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总结

2024-09-09

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总结(通用8篇)

1.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总结 篇一

2013年医疗质量安全工作总结汇报 2013年我院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了我院大型基础建设,美化了就医环境,增添了现代化诊疗设备。服务能力、诊疗技术同步提升,医院的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院领导及时调整了工作思路,从抓硬件建设重心转移到抓医疗质量安全上来,调整加强了医疗质量控制机构,增加了质控管理人员,增添办公设施,更新和完善了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签订了目标责任制合同,从而使我院医疗质量管理更加规范,医疗质量明显提高,医疗安全得到保障,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医疗纠纷较往年显著下降。全院上下形成了事事讲质量,处处讲安全的良好氛围。

一、领导重视 全员参与

院领导将医疗质量看做医院生存之本,把医疗安全作为医院发展的基石,它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任何疏漏或缺陷都将铸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因此,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是医院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要求管理部门抓要害,员工抓细节,全员参与齐抓共管,才能确保医疗安全。

(一)注重安全教育 强化安全意识 1.结合我院创建人民满意医院活动,医院特聘请了新阳光心理教育研究所首席心理咨询师、培训师刘希良教授来

院,做“好医德、好医风、好人生”专题讲座。全院300多人深受教育,从根本上认识到做一名优秀医务工作者,除具备精湛诊疗技能外,还应具有良好的个人素养,职业道德,严谨的工作作风,无私的奉献精神。2.年初纪律整顿时,召开了全院职工安全警示教育会,会上组织学习了《侵权责任法》、《执业医师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总结分析了上不安全事件,激发职工对发生在自己身边事件危害性的认识,重温事件发生时各自的心里感受,充分认识到抓医疗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开展案例教育活动,8月初召开了医疗纠纷案例教育会,会上组织学习剖析某院一起高额赔偿的医疗纠纷案例,分析败诉赔付原因,并回顾分析我院近3年来的医疗纠纷案例,剖析产生纠纷直接根源。

(二)开展专项整治 注重实际效应

今年8月份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了围期2周的医疗安全隐患排查活动。成立排查领导小组,业务院长任组长,制定排查活动方案,明确了职责,确立了职能科室、临床、医技科室主任是本次排查活动第一责任人,本着“谁分管、谁负责”的原则,全员发动,人人参与,个个发言,集思广益,全院共计排查出较大的安全隐患33件,涉及到医院管理,医疗服务,医疗设备,医疗技术等方面,医院针对排查出隐患及时召开专题会议,制定整改措施,落实了责任人,使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得到整改。

二、健全管理机制 狠抓措施落实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涉及医院工作的各个方面,渗透到诊疗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健全管理机制尤为重要,才能有条不紊,抓住关键环节,抓住工作重点,抓住要害,才能防患于未然,才能确保安全,有效防范医疗纠纷发生。

(一)提升专业技能 提高医疗质量

为了提升服务能力,我们制定了《提高服务能力实施办法》,从核心制度,“六个三”管理准则落实,医疗重点环节管理,抗生素专项治理,目标责任书落实,患者安全十项目标,手术安全核查等六个方面抓起,特别是抓好医疗环节“六查”,一是主管医生每日查房不少于两次;二是上级医师对新入、危重、诊断未明、治疗效果不好病人重点检查,每周不少于两次;三是主任(副主任)或科主任查房,重点解决疑难病例,审核新入院、危重患者诊断,治疗计划,决定重大手术及特殊检查,每周不少于一次;四是科主任、护士长应对科室医疗、护理质量每月按医院医疗质量自查表自查一次;五是值班医师对全科病人必须巡查一次,危重随时查看;六是科室护理部每月护理大查房一次,重点查护理服务,护理措施落实,护理操作技能等。

(二)提升服务满意度 不断改进工作作风

医院工作的唯一金标准是患者满意,因此,提高患者满 意度是提升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的有效手段,在《创建人民满意医院》活动中,制订了《提升服务满意度实施办法》,其目的是通过征集,改进,落实服务对象意见和建议来提高患者满意度,我们的具体做法:一是逐人发放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元月至9月份共发、放回收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10569张,回收率达99.5%,住院患者满意率在98%以上,使每位住院患者都有权利间接参与医院管理。二是发放“满意医生、满意护士、满意医技工作者”调查问卷,元月至8月份共发放、回收调查问卷6859份,评选出满意医务工作者125人次,均给予表彰奖励。三是发放护理质量调查表,每季度发放一次,共发放调查表770份,全面了解护理工作质量。四是开好病陪人公休座谈会和社会义务监督员会议,征集意见和建议100多条,对征集到意见和建议召开专题会议予以落实。五是发放医院工作人员满意度调查问卷,临床医生、护士以科内住院病人数为基数,医技人员以临床医生、护士、住院病人数为基数,窗口服务人员以临床医技人员、护士、住院病人为基数进行综合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380份,全面了解其服务质量和满意度,作为先进个人和科室评选主要条件。

(三)加强投诉处理 严格奖惩兑现

制定了医院《投诉管理办法》,健全了组织机构,指定了专人负责,明确了工作职责,明确处理流程和办法,元月 至9月份接待较大投诉三起,被投诉三名医务人员得到了不同程度处理,共处罚金7200元,同时书面检查,大会检讨,通报批评。本办法实施以来收到显著效果,全院投诉率较去年同期明显下降。

(四)注重医疗环节 抓好质量安全

医院工作的中心是医疗工作,医疗工作重点是医疗质量,医疗质量的核心是医疗安全,保障医疗安全的重要措施是医疗核心制度落实。为了便于熟记核心制度,医院将核心制度汇编成歌诀,定制成卡包,发配到每位员工手上,从而使广大医务人员核心制度铭记率显著提高,违背核心制度的人或事明显下降。为加强环节管理制订了《医疗质量自查督查月报制度》,临床、医技科室每月将自查情况以自查表(临床35个项目,医技20个项目)形式逐项自查上报质控科。职能科室结合职责范围,每月由分管院长带队深入科室督查,对存在问题,利用次日晨会予以通报。涉及共性问题在科主任、护士长会上进行点评,并定期下发督查通报。

(五)加强无缝隙化管理 保诊疗环节连续性

从2010年开始我院就实行了《行政总值班履行医疗质量查房的管理规定》,加强夜班和节假日医疗工作督查,以保证医院管理工作连续性,杜绝管理相对真空时段的安全隐患,弥补了医院临床一线的医疗人员夜间和节假日缺乏相关职能部门监管的缺陷,确保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无缝隙化。篇二:2012年xxx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年终总结 xxx卫生院

2012年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年终总结

医疗质量是一个医院生存发展的根本,是一个医院水平高低体现,医疗安全管理是医疗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一年来,我院在卫生局的直接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卫生部、局关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有关精神,投身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广开医疗市场,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病人服务,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态度。严抓各种医疗质控指标,提高医疗整体水平有效减少医疗纠纷,杜绝了医疗事故的发生。现对本医疗医疗治疗和医疗安全工作总结如下:

一、切实改善医疗服务

加强医德医风和医疗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教育,使广大职工进一步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认真开展了内容为“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的“三好一满意”活动,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创新服务流程,优化诊疗环境。充实门诊医师,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坚持准时开诊,保证病人及时就诊。建立医疗费用公开透明制度,住院病人实行一日一清单制度,病人可以随时查询药品价格、住院费用等详细情况,深受病人的好评。

加强医患沟通,完善沟通内容,改进沟通方式,注重沟通效果,切实加强医院基础管理,建立健全医疗安全管理组织,落实各项核心医疗工作制度和安全措施,保证医疗仪器设备合法、合理、安全使用,避免发生医疗差错和事故。严格技术准入制度,规范医疗执业行为。认真贯彻《药品管理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加强药品、医疗器械采购、储存、使用的监督管理。

二、切实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医疗质量安全事关群众的健康安危,是医疗服务的生命线,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和永恒主题。医疗安全的进行首先要提高医疗质量,提升服务水平。加强医疗质量

管理,狠抓规章制度的落实,时刻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以质量安全为主题,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严格执行诊疗技术常规,把各项制度落实到各个环节之中。成立姚市镇卫生院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加强医疗文书质量管理,严格执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对病案质量实施全程监控和管理。制定姚市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考核方案,以落实奖惩机制,确保奖惩到位,对医疗服务质量考核成绩优异的科室或个人给予表扬和物质奖励;对医疗服务质量考核结果不达标的科室或个人除给予经济处罚和全院通报批评,强化“三基三严”训练,不定期举行各级各类人员三基考核,将医务人员的临床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进行综合评定,并将考核结果与个人考核挂钩,确保医疗技术人员自身技术素质的不断完善和更新,全面提高医务人员业务素质。

