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约会的是与非

2024-10-28

第一次约会的是与非(精选11篇)

1.第一次约会的是与非 篇一

【英文标题】Ethical Laws“Yes”and“No”

【标题注释】中图分类号:DF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34(2001)06-0022-09

【文章日期】收稿日期:2001-03-20

【 作  者 】任喜荣

【作者简介】吉林大学  法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Law School,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Jil i n,130012

任喜荣(1970-),女,内蒙古满州里人,吉林大学法学院讲师、法学博士。

【内容提要】对于中国古代法的基本特征,人们的概括五花八门,然而“伦理法”的概括在近期获得了 普遍的认同。“伦理法”的概括应予肯定,但现有的理论解说存在着无法克服的理论困境, 因而需要进一步完善。“伦理法”的概括只有基于世界法律发展的整体背景,基于立法、执 法、守法等法律运行的全过程,才可能达致理论的完满。

【英文摘要】To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 of ancient Chinese law,people have several viewpoi nts,but“ethical law”is the common opinion.The article agrees with this opinion ,bu t it argues that this opinion has some puzzledom needing better important.The co nclusion that the ancient Chinese law is ethical law should be understood in the  development of worldwide law,should be understood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law f unction.

【关 键 词】化理法/伦理/道德/ethical law/ethic/moral

【 正  文 】

对于中国古代法的.基本特征,人们的概括五花八门,然而“伦理法”的概括在近期获得了 普遍的认同。本人赞同伦理法的概括,但认为现有的理论解说存在如下问题尚需解决:其一 ,将“伦理”与“道德”作截然的划分,将“伦理”视为中国古代的,“道德”视为西方的 、现代的,并以之作为“伦理法”的理论前提,是否有伦理学的基础;其二,在法律的道德 性是法律的内在规定性的理论前提下,“伦理法”的概括是否足以构成对其他法律文化类型 的区别;其三,伦理法着重从法律的精神和法律规范的内容出发界定传统法律的特征,并以 之与其他法律文化样

[1] [2] [3]

2.第一次约会的是与非 篇二

预装软件何以大行其道

预装软件在今天的智能终端市场上已经成为“新常态”, 如今市场上的每一部智能终端, 无论国际大牌还是国产品牌, 或多或少都可以看到预装软件的身影,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终端厂商为了进一步延展和发挥终端功能会预置自身研发的各类应用软件, 例如小米终端的应用市场、主题市场、智能家庭设备关联等。这一类型的预装软件通常是为了巩固消费者的使用习惯, 帮助自身更好构建“生态系统”, 甚至某些预装软件已经与终端的系统内核和硬件设备进行了深层的嵌入或捆绑。而此类预装软件并不一定适合所有消费者使用, 但删除之后可能会导致智能终端系统出现不可预知的错误或问题, 所以此类预装软件通常只是占用智能终端的存储空间, 在当前终端存储空间不断扩大和可扩展的情况下, 对消费者的实质性影响相对较小。

其次是第三方应用软件开发商为了更好抢在竞争对手之前“直接接触”终端用户, 往往采用预置的方式谋取先机。“渗透”是近年来智能终端应用软件业界的“主旋律”, 移动互联网应用与服务对社会各个领域的覆盖广度和深度日益加强, 消费者对线上与线下相互关联、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生活方式日益依赖。软件应用不断推陈出新极大丰富了消费者的生活、满足了消费者各方面的需求, 在极大促进消费者价值提升的同时, 也为自身获得了广阔的价值空间和直接或间接的收益。由于智能终端领域、特别是安卓智能终端阵营的开放性和自由性, 应用软件之间也存在明显的相互竞争关系, 在“快鱼吃慢鱼”规则主导的新环境下, 通过与终端厂商或销售渠道中间商合作的方式, 将自身的应用软件预置其中, 再配合时下流行的手机号作为应用号注册等直接便利的方式, 可以快速吸引消费者并获取真实有效、快速可达的注册客户。此类预装软件只要是正规软件, 其危害通常较小, 部分预装软件对于消费者而言还减省了下载安装的时间和流量, 对消费者而言也是一种便利。

最后是部分不良商家甚至不法分子利用预装软件谋取不当利益, 对消费者可能会造成经济损失、私密信息泄漏等危害。这类预装软件通常带有某种后门, 甚至伪装成一些知名、常用的软件, 利用消费者的信任达到欺诈目的。绝大部分正规终端厂商在预装软件方面虽然也有一定利益牵涉, 但至少会对预装软件的安全性、可靠性等进行审核准入, 而这些“黑软件”更多会借助管控相对松懈、逐利性更为明显的中间渠道作为合作对象, 在智能终端出厂之后到消费者入手之前进行“埋雷”、“藏毒”, 或是通过预留后门的方式, 继续主动推送不良软件到消费者终端上以谋取不当利益。

综上所述, 不管出于何种目的, 预装软件的存在实际上对消费者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而工信部要求预装软件必须可卸载, 也符合消费者的利益。但是随着智能终端制造技术门槛的降低, 智能终端销售流转过程中的管理难度加大, 使得该规定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难以落地, 而且该规定只有要求和倡导, 没有违规惩处的铁则, 威慑力和强制性作用并不给力, 因此这样一份规定究竟能有多大效用, 确实要打个问号。

如何防范不良预装软件带来的危害

不良预装软件和电话信息诈骗、手机病毒一样, 已经构成了对消费者权益的侵害, 而对自己购买的智能终端上所安装的各类软件可自主处置, 理应是消费者的基本权利。要防范不良预装软件带来的危害, 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方面着手。

首先是主管部门不能“以发文替代管理”, 要有手段将规范落到实处。智能终端上的不良预装软件甚至是恶意软件虽是管理的新领域, 但与之前在PC上的同类软件本质相同, 而且也具备线上、线下的可追溯手段, 因此司法介入和联合执法打击不良预装软件是整治的根本保障。

其次是消费者自身应当具备一定的智能终端基本知识, 或是通过可靠的途径购买智能终端。由于安卓系统的开源性使得应用软件市场存在难以管控的先天不足, 完全依靠行政和市场手段也无法杜绝鱼目混珠的现象, 因此具备一定的智能终端基本知识虽是无奈但却有效, 例如安卓系统上通过获取Root权限来取得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完全掌控权, 这种行为是一种存在风险的“双刃剑”, 如果不具备一定知识就贸然实施, 可能会造成更大的风险。此外, 在智能终端上安装各种安全软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监控和防止不良预装软件的危害, 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这些安全软件本身也并非万能。

最后是主管部委、终端厂商、运营商等应当充分借助自身的优势, 加大对安全的关注和投入, 加大信息透明公开和消费者教育的力度, 将不良软件、恶意软件暴露在阳光之下是提升消费者防范意识的重要手段, 同时也帮助消费者了解突发问题的处理途径和流程。

3.“分床族”的是与非 篇三

生活实例

张小姐和王先生结婚一段时间了。张小姐发现丈夫有打鼾的问题,晚上睡觉时有一些影响。后来,夫妻经过商量,决定分床而睡,从而成为了“分床族”。

小雯和小亮结婚后,发现俩人睡得并不舒服。单身时,他们都是一个人睡大床,感觉非常自在和舒服。婚后,两人同睡一张床,感觉空间小了,反而睡得不如从前了。而且,两人睡时都“好动”,常有把对方挤到床边的情形。最后,经过商量,两人决定分床而睡。

