筑顺应主干道线型布置, 形成通而不透的、节奏感韵律感明显的、空间灵活的住宅院落空间。山水绿化通廊通而不透, 两侧建筑错落有致, 流水小桥与树木花草相衬, 小径蜿蜒其间, 形成活泼的建筑与绿化场地环境。
三、结语
3.绿色校园 绿色生活 篇三
早在2010年初,该校就在教室、操场、食堂等公共场所配置了新颖别致的垃圾分类设备,并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主题班会等形式大力宣传垃圾分类知识,让学生明白垃圾分类的意义,牢记垃圾分类的原则,懂得垃圾分类知识,在潜移默化中自觉养成对垃圾分类投放的好习惯。
活动中,该校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采取分三步走的方法。第一步,分别建立了废纸塑料、有毒有害和餐厨垃圾三个回收小组,由保洁员负责,值日学生协助,分门别类集中处理各类垃圾。第二步,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了“伸伸手,弯弯腰,把垃圾分别送回家”的实践活动,强化学生对垃圾分类投放的习惯。第三步,深入开展“垃圾减量,从身边小事做起”的教育活动,教育师生减少生活垃圾的数量,树立绿色生活理念,养成物尽其用,减少废弃的文明行为。并倡导师生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多使用再生材料制品,减少餐厨垃圾等。
4.建立校园绿色网吧实施方案 篇四
为了引导学生健康上网,增强掌握计算机的兴趣,提高学生信息参考和获取能力,同时免受社会网吧对青少年不良影响,做到既满足学生上网需求,又能避免上网带来的负面效应。根据学校网络优势,在条件具备的学校建立校园绿色网吧。
校园绿色网吧应具备以下条件:
1、网吧有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条件;配备灭火器材,机房内电源布线合理,插座、开关等放置合理。
2、落实相应的分管领导,有相应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
3、有健全、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措施。
4、有30台以上安装统一操作系统、常用应用软件、教学软件、防病毒软件、安全防护软件的计算机,且各计算机应有应急恢复系统。
5、具备一台服务器(普通PC安装服务器系统也可以),用以存放学校网站、推荐站点及常用的软件备份等。
6、具备一台教师管理机,可对上网机器进行监控、锁定。
7、必须能保证每周至少6课时以上向学生开放的时间安排。
8、对学生进步上网的基本培训及引导。
9、校园网吧必须张贴或悬挂相关的管理条例、使用守则等。
校园绿色网吧建设方案(示例)
某学校有计算机共100台,10台用于办公室,共有2个计算机教室,计算机数量分别是50台和40台。利用其中一个40台计算机的教室当校园网吧,同时也做计算机房用。
建立校园网吧:
把网吧用的40台机器重新整理,同类的计算机以一台为模板,安装windowsxp操作系统,计算机硬件驱动程序和DIRECTX系统加强软件。Office2003,Wps2000,Dreamwaver4,Flash5,Authorware5,Photoshop7.0,RealPlay,Winamp,金山毒霸,QQ,美萍电脑安全卫士等。并做一个克隆文件(可用Ghost软件),然后通过网上邻居把克隆文件共享给其他机器拷贝。完成后各台机器进行克隆安装。
用普通计算机建立一个简单的服务器,操作系统为windows2000 server,安装了IIS或PWS,做简单的WEB服务器,将学校的主页,推荐网吧及软件资源,资料等都存放在WEB服务器中。
学校IP地址有很多空余,故直接为每台计算机分配相应的IP地址,如果IP地址不够用,可以考虑建立一个虚拟子网或使用代理的方式。网吧内的计算机取名应有连续性和对应性,并置于同一个组内。
网吧机房安装防静电地板,大功率空调,消防设备,科学、美观的安排了计算机的摆放。前面张贴有校园网吧管理条例,禁止明火照明和吸烟标志。并对机房内进行了适当的装饰。
管理:
学校制定学生上网时间,校园网吧开放时间为每天上午8点到晚上10点。由管理员轮流值班,严格按照管理条例执行。学校分管领导不定时进行巡查。上网学生必须在进入网吧时进行登记(包括姓名,班级及上网计算机号)。管理员记录学生上网信息并保存。管理员必须做好每天网吧内的学生上网情况记录(包括发生的事件等)。
绿色网吧规管理制度(示例)
为了加强对本绿色网怠的安全管理,保障绿色网吧安全、有效的运行,净化校园绿色网吧网络环境,保障网络安全,促进校园绿色网吧健康有序发展,特制定本制度。本绿色网吧特定以下管理条例:
1、学生在本绿色网吧上网时,要凭本校学生证或其它有效证件进行登记,随时接受有关主管部门的检查。服务对象为在校学生。
2、电脑内的有关上网信息,程序运行记录当保存60日以上,以便于绿色网吧管理员和学校以及有关管理部门进行查询,不得擅自删除、备份上网信息。
3、严格遵守上机操作规范,不得携带非法、盗版及未经本网吧工作人员许可的CD盘及各种软盘上机使用,一经发现,经工作人员劝告无效后,将取消上网资格。并向学校举报。
4、校园绿色网吧不得利用网络游戏或者其他方式进行赌博或者变相赌博活动。
5、上网学生若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应及时通知管理人员,未经允许,不得对网吧计算机网络功能及网络中存储、处理、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或增加。绿色网吧要正确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查询健康的学习资料。
6、上网学生不得在网吧内无理取闹、喧哗捣乱以及其他违法活动。爱护本网吧的所有机器设备和保持良好的上网环境,不得蓄意破坏本网吧任何物体。礼貌用语、举止文明。保持室内环境卫生,不随地吐痰,不大声喧哗。
7、本校园绿色网吧将严格依法履行信息网络安全、治安和消防安全职责,并遵守下列规定:
(一)禁止明火照明和吸烟并悬挂禁止吸烟标志;
(二)禁止带入和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三)不得安装固定的封闭门窗栅栏;
(四)开放期间禁止封堵或者锁闭门窗;
(五)不得擅自停止实施安全技术措施;
(六)不得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七)不得损害学校信誉及学校内任何财物;
(八)不得做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校纪、校规等。
8、将各项管理制度悬挂在“绿色网吧”内醒目的位置。
9、严格遵守《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办法》和《互联网管理条例》,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的检查。
上网用户注意事项(示例)
校园绿色网吧使用者不得利用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制作、下载、复制、查阅、发布、传播或者以其它方式使用含有下列内容的信息:
(一)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二)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
(三)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或者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或者侵害民族风俗、习惯的;
(五)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迷信的;
(六)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七)宣传淫秽、赌博、暴力或者教唆犯罪的;
(八)危害社会公德或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
(九)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它内容的;
(十)与学生身份不相适宜的其它内容的。
校园网吧使用者不得进行下列危害信息网络安全的活动:
(一)故意制作或者传播计算机病毒以及其他破坏性程序的;
(二)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或者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数据和应用程序的;
(三)进行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活动的。
校园绿色网吧安全制度(示例)
校园绿色网吧实行上网登记制度。绿色网吧上网使用者不得利用网吧国际联网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不得从事下列危害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的活动。
(一)未经允许,进入计算机信息网络功能或使用计算机网络资源的活动;
(二)未经允许,对计算机信息网络功能进行删除、修改或增加;
(三)未经允许,对计算机信息网络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或增加的;
(四)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的;
(五)其他危害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的。
不得违反法律规定,利用国际联网侵犯顾客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不得利用网吧开办经营或代理国家尚未开办的或未获准经营的电信业务。
