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宿舍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2024-10-11

单身宿舍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精选8篇)

1.单身宿舍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篇一

全体学生应自觉接受消防安全管理员对学生宿舍防火检查,并遵守下列防火事项:

1.宿舍生管、管理员、楼层长、寝室长和学生要熟知必要的消防安全常识、会报警、会使用灭火器救火、会组织人员疏散。

2.学生宿舍内的消各类灭火器均属宿舍消防设施,严禁非消防用途使用宿舍内消防设施。

3.遵守电器安全使用规定,不得使用各种家用电器,不得乱接乱拉电源线和私接电源保险,严禁使用电炉。

4.不得在宿舍内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严禁使用酒精炉。

5.不得卧床吸烟,严禁点蜡烛学习。

6.严禁学生在宿舍存放、使用电炉子、电褥子、电热锅、电热杯、热得快、电吹风、电夹板等禁用电器,严禁学生在宿舍内私拉电线。

7.楼梯、走廊和阳台等部位应当保持畅通,不得擅自封闭,不得堆放各种物品。

8.发现他人违章用火、用电或损坏消防设施及器材的,要及时进行劝阻、制止,并向学校有关部门报告。

9.了解消防知识,掌握简易的灭火方法,发生火灾及时拨打“119”报警电话,在确认不会伤害到自己时,使用灭火器扑救初起火焰。

凡违反本制度有关规定,将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并视情节给予处分或追究其刑事责任。

2.单身宿舍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篇二

1 火灾发展与人员安全疏散时间线

建筑物发生火灾后,人员能否安全疏散主要取决两个时间参数,即所需安全疏散时间(Required Safety Egress Time,RSET),和可用安全疏散时间(Available Safety Egress Time,ASET)。当RSET

设从起火到室内人员觉察的时间为tb ,疏散准备时间为tc ,疏散到安全地带的时间为ts。从图1中可以看出这些值与RSET的大小有着直接关系,见式(1)。

RSET= tb+tc+ts (1)

2 学生宿舍实例概况

笔者选择某校新老校区的新旧两座宿舍楼进行实例研究。其中新校区A2宿舍楼为新建宿舍楼,建于2004年,共7层,首层用作商店、停车库及学生宿舍,2~7层为学生宿舍,总建筑面积39 732 m2;老校区宿舍楼以学二楼为代表,该楼建于1985年,共6层,全部用于学生宿舍,总建筑面积5 067 m2。

3 人员安全疏散的研究

3.1 火灾场景分析

火灾场景是对某特定火灾从引燃或设定的状态燃烧到火灾增长峰值的过程的描述,同时还涉及到建筑物的结构特性及预计火灾所导致危害的说明。火源场景的确定,须考虑建筑的结构、功能和布局特征、可燃物的燃烧特性和通风、排烟状态等因素。

考虑到建筑的结构、功能和布局特点,笔者分别对新旧两种宿舍形式各选取了三处火源位置进行研究。学生宿舍楼内虽有商店、车库、值班室等其他用途的房间,但大部分房间为学生宿舍,能代表大多数情况下的火灾发生地,每个宿舍的布局、可燃物种类等大致相同,在火灾荷载最不利原则下先单独对新旧两种形式的学生宿舍单室火灾进行模拟,研究其火灾规律。另外,一楼楼梯及大厅处人流量大,且发生火灾后是人员必经的疏散通道,火灾危险性较大,还应选取这两处为火源位置,考虑到楼梯相邻的房间比楼梯处火灾荷载大,因此此处选用一楼楼梯一侧的房间代替。以上三种场景着火物质均为木材。根据对两个校区学生宿舍的实地考察,对室内火灾荷载进行计算分析,设计火源最大热释放速率分别为:老校区2.3 MW,新校区1.4 MW。根据实际情况,宿舍内无喷淋装置,无机械排烟设施。表1为火灾场景设计表。

3.2 可用安全疏散时间(ASET)的确定

可用安全疏散时间指开始出现导致疏散人员生理或心理不可忍受情况的时间。危险状态性能判据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烟气层高度、对人体的热辐射、对流热、毒性、能见度等。根据宿舍火灾安全评价的总体目标,结合高校宿舍的实际,可以确定宿舍火灾安全评价总体目标的性能判定标准。在生命安全标准和非生命安全标准中,高校学生宿舍建筑应以生命安全标准为判据,因为宿舍是学生平时休息和生活的场所,火灾时保证学生和消防队员的生命安全,并能实施有效灭火的条件即是

宿舍火灾安全评价的性能判定标准,保证此条件就能最大限度地保护财产安全,即保证了非生命安全标准。

根据参考文献[6]及我国规范中的相关规定,考虑宿舍火灾的发展蔓延情况,为保证消防队员实施有效灭火,确定火灾发展10 min内生命安全危险的计算判据(安全判据),如表2所示。

笔者采用FDS模拟软件分别对6个设定的火灾场景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模拟时间600 s。

