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的励志名言(精选13篇)
1.中学生的励志名言 篇一
关于中学生的励志名言
那些尝试去做某事却失败的人,比那些什么也不尝试做却成功的人不知要好上多少。
恐惧自己受苦的人,已经因为自己的恐惧在受苦。在真实的生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
要冒一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去做愿意去冒险的人。
“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
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量源泉之一,也是成功的利器之一。没有它,天才也会在矛盾无定的迷径中徒劳无功。在世界的历史中,每一伟大而高贵的时刻都是某种热忱的胜利。
你一天的爱心可能带来别人一生的感谢。
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海不辞水,故能成其深!没有热忱,世间便无进步。
没有什么事情有象热忱这般具有传染性,它能感动顽石,它是真诚的精髓。
一个人几乎可以在任何他怀有无限热忱的事情上成功。强烈的信仰会赢取坚强的人,然后又使他们更坚强。失败是什么?没有什么,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么?就是走过了所有通向失败的路,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如果不想做点事情,就甭想到达这个世界上的任何地方。没有哪种教育能及得上逆境。
一个人除非自己有信心,否则带给别人信心。
障碍与失败,是通往成功最稳靠的踏脚石,肯研究利用它们,便能从失败中培养出成功。
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人生舞台的大幕随时都可能拉开,关键是你愿意表演,还是选择躲避。
能把在面前行走的机会抓住的人,十有八九都会成功。平凡的脚步也可以走完伟大的行程。
顾客后还有顾客,服务的开始才是销售的开始。
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所别人所不能吃的苦,是为了收获得不到的收获。
销售是从被别人拒绝开始的。
好咖啡要和朋友一起品尝,好机会也要和朋友一起分享。生命之灯因热情而点燃,生命之舟因拼搏而前行。拥有梦想只是一种智力,实现梦想才是一种能力。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人的才华就如海绵的水,没有外力的挤压,它是绝对流不出来的。流出来后,海绵才能吸收新的源泉 每天早上醒来,你荷包里的最大资产是个小时——你生命宇宙中尚未制造的材料。
2.中学生的励志名言 篇二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就是人们为了实现人生理想而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首先表现为人要立志、确立人生的远大志向;其次表现为强调人要笃志、坚志, 以顽强的意志坚持和实现自己立下的志向。励志教育, 是人生观教育, 是指运用心理学、成功学原理和自我效能理论, 通过系统、科学的教育, 唤起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成就动机, 培养学生自我规划和自我管理能力, 较为系统全面地培养学生的成功品质, 激发学生潜能的教育[1]。
21世纪, 励志教育所预示的不仅仅是社会的一些外在变化, 更意味着人们在社会转型时期所产生的思想上的深刻的、内在的转变。加强中专学校学生的励志教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也是社会的重任, 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 加强中专学校学生的励志教育, 就是对人性的充分肯定, 对人的潜能智慧的信任, 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中学生的积极因素, 激发中学生的创造活力, 同时, 能增强中学生的自信心, 自觉地把“他律”转化为“自律”, 增强道德修养, 内强素质, 外塑形象, 获得个人素质的整体提高。
第二, 加强中专学校学生的励志教育, 可以为学校在改进教学方式、优化学校管理方面提供参考资料, 进而从实际出发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措施来加强学校的全面建设。
第三, 加强中专学校学生的励志教育, 能更准确地了解和掌握中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及其发展趋势, 在某些方面为中专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帮助。
1 中专学校学生励志思想的缺失所呈现出来的现状
中专学校隶属于地方政府, 它肩负着为当地培养大量实用型专技人才的重任, 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临沧卫生学校创建于1958年, 2005年经云南省教育厅评估、省政府认定为省 (部) 级重点中专学校。临沧卫校已成为临沧市重要的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培养基地, 建校以来, 为临沧及周边地区培养了许多中级卫生技术人才。临沧卫校以严格管理、重视能力、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 为临沧市人民的健康服务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与国内、省内很多同类学校相比, 无论是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科研水平还是学校知名度等都存在很大差距。为了使学校更好的发展, 不断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缩小与其他同类学校的差距, 对如何加强中专学校学生的励志教育做一些思考是非常有必要的。
从平时对学生的观察、谈话和一些简单问卷调查中来看, 一部分中专生思想活动的主体性、独立性、多变性明显增强, 但仍有很大一部分中专生在思想上、行为上存在一些问题, 值得我们关注。
1.1 个人人生目标的确立 (见图1、图2、表1)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一个人想要成功, 首先应该确立一个人生目标, 接下来就是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奋斗。对中专学校学生所做的调查中, 在问到学生有无理想时, 有49%的学生理想远大, 45%的学生理想模糊, 而选择无理想和无所谓的学生各占3%;对另一个有无明确人生目标的问题, 56%的学生选择比较清楚自己的目标, 36%的学生选择不清楚, 而选择过一天算一天和没有想过的学生各占4%。重点中专的大部分学生都有明确的人生目标, 很多学生还想以后上重点大学或出国留学。而中专学校的学生进入学校之后, 就失去了努力的目标, 丧失了前进的方向。中专学校的学生基础较差, 在起点上低于重点中学的学生, 他们时常感到无事可做, 迷失了人生方向。
以上调查结果表明, 大部分学生是有自己的人生目标的, 而且尽可能地想让自己在毕业后能够更好地发展, 这是积极向上的, 但36%这个数据也反映出一个问题:中专学校中也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人生目标模糊, 不清楚自己在社会、在学校的位置, 这样的状况导致这些中专生整天精神懒散、无所事事, 甚至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将大好的时光浪费在无聊的事情上。
因此, 帮助中专学校学生在入学后能尽快树立一个明确的人生目标是很重要的, 也很有必要, 关系到学生在校期间是否有所收获、是否能实现自身价值。
1.2 中专学校学生在实际学习、生活中的表现
中专学校学生思想上的转变往往从行为上表现出来, 从中专学校学生的行动中可以探究中专生在励志、自强精神上的思想状况。
1.2.1 对生活的规划、安排 (见图3、图4) 调查中, 有81.1%的学生在规划生活时懂得合理安排、劳逸结合, 尽管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娱乐与学习之间的尺度, 但依然有3%的学生只知道“死读书”, 有3.8%的学生没有认真规划自己的生活, 有12.1%的学生自主生活能力弱, 生活目标模糊。另外, 有35.3%和52.6%的学生分别认为中专3年应学好专业课, 多参加社会实践, 积累经验, 但也有8.3%的学生认为中专3年应好好玩乐, 学习过得去就行, 3.8%的学生没有打算, 过一天算一天。
以上调查数据表明, 中专学校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比较注重学习成绩和社会实践的, 但仍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具体的学习、生活计划, 也没有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即使有学习计划的学生, 也很少有坚持按计划进行学习的。
1.2.2 学习动力、学习状态和学习目标 (见表2) 中专学校学生的认知自我、发展水平和自学能力都还有待提高。重点中专的学生学习态度比较端正, 对自己的学习有明确的认识, 在学习时有很强的求知欲、主动性, 有很好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干扰也能及时排除, 始终将自身的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而普遍中专学校学生一旦跨进了校门, 就很容易向消极方向转变, 成为“60分”的拥护者, 学习重视程度不够, 主动性、计划性减弱, 学习态度不端正, 精力分散, 要求较低。
中专学校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上总是很被动, 过分依赖教师, 教师讲什么就听什么, 教师不讲的自己也不会主动去看, 对于一些名著或者是与专业相关的书籍, 看得则更少。
通过调查, 我们不难发现, 中专学校学生尽管面临“先天不足”的弱势环境, 但仍有积极、向上的一面。可是不容忽视的是, 有一些学生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人生方向迷失、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艰苦奋斗精神淡化、自立自强精神缺乏、学习动力严重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给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带来了阻碍, 因此, 每位学生应该将励志作为提高自身综合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
2 影响中专学校学生励志教育的主要因素
2.1 中专生自身的因素
自我教育是一种自觉的、有目的的活动, 建立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之上, 为了一定的目的而进行的自我学习。自我认识就是个体对自身的思想动机和行为表现等方面的审察、认识以及进而做出的目标选择[2]。由于中专学校学生的经济压力、就业压力相对较大, 使得他们的思想容易产生矛盾和困惑。
2.1.1 中专学校学生思想与实际行为之间的不一致
各种社会思潮的涌入、硬性灌输教育方式的滞后性、政治理论内容的空洞性、价值观念缺乏时代感, 这些都使中专生产生一定程度的逆反心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才竞争、知识竞争和优胜劣汰, 使中专生更关注自己的命运。相当一部分学生把自我利益看得很重, 忽视集体利益和自身思想、道德的修养, 这大大限制了中专学生思想道德的觉悟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2.1.2 中专学校学生积极进取的强烈愿望和缺乏自我改造毅力之间的矛盾
