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农业科技培训工作总结

2024-10-31

2005年农业科技培训工作总结(共11篇)

1.2005年农业科技培训工作总结 篇一

教育培训中心2005年工作总结

教育培训中心今年7月底成立以来,各项工作迅速走上正轨,工作开展有条不紊,开局良好。

中心成立后,立即着手编制《培训大纲(自备热电厂)》,经公司同意后,及时组织实施。

8月20日,教育培训中心迎来了中心成立已来的第一批学员120余人,中心立即开展了正式上课前的政治、思想、纪律、企业概况、企业文化教育和体育训练,特别是学习了公司的有关规章制度。并组织学员进行了体检。

经过与太原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等培训单位积极联系,报经公司同意,最后确定该校给培训班学员培训。我们及时完善了教学设施和设备,8月25日,经过紧张繁忙的准备,学员培训正式开始。到目前为止,中心已经组织学习了《机械制图》、《电工学》(上、下)、《计算机应用》、《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等五门课,正在讲《泵与风机》,现已学了3个多月,600多个学时,理论培训部分已完成三分之一内容。第一阶段专业基础理论方面的培训即将结束。第二阶段专业培训即将开始,内容主要包括汽轮机、循环流化床、电气设备及运行、热工控制及电厂化学等。

在学员管理方面,中心管理服务到位。培训中心成立后,抓紧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经公司批准中心出台了《学员管理制度》。学员认真学习讨论,该制度成为学员管理的基本 制度,在学员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培训中心管理人员每晚轮流值班,及时组织考试并监考。

我们经常与公司主管部门人劳部和有关部门及生活服务公司等兄弟单位协调相关事宜,为学员服务。严格执行公司劳资制度,严格考勤管理,及时组织发放工资。协助人劳部签定学员的劳动合同。中心还配合公司人劳部完成外调等相关工作。

大多数学员遵章守纪、团结进取、学习认真刻苦。每日出早操,积极开展业余文体活动,学员对公司及中心的管理和服务表示理解和基本满意。中心还组织参加了公司兴办的第四届职工运动会,取得了全公司总分第二的好成绩。组织参加了中秋联欢晚会。为了活跃青年文化生活,培训班即将举办团员主题教育诗歌朗颂会。

公司引进企校联合办学机制,与太原理工大学合办企业管理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两个研究生班。这两个班于去年底正式开课,今年8月后,这两个研究生班由人劳部移交中心具体管理。目前,企业管理研究生班已学完160多课时,主要课程有《会计原理》、《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等6门课,还有6门正在组织学习。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已学完200多课时,已学课程有《电力系统分析》、《发电厂电气部分》、《电气系统自动化技术》、《发电厂动力部分》等6门。两个班学习已经过半,可望在明年一季度结束学习。从学习情况看,大家反映效果较好,学员知识充实了,水平能力提高了,视野开阔了,对企业实际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职业技能鉴定站今年7月底成立后,设站长、副站长、考务、培训、考核主管各1名。鉴定站成立后,调研了公司职业技能情况,根据集团公司《职业技能实施办法》及《神东电力公司技能鉴定实施细则》,9月前编制完成了《神东电力公司职业技能鉴定站文件汇编》,集团公司有关人员看到该书后,感到满意。

9月,职业技能鉴定站参加了集团公司组织的2005年技师、高级技师评审会,公司2人破格晋升为技师。我们还编制完成了公司职业技能鉴定三年规划,积极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各项基础工作,配合完成了集团公司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管理检查。

2005年11月18日,在集团公司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及准能公司职业技能鉴定站的大力帮助下,神东电力公司进行了首次职业技能鉴定,参加鉴定人数33人,鉴定工种分锅炉本体、辅机、汽机本体、辅机四种,有26人通过了鉴定,并得到集团鉴定指导中心的认可。

培训中心支部按照公司党委的统一要求,认真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圆满完成了保先教育任务,全体党员的先进性意识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解决了中心党员及 群众的实际问题,促进了中心的各项工作。在公司团委的指导下,团员青年开展团员主题意识教育活动正在顺利进行。

存在的问题:

一、培训班学员专业水平不同,基础不同,培训时间短,任务重,特别是部分原来学文科的学员学习困难较大。

二、研究生班培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部分在蒙工作学员因条件所限,不能按时学习;还有的学员工作太忙,学习时间没法保证。

几点体会:

一、公司领导正确的决策和指导是培训中心搞好工作的最大保证。公司毛中胜总经理、王明权书记等各位领导亲自到培训中心视察指导,调研培训工作,现场排疑解难,解决了我们的实际困难,给中心管理人员及学员以极大的鼓舞。

二、人劳部正确的领导是开展好工作的必要条件。中心成立后,主管部门人劳部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使中心的工作能顺利开展。

三、中心成员的团结奋进以及和学员及时沟通是搞好培训工作的重要前提。学员培训开始后,中心管理人员和老师及学员经常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为学员的学习提供最大的便利。

明年的打算:

一、为了认真落实公司《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全面实施《神东电力公司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广泛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员工”活动,强化培训,培养一批高层次、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中心要及早制定明年的培训计划,经公司同意后,下达并认 真实施明年的培训计划,使公司的全员培训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认真搞好这批学员的培训工作。在公司的正确领导下,从公司的大局出发,从煤制油公司的实际出发,尽最大努力搞好学员培训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建立并管理好仿真机系统。

三、加大职业技能鉴定宣传力度,提出详细的培训实施计划,完善部分培训鉴定场所。根据神东电力公司现有考评员情况,力争在明年上半年鉴定前培训一批考评员。明年计划鉴定6个工种191人,全年分两批进行鉴定。

2006年,是我公司创建资源综合利用样板企业的重要一年。中心全体员工要团结拚搏,奋发有为,努力开创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新局面,使我公司的培训和技能鉴定工作走在集团公司子公司的前列,完成好公司交给的各项任务,为公司做出新贡献。

2.2005年农业科技培训工作总结 篇二

南昌大学近年来科研工作取得了显著进步和发展,为更好地了解其科研水平,同时也为今后科研决策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本文应用文献计量学及统计学方法,回顾分析南昌大学2005-2007年学术论文数量和质量的发展,并从论文年度分布、作者分布、基金论文比、科研合作情况等方面描述和分析了南昌大学的科技论文产出能力。

1 数据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源

我国大型期刊的数据库主要有三个,分别为重庆维普资讯公司制作并提供服务的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编辑出版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及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集团公司开发的数字化期刊子系统。这三个数据库虽然出品的公司不同,但其数据大量重复,基于权威性、数据量等方面的考虑,本文选择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编辑出版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全文数据库)作为本文分析的数据源。该库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共收录国内8200多种重要期刊,内容覆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农业、哲学、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各个领域,全文文献总量2200多万篇。

1.2 研究方法

通过地址(单位)检索途径进行检索,检出南昌大学(包括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等相关单位)2005-2007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区分一般期刊与核心期刊,收集整理形成EX-CEL数据档。然后分别从论文产出时间、论文作者、基金资助项目论文、科研合作情况等方面对其进行文献计量学统计。根据统计结果进行科技论文产出能力分析,旨在为学校科研部门提供客观科研绩效评价理论依据。

2 论文产出情况概览

2.1 2005-2007年南昌大学科研人员发表的论文总量不断增长

南昌大学科研人员2005-2007年共计发表论文12485篇,其中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以下简称核心论文)4862篇,占总数的38.94%,其中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等相关单位的研究人员发表论文4010篇,核心论文864篇。三年来南昌大学发表论文量年均增长14.55%,医学院方面论文量增长较为缓慢,仅有2.64%,若除去其影响,校本部的论文量年均增长达到了20.55%,增长速度十分可观。

2.2 2005-2007年南昌大学科研人员发表论文的质量不断提高

南昌大学2005-2007年论文数量增长的同时,论文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核心论文篇数占总论文量的比例从2005年的34.02%提高到2007年的42.28%,年均增长27.71%,几乎是论文总量增长速度的2倍。

