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创新

2024-09-07

跨学科创新(精选8篇)

1.跨学科创新 篇一

武汉大学关于建立博士研究生跨学科拔尖创新人才

培养试验区的若干意见

研究生教育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创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重要支撑。加强跨学科人才培养,建立博士研究生跨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既是新形势下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提高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也是充分发挥学校学科集群优势与交叉优势,打造创新型科研团队,促进学科理论重大突破和重要原创性科研成果的产生,提升学校综合实力的战略选择。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大胆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规律,以培育拔尖创新型人才为重点,以高水平导师团队和重大学科交叉项目为依托,创新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整合多学科教育资源,实现学科融合、精品孵化与精英培养的集成创新。

二、目标任务

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学校跨学科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与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要,着眼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与优秀青年学术骨干的培养,在比较优势明显的基础学科、应用学科和新型交叉学科凝练方向、汇聚团队,每年遴选50名具有多学科知识背景和突出科研能力的优秀博士研究生,建立跨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在研究生招收、导师配备、培养资助与管理评价等方面进行政策倾斜,积极营造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培养氛围和运行机制。

三、实施原则

(一)坚持跨学科研究与跨学科教育相结合,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与优势学科发展的共赢;

(二)坚持平台构建与项目牵引相结合,以集成创新与学科交叉融合为重点,开拓科学研究新领域;

(三)坚持专家引领与团队协作相结合,确立“大师加团队”集体指导、协同培养制度,形成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创新型团队建设相互促进的工作局面;

(四)坚持人才发展与机制创新相结合,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与教育资源向人才、向新的学科增长点集聚;

(五)坚持跨学科人才的择优遴选与培养过程的动态开放相结合,增强研究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四、实施内容

(一)创新博士研究生跨学科拔尖人才选拔机制

1、项目甄选

原则上以国家级重大跨学科项目为依托,以项目需求作为遴选博士研究生学科背景、招收人数的依据,由跨学科项目组申报,学校组织专家评审,确定入选项目及招收考生学科背景和招生计划。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项目可以申报:

(1)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2)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课题攻关项目(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4)国家973主持项目或一级子项目(不含外协)

(5)863重点项目或863目标导向项目(建设经费500万以上)(6)对国家有重大影响的横向项目(不含外协,建设经费人文社科100万以上,理科200万以上,工科、信息学科和医科300万以上)

2、招生计划

逐步建立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逐级选拔、优中选优、分层次择优遴选的“试验区”人才招生机制:

(1)根据入选项目要求单列计划每年招收100名推免研究生(含直博生、1+4硕博连读生),作为试验区预备生进行重点培养,通过考核淘汰,确定30人进入试验区攻读博士学位。

(2)每年单列计划招收50名具有多学科背景及突出科研潜力的博士研究生进入“试验区”(含30名通过考核的优秀预备生)。

3、招生对象

(1)具有跨学科背景的报考普通类博士研究生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硕博连读生、直博生(本科和硕士期间或者硕士与博士期间所学专业为跨学科,以主导师学科背景为判断依据)。

(2)品学兼优,思维活跃,学术基础扎实,科研能力强,具有一定研究基础和创新潜质。

4、选拔方式

推行“导师组共同负责的遴选机制”,扩大导师团队录取自主权,实行跨学科项目招生指标单列、招生目录单列、考核科目自主设计、录取方式灵活多样等政策。

(二)组建跨学科导师团队

1、导师团队的构成

项目负责人根据项目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可组建导师团队。导师团队一般由不同学科和不同领域教授、副教授组成,由项目负责人确定导师团队的组成及职责分工。其中主导师由项目负责人担任或指定,导师团队其他成员共同担任副导师,原则上导师团队成员中应有一名国外相关学科副教授以上专家,从而实现导师来源的跨学科、跨单位、跨国别等多元化趋势。

2、导师团队主要职责

实行集体指导、协同培养制度,共同负责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及科研训练等培养体系的制定与实施,主导师负责日常协调与管理,副导师协助主导师指导博士研究生学习和科研。

3、导师团队运行机制

建立导师团队指导规范,签订导师团队跨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任务书,明晰团队成员的职责分工;建立主导师领衔负责的团队工作绩效考核制度,学校划拨专项经费用于导师团队工作绩效奖励,由主导师根据团队成员所承担的工作量及任务完成情况确定绩效奖励的分配;主、副导师共同协商确定科研成果知识产权的归属。

4、导师团队建设

在科研项目合作、出国研修等方面对导师团队予以支持,建设一支跨学科课程教学与高水平科研指导并重的导师团队。

(三)构建跨学科培养体系

1、培养方案

建立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指导委员会,导师团队依托跨学科项目制订多学科集成与交叉的培养方案,设计个性化学习培养计划;试验区的博士研究生应修学位课程数量及科目内容由导师团队根据需要协商确定,但应达到学校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

2、课程建设

(1)加大跨学科课程体系建设力度

以跨学科试验区课程体系建设为依托,辐射并带动全校研究生课程质量建设。开设由知名专家和学科带头人以专题讲座为主要授课方式的研究生跨学科平台课程,建立博士研究生菜单式课程共享平台,增强研究生跨学科知识的传输与跨学科研究能力的培训。

(2)打造高水平国际化研究生教学团队

探索研究生高水平国际化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模式,积极推广合作授课、全英文授课、国内外校际远程课堂,促进培养理念变革和课程内容整合,推动跨学科相关知识的连接和跨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

(四)强化跨学科科研能力训练

1、实行跨学科博士研究生实验室轮转制度。根据项目研究需要有针对性地在相关实验室、课题组交流学习、合作研究,实现跨学科研究方法的兼收并蓄。

2、组建研究生跨学科科研团队。在研究生自主科研项目申报中优先支持跨学科研究项目,实现从扶持单个优秀学生到带动研究生团队整体进步的转变,促进研究生团队协作、技能互补、知识共享等能力的全面提升。

3、加强产学研实践基地建设。拓展开放式创新研究空间,促进相关学科研究范式的理解与融合。

(五)探索跨学科研究生考核评价与学位授予机制

1、建立有助于激发活力和创造力的考核评价体系

遵循学术研究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注重创新能力的考核,由机械的论文数量评价向注重研究成果的创新性与关键技术的前沿性等综合性质量评价转变,采取个人考核与项目考核相结合、目标评价与发展性评价并重的方式,形成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质量评价体系。

2、突出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管理

加强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质量监控与动态管理,建立淘汰机制,通过书面审查和专家答辩方式强化中期考核,考核不合格、不能胜任跨学科研究的博士研究生将退出试验区,停止相关资助,退出的指标空额由导师团队从其他在读博士研究生中择优补充。

3、建立跨学科研究生学位授予审核机制

建立跨学科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标准,组建由多学科专家共同组成的博士研究生跨学科学位评定委员会,全程负责学位论文选题、开题、预审与答辩,实行学位审核的集体把关;鼓励协同攻关,跨学科研究生团队在相关学科顶级学术期刊共同发表的高水平学术论文,其第一、第二作者均可视作毕业答辩资格论文。

4、开拓研究生跨学科攻读双博士学位的新途径

积极探索跨学科教育新模式,深入推行弹性学制,开展研究生双博士学位实施的可行性探索。

(六)搭建跨学科学术交流平台

1、设立博士研究生跨学科学术交流基金

围绕基础理论、学术前沿举办跨学科导师论坛、博士生论坛、暑期学校,鼓励研究生参加形式多样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营造跨学科学术交流氛围。

