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提高Photoshop教学质量

2024-10-01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提高Photoshop教学质量(共10篇)

1.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提高Photoshop教学质量 篇一

运用多种方法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小学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也是整个小学教学的前提。识字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不仅直接关系到普通教育的水平,而且也影响到全民族的文化科学素质。所以,对小学识字教学方法做一总结,以指导今后的教学科研是很有必要的。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识字教学提出了“会认”和“学会”两种不同要求,然而识字教学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辛苦,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我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采用富有趣味性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他们方法,积极引导他们寻找规律,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自主学习目的。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激发识字兴趣。

一、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使之乐意学。低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合群、爱交朋友。根据这一特点,教学时,可以将生字形象地称为“生字宝宝”或“小客人”,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识字的过程也随之变成了交朋友或是招呼小客人的过程。亲切自然的称呼自然唤起了学生的注意力,学习的兴趣也随之调动。低年级学生最容易受感情因素的感染。顺应儿童的心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能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汉字的学习中去。

二、快乐游戏法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是儿童的天堂,可以满足他们好动好玩的心理,使注意力不但能持久、稳定,而且注意的紧张程度也较高。在识字教学中,我经常采用“读文找字”、“叫字排队”、“猜认生字”、“组合生字”、“玩玩字卡”、“送字回家”、“读词赏画”、“眼明手快”、“孪生聚会”、“找找朋友”、“选难认字”、“邮差送信”等等游戏方法进行教学。希望通过各种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玩乐方式帮助新入学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识记汉字。例如:“玩玩字卡”:学生小组协作学习,通过玩字卡认读生字。摆--边摆边读,一人一张,不会的可请教小组同学;读--在 小组长的组织下,学生齐读自己的字卡,可找出难认字拿在手里或摆在一旁;考--学生互相考认字卡,自己不会的跟人学,别人不会的想法教;收--学生在小鸟声中快速收字卡,边收边读。在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使学生的创造精神得以充分发挥,使其思维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做到在游戏中学字,游戏中学会思考,学习中学会创新。低年级的孩子虽说他们的记忆有时是无意识的,但通过观察我发现,孩子们有时的无意识却能终生难忘,关键要看引导者如何来领路了。

有一年我在二年级上学期刚开学时,我班的孩子不知道怎么了,男生女生口袋里装的都是纸卡,下课就模仿着大人的模样玩起“纸牌游戏”来了,我一看这可不好,这不是“赌博”吗?为此我是想尽办法,没收了一次又一次,可总是死灰复燃,孩子们为什么这么喜欢玩这种游戏呢?后来我干脆不没收了,我就开始动起“纸牌”的脑子。一天,一个孩子拿出平时我们学习做的字卡在看,我的嘴角一下子有了笑容,这笑容是久违了的,因为我有了一个新的想法,何不利用孩子们爱玩纸牌的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识字呢?当天下午我就布置孩子们回家自做“纸牌”,有一个条件就是每一张纸牌的背面都必须有一个生字。第二天孩子们都高兴地把“纸牌”带到了学校。我把玩“纸牌”的新游戏规则教给了孩子们,没想到,孩子们的兴趣是那样的高涨。一学期下来孩子们的识字量也大大提高了。在不知不觉中,孩子们体验了快乐的学习生活。

三、猜谜识字法

顾名思义,猜谜识字法是利用编谜语和猜谜语的方法,帮助学生识字的一种方法。此方法适用于间架结构相对比较简单,每个部件之间有一定联系的汉字。通过猜谜语来巩固已学的知识,既可调动积极性,又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 “一口咬掉手尾巴”(告);“一点一横,叉叉顶门。”(文)等,根据字形的特点用谜语帮助识字,更能激发学生的情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学生在“猜”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就理解和掌握了字形和字义。

四、自主参与法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识字目标中明确指出: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如果孩子学得主动,肯动脑筋,那么,每个汉字都可以用多种的好方法来识记。这一目标的成功实现与否牵涉到一个有关“教学结构”的问题。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结构中,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是施教者,学生处于被动接受教师灌输知识的地位。这种教学结构严重地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束缚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式语文教育以“生本教育体系”为指导思想,建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结构为目标。坚持以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思想,教学活动都围绕着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讨论协作学习而展开,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要求学习者自主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使自身思想、情操受到陶冶,并逐步具备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团结共事合作的能力。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识字的方法多种多样,并不拘泥于一种。任何方法,只要能成为学生识字的“良方”,我们都不应该予以否定。当然还需要对一些好的方法进行肯定和发扬,这样学生就可以按自己的认知特点和需要来选择自己愿意并能接受的识字方法。在教学具有相同声旁字时,根据字形不同编出顺口溜。如在认识青、清、晴、情、蜻、请、精时,教大家朗读顺口溜:牛羊肥壮草儿青,加上“三点”河水清;有“目”变成大眼睛,心里着急有事情;水边飞虫叫蜻蜓,换上“言”字请你进,再换“米”字真精彩。这种通过形象化的语言帮助学生识字的形式,是容易被学生接受的,它能让学生在兴趣盎然,轻松愉快中识字。如:一个人,他姓王,口袋里装着两块糖(金);“一人胆子大,敢把大王压”(全);“两个小儿土上坐”(坐);“两人为从”“三人为众”“三木为森”“不正为歪”“小土为尘”“上小下大为尖”。儿歌和顺口溜识字的方法,幽默风趣,富教于乐,易学易记,既能展现语文的趣味性,又能提高识字的效果。如学“爱”字念:“爪字头,平宝盖,小朋友真可爱。“小小铅笔尖尖头,上小下大要记牢(尖);小朋友们要坐直,身体不正就要歪(歪);大口妈妈等小口,小口要回家(回)……”。

这样,教学显得轻松愉快,学生思维活跃。

低年级学生识字学得快,忘得也快。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实践,我发现在识字教学中,最佳方法是让学生进入“游戏乐园”,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记住汉字,并能有效地防止生字回生。例如“开火车”识字。将同学们分成若干组,组成小火车,老师出示生字卡片,让一组同学按顺序认识汉字。哪个学生读错了,这列火车就不能开下去,发令停下来,修理好后才能继续往下开。这样既认识了生字,又培养了孩子们的集体观念。

五、部件识字法

所谓部件识字法,即是利用已学过的熟字部件,通过“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换掉字的偏旁,帮助学生识字的一种方法。此方法主要适用于形声字和部件相同的字。如,记忆请、情、清,利用已学过的“青”字加上“氵”就成了“清”,再联系“清澈的河水”就知道了“清”与“水”有关,又理解了字义,“请”,人要用嘴,所以就有一个言字旁;情,与心情有关,所以加上“竖心旁”。利用形声字的声旁和形旁识记字,既利于掌握汉字的声,又利于掌握汉字的形和理解汉字的义。

六、随文识字法

一篇课文的生字不多,字词的意思有宜于结合语句来理解,就可以边读书边识字。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反复感知字形,结合课文里的语句理解字词的意思。

七、竞赛激励法

这是一种类似“智力竞赛”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是根据儿童争强好胜、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的特点,有意引进竞争意识,激发学习兴趣。“好表扬”是小学生的重要心理特点,鼓励是促进学习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教学中,随时注意学生心理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加以肯定,使学生产生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它会有效地支持学生奋力向上,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增添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如“小兔跳高”、“小燕飞到优秀组”、“谁的红花多”等等。如将各组的识字慢的学生定为该组“识字代表”,让他们开火车比赛读字卡,让他们为自己组争光,既帮助他们克服了学习困难,又帮助他们增强了学习信心。激烈的竞争中,大家情绪高昂,学习生动,记得牢固。