三、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规范医疗行为是核心

今年,我院从加强制度建设入手,结合各岗位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制度及考核细则,并制定职能科室、业务科室综合目标责任书,做到一级管一级,一级向一级负责的格局。明确责任,保证职能,做到责、权明确,利益适度,从而管理上做到了有章可循、有章必依,逐步完善管理上的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四、依法妥善处置医患纠纷

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把医患纠纷处置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成立了姚市镇卫生院医疗纠纷协调处理小组,依法妥善处理好医患纠纷。坚持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的原则,建立健全医患纠纷预防处置机制,周密落实相关防控措施,努力化解各类医患纠纷,防止因医患纠纷引发群体性事件和恶性事件。

五、强化安全措施,确保医院安全 期地对消防安全进行全面检查,对容易引发火灾、存放危险品及人员集中的场所重点检查(如药库、门诊、病房等),对消防设施进行定期维护更换,确保消防器材完好。我院实行院领导总值班制度,明确每人的时间段分工,值班期间要进行全院巡视,切实把防火、防盗、防破坏等治安防范措施落实到实处。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搞好不稳定因素排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制定人防、物防、技防应急措施,确保全院不出现重大安全责任事故。xxx卫生院 2012年10月15日篇三:2013年上半年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2013年上半年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总 结

年年初以来,根据医院2013年医疗质量管理委员 2013 会工作计划,拟定了各项工作指标,并逐步落实完成。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今后工作中不断改进和完善,现将2013年半年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总结如下:

一、依法执业管理: 为进一步加强依法执业的执行与落实,保障医疗安全,医事法规科加强对全院的依法执业进行检查、督导、落实、反馈、组织学习与落实,要求全年组织2-4次全院性法律法规学习,科室每月学习1-2次,全年定期组织全院性考试,学习内容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执业医师法》、《母婴保健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药品管理办法》及〈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等,要求每次学习有记录,加强执业准入管理,根据怀化市中医医院执业准入管理实施细则,要求各科主任严把入关,无执业资格人员必须在执业医师指导下进行执业,违反者严格按执业准入管理实施细则进行惩处。为应对上半年医疗纠纷和投诉不断上升的局面,6月至9月组织开展了医德医风教育活动。通过学习,提高了全院职工依法行医的意识,保障了医疗安全,医院医疗纠纷和投诉有了大幅度下降,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也得到了有效提升,至目前为止,今年上半年全院医疗纠纷发生10件,无

医疗事故发生。

二、制度建设: 继续完善各项制度,狠抓落实,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1、定期质量检查:医务科对全院各临床科室进行质量检查,把医疗质量管理的核心制度纳入质量检查内容:(1)首诊医师负责制的管理:检查接诊医师处理病人及时全面、疑难危重病人请示上级医师,他科问题邀请相关会诊情况,三级医师查房、交接班记录、疑难、死亡病例、术前讨论记录本的内容,了解各项制度执行情况。(2)加强前五位住院病种的管理:要求各科上报本科前五位病种并熟悉。(3)督促各科室根据本科专业特点,制定并实施常见病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4)病历书写和病案管理:严格按照《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要求,每周进行二次医疗文书质量督导检查,有效降低了缺陷病历率。为配合《病历书写基本规范》(2010版)的实施,及时组织医务人员进行了学习,并强调临床医务人员在患者出入院、各种检查和手术时做到详细告知的同时,必须将告知内容认真完整的填写在相应的知情告知书中。严格执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把运行病历的检查作为重中之重来检查,对住院病历、病案首页、医嘱单、首次病程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手术知情同意书、麻醉知情同意书、特殊检查及特殊治疗知情同意书、出院记录等内容作了相应的规定,把严重影响医疗质量,可能造成医疗

纠纷的隐患问题如病历书写及时性,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知情同意书上病人或病人家属的签名、抢救记录及涂改等问题,从医疗环节上堵漏防错,提高甲级病历率,不合格病历按规定处罚。

2、加强三基培训与考核制度的执行与落实 为提高我院的医疗技术水平,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年初拟定了三基培训计划,科室组织学习和全院性业务学习相结合,尽量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医务科每年组织2-4次培训学习,进行2次考核,定于6月和12月进行。

三、质量管理初见成效

1、实绩: 今年1-6月,门诊量15582人次,同比增长21.67%,急诊847人次,危重病例抢救31人次,平均留观时间2.8天;出院病人数为6241人次、同比增长10.68%;全院病床工作日为51210天、同比增长30.84%;病床使用率为93.46%,同比增长12.51%;,病床周转次数10.25、同比减少8%;平均住院天数9.87天、同比减少3.01天;手术例数为541例,同比增长8.03%;各种辅助检查和很多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胃镜检查452人次;服务理念改善了,加强医患沟通,促进了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医患矛盾减少,医疗纠纷下降,加强了对患者知情同意权及隐私权的保护工作。

2、医疗质量近半年来,全院总的来说,医疗质量较上 年明显改善,但仍有个别科室主任未认真覆行好核心制度,部分医生意识淡漠所致;病案质量,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及抗菌素使用上有所改善,很多指标明显提高。

3、服务(1)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近半年来,加强医患沟通建设,把医患沟通纳入质量管理范畴,要求医务人员在病人入院后即正式向患者或家属介绍病情,所作检查及治疗手段及本科、本院情况,使病人了解自己的病情及所住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认真听取病人或家属意见,把可取的意见或建议纳入今后的管理中。(2)找缺陷,抓整改,提高病人满意度 医院狠抓服务缺陷管理,从病人满意度中查找不足,对每条缺陷认真调查,落实及反馈,随时改进服务态度,以实际行动提高病人的满意度。(3)医患矛盾减少,医疗纠纷下降。

四、上半主要存在的缺陷

1、依法执业:部分科室给自己所指导的无执业人员签字不及时,在每月一次的督查或多或少均出现执业准入管理不严格情况。

2、医疗质量:(1)部分科室的医疗文书质量较差:主要表现在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与首次病程记录相同者多),术前讨论记录不规范上,打印病历常有出错现象。(2)抗菌素应用,部分科室未严格掌握指征存在滥用抗菌素情况。(3)门诊病历书写不规范,甚至有个别医师未书写。

五、持续改进措施

1、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加强督查力度,严格把好执业准入关,使各级医务人员自觉依法行医,依法执业。

2、加强各类质量管理制度的学习,提高医疗质量,做到诊断有标准,治疗有依据,从而达到减少病人住院时间和费用之目的。

3、继续做好《病历书写基本规范》(2010年版)的培训工作,提高病历书写质量。强化“三基三严”,不断提高医务人员业务素质和执业水平,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

4、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构建和谐的新型医患关系

5、做好住院病房搬迁前的统筹安排和协调工作。

墨江县人民医院医务科 2013年7月15日篇四: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工作总结 2013年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工作总结

年年初以来,根据医院2013年医疗质量管理委员 2013 会工作计划,拟定了各项工作指标,并逐步落实完成。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今后工作中不断改进和完善,现将2013年全年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总结如下:

一、依法执业管理: 为进一步加强依法执业的执行与落实,保障医疗安全,医事法规科加强对全院的依法执业进行检查、督导、落实、反馈、组织学习与落实,今年已举办医疗风险防范与医患沟通、传染病法律法规与传染病防治、医疗核心制度、医疗法律法规相关学习,并组织全院性考试,每次学习有记录,加强执业准入管理,根据茂县人民医院执业准入管理实施细则,要求各科主任严把入关,无执业资格人员必须在执业医师指导下进行执业,违反者严格按执业准入管理实施细则进行惩处。为应对上半年医疗纠纷和投诉不断上升的局面,8月11日至9月12日组织开展了医疗安全整顿活动。通过学习,提高了全院职工依法行医的意识。全年至今发生医疗纠纷6起,较去年有所上升,和投诉有了大幅度下降,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也得到了有效提升,二、制度建设: 继续完善各项制度,狠抓落实,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1、定期质量检查:医务科对全院各临床科室进行质量检查,把医疗质量管理的核心制度纳入质量检查内容:(1)首诊医师负责制的管理:检查接诊医师处理病人及时全面、疑难危重病人请示上级医师,他科问题邀请相关会诊情况,三级医师查房、交接班记录、疑难、死亡病例、术前讨论记录本的内容,了解各项制度执行情况。(2)加强前五位住院病种的管理:要求各科上报本科前五位病种并熟悉。(3)督促各科室根据本科专业特点,制定并实施常见病诊疗方案,下发14个病种的临床路径和3个病种单病种指标。(4)病历书写和病案管理:严格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要求,每月一次医疗文书质量督导检查,有效降低了缺陷病历率。为配合《病历书写基本规范》(2013版)的实施,及时组织医务人员进行了学习,并强调临床医务人员在患者出入院、各种检查和手术时做到详细告知的同时,必须将告知内容认真完整的填写在相应的知情告知书中。严格执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把运行病历的检查作为重中之重来检查,对住院病历、病案首页、医嘱单、首次病程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日常病程记录、手术知情同意书、麻醉知情同意书、特殊检查及特殊治疗知情同意书、出院记录等内容作了相应的规定,把严重影响医疗质量,可能造成医疗纠纷的隐患问题如病历书写及时性,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知情同意书上病人或病人家属的签名、抢救记录及涂改等问题,从医疗环节上堵漏防错,提高甲级病历率,不合格病历按规定与绩效挂钩进行处罚。