2、拓展跨学科博士研究生国际学术视野

进一步加大跨学科博士研究生参加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短期出国研修的资助力度,保证试验区内的研究生在读期间均有一次出国访学经历。

(七)完善跨学科博士研究生奖助体系

1、提高跨学科博士研究生普通奖学金

提高“试验区”内博士研究生普通奖学金标准,由12000元人/年提高到24000元/人/年,提高部分采取学校与导师对等资助的方式。

2、设立跨学科博士研究生奖学金

对于“试验区”内中期考核优秀,科研潜力突出、创新能力强的博士研究生,加大奖励力度,按照学校与导师对等投入的方式,奖励12000元/人/年。

3、增设优博论文培育奖学金

经过严格评审,对已取得标志性研究成果、具有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潜质的优秀拔尖人才可适当延长学习时间(1-2年),延长期内除享有以往普通奖学金等各项资助奖励之外,学校给予优博论文培育奖学金,标准为12000元/人/年。

4、加大师资选留力度

将跨学科优秀博士研究生纳入学校师资储备的重要来源,根据学生意愿优先与其签订师资博士后培养协议。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积极营造人才培养的创新发展氛围。深刻认识研究生跨学科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对于提高我校人才培养质量、推动科研创新、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重要意义,准确理解当前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全面把握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基本任务。强化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全面动员,凝聚共识,努力营造有利于激发活力与创造力的跨学科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氛围。

(二)加强试验区工作的组织领导,增强工作执行力。成立武汉大学博士研究生跨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区领导小组,下设专家顾问组与工作组。其中领导小组由相关校领导、研究生院、学科发展与规划办公室、科技发展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院、人事部、财务部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与知名专家学者组成,负责跨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政策制定与实施管理工作的统筹协调,日常工作由研究生院牵头负责,形成研究生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工作联动机制。

(三)优化环境,理顺关系,积极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围绕创新型拔尖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资源配置,深化研究生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等全过程的改革,形成有利于创新型拔尖人才培养和学术精品孵化的快速反应机制。充分发挥“试验区”的辐射作用,努力破解当前我校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体制机制性障碍,认真吸收、借鉴兄弟高校在研究生培养政策、机制和管理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不断完善制度保障,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研究生的创新活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跨学科创新 篇二

文学研究的跨学科创新之路是当前社会发展理念影响下, 人们对文学研究提出新看法、新常态。不过对于快学科研究工作的开展, 在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着不同的看法。首先有人认为文学跨学科研究就应该立足于文学, 认为他是文学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之间的关系, 不过这种关系过于单纯, 缺乏独立性。其次是认为跨学科研究不应用于文学研究之中, 认为这会让文学泛滥, 成为无根之作。最后一种则认既然跨学科是文学的一种研究方法, 那么就必须满足于学科本身对文学的限制, 即必须跨越文化体系, 不能将所有与文学有关的跨学科都理解为文学的跨学科研究。在跨越文化体系的基础上, 还要注意是立足于文学的研究。

受到闭关锁国以及传统文化的影响, 我国虽然在近几年逐渐地吸收了西方及外界的大量文学研究成果, 但是自身的文学研究创新能力依旧不足, 并且这种缺点的存在正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我国著名文学学者曹顺庆先生就认为我国现有的文学研究体系就是照搬西方的结构, 从而让西方跨越式文学研究方法独霸中国文学领域, 反而让我们自身失去了话语权, 成为了文学领域学术界的“聋哑人”。

该言论一经出现立刻引起了社会各界文学大咖的认同, 并一致认为我国文学研究领域严重缺少创新性、跨越性的研究能力。正是由于我国文学研究长期照搬照抄西方思想观点以及研究体系, 才导致了我国疏于本国文化的创新研究。导致文学研究出现一种贫瘠的态势, 这种态势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当前学术界大搞文学大跃进, 所有人都在搞科研、都在出论文, 每年的论文发表数量正在成几何的方式递增。另一方面, 在进行文学的研究中都是照搬照抄先人观点, 丝毫没有创新性的观点与思想出现。正是由于我们对文学研究认知的匮乏, 才让我们在拥有在全世界最人数最多的文学队伍的同时却无法做好文学质量的提升。正是由于文学研究缺乏创新性、缺乏高质量成果, 才导致我们的文学领域受西方影响巨大, 此种现象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基于文学研究的角度对学术创新进行分析, 就是指在文学领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是前人所不曾获得的。一般来说, 首先是先人已经在该领域做出了一定的成果, 接着我国后人通过基于相关成果的基础上, 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所取得新成果。其次就是先人并未踏足该领域, 后人在这个空白的领域所取得的成果就是学生跨学科性的创新。不仅如此在研究中, 我们必须熟悉学科发展史与研究领域的问题史, 要明确所要研究领域已经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然后在进行进一步的深入。在文学研究中, 应重视对历史所产生的结果分析, 要重视对文学问题研究者本人论点的研究, 在研究中要立足于文学材料的基础上对所有研究过该问题的人所取得成果进行分析, 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好文学学术的跨学科创新研究, 推动文学研究的创新发展。

在现实的研究中, 我们可以发现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是存在紧密的联系的, 从某种角度来说, 文学与其他学科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 做好其他学科的研究有助于梳理文学研究工作。其中文学与画的边界问题、文学与音乐的联系都属于跨学科研究, 但是他们却存在紧密的关系。这种跨学科研究自古至今一直备受关注, 但是在当今社会细致化的分化下, 其受到了严重的束缚。但是文学跨学科研究已经是当今社会文学学术研究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他是文学研究分支合并的一个必备过程, 做好文学的跨学科研究有助于突破相关顽固问题, 所以文学的跨学科研究具有巨大的创新应用价值。

在进行文学跨学科创新的研究中, 应做好文学与各学科之间的接触、融合。面对当前社会的发展趋势, 应积极地开展文学学术以及其他领域学术联合研讨的方式, 创新文学研究的研究模式, 为文学跨学科研究提供宝贵的交流空间。从而让不同文化、理念能够得到交流, 创新交流模式、打破单一的文化内部循环交流的壁垒, 破除文学研究边缘化的现象, 让中国文化逐渐的走向世界文化交流的霸权领导中心, 为文学学术的热点交流模式进行重新的构建, 通过与西方各国进行文学与文化的交流, 改变大众对文化故步自封的审美看法, 增加文学研究的课题、打开文学跨领域研究的大门, 从而加速世界范围内文学领域跨学科研究的能力, 提高文学领域跨学科研究的冲击力, 激活文学研究的学术创新能力, 为文学研究的跨学科创新之路的建设铺平道路、奠定基础。

总之, 文学跨学科研究创新之路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事情, 面对当前文学学术性成果匮乏的现状, 只有对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做好自身的文学跨学科创新研究, 才能够进一步提高我国文学领域学术性研究的能力。

摘要:文学研究工作是我国学术界的一个重点工作, 但是文学研究的学术性创新严重缺失却成为了我国文学领域的诟病, 从而在西方文化以及文学研究成果的入侵下, 使得我们患上了严重的“失语症”与“学术失范”症, 本文将对文学研究的跨学科创新之路进行分析。

关键词:文学研究,跨学科研究,创新之路

参考文献

[1]秦军荣国内文学研究的学科性与跨学科性述评学习月刊2013年24期.

[2]姚连兵亨利·雷马克比较文学跨学科思想探赜当代文坛2015年01期.