网吧工作人员对上网使用者进行监督,发现违反上述规定,应予以制止,并停止其上网和查阅;对情节严重,态度恶劣者应向公司部门举报并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保证线路畅通,设备正常运行,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上网环境。
网吧设立安全管理员和技术维护人员,所有工作人员必须经培训后上岗。
网吧配备灭火器、消防栓等设施保持消防通道畅通。
严格遵守《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接受公安机关、通信行管、文化等组织的监督和管理。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
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
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
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
要有益身心健康
5.绿色校园方案 篇五
(2009-2010)
一、指导思想
根据《全国环境教育行动纲要》的要求,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环境教育,建设和发展环境友好型校园。倡导“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绿色校园建设理念,打造具有鄞州中学特色的绿色校园文化,优化育人环境,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校良性持续发展。
二、“绿色校园”内涵的界定
“绿色校园”是指在实现其基本教育功能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在日常管理中吸纳有益于美化环境、和谐自然的各项管理措施,充分利用校内外一切资源和机会全面提高师生环境素养、人文素养。
绿色校园的内容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绿色理念,指在学校发展过程中,实现现代文化与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二是绿色文化,指营造一个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发展,人人具有绿色意识的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氛围;三是绿色环境,指实施绿色环保措施,建设一个优美的校园环境,给予师生以美的享受和正面的、积极向上的感染与熏陶。其中绿色理念是核心,绿色文化是灵魂,绿色环境是基础。
三、“绿色校园”建设总体目标
在“绿色校园”建设过程中,渗透人文气息和绿色思想,坚持“以
人为本”、“情景相融”,强调与周边环境的协调,突出人文特点,凸现文化氛围;在硬件基础设施(物质文化)和软件基础设施(精神文化)建设上,形成一个多层次的有机统一体。
1、优化校园整体景观、景点;
2、增加校园人文内涵标志;
3、实施“环境教育”,增强环保及生态建设意识;
4、开展绿色校园文化活动,加强绿色环保宣传;
4、健全食品卫生安全机制,提高卫生安全意识;
5、开展节约能源活动,实施各项节能、环保措施。
四、“绿色校园”建设基本原则
1、整体发展原则
在现行管理体系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健全已有的各项环境教育工作,推动学校在各个管理领域的绿色校园理念,融入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思想。使绿色校园建设与现有的管理体系相协调,并通过持续不断地改进,为学校乃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2、共同参与原则
要求全校师生员工根据各自的职责与分工共同参与,为推动绿色校园的建设,发挥各自的作用;同时鼓励家长、专家、社区、媒体、政府机构及有关人员的积极参与。
3、循序渐进原则
依据学校的现有条件和基础,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大投入,循序渐进,逐步优化。
4、因地制宜原则
根据自身的条件,合理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发挥全校师生的集体智慧,充分体现活动和参与方式的多样性、实用性与前瞻性,使“绿色校园”建设走出一条特色、可行之路。
五、“绿色校园”建设具体内容
1、加紧对校园整体景观、景点的布置与优化
①继续加强校园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
②对校园内现有的景观景点进行布局调整和优化设计。
③对校园绿化再进一步细化、美化,逐步提高绿化档次。④考虑到不断增多的校内车辆,增设若干个停车场。
⑤配置健身器械,推进师生健身活动。
⑥开发建设文化艺术长廊。
2、校园人文内涵标志的设置与命名
①完成对校园内所有道路、场地、建筑及主要植物的挂牌、命名。②增补道路、楼宇、绿化等功能区的路标指示说明、环保标语牌和宣传警示牌。
③制作增设名言警句、标语。
3、实施“绿色教育”计划,开展以绿色校园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 ①组织相关教师、环保部门领导及专家,为学生开设与绿色教育有关的选修课程和讲座,使学生系统地接受生态环境教育理念。
②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观念,特别是环保意识融入高中教学的相关
要素之中,使之成为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的组成部分。
③引导学生追求人性化、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存生活方式,逐步理解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社会经济发展方式。
④成立环保志愿者协会,开展绿色校园宣传活动和多种形式的护绿清污志愿活动。
⑤开展“绿色校园”为主题的征文、漫画征集、金点子征集等系列活动。
⑥开展建设绿色校园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和寓教于乐的主题文化活动 ⑦利用植树节、地球日、世界水日及世界环境日等纪念日,组织师生开展种植树护绿活动。
⑧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4、加强绿色校园建设宣传,增强绿色环保意识。
①在做好绿化养护、整形、校园清洁等日常维护工作的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员工的绿化、环保意识。
②通过板报宣传、组织寝室文化活动等方式,宣传节能环保,人人都能从身边做起,养成不乱丢、乱扔的习惯,并在适当时间组织员工和师生进行“你丢我捡”等保洁活动。
③广播站开设绿色校园专栏,每周定期广播环保知识、美化校园信息以及与绿色校园建设有关的活动。
④校报经常刊登绿色环保教育文章、报道绿色校园活动内容。
⑤宣传窗和黑板报定期刊出以绿色、环保、卫生健康教育为主题的内容和图片。
⑥每年开展一次以绿色校园建设为主题的海报创作和展示活动。⑦建立“绿色校园”建设成果宣传基地
5、积极开展节约能源活动,实施绿色环保措施,建设节能环保、绿色安全型校园。
①在校园建设过程中,开发、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和应用节能装置(如更换节水笼头等),逐步增加绿色环保材料的宣传与使用。
②设立分类垃圾桶,成立节水节电小组,开展回收废旧电池等活动。③ 严格按要求使用空调等高耗能电器。
④爱护学校财物。关心爱护校园内的任何财产和物品,不擅自挪动、拆卸、损坏或丢弃。
⑤加强安全意识。
⑥宣扬禁烟,加强预防吸烟教育。
⑦杜绝网络中的腐朽文化,实施绿色上网工程。将“绿色文化”理念植入网络建设中,还网络以纯洁的本色。
6、健全食品卫生安全机制,提高食品卫生安全意识。
六、“绿色校园”建设保障措施
(一)成立“绿色校园”建设领导小组,落实责任部门,加强领导。
(二)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管理。
(三)健全机制,强化考核。
6.绿色生态校园实施方案 篇六
——特色学校创建的理论与实践
宜兴市铜峰小学 凌伯军
特色创建前言篇
创建特色学校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举措。而环境保护问题作为一项事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越来越被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所共同关注,“保护环境,防止污染,保持生态平衡”已逐步成为全人类的共同愿望和自觉行动,环保是一场绿色变革。我们根据地处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其有利条件,积极开展环保教育活动。我们早在1996年就依托环科园优势开始启动环保教育,至今已有十三年。在这十三年时间里,我们以绿色教育为立校之本,积极引导队员开展环保活动,在培养学生环保观念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努力使环保教育成为学校的特色之一,学校于2010年1月创建成为宜兴市特色学校。
特色创建背景篇
