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结课感想

2024-08-05

大学物理结课感想(共10篇)

1.大学物理结课感想 篇一

大学生心理健康结课感想

首先我非常感谢老师能抽出时间来看这份作业。就感想而言,我主要谈谈关于大学生恋爱心理的感想。

爱情这个话题亘古以来就是人们所讨论的热点。在现在的大学里,无疑是广大学子关注的热点之一。现在的大学生恋爱早已不再是过去的“犹抱琵琶半遮面”了,具有极大的魅力、吸引力,拨动同学们的心弦,令人寻觅和向往。然而,恋爱问题恰恰又是莘莘学子们最感困惑的问题之一。因为恋爱严重影响到自身学习、生活乃至人格的情侣大有所在。因此,我们必须讨论一下:如何去恋爱?要让广大学子培养一种正确的恋爱观!

当前的大学里,恋爱现象是非常普遍的。但是,很多情侣真的做好了恋爱的准备了吗?自身足以成熟来面对恋爱吗?我想是没有的。在我看来,现在很多大学生的心智还不够成熟,自身的资本也不够来好好爱一场。

在我看来,现在的大学生恋爱,通常反映出的心理特征是:

1.对性的好奇心理——由于生理发育已经成熟,对的性冲动感与对性的亲近感很强。

2.对对方的占有心理——在高校这个聚集着众多才子佳人的地方。有些大学生认为:一定要先找个好的,不然以后找到的就是别人挑剩下的。

3.依赖心理——由于现在的学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习惯了他人的呵护与关爱。在大学这个远离父母的地方,出于对情感的寄托而选择恋爱,希望继续依赖对方。

4.补偿心理——部分恋爱只是为了从对方那里获得社会地位、经济等方面的补偿。

5.寻求刺激——由于自己生活的无趣,希望在感情上充实自己的生活。而在感情上寻找到的刺激感就是他们所追求的。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一方面,我们已经到了恋爱的年纪;另一方面,我们却没有完全进入社会,在经济上还没有独立,将来的不确定性很大。所以,大学生即使获得了真爱,毕业后也有可能天各一方。因此,大学生们存在“不求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的恋爱心态也是很自然的事。

在我刚进入大大学里,所看到的情侣就非常多。现在在学校待的时间久了,看到的情侣就更多了。也许是社会中在变化吧,恋爱似乎已经成为了普及化的东西。情侣四处都有,爱情的花朵随处可见。

大学生谈恋爱历来有之,但过去似乎多是高年纪学生,是所谓“学业、爱情双丰收”的时期,而现在很多低年级的学生学业未成,却恋爱先行,很多学生在刚进大学校门就走进了恋爱圈。并且,很多学生在高中、初中就已经有了恋爱经历。

过去,中国人谈恋爱讲究的是东方民族的含蓄和深沉,恋爱处“地下活动”状态,常常鲜为人知。而现在大学生谈恋爱,不仅不怕别人知道,而且有故意让人知道的心态。时下,只要你步入大学校园,便能目睹成双成对的青年情侣在公开场合卿卿我我,旁若无人。

许多大学生在恋爱问题上也会感到很多心理困惑,其原因为:

一是因为在大学生心目中,爱情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让人感受到一种无以名状的失落。也就是说,总相信有完美的爱存在,可现实却是,没有十全十美的男人或女人,更没有十全十美的自己。

二是由于恋爱能否成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年龄、外貌、品行、性格、文化、职业、兴趣、爱好、经济状况等等,或许只有某方面的相互欣赏和认可就走到了一块,或许也仅仅因为某一点小小的看不惯就分手了。殊不知,要达成多方面的默契是需要时间的,要建立一份永久的爱情与幸福的家庭是需要相互理解、共同努力的。

三是由于很多大学生年级尚低、涉世太浅,缺乏深入了解和正确判断与评价一个人的经验;由于他们过于情感外露、行为外向,盲目地一扫传统的以含蓄、深沉为美的恋爱方式;因为他们年轻、冲动,情爱的发展极易受性生理与性心理发育的控制;而且,现在的社会本