3.促进跨学科学习与创新精神培养 篇三

关键词:雷恩高等师范学院;跨学科学习;创造力;国际合作

一、雷恩高师重视特色院系建设

和学生跨学科学习

《世界教育信息》:雷恩高等师范学院(以下简称雷恩高师)是法国高师集团成员中最年轻的一所大学。首先,请您谈谈雷恩高师独特的建校历史,并谈谈她的发展现状。

帕特里斯·昆顿:雷恩高师源于加香高等师范学院于1994年在雷恩建立的分校。最初,我校致力于两个学术领域的发展:电子工程和机械工程。后来,这两个学科合并为机械电子系,该系的学生既学习电子工程又学习机械工程。除此之外,我校建立了数学系、经济学系、法学系、管理系、计算机工程系、运动与健康系、体育系等。因此,该分校建立之初的目标就是成为一个独立的高师学院,虽然这个过程比我们想得更加漫长。2013年,雷恩高师正式成立,目前已经有400多名学生。如同那些历史悠久的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我校是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很多学生在攻读博士学位。此外,我校与很多大学和实验室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学生们可以在这些实验室里做研究。

《世界教育信息》:作为法国高师集团中最年轻的一份子,雷恩高师在研究方面有哪些独特的优势?在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加强人才培养方面又有哪些新举措?

帕特里斯·昆顿:事实上,我们有三个独具特色的院系。第一,机械电子系的独特之处在于学生可以同时学习电子工程和机械工程;而在其他高校,比如加香高等师范学院,分别设立电子工程系和机械工程系,学生只能选择其中之一来学习。第二,我校的法学系也是独一无二的。第三,运动与健康系、体育系与其他很多领域都有联系。例如,可以从生物学、机械学、教育学、人类学等多个视角出发来研究这个领域,与其他学科建立广泛的联系。

此外,在数学系和计算机工程系,我们要求学生不仅完成本专业的学习,还要学习其他学科领域。例如,数学系的学生通常要辅修物理或计算机专业,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要辅修电子通讯。这是我们在教学方面拥有的独特优势,鼓励学生学习更多技能、了解更多领域。

我们还希望建立两个新的系,分别是环境科学系和数字艺术系。如你所知,我们的目标是建立独具特色的院系。我们认为,学生应该学习多个领域。例如,环境科学与每个人相关,要想使人们了解环境科学专家希望普及的知识,不仅需要运用人文学科的知识,还要用到生物学、生态学、物理学等的知识,甚至要运用数学知识建造气候模型。因此,我们让来自不同学科的学生一起交流,共同解决环境问题。

《世界教育信息》:贵校是如何鼓励学生保持科研创新精神的?

帕特里斯·昆顿:我们鼓励学生在学习自己所选专业的同时,保持对其他学科的好奇心。例如,计算机科学是如何在不同领域,甚至是物理学中得到运用的。在一些规模比较大的高校里,学生很难与其他系的学生或是教师交流,但在雷恩高师,跨学科、跨专业的交流非常容易实现。我们只有100多名教职员工,所以教授可以及时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沟通,解答他们的问题。我认为,“小而精”就是我校的优势之一,方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正因如此,我希望我们的学生能够利用这个机会学习多个领域的知识。

《世界教育信息》:贵校又是如何鼓励教师和研究人员保持创造力的?

帕特里斯·昆顿:我认为他们已经相当富有创造力了。他们已经参与了很多研究。我们常常鼓励教师们与其他领域的人员加强交流,并创新教学法。我校的大多数学生将来会成为中学教师或大学教授,他们会把这些教学法运用到教书育人之中。现在,我比较担心的是新一代的学生是否愿意按照与我们学生时代相同的方式去学习。也许很多国家都存在同样的情况,其中也包括中国。我们要搞清楚什么是正确的学习方法,并且知道如何让学生适应它。我校所有教师都在探讨这个问题,但我不确定我们是否得到了正确答案或者是否存在答案。因此,与其他领域的学者一起研究这个问题,了解不同领域的人对同一个问题的看法,这种思想的碰撞可能开创新的教学法。

二、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的

质量与特色建设至关重要

《世界教育信息》:随着全球竞争愈发激烈,教育国际化已成为全球趋势,贵校是如何面对挑战的?贵校的国际化发展规划是什么?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贵校的优先事项有哪些?

帕特里斯·昆顿:首先,我认为学术研究是没有国界的,因为知识无国界。我们共同努力,为的是更好地了解世界,解决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我们需要竞争,但我更想把竞争当作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一种比较,参与到这种国际关系网中对我们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在国际化发展方面,我校着眼于三个方面。第一,建立实验室关系网。各校实验室之间相互关联不仅方便学生进行实验研究,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在世界各地实验室实习的机会。第二,邀请各国学者莅临我校。我们有一些项目专门邀请全球著名学者和专家来我校参观和讲学,他们也有机会成为我校的研究人员,我们的学生也有机会聆听他们的授课。第三,吸引更多国际学生来我校学习。这个目标的实现存在一定的困难,因为我们需要提供基础英语课程,而教师之前并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当然,我们已经着手开展这些国际基础课程项目。

现在,我们已经有两名来自上海的中国本科学生就读于雷恩高师的计算机科学系。他们由法国驻华大使馆选派,经过了两年预科课程的学习,并且通过了法国大学入学考试。虽然他们并不是来自中法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的学生,但从他们这里获得的经验会帮助我们更好地实现与华东师范大学或中国其他大学的合作。我校也有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交流生,有的学生经过3~4年的学习已经完成学业。

《世界教育信息》:雷恩高师除了与华东师范大学合作之外,还与中国的其他高校有合作关系吗?在合作中,雷恩高师比较专注哪些学科领域?

帕特里斯·昆顿:目前,我们还没有与中国其他高校合作。中国有许多出色的大学,不过我们首先要确保与华东师范大学合作的项目取得成功,毕竟雷恩高师不是一个规模很大的学校。当然,我们的一些学生可能想要到中国的其他学校或世界其他地方交流,我们也帮他们联系了实习项目。然而,现在与华东师范大学的交流合作是我们最关心的项目,因为这是一个规模相当大的交换生项目。通过这个项目,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制度、生活和文化,最终与中国更多大学发展合作项目。

目前,在与华东师范大学的合作中,我们更专注于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合作。除此之外,运动与健康系也有合作的潜力,因为华东师范大学的体育系非常有名。

《世界教育信息》:您如何看待一些国际合作项目,如伊拉斯谟项目?

帕特里斯·昆顿:未来,我校国际化发展的三个方向需要通过伊拉斯谟项目来实现。虽然这是一个简单的项目,但它关系到欧盟国家间的学生交流。况且,项目不仅涉及教育,还立足于科学研究。我们对欧洲发展的贡献正是对国际教育与研究的贡献,因此这个项目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

之前,伊拉斯谟项目确实着眼于欧洲当地学生。但从2014年起,出现了一个叫做伊拉斯谟Plus的项目。该项目鼓励发展国际合作(比如中法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国际人员流动。我们可以通过欧盟的资金支持来发展这个项目。因此,我们现在要放眼全球,拓宽视野,从而更好地推动国际间的交流。这也是促进欧洲发展的重要方式。

三、面对面授课模式具有不可替代性

《世界教育信息》:如今产生了新的教学方式,比如慕课。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帕特里斯·昆顿:我认为在使用慕课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白它的作用。目前,我们不需要为学生进行网上授课,因为我们的学生不多,并不需要通过这种方式与他们交流。也许我们会与其他学校合作发展线上教育,但不会自己去做,因为这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我们也不确定是否必须要做这件事。这里存在很多疑问——线上教育真的有效吗?真的重要吗?如果发展线上教育,多少学生会去使用?他们能够通过这种授课方式取得学业上的进步吗?这些都还很难回答。虽然它能够带给我们一定的好处,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它与世界上其他大学互动,但我仍然不确定我校现在是否到了发展线上教育的最佳时机。

《世界教育信息》:贵校是否有计划开设像慕课这样的线上数字课程?