2、在我院外科及成都363医院协助下,我院及本地区首例脊柱腰1椎体骨折经侧前方入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钛网植骨、钉棒系统内固定术于今年上半年实施并取得圆满成功。同时我院还开展了多例脊柱骨折经后路椎板减压复位、钉棒系统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术,效果良好。

3、加强三基培训与考核制度的执行与落实 为提高我院的医疗技术水平,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年初拟定了三基培训计划,从外派人员进修,科室组织学习和全院性业务学习相结合,尽量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医务科每年组织2-4次培训学习,进行2次考核,定于6月和12月进行。

三、质量管理初见成效

1、实绩: 今年1-6月,门诊量43423人次,急诊10481人次,危重病例抢救成功率97.84%,出院病人数为4045人次,同比增长15.14%;全院上半年病床工作日为25627天、同比增长11.79%;上半年平均住院天数6.35天、同比增加0.23天;手术例数为3755(上年同期3476)例,同比增长8.03%;各种辅助检查和很多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胃镜检查1426人次,病理检查4142人次,病理细胞学检查898人次;放射检查42816人次,其中ct检查7315人次,阳性数为5689;心电图检查11539人次,b超检查13334人次;临床检验1257401人次,生化检查368865人次;服务理念改善了,加强医患沟通,促进了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医患矛盾减少,医疗纠纷下降,加强了对患者知情同意权及隐私权的保护工作。

2、医疗质量 今年以来,全院医疗质量较上年好转,但仍有不足,通过质量与安全检查发现主要是个别科室主任未认真覆行好核心制度,部分医生意识淡漠所致;病案质量,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及抗菌素使用上有所改善,很多指标明显提高。

3、服务(1)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近半年来,加强医患沟通建设,把医患沟通纳入质量管理范畴,要求医务人员在病人入院后即正式向患者或家属介绍病情,所作检查及治疗手段及本科、本院情况,使病人了解自己的病情及所住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认真听取病人或家属意见,把可取的意见或建议纳入今后的管理中。(2)找缺陷,抓整改,提高病人满意度 医院狠抓服务缺陷管理,从病人满意度中查找不足,对每条缺陷认真调查,落实及反馈,随时改进服务态度,以实际行动提高病人的满意度。(3)今年上半年全院医疗纠纷发生6件,无医疗事故发生。6起医疗纠纷赔偿金额小于去年同期水平。

四、主要存在的缺陷

1、依法执业:部分科室给自己所指导的无执业人员签字不及时,在每月一次的督查或多或少均出现执业准入管理不严格情况。

2、医疗质量:(1)虽病案质量甲级率>99%,但病历检查工作中仍发现部分科室的医疗文书内涵较差:主要表现在上级医师查房记录(内涵不足、术前查房对疾病诊断及手术方式选择的依据不足、用药分析不到位、与首次病程记录相同者多),术前讨论记录不规范上,打印病历常有出错、不及时、遗漏现象。(2)抗菌素应用,部分科室未严格掌握指征存在滥用抗菌素情况。(3)对于基本药物使用情况不甚满意;(4)医患沟通不详尽,未能充分交代病情状况、预后、治疗方案及备选治疗方案、预期花费等;(5)门诊登记工作开展不佳;

3、医技科室:(1)检验科有少数临床急需开展的检验项目尚未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疗技术水平发展;(2)医学影像科室对于影像学检查结果的肯定性不足,影响了临床科室确立诊断、选择治疗方式;(3)病理科冰冻切片、肿瘤病检尚未开展,影响了肿瘤性疾病的诊治工作;(4)内镜室开展肠镜较少,导致相应患者流失。

4、医疗安全:今年医疗纠纷发生6例,已多于去年全年水平,原因为:责任心不足漏诊、医疗技术缺陷、沟通不畅。责任心不足、沟通不畅。

五、持续改进措施

1、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加强督查力度,严格把好执业准入关,使各级医务人员自觉依法行医,依法执业。篇五:2012年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中医医院

2012年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2012年我院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新医改政策,以“主动作为创一流”活动为契机,以创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为目标,紧紧围绕“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宗旨,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医疗质量。同时不断加强医疗安全管理,排查医疗安全隐患,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努力实现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

一、医疗质量及安全管理

(一)严格落实医疗核心制度,强化医疗业务管理 医院建立了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院长是第一责任人。建立了

院科两级医疗质量管理组织的质量保障体系,科主任负责本科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医务科组织实施全面医疗质量管理,指导、监督、检查、考核和评价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定期进行医疗质量和安全教育,提出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并建立质量管理目标、指标、计划、措施、效果评价及信息反馈等。医院建立完善了医疗质量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管理,用《诊疗常规》、《临床路径》规范诊疗行为。严格执行每周一次的业务大查房、每月一次的行政大查房和节假日院长、职能科室、科主任巡查制度,及时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全年实现医疗业务量:门急诊 人次,同比增长 _%,住院_人次,同比增长_%,床位使用率_%,各类手术_台次,同比增长_%。住院治愈好转率_%,抢救各类危重病人_人次,抢救 1 成功率_%。全年完成部分县级领导干部和部分单位企业职工的体检工作,共计_人次。全县慢性病体检_人次,残疾人体检_人次。

(二)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我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三好一满意”为目标,完善了医疗服务的各项措施,做到安排合理、服务热情、流程顺畅,加强医患沟通,促进医患关系和谐,提高了病人满意度;积极改善就医环境,保持医院整洁有序。扎实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切实加强护理管理,规范执业行为,夯实基础护理服务,充分调动广大护理工作者的积极性,努力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三)开展了病历书写质量评比活动

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和《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进一步规范了病历管理。建立考核机制,每月对门诊处方、住院病历进行一次抽查评议活动,加强病历书写考核。住院病历甲级病历率_%,无丙级病历。

(四)强化了医院感染管理 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2013年版)相关要求,制定了各种应急预案,对口腔科、手术室、急诊科、内镜室和检验科等感染管理重点部门的加强管理和监控。制定了《医院感染管理手册》、《科室医院感染质量自查本》,成立了院感质控委员会,加强院感防控染管理工作,在生物监测、消毒、医疗废物回收、销毁等方面严格落实有关制度,医疗废物处理率为_ %,医院感染率为_%,全年开展现患率_次,实查率为_%,开展生物监测_份,合格率_%,每季度进行院感相关知识培训_次,参学率_%,全年_次院感理论知识考试,合格率_%,全年无大型院内感染发生。2

(五)加强急诊、急救工作

成立了以中医药人员为主的急救队伍,强化医务人员急救基本技能训练,医护人员能够熟练、正确使用各种抢救设备,掌握各种急救技术。加强我院科室间协调能力,以适应复杂情况下应急抢救工作需要。

(六)加强临床输血管理工作 加强输血管理工作,严格执行了《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及《医疗用血管理办法》等制度,严格执行输血技术操作规程,掌握输血适应症,科学合理用血,制定实施了控制输血感染方案。全年输血_人次,输血量_毫升,成份输血100%,无违规用血和输血差错事故发生。

(七)加强了临床检验质量控制工作

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科室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全面加强了实验室生物安全、质量控制和管理工作;提供了24小时急诊检验服务,满足了临床需要;对开展的临床检验项目进行了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评价。

(八)、传染病管理工作

按相关要求、规定及时上报各类传染病,全年共上报各类传染病_例,死亡病例_例,无漏报、迟报和谎报病例。疫情信息网络运行正常。

(九)加强医师定期考核

按卫生部规定,每两年对医师定期考核一次,对医师建立不良行医行为、污点记录档案,要求医师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医德医风。继续教育学分达标。2012年对_名执业医师、助理医师进行考核,全部合格。