注:“南昌大学”统计项包括以南昌大学和江西医学院作为作者机构名参与发表的学术期刊论文。“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等相关单位”统计项包括以南昌大学医学院、江西医学院、各附属医院等作为作者机构名参与发表的学术期刊论文。“论文总数”指在CNKI全文数据库收录的期刊上参与发表的论文总数。“核心论文”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为判断依据。

3 核心论文产出分析

3.1 南昌大学科研人员成功申请的基金项目逐年增多

南昌大学三年共产出核心论文4862篇,其中获得国家、省市级、校级等各类基金资助的研究论文2126篇,占核心论文总量的43.73%。受基金资助论文的百分比呈现显著的增长态势,从2005年的37.66%增长到2007年的47.90%,反映出南昌大学科研人员成功申请的基金项目逐年增多。

3.2 科研合作普遍存在,三人合著成为发表核心论文的主要形式

统计发现,三年来独著及二人合著的核心论文占比不断减少,三人合著的核心论文迅速增加,2007年有近半数(44.59%)的核心论文为三人合作发表。与蒋颖等人的统计结果(1)相比,科研合作又有所发展,规模更大也更为广泛。

3.3 南昌大学科研合作的发展主要还是在校内人员之间开展的

三年来南昌大学科研合作不断发展深化,与外单位合作产出的核心论文总数虽然逐年增加,但未见南昌大学人员与外单位人员科研合作发表的核心论文比例有明显变化,这一比例一直维持在33%左右,说明南昌大学科研合作的发展主要还是在校内人员之间开展的。

注:本表以“核心论文”为统计标的,“获基金资助”指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中有注明获基金项目资助的论文。“与外单位合作”指核心论文的第一、二、三作者中有外单位人员参与的论文。

3.4 省内其它高校是南昌大学与外单位开展科研合作、交流的主要对象

通过对与南昌大学人员合作发表核心论文的诸作者单位的统计分析发现,与南昌大学合作最多的外单位排名前十的单位中有8所是江西省内的其它高校,其中地址在南昌市的就有6所,外省市仅有中国科学院和浙江大学2个单位上榜。(详见图一)

4 结束语

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的一项基本任务,如何提高高校科学研究的水平,增强科学研究的能力,发挥科学研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高校科研管理的基本课题。近年来,随着科学研究工作在高校中地位和作用的加强,高校科研管理研究工作不断深入和发展,为高校科研工作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提高高校科研工作的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科研学术论文的管理是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方面,统计分析学术论文的产出,有助于了解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对促进学科发展、烘托科研氛围、增强学校科研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南昌大学2005-2007年的科技论文产出,除了CNKI全文数据库收录的论文之外,还有少量直接发表在国外学术期刊以及发表在未被CNKI收录的国内期刊上的论文,另外大量的会议论文也未能被CNKI全文数据库收录,本文仅对南昌大学教工2005-2007年以南昌大学名义发表并被CNKI全文数据库收录的科研成果进行检索分析。

参考文献

[1]顾蔚莉.新疆医科大学1994-2004年科技论文评价[D].乌鲁木齐:新疆医科大学,2005.

[2]张素娟,曲章义.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术论文产出力与影响力研究报告[J].图书情报工作,2003,(9):120-125.

[3]郭正武,杨静,董巧凤.宁德师专2000年科研产出分析评价[J].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44-50.

3.解读2005年北京科技工作报告 篇三

“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实施五年来,北京的科技工作取得了巨大进步。去年,北京市委、市政府肯定和批准了“深化二四八,实现一个转变,两个加强,实施三大行动”的科技工作思路。

为此,科技管理部门以服务型政府的理念为指导,按照“扶优扶强、因势利导、示范带动、项目引领”的原则,针对首都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合理布局科技工作;改变工作方式,实行政事分开,发挥中介机构在科技管理中的作用;科学设计管理流程,用公开征集等方式确定科技项目,用招投标等方式选择项目承担者,加强了项目的过程管理和绩效评估。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实践,积累了经验,摸索出了“以大带小”、“以用带研”、“科技资源招商”等引导创新的模式。

“一个转变,两个加强,三大行动”的总体工作思路在全市得到了贯彻落实。一些区县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实施重大科技示范项目,建立了产业孵化中心和产业化示范区。通过科技计划的引导,一些企业增加了科技投入,创新实力得到增强,加强产学研结合的意识有所提高。以软件产业为例,全市软件企业2004年的研发经费约为96亿元,同比增长72%。城区科技资源更多地涌入郊区,年内城八区流向郊区县的技术1576项,成交额9.09亿元,比前几年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区县的科技工作进一步得到加强。全市各部门科技工作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得到强化,科技服务的渠道和手段不断丰富与完善,网络化的科技工作体系开始形成。

关键词:科技创新成果

2004年,北京在许多领域取得了一批有份量的科技成果。高温超导电缆研发及产业化示范项目取得重大进展,用国产超导线材制造的我国第一组超导电缆系统正式并网,这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国、丹麦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把超导电缆投入电网运行的国家。“非晶、纳米晶制品研究及产业化”重大项目突破了国外有关专利的制约,在家电和通讯电源用高品质纳米晶铁芯产业领域取得了自主知识产权,申请了18项国家发明专利,建立了3个国家标准,使我国非晶、纳米晶在材料体系、工艺装备及产业化能力等方面整体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跃居世界前三位。曙光计算机突破每秒11万亿次大关,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制造和应用10万亿次以上超级计算机的国家。北京天元网络公司的两项标准被国际电信联盟正式接纳,使我国在电信领域与国际标准的接轨程度有了进一步提高。科兴SARS灭活疫苗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获国家科技奖励项目占1/4强。在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获奖成果中,北京地区获得62项,占获奖项目总数的26.6%。其中,“‘星光’数字多媒体芯片”、“低碳铁素体/珠光体钢的超细晶强韧化与控制技术”等6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占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奖总数的60%;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13项,占国家自然科学奖总数的46%;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6项,占国家技术发明奖总数的30%。

专利申请量、技术交易额持续增长。2004年全市专利申请量为18402项,比上年度增长8.2%,其中发明专利8608项,比上年增长9.9%。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共认定成果转化项目362项,促进了一批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全年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400亿元,达到424.99亿元,占全国成交总额近1/3。其中,中关村科技园区技术合同达15434项,比上年增长31.41%,成交额175.24亿元,增长39.9%。全市专利技术合同500项,比上年增长近1倍,成交额6.21亿元,增长1倍。完成各类产权交易项目1788项,其中技术产权交易71项,比上年增长1倍,成交额93.66亿元,增长5倍多。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是首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77.7亿元,同比增长17.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30%。中关村园区高新技术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625.5亿元,同比增长24.5%;生产总值760.9亿元,同比增长22.4%,相当于当年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的17.8%。园区内一批符合市场经济运行机制要求,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群体的形成,为首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软件业全年营业收入达到520亿元,同比增长35%,按可比口径计算,约占全国的33.8%。累计登记自主开发的软件产品突破6000个。

支持软件产业发展的公共平台日趋完善。国家软件出口(北京)基地正式获得批准。以“三库四平台”为主的软件公共技术支撑体系完成了主要建设内容,综合应用率达到80%,已为1400余家企业提供了软件技术系列服务。面向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重大科技项目“ASP企业E化平台”已发展了300多个用户,为一批中小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抓存量、促增量、培育重磅产品”的发展战略指导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迅速,北京成为全国医药工业盈利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生物医药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90.9亿元,同比增长17.1%,实现利润23.7亿元,同比增长10.8%。新材料产业全年实现增加值40.3亿元,同比增长40.2%。

关键词:科技支撑

目前,科技对首都的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奥运筹备、区县发展等各方面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加强。