中专学校学生意识到了自身的不足, 加之社会普遍对中专学生的学历、综合素质、各种技能及能力提出的高要求, 使他们只有更积极地面对社会竞争, 才能适应社会, 因此表现出了积极进取的强烈愿望。然而, 在现实生活的行为方式中, 中专学校学生通常表现得优柔寡断, 缺乏应有的信心和毅力。绝大多数学生懂得在学校里应在保证优异专业成绩的前提下, 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积累社会经验, 但在实际行动中, 随着学习的深入, 专业知识的枯燥乏味使他们逐渐失去兴趣, 各种社会利益的诱惑使他们转移重心, 遇到挫折就会消极, 对进行自我改造具有较大的惰性, 并缺乏自强不息的精神, 艰苦奋斗精神淡化, 学习动力不足。
2.1.3 中专学校学生在身体、心理素质方面的不协调
中专学生要全面发展, 不仅需要强健的体魄, 更需要健康的心理。但是, 学生生活在一种比较优越的环境中, 有的学生甚至是“养尊处优”, 锻炼身体、增强体魄已经被遗忘得无影无踪, 体育运动成了学生的“附属运动”。中专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限, 提供给学生的体育设施不是很多, 因此, 学生更不愿把时间用在自己不感兴趣的体育运动上。同时, 多种思想文化的融合, 物质生活环境的悬殊, 引起了部分学生认知失调、心理失衡, 心理素质严重变差, 遇到曲折和坎坷就变得脆弱不堪, 甚至轻生。中专生身体与心理素质的不协调, 使得他们在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挫折时, 容易产生自卑感, 没有坚韧不拔的毅力、自信, 也没有过多的体力和精力。因此, 在他们看来, 励志就更显得无关紧要了。
2.2 学校环境的因素
学校环境是影响中专学生励志教育的客观因素。由于中专学校地理环境不够优越、办学资金不足等问题, 使得学校教学设备不够先进, 这就给学校的发展和科学化、技术化、信息化教学带来一定阻碍。校园建设的不健全给中专生在生活和学习上产生了一些影响, 甚至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有学者认为, 学校文化建设是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需要校长引导, 全体师生共同营造, 并逐步形成全校的共识和全社会认同[3]。如果师生在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下, 没有将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学习体验相互融合而最终形成统一的学校文化观念, 那么就会让学生对学校的制度产生排斥, 进而做出一些与学校办学理念相悖的行为, 表现为厌学、不遵守校纪校规等, 从而阻碍了学生的成长。
另外, 中专学校师资力量薄弱, 加之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 学校教师的教学方法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学生的求知需求。尽管近些年来, 学校已经对教师的考核、录用很严格, 并且尽可能地结合学校实际定期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检查, 注重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 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 中专学校教学方式的不创新、教学制度的不完善等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观和成才观。
目前不少中专学校对学生心理工作的开展情况还不理想,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比较单一, 形式仅限于个别心理辅导或心理咨询。同时, 中专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那些有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的学生, 而不是针对全体在校学生, 忽视了正常学生的心理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不足, 中专学校的专业心理教师较少, 教育的针对性不强, 效果不理想。中专学校对学生心理工作的不到位,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专学校学生励志教育工作的开展。
2.3 家庭教育的因素
家庭教育是指家中长辈尤其是父母通过言传身教和生活实践对后代施加影响的活动[4]。学习化社会的到来, 要求教育不再局限于学校, 家庭在建立学习化社会中也应该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在我国目前的家庭教育中, “望子成龙”是许多家长对孩子的价值追求, 而优良传统美德的培养却受到了忽视, 孩子自立自强、艰苦奋斗、集体主义精神和崇高理想的培养更是被淡化。
长期以来, 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 都深受传统教育思想与模式的束缚, 传统的家庭教育不适应中专生成长的需要。在家庭教育中, 父母偏重说教, 子女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往往由父母代劳, 对于如何做人、如何独立生活、如何培养独立的思考能力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却常常被忽视。有的家长将分数作为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 从而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参与性和创造性发展。
有的家长对孩子过少教育或关心, 使得无数中专生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随风飘荡, 掉进恐惧、自卑、绝望的黑暗中苦苦挣扎。他们要么麻木地混迹人生, 要么以各种错误的方式寻求解脱[5]。因此, 家庭教育对于中专生来说, 影响程度仍然很大, 是中专学生励志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所以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应该是终身的。
2.4 社会的因素
社会给中专生树立竞争意识、效益意识、参与意识、开拓创新意识和民主法制观念提供了一个平台, 但社会的多种复杂因素也给中专生带来了诸多消极的影响。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使中专生学习、生活、娱乐等方面的需求得到了极大满足, 但网络也难免混杂各种错误的思想、言论、观点, 如大量的黄色、暴力、犯罪信息, 对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中的中专生身心健康极其有害, 容易导致他们思想混乱, 迷失方向。
优越的成长环境是中专生缺乏进取精神的社会因素之一。当代中专生的成长无论是物质条件, 还是个人生活的空间都比以往更加广阔和充裕, 生活条件的优越, 却不一定能让中专生真正成长为负责任的社会人。
3 加强中专学校学生励志教育的一些思考
中专学校学生在当前社会竞争的大潮中, 心理上处于弱势, 学校人文环境相对落后, 办学条件相对较差, 知名度不高, 教学质量也相对落后。因此, 中专学校学生的生存状态更值得关注, 思想现状更令人担忧, 这必然会引起我们对如何加强中专学校学生励志教育的思考。
3.1 中专生自身的教育、参与、提高和自我管理
外因总是要通过内因才会起作用, 中专生自身的努力、自我教育是其成长成才的关键。中专学校学生要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有学者认为,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 是与他主学习相对立的一种学习方式[6]。终身学习能让我们在人生道路上收获更多。励志教育就是让中专生不要安于现状, 要不断确立新的目标, 并努力使之实现的教育, 所以, 励志教育是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提出终身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保罗·郎格朗认为终身教育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方面是说一个人受教育的时间应该是伴随着他的一生;另一方面是说一个人受教育的场所应该包括学校、企业、家庭、社区以及网络学校等各种场所, 而不是仅有学校一种场所。学习的过程也是一种习惯, 任何一个在青年时期掌握了一定技艺的人可以在任何时候成为新的技能的初学者和实践者[7]。
因此, 学生自己的参与、管理是自我效能理论的一种体现, 是加强励志教育的重要途径。
中专学校学生要学会自我反省、自我教育, 能客观、准确和全面地看待自己, 把自己的优、缺点作为提高和完善的起点;培养自己较强的责任心、自信心和坚强的毅力, 主动参与到学习、生活中去, 增强自控能力。例如:合理分配学习、娱乐的时间, 凡事有个尺度, 不虚度年华。人的一生都需要学习, 不断接受教育, 即活到老, 学到老, 只有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才能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3.2 增强中专学校学生励志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现实生活中, 由于每个人有着各自不同的个性、态度和心理状况, 中专生在知识水平、思想认识、接受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 因此中专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时, 必须从学生的自身特点出发, 贴近社会和学生的实际, 将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改进教学方式,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只有这样, 才能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中专学校应在课堂学科教育中渗透励志教育, 将学校励志教育工作分解为若干主题教育活动, 并围绕这个主题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活动, 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的完善和发展。
另外, 中专学校要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做好学校与家长的协调沟通工作, 让家长主动参与到学生的励志教育工作中来, 让学生感受到家庭与学校的关心, 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体会到自己肩上那份家庭与社会的责任, 不断鞭策自己, 刻苦学习, 为未来的生活努力拼搏。例如:利用新生入学这一时期和每个学期给学生家长寄发信件的机会, 与家长建立长期的联系, 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 主动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上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 还可以通过开展大型活动, 邀请家长来学校参加, 使家长更直接、更清楚地理解学校的教学方式和教育理念。
3.3 加强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和理论方面的教育
校园文化具有强大的育人作用, 成为引导、激励中专生的外在动力。精神文化形态是校园文化氛围的灵魂所在, 它主要体现学生在各种校园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有风格, 涉及学生的理想追求、观念转变、道德修养、行为自律、心理优化、纪律约束等各方面, 从而成为激励学生向上的精神力量[8]。中专学校要根据中专生成长的规律, 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活动, 如举办有关人生、理想的演讲比赛, 开展具有教育功能的讲座、阅读活动, 通过校报和校园广播站等传播各种励志教育信息等。