(十)临床路径管理

针对医院实际,医务科制定了医院的中医临床路径管理规定,并牵头制定了_个试点专业,_个试点病种的临床路径实施方案,全年进入路径_例,入组率_%,变异_例,退出路径数_例,临床路径例数占全部出院病例数比例_%.平均住院日_天。

(十一)中医药指导工作

在县医学会的协助下,举办了_次全县乡镇卫生院及乡村医生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会,培训乡村医生共计_人,教学_学时,不仅使乡村医生能够熟练掌握并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而且农民群众对于中医药适宜技术也能够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充分享受到“少花钱,治好病”的实惠。

二、护理质量及安全管理

护理工作以病人为中心,提高护理质量,深化优质护理服务,确保护理安全为目标。

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通过质量控制阻断和改变某些不良状态,使护理质量始终处于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状态。坚持每月护士长例会;每季度护理质量管理会议;护理不良事件分析讨论专题会;护理、医疗、后勤多部门协调会等,严格按工作计划完成重点工作,总结上月工作中存在的优缺点,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认真落实护理核心制度,坚持每季度查房和疑难病例讨论工作。继续在住院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活动,住院病人满意度为_%。全年完成业务指标:抢救危重病人_人次,抢救成功率_%,住院病人数_人次,门诊观察病人_人次,静脉输液_ 人次,输血_人次,4 静脉推注_人次,肌肉注射及各类皮试_人次,导尿_人次,口腔护理_人次,洗胃_人次,氧气吸入_人次,超声雾化_人次,手术台次_台次,中医护理(拔火罐、艾灸条、中药外敷、中药熏蒸、功能锻炼、骨折愈合仪、耳穴埋豆、tdp等)_人次。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_%,急救物品完好率_%,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_%,褥疮发生次数为_,病人满意率为_%。

三、后勤及安全管理 以坚持“强化素质、完善管理、物尽其用、服务临床”的原则,保障后勤供应。加强了医疗设备、器械、水、电、车辆、和院内消防设施、通道管理,为医院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

四、医疗质量安全事件管理 开展全员医疗质量安全教育,提高了医疗安全意识。认真执行《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暂行规定》,《医疗质量安全告诫谈话制度暂行办法》,我院制定了重大医疗安全事件、医疗事故防范预案和处理程序。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的组织领导、管理机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及标准,明确人员配置要求,措施落实到位;对于重点部位、重点科室采取特殊管理和措施。医院定期上报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全年共上报_件。全年无医疗事故发生。全年无医疗纠纷。

2.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总结 篇二

关键词:医疗护理质量考评,制度,护理

医疗护理质量是生命的保证, 也是医院工作的核心, 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到位, 制度就能得到很好的执行, 而制度的执行是依靠适用的考评体系和考评方法来实现, 因此, 要做好医疗护理质量的管理考评, 落实是关键。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包括病历质量、感染控制质量、门诊、医技质量等。全面做好质量管理工作, 必须要有一整套完整的管理考评体系, 层层把关和落实, 让制度由单纯的纸质材料变成实际的工作, 制度的执行就不会流于形式, 并能很好地贯穿到实际工作中, 落实到每个环节和工作岗位上。我院是一所地市级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为适应日益增长的社会和病人需求, 根据卫计委的相关文件规定、医院管理年活动、“三好一满意”“三改二推一评议”等活动精神以及三级医院评价评审的要求, 结合我院实际情况, 建立医疗护理质量考评机制, 制定相关考评细则并适时修订, 做到与时俱进、持续改进, 满足考评的要求。为抓好环节质量, 我院把医疗护理质量的重心前移, 对终末质量的控制转为对环节质量的重点控制, 认真完成医疗护理质量的督查, 落实医疗护理质量的考评, 扎实做好考评管理工作, 从而实现有考评、有落实、有奖罚的管理机制。主要是从构建管理网络、分工落实;制定考评细则、明确考评项目;考评的实施与落实等几方面, 来实现真正落实医疗护理质量考评管理的工作;为了更有效地做好这项工作, 把每月或每季度的考评结果与各科室的奖金直接挂钩, 从而提高员工积极性, 制度能有效地运行, 医院也得到良性运转。

1 构建管理网络、分工落实

1.1 行政后勤工作的管理

由人事科、督查办 (挂靠医院办公室) 组织人员, 每季度对行政后勤科室进行督查、考核。

1.2 医疗质量的管理

临床、医技部门的医疗质量管理, 由各行政职能科分块管理分别考评, 考评总分为100分, 按行政职能任务的权重分配适当的分数, 最后由各职能科将考核评分结果集中到质量管理科 (下称质管科) , 由质管科再进行统计和汇总, 得出最后的评分。

1.3 护理质量的管理

由护理部负责全院护理工作的管理, 每月组织人员对优质护理和病房护理等两项内容进行考评, 各占100分, 分别进行考评。

2 制定考评细则、明确考评项目

2.1 行政后勤的考评细则制定

行政后勤的考评细则由人事科与督查办负责制定, 项目分为三类, 总分为100分, 一类占30分, 二类占24分, 三类占46分;具体考核内容:一类为相应的信息数据和指标;二类为临床、医技科室及院领导对职能科办事效率的考核指标;三类为职能科需要做的日常工作及临时性一些项目的完成情况。

2.2 临床、医技医疗质量的考评细则制定

临床、医技科室的医疗质量考评细则由质管科与相关职能科室协作完成, 根据各级主管部门文件规定、等级医院的评审要求以及医院的实际情况, 经院领导研究确定各考评科室所占比分的权重来制定考评细则, 考评总分为100分, 各职能科根据自己科所占比分, 每月对临床、医技科室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如下: (1) 依法执业、纠纷、投诉等项目。包括无资质医师不得出具各类诊断性检查报告等执业上岗, 规范行医项目;医疗差错、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处置管理;行风投诉管理等。 (2) 病案质量、临床路径与软件材料等项目。病案质量严格按病历书写规范的要求及核心制度的相关标准执行, 要求归档病历的甲级率在90%以上, 控制乙级病历和杜绝丙级病历。临床路径管理要求科室实行临床路径管理的病人占科室出院病人25%, 入组率为≥50%, 完成率为≥70%, 变异退出率≤20%。科室软件的管理要求各项记录 (包括质量管理、疑难、危重病例讨论、死亡病例讨论、交接班记录、业务学习等) 完整, 严格按规范记录。 (3) 感染控制考评项目。主要是对感染病例漏报, 感染管理的现场检查, 感染病例病原学送检率要求在50%以上, 重点部门的感染控制管理如手术室、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等要求严格按规范进行管理。 (4) 科研、教学管理以及规范化医师培训等考评项目。包括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三基”培训;教学管理, 科研管理以及新技术项目的管理。 (5) 合理用药、合理用血等考评项目。合理用药考核内容有现档、归档病历以及处方用药检查, 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卫生部相关文件标准要求及抗菌药物专项整治的要求, 一类切口抗菌药物使用率, 处方书写规范等项目;合理用血考核内容则按照卫生部《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执行等。 (6) 预约诊疗、病案归档的及时性及相关信息指标等考评项目。要求预约门诊就诊率>50%, 复诊预约率>60%, 其中口腔科、产前检查、术后病人复查等复诊预约率>80%等;病案归档的及时性、完整性;平均住院日以及其他医院每年核定的相关指标等项目。 (7) 安全保卫、后勤保障、设备设施管理维护等考评项目。安全保卫, 实验室安全防火防爆, 各种应急预案以及应急演练, 演练或安全事件的总结分析, 整改措施和组织落实;仪器、设备、试剂等证件齐全, 符合国家有关部门标准及准入范围, 仪器设备规范操作合格率100%;各种设备仪器有相应年度专业检测报告, 各项记录完整。

2.2护理质量的考评项目

分为优质护理和病房护理两部分内容, 优质护理的要求是临床护理管理、公示并落实服务、护士合理配备及弹性排班、实施责任制度整体护理、规范护理执业行为、简化护理书写、提高患者满意度、充分调动护士积极性以及一些奖罚项目等。病房护理要求月护理质量检查达标、感控管理如各项监测合格、有记录有分析、日常工作符合护理规范、落实核心制度, 差错的控制、压疮管理、顾客投诉和病人满意度管理, 三基理论和技能培训、出勤率、护士长的执行力等作为每个病房重点的考核内容。