我们以党的十六大和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抓手,以全新的教育理念,着力推动学校的特色建设,确保素质教育的扎实推进和全面深化,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和办学品位,保持我校教育在全市的领先地位。我校特色学校的建设,遵循特色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的过程三步推进。
一、领导重视,网络健全。
我们学校建立了校长为首,副校长任组长,教导处、少先队、总务处组成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包括所有教师。依托园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校外辅导员、社会各界热心人士成立了学校的关心下一代工作领导小组。我们 1 还推行年级组长对本年级的德育工作实施分层管理。这样,学校德育网络基本做到立体化、全方位,确保了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的有效运行。
二、顺应时代,德育为首。
我校创建以来,在实施素质教育,推行新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学校坚持德育为先,五育并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园区农村经济进入了新的蓬勃发展时期,在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特定条件下,学校德育工作鲜明地烙上了城郊结合特色。学校应顺应时代潮流,敏锐地捕捉了特色创建的抓手和突破口,建立了校本课题,深入研究。
三、文化传承,观念到位。
环境保护问题作为一项事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越来越被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所共同关注,“保护环境,防止污染,保持生态平衡”已逐步成为全人类的共同愿望和自觉行动,环保是一场绿色变革。根据地处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我校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其有利条件,积极开展环保教育,积极引导队员开展环保活动。
鉴于以上原因,我校决定创建特色学校,并以此为辐射,带动学校其它特色的形成,丰富学校内涵,提升教育质量。
特色创建目标篇
一、特色学校建设总目标。
利用三至四年时间,通过“特色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的推进,实现我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目标,把学校建成社会赞誉、家长满意、领导放心、师生依赖的一流品牌学校。
二、分阶段目标。
1、近期目标:确立特色项目。(2005年1月—2006年12月)
学校成立特色建设领导小组和研究指导小组,在结合学校的基础、现状、条件、师资、生源等具体情况,充分听取教师意见的前提下,从课程改革的要求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出发,凝炼、提取具有我校特色的创建项目,进行专题 调研,分析其可行性、科学性和价值性,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领导带头,全员参与,从各个方面全方位的进行。
2、中期目标:建设学校特色。(2007年1月—2008年12月)
通过充分挖掘学校、社区教育资源,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全校师生达成共识,大家手拉手,肩并肩,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用我们的良知去阻止环境的破坏,用我们的热情去创造绿色的春天。同时带动身边的人共同保护我们的地球,树立“人人为环保,环保为人人”的意识,用实际行动保护我们的地球,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形成学校特色。
3、远期目标:建成特色学校。(2009年1月—2011年12月)
以课题为导向,开展“环保教育”特色学校建设活动,通过近三年的打造,抓住一点,影响全面,使学校形成鲜明办学风格,学生有特长的基础上,将其拓展成学校的办学个性,成为全面深化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载体,最终实现特色学校的目标。
学校特色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漫长的阶段,为此,我们要分步推进,逐步深入。每年要分别制订特色工作计划,落实措施,进行阶段性反思、小结,分析问题,寻找对策,使特色建设稳步推进。
特色创建实践篇
开展环境教育,培养全校师生的环保素养,是一种契机,也是一种希望,它能有效地促进我校的校风、校容、校貌的转变,是我校师生的一致愿望,在这十多年里,我校以环保教育为立校之本,在培养学生环保观念,创建绿色学校方面,脚踏实地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环保实践活动,重点开展七项环保活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理性认识,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活动一:绿色有约 每学期开展“我与绿荫交朋友”活动,各中队和小队在校园内有自己的护绿保洁区,护绿区内的花草树木就是他们的朋友。同学们开展清理护绿区,给小树做名片,写观察日记等活动。每年3月12日植树节,我们围绕“植绿、护绿、爱绿”的主题开展“3.12绿色行动”,号召学生用绿 色装扮校园,装扮大自然。
活动二:垃圾回收 这几年来,学校坚持不懈地进行垃圾回收工作,树立学生资源再利用的环保意识,同时把回收垃圾的资金存入学校爱心基金,捐赠给灾区小朋友,帮助身边的贫困学生。既保护了环境又培养了队员的爱心,起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活动三:争做绿色环保小卫士 组织队员开展服务他人、服务社会、争做绿色环保小卫士是我校延续多年的特色工程。每学期我们组织学生利用节假日去园区拣白色垃圾,做一些简单的环境小调查、小研究,向行人及商店分发环境教育传单、讲究卫生保护环境大签名、环境意识与知识问卷调查、向家长上环保课等。结合一些环境教育日开展一些主题活动,如:每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召开“我们共同的家园”队会,6月5日世界环境保护日,组织开展“环保”绘画比赛、演讲比赛,“我为环保献一计”等活动。同时发动队员利用废品搞小发明、小制作,在每年的市劳科技竞赛中我校同学频频获奖。
活动四:营造“绿色氛围” 为了深入开展绿色教育,创造校园的绿色氛围,让绿色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形成浓厚的绿色舆论。学校开展了创“绿色氛围”的系列活动。
1、绿色广播站:每周五晨会开播学校绿色广播,节目由学生自己采访、撰稿、编辑、主持。内容涉及环境问题、环境知识、师生环境行为等。
2、悄悄话信箱:发动学生参与学校的环境管理,学生发现环境问题或有关建议,可以通过悄悄话信箱向学校管理部门反映,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树立学生环境主人翁的意识。
3、绿色小报:学校组织学生收集有关环保知识定期出版学生手抄报和电脑小报,介绍有关的环境知识,报道学校环境教育的动态,环保信息,环保知识,对学生、家长、社区有一定影响。
4、绿色宣传窗:学校重视绿色氛围的布置,专门设有绿色宣传窗和宣传墙报。
5、在学校网站上开辟“环境教育”专栏,宣传绿色环保的有关知识,及时反映学校创建工作的最新情况,接受师生的有关建议。
活动五:水环境监督 07年3月,我校被无锡市水利局、共青团无锡市委 4 员会命名为“无锡市青少年水环境监督岗”。我们能做好“水环境监督岗”的作用,做好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宣传等活动:由大队辅导员张玉亚老师执教综合实践活动《珍惜生命之水》,让学生体会到水的宝贵;布置学生课外阅读,搜集保护水资源的方法、故事,以手抄报的形式制作成“我眼中的水”专题展板;开展节水方案的评比;组织学生上网了解水资源,外出考察周围的水资源;组织环保小记者到宜兴市清源污水处理厂、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科技研发中心、宜兴市氿滨自来水厂等学校环保实践基地开展活动。
活动六:全国李四光中队 由团市委学少部王部长牵头,我校四⑶中队被命名为“全国李四光中队”。我们的“李四光中队”每年都在悄悄行动:走进社区护绿活动、红领巾广播中的“环保倡议”,以及即将开展的“寻伟人足迹,创绿色世界”中队主题活动。几年中我们的“李四光中队”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
活动七:校本研究 2002年10月申报了无锡市级课题“《环保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研究”。我们在研究的同时着手开发环保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教材,其目的是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试行)》的精神,将现有的环境教育教材和科学、综合实践活动、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教材中的有关环保的内容进行整合,开发出适合我校特点的具有指导环保综合实践活动意义的校本教材,以便更好地指导师生开展环保综合实践活动,并更好地对活动进行科学评价。