3.2.1 火灾场景1模拟结果

(1)在设定的火源功率下,207s时火源上方2.1 m处的温度首先超过了危险指标60 ℃,同时,火源一侧的门口处达到温度危险指标,241 s左右靠近火源一侧的窗口处也达到温度危险指标;

(2)在设定火源功率下,236s左右着火房间靠近火源处屋角的CO体积分数首先达到危险指标5×10-4,接着是窗口处,约10 s后门口2.1 m高处CO的体积分数达到危险指标;

(3)在设定火源功率下,205s时靠近火源一侧窗口处的能见度首先达到危险指标10 m,210 s左右时,门口2.1 m高处能见度达到危险指标,230 s左右着火房间大部分测点能见度都低于10 m,火场能见度保持在2~3 m。

因此,此场景下着火房间内的人应在着火后210 s内疏散到走道。

3.2.2 火灾场景2模拟结果

(1)起火楼层起火房间附近烟气能见度最低,温度和CO体积分数最高,而远离起火房间的疏散走道烟气能见度和CO体积分数值均满足设定的性能标准;

(2)着火层以上楼层各测点烟气能见度和CO体积分数均满足设定的性能标准,着火层以上楼层各测点温度最高为50 ℃,低于设定的危险温度60 ℃;

(3)除火源附近区域,起火楼层靠近着火房间处的楼梯口处温度最先达到危险指标,290 s时此楼梯口2.1 m高处的温度达到危险指标;宿舍楼一楼总出口处的温度为45 ℃,在危险指标以下。

因此,此场景下宿舍楼内着火房间一侧着火楼层以上的人群应在着火后290 s内疏散到一楼走道。

3.2.3 火灾场景3模拟结果

(1)起火楼层起火房间附近几个测点烟气能见度最低,温度和CO体积分数最高,而远离起火房间的疏散走道烟气能见度和CO体积分数均满足设定的性能标准;

(2)着火层以上楼层各测点烟气能见度和CO体积分数均满足设定的性能标准,着火层以上楼层各测点温度最高为50 ℃,低于设定的危险温度60 ℃;

(3)除火源附近区域外,起火楼层的疏散走道处温度最先达到危险指标,288 s时此疏散走道2.1 m高处的温度达到危险指标;宿舍楼一楼总出口处虽有部分高度处温度超过60 ℃,但在模拟时间内,这些位置的高度都在2.1 m以上。

因此,此场景下宿舍楼内人群应在着火后288 s内疏散到一楼走道以外。

3.2.4 火灾场景4模拟结果

(1)在设定火源功率下,211s时火源上方3.1 m处温度首先超过了危险指标60 ℃,212 s左右靠近火源一侧的窗口处也达到了温度危险指标,疏散门口1.5 m处在212 s时温度超过600 ℃;

(2)在设定的火源功率下,除火源附近区域外,245s左右着火床铺的对面床铺的CO体积分数首先达到危险指标5×10-4,约5 s后门口2.1 m高处CO的体积分数达到危险指标;

(3)在设定的火源功率下,除火源附近区域外,206s靠近火源一侧阳台门2.1 m高度处的能见度首先达到危险指标10 m,210 s左右时,疏散门口2.1 m高处的能见度达到危险指标,216 s左右着火房间大部分测点的能见度都低于10 m,火场能见度保持在2~3 m。

因此,此场景下着火房间内的人应在着火后210 s内疏散到走道。

3.2.5 火灾场景5模拟结果

(1)起火楼层起火房间附近几个测点烟气能见度最低,温度和CO体积分数最高,远离起火房间的疏散走道其烟气能见度和CO体积分数均满足设定的性能标准;

(2)除火源附近区域外,各测点烟气能见度和CO体积分数及温度均满足设定的性能标准,各测点温度最高为48 ℃,低于设定的危险温度60 ℃。

在此场景下,非着火区域的人员可以在着火后600 s内疏散到走道。

3.2.6 火灾场景6模拟结果

(1)起火楼层起火房间附近几个测点烟气能见度最低,温度和CO体积分数最高,远离起火房间的疏散走道其烟气能见度和CO体积分数均满足设定的性能标准;

(2)除火源附近区域外,各测点烟气能见度和CO体积分数及温度均满足设定的性能标准,各测点温度最高为48 ℃,低于设定的危险温度60 ℃。

在此场景下,非着火区域的人员可以在着火后600 s内疏散到走道。

通过对以上几种场景的模拟,可得出以下结论:

(1)在模拟的每一种火灾条件下,热烟气层温度都随火灾发展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并在达到一定的平衡时趋于相对稳定。

(2)最大热释放速率是导致热烟气层温度和冷空气层升高的主要因素,宿舍火灾的扑救重在早期控制,以控制最大热释放速率值在较小的范围,减小损失,降低扑救难度。

(3)对于单个宿舍火灾,两校区宿舍由于火灾荷载相差不大,燃烧状况相近,达到危险判据的时间大致相同,温度在约217 s内上升得比较平缓,在约217~280 s的时间段内有一个陡升的现象,然后趋于相对平缓。