来就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

任何东西都是有双面性,恋爱也不例外。恋爱有它美好的一面,也会有它不好的一面。恋爱的时候一定会体会到幸福的感觉,但是必然的,也会尝到其中的涩味。我的恋爱给我的形象是深刻的,虽然我们到最后还是分手了,但是正是这次恋爱让我成熟了更多,也懂得了更多。在大学里,不要选择盲目的恋爱,不光是恋爱,干什么也不要盲目。要知道,每个人都会有缺点。所以,在恋爱时,既要改善自己的缺点,也要包容对方的缺点。两个人要互相支持才能长久!我相信,爱情的美好要大于它的不好。要合理去恋爱,不要冲动,一段感情的维持不是简单的事情,要共同经营。

以上就是我在学习完这门课程后对大学生恋爱的感想。

2.大学物理结课感想 篇二

一、巧妙板书, 锦上添花

板书是开启思维的钥匙, 是一节课的灵魂。好的板书, 能撬开学生智慧的大门, 能给人以心旷神怡的艺术享受。教学《花瓣飘香》一文时, 课的最后几分钟, 我再次出示第二小节, 让学生再来看看小女孩摘花瓣的情景, 然后我问:“小女孩捧着的仅仅是花瓣吗?”我板书:花瓣。“不是”“还是什么?”学生们马上异口同声作答:“孝心。”我在花瓣外画了一颗心形。我又问:“妈妈闻到的仅仅是月季花的香味吗?”我板书:飘香, 学生们回答:“妈妈还感受到了女儿的孝心。妈妈还感受到了女儿的爱。”此时, 我在心形的外面再添几条射线, 意味着花香四溢、爱心四射。这时, 学生们的眼睛里透着惊喜。这样的板书有字有画, 无疑更直观形象, 既帮助孩子们理解了题意, 领会了课文主旨, 又给孩子们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 获得美的享受。至此再让孩子们理解课文的最后一小节, 应该是顺水推舟了。

二、智慧拓展, 升华主题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我在学校里工作了三十五年。而直到二十年前我才明白, 在课堂上要做两件事:第一, 要教给学生一定范围的知识;第二, 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

教学《日月潭的传说》一文, 当学生们根据要求读完最后一小节故事的结尾“大尖哥和水社姐化作了两座青山, 分别立在日

候, 总是参照“齐步走”的标准, 为每一个学生提出的要求总是整齐划一, 全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而学习任务的整齐划一的同时, 教师往往将对学生课外阅读过程和效果的评价, 置于同一个标尺之下。这样一来, 优秀的学生就会觉得完成老师的课外阅读任务非常轻松, 在他们的心中, 只要完成老师的阅读任务就可以了, 而对于一些学生, 不管老师怎么布置, 不管提出多么低的阅读要求, 他们依然不想完成, 依旧是一有机会不读, 就觉得非常快乐。

笔者以为, 学生的个体差异必须得到教师充分关注, 并且得到足够的重视。只有充分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别, 尊重了学生的个性需求, 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才能不断提高, 知识和能力的发展速度才会更快。学生之所以有不一样的表现, 缘于教师并没有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实行个性评价。教师在评价全班课外阅读的时候, 关注整体固然重要, 但是更要充分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需要根据学生不一样的阅读速度, 不一样的阅读兴趣, 不一样的阅读效果, 从知识、能力和语感这几个不同的维度, 制定出个性化的分层指标。这样一来, 阅读能力相对滞后的学生在课外读物面前不会望而却步。而阅读水平高的学生, 会追求更高层次的目标, 以分层的弹性评价促使每一个学生收获更好的课外阅读生成。

三、链接发展评一评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循序渐进的过月潭的两边”时,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故事是这样的结局, 你怎么看?”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觉得大尖哥、水社姐为了大家这样奋不顾身地去救出日月, 最后还是死了, 不值得。”这样的回答在教上一届学生时可没有出现, 但我知道很多孩子会这样想。我马上插入臧克家写的《有的人》, 随即吟诵起来:“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然后我问孩子们::“哪些人死了却还活着?哪些人活着却已经死了?”孩子们豁然开朗、畅所欲言:“坏人活着却已经死了。为人民献身的人死了却还活着。他活在人民的心中。”“大尖哥、水社姐舍己为人, 他们是活在人民心中的英雄。”课堂掀起了一个小高潮。我知道孩子们是真懂了, 他们很满意这样的解释, 同时对两个主人公更敬佩。课文这个传说故事不就是让孩子们在学习故事的同时学作善人吗?此时的孩子们在读课文结尾时声情并茂, 情感得以升华, “善有善报”这一思想也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

