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2024-08-21

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共9篇)

1.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篇一

当前,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设新农村,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和困难。总的来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的问题,二是财的问题,三是物的问题。

人的问题,就是建设主体和建设主导的问题。建设新农村,离不开人的活动。这里所指的“人”,一是农民群众,他们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二是各级干部,他们是新农村建设的引导者。要建设好新农村,必须靠农民群众和各级干部的合力推动。但在欠发达地区,由于“人”的主观意识、综合素质难以跟上形势的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是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不高。目前,在我国4.9亿农村劳动力当中,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者只有13%,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有29.2%,而文盲和半文盲还有7.5%。在欠发达地区,这种现象更为突出。由于受经济发展的制约,大部分农民受教育的机会相对要少,文化程度不高,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参差不齐,掌握实用农业技术和务工技能不强。甚至有少数地方封建迷信盛行,陈规陋习严重,这些村的群众,脑袋里装不进新思想,行动上迈不出新步伐。他们观念落后,创新意识不强;思想保守,缺乏建设新农村的勇气。由于综合素质相对较低,他们难以担当起新农村建设的重任。如在我县,近几年来,初中阶段每年有千多名学生流失;高中阶段,高一年级有四千多名学生入学,但参加高考的只有一千多名,由此可以想象出欠发达地区人民受教育的现状。

其次是农民群众的思想认识不深。最近,我到农村搞了一次调研,不少农民特别是山区的农民为中央关注新农村建设、关心农民利益而由衷高兴,但也还存在不少忧虑。比如,“是不是喊一阵口号、粉刷一遍墙壁就没动静了?”“会不会又让我们交钱?”“会不会把我家刚盖好的房子拆掉?”,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内容、内涵缺乏应有的了解,认识模糊不清。同时,也有不少农民群众认为,新农村建设是党和政府以及各级干部的事,就是等着政府来投资建设,他们的主体意识十分薄弱,普遍存在“等、靠、要”的依赖思想,自己主动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不高。我在调查中得知,部分村干部和农民群众说,搞新农村建设就是给钱,现在不知道上面能给多少钱,所以还没法确定干什么;有些村干部和农民群众对帮建单位说,你们把钱拿来、把东西送来就行了,别的就不用你们管了;还有的村干部和农民群众,对怎样建设新农村还处于“不管不问不懂”的状态,甚至有的地方出现了“上面热、下面冷”、“干部热、群众冷”的现象。

再次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相对缺失。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为了拓宽增收渠道,实现发家致富,大量外出打工(实际上,欠发达地区农民的非农收入主要也是来自外出务工),有一定能力和一技之长的青壮年劳动力长期在外,老弱病残及妇女儿童留守现状突出,他们根本无法担负起新农村建设的重任。特别是一些文化高、能力强、有经济头脑的年轻人纷纷外出,导致很多农村没有合适的村干部人选,农村干部队伍青黄不接,村干部年龄偏大,思想保守,观念陈旧,能力较弱,难以带领农民群众搞好新农村建设。如我县的一个扶贫村,省里和县里的扶贫部门都已出钱买好了水泥、沙子、卵石等物资,但由于村干部号召力不强,群众素质不高、积极性差,导致村里的巷道硬化一拖再拖,至今仍未完工。此外,一部分致富能人、素质较高的能人,有的小富则安,缺少开拓精神,帮扶意识不强;有的为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享受更舒适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多地移居城镇,能人的带动作用不突出。在我调查的6个乡镇的12个村中,95%以上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部分素质高的农户打工有了一定的储蓄后,移居到城镇生活。在这些村的村支两委班子中,有4个村的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年龄结构极不合理。

第四是各级干部的主导作用发挥不够。新农村建设,农民是主体,政府却是主导。政府的主导作用要得到有效的发挥,就必须想办法提高各级干部的思想认识和积极性,坚定他们的信心。如在我县,通过问卷调查,有50%的乡镇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信心不足,积极性不高。他们有的认为,像我们*这样一个欠发达地区,搞新农村建设的难度太大。很多农村特别是山区、林区的农村,由于受水灾、旱灾等自然灾害的影响,返贫现象较为严重(1990年至2005年,16年共返贫11.4万余人),现还处于脱贫的阶段,建设新农村,那是不敢想的事。有的认为,建设新农村需要大笔资金,而像我们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是无法拿出多余的资金去建设新农村的,他们行动的主动性、工作的积极性因此而受到影响。此外,欠发达地区干部的综合素质也难以跟上新形势的需要。一些基层的干部对建设新农村的理论知识、重要意义、指导思想、总体原则、主要任务和推进措施等学习不够、认识不深,没有掌握操作方法和推进手段。还有部分干部工作方式方法简单,还停留在过去靠行政命令推进工作的管理方式上,没有根据形势的变化,转变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没有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引导农民、服务农民上来。

财的问题,就是建设投入的问题。建设新农村,离不开大量资金的注入。很多实实在在的工作,大部分都需要用财力作保证、需要经济实力做后盾。但这些都是欠发达地区目前所缺乏且难以办到的。

首先是农民增收难度大,收入水平明显偏低。现阶段,欠发达地区的农民收入主要来自两块,一块是家庭种、养殖业等农业收入,文章版权归文秘资源网作者所有!一块是外出打工等非农收入。二十世纪末,由于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家扶贫力度的加大、打工潮的刚刚兴起,以及市场等因素影响,农民这两块收入均增长较快,对温饱问题的解决及少数农民提前实现低水平的小康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农产品供求状况的根本改变、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以及国家支持农业发展政策的变化,依靠传统的家庭种、养殖业增收已十分困难。

量投资的前提下,旧村复垦还田还林往往难以实现,客观上造成了长期重复占用耕地或林地的现状,这与新农村建设的初衷是相违背的。

2.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篇二

一、农村基层政权运转面临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

(一) 基层政权运转面临困难

农村税费改革后, 刹住了向农民乱伸手的口子, 但乡镇、乡村收入已无来源。维持基层政权运转, 主要靠财政转移支付来解决。农村税费改革前, 汉中市汉台区全区乡镇年均征收税费总额2 391万元, 改革后, 按转移支付最高的2005年计算, 全区共安排乡镇转移支付支出515万元, 安排村组转移支付支出376万元, 计生、优抚等支出138万元, 合计转移支付资金1 029万元, 远远低于改革前的水平。

(二) 土地纠纷矛盾突出

农村税费改革前特别是九十年代农业效益比较低, 农民收入水平下降, 农村乱收费日益猖獗, 农民不堪重负, 农村土地一度成为农民无法甩掉的累赘和无法承受的负担枷锁, 低价甚至贴本请人耕种的现象比比皆是。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全面实施, 从源头上抑制了农民不合理负担的上升趋势, 使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 特别是中央连续几年1号文件和两项减免、三项补贴政策的出台, 使农产品价格稳中有升, 农业效益开始回升, 农村土地开始增值。土地升值后, 原来拥有土地使用权的进城农民开始大批回乡, 要求耕种原属于自己承包的土地, 没有赶上农村土地二轮延包的农户, 则根据人人享有农村土地使用权的农村政策向乡村干部施压, 要求重新调整土地。但是目前占有土地承包权的农户, 也根据国家规定的农村土地承包三十年不变的政策, 极力反对重新调整农村土地。同时, 由于农户间的土地转让极不规范, 多半是口头协议, 既无文字依据, 也无时间界定和退还的约定。承包户在当时转租土地时, 不仅承担了原承包户的各种税费负担, 而且投入了大量资金对转租的土地进行了改造, 使原来的低产田变成了现在的高产田, 若退出承租田, 承包户的投资损失由谁承担, 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另外, 乡村干部为了积极响应上级号召, 在当时土地不值钱的情况下, 大规模地进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土地集中转包, 培植了不少种植大户和经营大户, 而且在实行农村土地集约化流转过程中, 转包大户取得土地使用权时, 不仅权属合同规范, 有文字依据, 而且合同期一般在十年左右, 有的甚至是二十年、三十年。同时, 这些转包大户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土地品质改造、产业结构调整、修建房屋、购置农机具、种苗、肥料等相关农用生产资料, 若要强行收回这些种植大户承包的土地, 一方面违反了合同法, 另一方面, 这些承包大户巨大的投资损失由谁来承担, 也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