(4)对于整个宿舍火灾,由于两校区宿舍楼都属于大体量建筑,自然排烟口面积较大,因此CO体积分数及烟气能见度达到危险判据所需的时间较长,此时,评价火灾是否达到危险状态的主要参照依据为温度;

(5)相对于新校区宿舍,老校区宿舍由于其火灾荷载密度较大、房间面积小,自然排烟口面积小,疏散出口数量少等因素火灾危险性较大。

3.3 RSET的确定

在老校区学二楼和新校区A2楼各选定的三个火灾场景中,选择最危险的火灾场景进行疏散模拟分析。

3.3.1 参数设定

老校区学二宿舍楼每层有房间29间,每个宿舍内住6人。按寝室全部满员的情况计算得宿舍楼内总人数为1 044人,选取1 044人作为需要疏散的总人数。其宿舍楼和宿舍房间基本情况见表3和表4。

新校区A2宿舍楼一层有房间20间,2~6层每层有房间72间,7层68间,每个宿舍内住4人。按寝室全部满员计算得宿舍楼内总人数为1 792人,选取1 792人作为需要疏散的总人数。各层的疏散房间、建筑及楼梯间的基本情况如表5和表6所示。

3.3.2 人员疏散数值模拟

笔者采用疏散模拟软件PathFinder对建筑物内的人员进行疏散模拟。由于在PathFinder模型中,默认的模拟疏散路径为最短疏散路径,即认为人员将按最短疏散路径疏散至安全出口。而实际火灾中火源的位置可能影响疏散路径并导致人员不能通过最近的疏散路径进行疏散,模拟还应考虑人员选择其他疏散路径疏散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人员的疏散路径可以根据给定的火场情况和实际的疏散行动重新定义。分析还在PathFinder模拟得到的疏散穿行时间基础上附加一个安全系数,该安全系数的选用部分是为了考虑实际疏散中人员可能采用与分析中的假设路径不同的疏散路径。基于SFPE的《防火工程手册》的推荐,安全系数取为1.1。

由于宿舍楼的简单设计,一旦发生火灾该楼层绝大部分区域的人员均能够很容易地发现火灾并及时疏散,因此火灾探测时间、报警时间和疏散准备时间会大大缩短。分析中估计火焰或烟气能在火源点燃后30 s内被楼层内的人员发现。而由于人员居住集中,一旦有人发现火灾,该楼的其他人员也能相对较快地得知火灾信息,立即开始疏散。分析预测在接到火灾警报后,人员疏散预动时间不会超过30 s。

因此,老校区学二楼必需疏散时间RSET=60+292.7×1.1=382 s;新校区A2楼必需疏散时间RSET=60+232.3×1.1=315.5 s。

3.4 结果分析

根据模拟结果得知,当火源位于一楼中央大厅时,火灾会对人员安全疏散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对比ASET和RSET时,分别选取了老校区场景3和新校区场景6的结果。模拟比较结果见表7。当考虑能见度、火场温度和烟气浓度时,老校区目前的设计不能满足性能判定标准。基于对场景3的分析,老校区学二宿舍楼的ASET

通过新校区宿舍楼的3种火灾场景设计的FDS模拟发现,在考虑能见度、火场温度和烟气浓度时,目前的设计能满足性能判定标准。在各种火灾场景下,新校区都未达到危险指标,新校区A2楼ASET>RSET,其烟气控制系统的设计是可以接受的。

4 结论及展望

笔者选取某高校新旧两个校区中具有代表性的两栋宿舍楼进行调查和研究,应用FDS场模拟软件进行火灾模拟,根据宿舍建筑的特殊性建立了以保护人员生命安全和减少财产损失为防护目的的总体评价目标体系,通过对模拟结果中的关键指标(烟气层温度、能见度、CO体积分数等)的分析,归纳出影响高校学生宿舍火灾发展及人员安全疏散的因素,并从安全管理及消防设施配置方面提出预防高校宿舍火灾的措施。得出以下结论:

(1)最大热释放速率是决定火灾评价目标(烟气层温度、热释放速率、能见度、CO体积分数等)大小的主要因素。高校宿舍建筑火灾的预防应立足于早期发现、早期控制,同时在多方向布置水枪等消防设施,使火灾的最大热释放速率(火源强度)控制在较小范围;

(2)可燃物的种类和分布是决定火灾能否蔓延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当热烟气层的温度足够高时,它将成为主要的热辐射源,引燃其他可燃物。在高校宿舍建筑设计与建造时,应尽量使用难燃或不燃的材料,不使用聚氨酯泡沫塑料这类易燃材料。增大房间中主要可燃物之间的间距,采取一定的措施降低热烟气层的温度是阻止火灾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手段;