2005年由我校教师通过近三年的收集素材、整理资料,不断地补充、修正,一套三册《环保综合实践活动》教材以及《校本课程实施细则》终于编写完成。本书按低、中、高三个年段分为三册,每册有八课,一个年级四课,每学期两课。低年级将课时安排在班队活动课中,中高年级将课时安排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三册二十四课内容在编排上尽量做到不重复,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每一课内容在设计中尽量体现感性认识——明白道理——指导行动的框架,并力求体现知识性、科学性、综合性、实践性、趣味性等特点。本教材在宜兴市、5 无锡市校本教材评比中均获得一等奖,与教材相配套的教师指导用书也已编写完成,并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完善。
在开展的一系列环保实践活动中,环保研究课题已经结题,在宜兴市、无锡市“十五课题”成果评比中获得二等奖出刊了校本教材,电视专题报道《绿色的呼唤——铜峰小学环保小卫士侧记》在无锡教育电视台《宜兴教育时空》中播出,有多位学生、教师在各类环保活动、征文活动中获奖,学校也被评为环境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绿色学校。学校还开辟有用于环保教育的环保教育馆。环保教育馆采用图片、文字、实物、多媒体等形式展示学校开展环保研究的过程,集宣传环保理念、了解环保知识、开展环保实践、展示活动成果于一体。开馆至今已经接待了江苏省环保厅领导、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科技研发中心领导、宜兴市环保局教育局领导、宜兴市电视台阳羡茶馆记者、宜兴日报记者、兄弟学校领导等多批慕名前来参观的领导。该馆的开放为学校开展环保特色教育又增加了一个全新的实践基地
特色创建发展篇
学校于2009年12月通过了江苏省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无锡市教育督导室领导在评估反馈会上指出了学校发展的方向:在原有环保教育的基础上,推行绿色管理,积极构建绿色校园文化。下面是我在环保教育的基础上引发的对绿色教育的一点理解及以后的设想:
一、绿色教育的内涵:
绿色是一种极富生命力的颜色,它蕴含着无限的自由和发展空间,绿色教育就其内涵而言,具有三个层面的含义:
其一,绿色环境。丛丛绿林、株株花木、曲径通幽、花香鸟语,为学生创造一方健康成长的沃土,给学生擎起一片施展个性的蓝天,让每棵树,每面墙,每个景点都成为能够对学生产生熏染的老师。通过学校环境的感染,规章制度的导向,教师的引领影响,使其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一个健康的体魄,丰富的情感,美好的心灵。为学生的发展奠基。我们可以说在这种绿色校园文化中 成长起来的孩子,对他人会有关爱之心,对自然会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对人类的未来有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和高度责任感。
其二,绿色管理。任何学校管理的核心都是人,教师们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有各种需要,渴望自身价值的实现――这些正是作为生命体的人的主要特性。学校管理要正视这特性,在注重管理的科学化、有序化的同时,确立生命意识,关注生命,以教师的发展为本,树立人本主义的现代教育管理理念,进行民主管理。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人人能做事,事事能做好;人人兢兢业业做事、事事认认真真做好;人人高兴愉快和谐做事,事事高质高效低耗完成。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靠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的文化管理和人的极强的事业心来实现。
其三,绿色人际。所谓“绿色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能够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心理是自然界中最为复杂的现象之一。我们能做的是努力使人际关系变得最单纯,以最简单的方式来解决最复杂的人际关系问题,人际关系加上“绿色”两个字,就意味着人与人之间应该有大自然的宽阔、淳朴、和谐和生命力;就意味着人们应该有共同的美好追求和向往;就意味着人与人之间应该有更多的理解、信任和欣赏;就意味着作为一个集体中的成员,应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意味着每个人生活得单纯、充实、无暇顾及你是我非。“绿色”的人际关系体现在同事之间,就要求同事间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欣赏,相互提醒,而不是猜忌,怀疑,诽谤,嫉妒,“绿色”的人际关系体现在师生之间,就要求师生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鼓励,相互要求,而不是歧视,挖苦,疯刺,惩罚。
二、绿色教育的目标。
绿色教育要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相和谐,使师生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创立能使孩子心灵触动的文化情境,激励学生修身、立志、进取,努力把学校建设成名副其实的“自主发展的学园、张扬个性的乐园、优美典雅的花园”:
学园——充分发挥教育的主导与主体作用,促进师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沟通、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并使学习成为师生的一种生活和生存方式、成为校园内的一种环境和氛围,使学校在继承、传播人类文化的过程中,构建具有自生风格的新文化。
乐园——构建宽松、和谐、活泼、进取的人际氛围,在乐教、乐学的基础上,学会协作、学会竞争。
花园——使师生在适应环境、改造环境、营造环境中学会劳动、学会审美、陶冶情操、调节情趣,塑造美好的心灵。
三、绿色教育的实施。㈠培育绿色校园文化精神。
首先,我们要进一步深化我校的办学理念。我们班子集体经过长期的学习,教育管理理念的不断的提升,在思想上清晰地认识到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不仅仅要有精而广的知识,更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不单纯要有做好本职工作的热情,更要有一种对他人、对社会负责的人文精神。这一社会人才的取向也就成为我校确立全新办学理念出发点和归宿。基于此,经过我校长期的反复研究、提升最终确立现在形成我校的办学理念:以爱为源、因材施教、培养一代新人。它成为我们建设特色校园文化的思想指南。在以后的绿色校园文化的建设工作中,我们还要不断完善,深化这一办学理念。围绕着这一理念形成我校的校风,学风,校歌,校徵。真正做到精神文化系统化,全面化。全体老师要把这一办学理念融于自己的教学和德育工作中,在日常各种活动中都要强化和落实这一办学理念。同时各条线要把办学理念与实际结合起来。
其次精神文化还体现在师生角色的转变上,给学生心理上、人文上和人道上的关怀。我们要教师更新观念首先使自己成为一名教育者,对学生注入人文关爱。我们的老师要从学生情感入手,沟通师生间的情感,建立了良好、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主动感悟,主动思考,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有健全人格、完整人格的人;培养其高贵的人性。教会学生如何尊重人、理解人,8 如何以诚待人,与人相处。教师与学生平等交流,把学生真正作为一个有思想、平等的人来对待,而不再单一地把教师的意志强加给学生。更注重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导向,我们的教师要做到与学生心灵上的沟通,春风般抚平有问题学生的心灵,帮助他们走出心灵上的困惑。给学生一个精神的家园。
㈡开展绿色校园教育活动。
行为文化是学校的教师与学生在教学管理与学习锻炼中用实际行动来体现和实践校园文化的内涵。行为文化强调 “人”在校园文化中的地位,教师和学生是行为文化的主体,也是我们绿色校园文化的实践者、发展者、受益者。
一要加强党政班子集体在绿色校园文化中领路人的作用。学校领导的行为直接关系到学校发展的前进方向和发展的过程,领导者首先应是一个学习者、开拓者、感染者,只有做到这些才能真正起到领路人的作用。学校领导要积极参加各种与学校发展有关的学习和参观,要进一步加强学习的意识,用全新的教育思想来充实自已的头脑。在工作中,班子成员还要继续做到表率的作用。继续发挥自已旗帜的作用。要求普通教师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
二是要加强教师在绿色教育中中流砥柱的作用。教师是对学生产生影响最大,最直接的人。为了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我校积极规范教师行为。教师要衣着得体。要大方而又富有生气。要加大对教师行为的规范,通过领导者的引领,典型教师的示范,扩大教师行为对学生的影响力度。我们要通过改变教师的不良心态来影响学生让学生们心态平和,健康,富有绿色的生机。“阅读能提高陶养性情,提高人的修养。”为了使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我们教师首先要广泛阅读并把好文章推荐给学生,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和人生的哲理,扎实推进校园读书活动的开展。我们的老师要通过自己的教学行为给学生以平等、和协、自主、协作的引领。这样使我们的老师真正成为教育者。
