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的预防主题班会教案

2024-08-10

传染病的预防主题班会教案(共11篇)

1.传染病的预防主题班会教案 篇一

2018年96班春季学期 传染病的预防主题班会教案

华坪县职业高级中学:张云良

教学目标:

1、通过班会课中的看图片等,让学生对传染病的发生、传播等有全面的了解;让学生知道讲究卫生的重要意义。

2、通过小组讨论、各类发言等形式激发学生讲究卫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决心。准备:

多媒体等现代化设备的准备,数码相机拍活动情形,以备存档。过程:

一、导入:春天由于气候变化异常,是各种常见病的高发季节,它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由于我们青少年的身体正处在生长发育期,各个系统发育还不完善,抵抗力低下,对疾病往往是防不胜防。望通过本次主题班会能使同学们对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作一了解,以便同学们有效预防春季传染病的发生,从而使我们能以健康的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课件显示各种传染病的图片:

(一)、让学生讨论关于传染病的发生、传播和预防。春季的常见传染病有以下几种:

1、流感是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

2、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8—12日,主要症状为发热、怕光、流泪、流涕,眼结膜充血,出现口腔粘膜斑及全身斑丘疹。

3、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流腮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伏期14—19日,发热,耳下或下颌角疼痛,以耳垂为中心1—2天内迅速肿大,张口和咀嚼时疼痛。

4、猩红热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点为发热,咽炎、全身弥漫性皮疹,疹退后伴皮肤脱屑等,潜伏期1—7天。

(二)、报告讨论结果。

教师总结:预防传染病其实并不难,我们每个人只要做到以下要求,就会远离传染病:

1、头发:头发整洁无异味;男生不留长发。

2、脸:洁净无污垢。

3、颈:脖颈、耳根干净无污垢。

4、手:手干净无污物;不留长指甲,指甲缝内无污垢。

5、衣服:衣服整洁,勤换洗;衣领、衣袖无污垢;

6、鞋袜:鞋子整洁,上学穿袜子,不拖鞋带。

7、书包:书包干净整洁,书本摆放整齐。

8、桌面:整洁无杂物。

(三)、如何预防?

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但基本的预防措施是相通的,我们只要注意以下几点,就能有效地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1、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交叉感染等。

2、不到人口密集、空气污染的场所去。

3、勤洗手,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包括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4、注意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

5、发热或有其它不适及时就医。

6、避免接触传染病人,尽量不到传染病流行疫区。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次班会,使同学们认识到,我们在学校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在家里同样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这是预防春季传染病的关键。

食品安全与春季传染病的预防教案 华坪县职业高级中学:张云良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班会课中的看录像、看照片、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对传染病的发生、传播等有全面的了解;让学生知道讲究卫生的重要意义。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演讲各类发言等形式激发学生讲究卫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决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拥有安全意识和防止传染病的方法 活动准备:

1、关于预防传染病的挂图、录像。

2、准备知识竞赛题十个。

3、前黑板上作相应布置,渲染气氛,桌椅围四周,中间空出。

4、每人写一篇《预防传染卜文章;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展示图片,播放录像

二、组织讨论:

1、学生讨论关于传染病的发生、传播和预防。

2、报告讨论结果

教师总结:预防传染病其实并不难,我们每个人只要做到以下要求,就会远离传染病:

1、头发:头发整洁无异味;男生不留长发。

2、脸:洁净无污垢。

3、颈:脖颈、耳根干净无污垢。

4、手:手干净无污物;不留长指甲,指甲缝内无污垢。

5、衣服:衣服整洁,勤换洗;衣领、衣袖无污垢;

6、鞋袜:鞋子整洁,上学穿袜子,不拖鞋带。

7、书包:书包干净整洁,书本摆放整齐。

8、桌面:整洁无杂物。

三、预防传染病知识竞赛:

划分两个小组,有必答题和抢答题两类,分别给两个小组计分

1、了解春季的常见传染病 春季的常见传染病有以下几种:

A、流感流感是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

B、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8—12日,主要症状为发热、怕光、流泪、流涕,眼结膜充血,出现口腔粘膜斑及全身斑丘疹

C、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流腮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伏期14—19日,发热,耳下或下颌角疼痛,以耳垂为中心1—2天内迅速肿大,张口和咀嚼时疼痛

D、猩红热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点为发热,咽炎、全身弥漫性皮疹,疹退后伴皮肤脱屑等,潜伏期1—7天

2、如何预防? 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但基本的预防措施是相通的,我们只要注意以下几点,就能有效地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A、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交叉感染等 B、不到人口密集、空气污染的场所去。

C、勤洗手,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包括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D、注意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 E、发热或有其它不适及时就医;

F、避免接触传染病人,尽量不到传染病流行疫区;

四、课堂总结:

学生活动情况和效果评价。

五、后续活动:出一期《讲卫生,预防传染卜的班报。

传染病的预防主题班会教案 华坪县职业高级中学:张云良

活动目标:

1、通过班会课中的看录像、看照片、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对传染病的发生、传播等有全面的了解;让学生知道讲究卫生的重要意义。

2、通过小组讨论、演讲各类发言等形式激发学生讲究卫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决心。活动准备:

1、关于预防传染病的挂图、录像。

2、准备知识竞赛题十个。

3、前黑板上作相应布置,渲染气氛,桌椅围四周,中间空出。

4、每人写一篇《预防传染卜文章;

5、多媒体等现代化设备的准备,数码相机拍整节课活动情形,以备存档展览;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展示图片,播放录像

二、组织讨论:

1、学生讨论关于传染病的发生、传播和预防。

2、报告讨论结果

教师总结:预防传染病其实并不难,我们每个人只要做到以下要求,就会远离传染病:

1、头发:头发整洁无异味;男生不留长发。

2、脸:洁净无污垢。

3、颈:脖颈、耳根干净无污垢。

4、手:手干净无污物;不留长指甲,指甲缝内无污垢。

5、衣服:衣服整洁,勤换洗;衣领、衣袖无污垢;

6、鞋袜:鞋子整洁,上学穿袜子,不拖鞋带。

7、书包:书包干净整洁,书本摆放整齐。

8、桌面:整洁无杂物。

三、预防传染病知识竞赛:

划分两个小组,有必答题和抢答题两类,分别给两个小组计分

1、了解春季的常见传染病 春季的常见传染病有以下几种:

A、流感流感是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

B、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8—12日,主要症状为发热、怕光、流泪、流涕,眼结膜充血,出现口腔粘膜斑及全身斑丘疹

C、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流腮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伏期14—19日,发热,耳下或下颌角疼痛,以耳垂为中心1—2天内迅速肿大,张口和咀嚼时疼痛

D、猩红热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点为发热,咽炎、全身弥漫性皮疹,疹退后伴皮肤脱屑等,潜伏期1—7天

2、如何预防? 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但基本的预防措施是相通的,我们只要注意以下几点,就能有效地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A、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交叉感染等 B、不到人口密集、空气污染的场所去。

C、勤洗手,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包括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D、注意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 E、发热或有其它不适及时就医;

F、避免接触传染病人,尽量不到传染病流行疫区;

四、课堂总结:

学生活动情况和效果评价。

五、后续活动:出一期《讲卫生,预防传染卜的班报。

2.传染病的预防主题班会教案 篇二

传染病-由病原微生物导致个体发病, 并可在群体中通过各种方式或途径形成传播和流行的疾病。

2 传染性疾病的传播方式

呼吸道传播;肠道传播;血源性传播;垂直传播;接触性传播。

3 传染病的预防

3.1 平时的措施

3.1.1 各学校应建立应对传染病疫情的组织机构:

第一责任人要全面负责学校传染病疫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指定专 (兼) 职人员负责传染病防治和疫情报告工作, 并建立传染病报告制度和登记本;学校设立卫生室, 并配备相应的器材和应急药品。

3.1.2 学校的疫情报告人要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 一旦在校内发

现传染病暴发流行或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时, 要指导学生立即到医疗机构进行检查和治疗, 同时要立即向当地的卫生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3.1.3 学校要建立晨检、缺课原因调查制度, 要及时掌握因病缺课学生的情况, 一旦发现传染病疫情, 应及时报告。

凡患有急、慢性传染病并在传染期内的学生不得到校上课。因病请假的学生, 复课时要查验医院康复证明。

3.1.4 要严格执行小学入学查验接种证制度。

小学每年应严格按国家规定的计划免疫程序对入学新生的预防接种证进行查验, 对流动人口及外地儿童要进行重点查验, 使学校形成有效的免疫屏障, 降低传染病暴发流行的可能。