为何会有“分床族”

从这两个事例中可以看出,产生“分床族”的原因,虽然包含了追求自我独立的主观意愿,但也包含了各种客观因素,比如个人生活习惯的不同、为了睡觉舒服等等。“分床族”的产生还有很多原因。比如夫妻一方值晚班,为了不打扰已经休息的一方,可能会选择分床或分屋睡觉;还有人是想用分床而睡营造出“小别胜新婚”的气氛……

当然,“分床”的原因也可能代表着夫妻不和,甚至意味着冷战、分居、离婚等。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夫妻分床而睡,会尽量避免被别人知道,因为大家都会认为这是一件不好的事。但目前流行的“分床族”的说法里,并不包括这种情形。“分床族”在一些家庭,尤其是在“80后”的夫妻生活中,被赋予了新含义:即分床而不分爱,分床而不分性。“分床族”不仅是一种爱情的手段,更是一种生活状态,是人们对待婚姻自然而然的态度。他们认为,不是睡在一张床上才是爱情,给对方空间、让对方睡好才是爱的体现。

总之,“分床族”的夫妻对婚姻的态度更加顺其自然。在他们眼里,婚姻的意义并不在于两个人腻在一起,也并不是结婚后就要强行介入彼此的生活,而是更加注重生活质量,注重精神层面上的交流、互敬和相知。

把握好“分床”的分寸

笔者认为,是否睡在同一张床上或同一间屋内并没有大的问题,分床而睡只是一种形式,属于两个人的生活习惯而已。只要夫妻之间能够维持正常的感情生活、注重情感的交流,有着和谐的性生活,同床而眠还是分床睡并不重要。

当然,如果决定当“分床族”,还是要把握好度,不要过了头,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分床而睡的夫妻们一定要注意遵守最初对于分床的定义,记住分床的初衷。不要因为夫妻生活中的一些矛盾,就使分床变了味,把它变为要挟、冷战的工具,以此来拒绝彼此间的交流或是逃避对方。

2. 不要因为分床而睡忽略了夫妻之间正常的性生活。那样等于把分床变成了分居,从而渐行渐远,甚至最终走到离婚的境地。

4.第一次约会的是与非 篇四

日前,清华大学推出自主招生新政:全国592个国家级贫困县的所有中学,均可推荐一名考生参加清华大学的自主招生,最高可享受60分的分数优惠。与清华相比,人大自主招生政策,异曲同工,同样向贫困地区的贫困生“倾斜”,同样是“照顾”寒门学子,而人大的政策更细致更具体。

首先,这是对以往制度设计的纠偏,是对不合理规定的及时矫正。众所周知,由于优质教育资源不均衡,但凡名中学,往往都集中在城市,如此一来农村孩子自然无缘被推荐。相对于名校,农村学校的优秀学生集中比例,确实相对要少些,但并不代表没有优秀学生,如果获得推荐资格的都是名校,都是城里生,这对非名校生、农村孩子自然不公平。

其次,不少农村孩子相当优秀,正如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所称:“不能一谈到素质就是说唱歌好、跳舞好,农村的孩子更知道尊重别人,更能吃苦,更知道感恩,这是比会背一些诗歌、多解一道数学题更高的素质。”从冷落寒门学子到“照顾”寒门学子,这是一种制度性纠错。

最后,这是高校的自主招生,不妨充分尊重高校的自主权。近年来,坊间热切希望高校多一些自主权,少一些行政干涉,高校自主招生如果连向农村孩子“倾斜”的权利都没有,何其悲哉?!自主招生并不影响统招,尊重高校的自主权,也许那些偏才怪才才能脱颖而出,那些农村孩子才能多一些机会,当然前提是招生公平透明,应充分以教育公平为旨归。

至于有网友盯着“三代之内无大学生”,颇有微词,也大可不必,人大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想招到真正的寒门学子,是改变“寒门难出贵子”的尝试,无可厚非。当然,人大的招生新政可以步骤再大点,何必非要要求三代内无大学生?

王石川 南京 媒体评论员

在承认“人大”目的正确的前提下,公众的种种反应,或惊呼雷人、或大声力挺,无非是为苛求一种“最优效果”。须知,倘若操作失当,任何正义的动机,也会畸变乃至消亡。

之于自主招生,有限的“升学福利”,必得通过一套遴选机制分配。但现在的纠结是,以何种标准分发指标,公众、校方似乎都缺乏明确认知。可以说,“三代无大学生”,恰是思维紊乱、共识无存的产物。在“雷人”的表述背后,人大的.考量逻辑其实极易揣测:“将深造机会给予最需要的地方!而从未出过大学生的家庭,当然最憧憬出 ‘跃龙门者’”。此等思路看似并无不妥,却无形间将“高等教育”视作“救济性物资”。其潜台词是,因为“亟需”所以“投放”……

那么,难道只有“三代无大学生”的家庭,才会渴望“名校学历”吗?事实上,有太多家庭需要关照,而“三代无大学生”,显然并不比“贫困”等标签,更具感染人心的能量。 “三代无大学生”,该家庭也极可能殷实、富庶;而纵使祖上“金榜题名”,亦无法确保子子孙孙不陷困顿。必须厘清的是,自主招生的政策倾斜,并不是为了将“高校深造”作为一项无上荣耀让更多家庭分享,而是试图藉此弥合阶层固化、两级对立等社会硬伤。

在重申初衷之后,必须为“圆梦计划”划出最合理的目标群体。然而你会发现,这只能是徒劳的尝试。在当下,在欠发达地区,“名校学历”的“最需要者”是不存在的,或曰每一个孩子都是“最需要者”。人大的误区在于,依照想象、主观圈定并不实存 “最需要群体”。其后果是,所谓“教育救济”,因排斥寒门学子间最充分、最公开的竞争,而变得暧昧不清、厚此薄彼起来。

5.斯金纳和强化理论的是与非 篇五

斯金纳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科学主义者。在科学与人文的争论中,他坚定不移地站在科学一边。对几千年来人文主义的发展,他几乎予以全盘否定。在他眼里,科学研究飞速猛进,已经把人送到了太空,把世界带入了电子时代,然而,人文研究却依然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构建的迷宫里转圈。所以,当下急需的是用科学方法来改造人文研究,放弃以往从心灵、自由、尊严、人格、个性等角度探究人类奥秘的方法,因为它们统统不能采用科学的度量方法。心理学应当与物理学、生物学没有什么两样,都是科学的天下。