3 考评的实施与落实

考评细则制定后由各考核科室确认后实施, 行政后勤科室的考评细则, 每个季度的前一个月由人事科发放到被考核科室进行意见征求, 经双方确认后出台下个季度的考核细则, 实现考核的动态管理;医疗护理质量的考评细则由考核科室制定, 在院内网上公示, 最后经院领导审批, 以红头文件的形式发放到各被考核科室, 考核科室根据文件内容负责各自的考核项目的考评, 每年根据新规定和新的精神做一次修订。

3.1 行政后勤工作的考评实施

人事科、督查办根据考评细则, 组织相关人员每个季度对各类指标对被考评科室进行考核评分, 一类指标根据各科室执行的情况按标准直接扣分;二类指标由临床、医技科室、院领导对被考评科室进行评分;三类由人事科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现场督查评分, 最后由人事科汇总各种评分, 把结果报领导审批后财务科执行, 财务科则根据各科所得的分进行奖金分配及核算发放。

3.2 临床、医技科室医疗质量的考评实施

每个月由各职能部门根据所负责的项目, 对临床、医技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考评, 第2个月初将评分情况经考核科室科长和分管领导确认后集中到质管科, 质管科再汇总各职能科的评分, 最后将评分结果报院领导审批后送财务科进行奖金核算。具体项目考评的责任科室落实如下: (1) 依法执业、纠纷、投诉等的考评实施, 由医务科与监察科负责考核。 (2) 病案质量、临床路径与软件材料项目的考评实施。病案质量由质管科组织质量管理人员, 定期和不定期督查。现档病案的检查, 每周2次从质管专家库抽调专家对现档病案进行督查, 主要内容是14项核心制度及病案书写规范, 检查发现的问题在2个工作日内书面反馈到各相关科室进行整改。归档病案的检查, 设立专门质量控制员, 对每月出院的病案进行抽查, 主要质量控制内容为丙级、乙级病案的单项否决项目, 首页填写的完整性以及其他缺项, 将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书面反馈到各相关科室整改。各科室则将整改情况于3日内书面反馈到质管科。每月末质管科组织质管人员, 针对1个月来各种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和评分, 并结合跟踪整改的情况制定今后的管理措施, 从而做到公平、公正、有效的考评。临床路径、科室软件的完成情况由评审办组织人员进行督查和评分。 (3) 感染控制考评项目的实施由感控科负责督查和评分。 (4) 科研、教学管理以及规范化医师培训等考评项目的实施由科教科负责督查和评分。 (5) 合理用药、合理用血等考评项目的实施。分别由药学部、输血科负责组织考核评分。 (6) 预约诊疗、病案归档及相关的信息指标等考评项目的实施由信息科负责考核评分。 (7) 安全保卫、后勤保障、设备设施维护等考评项目的实施。考核由保卫科、后勤保障科及设备维修中心等组织考核评分。

3.3 护理质量等项目的考评实施

由护理部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考核评分, 护理质量每月进行分类检查, 月末汇总评分情况。检查存在的问题采取现场直接与当事科室护士长面对面沟通, 明确整改内容并要求及时进行整改, 月末将各类检查存在的问题, 汇总后书面反馈到各相关科室要求进一步整改, 由片区护士长跟踪整改情况。护理部每月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制定整改措施。

4 小结

每个医院都会去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有完整的体系没有考评和落实考评, 就好像无人居住的房子, 久而久之房子和家具都会朽坏, 最后只能看到一个空架子。只有让体系中的每个监督成员融入到体系中, 各负其责, 严格把关, 对每个环节监控好, 评价好, 体系才能持续有效的运行。全面的医疗护理质量管理不是一个部门的事, 为了堵住管理上的漏洞, 必须是全院各部门同心协力, 齐抓共管, 通过各个部门互相监督、互相协作, 从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直到终末的管理, 对每个环节每个过程进行考核, 做到有考核、有落实、有奖罚就有促进。为有效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仅用法律约束是不够的, 在运用法律约束的同时通过医院内部的严格管理, 认真把好每道质量关, 开展强有力的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和医疗护理质量控制活动, 把每项制度扎扎实实的予以落实, 让每个人都认真对待医疗质量;通过层层检查和不断的督促整改, 使医务人员质量意识不断提高, 不仅对病人的诊疗有帮助也能有效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标准具有相对性和时限性, 应该追求标准的不断完善和改进, 注重各项指标的细化, 达到持续改进和适时管理的目的;建立一套相对全面、科学、完善、合理、可行的质量管理标准和评价方法[1], 引导医务人员关注医疗质量、防范医疗安全隐患, 对医疗护理质量改进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3.医院医疗纠纷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 篇三

[关键词] 医院;档案管理;医疗纠纷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64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703-01

医院档案管理历来是医院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医院病历档案资料是提高医疗技术,开展科研教学的重要参考资料,是奠定医院长远发展的宝贵历史资料。随着新的医疗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入,我国相关医疗纠纷法律的不断完善,人们的法律也意识也在提高。医院档案管理中的病历档案管理已成为处理医疗纠纷、鉴定医疗事故的重要证据和维权依据。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医药档案管理工作,既符合医院诊疗法规的要求、又为医疗纠纷提供客观的病案法律证据,同时为医院档案工作做到更加完善[1]。本文就医院医疗纠纷档案管理工作探讨分析如下。

1 医院医疗纠纷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随机选取本院自2005年2月至2011年10月发生的各类医疗纠纷事件15例,分析归来原因,以此探讨档案管理工作在应对医院医疗纠纷中的重要性。其中经鉴定为手术医疗事故隐患5例,包括骨科手术中应用钢板、固定螺丝断裂后查询医疗器械许可证、有效期及合格证等记录档案不全或缺失4例;手术后患者出现并发症死亡,但病历记录中抢救记录和死亡时间记录错误引发纠纷1例;另外10例医疗纠纷查看病历档案显示:病案管理中病历患者名字入院前后不一致,出现姓氏或名字错误及张冠李戴现象3例;医生病程记录与护理病历记录不一致,出现自相矛盾现象2例;病案中辅助检查单丢失或记录不全,给病案管理留下隐患2例;病案中出现病历记录不完整,包括临床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患者病情轻重记录出现前后不一,并且与上次病情记录相差巨大,埋下医疗纠纷隐患2例;病案内容中出现私自修改及涂改现象,引发医疗纠纷1例。由此,在病案管理中,任何一点差错记录、缺失均会引起医疗纠纷,并且不能提供合格地病案作为法律依据均会引起医疗纠纷,给医院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所以,在医改深化的新形势下广大医务人员及病案管理工作人员对做好病历档案管理工作起到关键,尤其在面临医疗纠纷时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显得更为突出。

2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现状

2.1 法律意识淡薄,医院档案管理未得到重视 在当前医疗改革的深化新形势下,医务人员不再是单纯地诊疗、救死扶伤的工作,而是既要规范诊疗措施,同时还要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现行的我国法律规定中《关于民事诉讼法证据的若干规定》文件中提到的“医疗事故争议诉讼无过错的适用举证责任倒置”进行判决。明确表明所有医疗机构具有在相关医疗事故争议中提供自己的诊疗证据来证明自己在全部医疗活动中的合法化、合理化[2]。而现实具体临床工作中部分医护人员法律意识淡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不能为自己的治疗措施提供切实的证据,尤其是医院档案管理未得到重视,在病案记录及保存中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没有按照医院档案管理相关法律去建立保存制度,不能为医疗纠纷提供法律依据,给医院或个人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2.2 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我国普遍存在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不足,尤其在医院的病案管理人才更加匮乏。目前多数医院尤其基层医院的档案管理人员基本都是医护人员兼职或其他非医疗专业人员在进行病案管理工作。这些人员相对缺乏医疗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对病历等档案管理的基本整理、录入及保存等工作专业素质欠缺,知识老化及学历层次普遍较低。同时在医院领导层在人才培养中忽视档案管理人才培养,导致档案管理审核、归档及保存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病案管理质量的提高和档案管理工作长远发展。在面临医疗纠纷时提供出不规范的病案档案,出现对医疗机构不利的法律证据。

2.3 档案管理制度缺失,病案质量偏低 由于缺乏相关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缺乏相关病案管理经验,尤其是医师及护士忙于诊疗措施,缺乏对病案重要性的认识,法律意识淡薄,出现病案书写不规范、记录不完整、医嘱记录不详细等问题,同时档案管理者保密性不强,病案资料随意让患者复印使用,尤其目前还没统一的病案管理模式归属于统一、规范的档案管理模式,出现对病历档案管理缺乏必要的技术指导,容易给医院档案管理带来医疗纠纷法律依据。

