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办公楼启用的方案

2024-09-24

综合办公楼启用的方案(精选8篇)

1.综合办公楼启用的方案 篇一

公司机关新办公楼启用仪式欢迎辞

周建明

(2016年1月28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今天是中铁十局青岛公司新办公楼启用的大喜日子,首先,我代表公司对各位领导和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地欢迎!

中铁十局青岛公司是世界500强企业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中铁十局的骨干企业,自成立以来,公司生产经营规模逐步扩张,由原先年承揽任务3亿元的分公司发展到如今年签合同额30亿元,完成产值20亿元的独立法人子公司,原黄岛区舟山岛街的办公场所已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选择抚顺路19号作为办公新址是公司发展战略规划中的重要一步,全体职工期待已久,今天终于顺利入住了。新办公楼建筑面积近一万平米,整体设计既富有古典韵味,又具有现代气息,是简洁与舒适并重的办公场所,也为市北区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中铁十局青岛公司新办公楼的搬迁工作得到了青岛市领导、市北区领导、集团公司领导的高度关注,张新起市长、刘建军书记、郑德雁区长、李学民总经理都曾莅临新办公楼检查指导工作,行业各界及局属各兄弟单位也给予了不同形式的帮助和支持,特别是不少兄弟单位的领导还不远千里亲自到青岛来祝贺。在此,我代表中铁十局青岛公司表示诚挚地感谢!

青岛公司新办公楼的搬迁是一种信心、实力的标志,为立足青岛,扩展胶东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建设中铁十局区域化综合性公司提供了保证,体现了公司为建设国际化大都市青岛增砖添瓦的决心,实现了广大职工做青岛人的梦想。一直以来,青岛公司一直致力于加强项目管理,加大市场开发,提升发展质量。就在前几天,我们成功承揽了胶黄联络线铁路建设任务,为公司的发展奠定了任务基础。虽然我们面临的压力和挑战还都不小,但我们有信心战胜困难,有决心做优做强。因为我们有必胜的信念、有团结进取的团队!我们坚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够实现十局领导提出的扎根青岛、创建一流建筑施工企业、向中国中铁20强冲刺的目标!

新办公大楼的启用,是公司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是前进路上的一个新起点,我们深信,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朋友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全体员工的努力拼搏,公司将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2.综合办公楼启用的方案 篇二

关键词:方案,结构体系,高层,框架,剪力墙

1 概述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建筑设计的多样化, 对建筑的使用功能、立面效果和城市规划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结构工程日趋复杂, 出现多种不规则结构形式、超限高层建筑等等, 这些工程给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带来了困难与挑战, 在满足现行规范的要求下, 结构工程师如何与建筑师创造性地合作, 最大程度地发挥总体构思能力, 与建筑师在同一水平上去认识和解决在广泛的方案上的结构和空间设计的矛盾, 然后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去处理涉及细节的一些问题[1], 满足建筑物的多种性能要求, 选择效果最好、造价最低、最优化的结构方案, 以保证总体建筑的形成, 是该建筑物能否成功有效的关键。

选择一个合理的结构方案, 是结构工程师面临的首要任务, 也是一个安全可靠、优秀设计的基本保证。而一个合理的结构方案, 要根据建筑使用功能、房屋高度、地理环境、施工技术条件和材料供应情况、有无抗震设防, 选择合理的结构类型[2]。

2 工程概况

某办公综合楼, 地下一层为甲类核6级人防平战结合地下室, 地面以上十二层:一层为消防控制室, 配电室, 农业科技服务门面, 车库;二层为办公室, 网络机房;三~十层为办公室;十一层为多功能厅, 音控室, 办公室;十二层为电梯机房及办公室。该建筑总高度36.85 m, 主体结构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 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 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所在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5 g, 场地类别为Ⅱ类, 50年一遇的基本风压为0.6 kN/m2。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第1.0.2条规定, 该建筑属高层民用建筑结构[3]。建筑方案设计中, 二层等主要楼层建筑平面见图1。

3 结构方案的设计:

3.1 结构体系的确定

合理经济的结构体系的选择, 是一个多因素的复杂的系统工程, 应从建筑、结构、施工技术条件、建材、经济、机电等各专业综合考虑。从结构专业设计的角度, 主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①尽可能满足建筑功能要求, 高层办公楼等综合性公共建筑用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较多。②按结构设计要求, 高层建筑可选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合结构或钢结构。对钢筋混凝土结构, 可根据房屋高度和高宽比、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别、结构材料和施工技术条件等因素初步选择结构体系[4]。

建筑结构体系是水平结构分体系-楼盖体系和竖向结构分体系-墙、柱等组成。在高层建筑结构中, 楼盖对结构的整体性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相当于水平隔板, 不仅聚集和传递惯性力到各个竖向抗侧力子结构, 而且要使这些子结构能协同承受地震作用, 特别是当竖向抗侧力子结构布置不均匀或布置复杂, 还是各抗侧力子结构水平变形特征不同时, 整个结构就要依靠楼盖使各抗侧力子结构协同工作。因而楼盖体系应能提供足够的面内刚度和抗力, 并与竖向各子结构有效连接[2]。

而该建筑方案中, ③轴~⑥轴区间于七层以上凹进一侧的尺寸, 与相应投影方向总尺寸的比值为40.8%, 大于30%;且该区间受楼电梯间、竖井等开洞及走廊采用悬挑的影响, 其有效楼板宽度与该层楼板典型宽度的比值仅为27.6%, 小于50%。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2008年版) 第3.4.2条规定, 分别为凹凸不规则、楼板局部不连续的平面不规则的结构类型[5], 楼盖体系比较薄弱, 应采取措施加强。本工程若采用框架结构, 必须设计成双向形成刚架的抗水平风荷载和水平地震作用的结构体系, 应具有足够的侧向刚度, 以满足规范规程所规定的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的限值。同时应考虑以下问题:①该建筑物共十二层, 且跨度较大, 根据本地设计经验, 梁高为900左右, 柱断面为1 000×1 000左右, 容易出现“肥梁胖柱”, 影响建筑使用空间。②除一层层高4.0 m外, 其余各层均为3.2 m;随着建筑物的高度与层数的加大, 竖向和水平荷载使底下数层柱截面越来越大, 容易出现大量短柱, 使同层各柱在相同的水平位移时, 不能同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③以现有的建筑方案, ③轴~⑥轴区间于七层以上为单跨框架结构, 在发生地震时, 当两根柱的其中一根遭受破坏, 其竖向结构分体系被破坏, 将使建筑出现倒塌, 使整体结构缺乏赘余的空间体系。