八、小组合作法

人类都有合作的需要,给小学生划分适合他们的小组成员,让他们在互相讨论中学得知识,学得生字的一些认识途径和方法,孩子们的学习方法往往是幼稚但是有效的。教师少做一点,让学生多活跃一点。在小组活动中,孩子们表现的积极而投入,就好象谁先学会了没有学过的生字知识,就是先得到一块巧克力。他们总是很有热情,从而促进了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他们在互相交流中彼此进步,不仅有助与良好性格的形成,而且培养了交际能力。

九、先进电教法

电化教学是现代科学技术在教学上的运用,能优化教学过程,促进单纯知识传授型的传统教学模式向德智体美整体型的创新教学模 式转化。计算机创设的多媒体情境使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知识难点、重点化解在声情并茂中。同时计算机多媒体信息有效地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并调动起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一般情况下,年龄较小学生的注意只能持续15分钟。要使这种资源得到发掘和扩展就必须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有利于实现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发现式学习。形象、直观的电化教学手段,可以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静态的内容动态化,复杂的内容简单化,是符合学生的认识心理规律,有利于调动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在我们的课堂上,识字教学的方法有很多,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本,创设自主学习的条件、氛围,激发学习兴趣,把自主权交给学生,把学生的个性差异作为一种积极因素加以利用,引导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才能不断独立,不断自主地学习新知,也只有让学生自主参与,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提高Photoshop教学质量 篇二

一、目前Photoshop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多媒体教学流于形式, 课件代替黑板

计算机、多媒体教室的运用是中职专业课程教育现代化的一个基本标志, 在当下使用多媒体教学成为一种时尚。但是, 在专业课教学实践过程中出现了这样一些问题:⑴在课堂中教师就是动动鼠标, 把必要的讲解变成视频投影播放。由于自制课件或与教材配套的PPT的粗糙, 这种做法类似于“课本搬家”, 课件只是起到了代替板书的作用。⑵实训室成了“放映厅”, 教师只是把课本的案例步骤重述一遍, 教师是“播音员”, 学生成了“观众”, 师生之间无法进行有效的沟通, 人机对话取代了人际对话, 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被限制, 在操作演示中, 教师忙于点鼠标, 根本无法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由于这些情况的存在, Photoshop课程的教学效率和效果大大降低。

(二) 缺乏企业实践教学环境

Photoshop软件是操作性非常强的工具, 实践应用广泛, 当前中职学校普遍存在Photoshop实训基地配套不完善、企业职业技能实践严重缺乏的问题, 更谈不上真正实现更深层次的工学结合和实境育人。

(三) 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无法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及素养

不可否认, 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和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运用于Photoshop课程基础教学, 但这几种教法对提高中职学生独立创作能力、职业技能及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在中职教学环境中主要表现在:“项目教学”成了按部就班的流水作业, 学生只是依照课本范例步骤点击Photoshop工具命令, 至于为什么使用这种工具命令 (内嵌于Photoshop软件中的) , 他们连想都不想, 在学习中很难提高职业技能;“案例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在课前有充分的准备, 在当下中职教学环境里往往成了“走过场”, 流于形式。“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对知识的获得和应用是“不自觉的”, 很难被中职学生“内化”, 学生也可能因为“求胜心切”, 过于重视结果, 反而忽略过程, 因此有时会出现在上节课任务完成得非常好的学生却不记得自己是如何完成任务的现象。无论“项目教学”、“案例教学”还是“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都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不能真正提高个体的职业技能和素养。

(四) 教学与市场需求脱节

在人才市场招聘会上常听到招聘人员反映中职教学忽视职业技能教育, 用人单位很难招到合适的设计人员。这说明Photoshop设定的课程教学目标没有与学生就业相联系, 只是泛泛介绍Photoshop可应用于照片处理、广告设计、网页美化等方向, 没有深入探讨相关行业的工作岗位需求情况以及应聘时所要求的技能水准和职业能力, 导致部分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目标不明确, 兴趣不能持久, 独立创作能力欠缺, 达不到对口职业岗位的要求。

二、教、学“实境耦合”模式的含义与特征

“耦合”源自物理学, 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系, 或两种运动形式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 如两个线圈之间的互感就是通过磁场的耦合。“实境耦合”是指学校在学生培养、实训基地创设、专业课程教学等方面, 与企业、社区等校外资源携手合作, 施行实境教学、训练。这种模式把教学和实训过程从传统的、封闭的学校教育情景中解脱出来, 最大限度地置于真实的职业环境之中, 通过与社会产业实体的嵌入式结合和校企合作, 培养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实境”与“耦合”人才培养模式指导下的教学过程, 具有四方面的特征:一是全面促进学生职业素质提高的过程;二是整合校内外教学资源, 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过程;三是学生在校内外教师 (或企业设计师) 的指引下, 发展职业能力、形成职业品格, 提高职业素质的过程;四是面向社会职业需求、内外结合的有机过程。

“实境耦合”的形式有教师与企业设计师“耦合”, 学生与技术人员“耦合”, 理论与实践“耦合”。方法是利用校企合作平台, 实施工学交替, 按照认知递进、技能提高、职业提升、兼顾个性、对接岗位原则, 做到职业能力培养、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职业拓展能力培养三个层次递进式推进, 全面提高中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三、“实境耦合”模式在Photoshop课程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教学与实境耦合的前提条件是建立实践基地, 加强校企合作, 教、产结合, 让师生共同参与企业项目设计。只有给学生一个实实在在的企业环境, 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创新意识。职业教育服务于企业, 实境耦合教学模式是以企业为基础, 以企业项目为教学平台, 打造企业实境, 耦合专业技能, 以培养学以致用的企业型技术人才。推行实境耦合教学实践过程中, 在不脱离教材的基础上, 应针对教学资源及地方区域企业用工需求的实际情况, 强调教、学一体, 实现做中学, 学中做。

(一) Photoshop教学与企业实际项目耦合

1. 选定可执行的项目。

项目是指以设计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作品为目的的任务, 据此在确定Photoshop入门项目前可引导学生对Photoshop技术应用做市场调查, 了解Photoshop技术广泛适用于广告业、影视娱乐业、工艺美术业、建筑业等多个领域, 主要应用于产品形象与包装设计、印刷品广告设计、数码照片处理、喷绘广告设计、效果图后期处理设计、图像合成技术、网页美化等方面。再按此范围筛选满足要求的实际项目, 展开教学活动。例如把班级分成四组, 分别负责四个实际项目, 第一组是药企急需一个新药包装设计稿, 第二组是小型广告公司新接的一个店名喷绘广告, 第三组负责按要求为某企业宣传需要组拍并处理人文风景照, 第四组为新房室内设计做后期处理。

2. 在企业实境中实施项目, 从中习得Photoshop技能知识。

教师要把Photoshop所用到的命令、企业项目的考察调查、计划的讨论制订、对项目理解的表达、具体图片的制作处理和作品的展示等关键知识融入各个环节中。下面结合企业的实际项目设计谈谈具体实施过程。

第一, 初始阶段。初始阶段主要应做好项目活动的分析和计划, 可分成以下几个环节: (1) 项目展示环节。教师可以选择各组项目的制作成果进行展示, 学生对各图片进行浏览评价, 通过创设情境, 充分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 并对项目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 作品分析环节。请公司的技术人员对作品进行分析, 让学生从Photoshop教材中去查找相关知识点, 只有把项目的结构、知识点、设计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分析清楚, 才可能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和项目制作计划。 (3) 制订计划环节。由各组自行制订项目工作学习计划, 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 在学生的计划、教学内容的计划和组与组之间的计划间进行统筹协调, 尽量实现内容、时间上的一致性。在这个阶段, 要求学生学会与企业员工沟通, 努力提高他们的工作统筹能力和在企业实境下的适应能力。