进入学校后, 学校就应该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 通过各种形式, 帮助他们尽快完成角色和心理的转换, 尽快适应学校生活, 创造优良的校风、班风,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校还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中专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相对滞后, 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研究在许多中专学校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中专学校应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心理学科方面的课题研究, 理论研究应紧密结合中专学校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目标是尽快构建具有特色的、适合中专学校学生心理的健康教育模式, 为中专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提供优越的环境。
3.4 社会对中专学校学生的关注以及采取相应的措施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 他们的思想状况直接关系着祖国未来的前景, 关系着社会的发展和祖国的前途。因此, 社会必须对中专学校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社会是学校教育的强大后盾, 社会要为中专学校健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提供保障, 要不断健全、完善思想教育的各项规章制度, 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落实, 为其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证。
同时, 社会还要尽可能地为中专生的成长营造一个宽松、健康的环境。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身心健康的保持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 除了直接教育的影响和作用外, 还需要在耳濡目染中得以熏陶和发展, 这有赖于学生所处的心理环境[9]。因此, 社会要不断接纳中专生, 让学生走向社会, 了解社会, 了解现实, 让学生重新调整自我, 摆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找准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让学生置身于各项丰富多彩的活动中, 能较客观地认知自己, 树立正确、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4 结语
中专学校学生的励志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它对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中的中专生起到引导和鼓励的作用, 对于中专学校进一步做好学校建设和中专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参考和借鉴作用。
励志是人生的航标和动力, 加强中专学校学生励志教育是每位学生提升自身整体素质的关键, 是中专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任务, 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求和必然选择。
摘要:面对社会的复杂变化和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 中专学校学生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上发生了比重点中学学生更明显的变化。针对中专学校学生的特点, 对中专学生思想上、行为上在励志方面的现状进行思考, 分析影响中专学校学生励志教育的主要因素, 并结合实际对这方面做出一些思考, 提出加强中专学校学生励志教育的对策。加强中专学校学生励志教育对中学生成长成才, 健康、长远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专学校,中学生,励志教育
参考文献
[1]许金声.人格三要素改变命运[M].北京:华文出版社, 2003.
[2]王玉生.中国教育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3]赵中建.学校文化[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4]杨宣筑.家庭教育与青少年成长[J].中国妇运, 2004 (11) :46-47.
[5]瞿葆奎, 郑金洲.中国教育研究新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6]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7]保罗.郎格朗.终身教育引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5.
[8]王锦宝, 刘亚军.学分制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燕山大学学报, 2006 (4) :139.
3.改变人生的32句励志名言 篇三
1.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2.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一次机会中都看到某种忧患。
3.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不为失败找理由,只为成功找方法)
4.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5.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6.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7.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8.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9.一个有信念者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
10.每一次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11.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12.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
13.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14.欲望以提升热忱,毅力以磨平高山。
15.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
16.一个人最大的破产是绝望,最大的资产是希望。
17.不要等待机会,而要创造机会。
18.如果寒暄只是打个招呼就了事的话,那与猴子的呼叫声有什么不同呢?事实上,正确的寒暄必须在短短的一句话中明显地表露出你对他的关怀。
19.昨晚多几分钟的准备,今天少几小时的麻烦。
20.做对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对重要。
21.人格的完善是本,财富的确立是末。
22.没有一种不通过蔑视、忍受和奋斗就可以征服的命运。
23.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
24.没有天生的信心,只有不断培养的信心。
25.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26.人性最可怜的就是:我们总是梦想着天边的一座奇妙的玫瑰园,而不去欣赏今天就开在我们窗口的玫瑰。
27.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
28.失败是什么?没有什么,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么?就是走过了所有通向失败的路,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29.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
30.再长的路,一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31.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4.中学生励志的名言警句 篇四
2、学习正如挖井,再坚持一会儿也许便可以喝到甘泉。
3、知识永远战胜愚昧。
4、好脾气是一个人在社交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
5、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6、改变别人,不如先改变自己。
7、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
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9、对于要检查别人心灵的人,柏拉图要求他具备三样东西知识仁慈胆量。
10、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11、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12、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13、放弃时间的人,时间出会放弃他。
14、知识像宽阔的海洋,学习如航行的风帆。
5.激励中学生的励志名言 篇五
2. 奇迹不过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愿机会永远对你有利。
3. 醒来翻身闭眼你将继续做梦,醒来去奋斗你将圆梦。
4. 我不敢说我是最好的,但绝对是独一无二的,致自己。
5. 青年是宝藏,青年是黄金;宝藏要挖掘,黄金要熔炼。
6. 知识是死的,人是活的,我相信获得终究会战胜死的。
7. 人不能创造时机,但是它可以抓住那些已经出现的时机。
8. 我总把时钟调快几分钟,因为我习惯走在时间的前面。
9. 人生如果想攀上成功的阶梯,就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
6.中学生的励志名言句子 篇六
2、生命不是要超越别人,而是要超越自我。
3、毅力能够征服任何一座高峰。
4、要成就大事业就要趁青年时代。
5、永远要记得,成功的决心远胜于任何东西。
6、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缺乏自信是失败的主要原因。
7、成功来自使我们成功的信念。
8、人生就像骑单车,想坚持平衡就得往前走。
9、即使行动导致错误,却也带来了学习与成长;不行动则是停滞与萎缩。
10、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构成生命的材料。
11、跟自我说声对不起,因为以往为了别人难为了自我。
12、人生最大的挑战没过于战胜自我!
13、女孩要坚强,坚强为自我。女孩要努力,努力为未来。
14、悲观者说人生是一杯苦酒,乐观者说人生是一杯香槟,悲观者说人生是一杯清水,乐观者说人生是一杯甘露。早安~
15、把我的心境心思心肠心声心扉心怀心疼心爱心神心灵心肝心语心动心跳心愿一并送给你!愿你从今晨开始一切顺心安心爽心欢心永远开心!
16、你必须成功,因为你不能失败。
17、暗自悲痛,不如立即行动。
18、喜爱一切完美的事物,赞美并享受它们所带来的完美。
19、生活呆以是甜的,也能够是苦的,但不能是没味的。你能够胜利,也能够失败,但你不能屈服。早安!