3.1.5 要结合学校的健康教育, 针对教师及学生开展学校常见传染病知识及预防措施的宣传, 提高师生的防病意识和能力。

学校要保证教室符合卫生要求, 班级人数合理, 冬春季要增加教室及学生聚集场所的通风换气频次, 重视学生的体育锻炼,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3.1.6 有校办医院和卫生室的学校要建立消毒及隔离制度, 防止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

3.1.7 要加强对校内食堂及学生饮用水源的管理, 保证各种食品、饮

用水符合卫生要求, 食品从业人员持健康证上岗, 有自备水井的学校要加强对水源的管理, 要按要求进行水质消毒及处理, 保证供水安全。

3.1.8 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主要是做好校园内的环境卫生, 包括消灭四害 (老鼠、臭虫、苍蝇、蚊子) 以及蟑螂等有害昆虫;

对饮食、水源、粪便加强管理或无害化处理;不随便倒垃圾, 不随便堆放垃圾, 并对垃圾及时处理。

3.1.9 协助卫生部门做好校内传染病疫情调查处理、卫生防病知识

宣传教育, 同时要协助卫生部门开展在校学生的计划免疫年龄组接种以及其他传染病暴发疫情的应急免疫接种工作。

3.2 传染病流行时的措施

3.2.1 早发现:

强化晨检制度。在传染病流行季节, 还可增加午检。对可疑者应由校医做进一步检查、确认。发现有传染病早期症状者, 督促其立即到医院就诊。

3.2.2 早报告:

有关科室的医师在确认疫情的第一时间内报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 并按照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要求做好疫情的登记、分析和整理工作。

3.2.3 早诊断:协助卫生部门采样、调查, 使之能尽快做出诊断

3.2.4 早隔离: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可疑病例的早期症状者, 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 确保其他学生不与之接触。

3.2.5 早治疗:

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可疑病例的早期症状者, 应根据不同类型传染病, 及时将病人送定点医院隔离治疗或在家隔离治疗。

同时要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疾病监测、疾病流行因素的调查及疫情控制等方面的工作。在监测方面, 要向卫生部门提供本学校的人口资料、发病资料;通过晨检等各项措施, 及时发现和报告疑似病例, 做好疫情登记等工作。在卫生部门进行疾病流行因素调查时, 向卫生部门反应各种可疑线索, 提供卫生部门需要的各种资料, 协助采集各种可疑样品。

3.3 在疫情控制方面, 要做好下列几方面的工作:

3.3.1 协助对病人的隔离治疗, 对密切接触者的隔离或医学观察, 根据需要提供名单或提供场所;

3.3.2 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 做好消毒、杀虫和灭鼠等工作;

3.3.3 协助在易感人群中开展应急预防接种;

3.3.4 开展应急的健康教育, 要告诉学生该病的传染来源、传播途径、早期症状、预防措施等, 同时要注意消除学生和家长的恐惧心理。

4 关于新发传染病 (甲型H1N1流感) 的预防工作

甲型H1N1流感的早期症状与普通人流感相似, 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 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进展, 来势凶猛、突然高热、体温超过39℃, 甚至继发严重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呼吸衰竭及多器损伤, 导致死亡。

5 个人防护措施

5.1 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 (发热、咳嗽、流涕等) 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

5.2 注意个人卫生, 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 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

5.3 食用处理得当的熟猪肉和猪肉制品是安全的。将猪肉烹制内部温度达到71℃, 可杀死细菌和病毒。

5.4 避免接触生猪或前往有猪的场所。

5.5 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

5.6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 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

5.7 预防可采用中医药方:防甲型H1N1流感凉茶药方。

5.8 疾控中心建议, 出现染病症状后, 最好在48小时内服用流感病

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 这样可以使病情减轻、更快康复, 避免出现严重并发症。

参考文献

[1]童若雷, 周沭仁.金华市1416所学校食品卫生现状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 2006.

[2]张颖, 曾光.2004年全国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 2007.

[3]陈武, 欧剑鸣, 蔡少健等.福建省2004年各类学校突发公卫事件监测结果[J].中国学校卫生, 2006.

[4]陆朝国, 高岚, 李学等.贵阳市学校及托幼 (园) 所传染病防治状况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 2006.

[5]韩建康, 金玫华, 沈建勇等.湖州市学校传染病防治现状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 2006.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1990.

[7]卫生部, 教育部.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 (试行) .2006

3.传染病的预防主题班会教案 篇三

篇一

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常识

一、设计思路

“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常识”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防治”部分的重要教学内容,虽然学生对传染病并不陌生,但对传染病的理论认识还很欠缺,本课时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传染病的流行及其预防措施,引导学生初步形成对传染病的理性认识。

知道常见传染病的特点及预防方法是教学的重点,联系学生熟悉的流感病例进行讨论与分析,采用交流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传染病的流行的三个环节及预防措施,引导学生逐步建立预防传染病的正确观点。

二、教学目标

1.知道几种常见的传染病。

2.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更好地进行传染病的预防。

3.具有预防传染病的意识,初步建立预防传染病的正确观点。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知道常见传染病的特点及预防方法。

难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及预防措施。

四、教学准备

寻找有关禽流感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介绍传染病的历史

瘟疫、战争和饥荒,被称为人类历史悲剧的“三剑客”。他们不仅带给人类痛苦和恐慌,有的时候也导致整个社会的衰退,甚至于国家的消亡。传染病带来的死亡和创伤,远远地超过战争的总和。

十四世纪,欧洲发生鼠疫,两千万人死亡,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十七、十八世纪,天花大流行,1.5亿人口死亡

1918年流感大流行,2500万人死亡。(图片展示)

由于对病原体的认识、抗生素的使用和疫苗的应用,我们在与传染病的较量中取得了很大的胜利。但老的传染病将长期存在,而且新的传染病也不断出现,如疯牛病、艾滋病、非典、禽流感等传染病的防治需要全社会的参与,传染病的防治原则: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

(二)介绍传染病的概念

传染性疾病就是我们常说的传染病,是许多种疾病的总称,它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最常见的如流行性感冒、乙肝、细菌性痢疾、流脑、结核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等

中国目前的法定传染病有甲、乙、丙3类,共39种

(三)介绍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的三个环节

1.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这是“三大环节”的基础。

2.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入侵其它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3.易感人群是指对传染病缺乏抵抗力的人群。在易感者较多的情况下,一旦有传染源引入即易引发流行。

现学现用:图片1.图中谁是传染源?2.谁属于易感人群?3.该病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四)如何预防传染病

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三个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如果缺少或阻断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流行就不会发生或者中断。

引导学生从三个环节入手:

1.控制传染源: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同学思考如果传染源是动物呢?)

2.切断传播途径:注意个人卫生,多通风,勤洗手

3.保护易感人群:不与患者或疑似患者接触,加强锻炼,接种疫苗。

4.消除病菌生存条件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示范:六步洗手法

介绍洗手的好处和注意的地方。

(五)如何预防禽流感

1.介绍目前禽流感的流行状况。

2.通过上面关于传染病的预防的介绍我们到底该如何预防呢?(学生讨论)

3.观看预防禽流感的视频。

(六)布置任务

查阅资料如何预防水痘等我们常见的传染病。

篇二

二(1)班

时间:4月11日

地点:二年级(1)班

人员:二年级(1)班全体学生

主题:春季传染病的防治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展示图片,激发兴趣

二、组织讨论:

1、学生讨论关于传染病的发生、传播和预防。

2、报告讨论结果

教师总结:预防传染病其实并不难,我们每个人只要做到以下要求,就会远离传染病:

1、头发:头发整洁无异味;男生不留长发。

2、脸:洁净无污垢。

3、颈:脖颈、耳根干净无污垢。

4、手:手干净无污物;不留长指甲,指甲缝内无污垢。

5、衣服:衣服整洁,勤换洗;衣领、衣袖无污垢;

6、鞋袜:鞋子整洁,上学穿袜子,不拖鞋带。

7、书包:书包干净整洁,书本摆放整齐。

8、桌面:整洁无杂物。

三、预防传染病知识:

1、了解春季的常见传染病

春季的常见传染病有以下几种:

A、流感流感是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

B、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8—12日,主要症状为发热、怕光、流泪、流涕,眼结膜充血,出现口腔粘膜斑及全身斑丘疹

C、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流腮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伏期14—19日,发热,耳下或下颌角疼痛,以耳垂为中心1—2天内迅速肿大,张口和咀嚼时疼痛

D、猩红热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点为发热,咽炎、全身弥漫性皮疹,疹退后伴皮肤脱屑等,潜伏期1—7天

2、如何预防?