传统的人文研究认为,事实判断是客观的,是真假判断;价值判断是主观的,是伦理判断。前者可以验证,属于科学范畴;后者不可验证,不能采用科学方法。而斯金纳以自己的实验说明,任何价值判断归根到底都是事实判断,任何道德规范归根到底都是客观的相倚性联系。举例说,“诚实是美德”,这似乎是纯粹的价值判断和伦理规则,但是,“斯金纳箱”告诉我们,这不过是“说实话能得到正强化”的事实而已。所以,斯金纳认为,人类没有什么自由意志,不能用那些无法测度的主观感受来研究。说到底,人类是环境的产物,人的一切行为,包括人类创造的文化,都可以从环境与人类的互动中寻求科学解释。科学的基本要求,就是放弃一切主观臆断,而代之以客观的观察和实验。解决社会问题,要靠把科学引入人性研究来入手。从这一角度看,斯金纳认为“人是机器”这个命题是正确的,人类行为具有物理性质。换句话说,人文研究完全可以从科学的决定论出发,探讨人类行为的因果关系,使心理学取得与物理学、生物学类似的进展。从莱布尼茨到伏尔泰再到弗洛伊德,斯金纳认为都不值得一提,而从伽利略到牛顿再到达尔文,才真正代表了人类知识的进步。所以,斯金纳认为,以往人文学者津津乐道的价值因素和事实因素的区分,是一种虚幻的区分。他甚至斩钉截铁地宣布,价值因素也就是事实因素,人性也就是物理性。

对此,有个美国学者不无讽刺地说:“美国心理学已经用给人类赋予鼠性的观点替代了给老鼠赋予人性的观点。”而斯金纳对此坦然承认,并不辩解。他的大部分实验都是用白鼠和鸽子做的,但他的著作却基本上是论述人类的。他强调,人类与其他动物的区别,仅仅是发达程度的区别。所以,他以动物实验论证人类行为,更喜欢用“生物体”或“有机体”这些词汇。用一句调侃的话来说,在斯金纳眼里,你比小白鼠更复杂,不过是因为你的面部表情比小白鼠更多一些而已。既然人和动物没有什么两样,那么,也就没有所谓的自由和尊严。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斯金纳的偏执在什么地方了。正是这种唯科学是从的追求,使斯金纳在学术上做出了巨大贡献;也正是这种对科学的执著,使斯金纳受到广泛的甚至是尖锐的抨击。无偏激则无深刻,无中庸则无管理。没有这种偏执,他就无法赢得他在美国心理学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地位;而正是这种偏执,使他在管理学中只能取得狭隘的一席之地。尽管这个一席之地是十分重要的,但激励并不等于管理全部。甚至仅仅在激励领域,斯金纳也只是其中一派。如果要把他的理论推而广之,那就有可能使管理学面目全非。

但斯金纳自己却不这么想。实验室针对白鼠和鸽子取得过令人信服的效果,所以没有理由认为这种想法在人类中就行不通。既然我们可以通过控制阳光和水分来决定植物生长的速度和方向,那么,我们也可以通过控制强化物来决定人类的行为和发展。他有自己依据科学推论出的道理,在他自己家里,斯金纳曾经进行过类似实验,而且实验的对象就是自己的小女儿。他为女儿德博拉设计了一个名为“空气摇篮”的机械保姆,基本原理就是一个放大了的斯金纳箱,用来对女儿进行行为强化。而且斯金纳还专门将这一实验撰文发表于《妇女之家》(Baby in a box. Ladies’ Home Journal, October 1945)。正是因为这一缘故,有人认为,斯金纳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到他抚养女儿的过程,就好像泰罗的科学管理中对效率研究的案例陈述。

斯金纳抚养女儿的这种做法受到广泛的批评,但他本人并不服气。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的追求,而且他还想把实验做得更大,

1948年,他出版了一本小说《瓦尔登第二》(写于1945年,正是他给女儿做实验的年份)。他写这本书只用了7周,但三年后出版的这本书却卖出了上百万本。这部小说的名称,来源于梭罗的名著《瓦尔登湖》。梭罗在他的书里,描绘了一个美国的世外桃源。而斯金纳却豪情满怀,希望通过严格的人为设计和训练,实现《瓦尔登湖》的理想。在斯金纳的这部小说中,他用完全科学的行为主义方式,按照自己的实验室原型,设计了一个理想社会的社会制度、政治制度和教育制度体系。在他的笔下,在这个想象中的千人公社中,人和人完全平等,孩子从出生起就受到科学的强化,强化的方向是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强化的目的是增进公共利益,由此而诞生出一个和谐而健康的社会,替代了现实社会的种种弊端,监狱犯罪精神病之类在这个公社统统找不到,甚至连酒吧也没有。而这种全新的社会,是严格遵循科学方式,用操作性条件刺激不断强化形成的。这本小说轰动一时,同时也备受争议。许多大学生相信他,有人后来还在弗吉尼亚按照小说的描写组建公社来进行社会实验;但许多学者也对他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和质疑,认为这种乌托邦理想会走入《1984》式的迷途。可以说,这本小说,是美国版的《乌托邦》或《桃花源记》(有人甚至把这本书直接意译为《桃源二村》)。所不同的是斯金纳的设想不是一种单纯的愿景描述,而是具有技术细节的操作性描述,他所向往的理想社会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人为安排的。弗吉尼亚的实验结果没有下文,无疾而终。

问题是,谁具有控制每个人乃至每个行为细节的权利?当然,按照斯金纳的操作性反射理论,人的行为是自主的。人还是人,并不等于巴甫洛夫的狗。然而,这种自主性完全由环境因素所决定。那么,环境因素又是如何形成的?斯金纳以“环境塑造人”和“人的行为创造环境”这样一种互动关系来说明。然而,从斯金纳最崇拜的科学立场来看,这种论证恰恰陷入了循环论证的死胡同。

所以,强化理论的是是非非都随着这种科学化的追求而出现了。一方面,斯金纳用强化理论为激励提供了严密的实验论证,促使着激励理论和激励实践的迅速发展,而且在现实中获得了明显效果。但是另一方面,强化理论带来的弊端也随之出现。对技术的过于重视,用数字方式给自己确定位置,不管什么都要找出方程式似的因果关系,按照标准化的考试分数确定一个人的优劣,包括复杂的内驱力,都能以数学方式给出模型。甚至连日常生活中都渗透了这种科学式的衡量标准,如用胆固醇和血压血脂的高低替代了复杂的健康概念。如果遇到说不清道不明的不科学现象,人们的习惯是绕开它。这些偏失,随着强化理论乃至激励理论的精确研究而弥漫于管理学之中。

在一个思想多元化、学术多元化的社会,类似斯金纳式的偏执并不可怕。但是,假如只有一种声音,假如只承认一种理论正确无比,那就会有点可怕。美国有人批评说,“瓦尔登第二”那种组织严密的公社,会使人不寒而栗,而公司的总部大楼,不过是有停车场和咖啡室的巨型斯金纳箱而已。对于强化理论,也有人批评说,过于迷信这种理论,实际上是以刺激方案代替了复杂多样的管理。这些批评,都使人警醒,从而防范管理学走入单一依赖强化理论的失误。我们有理由怀疑,如果只有斯金纳一种声音,如果管理学在接受强化理论的同时排斥其他思想,那么,这个世界,就可能变成巨大的实验场,人类和白鼠鸽子没有什么差别。当人们为自己的创造力沾沾自喜的时候,实际上同那些在笼子里“自主地”踩踏杠杆的动物没有什么两样。

