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渗透教学反思

2024-09-11

德育渗透教学反思(9篇)

1.德育渗透教学反思 篇一

英语学科德育教育渗透反思

语言是思想文化的载体,英语教材的课文内容自然渗透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教材中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能否充分获得利用,主要靠教师深入钻研教材,认真挖掘教材潜在的德育因素,通过融合、渗透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寓德育于英语语言教学之中。这既遵循语言教学与思想教育相一致的原则,又符合英语教学的规律。新编教材是一套内容丰富、色彩鲜艳、设计精美的系列教材,以话题为纲,注重能力培养:Learn how to learn(学会学习),Learn how to know(学会求知),课文所渗及的题材比较广泛,有的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有的是人类所共同关心的问题,具有时代感、思想性、科学性、实用性、启发性和创造性。如学校、家庭、动物、购物、时间,文具和饮食等,这些教学内容都渗透了德育因素,教师应努力挖掘这些教育因素,以知识为载体,在教学中渗透人际关系、思想品质、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在思想上也得到良好的熏陶,树立正确的思想和培养良好的品德。如PEP1中的文化学习:各国的国宝。可以让学生去查找资料,然后由学生来介绍中国及世界各国的国宝动物。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世界,从而让学生由爱自己的国家的感情升华到对整个世界的热爱。

徐长梅

2009年6月20日

2.德育渗透教学反思 篇二

摘要:以教材为主线, 于阅读中、于写作中、在作业批改中渗透, 课外延伸, 巩固思想;以日常生活为内容, 以活动为动力, 推动德育教育。这些构成了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渗透的反思。语文学科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正如教书育人一样, 是一个统一的过程, 两者密不可分, 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语文教师将德育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 才不会使德育成为空泛的口头说教, 从而很好地促进语文知识的学习, 使语文学科教学和思想品德教育真正的水乳交融, 齐头并进。

关键词:语文教学,德育,教材,写作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 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发展健康的个性, 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 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因此, 德育应该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那么,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呢?一、以教材为主线, 贯穿德育教育小学语文课文大多数是思想性较强的文章。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深入钻研, 挖掘每篇课文的德育因素, 确定每一课的教育点, 即每篇课文可以运用文中哪些内容 (字, 词, 句, 段) 对学生进行哪一方面的思想教育, 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 胸有成竹, 确保在教学中做好既教书又育人。第十一册教材中, 《开国大典》《狱中联欢》《长征》等课文, 讴歌革命传统, 表现革命前辈的献身精神, 可以使学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增强他们继承革命传统, 为建设祖国作贡献的责任感。《伟大的友谊》《一夜的工作》等课文, 赞颂了伟人的高尚品质, 为学生树立了做人的榜样。《长城》《桂林山水》《林海》等课文, 描写祖国河山壮美, 文化灿烂, 可以提高学生民族自豪感和家国热情, 并能使学生受到爱美情趣的陶冶。在作文和听说训练中, 可渗透热爱生活, 关心集体, 尊重别人, 做事认真等思想品德教育。二、于阅读中渗透德育教育小学语文教材编选的都是文质兼美、脍炙人口、具有教育意义的好作品, 体现了文以载道, 道以文盖的原则。如《做一片美的叶子》这篇课文借“我们每个人都像树叶, 为生活的大树输送着营养, 让它茁壮、葱翠。”这句话向学生昭示“每一个人都要做有用的人, 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个道理, 向学生进行正确人生观的教育;《吃水不忘挖井人》、《军神》、《朱德的扁担》等课文是要教育学生热爱党, 热爱领袖,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石头书》是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兴趣、爱好、情操等。因而,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进行德育的主渠道。但在这里要指出的是:小学语文教材明显不同于品德教材, 品德教材的德育意图几乎是直述给学生的, 单从课文标题上看, 就十分明显。而小学语文教材的德育意图却深深地潜藏在每篇文章的字里行间, 都不采取直接表达的方式。因此, 小学语文教学在进行德育时, 要结合传授语文知识和培养能力来加以渗透。三、于写作中渗透德育教育作文教学也是语文学科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作文是对生活的反映, 所以我们引导学生体验生活的过程就应该视作德育的过程。我们可以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 让学生去观察感受大自然。直接面对大自然, 会产生创作的冲动。这样既能写出一篇篇优美的文章, 锻炼了写作能力, 也能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达到了德育的目的。可以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来注意周边发生的人和事, 激发写作的欲望, 积累写作的素材, 这样做同样能实现既培养作文能力又实施德育的目的。四、在作业批改中渗透德育教育学生的作业既能检验他们掌握知识的熟练程度, 也最能及时反映出他们的思想动态。所以在作业批改中, 我们应该随时注意各种苗头, 及时加以引导、纠正, 并不失时机地渗透思想教育。例如, 我在批改作业时, 发现有的同学写的不认真, 这本身就是一种对他人不尊重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 教师不要小视, 要及时引导与纠正。经常在班级树立榜样, 或搞作业展览, 让好的同学谈做法想法, 让学困生谈启发。这样不但规范了作业, 也规范了学生的行为, 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感, 使命感。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五、课外延伸, 巩固思想在课内学生学习了文中优秀人物的思想, 在课外应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开展十分必要的。采用拓宽外延方式切入能收到良好效果。如教了《卖火柴的小女孩》《灯光》《我的战友邱少云》等, 结合学生实际, 在课外要求学生以《读×××有感》为题写一篇读后感。又如教了《将相和》一文, 要求学生在课外读一些关于历史英雄人物的故事书, 开展讲故事比赛。通过这些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 既让学生增长了不少知识, 开阔了视野, 又让学生受到了爱社会主义、爱祖国等教育, 深化了思想, 也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六、以日常生活为内容, 以活动为动力, 推动德育教育语文课是开放的学科, 它来源于生活, 又服务于生活, 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构建具有教育性, 开放性, 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 如春游找春天, 学雷锋活动, 热爱家乡活动, 各种节目活动和演讲,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激励学生主动参与, 主动实践, 主动思考, 主动探索, 主动创造为基本特征, 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标的一种新型的教育观和教育模式。如:母亲节当天, 可号召孩子们回家为妈妈做一件事, 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 如画画, 写话 (字数不限, 写出自己的感受与妈妈的神态和语言) 等。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接受了一次良好感恩教育, 同时提高了孩子们的书面表达能力。语文学科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正如教书育人一样, 是一个统一的过程, 两者密不可分, 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语文课程在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语文是生命之声, 是文化之根, 是人的精神家园, 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 语文教材中每篇精选的课文内容都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最佳蓝本, 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语文学科的德育并不是教师空洞的口头说教, 而应是“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溶化在学生的血液里。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 是多种多样的。如通过介绍文章的背景, 作者, 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等, 也是进行德育教育的好方法。故此, 只要教师深入钻研, 充分挖掘课文中生动形象的思想内容, 捕捉课文中栩杨如生的人物崇高形象、寓意深刻的故事……利用课堂这个主阵地对学生进行合适的思想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崇高的思想境界, 具有特殊而深远的意义。语文教师再将德育从课前到课内再到课外, 渗透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 才不会使德育成为空泛的口头说教, 从而很好地促进语文知识的学习, 使语文学科教学和思想品德教育真正的水乳交融, 齐头并进。