3 做好医院医疗纠纷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

3.1 依法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工作制度 病案管理中的病历档案是医疗纠纷中唯一的提供真实、有效及合法的法律依据。随着我国法制健全,人们的法律意识及维权意识日益增强。因此必须建立完善地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并且依照相关法律及条例依法对病历等档案进行管理。其管理内容包括病历中各种医嘱、记录、辅助检查依据及患者病情分析等完整地病案。尤其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于2010年3月颁布了《病历书写基本规范》[3],全面、系统、具体的就病历书写的基本要求、基本格式、基本内容;各级医师应记录的内容查房记录和责任;完成各项记录的时限规定等做了详细、明确的规定。临床医师及领导阶层应在档案管理部门制定详细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否则在发生医疗纠纷时,就无法举证以证明自己有无过失。

3.2 加强法律知识培训,提高档案馆者法律意识 档案管理着各种相关法律、法规学习与教育,档案管理人员应该认识到随着《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相关配套文件的颁布,在我国医疗卫生行业形成健全地的法律、法规体系。依法约束广大医务人员及档案管理者,增强保密性[4]。所以在工作中应自觉遵守法律制度,健全档案管理制度体系,制定适合本单位的档案管理措施。

3.3 強化医务人员病案书写规范及防范医疗纠纷的法律意识 结合本院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提高医务人员法律意识,健全病案管理机构和三级质控体系,制定适合本单位的管理措施,对病历档案书写、保管及使用等各个环节都要严密监控,核查管理制度,并防患于未然。同时,充分发挥中、高级职称的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骨干作用,经常指导下级医师,不断提高病历书写质量和技术水平,使每位患者的病历书写更规范,记录更完整,能体现本单位的诊疗水平及档案管理水平[5]。杜绝因书写漏洞或管理不善导致医疗纠纷隐患。

4 小 结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在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中依法保护就诊者的病历资料,并且具有长期保管的法律义务。因此,在医院医疗纠纷档案管理工作中具有双重性,即是一种科研资料,又是患者病情就诊的详细录的书面材料,尤其在发生医疗纠纷时,为法庭提供举证倒置的法律依据。而且这类法律文书不像普通文件一样,到期了就销毁。对医院档案管理类文件,也均应长期保存,以对医务人员提供学习资料及科研总结,也有利于医院医疗纠纷的解决。

参考文献

[1] 解俊霞.医院病历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中医,2010,13(7):1.

[2] 刘宇娟.病案管理如何适应医疗纠纷的新形势[J].中国病案,2005,6(12):20.

[3] 揭敏娟,王兴娟.关于医院档案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医院管理,2011,9(18):150.

[4] 燕军.医院病历档案信息的利用与保密[J].现代医药卫生,2006,22(4):29.

4.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总结 篇四

一、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及考核组织

1、成立院科两级质量管理组织 医院设立院医疗质量管理组织,院长负总责,分管院长具体负责,医疗科、护理部、医疗质量监控科及主要临床、医技、药剂组组长组成。负责制定、修改全院的医疗、护理、医技、药剂等医疗质量管理方案,制定适合我院的医疗工作制度,负责制定与修改医疗事故防范与处理预案,对医疗缺陷、差错与纠纷进行调查、处理。负责制定、修改医疗质量管理奖惩办法,落实奖惩制度。设立科级质控管理组织由医疗科主任、护理组长及其它各医疗小组组长等人员组成。负责贯彻执行医疗护理等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章,对科室的医疗质量全面管理。

2、健全二级医疗质量检查考核体系 成立医院医疗质量检查小组,由分管院长担任组长,医务科、护理部主任、医技科主任分别负责医疗组、护理组、医技组的监督考核工作。各科室成立医疗质控小组,对本科室的医、护、技质量定期考核。形成院医疗质量检查控制小组、科医疗质量检查控制小组二级质量检查考核体系。

二、注重医疗质量检查考核过程

院科二级医疗质量控制小组定期进行医疗质量工作检查考核,院级医疗质量控制小组每季度进行一次医疗质量检查考核,科级质量控制小组每月进行一次医疗质量检查考核,主要加强对各科室的医疗质量工作考核。医疗组主要考核在医生的医疗文献书写质量如住院病历、门诊病历 、处方等及疾病诊疗效果质量评价。护理组主要考核护理操作规范、护理医疗文献等质量。医技组主要考核各种医疗报告单的书写质量、疾病诊断正确率及影像资料等质量。建立健全各种医疗质量记录及登记。对各种质量指标做好登记、收集、统计。检查考核方式有每月的定期检查和节假日等关键时间的不定期检查。质量控制除终末质量外,还加强了对基础质量和环节质量的考核检查,医务人员的自我质控,科室间的互相质控,实现了全方位、多层次的质量控制体系。

三、分析质量考核结果,提出整改措施

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定期对医疗质量控制检查小组在医疗质量检查考核中的质量问题进行汇总、统计、分析,并结合医生的自我阐述,指出可能导致医疗质量问题的原因,针对可能的情况提出合适的整改意见。

四、建立质量考核效果双向反馈机制,落实整改存在问题

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定期向临床、护理、医技等科室通报质量检查情况及分析后提出的整改意见。科室医务人员根据质量管理小组对检查结果及整改措施的反馈情况,进行自查自评,认真分析讨论,按改进措施进行落实改正,质量控制检查小组认真复核医疗质量改正情况。

五、对照医疗质量管理奖惩措施,认真落实兑现

对于在医疗质量检查考核管理中,未能落实整改的和医疗质量工作做得较好的医务人员,对照医疗质量管理奖惩办法,奖优罚劣。措施规定不合格处方每页扣5元,医技申请单不合格每项扣5元,门诊病历未书写每份扣款20元,危急重病人手术病人未会诊扣款20元,手术未审批扣罚经治医生、麻醉师、手术室护士每人10元,病程记录缺记每次扣10元,麻醉记录未及时书写每次扣10元,住院病人辅助检查不全,缺检一项扣10元,影响医疗诊断加倍扣罚,医技报告单不合格每页扣5元,放射科*光片甲级率每低10个百分点扣5元,护理记录每缺记一次扣10元,出院病历迟交每份扣10元,丙级病历每份扣100元,交班报告缺记一次扣10元,整改不到位,复查后加倍处罚,等等这些措施都是为了保证医疗质量,以罚促提高。

六、强化“三基”“三严”训练,做医疗质量保障

组织卫技人员认真开展“三基”“三严”学习,每季度组织一次“三基”知识训练测试,每月进行一次业务知识讲座,定期、不定期开展全院医疗业务查房,开展疑难危重病例会诊讨论。建立学习管理制度及激励措施,明确“三基”学习考试管理与考核评先等工作挂钩。积极选送业务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医院把基本制度的培训作为医务人员继续教育的一项内容,在医技人员中开展基本医疗制度的学习活动,明确岗位职责及工作制度,抓实首诊首科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查对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手术审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病历书写制度、危急重病人抢救制度、会诊制度、技术准入制度等医疗核心制度的培训教育工作,在疾病诊疗护理过程中认真加强贯彻落实。

5.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总结 2 篇五

本我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在领导的指导下和医院各科的通力合作下,根据上级要求,按照年初工作目标,结合我院实际,着重抓了一下工作:

一、严格执行《医师法》,以医疗法律规范医务人员执业行为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严格我院医护人员的资格准入,技术准入,规定院内各级各岗医务人员必须持资格证、执业证上岗。同时要求各级各岗医务人员在执业中必须严格执业注册专业依法行医,从而杜绝了无证、跨专业、跨执业范围的非法行医行为。

二、认真开展医疗护理质量竞赛活动

1、为使活动深入开展,首先成立了医院活动领导小组和医护质量考评小组。我科为活动办公室,负责活动各级工作的具体实施,并以活动为契机,结合二甲管理标准,以医护质量为中心,制定了活动计划和实施方案,确保活动有计划、有目的的有序开展。

2、建立完善各级制度,使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按照活动要求,针对我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强化了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医疗纠纷报告制度、首诊负责制、输

血管理制度、病历质量管理制度、麻醉药品管理制度、三级查房制度、手术分级制度、审批制度等,从制度上规范了医务人员的执业行为,对防范医疗纠纷、确保医疗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加强医疗文书的质量管理