所以,斯金纳的成就,同这些批评紧密相关。可以说,没有对斯金纳理论的最严厉的批评,也就彰显不出这一理论的价值。正是这些批评,可以使斯金纳的理论找到比较合适的定位。就拿在管理学中有重要作用的心理学而言,有斯金纳追求的科学化,就有马斯洛追求的人本化。这两种不同方向,是推动心理学以及管理学发展的必要张力。管理学的真正起点,管理学的内在逻辑,都必须建立在这样一种信念上,即任何理论与方法的合理性与适用性都有局限,都有其边界。没有一种理论能够包打天下,没有一种思想能够支配一切。只要放在有限的范围内,即经验已经证明适用科学的范围内,斯金纳的学说,依然光彩夺目。

★ 斯蒂名人名言

★ 新学斯计划书精选

★ 理论学习制度

★ 杜拉斯语录拉斯关于

★ 豪斯医生经典语录

6.是与非美文欣赏 篇六

很多人,对很多并不是亲眼所看到的事情,都是很轻易地下着自己的判断,总是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强加于事情上,然后对事情说着是与非;同时,总是认为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还要用很多的理论加以佐证自己的观点,以明示着自己的观点正确性。但是,他们却忘了,这件事情的本身,就是他们根本从来都没有亲耳所听、亲眼所见,只是道听途说,就轻易地下着自己的结论。这个时候,他们说着别人的是与非,其实是他们心里的是与非。

这样的事情,存在于很多人的心中,存在于很多事情中,存在于很多的误判中,也存在着很多种情况。其中的一种情况,很有可能的是,很多人,都不想要追究着事情的真相,只是想要参与进去。这是出于什么心里我不知道,很有可能是担心别人会把他们忘了,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就轻易地发出着自己的声音,全然不会顾忌别人的感受,也不会想知道这件事情的对和错,是与非,只是想要刷一下自己的存在感而已。这样的人,是没有什么是与非的观点。在他们看来,很多人,很多事情,都是他们可以利用工具。工具利用的结果是,他们凭借着这件事情出名了,得到了足够的利益;而是与非,已经并不重要了,因为他们得到了利益,这就足够了。至于是与非,对他们来说,是根本上就不存在的东西。这样的人根本就没有是与非的观念,有的只是自己的利益而已。或者说,他们只是考虑着自己能够从这件事情中是否能够捞取足够的好处。

还有一种情况是,这件事情的是与非,对于一些人来说是没有任何的好处,也不可能从中获得什么利益的。但是,即使是没有好处,有些人也看不得别人得到好处,看不得别人比自己优秀;所以,就开始极尽破坏之能事,满口的胡说八道,把很多的矛头,都指向对的`那一方。最后被别人发觉了,还要进行着分辨,说着自己的理由;即使最后的结果对和错是一目了然,依旧还有说着自己是对的,别人都是错的。然而,这对他们来说,整件事情是无法获得任何的好处。这样的人,是出于什么样的心理?弄不明白,也不可能会轻易地下结论,毕竟我不是这些人。而是与非,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个工具,他们一个人的工具而已,就是攻击别人的工具。

第三种情况是,很多人是人云亦云。这样的人是可恶的,而且是可怜的。因为是与非,在他们的眼睛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别人在说什么。难道他们就从来都没有自己的判断?难道他们就没有弄清楚什么是是与非?这一点,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结论。可是,每一个人都知道别人的内心里面的想法,所以,不可能会轻易的下结论,否则,就会和这些人并没有多少区别,也没有多少是非观念。

第四种情况是,很多人即使是参与,但是,却很着急这里面的是与非。可是,很多事情,很多时候,都是正在发生,而且还在发生,只是有人知道了这个过程,就匆匆忙忙地得出了结论,就匆匆忙忙地想要告诉别人,这件事情的对和错,是与非。是他的错?是别人的错?

7.欧洲银行“压力测试”的是与非 篇七

欧版“压力测试”

由欧盟各成员国银行业监管机构以及央行的代表组成的欧洲银行监管委员会 (CEBS) 是欧盟银行业“压力测试”方案的制定者和推动者。按照CEBS日前的声明, 欧盟将在今年9月前完成对区域内银行的压力测试。据悉, 虽然CEBS像美联储一样宣称“压力测试”将瞄准占有重要地位的大型银行, 但实际操作过程仍与美国进行的银行“压力测试”有很大差别。

第一, 目的不同。美国版“压力测试”主要是评估银行在未来2年内由于贷款、自营投资及表外业务的损失可能对其资本金的影响, 并从中发现单个银行所需补充资本金的数量。而欧洲版“压力测试”并不要求盘清各个银行的资金需求, 而是检验银行系统的风险承受能力, 即显示整个欧盟银行部门的弹性高低。当然, 监管者仍有可能在测试后要求银行增加资本金。

第二, 假设清晰度不同。美国版“压力测试”假设了两种情景。一是“一般性假设”:2009年GDP增长率-2%, 失业率8.4%, 房价下降14%;2010年GDP增长率正2.1%, 失业率8.8%, 房价下降4%。二是“糟糕性假设”:2009年GDP增长率-3.3%, 失业率8.9%, 房价下降22%;2010年GDP增长率0.5%, 失业率10.3%, 房价下降7%。但欧洲版“压力测试”至今而且今后也不会公布测试环境, 背景依托模糊。

第三, 资本金要求不同。美国版“压力测试”既要求银行一级资本金率达到6%以上, 又要求其核心资本金率在4%以上, 而且这两条必须同时满足, 否则银行必须扩充资本金来满足这两个要求。但欧洲版“压力测试”只要求银行维持4%的核心资本充足率。资本金要求的不同反映了测试标准的严格度。核心资本金和一级资本金的区别在于:核心资本金排除了优先股以及和优先股具有类似属性的证券。

第四, 使用工具不同。美国版“压力测试”完全将压力测试作为唯一的工具以评价银行的资本金状况, 最终相关修补政策的依据也完全以压力测试的结果为准。而欧洲版“压力测试”只是评价银行风险承受力的工具之一, 在风险评估过程中还将使用其它各种工具, 因此, 最终所采取的相关政策可能以多种评估工具的加权结论为依据。

第五, 结果透明度不同。美国版“压力测试”具有很高的透明性, 最终公布了19家大型银行中有10家共需750亿美元额外资金的事实;但欧洲版“压力测试”不会公布任何一家银行的测试结果, 而只是要求欧盟27国的银行监管者把本国银行系统数据向各成员国财长和欧盟执行机构报告。

第六, 救助方式不同。美国版“压力测试”试图要求银行在测试发现自身资本金“差距”后主要通过私人市场的融资进行解决, 旨在消除市场的“国有化”顾虑;而欧洲版“压力测试”并不强调市场化的融资问题, 清晰地表明了欧洲国家试图通过“国有化”实现对“问题银行”的救助。

差异化背后

美国所进行的银行“压力测试”已经赢得了包括IMF在内的国际金融组织的认同, 也正是如此, IMF要求欧盟采用美国做法对欧洲银行进行“压力测试”。不过, 尽管欧盟采纳了IMF的建议, 但却最终抛出自己的“测试”版, 其中蕴涵着许多主观与客观因素。