3.历史教学渗透德育初探 篇三

一、在爱国主义情感教育方面

爱国主义历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是国家和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形成的一种道德规范、文化传统。翻开历史的书卷,从远古到现代,上下几千年,到处都蕴藏着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从驱逐倭寇的戚继光、收复台湾的郑成功,到虎门销烟的林则徐、血洒疆场的关天培,他们所表现出的忠贞的民族气节;从与舰共存亡的邓世昌、以身殉国的丁汝昌,到甘愿为变法而捐躯的谭嗣同、“为天下人谋永福”而献身的林觉民,他们豪壮的爱国义举;朱自清宁死不吃美国救济粮,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抗战期间毅然留起了胡须,拒绝为侵略者和汉奸演出,他们表现出的崇高的民族气节,都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教材。

在教学中,可以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有意识地融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使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自觉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比如在讲文化史时,可以运用教材中的有关史料,通过资料的展示和讲解,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年的文明,不仅为人类创造了极其灿烂辉煌的文化和科技成就,更向世界展示了其非凡的融合力、凝聚力和强大的生命力,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些内容可以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我们也可以结合历史教育教学内容,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内外活动,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举行国情知识竞赛,组织课外阅读、讨论,观看电影、开展影视评论,编辑历史小报,举行历史报告会、故事会,组织观看影视录相,展览等等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课外教育活动,可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到德育教育,通过实践激发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树立报效祖国、建设美好未来的远大志向,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二、在维护民族团结和睦、维护祖国统一的情感教育方面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千百年来,我国历史上涌现了许多为民族进步,为消弥民族战争,为维护祖国统一而努力甚至献出生命的代表人物或典型事例,如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康熙平定叛乱、郑成功收复台湾等等。揭示历史上民族英雄的精神世界,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气节和民族感情,砥砺他们前赴后继、自强不息的性格是很好的时机。

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民族大迁徙及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间的融合。民族间虽有过争斗但这是短暂的,而民族间的交往是长存的。这里可以通过各民族间交往融合的教学,使学生明白,我国灿烂的古文化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三、在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培养方面

道德,是人们对自己所处的社会关系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依靠社会舆论和内在信念的力量实现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准则。道德的养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青少年时期,而不是成年以后。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优秀历史人物和他们的事迹对学生进行品德和道德教育。如陈胜、吴广不畏强暴揭竿而起、于谦一心保卫国家“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邓世昌“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谭嗣同喋血街市、唤醒民众;共产党员吉鸿昌“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等等。通过对历史上无数先烈、英模感人事迹的了解,让学生悟出做人的道理。

另外,可以通过学习古今名人的名言警句使学生体味其中丰富的做人道理,培养学生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如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为家”;司马迁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品质;“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毛泽东的“身无分文,以忧天下”;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利用这些中华民族几千年沉淀下来的伦理道德和优秀品质,培养青少年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在性格的养成方面