(3)相对于老式宿舍建筑,新型宿舍建筑由于房间面积、人员数量、开口尺寸等方面的改进,火灾荷载密度大大降低,其火灾危险性相应降低。因此在高校宿舍建筑设计时,应考虑采用与外界直接连通的构造(如门、窗、阳台等)面积较大的格局,并尽量减少居住人员的数量;

(4)对于大学生宿舍火灾事故的预防,首先应从安全管理角度入手,提高宿舍内居住人员的安全防火意识;其次应优化宿舍建筑内消防设施的配置,并及时检修,尽可能减少火灾所造成的损失。

高校宿舍建筑的火灾研究目前在国内还是空白,对于人流密度较大的宿舍火灾的预防也仅限于安全管理方面,其下一步的防火安全问题研究必将提上议事日程。目前十分缺乏这方面的基础研究工作,对宿舍内一些特定可燃物的燃烧特性尚没有基础数据,下一步应在这方面开展研究工作,为高校宿舍的消防工作提供更有效的指导,以保障青年学生的消防安全,将学生伤亡事故扼杀在摇篮中,最大限度地较少财产损失。

参考文献

[1]姚斌,刘乃安,李元洲.论性能化防火分析中的安全疏散时间判据[J].火灾科学,2003,12(2):79-83.

[2]倪照鹏,王志刚,沈奕辉.性能化消防设计中人员安全疏散的确证[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3,22(5):375-378.

[3]刘敏,丁国锋,秦挺鑫.公路隧道火灾的数值模拟[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5,24(5):573-576.

[4]王军,姚斌,张和平,等.某大型超市火灾危险性评估研究[J].火灾科学,2004,13(3):196-201.

[5]李元洲,霍然,易亮,等.隧道火灾烟气发展的模拟计算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04,6(2):67-72.

[6]肖学锋.发展性能化防火设计迎接新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消防,2002,(4):29-32.

[7]MCGRATTAN K,HOSTIKKA S,FLOYDJ,et al.Fire dynam-ics simulator(Version5)technical reference guide,NIST special publication1018-5[R].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2009.

[8]MCGRATTAN K,KLEI NB,HOSTIKKAS,et al.Fire dynamics simulator(Version5)user's guide,NISTspecial publication1019-5[R].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2009.

3.高校学生宿舍安全管理探析 篇三

【关键词】高等院校 学生宿舍 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G6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4)03-0016-02

学生宿舍是学生在学校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学生宿舍的安全管理关系到学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关系到学校正常的教学与生活秩序,关系到每个学生家庭的幸福,关系到学校和社会的稳定,更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随着高等院校后勤管理社会化的深入,在校人数的逐年增加,学生宿舍管理模式的多样化,学生宿舍安全管理的难度不断加大,学生宿舍已成为学校安全事故的多发地带。高校安全管理工作者要认真分析不断变化的学生宿舍安全情况,深入研究,努力探索适应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宿舍安全管理的对策,提高和加强学生宿舍安全管理,营造提升学生安全感的宿舍环境。

一、当前学生宿舍存在的安全问题

(一)对宿舍安全管理重视不够

当前,高校的宿舍管理对安全工作重视不够,其中大多数安全制度都不能落实到位。对宿舍安全检查不够仔细,没有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从而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另外,还有些宿舍管理人员在出现火灾后不知道如何灭火,如何组织学生逃生;有的宿舍管理人员没有做到以身作则,随意让外人进出宿舍、没有安装监控等,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二)学生安全意识淡薄

学生作为宿舍安全防范的主体,他们自身的安全意识淡

薄,给宿舍安全管理造成很大的隐患。主要表现在:学生不按照安全规定的要求去做,忽视宿舍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存在;偷偷使用大功率电器,在宿舍内私拉电线;使用蜡烛;充电设备放置位置不恰当等,上述这些违规行为都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

另外,电脑的普及和使用进一步加大了宿舍的用电负荷,再加上宿舍用电线路的老化,增大了火灾发生的可能性。除此之外,学生自身没有较强的安全意识,经常出现离开宿舍忘记锁门,有时也将钥匙转借给他人,这样很容易发生宿舍被盗事件。

(三)宿舍安全设施过于陈旧

高校学生宿舍的安全通道设置不够合理,并且也没有放置指示牌,消防安全设施过于陈旧,灭火器数量少。如果学生宿舍楼使用较长年限会使供电线路过于老化,导致负荷承载能力偏小,难以满足学生供电需求,也会发生安全事故。

(四)学生缺少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

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当遇到一些突发情况时,其应变能力和应急逃生能力非常差。在出现安全事故时,大多数学生都束手无策,可能会出现严重后果。

二、加强宿舍安全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学生安全教育

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淡薄成为校园发生安全事件的主要原因。很多同学意识不到使用大功率电器、在宿舍私拉乱扯电线带来的危害。同学们只要平时注意一下就会避免发生。因此,加强安全教育是解决问题的根本,要通过入学教育、平时的安全用电、消防安全教育,提高同学们的安全防范意识。