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但基本的预防措施是相通的,我们只要注意以下几点,就能有效地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A、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交叉感染等

B、不到人口密集、空气污染的场所去。

C、勤洗手,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包括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D、注意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

E、发热或有其它不适及时就医;

4.秋冬季传染病预防 主题班会教案 篇四

主题班会教案

三年级 2015年12月14日

秋冬季传染病预防 主题班会教案

活动目的:

1、通过班会课中的看录像、看照片、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对传染病的发生、传播等有全面的了解;让学生知道讲究卫生的重要意义。

2、通过小组讨论、演讲各类发言等形式激发学生讲究卫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决心。

活动准备:

1、关于预防传染病的挂图、录像。

2、准备知识竞赛题十个。

3、前黑板上作相应布置,渲染气氛,桌椅围四周,中间空出。活动过程:

一、导入:

主持人:秋季气温变化比较大,初秋时,气温较高,一些肠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高发。从晚秋至冬季,气温逐渐下降,天气寒冷、风大干燥,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时节。同时由于学生是以集体生活为主,接触密切,一旦学生中有患者出现,极易通过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因此,秋冬季加强传染病的防治,对保证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二.秋冬季传染病预防小常识

(一)、秋冬季易发传染病

一般秋冬季常见的传染病可分为三大类: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

1、肠道传染病

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霍乱、伤寒、副伤寒、痢疾、轮状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和甲型肝炎等。这类传染病是“吃进去”的传染病,通常是由于细菌或病毒污染了手、饮水、餐具或食物等,未经过恰当的处理,吃进去后发病。

2、呼吸道传染病

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感、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肺结核等。这类传染病经呼吸道传播,细菌或病毒可直接通过空气传播,或通过灰尘中细菌或病毒的飞沫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后发病。

3、虫媒传染病

常见的虫媒传染病有乙脑、疟疾、登革热、流行性出血热等。这类传染病是通过一些昆虫传播,如蚊子,先叮咬病人,然后再叮咬健康人,同时将细菌或病毒传入健康人的体内导致发病。

(二)、几种主要传染病症状

1、甲型肝炎(简称甲肝)

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以肝脏损害为主的肠道传染病。该病以粪便和饮食为主要传播渠道,病人的粪便、尿、呕吐物污染周围环境,食物、食具、水源或人的手染上病毒后未经消毒,很容易传染给他人。

2、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起病很急,传染性强,容易造成暴发性流行。表现为全身症状较重而呼吸症状较轻。开始表现为怕寒、发热,同时患者感觉头痛、全身酸痛、软弱无力,且常感眼干、咽干、轻度咽痛。部分病人可有咳嗽、喷嚏、流涕、鼻塞。有的可见胃肠道症状,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有的以肺炎症状为主,发病1-2天后会出现咳嗽、气喘等症状。

3、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急,同时有发烧、怕冷、头痛、食欲不振等症状。除上述一般症状外,最大的特点是口腔周围的唾液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扩散,边缘不清楚。张口或者咀嚼时感到腮腺部位疼痛,尤其吃硬的或酸的食物时,疼痛会加剧,肿胀会在4-5天消退。

4、麻疹

麻疹发病初期,症状和患感冒差不多,有发烧、咳嗽、流鼻涕、眼怕光、流泪等现象。发病2-3天后,口腔黏膜会有改变,口腔内两侧臼齿旁的颊黏膜上,可以看到灰白色针尖大小的小点,周围有红晕,这种麻疹黏膜斑是麻疹所特有的症状,是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发病3-4天后,开始出皮疹。皮疹会按照耳后、颈部至面部、躯干、四肢,最后到手心、脚心的顺序出现。出疹一般持续3-5天,这期间持续高烧,常伴有呕吐、腹泻等症状。疹子出齐后,体温开始下降,并逐渐恢复正常,症状也随之减轻。

5、水痘

潜伏期7~17日

前驱期:成人可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及上呼吸道症状,1~2日后才出疹。偶可出现前驱疹。

出疹期:发热同时或1~2天后出疹,皮疹有以下特点:先见于躯干、头部,后延及全身。皮疹发展迅速,开始为红斑疹,数小时内变为丘疹,再形成疱疹,疱疹时感皮肤搔痒,然后干结成痂,此过程有时只需6~8小时,如无感染,1~2周后痂皮脱落,一般不留瘢痕。

6、肺结核

① 全身症状:全身不适、倦怠、乏力、不能坚持日常工作,容易烦躁,心悸、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妇女月经不正常等轻度毒性和植物神经紊乱的症状,发热,在入睡或睡醒时全身出汗,严重者衣服尽湿,伴随衰竭感。

② 局部症状:咳嗽、咳痰,早期咳嗽轻微,无痰或有少量黏液痰,病变扩大,有空洞形成时,则痰液呈脓性,量较多;咯血,约1/3-1/2的病人有咯血症状,咯血量不等;胸痛,部位不定的隐痛常是神经发射作用引起的,不受呼吸影响。

7、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

乙脑是由嗜神经的乙脑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性传染病。经蚊等吸血昆虫传播,流行于夏秋季,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呼吸衰竭及脑膜刺激征为特征。部分患者留有严重后遗症,重症患者病死率较高。

三、如何预防秋冬季传染病

1、搞好饮食卫生:不暴饮暴食;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生冷不洁食物,不吃苍蝇、蟑螂叮爬过食物;不吃生的或未煮熟的河鲜或海鲜;隔夜的饭菜和买回来的熟食要重新煮沸蒸透;生食瓜果蔬菜要洗涤消毒;生吃瓜果要削皮,喝开水不喝生水,碗、筷等餐具要严格消毒。

2、养成个人良好的卫生习惯:讲究个人卫生,要养成饭前便后洗手,外出归家和拿钱钞后要洗手的良好习惯。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不到被污染的河、塘水中取水、洗澡。日用品常进行日照消毒和适当处理,加强个人卫生和个人防护,勤洗手、勤洗澡、常刷牙,纠正不良卫生习惯。

3、及时发现和控制传染源:发现病人或可疑病人,要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防止病毒传播。

4、加强个人防护:了解肠道传染病的相关知识,感染肠道传染病应立即上医院就诊,不要胡乱用药,特别是不能自行使用抗菌素进行不规范治疗,防止耐药性的产生,某些肠道传染病抗生素的不当使用,甚至可导致生命危险。

①疾病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到人多的公共场所去,尽可能避免与确诊的呼吸道患者接触。

②随时关注天气预报,注意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避免淋雨、受凉。人体受凉时,呼吸道血管收缩,血液供应减少,局部抵抗力下降,病原体容易侵入。

③加强体育锻炼,特别是户外锻炼,如早操、晨跑、气功、散步、游泳、太极拳等。体育锻炼可增强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平时增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以增强体质,提供机体抗病能力。

④注意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补充营养。充足睡眠能消除疲劳,调解人体各种机能,增强免疫力。要注意饮食均衡,保证每天适量的蛋白质、淀粉、脂肪、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多喝温开水或茶水,保持鼻黏膜和咽喉部的湿润。保持良好的心情有助于预防秋冬季肠道传染病。

5、免疫预防:流行季节前可进行相应的疫苗预防接种,如流感、肺炎、流脑等疫苗

四.活动总结

秋冬季已经来临,让我们将今天学到的知识在生活中加以应用,让传染病远离我们.祝大家健健康康过冬天!

秋冬季传染病预防

主题班会教案

一年级 2015年12月14日

疾病预防、疾病治疗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小学生常见病的种类。

2、掌握常见病的预防措施及防治方法。

3、家校配合共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教学重、难点: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学生处于童年期,也是人生中最健康的阶段,其患病率和死亡率都极低,但随着课业负担的加重,也难免会有些常见病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健康,因此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小学生常见疾病的防治”。现在我们可以简单的把常见病划分为两类:不传染和传染性疾病。

二、小学生不传染的常见病有哪些呢?