历史史实中既有正义的、捍卫国家和民族尊严的优秀历史人物,他们的刚正不阿、坚贞不屈、凛然大义都可以成为我们引导青少年的正面事例;也有背信弃义为人们所唾骂的,懦弱的民族败类,对此我们可以提醒我们的学生明辨是非善恶并引以为戒。引导我们的学生在对待历史人物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在古今中外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社会现象可以对学生进行政治和阶级观点教育;有很多仁人志士可歌可泣的事迹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品德教育,这些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至于进行思想教育,那就更加明显,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渗透在全部历史课程的每个课时以至每个环节之中。

4.历史教学德育渗透总结 篇四

仁怀市火石岗中学 冯文飞

历史课是围绕一定的社会需要而进行的价值教育,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时代性,特别是当前中学历史教材的改革与考核趋向于一种开放型、综合性和实践性,强调对中学生运用知识来认识和分析社会价值取向或目的的教育,是素质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在历史课教学中,注重德育教育界结果,更应注重德育教育的过程---价值渗透。在教学实践中,德育教育的价值渗透可归纳为:

一、历史政治融合法

历史政治融合法即以历史人物、事件为例阐述历史的价值观点,这是人文科学综合性特点决定的。历史课的价值内核侧重于规范学生的价值趋向。而历史课的价值内核侧重于提供价值选择的途径。从这个角度看,历史课和历史课的价值内核总是围绕价值观而设置的,明显体现历史课和历史课的思想性和时代性,侧重于“意识客体价值”(包括意识结构价值、意识形态价值等重要内容)的培养。从整个初中历史教材体系来看,教育的目的始终是从不同角度阐述价值认识---价值选择---价值取向,培育社会所需要的现代人才。所以说,历史教材的编制为政治历史融合法提供了大量的契机,具体表现在:

1、历史人物的人格对事业的影响论述人格培养的重要性,使学生认识到人格塑造的意义,确定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2、历史的管理事例(包括治军、治吏、法令等)论述规范社会、个人行为的必要性,使学生对自己行为有正确的认识和评价。

3、通过对历史发展脉络的阐述,渗透整个社会发展的价值观念,使学生在反复的选择中,把个人价值同社会价值统一,最终实现对现代社会生活的正确认识和评价。

二、实践锻炼法

“实践就是追求价值、创造价值和实现价值的过程。它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活动。”课堂上的教学实践活动,教师强调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其目的就是让学生追求价值、创造价值和实现价值,确立认识、评价社会生活的能力。

开放性试题的价值内涵在于鼓励学生装的创新思维和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对自我意识进行评价。开放性试题答案的多元化、多层次化、多方位化,常反映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文化知识素质和心理素质所达到的程度,为“全面促进学生成才”和“因材施教”提供更多的培养方法,进一步引导学生的价值择取趋向于社会整体利益,实现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

“价值就是以预测为前提,以评价为动因,在批判中实现的。”对于同一个开放性试题,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必定会有观点的分歧,即价值趋向的分歧。这样,教师就要以一定的价值原则为指导,通过民主讨论方式让学生陈述自己的观点,然后在互相争议中确立最佳的价值选择。这种方法的实质是通过矛盾的斗争来确立价值的最终渗透。如通常所说的“理不辩不明”。教师这种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改变了“填鸭式”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装主动性,使素质教育的价值渗透更趋向一种公开化、民主化、自主性,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个性特征。

实践锻炼法强调的是学生在多种价值认识和选择的前提下进行价值确立,是以学生自主性为基础而进行的自我意识活动,明显体现教师尊重学生的爱生意识。

三、教师人格熏陶法

历史素质是历史教师首要的基本素质,决定其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向和态度。中学历史课的学科特点决定历史课教师首先应具备为社会最高目标服务的价值观念和素养。具体地说,教师的个人脾气性与后天教育实践所形成的道德品质和情操的总和既教师道德人格,也是教师一定价值的沉淀。事实上,教师高尚的道德人格的价值魅力更有利于历史教育教学中进行价值渗透。表现在:

第一,教师人格能促进学生良好的品质形成。这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价值渗透,使学生加快对某种价值的选择。教师人格会对学生产生强烈而持久的影响,使学生的价值选择得以确认。

第二,教师人格有利于教育学生价值选择。“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在运用历史人物教育学生进行价值选择时,教师的表率对有强烈模仿性的中学生更具有感染力,使教师思想、行为、作风和品质潜移默化于学生的价值选择中去。

第三,教师人格有利于确立教师的威信,升华教师的道德人格,增强学生价值选择的确定性。教师的威信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动力无穷的精神感染力,也是学生对教师尊重的依据。在某个程度上,学生为获取社会、他人对自己的认同,常主动确定教师所渗透的或具有的价值标准。

5.德育渗透教学反思 篇五

一、学科教学为什么要渗透德育? 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是教学工作客观规律的反映,是由教学具有教育性这一特点决定的。

1、教学过程具有教育性教学过程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认识能力,逐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培养认识能力的同时,必将影响学生思想、品质、意志、性格的发展。在学校教育中,学科教学所占时间最多、最长,对学生影响也就最大,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培养着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观点和态度,影响着学生思想品德和世界观的形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智育人,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以德育人,才能适应我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人才提出的要求。

2、教师形象具有教育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学生学什么,怎样学都有赖于教师的指导。而这种指导成功与否又与教师自身形象即教师本身的职业道德形象和智能结构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教师自身形象的直接体现就是教学中的“讲台形象”。教师教学中的“讲台形象”本身就具有教育性,是教师素质的综合体现,是教师学识、才干、教学技巧和品德修养等多方面素质的集中表现。因此,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在学识、思想、仪表、操行等方面都能显示出较为完美的讲台形象,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强化非语言行为的作用,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且能在本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外,以教师的整体形象对学生产生整体的实际影响。

3、教材内容具有教育性根据我国的教育方针和中、小学教育的目的、任务所编写的学科教材内容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选择、组织的,注意了教材的思想、政治倾向,使教学大纲和教科书里的有关知识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现实和长远目标联系起来。因此,学科教材本身就是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一句话,具有教育性。

二、学科教学怎样渗透德育?