帕特里斯·昆顿:当然可以,但我们不会让课程单一化发展。数字技术带动了教育教学的革新,但并不是所有数字技术都能起到促进教学的作用。例如,我校的一位数学教师曾说过,他不知道怎么用幻灯片讲数学课。他习惯在黑板上写字,因为当他用符号和数字将复杂的问题逐一写出来的时候,可以停下来解释这些符号和数字分别代表什么,但使用幻灯片就会失去这种效果。他认为,数学最好还是用传统的方式来讲授。从某种程度上,我认同他的观点,教学法的创新需考虑科目的特点。

我认为,发展线上教育需要明白这种教育方式的受众是谁。欧盟委员会发展线上课程的愿景之一就是加强欧洲教育资源的可移动性。例如,为一些行动不便的人,或者无法得到教育资源的人,抑或是在国外的人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使人们在家中就可以学习国际课程。而对于我校来说,线上教育并不是最值得采用的方式。

此外,线上教育很难确定评估标准。线上课程的确可以成为学校课程的一部分,但无法独立成为完整的课程。它可能会为教学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无法取代面授课程。线上教育是一种资源,我们要把它应用到适合的情况中。我并不反对发展线上教育,只是我们要谨慎对待。

同样,如果你在授课,就会希望用自己的方式把知识呈现给学生。你所选用的书籍和相应的练习都是你所特有的。教师站在学生面前讲课,这一模式是不可取代的。教师不是机器,不是程序。出于人性化教学的考虑,我们不能让幻灯片教授学生知识,让学生自己从幻灯片上读取信息,我们必须要考虑学生的感受。

四、学校既要传授知识,

也要注重培养学生思维方式

《世界教育信息》:当今科技迅猛发展,知识经济时代业已来临,全球化已势不可挡,大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您看来,未来的大学如何发展才能适应新形势,乃至引领新时代?作为一所新兴高校的校长,您对学校未来的发展有何规划与展望?

帕特里斯·昆顿:我对雷恩高师的期待是学生能够与教师和学校职工形成良好的互动。当然,读书、上课、考试对学生来说都很重要,但这些也许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了解这个世界所共同关注的问题,并为这些问题找到答案。因此,我希望学校中有更多人参与这种互动,也更多地与其他大学,甚至是其他国家的教师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我认为,当下的教育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并尝试得出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理解。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未来我们要面对更多的困难和挑战,提出正确的问题并加深对世界的认识。这也是我们鼓励学生学习多个领域,至少是深入学习两个领域的原因。例如,环境科学系的学生要学习数学,因为数学知识对学习环境科学十分有用。法律系的学生也学习经济和管理,而且不能浅尝辄止,要与其他领域的人进行深入的交流。这就是我的梦想——学生能积极互动,并时刻保持求知欲。

我们有责任让学生们开阔思路和眼界。生活中有太多事物需要我们保持好奇心,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更要培养他们的思维方式。

4.数学学科创新备课实施方案 篇四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老师都认为:“备课不是单兵作战,而是合作的;备课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的诠释,而是开发、利用生活资源,将其融入到教学中去;备课不是教学过程的简单安排,而是落实人的主体地位;备课不是教学方法的简单展示,而要能唤起人的情感……”。教师的备课已升华为教师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途径。为提高我校教师备课的有效性,特提出本方案。

一、备课流程:

熟悉整册教材的内容,了解教材的整体编写思路――讨论本学期的教学方向、重点研讨内容、教学时间分配等宏观性的问题制定教学计划――根据教材编排体系,制定好备课组集体备课计划,落实单元教学内容主备人――主备人阐述本单元的重点、难点、注意点及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教学策略等等――根据集体备课的共识编写个人教案。

二、备课要求

1、备书:

1)吃透教材,备准备阶段知识的生长点。弄清应复习的知识点,应做哪些铺垫。

2)挖掘教材,备新知探索阶段的重难点、关键点,例题的拓展点。解决三个问题

①备问:解决“问什么?如何问?问谁?”等问题。②备延伸:解决“哪些知识点应补充或拓展?”。等问题

③备教法:关注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选择合理、高效的教法。3)书头备课要求可具体概括为:一画二体现三补充。一画:画一画重点知识、概念、重要公式。

二体现: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体现突破重点、难点的方法,体现教学流程。三补充:弄清知识的生长点(原有知识或经验),教学新知的关键点,拓展变化点。

①补充小结环节应概括的法则、公式、结论等。

②补充与例题相对应的类似问题或相对比的混淆问题,深化新知的拓展点、1 变化点等。

③补充习题、标注习题功能或习题衍生的公式、结论。

2、备教案

(一)教案前期准备要求:

1、学生座次表。

2、全期教学计划。

3、全期教学进度安排及课时划分。

4、集体备课要点摘要。

5、学生成绩表。

6、教师教学格言。

7、培优计划、学困生辅导计划。

(二)单元备课要求:

每单元前要有教材分析,单元测试后要有试卷和试卷分析以及对本单元知识不足的整改方法、需要个别辅导的学生名单。

(三)课时备课要求:

1、第一部分:表头部分(课题、教学目的、教材重点难点、学科德育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具与学具这六项要求必须填写)。

2、第二部分:突破重难点部分:(1)板书设计。(2)教学拓展点。

(3)典型作业设计(基础题:标清书中题号,拓展练习:写清具体题目,对比练习:写法具体题目)。

(4)课堂作业

(写清题号或具体题目)。

3、课后反馈总分:

(1)教学反思、感想或努力方向。(2)学生作业批改记录及个别辅导。

4、鼓励教案百花齐放:

(1)形式多样化。要在主备人备课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教学特长、学生实际适度增减,备出自己的特色。(2)教案书写整洁、设计美观化。可在教案中圈点、绘图,重要环节用红笔标注等。三、一至六年级备课课时数:30节(包括练习,不包含单元测试和评卷)

四、各年级作业种类及次数

1、配发的作业本要全批全改。教师批改要有批改日期、鼓励性评语、符号等,改后有选择性的讲评,并学生错题订正情况及时检查。

2、对重点知识、难点知识要设计相应的习题,习题的选择要体现综合性。学生做在作业本上的作业,要求每个单元不少于2次,重点单元不少于4次,全期不少于20次。

3、三至六年级要设立专门的计算练习本,每天计算练习不少于4道题。

五、几点说明

1、上交备课组工作计划(含集体备课安排)。

2、教学进度安排要安排到知识点。

3、、常态课、公开课、接待课教案、课件要上交存档。

4、备课组活动内容要丰富、记录要详细。

5、北师大版实践综合活动、人教版数学广角的内容需备详案。

6、教龄5年以下的老师需备详案。

5.注重学科整合培养创新思维的论文 篇五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新思维能力,是现代化语文教育的主旋律,也成为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和历史使命。更何况,语文本身就是一门创造性思维颇为丰富的学科。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树立大语文观,打破封闭单一的语文教学系统,加强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结合,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开辟广阔的时空领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学科;创新思维