三、兴趣练习, 提升能力

结课往往是对本节课的总结、巩固和提升, 在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许多小学生在结课时注意力就不集中了。所以我们教师要培养孩子们的兴趣。

借鉴于永正老师的一个做法, 我在教学《孙中山破陋习》一文时, 课将结束, 我扮演起了孩子的妈妈, 与学生交流起来, 学生马上向“妈妈”复述起课文中的故事。就在这不知不觉的师生互动中, 学生的复述能力、表达能力得以锻炼、提升。再如我在教学《海底世界》时, 当读到最后一小节“海底真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我马上引导:“大海的确是个迷人的地方, 天是一块翡翠, 海是一块蓝玉———”学生们情不自禁地背起了曾经学过的《美丽的南沙群岛》, 学生们情绪高亢, 兴致勃勃地表现着自己。这样在动感背诵里加强了记忆, 激发了兴趣, 让旧知新识自然而然地融会贯通。

程。在这一过程中, 有个反复的过程。因此, 对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发展的状态也需要有个发展性的动态评价。但是, 很多的老师习惯于将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进行粗暴的横向比较, 全然丢失了“发展”这一评价关键词。这样, 很容易形成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过早地定性评价, 缺失对孩子的阅读能力的目标期待。

这样一来, 学习有暂时困难的学生的点滴进步, 在粗暴比较中被忽略了。而这些学生的这些点滴进步本应该成为培养他们的课外阅读兴趣, 提高阅读能力的生发点。同时, 一些阅读水平很好的学生, 一段时间内, 课外阅读的兴趣可能会降低, 也被老师忽视了。因此, 需要在横向比较的同时, 更多地关注到纵向比较。遵循发展的原则, 评价学生的课外阅读, 认识到他们的原有阅读水平, 重视目前的阅读状态, 不断调整对他们的课外阅读发展的目标期待。这样, 每一个学生都会随时看到课外阅读的进步, 时常享受到课外阅读的成果, 不断提高课外阅读的幸福指数。

既然教师已经为学生开辟了更为广阔的课外阅读的时空, 那么就不能让学生的课外阅读因为评价的缺失变得高耗低效。作为语文教师, 不能让小学生课外阅读评价走向空白。要用有效的评价作为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动力源, 不断引领学生走遍天下书为侣, 始终沐浴在浓浓的书香中。

(江苏省溧阳市文化小学)

四、恰当总结, 画龙点睛

王国维先生曾说:“境非独谓景也, 喜怒哀乐, 亦人心中之一境界。”课境的开发同样如此, “境”在文本中, 更在人的心中。

学习《菩萨兵》, 结课时, 我让学生们仔细观察插图, 想想说说:回家后的藏胞们会和朱总司令、红军说些什么呢?学生们各抒己见。“千言万语说不完啊。此情此景, 让我们不由得想起一句话———军民鱼水情。”这样的作结, 让学生一下子明白了红军和藏胞就是鱼儿和水的关系。在学习《放飞蜻蜓》结课时, 我这样问学生:“孩子们放飞了蜻蜓, 收获了什么?”学生们的回答丰富多彩:“他们收获了快乐”“收获了关于蜻蜓的知识”“明白了要保护益虫”……这不正是这篇课文的写作目的所在吗?

五、适时引领, 设置悬念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成功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 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所以设置悬念往往是非常有效的阅读推荐策略。如学完《少年王勃》, 我就简单介绍王勃, 还介绍古代其他文人的故事, 然后卖了个关子:“要想了解更多, 你们自己去读书吧。”一下课学生们就迫不及待地看起了课外资料。

是啊, 只要教师用心, 设计精心, 让学生们参与其中, 沉浸其中, 结课也能让学生们“惊心”。

【IT与成才】【才智】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重要的一门基础课课程, 它对学生学习计算机专业课程和其他专业课程以及今后走上工作岗位, 成为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 计算机技术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每一处角落, 无论是专业人士还是非专业人士, 都使用计算机作为工作、生活、学习和交流的工具, 由此可见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么作为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以更好地适应专业课程学习及未来工作岗位的需要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中职学校的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以下就本人从事计算机专业课教学的感受谈谈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 和各位同仁切磋技艺, 以求能更好地把知识传播和技能训练结合起来,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首先让学生认识到计算机的重要性, 端正学习态度