奥运科技工作已经进入到以项目为核心的全面实施阶段。“奥运绿色建筑标准及评估体系研究”作为科技奥运十大专项之一,已开始运用在国家游泳中心等奥运建设项目中,成为北京市制定“公共建筑节能评审标准”的重要基础。“奥运改扩建、临建场馆及设施环保指南”、“奥运场馆瞬间热启动金卤灯照明系统的开发”等项目取得初步成果,并已开始在场馆建设中得到应用,“奥运会射击用运动枪、弹研究”、“数字化三维人体运动的计算机仿真研究”、 “兴奋剂检测芯片的研究”、 “奥运会信息系统集成测试管理平台”、“奥运虚拟博物馆”、 “奥运场馆中央控制管理系统”等项目的实施将为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提供保障。

一批项目应用在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中。东城区“依托数字技术创建城市管理新模式项目”建立了城市管理信息采集器和数据处理平台,首次在国内城市管理领域实现了众多信息技术的全面整合与应用创新,创造性地构建了万米单元格部件管理法,通过GIS、GPS实现了现代化城市管理流程的再造和实时的可视化、自动化管理,实现了对城市市政公共设施的精确、敏捷、高效、全时段、全方位的覆盖和管理。完成了中国欧盟环境管理合作计划中的北京怀柔山水园林生态城市规划示范项目。“北京城区雨洪控制与利用技术研究”、“危险化学品相关紧急事故处理及决策信息支持系统研究”、“洁净能源示范工程”、“北京防沙治沙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工程” 等一批项目已应用在城市建设中。

区县科技工作进一步加强。大力发展各类农村科技服务组织,重点扶持了“中介机构培育型”、“示范基地带动型”、“企业自主创新型”、“院校领办型”、“生产力促进体系型”等5种类型的农村科技服务新模式。“农村科技服务港”一头连通了全市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一头连通了区县的科技信息网和各类农村服务组织,为城乡居民获取科技和市场信息创造了条件。中介服务机构积极为郊区提供咨询和技术转让、技术服务。在科技项目的安排上,配合市农业“221”行动计划,重点支持了种养业一批优良品种的选育,为实现品种更新换代做准备。开展了板栗、大桃加工等适用技术的研究,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

科普工作取得新进展。拥有世界一流天文科普设备的北京天文馆新馆让人耳目一新,参观者络绎不绝。新北京天文馆成为世界上规模较大的天文馆之一。此外,北京还启动了2004~2008北京区县科技活动中心(科技馆)振兴计划和奥运科普行动计划,科普税收优惠政策得到了落实。顺利完成了第三届APEC青年科学节北京市所承担的任务。成功举办了科技周等一批科普活动。

关键词:创新环境建设

政策环境进一步改善。制订了《北京计算机软件保护办法》,修订了《软件双高人才的奖励办法》、《北京市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开展了《技术创新条例》立法的前期调研工作。进一步规范了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工作。落实了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政策,年内市财政专项资金分别对362个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提供资金支持1.3亿元,为35个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匹配资金1057万元。中关村科技担保公司成立5年来,累计向1600家中小企业提供了70亿元贷款担保支持,贷款额放大倍数超过18倍。园区创业投资引导资金总计投资2116万元,帮助13家园区企业引进创业投资1.1亿元。

各方面协同合作,扶持软件产业发展。在税务部门的支持下,全年软件产品增值税退税14.8亿元,累计退税47亿元;在财政部门的支持下,近400家软件企业的5000多名软件高级人才得到市政府专项奖励,奖励金额5000多万元;在市商务局和北京海关的支持下,160多家高新软件出口企业解决了通关归类问题,用友工程等多家通过CMMI三级以上评估的软件企业得到专项资助;在版权局、知识产权局和信息办等单位的支持下,政府部门使用正版软件工作圆满完成,验证了电子政务系统嵌套本国办公套件的正版化新路子,并建立起我市的两级著作权行政监管和执法体系;在相关委办局和各区县的支持下,年内政府投入软件领域的专项资金超过5亿元。

科研机构改革取得了新进展。市农科院畜牧所的改革和禽用疫苗产业化试点工作取得突破。市环保研究院建立起非营利性科研机构框架。北京一轻所凭借电脑绣花机技术,成功走向市场。人工晶体研究院成功地实施了战略性资产重组。

着眼资源整合,创造性地开展了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管理者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技术创新规律的要求,积极探索新型孵化器的经营理念和运作模式,促进科技条件平台与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的结合,提升孵化服务水平。平台建设摸索出了大学资源开放、行业资源集聚共享、专业孵化器整合创新等不同的资源整合方式;启动了“清华科技园公共测试平台”、“北京软件园软件产业公共技术与科技服务平台”、“北京中关村生物医药园农业生物技术专业设备共用服务平台”和“ 北京海银科医药技术孵化服务平台”等试点。除专业孵化器与科技条件平台的结合外,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市农委、市科委等部门合作,依托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按照市场机制建立的“北京农业育种基础研究创新平台”,开展了以“通过应用研究带动基础研究”为宗旨的基础研究平台建设的探索,在全国产生良好反响。

推动了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目前全市孵化器总数为61家,其中经市科委批准的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有 39家。孵化基地总面积86万平方米,在孵企业2714家,累计毕业企业1128家。2004年,孵化基地共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92亿元,缴纳税费7.7亿元,创造4万多个就业岗位。

大力发挥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加强行业协会建设。北京科技咨询业协会首次通过民主的方式产生出由民营企业家领衔的新一届理事会,北京发明协会新一届领导都是在各自的工作领域做出重要贡献的科技人员。

主动、充分地利用北京人才、成果、信息等优势科技资源,吸引外部资金投入北京的科技研发活动,把科技资源对资本的隐性吸引力显性化,“科技资源招商”取得了实效。仅在生物制药领域,中生制药等一批大型国内大型医药企业和跨国医药集团已在京投资超过20亿元。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对基础性研究形成了连续性支持,2004年共资助了244个项目。一批原创性科技成果获得北京市科技奖励。加强了软科学研究与专家顾问咨询工作。积极实施“科技新星”计划。

关键词:八大主题计划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大力加强基础工作,启动“科技工作主题计划”,是贯彻总体工作思路的重要措施。主题计划针对首都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社会发展的需求来配置政府资源和引导社会资源,统领科技管理部门的政策制定和落实、项目管理、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各项工作,完善区县、委办局协调互动的网络型科技管理体系,集成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各类创新主体的科技创新活动,形成开放条件下具有首都特色的产学研结合的创新机制。2005年开始,作为科技管理方式创新的重要措施,北京正式实施8个主题计划:“北京重点产业技术竞争力提升”、“科技进步促进区县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现代服务业促进”、“北京市民科学普及行动”、“科技条件平台服务首都建设”、“应用基础研究与战略高技术”和“科技改善市民生活质量”。

“北京重点产业技术竞争力提升”主题计划

今年,实施“北京重点产业技术竞争力提升”主题计划,重点支持行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加强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增强北京重点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鼓励发展多项技术集成的产品和产业,选择具有高度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产品或项目,以实现关键领域的集成创新与突破;依托中关村科技园区,实现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创新成果的充分利用,大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遵循“以大带小”的原则,在软件和集成电路设计等重点领域,以大型软件外包、芯片产业链建设为突破口,组织实施一批起点高、关联性强、辐射面广的科技项目,全面带动企业尤其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遵循“以用定研”的原则,在电子信息、新材料、基因工程等重点领域,组织实施一批科技项目。设立企业使用知识产权的专项资金,在软件、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生物工程和新医药、节能环保等领域开展支持企业获取、形成和应用自主知识产权试点工作,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龙头企业。实施技术标准战略,推进技术标准试点城市工作。

“应用基础研究与战略高技术”主题计划

实施“应用基础研究与战略高技术”主题计划,增强北京地区基础研究相关计划与首都发展的关联性,从首都区域发展的高度,在城市管理(人口、交通、资源、环境等)、旧城保护方面及功能基因、蛋白质组学、纳米技术、超导技术等优势领域,开展面向首都城市功能定位、面向区域竞争力提升、面向公共事业的基础性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在未来几年力争解决若干满足北京重大战略需求的重要科技问题,促进若干具有战略性技术突破的形成,为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提供支撑,为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现代服务业促进”主题计划