1、明确掌握知识与加强德育的关系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一个能动的认识过程。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目的,对学习的积极性起着决定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引导他们把个人的学习与祖国的前途联系起来,培养他们爱祖国的品德和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就能给学生以巨大的学习动力,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亦是说学科知识是提高学生思想素质的基础,而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反过来会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产生积极的影响。

2、注意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指导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以学科知识为基础的,是知、情、意行的统一发展过程。其中“知”是指对思想、道德的认识,是一个学习掌握基本道德概念、原理的认识过程。因为课堂教学是完成智能的主要途径,当然也是向学生进行德育的主要途径。因此,学科教学加强德育工作,最主要的还是通过课堂教学这一环去完成。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欲望是影响学习效果的直接原因。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教师教育的结果。教学中思想教育因素的发掘,学生正确思想观点的形成,思想觉悟的提高无一不是教师教育指导的结果。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注意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引导学生知识学习的同时,加强德育指导,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

6.学科德育渗透教学设计 篇六

<<解决问题>>复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乘、除法应用题的类型及其解题方法有系统的认识,从而形成知识体系。

能力目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在生活中的用途,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和探索数学的兴趣并教育学生保护小动物.教学重点:

1、通过梳理、对比、归纳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乘、除法应用题的类型及其解题方法有系统的认识,形成知识体系。

2、初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整理方法。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题能力,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二、情境引入:

星期天,小明一家去动物园玩,遇到了不少数学问题,我们一起去帮他们解决问题,好吗?

三、梳理、归纳:

(一)、1、动物园门口:售票亭上写着儿童门票每张6元,成人门票每张9元。

问:你能提出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吗?

(1)、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买2张成人门票要多少钱? 指名解答,说出解题思路。板书算式。

(2)这个问题同学们一下就解决了,还能提出用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吗?

指名解答,说出解题思路。板书算式。

师:这个问题也难不到同学们,梁老师想出一道题考考大家,敢接受挑战吗?

出示问题:小明一家去动物园玩用30元钱买票够吗?够的话应找回多少钱?不够的话还差多少钱?(2)指名解答,汇报交流。(针对这类问题进行方法总结)

2、进了动物园,他们先参观小鸟天堂,看到了各种各样漂亮的小鸟。出示小鸟图

问: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数学的问题吗?

(1)学生提出加减问题.(2)汇报交流解题思路,板书算式。

3、看完了小鸟,他们又去看了哪些动物呢?出示金鱼图 假如把这些金鱼每6条放一个鱼缸,可以放6个缸,可是现在没有那么多缸,只有4个缸,那每个缸应放多少条金鱼呢?

四、总结:

小结:刚才我们做的都是这个学期学过的应用题,在解决这些问题时都要分析题目,那我们是怎样分析题目的? 归纳解题方法:板书:

1、找重点字

2、找数量

3、写数量关系式

4、列式计算

7.作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篇七

有了这个想法后, 我开始进行如下的尝试探究:

一、在渗透的原则上, 我从前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关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的论述中得到了启发。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都有物质生活需要, 也都有精神生活和精神需要。“精神生活”、“精神需要”“是指人的道德、智力、审美的需要和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还认为, 在道德教育中, 必须使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成为学生发自内心的需要。我觉得要达到这样的境界, 要使学生自觉地“自己教育自己”, 教师首先要尊重他们, 尊重他们的个性、兴趣和爱好, 尊重他们观察生活、理解生活、处理生活的主动权, 应该在精神上与他们保持一致性。

二、在渗透的内容上, 我着眼于学生日常生活中如下一些品德培养。如: (1) 怎样确定自己的生活目标; (2) 怎样对待前进中的挫折; (3) 怎样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4) 怎样处理周围的人际关系; (5) 怎样处理友情 (包括恋情) 中的问题; (6) 怎样看待现实中的不良倾向; (7) 怎样正确评价国内外一些重大事情, 等等。这些方面, 当然不能有步骤地统一进行, 而是要根据学生各自在写作中反映的问题来具体地进行诱导的指点。