近视眼、龋齿、单纯性肥胖、营养不良、贫血、蛔虫感染、脊柱弯曲异常。

下面我们就分别来谈谈它们防治方法。

1.近视

1)近视是青少年的一种常见病,是指看远看不清,看近清晰的屈光异常。青少年近视多数是假性近视。其主要原因是平时不注意用眼卫生,使睫状体过度紧张而逐渐形成近视眼。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久而久之,就会形成真性近视。它的发生和发展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

(2)防治方法:

a.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自觉做到“五要”、“五不要”。

五要是:

光线要充足,姿式要端正(一拳一尺一寸),劳逸要结合,字迹要清楚,要认真做眼保健操。

五不要是:

不要在光线太强、太弱和阳光照射下看书、写字;不要在走路或乘车时看书、写字;不要躺着或歪着看书;不要连续长时期看书、写字;不要近距离看书、写字。

b.药物治疗和配戴眼镜。

2.龋齿

(1)龋病及牙周疾病是影响儿童青少年健康和生长发育最常见的口腔疾病。我国学生的龋齿患病情况严重,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学生牙周病患病尤为突出。因此,我们要从学生口腔健康教育入手,提高学生口腔健康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龋齿是口腔中的食物残渣附着在牙齿上经过发酵产生酸形成牙菌斑。可将龋齿分为三度即浅龋、中龋和深龋。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痛起来要人命”。

(2)那么如何预防龋齿呢?

a.注意口腔卫生,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

b.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既上牙往下刷,下牙往上刷,咬合面来回刷。

c.推广使用保健牙刷及含氟牙膏。

d.少吃甜食,加强锻炼合理营养。

e.定期检查。

3.营养不良和单纯性肥胖

(1)学生营养不良和肥胖评定方法是:以同等身高标准体重值为100%,体重在标准体重91-110%范围内为营养状况良好,低于90%为营养不良,学习体重在标准体重的111-120%为超重,高于120%为肥胖。目前中学生中营养不良和肥胖的患病率均已超过10%营养不良将导致学生生长发育障碍,而肥胖是高血压、高血脂症、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的诱发因素之一。这两种疾病均与日常饮食关系密切。

(2)防治方法:

a.对孩子进行营养知识教育,使孩子了解合理营养的重要性。

b.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纠正偏食挑食吃零食的不良习惯,尤其c.要纠正孩子不吃早餐的习惯。

d.教育孩子加强体育锻炼,上好体育课和课外活动。

4.蛔虫感染

(1)蛔虫感染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疾患之一,对儿童少年的健康和生长发育有长期的不良影响。

(2)防治方法:

a.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洗净削皮。

b.注意环境卫生。

c.及时治疗。

5脊柱弯曲异常

(1)脊柱弯曲异常是学生中容易发生的姿势缺陷,主要原因是因年龄小正在长身体的时候经常坐姿不正确、缺乏体育活动,营养不良和疾病导致的。

(2)防治方法:鼓励孩子使用双肩背包,要消除生活中导致单侧股肉紧张的一些因素。

教育孩子一定不要逞能背负过重的物品。

坚持体育锻炼,坚持正确的读写站立姿势。

三、小学生常见传染性疾病的种类及预防方法。

沙眼、流行性感冒,水痘、腮腺炎,流脑、麻疹等。其中流行性感冒,水痘、腮腺炎,流脑、麻疹等传染性疾病,主要是通过空气中的飞沫经呼吸道传播。

1.沙眼

(1)沙眼是常见的慢性传染病,是由沙眼衣原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人对沙眼衣原体的免疫力很弱,可以重复感染,常因并发症而使视力受到障碍,沙眼的发病率与卫生状况及环境因素有明显关系,但是沙眼是可防性的眼病,因此要让孩子掌握防治沙眼的卫生常识。

(2)防治方法:

a.改变家庭中公用洗浴用品的习惯,养成“一人一盆一巾”的良好习惯能有效控制重复感染。

b.教育孩子养成勤洗手,勤剪指甲,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c.对已患沙眼的孩子可根据病情采取药物治疗。

流行性感冒,水痘、腮腺炎,流脑、麻疹等是冬、春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此类疾病的主要特点有: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急性起病,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可伴有头痛、全身关节酸痛、结膜充血、咽痛、咳嗽、皮疹等症状。有些家长对这类传染性疾病认识不够,自家的孩子患病后怕影响孩子的学习而没有进行隔离治疗,结果导致所在班级大面积传染。现就着重讲解流行性腮腺炎和水痘的基本知识。

2.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的病原是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病毒存在于患者及隐性患者的唾液内,当大声说话、咳嗽或打喷嚏时,随飞沫喷出。与病人密切接触的易古老通过吸入带有病毒的飞沫而被传染。患儿在腮腺明显肿胀前6-7日至肿胀后9日期间具有传染性。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发病1-2日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现唾液腺肿大,通常可见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

3.水痘

水痘是由一种特殊的水痘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小儿急性传染病。水痘病毒存在于早期水痘病人呼吸道内。一般人出疹前1天至出疹后5天或皮疹全部结痂、干燥前均有传染性。主要通过唾液飞沫传染,亦可因接触被水痘病毒污染的衣服、玩具、用具等而得病。病人从出现皮疹前2日至出疹后6日具有传染性。

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水疱,水疱分布呈向心性,即躯干、头部较多,四肢处较少。大部分情况下,病人症状都是轻微的,可不治而愈。

4.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为甲、乙、丙三型流行性感冒病毒,通过飞沫传播,临床上有急起高热、乏力、全身肌肉酸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病程短,有自限性,中年人和伴有慢性呼吸道疾病或心脏病患者易并发肺炎。流感病毒、尤以甲型,极易变异,往往造成暴发、流行或大流行。

四、如何预防以上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呢?

(1)在人群聚集场所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绢或纸巾掩盖口鼻,不要随地吐痰,不要随意丢弃吐痰或揩鼻涕使用过的手纸。

(2)勤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3)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或擦净。

(4)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牙刷等物品。

(5)注意环境卫生和室内通风,如周围有呼吸道传染病症状病人时,应增加通风换气的次数,开窗时要避免穿堂风,注意保暖。

(6)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增加机体免疫能力。

(7)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8)适当接种疫苗也能有效的预防这类传染病。

五、总结

5.传染病的预防主题班会总结 篇五

同学们,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传染病的多发季节。为了同学们的健康,开展了本次班队会,希望同学们能更多地了解有关传染病的知识。

师总结:预防传染病其实并不难,我们每个人只要做到以下要求,就会远离传染病:

1、头发:头发整洁无异味;男生不留长发。

2、脸:洁净无污垢。

3、颈:脖颈、耳根干净无污垢。

4、手:手干净无污物;不留长指甲,指甲缝内无污垢。

5、红领巾:整洁,勤换洗。

6、衣服:衣服整洁,勤换洗;衣领、衣袖无污垢;

7、鞋袜:鞋子整洁,上学穿袜子,不拖鞋带。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

1、了解春季的常见传染病 春季的常见传染病有以下几种:

(1)、流感,流感是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

(2)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8—12日,主要症状为发热、怕光、流泪、流涕,眼结膜充血,出现口腔粘膜斑及全身斑丘疹

(4)、猩红热

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点为发热,咽炎、全身弥漫性皮疹,疹退后伴皮肤脱屑等,潜伏期1—7天

2、针对这些常见的传染病将如何预防呢?

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但基本的预防措施是相通的,我们只要注意以下几点,就能有效地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1)、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交叉感染等;(2)、不到人口密集、空气污染的场所去;

(3)、勤洗手,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包括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4)、注意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5)、发热或有其它不适及时就医;

6.浅谈鸡传染病的预防 篇六

(1) 要做到精心饲养, 饲料和饮水应注意清洁卫生。

(2) 饲料合理搭配, 给予足够的矿物质和盐, 做到各种营养齐全。

2 注意环境卫生和鸡体卫生

(1) 鸡舍要阳光充足, 通风良好, 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密度。

(2) 鸡舍内外要经常打扫, 垫草要经常翻晒和更换, 保持清洁和干燥, 确保鸡体、饲料、饮水和用具清洁。

(3) 运动场的表土要定期更换, 1年至少要换1次。

(4) 清除的粪便和更换的表土要堆积发酵, 杀死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

(5) 运动场地要平坦、整洁、雨天不积水以防蚊蝇孳生。

3 做好清洁工作

(1) 鸡场和鸡舍的进出口都要设立消毒槽, 放置石灰或火碱水等消毒药物, 并经常保持消毒液的有效浓度, 便于出入人员进行消毒。有条件的可设置紫外线灯。

(2) 饲养人员进入鸡舍时要更换工作服和鞋, 饲喂前要洗手。

(3) 饲养场地和鸡舍实行定期消毒, 每季1次彻底消毒, 饲养用具也要定期消毒, 做到3~5天1次。

4 做好定期预防注射

注射疫苗或菌苗后, 鸡体内就会产生相应的抗体而提高免疫力, 在一定的时期内不会发生传染病。

5 严格检疫

(1) 凡需要从外地购买雏鸡和种蛋时, 须持有检疫合格证明, 并确定购买地为非疫区, 方能购进, 所购雏鸡须隔离观察7天以上, 确认无病时经预防注射后方可与原有鸡群混群饲养。