(二)加强对宿舍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1.在新学期开学之前,都必须对高校的宿舍管理者进行专业的安全培训。学习其它学校宿舍安全管理的经验,掌握必要的安全管理知识和技能,提高宿舍安全管理的质量。

2.认真落实宿舍安全管理制度。学校宿舍管理员要和学校签订安全协议,将岗位职责落实到每个人。每周都要开一次安

全教育会议,查找宿舍存在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及时予以通报,解决出现的问题。

3.要加大宿舍安全检查力度,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时排除各种不安全因素。同时,还要认真做好检查记录,不得弄虚作假。

(三)增强自我管理能力

1.在宿舍张贴多种形式的安全提示,在学生宿舍楼内贴指示牌,在楼道内张贴安全标语,时刻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从而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安全氛围。

2.进行消防演练,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掌握必需的消防知识和技能,而且也可以掌握逃生的方法,熟悉逃生通道,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3.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组织开展安全知识讲座和演讲比赛,举办“宿舍文化节”、“宿舍文化PPT大赛”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安全和主人翁意识,把宿舍营造成自己美好的家园。

(四)完善规章制度

近几年,为提高宿舍安全管理质量,学校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通过制度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因此,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每个宿舍设立一名安全员。另外,要制定一套完善的安全紧急疏散方案,结合设计方案进行多次演练。定期对宿舍的安全设施进行检查,严格执行外来人员出入宿舍登记制度和宿舍考勤制度。

(五)发挥学生会、社团等组织的积极作用

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实践证明,学生宿舍安全稳定的主体是学生。所以,一定要依靠学生本身来开展活动,形成有效的安全管理机制。在宿舍的安全管理过程中,需要真正发挥学生会、社团等组织的作用,增强学生人身保护和财产保护的意识。同时,学生干部是领导、老师、学生之间的纽带,在安全管理中要做好“信息员”,及时解决各种问题,建立一个安全稳定的管理体系。

(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进宿舍活动

宿舍是最能让学生放松的场所,也是最能让学生发泄的场所。当一些学生有心理障碍时,他们的一言一行都能在宿舍表露出来。每个班都设有心理委员,他们要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在每个宿舍都要设立心理观察员,从而保证信息畅通,及时将有心理问题同学的情况反馈给心理委员和班主任,并协助老师和心理医生做好该同学的心理疏导排忧工作。还要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可以在网上利用“QQ”倾诉,让不愿意暴露身份的学生通过网络与辅导员沟通,开展咨询救助工作,减少和释放学生在人际关系、情感、学习、就业和生活等方面的茫然和压力。通过以上活动让每个宿舍都成为温馨和谐的家园,营造良好的宿舍氛围。

总之,提高高校宿舍安全管理的质量与学生的自身安全有着直接的联系,同时也对学校的稳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各个高校都应高度重视加强宿舍安全管理,创建安全、有序、和谐的宿舍环境,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场所,为学校发展助力。

【参考文献】

[1]杨琳琳.关于高校学生宿舍安全问题的几点思考[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2)。

[2]石 莹,周 喆.构建“三层一体”大学生宿舍安全管理体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6)。

4.学生宿舍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篇四

1、学生宿舍是学生集体居住的场所,全体同学必须自觉做好集体消防安全工作,发现不安全的情况应及时报告,积极主动采取防范措施,杜绝一切消防案件和事故的发生。

2、学生宿舍严禁使用明火(如打火机、火柴等),禁止用电炉取暖、用热得快烧水,更不允许私自拉接电源。

3、宿舍区内的消防设施、器材,任何人不准乱动,无故损坏。若有发现严加处理。

4、学生宿舍实行安全值日生制,每天有一名学生负责本宿舍的消防安全检查并向值周老师报告。

5、在宿舍区内发现可疑消防隐患,学生都有义务报告学校有关部门,并要机智地控制消防隐患的发展。

6、男、女生不准互串宿舍,任何学生不准将非住校生及外人留住本宿舍内。

7、学生除父母外,一律不准在宿舍内接待外来客人。

牛营子小学

5.学生宿舍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篇五

1、严格执行楼栋值班纪律规定,坚守值班岗位;

2、认真做好每日防火安全巡查并按要求填写《每日防火巡查纪录本》;

3、认真做好楼栋公共公共消防安全设置的管理和维护,严禁挪作他用,发现缺损应查明原因并及时上报;

4、认真做好学生楼栋配电房的检查和管理,严禁违规操作;

5、严禁在安全门、楼梯和走道堆放杂物,保证学生楼栋安全通道的畅通;

6、严禁携带酒精、煤气、汽油等易燃易爆危险品进入学生楼栋;

7、学生宿舍内严禁使用热得快、电饭煲、电炒锅、电热杯、电炉等大功率电器设施,对违规人员,应当场责令整改,不听劝阻的,可予以没收处理;

8、严禁在学生宿舍内使用明火;

