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标准化建设调研报告

2024-09-24

工会标准化建设调研报告(精选8篇)

1.工会标准化建设调研报告 篇一

工会标准化建设经验材料 履职尽责 有为有位 争创高起点标准化工会 —— 区总工会 2013年4月

宝山区区域面积平方公里,人口 万,区辖一个乡镇、个街道办事处、个社区。辖区有 个国有煤矿和 个地方煤矿,个国营农场和 个国营林场。

区总工会现有人员 人,其中主席 人,副主席 人,一般工作人员4人。去年以来,区总工会坚持“有为有位”的工作理念,以强化工会标准化建设为切入点,以把工会组织建设成为充满活力、具备实力、无限魅力的群众组织为目标,用创新思想指导和开展工会工作,履职尽责,全力打造“务实工会、创新工会、活力工会、和谐工会”。

一、上级工会和区党政的鼎力支持,是搞好区级工会标准化建设工作的前提。

工会标准化建设是一项高标准、高起点的系统工程。只有得到了上级工会和区党政的鼎力支持,这项工作才能顺利推进。一是市总工会积极创造有利工作条件,夯实基础。去年年初,市总工会就在人员配备、经费保障等方面对区级工会加大了扶持力度,构建了区级工会的工作体制,由基层工会变成总工会,总工会主席按同级副职配备,配齐配强了工会干部,打下了区级工会标准化建设的基础。除每月固定拨付经费外,市总工会对单项工作还实行目标考核激励机制,如建会、工资集体协商、“工会林”建设等工作,对成绩突出的兑现奖。

2%。

——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不仅仅停留在签订率上,更在履约上下功夫。在推进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按照“掌握政策依据、贴近企业实际、坚持党政主导、工会科学运作、多方协同配合、职工当家作主、把握整体推进”的原则,通过签订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合同的方式,扎实推进了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深入开展。截至2012年4月底,宝山区工资集体协商合同签订率达70%。工资集体协议重要的是履约,突出的是实效。宝山区在强化履约上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一是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企业每年必须向企业职代会报告当年履行集体协议的情况;二是发挥职工代表的监督作用,企业职工代表有权对集体协议履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有权向企业提出质询,要求解答;三是对每年的集体协议履行情况,企业工会必须汇总各方面意见,形成集体协议履行情况的书面工作报告,提交职工代表大会进行审议。

——城市“一帮一”扶贫解困工作:不仅仅停留在“输血”上,更在“造血”上下功夫。宝山区工会针对辖区内下岗职工多、下岗职工家庭人均收入不高的实际情况,以开展“一帮一”扶贫解困工程为载体,以“三转变”为工作重心,开创了“一帮一”工作的新局面。实现扶贫工作向“一把手工程”转变。宝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成立领导小组,层层落实责任,把这项工作纳入全区目标考核体系。并成为2012十件大事之一,进一步加大了扶贫解困工作力度。实现扶贫工作由“输血”向“造血”转变。在工作中,宝山区明确提出扶贫解困要做到“四重四不重”,既:重内容不重形式,重实效不重宣传,重结果不重过程,重实事不重声势。通过开展政策帮扶、项目帮扶、资金帮扶、努力做到“治穷”与“治愚”相结合,“输血”与“造血”向结合。实现扶贫工作由“区属”向“区辖”转变。宝山区根据区域的自身特点,充分发扬区域协作的优良传统,把“一帮一”扶贫解困帮扶主体由区属各部门向全辖区延伸,即将帮扶主体延伸至驻区中省直单位、区辖煤炭企业及部分个体工商户,形成全区党、政、工、青、妇齐上阵,工、农、商、学、兵齐动员,厂、矿、街、委、户齐努力的扶贫解困工作新局面。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以来,全区共为帮扶对象捐赠现金30余万元,送米、面、油、煤、衣服等实物价值15万余元,扶持帮扶对象上种植、养殖项目35个,兴办生产加工型项目8个,协调生产资金、小额贷款合计40多万元,40%的被帮扶对象已经解困脱贫走上致富道路。

——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工作:不仅仅停留在深入基层上,更在贴心服务上下功夫。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市总工会“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要求,宝山区总工会深入到亚泰煤业有限公司、东方双大制砖有限公司、宏瑞煤矿、一四顺煤矿等企业调研,并在调研中践行为企业专门量身定制的“4+1”工作模式,让工会组织走进区辖企业,更驻进企业职工的心中。“4+1”工作模式是宝山区总工会在工作中总结出来,并服务于区企业职工的有效措施。“4+1”模式即四个结合和一个建立,“四个结合”:一是与认亲结对子帮扶相结合。工作中,区总工会通过组织企业职工观看电影,为女职工发放免费体检卡,给困难职工送去慰问金等方式,与企业职工建立起深厚的情谊,并与一些生活贫困的职工“认亲”,结成了帮扶对子,帮助他们走出困境。二是与基层工会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相结合。达到“十有”标准,即:有领导班子、有工会牌子、有工会印章、有工会办公室、有工作方案和活动记录、有规章制度、有活动场地、有工会经费和独立帐户、有宣传阵地、有会员档案资料。三是与开展“双亮”活动相结合。要求企业工会要在企业门前或工会办公地点悬挂与企业名称相对应的工会组织牌匾;企业工会主席、副主席要以佩戴胸卡、戴牌上岗、印发联系卡、设置办公桌牌等一种或多种形式亮出身份。四是与推进重点工作相结合。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点,大力开展“安康杯”竞赛,协调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提升职工素质、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等,并将工作中的特色与亮点加以总结、归纳和推广。“一个建立”:建立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对基本生活难以维持的患重大疾病或子女失学辍学的困难职工,给予一定的资金和物资救助;帮职工解决他们关心的问题,还为那些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困难职工、劳动模范、工会干部及工会组织提供无偿法律援助。通过上述工作,建立起工会工作的长效机制,并在企业职工中树立起工会的新形象。

2.工会标准化建设调研报告 篇二

农业标准化工作对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扩大出口、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农业的健康、稳定和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是推动农业标准化, 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1. 农业标准化建设, 增强农民市场观念。

通过农业标准化建设, 制定发布农业地方标准, 农民群众掌握了标准, 按照标准组织生产, 从而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能力, 也增强了农民市场观念、市场意识。

2. 农业标准化建设, 打造一批农产品品牌。

农业的竞争是农产品品牌的竞争, 有了品牌就有了市场准入证, 通过推行农业标准化, 使其获得国家注册商标, 取得绿色食品或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打造一批农产品品牌。

3. 农业标准化建设, 促进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

实施标准化生产, 使种、养标准化基地实行规范化管理, 改变农民传统的粗放型种植观念, 追求品质和质量, 依靠科技, 精耕细作, 及时更新品种, 严格控制病虫害的防治环节, 通过科学管理蔬菜品质有所提高,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按照标准组织生产, 促进农产品的深加工, 使之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4. 农业标准化建设, 提升农民生活质量。