与框架结构相比, 框架-剪力墙结构由延性较好的框架、抗侧力刚度较大的剪力墙组成, 具有多道抗震防线, 是抗震性能很好的结构类型。选择合理的位置, 布置剪力墙, 形成框剪结构, 既增大整体的抗侧刚度, 结构中的各个构件也能同时达到较高的应力水平, 还可避免短柱的出现, 为建筑使用提供较大的平面空间。

综合比较以上各因素, 最终决定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2008年版) 第6.1.2条规定, 该建筑框架抗震设计等级为三级;剪力墙抗震设计等级为二级[5]。

3.2 剪力墙的布置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第8.1.7条等规定, 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的布置宜符合以下要求:

(1) 剪力墙宜均匀对称地布置在建筑物的周边附近, 以使它充分发挥抗扭作用;楼电梯间、平面形状变化及恒载较大的部位设置剪力墙, 以保证楼盖与剪力墙的剪力传递。

(2) 平面形状凹凸较大处, 是结构的薄弱部位, 宜在凸出部分的端部附近布置剪力墙予以加强。

(3) 剪力墙的布置宜分布均匀, 单片墙的刚度宜接近, 以免受力过于集中, 某单片剪力墙对刚心影响过大, 一旦破坏对结构不利。

(4) 纵向剪力墙宜布置在结构单元的中间区段内。

(5) 楼电梯间、竖井等造成连续楼层开洞时, 宜在洞边设置剪力墙, 且尽量与靠近的抗侧力结构结合, 不宜孤立地布置在单片抗侧力结构或柱网以外的中间部分。

(6) 剪力墙间距不宜过大, 应满足楼盖平面刚度的需要。

(7) 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宜设计成周边有梁柱 (或暗梁柱) 的带边框剪力墙, 纵横向相邻剪力墙宜连接在一起形成L形、T形及口形等, 以增大剪力墙的刚度和抗扭能力。

(8) 剪力墙宜贯通建筑物全高, 沿高度墙的厚度宜逐渐减薄, 避免刚度突变。

(9) 房屋纵 (横) 向区段较长时, 纵 (横) 向剪力墙不宜集中设置在房屋的端开间, 否则应采取措施以减少温度、收缩应力的影响。

(10) 框架-剪力墙结构中, 剪力墙应有足够、合理的数量。当剪力墙设置过多, 会使结构刚度过大, 从而加大地震效应, 增大结构内力, 同时使框架不能发挥作用, 既不经济也不合理[2]。

该建筑平面呈长方形, X方向长49.8 m, Y方向长15.2 m, 两个方向的尺寸相差较大。考虑该建筑电梯井在建筑偏右一侧, 若于楼电梯间布置剪力墙按筒体设置, 建筑刚心与形心不重合, 容易产生较大的偏心距, 形成较大的扭转力矩。为防止扭转, 保证两个方向上的惯性矩相等, 有效抵抗水平力, 抗侧力结构对称布置在结构两端及中间区段内, 并考虑地下室平时为汽车停车库的要求, 具体剪力墙的布置详图4~图5。

采用PKPM系列结构设计软件进行计算, 1层~10层柱倾覆弯矩百分比X、Y方向为38.67%~49.39%不等, 均小于50%,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第8.1.3条条文说明, 剪力墙的数量满足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要求。

3.3 结构体系的优化

建筑方案中, 该建筑分别为凹凸不规则、楼板局部不连续的平面不规则的结构类型[5]。采用PKPM系列结构设计软件进行试算, 取振型数为27, 考虑偶然偏心影响的地震作用下, 其Y-5%偶然偏心地震力作用下的扭转位移比:2~13层均大于1.2 (结构1层为建筑一层) , 不符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第4.3.5条不宜大于1.2倍的规定;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2008年版) 第3.4.2条规定, 本工程还属扭转不规则的结构类型[5]。因而该建筑属于同时具有三项不规则的高层建筑, 为超限高层建筑工程[6]。

由于该建筑受场地、地下室功能需要的限制, 难于通过调整抗侧力结构的布置, 以避免其产生较大的扭转效应, 从而限制其扭转位移比符合不大于1.2的规定。但无论从经济合理的角度, 还是安全可靠的角度, 该建筑作为超限高层建筑来设计, 都是不科学、不合理的, 且延长了设计周期。如何调整该建筑平面, 使其成为较规则的结构平面, 同时满足业主的使用要求, 成为结构师与建筑师共同探讨的问题。

经过积极的配合协调, 建筑平面七层以上于 (A) 轴交④轴、⑤轴上增设两根框架柱, 并立至十二层, 使抗震结构体系明确, 传力路线不间断;该区间取消悬挑式走廊, 增设办公室, 从单跨结构变为双跨结构, 结构平面从凹形变成矩形, 有效楼板宽度与该层楼板典型宽度的比值增加到51.3%, 大于50%;结构平面趋于规则的同时, 增设的框架柱及拉梁, 使得建筑立面风格富有变化。建筑方案经调整后, 既不影响业主的使用, 也得到业主的认可。调整后的七层~十层主要建筑平面如下:

采用PKPM系列结构设计软件进行验算, 仍取振型数为27, 其考虑偶然偏心影响的地震作用下, 其扭转位移比均不大于1.2, 结构刚度沿竖向变化均匀, 未出现薄弱层。经建筑平面调整及结构计算分析后, 该建筑不属于超限高层建筑工程。与未经优化的结构方案相比, 具有以下优点:

(1) 具有结构的简单性。在地震作用下, 具有直接和明确的传力途径, 结构的计算模型、内力和位移分析以及限制薄弱部位出现都易于把握, 对结构抗震性能的估计也比较可靠。

(2) 沿建筑竖向、建筑造型和结构布置比较均匀, 避免刚度、承载能力和传力途径的突变。

(3) 建筑平面比较规则, 平面内结构布置比较均匀, 使建筑物分布质量产生的地震惯性力能以比较短和直接的途径传递, 并使质量分布与结构刚度分布协调, 限制质量与刚度之间的偏心, 明显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4) 有效减小梁柱断面, 最大梁高为800, 最大柱断面为700×800, 扩大建筑使用空间。

其主要参数比较如下表一~表四所示:

计算结果中第1号振型下的平动系数为1.00, 扭转系数为0.00;第2号振型下的平动系数为1.00, 扭转系数为0.00;第3号振型下的平动系数为0.01, 扭转系数为0.99。计算结果表明前两个周期均为平动周期, 第3周期为扭转周期, 即第1号振型下的周期为结构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1;第3号振型下的周期为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t。