三要为学生的成长搭设一个发展个性的平台,在绿色校园文化的影响下进行“自我教育”。“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是我们绿色校园文化的最终归宿。因此学生行为是校园文化的主体,校园文化的效用最终会通过学 9 生的行为表现出来,同时学生的行为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通过校园文化的熏陶使学生的行为朝能“真正能肩负起社会责任的人”的方向迈进。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还要开展以下活动:
⑴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教育。①充分利用法定节日,传统节日,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开展各项主题教育。②认真组织新生开展入学教育,进行新队员宣誓。③举办各种知识竞赛或演讲会等活动。
⑵抓好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法制教育。制定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学生行为评价和反馈体系,不断促进学生行为的养成;利用开展评选优秀少先队员、星级班级等创优活动,激励学生健康发展;注重法制教育,开设法制教育课,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增强学生安全、法制意识;继续开展好学生值周,文明礼仪监督制度,规范学生的行为。使用文明礼貌语言。学校全体教师要加强引导,及时纠正学生说脏话等不良习惯,培养学生使用文明礼貌语言。
⑶抓好学校卫生工作,净化校园环境,摆放垃圾桶,张贴警示标语。划分卫生包干区责任到班,做到校内无卫生死角。
⑷积极开展尊师爱生、尊老爱幼等活动,让学生学会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学会与人的良好交往。建立起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
⑸强化学校“三风”建设。学校“三风”即领导的作风、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首先,领导作风是关键,学校领导要加强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以及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中发挥好带头作用。其次,要狠抓教师在学生中的表率作用。要求教师从精神风貌、道德修养、工作作风、学识水平到仪表风度、言谈举止、生活起居都应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这样,教师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学生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勤奋攻读,立志成才,整个校园充满一种浓厚的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⑹加强“爱校”教育,培养母校意识。向学生讲述学校光辉的历史,成立校史展览室,设计校旗校徽,统一校服,提高学校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使学生自然生发出强烈的荣誉感、自豪感、热爱母校的情感,从而产生凝聚力,形 10 成学校精神。
⑺开展好环保教育。我们组织学生开展环保调查,听环保讲座。还要举行以环保为主题的各种竞赛,文艺节目等,以进一步规范自已的环保行为。
㈢加强绿色校园环境建设。
校园的物质文化环境是校园文化发展程度的一个外在标志,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可以造就人、培养人、改造人。努力为学生创设一流的学习教育环境,发挥环境育人的功效,成为我校整体工作的一项大事。学校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校园的环境悄悄地发生着可人的变化。我们对校园建设的理想目标就是“校园处处是教育,学生时时受熏染”。以后的校园建设中,计划加大物质方面的投入:
1、在校园建设上,我校准备对每处景点再进一步细化,如,给各部分进行富有寓意、诗意的命名,对现有景点的文化内涵要进一步阐释,特别要对全体教师班主任,要让他们对每处景点,每条标语都要有充分的认识。同时对新教学楼之间的绿化将进一步完善。
2、在教学楼内,进一步体现“让每一面墙说话”的理念,在走廊的墙壁上挂上对学生有影响力的条幅,对每个班级的布置,要发动学生献计献策,即能体现本班的特色,又能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
3、建好校园网。让我们的学生在远离网吧的同时,能够享受现代科技的便捷,是我校能真正成为绿色网吧学校。同时建设好红领巾广播、宣传栏等校园文化载体,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4、抓好班级文化建设。一是班级环境文化建设,做到教室的净化、绿化和美化。要保持干净的教师环境,摆放绿色植物,让教室充满绿色,精心设计、巧妙布置,力求教室和谐、高雅。二是各班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制定有关班级的规章制度。三是注重班级精神、班级凝聚力的培养,同时开展好各种班级活动。
7.绿色校园游戏 篇七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绿色环保相关知识,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活动,获得游戏设计者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活动依据综合实践活动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发展”,“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基本理念开展。
主题活动的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
近年来,北京雾霾天让我们失去了很多户外的嬉戏时光。用怎样的方式才能让长时间的室内课间活动更加丰富,教室内也可以开展游戏活动呢?对于“游戏”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如:什么是游戏?室内游戏都可以做什么等等,并对参加绿色校园游戏设计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我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学生共同确定了“绿色校园游戏”主题活动。在活动中学生能自主调查获取校园游戏的相关信息,在校园中体验自创游戏的实践过程。
学生情况
三年级学生能够利用网络,书籍,问卷调查等方式搜集处理信息,能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设计实践活动方案,按照方案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并能利用手抄报、幻灯片、情境再现等方式对活动过程及结果进行展示交流。学生比较喜欢利用调查问卷的方式搜集信息,但问卷的设计缺少针对性,目的宽泛不明确,对问卷结果缺乏系统的分析,不能形成有一定说服力的观点。这是学生在活动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教师通过案例分析和集体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逐步熟悉对问卷调查方法的运用。本次活动还需要学生能长期的坚持开展校园绿色游戏,教师还要适时激励学生坚持完成活动,获得丰富的体验。
对主题活动(研究课题)的描述
本次活动以雾霾天气情况下的室内校园游戏为切入点,主要通过同学们对校园生活实地考察,发现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并且根据提出的办法开展游戏设计实施。使学生体验参与校园游戏活动设计的过程,获得亲身感受和经历,积累团队创新实践的相关经验。
整个主题活动包括确定主题讨论设计子课题、实施实验改进课题内容、总结交流汇报拓展几个部分。
主题活动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绿色校园游戏的实践活动,通过上网查找资料等方式,提高搜集资料、整理归纳的能力。
2.学生通过整理资料,汇总分析,提高分析整理的能力。
3.在创新游戏花样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够利用家长和学校资源协助研究,提升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自主运用创新的学习方式设计校园绿色小游戏。
教学难点
在活动中,学生不断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积极想办法,采用多种渠道解决困难。
教学流程示意
教学过程
一、准备活动阶段:寻找有趣的校园游戏(3课时)
(一)布置课前任务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搜集关于游戏的相关知识。
(二)谈话导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 谈话导入
北京市的雾霾天气已经让我们失去了很多室外的快乐,如果憋在室内,我们的课间可以做些什么来放松身心呢?