第二, 展开阶段。其教学模式和传统的教学有较大的区别, 由于将教学活动置于具体的企业公司实境中, 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只是实践活动的引导者、协助者、参与者, 如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协助他们制订学习计划, 对学习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进行指导等, 教师更多的作用应体现在学习活动的策划、学习进程的引导与控制上, 同时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由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企业项目实践”为中心, 根据客户要求把设计分成几个步骤, 围绕作品效果要求展开实践, 当学生设计制作遇到困难时, 可以先查课本中相应的Photoshop命令知识和技能, 或通过网络搜索Photoshop应用技巧知识, 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学生也可以咨询企业技术人员, 寻求解决方法, 通过与企业技术人员的沟通, 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职业素养。

第三, 总结阶段。这个总结有别于传统课堂上的教学小结, 主要让学生总结项目作品设计过程中每一小步骤所用到的Photoshop知识点, 什么时候使用何种“工具命令”, 有何使用技巧, 掌握难易程度, 对Photoshop内置的工具命令进行列举、总结、归类。通过总结, 学生对Photoshop的认识更清晰, 对命令知识的理解更透彻, 更能灵活运用操作技巧, 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二) “实境耦合”模式下提高Photoshop教学效果的主要环节

第一, 资源获取环节。让学生整理客户要求及客户提供的资料, 同时到网上查找相关的图片素材。

第二, 教学环节。在项目实施中可能会遇到学生不能完成的部分, 这时就需要传统的知识教学环节, 当然这个环节分散于各个具体操作环节中。在这个环节中, 教师点拨讲解学生普遍较难理解的知识点或较难把握的操作点, 如色彩的基本知识、路径的操作以及一些滤镜的使用等。同时通过这个环节帮助学生构建起一个较完整的知识、技能体系。

第三, 作品的具体设计环节。各小组按计划分工或合作完成图片设计中各元素的处理、色彩的协调, 运用Photoshop技术使各元素产生预期的效果。当小组内成员在作品设计过程中产生分歧时, 先在组内进行讨论、展示和评定, 若还有分歧, 则由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进行分析, 协调到某一最佳点位上。当然, 在某些情况下, 如在审美观点的分歧上, 保留意见是个性挖掘与发展的需要, 我们必须尊重一些个性较强的学生, 正确引导专业个性健康发展。既强调团队合作, 又突出独立创作, 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

(三) 用企业或行业标准检查评估学生作品

先由学生自己对作品设计过程、结果进行自我评估, 再由教师进行检查评分。师生共同讨论、评判在作品设计中出现的问题, 并对学生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学习行为特征记录过程并评分。通过对比师生的评价结果, 找出造成评价结果差异的原因。同时参照企业标准并请企业技术人员参与评价。在评价中, 要注意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发现别人长处、欣赏他人和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良好品质, 这样才会在评价中有所收获、有所进步。

项目结束后要对教学效果进行检查。每个作品项目结束选出最好的作品反馈给企业或业主, 学生整理反馈的意见和建议, 再作一些修改, 通过这一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谦逊品格和创新意识。同时, 教师联系项目的相关企业, 备份类似项目作为检查学生的习题, 教师整理典型的项目实例作为考查学生的试题, 并确定时间对学生进行测试, 检验“实境耦合”模式下Photoshop的教学效果。

Photoshop课程教学方法有多种, 教、学与“实境耦合”的模式能将企业一线的生产、设计制作任务纳入教学范畴, 将学生置身于真实的企业实境中学习、工作, 使学生有效掌握职业技能, 成为技术型、技能型人才, 从而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陈艳莲.对现代职教教学方法理论基础的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3 (7) .

3.运用多种形式 提高教学质量 篇三

一、培养参与意识,促进学习实效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给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的知识是教学的最高技巧所在。”其实,这最高技巧就是指教师要善于“点化”旧知识,启发学生对旧知识进行演绎、归纳、分析而获得新知识,从而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首先,要创设一个宽松的氛围。以自身的精神熏陶和感染学生,把自己看成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活跃分子”,态度和蔼,情绪饱满,感情真挚,用自己的热情、执著精神去感召学生,活跃他们的思维。

其次,学贵质疑。一方面表现为生质疑,师解疑。要注重指导学生课前预习自学,这是产生疑问的土壤,也是学生质疑的基础。教师对学生的质疑不单要认真分析,挖掘疑源,将其纳入备课的主要内容,还要在教学中巧施良策,明理解疑。实践表明,让学生提问就是让学生参与了备课和课堂教学的过程,这是帮助教师发现问题、教学相长的过程。另一方面表现在教师巧设疑问,让学生参与思考、释疑,在“疑”的探究中培养能力,发挥创造思维。

二、采取恰当措施,构建学生课堂

心理学研究证明,学生非常容易理解符合他们年龄阶段认识水平的新知识,也非常容易理解由他们身边熟悉的事物来导入的新知识,而通过陌生的事物来记忆或理解新知识不太容易做到。因此,教师传授知识只是完成了第一步,还需要进一步教会学生如何来理解这些知识,帮助学生尽快理解、记忆这些知识,并最终具备灵活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

“未来的文盲是不会学习的人”,教师应帮助学生找到适应每个学生的好的学习方法,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善于支配时间,抓住最佳学习机会,学会“在恰当的时间里做恰当的事”。同样在一个课堂里学习,学期结束时学生的成绩出现了明显的差别,除了一定程度上的智力因素以外,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习效果不好的重要原因。

《学记》有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在《学记》中,“教学相长”原来指的是教师自身的学习与施教的相互促进,即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学”的不足,在“学”的过程中又发现自己“教”的欠缺,从而使两者相互促进。

三、重视学生反馈,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不断征求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或观察学生的学习情绪,在教学内容与方法上进行及时调整,善于利用反馈信息。这不仅是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技巧,也是提高课堂讲授效果的重要途径。首先,教师要在课上观察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会在课堂上善于观察的本领。通过学生听讲时眼睛和面部表情的微妙变化,来判断自己讲授的效果。根据各种情况的反馈,教师一方面应调整讲课速度,另一方面要采取其他措施,调动他们思维的积极性。其次,下课后要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然后进行查漏补缺。

四、运用现代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电子技术媒体必定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课堂教学,对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它所显示出的巨大优势往往令常规教学望尘莫及。

教师可以凭借多媒体在各方面的独有优势,依情设景,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将学生带入声情并茂的美妙境界,使他们于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经过长期潜移默化,全身心地去体验、领会,用感受补充甚至代替语言,把教学信息的传递和接受变成一种享受,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得到情感上的愉悦和满足,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观。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内容制作电子幻灯片将多媒体教学课件运用于教学中,可解决其他教学手段所不能解决的问题。用多媒体尽力展现,向学生提供声、像、文等综合信息,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无疑可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五、加强教法研究,提高教学艺术

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能讲课,而且要会讲课,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上课时,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原有知识的排列、组合、复合、变化、扩展,一层层地揭示新问题,利用知识的逻辑力量把学生引入胜境。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小学语文教学中教无定法,根据不同的对象,可采用不同教法,如“发现法”“探究学习法”“程序教学法”等,这样才能收到明显的效果。教师只有遵循教育学的规律,抓住教材中的各种问题,依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针对当前学生的特点,从各方面进行综合考虑,认真研究和掌握好的教学方法,不断深化、总结、提高,大胆探索,才可形成教法上的特色,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