调整后的周期比满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第4.3.5条不应大于0.9的规定, 且略有减小, 抗扭刚度有了提高。

调整后的最大值层间位移角在满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第4.6.3条小于1/800的规定, 且略有增加, 提高了正常使用条件下的舒适度。

3.4 结构体系的加强

①在建筑允许的情况下, 尽量加长或加厚周边剪力墙尤其是离刚心最远处的剪力墙;并在建筑周边及凹角部位设置端柱。②加强建筑周边框架梁刚度, 特别在建筑转角加大框架梁的高度, 从而对结构整体形成套箍效应, 增强结构抗扭刚度。③由于场地所限, 建筑布置楼电梯间在平面凹角部位, 为防止楼板削弱后产生过大的应力集中, ③轴~⑥轴区间的板块采用120板厚、采用双层双向配筋、提高楼板配筋率、在楼板洞口角部集中配置斜向钢筋等进行加强。④十一层由于使用功能的需要, 去掉 (B) 轴交②轴上的框架柱, 用作多功能厅, 为此考虑加大本层的剪力墙和框架柱截面或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提高其侧向刚度;同时考虑该层的楼面板和屋面板加大板厚, 采用双层双向配筋等进行加强。⑤适当加强剪力墙端柱、边缘构件的配箍率及水平分布筋, 以提高抗剪能力。

4 总结

在每一项工程设计的开始, 即建筑方案设计阶段, 结构工程师应根据现行规范的要求、凭借自身的判断力、根据建筑物受力变形的整体概念, 用结构概念设计的理念, 提供一个确实可行、安全可靠、最经济合理的结构方案, 并通过计算进行调整、分析, 最终完成该工程的结构设计。现今工程设计千变万化, 面临困难、挑战、竞争的形式下, 结构工程师需要与时俱进, 不断进取, 学习更多更高的理论知识, 提高结构专业设计水平。

参考文献

[1]林同炎S.D.斯多台斯伯利.结构概念和体系 (第二版) [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李国胜.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优化与合理构造 (附实例)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3]JGJ3-2002,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S].

[4]徐建主编.建筑结构设计常见及疑难问题解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5]GB50011-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2008年版) [S].

[6]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R].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6.9.

3.综合办公楼启用的方案 篇三

(2011年1月9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职工同志们:

今天,在山西焦煤实现双亿跨越、汾西矿业实现双三千万吨目标的重要时刻,山西汾西中兴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也迎来了一桩盛事——饱含公司全体员工和各位友人冀盼的公司综合办公楼将于今天正式启用!这是公司全体员工的大喜事,是公司继环境优美的生活小区、现代化的洗煤厂等工程之后完成的又一项标志性工程,在公司发展史上极具里程碑式的意义。庆典荣启之即,我谨代表公司领导,向前来祝贺的嘉宾和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今天庆典活动的议程主要有四项,一是有请公司河津市建筑公司项目经理王孝明介绍综合办公楼建设的相关情况;二是有请公司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康汝明致辞;三是剪彩,鸣炮;

首先进行第一项议程。有请公司介绍工程建设相关情况。大家欢迎。

下面进行第二项议程。有请公司为庆典致辞

下面进行第三项议程。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有请公司领导为综合办公大楼落成使用剪彩,鸣放鞭炮。

4.经典的综合办公楼坡屋面施工方案 篇四

坡屋面分项工程(+7.5m---+10.25m)

施 工 方 案

编制单位:内蒙古绰勒水利水电有限责任公司第一项目部2011年5月10日

一 编制依据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DBJ/T01-26-2003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筑施工图02.建筑施工图0

3结构施工图04.结构施工图0

5二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赤峰市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开发试验区供水工程-综合楼,屋面结构为全现浇钢筋砼屋面,屋面坡度为1:1,1:2,本工程坡屋面以屋脊为最高点,其标高为9.775m(10.25 m),檐口为最低点,标高为7.5m,从屋脊到檐口整个坡屋面分三种不同的坡度起折,屋面板的厚度为120㎜,屋面的施工必须严格控制其屋面板、梁等各个细部的标高。本工程砼设计强度等级C30。

三、屋面作业的安全要求

由于屋面结构坡度较陡,为了工程的施工能安全进行和完结,施工将安全作为一个重点来抓。施工前由质安部组织所有参加屋面工程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交底,将注意

事项传达到每一个人员。具体安全事项略。

四、施工工序及施工方法

1、模板及支撑系统

模板工程是保证坡屋面砼施工质量,加快屋面施工进度的关键环节之一,因此,结合本工程坡屋面的特点、规模,选择适宜的模板及支撑体系,是坡屋面模板工程施工必须考虑的主要因素。模板及其支撑体系必须具有一定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承受新浇筑砼的自重、侧压力及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本屋面板采用单面支模法,底模采用厚12mm,板面平整,无翘曲变形、干裂脱层现象的竹胶合板。支撑体系采用无严重腐蚀、破裂、翘曲变形、的木枋和无严重锈蚀、弯曲、压扁及裂缝等质量缺陷的Ф48×3.5mm焊接钢管及配套扣件。坡屋面底模支撑搭设满堂红脚手架,立杆纵横间距为0.3~1.2m,以使支撑系统形成井字架结构。在搭设满堂红脚手架前,根据实际放线得出的转折点、梁位臵及标高进行拉线分别设臵一排脚手架,然后以此为基准点搭设屋面板的底模,在确定其每个转折坡度均准确无误后,再在其间按上述要求设臵满堂红脚手架。支架搭设完毕后,根据给定的标高线,认真调节校正木枋下横杆高度,将木楞找平。底模铺设完毕后,用靠尺、塞尺和水平仪检查平整度与楼板底标高,并进行校正。一切无误后,才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2、钢筋工程

本工程的钢筋加工均在施工现场加工场中完成,钢筋的加工严格按设计施工图及国家规范要求进行加工制作。由于屋面板的钢筋为双层筋,而屋面又需起折,因此,钢筋在每个转折处均要在加工棚中用冷弯机按设计角度完成,以保证其结构在转折处的断面尺寸。钢筋的绑扎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的验收规范要求,且在屋脊梁的位臵按屋脊的方向每隔5m加设一根高于屋脊的钢筋弯钩,以便在屋面砼的浇筑以及屋面防水的施工中系安全带。为了避免在浇捣混凝土过程中板面钢筋下陷,保证板筋的有效高度,在双层钢筋网之间应增设有效的支撑马凳筋,支撑马凳筋不小于Φ10,绑扎钢筋时,应按设计规定留设保护层,留足保护层。