实施“现代服务业促进”主题计划,使北京更多地参与国际服务业的高端分工,成为全国最具优势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世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区域之一。重点领域是互联网信息服务、通信服务和科技创新服务等。推进下一代互联网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和面向奥运的WLAN系统研发及产业化,建设面向奥运的多语言智能信息服务网络,推动国际化、开放式的银行核心业务系统研发及产业化。建设以石景山数码娱乐产业基地为代表的北京数字内容服务示范基地和以中关村软件园为代表的软件出口服务机构,大力支持软件外包服务、业务流程外包服务的发展。高度重视北京丰富的智力资源和北京具有的研发、测试、检测等能力在发展现代服务业中的条件优势,大力促进科技服务与科技中介、咨询行业的发展。要抓住继全球制造业转移之后研发服务业转移的机遇,调动首都资源,加快发展北京研发产业。工业设计是现代服务业中的高端业态,要大力发展以工业设计为核心的设计创意产业,建立北京工业设计资源协作基地,创立工业设计奖,搭建设计条件平台,创办设计企业专业孵化器,整合产业信息、人才等优势资源,探索设计产业化发展的资源共享模式,为企业创新和设计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科技进步促进区县发展”主题计划

实施“科技进步促进区县发展”主题计划,根据资源禀赋以及功能定位,通过“技术扩散”、“辐射效应”和“产业联动”,促进各区县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实现协同发展。重点做好五方面的工作:一是根据新规划对区县功能的定位,利用有能力的科技中介机构,为区县提供咨询服务,明确发展战略和确定发展重点与优先产业。二是加强新型工业园区建设工作,围绕工业小区的建设形成一个全市的工作网络,通过开展科技创新促进郊区发展的政策研究与示范和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优化郊区产业结构,扩大郊区经济总量。三是围绕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在改善、改造郊区生活、生态环境方面,抓好昌平卫星城东扩工程中的社会综合技术应用示范项目。制定门头沟生态修复总体规划、设计生态修复的技术方案并进行技术示范,推动密云生态县建设。四是推进新型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科技服务港建设。大力发展资源集约型和技术附加值高的农业产业,大力发展都市型农业,构筑生态农业基地。五是加强科技在城镇建设与公共管理中的应用,以科技推进城市化进程。在新城建设、旧城保护与改造等方面加强技术开发和应用,鼓励科技成果、传统文化与创意设计的高度结合,推动城区文化产业的发展。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主题计划

实施“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主题计划,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探索一条依靠科技进步、建设节约型宜居城市的发展道路,建立较为完善的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社会的技术支撑体系、政策保障体系,促进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缓解资源短缺,保护生态环境,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从企业清洁生产、生态园区建设、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及绿色消费等几个层面入手,开展煤、油、气、电等领域内的能源高效合理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启动企业绿色管理、生态园区建设、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示范,生态治理集成技术以及生态农业发展示范项目。根据奥运场馆建设的要求提供生态解决方案。应对北京地区水资源严重紧缺的状况,建立符合北京实际的供水关键技术体系,推广先进节水技术,提高供水水质,保证供水安全。促进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和城市污水再生回用率的提高。在绿地植物选育、灌溉水源、灌溉方式等方面开展研究,为绿化节水提供技术支持。开展绿色GDP体系建设、循环经济的地方政策、法规和战略研究。提高居民节约意识。

“科技改善市民生活质量”主题计划

实施“科技改善市民生活质量”主题计划,在医疗卫生、智能交通、全民健身、人居环境和食品安全等领域实现一批重大、关键技术的突破,建立相关的技术支撑体系,促使一批成熟的科技成果成功转化和应用,同时,要组织实施医疗服务网络科技示范和食品安全标准化基地示范工程。以社区医疗为基础,以科技成果为手段,建立疾病综合防治的社区医疗服务网络科技示范点。针对城市现代化过程中日益突出的精神、心理疾病和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的医疗卫生突出问题开展疾病防治与研究。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传染病的流行、食物中毒等)应急救助技术体系。通过路网接泊、交通模拟、信息平台和信号控制等技术研究,重点推进智能交通系统(ITS)建设、加快北京交通信息化建设。围绕市政府提出的“食品放心工程”,实施食品安全标准化基地示范工程,开展食品标准、检测方法和检测评价体系研究,开展无公害食品生产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

“北京市民科学普及行动”主题计划

实施“北京市民科学普及行动”主题计划,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的共同作用,大力加强科普场馆建设,积极打造一批科普项目品牌,努力培育一批职业化、专业化的科普工作者队伍,切实加强全方位的科普合作,有效促进科普的国际间合作交流,整合区域场馆、院所、高校及企业的资源,构建能够不断满足社会不同群体需求的北京大科技文化传播体系,引导人们建立科学的生产、生活方式,进一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科技条件平台服务首都建设”主题计划

实施“科技条件平台服务首都建设”主题计划,按照“有效调控增量资源,激活存量资源”的思路,逐步加大对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建设的投入力度;启动条件平台网络体系建设,制定平台运行监测指标体系,在重点专业领域内,注重与孵化器相结合的方式建设几个科技条件专业平台。

进一步改善区域创新创业环境,推动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促进创业孵化体系发展。通过创新基金、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的引导,促进成果转化。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评价体系。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应用。完善北京地区技术转移体系,逐步推进京津冀和环渤海地区技术合作,促进北京技术成果的辐射和扩散,把北京建成全国技术交易中心。适时推出促进科技发展的政策,进一步加强对科技成果转化、软件企业认定等政策的贯彻落实。努力探索院所改革的新途径。

加强软科学研究,为决策提供智力支持。抓好市政府专家顾问团工作。继续实施“科技新星”计划。加强各级科技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执政能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现代化的科技管理队伍。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关键词:八个重要转变

4.区科技局2005年工作总结 篇四

一、主要业务工作

(一)参加了自治区人民政府举办的一年一度广西科技活动周。

今年 科技活动周,我们精心组织10多个农、工业新产品参加新产品交易会外,同时组织了150名农村致富能手观摩学习;再是配合市科技局与广东佛山市科技局进行了劳务输出签约工作,由我局分期分批输出劳务约 人。我局获市科技局授予 奖。

(二)承办了自治区、市、×区三级科技下乡活动。

月 日,在 镇 承办了由 科技下乡活动,活动举行了科技书籍资料及物资捐赠仪式,流动科技超市、分别在 小区和 小区举办了 培训班,实地指导种养疑难技术问题等活动内容。共发放资料 万份。参加活动群众约 万人。

(三)月 日,选派 名科技人员,到 镇参加区四家班子领导以实践共产党员先进性科技下乡活动,发送资料 份。

(四)月 日,与畜牧水产局配合市科技局对 镇、镇、镇、乡等养牛小区的农户进行“星火科技”技术培训班,培训学员 名。

(五)月 日,配合市科技局对我区 镇、镇、镇科技信息110服务部以及 镇 社区 科技信息110服务点的全体业务人员进行培训,有 人参加培训。

(六)月 日配合市科技局等单位筹办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科技服务县域经济崇左专项行动”。此行动有6项全部在×区举行。

(七)月 日到 镇参加市、区两级 “千个单位下基层,万名党员入农户推进活动”仪式,仪式在 镇集市中心街举行,我们科技部门在仪式上开展了“科技110”热线、科技“110”计算机网络音视频专家——农户实时对话、科技咨询等活动,发放资料 多份。

(八)月 日组织 位首席专家对我区 小区作会诊,作出整改建议,我局与局联合派技术员进入各小区进行整改。目前除了 小区未有好转之外,12个小区均有明显改善。从 月 日以来,共邀请 位首席专家来我区巡回技术指导 人次。邀请自治区科技厅领导来指导工作 次。

(九)加强产学研结合。目前×区已经与 学院、研究所、研究所、甘蔗研究所、等科研院校的 专家单位签订长期技术合作协议,建立了一支由 0多名专家、教授、技术人员组成的自治区、市、县(区)、乡(镇)、村五级专家服务队伍。农户、协会在科技“110”信本资料权属文秘公文第一站严禁复制剽窃息服务专家系统的指导下,建立起科技“110”种养示范点,并通过示范点的示范,带动周边农民,逐步培育成专家大院,为我区现代农业提供技术支撑。