7.中学生的励志名言 篇七
关键词:中学生,感恩教育,励志教育
一感恩励志教育的含义
1. 感恩教育的含义
所谓感恩, 就是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给自己的恩惠和方便由衷地认可, 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我国自古就有“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古训。感恩教育, 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 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识恩、知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感恩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逐渐形成感恩的态度和习惯, 使感恩成为个体的行为习惯, 成为个性品格的组成部分。
2. 励志教育的含义
励志, 《辞海》中的解释是“激励心志, 集中心力干某种事业”, 也就是奋发志气, 振作精神, 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实现远大目标。强调的是树立目标与志向, 并为之不懈努力。励志教育是指运用心理学成功学原理和自我效能理论, 通过系统的科学的教育, 唤起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成就动机, 培养自我规划和自我管理能力, 较为全面地培养成功的品质, 激发学生潜能的教育。通俗地讲, 就是勉励学生树立志向, 并积极创造条件实现志向的教育。
3. 感恩励志教育的含义
感恩是生命潜能的催化剂, 励志是人生旅途的引路人。感恩励志教育, 就是教育者兼顾地进行感恩教育与励志教育, 既培养学生的品德、激发学生的潜能, 又促进学生自我实现、培养学生立志成才, 兼顾了品德与才干, 以更好地成人、成才。要以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为宗旨, 以激发潜能自我实现为目标, 培养学生具有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的爱心与善意, 能够给他人以帮助, 给社会以回报, 而并不是要求他们一味地感恩。
二实施感恩励志教育的意义
现代社会, 物质生活极为丰富, 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 随之而来的是享乐主义盛行, 贪图安逸、不愿劳动、不愿奋斗以及厌学逃学, 生活无所追求, 人生没有目标, 精神空虚, 无所事事, 缺乏责任感等现象的出现。这些严重扭曲了正常的社会生活和人的健康发展, 压迫、限制了人的旺盛精力和创造的精神与能力。现代生产与生活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给人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 青少年学生因此而产生心理问题也层出不穷。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建议》中明确指出:“要积极倡导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 引导广大未成年人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 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感恩励志教育作为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形式, 我们要重视对学生的感恩励志教育, 不能只是针对贫困学生, 要在学生中普遍实施, 不能一味地说教, 要落实在行动中。现代教育, 包括德育, 教人学会生存、消费、享受, 其中就包含着教人奋斗, 奋斗是享受的前提, 也是享受和发展的内容和途径。进行感恩教育的同时也需要进行励志教育, 使学生励志成才, 为祖国作贡献。
在功利主义与应试教育的影响下, 学生的厌学、叛逆、网瘾、冷漠等问题日渐严重, 那么实施感恩励志教育, 走进孩子的心里、触动孩子的心灵, 意义重大且十分必要。
1. 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学校教育往往以文化课为主要导向, 中学生整天埋头于背诵和做题当中, 对德育不够重视, 感恩教育逐渐被边缘化。面对升学的压力, 往往又是以考大学、上大学等狭隘的认知偏差为主, 不利于青少年的长远发展。青少年时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通过感恩励志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感恩励志教育以唤起感恩、激发志向、培养意志和养成良好的品质修养、激励追求成功为目的, 符合德育的内在规律, 可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有利于学生树立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意识,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积极健康地成长。
2. 有利于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
依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在实际中影响青少年自我实现的多是情感、归属以及尊重等需要的缺失。如果学生能以感恩的心态看待他人与社会, 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与潜能, 发现自己的优缺点, 并积极完善自己, 学生便易在与同学、朋友的关系中体验到关爱、友谊和忠诚, 树立自尊, 减少孤独、挫败感, 进而追求自我实现。
3. 有利于传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感恩、励志本来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诸如“滴水之恩, 当涌泉相报”“施恩不图报”“志不强者智不达”“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等是中华文化的精华, 是应当传承的。进行感恩励志教育它可以塑造学生更具相容性的品行, 使学生更了解和认识自己,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进取心、事业心和冒险精神, 成为时代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发扬优秀文化精神。
4. 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发展
和谐社会体现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一个以感恩的眼光看待他人、社会、自然的人, 一个志向崇高远大的人, 可以正确地评价与定位自己, 融洽地处理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需处理好合作与竞争的关系, 通过感恩励志教育, 既可以培养学生追求成功的志向, 也有利于学生学会合作。因为, 有志之人必能积极进取, 感恩之人必能乐于合作。
三中学实施感恩励志教育的建议
1. 树立感恩教育理念, 重视励志教育
美国成功学大师安东尼·罗宾曾说过:“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先存有一颗感恩的心, 时时对自己的现状心存感激, 同时也要对别人为你所做的一切怀有敬意和感恩之情。”所以, 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不仅可以防止励志教育过于功利化, 其本身也可以成为励志教育的一个突破口和组成部分。
近年来“感恩励志教育报告大会”巡回演讲在全国各地学校推广开来。这种教育方式以“感恩的励志, 励志的感恩”为主题, 以传统文化为背景、语言和音乐为烘托, 通过情境互动, 旨在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与自主意识, 并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规划纲要 (2010~2020) 》的精神, 试图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实效性, 探寻全成员、全方位、全过程参与的德育模式。报告会往往以传统文化为背景, 利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 从人性本质出发, 利用身边催人奋进的真实事例, 点燃学生奋斗的激情, 树立成功的信念, 以达到治心扶志的目的, 让学生学会感恩, 知恩图报, 奋发图强。
这种巡回演讲的形式是实施感恩励志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 在有条件的学校, 这种形式可以成为一种制度, 定期举行活动, 但不能开展过于频繁, 那样会降低其效果。要把感恩励志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 渗透到教育过程中, 并探索更多的实施途径。
2. 创造适当的感恩励志教育文化氛围
这种报告会的形式感染力强, 但时间、空间、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性较大, 影响范围有限。感恩励志教育的推行应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 甚至扩展到整个社会中, 而这需要学校、家庭、社会通力合作。
第一, 在家庭中, 父母要营造和谐亲密的家庭氛围, 从培养孩子的孝心抓起, 养成孩子孝敬父母、善待他人的习惯。家长要尽可能多地抽出时间与孩子在一起, 创设各种机会与条件, 让孩子学会体谅他人, 勤奋踏实。
第二, 学校应优化物质环境与教学活动中的心理环境, 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富有激励精神的校园文化环境和积极进取的班风与校风, 熏陶学生, 使之受到感染和鼓舞。对学生取得的每一点细小的进步与成就, 教师、家长要细心观察, 充分肯定, 增强其成就感, 激励其不断追求新的成就, 特别是对幼儿和小学生, 不能视而不见、无动于衷。生活中的道德教育是德育教育最基础的部分, 感恩励志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 也必须依赖于包括课堂生活在内的所有社会生活。感恩励志教育要做到从“细微处见精神”, 家长和老师要让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比如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打扫卫生、洗衣做饭, 勿以善小而不为。学校应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 把感恩励志教育摆在德育的重要位置, 纳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第三, 对社会来说,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 应当在全社会倡导感恩和励志的理念, 呼吁人们常怀感恩之心, 树立崇高的志向, 艰苦奋斗, 在全社会形成感恩、奋进的浓烈氛围。
3. 广泛开展感恩励志教育活动
以活动为载体, 让学生从活动中体验实践感恩, 砥砺心性, 磨炼意志, 有助于学生在现实中把感恩之情、自我激励意识发展成为心理习惯, 最终在现实生活中践行。因此, 学校应广泛开展富有感恩励志教育特色的各种活动, 比如, 阅读感恩励志故事、开展背诵感恩励志诗词比赛、聆听杰出人士专题报告、唱感恩励志歌曲、观看感恩励志电影、发表感恩励志宣言, 等等。其中像参观纪念馆、烈士陵园、科技馆、展览馆、名胜古迹、劳动工地等, 可以以生动活泼的事实打动学生的心,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立志刻苦学习、珍惜生活, 从中受到教育。此外, 还可让学生组建相关社团, 比如感恩励志演讲团、感恩励志记者团、感恩励志文学社等。
4. 语文课成为感恩励志教育的重要阵地