标准化模式下的订单农业确保农民在生产环节能够获得比较稳定的收入来源。在当地党委、政府、等部门的支持下, 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开展结对共建新农村活动, 将有效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 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二、当前农业标准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对农业标准化建设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不足, 由于传

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影响下形成的农业经营模式的惯性作用, 我区的大多数农户和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工作认识不足, 思想保守, 零散种植, 粗放经营, 很难形成规模。

2. 标准体系不健全。

目前社区还没有制订的农业标准, 标准体系还没有完全覆盖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 农业环境标准、质量安全标准、农业工作管理标准、农业生产操作规范还不健全, 不能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标准的贯彻实施力度也不够, 农业无标准生产的现象较普遍。

3. 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生产加工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 对农业的拉动作用有限。

4. 农业标准化建设投入不够, 农业标准化工作体系不够完善, 农业标准化基础薄弱。

三、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的对策建议

“十一五”期间,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加快现代农业,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 实施农业标准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 要进一步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 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这既给农业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也为推进农业标准化, 深入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创造了良好机遇。农业标准化建设要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 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产品安全, 做好特色优势农业项目的结合文章, 进一步加强领导, 采取有效措施, 形成政府推动、企业带动、市场拉动、农民主动“四位一体”的农业标准化建设工作新格局。

1. 政府推动。

各级政府要明确抓农业标准化就是落实“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的有效手段, 就是抓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要把农业标准化建设作为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 纳入政府特别是乡镇政府的议事日程全面规划。要建立健全由质监、农林、财政等相关部门参与的农业标准化工作领导机构, 切实转变监管职能, 不断加强标准体系、推广体系、监测体系建设和宣传培训、试点示范以及农业投入品整治等方面的服务工作。要结合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专项经费投入, 列入各级财政预算。要创新机制, 在土地使用、税费征收、银行贷款等方面制定农业开放优惠政策, 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实现土地规模经营, 使农业标准化走向社会, 走向企业, 走向千家万户。

2. 企业带动。

农业产业化企业是带动农业标准化的关键。要大力发展龙头企业, 用好用活中央、市关于扶持龙头企业的优惠政策。相关企业要不断创新与农民多样化的利益联结机制, 大力推行“合同”、“订单”农业, 并采用利润返还、二次结算让利、生产要素入股分红等方式, 形成比较稳定的产销关系, 不断增强带动能力。

3. 农民主动。

3.工会标准化建设调研报告 篇三

项目标准化管理目前已经成为现代工程建筑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企业管理中日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铁五局四公司沪昆项目部标准化管理工作,自从进场以来先后迎接了各级领导的调研观摩及专家组的肯定,给予了“大工程、大气魄、大组织”“高起点开局,高标准管理,使习惯符合了标准,值得继续发展和推广”的高度评价。

事实上,项目标准化建设不光是一线技术管理部门的事情,它是一项综合性工作,需要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在这项工作中,作为群众性组织、职工利益的代表和维护者的工会,如何找准自己的着力点和工作位置,在项目标准化建设中更好地发挥好职工代言人这一角色的作用,让广大职工工作安心、生活放心,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自己的切身体会。

以人为本从源头参与到项目规划建设中

工程项目在中标后,根据项目施工规模、合同要求、业主意愿、当地建设主管部门的规定,施工单位将认真对施工现场、施工特点、人财物料机以及当地创建安全质量标准化工地的水平分析后,实事求是地确定本项目的创建目标。

提前参与,统一规划。公司工会对新中标的项目,要派专门的工会人员参与对项目规划建设提前提出意见和要求,在充分听取广大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基础上,对项目的规划、选址、布局上尽量满足广大职工的需求,做到便民、利民。在这方面,项目部会全盘考虑,统一规划,根据情况做到“三位一观”,即功能设计一步到位,投入一步到位,建设一步到位,布局合理美观。在功能上要尽可能齐全,设计合理,衣食住行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功能区的划分上,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和环境,以及项目部的人员构成,尽量做到布局合理,美观便民。

合理配置,简洁规范。在落实标准时要规范、配置要统一,对于职工宿舍、招待所、办公区、食堂等场所要有统一的配置标准,卫生间、浴室的瓷砖铺设要符合规范要求,尤其是对卫生间要安排专门人员进行定期清扫。对项目上的宣传阵地,要突出企业文化和项目文化,既要醒目,又要简洁,使大家在工作之余能有一个很好的精神享受。在项目标准化建设中,项目工会主席或工委主任,要充分发挥好职工代言人作用,严格监督,认真把关,切实维护好广大职工的利益。

近年来,中铁五局四公司工会在项目标准化建设上积极参与,把项目部的“三工”建设和建家活动纳入到工会年度考核当中,作为项目部班子成员年终评先评优的重要内容,切实维护了广大职工和劳务工的利益,充分发挥了工会在项目标准化建设中的突出作用。

以群安员为抓手积极参与安全质量标准化工地建设

自2009年以来,群众安全监督员(简称“群安员”)就在基层项目部开展了工作,目前已经成为工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项目安全质量标准化工地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此,项目工会主席要以此为抓手,积极参与项目安全质量标准化工地建设,在项目安全工作中发挥工会的突出作用。

要加强培训,积极参与。群安员是一线群众安全生产监督组织重要的成员,其长期工作在一线,对一线工作比较熟悉,充分发挥其作用对于项目安全工作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由于其大部分都是来自一线的施工人员,素质和知识结构相对较低。针对这一问题,公司定期对其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司属各项目部、分公司、作业队也因地制宜加强培训,从培养“我要安全”的理念、培训“我会安全”技能、强化“我懂安全”素质三个方面入手,重点学习培训《质量安全手册》《群安员实用手册》《质量安全典型案例手册》《劳动保护三个条例》和《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制度》和目前项目部施工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点等有关内容,培训时间每季度不少于8个学时,每年不少于30个学时;对于重点工序的安全卡控要点,以及质量卡控要点,有关人员对其进行交底。为了不断提高群安员的业务素质,公司严格群安员的选聘和考核程序,对于考核不合格的群安员一律给予辞退。仅最近一年,共举办培训班24期,培训人数423人,考核423人,辞退17人,合格率达到95%。

将安全目标与考评挂钩。沪昆项目部担负建设的壁板坡隧道,是目前我国客运专线上第一长隧道,也是一座一级高风险隧道,全长14 756 m,安全管控难度大。自项目一开工,工会就为其选聘了23名群安员,积极投入到隧道安全管控当中,并将区域安全管理目标与群安员绩效考核挂钩,对于表现优秀的群安员给予奖励。一年来,他们共排查安全隐患52起、重大隐患3起,实现了第一长风险隧道安全生产零事故,为项目部安全生产立下了汗马功劳。