6.单身宿舍管理制度 篇六

为了加强员工宿舍管理,保障全体员工的正常工作和休息,建立良好的生活环境,特制定本制度。

1、宿舍由后勤服务部负责具体管理,由专人负责宿舍的日常事务及安全卫生巡查工作。

2、每周一上午为安全卫生检查时间,其他时间不定期抽查。

3、要按指定的房间床位住宿,不准留外来人员在宿舍住宿。

4、不准改变室内布局、在墙壁上乱写乱画、随意钉钉子,不准往窗外乱扔垃圾,要随时保持室内外清洁、卫生。

5、不准在宿舍大声喧哗、吵闹、酗酒滋事、传播淫秽物品、聚众赌博,做影响他人学习、休息的事。

6、宿舍内个人贵重物品,应自行妥善保管,严禁存放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物品及其他危险、违禁物品。

7、严禁在宿舍内私接电源,不准使用电热器和明火,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报告。

8、爱护公共财物,节约用水用电,做到人走灯灭、随手关好水龙头和电器开关。丢失、故意损坏公共物品、电器等设施要照价赔偿。

9、宿舍的住宿安排由后勤服务部具体负责。各部门新员工或辞退人员及时与后勤服务部联系,由后勤服务部统一调整和安排,并不定期进行抽查。

7.单身宿舍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篇七

大学时期是青年个性心理成熟和知识能力增长的重要时期, 大学生在校期间, 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在学生宿舍度过, 学生宿舍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休息的基本场所, 是影响大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因素。主要表现为:

(一) 学生宿舍是大学生社会交往和相互影响的重要场所。

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 共同住在一个相对狭小的空间里生活, 需要学会适应其他同学的个性、生活习惯。学生宿舍成为大学生步入社会之前最重要的社会交往和交流的场所, 这里是他们学会如何友善地与人相处, 学会宽容和与人沟通的第一课堂。

(二) 学生宿舍是学习的重要场所。

学生宿舍也是学生自习的重要场所, 即使经常去图书馆、教室自习的同学也总会有一定的时间留在宿舍看书。在电脑日益普及的今天, 学生在宿舍用电脑学习和上网的时间也逐渐增多, 学生宿舍的学习功能更为突出。

二、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

由于学生宿舍对大学知识增长、价值观形成、人际交流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我国高职院校历来十分重视学生宿舍管理。进入二十一世纪, 随着高职院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传统的宿舍管理也悄然发展变化并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在新形势下用新方式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宿舍管理, 是我们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

(一) 办学规模、层次的不断扩大。

为了提高高职院校办学的规模效益和经济效益, 高职院校的精力主要是用在各种改革上, 扩大办学规模和层次上。高职院校为了生存想法设法地去追求升本, 而不考虑后勤的实际承受能力, 有的甚至在宿舍紧缺的情况下, 为了生源在一幢宿舍楼中间隔一下, 就形成了男女生同住一幢宿舍楼的混乱情况。一旦发生火灾, 消防通道不能及时打开, 后果将不堪设想。

(二) 后勤服务向社会化发展。

后勤服务所有项目逐步向企业化和半企业化过渡, 实行自主经营, 独立核算, 自负盈亏, 自我发展的道路。服务成果以商品交换的形式, 实行等价的有偿服务。另外, 后勤部门成为事业单位的企业, 学校保卫部门责任相对被弱化, 学生管理部门和宿舍管理部门的管理脱节, 增加了宿舍安全管理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三) 服务对象的条件变化。

作为服务对象的大学生, 其生活条件逐步由贫困型向富裕型和小康型转化。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 处事缺乏冷静, 个性比较张扬, 缺乏社会阅历及生活磨炼, 导致他们公德和守规意识淡薄。一是对周边的不道德和违纪行为深恶痛绝;二是希望自己的日常行为不受任何约束。社会公德和守规认知的双重标准使大学生的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遵章守纪与现实中的行为出现脱节;三是在传统的宿舍管理中, 对学生的管理偏重于培养和引导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如卫生检查、安全检查、文明宿舍评比等。这些方面固然重要, 但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活跃、自我意识强烈, 这些传统的学生宿舍管理手段和方法往往不适应或不足以加强对学生的“育人”管理很多学生管理者担心学生受不良影响而对学生多加干涉, 而学生往往对此持有逆反之心, 造成了负面的沟通效应。

(四) 缺乏安全防范意识。

一方面由于学生防盗意识不强, 贵重物品随意摆放, 不注意保管, 从而引发学生内盗事件逐年增多。宿舍防盗设施不全, 学生宿舍失窃事件频频发生, 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许多的不便, 也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另一方面学生的消防意识普遍不强。违章使用电器, 使用明火的情况增多, 私拉乱接电线的现象也不少。

(五) 宿舍楼消防通道门与安全管理上存在矛盾。

宿舍楼消防通道门按照消防要求是要始终保持敞开状态的, 但这样又容易引发失窃以及其他管理上的问题。另外, 部分学校由于男女生比例较大, 不能合理地安排男女生分开住宿, 导致一幢楼房隔开几层男女生混住, 安全通道就无法顺利畅通。一旦发生火灾事故, 极易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这些安全问题的存在, 究其原因主要因为学生安全意识不强、学校安全制度不全、宿舍安全管理不严。后勤如何与学校齐抓共管搞好学生宿舍的安全管理是一个还需不断尝试的新课题。