(三) 乡村债务化解难, 而且还有上升的趋势

农村税费改革后, 因取消了“三提五统”等收入渠道, 偿还集体负债就成了无源之水。据统计, 汉台全区税费改革前形成债务16 360万元, 税费改革后形成债务633万元, 究其原因:一是财政收入增长乏力, 超前支出, 规模过大。前几年, 为贯彻国家“普九”政策, 各乡镇投入大量的财力改造中小学校, 乡村举债较大, 近几年来, 为了促进乡镇经济发展, 各乡镇在集镇建设、道路改造等方面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 优化了乡镇投资环境, 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生产条件。但是, 在乡镇自身财力不济的情况下, 上述投入远远超出了乡镇财政的承受能力, 绝大部分工程都是乡镇政府在内外压力作用下靠借债完成。二是干部考核体制存在债务内生机制。乡镇干部的考核, 财政收入是硬指标, 与干部的奖惩挂钩。乡镇由于受农业税“尾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在难以完成收入任务的同时, 往往不惜付高息借债入库。同时, 有的乡镇领导存在“新官不理旧账”的思想。不少乡镇领导上任后, 对前任留下的债务缺乏偿还意识, 往往是“认账加赖账”, 把工作重点放在了借新债, 搞建设、出政绩, 迎考核上面, 致使乡镇老债未了, 又生新债, 债务雪球越滚越大。

二、措施与建议

(一) 加大对乡镇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

发展是第一要务, 只有经济发展了, 农村社会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才能得到根本解决。而农村经济能否得到加速发展是衡量国家取消农业税政策是否取得实效的重要标尺。因此, 农业税取消后, 各级政府对乡村应从政策上、项目上、招商引资上切实加大扶持力度。树立“减轻乡村负担也是减轻农民负担”的思想, 努力解决乡村财政困难。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发展改革大局, 严格落实国家政策, 维护农民利益, 着力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一是完善政策保障机制, 把中央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到广大农户。二是完善市场拉动机制、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 加强信息服务;搞好农产品市场调控, 稳定粮价, 稳定市场, 同时不断探索发展外向型农业, 开拓农产品的国际市场。三是强化产业支撑体系, 农民要增收关键还是要靠发展, 靠产业支撑。优质粮食生产, 畜牧业生产, 果品出口创汇都是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要集中精力做大做强。四是完善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机制。农民外出务工收入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要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寻找农民增收的机遇, 发展新产业, 广开农民就业门路, 拓宽增收渠道, 既要从“三农”本身考虑问题, 寻找出路, 又要跳出“三农”, 从经济发展全局思考问题, 研究对策;既要大力挖掘农业和农村内部增收潜力, 又要在农业和农村外部寻求增收途径。

(二) 积极妥善解决土地矛盾问题

农村税费改革后, 涉及农民土地承包纠纷的案件日益增多, 这类纠纷普遍存在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处理难度大的特点, 解决不好容易导致矛盾激化并影响社会稳定。针对出现的新情况, 在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中:一是要强化宣传教育, 进一步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 提高广大基层干部的执法水平和广大农民依法承包土地的自觉性, 使农村土地承包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二是进一步规范土地流转行为, 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为依据, 以乡镇农经部门为依托, 强化服务, 引导和规范土地流转。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 加速土地合理流转, 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三是逐步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解决机制。在乡村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处责任制, 并列入年度考核。充分发挥乡、村熟悉情况的优势, 做到小事不出村, 大事不出乡镇。对人地矛盾十分尖锐, 又确有可调控的地方, 在不影响其他村组利益的情况下, 可以大稳定, 小调整, 尽可能地化解人地矛盾。四是建立和完善被征地农民的利益保障机制, 积极配合有关部门, 依法严格保护耕地, 对符合规定确需征用占用耕地的, 应确定合理的土地补偿标准, 并及时拨付到位, 加强监督管理, 促进被征地农民利益保障机制的正常运行。

(三) 努力化解乡村不良债务

要充分认识化解乡村不良债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全面清理乡村两级不良债务, 坚决制止新债务的发生, 积极化解乡村两级债务问题。一要摸清债务底数, 落实化债责任。乡镇要对债务进行逐项逐笔核对, 挤干水分, 搞清楚欠多少钱, 欠谁的钱, 欠什么钱, 查清资金来源, 使用情况, 偿还记录等。二要进一步做好债务化解工作。乡镇债务形成的时间较长, 原因比较复杂, 工作难度较大, 在对债务清理核准的基础上, 对乡镇债务进行分析归类, 明晰债权债务关系, 区别不同情况, 分类处理, 逐步化解。对因直接举债兴办企业而形成的债务, 应划给企业负责偿还;对借债用于校舍、道路及其它公益性项目建设所形成的债务, 可在“一事一议”筹资中逐年偿还;对农业灌溉、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群众直接得益的生产性投资, 按照“谁受益, 谁负担”的原则, 其形成的债务分解落实到农户, 按期偿还。三要规范和强化财务管理, 杜绝新的债务发生。精简村组干部, 压缩开支, 不准村党支部、村委会向金融机构借款或为企业提供担保, 对政府及有关部门安排的乡村基础设施和生产开发项目要足额安排必要的资金, 以杜绝新的债务发生。四要改革和完善乡镇基层干部考核体系, 规范乡镇行为, 确保五年内乡镇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 且一律不得举债搞建设, 一律不得为经济活动提供担保。对乡镇政绩考核适当减少经济指标, 同时增加社会性指标, 建立健全新债责任追究制和乡村干部离任债务审计制。凡发生新债务的乡镇, 必须追究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在新债未化解之前, 乡镇党政一把手不得提拔重用, 不准异地任职。五要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 建立乡村干部责任追究制度, 对违反规定造成新债的责任人, 视情节轻重, 依照有关规定, 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并依法追究经济和行政责任, 对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四) 化解乡镇财政困难, 确保农村基层组织正常运转

3.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篇三

摘要:新课改在农村初中化学教学的实施面临着教育资源配置不足,生源差,评价体系尚未健全等困难,只有采取多种形式,营造探究式课堂环境,唤起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突出知识的实用性,建立综合评价体系,才能走出困境,真正落实新课改。

关键词:农村化学教学新课程改革困难对策

新课程将科学实验探究专设为学习主题,就是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中,农村教师却遇到了不少困难。在此,结合新课改中化学学科教学出现的一些困难及其对策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面临的困难

当前,农村初中化学新课改在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和阻力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

1,教育资源配置不足。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农村中学的化学实验设施还非常简陋、实验设备老化、损坏,无钱维修、更新。化学实验教学充其量只停留在课堂演示教学阶段,甚至还不完善。造成学生动手能力差,对实验现象记忆不深刻等,导致学生的实验素质低,学习效率低,影响了教学质量。新课改倡导探究性学习,本身就是要改变教学的策略和方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即变被动地听讲为动手、动脑的主动参与活动。在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使学生能够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而广大农村地区由于经济条件制约,计算机网络、图书设备、音像资料十分贫乏,这就给基层教师的教学带来困难和阻力。另一方面,现代教学设备的缺乏,使许多农村中学目前依然采取“粉笔+黑板”的教学手段,现代化信息技术革命的教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如物质的颜色变化、气体的生成、沉淀的生成、燃烧、爆炸等,有些实验现象如果通过教师的演示,常因“远”或“小”或“快”而学生看不清楚。如石灰石与稀H2SO4的反应,实验开始时有少量的H2放出,随着CaS04的生成,它覆盖在CaC03的表面使反应停止,最终看不到气泡的出现。这一过程若是通过教师的演示是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为气体的生成在很短的时间内便消失了。但若是通过多媒体课件,学生便有较深的印象,能清楚地看到整个过程。还有些实验是在演示过程中无法实现的,如实验室制02的过程中,实验完毕后,应先从水槽中移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若不然,水槽中的水会倒流入热的试管引起试管的炸裂。但在实验操作中很难去演示出试管的炸裂,如果教师只是靠讲解来说明,非常抽象,难懂,但是这一系列过程通过多媒体,学生看到试管的炸裂、听到玻璃炸碎的声音,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能牢牢掌握,在以后的实验中会注意。还有对于那些有较大危险性的实验、污染较严重的实验和对身体有害的实验,都可以考虑用多媒体课件来代替。总之,多媒体课件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使很多在实验室条件下不能完成的实验,得以生动形象地演示出来。但在农村中学,这些条件都不具备,影响了教学质量。