4.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提高Photoshop教学质量 篇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段要求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然而识字过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我根据课程标准对识字的要求和新教材的特点,结合儿童的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在识字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特征的生字,探索运用了多种识字方法,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拓展了识字途径,提高了识字效率,培养了学生自主识字的习惯。我认为可采用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体态演示法。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有时候,用肢体动作演示不仅能使孩子理解字义,还能帮助他们记住字形。如学习“看”时,可以一边请学生上台表演孙悟空往远处看的动作,一边引导学生观察他是怎么看的。通过观察让学生一下子明白了“把手搭在眼睛上就表示看”。“看”是由“手”的变形和“目”组成的。又如学习“打、拔、拍、跳、跑”时,如果仅让学生知道这些字与手、脚的动作有关,显然是很不够的,如果让学生动手、动脚做一做动作,让学生在运动中认记这些字。这样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演示,不但让学生记清了字形,而且还加深了学生对字义和用法的理解。

二、动作表演法。还可以利用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识字时安排学生演一演,也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学习“鸡、鸭、鹅、羊、猫、狗”等动物的时,让学生戴上动物的头饰演一演,让学生尽量地把这些小动物的外形特征、动作、叫声给表演出来。这样,识字教学既给学生创造了展示才华的机会,又加深了学生对这些小动物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的了解。

三、实物演示法。通过实物演示,也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达到轻松掌握汉字形、义的目的。如学习“笔”时,可以出示一支毛笔,让学生观察得出毛笔的上面(笔杆)是竹子做的,下面(笔尖)是动物的毛做的,因此“笔”的上面是“竹字头”,下面是“毛”字。又如学习“灭”字时,可以用一块玻璃把燃烧的火盖住,火即灭,这样学生很快便记住了“灭”字。再如学习“尖”字时,出示一支削好的铅笔,学生一看便知:一头粗,一头细就是“尖”。

四、笔画加减法。为汉字做加减法。即让学生把算术中学到的加减法迁移到认字中来,对已学过的熟字进行加减得出要学的生字。这种识字方法很让孩子们喜欢。如在学习“人、大、太、天”时,要将“人”作为字根,用添加笔画的方法记住“大”和“太”“天”。又如“香、星、早、圆、秋、种”等合体字时,可以引导学生用部件相加的方法来识记字形:“禾加日是香”“日加生是星”“日加十是早”“不正歪”“三人众”“三日晶”等。再如,学习“巴、也、毛、卖”等字时,可引导学生用减部件的方法来识记字形:“爸减去父是巴”“地减去土是也”“笔减去竹是毛”“读减去言是卖”等。这样简单的加减法也能增强识记的效果。

五、自编儿歌法。根据字的形和义把生字编成儿歌,便于识字的形和义。如:一人门里躲“闪”;两人土上蹲“坐”;颜色丰富就是“艳”;四四方方一个口,一个十字在里头“田”;再如在指导书写“心”字时,可把“卧钩”看成一个小锅,三个点看成是三条小鱼,可以编成这样的儿歌:一口小锅,煎了三条小鱼,两条蹦出了锅外,一条留在了锅里。这样学生对“心”字的三个点印象特别深,再也不会把它们的位置写错了。

六、及时巩固法。低年级学生识字的主要问题是学得快,忘得也快。识字回生的现象相当普遍。其实这也是一种正常的心理过程。因为遗忘的进程是在多种因素下产生的。如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学习程度等。为了避免学生识字回生现象大量发生后难于补救,要适当控制识字速度,不要过分贪多求快,适当控制学习程度,尽量避免低度学习和过度学习,学后及时复习巩固。

七、字形比较法。对形近的字,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也可以加深学生对汉字形义的理解。如,“日”和“目”,“日”就是太阳,太阳只有一个,所以口的中间只有一横;“目”是眼睛,眼睛每个人都有两只,所以口的中间有两横。又如“鸟”和“乌”,“鸟”失去了眼睛,眼前就一片(漆)乌黑。再如“北”和“比”,两兄弟背靠背“北”,两兄弟齐头向前跑“比”。

八、字意分析法。对于字形相似的字,可以根据偏旁的不同,分析字形,加深对汉字的理解。如学习“清”、“晴”、“情”字时,“清”表示和水有关的词语,如清水、清澈;“情”表示和心情有关,如心情、情绪;“晴”表示和天气有关,如晴天。根据这些部首的变化分析出不同的字义,让学生能更快速的记住字形、字义。

5.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提高Photoshop教学质量 篇五

运用问题式教学提高物理化学教学质量

课程教学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课程教学的质量是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始终是高等教育的中心工作.课堂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提高教学质量必须着力提高课常教学的质量.随着大学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根据平时教学经验,实行问题式教学方法,结合相应的教学措施,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改善物理化学课堂教学质量.

作 者:张怀红 Zhang Huaihong  作者单位:盐城工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系,江苏,盐城,224003 刊 名:广东化工 英文刊名:GUANGDONG CHEMICAL INDUSTRY 年,卷(期): 36(12) 分类号:G4 关键词:问题式教学   课堂教学   物理化学   教学质量  

6.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提高Photoshop教学质量 篇六

摘要:初中生物学科,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打造高效魅力课堂,是我们生物教师应该深思和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计算机多媒体作为新型高科技教学媒体,可以集动画投影、幻灯、录像、照片、挂图、板书、录音于一体,由计算机通过十分简便的操作将图、文、声、像等多种信息根据课堂需求制作课件,让生物课堂充满乐趣、充满激情、充满活力、充满挑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信息技术包括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将它运用在生物教学中,是教育改革的新思维,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它以其图文并茂、声像俱佳的特点,在课堂中创设了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能弥补课堂教学与实际之间的差距,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有效整合,能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关键词:信息技术,生物教学,高效课堂

论文创新点:

一、信息技术在备课环节的应用:可以利用网络寻找资源和拍摄照片或录像积累资源。

二、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的应用:

(一)化难为易-----解决重点难点,降低教学坡度;

(二)化抽象为具体---拓展时空范围,便于掌握知识;

(三)化繁为简-----优化复习模式,提高课堂效率;

三、应用信息技术应注意的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全面应用,“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成为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教育部也提出了要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要求。在网络环境的不断完善下,以网络和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引入教育领域后,不仅带来了教育技术上的更新,更促进了教学结构模式的发展。新课标的理念证明,以往传统的生物学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课堂教学忽视了学生情感、价值观、能力素养等多方面的发展,忽视了学生的个体能动性和创造性,课堂上“满堂灌”,过多地强调对生物学知识的死记硬背,制约了学生的嘴巴、双手和头脑,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生物教学课堂变得沉闷、机械和厌烦。这限制了学生与生俱来的个性和潜能,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近几年来,教师不再以黑板和粉笔为武器进行“一讲到底”式的教学,而是根据网络教学的需要,通过多媒体教学信息控制台,利用计算机、投影机、大屏幕和电视机,调用自己在校园网上的教学站点和智能双向闭路电视系统中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展开研究性、探索性的学习。然而,如何恰当运用信息技术,使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这是个值得深入探索的课题。

多媒体教学过程不同于传统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文本、图形、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图文声像并茂,能够给学生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可以大大提高教学过程中的直观性,从而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更为直观的刺激缩短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接受时间。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表现出无穷魅力,幻灯、投影、录像、多媒体、网络等,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它们既能化小为大,化虚为实,化难为易,化零为整,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诱导其内力,因而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动脑、动手接受教育,既学到知识又减轻学生负担。我就结合自己的学习与实践来谈谈信息技术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一、备课环节的应用