2. 提出活动
大家还记得“索尼探梦”的兴奋经历吧?谁能来分享一下意犹未尽的话题?同学们谈到了大家喜欢的身影游戏,和神秘的光影游戏。
这样,我们来开展一个小活动“寻找校园中的绿色游戏”,看看大家有什么好点子。
3. 制定计划
要求:在开展活动之前,小组制定一份设计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活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定研究计划,利用访谈,实地考察等方法,了解游戏设计的想法和做法。教师指导学生制定研究计划,如果存在普遍的问题,如:怎样搜集不同种类的资料,可以组织全班同学进行交流,形成共识后再修改计划。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勇于面对遇到的困难如:设计出现困难时,组织讨论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同时还要提示学生活动中的安全问题。
(三)小组开展活动
教师及时了解个小组活动情况并进行相应指导和帮助。
(四)交流活动
1. 展示交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交流。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汇报结果的同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2. 确定活动主题
在学生对校园里的绿色游戏创意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后,要求其先从身边做起,从校园的课内外生活中找创意,并为进行“校园绿色游戏”实践活动做准备。
二、分组实施研究阶段:设计完善各个游戏子课题(5课时)
活动过程
制定活动方案
教师提醒各组学生注意保存活动资料,并做好活动记录。
(1)课前准备任务
以小组为单位,寻找子课题游戏中需要存在的问题,并做好记录。
(2)讨论交流
交流讨论各选题中存在的问题,并讨论确定可以通过学生自己解决部分。
课前同学们寻找了各选题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现在就来交流在校园游戏设计子课题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哪些问题可以通过同学们自己来解决。
(3)各小组根据本组选择得各自的服务岗位,制定一份详细的活动方案,以便小组能顺利的开展活动。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方案的制定,培养设计能力。
2.交流活动方案
各小组将自己的的活动方案与同学进行交流,征求看看其他同学的建议和想法。
注意:重点是活动分工及安排要合理,有可行性。提示学生要与学校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得到学校的支持非常重要。
设计意图: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对方案进行完善,使其更好地为学生活动提供保障。
3.开展实践活动
小组按照活动方案开展“校园绿色游戏”实践活动。教师要参与到活动当中,为学生提供支持,并激励学生坚持完成活动。
各组按照方案,分别展开活动。
(1)舌尖上的游戏组再次将搜集的文学作品进行整理,讨论适合绕口令游戏的文学作品。
A.对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进行绕口令游戏的设计制作。
学生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教师及时跟进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
预设:
可以解决的问题:根据不同的选段难点突破,分辨不同的绕口令难度等级。
不能解决的问题:根据不同的绕口令,多人闯关时的说不整齐,难以解决。
整理发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或建议,通过积累视频、照片、文字资料等过程资料向大家求援。教师及时跟进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
B.求助语文老师和喜爱相声的家长,帮助出谋划策。
(2)快乐字母棋组,环保棋组寻找棋盘设计方式。
根据各组收集整理的材料制作设计图、棋盘等。根据设计的棋盘进行棋子筹码设置。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指导建议。
(3)分离的单词让试玩的同学毫无兴致,同学们没有好办法。教师与他们探讨试玩经验,讨论课间棋牌小游戏的合理性、趣味性,用一种儿童爱玩的游戏做提示,建议同学们建立两者的联系,进行制作。该小组同学进行进一步设计。
教学过程
三、展示交流阶段:活动成果分享(2课时)
(一)展示交流准备
小组资料整理,形成活动成果。确定展示方式。教师指导学生用多种形式如手抄报、展板、表演、微电影等形式整理资料,做好展示分工,小组全员参与汇报交流,汇报时要有在绿色游戏设计活动中的感受与体验。提示学生邀请班主任或学校相关领导参与展示交流活动,并对小组的活动进行评价,以丰富学生活动的的评价主体。
(二)展示交流
1. 回顾活动过程
教师利用学生活动过程的照片、视频做成课件进行播放,帮助学生回顾活动历程,为展示交流做好心理准备。
2. 自主生成汇报要求
问题:结合以往的经验,在小组展示交流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教师结合学生提出的各种要求进行必要补充。提示学生针对活动过程、方法进行质疑答辩,并能看到他人的优点进行积极地评价。
3. 小组进行展示交流
学生交流互动。教师结合各组的展示交流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对方法性的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并抓住个小组活动中的闪光点进行激励。
四、拓展延伸阶段
同学们通过“校园绿色游戏”的活动,对校园生活的游戏创意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并积累了一些发挥各方优势为同学们的校园生活服务的经验。团队创新能力和自主研究能力大大提高,相信大家会充分利用积累的经验,满怀热情的投入到校园绿色游戏的创意活动之中。想一想,关于我们学校的绿色校园游戏,我们还可以开展什么活动?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利用评价量规表多元化评价。
附:评价用表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本次设计与以往或其他设计相比的特色
1.活动设计结合社会热点,挖掘校内资源,确保活动开展。
活动主题与目前北京的雾霾副作用这个社会热点相结合,在校内引导学生根据问题开展校园游戏研究,该设计开展的活动既方便学生进行实践,又能确保学生的活动安全,使活动得以顺利开展。
2.充分利用校内资源,激励学生开展活动。
当学生在活动中出现不能坚持活动的时候,能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引导作用,调动校内的电视台,班主任,英语角,家委会等资源参与对学生活动的激励与评价,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培养了学生校园分享的意识,增强了责任感。
对学生来说学校是其面临的一个小型“社会”,培养学生服务组内同学、服务学校文化的意识,是将来走上社会、融入社会、提高社会责任感的一个良好的前提。本次绿色校园游戏设计的活动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开展各项校园课间的游戏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与分享共赢精神,提高学生的责任感。