2,组织课堂教学困难。目前,农村中学班级学生人数偏多,一般在60人左右。课堂教学的常态是“秧田型”空间形态,导致学生课堂角色出现“个体化倾向”。在师生互动活动中,学生也基本处于受抑地位,主要扮演遵从者、取悦者与忍受者等受抑性角色。教室的拥挤使学生分组讨论和交流颇为困难,要组织“参与式教学”更是难以实施。同时学生个体差异十分明显,无论是学生自主活动还是分组活动都会出现外向型学生热情高涨,内向型学生被冷落的情况。再者,长期在传统教学影响下的学生已习惯于被动学习的习惯,一旦让他们自主学习和探究,难免会不适应。

3,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相比有较大差距。目前,乡下大部分学校使用国家统一教材,这就使得与城市的孩子具有不同经验的乡村孩子,由于教材中所采用的例子往往是他们不熟悉的,而影响他们对于知识的理解,减弱他们探求知识的渴望。以城市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内容挫伤了农村初中部分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部分学生辍学厌学。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家庭的生活条件普遍不如城市,农村学生知识储备有限。另外,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也影响着农民。“知识”在农民的心目中慢慢贬值,“读书无用论”的思潮正慢慢在农村抬头。例如:许多学生没有条件上网搜索、查阅书刊或剪报纸搜集信息。这样一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学习方式也将大打折扣。

4,评价体系尚未健全。新课程改革倡导重视发展评价、综合评价、强调过程评价、互动评价,这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人格健全有重要促进作用。然而在实践中往往还是以“一分两率”作为评价标准,还是给教师带来很大压力,系列考试扼住课改的颈脖,捆住了教师的手脚。考不考,考什么,怎样考,教师心存疑虑,影响了课改的实施。中考的“压力”使得许多教师无法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哪怕是思想上有新课改的理念,教学行动上却束手束脚,成了“思想上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二、解决困难的措施

1,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彻底改变“满堂灌”的课堂模式,设计课堂教学以学生获取知识为目标,开展丰富的化学课外活动。因为仅仅是课堂上实验,还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还要开展化学课外活动课,成立课外活动小组,举办化学讲座、化学晚会等活动,使学生获得更丰富的化学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采用演讲、表演、调查、讨论、竞赛等教学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寓教于乐。利用生动风趣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典型的事例来润色生硬枯燥的理论讲解。对于需要机械记忆的概念、化学元素符号、化合价等,尽可能编成歌诀或谐音记忆,降低记忆难度。多渠道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产生兴趣。例如,如何牢记1~18号元素?先让学生结合挂图,阅读有关图的描写语句:

青海里,波平坦荡,羊无奈,那美丽:龟鳞流露,压加盖。

即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锂:硅磷硫氯,氩钾钙。

同学们在读后再联想记下1~18号元素,这样运用比较幽默的语言,拟人化打比方,使学生在欢笑声中获得知识。对抽象的化学原理可运用声光显示制品(录像、录音、幻灯)等方法来讲解,以弥补缺乏现代教学设施的不足,激发学生探究化学事物的好奇心。

2,营造探究式课堂环境。首先,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合理安排座位,在班级人数大的情况下,可选用马蹄形、秧田型座位,教师走下讲台,缩短学生与教师的空间距离,与学生平等沟通、探讨,增强师生之间的亲近感,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活跃课堂气氛。其次,创设的活动要注意简便性、可操作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教师在课堂上还要“眼观八方”,对内向胆小的学生多加指导和鼓励。

3,加强化学知识教学的实用性,为学生主动学习化学创造好气氛。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灵活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才能受到学生欢迎。诸如通过“四大发明”、“冶金”、“炼钢”、“湿法炼钢”及我国近几年来的化工发展,介绍1992年我国钢产量居世界第四位,我国最先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和核糖核酸等,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此外,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可以引导他们订阅化学报刊,收看中央电视台有关化学的节目。还可以利用化学是一个“奇妙无穷的世界”这一有利条件来吸引学生。在课堂上多提几个为什么,如常言道:雷雨发庄稼。用化学知识怎么解释呢?为什么油与水不能互溶?炒菜时不小心掉了些盐进煤气炉里,火焰为什么会突然变成黄色?学生会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答案,这样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了课堂上。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化学,让化学知识服务于生活。

4,培养实验小助手,唤起学生实验的“主人翁”意识。为了克服教育资源配备的不足,特别是实验药品不足的困难,同时又要提高学生的动手实验操作能力,在即将进行分组实验前,选择合适的学生随同自己到实验室协助准备实验。许多学生经过一定的锻炼,学会了如何根据实验的要求准备药品、配制溶液、选择仪器、检验药品等方法。

4.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篇四

疫苗是指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用于人体预防接种的疫苗类预防用生物制品。其作用是通过接种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起到防止针对疾病发生的目的。由于疫苗的生物学特性,在贮存、运输、使用过程中均有严格的温度要求。“山东疫苗案”发生之后,暴露出疫苗管理体系存在不完善之处。2016年4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通过《国务院关于修改<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决定(草案)》,新修订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16年4月23日公布实施。

《条例》的实施,改革第二类疫苗流通方式,取消疫苗批发企业经营疫苗的环节,由省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进行,集中采购后供给各接种单位,简化疫苗流通环节;强化疫苗全程冷链储存、定时监测、运输管理制度,严格保证疫苗质量;完善疫苗全程追溯管理制度并加大处罚及问责力度。

一、我市疫苗流通监管基本情况

我市无疫苗经营企业,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2家(其中市级1家、县级11家),疫苗使用单位176家(其中县级以上医疗机构25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2家、乡镇卫生院139家)。

多年来,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按照监管职责分工要求,每年要求对疫苗接种使用单位监督检查至少1次以上。

二、实施《条例》中发现的新情况

1、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我国的疫苗上市前监管制度较为全面,但疫苗上市后的监管,尤其是疫苗冷链运输、疫苗不良反应监测、二类疫苗监管等相关制度仍然存在较大不足。

2、疫苗配送单位配送能力还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能力。新规政策要求二类疫苗由省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进行,集中采购后供给各接种单位,疫苗生产企业应当直接向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配送第二类疫苗,或者委托具备冷链储存、运输条件的企业配送。接受委托配送第二类疫苗的企业不得委托配送。其中明确表明了疫苗生产企业除了派车直送疾控中心外,只能“委托具备冷链储存、运输条件的企业”进行疫苗配送。而疫苗在运输过程中的质量,取决于运输企业的硬件资源、运输标准和执行标准的能力,且现有的药品流通体系决定了药品经营企业通常仅在本省内进行药品的分销和配送。但目前运输资源缺乏还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能力。

3、过渡期,凝滞部分疫苗导致非法经营。由于2017年1月1日起药品批发企业禁止经营疫苗,目前部分企业已经有大量库存疫苗,在短短几个月时间不能“清仓”,个别企业将凝滞疫苗偷偷经营。在部分地区,药品经营企业存在不具备资质的个人代理,通过与疾控中心的“关系”,以地方疾控中心的名义从药品批发企业抑或省级疾控中心购买疫苗,再进行二次销售。违法流通的疫苗不仅“出身清白”,而且部分还拥有合法的资质证明和销售票据,为疫苗贩子的违法行为提供便利和掩护。

三、实施《条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疫苗配送单位执行全程冷链储存运输管理难度大。新规政策要求疫苗配送单位参照《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要求,全程冷链储存运输管理制度,由于冷链系统标准要求高,目前疫苗配送单位设施设备达不到冷链要求,执行难度大。