(2) 如发现有鸡白痢病时, 每隔6个月要对鸡群进行一次检疫, 逐步淘汰阳性反应鸡, 建立无鸡白痢病鸡群。

(3) 在有寄生虫的鸡场和鸡群, 应定期进行驱虫工作。

摘要:禽业是畜牧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养鸡业在禽类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何做好鸡传染病的预防成为规模化养鸡生产中的重要环节, 是降低养殖风险, 实现最佳效益的保证。要防止鸡的重要传染病, 须采取加强饲养管理, 搞好环境卫生, 实行定期消毒和预防注射, 进行严格检疫等综合措施。

7.春季传染病预防主题班会 篇七

七(4)班

教学目标:

1、春季传染病相关类型与相关知识了解。

2、学会如何预防春季传染病,进行相关知识的了解。

3、让学生了解了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等等,使学生们懂得了只有好的、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的学习。增长学生的卫生知识,增强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

教学方法:讲解和讨论

一、春季常见传染病

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由于天气多变,时暖时寒,气候仍然寒冷、干燥,特别是在北方,人们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冬天,当春季来临时,人体内环境很难一下子与外界环境相适应,人体的免疫力相对低下,病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趁机而入、侵袭人体,特别容易引起流感、流脑、流腮等呼吸道传染病,同时随着气温转暖,手足口病等传染病也逐渐抬头。若平时不注意锻炼,再加上室内空气不流通,很容易发生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流行。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主要症状: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状。易感人群: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但维持的时间不长,病毒不断发生变异,可引起反复感染发病。

预防措施:接种流感疫苗已被国际医学界公认是防范流感的最有效的武器。由于流感病毒变异很快,通常每年的流行类型都有所不同。因此,每年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才能达到预防的效果。另外,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在流感季节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老年人、儿童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等等,也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

麻疹

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凡是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接触后90%以上均会发病,1-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

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病人的眼结膜、鼻、口、咽等处的分泌物(如眼泪、鼻涕、痰等)以及尿和血液中都存在着麻疹病毒。

主要症状:麻疹的潜伏期为10-11天,开始时症状像感冒,但同时出现眼红、眼皮发肿、流泪、怕光、打喷嚏、咳嗽等更严重的症状。第4天起从耳朵后面开始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2-3天内皮疹遍及全身,随后疹退,脱屑。其他症状也逐渐消退。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婴幼儿,但近年来由于麻疹疫苗的广泛接种,发病年龄有后移趋势。

预防措施:尽量减少和患者及其患者家属接触是预防麻疹的关键。做好保健工作,按时接种麻疹疫苗,室内空气流通,流行季节少到公共场所,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

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

传播途径: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主要症状: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常见于2-10岁的儿童,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

预防措施: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流行期间小孩子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经常开窗通风等也很重要。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

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强。

主要症状: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并发症有脑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睾丸炎等。整个病程约7-12天。

易感人群:多见于5到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预防措施: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接种腮腺炎疫苗。流行性脑膜炎

简称:流脑 流行性脑膜炎由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途径:大多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而感染。

主要症状:最初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多数病人无明显症状,随后病人突然寒战,高热体温可达40℃,头痛、呕吐反复发作,早期皮肤上可见出血点或淤斑,1-2日内发展为脑膜炎,高热持续不退,头痛剧烈,频繁的呕吐,伴有惊厥,甚至出现昏迷。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发病率高。

预防措施:免疫接种是预防流脑的主要措施,接种对象为1-15周岁儿童。禽流感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以呼吸道损害为主的人急性感染性疾病。

传播途径:禽流感主要通过空气传播,病毒随病禽分泌物、排泄物及尸体的血液,器官组织、饮水和环境以及衣物、种蛋等传播,造成环境污染,亦可经过消化道和皮肤伤口而感染。

主要症状:人禽流感的潜伏期一般为1-7天,出现早期症状与一般流感相似,主要有发热、流涕、咽痛、咳嗽等,体温可达39℃以上,伴有全身酸痛,有些病人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结膜炎等。

易感人群:任何年龄均具有被感染的可能性,但一般来说12岁以下儿童发病率较高,病情较重。与不明原因病死家禽或感染、疑似感染禽流感家禽密切接触人员为高危人群。

预防措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接触禽类要用流水洗手;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进食禽肉、蛋类要彻底煮熟,加工、保存食物时要注意生、熟分开;搞好厨房卫生,不生食禽肉和内脏,解剖活(死)家禽、家畜及其制品后要彻底洗手。

二、春季预防传染性疾病传播的常用方法: 传染病主要通过食物、口鼻飞沫及接触传播 多通风:新鲜空气能够去除过量的湿气和稀释室内污染物。应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让阳光射进室内,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也可用食醋熏蒸房间,起到消毒效果。

勤洗手:传染病患者的鼻涕、痰液、飞沫等呼吸道分泌物以及排泄物等中含有大量的病原,有可能通过手接触分泌物和排泄物,传染给健康人,因此特别强调注意手的卫生。

常喝水:特别在气候干燥,空气中尘埃含量高,人体鼻黏膜容易受损,要多喝水,让鼻黏膜保持湿润,能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还有利于体内毒素排泄,净化体内环境。

补充营养:适当增加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注意多补充些鱼、肉、蛋、奶等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增强肌体免疫功能;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水果,可中和体内毒素,提高抗病能力,增强抵抗力。

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如不吸烟、不喝酒、少食辛辣的食物,以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

避免受凉:当人体受凉时,呼吸道血管收缩,血液供应减少,局部抵抗力下降,病毒容易侵入。

坚持体育锻炼和耐寒锻炼: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因为运动不仅能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对我们的呼吸系统也是一个很有益的锻炼。

注意生活规律:保证睡眠充足。生活不规律易使免疫系统功能减弱;充足睡眠能消除疲劳,调节人体各种机能,增强免疫力。

加强个人卫生和个人防护:要注意勤洗手、勤漱口,不要用脏手触摸脸、眼、口等部位。出门在外要尽量站在空气通畅的地方。避免去拥挤的公共场所。

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当自己或周围的人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气短等一种或多种呼吸道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医并报告给相关部门,切忌不当回事,更不要自己胡乱吃药,以免延误诊断和治疗,即耽误了自己,又可能影响他人。

预防接种:及时给适龄人群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许多呼吸道传染病。避免去往人群集中的地方:人群集中地场所空气质量差、通风不够,而且人群集中的地方存在传染性疾病患者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尽量避免去往人群集中的地方。

简单做到如下几点:

1、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病从口入;

2、避免与患儿接触,幼托机构发现病人,要采取隔离措施;

3、平时应加强体质锻炼;

4、调理脾胃,及早治疗食积。

5、流行时,做好环境、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

6、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

7、家长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

三、讨论下列行为好不好:

1、咳嗽没用手捂住嘴;

2、打疫苗害怕,就不打了;

3、平时不注意锻炼;

4、不洗手就吃饭(东西)。

四、学生交流如何预防传染病: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病能力。

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对传染病的抵抗力。

3、按规定进行预防接种,提高免疫力。

4、搞好环境卫生,消灭传播疾病的蚊、蝇、鼠、蟑螂等害虫。

5、传染病人要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防止交叉感染。

6、传染病人接触过的用品及居室均严格消毒。

五、向全班同学提出要求:

预防传染病其实并不难,我们每个人只要做到以下要求,就会远离传染病:

1、头发:头发整洁无异味;男生不留长发。

2、脸:洁净无污垢。

3、颈:脖颈、耳根干净无污垢。

4、手:手干净无污物;不留长指甲,指甲缝内无污垢。

5、衣服:衣服整洁,勤换洗;衣领、衣袖无污垢;

6、鞋袜:鞋子整洁,上学穿袜子,不拖鞋带

7、书包:书包干净整洁,书本摆放整齐。桌兜:整洁无杂物。

8.2018年预防传染病主题班会 篇八

主 题 班 会

班级:

一、活动目的:

1、通过班会让学生对疾病的发生、传播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让学生知道春季疾病都有哪些。

2、让学生了解疾病的预防知识,进行预防流行性感冒、腮腺炎、肺结核教育。

3、增长学生的卫生知识,增强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

二、活动过程:

从比较常见的疾病(如流感、风疹、麻疹、水痘、腮腺炎、肺结核)到比较少见但更致命的流脑、出血热等,都是春季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因少年儿童抵抗力相对较差,加强个人卫生和防护十分关键。

三、活动重点:

(二)学生讨论并掌握有关知识。

常见的春季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水痘、猩红热、流脑、腮腺炎等.这些疾病的主要特点有: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急性起病,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可伴有头痛、全身关节酸痛、结膜充血、咽痛、咳嗽、皮疹等症状。几种常见的春季疾病:

1.流感(流行性感冒)。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疾病首位。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2.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疾病,潜伏期8—12日,一般10天左右可治愈。典型的临床症状可概括为“三、三、三”,即前驱期3天:出疹前3天出现38°C左右发热,伴有咳嗽、流涕、流泪、畏光,典型特点有口腔颊粘膜出现灰白色小点;

3.水痘。传染性强,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水痘的典型临床表现是中低度发热,很快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的卵园形的小水疱,24小时后水疱变浑浊,易破溃,然后从中心干缩,迅速结痂。发热一般持续2—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

4.风疹。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春季是风疹的高发季节。开始一般仅有低热及很轻的感冒症状。多在发病后1到2天出现皮疹,疹的形状及分布与麻疹相似,岀疹顺序是面部→躯干→四肢,出疹迅速只需1天的时间,发热即出疹,热退疹也退,这些是风疹的特点。

5.猩红热。由A族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早期咽部充血、扁桃体红肿,表现为发热,咽痛、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一般发热24小时内出现皮疹,开始于耳后,颈部,上胸部,一日内蔓延至全身。皮疹呈鲜红色,针头大小,有些象“鸡皮疙瘩”,疹间无正常皮肤,若用手指按压时,可使红晕暂时消退,受压处皮肤苍白,经十余秒钟后,皮肤又恢复呈猩红色,面部充血潮红,但无 1 皮疹,口唇周围及鼻尖则显得苍白,舌乳头红肿。

6.流行性腮腺炎。俗称“乍腮”,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疾病,一般2周左右可治愈。典型的临床症状是发热、耳下部肿胀,肿胀以耳垂为中心,肿胀部位疼痛,表面皮肤不红。可并发脑炎,睾丸炎等。传染源是腮腺炎病人或隐性感染者,病毒经过飞沫使健康人群受感染。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预后良好,病后有持久的免疫力。

7.流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传染性较强。流脑发病初期类似感冒,流鼻涕、咳嗽,头痛.发热等。病菌进入脑脊液后,头痛加剧,嗜睡、颈部强直、有喷射样呕吐和昏迷休克等危重症状。传染源主要是病人或带菌者,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潜伏期一般为2—3天,最长为一周。人群普遍易感,好发于低龄儿童。

(三)分组讨论:如何从身边做起,如何讲好卫生,如何预防各种疾病。春季疾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就可以有效地阻断疾病的流行与传播。

(四)具体防范措施:

1、科学穿衣。遵循传统的“春捂秋冻”的规律,初春不要急着脱去冬装,尤其要注意脚部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和体质情况,适时增减衣服。这样有利于调节人体的恒定温度,更好地抵御风寒,适应春季多变的气候。

2、经常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让室内的空气流动起来,驱散病毒,以减少患病的机会;家里如果有人生病了,每天用食醋在室内熏蒸15-20分钟,可起到消毒预防的作用。减少到空气流通不良的公共场所。

3、勤洗手:呼吸道疾病患者的鼻涕、痰液等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的病原,有可能通过手接触分泌物,传染给健康人,因此特别强调注意手的卫生。

4、多喝水:有利于体内毒素排泄,净化体内环境。

5、适当锻炼:锻炼身体可增加血液循环,提高皮肤调节温度的能力,维护淋巴系统的功能,从而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因此,小朋友每天要按时坚持参加幼儿园的体育锻炼,多接触阳光和新鲜空气,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双休日家长可常带孩子到公园、田野跑跑步、爬爬山,多参加有氧活动,增强自身的抗病能力。

6、平衡营养:偏食挑食的孩子最容易发生免疫力下降,要想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合理、均衡营养非常重要。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增加含钙量丰富的鱼虾、豆制品,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注意蔬菜水果的摄取,适当搭配粗粮和杂粮,避免高糖分、高脂肪和油炸食品。

7、保证睡眠:晚间要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不使孩子过度疲劳,因为失衡的生活会带来失衡的免疫反应。

江口县第四中学

9.流动人口传染病的预防控制 篇九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市600名流动人口进行研究,男312名,女288名,年龄14~61岁,平均(44.61±4.08)岁。所有流动人口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流动人口的生活场所进行现场观察,由当地卫生院的防保医师、流动人口及本市居民来参加座谈会,了解流动人口在疾病的预防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干预措施。设计调查问卷,并查阅流动儿童接种预防的资料以及全市主要传染病的疫情资料。调查问卷包括:工作生活情况、人口的基本情况,传染病以及慢性病的发病情况,医疗服务以及防病知识水平等。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文化程度:小学108名,占18.0%;初中285名,占47.5%;高中156名,占26.0%;高中以上51名,占8.5%。年龄:不足20岁49名,占8.2%;20~29岁273名,占45.5%;30~39岁203名,占33.8%;40~49岁52名,占8.7%;50岁以上23名,占3.8%。排名前4位的职业:工人、家政、货物运输、商业服务。

2.2 生活环境

住在出租楼房内398名,占66.3%;住在出租的平房内163名,占27.2%;住在搭建的工棚内39名,占6.5%。使用自来水464名,占77.3%;使用井水130名,占21.7%;使用河水6名,占1.0%。在调查中发现,流动人口的居住环境主要为:人员较多,较为拥挤,卫生习惯较差,有随地大小便、乱丢垃圾等现象。

2.3 患病情况

在调查中发现,有8名患病,疾病包括贫血、胃炎等,占1.3%。

3 讨论

3.1 健康知识教育

流动人口的文化水平较低,对卫生知识的了解也较为匮乏,对常见呼吸道、重大传染病及消化道的传染防治知识了解度也较低,不熟悉儿童的预防接种知识,不能较好的落实结核病以及预防接种等[3]。本次调查了解到流动人口一般通过电视了解健康知识,而目前主要采取健康宣传资料和报纸的宣传形式。资料中文字较多,流动人口有一定的接受困难,为此,新闻部门要增加健康科普知识宣传的时间和栏目,使流动人口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相关的健康知识。卫生部门一定要加强健康宣传的力度,扩大健康知识的覆盖面以及人群的覆盖面,可发放以图片为主、通俗易懂的宣传画页及放映卫生科普电影等,提高防病知识的水平[4]。

3.2 政策和环境干预

要和相关的卫生行政管理机构、政府机构及地方相关组织机构合作,要出台相关的政策,强化目前和传染病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和当地广播站、电视台协调,对传染病预防相关知识、健康和技能等相关行为进行传播[5]。出台有利于流动人口传染病预防的支持性政策和行为干预。通过多部门的合作,动员流动人口改善生活、生产环境,创建有利于疾病控制、预防的生活和生产环境。尤其对于居住在临时搭建的工棚处的人员,夏天要注重卫生,及时倒垃圾,避免滋生细菌,导致食物的腐败,从而引起其他传染疾病。冬天也要注重保暖,避免因伤风感冒引发其他并发症。

3.3 建立流动人口的管理机制

政府应设立流动人口专门的管理办公室,和计生、公安、教育、妇联、民生等相关部门相互协调,定期召开会议,做好登记和管理工作,负责流动人口就业、培训、疾病防治及计划生育等工作[6]。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监督,控制好传染病,提高人口信息透明度。

3.4 外来儿童免疫工作

我市本地儿童在免疫工作方面已经初具规模,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率较低,在免疫工作中要掌握好外来儿童基本情况,动员儿童家长积极按照相关规定,为儿童按时接种疫苗[7]。要充分发动居委会、街道办事处、社区组织及当地居民为流动儿童做免疫接种工作,减少儿童出现传染病的发生率,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3.5 知识技能和行为干预