感恩励志教育的实施需要借助于各科教学对学生进行全方面渗透。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 更易与感恩励志教育水乳交融, 语文教学可以成为实施感恩励志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把社会主流价值观念, 如学会感恩、学会尊重、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志存高远、艰苦奋斗等贯穿到全过程。语文教师应善于从文本中挖掘感恩励志素材, 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此外, 还可以鼓励孩子把所见所闻的令人感动、受到教育的事情写成周记或作文, 在班上宣读;让学生记住一些名言、警句、感恩励志诗词;指导学生阅读相关的经典名著等, 都可以让学生受到感恩励志教育。我们要寓感恩励志教育于实际生活中, 才能达到“润物细无声, 随风潜入夜”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胡虹霞.高校德育应补上感恩这一课[J].北京教育 (高教版) , 2005 (5) [1]胡虹霞.高校德育应补上感恩这一课[J].北京教育 (高教版) , 2005 (5)
[2]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 2004 (4) [2]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 2004 (4)
[3]厉佳旭、崔国久.中学励志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教学月刊 (中学版) , 2006 (12) [3]厉佳旭、崔国久.中学励志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教学月刊 (中学版) , 2006 (12)
[4]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6[4]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6
[5]李祖超.教育激励理论探讨[J].教育评论, 2001 (5) [5]李祖超.教育激励理论探讨[J].教育评论, 2001 (5)
[6]何芳.感恩教育:道德教育的应有之义[J].中国教育学刊, 2005 (7) [6]何芳.感恩教育:道德教育的应有之义[J].中国教育学刊, 2005 (7)
8.学生学习的励志名言 篇八
2) 奋斗者在汗水汇集的江河里,将事业之舟驶到了理想的彼岸。
3) 蝴蝶如要在百花园里得到飞舞的欢乐,那首先得忍受与蛹决裂的痛苦。
4) 幻想在漫长的生活征途中顺水行舟的人,他的终点在下游。只有敢于扬起风帆,顶恶浪的勇士,才能争到上游。
5) 即使道路坎坷不平,车轮也要前进;即使江河波涛汹涌,船只也航行。
6) 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日努力。
7) 骄傲,是断了引线的风筝,稍纵即逝;自卑,是剪了双翼的飞鸟,难上青天。这两者都是成才的大忌。
8) 经过大海的一番磨砺,卵石才变得更加美丽光滑。
9) 路灯经过一夜的努力,才无愧地领受第一缕晨光的抚慰。
10) 根儿向纵深处延伸一寸,小树被狂风推倒的危险就减弱了一分。
11) 泉水,奋斗之路越曲折,心灵越纯洁。
12) 如果把才华比作剑,那么勤奋就是磨刀石。
13) 如果脆弱的心灵创伤太多,朋友,追求才是愈合你伤口最好的良药。
14) 如果缺少破土面出并与风雪拚搏的勇气,种子的前途并不比落叶美妙一分。
9.中学精短的励志名言 篇九
2.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
3.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礼记》
4.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5.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6.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7.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苟子》
8.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9.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10.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11.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宋·罗大京
12.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13.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14.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刘基
15.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
16.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17.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
18.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
10.励志教学与大学生性格塑造 篇十
一、注意挖掘生活中的细节, 保证励志内容的多元化
为了在励志教学上做到有的放矢, 作为施教者一定要注意观察学生, 及时发现他们身上存在的性格缺陷, 并对症下药。这些性格瑕疵并非千人一面, 而是因人而异, 因此在励志教学上首先要保证的就是励志内容的多元化。每次课前的三钟, 我都会给学生们讲一个富有哲理的小故事, 主题是关于感恩的、乐观的、自信的、守时的、团结的等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励志教学实践, 我发现学生或多或少都有了一些变化, 学习效率也大幅度提高。
二、励志教育不能忘本, 但更要体现时代特色
励志教育以学校的办学历史未来的发展趋势为立足点, 在注重培养传统美德的同时, 向学生渗透新时代下必不可少的生存法则。在励志教学的实施过程中, 我首先要求学生做到的就是了解校史, 增进和学校的感情, 深入理解校风、校训等等。另一方面, 当今社会是一个与时俱进、力求创新的社会。这要求励志教学要将市场经济下的一切生存法则渗透在其中。鉴于此, 我把自己通过报纸、杂志、网络搜集到的资料和平日的一些相关见闻记录下来, 经过系统整理之后, 就形成了励志教材。其中包含了很多大学生在求职、工作、恋爱、交际等活动中必备的优秀品质。我发现, 同学们在经过一定时期的吸收学习后, 绝大多数在一定程度上都有所提高。
三、励志教育形式应朝着灵活多样的方向发展
励志教学是一个体系, 只有朝着灵活多样的方向发展才能日趋完善。除了课堂励志这一主渠道之外, 我又想到了其他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
1. 读书励志。
鼓励学生多读书, 多看一些优秀的励志书籍。作为老师, 可以有针对性的为学生推荐一些书籍。比如:《把信送给加西亚》、《没有任何借口》等等, 还有一些优秀的电视节目, 像《百家讲坛》、《读书时间》等等, 都可以为学生搭建一个读书励志的平台。
2. 学生自主励志。
具体实行方法就是学生通过课外的阅读, 自己搜集励志资料, 并在课前三分钟内给同学们进行演讲。大家一起参悟其中的哲学内涵借此修炼内功。这不仅增强了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而且锻炼了他们的总结归纳能力和公众演说能力等, 可谓一举多得。
2.日行一善。多鼓励学生去做善事、创义举。班级设置一个笔记本, 每个同学都要把自己一天当中所做的对他人有意义的事情记录在案。事情不一定很大, 哪怕是借给别人一支笔或是帮助老师擦桌子等小事也可以。目的就在于在点滴中给学生渗透“与人玫瑰, 手有余香”、“勿以善小而不为”的思想。
3. 专题讲座励志。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 定期地有计划地开展专题讲座, 邀请励志教育专家或者对此有研究的教师定期为学生做励志教育讲座。每期讲座确定不同的励志主题, 还可以请进步较快的同学以谈心得体会的形式做报告, 从而激发大学生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潜质。
4、角色互换。每次下课前的三分
钟, 请一名同学扮演老师的角色, 给大家总结当次课的内容。这不仅能鼓励大家认真听课, 锻炼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换位思考的能力。而这一能力恰恰是成功励志教学的前提条件, 也是良好性格塑造的基础。
5. 充分利用学生社团, 为励志教育搭建更多的平台。
为了丰富同学们的业余生活, 学生会牵头, 以学生为主体自发组成了很多学生社团。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学生社团, 搞一些励志活动。比如:唱励志歌曲、讲励志故事、看励志电影等等, 通过这种方式树立励志典型, 弘扬励志文化。
6. 励志教育环境体系。
学校应当重视并营造富有激励精神的校园文化环境来熏陶学生, 让学生经常得到鼓励, 处处受到激励, 保持强烈的成就动机和成功要求。学校可充分利用教室、寝室、食堂、图书馆、阅览室、体育馆等校园空间或者宣传栏宣传励志格言, 营造励志氛围, 建设励志校园文化。
四、励志教育要结合心理教育
励志教育立足于学生潜能的发挥, 立足于学生的终身成功和幸福, 教育只有立足于学生的心理需要才能真正走到学生心中去。因此, 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 一定要重视学生心理上的引导, 促使学生养成以健康积极的心态认识和处理问题, 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 能够自觉调控自己的情绪, 学会解决心理冲突, 应对心理挫折。为此, 我们还特别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室, 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心理问题的困扰。
11.中学励志名言的赏析 篇十一
2.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听万人言。
3. 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态,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是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中生存的要素。
4.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5. 人生苦短,要善待别人和自己,要真诚待人,心地善良。
6. 人生没有十全十美,如果你发现错了重新再来,别人不原谅你,你可以自己原谅自己。千万不要用一个错误,掩盖另一个错误。
7. 以诚待人,与人为善,学无止境,完美人生。
8. 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是许多人连一次也不善于度过。
9. 人生没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
10. 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11. 崇高的理想就象生长在高山上的鲜花。如果要搞下它,勤奋才能是攀登的绳索。
12. 种子牢记着雨滴献身的叮嘱,增强了冒尖的勇气。
13. 自然界没有风风雨雨,大地就不会春华秋实。
14. 只会幻想而不行动的人,永远也体会不到收获果实时的喜悦。
12.学生励志的名言段子 篇十二
2.一两智慧胜过十吨辛苦,脑袋决定口袋。牛根生
3.一个具有天才的禀赋的人,绝不遵循常人的思维途径。司汤达
4.所谓过高估计自己的力量,就是把商场竞争仅仅理解为资本实力的较量,却忽略了人心的向背和金钱以外的成本。韩朝华
5.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但对我们这些男人们,革命才是身体的本钱!你的企业你的事业停步了,你还有什么本钱!冯仑
6.小胜凭智,大胜靠德。牛根生
7.互联网像一杯啤酒,有沫的时候最好喝。马云
8.懒惰受到的惩罚不仅仅是自己的失败,还有别人的成功。米尔·勒纳尔
9.做生意应坚持这样一个观点,就叫做获取利润之后的利润,核算成本之前的成本。学会让而不是学会送,商人的最高境界是让,送是慈善。冯仑
10.如果没有系统的知识的帮助,先天的才能是无力的。直观能解决很多事,但不是一切。天才和科学结合后才能得到最高的成功。斯宾塞
11.我觉得真的是不缺钱,想法也满天都是。中国缺的是有一个想法,并且能够持之以恒把这个想法不断坚持做下去的人。马云
12.一流高手是眼睛里面没有对手,所以我经常说我没有对手,原因是我心中没有对手。心中有敌,天下皆为你敌人;心中无敌,无敌于天下。马云
13.如果试图改变一些东西,首先应该接受许多东西。萨特
14.或者创新,或者消亡。尤其是在技术推动型产业,再也没有比成功消失得更快的了。比尔·萨波里托
13.中学生的励志名言 篇十三
与共和国同龄的18中学, 前赴后继的先贤与后继者用六十年的时光, 将华夏祖先的豪气与胆魄、巴人的勇毅、强悍, 融入自己的青春, 造就了这所巍巍学府, 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赞歌!