一、与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多元化了,语文教学的手段也随之由传统的黑板、粉笔、挂图向影像、网络发展。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影像可以再现教材提供的情景,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和创造力的形成。如执教《岳阳楼记》,先通过演示范仲淹的头像及有关文字,使学生对作者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然后展示有关岳阳楼的画面,使学生先有感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展现洞庭湖这一特定情境,把学生带入烟波浩渺的洞庭湖,完成对表象的认识,再让学生看画面,听声音,想问题,再加上画龙点睛的讲评,就能使学生理解面对洞庭湖的阴晴之景而产生的不同感慨,对理解文章的抒情重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奠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创设情境法,可以融视、听、感、悟、思于一体,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训练,让学生以创造者的身份进入到设置的课堂情境中,激发学生探索事物的.愿望,引导他们体验解决问题的愉快,自主、积极的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二、与思品学科的有机整合

语文学科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学科,吕淑湘先生说过“语言学本质上是一门人文学科”。我们只有将“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起来,找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与知识传授的最佳结合点,使课堂教学闪现出思想品德教育的火花。中学教材中许多优秀文章既是语言表达形式的典范,又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是人类思想优秀成果的结晶。教师在设计教学时,不能只注重语言方面的训练,而应注意发掘材料中积极、健康的思想因素,在对学生进行文字技能训练的同时,有意识地向学生灌输科学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审美情操。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过零丁洋》、《观沧海》等诗词及《音乐巨人贝多芬》、《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背影》、《〈指南录〉后序》、《海燕》、《傅雷家书》、《为了忘却的记念》等名篇的教学,学生在充分感知课文中生动具体的形象,体验作品的思想感情的同时可以接受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及爱国感情的感染熏陶。这些作品的思想营养,为学生所吸收,必能丰富学生的心灵世界,对学生的成长起“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学生在 “因文悟道”“依道悟文”过程中,通过 “语言——思想——语言”的反复训练,必然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优化学生的知、情、意各方面素质,并使其发生综合效能。学生不仅领悟作品的思想美、感情美,而且体验人生陶冶情操,激发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三、与艺术学科的有机整合

艺术学科——音乐、美术对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实,语文书上有许多课文都含有丰富的艺术因素。两者有机融合,是的有效途径。如果我们借助于多种艺术手段,把它们变成赏心悦目的图画、或委婉或激昂的音乐、轻松诙谐的舞台剧……语文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艺术教育元素,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觉器官,将有利于创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吸引学生入情入景,达到音、境、情、理的融合。学生不仅仅得到欣赏的机会,获得审美的享受,又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审美创新意识、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七年级第二学期《你一定会听见》一文,旨在告诉读者要善于用自己的感官全方位地感知身边的生活世界,发现其中的美。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先播放歌曲《把耳朵叫醒》,并让学生思考:“耳朵,让我们能够聆听,聆听大千世界的奇妙交响和神秘诉说,而此歌曲却为什么发出了要把我们的耳朵唤醒的呼唤呢?”以此来引发学生的反思。接着,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轻音乐《森林狂想曲》,并要求他们发挥想象,再现音乐中描绘的画面并用语言描绘出听到的音乐中的景象,以此来营造审美意境,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同时,审美的鉴赏离不开想象,在音乐所展现的虚邈空灵的世界里,禁锢于文字的文学艺术可以在人们的想象中自由驰骋。

四、与综合实践课程的整合

6.浅谈小学作文创新教育的学科论文 篇六

【内容摘要】从教育发展的观点看,在作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健康的个性,尊重作文的本质特征,采取个性化习作训练的教学策略,是作文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必由之路。

【关 键 词】创新 个性发展 作文个性化训练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小学生的习作过程最具个性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从教育发展的观点看,在作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健康的个性,尊重作文的本质特征,采取个性化习作训练的教学策略,是作文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必由之路。

那么,怎么在小学作文课堂上实施有效创新教育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现浅谈一点浅陋之见。

一、 遵循原则,以人为本,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循序渐进,树立学生创新意识。

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气氛。”也有的学者说:“最宽松的时候是创造性思维最活跃、创造力最丰富的时候。”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把微笑常带入课堂,富有情感地教学,语言亲切自然,趣味盎然地启发、感染,积极捕捉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课堂重鼓励多表扬,放下传统教育观念中教师的高架子,勇于蹲下身来和学生平等交流,真诚喜欢每一个学生,为学生付出真挚的爱,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真正意义上的良师益友,时刻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极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创作欲。

但小学作文个性化的训练不是一蹴而就的短期行为,而一项系统工程。它要求从作文的早期训练开始,就自始至终有意识的加以培养,具体地说:“从一年级口语说话训练到中年级的片段训练到高年级的练习,都要注意学生个性的培养和训练。”能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发挥和张扬,并沿着健康的轨迹发展,为今后的独创性学习,充分发挥其创造潜能提供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想象,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学会在以有知识的基础上,探索未知的能力,展开想象,促进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有位专家尖锐地指出,长期以来,小学作文教学一直被限制在“师授作文”的狭小天地中:题目由老师定字,“写什么”不能逾越老师划定的范围,“怎么写”必须遵循教师指定的几种模式,讲评作文也要按照教师确定的调子讲优评劣……长此下去,其结果:学生作文大都是内容相近,写法相似,小孩说大人的话,失去了应有的儿童生活气息,抑制了学生的个性的发展,何谈能有所创新,更有甚者,要求学生听记所谓的“下水文”、“范文”,无疑是对学生智的禁锢,个性的扼杀。

小学作文练习通常情况下是一种创造性的个体活动,作者必须拥有充分的自主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还给学生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任其自由自在的翱翔”;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落实“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的重要指导思想。

三、采用多样化的训练方式

教师指导学生训练时,在充分发挥课本上的听说训练作用的同时,将作文训练的内容向生活延伸,向不同的学科延伸。教师要善于设计、创设有利于个性发挥、张扬的多种训练方法,不断强化、巩固学生个性的形成。

1、音乐作文—作文与音乐的美妙结合

教学时,教师将准备好的一段富有变化,含有情节,便于想象的音乐放给学生听。听之前,教师将听音乐的目的、要求交代清楚。由于学生对音乐的不同理解,以及在音乐欣赏能力和水平上的差异,不同的学生会产生不同想象和联想,所形成的事物及事物呈现的状态、方式也截然不同。因此所写出来的作文一定各具特色、个性鲜明。

2、图画作文----作文与美术的巧妙结合

与看图作文所不同的是。图画作文的图不是老师给定的,而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幻想,先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表象,然后用笔画出来,最后根据自己画出的图画,写成一篇文章。这种作文练习的过程,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学生可以自由地想、自由地画、自由地写。如让学生想象二十年后的家乡变化、家庭变化;再如,让学生给学校规划理想的设计蓝图等。学生一定会兴趣盎然,展开想象的翅膀,所想的、设计的也一定各具特色、个性鲜明。

小学阶段的习作训练主要有两大类:记实事或想象事。我主要尝试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1)、学写人物传记。

我曾经要求学生练习写所有家里的成员,班级的老师和同学。以传记的形式记叙所写的人物,在写每个人的时候,都要根据自己的了解给每个人概括出一个鲜明突出的特点。结果,学生的习作让我大加感慨:学生的思维是那样的丰富多彩!学生的创造力是如此的永远止境。

(2)、写想象作文。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黑格尔说得好“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没有想象,心灵就不会思想。”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独创性是它的特点。修订版“小语大纲”也明确指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因此,小学生作文,虽不是艺术创作,但同样需要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3、学写科幻故事。