相关的卫生部门人员要在娱乐场所、建筑工地、餐厅、宾馆、集贸市场等流动人口较多的场所,组织现场咨询以及讲座等活动[8],并做骨干培训,开展同伴教育。在人口众多的地方,播放重点传染病的预防宣传片,若场所具备条件,可循环播放。张贴、发放重点传染病的预防资料,采用墙报、黑板报等方式来宣传相关知识及相关操作。

总之,针对患者目前文化程度低、居住环境较差、人口较多及主要从事的工作,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加强对流动人口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提高知识的了解度,减少传染病的出现。目前主要针对健康知识教育、政策和环境干预建立流动人口的管理机制,外来儿童免疫工作和知识技能和行为干预。设立相关部门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制约,并发放相关资料,采取流动人口较能接受的方式,讲解相关知识,认识到传染病的严重性,以及防治传染病的必要性,从自身做起,保持好自己及身边的环境。

摘要:目的 研究流动人口传染病的影响因素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600名流动人口进行调查,分析出现传染病的因素,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结果 在调查研究中发现流动人口的文化程度较低,排名前4位的职业:工人,家政,货物运输,商业服务。流动人口的居住环境人员较多,较为拥挤,卫生习惯较差,有随地大小便、乱丢垃圾等现象。结论 针对患者目前文化程度低,居住环境较差,人口较多及主要从事的工作,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加强对流动人口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提高知识的了解度,减少传染病的出现。

关键词:流动人口,传染病预防,控制研究

参考文献

[1]腾学敏.我国流动人口传染病流行现状与对策研究[J].职业与健康,2010,26(6):687-689.

[2]罗桂华,张雪玲,李秀芹,等.西安市某社区流动人口传染病防控现况调查[J].医学与社会,2014,27(11):20-23.

[3]肖琴,石鹏,孔浩南.北京市朝阳区流动人口传染病预防素养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5,22(3):274-276.

[4]刘晖,肖琴,孔浩南.北京市朝阳区流动人口重点传染病预防健康素养现状调查[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5,25(30):104-108.

[5]徐建.大同市流动人口重点传染病预防和行为干预效果评估[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13,8(4):273-275,304.

[6]甄雪燕.近百年中国传染病流行的主要社会因素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1.

[7]吴位新,庞志峰,王俊艳.流动人口疾病预防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浙江预防医学,2011,23(5):83-85.

10.中学生预防传染病主题班会 篇十

1、通过本次主题班会,学习预防传染病的知识,掌握一些卫生常识,增强学生卫生意识,逐步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2、使学生懂得安全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通过自己参与、自主体验、自我感受,从而养成良好的品德,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二、活动主题:预防传染病

三、活动地点:三(1)班教室

四、活动形式:小品、比赛、朗诵等。

五、活动过程

1、(主持人甲乙上)甲乙:东石塔头小学三年一班《预防传染病》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

甲:请同学们来听一些有关预防传染病的知识吧:

出示有关预防传染病的知识

甲:听了这么多知识,哪位同学来说说自己的感想呢? (学生自由说感想。)

2、乙:“预防传染病”对我们小学生也敲响了警钟,请看小品(略) 甲:同学们,看了小品后你觉得他们做得对吗?错在哪里?(学生发表看法)

乙:看!这多危险啊!为了沾点小便宜,偷个懒,落个终身遗憾,真可惜!预防传染病,我们可得随时注意。

3、甲:我们小学生,也应知道一些预防传染病的知识,下面我们就来进行知识抢答赛。

乙:答对了,可加一颗五角星,比比哪组的角星最多。 ……

甲:下面是判断题,分组回答。

……

乙:现在是安全知识问答题,必答题。

……

甲:刚才大家回答了问题,现在我们来看看各组得旗情况。 乙:XX组得旗最多,得第一名……

5、甲:现在下面我们来进行题板题比赛。请各组派两名选手上台做题(出示四块小黑板)

乙:两名选手可以合作答题。

……

甲:让我们一起总结一下安全小知识,看看我们应该掌握了哪些安全知识?

乙:有请四位同学上台(4人站成一排)(每人一句)

主持人(齐):愿同学们乘上安全之舟,扬起生命之帆,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

……

7、甲乙:老师们、全体的少先队员朋友们,让我们齐读歌谣《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儿歌》。

打喷嚏、或咳嗽,应用手绢或纸巾;

讲卫生、勤洗手,不用脏毛巾擦手;

勤通风、多换气,注意保暖别感冒;

如发热、或咳嗽,注意休息和营养;

多吃蔬菜和水果,增加机体免疫力;

还要记得多喝水,它的作用也不小。

小朋友们要记牢,身体健康学习好。

11.传染病的预防主题班会教案 篇十一

清镇市暗流中学 彭良举

从晚秋至冬季,气温逐渐下降,天气寒冷、风大干燥,是肠道、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时节。同时由于学校人口集中,接触密切,一旦人群中有患者出现,极易通过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造成疫情扩散,甚至引起局部暴发。因此,冬季加强学校传染病的防治,对维护青少年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一、冬季易发传染病

冬季常见的传染病主要是肠道、呼吸道等传染病。一)肠道传染病

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霍乱、伤寒、副伤寒、痢疾、轮状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和甲型肝炎等。这类传染病是“吃进去”的传染病,通常是由于细菌或病毒污染了手、饮用水、餐具或食物等,未经过恰当的处理,进食后发病。

二)呼吸道传染病

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感、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肺结核等。这类传染病经呼吸道传播,是“吸进去”的传染病。细菌或病毒可直接通过空气传播,或通过灰尘中细菌或病毒的飞沫核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后发病。

二、几种主要传染病及症状 一)甲型肝炎(简称甲肝)

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以肝脏损害为主的肠道传染病。该病以粪便和饮食为主要传播渠道,病人的粪便、尿、呕吐物污染周围环境,食物、食具、水源或人的手染上病毒后未经消毒,很容易传染给他人。

二)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起病很急,传染性强,容易造成暴发性流行。表现为全身症状较重而呼吸症状较轻。开始表现为怕寒、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同时患者感觉头痛、全身酸痛、软弱无力,且常感眼干、咽干、轻度咽痛。部分病人可有咳嗽、喷嚏、流涕、鼻塞。有的可见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有的以肺炎症状为主,发病1~2天后会出现咳嗽、气喘等症状。

/ 6

三)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急,同时有发烧、怕冷、头痛、食欲不振等症状。除上述一般症状外,最大的特点是口腔周围的唾液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扩散,边缘不清楚。张口或者咀嚼时感到腮腺部位疼痛,尤其吃硬的或酸的食物时,疼痛会加剧,肿胀会在4~5天消退。

四)麻疹

麻疹发病初期,症状和患感冒差不多,有发烧、咳嗽、流鼻涕、眼怕光、流泪等现象。发病2~3天后,口腔黏膜会有改变,口腔内两侧臼齿旁的颊黏膜上,可以看到灰白色针尖大小的小点,周围有红晕。这种麻疹黏膜斑是麻疹所特有的症状,是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发病3~4天后,开始出皮疹。皮疹会按照耳后、颈部至面部、躯干、四肢,最后到手心、脚心的顺序出现。出疹一般持续3~5天,这期间持续高烧,常伴有呕吐、腹泻等症状。疹子出齐后,体温开始下降,并逐渐恢复正常,症状也随之减轻。

五)水痘 潜伏期7~17天。

前驱期:婴幼儿常无前驱症状。年长儿或成人可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及上呼吸道症状,1~2日后才出疹。偶可出现前驱疹。

出疹期:发热同时或1~2天后出疹,皮疹有以下特点:

先见于躯干、头部,后延及全身。皮疹发展迅速,开始为红斑疹,数小时内变为丘疹,再形成疱疹,疱疹时感皮肤搔痒,然后干结成痂,此过程有时只需6~8小时。如无感染,1~2周后痂皮脱落,一般不留痂痕;

皮疹常呈椭园形,3~5mm,周围有红晕,疱疹浅表易破。疱液初为透明,后混浊,继发感染可呈脓性,结痂时间延长并可留有痂痕;

皮疹呈向心性分布,躯干最多,其次为头面部及四肢近端。数目由数个至数千个不等;

皮疹分批出现,同一部位可见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同时存在; 口腔、外阴、眼结合膜等处粘膜可发生浅表疱疹,易破溃形成浅表性溃疡,有疼痛。

六)肺结核 全身症状:

/ 6

1、全身不适、倦怠、乏力、不能坚持日常工作,容易烦躁,有心悸、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妇女月经不正常等轻度毒性和植物神经紊乱的症状。