3、砼工程

本屋面工程结构砼的施工重点在于对砼的搅拌控制、砼的运输及砼的浇捣控制。浇筑混凝土时,以斜屋脊为起点,绕屋面一周循环浇筑,浇筑完一层后,逐级浇筑混凝土,相互依次循环进行,直至浇筑结束。避免混凝土搭接前产生冷缝。混凝方法采用坍落度较小的混凝土拍到模板上 ,将用插入式振动棒稍加振捣后 , 再将滑移下坠的混凝土刮到上部去 , 在坡屋面混凝土施工 中还应特别注意防止发生结构变形.由于模板支撑系统要承受斜坡传来的横向推力 , 因

此 , 在施工时必须采取一些措施 : 1严格控制混凝土坍落度 , 2在混凝 土人模时适时振捣 , 把握好 振捣时机。3时控制上下段混凝土浇筑厚度。5要靠混凝土自主身的凝滞力 ,模板面的摩阻力和双层钢筋的张力阻力的限制 , 至混凝土硬化成型后 不再沿斜面下滑.本工程屋面砼采用现场机械搅拌,塔式起重机负责浇筑至舱面的水平运输和垂直运输。结合本工程屋面的特点,砼的配制严格按照配合比要求进行,并严格控制砼的水灰比、和易性及坍落度。以确保坡屋面砼的浇筑施工质量。

在整个屋面结构砼浇筑的过程中,劳动力及机具的准备和决定砼的浇筑顺序对整个砼的浇筑质量起很大的作用。整个屋面砼的浇筑不允许出现冷缝,所以砼必须一次性浇筑完毕。因屋面的坡度较大,操作人员根本无法在屋面上站稳,为了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操作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安全带系在屋脊处专门设臵的钢筋弯钩上,当完成一处时,在换系在相邻的钢筋弯钩上。

为了充分保证砼的浇筑质量,在砼浇筑前,配臵好插入式振捣器3台(其中备用1台);现场砂石水泥等材料准备充分;屋面砼养护、保温等材料准备齐全。项目部组织有关人员最后一次进行检查和控制、调整模板、钢筋、保护层,经检查合格后,才进行砼浇筑。砼下料时,将砼自由下落高度控制在2m以内,砼浇筑后为保证砼水化热过程正常进行,不致因为水分蒸发而使砼强度增长受阻,表面出现干缩裂缝,在砼浇筑成型后必须洒水养护。

五、劳动力组织

1.施工前木工工长应对木工班组进行详细的技术安全交底,以免安装时出现错误。由于木工班组大量的工作量事先已完成,安装面层模板工作相对较简单,因此,在浇筑混凝土时木工由2人组成,即可满足施工需要。

2.浇筑混凝土时,在工长的统一指挥下,进行施工。

3.木工、砼工在分级施工中,其工序交接应待同一方向上的工作面结束后进行,应避免在同一方向上的工作面同时进行模板安装与浇筑混凝土。

4.严格遵循国家颁布的《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及上级主管部门颁布的各项有关安全文件规定。

5.操作班组就位前,应针对本分项工程施工操作特点,进行安全交底,施工中应加强安全巡检,着重检查配件牢固情况,特别应做好外架的封闭及防护工作。

6.模板安装、拆除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禁止酒后上岗。

5.综合办公楼启用的方案 篇五

湖南某行政办公综合楼地上5层, 地下1层, 总高度49.35 m。屋面由造型独特的金属屋面、玻璃屋面和部分平屋面构成。外装修主要为金属幕墙和玻璃幕墙, 采用室内精装修。主要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体系, 部分采用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屋顶为空间钢桁架结构。是一座造型独特、功能齐全、设施完善、园林景观、节能降耗、独特照明, 集人性化、智能化的现代办公建筑。

2 测量放样施工方案

由于本工程平面形状复杂, 竖向结构多变。每层的平面尺寸都不相同, 每层的轴线位置上下也不对应。平面形状为多个曲线段组成, 而且这些曲线的圆心和半径也不相同。如此独特而复杂的工程, 测量放样工作是一个很大的难点。

2.1 测量方案设计

(1) 依据矩形平面控制网, 测设轴线控制主点, 再测定主点间的柱线和墙线。测量工作的流程为:平面控制网→轴线主点→柱线和墙线。

(2) 竖向控制±0.00以下采用外控法, ±0.00以上采用内控法。

(3) 平面控制网采用直角坐标法, 轴线控制主点采用极坐标法, 曲线段采用弦线支距法或切线支距法。

(4) 为提高测量精度和速度, 选用较先进的电子全站仪作为主要的测量仪器。

2.2 主要测量内容

(1) 工程定位测量、场区水准点引测。

(2) 楼层放线主控制轴线、轴线、边线、墙控制线、门窗洞口控制线、楼层标高控制500 mm线。

(3) 高程控制、基底标高的控制、楼层标高的控制、楼层高程传递。

2.3 数字化测量管理

在测量工作中全面使用电子测量仪器和计算机, 包括数据计算、数据传输、数据采集、内外业计算、成果输出, 以数字化测量模式取代传统的常规测量模式。在平面测量过程中主要采用全站仪进行, 沉降观测采用数字水准仪进行。

2.4 配备仪器

为满足施工测量精度及进度要求, 配备目前先进的测量技术设备, 主要测量仪器设备如表1所示。

3 测量放样施工技术

3.1 建筑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本工程除地下局部及能源中心为常规矩形纵横正交轴线外, 主体结构全部为多个不同圆心和不同半径组成的曲线形, 基于此, 建立了统一的整个场区平面控制网。控制网按两级布设:①首级控制网 (闭合导线控制网) 主要作为整个工程的总体控制, 即各分项工程测量的起始依据和±0.00以上竖向控制点的测定与校核;②二级控制网 (建筑物平面控制网) 主要作为±0.00以下施工测量及能源中心的控制测量。

3.1.1 首级平面控制网测设

本工程首级施工平面控制网依据业主给定的定位依据作为起算依据, 在施工现场四周按一级导线技术要求布设导线控制网。施测时以工程原始基点为起始边, 采用全站仪测设附合导线, 附合到另两个定位原始依据点上, 并进行平差, 算出各点的坐标。

3.1.2 二级建筑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1) 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的图形选择。

除主楼地下部分和主体结构部位为多个不同圆心和不同半径组成的曲线形以外, 其它部位 (包括能源中心) 为常规矩形纵横正交轴线。根据此特点及场地情况, 采用矩形建筑物平面控制网。