第一, 美国“测试”版不一定适应于欧洲。一方面, 整个欧洲并不像美国那样存在强大的政治推动力去逼迫银行提升资本实力, 而另一方面, 欧洲不同国家银行所面临的问题种类繁多, 很难用一个标准对其进行“压力测试”。如西班牙银行面临的主要是房地产抵押贷款损失, 法国、德国银行主要面临的是生产厂家的贷款损失, 意大利银行面临的是较大的东欧风险敞口等。这种错综复杂的情况如果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进行评估, 很难得出适合所有银行的结论。不仅如此, 遵循美国的方式对各银行进行压力测试, 必须面对不同的标准, 也没有足够信息来适当评估跨境风险, 因此其可行性值得怀疑。

第二, 欧洲国家对待“银行测试”存在利己主义心态。一方面, 尽管欧洲经过了多年的一体化, 但各国监管部门和中央银行之间相互猜忌, 守护着它们对个体银行的监管责任, 同时, 必须为未来任何纡困买单的各国政府, 同样会用怀疑的眼光看待任何为集中压力测试所做的努力。另一方面, 欧盟个成员国的“搭便车”心理——都希望延迟应对自家银行体系的问题, 以便从其他国家率先采取的措施中受益, 无形之中极大地阻碍了压力测试所希望的方向与目标。事实上, 在一个相互关联的金融体系中, 如果美国银行业更安全, 全世界都能感受到它的好处, 而美国的纳税人将独自承担任何纡困成本。同样, 对于欧洲各国政府而言, 只要他们没有面临可能的信心崩溃, 他们就不会为所谓的“银行测试”支付成本。也许正是这样, 欧盟当局为了避免了“银行测试”过程因为不同利益的纠葛而发生意外, 才对测试结果“秘而不宣”。

第三, 欧洲对美国版的“银行测试”存在质疑。以德国为代表的一些欧洲国家公开指出美国的压力测试不仅“无用”, 而且“无效”。他们认为, 美国测试所预设的某些情境太过乐观, 因此最终只需要750亿美元的资本金补充, 但若以IMF把银行股票也视为资产的观点来看, 美国银行业至少还需要2750亿美元。基于此, 欧洲不少国家政府认为, 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操纵了测试的结果。即按照目前国际银行的一级资本比率必须保留在4%以上的标准, 美国银行中只有富国银行需要注资, 如果是8%的话, 很多银行需要注资。而为了避免少数银行“不达标”引发的恐慌, 监管机构临时调高了银行需要达到的资本金门槛。基于以上判断, 欧洲人对美国版“压力测试”嗤之以鼻。

第四, 欧洲金融界对于银行业存在着矛盾性预期。一方面, 随着市场的复苏, 欧洲不少银行家认为系统崩盘的危险已经过去, 这种假设对银行家们产生了极大的诱惑, 在他们眼中, 只要欧洲银行相对于它们的美国竞争对手没有明显的劣势, 强力推行美国式压力测试并没有必要性和实质性意义。另一方面, 银行家们普遍认为, 美国银行的资金需求相对较低, 而且一旦经济恢复活力, 它们能创造健康的利润;但在欧洲, 零售银行业务只是微利业务, 这意味着银行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建立能吸收未来亏损的缓冲空间。正是如此, 他们担心采取美国的银行压力测试方式会明显地暴露自身的软肋, 从而拒绝套用美国的测试方法。

呼唤透明度

对于欧盟当局的银行压力测试方式和对测试结果的处理态度,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要求其能够提高测试的透明度, 在此基础上将有毒资产与金融系统隔离开来, 同时IMF要求欧洲决策官员、尤其是金融部门决策官员必须采取进一步行动, 恢复市场信任与信心, 加速经济复苏。

其实, IMF的建议也不无道理。近期一些欧洲金融机构发布的最新业绩显示, 银行业的总体状况依然不容乐观。其中, 苏格兰皇家银行今年第一季度的坏账和资产减损高达49亿英镑, 导致该行当季净亏损8.57亿英镑;去年创纪录亏损的瑞银一季度则再亏20亿瑞郎 (约17.5亿美元) ;无独有偶, 荷兰国际集团昨第一季亏损达到7.93亿欧元, 大大高于预期亏损数字。在这种情况下, 欧洲银行业不进行一次富有透明性的“压力测试”, 其面临的未来风险不确定性显然无法把握。

不仅如此, 动态指标也表明了欧洲银行业的面临的潜在威胁。IMF在日前发布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预测, 未来两年, 英国银行业将再减记2000亿美元, 而除英国外的欧洲地区银行业将再亏损8750亿美元。无独有偶, 瑞士信贷估算, 欧洲银行如果按照美式压力测试来评估, 将需要额外增资840亿欧元。不过, 这些仅仅是欧洲银行业以外或者个别机构的估计, 如果能够通过官方的“压力测试”公开正式的评估结果, 既可以稳定市场预期, 又可以敦促银行有目的地改善资产结构, 从而最大程度地稀释和消弭不确定性风险。

我们需要特别指出, 放大“压力测试”透明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重新恢复投资者对于银行的信心, 进而提振奋目前仍在低谷的经济生态。而就在这一点上, 欧洲相比于其它经济体更为迫切。对于欧洲银行也而言, 缺乏透明度极有可能引发的担忧是, 欧洲银行在寻求新的资金或发行债券时, 将处于劣势;而且未来亏损程度如何, 以及弥补亏损所需资本, 围绕二者挥之不去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欧洲银行惜贷。这重结果又将扼制经济中新的信贷供应, 引发更为严重的经济低迷, 从而产生恶性循环。资料表明, 与美国经济不同的是, 欧洲80%的公司需要通过银行进行融资, 这一比例在美国仅为20%, 因此, 银行体系一度陷入混乱必将给欧洲经济带来更致命的打击, 而实体经济的萎缩又反过来对银行业产生非常严重的扼制。

8.“卧底软件”的是与非 篇八

后来,林红岩把孩子送进离父母家比较近的一所重点小学,每天由两位老人接送孩子上下学,周末时她和宋明再把孩子接回家住。这样一来,宋明有了很多闲暇的时间,他常常和同事打牌。在林红岩的眼里,男人喝酒打牌是很自然的事情,况且她也很少有时间陪宋明。

但是,宋明越来越忙碌,行迹也变得可疑起来。有时候宋明很晚才回家,而且看上去很疲惫,林红岩问他干什么去了、为什么关手机,他总是说有应酬、手机没电了。林红岩猜测:“难道他在外边有情人?”