以劳动竞赛和创先争优为手段进一步推进工地标准化管理

项目部通过开展劳动竞赛和创先争优等一系列活动,不仅能提高广大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生产快速发展,更对项目标准化建设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工会以此为手段,进一步推进工地标准化管理。

将各项活动结合起来。“安康杯”劳动竞赛、创先争优等活动,根本要求就是项目能以人为本、和谐发展,这也正是项目标准化管理的目的,两者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通过开展“安康杯”劳动竞赛、创先争优等活动,提高大家参与生产的积极性,同时也能让他们能够积极地投入到项目标准化建设管理当中,更加关注项目发展,而标准化管理的顺利进行既能给大家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体现企业以人为本的理念,又能让广大职工安心地投入到施工生产当中。

做好先进典型的选树。在2014年公司三届五次职代会上,对在创先争优劳动竞赛活动中成绩突出的5个先进集体、10名劳动模范进行了隆重表彰。今年以来,我们又结合各在建项目的施工实际,在公司重点项目开展了“党旗红、争先锋”“创先争优在一线、安全生产零事故”“争当主力军,争创先锋号”和“安康杯”劳动竞赛等一系列创先争优竞赛;公司还通过开展“五小”和导师带徒等活动,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活动,为公司标准化管理工作选树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好评。同时,我们还利用项目部的各种媒介,安排专门人员,对在项目标准化建设和劳动竞赛中出现的先进个人、先进事迹和先进经验及时做好宣传报道,起到了较好的典型引路作用。

落实工会职责 进一步推进项目标准化建设

工会是群众组织,会员遍及企业各个项目经理部,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工会积极落实自己的职责,主动参与到项目标准化建设当中,开展好“三工”建设、温暖工程、项目文化建设,不断改善项目员工的生活工作环境,得到了广大员工对工会工作的认可。

将“三工”建设融入到项目标准化建设当中。工地文化、工地生活、工地卫生是项目“三工”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项目标准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工会主席提前做好工作谋划,使之达到新、美、便。对此,工会拨付“三工”建设专项资金,为项目配齐配好文化娱乐设施,以此来进一步推进项目标准化建设,使其更具有人文性。

开展好温暖工程,创造良好的氛围。“冬送温暖、夏送清凉、日常送关怀”,既能体现企业的人文关怀,又能增强职工的认同和归属感。工会通过认真落实“三让三不让”承诺、金秋助学等工作,让工地充满温馨和关爱,让职工的未来充满希望和幸福,使职工更加关注企业、关注项目发展。近年来,工会通过开展上述一系列活动,不仅稳定了一线职工队伍,让广大职工对工会有了深入的了解,而且也促进了广大职工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为项目标准化建设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

打造工地标准化管理文化。工会在项目工地文化建设中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工会生产宣教部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项目文化建设。基于此,在项目建设之初,在制订项目文化建设具体方案时,工会要对项目文化建设方案组织审核,充分听取广大职工和业主意见,从而打造富有项目特色的企业文化。

总之,工会在项目标准化建设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各级工会组织只有积极地参与到其中去,为广大职工说话,为职工谋利,才能让项目的标准化建设富有工会色彩,展示工会在项目标准化建设中的好作为。

(作者系中铁五局四公司副总经理、工会主席)

(责任编辑:李万全)

4.运管处工会标准化建设工作总结 篇四

按照市总工会关于“标准化”管理的工作要求,工会根据市、局工会的工作部署,结合运管行业的实际,制定了相应的工作方案,确立了工作目标。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在市交通工会的指导下,工会在处党委的领导下、在班子领导的关怀下,以行业建设为中心,积极发挥工会的参谋助手作用,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服务和管理中去,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基础工作和行业创建工作。

一、进一步完善工会基础工作。

年初,处工会组织各基层工会全面规划了二〇一九行业各项工作开展,并按照上级工会的要求,对我处及下属单位工作人员情况做了全面统计,督促基层单位工会完善工作职能并与基层工会建立工作反馈机制。今年二月,按照市总工会进一步加强、完善工会职能工作的要求,我们编制运管行业工会基础情况信息上报上级工会,使我处工会基础性工作进一步完善,工会内部情况进一步明晰。为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口岸储运公司工会根据自身工作情况,从强化工会组织队伍建设着手,加强工会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了工会的各项工作制度,补充完善了工会委员的岗位职责及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工作制度,为工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证。另外,为加强对工会业务的掌握,处工会参加了

省交通厅工会组织的工会主席业务培训,有效提高了我处工会工作人员业务素质。

二、文明创建工作成绩斐然。

年初,在处党委的指导下,工会就我处文明创建工作做了细致、全面的规划。制定了创建工作近期、远期规划,完成了省级文明单位标兵晋升工作。今年2、3季度,运管工会全力充实完善文明创建档案,形成行业创建工作经验材料,并在十月中旬形成运管行业二〇一八年至二〇一九文明行业创建工作汇报材料。十月二十一日,省交通厅文明创建检查验收工作组将复查我处文明行业创建工作,我们以最优质的工作迎接检查组的到来。

三、积极组织职工开展的各项有益活动。

1、工会作为群体活动的组织者,我们适时组织职工开展各项活动在行业创建增光添彩。我们利用党的生日、国庆等重点节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丰富活动内容陶冶职工情操。步入新年,按照市处部署,主要是做了节日联欢的编排工作。全处同志在春节联欢会上表演了22个节目,在全体同事的积极参与下,联欢活动圆满结束。

2、完成管理处开展道路运输文明行车工程活动方案的撰写及其相关准备工作,并在3月份在日报社发表运管处全面启动文明行车工程。在第一季度里就文明行车工程,工会向省政研室就启动及开展情况作了汇报。

3、制定本文明创建规划,办理相关事宜

等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丰富了我们运管职工的文化生活,使他们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下一步,我们将在交通工会和处党委的支持下不断完善和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工作,努力提高工会干部的综合素质,为运管行业的建设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下工作安排

一、继续抓好工会日常工作,使我处工会工作有序开展。

二、加强文明创建工作,在巩固已取得成绩的基础上,继续做好文明建设各项工作。

5.工会标准化建设调研报告 篇五

服务企业中心工作

推进工会工作创新

------电力局工会标准化建设工作纪实

卫运河畔的故城县位于两省三市交界处,南邻清河县、南宫市,北接景县,西与枣强县以清凉江为界,东与德州市的德城区、武城县隔京杭大运河百里相连。全县下辖9镇4乡,538个行政村,总面积937平方公里、人口48万,其中农业人口约40万,耕地83.2万亩,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