(2) 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根据已测定首级导线控制网的坐标与建筑物坐标的关系, 采用全站仪坐标放样技术。首先建立平行于地下外侧轴线间距10 m处, 矩形主控制网A、B、C、D四点测设后, 复测相邻两点的距离及角度值;根据观测数据对控制网进行平差, 根据平差结果对桩点进行修正, 然后在矩形主控网边上测设出建筑物主轴线控制桩a、a1, b、bl, c、cl, d、dl, e、el、f、fl, g、gl, h、hl, j、jl共18个点。考虑到基础结构放线的通视情况, 控制线设置在平行轴线间距1m处, 测设后进行校核, 经校核合格后, 作为整个工程施工控制的依据。根据《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 (BJ01-21-95) , 测量精度采用一级平面控制网的规定:测角中误差±9″, 边长相对中误差≤1/24 000。

(3) 点位标识。

所有控制桩点、监测点均设标识牌, 牌中注明桩点的名称、精度等级、点号:对于细部测设的点位、线段用油漆进行标识, 注明其性质和相关数据。

3.2 高程控制网的测设

根据已校核合格的建设单位所提供的水准点, 向现场引测施工高程控制水准点。由于建筑物南北向距离较长, 拟在每个施工区段两侧各布置至少2个水准点。水准点须设置在土质稳定, 便于施测和长期保留的地方, 其中埋设两个至基岩的水准点, 作为以后沉降观测的基准点。施测采用附合测法, 整个场地布设8个水准点BM1~BM8, 测量技术要求应符合二等水隹测量技术要求, 附合闭合差undefinedmm, 经检查合格平差后, 作为本工程高程控制的起算依据。

3.3 ±0.00以下施工测量

3.3.1 主控制轴线的投测

首先校核建筑物的平面控制网, 校核无误后, 采用全站仪, 将所需主控制轴线投测到施工作业面, 每个流水段纵横向至少各投测2条控制线, 以组成闭合的矩形或“井”字形, 校核几何关系, 合格后, 作为细部放线的依据。

3.3.2 地下室正交轴线基础放线的测量

依据已投测到作业面的建筑主控制轴线及基础图, 分别放出各细部轴线, 柱、墙、梁、边线及其它施工用线, 放线合格后作为各工种施工的依据。

3.3.3 曲线部位施工测量

根据本工程曲线半径大的特点, 采用全站仪坐标放样程序。首先测设曲线主点, 根据测设作业面的现场条件, 采用弦线支距法或切线支距法, 选取局部放样的方法进行放线。具体步骤如下。

(1) 曲线部位测设主点的选定。基础垫层柱放线选择在柱中心点, 基础底板以上选择在距柱外侧20 cm且一侧平行于径向轴线, 一侧垂直于所对径向轴线的正方形控制线的四角点。为了减少测设的工作量, 对于同一径向轴线上的多个柱, 平行于径向的轴线控制线相同, 可以先测设轴线两端柱的垂直于径向的控制线, 中间柱控制线用钢尺直接测设。基础曲线梁及曲线墙主点选择在径向轴线墙的内侧或外侧。

(2) 测设主点坐标数据采集。为了保证测量数据的正确性, 根据曲线多的特点, 采用AutoCAD软件, 依据设计图给定的场馆中心的圆心坐标与其它圆心或中心坐标的关系、主半径方位及其它设计数据, 制作电子版施工图。利用CAD捕捉, 将所需各点的坐标自动捕捉下来, 然后将查询的数据通过电脑与全站仪连机, 通过数据处理软件, 将数据传输到全站仪储存器内, 作为测设的依据。

(3) 曲线部位主点的测设。将全站仪安置在控制点上, 经对中、定平、设置参数后, 先进入坐标放样模式, 输入测站点坐标、仪器高、棱镜高、输入后视点坐标, 最后精确照准后视点, 仪器根据测站点坐标和后视点坐标自动完成后视点方位角的设置。然后调出在仪器内已储存的测设点坐标, 当仪器显示的水平角读数为零时, 照准的方向即为测点的方向。仪器操作人员指挥持棱镜人员到待放样点附近, 通过测量仪器显示出放样值与实测值之差, 指挥持棱镜的测量人员沿照准方向移动标靶, 直到观测屏幕上的显示值为0.000时, 确定点的位置。

(4) 主点测设后校核。为了保证主点位置的正确可靠, 主点测设后, 用全站仪坐标测量程序进行复测, 校对各点坐标或在施工层复核各点间的间距无误后, 作为细部放线的依据。

(5) 圆柱边线的测设。圆柱边线放线根据已测定的控制主点, 测设出大于圆柱半径200 mm正方形控制线后, 利用制作的1/4模具放出柱边线。如图1所示。

(6) 曲线主点间曲线测设建筑物外侧曲线及建筑物内部曲线采用弦线支距法进行测设, 内侧外墙曲线采用切线支距法进行测设。具体方法如图2所示。

支距数据可在AutoCAD电子版施工图中提取, 也可以手工计算。将两轴线间弦长分为8等份, 先求出支距h、h1、h2、h3, 再求曲面控制点, 连线至轴线弦线的垂直距离H。根据曲线控制主点连线的弦上垂直距离H+hi, 定出P’、1′、2′、3′点, 连接P′、1′、2′、3′形成曲线。在实测时要根据弧长来定等份数。

内侧曲线放线时无法采用以上方法测设, 采用切线支距法进行测设, 先求出曲线点到曲线控制主点的垂直距离H, 后根据H和h求出h′。h′=H-h, h′1=H-h1, h′2=H-h2, h′3=H-h3。

3.3.4 ±0.00以下标高控制

依据场地高程控制点BM1、BM2、BM3、BM4采用悬吊钢尺法进行传递标高, 具体方法为在钢尺的尺环上悬挂5kg的线坠, 加温度和尺长改正进行观测, 传递时每层至少要由两个不同部位分别进行两次标高传递, 当两次传递标高之差在3 mm以内时, 取其平均值作为本层控制高程的依据。

3.4 ±0.00以上施工测量

3.4.1 ±0.00以上竖向传递平面控制点

竖向传递平面控制点采用内控天顶法, 根据场地情况和建筑物形状、内部结构的几何尺寸及施工流水段的划分情况, 共16个控制点。

(1) 首层平面控制点的埋设地下室顶板浇筑混凝土时, 在首层结构地面布设点处预埋200×200×5 (mm) 的钢板。

(2) 首层平面控制点的测设在首层放线时, 根据建筑物平面控制网测定出控制点的位置, 并做控制网闭合校核, 点位误差要≤1 mm, 合格后在该点钢板上打2 mm孔, 镶入铜丝, 确定该点的位置。