(一)利用网络寻找资源。

网络上有些图片、视频、动画、教学的辅助资料等,在备课时可供我们下载使用。比如:理解概念:在准备“神经系统”一节时,帮助学生理解两个重要的概念“神经中枢”和“中枢神经系统”可搜索百度百科即可明白。再如:在学习“遗传病”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不能近亲结婚可搜索“英国女王维多利亚的家史”、“达尔文的悲剧”等资料。计算机和网络中蕴含的大量资源,为我们进行电子备课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这大大拓宽了传统的教材和教参的狭小范围,能让教师在互联网中不断获取最新的资源,从而设计出具有时代气息的电子教案。通过这种对信息的不断加工和创新,教学设计质量、艺术水平和可操作性会不断地提高。备课时,除了借助教材和教参外,还可以通过网络资源获取更多的信息和资料,特别是那些优秀案例,得奖教案,让我们开阔眼界,拓展上课的思路。在此基础上,再结合自己的教学特色,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对信息整合,使教学环节都更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不断地提高工作的成效。

(二)拍摄照片或录像积累资源。

我们可以利用数码相机或手机拍摄生物资源,存入电脑以备用。比如:在学习“校园植物调查”,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拍摄照片,融入课件展示,让全班学生快速了解校园植物的种类,并能很好的分类。再如:在户外旅游或登山时,将那些珍贵的植物、动物等,拍摄下来输入电脑储存备用,就是很好的资料。将这些直观的教学资源整合到教案或课件中,课堂里的内容就非常丰富,让学生看到他们平时看不到的东西,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学生物学教学中所涉及的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如果只靠教师用语言进行讲授描述,难免会使课堂变得枯燥无味,学生容易失去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运用多媒体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是一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便快捷而又有效的好办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有效的学习状态,取得最有效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讲解达尔文的进化论的时候,可以通过大量的图片、视频等来展示地球地质环境的变迁,以及各个时期的生物的进化与淘汰的过程,这不但有效地向求知欲极强的中学生了解到了生物学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再如,在讲《生物圈到细胞》一课开始时,先播放一段人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到神奇生命的诞生过程。再讲到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时,可以播放一段《人与自然》的视频,展现动植物的千姿百态,特别是一些罕见的珍稀动植物,并配以优美动听的音乐,会立即引起学生的兴趣,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信息资料,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探索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之间的关系。

学生一旦被激发起兴趣,就会对新知识有一股热情和渴求,学会自己学习,举一反三,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巧妙的运用多媒体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四)多媒体能巧妙地将抽象概念转化形象生动情境

生物教学中有很多过程都是动态的、概念是抽象的,我们可以运用投影、实验、模型、图表等展现理论产生的典型事实,力求变抽象为具体。在教学中,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对教材中难以观察的细微结构、生命现象和活动过程等进行信息处理,模拟或再现其真实情景,使其变得形象、直观,这既为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知识提供了直观的材料,又可以使学生进行抽象概括,能够很好的达到目标。如基因的分离规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是孟德尔经过整整八年的不懈探索所揭示的,其理论知识抽象难懂。在教学中先通过投影片介绍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过程,提供产生理论的事实;然后结合图解,由现象到本质地分析豌豆的遗传特点;介绍有关生物术语,变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实现由特殊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最后科学地导出遗传基本规律。

二、课堂教学的应用

(一)化难为易-----解决重点难点,降低教学坡度

在生物中,有很多重点和难点仅凭教师口头讲解是难以解释清楚的。借助多媒体精心设计,适度选择,合理解释和演示,及时处理信息,教学的重点问题就容易解决,难点问题就容易突破。如:在初一(下)中,循环系统心脏的结构以及瓣膜的开启方向是教学中的重难点,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利用教学挂图和心脏模型来讲解,用箭头表示瓣膜的开启方向控制血液的流动方向,由于这些教具都是“死”的,老师只好边指导学生观察,边讲解边板书,学生在下面忙着做笔记,听起来索然无味。现在利用Flash编制的心脏结构图和动画,可以清晰地看到心脏的结构及在收缩和舒张时,通过瓣膜的开启方向来控制血液的流动方向,教学程序是:先提问“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它的结构与功能是如何可相适应的呢?”利用多媒体技术中的闪烁、图形的移动、定格等方式来说明心脏有四腔,与之相连的血管有哪些,播放数次,让学生有了感性认识后,总结心脏的结构。在老师的指导下,分析四腔壁的特点,与它的功能相适应。再播放心脏动画,提问“心脏是如何控制血液的流动方向?”放慢速度播放,反复两三次,在老师的引导下观察总结出心脏瓣膜开启方向由心房向心室开,心室向动脉开,由此控制血液的流动方向。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巩固所学的内容,在屏幕上打出填图、连线、填空等练习题当场做,发现学生没有掌握的地方,再播放心脏图和动画,再让归纳总结所学内容。按提问→观察图、动画→感知分析→总结→做练习巩固→再观察→再总结程序进行,一堂课下来,几乎每一位学生都掌握了心脏的结构和瓣膜的作用,同时还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总结能力,效果显著。由此可见,采用多媒体技术表达教学内容,把人体复杂的生理过程模拟出来,可以使教学过程更直观,更形象生动,使之成为“活”的教具,便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解决了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再如:“物质运输的路线”这一部分内容,教学的重点是:血液循环的两条途径体循环和肺循环。它既是对前面所学的血液,血管、心脏等知识的深化,又是后面学习消化、呼吸、排泄等章节的前提和关键。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制作血液循环模式图flash动画并展示。设计这一活动,可以使同学积极去探究血液循环的途径,通过已有知识,在小组同学的努力下共同完成血液循环途径的认识,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为进一步突破血液循环途径这一难点问题打下基础。教学的重点迎刃而解。

(二)化抽象为具体---拓展时空范围,便于掌握知识

初中生物课讲述的概念、原理一般比较抽象、枯燥,学生往往对教师在理论上的讲解不感兴趣。因此,在理论讲解时借助借多媒体教学,用课件将它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可以满足课堂需要,可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大大增加了课堂的信息量,拓展了课堂的时空范围,缩减了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如在讲述“绿色开花植物的双受精”时,绿色开花植物的受精过程较为抽象,而鉴于初中生的逻辑思维比较低,我将其设计成电脑动画,把学生观察不到的微观过程变为能直接观察到得宏观过程,在动态感知中体会并理解开花植物的双受精过程,理解双受精的概念。并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要求学生积极描述双受精的过程,这样既克服了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的缺乏和对抽象概念的难以接受,又加深了讲课的趣味性,最后达到省时、高效的目的,比传统教学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三)化繁为简-----优化复习模式,提高课堂效率

以前,我们的复习课大多数老师的做法是划定范围自己复习或者串讲本节课复习内容的重点知识点,然后学生自己复习。这些方法简单、机械,效率低。随着网络和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的诞生,这一切烦恼便迎刃而解了。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以章为单位总结重点以幻灯片的形式直观的呈现出来,从而使学生形成先入为主的深刻印象,产生学习兴趣,记忆深刻。对于一些枯燥的概念复习,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设计一些小游戏来帮助学生消除疲劳感,从而加深理解及记忆。例如复习某一单元的概念时,我制作了一个多媒体动画课件,先出序号,选择一个题号,点击一下出示题目,再点一下出示答案。以小组为单位,以游戏竞猜的形式,胜利的一组有奖励,失败的一组会有他们意想不到的小惩罚。通过学生反馈,知道了这一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不仅带给学生欢乐,而且还加深了记忆,强化了概念,真是一举两得。