三、在渗透的具体措施上, 我一是诱导学生制定每学期的小作文规划, 提倡他们给自己的小作文册命名, 在扉页上写一句最能激励自己的名言和写一篇序。这样做的目的是要给学生在品德的自我培养上导向;二是批改坚持“快、点、夸”的原则。“快”即集中精力与时间, 尽快批阅完每周的作文, 迅速发下去, 以满足学生渴望得到老师评价的心理。“点”即每次批阅时, 着重抓住各个学生作文中的思想闪光点, 技法上的主要优缺点, 不四面出击, 分散精力。“夸”即评语在一个“夸”字上:夸取材新颖, 夸立意深刻, 夸见解独到, 夸胸怀坦诚, 夸构思巧妙, 夸态度认真, 夸点滴进步……不但老师夸, 还让同学夸。布卢姆把学生受到激励或能够受到激励去参与学习过程的程度称作“先决情感特点”, “夸”的目的, 就是力求将这种“先决情感特点”尽可能变成影响学生的一个主要变量。

上面所提到的在小作文活动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原则、内容、措施,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又怎样综合起来, 加以贯彻, 才能收到最优的效果呢?我认为应把握如下两点:

首先要因人而异, 因势利导。例如, 在鼓励学生给小作文册命名时, 我指出所命之名是用来反映自己作文的倾向和内涵的, 可采用象征的手法, 如用“足迹”、“蓓蕾”、“野草”、“丑石”、“心声”、“旭日与大海”等名称来含蓄地表达自己的志向、情怀和永恒不懈的追求。然后因人而异, 进行具体的诱导。比如杨涛同学的作文本定名“探索”。她在“序”中写道:“我将去探索知识, 探索人生, 探索真、善、美;我深深地懂得, 探索需要勇气与毅力, 探索不可能一帆风顺, 但只要我是为了祖国, 为了人类的幸福, 锲而不舍, 我坚信我一定会攀上光辉的顶峰, 达到胜利的彼岸。”我认为她的定名和序言很能反映她的实际和追求。她上学期曾因自己下了功夫而未收到预期的效果, 一度很苦恼, 因此, 我表扬她给作文册的定名, 并写下如下批语:“立志欲坚不欲锐, 成功在久不在速, 我相信你志向坚定, 成功在握。将功夫下在平时, 加强计划性和科学性, 必能出高效率。”这样一来, 她情绪稳定了, 一学期来锲而不舍地努力, 终于取得了班上第一名的成绩。她在学期作文小结中写道:“在老师的鼓励下, 我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难道不应该说是老师指引了我正确的方向和给予我无穷的力量吗?”

又如鲁立同学, 原来写作文兴趣不高, 语文测验挂过红灯, 但他的思维敏捷, 很有潜力。他给小作文册定名为《野草》, 序言中有打算要像野草一样蓬勃向上, 顽强不息的话, 我顿时喜上心头, 便有意写下“可喜”两个有力而醒目的大字。一个学期下来, 他不但作文进步了, 而且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他在作文小结中这样写道:“虽然您的评语只有‘可喜’两个字, 但我看到它, 心中极不平静, 在后来的每次写作中, 每每暗下决心, 决不能让这个‘可喜’被劣作冲淡, 决不能落在其他人后面。经过一段时期的努力, 我这个原来厌恶作文的人终于变成爱作文的人了。”

在具体的指导过程中, 我发觉, 学生处在少年到青春期的转变时期, 情绪极不稳定。一次挫折, 可以使他们情绪一落千丈, 一点初恋的萌芽, 可以使他们魂不守舍, 在小作文活动中更应及时因势利导, 把他们迅速地引上正道。例如, 有个同学, 他原任班体育委员, 关心集体, 热心班务, 要求同学很严格, 当然也难免有自己某些弱点, 一次班干部改选他落选了, 他觉得人心难测, 很苦恼, 便写了首诗宣泄这种不满。我看后, 首先是理解他, 然后才开导他。我眉批道:“你的成绩有目共睹, 它已写在班级历史中, 写在老师与同学的心中。”“让更多的同学得到锻炼不是更好吗?”在尾批中我又送他两句话:“大丈夫能屈能伸, 改革者能上能下。”听听他的反映吧:“我急急地翻开作文本, 一行熟悉的红字跳入眼帘, 顿时一股暖流涌向全身。当时我是多么孤独, 突然您送了一句饱含爱心的话给了我, 实在是字字千金啊, 我反复地读着这句话, 一种坚定的信念在我心中重新树起, 一股强大的力量注入我的体内。”从此, 他严于律己, 一如既往地关心集体, 处理好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也正确地战胜了一次次挫折。

又如, 有个刚16岁的女孩, 她悄悄喜欢上班里的一个男同学, 时常焦虑不安, 魂不守舍。这样一来, 成绩自然下降。于是, 她又转而恐惧。我发现了这个问题, 先侧面委婉地启发、诱导, 响鼓一点就有反响, 她认为找到了知心朋友, 可以向我倾吐自己羞于启口的事情了, 于是她写了篇作文叫《为了纪念那份不成熟的爱》, 文中写道:“我坚信自己有理智和顽强的毅力, 扼住这份来得过早的感情…!我清醒地意识到, 我没有多余的精力再去想他, 我不愿意再去品尝酸心的苦味了。”我给予的批语是:“我认为能战胜自我的人, 必定是一个强者。你小小年纪, 依靠自己的力量和勇气战胜了一个矛盾的自我, 你的智慧和才能必定会发展得更好。”最后, 她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场, 按我的建议, 将这个本子保存在我这儿。从此她学习专心致志, 成绩很快又保持优秀的水平。