(3) 每层顶板施工时, 要在引测各点上方铅直位置处预留ϕ150 mm的孔, 以保证轴线的竖向投测。预留洞作好测量标识, 3 m以内严禁堆放东西。首层内控制点用钢管架围护, 尺寸:1 200×1 200×800 (mm) , 挂测量标识保护。

(4) 天顶法竖向投测。采用激光铅垂仪、接受靶200×200×6 (mm) 有机玻璃板4块, 板中间刻有十字线进行投测。投测时, 激光铅垂仪安置在控制点上, 向上做铅垂投测。投测时为了消减仪器本身残余误差, 每一点测设时铅垂仪旋转0°、90°、180°、270°四个方向投点, 绘出“十”字线交点确定投测点的位置。用同样的方法再进行各点的投测, 投测后在施工层用全站仪做闭合。校核合格后作为本层施工细部放线的依据。

3.4.2 全站仪主点的测设及曲线轴线的测设

首先将通过电子施工图提取的主点坐标内业输入到全站仪数据储存器内。测设时安置仪器于施工层已测定的控制点上, 先进入坐标放样程序, 输入测站点坐标, 后视另一控制点, 输入后视点坐标, 精确照;隹后视点后, 自动完成后视点的方位角设置。然后调出放样点坐标, 仪器显示出到放样点角度, 旋转全站仪照;隹部, 当水平角读数为零时, 此时照准方向为测点方向。通过测距未确定被测点位置。

3.4.3 ±0.00以上标高传递

根据本工程特点, 高程传递采用钢尺直接丈量法。首层框架柱外柱拆模后, 在便于向上引测标高的位置上设置+50 cm标线, 作为向上传递标高的依据, 每个施工流水段要至少设置2个传递点。在向施工层传递标高时, 利用钢尺直接丈量法传递, 每次传递至少由两个部位向上传递, 当两次传递标高之差在3 mm以内时, 取其平均值作为本施工层标高控制的依据。

3.5 测量允许误差

利用全站仪实施放线, 实地放出的控制点, 与50 m钢尺实地测量的值进行比较, 误差控制在规范所允许的误差范围内。如表2~表4所示。

4 结 语

综上所述, 本工程通过仔细分析和研究建筑物的特点, 根据其轴线位置形状独特, 竖向结构复杂多变的情况, 找出施工测量的关键控制点, 采用较先进的测量仪器及方法, 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测量方案和工作程序, 通过分级控制的方法, 保证了各级控制点的精度, 同时与建筑施工人员密切配合, 做到互相配合的同时互不干扰, 确保测量的精度和进度, 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ID:5804]

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 分析了综合办公楼建筑测量放样施工方案, 并从建筑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建筑±0.00以下和建筑±0.00以上等方面详细阐述平面形状复杂多变的建筑物了施工测量放样技术要点, 并对施工效果进行了分析评价。

关键词:建筑工程,测量放样,轴线,曲线部位,测量误差

参考文献

[1]GB50026-93, 工程测量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3.

6.综合办公楼启用的方案 篇六

关键词:综合办公室,工作态度,刚性办公,柔性办公

高校的综合办公室是高校行政办公的枢纽, 起着联系机关各职能部门与二级学院、二级学院与学院师生、二级学院与其他兄弟二级学院的桥梁与纽带的作用。综合办公室是宣传部门、执行部门, 更是沟通部门、协调部门。所以在日常工作中处理上上下下的各种关系时, 以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 以怎样的角色介入, 显得尤为重要, 它决定着接下来的工作方法是否有效、得当。

一、高校综合办公室的各种涉外关系

综合办公室的涉外关系, 即综合办公室与学校机关职能部门、院系领导、院系老师、院系学生以及与其他学院的综合办公室的关系。综合办公室与以上任何一部分都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同时与学校的职能部门及学院领导还有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与院系师生有协调与指导关系;与其他学院的综合办公室是协作共事的关系。基于综合办公室所处的复杂关系环境, 其日常工作中处理涉外关系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笔者认为综合办公室在处理涉外关系时, 要根据不同的关系对象及事情大小、轻重、缓急, 时而刚性, 时而柔性, 时而刚柔并济。

二、刚性办公在综合办公室日常工作中的应用

(一) 综合办公室在执行“上情下达”时, 一定要“刚”

所谓“上情下达”即及时准确地向院系师生传达和执行学校职能部门, 比如教务处、科研处、人事处等及院系领导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这时候, 综合办公室的态度要坚决, 行为要果断, 才能使院系师生的教学活动、工作生活沿着一个正确的、统一的方向运行;同时也有助于维护学校、学院在院系师生中的权威。所谓“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正是这个道理。

(二) 综合办公室在处理诸如审核、审查等原则性问题的时候, 一定要“刚”

比如涉及到新生入学资格审核、毕业资格审查、考试资格审查等原则性问题的时候, 一定要谨慎细致、坚决果断, 不允许有任何“恻隐之心”和“法外之情”。如果有不符合规定的情况出现, 立刻上报给院系领导, 由领导根据规章制度进行处理。这是综合办公室的职责所在。

三、柔性办公综合办公室日常工作中的应用

(一) 院系师生对学校、学院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有意见和建议, 要耐心记取

院系师生对学校、学院的一些方针政策、规章制度有不同的意见或者提出良好的建议, 综合办公室要态度柔和、虚心记取, 然后及时反映给学院领导, 协助领导及时反映给学校, 等待学校的反馈;同时, 再把学校、学院的意见及时、准确地反馈给院系师生, 做好校院领导与院系师生之间的传声筒和润滑剂。

(二) 对于院系师生个人工作和生活上的一些要求, 要认真听取, 合理满足

比如有些老师的孩子在上幼儿园, 早晚需要接送, 排课表时可以考虑给这些老师, 避开早晚接送孩子的时间;对于有些班级周一到周五的课程太满, 可以考虑将某些可以灵活的课程缓开, 给学生以充分的消化理解和休息的时间。

(三) 为本院老师向兄弟院系争取有利的上课资源, 要有礼有节, 以情动人

例如某些承担公共课的院系, 为了让本院老师避免跨校区上课、同一天内跨时间段上课, 或者争取多媒体教室的时候, 要细致耐心地把任课老师的难处反映给兄弟院系, 让兄弟院系也能够站到任课老师的立场去考虑问题, 对任课老师的要求才能够同情理解, 并尽力给予满足。在这些无可, 无不可的事情上, 柔性办公是达到目的的最好办法。