(十)科技“110”服务。2005年5月16日,科技110服务系统正式启动,×区科技110服务部在×区正式挂牌成立。×区服务部下设服务站。目前投资3.5万元,赠送了电脑以及部分电视和DVD等设备,开通有、×三个乡镇服务站及× 等3个村级服务点。

(十一)月 日在×镇农业服务中心举办科技110远程培训班,大学 教授在 通过计算机进行远程音视频授课,×镇学员20多名在镇农业服务中心得到 教授进行杂交牛养殖技术培训。

(十二)月 日协同市科技局,邀请专家大院4名教授 小区进行全面培训,由 首席专家直接培训基层技术骨 6名,加强 小区技术跟踪服务。

(十三)筹备参加 科技活动周各项工作。

二、科技项目

1、实施“蔗——牛——菇”高效种养模式技术示范。

这个示范项目,是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一个立体种养模式。项目的宗旨是:利用×区丰富的甘蔗叶(梢)的资源优势,进行牛品种改良,以牛粪和蔗叶(渣)为培养基,栽培食用菌,形成一个新的产业链,实现我区产业链延伸,资源高效利用,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达到财政、农民双丰收。目前全区共建有养牛小区 个)养牛 头。同时建立了 镇 等食用菌基地,菌种有:竹荪菇、鸡腿菇、平菇、金针

菇、巴西菇等10多个品种,种植面积约 M²

2、争取全国“科技富民专项行动试点县(市)”。

在通过 年国家科技部原 科技进步考核的基础上,我局争取×区委、区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动员各方面力量,月份组织申报了 4年全国市、县、区科技进步考核,月 日通过自治区专家考核,并申报争取全国科技富民试点县(市)。

3、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启动和实施了科技厅第三轮创新计划(2005年至2007年)。

4、向自治区科技厅申报2006科技项目4项:

三、其它工作

1、招商引资工作。区委、区政府下达给我局的招商引资任务为50万元,目前还在联系中。

2、包村工作。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安排,我局负责×镇那贞村和布农村:完成了产业结构调整任务以及村委换届选举工作。

四、2006年工作计划

2006年工作计划的思路是:一是争取承担实施全国“科技富民强县”试点县。二是加强新产品、新技术以及招商引资力度,夯实“科技强县”工作。三是在新产品、新技术开发中,要逐步培育具有特色的,市场竞争力强的品牌产品,提高经济的整体效益。四是继续实施“素质工程”,高标准、高科技的培训劳动者和科技人员。五是着力加强完善科技管理体系和科技服务网络建设,特别是科技与经济结合的瓶颈——科技中介组织的建设。

五、存在问题

1、科技三项经费未及时划拨,很大程度上影响项目的开展。

2、局科技管理人员年龄、知识等结构不合理,一定程度上影响业务的正常开展。

5.2005年农业科技培训工作总结 篇五

清镇市暗流乡古仲小学2005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培训

一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结束了,我校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培训工作在校领导高度重视,全体教师积极支持下,按计划顺利实施,并完成了相关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在培训工作中坚持了以邓小平关于教育的“三面向”和党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巩固了课改的成果。

二、建立长期有效的培训措施

<一>成立了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了领导小组人员职责,做到了专人负责。

长:王国松 副组长:王世伦

成员:肖胜科

唐明华

肖云龙

王世碧

组长负责课改的全面工作,副组长协助组长开展工作,具体负责课改工作的布置、实施。成员参与课改工作的研究,协助副组长开展工作。

<二>落实了培训工作经费

1.学校对外出培训的教师给以了经费支持 2.教师出资进行了自我培训。<三>完善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制度

三、完成了培训工作目标。提高了教师工作素质,转变了教师工作观念,深化落实了课改成果。在一年中,主要完成了以下培训内容:

(1)新课程的培训(2)新教育理念的培训(3)现代信息技术的培训

(3)远程教育资源与学科整合,贯彻课改理念的培训。(4)校本教研教学研讨的培训(5)对学生学习成绩评估的培训

(6)派出教师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相关培训。2.将以下课程的培训贯穿了培训的始终(1)新课程的培训(2)现代信息技术的培训(3)校本教研教学研讨的培训

(4)派出教师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相关培训

四、不足之处 1.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对新课程相关理念掌握得不够。2.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的应用还需几继续培训。

清镇市暗流乡古仲小学

6.2005年农业科技培训工作总结 篇六

根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文件精神,学校今年的暑期师德专题培训能牢牢把握“热爱”、“尊重”、“和谐”这一主线,努力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做文章,做到集中学习和分散自学相结合,理论学习与交流研讨相结合,榜样示范与建章立制相结合,现总结如下:

一、集中学习和分散自学相结合。

为了提高暑假师德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学校行政会认真制定培训计划,落实了一系列保障措施,保障师训工作的有效开展。我们组织教师集中学习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纲领性文件。为了满足每一位老师的不同学习需求,我们通过校园网提供学习菜单,分年级组召开学习交流体会,举办网上师德论坛,提高学习的实效性。

二、理论学习与交流研讨相结合为了使师德培训与学校的工作密切联系起来,我们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把目光瞄准在解决学校工作的实际问题上。因此,我们举办了“打造平安校园”研讨会,广大教师就校园安全防范方面的问题与专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和研讨,使广大教职工能从师德的高度来认识打造平安校园的重要性。我们应该从关爱每一个的快乐成长为出发点,从关注学生的思想、教会学生控制情绪等方面加强教育和引导。重视班级的文明公约的建设,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促进合谐校园建设,让饮马真正成为每一个学生幸福成长的乐园。

三、榜样示范与建章立制相结合榜样的激励作用是巨大的,能从身边找到榜样给人的激励更加生动具体。我们在组织教师观看师德报告录像时,有的老师认为录像中师德先进,有的是教育专家,有的是大学教授,有的是山村教师,与我们的工作环境、服务对象有所不同,事迹令人感动,但我们学不了。为此,我们举办了校师德演讲会,请先进教师作了师德演讲,广大教师从身边实实在在的人和事接受到了教育。通过会后的小组讨论和汇报,大家深刻地认识到:真正的师德是平平淡淡的,悄无声息的,渗透在教育教学之中的,但又像灵魂一样贯穿在我们的工作当中。

培训的最后一天,校长在充分肯定我校广大教师师德风貌的同时,提出了学校今后师德建设的思路。首先,学校发展要尊重个体,宽容每一个学生,构建和谐教育的新理念。其次要重视学校的制度建设,把师德建设纳入学校制度管理体系中去,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再次,要加强师德教育研究,把师德教育活动与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与学校发展、创品牌紧密结合起来,为实现创一流中心学校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泽林镇中心小学

7.2005年农业科技培训工作总结 篇七

1.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2005年以粮食主产省区和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生猪、奶牛为重点,兼顾其他省区和农产品,选择100个试点县,培育10万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200万农户。

2.推广应用主导品种与主推技术。以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为载体,建立推介发布制度,推广50项增产潜力大、适应性广、抗性强、品质优、产量高的品种和20项促进优质高产、节本增效、防灾减灾以及环境保护方面的成熟技术。

3.组织实施退牧还草工程。主要在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四川、西藏、宁夏、云南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实施。退牧还草工程以国债为主,地方适当配套与牧民自筹相结合,国家对退牧还草的农牧户给予草原围栏建设资金、严重退化草原补播草种资金和饲料粮补助。

4.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拟在北方旱作区13个省(区、市)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通过加强技术试验创新、选型推荐相关机具、开展技术宣传培训、组织农机手为农民提供作业服务以及对农民购机和作业进行补贴,组织、引导和支持农民实行保护性耕作。保护性耕作项目覆盖100个县(旗、场),推广应用面积36万公顷。

5.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指导小组按照国办转发的《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的要求,根据各省农村劳动力及输出就业、已开展的培训工作和地方资金安排等情况,以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产粮大省、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为重点,重点支持订单培训,辅助开展引导性培训。通过开展短期(15~90天)的非农职业技能培训,2005年拟培训农民工250万人。