2、建立疫苗全程追溯管理有难度。如何建立追溯体系,目前还未有具体要求,药品电子监管已经不是强制性要求。

3、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配送能力有限。《条例》要求,疫苗生产企业只能将二类疫苗销售给县级疾控机构,销售活动应当严格遵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防止过期疫苗进入使用环节。但实际上,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冷库库容量有限,由于在《条例》实施以前大批量的疫苗储存由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冷库承担着,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冷库只用于接种疫苗中转使用;而《条例》实施以后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冷库则要承担各类疫苗的冷链储存。除非冷库库容量扩大,否则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收不了那么多疫苗,因此只能每一种疫苗采购一点,企业一次配送的数量减少了,运营压力增大了。新

政实施,很多地方疾控中心执行工作并没有到位,给疫苗配送接收工作带来很大麻烦。

四、实施《条例》中对策和建议

1、疫苗采购平台建设刻不容缓。第二类疫苗参照现有的第一类疫苗采购模式进行采购。对于尚未完成集中采购但急需使用的第二类疫苗,可根据实际情况,由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向疫苗生产企业采购后供应给本行政区域的接种单位并强化配送环节的全程冷链储运等。由于不少县级疾控单位以往并未直接经营过疫苗业务,上级疾控单位会定期配送,或直接到上级单位领取即可,然后快速分发给接种单位,无需过多库存。相应的配套还未完善,出现了暂时的疫苗缺货。尽快完善健全省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坚持公开透明、阳光采购,强化管理。减少流通环节、重塑供应渠道,对于保障疫苗安全的好处,显而易见。

2、加强宣传培训,营造氛围。在疫苗流通和使用过程中,部分从业者职业素质低下,甚至为追逐利润而进行疫苗非法经营和私购,产生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打造过硬的疫苗监管与从业人员队伍,既要充实疫苗监管人员数量,也要对疫苗经营从业者采取严格的资质审查制度。

3、创新社会协同参与,形成监管长效机制。疫苗安全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因此,保障疫苗质量安全,需要监管部门、相关企业和社会民众通力合作。一方面,卫生行政、药品监督、流通管理等政府部门需要强化监管能力、形成监管合力,加强沟通,发现疫苗质量问题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以及其他情况时,应当及时互相通报,实现信息共享;另一方面,疫苗监管除了依靠政府,还要依靠民众的主动参与。因此,未来需要创新政府、企业和民众等多方的协同参与,形成监管的长效机制。

5.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篇五

及对策分析

安徽省社科院乡镇研究所近日对安徽省新农村建设的一项研究指出,目前安徽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普遍存在着现代农业发展不足、部分地区政府主导不力、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以及缺少特色产业支撑和县域资源整合困难等问题,使当前新农村建设陷入难有实质突破的僵局。吕连生等专家建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从实际出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民群众主体意识和政府主导作用,建立起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投入和科学管理机制。

目前,安徽省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主要存在五方面的问题:

一是现代农业发展不足,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建设明显滞后。作为农业大省,安徽目前的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全省大部分地区农村的耕作方式、资金投入、技术水平还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的水平,再加上农村与农业相配套的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无法真正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保障。另一方面,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又受到资金、技术、土地流转等方面制度的严重制约,这些方面的制度建设明显滞后。

二是部分地区政府主导不力,农民主体地位很难发挥。虽然2006年安徽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仍有很多地方尚未完全建立起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一些地方对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估计不够,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偏重于村庄建设,不注重产业发展,只做表面文章。各级财政支农资金安排分散,对农村集体经济支持不足,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缺乏平台,建设资金严重不足;一些地方规划编制工作和基础设施建设也明显滞后。部分基层干部和农民对新农村建设有畏难情绪,等、靠、要思想较重。政府和农民的缺位造成点上发展快、面上行动滞后的不均衡态势。新农村建设所选的示范点多数是条件较好、难度较小、比较容易见成效的村组,而原有环境复杂、条件差、真正具有代表性的“空心村”并没有动。

三是投资体制严重缺乏,资金投入严重不足。长期以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的投入由公共财政给予保障,而农村却依靠基层政府和农民集资来进行。由于基层地方政府财力极为有限,无力向农村提供最基本的公共服务,再加上农民收入水平偏低,自我筹集资金能力差,也无力支撑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农村投资的严重不足,制约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四是缺少特色产业支撑。新农村建设得好的地方,大多数是靠发展主导产业,走产业支撑的路子发展起来。新农村建设应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展“一村一品”。吕连生等人在省内的部分县市调查时发现,很多地方特色并不明显,大多数示范村还没有找准自己的特色定位,没有明确自己的主导产业,基至还没有确定村庄建设风格。很多地区农民收入主要靠外出务工取得,单靠农民外出务工,很难建成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五是县域资源整合十分困难。2006年,国家和省、市都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可是现在有的许多涉农项目资源,由于来自不同部门,很难加以整合,不能根据各地发展的轻重缓急安排使用,难以发挥更大的整体效应。现有的支农资金每笔都带有“帽子”,指定用途,且比较分散,县域整合时不仅涉及不同地区农民的利益调整,还涉及资金用途的改变,很难符合国家的资金使用政策,这就会带来巨大的管理成本和风险。

针对这些问题,吕连生、储昭斌等人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破解难题,遵循经济规律,把新农村建设纳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一是坚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切忌违背群众意愿和客观条件强行硬推,应根据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科学制定建设规划,防止加重农民负担,防止发生新的债务。在村镇规划上,要因地制宜,从当地山形地势出发,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树,力求形式多样,体现特色。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集中力量,规划建设一批具有较高标准和较强示范作用的新农村示范点。通过示范引导,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整体推进。加大村庄规划的编制资金投入力度,加快村镇规划编制的步伐。

二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健全现代农业运行机制。吕连生等人认为,安徽农业不强,最根本原因是传统农业没有真正向现代农业转变,当前来看,应从三个方面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一是大力加强农业物质装备建设。大力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加大土地复垦、整理和中低产田改造力度,扩大测土配方施肥的实施范围和补贴规模,提高耕地的内在质量;二是着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通过采取有效扶持措施,切实提高农业科研中心的创新能力,加快推广各种节约型农业技术和新型技术;三是健全现代农业运行机制。积极引导有序流转,在坚持土地家庭经营制的前提下,使种地农户经营规模不断扩大;提高农业、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仅要把围绕农产品建立合作经济组织作为现代农业建设的基础来抓,还要重视建立合作金融和保险组织。建立健全农业服务体系,如市场服务体系、金融服务体系、政策支持体系等。积极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有效机制,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制。

三是增强农民群众的主体意识,发挥各级政府主导作用。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民群众的广泛参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关键要处理好两个关系:一要正确处理好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的关系。政府要通过引导农民转变观念、自力更生、自主建设、自主管理,激发他们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使农民通过参加新农村建设,转变传统生产生活习惯,改变农村面貌。同时,要正确处理好干部引导和村民自治的关系。在强化干部引导的同时,注重以农民自愿、村民自治为主,尊重群众意愿,不搞强迫命令,不搞大包大揽。重点要发挥好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强化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

四是更高层次整合各类支农资金,建立起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投入和科学管理机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难点之一是建设资金严重不足。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进行。

一是从更高层次上来整合各类支农资金。在一定的投入水平下,从来源上整合各类支农资金,捆绑各种项目资金,建立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可以形成建设资金的巨大合力,最终形成新农村建设的持续推动力。这方面需要推进以县为主的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

二是建立起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投入机制。当前重点要建立起多元的投入机制。首先,逐步加大财政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力度;其次,扩大农村信贷投入,加快构建以农村银行为主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支持在县域内设立多种所有制社区金融机构,培育小额信贷组织,发展农户资金互助组织和农村社区金融互助组织,在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探索建立村镇银行,积极拓展农户小额信贷和农户联保贷款业务;再次,引导社会各方面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以农业项目带动开展农业招商引资、推动农业回乡创业,来解决发展资金不足。