三、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管理的应对措施

在新形势下, 如何加强学生宿舍管理, 充分发挥学生宿舍这块课堂之外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 是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部门的工作必须深入到学生宿舍。

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宿舍管理, 要贯彻落实物业管理和学生管理相分开的原则, 学生宿舍的物业管理可以由后勤服务实体或其他部门管理, 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日常行为规范管理, 则主要由学校负责, 且只能加强, 不能削弱。必须明确学生宿舍管理中教育职能由学校学生部门直接负责, 要将学生政治思想工作进宿舍。具体来说, 学生处和学校团委应联合起来, 将工作平台直接建立在学生宿舍楼, 将过去在机关中以发文、发通知、发号令的工作形式转变为到学生宿舍直接为学生排忧解难, 服务学生、管理学生。专职辅导员应进驻学生宿舍楼, 与学生同食宿, 白天在学校办公室上班, 晚上有人在学生宿舍办公室值班, 及时掌握学生的动态, 解决学生突发事件, 贴近学生, 让思想政治工作更有效地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之中。

(二)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宿舍管理人员队伍和信息员队伍。

无论是采取何种管理模式, 学生宿舍管理队伍的建设是一个重要任务。学生宿舍管理是“育人”的重要方面, 在学生宿舍管理人员的聘用中, 不能仅从降低经济成本角度聘用普通服务人员, 应从育人的角度出发聘用能够在人格魅力方面影响学生、在生活经验上指导学生、具有较高政治思想觉悟的高素质人才, 使学生宿舍管理人员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和知心朋友。及时准确掌握来自学生的引发安全稳定问题的信息是制定维护学校安全稳定措施的重要依据, 为此高职院校要重视建立学生宿舍信息员制度, 保证信息渠道的畅通。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便于有的放矢地采取对策, 把影响安全稳定的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 同时又可以通过学生信息员传达各种安全稳定政策要求, 加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防范, 自觉提高维护安全稳定就是要维护人身与财产不受侵害, 以创造一个无意外事故发生的服务场所。

(三) 在学生宿舍管理中注入新的管理理念。

应改变过去学生宿舍管理中“以物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良好生活习惯为主的传统管理理念, 实行“以人为中心”,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的新管理理念。学生宿舍管理人员应实行人性化的管理, 在处理各种问题与矛盾中本着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引导学生的思想化解问题与矛盾。另外, 管理人员要及时修改不适合的规章制度和进行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更新, 达到“物”、“制度”与“人”的合理要求相互协调与适应, 从而降低管理难度和减少管理矛盾;还要深入研究大学生心理特点, 因循善诱, 帮助大学生解决青春期的焦虑、人格障碍, 以及学习压力、社会交往不当或失恋引起的心理失调等精神问题, 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 建立良好的人际沟通方式和应对挫折方式;除此之外, 还可以利用校园网站, 建立学生与宿舍管理人员交流信息平台, 使沟通渠道更为多样化。总之, 通过多种手段, 在学生宿舍管理中注入新的管理理念, 使学生宿舍思想政治工作做实、做活, 从而达到管理育人的目标。

(四) 学生参与, 发挥学生骨干作用。

大学生宿舍安全稳定工作中, 学生是主体。因此, 必须依靠学生开展工作。一要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二要利用合同明确安全责任。学校可以与学生签订安全合同或协议, 明确学生、家庭及学校的相关责任。三要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因为学生干部是广大学生与领导、老师、管理干部、服务人员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在安全管理过程中可以起到思想工作的“指导员”、反馈情况的“信息员”、制止事态的“战斗员”、解决矛盾的“调解员”、完成任务的“指挥员”等作用。

摘要:学生宿舍是大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 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管理面临着传统管理模式不适应新的教育体制等方面的问题, 应采取以下措施加强高校学生宿舍管理:高校学生管理部门的工作必须深入到学生宿舍;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宿舍管理人员队伍和信息员队伍;在学生宿舍管理中注入新的管理理念;学生参与, 发挥学生骨干作用。

关键词:学生宿舍,安全管理,学生参与

参考文献

[1].张再丽.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职业教育, 2009

8.单身宿舍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篇八

摘要:近年,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的逐年增长,宿舍管理力度逐渐不足,宿舍安全防控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研究以郑州大学为例,依托学生宿舍自律委员会这支专业队伍,采用行为安全管理中“行为—诱因—干预—结果—反馈”的研究模式,设计安全检查表,探索行为安全管理模式在高校学生宿舍安全防控中的应用。