6.建设农业110综合信息服务中心。配合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在全国范围内选择部分地、县农业部门,试点建设农业110综合信息服务中心,实现电脑与电话、电视“三电合一”,为当地农民提供科技、市场等信息服务。

7.为农户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服务。由农业部统一组织,各项目省农业部门具体实施,结合开展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工作,为项目区1000万农户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服务。在开展地力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种植情况提出配方。对农民开展科学施肥技术培训。

8.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围绕我国11个优势农产品区域、35种主导产品及当地名特优产品开发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重点选择农民领办的专业合作组织,重新确定100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示范点。

9.建立全国海洋渔业安全通信网。拟在我国沿海11个省份,建立一个包括海洋渔业短波安全通信网、超短波(近海)渔业通信网、渔业船舶船位监测网和CDMA公众移动通信网“四网合一”的海洋渔业安全通信网。

10.推进中央电视台第七套农业节目进村入户。拟在宁夏自治区进行多路微波分配系统(MMDS)发射台建设,提高广播电视“村村通”水平,开展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试点,推进中央电视台第七套农业节目进村入户。

11.建设草原“无鼠害示范区”。拟选择内蒙古、四川、青海、甘肃、新疆等14个省区100个重点项目县(旗),建设“无鼠害示范区”,完成400万公顷的鼠害防治任务。

12.推广青贮玉米技术。将青贮玉米技术推广融入秸秆养畜示范项目,拟在2005年秸秆养畜示范县中选择30个县,每县确定5个养殖小区(每个小区按30个养殖户计)和20个规模养殖户,产前提供良种、产中技术指导、产后帮助收割及贮存。农民每种植667平方米(1亩)青贮玉米补贴良种10元,建青贮池每立方米补贴10元,购铡草机、揉碎机每台补贴1/3购机款。同时采取集中培训与现场指导、示范相结合的方式,推广青贮玉米技术,并向农民发放专家联络卡,设立专家技术咨询热线电话。

13.组织家禽疫病防治知识普及活动。拟针对广大农村家禽饲养户对家禽疫病防治知识缺乏的实际问题,组织禽病专家对养禽业危害大的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马立克病等禽病编写简单、实用的防治技术手册,印制10万本,免费发放到各地,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防病灭病能力。

14.推广10000项农产品加工的成熟关键技术。拟在确定需推广的乡镇企业成熟关键技术项目的基础上,通过实施“彩虹工程”,举办农产品加工技术成果对接活动;通过网上乡镇企业技术项目对接平台,实现网上对接;利用“农产品加工重大关键技术筛选”工作成果,选择一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技术推广工作试点。

8.2005年农业科技培训工作总结 篇八

一、2005年工作总结

(一)加强科技管理工作,努力开创我县科技工作新局面。

1、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县市科技工作和全省科技大会精神。召开县直有关单位、镇分管科技领导和农技站长参加的会议,传达全省科技大会全国市县科技工作大会精神和《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科技创新工作的意见》,并结合我县科技工作实际,提出了今后几年科技工作的意见:一是加大农业科技工作力度,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增长提供科技支撑。二是提高现有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三是创新科普工作,不断提高广大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四是创新人才使用机制,吸引和充分调动优秀人才为临高经济发展服务。五是增加科技投入,提高科技发展的质量和速度。六是加强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领导,坚持第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

3、认真组织科技成果的评审、引进、推广和国家科技重点星火项目申报工作。一是组织评审临高县2004科技进步奖,经过各专业评委及县科技进步奖励评审委员会的层层评定,最后评出了2004临高县科技进步奖共四项,其中,《临高县实现消除丝虫病目标》获一等奖,《术中灌洗一期切除吻合治疗左半结肠梗阻》获二等奖,《缺血性心肌病的研究进展》和《复苏囊中在婴幼儿反复呼吸衰竭中的应用》获三等奖。二是组织申报国家、省重点、星火项目。《美国南方鲆养殖产业化》获省重点项目,《临高县千亩甘蔗良种繁育示范基地》、《临高县科技培训学校》等二个项目获国家科技星火示范项目。同时,组织对我县引种超级水稻新品种的制种和大田推广试验示范的技术鉴定,为我县今后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4、认真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在第三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到来之际,大力开展宣传《专利法》宣传活动。一是通过广播电台、电视、临高报刊及简报等宣传媒体,宣传《科普法》、《专利法》的主要内容。二是在主要街道、巷口悬挂宣传横额,张贴宣传图片,宣染气氛。三是举办《专利法》知识讲座活动。四是开设科普长廊和宣传专栏,宣传《科普法》、《专利法》的主要条款。五是向各部门、各单位分发宣传册子及宣传图片。通过开展宣传活动,让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专利法》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积极保护知识产权。

(二)加强科技服务网络建设和科技服务工作,为“三农”提供科技支撑。

2、积极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工作,提高广大农民科学种植养殖技术水平。

(三)积极开展科普宣传和送科技下乡活动,提高农民群众科技文化素质。

(四)积极开展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试验、示范。

1、根据我县荔枝生产发展状况,开展荔枝控梢、促花、保花、保果及药物短花等的试验示范,今年已在“临高红”项目基地进行了100多亩的试验示范获得明显效果,同时引进新品种进行种植示范。

2、推广无公害瓜菜种植新方法。根据我县气候与土壤因素,结合当前无公害生产技术要求,在全县推广合理施肥,合理施用农药的瓜菜种植新方法,引导农民施用有机生物肥和使用生物农药,提高了广大农民种植无公害瓜菜的生产技术水平。

3、引进番薯育种示范项目,目前引进河南客商在我县波莲太坡村委进行了番薯育种,现已播种3万多斤种薯。

(五)积极完成县委县政府部署的各项中心工作任务。

1、加强本单位行业道德建设工作。一是按照县委制定的45项中心工作中,开展科技服务网络建设及科技服务的工作要求,本单位重点开展了农技服务“110”服务网络建设工作。目前已建立了县指挥中心、临城、博厚、皇桐三个农技服务“110”服务站。二是建立政务公开制度,设立了政务公示栏,服务承诺制度,每月定期公示政务财务情况。三是在县政府网站科技网页中公示科技政务、信息、技术服务等,为群众提供政务及技术服务。

2、认真完成冬修水利任务。组织本单位干部职工40人次上东英东西干渠维修水利,投入工时40多个,较好地完成了冬修任务。

主要经验

1、领导重视。今年以来省科技厅领导和县委、县政府领导对我县科技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是推动我县科技工作向前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一年以来,省科技厅肖杰厅长、王圣俊副厅长及农社处、计划发展处、办公室等的领导8次莅临我县检查指导科技工作。县政府江华安县长、刘孝璜常务副县长、潘骏副县长、李彤副县长也先后到科技大楼检查指导工作,同时,县政府成立了农村科教领导小组,制定了科普工作协调制度,领导重视使科技管理部门增强了工作信心。

2、加大了对科技工作的投入。在我县农村科技服务网络建设和科技服务工作中,得到了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同时县政府也加大了对科技的投入。一是把科技三项费列入财政预算并比2004年有所提高。二是政府配备了科技服务车辆。三是在农综开发项目中给予项目科技培训经费。加大对科技工作的投入,给科技工作插上了起飞的翅膀。

3、创新科技工作。一年来,我们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我县实际,开展务实、有效的科技管理和科技服务工作,使科技工作有所作为。

4、坚持科技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和发挥科技管理部门人员和各部门科技人员的作用,建立了一支爱岗敬业,奉献自我的农村科技服务队伍,使农村科技服务工作深受农民群众欢迎。

主要存在问题

一是科技创新力度不够,高新技术在我县的引进、应用较少。二是工业技术力量薄弱,工业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不强。三是科技人才缺乏,科技力量不足,尤其是工业方面的科技人才严重不足,镇农技站的科技人员也很缺乏。四是科技人才知识老化,中老年科技人才比重大,年青科技人才比重小,出现青黄不接的不良状况。五是由于我县经济薄弱科技经费投入不足等。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全县科技工作的发展。