其次, 要理解学生, 相信学生。

从以上几个事例可以看出, 我之所以在小作文教学活动中收到那样的效果, 是与我充分相信学生会跨入自己发展的明天, 登上自己发展中的更高一级台阶这点分不开的。如果说因人而异, 因势利导是方法, 那“理解学生, 相信学生”就是这种方法的灵魂。苏霍姆林斯基要求教育者要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 “了解他的心灵的每一个最细微的运动”, 我的教学实践也证明, 这样做, 才能看到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 具有独特个性的人;这样做, 才能使学生也理解教师, 从而成为教学中自学的参与者;这样做, 才能选择最合适、最恰当的教育方法。作文, 是学生抒写生活体验和思想感情的智力活动, 尤其需要教师在充分了解和理解学生的基础上来因势利导。理解有法, 但最重要的是看到学生的弱点、烦恼和一些消极面时, 能从他们的生活、思想、意念中发现积极的东西。这样, 他们才会和教师倾心交谈。

8.音乐渗透德育教学激发情感 篇八

柏拉图说:“音乐教育除了非常注重道德和社会目的外,必须把美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目的来探求,把人教育成美的和善的。”因此。音乐教育中,音乐只是手段,教育人才是任务。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应该是为众多的将来不是音乐家的孩子着想,使他们能够参加音乐活动,能够从音乐中享受到乐趣,让音乐课堂成为爱与美的课堂。从而达到德育渗透的目的。

一、教师的情感。是音乐渗透德育的前提

事实上,如果教师不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对自己的家乡、自己的民族缺乏感情,对真善美没有追求的热忱,他就不可能从音乐教材中挖掘深刻的德育内涵,更不可能把德育渗透到教学中去。

首先。—个具有远大理想、高尚情操、丰富知识的音乐教师,必将会让学生对你肃然起敬;其次,教师整洁大方的衣着、自然端庄的教态、形象生动的语言、富有激情的歌唱、优美动听的琴声都会使学生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受到影响。特别是教师的师爱品质、认真负责的教育态度,对学生一生都可能发生着重大影响。因此,音乐教师必须从自我做起,平时严格要求自己,抓好个人师德修养。

爱国主义教育处于德育教育的首要地位。音乐教师有了对祖国的无比热爱。就会在浩如烟海的表现爱国主义的音乐作品中寻找到素材,并利用这些丰富的文化瑰宝,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苏武牧羊》就是一首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优秀的历史歌曲。这首创作于民国初年,当时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时发生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外交事件,广大爱国群众义愤填庸,纷纷要求“富国强兵”以抵御外侮。歌中苏武“留胡节不辱”“大节定不亏”的精神形象正是当时群众爱国激情的反映。歌曲的旋律有浓厚的中国民歌特色,古朴苍劲,通俗感人,具有深沉、悲壮的音乐气质,加上庄重、坚定、平稳的节奏,所有这些培养学生用宽厚舒展的歌声、悲壮激昂的情绪来表达苏武当时的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并具有很强的感染力。除了革命历史歌曲外,还有大量的近现代创作歌曲、民歌以及器乐曲如《五星红旗》《祖国祖國我爱你》《红旗颂》等。通过再现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象。从心灵深处来教育学生,使他们不断地感受、理解,从而达到陶冶爱国主义情操,激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情的教育目的。

音乐教师还要准确利用音乐教育的最大特点,即通过美感教育来启发学生的道德情操,能将音乐课的思想教育与音乐艺术的美感巧妙地融汇在一起,来启迪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便是一部将祖国的大好河山、悠久的历史文化与完美的艺术表现结合在一起的杰出作品。欣赏这首典雅优美的乐曲,就像给我们展现一幅山水画卷,会使我们感受到春天静谧的夜晚,月上东山、渔舟荡漾、花影摇曳的迷人景色,同时会给学生以高度艺术美的享受,使他们极快地进人到“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的清澈月夜意境中,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祖国的壮丽山河,感受到民族音乐的伟大,从而在同学们心灵深处播下爱祖国、爱家乡的种子。

二、课堂的教学。是音乐渗透德育的关键

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影响学生情感的关键。教师的言行和表情。教师对学生的表扬批评等等都对学生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营造一种民主、自由、轻松、愉快的氛围,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让教师的情感去感染学生。教师大多数时间可以走到学生中间,缩短和学生的距离。教师是导演,有序地领着学生走进音乐的殿堂,不断给学生新的内容,让他们有新的发现。教师又是演员,与学生们一起欢歌跳舞。在这种平等、和谐、热烈的氛围中,就能更好地让学生感受美、体验美,以达到互相尊重、互相关爱的德育渗透目的教育。作为美育手段之一的音乐教育,它对于陶冶情操、品行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起到独特的作用,教师应紧紧抓旋律、节奏、音色、拍子、曲式、和声等音乐要素所塑造的形象,诱导学生进人歌(乐)曲意境,抒发美好的情感。让学生在理解美、表现美、鉴赏美中培养高尚的情操和道德。在学唱仪勇军进行曲》时。除了让学生了解它的歌词意义、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外,更要抓住歌曲中号角式的呼喊,再三强调的“前进”,后半起的急切呐喊及三连音的运用等音乐本身的特点,既准确地表现了歌曲,又激起对祖国无比热爱之情。进而树立时代责任感。同学们在演唱时严肃、自豪、情感真挚,可谓是情不自禁,寓理于情、情理交融。