关键词:行为安全管理;学生宿舍;安全防控;高校:安全检查表

高校是开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维护高校的安全稳定工作非常重要。宿舍作为在校大学生生活起居、学习交流的最重要、最频繁的场所,保证其安全就更为重要。然而,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多,电器设备的日趋多样化和使用的频繁化,安全隐患也日益增多。新形势下,如何找到有效的、便捷的、操作性强的管理体系,以维护高校学生宿舍安全防控工作尤为必要。

一、当下学生宿舍存在的不安全行为和安全隐患

(一)用电安全隐患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量电子产品和通电设备被学生在宿舍中使用,其中不乏变压器、移动电源等新进电器,也存在热得快、吹风机、暖手宝、电饭锅、电熨斗等宿舍禁用的大功率电器设备,甚至还有伪劣电器。同时,这些电器设备的不恰当使用和不安全存放大大增加了发生用电事故的可能性。

(二)消防安全隐患

消防安全一直是室内空间安全关注的焦点。学生宿舍楼属于人员密集型场所,大学生又缺乏安全逃生的演练,一旦发生火灾,后果非常严重。然而,在这样的形势下,宿舍仍存在抽烟、点蚊香、用蜡烛等使用明火的行为。不安全地使用电器设备也容易引起火灾。

(三)财产安全隐患

当下学生的消费水平显著提高,然而,无论是对于钱款,还是对于手机、电脑、相机等贵重物品的保管能力与保护意识都还是比较滞后的。例如:手机、电脑、相机等贵重物品常随意置于桌面或放在储物柜中,没有上锁以及随手关门的习惯都增加了失窃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二、行为安全管理模式探索

行为安全,简称BBS,主要是基于行为科学、安全管理科学、心理学等学科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种安全管理方法。它着眼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纠正人的不安全行为,促使人们形成安全意识和安全习惯,做出安全行为,即通过对学生在宿舍中的不安全行为的行为收集、诱因分析、实施干预和结果反馈,按照“行为一诱因一干预一结果—反馈”的模式,对学生的不安全行为进行循环管理,促使良好安全氛围的形成,从而提高学生宿舍的安全水平。

把抓安全的出发点和切入点都放在学生身上,即抓行为安全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学生的安全,抓行为安全的基础是依靠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高校将行为安全管理模式引入高校学生宿舍的安全防控中,通过观察不安全行为并收集相关数据,对个人行为过程进行干预,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解决办法,然后再次进行过程干预和结果反馈,适时地调整管理模式,以形成良性循环。

三、行为安全管理模式在高校学生宿舍安全防控中的应用

基于以上理论,笔者建议以郑州大学成立的学生宿舍自律委员会为例,依靠安全工程学科知识体系,以安全检查表为载体,多部门协调管理,将行为安全管理模式应用到高校学生宿舍的安全防控中去。

(一)不安全行为的识别与收集

高校可以通过查找资料、座谈、走访、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进行行为收集,将大学生在宿舍生活学习过程中的不安全行为、宿舍物品使用中存在的不安全状态、管理上的缺陷等详细如实地记录下来,并进行分析。高校要列出系统、完整的安全检查表,重点包括控制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因素,避免学生自律委员会在检查过程中的走过场和盲目性,从而提高行为安全管理工作的效果和质量。

(二)针对“不安全行为”的分析

基于大量的调查问卷样本数据的统计分析,笔者发现只有约60%的学生对宿舍安全有较高的关注度。而私拉电线、滥用变压器、抽烟、点蚊香等使用明火的行为在学生宿舍中仍屡见不鲜。高校可以通过对不安全行为人的严格管理,对他们加强安全教育、检查和督导,使其明确认识到自身行为的不安全性,以及可能引起的后果的严重程度,从根本上防微杜渐,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此外,学生宿舍的生活设施不完善,无法满足相关需求也是不安全行为发生的重要促因。针对此因,高校应当联系后勤保障部门,解决不合理的方面。

(三)事先传达安全行为的干预方法与要求

行为安全管理模式的创新之处在于应用事前预防的基本原理,通过事先传达安全行为的干预方法进行管理,这有利于形成安全行为先入为主的思想和环境。走近学生,深入接触,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是行为安全管理模式的前提;开展日常教育,宣传安全相关知识与安全事故案例,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和坚持安全的行为举止是基础;进行过程干预,改变不安全行为的发生是补充和保障。这三个关键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长期、大量、细致的工作。

(四)形成良性循环的结果反馈

观察不安全行为并收集相关数据,进入一线场所了解一线资料,对正确的行为给予激励,对不安全的行为在出现时就进行纠正和指导,对不能现场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在后期解决,这对于行为安全管理模式的应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要进行理论分析,探讨问题存在的原因和规律,提出解决办法,并协调各部门进行过程干预。例如:结合学生自律委员会的检查情况、辅导员的走访情况与后勤的管理情况,综合结果反馈,适时调整管理模式,并对个人行为过程进行干预,阻止不安全行为的发生,并反馈相关的结果。

四、结语

上一篇:有一种爱在你理解之外读后感下一篇:体育优秀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