四、无论“刚”“柔”都要适时适度, 如若过激, 会适得其反

中庸学认为凡事讲求个恰如其分的“度”, 认为过犹不及。无论是刚性办公, 还是柔性办公, 也同样都要讲求一个“度”。我们在分析“上情下达”时说要态度果断而坚决, 但如若师生有不同的意见和建议, 还是要耐心听取, 及时反映和反馈, 这就是先刚后柔, 刚柔并济;如果因为是规章制度而硬性要求, 完全忽视师生的合理化建议, 就是招致师生的情绪对抗, 甚至跨过学院综合办公室, 直接反映给学校或学院领导, 这样就会把原本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并且置综合办公室于比较尴尬的境地, 不利于以后工作的开展。

五、小结

态度确实是没有客观尺度可以衡量, 但不是说完全不可以探讨。笔者认为把综合办公室的工作置于心理学层面去研究、挖掘, 正是教学管理研究的一种新的、有意义的尝试。期待更多研究者从心理学角度来研究教学管理, 将教学管理研究推进、拉深、

参考文献

[1]李学江, 巧实力“.3D”和柔性外交[N].人民日报, 2009-6-10.

[2]吕素香.浅议提高办公效率的途径[N].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2 (55) .

7.综合办公楼启用的方案 篇七

上海市某制药厂综合办公楼是一幢4层的建筑,建筑平面形式为L型,其建筑面积约为4 735m2,1层层高4.5m,其他层层高4.2m。该建筑1层为市场部、销售部、装备部、生产部、物料部办公室。2层为人事部、财务部、行政管理部、总经理办公室。3层为技术部办公室和多媒体会议室。4层为质保部办公室和实验室。其中,按工艺要求,4层质保部的生化实验室局部要求设计洁净空调系统。

本文主要针对该建筑内一般办公区舒适性空调与通风设计进行探讨和说明。

2 设计标准[3](见表1)

3 空调冷热源

由于厂区内有动力车间,该建筑不必配备独立的冷热源。夏季采用动力车间生产的7℃冷冻水,通过外网输送到综合楼内;冬季则利用动力车间提供的1.0MPa的蒸汽,在综合楼内经减压阀减至0.4MPa后,再通过设在一层空调机房的换热机组制备出60℃的热水供冬季空调使用。

该建筑夏季总冷量为593kW,所需冷水量为122t/h;冬季总热量为342kW,所需蒸汽0.67t/h。

4 空调供回水系统

由于该建筑房间大多为办公用房,为便于单独调节,空调系统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新风不承担室内负荷,只处理到空调室内状态点对应的焓值,室内的冷负荷全部由风机盘管承担。

风机盘管出风口处连一小段风管,风管下接方形送风散流器,为满足阻力要求,风机盘管选用高静压吊顶暗装型。在选择风机盘管时,考虑盘管用后积垢、积尘对传热的影响,将每个房间的空调冷负荷逐时最大值乘以修正系数,按样本中档参数确定房间所需的风机盘管型号及数量[1]。风机盘管台数的选择在满足室内冷、热负荷的同时,要综合考虑房间送风气流分布的均匀性。

总的冷冻水管道、蒸汽管道通过室外桥架先进入综合楼2层空调机房内,冷冻水总立管与每层的水平干管相连分配水量,而蒸汽管经减压后进入一层空调机房,通过设置在机房内的蒸汽-水换热机组制备热水。

水系统采用两管制,供回水管各一根,夏季供冷水,冬季供热水。热水总管上均安装有蝶阀,与冷冻水总立管相连,按不同季节进行冷热水切换。为了使每层及其末端设备的水量达到设计要求,水系统采用水平同程和垂直同程的形式。风机盘管湿工况运行时,盘管外产生的冷凝水利用重力作用有组织排放。与凝水盘相连的冷凝水支管设有坡度,坡向水平管段;水平管段沿水流方向也设有一定的坡度,冷凝水最后通过冷凝水立管排至室外散水坡。为防止水系统积垢及易腐蚀,水系统采用闭式循环。选用方形膨胀水箱安装于综合楼的屋顶上,起到定压及冷热水容积膨胀的作用[2]。

5 空气处理系统

由于空调机房位于L型平面的顶端,如果每层只设置一个新风系统,则必然导致新风总管尺寸偏大,使吊顶高度增加,房间净高降低,从而影响房间的使用;同时布管距离较长,阻力增大,相应风机的风压及噪声也增大。所以根据平面图,分区设置新风系统。一般区舒适性空调共设8个系统,分别是1层市场部、销售部、大厅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1层装备部、生产部、物料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2层行政管理部、总经理办公室、大厅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2层财务部、人事部办公室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2层中会议室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3层技术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3层多媒体会议室回风机组加新风系统。4层质保部办公室和实验室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根据房间使用时间的不同,将2层的中会议室和3层的大会议室单独设置新风机组。当其不使用时,可以关闭会议室内的风机盘管、回风机组和相应的新风机组,起到节能的作用。

每层卫生间均设有机械排风系统,吊顶内安装排气扇,排风风量根据换气次数6次/h确定。4层实验室也设有机械排风系统,根据换气次数1次/h~2次/h来确定排风量。

4层通风室内有6组通风柜,供质保实验使用。每3组连接一台离心通风机,风机型号为4-72-4A,共设有2台,安装于屋顶通风间内。

3层音响室、电话总机室及2层档案室等重要房间采用独立的分体式空调器系统,便于单独控制使用。同时也为避免因风机盘管的凝水盘堵塞,造成溢水事故而产生不必要的损失。

6 消声、隔震

本建筑多为办公用房,噪声要求较高,在设计时要考虑空气输送过程产生的噪声,故在风管尺寸确定时,根据规范规定[3]:对于室内允许噪声级为35dB(A)~50dB(A),干管风速采用4 m/s~7m/s,支管风速为2 m/s~3 m/s。同时新风机组连接的总送风管上和回风机组出风口处均安装了消声静压箱。

该空调系统的振动源主要来自新风机组、回风机组和风机盘管,所以新风机组、回风机组与风管相连接处安装有200mm厚的帆布软接头;冷、热水管道与新风机组、回风机组和风机盘管相连接处均安装有橡胶软接头,且所有吊装支架都采用减震支架。

7 防火、防排烟

风管管材及冷冻(热)水、冷凝水管材全部采用不燃材料,前者选用镀锌钢板,后者管径大于或等于DN100采用无缝钢管,管径小于DN100采用镀锌钢管。蒸汽管则都采用无缝钢管。保温材料选用的是超细玻璃棉不燃材料。每层风管穿越空调机房的房间隔墙处装有70℃防火阀,安装距墙表面不应大于200mm。