三、环节的设计,是音乐渗透德育的主要途径

1.备课环节,充分挖掘音乐教材中的德育素材

白备课环节开始,教师就应当牢固地树立德育意识。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要素,做到每堂课都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教育。有些教材具有明显的思想教育目的。属显性教材,如:《五星红旗》《姑苏行》《祖国颂》等。而有些教材,如:《春江花月夜》《茉莉花》等歌曲,被称为隐性教材。这些教材丰富的德育内涵和深刻的哲理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去发现、挖掘和提炼。如:歌曲《荣莉花》是一首江苏民歌,它的曲调被用在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的歌剧《图兰朵》里,成了东方音乐的代表,在学唱中增强民族自豪感的同时,更加增强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上课环节,应成为教师充分利用的德育主阵地

教师要认真设计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使德育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不追求形式对学生进行生硬的说教,要联系实际进行德育渗透教育。从学生步人音乐教室、师生问好、坐站姿势等开始让学生养成一定的规范动作,以培养遵守纪律、举止文明、尊老敬师的良好行为,基本训练要通过发声练习、节奏训练,听音练耳等培养学生和谐统一的良好心态,新课教学要结合教材采用多种方法,使德育内容有机地渗透在教学中,课堂小结要面向全班各类学生。鼓励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通过这些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和高尚的行为。

3.课外活动环节,教师要积极充分开辟德育的新战场

初中音乐课外活动主要以唱歌、器乐、欣赏为主。唱歌活动所选用的歌曲、器乐活动所选用的乐曲内容丰富,题材、体裁广泛,演唱、演奏风格多样,歌(乐)曲的优美旋律与生动活泼的语言学生爱听爱唱,教育内容最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如《众人划桨开大船》等歌曲,学生在演唱、演奏的同时,懂得了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和睦相处,整个唱歌活动的过程,就是通过歌曲,艺术形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情操陶冶的过程。哥白尼说:“音乐并不仅是一种娱乐,而且是音乐诗人,音乐思想家所表达出的高尚情感。”所以,音乐欣赏教学通过对古今中外音乐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健康的情趣,开阔视野,提高鉴赏能力,培养高尚的情操。特别是通过对我国民歌、民族音乐的欣赏,使学生热爱祖国民族音乐文化激励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如: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一曲时,结合今年抗战胜利六十六周年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起学生的爱国之情。欣赏教学时,要使学生身临其境,去享受欢乐,感受痛苦,去愤怒地谴责,去激情地歌唱。一旦学生全身心地投人到美妙的音乐世界,就能唤起他们爱国主义的感情,让他们感到劳动的自豪,学习生活的愉快,英雄行为的可敬可佩,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心灵的感化。

孔子的“移风易俗莫于乐”“礼乐治天下”,充分说明我国自古至今都十分重视音乐教育中的德育功能,以前的音乐教育,过于重视技能与审美教育,而忽视了它的德育功能,事实上,音乐和德育相辅相成、彼此交融、彼此互化。所以,我们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定要充分重视德育渗透的功能。去激发学生喜怒哀乐的思想情感,“把人教育成美的和善的”。

9.生物教学德育渗透案例 篇九

一、素质教育目标:

1.知识教学点:知道生物学的重要构成部分。了解生物学的发展历程、生物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2.能力训练点:正确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形成科学的价值观。是让学生认识生物界各个层次上的关联性、多样性和统一性。

3.德育渗透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地球——我们的家园的责任感。

二、学法引导:

1.教师师教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2.学生学法: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发表看法,全班汇报

三、重难点解决办法:讨论,举例说明

四、教学步骤及德育渗透的体现:

教师归纳:教材内容归纳如下:

生命的物质性,生物界普遍存在的对立统一,各种生命现象之间、生物个体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的相互依存和普遍联系,等等,都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好材料。

我国生物资源的多样性、生物科学的成就等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我国野生生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危机、生态环境的恶化等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责任感,这些都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素材。

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生态伦理学等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人与生物的关系、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生物工程的兴起和克隆技术的出现,已经并将继续对人类的伦理道德体系提出新的挑战。

生物科学史和科学探究活动等内容,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的性质,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生物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内容,能够帮助学丰正确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形成科学的价值观。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世界观。下面结合具体内容谈谈如何在传授生物学知识的同时,向学生渗透唯物辩证法观点,从而对学生进行科学世界观教育。1.基因——世界的物质性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由最基本的脱氧核苷酸组成,它是实在的化学物质,具有一定的化学组成和空间结构,并非虚无的、神秘的东西,使学生懂得正是这种物质性决定了生物的遗传现象。2.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事物的普遍联系

在细胞核中DNA通过“转录”形成mRNA,mRNA由核孔进入细胞质并与核糖体结合,再以mRNA为模板、tRNA为转运工具将氨基酸一个个联结起来,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使学生从中看出有关物质和结构是相互依赖才能发挥作用的,体现了事物的普遍联系。3.细胞分裂——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当细胞生长到一定阶段就分裂形成子细胞,子细胞又形成新的子细胞,在其过程中,还伴随着代谢、遗传、变异等生理活动,使学生明确只要生物体存在就必然表现出这些生理运动形式,体现了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根本属性。