林红岩被自己这种想法折磨得睡不着、吃不下,她开始观察宋明的一举一动,在她看来,唯一的线索就是宋明的手机。宋明的手机经常接到短信,他回复信息的时候总避着林红岩,而且经常把手机扣过来放置。

那天趁宋明睡着时,林红岩把他的手机从枕头底下拿出来,跑进卫生间仔细翻看。结果,林红岩大失所望,手机里只有几个熟人和同学发的信息。她很纳闷,明明睡觉前宋明收到信息并且回复了,是不是他把信息删除了,那就说明这些信息一定有问题。

林红岩和几个朋友聚会,听说有一种卧底软件非常厉害,只要安装到手机里就能了,解到被监控人所有的信息和通话记录。这个消息让林红岩为主一震,回到家后,她急忙在网上查到了这些“卧底软件”的资料。原来,这个软件不仅能“备份所有短信,清查历史通话记录”,还能“远程手机实时监听监控”。林红岩汇出1980元,购买了这套软件。

一天晚上,等到宋明呼呼大睡后,林红岩在他的手机里安装了“卧底软件”。第二天,林红岩一到公司就忙着打开电脑,输入监控账号。中午,宋明打了一个电话,林红岩使用“远程监控”戴上耳机监听。宋明和对方的声音很清晰:“想你了。”一个女人的声音。“我也想你,下班去你那儿,我想吃你做的水煮鱼。”“好吧,早点儿来,我等你……”林红岩木然地瘫坐在那里,丈夫果然有了别的女人。

林红岩既要忙工作又要监视丈夫的手机,搞得她焦头烂额。一天,出去办事的林红岩回到办公室,“卧底软件”显示出丈夫和那个女人的通话记录,半天的时间就打了好几个暧昧电话。林红岩把所有的短信息内容和通话记录以及电话录音都备份保存起来,她要用这些证据让宋明在自己面前彻底低头。

林红岩以宋明为过错方为依据,向法院起诉离婚,要求宋明不得分配婚后财产,几百万元的家产他一分也不该得,就连他开的车也不归他所有。当宋明看到所有对自己不利的证据时,这才知道林红岩一直在监控他。不甘示弱的宋明起诉林红岩侵犯他的隐私权,并且要求赔偿精神损失费80万元。双方互不相让,都认为对方有错。

周围的人们都为这对曾经让人羡慕的夫妻感到惋惜,与此同时,高科技的“卧底软件”也让人们不寒而栗。

说法

“卧底软件”这种产品的出现,一方面说明一些夫妻之间缺乏互相信任,另一方面。此类软件在法律上打“擦边球”,只要这种软件不是个人自愿安装的,便可能涉及到侵犯他人隐私权,如果利用这软件达到获取隐私或商业机密的目的,则属于违法行为。

怎样合法地解决夫妻之间知情权与隐私权的冲突呢?

男女双方建立夫妻关系,其配偶权作为一种身份权,具有专属性,配偶的姓名权、同居权、忠实请求权等为配偶权的基本内容,其中,忠实请求权是夫妻双方均依法享有且分别向对方承担忠实义务,这种义务具体表现为夫妻双方应互相信任和忠诚。在共同生活中,保持性生活的专一性,不得进行婚姻外的性行为,这也是夫妻关系的本质要求、这种忠实义务足以同居权为基础,排除任何第三者涉足婚姻、侵犯该权利,也正是同居权的本质,引申出夫妻互相忠实的义务,确定了一夫一妻制为《婚姻法》的基本原则,同时,正是夫妻关系的特殊性,忠实请求权也赋予了夫妻一方对另一方涉及夫妻生活內容的知情权,所以,夫或妻有权知晓配偶一方是否具有婚外情的行为。

本案中,宋明的婚外情行为虽然是他的隐私,但他的行为显然违反了婚姻中的忠实义务,违反社会公德、社会的公序良俗,同时也侵犯了配偶的同居权、在这两种权利的冲突中。应当优先受保护的是妻子林红岩的知情权,宋明以妻子侵犯了其隐私权来进行抗辩的理由不能成立。当然,既然是权利,也就存在相应的义务,即行使知情权的林红岩不能扩大公开范围,到处宣扬宋明的隐私,否则就必然构成对他隐私权的侵犯。

9.第一次约会的是与非 篇九

本报评论员

我是谁?为了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对这些根本性、原则性问题的回答,关系到抱有怎样的理想信仰、秉持怎样的根本宗旨、选择怎样的方向道路。在这些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旗帜鲜明地坚持“是”、反对“非”,是领导干部政德的基本要求。

是与非的问题,说到底是如何认识党、如何认识人民、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问题。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了绝大多数人的政党。无论是革命、建设还是改革,90年艰辛探索始终铭刻人民利益;无论是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还是根本宗旨,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亿万群众。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是坚定了是与非的选择,也才是把握住了最根本的政德——作为执政党的领导干部,倘不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连封建社会的“清官之德”都不能比,遑论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崇高信念。

有人认为,谈理想太远、谈信念太玄、谈宗旨太泛,是非问题抽象、空洞、刻板。这种看法,反映的正是是非观的模糊。

面对不同利益诉求,是站在少数人立场,还是站在大多数人立场?面对复杂发展局面,是着眼一时一地,还是着眼全局长远?对不良现象是站出来压下去,还是退避三舍明哲保身?对矛盾问题是说真话办实事,还是文过饰非敷衍塞责?是非问题并非“高高在上”,政德问题更非“虚无缥缈”,其实就体现在对一个上访者、一家拆迁户、一条排污管甚至一张购物卡的态度之中。也有人认为,时代条件变了,是非问题不再是“大是大非”,而是“似是而非”、“似非而是”。实际上,面对全球化、信息化的开放执政环境,处身利益诉求、矛盾问题交织互联的转型发展时期,是非问题更尖锐、更复杂。口号可以少喊,但群众立场不能动摇;信仰不靠形式,但自我要求不能放松;思想可以多元,但核心价值不能跑偏。不能坚守宗旨、坚定信仰、坚持真理,如何更敏锐地洞察具体问题、更深刻地体认群众利益,又如何头脑清醒、站稳脚跟,真正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

是非问题直接体现政德,深刻决定着领导干部能否领导科学发展、能否切合民心民意、能否完成执政使命。现实中,那些“这也可以,那也可以”的“稀泥干部”,那些“盯着位子、想着票子”的“禄蠹干部”,那些“你算什么,他算什么”的“霸王干部”,那些“拿点应当,贪点没事”的“蛀虫干部”,作风不正、立场不稳甚至违法乱纪的背后,正是丧失理想信念、丢失原则立场,在是与非上的含糊和动摇,甚至触碰了政德底线。

10.打车“神器”的是与非 篇十

打车难是北京这样大城市的通病,一到上下班的时间段或者赶上阴天下雨,打车将是难上加难。最近,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一些创造性的打车软件悄然走红。只需利用智能手机下载使用一款应用软件,市民便可完成打车、约车;使用该手机应用的出租车司机们会同时收到这位市民的“呼叫”,并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是否“一键接单”。

其实,一般打车软件分为两个客户端,乘客安装客户端通过智能手机打车软件发出叫车需求后,手机的LBS功能(基于位置的服务)软件自动获取乘客所在位置,在附近行驶并安装了该软件司机客户端的出租车司机就能收到叫车信息而前来载客。同时,乘客和司机还可以简单进行诸如“我在国贸,要去西客站”等留言,当然这样使用要产生类似微信一样的网络流量。一般打车软件中留存的信息是双方的手机号码。

快捷方便打车软件一经推出,降低了打车难度。但随着使用人数的增多,它的缺陷也暴露无遗。

乘客“是”:“难点”打车变轻松

安装了嘀嘀打车客户端的乘客刘先生家住北京的西北旺,由于地点相对偏僻,平常想打到车没那么容易。打车软件一问世,他很快就用上了。应用的界面可以清楚地看到附近的空车,立刻叫车通常都会有呼应。快的时候,五分钟车就到了家门口,相当方便。“一般都不用加价,如果周围没什么空车,加个5块,司机也就会来了。这方便多了,因为出了家门等车,是很难打到车的。”