目前,县境共有220KV变电站一座、容量240兆伏安,110KV变电站3座、容量163兆伏安,35KV变电站14座、容量143.95兆伏安;35KV线路20条、共计198.2公里,10KV线路76条、共计1785.096公里;配电变压器5046台,用电户17万多户。

故城供电公司属国家中二型企业,机关分设八部一室一工会、一所一工区一中心,所属14个供电所和3个多经单位。现有职工492人,农村电工487人。

2010年,我局工会在上级工会和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省公司工会提出的“融入企业改革发展、融入广大职工群众、融入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之中”的工作要求,严格履行工会组织的基本职能,以衡水供电公司县级供电企业工会标准化建设实施意见为指导,精心部署、有序推进工会标准化工作,努力提高工会自身作用,有效提升了工会服务大局、服务职工的能力和水平,促进了工会工作的创新发展,发挥了工会组织在企业和谐稳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加快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作出了积极贡献。

积极开展班、站、工区、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竞赛活动,实现我局精益化、标准化管理目标。

为认真做好班、站、工区、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竞赛活动,我局贯彻落实省、市公司统一部署,健全组织机构,明确目标和步骤,落实责任和分工,形成有效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积极开展人员培训,组织员工进行考试,及时总结基层创建经验,加强反馈和交流,在局域网上设有标准化建设竞赛专栏,及时发布标准建设竞赛信息,努力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强化对重点班站的指导,树立标杆,以点带面,全力推进我局班站工区标准化建设深入开展。今年四月组织的“岗位大练兵、礼仪展风采”技能竞赛活动、五月举行的“安全伴我行”演讲比赛活动等5项竞赛,以及具有电网企业特色的“安全生产时间最长班组”创建活动,严格按章规范开展。各专项竞赛在每年劳动竞赛计划中详细布置,活动组织机构明确、实施办法到位、定期开展检查评比,月度经济考核进行总结表彰。

积极探索班组标准化文化建设。大力弘扬“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建设了班、站、工区、中心的共同愿景和员工个人愿景。总结广大员工在标准化建设竞赛中的体会、认识和感悟,发掘、归纳、提炼班组文化,打造优秀团队,使各班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

充分调动激发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为推动企业持续发展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坚强动力。

我们立足和服务于企业改革发展的大局,紧紧围绕安全 2

生产、电网建设、经营管理、优质服务工作,充分发挥以劳动竞赛活动鼓舞员工、激励员工、凝聚员工的作用,在广大员工中,在每个岗位上,深入开展全员建功立业活动。以技术比武、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岗位练兵、五小成果等为载体,深入实施技术创新工程。为职工渠道成才创造条件,出台了省、公司及以上技术技能竞赛奖励办法等规章制度。今年局营销部参加的衡水农电系统客户服务中心人员技能知识竞赛上取得了团体第三名的好成绩。局辛庄供电所姬国辉代表省公司出赛,在国网公司安全知识竞赛中夺得团体第一的好名次。财务资产部在衡水市财务会计知识竞赛中取得团体第一的好成绩。2010年下半年市局工会组织的五小成果发布会上,我局入选十项成果。为我局赢得了荣誉。

以班站为阵地,大力开展“工人先锋号”、“和谐车间”、等系列活动,局客户服务中心、坊庄供电所荣获衡水市“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局营销部荣获“和谐班组”荣誉称号,工会女工委被评为衡水“先进女职工组织”荣誉称号。我局财务部荣获县级“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荣誉称号。

以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为抓手,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文化活动,实现职工和企业共同发展。

大力加强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不断提高职工整体素质。始终把组织丰富多彩的职工文体活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认真抓好落实。一年来,我们以丰富职工生活,改善职工精神面貌为契机,投资八万元建设了图书室、阅览室。大大提高了职工的自身的理 3

论水平。今年 8 月,局工会选择郑口供电所为推行工会“职工小家”建设的试点单位,及时总结和推广标准化建设试点过程中好做法、好经验,为在我局系统全面推行打好基础。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开展了一系列热烈喜庆、团结和谐、奋发向上的文化活动。参加由县委组织的“庆祝建党89周年红歌演唱会”获得观众好评,树立了企业形象,表达出电力职工喜迎七一的爱国热情和豪迈心情。选拔三名同志参加省供电系统第五届职工运动会,在田径项目中取得了团体第三的好成绩,为我局争得了荣誉。开展“女职工征文”和女职工读书等活动,举办了 “庆三八”首届“展示新时代女职工丰采演讲”活动,为女职工展示“四自”成果搭建平台。参加中国风•民族情—全国中老年艺术家书画作品迎新春联展,局职工李彦辉同志获银奖,其作品入编《中国当代中老年名家书画作品珍藏集》,并被组委会授予“当代中国书画优秀艺术家”荣誉称号。

认真开展“送温暖”活动,让职工们感受到了来自集体的关怀,无论是职工本人还是家属患病住院,工会组织都会前去看望;双节期间走访慰问离退休职工,为他们送去生活用品、补助金,把企业的关心和集体的温暖送到每位职工的心坎上,并为生活困难职工提供积极帮助。资助款达7300元。组织开展“两节”走访慰问活动,对离退休老职工、老干部进行了慰问。慰问款为31680元。以组建工会会员重大医疗互助保险活动为载体,建立职工随时患病,随时申请,随时帮扶的常态机制。今年办理会员重大医疗互助保险3名,共资助互助金48000元。进一步做好职工体检和女职工妇科 4

体检工作,这一系列措施使广大职工深深体会到企业的关心爱护,极大的激发了职工的工作热情。

完善民主管理制度体系,建立民主管理长效机制,营造科学民主工作氛围。

加强职代会工作的标准化管理,严格规范职代会的筹备工作和会议议程,丰富职代会的内涵,确保职代会的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职能落到实处。今年分别召开了七届三次、七届四次、职代会,分别就职工关心的安全生产、基本工资制度改革方案等议题进行了审议和表决。经过平等协商,完成了农电工劳动合同签订工作,延伸了集体合同“一主本多附件(多专项)”工作,签订了劳动安全卫生和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专项合同,有效地维护了全体职工的合法权益。加强厂务公开工作,全面推行运用ISO9000质量控制体系,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厂务公开工作实现组织领导、实施方案和基础工作“三到位”,贯彻公开内容、宣传教育、监督检查和考核奖惩“四个落实”,做到内容、形式、程序、时间、机制“五个规范”。民主管理工作初见成效,并呈良好的发展势头。

围绕工会自身建设,提高工会干部的综合素质,整体提升工会工作水平

全面加强工会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按照《工会工作标准化建设考核细则》的要求,清晰责任、完善制度、落实职难,规范流程,明确标准,实现组织机构标准化、工作制度标准化、工作流程标准化、检查考核标准化。加强了工 5