教学反思
第一年教学综合实践活动,这门学科对我来说还是新的学科,积累的教学经验也不多。虽说如此,在本次的绿色校园游戏设计与体验综合实践活动中,我认为做得较好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与人合作、交流、收集整理资料和动手的能力。在小组讨论中,学生的交流和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尤其是在动手设计游戏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了合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学生的作品很精彩。学生利用各种渠道收集资料,提高了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2.本次活动体现了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在本次实践过程中,学生要进行调查、收集等活动,就用到了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学科知识。学生将生活中的常识用在游戏设计中,学以致用,达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的。
3.本次活动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选择性和实践性。由学生自由组合小组,自行确定主题,为学生提供了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
4.在开展游戏体验现状的调查研究活动时,学生分成了四个探究小组,并以小组为单位分配好每个人的工作。在活动过程中,有的学生负责上网查资料,有的负责制作问卷进行调查分析,学生积极投入的精神使学校教师们深受感动。绝大部分学生通过活动学会了获取信息的方法,在需要一些资料时,他们知道通过什么手段从哪里去获取———动手、动眼、动脑三维一体,多角度解决问题,在遇到困难时,能够借助家长和老师的力量协助问题的解决,实现了实践的多样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5.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朝阳学校从去年开始实施了学森课程体系改革,我校全员参与综合实践,多学科教师参与指导了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在差异中认识自己,挑战自己,不断超越自己,在充满趣味性的学习中提高创新设计能力。与其它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课不再是人类经验的现成堆积,它对于满足学生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转变起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
8.建设生态式校园 促进生态式发展 篇八
1911年,“慈爱保姆传习所”由美国碧卢夫人在广州西关创立,奠定了广州市协和中学的基础。1916年学校正式启用“协和”的名字,取“协力同心,和衷共济”之意,并定址广州西山至今。1952年,廖奉灵校长将学校献给国家办师范教育,广州市立师范学校迁入,改名为广州市师范学校。二十世纪后期,广州市师范学校已经发展成为全省乃至全国著名的师范学校。2001年,广州市政府为解决广州市优质高中学位不足,把广州市师范学校转办普通高中,复名为“广州市协和高级中学”(现更名为广州市协和中学)。从此,百年老校迎来新的机遇,焕发出新的生机。
虽然,协和有着百年的办学历史,但是,摆在协和人面前的困难是巨大的。一是转制之时,协和教师绝大部分是师范教师,没有普通高中的教学经验,高中管理体制还没建立起来;二是社会上对高中教育认识已经根深蒂固——对传统名校向往,加上没有自己的初中,生源较差,每年招生的总体成绩在同组排最后一位;三是协和的校舍破旧、课室及活动场所不足,教学设置是师范的模式;四是从大专配置编制的人员到高中的压缩,人员严重超编,人浮于事。所有这些不仅是制约协和的发展,甚至是影响协和在普通高中教育中的生存。转制之初,虽然全校努力拼搏,但是收效甚微,面临第一届的高考之时,师生还信心不足,彷徨不安。
一、指导思想的前瞻性
2003年,重新组合的学校班子,没有以强硬的措施,用死板的制度管理学校。而是提出了“构建协和教育生态文化,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的办学目标,提出以“和”为核心的“协和教育生态思想”(该思想确立之初是融合教育生态学、协和“和”文化,后来不断发展,又融合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科学发展观和节能减排思想)为办学思想,提倡“无为而治”的理念去发展学校。在“协和教育生态文化思想”上,以协和特色的“和”文化为主干,对学校各方面的工作进行宏观管理(如图1),建立有协和特色的教育生态系统。但是,如何让师生真正认识到该办学目标的精髓,特别是“教育生态”一词的理解,就必须以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加以表现,而建设“生态式”校园就担负起这种作用。
生态式校园的建设,她不仅仅是为学校建造一个符合生态学的环境,更深层次上看,只有在物质基础建设的层面上体现生态的理念,由于建立一个环境优美、舒适的生态园,使师生在其中能更好地进行学习生活,在欣赏到生态美景和在体验到生态功能同时,学习到生态学的知识,促使师生去理解学校、及个人的“生态式的发展”,促进了协和教育生态的构建和发展。实现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规范环境的和谐发展,实现了学校环境和师生的和谐发展。
生态式校园建设的研究以专项课题和研究性学习形式开展,通过师生、专家共同开展研究,根据研究成果提交建设领导小组,应用于校园建设。在建设过程验证研究成果,或提出新的研究项目。在这研究与实践的过程中,学校的生物、地理、物理、化学、信息技术、通用技术、政治、语文、艺术甚至历史等学科的教师均参与其中,学生研究性学习开设的相关课题达上百个。这样的“全民参与”与“车轮滚动式”方式,推动校园建设工作和教育、教学、德育、科研等方面,给学校的发展产生“螺旋式”提升的效果(图2)。
由于有“协和教育生态思想”的指引,由于前期经过专家和师生的充分讨论,加上建立了严格的审批制度,所以在6年的研究及建设中,协和避免了大量的返工、复工和停工的可能,节约了由此引起的大量浪费。同时,与国家提出的建设“和谐校园”、“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校园、实施“节能减排”及落实科学发展观等理念不谋而合,也大力推动了学校的发展。
二、建设内容的创新性
传统意义上的生态校园只是绿化、美化方面,而协和建设的生态式校园是在校园开展生态式布局、生态式建筑、生态式园林、生态式网络等全方位的建设①,注重“和谐、安全、舒适、节能、环保和以人为本”,同时更注重发挥自然及教育生态系统的生态效应(图3)。
1.生态式布局
校园的布局要考虑师生的生理、心理需要,为他们营造一个能找到自己的空间感觉的工作和学习环境。生态布局在水平分布上除注重校园景观轴的设置,在场所设置上要考虑公共性,功能性,同时适当考虑师生的私密性需要。在学校整体建筑规划上,我们以不同的功能分区及场所构建,打造出满足不同个性发展需求的“环境绿洲”:在横向上,学校设置学习场所、体育娱乐场所、静思场所、群体交流场所、个人独处场所等各种不同功能的场所;在纵向上,构建垂直布局的教育生态系统,把教学、实验、阅览、级组科组管理、信息交流和选修活动放在同一区域进行,发挥资源的整体效益,以充分利用学习时间和学习空间。
2.生态式建筑