儿童的特有心理和兴趣决定了他们对科幻故事的情有独钟。从小就喜欢听、看科幻故事,到了自己能够写出文章之时,早已童心萌动。在我的十几年教学实践中,经常发现有不少学生在偷偷地尝试着科幻故事的`写作。起初,我还有阻止之意,后来干脆放手让学生大胆练习,有时作必要的指点。通过长期的训练,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不仅想象得到了充分发挥,其个性、创造力同样得到了充分得发展。

4、学写童话、寓言故事。

童话、寓言的特点决定了其创作时应具有的丰富的想象力,无限的幻想力,以及独具个性的创造力。让学生进行这样的训练,无疑是学生个性展示的博览会,是学生尽情发挥的舞台。学生创作的一篇篇充满童趣,而又富有一定人生、生活哲理的习作,真让你赞不绝口。如《粉笔、粉板擦、黑板》、《课桌椅的哭泣》、《新编守株待免》等都是学生习作中的佳作。

5、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日记训练已经是众所周知的有效的训练途径。特别是日记中的个人的秘密,心底的话语,无不是学生个性的极好凸现。教师不仅要求学生写日记,更主要的是给学生以不断地、经常地、持之以恒地指导,帮助、鼓励和鞭策,促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发扬,习惯得以巩固。

此外,写读书心理、连环图画故事、以及说明文、议论文、通讯报道、专题小论文等也是很好的训练途径。

通过多样化、多渠道、多类型的训练,不仅满足了学生表达的欲望,同时在表达中使自己的个性得意发挥。每一篇亲手撰写的文章,都是其个性独特感受、体验的结晶,这其中包含着作者的独创,也充分展示了个性化习作训练所带来的作文教学的创新成果。

[参考文献]

1、张云鹰文:《培养兴趣 训练观察 引导积累 启发想象》刊载于《小学语文老师》

2、王贺玲文:《作文教学中个性化的思考》刊载于《小学语文教学》

3、孔祥明文:《倡导个性,小学作文教学的必由之路》刊载于《青年教师导报》

7.跨学科创新 篇七

关键词: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平台

科学研究是高校的基本功能之一,高校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基地、科技成果的源泉。为落实国家“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高校科研机构在数量上和质量上有了大幅提高,科研实力也显著增强,高校科研平台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当今,社会需要越来越多的复合型创新人才,而跨学科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科研平台建设也呈现出“创新性”、“交叉性”等新的特征,基于交叉学科的“大学科”、“大平台”应运而生,并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笔者从跨学科复合型人才与科研平台建设的必要性与相关性分析入手,就基于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尤其是高层次研究生人才培养的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1 关于“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及“创新”的涵义

1.1 跨学科

跨学科或称之为“交叉学科”,是由若干个不同学科互相渗透、彼此交融而产生的新兴学科,该概念最早是上世纪20年代在美国出现,其最初含义为“合作研究”。而在中国,关于跨学科的研究起步较晚,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许多学者才逐步从不同角度提出“交叉学科”的概念,虽然概念表达有所不同,但其实质内容显现的特征均相同:即都涉及到两个以上的学科领域,所从事的研究都涉及到两个以上学科领域,并运用了多个学科领域的研究方法或理论,形成一个涉及多学科、多领域但又区别于其他领域的新学科。都有专门从事涉及到两个以上学科领域的研究主题,运用一个或多个学科领域方法和理论,主动融合或被动移植到其他领域,形成一个涉及多学科领域但又区别于其他领域,具有独特现象、理论和方法的新学科[1]。

1.2 复合型人才

通俗来讲,复合型人才就是在各个方面都有一定能力,同时在某一具体领域出类拔萃的人。复合型人才包括知识复合、能力复合、思维复合等多方面。当今社会的重大特征是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任何高科技成果无一不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结晶。复合型人才也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应运而生,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也对复合型人才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1.3 创新

Drucker(1985)最早定义这个概念并深入探讨,研究认为创新是赋予资源创造财富的新能力,使资源变成真正的资源,并且这是可以训练和学习的[2]。从这个概念延伸开来,我们可以认为创新是一种积极开拓的精神状态和行为表现,是人自身特有的潜在能力的迸发,就其实质而言,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结果。对创新的理解,主要体现在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创新技能等方面,而其中最关键、最重要的当属创新人格,尔后是创新思维,最后才是创新技能。

2 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平台建设的必要性与相关性分析

2.1 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有学者对1901年到1990年间授予的82次诺贝尔化学奖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属于学科交叉渗透所取得成果的比例高达87%[3],可见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是重大科研成果的重要保证,与科技创新与发展密不可分。同时,“大学科”、“大经济”的发展使人类面临许多综合性问题,要求人们采用跨学科的手段进行深入的研究;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急需解决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来看,跨学科培养符合拔尖创新型人才成长的规律,唯有培养大量高层次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尤其是高层次研究生,才能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造就具有复合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的拔尖创新人才。

2.2 跨学科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实现科学整体化、系统化的重要保证

在单一学科层面上,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已日益趋于“极限”,我们寄希望于学科之间的交流与碰撞,能够出现新的“知识生长点”,学科在交叉融合的过程中,学科理念、知识体系、价值标准、思维与行为方式等可以进行移植和借鉴,发挥各自的优势,搭建起更加坚实的科研平台。融合学科优势,构建交叉学科平台尤其是科学研究平台,有助于提高承担重大科研项目能力,获得重大原创性科研成果,满足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在科研组织过程中,通过交叉学科科研平台建设,能够应对并顺利解决在科技、经济、社会及环境等领域面临具有综合性、复杂性的问题,实现科学整体化、系统化发展。

2.3 协同发展: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与交叉科研平台建设的必然趋势

(1)科研创新平台建设为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支撑和保障。

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尤其是研究生群体是科学研究的主力军,是科技成果的主要创造者,所以科研平台建设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高水平的科研创新平台,可以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创造一个良好的科研环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研意识,培养较好的科研素养和创新精神,促进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相结合,使得学生在参与科研训练中受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形势的变化,对复合型人才尤其是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越来越强调组建跨学院、跨学科的“大学科”、“大平台”,基于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对于以科研为首要任务的研究生培养而言作用非凡。

(2)高层次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有利于提升科研平台研究实力。

学科作为科研平台建设与人才培养的载体,在两者的协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当今,学科的交叉是科技创新的源泉,而科技的发展固然需要多学科、多领域专家共同努力,但更需要一大批具有跨学科视野和思维、具备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的高层次人才。高等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渠道,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尤其是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对于科研成果的产出、科研实力的提升必不可少,这也间接地加强了科研创新平台建设。

因此可以认为,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离不开跨学科组建的科研平台建设,同时跨学科培养的人才也会对科研平台整体实力的提升起到一定作用,双方最终日益趋于协同发展。

3 基于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实证研究

国外关于交叉学科科研创新平台建设起步很早,并且具有比较完善的运作体系,例如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投巨资成立了跨越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科学研究所或研究中心,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设立了66个跨学科研究机构,成为研究生从事跨学科研究的重要基地[4]。跨学科科研平台培养的复合型人才拥有综合性的知识结构,能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加以科学引导,往往会成为该研究平台的中坚力量。近年来,为了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许多高等院校逐步创建跨学科科研平台,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例如北京大学成立了横贯生物医学、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生物医学跨学科研究中心”,并于2001年开展生物医学工程跨学科研究生培养;2006年又成立了“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下设的理论生物学中心在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成功[5]。武汉大学从1997年组建战略管理研究院以来,已经陆续成立了十多个实体性跨学科研究和人才培养机构。这些机构均以国家人才战略需求为导向,融科学研究、研究生培养于一体,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3]。