会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在市公司统一部署下,建立了“工会工作标准化建设”网站。对工会各专业、各岗位的每一项具体工作做了统一而细致的规定,法律依据完备,工作程序清晰,形成了计划、实施、总结、考核的闭环式管理机制,实现了工会工作的实时动态管理。

6.工会标准化建设调研报告 篇六

我公司座落于XXX,于2008年4月在XX市工商局登记注册成立,我公司是以生产和销售系列凿岩机具产品为主的一家中型企业,是煤炭部定点生产液压锻钎机的唯一厂家。

我公司目前有员工58人,全部为工会会员。其中女职工16人,退休返聘4人,无未成年工。其中,签订劳动合同58人,养老保险缴纳54人,工伤保险缴纳54人,失业保险缴纳54人,生育保险缴纳54人,医疗保险缴纳54人。本公司无违反计划生育者,也无吸毒人员。本公司自成立以来,严格遵守劳动法律法规,没有出现克扣工人工资,收取工人押金等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情况。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确立,咸宁市整个经济格局发生了根本性转变,非公经济迅速取代国有、集团经济。面临这一形势的变化,我公司工会根据市委级工会的工作要求,在“党工共建”,“党建带工建”的推动下,本着“先搭台,后唱戏”,“先组建,后规范”,最大限度的把职工组织起来的工作思路,依靠党政的力量大力推进工会组建工作和实现工会作用。

每年我企业工会都会不定时的组织企业员工开展精神文化活动,如2009年10月份开展“‘大地杯’红歌比赛晚会”、2010年2月份举办了春节过年晚会、2010年4月份开展“春季踏青——三峡两日游”活动、2010年6月份组织员工参加“百舸争流-闹端午晚会”。这一切表明,一个新的组织体系、工作模式正在逐步形成。

工会组建实施过程中,为进一步体现依法建会、依靠职工建会的理

念,因此更加注重对职工入会的宣传发动,特别是对进城务工人员工人阶级意识的培养,激发广大职工加入工会的自觉性,增强工会组建的内在动力,夯实非公企业工会建设与作用发挥的组织基础。

我公司工会已建立健全以推进劳动合同工作为突破口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积极探索适合非公企业组织形式、管理模式的职工民主管理有效方式和途径,促进非公企业职工知情建议权、协商参与权和依法监督权的落实,发挥非公企业工会在共谋企业发展、实现劳资双赢中的重要作用。

工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我公司属非公企业形式,然非公企业作为“新生代”工会组织,在组织基础、自身条件、外部环境等方面与国有企业工会存在着客观上的差距,工会组织的左右普遍性处于弱势。因此,不能用国有、集体企业工会的模式去套用,更不能层层下指标强加于他。“一口吃不成胖子”,应为非公企业工会提供个适合自身特点的空间,循序渐进地开展工作。

工会工作建议

加强宣传,使社会各界真正明白: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与企业谋求加快发展是一致的;只有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才能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教育职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正确理解自己正当利益与企业发展经营者合理回报的关系。

XXXXX公司

7.工会标准化建设调研报告 篇七

(一) 内涵

所谓高标准农田建设就是:通过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将耕地治理成为“土地相对成片, 土地肥力、土质、土层厚度等地力条件达到高标准农田要求, 水源有保障, 水质符合农田灌溉用水标准, 输水、配水渠系 (管道) , 桥、涵、闸等建筑物和田间灌溉设施配套齐全完整, 排水系统健全, 排水出路通畅, 机耕道路相连、防洪、防雹等设施配套的稳产高产、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的基本农田。

(二) 基本情况

天祝藏族自治县位于甘肃中部, 祁连山东端。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02°00′至103°00′, 北纬36°30′至37°35′之间。东靠景泰县, 南连永登县, 西邻肃南县及青海门源、互助、乐都县, 北与凉州区、古浪县接壤, 南北长158.4km, 东西宽142.6km, 总面积7149km2。属高原山区, 草原面积大 (可利用草地面积39.14万hm2) , 草地畜牧业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但由于自然和长期超载放牧等原因, 天然草原生态脆弱, 退化、沙化严重, 制约了草地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县境内地形、地貌复杂, 沟壑密布, 山洪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繁, 水土流失严重。建国以来, 天祝县在党和国家的关怀和大力支持下, 经全县干部、群众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 农田基本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 截止2008年建成条田11.7万亩, 梯田11.58万亩, 发展灌溉面积12.9万亩 (其中农田灌溉12.1万亩, 牧区饲草地0.8万亩) , 农田灌溉配套面积3.8万亩, 修建小型水库四座, 总库容266.06万m3, 干支渠37条298.76km。这些成就的取得, 使天祝县农业获得了长足发展, 完全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逐步得到改善。但由于天祝县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特殊地貌所致, 基本农田大部分分布在河道两岸Ⅰ、Ⅱ级阶地的川台地或河滩地, 以及丘陵地带的小盆地和沟谷洼地。基本农田主要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所建, 受当时生产力因素和技术条件的制约, 在建设中没有进行统一的规划, 条田摆设不整齐、不平整, 农田现状是地块大平小坡, 田间道路不畅通, 灌溉渠系不配套, 缺乏应有的农田防洪设施等, 以上种种原因造成了天祝县县基本农田耕作难、浇灌难、产量低、效益差、种植结构单一的现状。距渠、路林田配套的标准化基本农田相差甚远。