六十年栉风沐雨, 六十年上下求索, 六十年奋斗不懈, 六十年励志创新。
1949年9月, 首任校长肖依默先生带领地下党员陈晓东、郑志和袁一志等一群信奉陶行知教育理念的青年, 踌躇满志, 兴建学堂, 求索一条教育救国之路。从嘉陵江畔辗转到狭小的齐家花园祠堂创办了这所学校。校名取名“新声”, 意为黑暗中出现新的声音、新的希望。从此, 18中学开始了薪火相传, 弦歌不断的漫漫历程。六十年来, 18中学的创始者、拓荒者、发展者们, 用生命的激情和对事业的热爱, 始终坚守教育信念, 辛勤耕耘, 默默奉献。使18中这所为革命而生的学校, 成为一所忠诚于党和人民的学校。一批批优秀学子从18中校园走出, 可谓英才荟萃, 桃李芬芳;一代代的18中人以拳拳赤子之心, 奉献着青春和智慧, 践行着18中人报效祖国, 服务社会的伟大梦想, 为民族振兴、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5万多校友见证着母校的发展, 代表着母校的形象。
改革开放以来, 18中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 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 以强化内部管理为重点, 在创新与开拓中成长, 在改革与竞争中奋进, 在明媚的春光里续写着雄浑壮丽的新乐章!
如今, 这所积淀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创造了辉煌的教育业绩的巍巍学府, 综合实力大大增强, 社会声誉大大提高, 区域优质教育品牌和质量强校的形象已经树立。它诞生了3名四川省、重庆市高考文理科状元, 1名重庆市中考状元, 1名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 100多人升入清华北大等著名高等学府, 为社会输送了15000多名优秀人才。特别是2009年, 更是18中充满光荣和梦想的一年, 再次以优异的成绩令全市人民瞩目, 向新中国成立六十华诞和学校建校六十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清华北大9人, 高分保护74人, 600分以上182人, 上重点大学459人。18中, 已吹响了迈向重庆市基础教育第一军团的号角。
一、锐意改革创示范, 高扬优质教育旗帜
18中地处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商圈核心, 地理位置非常优越。作为经济强区、都市新区的江北, 建设步伐日新月异, 发展速度在主城区首屈一指。
教育为经济发展奠基。江北区迅猛发展的经济态势, 迫切需要优质的高中教育品牌与之相匹配。2003年, 正当18中的发展走在一个新的转折点时,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下发, 要求“各地要建设一批实施素质教育的示范性普通高中”。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高中教育的方针政策, 重庆市启动了示范高中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工作。
18中有着历史积淀的优势, 这种优势又成为18中只能赢不能输的精神动力。为地区群众提供“大众化优质教育品牌”服务是众望所归, 也是18中面临的最大的现实需要。于是, 18中毅然决然地加入了创建示范高中的行列。
重庆市江北区委、区政府对18中争创示范高中高度重视, 将18中争创示范高中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 明确提出了“建基础教育强区, 办一流水平教育”和“18中创建市级示范高中志在必得”的目标任务。原区委书记史大平、区长王元楷和“四大家”分管领导、多次到学校专题调研指导工作, 区委书记亲自联系18中。区委书记燕平提出:“18中的事情, 要特事特办。要努力提高教育质量, 还要引进高端人才, 在引进高端人才上要一路绿灯。”他亲自深入学校调研支持18中的改革发展规划, 支持18中打造品牌名校。区长陶长海多次主持召开专题会议, 研究18中高中部新校区建设, 对18中从财力、政策上倾斜。区委常委、副区长高洪波等领导多次深入学校调研, 现场办公, 就18中学的教育教学改革问题听取学校的汇报, 进行专题讨论。区委组织部、宣传部、人事、编办、财政、教委、规划、国土等有关部门的领导更是多次为学校出谋划策, 排忧解难, 为18中成功实现外延式拓展与内涵式发展提供了正确的政策指导、优质的资源保障、和谐的发展环境。
江北区教委将18中创名校作为工作重点来抓。重庆市教委给予大力支持, 原市教委主任欧可平、现任市教委主任彭智勇曾先后到学校调研指导工作, 积极支持18中争创示范高中的改革方案, 大力支持18中的改革发展。江北区教委要求, 18中是江北区的第一品牌学校, 必须发展好;18中要为江北教育、重庆教育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和社会同步发展。
政府认识到位, 领导高度支持, 这使18中领导班子感受到肩负的信任和沉甸甸的责任, 更加促使他们坚定决心, 把18中的教育改革和各项工作做好, 来回应这一份信任、支持和理解。
18中党政领导班子在众多急迫需要解决的问题面前, 首先提出了这样的发展思路:要把眼光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角度来审视教育问题, 要跳出江北来看江北, 跳出教育看教育, 努力办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那么, 要建成区域优质教育品牌, 不负众望, 18中就必须大刀阔斧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以促进学校跨越式发展。
一是确立先进的办学理念:“为成就每一位学生的未来服务”。
校长马培高认为:“服务”是贯彻“成就每一位学生未来”的关键所在, “为成就学生未来服务”的“成功人生预备教育”比只“成就学生现在”的“升学预备教育”更富有创造性和前瞻性, 把“为成就每一位学生的未来”作为教育理念是18中的一次飞跃和升华。因此, 他向就读18中的全体同学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做敢于追梦的智者。人生因梦想而伟大, 生命因梦想而精彩;二是做自我管理的强者;三是做人格健全的仁者。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人格健全就是成人、成才、成功的重要基础。18中的老师们自觉地把办学理念内化为他们的思想, 并在本职工作中践行:在服务意识上, 以学生发展为先, 以提供优质教育质量为重;在师生关系上, 尊重每一位学生, 公平关爱每一位学生, 给每一位学生鼓励;在自我提高上, 钻研教育教学, 改进教育手段, 提高课堂教育质量。可以说, 18中的“服务”理念已深入人心, 得到教师的自觉遵守, 受到学生、家长、社会的广泛拥护。
二是以改革为突破口, 管理水平上台阶。
由于历史和机制的原因, 几年前, 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始终徘徊不前, 教职工人心浮动, 然而, 18中所在的江北观音桥商圈社会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老百姓呼吁18中贡献出优质教育品牌。18中走在了发展的“十字路口”。从忠县教委副主任公招上任到18中的新校长马培高, 将如何延续18中曾经的辉煌与荣耀, 该如何创造18中新的光荣和梦想呢?