建筑作为凝固的文化,反映出“我们建造了大楼,大楼也塑造了我们”的设计理念。学校的建筑始终贯穿着经济、适宜、安全、保健(灰尘、噪声、通风和卫生等)、畅通、灵活、效率的生态思想,也从美的意念渗透协和文化传统来建设,让建筑传递着“和”文化,教育着师生。而大楼灯光、通风、强弱电的线管、各功能室的配置等,都因地制宜,力求符合环保要求。营造良好的课室环境和办公室环境方面,学校则充分考虑光线的需求、噪声的控制、座位的舒适、学习和工作的需求等等方面,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生态思想。
3.生态式园林
有自然之理,才有自然之趣。因此我们本着“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无为而治”思想,采用自然式的园林设计,减少人工式的园林设计,避免日后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维护。我们摒弃“圈地式”生物园和地理园的设计,将整个学校通过全盘规划、合理布局、统一设计,实现天文、地理、自然、经济的一体设计,使校园成为一个大生态园和自然博物馆。
4.初具节能减排及环境和谐的生态效应
科学发展观应该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价值核心,考虑协和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以及生物因素之间的联系。在建设过程中,协和高中紧紧围绕着以下问题开展研究与建设:如何保护原有资源?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如何将资源再生并进行重复利用?经过努力,以上问题得到了初步的解决,并成为协和大生态系统的特色。
其中,“校园水资源净化及重复利用”的研究与实施是最大的亮点。如今,学校园林景观和绿化用水已经使用回用的中水和收集的雨水,其用水的来源有5个方式:一是利用珊瑚砂生态过滤水池,可几年不用换水;二是利用水草的自然净化作用,也可长年不用换水;三是利用微生物曝气处理教学楼污水(每吨水处理成本为0.08元,已获得国家专利,公开号:101186385),一年中水净化回用3000多吨;四是利用防空洞积水;五是实施雨污分流,收集利用雨水,一年可收集雨水近万吨。以上方式一年为学校节约用水近2万吨。现在,学校正在研究第6种节水方式,是以生物强化吸附曝气方法处理学生宿舍区的生活污水,包括化粪池水、厨房废弃水等(广州市环保局科技示范项目),每天处理污水100吨。除此之外,太阳能应用、T5荧光灯替代T8荧光灯、无频闪日光灯、LED冷光源灯、PLC智能化园林控制系统、空气热能热泵热水器等先进设备的应用,以及即将建成的智能化温室、能耗数据实时自动采集的节能监测管理平台等,使学校朝着“生态式·节能型·智能化”校园迈进。
三、生态效应的辐射性
我们建设的不仅是环境优美的校园,还是一个多功能的教育基地。在生态校园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学校发展规划设计与建设实践过程中来。如:在校园的建设中,学校部分园林的建设由学生设计、全体师生员工动手一起完成②;研究中有3个评为广州市中小学校“科技·教育·特色”项目,均由学生主体参与研究、设计和实施;学校各个园林的管理由学生以班为单位竞标形式获得管理权③ ……在无形之中,培养了学生主人翁精神,培养学生爱劳动、爱科学的思想品质。
现在的协和生态式校园建设已经产生了良好的教育生态效应,生态校园的建设注重学科课程的渗透教育,注重书本知识与实践应用的结合,真正体现了新课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取向。参与研究和建设的学生与指导老师都认为,研究和建设的过程,打破过往那种说教的形式,学生对科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更深刻了。生态式的校园也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让师生们尽情地去观察、去了解、去研究,去拓展。真正体现了协和“自主—合作教学模式”④所倡导的“主体探究、综合渗透、合作活动、创新发展”原则。在动态分析中,师生通过科学分析,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科学知识,发现更多,更具意义的新思路、新见解,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它的影响面通过学生之间、老师之间、师生之间的传播,辐射到许多师生也关心学校乃至社会的生态环境建设,将对师生产生深远的影响。由于教师在参与生态校园的建设,更激发他们开展生态式教学⑤、生态式发展⑥的研究,党委及各支部正开展“协和教育生态”指引下的党委及支部课题,生态理念在学校各方面工作中得到延伸与发展。
学校的生态式建设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协和的生态建设已经成为全国校园建设的一枝奇葩,得到社会各方的肯定和支持,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基地,到访者络绎不绝。
学校的生态式建设也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如:创建“生态式·节能型·智能化”校园研究组被评为广州市教育系统首批创新团队;生物科组被广州市总工会推荐为“广州市工人先锋队”;近3年,学校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可持续发展项目(ESD)全国优秀课题成果3个一等奖,获得联合国ESD项目全国优秀案例评比6个一等奖,以及全国及省市各级奖项近50个;学校先后受邀在全国森林城市论坛、ESD项目国际论坛、全国ESD项目第九次国家讲习班上发言;在团中央及全国ESD执委会组织的“协和生态建设现场会”、广东省ESD委员会组织的“广东省节约型校园建设现场会”、广州市教育局组织的“广州市示范高中建设现场会”上作经验介绍。2008年,学校还被全国ESD委员会授予“中国可持续发展(ESD)示范学校”和“全国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社会行动项目示范学校”的称号,被广东省ESD委员会授予“广东省‘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示范学校”的称号。
从转制至今短短的几年时间,协和中学通过市一级、省一级评估,通过广东省国家示范高中督导验收,在广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水平评估中评为“优秀”,学校连续获得广州市高中高考工作一等奖,实现了学校跨越式的发展。
结语
“思想有多深,行动有多远”。
协和有着悠久的历史,协和校园沐浴着和谐的春风,协和人享受着生命的美好,协和人更有和衷共济,努力拼搏的精神,相信在上级领导的支持和兄弟学校的关爱下,必定能不负众望,更上一层楼!
①《协和大生态园建设的研究》立项为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
②其中,瘦园的建设由2004级江河洁同学设计,全校2500名师生用了一年时间,搬砖头、挖湿地、植树造林而建成。
③协和校园面积近6万平方,共有三个广场、九个园林,由于有学生管理园林,整个校园绿化只需要3个管理运动场的工人兼职管理,一年节约管理经费10万元。
④立项为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五”规划课题,评为广东省教育科研课题一等奖。
⑤2008年12月,生物学科《高中生物生态式教学——以协和高中为例》已立项为广东省“百千万工程”专项课题。
【绿色生态校园实施方案】推荐阅读:
绿色生态校园主题班会09-25
团委特色发言稿弘扬生态文明,共建绿色校园08-15
创建绿色校园打造“绿色”文化(“绿色校园”建设规划方案)10-08
绿色校园实施方案10-30
绿色校园建设活动方案09-05
绿色生态农业发展06-23
绿色生态养猪可研报告09-25
绿色生态产业发展规划11-09
绿色大地生态园观后感08-14
2021年最新绿色生态环保宣传标语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