建筑中的防排烟采用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方式[4]、[5]。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自然排烟口的净面积经核算符合规范规定,可采用自然排烟方式。

8 设计体会

1)根据房间使用时间的不同,设置独立的新风系统,便于不使用时关停机组而不影响其他房间的使用,起到节能的作用。

2)新风设独立出风口或与风机盘管送风口平行送入室内,可减少风机盘管的处理压力,并且使送入室内的空气品质能够保证。

3)本系统中风机盘管的回风采用吊顶回风,回风口上安装有过滤器;如果采用带回风箱的回风,效果更佳,可提高卫生条件和节能效果。

4)设计中不仅要满足空调的冷、热负荷,而且要更多的考虑房间功能对噪声的要求,在技术上和安装上尽可能地减少噪声和振动的产生。

参考文献

【1】电子工业部第十设计研究院.空气调节设计手册[K].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2】陈沛霖,岳孝方.空调与制冷技术手册[K]﹒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3】GB50019-200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S].

【4】DGJ08-88-2000民用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S].

8.综合办公楼启用的方案 篇八

做好办公室文秘工作, 必须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 了解和吃透关于人事制度, 档案管理, 工资管理等相关政策及公文写作等常用文本格式, 熟悉保密规定。目前因办公室文秘工作人员调整等多种因素, 加强学习和深化培训是提高办事效率、规范办事程序、提高服务质量的必由之路, 也成为了提高办公室文秘工作水平的重中之重。一是领导带头学。领导作为部门的负责人, 如果不懂得业务知识, 在工作中就会瞎指挥、乱指挥、指挥错。所以, 每年应制定出具体的学习计划, 要涵盖政治学习、业务学习, 法律知识学习等内容, 对于业务知识领导要先学习, 学懂, 吃透相关政策、业务知识, 这样可以正确指导文秘人员科学有效的开展各项工作。二是文秘人员全体学。要求所有文秘人员对自己负责的具体业务要熟练, 要读好一本书、写好读书笔记、提好一个工作建议, 创造一个好的工作业绩, 熟悉掌握办公室工作要点,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凝聚力, 建立学习型办公室。三是专题讲座定期学。通过如何促进办公室文秘工作长远发展、创新工作体制、加强作风建设、提高业务水平等专题, 邀请上级有关部门、领导作辅导报告。同时也应将加大在文明礼仪、服务态度、言谈举止、规矩意识、珍惜岗位教育等方面的培训, 并完善考核制度, 加强考核力度。

二、强化服务意识

要在工作中坚持以“服务”为宗旨, 强化本部门人员的责任意识, 不断加强主动服务意识, 赋予办公室工作新内涵, 持续改进办公室文秘工作对其他部门的支持能力和服务水平。要实现服务工作两大转变:一是实现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 办公室文秘工作的突发性、偶然性、被动性强, 因而对待各项工作要未雨绸缪, 以工作的超前性和预见性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服务性。二是实现单一服务向全面服务、超前服务转变。文秘工作杂而全, 有重点性的, 也有简单重复性的工作, 所以在服务上, 要避免单一性, 注重全面性, 体现超前性。既要做好公司领导和上级部门的服务工作, 还要做好为基层、部门服务、会议组织策划、通知、记录和门卫、卫生、车辆管理等后勤保障服务类工作, 为公司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三、提高办事效率

综合办公室作为公司党政上传下达的综合职能部门, 能否及时高质量地完成领导和上级部门交办的各项工作直接影响到公司的各项工作, 能否积极主动地与公司各个部门沟通与协调, 督促落实公司的各项安排部署, 直接影响到公司的执行力。所以, 办公室文秘人员应该本着提高效率、加大督办力度的原则做好几项工作。一是对于上级主管部门下发的传真件及各种文件, 做好接受、传送、催办及文件管理工作, 信息采集、上报、保密和档案管理工作。对来文的阅批、领导批示的督办、重要文件的核稿、接听电话、打印文件、会议记录、会议召集等日常工作, 做到严谨有序, 不出差错。各项文件材料, 力求及时、准确, 优质、高效。严格按照文件要求和领导批阅的指示精神, 认真组织落实, 对于需要上报材料的按时保质保量地上报, 批阅给其它部门的, 建立和规范登记制度, 按期督办完成, 并定期通报完成情况。二是进一步做好各部门 (科室) 的统筹协调工作。坚持重大问题归口报告, 不贪功、不诿过、不拆台、不越位、顾大局、识大体, 提高工作效率, 做各部门 (科室) 之间沟通的桥梁, 维护好公司班子的团结, 提高工作效率。三是促进档案管理规范化。根据档案工作要求, 进一步建立和规范分门别类的文书、基建、事记、照片等各类档案;要及时做好各类检查评估的材料准备和归档工作;要认真仔细正确地做好各类报表数字的统计、核对工作, 及时报送, 统一存档;注意收集整理体现公司“三重一大”决议材料并归档, 使档案管理更科学、规范, 作好档案利用工作。四是及时出好会议通知、工作安排通知、节假日放假安排等通知。五是做好公司党政会议、干部会议和其它重要会议的记录工作, 记录要遵循公正、尊重事实、对发言人负责的原则。六是及时高质量的起草并拟定好公司各种规划、计划、决议、总结、通知、通告等。七是管理好公司印章, 实事求是地开具各类证明。八是进一步加强办公用品管理, 以及来人来客的接待工作, 按要求发放办公用品, 按规格招待来客, 实现规范管理。

四、强化工作作风

严抓劳动纪律, 加强内部管理, 勤政廉政, 团结一致, 形成良好的部门工作氛围, 狠抓工作落实, 做到上情下达, 下情上达, 严格制度兑现, 积极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 与不同层次的干部员工交流, 掌握公司动态, 努力做到服务优质化, 反应快速化, 行为文明化, 用语礼貌化, 为各项工作开展培育扎实可靠的作风。

五、注重总结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 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找出经验和不足, 指导下一步工作。办公室工作杂而多, 不及时总结, 各项工作方式方法将不能成系统, 杂乱无章。要注重及时总结, 要采取经常性总结和年末工作总结相结合的办法, 总结各项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做法, 突出缺点和不足, 每年召开一次总结经验交流会, 指导下步工作开展, 做到扬长避短, 尽量少走弯路, 不断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

上一篇:年轻干部要下一篇:工作交接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