2004年春, 经过调查研究和反复论证, 校长马培高和党委书记熊克蓉带领班子成员实施了18中改革的第一个突破口——人事制度改革。主要举措是:建立多种编制相结合的管理体系, 合理调整各类人员的比例结构;改革用人制度, 淡化“身份管理”, 强化“岗位管理”, 引入竞争机制, 提高人才效益;加大聘任制改革的力度, 科学设岗, 强化竞争上岗和契约管理;转变择业观念, 拓宽就业渠道, 做好富余人员的转岗分流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办法, 引入激励评价机制, 加强聘后管理。18中要实现第二次创业, 就是要突破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 释放“井喷”效应, 最终达到实现学校可持续跨越式发展的目的。
改革的第二步棋是分配制度改革。学校制定了六大改革措施:改革课时津贴, 进一步完善多劳多得、优质优酬的分配机制;突出贡献, 兼顾公平, 改革班主任、职员等岗位津贴;改革管理岗位经费;改革毕业年级津贴, 突出教学为中心, 向教学第一线倾斜, 让那些教学成绩突出、教学水平高、贡献大的教师在改革中得到实惠;改革教育培训, 教育科研奖励, 保持可持续发展, 加强过程考核, 健全激励评价机制。
为保证这些改革措施落到实处, 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实施了“八抓八促”举措, 即:抓思路创新, 促跨越发展;抓观念先行, 促行动转变;抓深化改革, 促机制完善;抓质量提高, 促办学效益;抓队伍建设, 促品位提升;抓规范管理, 促和谐发展;抓环境营造, 促品牌形象;抓全面发展, 促特色打造。“八抓八促”及其所衍生的系统办学措施, 有机地构成了18中特色教育、内涵发展的全新框架。以队伍、名师、课改、人文关怀、高中新校区建设等五大工程为载体, 让处于全新阶段的18中焕发出前所未有的人文力量。
二、实施三大工程, 精心打造名师队伍
俗话说:大楼好建, 大师难求。
18中成为重庆领先的优质教育品牌, 不光是因为六十年深厚的学校文化滋养的结果, 还因为这里拥有着一支有文化内涵、有文化品位的教师团队。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和“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育赋予教师的职责是爱岗敬业, 为人师表。多年来, 学校始终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队伍建设的首位, 强调“成人先成才”。学校党委在教师中开展“红岩党员先锋岗示范课活动”, 组织评选师德模范、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班主任”等活动。实现了德育管理层次化、德育内容系列化、德育方法科学化、德育途径网络化、德育工作制度化。针对有的教师在补课中搞有偿家教“捞外快”的现象, 学校专门制定了“恪守职业道德, 拒绝有偿家教”的规章制度, 严禁有偿家教。否则, 在评优、评先、晋级、奖金等全部一票否决, 情节严重的给予辞退。这一措施应该说是开创了重庆创新教育管理制度的先河, 重庆电视台、重庆晚报等多家媒体报道, 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在18中, 每一位教师都自觉地加强自身内涵修养, 带领学生一道研读经典、传承文明、提高品位、增强底蕴, 让18中成为书香校园、文化校园、品位校园、平安校园。
教育的艺术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 而是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一直以来, 18中坚持以“为成就每一位学生的未来服务”为办学理念;以“全面育人, 发展特长;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学生一切”为办学宗旨;以“志存高远, 人格健全, 学识广博, 全面发展”为培养目标;走“苦练内功, 外塑形象, 质量立校, 品牌强校, 特色名校”的办学思路。
近几年来, 18中高考连年取得辉煌成绩, 其中浸透了每一届高三教师的泪水和汗水, 凝结了他们的拼搏和奋斗, 是每一届高三教师团结协作、不辱使命的结果, 是18中精神的集中体现。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分管教学和联系领导罗丞和年级主任朱军, 他们一心扑在高三管理岗位, 来得最早, 走得最晚, 用心研究教师和学生情况, 为师生们以优良的状态冲刺高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他们的带领下, 2009级高三年级这个团队人人工作敬业, 个个务实奉献。他们以提升高三毕业生学习质量为总体目标, 积极发挥备课组的集体智慧, 管理井然有序, 班风严、教风正、学风浓。教师沈方和班培养出5个清华北大, 创造18中历史记录, 如此辉煌, 实属不易;秦洪仕班培养2个清华北大;蒋术惠班和程翔班各上一名北大;廖家勇和谭文国班重点线上了36人;魏远银、秦大志和郭功兵班上重点线平均20-21人。
在18中, 有的老师为了学生的成才, 把学生的成长进步, 视为比自己的生命还珍贵。这里讲述一个重庆市2006年高考状元王其光的班主任教师、共产党员傅一河的感人故事。
语文老师傅一河深情的说:“得天下英才而教之, 是我梦寐以求的理想。”教尖子班, 讲台上一站, 语言从高处落下, 一双双亮晶晶的眼睛灿若群星;一声提问, 顿时举起森林般的手臂;走在一张张课桌间, 听得见身边似庄稼唰唰唰地往上长。这份听觉, 这份触觉, 这份神韵, 多么令人心驰神往。
那年9月秋季开学, 班上来了个新生王其光。他擅长数理化而弱于中文外语。他给马校长提出要求, 要先听听语文课、英语课。什么意思?马校长一针见血地对傅一河说:“王其光留不下来, 就是看不起你的课, 你教他没有资格。”有的老师闻之感叹“幸好没有教尖子班。”当天, 王其光进了傅老师的教室。一堂语文课下来, 一堂英语课下来, 王其光留了下来。傅老师松了一口气, 又憋足一口气:“如果王其光考不上北大清华, 我傅一河就从教学楼的六楼上跳下去……”。“士为知己者死”, 这种悲壮的情感所产生的力量是巨大的, 是任何困难不可压抑的, 是空洞的大道理不能替代的。
对王其光等一群学生的“培优”, 6位任课老师把整个肠肝肚肺都涂在同学们身上了。如果说老师们每天早上7点就到了教室, 那就是想早早地为同学们做些什么。高三“二诊”后, 已经是无教材可教, 无教参可参了。这个时候, 最能看出一个教师的修养与功底。傅一河天天坚持编写“每日一练”。这只有几道题的“一练”, 集傅老师20年教书、五届高三的经验, 大浪淘沙, 沙里披金、精华所至, 将高三学生最需要掌握的东西熔铸其中。出一个题, 要翻遍几种资料, 筛选多套试卷。高考结果他所教班上的语文成绩, 120分以上接近10人, 110分以上22人。6月22日那天晚上10点, 高考成绩出来, 当王其光的成绩单上跳出语文129分 (比当年重庆市文科状元的语文123分还要高) , 数学143分, 英语138分, 理综287分, 总分697分, 每一个分数都是那么令人悦目赏心。他们独立而均匀, 和谐而完美。在场的14位班主任漫卷诗书欣喜若狂, 傅老师额手庆幸, 脱口而出:“我的命保住了”!清华大学在第一时间就赶到学校, 盛情相邀, 专业任挑。北京大学晚来一步, 惋惜不已。
教育, 是需要灵魂的。
教育的灵魂, 就是全体师生的精气神。学校提出了“细节决定一切”、“责任是第一品质, 团结是第一活力”的理念, 在教职工中树立起“18中不败在我这个年级, 这个年级不败在我这个班, 这个班不败在我这个学科”的责任意识, 形成了“负重拼搏, 敢于争先”的18中精神, 名校气象蔚然而成。正是以这份气魄为墨, 以辛勤耕耘为笔, 以时代风云为卷, 18中才得以再次宕开了学校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学生的成功, 才是学校最大的成功。2005年, 初中毕业生唐棠夺取重庆中考状元;2006年, 高中毕业生王其光夺取重庆高考理科状元, 1人获得重庆市语文单科最高分。3人被清华大学录取, 2007年, 4人走进清华北大;2008年, 4人考入北大清华, 1人考入香港中文大学并获全额奖学金50万元, 3人次获得重庆市语文、外语、文综单科第一名;2009年, 9人考入北大、清华。
新时期的人民教师, 已不再是简单重复照本宣科的“教书匠”。为了提升教师的整体水平, 真正实现科研兴教、科研兴校, 学校组织教师大力开展教学科研活动。学校独立承担的课题共14项, 国家级2项, 市级4项, 区级8项, 其他课题5项。全校有近200多人参加课题研究。市级重点课题子课题《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推进示范高中建设研究》, 顺利结题。近年来, 学校教师有220篇文章公开发表, 100多篇文章获得全国、市以上奖励。老师独著或合著了80本专著, 编写60本校本教材。
为了保证办学方向的正确以及目标的实现, 18中创造性的推出了名师工程、青蓝工程以及人文关怀工程“三大工程”。从而在师资这个学校发展的原动力上, 确保了18中的长远和可持续发展。