重点抓住院病历、处方质量、各科相关记录。针对住院病历格式不统一,病程记录内容欠缺,患者知情同意书签署不完善的问题,医务科按照《病历书写规范》,制定了我院《病历书写规范执行细则》和《医院病历质量管理方案》,对病历质量的管理,采取环节管理与终末质量管理相结合的方式。以环节管理为重点,充分发挥科主任的作用。坚持督促科主任每天查看病历,医务科、质控办每周至少二次到临床科室查看架上病历,每周五考评小组人员到病案室点评归档病历,每季度一次的病历展评,不定时请专家点评和讲解病历,提高我院广大住院医师的病历书写水平。今年以来,专家点评病历五次,全院病历专题会四次,院长、科长点评病历三百余份,通过上述措施,使我院病历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甲级病历率达93%以上。对处方质量的管理,严把临床医师处方权,书写规范等质量的管理,坚持每月考核制,对不合格处方一定给予相应的处罚,使处罚质量明显提高,合格率达95%以上。对各科相应的医疗记录和登记也是今年医疗文书的重点,质控办对照二甲标准,不定期到临床科室检查,督促各科主任按标准完善各种记录和文档的建

立,为创二甲奠定基础。

4、加强三基培训,提高医护质量。医护人员的三基水平与医护质量息息相关,因此,加强三基培训,提高医护质量,是我们管理工作的主题。我们充分利用专家的知识资源,请其做临床指导工作,教学查房、临床分析讨论、专题讲座等,全年组织此类学习二十余次。此外,加强医务人员的技能考核,考试重点对新近大学生、护理人员结合临床进行上岗前考试,上岗中考核和不定时考核等,一次奠定三基,提高医护质量,使广大医护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5、急诊应急能力增强

急诊救护分秒必争,为做到急而不乱,抢救工作到位,我科从医院实际出发,制定了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急诊做制度,健全了领导班子和救治工作流程。以“三先三后”原则开设了急救绿色通道,全年接诊急危重症病人上百例,无一例因抢救不力而发生医疗纠纷。

6、加强输血管理,确保用血安全

为确保临床用血安全,防范因输血带来的医疗纠纷,我科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用血技术规范》,制定了我院《输血管理制度》,健全了各科用血登记制度,审批制度,严把采血、用血、输血操作规程,上述措施确保了我院今年的用血安全。

6.医疗质量管理总结 篇六

2012年上半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总结

X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系2007年经区卫生局验收批准由原XX办事处卫生院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位于XXX,东平社区内。占地3600平方米,业务面积2500平方米,设病床40张。中心服务辖区XX个社区18001户,户籍人口共计54213人,流动人口约1.45万人,服务半径22.5平方公里。承担辖区居民的预防保健、全科医疗、健康教育、妇女保健、儿童保健、康复理疗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及应对相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

医改后在职职工XX人,在岗XX人,有执业资格医师XX人,全科医师XX人;注册护士XX人,全部为全科护士;取得医技从业资格技术人员XX人。科室设置按照省规范化建设标准设置有预防保健室、儿童保健室、妇女保健室、健康教育宣传室、急救室、全科诊室、中医诊室、康复室、口腔保健室、观察室、病房、医技等科室以及其他业务科室。

医疗质量是中心的立足之本,质量管理是中心的核心工作,加强质量管理、提高医疗质量是中心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我中心结合“医疗安全百日行动”、区卫生局医疗质量考核等工作,在医疗质量管理上狠下功夫,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医疗质量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现就我中心在医疗质量管理上的具体做法做如下总结:

一、健全管理组织

成立中心、科室两级质量管理组织。

(一)中心设立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负责完善医疗、护理、医技、药剂质量管理目标及考核标准,制定适合我中心的医疗工作制度,制定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方案,对差错事故与医疗纠纷进行调查、处理,制定质量管理奖惩制度,落实质量管理奖惩办法。

(二)成立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由各科负责人组长时时抓。负责贯彻落实质量管理目标,严格执行医疗卫生工作制度,定期进行科室质量自查与小结,充分发挥科室负责人在质控中的作用,从而做到医疗质量处处有人管,时时有人问。

二、完善管理制度

进一步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制定了中心核心制度以及相关科室技术规范,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工作方案、护理工作持续改进工作方案、医疗废物管理工作方案,抗生素合理使用工作方案等各项管理制度,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促进我中心医疗质量稳步提高。

三、实行院内考核评价

成立中心质量考评小组,采用多种形式检查、评价和考核,不断改进和完善质量评估,加强日常质控考评工作。由院长负责组织各科主任对医疗、护理、医技、药品、病案、院内感染管理,用了废物处置等进行监督检查、考核,每周一次。以及科室交叉检查、考核,加强节假日前检查,突击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责任到人。实行质量管理效果评价,考评小组每月对本院医疗质量进行效果评价,确定整改内容,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人,并向各科室反馈、督促整改落实。建立质量分析制度,及时发现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实行质量信息的反馈、通报制度,及时消除影响医疗质量的各种因素。

四、严格执行责任追究 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质量考评奖惩制度》和《向阳办事处东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考核办法》,对工作成绩突出者进行表彰奖励,对违规操作、出现差错事故、不能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的,追究当事人责任,进行相关处罚。

五、加强业务学习,强化技能训练

1、加强质量管理教育,增强法律意识、质量意识。一是结合每月一次的集中业务学习,开展质量管理教育,增强质量意识,并纳入个人考核项目。二是各科室定期组织本科人员学习卫生法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及卫生院有关规定。要在医疗质量管理中,及时总结和推广质量管理的好经验、好做法。

2、定期组织全体医务人员进行无菌技术操作、急救知识、急救技能培训,并反复操作和练习,做到人人掌握。把“三基”、“三严”的作用贯彻到各项医疗业务活动和质量管理的始终。

六、加强重点科室质量管理

加强重点科室和重点环节的质量控制,严格执行质量管理与技术规范。重点抓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院内感染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治疗室、住院部等重点科室的检查,及时查找中心感染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消除安全隐患,把院内感染降到最低程度。

2、加强急诊管理。加强人员、设施设备标准化配置,定期检查急救药品、急救设备,使其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完善急诊服务流程,增强应对急诊、重危病人的处置能力,提高急诊医务人员诊疗技术水平。

3、加强护理安全管理。认真贯彻落实《护士条例》,保障病人安全。贯穿“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重视基础护理质量,加强病情观察,强化护患沟通,提供用药、治疗、健康指导等规范服务,达到促进护理质量稳步提高的目的。

4.强化医疗废物管理:定期对中心各相关各科医疗废物处置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通报,限令整改,并对科室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通过以上措施,中心医疗质量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落实上级主管部门以及中心各项制度措施方面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中心将在区卫生局指导下,进一步查找不足,积极研究落实完善措施,把我中心医疗质量管理各项措施切实落到实处,取得更大成效。

7.浅析医院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工作 篇七

一、当前医院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

(一) 对医院医疗设备档案管理意识不强。

由于医院医疗设备档案不像医疗、科研、教学研究那样能直接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所以得不到医院领导职工的重视, 医院上下缺乏对医疗设备档案工作的正确认识, 档案管理意识比较淡薄, 忽视医疗设备档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另外, 一些医疗设备档案管理人员由于对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认为档案工作技术含量低, 在单位中不受重视, 许多医疗设备档案资料其实只是处于长期堆放的状态, 没有及时整理归档, 更谈不上利用。

(二) 医院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 部分医院对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只是停留在要建立医疗设备档案这一表层, 没有明确细致的规定和要求, 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十分不规范。这样既降低了医疗设备档案本身的价值, 又不利于提高医疗服务及设备使用和维护保养的质量, 也不利于提高医疗设备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 更不利于医疗设备档案的保存和利用。

(三) 资金投入不足, 管理方式落后。

医院档案室普遍存在经费投入不足问题, 呈现“三个落后”, 一是设施落后。二是管理技术落后。医疗设备档案管理仍停留在手工操作或半手工操作阶段, 不利于医疗设备档案的收集、开发和利用, 严重阻碍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工作的进步和发展。

(四) 医院医疗设备档案人员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部分医院拥有档案专业学历的医疗设备档案管理人员数量较少, 而且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知识陈旧, 不适应新形势下医疗设备档案发展的需求。还有一部分医院, 设备档案管理人员是由后勤人员兼任, 或者是由其它待业改行者担任, 而且大部分医疗设备档案管理人员都没有经过正规培训或学习。近几年, 随着从国外购置仪器设备数量的增多, 医疗设备的外文资料也随之增加, 由于不熟悉外语而使档案资料丢失的现象时有发生, 给医院造成了巨大损失。