三、应用信息技术应注意的问题

教师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时,要抓住“科学合理”这个关键,深入钻研教材,找准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及切入点和时机,要避免不顾学生生理的特点,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信息量大,速度快,进行满堂灌加重学生负担的错误做法。要充分发挥计算机、语音室、投影仪等手段的优势,结合教学实际,教师应精心制作一些课件,尽可能使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中起到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发现问题、捕捉信息、独立思考问题、分析信息、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作用。比如:刚刚使用多媒体上课时,制作课件把上课的每一个环节都反映在课件上,如果缺少某一个环节总感觉会缺少点什么,导致一课时幻灯片的数量多达三十来张,上课时就像放电影,走马观花,没有重点,喧宾夺主,反而降低了课堂效率。于是现在备课时会把幻灯片的数量控制在十张之内,精心挑选体现本课重点,课堂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四、正确处理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关系

多媒体教学以它的独特性、先进性和高效性,展示在人们的面前。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使用,更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必须采用多媒体技术才能达到教学最优化,而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合理使用,才能发挥最佳效果。虽说传统的教学模拟不具备以上优点,但在不断的运用和改进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精华部分。在教学过程中,绝不能用多媒体代替板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科学凝练的文字、语言和图表书用板书的方式表达出来,进一步深化教学内容,巩固学生的感知量,突出课堂教学重点。如果省略板书,套用多媒体课件中的“板书”,则显得机械、呆板,而且屏幕上的内容一晃而过,没有给学生留下太深的印象,不利于学生对整节课内容的掌握。幻灯片的切换容易造成图文分离,不便于学生形成图文结合的整体记忆效果。我们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主要是播放利用powerpoint制作的幻灯片,或是用flash软件制作的动画。在幻灯片的制作中,幻灯片的容量大播放速度快,学生往往看到图就看不到文字小结,这既不便于学生做笔记,又不便于学生进行图文结合的记忆。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多,技术也进一步的提高和成熟。但是多媒体的运用与教学质量的提高并不成为一个简单的因果关系。运用了多媒体,还要注意对课程的体系、教学方法、讲课艺术等方面进行研究。根据学科教学需要,充分发挥计算机的工具性功能,使计算机溶入学科教学中,才能实现教学相长,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培养具有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21世纪中学生。但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不是用来解决教学中的所有问题,而是从实际出发,寻找最佳结合点,突出教学重点,解决难点,探索规律,启发思维。

7.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提高Photoshop教学质量 篇七

一、音乐教学中, 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效率

开学的第一堂音乐课, 我就对学生一再强调音乐课在我们的学习生涯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并提出它不仅丰富了我们的音乐知识, 陶冶了我们的情操, 同时一节愉悦的音乐课可以让我们紧张的大脑得到放松, 以更加饱满的精神投入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去, 提高学习效率。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上每堂音乐课时, 我首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 让音乐课内容充实, 形式活泼生动。比如, 在课上, 让学生欣赏各地民歌时我会说:“同学们, 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全国各地去做一次音乐旅行, 你们可千万别错过机会哦。”这样一说, 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他们急切地想知道我们会去哪儿, 这地方有什么特色音乐。它的音乐特点又是如何。又比如, 在欣赏《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这首曲子时, 我先告诉学生该词曲根据歌曲《美丽的塔什库尔干》及新疆塔吉克族音乐素材创作的。那么, 请同学说一说新疆有哪些特产?对新疆有哪些了解?当学生们说了一大堆新疆的特色后, 我们再一起来听听新疆的音乐有哪些特点。这时, 再欣赏这首曲子时, 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色彩斑斓的音画。在画中, 我们仿佛看到了无垠的塔什库尔干大草原, 仿佛看到了大草原上伴随着“东不拉”优美的乐曲声, 马队由近及远悠然驰去, 仿佛看到了新疆塔吉克人欢腾的舞蹈场面。这样, 我精心设计的教学情景, 使学生带着好奇与问题进行了一次音乐之旅, 并在旅行中获得了许多的音乐知识, 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

二、在优美的旋律和歌词中渗透思想教育, 培养学生高尚品德

音乐教育把那些高度发展的社会理性转化为生动、直观的感性形式。其蕴含的政治思想内容、伦理道德内涵, 均可以使中职生在提高音乐审美、感受表现力的同时, 心灵得以净化, 道德情操得以升华。例如, 在1999年澳门回归之际, 音乐课上的一首《七子之歌》呼唤起了学生对祖国的无限热爱, 对游子回归祖国的牵挂。歌中唱到“你可知MACAO不是我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 母亲, “但是, 他们掠起的是我的肉体, 我依然……”。当唱起这首歌, 学生们的民族责任感油然而生, 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的命运、荣辱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当唱到“母亲啊母亲, 我要回来”, 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在澳门特别行政区高高飘扬时, 大家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不少学生都留下了激动的热泪, 场面非常感人。在音乐教学中, 我经常挑选一些激昂的爱国主义歌曲教学生学唱。在学唱的过程中, 音乐的内涵渗透了思想教育, 使学生唱一首歌, 接受一次感染。

三、采用音乐欣赏, 引导培养学生真善美

音乐审美体验的积淀, 使教育更深入人心。在音乐课上, 我时不时会让学生多欣赏一些优美感人的音乐作品。从而让学生从不同类型、不同旋律的音乐作品审美体验中懂得了真、善、美。例如,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我们大家都知道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中国优秀的音乐作品, 它是以故事情节为线索, 描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俩人的真挚爱情, 从而引起人们对封建礼教的愤怒控诉与鞭笞, 反映了广大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当欣赏到“长亭惜别”、“楼台会”二段时, 学生被大提琴与小提琴动人的旋律所倾倒, 被主人公真挚的感情所感动——真;“呈示部主部主题’柔美、深情, “副部主题’旋律清新、活跃, 使学生体会一种纯真、善良———善;, 学生又体会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美。总之, 通过这种注重感情的体验, 在音乐中获得了真善美的欣赏课颇受学生欢迎。特别是这些真善美的感受, 在当前浮躁的现实面前是一次心灵的净化, 是一次完善人格的洗涤。

四、运用多种形式, 提高学生音乐素养

在音乐课教学中, 我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 让学生积极参与。例如, 我在上“音乐表情术语”这一教学内容时, 首先充分发挥音乐听觉艺术的特点, 始终注意感性入手, 欣赏领先, 将学生了解掌握音乐知识“常用音乐表情术语”, 看作是学生感受音乐、分析旋律的必然结果。因此, 在这节音乐教学课上, 我将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感受音乐, 体验音乐情感内。在教学中, 我积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分析音乐, 并对每首作品作出总体感情特征的评价。如:欣赏《四小天鹅》时, 就让学生说出它的音乐情绪是欢快, 活泼的, 欣赏《山村新歌》时, 要求学生归纳出它的音乐情绪是抒发, 优美的。学生的这些口头反映就是音乐表情术语的教学反馈。教学中, 我主要以指导学生活动为主, 教师讲解为辅, 让学生充分体验音乐给他们的第一印象。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 在学生了解音乐表情术语后, 再让学生亲自唱一唱, 练一练,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除此以外, 我还着意安排学生通过演唱《国歌》、《歌声与微笑》等不同风格的歌曲, 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情感体验, 更好地把握音乐情绪表现。当学生欣赏音乐作品、演唱作品之后, 我又让学生寻找一些他们喜爱的文学作品, 然后配上与之感情相吻合的音乐作品进行配乐朗诵。让学生有一个感受音乐作品, 理解音乐作品, 到真正运用音乐作品的过程。这样的教学过程是丰富多彩的, 是引导学生由此及彼, 达到发散思维的目的。形式多样的教学形式, 引导了学生的想象思维, 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学生积累了音乐知识, 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 达到了音乐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易山, 张路路.音乐多媒体课件制作[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4.