二、2006年科技工作计划

(一)创新科技管理工作,为全县科技发展,做好参谋作用。要完善《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科普工作联席会议,研究、落实有关科技与科普工作;完善各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力争县委、县政府列入各镇党委、政府工作目标责任制;完善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机制,在引进高级科技人才的同时,加大对各行业和农村人才的培养,扩大科技人才队伍,建立科技人才数字库。

(二)继续抓好农业科技服务“110”服务网络建设和科技服务工作,为“三农”工作提供快捷科技服务。

1、在现有临城、博厚、皇桐服务站的基础上,计划在多文、和舍、南宝、波莲四个镇选择建立2个农业科技服务“110”服务站,为广大农民提供多功能、全方位、方便快捷的科技服务。

2、采取多种形式,依托星火科技培训学校,开展农村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工作,使广大农民掌握更多的农业生产实用技术,提高种养技术水平,增加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全年计划举办60期农业生产技术培训班,培训农民6000人次,举办8场科技讲座。

3、继续深入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根据我县农村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组织相关的科学技术普及教育影片、挂图、图书、资料和相关科技人员,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下乡活动,引导广大农民学科学、用科学、依靠科学致富和向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发展。全年计划送科技下乡20场。

范文网

(三)贯彻落实《科普法》,加大科普工作力度,提高全县人民群众科学文化素养。

1、以科技活动周、科普行动日为科普宣传活动主题,在全县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科普宣传活动。一是以“科普大篷车”开展科普巡回展活动。二是举办科普大集市活动。三是举办科普报告会。四是出版科普宣传墙报。全年计划开展10场科普大集市活动,10场科普巡回展活动。

2、在科技网络平台开设科学知识普及平台,通过网络传播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提高我县科普工作水平。

(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根据当前我县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薄弱的状况,要加大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宣传力度,以世界知识产权日为契机,开展相关知识产权保护知识普及宣传活动,提高我县干部群众对《专利法》等有关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及政策的认识,以打开工作新局面。

(五)积极组织鉴定、评定奖励科技成果和申报科技重点项目、科技星火项目,促进我县科技进步。

(六)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推进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的引进、应用、推广和试验示范,提升工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

9.2005年农业科技培训工作总结 篇九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2005年农业税收征管工作的通知

(国税发[2005]99号)

天津、河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贵州、甘肃、宁夏、新疆、青海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宁波、青岛、厦门、深圳市财政厅(局),北京、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上海、湖北、海南、四川、云南、陕西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大连市地方税务局: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农村税费改革的方针政策,切实做好2005年农业税收征管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贯彻落实中发[2005]1号文件精神,切实做好农业税免征、农业税征收工作

各级农业税收征收机关要认真组织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005]1号),切实贯彻落实好相关政策。

(一)免征农业税的地区,要将免征政策不折不扣的落实到位;要按规定对农业税有关征管基础资料、账簿、法律文书以及已经使用的农业税完税证等进行整理归档并妥善保管;尚未使用的农业税完税证要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农业税收票证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缴销。

(二)尚未免征农业税的地区,要认真贯彻落实2005年降低农业税税率的政策规定和要求,继续规范农业税征管,妥善处理好各类矛盾,杜绝涉农负担恶性案(事)件的发生。

(三)按照《国务院关于做好2004年深化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发[2004]21号)中“对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前发生的农村税费尾欠,要登记造册,暂缓清收,以后再作处理。对改革后新发生的农业税尾欠,不符合减免条件的要制定还款计划,依法逐步清收”的要求处理农业税尾欠。

二、按照法制化、规范化、信息化要求。全面加强耕地占用税、契税征管工作

各地要按照法制化、规范化、信息化的要求,全面加强耕地占用税、契税征管,确保两税收入迈上新台阶。

(一)要积极争取国土资源部门、房产部门的支持,加强对耕地占用税和契税的税源管理。

(二)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落实契税直征工作要求,完善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加强征收管理。总局在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适时制定《契税征管业务规程》,希望各地为此积累经验,提出建议。

(三)做好耕地占用税、契税两税执法检查工作。各地要按照总局的部署,在上半年对土地市场的两税征管情况进行检查。检查前,执行检查任务的征收机关应通过多种渠道了解税源情况,制定详细的检查方案,被检查的征收机关要积极配合,按要求据实提供相关资料。检查后,上级征收机关要对在检查中发现的下级征收机关的问题,进行集中研究处理。各级征收机关要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积极进行整改。

总局将抽调各地业务骨干组成检查组,对部分省(区、市)进行重点抽查。

(四)做好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的相关工作。各地要按照总局一体化管理的要求,加强与相关税种管理部门的配合工作,充分采集、全面掌握房地产税收各税种所需信息,并及时传递信息至有关部门。有条件的地区,要建立信息共享机制。要在契税征收窗口做好相关税种的代征工作。

(五)各地要在总局的统一部署下,加快耕地占用税、契税两税征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三、各地要切实加强对农业税收的领导,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目前农业税收工作正处在一个特殊而又重要的时期。各级农业税收征收机关要加强对农业税收工作的领导,保证党和国家农业税收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要做好农税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教育和管理,妥善处理好农业税免征后的各种问题,保证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

国家税务总局

二○○五年六月九日

10.2005年农业科技培训工作总结 篇十

一、2005年黄金行业运行情况

2005年,全国产金224.05吨,创历史最好水平,增产11.7吨,同比增长5.5%。黄金行业实现总产值395亿元,同比增长21.1%,实现利润40.36亿元,同比增长32.7%。2005年黄金行业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是黄金地质勘探取得显著成效。初步统计新增金矿资源/储量620吨,较去年净增120吨,同比增长24%。

二是技术创新带动难选冶金矿资源开发。我国保有难选冶金矿储量1000余吨,过去受技术限制,资源利用程度较低。针对这一状况,国家加大了支持力度,安排了一批国债专项,鼓励企业走自主创新的道路,一些大型企业建立了研发中心,或与科研单位紧密合作,将实验室直接建设在矿区,通过攻关,目前已掌握了世界上处理难选冶金矿的全部技术工艺,其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细菌提金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原矿焙烧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三是利用尾矿、残矿及废弃的低品位矿石取得进展。吉林夹皮沟、辽宁五龙、山东招远金矿等一批老矿山,通过国债项目支持,扩大处理矿石能力,二次开发了尾矿、井下边角矿和废弃资源,延长了矿山开采年限,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2005年,黄金行业开采矿石的最低品位降低到0.3克/吨,从过去的“废石”中提取的黄金达10吨以上。

四是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集中度已成为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共识。河南省灵宝市委、市政府下大力气整合境内黄金资源,将原来20多座金矿首先整合为3个矿业公司,解决了资源纠纷,提高了生产设施和资源利用效率,随着灵宝黄金股份公司在香港上市的成功,还将继续进行资源整合工作,进一步减少小型金矿数量,提高企业规模,增强持续发展能力。

五是企业效益显著提高。通过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黄金企业基本消化了原材料、电力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大部分企业的生产成本与2004年持平,其中,难选冶金矿的处理成本降低8%左右。去年黄金行业产金同比增长5.5%,利润同比增长32.7%,一些大型企业的利润增长超过40%。

二、2006年工作要点

受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影响,2006年初,国际金价上涨10%以上,并有继续上涨的趋势。金价持续提高对黄金工业发展是难得的历史机遇。2006年黄金行业的工作重点:一是尽快出台黄金工业产业政策和“十一五”行业规划,适时调整利用外资政策,引导行业健康发展。二是加强黄金工业运行调控,计划新增产量和地质储量5%左右。三是强化资源保护和利用,一方面防止滥采乱挖抬头;另一方面引导企业进一步利用低品位和废弃尾矿等资源。四是加大重点地区的结构调整力度,调整和优化企业结构,实现资源规模开发并以此帶动矿业秩序的好转。五是鼓励和积极引导技术创新,依靠技术进步提高效益和资源利用水平,提高竞争能力,更多地利用境外资源。六是加强黄金地质勘查工作,充分发挥武警黄金部队的作用,探明更多的金矿资源,保证黄金工业持续发展。