二、优化医院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

(一) 加大宣传力度, 增强档案管理意识。

首先, 要加强《档案法》的学习, 增强医院干部、职工的档案意识, 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档案管理意识, 使其把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工作提到重要的日常议程上来。其次, 要加大医疗设备档案宣传工作力度, 逐步走出现有单调枯燥的宣传格局, 不断拓展宣传工作思路, 力求“新、准、深、快”。“求新”即不断更新医疗设备档案宣传手段和形式, 增强宣传的吸引力;“求准”即结合当前医院的中心工作和医疗设备档案工作实际, 找准设备档案宣传的切入点, 抓住时机机遇, 以取得最佳的宣传效果;“求深”即突出抓好设备档案管理规章制度的宣传工作, 推动医院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二) 健全完善制度, 筑牢档案管理根基。

首先, 要根据《档案法》的要求, 结合医院实际情况, 建立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制度, 使医疗设备档案的管理有法可依;其次, 制定医疗设备档案归档范围、分类大纲、保管期限等规定, 使设备档案的收集整理有章可循;最后, 医院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建立健全风险监控处置长效机制, 通过监督检查、人员考核、网络舆情等渠道, 加强对岗位职责行为、制度机制落实等动态监测, 及时发现日常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 及时查摆及时整改, 及时化解风险, 确保医疗设备归档文件的真实、系统、齐全、完整。

(三) 建立网络化系统, 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

一方面, 医院要设置独立的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办公室、阅案室、库房, 购置必备的计算机、打印机、除尘器、除湿器等配套设施, 创造良好的管理环境。另一方面, 医院应从实际出发, 选择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医疗设备档案管理软件, 建立具有高效率管理和开发利用设备档案信息资源能力的数据库, 开展医疗设备档案计算机著录、编目、检索、借阅登记、档案统计、公开发布医疗设备档案信息、提供宣传与指导信息、实现网络医疗设备档案信息咨询服务以及网上医疗设备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等多项管理功能, 实现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工作的网络化管理, 提高医疗设备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四) 加强领导, 强化人员培训。

8.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总结 篇八

[关键词]离休干部 医疗保险 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6-0458-02

一、地勘单位离休干部医疗保险管理现状

1998年1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8344号)》,开始对实行了近50年的机关事业单位的公费医疗制度和国有企业的劳保医疗制度进行改革,在全国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到2008年12月,城镇就业人员参保19996万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城镇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需求的新型医疗保险制度已经确立。各地地勘单位在职和退休职工,经过单位积极争取,参加了属地医疗保险属地统筹。

国发[1998]44号文第六条规定:离休人员、老红军、二等乙级以上革命伤残军人的医疗待遇不变,其医疗费用按公费医疗政策下的原资金渠道解决,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单独列账管理,支付不足部分,由当地人民政府帮助解决。

2000年12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转发中共中央组织部等六部委《关于落实离休干部离休费、医药费意见》(中办厅字[2000161号文),该文规定:企业和原来享受公费医疗的事业单位离休干部的医药费,实行单独统筹,即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之外,专门对离休干部实行的医疗保险统筹形式。行政单位和原享受公费医疗的事业单位离休干部的医药费,可维持现行资金渠道不变,也可纳入单独统筹。各地还可以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采取其他行之有效的离休干部医疗费保障形式。

该文同时规定,离休干部的医疗保障,由劳动保障部门统一管理。各地可以参照基本医疗保障的有关规定,制定和完善离休干部就诊、用药、报销等具体管理办法,既要保证离休干部医疗待遇,方便离休干部就医,又要加强管理,防止浪费。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督,确保离休干部医疗待遇的落实和资金合理使用。

为贯彻落实中办厅字[2000]61号文件精神,各省市、地市先后出台离休干部医药费保障和管理工作办法,将市属离休干部纳入属地医疗保险统筹,进行规范管理。

部分地勘单位经过积极争取,离休干部加入了属地医疗保险统筹。但是,一些地方医疗保险部门因为管理难度大等原因,拒绝接收中央企业及省直驻外单位离休干部加入属地医疗保险统筹。相当一部分地勘单位仍然采取原来单位内部医疗的管理模式,也有部分地区采取有地方医保部门审核后,发票在原位报销的管理方法。

离休干部未有参加属地医疗保险统筹的地勘单位,两种医疗保险制度并存,给离休干部医疗保险管理带来不少问题和困难。在职和退休职工实行的是新型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门诊费不再报销,而是以现金形式返回其医疗IC卡。离休干部不论住院和门诊,实报实销。所以,离休干部医疗保险监管难度较大,各单位职工参加属地医疗保险后,离休干部药费剧增,就拿我单位为例,7名离休干部人均药费连年均在5万元以上,单位负担沉重。

二、做好地勘单位离休干部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途径

离休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安排照顾好他们的晚年生活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坚持和完善“离休干部医疗待遇不变”和“单位尽责、社会统筹、财政支持、加强管理”的政策原则和工作措施,按照“严格管理,充分保障”的原则,把地勘单位离休干部医疗保险纳入属地化管理是做好离休干部医疗保险工作的根本途径。

离休干部医疗保险加入属地统筹,是离休干部医疗保险工作的一项改革,是沿袭多年的管理模式的变革,在具体的实行过程中,必然遇到各方面的问题,需要各部门有关人员配合。只有领导重视,统一协调,才能做好此项工作。

医疗保险经办人员,要积极同地方医保保险部门、老干部局联系,积极争取。加入地方离休干部医疗保险属地统筹。加入医疗保险属地后,地勘单位要积极筹措资金,按时缴纳统筹费。

管理人员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做好离休干部医疗保险属地化管理后的各项服务工作。离休干部医疗保险工作加入属地统筹后,并不意味着管理服务工作减轻,在两种管理制度的衔接过程中,服务工作量明显加大。离退休管理工作者要热爱离退休工作,把离退休同志当成自己的贴心人,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三、如何进一步做好离休干部医疗保险工作

做好离休干部医疗保险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这项工作不仅涉及到医疗保险管理部门,离休干部所在单位,离退休管理工作者,医疗保险定点医院,还涉及到医疗保险单位所在周边环境。

医疗保险工作者首先要强化学习、规范管理,加强自身建设。按照劳动保障部门要提高“五种能力”的要求,严格管理、规范程序、创新机制,使自身的业务水平和各项能力得到了加强;有关部门及工作人员,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做好此项工作。主管部门不能以管理难度大为借口,拒绝接受中央及省属驻外企事业单位离休干部参加属地医疗保险,应按照中央组织部、老干部局有关规定,把所有离休干部医疗保保险纳入属地化管理。同时,尽量简化管理手续,方便参保人员就医和基层单位管理工作。在离休干部医疗保险定点医院管理上,一些地市采取比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更为严格的管理办法,设有专门的门诊和住院定点医院,定点医院少了方便管理,却给离休干部就医带来不方便。特别是如腰椎突出等需要按摩治疗的疾病,门诊定点医院没有,定点医院较少,给离休干部就医带来不便。所以,主管部门要合理布置定点医院,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增设定点医院。同时,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医疗保障能力的不断提高,要逐步增加医疗医保保险药品和服务项目,方便离休干部就医。

在两种医疗保险制度衔接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做好有关政策宣传工作,对因两种制度衔接过程中出现的医疗保险中心不能报销的项目,单位要尽量同医保中心做好协商,适当放宽报销范围给予妥善处理。医务人员要加学习,尽快熟悉离休干部医疗保险管理知识,特别是自费药品目录学习,尤其是是注意甄别就医的离休干部是否参加了属地医疗保险。我单位离休干部参加属地医疗保险后,就发生过一名离休干部在住院就医过程中,主治医生按未参保人员给予治疗的案例,结果造成4000余元药品不能报销,给医院及就医干部个人造成经济损失。

加强征缴、健全制度,确保医保基金收支基本平衡。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是医疗保险的大坝,如果医保统筹基金入不敷出,将直接关系到医疗保险制度的健康运行。近几年来,我单位所在地因困难企业统筹基金不能按时缴纳,地方政府财政补贴资金不能及时到位等原因,影响离休干部外诊及门诊药费不能及时报销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离休干部医疗保险制度的运行。地方政府及离休干部所在单位,要按照离休干部“两个确保机制”的要求,高度重视离休干部医疗保险工作,积极筹措资金,按时拨付财政补贴资金,及时交纳缴纳离休干部医保统筹资金,确保离休干部医疗保险制度健康运行。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为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发展,离休干部医疗保障水平将不断提高,离休干部医疗保险工作必将不断得到深化和提高。

参考文献

上一篇:中学生写给老师的毕业赠言下一篇:开班典礼主持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