华南农业大学作为一所省属重点农业大学,其发展定位是“建设成为以农业科学为优势、生命科学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从近年来学校的发展,尤其是从学校的学位授权点建设来看,学校的综合性、多科性逐步增强,国家有关政策的引导及科研的内在驱动使跨学科的研究所、研究中心等科研创新平台的设立成为一种趋势,我们急需创造一种新的科学研究的组织形式,使高校能适应各科学的急速变化,组织有力的研究团队,创造一种学科交叉与融合的环境,促进面向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科研创新平台是学科建设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学校在跨学科研究平台建设上也做了一些尝试。

3.1 整合有关力量,积极申报交叉型重大科技创新平台

学校通过整合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园艺学院蔬菜遗传育种、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研究力量,成功申报了“国家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尤其是高层次研究生人才提供了重要科研创新平台。目前,学校正在整合作物学、林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园艺学、遗传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植物营养学、兽医学、畜牧学等学科积极申报“南亚热带生物资源利用与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旨在进一步提高学校跨学科科研能力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水平。学校也拥有“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大力推进创新团队建设,提高学校整体科研水平,充分发挥优秀人才群体力量,争创标志性重大成果,成为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支撑。

3.2 建立多个科研创新平台,加大平台学科交叉力度

耶鲁大学校长莱温曾说过:“学科发展中不断产生新领域,需要跨学科合作才能不断发展下去”。而科技平台是跨学科合作的基础,学校近年来高度重视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加大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投入力度,目前有160多个科技平台,各个平台都拥有专职和兼职的研究队伍,来自不同的学科、学院,交叉性强,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了保障。如“根系生物学研究中心”,研究领域涉及到作物遗传育种、植物营养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农业机械化工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学科,交叉性极强,既涉及到理论研究,又拓展到应用研究,通过多年努力,目前已经成功培育出数个在南方低磷土壤中高产、优质大豆品种,借助此平台,也培养了多名优秀的跨学科博士生和硕士生,是学校交叉平台建设的成功典范。

研究中我们还发现,一些重大标志性成果产出的单位,一般都拥有研究力量强劲的科研创新平台,例如获得的国家级科技奖励一般都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学校历年获得的国家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其研究内容均属于多学科门类、学科交叉研究成果,这些成果的取得与学校近年来科研合作创新平台建设是密不可分的。

3.3 完善交叉型科研创新平台运转机制及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管理机制

研究中我们发现一些高校虽然建立了很多交叉研究平台,但是由于各种条件制约,实质性的交叉合作机制或管理机制不够完善,未能充分发挥科研创新平台在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针对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华南农业大学在跨学科(学院、科研平台)研究生培养的规范管理上进行了有效尝试,制订了相关管理办法,在学生管理上,按照“学科牵头学院”及“学科相关学院”的体制分别进行“学术管理”及“日常管理”,理顺了多个学科或科研平台之间关系,提高了管理效率。

针对交叉型科研创新平台,学校逐步完善科学、高效的管理体制,落实科研平台首席专家负责制,明确专家的责、权、利,解决好官本位文化中的学术领导人地位问题[6],使科研创新平台由行政负责制转变为行政指导下的首席专家负责制,增强科研平台自我发展能力;结合科学研究、队伍建设等,完善绩效评价机制和运行机制,为新兴、交叉科研创新平台的生长创造良好环境,提升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能力及培养水平。

3.4 跨学科实验室轮训体系:“无形”的交叉型科研创新平台

为了提高跨学科研究生科研实验能力,一方面我们要加强交叉学科平台建设,另一方面,如果在实验平台建设经费或有关支持不足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转变思维,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借鉴医学院学生轮科的经验,构建研究生到各个实验室的轮训体系,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打破学科壁垒,提升研究生科研技能和自主创新能力,也有利于营造宽松自由的创新环境。中国农业大学通过成立“农业生物学与生物技术”科技创新平台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建立学校、平台(学科群)和学院(实验室)跨学院、跨学科的三级管理运行模式,取得了成功[7]。华南农业大学目前探讨构建专门的跨学科研究生轮训体系,但是实际上已有很多研究生的研究领域属于跨学科范畴,他们的研究也必须在学校内甚至校外有关实验室进行学习、科研。比如园艺学院的有关研究需要涉及到植物结构学和解剖学,研究生将会到生命科学学院选修相关实验室教师的实验课程,到有关实验室进行科研训练,并进行必要的科研。这些本质上都属于科研轮训的范畴,应该说,科研轮训对于研究生尤其是跨学科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提高有着关键的作用,下一步,我们会将跨学科实验室轮训进一步归纳,成为一种常态,针对跨学科研究生,立足于国家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在需求,完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和轮训动态管理的有关理念、政策。

参考文献

[1]赵晓春.跨学科研究与科研创新能力建设[D].中国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2]DRUCKER P.The Discipline of Innovation[J].Harvard BusinessReview,1985,63(3):67-73

[3]周叶中.跨学科培养研究生:武汉大学的思考与探索[EB/OL].http://www.csadge.edu.cn/xwyjs/detail.jsp?seq=550&boardid=28

[4]熊华军.MIT跨学科博士生的培养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6(4):46-49

[5]贾川.北京大学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08(31):219-220

[6]左金凤,温新民.基于学科交叉的科研平台建设策略[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3):169-171

8.跨学科创新 篇八

关键词:跨学科 创新团队 产学研 环糊精

中图分类号:TS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336(2014)14-0071-02

Abstract:The main responsibility for the university is to cultivate high quality talents with spirit of innovation and career consciousness. Based on the problem that existed in the process of cultivating talents with innovation and career minds, the new science-process-trade combined cultivation model was exposed. Innovation team can be constructed by absorption of students majored in food science,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and the core technology-industrial processing-market trade can be combined together to form a interdisciplinary-food related- innovation -career team. This conceive will provide reference for innovation-carrer talents cultivation and for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

Key Words:interdisciplinary innovation team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 cyclodextrin

党的十八大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1]。创新的主体是人才,科技创新必须依靠高水平的创新团队来实现和完成。拥有创新能力团队的培养以及拥有创业精神的创新团队的构建,不仅对于培养食品专业全面发展人才至关重要,而且对于促进学科交叉、搭建实践型学科平台、改进食品专业学生培养模式具有重要参考价值[2]。针对食品专业学生因市场意识淡薄、对公司实际运营模式陌生等造成的“纸上谈兵”型创新团队,将创新与创业进行结合,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吸纳包括食品、国贸、工商管理等专业学科的学生构成新的创新团队,并且邀请国内知名教授和学者担任专家顾问,充分与企业进行合作,达到以专业核心技术为支撑,不断培养团队食品研发创新能力,确保技术竞争优势;以工业工程加工为途径,确保研发产品顺利生产;以市场营销贸易为驱动,了解行业背景,把握市场动向,以市场需求反馈技术研发,促进创新成果快速孵化,形成跨学科食品创业创新团队。