[2]陈洁.万般风情弄清影[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3]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2.

8.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提高Photoshop教学质量 篇八

新的课程改革几年中,教师常提到的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积极参与合作、探究学习能力,但对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双基”教学却提得很少。在自我教学实践和教学管理中,发现学生“双基”能力下降,在农村学校产生很多学困生,想达到预想的课改要求目标,事与愿违.要达到课改目标,为学生打好基础知识,为学生的将来深造、掌握新的科学技术创造良好条件。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呢?想从以下几个策略着手尝试。

策略一:提高质量应从学困生抓起

农村学校留守儿童较多,学生基础差异较大,关注学困生成长尤为重要,对学困生每节课,每单元的教学基本内容,必须做到理解、掌握。随时弥补他们知识缺陷,为他们铺垫跟上中等生的进步阶梯。

具体方法有三:一是教师节节课关注,热心辅导;二是落实班级内优生、学困生“一帮一”活动;三是积极鼓励让他们自己拟定提高计划,解决学困生学习过程中的自学能力差、课堂学习参与能力差、课后训练态度差的问题,从而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策略二:贴近学生认知生活经验,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操作,提高教学质量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做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智慧在学生的手指上。”贴近学生认知生活经验,充分发挥学生动手操作,让手的每一根神经都与大脑相通相应。受大脑指挥下活动,大脑在手的活动过程中直接认识事物,认识得快,感知得深。因此,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学习某些知识是必要的,高效的。例如:在教学“9÷4”=?这道有余数除法时,可以让学生把9个实物体平均分成4份,学生怎么也分不开。老师问:“每份有几个?”学生说:每份有2个,还多出1个。老师引导:像这样不能正好分完的除法题,就是有余数的除法,多出的一个叫余数。这样建立起来的 “余数”概念,通过操作还知道为什么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道理,学生不仅十分清楚,而且不容易忘,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策略三:强化变式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在学生学习表内乘除法时,可让学生把本班45名学生分组,若每组5人,可以分几个组?若每组9人,可以分几个组?学生很快就会的出“45÷5=9(人),“45÷9=5(人)”“5×9=45”、“9×5=45”不同算式,然后在引导学生列举其它表内乘除法在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口述自编运用题,强化这方面知识的巩固,采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各种变式啟发,激活学生思维,把基础知识放在生活实际中反复训练,让学生掌握,提高教学质量”。

策略四:运用多媒体教学,解决数学教学中的难点,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多媒体教学,在解决数学教学中的难点时,起到很大作用,它能把抽象的东西直观的演示给学生,让学生在动态的情境中学习知识,掌握教学的难点,很好的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例如:我在教“除法的初步认识”时,开始向学生提出问题:把8个物体分成2份,你有几种分法?学生利用学具动手摆,再利用投影出示了几种不同的摆法,接着我问:“哪一种分法得到的两份同样多?学生很容易从“同样多”过度理解为“平均分””的实际含义,突破了教学难点。

策略五:教师经常反思,积极参与专家引领和同伴互助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反思能够随时总结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专业引领和同伴互助,随时能够吸取、借鉴新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针对自身的教学对象,灵活多变的进行有效性施教,能够有效控制自身教学过程中的呆板性、习惯性,使学生在多种教学艺术中快乐地获取知识,形成技能。

尝试,孕育着成功与失败。探究,是推动改革的动力。数年来的尝试效果是显著的,为完成课改目标不断去探究、去尝试,是我们教师应采取的积极态度。

9.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提高Photoshop教学质量 篇九

劳动技术课是近年来在学校新开设的一门必修课。开设这门课程,是为了充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生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生活自理能力和从事简单生产的能力。为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工作和生活的需要,打下初步的基础。开设劳动技术教育,对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几年来,在开展劳动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中,许多学校不同程度地为下述矛盾困扰,一是师资的需求与短缺的矛盾;二是学科的发展与重视不够的矛盾;三是学科需要大量教、学具与财力薄弱的矛盾。上述问题得不到恰当的解决,劳动技术教育的发展就会举步维艰。几年来,我们在尝试运用电化教学手段改善上述问题方面做了一定的探索。笔者认为,根据电化教学的特点在劳技教育中引进电教手段,是发展劳动技术教育,提高劳动即教学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

一、电化教学广泛的适应性,有利于满足劳动即使课多样性的需求

由于劳动技术课是近几年开设的一门学科,因此,学校根本没有专门学过此学科的教师,现任劳动技术课的教师都是从其他专业改行过来的,而劳动技术课的内容又有多样性,涉及面比较广。这就要求任课教师适应这种专业的转变,全面掌握该学科教材的内容和要求。但很多劳动技术课教师对该学科的多样性不适应,如一般的女教师在讲“洗涤”、“烹饪”、“编织”、“裁剪”等内容时感到得心应手,而讲“自行车维修”、“照明电路安装”、“家用电器的使用与保养”、“电子技术”等内容时,就感到困难重重;而男教师也存在类似问题,如一般的男教师在讲“编织”、“裁剪”内容时往往力不从心,只能是照本宣科,而电化教学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极其丰富的表现力,我们可以把任课教师不太熟悉的内容摄制或转录成录像带,这样既可以提高师资水平,解决任课教师对教材掌握的不全面的问题,也可以保证学生有机会在最优秀的教师指导下或最优良的教学条件下学习,从而提高劳动技术课的教学效果。

二、电化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有利于劳动技术课的发展

对于劳动技术这门课程,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它不够重视,他们把学习的立足点放在升学上,认为只要学好语数英等主要学科就能考上理想学校,劳动技术课学的再好也不能起到作用,这些人没有认识到飞速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需要的是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发展的人才,劳动技术课就是提高民族素质的一个重要措施,要想解决对劳动技术课不重视的的问题,除了要讲清意义、改进教学方法等措施外,笔者认为,在劳动技术课中引入电化教学手段,有利于改善学生对劳动技术课不感兴趣的现状。电化教学有着丰富的表现力,他可以根据教学或学习的需要,把所讲的对象化繁为简,由虚到实、变快为慢、化静为动。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可以避免生硬的说教,以生动逼真的形象和特有的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可以把学习这门课程作为一种自觉行为,就可以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环境中获得知识。由于电教手段能把学习内容按学生最易理解的形式表现出来,使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同时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有利于使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比较,深入理解和牢固掌握所学的知识内容。由于知识是以形象化的信息进行传递的,所以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可以经久不忘。如在讲授《家用电器的维修和保养》这部分内容时,对于洗衣机、冰箱等大件家用电器,如用实物作为教具,如果不用实物而用采取老师干讲的办法,效果肯定不够理想。如果采用投影、幻灯合伙录像的方式,就可以形象直观地看到洗衣机、冰箱的构造,在这样的条件下再讲解如何使用它就会变得轻松了,给学生留下的印象也会很深刻。另外,电教教材色彩逼真、音形并茂。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易于活跃思维、增强记忆,能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学习,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教学效率。

用心

爱心

专心

电化教学对劳动技术课这一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有着独特的作用,它有利于学生技能训练和理论联系实际。电教手段可以提供理论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典型范例,学生在时间中遇的难点,可以通过反复播放、观察和分析范例,直到弄懂为止。由于电化教学具有灵活多样随时可用的特点,只要条件允许,这一过程可以在课内、课外,甚至可以延伸到家庭,扩大学习劳动技术的范围,是劳动技术课得到深入发展。