6.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篇六

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使我旗农业生产的条件得到较大改善,综合生产能力有所提高,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由于制度惯性和路径依赖的作用,作为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离农业生产发展的要求还相距甚远,其表现即为当前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存在一些较为突出问题。

一、存在问题

(一)水利工程严重老化缺乏管理

主要表现在建成后的工程损坏严重。一直以来,在乡镇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处于没有后期管理维护经费、没有管理维护机构的状态,不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成后管理粗放,缺乏必要的资金进行维修与养护,致使工程设施老化失修,甚至是出现人为破坏现象,致使不少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发挥作用大打折扣,对人民的正常生产与生活都产生较大影响。

比如,石门口水库灌区始建于1965年,1987年后对渠系进行了配套建设,干渠一条总长18千米,干渠分土干渠与浆砌石干渠两段,土干渠设计输水量2m/s, 浆砌石干渠设计输水量1.0m/s。目前土干渠(近11km)仍未搞防渗措施(约占灌溉面积的85%),配套各种渠系建筑物34座。

33水库2002年经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安全鉴定为三类坝,并经内蒙古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设计。水库安全复核后,水库下游灌区由清水灌区改为洪水灌区。设计灌溉面积1.2万亩,实际灌面积0.7万亩。

由于近十多年来水库水量不足,灌区一直达不到设计规模和标准,灌区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工程不配套,灌区现有工程虽经过多年建设虽具有一定规模,但不完善,支渠及以下渠系配套、渠系缺少控制性建筑物,灌区配套率较低;二是工程运行时间长,工程年久老化失修且破坏严重,工程完好率低,致使灌溉水跑、冒、渗、漏严重,水资源损失浪费大。尤其是最近几年,水库蓄水急剧下降,已无灌溉效益,灌区水利设施全部闲置,缺乏维护,设施损毁更加严重。

(二)机电井出水不足问题严重

随着察右后旗工业化步伐日益加快、农牧业现代化、城镇化建设突飞猛进。对水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察右后旗又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全旗2166眼机电井出水量不足的达一半以上,水的供需矛盾非常严重。

比如,我旗主要在当郎忽洞地区翁公淖尔水系两旁、贲红地区霞江河流域两旁开展节水灌溉。特别是2008年以后,这两个富水地区,共有500亩大型指针式喷灌圈220套。从每年的6月28日到8月28日,干旱期基本上喷灌圈连续浇灌,每个喷灌圈正常每年浇灌七次,核定年用水量为7.5万立方米,而实际年用水量达到16万立方米。加上干旱雨水 补给不足,造成局部地区地下水水位逐年下降,境内沿河基流也急剧下降。从2008年到现在,每年平均下降1.2米。在2009年以前,每个喷灌圈有两眼机电井就可满足灌溉需要,现在需要4眼或5眼以上。每年夏秋季节这两个地区处于用水高峰期,都不同程度地造成人畜饮水短缺。

(三)工程管护资金落实不到位

水利工程的后期管理需要大量的资金做保证,但是国家的能力有限,小型水利工程众多。农村体制改革后,农村土地由集体经营转变为农民分散经营,已建成的农村水利工程由于管理体制没有理顺,产权归属不明确,国家、集体、受益户三者的职责和义务没有明确的界定,导致很多农村水利工程建、管、用三位脱节,管理、维护主体缺位,除大中型工程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和人员外,大部分小型工程基本上是有人用无人管,有急需但无工程可用。加之各地长期存在重建轻管、重大轻小、重枢纽轻配套等问题,致使许多小型农村水利工程成为“弃儿”,形成“国家管不到、集体管不好、农民管不了”的无序局面。因为所有农民都有公家的水、自家的地的心理,加之很多农村的青壮年劳力都到大城市外出打工,导致这方面的资金投入和劳力投入不足,致使农村水利工程功能急剧下降,还维护不到改革之前的水平,这都是有待解决的问题。

(四)施工建设制度方面存在问题 随着中央实施农村税费改革之后,水利工程的建设、维修管理责任部门越来越不明确,而且国家在这方面投入的资金有限。公共财政的基本理论是公共产品理论,根据各种产品消费的竞争性、受益的排他性和外部性的大小不同,公共产品理论把社会产品分为公共产品、私人产品和混合产品(或准公共产品)三大类。应当说,从总体上看,农田水利设施是介于纯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的混合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因为水利设施既具有公共产品的效益外溢性特征,同时又具有一定程度的私人产品的排他性和竞争性。在一些贫困地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仍然是以公益性为主的公共产品。单方面利用一事一议的制度进行资金管理和工程建设,其工作效率不仅非常低,而且在现实中也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各级部门引起重视。

二、对策建议:

(一)政府要加强对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

现实问题很明确,就是前期的建设资金不足,技术水平达不到要求,保证不了正常的使用寿命,而后期的水利工程维修不到位,导致很多功能快速丧失。针对这些问题,政府一定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决。第一,在进行农田水利建设时明确其只是一个手段,而终极目的就是要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保证每年农业粮食生产的稳定性,甚至要保证农产品产量有一定的提高,保证国家的粮食供应。第二,相关的财政部门要重视水利建设资金向农业和农村倾斜,在这方面予以高度重视,保障农民的经济利益,持之以恒地投入有效资金,才能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增加后期的维护费用,长期而言其是一个得大于失的工程。第三,由于农民经济收入有限,因此政府应号召社会多方面人士筹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资金。

(二)加强水资源管理,限制高耗水的农田灌溉技术。水资源费改税后,对农业灌溉用水也要征收一定的水资源税,用价格杠杆调节水资源的使用,以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对高耗水的农田水利灌溉技术按用水量区分,逐步淘汰高耗水灌溉产品。如目前我旗正在实施的“圈改滴”(喷灌圈改滴灌)工作。

(三)整合资金、加大投入。要切实解决工程建设和维护资金不足的难题。各级要继续加大农田水利设施维护资金在整个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中的比例,整合水利、国土、农业、农业开发办、扶贫办等部门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专项资金,切出一块农田水利设施维护专项资金,统筹使用维护水利设施,提高涉农资金的使用效率。

(四)科学地研究水利工程建设

随着我国的快速发展,在重大的经济转型中农田水利工程面临很多问题,这是发展的结果,但相关专家应加强对这方面的研究,通过国家投资,研究有利于农田水利建设的先 进技术。要完善农田水利建设后期管理、维护机制,逐段路段、每条水渠落实管理人员,确保工程建成后能够长久发挥作用;同时,可以探索农田水利工程租赁、承包等机制,使农田水利建设、使用走上市场化轨道。

7.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篇七

关键词:旅游业,资源,生态环境

在我国很多地区, 旅游业已成为增加经济收入, 改善产业结构, 提高人们的现代化意识, 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支柱产业。而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众多, 地域辽阔, 地理位置复杂多样, 再加上历史悠久, 孕育了极其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在全国具有旅游资源的比较优势, 具备发展旅游业的良好基础和条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又给西部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强劲东风, 为西部地区把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创造了基础条件。

我国纳入西部大开发范围的国土面积占全国的71.6%, 人口占28.6%, 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世界遗产总数占全国的38%, 国家风景名胜区占35%,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占31%,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28%, 旅游业将成为西部地区的优势产业和未来发展的战略产业。西部地区不仅生态旅游资源异常丰富, 而且文化内涵深厚, 据有关资料分析, 我国三分之二以上的民族文化在西部地区。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前景最广的一项新兴产业。西部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市场需求旺盛, 加上政府的政策支持, 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而旅游业的发展, 对于拉动经济增长, 增加社会就业, 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 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但是, 西部旅游业起步较晚, 如果将旅游业的发展分为开发期、发展期和成熟期的话, 目前西部旅游业总体上讲, 仍处于开发期, 属于全国后进水平。