4.新陈代谢——对立统一规律

同化作用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异化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从方向上看两者虽然是对立的,但是同化作用为异化作用提供了分解所需的物质和能量,异化作用为同化作用的进行提供了物质和能量的基础,两者又是依赖存在的,离开一方,另一方就不能进行,它们共同组成生物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以此使学生理解事物发展的对立统一规律性。5.生命活动调节——质量互变规律

随着各生物体内某种激素分泌逐渐增加和积累,当达到一定阈值时引起相应的生理活动,然后再进行下次调节,如此反复进行,从而使学生理解量变是质变的基础,质变是量变的结果,质变后又开始新的量变,量变后又引起新的质变,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体现了质量互变规律。6.遗传和变异——否定之否定规律

遗传是保持生物原有特性和性状的存在,变异是促使生物向其它特性和性状的转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体现了生物体也是肯定和否定的统一体。遗传除包括原有特性的遗传外,还包括新形成的可遗传变异的遗传,体现了肯定中包含否定的辩证关系;变异是不定向的,经选择后只有与环境适应的可遗传的变异才保留下来,体现了否定中包含肯定的辩证关系,这就是事物发展的辩证否定观。可遗传变异的积累最终导致新物种产生,这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新物种不仅包含了旧物种的一些特征,而且还包含了更适应环境的进步特征,体现了辩证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生物的遗传—变异—遗传,这一周而复始的过程是生物的特征之一,伴随生物始终,它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过程。

另外,生物课程还具有独特而深刻的美育功能,长期以来却未引起足够的注意,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中学生物课程的美育目标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是让学生更好地欣赏生物界普遍存在的外在自然美,如生物的形态、结构、色泽、运动之美;

二 是让学生在认识生物界各个层次上的关联性、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基础上,领略生物界普遍存在的内在和谐美,如发育过程中基因表达的有序性、细胞内各种代谢活动的协调性、生物体内环境的稳态、种群间的协同进化、生物圈的稳态等;

三 是领悟生物科学理论或模型的科学美,如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简明、和谐、流畅和对称之美,遗传规律的逻辑美,科学术语的简约美;

四 是让学生感受科学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表现出的人格美,如敢于怀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坚韧不拔的意志,谦逊的品格,合作的精神,大胆的想像,严谨的方法,奇妙的灵感等。总之,让学生在对自然界理性认识的过程中,多一些对自然界和科学本身的审美观念,会使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的发展相得益彰,不失为科学课程渗透人文精神的一条途径。

二、提高自身的素养、知识水平及教学技能,认识学生主体性地位,从而提高教书育人的质量。

教师在授课时展现给学生的不只是他们的知识,而是他们的整体形象。学生们常常把教师当作楷模,教师的言行举止必会给学生的言行举止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如果教师的自身素养提高了,那么他们的人格给学生带来的无形影响就会“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作为教师,其教学水平提高的关键,首先是要尽可能地掌握较多的知识,尤其是专业知识;其次要不断探索传授知识的最佳方法。教学活动包含三个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内容和方法。传统的教学观念是将学生看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完成认识性任务是课堂教学的唯一目的,钻研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是教师备课的中心任务,上课是执行教案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扮演着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教师是“主角”,学生是“观众”与“听众”。它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程式化,缺乏生气与乐趣,使教学本身成为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因素,它忽视了作为独立个体、处于不同状态的有着巨大潜力的人的存在。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生命活动的一部分,课堂教学目的应全面体现培养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不是只局限于认识方面的发展。我们应该提出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完整的人的教育,把学生看作是活动的主体,调动其积极性及学习兴趣,使他们乐学、好学、会学,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情感。同时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合作能力,行为习惯及交往能力等等。这一切虽不是一节课上能够完成的,但必须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每节课来实现,将其渗透在课堂教学全过程中,这样的教学才能体现出育人的本质。

只有将教师的自身素养、知识水平及教学技能,这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塑造出教师的良好形象,树立起教师的威信,以最终提高教书育人的质量。

三、关心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使课内外教学密切配合,做到教书育人

要提高教学效果,师生间需形成双向交流,教学相长。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就必须具备如下的学生观:学生是资源主体,是未开发的富矿,是有着巨大发展潜能和个别差异的活生生的人。在所有智力正常的学生中没有潜能的学生是不存在的。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先天禀赋,它是学生的资源基础,这个基础决定其可以被开发成才。学生之间又是有差异的,这个差异表现在接受教育的不一致性。社会对人才要求是多样的,教师就要注意扬每一个学生之长,避每一个学生之短,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只要条件具备,所有智力正常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学生是有发展权利的和需要理解尊重的人,他们有自己的生命力,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有自尊心,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是学生生命力的表现。此外,把师生联系起来的内容不仅仅限于课本,更有师生间的情谊,因此教师在加强课堂教学的同时,还要努力通过课外交流来了解学生,并在各方面予其以热情的帮助,以逐渐建立起师生情谊,把课堂教学延伸开来,使课外交流成为第二课堂。

上一篇:评标专家承诺书下一篇:橘子主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