除了地点难之外,时间难也因打车软件迎刃而解。记者一次需要凌晨4点出发去机场,害怕到时候路上没车,使用了打车应用。预约了3点50分到楼下。经过电话确认,出租车准时到达,也没有加价。司机说:“本来就是出夜车,有去机场的当然合适,两点多就没活儿了,我已经在周围等了一会儿。”

乘客“非”:高峰无效,加价过分

在北京国贸地区工作的倪小姐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下班回家,开车太累、地铁太挤,出租车成为了主要交通工具。但晚高峰在国贸打车,十分困难。听朋友介绍,她使用了打车软件。但她发现,并没有什么效果。“经常地叫车失败,没有司机抢应,加个5块钱,依旧没有。打车软件对于晚高峰没效果。”

而在安贞桥工作的孙女士运气就要好一点。“晚高峰在路上直接拦是几乎没有的。用了这个手机应用要好一些,实在不行加个10元,再不行加20元,总会有人来。不过这加了钱之后,就跟门口的‘黑车’一个价了。”

加价导致了不少网友的质疑,“难怪平常打不到车,原来司机都去找给‘小费’的了”,这就相当于有钱就不用排队了,平常不用手机应用的怎么办?

司机“是”:加价多少全凭师傅良心

“滴滴、滴滴、滴滴”记者一上郭师傅的出租车,嘀嘀打车软件就响个不停。“自从安装了打车软件,我就没空跑过。”郭师傅说。记者发现,郭师傅的手机里不断跳出叫车信息,不停地有语音提醒“某地有人要车”,还有的乘客留言加价5元、10元。

据郭师傅介绍,现在年轻一点的司机都在使用打车软件,这能让司机多赚点。平常时段使用打车软件,可以防止跑空车,浪费油钱。“实在路上找不到人,就停在一边,等着叫车,这也比瞎跑实惠。”高峰时段,基本上加价才会去接人,“堵车既耽误时间又费油,加价才能赚点。”

司机段师傅要相对“厚道”点 ,“其实我们大多数人早晚高峰是不使用打车软件的,因为路上的人很多、车也多,顾不上多赚几块钱再抢应什么的。所以乘客觉得高峰时期,打车软件没用很正常,因为那时候司机都不用或者躲高峰不出车。平常时段,防止跑空车才会使用。地方太偏也是加价才去。”

司机“非”:堵车爽约,影响驾驶

近日,中央电视台关于打车软件的报道中提到这样一个情况,景山公司的梁师傅因为道路拥堵,可能10几分钟才开到,着急的乘客就打别的车走了。对于司机来说,乘客“爽约”司机也没有办法。这种不对等的现象让出租车司机经常有苦难言。同时,也有出租司机违约的情况,有的司机揽到更好的活儿,放了乘客“鸽子”的事情时有发生。很少有出租汽车公司基于打车软件的投诉来处罚司机。

打车软件是一个“君子游戏”,堵车或乘客着急这种不可抗力,以条文来约定确实有些不近人情。但没有明文规定,又会让乘客、司机之间产生诚信问题。

除了诚信问题,安全也是乘客担心的问题。记者看到出租司机一边开车,一边还要点击手机抢单,心里还是很担心的。这样开车怎么能保证行车安全呢?根据2013年实施的新交规,司机在开车时不允许打手机,更不用说使用手机软件抢单了,这样势必大大增加发生事故的可能。

专家“是”:方便生活,利于环保

清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段进宇表示,打车软件不仅能解决打车信息不对称问题,还能和司机建立起良好的诚信机制。避免了过去电话叫车常常出现“放鸽子”现象,催生了更成熟的消费习惯。虽然,高峰打车难的问题仍然存在,但是其他时段还是给用户带来了便利。特别是“预约用车”,坐在餐厅里就可以等待出租车的到来,让人们生活更加便捷更有质量。

另一方面,中国城市规划研究院的马林认为,除去早晚两个高峰的忙碌,其他时段满街空跑的出租车就只是在为石油的销量和PM2.5的上升“做贡献”。打车软件的应用让出租车司机“有的放矢”,既节省成本又会降低一些尾气排放。

专家“非”:扰乱秩序,管理缺失

“使用打车软件整个社会秩序会被打乱,有钱就不用排队了,这种行为完全将职业道德规范和金钱划上等号,应该制止。”这是反对的网友一致的态度。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王诚教授认为,尽管出租车不算严格意义上的公共交通工具,但却有非常明显的公共产品的性质,所以通过竞价这一市场手段解决打车难有待商榷。另外,对于打车软件这种新生事物,运管部门应该及时介入管理,出台相关有针对性的管理细则,让打车软件成为缓解城市交通问题的帮手,同时避免出现管理的灰色地带,引发社会公众的不满。

对于驾车过程中需要“抢单”的安全问题,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马严认为,打车软件的设计应该有所改变,比如司机使用的打车软件客户端更多的使用声音来传递信息,甚至在使用时设计成手机黑屏。

11.浅析企业流程制度之间的是与非 篇十一

要弄懂流程与制度之间的关系,首先来看一下流程与制度的定义。什么是流程(过程),就是通过使用资源和管理,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项或一组活动,可以视为一个过程[1]。而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秩序和行为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2]。从流程和制度的定义中可以总结出,制度主要是对某事项的规则进行说明,强调规范性: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有什么后果。流程主要是对某活动的过程进行描述,强调逻辑性: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输入什么、输出什么、如何转化。从定义中可以管窥出流程与制度之间既存在共性,也有差异,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1流程与制度之间的共同点

(1)从企业的管理要素来看,流程和制度都是企业基础管理的重要组织部分。著名管理学家陈春花教授在她的《管理的常识》中这样讲:计划管理、流程管理和组织管理被称为基础管理,这是企业生存的关键[3]。国家烟草专卖局在2012年下发《关于开展企业管理创一流活动的指导意见》中对创一流的基础管理是这样要求的“:要继续围绕‘建立健全有效的规章制度、清晰的岗位职责、健全的标准体系、顺畅的信息传递和严格的绩效管理’五项工作,将基础管理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从这些论述中我们不难找到流程和制度都是企业基础管理的理论依据。

(2)从它们的功能上讲,都是为企业战略目标的落地提供支持和保障的。要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不断落地和刷新,企业都会有一整套的战略目标、管理制度和执行计划等一系列的相关的管理制度,这些管理制度目的很明确,就是保证战略目标能在时间横轴和组织纵轴二维象限中得到有效分解,并落实到相应的责任人,从而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不断落地并不断向前滚动,也就有了所谓的BSC战略地图。在流程方面,与战略地图相对应的就是流程地图,它以流程地图、流程区域、流程场景和流程图的分级分类方法为依据,也将战略目标以流程管理方式进行有效分解。由此可以说,流程和制度的目标、方向是一致的,都是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的。

(3)从对企业员工的功效上讲,都是对员工进行规范或指导的。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用到5W1H这个管理工具,它要求每个岗位在做事时,要弄明白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和时间、为什么、做什么和如何做的问题,实际上这就是制度和流程要共同完成的工作。制度上规定了做什么,做好的标准是什么,做不好会有什么后果,而流程会说明白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我的前端和后端是什么等一系列如何做的问题,从这些功效上来讲,流程和制度都是在指导员工如何规范地工作,逐渐将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保持一致。