1 思想观念落后, 旅游经济意识淡薄

西部地区多为我国的贫困地区, 经济落后。一般来说, 贫困落后地区有自我封闭、内部循环的特点。长期以来, 国家在这些地区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扶贫开发工作, 但效果不佳。薄弱的经济基础奠定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投资环境差, 投资效益低下的现状, 从而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不足, 旅游点的景观建设薄弱, 绝大多数处于潜在或半开发状态, 没有完全形成现实的旅游资源, 发挥出应有的效益。政策制定者, 从观念上来看, 仍把施政当成是给予, 而没有真正树立服务意识;在政策的制定上, 缺乏前瞻性, 政策无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各级政府对经济参与的还是多, 提供法规环境和政策的咨询少。社会公众, 无论是旅游经营者还是普通公民, 受封闭的地理区位观制约, 观念比较滞后, 思想不够解放, 缺乏旅游经济意识, 对旅游业发展的前景认识不够, 缺乏市场观念, 对外宣传不够, 产品知名度较低, 缺乏国际国内竞争力。

2 由于经济基础薄弱, 对旅游业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西部地区多为国家的贫困地区, 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地方财力根本无法满足旅游业发展要求的资金投入, 这直接导致了旅游业开发能力不强、发展缓慢。首先, 交通、通讯整体水平较低。西部地区是我国地势较高、山峦起伏的地区, 再加上经济落后, 资金投入不足, 交通, 通讯等基础设施总体规模显著不足。其次, 旅游配套设施落后。西部地区旅游开发起步较晚, 加之财力有限, 旅游景点、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相当一部分宾馆、饭店等设施陈旧, 配套服务尚处于低水平状态, 严重影响了接待能力, 使大批游客来去匆匆, 只能简单浏览一下, 即赶往别处, 这无疑是当地旅游业的一大损失。第三, 宣传促销力度不足。

3 缺乏旅游专业人才

人才是西部大开发成功的关键和保证。管理者、操作者的态度、能力和方法会影响预期目标的实现。旅游市场竞争虽然表现为客源市场的竞争、服务质量的竞争、资源优势的竞争和管理水平的竞争, 但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旅游人才的培养和储存, 现有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提高, 对于旅游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我国西部旅游专业人才严重缺乏。

4 有关旅游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 市场经济条件下, 旅游业的发展同样有赖于法制建设的日益完善和发展。当前旅游业发展中普遍存在一系列不规范的行为和现象之所以屡禁不止, 很大程度上和我们缺乏关于旅游方面系统完善的法律法规有很大关系。迄今为止, 我国还没有一套完整的旅游大法, 旅游法规中, 大多是部门规章, 相当一部分在实际执行中还是文件。法律、法规的不健全, 直接导致政府对旅游业的管理缺乏依据和力度。显然, 加强旅游法制建设已刻不容缓。

5 旅游管理机构设置不当

首先, 旅游业是一个产业关联度高、综合带动性强、辐射牵引力大的经济产业, 涉及众多的部门和行业, 而且旅游业还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 前景最广的一项新兴产业, 是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因此, 客观上旅游业的发展需要一个权威性较高的主管机构, 以发挥对旅游产业发展的主导作用。但是从目前来看, 西部地区一些省份, 如陕西、宁夏、青海等, 其省旅游业局所处的地位仍然是“事业单位”, 致使其发挥主导作用的力度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这实际上是新旧两种观念的碰撞, 是对旅游产业是否有真正的认识和信心的检验, 是政府是否真正下决心把旅游业作为一项重要产业来发展的体现。

其次, 旅游景区景点同时归属于不同的主管部门, 形成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相互掣肘的局面, 严重制约着景区景点的建设和管理。西部地区政府应该认识到, 旅游产业不是旅游局的产业, 旅游产业的兴旺也不仅仅是一个行业的兴旺。所以, 旅游产业的发展不可能仅仅依靠旅游局一个部门的管理, 必须有一个能够统管所有与旅游产业发展有关的部门的机构, 这个机构应该对所有有关部门都具有权威性。上海市的“旅游委员会”就是这样的机构。

6 掠夺式开发和经营现象普遍, 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我国西部地区本身的自然环境大多较恶劣, 生态也比较脆弱, 有些地区干旱少雨, 气候炎热, 沙尘暴、暴雨、暴风雪天气频繁发生。很多地区又为了开辟财源, 在开发利用中缺乏生态和环境保护意识, 不顾客观条件的限制盲目上项目, 造成了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在项目的经营过程中, 只顾索取, 不注意维护和后续投入, 使很多项目不能在原有基础之上成长甚至呈萎缩状态。这种掠夺式的开发方式导致了生态环境的严重退化, 植被遭到破坏, 水位下降。旅游资源开发不当可能造成的生态破坏不仅影响了西部地区, 使西部原有的美丽的自然风光受到严重破坏, 降低了旅游开发的价值, 而且对中东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也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在我国很多地区, 旅游业已成为增加经济收入, 改善产业结构, 提高人们的现代化意识, 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支柱产业。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又给西部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强劲东风, 为西部地区把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创造了基础条件。因此, 从西部地区实际情况出发, 努力探索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 以及政府在其中的职责和作用, 以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王朝才, 傅志华, 李三秀.关于西部大开发的几点思考[J].原载西部大开发与民族地区经济振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2, 6.

[2]赵海荣.加快西部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思路[J].原载大学时代, 2006, 2.

[3]赵海荣.西部旅游业发展战略研究[J].大学时代, 2006, 3.

8.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篇八

一、建设“双一流”大学是我國高等教育界面临的首要任务

2015年底,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到2020年,我国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到21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确立“双一流”大学的建设方案,是国家实现教育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教育梦的主要工程,是党中央审时度势,精准抓住我国高等教育当前发展的主要问题,明确了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建设“双一流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前的主要任务。

二、西部高校建设“双一流”大学面临的困难

(一)缺乏国际一流的人才队伍

要打造“双一流”的大学,首先要拥有一批国际一流的各类人才队伍。经过这二十年的国内高校竞争,人们已经普遍得出一个结论:大学的快速发展依靠的是学科、教学、科研,而这些则依靠的是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和团队。有了一流的人才队伍,一所大学很容易在十几年内就发展出一门一流的学科;反之,在人才流失严重的学校,原来几十年的优势学科,往往因为学科带头人的离开导致整个学科垮掉。

百年树人,人才的培养需要几十年,现在各高校都把解决人才缺口的主要办法放在引进上。大学之间一流人才的争夺异常激烈,仅靠酬金待遇已经很难吸引到最好的人才了,“挖人才”的范围早已从国内大学延伸到国外大学。一流人才的短缺将在很长时间内成为我国一流大学建设的短板。

(二)传统教育模式、计划思维影响“双一流”的建设

中国社会自古以来讲究“不患寡而患不均”,在教育事业发展中一直注重防止差距过大,从而导致竞争不充分。我们很难把最好的资源集中到几个学科中。之前的发展形成了“撒胡椒面”式的拨款,985、211大学得到大量的经费之后,都会抽出很大部分用于扶持校内弱势学科、新兴学科,继续增加学院专业,不断摊薄国家教育扶持优势,阻碍了优势学科建设。

这种传统思维、平均主义将是“双一流”大学建设的障碍。现在很多非211大学都在试图进入“双一流”分一杯羹,却没有花心思去研究自身的哪些学科需要进一步整合加强,而哪些学科则要当成包袱甩掉。

(三)缺乏世界一流的评价标准

要建设一个动态的“双一流”大学群体,必须要使用到“双一流”的评价指标。事实上,评价指标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并不亚于财政拨款的重要性。教育界在20世纪90年代制定了生均教学标准,比如92标准、96标准等,产生的影响就是学校之间比拼生均教育资源,由此带来大学的大规模扩招、圈地,一个个超级大学的出现。生均教育资源的增加对教育发展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推动高水平大学建设。目前,大学校园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教育水平的发展速度。

但是何为世界一流?当前对于世界一流大学并没有公认的严格定义和统一的评价标准。《方案》只设定了发展目标,而实现目标所必需的发展规划细则、学校与学科评价体系等关键因素目前均未出台。一流大学得到的更多是社会、教育界同行、学生家长的认可,很难量化评价,更多的是需要世界上几大排行榜都认可,包括美国《新闻周刊大学》排名、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排名、英国QS排名等。而一流学科更容易制定评价标准,比如在世界排名前5%才能算一流学科,有了若干个一流学科的支撑,才能说是一流的大学。