11.2008年农业科技培训工作总结 篇十一

2008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委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五件实事之一的农民培训工程,并根据省农林厅、财政厅下发的《关于开展2008年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民创业培训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的通知》及《关于下达2008年省级农业科技入户工程项目计划及补助资金的通知》等培训精神,按照局统一部署,紧紧围绕“三农”工作,认真组织实施农业科技培训等各项工作,圆满完成培训任务。

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结合我区实际,重点开展了以蔬菜、水稻、小麦和养殖为主的实用技术培训,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活动,在全区掀起了学科技、用科技、争当科技示范户的高潮。圆满地完成区政府下达的培训任务,培训效果明显,有力地促进了我区主导产业发展,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通过广泛培训,我区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明显提高,科技种菜、科技种粮和科技养殖的积极性空前高涨,2008年我区蔬菜大棚等高效农业面积达到历史新高。

一、培训工作开展情况

2008年,我区主要通过实施农民培训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及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作为全面提升我区蔬菜、粮食、家禽养殖的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稳定的战略性措施来抓。充分发挥我区各部门职能,全面搞好组织协调,促进了培训工程的顺利开展。一年多来共举办农民实用技术培训753场次,培训农民38000余人;举办创业培训班12场次,培训乡镇种养殖大户和农民经纪人、农民经济组织负责人967人;举办致福工程培训班10期,培训技术员、种养殖大户上网培训400人;举办的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班累计750多场次,培训农户平均2000余人,入户咨询培训2000多次;培训了1006科技示范农户,辐射带动了11973农户。在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实施过程中,我们把这项工程与“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高效农业”和 “科技书屋建设”等项目相结合,广泛组织开展了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二、培训中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领导重视。在淮阴区区政府和区农业局分别成立了农民培训工程领导小组和培训监督办公室。

2、制定培训计划。农业局以文件形式印发了《淮阴区农民培训工程实施方案》、《淮阴区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实施方案》和《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实施方案》,对培训目标、内容、对象、时间、方法等都提出了具体要求。

3、选聘专家组成员和技术人员。确定了区级专家组成员,如蔬菜专家王素珍等,具体负责各项技术措施的落实。对于农民培训工程,全区选拔100名业务精通、年轻有为的技术人员组成讲师团,进村入户搞好培训;针对科技示范户培训,农业系统选取50名技术过硬,语言能力强的技术员,包村入户培训、指导。

4、遴选培训对象。按照“相对集中,点面结合,择优推荐,公平合理”的原则,在主要蔬菜生产镇五里镇、丁集镇、棉花镇、袁集镇等乡镇由村民申请、村委会推荐、镇农技站审查、培训单位审定,确1006农户作为科技示范农户,进行重点培训,并建立示范农户档案,统一管理;保证每户培训一个明白人,每个示范户示范带动10农户。

5、编印培训技术资料。一年来共发放农民培训卡2000份;科技光盘200多套;《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手册》及省下发的各类培训教材15000余本;结合我区实际,在农时关键技术环节编印并发放《春季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手册》、《夏季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手册》《秋季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手册》及技术明白纸共10万余份。

6、筹集培训经费。在培训经费没有落实,资金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区农业局多方筹集培训资金,保证了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

7、制定配套政策。为鼓励农民积极参加科技培训,发挥他们在农村经济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区农业局对参加培训的农民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优先发展100亩连片蔬菜的乡镇农户,补助大棚2000元/个的补贴政策;科技示范户优先免费得到示范新品种和相关技术资料,在资金、物资、技术上支持他们开展科学试验、生产示范、科技攻关等活动;积极引导、支持他们参加各种专业协会和技术协会。

三、主要做法

1、领导重视是我区农民培训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和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为加强培训工作,农业分管副区长刘翠花和区农业局朱彦清局长多次召开会议,重点研究农民培训工作,并成立了区农民培训领导小组、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领导小组,各镇相应成立了农民培训领导小组,协同作战,共同把农民培训这项工作落到实处。

2、加强技术人员自身建设培训是农民科技培训工作顺利实施的关键。针对当前农业生产发展的新阶段和新要求,千方百计壮大自身服务功能,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和农业科技示范体系,强化技术人员自身建设,定期举办技术员培训班,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3、全区优选农民培训讲师,优选科技示范户。对于农民科技入户工程,在全区选拔了50技术骨干,1006个示范户,平均20示范户明确一名技术人员,并重点培养优秀示范农户。同时鼓励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科技攻关示范田,与本单位所承担的农业科技项目相结合,开展农业科技实验、示范、推广。通过种养殖大户、优秀科技示范农户进行重点培训,涌现出了一批农业科技致富能手,通过他们进一步示范带动,初步解决了农业科技进村入户难的问题,满足了农民多层次的科技需求,使我区农业科技示范推广体系更加完善、有效。

4、实行培训负责制,人人签定责任状是各项关键技术措施落实到位的重要保证。为进一步提高培训质量,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确保每个特色村固定一名技术人员负责授课,并与农广校签订责任状。农业科技入户培训实行层层负责制,专家对所培训技术员负总责,50个技术人员对所包的20示范农户负全责,专家负责对下一级人员培训、指导、释疑,每一级都需对上一级负责。

5、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和奖惩制度。为切实加强广大技术人员的责任心,调动广大技术人员的积极性,把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活动搞活搞实,农业局制订了《淮阴区农民培训工程监督考核办法》、《淮阴区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程奖惩办法》《淮阴区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奖惩办法》。农业局与每一位技术人员签订责任书,针对每名技术人员在所包村及所联系的核心示范户开展技术培训,对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和培训效果以及群众反映等进行严格考核。农业局成立了以农业局局长朱彦清任组长的农民培训工程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考核领导小组,不定期进村入户抽查,查看培训内容和培训效果,并根据农户电话随时了解培训情况,采取年终与平时相结合,对技术人员严格考核。

6、强化部门协作,是确保各类培训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农业部门主动与组织、人事、教育、宣传、文化、科技、财政、科协、畜牧、林业、水利、农机、粮食等部门加强联系和协作配合,围绕全区农村人才开发总体目标,齐抓共管,全面推进,形成合力,积极组织城市人才下乡进村开展培训和指导服务,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配合人事等部门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村人才市场和智力信息服务网络体系,为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服务。

7、增加投入,制定优惠政策让农民积极参与是保证培训效果的重要措施。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量大,直接牵扯到农民的利益,发放科技光盘、书籍、明白纸等费用较大。为搞好这项工作,积极争取国家农业部、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多方筹措资金,推进农民科技培训活动扎实有效的开展下去。积极协助农民成立蔬菜协会、优质米协会、家禽养殖协会等农民自发组织,畅通销售渠道,实施定单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8、做好宣传,扩大影响。通过各种媒体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站等广泛宣传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形成全社会都关心农业、支持农业科技发展的新局面,区农业局广大技术人员自觉的把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到群众中去,及时宣传在科技行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相互借鉴,提高服务质量,使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活动真正深入民心,体现党和政府对农民群众的关怀。

四、下步工作打算

1、加强科技推广培训体系建设

不断完善农民培训体系,按照农业部和省厅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以农广校为主体的农民培训机构建设,健全完善农业科技推广培训体系建设,与互联网、电视、报刊等现代化的传媒手段紧密结合,不断加快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步伐,提高新品种、新技术的入户率。

2、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进一步完善资金投入方式,积极争取上级扶持资金,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在资金投向上,除了培训资料,要进一步扩大核心示范户新品种、新肥料和无公害农药的无偿试用,实现更好的示范效果。

3、大力发展专业协会

专业协会是科技推广的组织形式,下一步要积极扶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建设,吸收示范户加入专业协会组织,促进协会组织加强行业自律,及时引导这些专业协会组织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服务,成为科技推广的有效载体。

淮阴区农广校

上一篇:公司参观接待流程 接待方案 通用下一篇:廉政文化进校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