三、电化教学的经济可行性,有利于弥补办学条件的不足。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和投入的增加,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但由于种种原因,有些学校对劳动技术课的投资偏少,如有些企业办的学校,其办学经费一改过去由企业包干的做法,改由教育部门自筹经费,学校不得不把有限的经费用到应付的日常教学的支付上,没有财务再顾及劳动技术这一副科的教学了。而这一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恰恰需要大量的教具和学具,否则,劳动技术课的教与学也只能是纸上谈兵,而电教的经济可行性,则有利于弥补办学条件上的不足,为我们克服困难,开展劳动技术课教学提供了可能和保证。首先,电教硬件的建设方面,大多数学校已经达到有关标准,有一些主科中已被广泛应用,只要在软件的建设上量力而行,急用先办,逐步增多就可以了。其次,软件建设也可以转录一些适应教学需要的教学节目,这些高水平、高质量的电教教材可以重复使用,连用几年成本就很低。当然如果与上级电教部门或有关单位联合协作,投资也不会很高,也可以制作一些实用的投影片、幻灯片,这同样可以用较少的投资取得较好的效果。如在讲授自行车的脚匣这一内容时,如果仅拿脚闸总成的实物讲解,就很难让每个学生都观察到,如果用一个大一些的模型来讲解,当然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作为一个可拆卸分解的大模型起成本一定很高且无处购买,如果订做成本会更高。如果我们采用电教手段,著作一筐复合投影片,既可分部展示脚闸各部分零件构造,又可以整体展示各零件在脚闸中功能和相互关系,再配合实物,还可以让每位学生都能观察到。投影片制作仅用两元多钱即可,真可谓既管用又经济。采用电教手段除了可以使微细部分的观察和剖析效果增强之外,还可以解决一些消耗性实践过程中投资过高的问题。如在讲《烹饪技术》时,若教师采用实物操作。由于学生没有看清则需要重复操作,即费时有费料。如果采用录像手段,则不必再消耗原材料,而录像资料可以反复使用,连用几年,成本更低。由此可见,采用电教手段是比较经济的方式,弥补办学条件不足的一个好途径。

劳动技术课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实践性很强,所以形象化教学、实践性教学、直观性教学很多,而电化教学不受时空的限制,示范性强,能够很好满足各类劳动技术教学的需要。如果我们在劳动技术教学中,把电化教学的手段有机结合起来,扬长避短,就可以较少的人力、物力、财力培养出众多高质量人才。

用心

爱心

10.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提高Photoshop教学质量 篇十

运用案例教学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质量

文/李晓明

摘 要:科研项目号SKB160“民办高职院校理论课教学典型案例开发与研究”,是安徽省人文社会科研项目。运用案例教学提高思想道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质量是此项目的支撑论文之一。案例教学是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教学手段。案例讲解、剖析案例、案例讨论,是案例教学的主要形式。搞好案例教学是教学需要。

关键词:案例教学;思修;课程质量

一、运用案例教学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质量的重要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属于教育部指定课程,是任何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可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婚姻观、职业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法制观念,培养法制素质,促进依法治国。高专院校都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但是有的学校缺乏专业教师队伍,有的缺少现代教学设施,有的课时不足,有的教师教学敷衍了事,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这些情况都需要改进、提高。这些状况,关系到大学生是成为国家人才,还是堕落成党国罪犯的抉择。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质量,培养大学生法制素质,关系到国运民生,关系到每一个大学生成长成才。案例教学属于重要的弥补手段。

案例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很重要。案例教学是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教学手段。可是,即使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案例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案例教学中,有的教师随意安排教学内容,或偷工减料,或肆意拼凑教学内容。也有些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内容与主题不符合,张冠李戴,如同答非所问、指鹿为马,其实是盲人摸象,或是教师需要进修,或是教师备课不足,或是教师缺乏一定的教学资料。改进教学教学迫在眉睫。

案例教学资料比较缺乏。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案例参考书是配套课本。但是,除此之外,没有案例教学参考书。即使在网上搜索,也难以查找合适资料。可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案例教学确实资料紧缺,研究人员极少。案例教学开拓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的新途径,增加了趣味性。作为高校教师,应该自己钻研案例教学多媒体PPT课件的制作,制作出高质量、高水平、符合教学规律及适合教学学科的多媒体课件,积极进行案例教学备课,认真搞好案例教学,促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运用教学案例,搞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

按照学习小组,进行案例讨论教学,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师,进行案例讲解,剖析案例,使大学生对道德、法制有正确的观点和认识。优选教学内容,选择最佳教学案例,在教学中正确运用,是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质量的需要。教学案例应该适当、适量。同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案例教学,可理论联系实际、教学联系生活,营造学生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案例讲解,可放在某知识点讲解开头,引出要点。如,讲解第七章第一节《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之前,可以结合维护法制,依法处决掉贪污受贿黑恶杀人的死刑犯胡长清的PPT资料,展示法制风采,强调反腐败、扫黑除恶、依法治国的重要性。

案例讲解,可以放在某知识点讲解结尾,进行总结。如,在讲述第八章第三节《我国刑事诉讼法律制度》后,可以举例,佘详林杀妻冤案来龙去脉,把PPT演示给学生,把网上下载的视频资料展示给大学生。刑事诉讼法既是依法打击罪犯的工具,又是依法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保障。

案例资料,也可以作为课堂讨论思考题。例如,某案例讲述“学生甲借学生证给乙,用于在校园内开店,办理中国移动开户业务。一年后,甲收到法院传票,原告(即中国移动)说他拖欠电话费7073元。甲找到乙,乙说原来是帮丙的男友办的业务,现乙、丙两人处朋友已经分手了,乙找不到其男友丙了。甲是否应承担相应民事法律违约责任呢?答案:此合同,以甲的学生证开办的,甲是合同当事人,而且甲同意将学生证借给乙、由乙开办业务,合同不存在欺诈或胁迫等情形,应有效。甲应当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甲让乙代理自己签订合同后,将合同业务转让给乙。乙又另行转让给他人的,属于合同权利、义务同时转让,虽然甲并没有实际使用此业务,也仍然应受此合同约束,且承担合同违约赔偿法律责任。甲只需向乙追究责任即可。乙承担责任后,可根据与丙及其男友之间的转让协议,向丙或其相应男友或向两人追究责任,具体是向丙追究还是向丙和其相应男友两人追究连带责任,要看当初乙和丙及其此男友之间的约定协议或合同内容。”

以实际事实为依据,以各种法律为准绳,维护法治,打击违法犯罪,保障合法权益,很重要。搞好案例教学,以案学法,是从实际出发的需要。

三、案例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运用前景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也是法治知识、法律素质普及课程。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摒弃满堂灌的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剖析、案例讨论、案例演示等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的实用性。

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案例演示教学,多媒体教学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信息量大、存储量大。多媒体形式的案例演示教学,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的必然组成部分。如果缺乏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大学生的法制理念从何养成?依法治理国家,从何谈起?道德教育、普法教育,有利于预防犯罪、打击犯罪,有利于增强国力,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有利于提高13亿国人的实际生活水平!如果没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则会导致社会日益腐败、日益黑暗,若长此以往,则党国难存!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日益凸显其重要性。案例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越来越重要。只有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理论教学通过案例解析落到实处,才可以更好地培养一大批有道德素养与法制素养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劳凯声。教育学。南开大学出版社,-08.

[2]马卫华。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国文联出版社,-06.

[3]陈传明,周三多。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02.

[4]马莹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案例式专题教学教师用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上一篇:散步阅读题及答案下一篇:经典元旦祝福朋友圈话语3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