(四)“双一流”建设的难处在于自身改革

“双一流”建设的目标、要求都高于国内高校的现状。建成“双一流”大学的过程,就是高校不断开展内部治理机构改革的过程,这是个刮骨疗伤、凤凰涅槃的过程,需要各高校首先要对自身下刀,改革掉不符合现代大学规律,不符合“双一流”建设的机构、人员、学科、模式等。这个过程是非常困难和痛苦的。可以说对自身认识得越清晰,改革得越到位,就会在“双一流”建设中起步得越早。甚至一些985、211超大规模大学,“船大难掉头”,可能会在“双一流”建设中失去先机。

三、对西部高校建设“双一流”大学的一些建议

(一)转变观念

“双一流”大学的建设,需要完成五项全新的建设任务、五项全新的改革任务。建成之后,国家对“双一流”大学的支持也将是新的模式,将建立全新的评价体系和绩效考核方式。对大学的管理是一次崭新的挑战,需要大学转变观念,紧跟国家改革动向,调整组织机构,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

(二)推动学科资源在学校间优化配置

“双一流”的建设不再是一所大学就能轻松做到的,需要各学科资源随着人才流动,在各个大学之间重新分配。在原985高校中一些发展乏力的学科,因为得不到资源“输血”,学科优势就会慢慢往一些比较受重视的地方院校汇集。量变引发质变,地方院校也可以培育出一些一流的学科点。高校的办学理念也将由“大而全”转向“小而精”,打造出一批国际一流的学科。

(三)打造国际一流的高校人才队伍

人才队伍建设是“双一流”建设的基石,只有培养和引进一批富有创造力的高层次人才,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才有了建设根基。学科建设是龙头,是高校核心竞争力。人才队伍是科技创新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一流学科的建设必须有一流的人才作支撑。

(四)在高等教育领域内开展充分竞争

在“双一流”的建设中,要汲取985、211教育工程建设经验,不搞终身制,建立一套能出能进、能上能下、科学评价的考评体系,精确核算拨付的教育经费,对各校经费投出产出比排序,打破等级化的拨款模式,把以前个别拿着大量教育经费、成果平平的高校挡在外面,倒逼他们进行学科转型。

引入对大学之间合理竞争与发展的有效激励以及校内各学科之间的竞争,给一些之前没有进入985、211工程的优秀地方高校一些机会,促进各个高校各具特色创新发展。

(五)中西部地区和落后的学校要转变发展思路

“双一流”大学的建设,是从根本上对我国高等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创新。高等教育水平普遍提高之后,平庸和偏远将不再是国家扶持、投资的理由。中西部地区和落后发展的高校应该好好开展“双一流”研究,调研自身情况,找到适合自己发展道路的学科突破点,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打造几个优势特色学科,实现“弯道超车”,而传统的依靠教育行政拨款,在每个学科上都要苦苦坚持的做法,必然会被摒弃。

(六)“双一流”大学建设,国际化是关键

建设“双一流”大学,重点在于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培育具备国际视野的领军人才,借助新技术手段促进世界顶级高端课程资源共享。

9.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篇九

州党建扶贫工作队队长、县委常委 张六海

科技扶贫是我国实施扶贫攻坚的一个重要战略措施,是解决贫困地区生产技术落后和技术人才极度缺乏的现实状况的根本举措,是由救济式扶贫向依靠科学技术扶贫转变的重要标志。晴隆作为典型喀斯特地区的扶贫开发重点县,多年来,始终把科技扶贫摆在扶贫开发的突出位臵,坚持科技扶贫与整村推进、劳动力转移培训和产业化扶贫紧密结合,以科技示范、重点项目为载体,着力提高贫困人口的素质和自我发展、自我创新能力。立足县情,不断壮大支柱产业,培育特色产业,增加劳动就业能力,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普及,为全县经济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晴隆县科技扶贫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1、实施科技扶贫以来的基本情况及成效

自实施新阶段扶贫工作以来,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中心工作,以解决贫困人口温饱为重点,以贫困村为主战场,坚持分类指导、整村推进,着重帮助贫困群众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拓宽基本增收门路,提高基本素质,扶贫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科技扶贫效果明显。科技扶贫工作坚持走立足山区实际突出资源特色,依靠科技进步实施深度开发,建立支柱产业形成县域经济的路子,大力实施科技扶贫项目,培植农业特色产业,优质绿茶、柑桔、苡仁米久负盛名;草地畜牧 “晴隆模式”迅速崛起。从1994年国家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至2000年,全县贫困人口从17.5万人下降到3.85万人,全县以县为单位基本越过温饱线。

——科技扶贫工作环境逐步改善。国家实施新阶段扶贫开发以来,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从项目和资金上给予我县很大倾斜,国务院扶贫办,民主党派中央联合推动组和省、州领导多次到我县指导工作,关心支持我县经济社会的发展,从根本上保证了我县扶贫开发工作的顺利推进。同时,我县建立和完善了科技扶贫的制度体系,组织科技人员投身扶贫攻坚主战场,协调各方力量共同打好科技扶贫攻坚战。加强项目规范化管理,对项目主管单位、承办单位及项目责任人都制订了严格的责任目标,使科技扶贫开发项目做到“四有”、“五到位”,即有工作计划、有实施方案、有资金使用合同、有检查验收办法;人员到位、任务到位、措施到位、资金到位、考核到位,保证了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

——特色支柱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以科技扶贫项目为带动的“草、茶、烟、果”等特色产业成为农村经济增长的新亮点。特别是在探索科技扶贫路子中创造的“晴隆模式”,“已成为石漠化山区扶贫开发、生态建设和草地畜牧业结合发展的一面旗臶”(国务院研究室发展司原司长黄黔语)。在科技扶贫开发中,我县加强自然资源整合,狠抓特色产业开发,认真抓好草地养羊、茶叶、烤烟、柑桔、苡仁米等强县富民产业。在产业开发过程中,采取技术培训、苗木培育、基地建设、品种改良、销售加工等措施,走“基地+公司+协会+农户”的路子,使产业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全县现共种植人工草地20万亩,改良草地9万亩,羊存栏14万只,覆盖农户10860余户,户均年收入在6000元以上;完成茶叶种植3.2万亩;发展柑桔2.16万亩。2008年烤烟种植完成3.05万担;苡仁米种植3万亩。同时结合气候等自然条件,在光照镇东方红村、规模村、沙子镇保家村等地发展早玉米、反季节蔬菜等示范种植项目,进一步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农民科技意识逐渐增强,科技素质不断提高。农民要想依靠科技致富,必须掌握先进适用技术。历年来,通过组织各相关部门技术人员采取不同形式开展适用技术培训20万人次,普及培训188699人次,绿证培训5794人,培养造就了一批种草养羊、蔬菜种植、烤烟生产、柑桔种植等乡土人才。积极开展农业适用技术进村入户活动,全县水稻、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良种推广率稳定保持在85%以上。

2、科技扶贫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实施科技扶贫以来,我县已有大部分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可以说扶贫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按照国家新的扶贫标准,我县仍有贫困人口68366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4%,贫困发生率居全州之首。因此,温饱问题解决后,巩固扶贫成果,从根本上改变贫困面貌,仍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另一方面,贫困人口思想观念落后,科技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扶贫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急需通过科技扶贫、教育扶贫等措施加以解决。

(1)面临着艰巨的扶贫任务。2008年村级整合前,全县共有扶贫开发重点村122个,占全县村级数的67.4%,有贫困人口68366人。贫困人群中普遍存在在综合素质低、缺乏竞争意识、思想观念落后、劳动技能和生产能力差等突出问题。同时,由于脱贫标准低,生产条件和科技素质没有发生根本改变,遇到较大自然灾害或天灾人祸,绝大多数脱贫人口容易返贫,扶贫攻坚任重道远。