1 当前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存在问题解析

目前高校在培养食品专业人才过程中主要集中在通识教育、专业知识学习、社会实践等方面[3]。整体而言,立足市场前沿,结合专业知识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和创新思维结合的教育匮乏,使得当前没有产品导向的单纯创业思维训练陷入死循环,没有市场导向的创新技术很难实现转化,失去现实意义。这就导致大学生创业没有市场意识和风险意识,参与科研计划也不知所指,不知所终,最后沦为研究生们的“免费劳动力”,这与培养大学生完善的创新能力和健全的创业素质背道而驰,这也使得心怀热情的年轻大学生在参与了诸多的创新课题和创业培训之后完全丧失了对于科研的兴趣和对创业的期待。这与培养大学生捕捉机会的潜能培育、适应工作能力和解决实践问题能力培养大相径庭。学校提供所谓越多的机会,就将大学生退离创新创业越远。

2 跨学科创新团队构建构想及实现途径

以“工科”为基础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离不开食品工业的强势发展,同时食品工业的发展也大力促进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整合及调整。在此基础之上,国内不少食品相关院校均拥有良好的研发平台和产学研合作途径。以江南大学食品学院为例,学院现拥有食品科学与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和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国家功能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粮食发酵工艺与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食品企业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示范中心(无锡)”,国家粮油标准研究验证中心等平台,与65个校外实习基地以及与全国知名企业建立的战略联盟,与中粮集团、光明食品集团、益海嘉里集团、鲁花集团、雨润集团、中海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安井集团、萌力优营养食品有限公司、美国奥特奇等70余家食品加工领域领军企业建立联合研发中心及长期合作关系,这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构建新型的科工贸创新团队,并提出团队构想如下。

2.1 跨学科创新团队构建的必要基础

在跨学科团队构建初期,团队人员的筛选、协作与分工是决定团队命运的关键,对于队员的专业特长及分工描述如下:

技术人员,长期从事食品方面的研究工作的硕士或者博士,在食品开发及应用等方面均有丰富的学识及过硬的经验,他们在本创新团队中主要根据市场反馈信息进行针对性研究,开发新产品;对企业提出的实际问题开展相应研究,提出合理解决方案并付诸实施;对企业生产中所需改进设備等工程问题给予技术支持。

nlc202309020218

管理人员,具有扎实的食品专业基础及管理专业基础(涉及专业为食品科学、工商管理),有在食品企业实习或工作的经历;他们主要直接负责决策团队发展战略,协调团队的全面工作;监督公司战略执行和组织各项大型会议与活动。

市场及营销人员(涉及专业为食品科学、国际贸易),具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和饱满的激情,良好的沟通和书面表达能力,善于学习、善于总结,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市场反馈能力,通过实践做到对市场先知先觉,他们负责市场联络、市场分析和市场拓展,分析市场形势,挖掘具备潜在价值的新产品;寻找行业潜在客户,发展新的终端,加强与潜在客户的沟通。

2.2 跨学科创新团队构建的立体培养

对于跨学科食品创业创新团队培养时,不仅要培养食品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而且需要培养学生的管理技能和运营决策能力,此外,还需要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创业创新团队的竞争意识和把握市场风向的敏锐力。具体如下。

2.2.1 依据团队整体发展战略设定培养目标

在食品专业常规培养目标的基础上,重新设定培养目标,从而提高学生利用交叉创新思维进行食品相关研究创新的能力,提升食品专业学生对于食品市场和食品贸易的认知能力。

2.2.2 依据培养目标设定培训项目

按照新成员岗前入职培训制度的模式,对团队成员进行包括军事训练,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和实际操作训练三个部分的培训:

①军事训练:培养员工的组织性、纪律性和吃苦精神。

②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团队文化和制度培训,使团队成员了解团队理念、团队精神和研发范围;学习和掌握管理制度、工作制度和道德行为规范;了解学校之外的公司、部门所述地点、内外环境、单位性质等。

要对新队员拟任岗位进行专业培训,使其熟悉岗位职责、业务知识、日常工作流程、工作要求及操作要领。

③实际操作训练:按照团队“传、帮、带”责任制度,以案例形式讲解团队在创新活动中的经验和教训,使团队成员掌握一些基本原则和工作要求,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模拟实习。

培训后进行考核,分为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结合平时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和学习成绩综合进行,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岗,补考不合格者,不予录用。

通过以上对于创业创新团队的多方位、立体培养模式探索,构建跨学科食品科工贸创业创新团队。

3 跨学科食品科工贸创业创新团队成员的成长

在现有的研发团队科研范围内,聚焦研发产品之一(环糊精)组建跨学科创新团队,构建了教授责任制下涵盖食品、国贸、工商管理、会计等专业学科队员的创新团队。团队分工合作,对环糊精的市场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对环糊精研发情况进行归纳总结,采用波特“五力模型”[4],分别从替代竞争分析,同行业竞争者分析,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分析,潜在进入者竞争分析,购买者的议价能力分析等方面分析了创新团队在环糊精研发等方面面对的竞争实情,采用SWOT分析[5],分析了创新团队的竞争优势、劣势,面对的机遇以及挑战,为提高整体竞争力并制定发展战略提供了参考。针对环糊精研发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实行差异化战略,并实现后续的技术支持与升级。致力于环糊精技术的科技创新,不断拓宽环糊精技术应用领域,实施科技创新导向的领先战略,为国内环糊精生产、应用企业提供专业化、系统化、全方位的技术服务支持,引导企业的技术革新,推动环糊精在应用领域的规模化发展。结合环糊精市场分析,了解并把握环糊精现状及未来走向,发现环糊精技术发展的新领域,建设起生产与研发的互动沟通平台,参加国际交流的一体化研发战略。实施人才战略,建设开放而严谨的立体式招聘方式和系统科学的面试工具,吸纳海内外精英,使团队成员参与到为团队的愿景目标奋斗的过程中,并为团队成员提供发展平台,使每个成员都有无限的上升空间,建立培训教育机制,拓宽技术交流平台,为团队成员提供专业技术培训,派遣核心技术人员到海外交流、学习,并将最新、最前沿的国际信息及时传送分享。分别对技术风险、行业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等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措施,使该创新团队采取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科技為保障,将产品的实用价值与科技的无形价值相结合,最大程度上促进环糊精生产企业与环糊精应用企业对接,实现产学研一体化。

通过以上跨学科食品创业创新团队训练,不仅激发了同学们的专业学习热情,同时也为食品专业的学生积累了创业经验,有效地促进了食品专业学生快速全面成长。例如,以团队成员中食品学院的孙同学为例,该同学从大学二年级加入到该创新团队中,经过创业实训和创新技能培训,积累了丰富的创业经验,该同学随后在大三实现了创业;再如团队成员中食品学院的严同学,经过了系统的创业和创新培训后,对公司运营和市场拓展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现已经收到了英国雷丁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的邀请函,准备在食品专业背景的基础上辅修工商管理,为将来创业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跨学科食品科工贸创业创新团队的构建和实践探索表明,立足学科交叉,促进食品与工商管理及国际贸易等相结合,能够有效改善创业创新团队的培养模式和培养效果。此外,该培养模式可广泛适于同时拥有食品、工商管理、国际贸易等学科的相关食品院校,具有非常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亮.浅论十八大报告关于“创新驱动战略”的内涵[J].改革与开放,2013,4:7-8.

[2]张耀亮.我国创新团队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硕士论文,2013.

[3]史雅倩.有关食品科学与工程的专业人才培养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2,01:164.

[4]黄蕾.波特竞争五力模型下德国高校教师培训研究及对中国的启示[D].天津大学,2010.

[5]项雷文,叶瑞洪,陈文韬.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的SWOT分析——以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为例[J].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2,02:55-60.

上一篇:小学生手抄报消防安全知识下一篇:树木栽培学教案第10章 养护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