名师工程。就是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等方式促进学校名师、骨干教师的形成。18中每年选送部分优秀干部和教师到发达地区挂职锻炼学习, 还选送优秀教师到国外培训。除此之外, 还配套实施了“梧桐工程”, 以引进优秀人才。学校实施了“151”人才工程, 即“培养10名在市乃至全国有名气的专家型教师, 50名在江北区有建树的学科带头人, 100名在学校教学上有显著实绩的骨干教师。”
青蓝工程。顾名思义就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意。学校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 组织开展“老带新”结对活动, 让青年教师尽快适应18中的教育教学, 实现青年教师的“13579”培养工程, 即一年争当合格教师、三年变熟手、五年成为骨干教师、七年成为学科带头人、九年争创名师。
人文关怀工程即凝聚力工程。学校管理“以人为本”, 始终牢记把教师的需要和情感记在心中。努力做到当教师在工作中有所突破、有所提高、取得一定成绩时, 及时予以认可、祝贺, 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表彰;当教师在工作中遇到困惑、难题时, 及时深入了解, 与教师们共同分析原因, 寻找解决方法, 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一流的学校, 涌现了一流的师资队伍。学校现有的340多名在职教师中, 有高级教师116人, 中级教师107人, 全国模范、先进教师4人,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奖2人, 研究员2人, 特级教师4人, 市级骨干教师17人, 江北区骨干教师43人, 区学科带头人9人, 参加全国、市级优质课大赛一等奖获得者10人次, 二等奖获得者20多人次。
三、特色品牌立校, 素质教育质量强校
在2006年9月全区教育工作会上, 重庆市江北区委区政府领导指出:“办一流教育, 必须以品牌学校建设作引领。18中就是江北区创建全市一流的品牌名校最好的基础。”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深入开展素质教育, 创造18中的特色, 打造区域优质教育品牌, 促进学校跨越式发展。这是18中的又一个奋斗目标。
(一) 关注学生人格发展, 创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特色。
为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的特色学校。学校成立了“18中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 构建了“发展、预防、矫正”的心育模式, 创造性的提出“一个心理剧”、“一个心理绘画”、“一个心理刊物”、“一个心理咨询室”、“五个一”建心工程。在重庆首创了全国领先的“校园心理剧”、“校园绘画”等多种现场研讨会, 受到与会的400多学校领导和同行的盛赞, 学校被评为“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十佳学校”、“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学校”。学校工作两次被推荐为“全国加强未成年人思想政治建设创新案例”, 受到中央文明委、市文明办推广。其先进事迹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新闻频道、少儿频道三次专题报道。重庆日报等国内30多家媒体进行了50多次报道。
为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专门设立的心理咨询室有电脑、电话、宽带、中央空调等现代化设施;粉黄的墙壁适合青少年的喜好, 橙色和蓝色两种窗帘安抚抑郁和狂躁的情绪;插花、壁画、各色抱枕, 给学生营造了一个舒适的放松环境。
学校聘任心理学硕士、教科处主任邹红老师专门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在其他学科教师中也培养了一批兼任心理健康课教师, 加强班主任的培训, 组成了一支参与常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坚强队伍。专兼职心理老师通过设备完好的咨询室、心理信箱、心理网站、心理调查表、心理测试软件等形式开展心理辅导, 为学生切实解决学业、人际、亲子、适应、青春期、升学等方面的困惑和烦恼。
经过几年的努力, 学校初步形成“发展、普及、矫正”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越来越多的学生、老师、家长认可心理健康宣传, 主动联系咨询辅导。据不完全统计, 最近三年, 有近400人次接受个别咨询, 5500人次接受团体辅导, 有1500人次接受心理素质训练, 13000多人次学生接受普及教育, 有近40个老师接受个别咨询, 有250多名老师接受团体辅导, 有近1000人次老师接受普及教育, 有近80人次家长接受个别咨询, 有3000人次家长接受团体辅导, 有13000人次家长接受普及教育。不少区外学生慕名咨询, 甚至出现了有个别学生因仰幕18中心理健康教育而非18中不读的现象。
18中心理健康教育取得良好成果。相关论文获全国、市、区奖近70人次。其中获国家级奖16人次, 市级奖31人次, 校长马培高等人所著的《校园心理剧的作用探索》获得全国心理健康教育成果一等奖。邹红老师先后被邀请到市内外9个地区的进修校、大中小学等开展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60次, 受到广泛好评, 她因此被评为重庆市师德先进个人。
(二) 缤纷体艺、花开烂漫, 百舸争流、全面发展。
学校一贯面向全体学生, 推行素质教育, 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和创新精神培养, 学科竞赛硕果累累, 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18中在学生中成立的学科竞赛小组、无线电测向小组、美术组、舞蹈组、书法组、文学社、足球队、篮球队、合唱队、鼓乐队、铜管乐团, 各个班级在网络建立了主页, 展示班级和个人的才华。丰富多彩的活动课吸引了大批学生, 让学生充分领略到18中是沸腾的校园、五彩缤纷的校园、高度魅力的校园。正是有了学校和谐教育局面, 18中的莘莘学子们才得以在知识的海洋里, 百舸争流, 尽情地扬起理想的风帆。
近年来, 18中有900多名学生在全国、重庆市举办的数、理、化、生、外语奥以及音、体、美、作文、科技制作竞赛中获奖, 其中有近100名学生分获全国一、二、三等奖。学生何旭华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第三十七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获金牌;学生段欣毅获国际爱因斯坦新发明、新技术博览会银奖;两名学生获“宋庆龄奖学金”;2001届学生张睿获全国服装设计模特大赛季军, 2003年又获得世界“环球小姐”大赛亚军;学校还培养了重庆市十佳模特杨逸琪以及打破市跳远、三级跳记录、获国家一级运动员的杨浩等优秀人才。
近三年来, 学校在体育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在参加重庆市重点中学田径运动会中男子团体获得前三名, 学校传统的“阳光体育”活动和冬季长跑开展效果良好, 学生身体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 每年都有学生考入高校体育专业。
在艺术方面, 18中更是百花齐放, 硕果累累:2005年美术老师彭美参加第四届中小学美术教师基本功大赛获市一等奖;2008年美术老师陈远伟参加第五届中小学美术教师基本功大赛获全国二等奖;2007年由音乐老师江朝霞辅导的我校女生表演唱《天鹅》获第二届星星之火杯声乐大赛国家级金奖;2007-2009年有上百名学生考入艺术类高校, 其中有多名学生进入清华大学、中央美院等一流高校;学校管乐团每年参加市区级艺术节都获得一等奖。
回眸六十年, 18中以理性的思考开拓了机遇的求索之路, 以韧性的拼搏成就了实现理想的华章。18中的发展和崛起, 是重庆教育发展的缩影。18中历代先贤追求一流的学府之梦, 已经深深印刻在这片热土上, 深深渗透到了每一位18中人的信仰之中!铁山坪300亩新校区的建设规划, 更是让人充满期待!
【中学生的励志名言】推荐阅读:
经典的中学生励志名言07-21
黄冈天有高中学生的励志名言09-12
中学医学励志名言10-22
经典中学生的励志语录11-18
关于学生的励志名言名句摘抄07-10
适合中学生阅读的励志大书07-05
中学励志中考的话11-08
鼓励学生的正能量励志名言句子08-13
小学生励志名言警句07-09
中学生励志讲话稿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