(2)面临着资金投入的硬约束。一方面国家对贫困地区的扶贫资金虽然在逐年增加,但对于各方面都比较落后的贫困地区来说,也无异于杯水车薪;另一方面,由于县级财力比较薄弱,在保证机关日常运转和职工工资的前提下,用来发展的资金所剩无几,对科技的投入则更显得不足。同时,筹资渠道不够畅通,分散在县级各有关部门的扶贫资金不能有效整合、发挥最大效应。(3)面临发展基础的制约。一是产业结构层次低,生产的原材料、初级产品不仅科技含量小、市场需求弹性小,而且附加值低,导致地区产业结构层次低、产业链短、产业拉动作用受到限制;二是自我发展能力不足,农民人均纯收入低(2008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093元,分别比全省、全国低687元和2668元),农民用于生产的投入少,绝大多数农户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三是基础条件薄弱,贫困地区农民“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仍然突出。

(4)面临着环境因素的制约。从环境方面看,贫困人口多住在边远山区、高寒山区、石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区,有的贫困人口甚至居住在“一方水土养育不了一方人”的地方,这些地方山高坡陡,土地贫脊,主要靠牛耕锄挖,劳动生产率低下;一些地方石漠化比较严重,既缺水又缺燃料,失去了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从商品经济发展的角度看,贫困地区的市场经济发育相对滞后,开放程度极低,对外经济交往不多,外来投资者少,这也直接影响着这些地区的发展。

(5)面临着科技力量不足与科技服务“缺位”的瓶颈制约。一方面,农民十分缺乏有效的科技指导,直接制约了农业结构调整的进程和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另一方面,原有农业科技推广网络由于体制和机制的原因已是“线断、网破、人散”,大量的科技人员养在机关,农业科研成果远离农民,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乡镇各站(所)科技人员在乡镇机构改革中,几分几合,事权、物权属乡镇直接管辖,其工作精力大多数时间都是用在乡镇的“中心”工作上,几乎没有时间投入科技推广,科技服务“缺位”现象普遍存在。

(6)特色产业规模小,市场开拓能力弱,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不健全,产业化程度低。群众普遍思想观守旧,视野不开阔,多数人沿袭古老的生产方式零散生产或经营,对农产品的质量要求不高或自给自足观念严重,市场概念模糊,信息不灵,不知道改善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没有专业化生产观念等等,使我县特色产业的发展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

二、新阶段我县科技扶贫的对策思考

科技扶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解决我县农村贫困的问题上,任何“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多年来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如果缺乏完整的制度措施和政策支撑,只是简单的强调农民需要技术和把技术送到农民手中,最终都将有可能演化为政府和科技人员的“一厢情愿”。科技扶贫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市场机制、农民需求和科技人员知识的共同作用,科技部门既要通过自身的创新带动整个农村经济体制的创新,同时又要与其他方面的改革和创新相配套,通过创新科技扶贫方式,使科技扶贫不再成为一种走过场或喊喊口号的一种作秀形式,而是通过提高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等一些长效机制使科技知识真正广泛渗透到农业产业中,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步伐,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让广大农民真正实现依靠科技脱贫致富,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进一步统一和提高对科技扶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首先,科技扶贫是我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我们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必须坚持资源开发、节约和保护并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的力量,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从而实现人口、资源、经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其次,科技扶贫是我县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贯穿于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大力实施科技扶贫,将有助于提高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贫困人口稳定增加收入,从而为我县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三,科技扶贫始终是扶贫开发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科技和人才是当前我县发展的制约因素,同时也是我县摆脱困境的必要条件。必须全面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加速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应用和推广,以科技扶贫为突破口,切实提高我县农业综合发展能力。第四,科技扶贫是培育新型农民的生动实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扶贫开发的主体是农民。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一方面,需要加强科技培训,普及推广先进适用、农民易学易懂易用的技术;另一方面,要从我县实际出发,让贫困农民参加具体的科技扶贫项目,从实践中接受锻炼,增长致富本领。

我县是典型的喀斯特山区,山高坡陡谷深,生态环境脆弱,农业靠天吃饭局面一时无法改变。要实现贫困人口长期摆脱贫困这一艰巨任务,必须作好“两个转变”,真正树立科教兴县和科技扶贫的思想,以改变贫困人口的生产条件和生产能力,帮助、扶持贫困人口提高自身素质,使之具备积极参与致富活动的能力和条件。以科技扶贫和智力扶贫为手段,利用科技力量战胜贫困。

2、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正规教育与短期培训相结合,认真巩固“两基”成果,农、科、教互相依托,努力提高贫困人口的文化素质。科技扶贫,旨在提高人的科技水平和改变人的精神状态。大力开展科技普及和科技培训,培养造就“乡土人才”和新一代农民,是科技扶贫的治本之策;通过典型引路、科学示范,让农民真切地感受到科技的力量,从心底里激发“不应苦熬,但要苦干加巧干”的强烈持久的脱贫致富的欲望,是科技扶贫的根本方针。因此,必须把提高农民素质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进一步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健全培训网络,增加培训投入,持之以恒地开展科技下乡入户活动,提高科技进村入户率,把先进适用技术送到农户手中,增强劳动者的科技意识,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吸纳、运用新技术的能力,造就一代新型农民。同时,注重对“乡土人才”的培养选拔,重点对基层干部和科技示范户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大力扶持、培养回乡知识青年和乡土人才,建立一支科技扶贫的“永久牌”工作队伍。

3、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大力推广应用农业高新技术。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低,农业高新技术推广应用少,是我县农业经济发展缓慢、贫困人口脱贫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应偿试以建“科技示范园”来带动整个农业产业,兴一方经济的科技兴民工程、融科研、教学、推广、成果转化为一体。制定合理的政策措施,促进农业科技人才合理流动。加大科技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把“科技示范园”直接建成在农村田间地头,作为科技推广的载体和龙头企业的孵化器,通过技术示范项目实现科研成果与农业生产的转化对接,通过科技示范园的科技辐射,提高农业产业经济效益。

4、打破原有的制度框架,整合资源提高科技扶贫的效率,打造新型科技服务网络,以实现科农携手的良性循环。可在一定程度上巧妙地打破原有的制度框架,通过资源重组等改革措施提高科技扶贫的效率,把服务内容向产前、产后延伸,包括生产资料的供应、信息服务、市场销售、储运加工、社会融资等综合性服务,由以往单纯技术提供向综合性服务转变,通过建立利益共享机制为农村发展提供持久的技术支撑。以产业带头人为主体,以大量乡土人才和广大农民为基础,把农村中最活跃和能动的力量调动起来,发展和壮大农村中的先进生产力,同时,运用利益机制引导大批科技素质较高的人才到基层,并派放到村组,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技人才链,直接面对广大农民开展工作,为农民提供包括示范、培训、咨询、合作在内的科技服务。科技人员的工作业绩和工作成效,主要由农民来进行评价,如此则对科技人员形成压力。要求科技人员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满足农民在技术环节、加工、流通和市场信息等多方面的需要,切实改变工作作风,杜绝科技人员应付农民的现象发生。

5、允许科技人员以资金入股、技术参股,与产业大户、龙头企业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实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形成农业科技推广的投放回报机制。改变以往科技人员与农民之间简单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形成一种协作互助的新型关系,这种利益共享机制可使农村的科技发展具有一种内生的可持续性,大大地提高双方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使其保持逢勃的生命力。通过制度创新,将这些农业科技的掌握者引入农村,使他们在为农业生产提供新科技的推广和应用的同时,将自身的科研活动与农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既减少了农村技术引进的成本,又降低了农民采用新技术的客观风险和主观风险。

6、积极组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实现民建民有民管民受益,推动我县特色产业的发展。我县农业多是由以家庭为中心的小规模经营主体来从事经营活动的,农民既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又是实际的劳动者,单纯靠政府农技部门的服务已不能满足农民对技术的需求,必须鼓励和支持更多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以促进产业发展。我县目前成立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主要有:光照镇东方红村蔬菜种植协会、沙子镇保家村果业、养殖业协会、碧痕镇碧痕村苡仁米种植协会。虽然这些专业技术协会的职能和运作方式还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断规范和完善,但它们的确已成为科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载体。在我县特色产业发展壮大的进程中发展了积极的作用。

上一篇:给我的同学的一封信下一篇:新安全生产法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