2、发热是肺结核的早期症状之一,体温的变化可以有以下几种:(1)体温不稳定,轻微的体力劳动即引起发热,经过30分钟休息,也往往不能恢复正常。

(2)长期微热,多见于下午和傍晚,次晨降到正常,伴随倦怠不适感。(3)病灶急剧进展和扩散时,发热更显著,可出现恶寒,发热达到39~40℃。

(4)女性病人在月经前体温升高,月经后体温亦不恢复正常。

3、盗汗。多发生在重症患者,在入睡或睡醒时全身出汗,严重者衣服尽湿,伴随衰竭感。

局部症状:

1、咳嗽、咳痰。早期咳嗽轻微,无痰或有少量黏液痰。病变扩大,有空洞形成时,则痰液呈脓性,量较多。若并发支气管结核则咳嗽加剧;如有支气管狭窄,则有局限性哮鸣。支气管淋巴结核压迫支气管时,可引起呛咳或喘鸣音。

2、咯血。约1/3~1/2的病人有咯血,咯血量不等。病灶炎症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可引起痰中代血或夹血。小血管损伤时可有中等量咯血,空洞壁上较大动脉瘤破裂,可以引起大量咯血。大量咯血后常伴发热,几天的低热是小支气管内血液的吸收所引起的;高热则是病灶扩散的表现。

3、胸痛。部位不定的隐痛常是神经发射作用引起的,不受呼吸影响。固定部位针刺样疼痛、随呼吸和咳嗽加重等,是因为炎症波及壁层胸膜所引起的。如果膈胸膜受到刺激,疼痛可放射到肩部和上腹部。

七)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

乙脑是由嗜神经的乙脑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性传染病。经蚊等吸血昆虫传播,流行于夏秋季,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呼吸衰竭及脑膜刺激征为特征。部分患者留有严重后遗症,重症患者病死率较高。

潜伏期为4~21天,整个病程分为三期:

1、初期:病程第1~3天,有高热、呕吐、头痛、嗜睡;

2、极期:病程第4~10天,头痛加剧,自好睡、昏睡至昏迷,惊厥或抽

/ 6

痉,肢体瘫痪或僵直,有脑膜刺激征及颅内压增高表现,深度昏迷病人可发生呼吸衰竭。颅内病变部位不同还可出现相应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此期持续10天左右;

3、恢复期:多数病人体温下降,神志逐渐清醒,语言功能及神经反射逐渐恢复,少数人会有失语、瘫痪、智力障碍等,经治疗在半年内恢复,半年后仍遗留上述症状称之为后遗症。

三、如何预防冬季传染病

(一)搞好卫生及保洁工作:要搞好室内外卫生,室内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经常晒洗衣物及被褥。搞好粪便管理,清除垃圾,疏通污水沟,消灭蚊蝇滋生地,采取各种措施消灭苍蝇、蚊子、老鼠、蟑螂等四害。

(二)搞好饮食卫生:不暴饮暴食;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生冷不洁食物,不吃苍蝇、蟑螂叮爬过食物;不吃生的或未煮熟的河鲜或海鲜;隔夜的饭菜和买回来的熟食要重新煮沸蒸透;生食瓜果蔬菜要洗涤消毒;生吃瓜果要削皮,喝开水不喝生水,碗、筷等餐具要严格消毒,生熟刀板要分开;传染病人和带菌者要暂时调离饮食服务工作岗位。

(三)养成个人良好的卫生习惯:讲究个人卫生,要养成饭前便后洗手、外出归家和拿钱钞后洗手的良好习惯。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不到被污染的河、塘中取水、洗澡。日用品常进行日照消毒和适当处理;加强个人卫生和个人防护。勤洗手、勤洗澡、常刷牙,纠正不良习惯。

(四)及时发现和控制传染源:发现病人或可疑病人,要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防止病毒传播。病人的食具、用具要严格消毒,粪便和排泄物更要用漂白粉等消毒处理。对肝炎病人要严格进行隔离治疗,待无传染性后才能回家。

(五)加强个人防护:了解相关知识。感染传染病应立即上医院就诊,不要胡乱用药,特别是不能自行使用抗菌素进行不规范治疗,防止耐药性的产生。某些传染病抗生素的不当使用,甚至可导致生命危险。

1、疾病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到人多的公共场所去,尽可能避免与确诊的呼吸道患者接触。

2、随时关注天气预报,注意气候变化,注意防寒防冻,随时增减衣服,避免淋雨、受凉。人体受凉时,呼吸道血管收缩,血液供应减少,局部抵抗力下

/ 6

降,病原体容易侵入。

3、加强体育锻炼,特别是户外锻炼,如早操、晨跑、气功、散步、游泳、太极拳等。体育锻炼可增强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平时增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以增强体质,提供机体抗病能力。

4、注意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补充营养。充足睡眠能消除疲劳,调解人体各种机能,增强免疫力。要注意饮食均衡,保证每天适量的蛋白质、淀粉、脂肪、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多喝温开水或茶水,保持鼻黏膜和咽喉部的湿润。保持良好的心情有助于预防秋冬季肠道传染病。

六)免疫预防:流行季节前可进行相应的疫苗预防接种,如流感、肺炎、流脑等疫苗。

四、水痘预防专题知识介绍 一)什么是水痘?

水痘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是由疱疹病毒中的一种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虽然疱疹病毒有很多不同的种类,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初次感染后,这类病毒会潜伏在身体里,可能会过很长时间后才能再次被激活。再次激活的水痘病毒引起的疾病叫做带状疱疹,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带状疱疹就有可能会发作。

水痘的潜伏期约10~23天,分为潜伏期和出疹期。二)水痘是怎样传播的?

水痘病毒通过飞沫(例如打喷嚏)以及与受感染病人近距离接触进行传播。多数孩子都会在小时候感染上水痘,小朋友感染水痘通常症状较轻;但如果青少年和成人感染水痘,病情就会严重得多。

水痘的潜伏期(从感染病毒到出现症状之间的时间)为14~21天。从孩子出痘(疹)前两天到所有的水痘出完、干硬结痂可能会持续至少10天,这期间,长水痘的病人是具有传染性的。

患者为主要传染源,从发病前1天到全部皮疹干燥结痂均有传染性。三)传播途径: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特别是接触病人疹泡破裂液体、皮屑等也可能被传染。

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但常见于2~10岁的儿童,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

/ 6

胎儿的各种问题。小婴儿和免疫力不足的孩子如果被传染,也会有危险。

四)水痘的症状

水痘的潜伏期约10~23天,分为潜伏期和出疹期。水痘起病较急,可有发热、倦怠、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一般1~2天内发疹。

水痘初发时只是一些小红点,然后在几小时之内,红点上长出小小的水疱。水痘通常最先出现在面部和躯干上,然后成片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有时水痘太多,可能看起来重重叠叠地连到一起。而 水痘最典型的表现就是丘疹、水疱和结痂并存。在头皮、嘴、咽喉和外阴附近的疱疹会特别疼痛。

皮疹首先见于躯干,为3~5mm的斑疹,约12~24小时左右经皮疹发展成为水疱疹,皮疹一般是成批出现,免疫缺陷的人患此症时症状较严重,常有继发细菌感染及合并各种并发症:如肺炎、水痘脑炎、水痘肝炎等,可能危及生命安全。

皮疹经2~3天后干燥结痂,痂脱而愈,不留疤痕。在发病3~5天内,皮疹陆续分批发生,故同时可见丘疹、水疱、结痂等不同时期的皮损,本病呈自限性,病程约2~3周。

五)水痘的治疗方法

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水痘的治疗方法,不过,最近的研究显示,如果在患者刚刚长水痘的早期使用抗病毒药能稍微有点帮助。对乙酰氨基酚能缓解水痘导致的发烧以及发烧引起的肌肉疼痛。炉甘石洗液或碳酸氢钠溶液能缓解水痘引起的瘙痒,用普通食用苏打(食用碱)溶解在少量水中,就可以制成碳酸氢钠溶液。

六)水痘的预防措施

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因此,水痘预防主要是加强病人的隔离,隔离期一般为发病至疱疹全部结痂或出疹后7天。

同时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就诊,早隔离,并对病源环境及时消毒,保持房间的通风等。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抵抗能力,并关注天气变化,注意防寒防冻。

2016年12月22日于刳木堂

上一篇:我喜欢梅花 小学作文下一篇:我的乐园_初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