2流程与制度的关注点是不相同的

(1)流程关注于事,制度关注于人;从制度的定义中知道,制度以人为线索,说明什么人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做不好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流程以事为线索,说明什么情况下该做什么事,做这个事的输入和输出是什么,该依照什么样的顺序来做好这个事。但不能粗浅地把流程与制度割裂开“,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才是企业高效运行的基本保障。

(2)流程关注于整体最优,制度关注于局部最优。在企业经常会看到财务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等很多与职能管理相关的制度,在流程方面则会有订单交付端到端流程、产品开发端到端流程、售后服务端到端流程等。从这些流程和制度的名称中就能知道,有很多管理制度更多的是从管理职能的最优来进行规定的,更多关注职能最优,也可以局部最优;而端到端流程则是从需求产生到需求满足的一系列活动、资源、岗位等管理元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到很多部门和岗位,跨越很多管理职能,更多关注于需求的满足,关注于整个流程的协调性和一致性。

(3)流程既关注于结果,也关注导致结果的过程,而制度则更关注于结果。要理解这一区别,就需要对端到端流程有一个清醒的理解和掌握。什么是端到端流程呢,简单地说就是从“需求”的开始到“需求”的满足的全过程“,端到端流程”由“流程”构成。比如订单交付端到端流程,就是从客户提出产品需求开始,经过合同签订、产品签发、生产加工、物料采购、产品装配、客户调试、产品交付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端到端不但要关注每个子流程的输出,更要关注端到端产生的结果是否满足开始的需求。制度就更多关注本职能区域内的结果,至于最终结果是否实现最初的需求,就不是本职责范围所需关注的了,也就会出现“局部最优未必是整体最优”的尴尬局面。

3流程与制度的关系

流程与制度的关系是相互支撑、不可或缺的,而不是相互替代、非此即彼的。有人把它们比喻为堤坝与河流,也有人比喻为道路与车流,其他这些比喻都能比较形象地说明它们之间相互支撑,不能相互替代的关系。

(1)制度是流程得以顺利运行的保障和控制手段。流程关注的是企业中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等,但这些“流”要顺利运行,必须要有制度来进行保障和控制。制度是因流程而存在的,通过适当制度的执行推动流程的执行;流程是建立在对功能团队信任的基础上而设计的,对于因个体原因而影响流程功能实现的现象,只有通过制度进行约束,才能得以制止,进而建立流程的威信,提高流程的执行力。

(2)流程是制度不可缺少的灵魂,制度是流程得以执行的有力保障[4]。如果制度不能反应流程,就失去了灵魂,它的执行一定会出现问题。所以制度无法执行时,往往说明它所包含的流程有问题。现在很多企业在制定发布管理制度时,要求必须附注此管理制度的流程图,否则将不予发布。原因是具体到了业务的每个步骤,流程图的形式更容易将业务的前后逻辑和关系都描述清楚。当然比如那些规范守则类、没有严格程序要求的制度则是例外的。

(3)制度的激励功能促进流程不断优化。流程要进行改善,必须有制度的激励作用才行,也就是说保证流程得到有效的执行,必须要建立流程管理制度。大家知道,企业要实现运营所追求的效益和效率,实现企业股东投资收益的最大化,就必须保证企业的流程持续优化,不断取优舍劣。那么,要做到这些的动力在哪里呢?渠道之一就是企业员工能够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这就是制度激励所能完成的任务了。

4通过信息化系统实现流程与制度的有效融合

流程与制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如何将它俩实现有机融合,方向一致地共同发挥效用呢?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张,企业存在的制度和流程也会呈现出几何级的增长,如果仅靠纸质或电子文档来实现流程和制度的融合,这种可行性会变得越来越不可能。这时就需要一个现代化的管理载体———信息化管理系统。当然现在这类以流程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很多,国内和国外的都有。在这些信息系统中,应用范围广、成熟高的当首推德国的ARIS流程管理系统。ARIS已经能够通过表单、指标和岗位这些管理基础要素实现制度和流程的有机融合。

(1)流程和制度通过表单这一管理痕迹来实现融合。管理常识告诉我们:“能呈现的才是能衡量的,能衡量的才能管理”,也就是说,只有留有“管理痕迹”的业务活动才是有可能被“管起来”的活动。在日常管理中,只有管理制度或信息化系统中留下的管理痕迹———业务表单才是需要关注的对象。这里所说的业务表单即企业业务实践活动结果的证明性凭证,记载着企业业务活动的管控要求及活动内容,不仅是指企业流转的单据表格,还要包括计划、报告、记录等一系列可查阅、可再现或可保存的管理痕迹。这些管理痕迹通过不断地积淀,成为企业各类原始信息数据的重要来源。在通过ARIS进行流程梳理的过程中,表单也作为重要的管理元素录入进管理元素库,进而实现表单与流程的关联,表单与制度的关联,制度与流程的关联,实现两者的融合。

(2)通过PPI(Process Performance Indication,流程绩效指标)和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ion,关键业绩指标)指标实现流程与制度的统一。如果把流程看作是车流的话,PPI一般分为两类:一是过程监控类,如高速路上的测速设备;一是结果导向类,比如交叉路的红绿灯。过程监控类指标仅是流程异常时进行监控分析,作为流程优化的依据或目标,结果导向类不但具备过程监类的功能,而且会影响到流程的走向。那么,是不是企业开始流程管理后就需要建立起一套新的PPI呢?实际上是不需要的,PPI仅是公司KPI指标库中与流程紧密相关的部分指标,是要评价流程本身的好坏,以便于对流程进行评估和改进,这是其通过流程的视角来进行了重新归类。不用把它们刻意的区分开来,只能说在流程评估改进时会选取一些对流程整体评估非常重要的指标出来。同样是对业务衡量的指标,既可用于评估流程,也可能用于绩效考核,需要注意的是,既是PPI,又是KPI的指标要予以重点关注。

(3)通过岗位实际操作,实现流程与制度在要求和目标上的一致。无论是流程或者制度,最终都是需要人来实施的,在企业组织细分中,会落实每一个岗位或者角色。这时既有制度的规范性要求,又有流程的实作指导,但工作结果如何还是要由这个岗位的人来决定的。在企业的管理制度中有岗位职责,有工作标准,在流程管理中同样需要这些要求,在这里,流程与制度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保证岗位工作结果的输出是有效和有用的。

通过辨析,我们知道制度和流程是规范企业管理的两种手段,它们是一个有机整体,在日常管理中,不能厚此薄彼,或者顾此失彼。同时还要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技能,能够运用现代化的管理工具和方法,把流程与制度有机地融合到一起,正确地设计科学合理的流程,用以规范配套的制度作保证,促使企业管理水平持续地提升。

摘要:针对流程与制度关系,从概念定义之间的差异分析入题,然后指出流程与制度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为实现企业目标发挥的功能、对员工工作功效3个方面存在共同点;在关注于人和事、整体与局部、结果与过程3个方面存在差异;它们之间是堤坝与河流、道路与车流,是相互支撑而非相互替代的关系。最后提出通过业务表单、指标和岗位作为流程与制度的联结点,通过信息化这个载体实现流程和制度的融合,实现流程和制度的完整统一。

上一篇:体育场馆管理制度下一篇:宣传册设计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