二、开发成效

两年来, 天祝县共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1786万元, 改造中低产田1.39万亩。在项目实施中坚持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为重点, 以提高高原山区优势农产品的综合生产能力、增加项目区农民收入为目标, 完善基础设施、培植优势产业、加大科技投入, 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提高了现代农业装备水平, 增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县通过实施土地治理项目水利、农业、林业、科技推广等综合措施, 有效地加强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了农业生产基本条件。维修改造机电井1眼 (93米) , 铺设各类主支管道5.66公里, 安装日光温室滴灌设施339座;衬砌D40、D60“U”型渠道44公里;修建小型分水、过洪、桥涵等渠系建筑物1557座;改良土壤1.39万亩;修建机耕道路24公里;购置良种16万公斤, 购置农田防雹网1280亩;营造农田防护林1200亩。通过以小型水利建设为主的中低产田改造, 农业生产条件和农业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大大提高, 优化了农业生产载体, 提高了农业生产能力, 为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扶持培植优势产业发展, 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依托项目建设, 大力扶持高原绿色蔬菜产业发展, 扶持农业龙头企业1家、蔬菜检测站点1个, 建成高原绿色蔬菜基地1万多亩。农业生产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得到优化, 农民在产业发展中增收显著, 项目区农民比非项目区人均多增收300多元。三是强化了科技示范引导, 提高了农业科技贡献份额。天祝县在项目实施中充分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提高项目开发的科技含量, 加大科技投入的力度, 大力引进和示范推广外销蔬菜新品种18种, 新技术9项。其中大面积示范推广:绿宝石西葫芦、春玉黄娃娃菜、美浓荷兰豆、合欢66小荚豆、合欢甜豆等蔬菜新品种11种, 总推广面积2万多亩。累计举办科技培训6期21场次, 共邀请相关专家、教授23人次, 印发科技资料5000份。开展农业科技培训达0.47万人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科技对农业增效的贡献达66%以上, 比非项目区高10%左右。四是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 天祝县累计改良土壤1.39万亩, 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39万亩, 年节约水量96万m3。通过发展高效节水设施农业示范区、推广农作物优良品种、土壤改良、测土配方施肥、基础设施建设等先进技术和措施, 项目区农业整体素质和综合效益有较大的提高。项目区与改造前相比, 新增农民年收入达132万元, 人均年增加收入335元。通过渠、路、林、田综合治理和防洪、防雹减灾体系的建设, 项目区初步达到“渠相通、路相连、林成网、田成方”的标准。项目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增强, 农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 农业综合开发对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日益彰显, 项目区广大干部群众切身体会到了党的富民政策为农民带来的实惠。干部群众距离靠近了, 关系密切了, 齐心协力投身到农村经济建设当中,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在武威市农发办组织的2007年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市级竣工验收中, 工程质量综合考评天祝县排名全市第一。

三、存在的问题

(一) 亩投入标准偏低, 建成的项目区同真正意义上的“渠相通、路相连、林成网、田成方”的标准存在差距

天祝县现有四个灌区, 拿最大的金强灌区为例:金强河灌区现有干支渠道有22条, 长215.5km, 其中干渠8条长92.15km, 衬砌78.3km, 衬砌率85%, 支渠18条, 总长124.43km, 衬砌29.8km, 衬砌率24%。灌区内大部分干支渠道修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这些工程或因运行年久, 老化失修, 或建设标准低, 受冲刷、冻胀等破坏, 渠道边坡滑塌, 建筑物沉陷、变形, 渠道完好率仅为40%。由于投入少, 灌区每年争取的投资只能用于部分干支渠道的维修改造, 对田间渠系更是无力配套。这样灌区内存在大量的支渠及田间渠道需要修建。而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既要完成规划区内的治理面积、突出规模, 又要面面俱到完成各项建设任务, 有些措施无法彻底落实, 只能进行一些必要的基础设施的投入, 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要求, 特别是水利工程只能对项目区主要的斗渠进行衬砌, 大量的农渠和排水渠无法衬砌, 致使建设标准无法体现, 从而导致项目区基础设施、配套工程改造不彻底, 功能不完善。一方面建设高标准农田需要提高亩投资标准, 另一方面急待开发的任务很重, 又不能因为提高亩投资标准而减少开发面积, 因此, 农业综合开发陷入了两难境地。

(二) 水利工程是中低改项目的重点, 建设难度大

水利工程作为中低改项目的最基础设施, 运行时间较长, 效益发挥相对长久, 水利措施投资已占到项目总投资的65%;在编制计划时, 仍执行甘肃省水利厅1990年、1996年颁发《甘肃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概算定额》计算, 至今再未颁布新的概算定额, 人工工资执行的也是1996年定额标准, 分别是土方工程16.45元/日;石方工程17.59元/日;砼、安装工程18.73元/日;近几年来, 材料价格、人工工资增长较快, 特别是近两年价格大幅度上涨, 但仍执行十多年前的概算定额, 造成编制核定的项目工程预算与市场脱节, 对农发项目建设的影响也很大。

(三) 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水利措施中应列入防洪、排洪设施

天祝县高原山区沟壑密布, 密度达1.608km/km2, 山洪灾害较为突出, 每年农田、村庄、公路、交通、通讯、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均会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 据20多年来的调查共造成损失67704.38万元。山洪灾害, 已给国家、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十分严重的损失, 影响了全县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鉴于此, 在山区中低产田改造项目中应适当列入防洪减灾体系建设内容, 以提高项目区防御山洪灾害的能力, 改善人民生存条件和生态环境。

四、山区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内容和建设标准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稳定农业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的重要手段, 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措施, 也是我县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采取水利措施、农业措施、林业措施、科技推广措施, 将耕地、渠、路、林以及技术推广、群众素质, 统盘考虑, 全面规划, 合理安排, 集中连片, 以达到改善和夯实农业生产基础, 更大程度的满足农业生产需要的根本目的, 实现可持续发展。国家农发办下发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标准》 (国农办[2004]48号) 完全适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需要。

(一) 建设内容

1. 水利措施:

灌溉系统规划科学, 灌溉用水有保证, 水质符合农田灌溉用水标准, 因地制宜采取工程、农艺、管理等节水措施, 灌溉制度科学合理, 工程设计符合水利部门规定的技术要求和设计标准。通过科学规划灌、排、防洪工程, 合理布局新打配套机电井、修建提灌站、蓄水池、埋设地下管道、硬化灌溉渠系、配套田间桥涵等设施, 使项目区达到灌、排、蓄、保相结合, 渠道及附属建筑物形成体系, 斗、农、毛渠畅通, 建筑物及附属设施配套齐全;确保灌溉保证率不低于75%, 排涝标准不低于5年一遇, 主要建筑物防洪标准不低于10-20年一遇。山洪防治区拦沙坝、沟头坝、排洪渠、防洪河堤、护岸、谷访、淤地坝等防洪设施齐全, 防洪标准不低于10年一遇。更大程度的满足农业生产需要。

2. 农业措施方面:

通过土地平整、测土配方施肥、改良土壤, 修建配套田间道路, 用补助方式吸引农民购置耕作、收播机械, 建立良种繁育基地, 强化植物保护, 促进机械、农艺、生物措施的综合运用;达到项目区土地肥沃, 田间主干道晴雨畅通, 良种覆盖率100%, 农业机械化程度80%以上。注重土地改良、田间道路等工程设施的建设, 土地改良实施应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有利于田间机械化作业, 有利于水土保持, 满足灌溉排水要求, 便于经营管理;田间道路工程的实施要从适应当地地形地貌条件出发, 从方便农业生产与生活、有利于机械化耕作和节省道路占地等方面综合考虑, 按照“因地制宜、节约用地、方便运输、合理布局”的原则进行布设;同时明确建设主体和管护责任, 确保各项工程设施长期正常发挥保护农田、服务农田的主要功能, 进一步提高抗灾和保障能力, 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

3. 林业措施:

本着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 利用荒山荒坡积极营造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建设, 在项目区内主要道路、沟渠、河流两侧, 适时、适地、适树进行植树造林。人工造林苗木胸径达到3cm以上, 造林当年成活率达到90%以上, 三年后保存率要达到85%以上, 林相整齐, 结构合理。使项目区达到生态防护要求, 防止或减少自然灾害, 提高耕地生产能力, 促进耕地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

4. 科技措施方面:

重点做好仪器购置、先进适用农业新技术的示范与推广、优质农产品新品种的引进, 组织科技人员搞好技术服务, 加强技术培训, 使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5%。

5. 优势农产品基地标准

优势农产品基地除执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的有关规定外, 应针对主导优势农产品的实际生产需要, 突出节水、良种、农机、技术推广服务等建设内容, 并适当提高投资标准。基地建成后, 主导优势农产品的种植面积不低于项目区农作物种植面积的70%;良种基本实现统一供应, 并且来源有保障;农技服务、质量检测 (检验) 体系配套完善, 保证标准化生产的需要, 产品质量安全, 产品市场相对稳定;基地具备一定规模, 形成产地品牌, 有相应的龙头 (企业或市场) 作保障, 产业化经营程度较高, 项目区农民增收明显。

(二) 建设标准

1. 输水、配水渠系以明渠为主, 采用机制“U”型槽衬砌, 做到小弯取直、大弯就势, 线型流畅、排灌自如, 坡降比为1:8 0-1:500。

2. 管道及提灌设备安装:管道安装分为高压管道和低压管道两类。高压管道即抽水管道, 采用普通承接铸给水管, 管径一般Φ100-150mm;低压管即水池间连接和灌、排水管道等, 采用给水用硬聚氯乙烯 (U PVC) 管道, 视流量和灌溉面积优选管径。提灌机具及输供电设备根据高程落差、管径、电机功率等因素优选配置, 以安全、实用、节约造价、降低运行成本为目标。

3. 防洪堤:主要对沟谷河槽进入河川区部分进行整治加固, 采取M10浆砌石挡土墙或C20现浇砼护坡等型式, 在适当位置配套桥、涵和踏步台等, 方便项目区群众通行。

4. 机耕路:主要解决农产品及生产资料运输问题, 按单车道设计, 路基宽5-6m, 其中有效路面宽4-5米, 路肩各0.5m, 与镇、村道路相连接。做到平直顺畅, 大弯随弯、小弯取直, 纵坡不大于12%, 尽量避免大挖大填和大型堡坎, 避开成片农田, 尽量少占耕地。

5. 改良土壤:改良土壤通过施用农家肥、土地平整等措施, 使土壤耕作层有机质含量提高0.1个百分点以上。河滩地要加厚土层, 使耕作层达到20cm以上。

6. 造林标准:按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造林规范要求, 一般亩植170株左右, 即株距2米, 行距2米。

五、创新高原山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体制

(一) 加强领导, 认真规划

要充分认识搞好农业综合开发、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大意义, 抓住国家支持农业发展的机遇, 明确目标和责任, 主要领导要亲自抓, 分管领导要具体抓, 扎扎实实抓出成效。要组织有关专家认真制定规划, 并按照统一规划, 认真组织实施。

(二) 突出重点, 发挥综合开发效益

要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在重点抓好中低产田改造项目的同时, 兼顾小流域治理和草原草场治理。要详细勘查, 连片规划, 把农业综合开发同支持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将项目区建成基础设施完善, 农业科技先进, 农业结构优化, 服务体系健全, 生态环境优美的高标准基本农田, 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三) 整合资金, 加大投资

农业综合开发部门和财政部门要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投资,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按照“资金性质不变, 管理渠道不变, 统一规划, 各司其职, 各记其功”的原则, 围绕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的目标, 加大资金整合投入力度。同时充分调动项目区农民群众筹资投劳的积极性, 形成开发合力, 强力推进农业综合开发。

(四) 围绕区域布局, 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创造条件。

按照市、县优质农产品区域规划, 重点把中低产田改造与高原蔬菜基地建设相结合, 与当地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相结合, 把项目区建成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示范和推广基地。

(五) 注重科技投入, 提升科技含量。

进一步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力度, 扩大科技示范项目的覆盖面和辐射力, 实现以科技支撑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以科技项目为载体, 组织农业院校、科研、推广单位的专家, 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以项目区为基地, 对当地群众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培训, 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 强化科技意识。

(六) 创新开发机制, 严格项目资金管理。

8.工会标准化建设调研报告 篇八

关键词:信息化;工会信息化;工会网站建设

中图分类号:D412.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20—0065—02

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化浪潮逐渐席卷全球,信息化的脚步正以它前所未有的渗透力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研究、利用信息和加快信息的传递,完善和创新工会工作越来越得到认同和重视 [1]。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总工会主席王兆国在中国工会十四大报告中指出,要“推进工会信息化建设,加强工会信息统计工作和基础工作”。

一、工会信息化发展现状

信息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它不仅是一次技术革命,更是一次深刻的认识革命和社会革命。在信息化建设的大潮中,人们的行为方式、思想方式甚至社会形态都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信息化已渗透到国防、教育、医疗、卫生等各个领域[2] 。在庆祝建国六十周年国庆阅兵仪式中,我们就听到、看到,并深刻感受到了信息化的重要作用。我国政府早已对发展信息化达成共识,并不失时机地提出了抓紧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应用信息技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要求。

工会是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社会支柱,是职工群众利益的表达者和维护者。应用、发展信息化是职工所盼望的,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目前,我国在工会信息化建设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地区发展不均衡,信息化程度低,信息化系统功能欠完善,一部分人对工会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够深刻,工会信息化技术人才比较缺乏等。不可否认,工会的信息化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人们对工会实施信息化建设的认识还需要加强。

二、信息化建设对提升工会工作水平的重要作用

进入21世纪以来,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工会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工会工作的发展已逐步成为各级工会和广大工会干部的共识,结合工作实际,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信息化建设对提升工会工作水平的重要作用。

1.通过动态管理提升工会组织工作水平。随着工会组建力度的加大,工会组织和工会会员队伍一天天在增加,工会组织和工会会员随时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传统的管理方式难以满足现阶段工会工作的需要,工会工作人员需要运用信息化的手段对工会组织、工会会员进行动态管理,随时变化更新。此外,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劳模管理等大量的管理工作也需要依靠信息化手段来完成。

2.拓宽沟通渠道,更好地维护职工权益。过去,企业通过开会、广播等方式向职工传达信息,职工通过意见箱、当面交流向组织反映问题,这些方式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传统的单项交流方式,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得不到很好的保证。21世纪是信息时代,职工需要及时了解与切身利益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等重大事项,及时反映自身需求,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信息化就为职工提供了这样一种渠道。

3.促进学习交流,提高工会干部素质。工会干部可以利用网络信息研究经济、时事形势,加强学习与交流,提高分析能力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通过网络平台,可以密切工会与上级工会、同级工会之间的联系,加强纵向、横向沟通,及时了解上级精神,学习先进省、市工会的经验做法,联系实际工作,挖掘创新,探索工会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不断提高工会干部素质。

4.提高宣传工作的时效性和实效性。网络作为更快捷、更畅通、更直观的大众传媒,逐渐成为工会联系职工群众的重要渠道。一方面,工会可以通过网络加大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宣传力度,使社会更加了解工人阶级和工会;另一方面,工会可以通过网络加大宣传工作的覆盖面,增强渗透力,提高宣传工作的时效性和实效性,使本级工会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典型事迹及时公开,加强与外界的交流。

5.提高工会维权帮扶工作水平。通过信息化可以科学、动态地对困难职工档案进行管理,及时、全面地掌握其生活状况,既能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详细、准确的资料,又能及时快捷地为困难职工提供援助;通过信息化,可以及时反映职工的呼声,为他们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实现维权工作零距离。

6.提高工会工作质量和效率。建立工会系统管理平台,开展网上办公、进行电子文档传输,互通资讯;实现发文、收文管理及工会资产动态管理;查询相关文献资料,用更寬广的视野开展工会工作研究等,发挥信息化优势,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三、如何加强工会信息化建设

加强工会信息化建设要从大局着眼,从自身着手,从实际出发,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分期分批建设,量力而行,不搞“一刀切”,逐步满足工会各项业务发展的需要。

(一)加强对工会信息化建设的组织领导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全局性的工作,涉及人员调配、资金投入、工会业务整合等问题。各级工会组织要将信息化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健全相应的工作机构,充实精干的专业技术人员,建立网络建设与信息安全领导负责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度,明确职责,抓好落实。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信息化理论、计算机网络知识,转变观念,切实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领导。

(二)加大硬件投入,搭建信息工作平台

过去由于条件有限,工会系统的许多工作都停留在手工层面,经常出现重复性工作,且各类信息数据缺乏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到信息化在工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要想推进工会信息化建设,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资金投入,因此,需要为工会办公室配备电脑、打印机等,保持相应的设备和软件水平,保证必要的学习和工作经费。

(三)工会网站建设是提升工会信息化水平的关键

加强工会信息化建设,需要工会构建一个平台,这个平台就是“工会网站”。工会组织要通过工会网站建设带动整个工会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技术,加强数据库建设,实现信息共享;及时搜集整理职工群众反映的信息,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通过动态管理,维护困难员工档案,及时帮扶困难家庭,为职工服务,把工会网站建设成为为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会员服务的平台、提升工会管理水平的平台 [3]。

1.加强工会网站建设,首先要明确几个问题:一是突出服务、维权意识。工会网站在栏目设置上要凸显维权栏目。既要提供法律法规政策资料,还要对典型案例进行剖析;既要为职工提供网上法律咨询,又能提供免费的法律援助;既要对成功维权的事例进行正面报道,又要对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恶性事件予以曝光。二是主动出击,打响品牌。工会组织要善于利用网络这个阵地,在把好制作质量和内容审核关的同时,加强对网站和工会建设的宣传,让职工群众积极参与进来,使网络信息化工作健康和谐发展。三是注重创新性,拓宽活动参与面。工会可以通过工会网站创新工作思路,开展独具特色的工会活动,如有奖问答、网络竞赛、图片摄影展览等,使更多的职工参与进来,拓宽工会开展活动的渠道。

2.在工会网站设置上下功夫,科学合理设计网站内容。在网站总体设计上要充分体现工会维护、建设、参与、教育四项职能。通过设置“送温暖工程”、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民主管理、法律援助等栏目维护职工权利;通过设置实事追踪、热点新闻等栏目,实现网络信息共享;通过开设网络会议、网上信访、电子公文等系统,提升工会工作效率水平;通过公开工运理论、法律法规等文字类数据库和理论学习、技能培训等音像类数据库,构建职工学校,提升工会工作者的理论水平;通过电视直播、视频音频点播等功能,提供软件下载、网上报修、生活指南等综合服务。

3.加强网站维护,保证信息实时更新。工会网站建设是一项系统工作,除了要在前期做好调研、设计,建立完善科学的数据库外,维护至关重要。网站及时维护一方面可以保证工会的通讯报道、重大新闻能够及时得到宣传,增强活动的范围和吸引力;另一方面对工会数据库的实时更新便于工会工作人员查询、使用信息资源,真正发挥网络作用,提高工作效率。因此,网站的建设、管理和维护工作要由专門的管理部门来实施,要配备责任心强、网络专业水平和文字综合能力较高的工作人员,同时建立健全管理机制,确保工会网站健康、安全运行。

(四)加快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和工会信息员培训,提升工会工作水平

工会信息化建设不仅需要既懂工会业务又懂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人才,还需要一批思想素质好、写作能力强、热爱工会工作、勤奋敬业的工会信息员队伍协助开展工作[4] 。各级工会要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举办各种信息技术和操作技能培训班,普及信息技术知识,提高工会工作人员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技能,建设一支稳定、高素质的网络建设、应用维护、信息宣传和管理队伍。

(五)将信息化的触角伸向更多领域,全面实现工会信息化

实现工会信息化,不仅要通过建设网络“职工之家”,开展爱心帮困活动,实现与职工“点对点”的零距离交流,还要将信息化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领域。在民主管理、劳动竞赛、文体活动等方面加大信息化投入力度,通过高科技的作用,为工会提供精、准、细的服务,促进管理的科学性、竞赛活动的公平性,为职工提供“心对心”的优质服务。

四、工会信息化趋势展望

当前,我国工会信息化建设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前景还是比较乐观的。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及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必将带动工会信息化的发展进步。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也将促进工会信息化由点到面全面展开。创建和谐社会要求我们逐渐加快工会信息化发展进程,工会业务系统整合和信息共享将成为未来工会信息化发展的重点。

科技的发展为工会工作提供了先进的科学方法和物质条件,先进理念和先进手段的结合将是工会工作愈做愈好的有力保证。我们要突破固有思维的局限性,创新思维模式,加强信息化硬件和软件建设,以建设、完善工会网站为基础,将工会网站建设成为提升工会管理水平的平台,综合利用多种信息化手段,切实提高运用先进的信息手段的能力和水平,推进工会信息化进程,为工会开展工作服务,为工会发展壮大服务。

参考文献:

[1]邵经坤.以信息化为突破口创新工会工作[J].信息化,2008,(2):45.

[2]曾仁忠.以信息化推动工会工作[J].天津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6):28.

[3]范小巧.当前形势下工会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中国教工,2005,(5):10.

上一篇:古风唯美爱情诗句下一篇:七夕给女朋友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