大多数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对学习缺乏信心、不善于独立思考问题、没有好的学习习惯、自控能力较差, 甚至对学习有畏惧和厌烦心理, 他们对社会及知识的重要性认知有限, 往往以为计算机课程就是打字、上网浏览网页、聊天、玩游戏之类的娱乐活动, 作为教师首先要用自己在计算机方面的广博的知识面和超高的计算机驾驭能力, 让学生认识到计算机软件和有关设备的其他功能, 例如, 可以查阅资料, 网上自学或者名师远程辅导, 可以发表各种评论, 可以足不出户了解世界各地每时每刻发生的各种新闻、轶闻趣谈, 可以做一个当下流行的“宅男宅女”等, 让他们意识到计算机方便快捷的方式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根据教材内容寻找合适的训练方法, 调动学生积极性

计算机技术是一门动手操作能力要求较高的课程, 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材内容寻找适合各个章节的训练方法, 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 更大程度上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技能。俗话说的好“百闻不如一见”, 刚开始进行计算机硬件知识教学时, 我把一台电脑主机箱打开让学生边看书上的理论边讲解,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当堂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在熟悉键盘操作中, 我从网上选取了一些游戏软件:打地鼠、切苹果、“乖乖熊”打字、警察抓小偷等游戏, 让学生在游戏的快乐中学会了打字。在Office这一章节中, 首先发挥教师的传道授业作用, 自己精心准备一些范例, 然后一点一点给学生演示, 最后又给学生布置相应的练习让他们巩固知识点, 让学生做中学, 乐中学。

三、采用分组教学, 让学生做老师

从我本人几年的教学经历我感觉, 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 采用分组教学能更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进而提高计算机课堂的教学效率和质量。由于学生是来自不同的家庭, 学生个体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大部分家里配有电脑的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早已熟悉, 根本不用教师怎么去教, 就能熟练掌握理论知识的学习, 而平时没有机会接触电脑的学生, 掌握理论知识就相对较慢, 动手能力就差一些, 针对这种情况, 我把学生“请”到微机室里, 进行分组教学, 把一些程度好的、对本节课知识点掌握透彻的同学和程度差一些的同学组合在一起, 中职生虽然学习主动性差, 但是他们思维比较活跃, 顺势引导可以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最大限度地投入学习中。这时程度好的学生还可以充当教师的角色:展示自己的才华, 并主动帮助有问题的同学及时地解决他们的问题, 共同提高。

四、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他可以促进孩子好好学习的愿望。”在平时的上机实践课中, 作为教师要注意到学生的进步, 哪怕是一点点的, 微不足道的, 也要及时地给予肯定和鼓励, 这不仅可以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 还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关注度, 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在成功的快乐中不断进步。

五、把计算机教学和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紧密结合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就是要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以更贴近社会专业岗位需求。计算机应用基础任课教师应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 在满足计算机课程基础知识学习要求的基础上, 有针对性地选取含有专业课知识的练习或者素材, 有侧重地引导学生怎样利用计算机知识解决本专业的问题。例如, 在文字录入训练课中, 教师可结合班级的专业情况选取与专业知识相关的文字材料, 如在文秘专业班, 一些企业管理的相关文字材料, 可选用Word图文混排, 如在财会专业或者审计专业中, 利用Excle对表格进行综合管理、统计计算和数据库管理。

俗话说得好“教无定法”, 以上只是我本人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更具有创新性的、更适合当前中职学校教学目标和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要求的教学方法, 不断地呈现出来, 更大程度上提高中职教育的教学质量, 更好地培育现代人才。

(河南省信阳工业学校)

加强计算机应用教学培育现代人才

3.浅谈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结课艺术 篇三

一、结课的方式

1.归纳式结课

归纳式结课就是在课堂教学即将结束时,教师或者学生用简练、准确的语言或图表等,提纲挈领地对本堂课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进行梳理和概括。这种结课方式言简意赅、中心突出,可以给学生以系统、完整的印象,促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例如,在讲授“自由落体运动”这一课时我是这样归纳总结的:

通过这样简洁明了而又系统完整的总结归纳,使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知识有了全面、系统的了解,既将本堂课的基本知识加以高度概括,又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和物理方法的应用。归纳式结课是我们教师平时用得最多的一种结课方式。但许多教师结课时“眉毛胡子一把抓”,力求全面完整,无一遗漏,殊不知事无巨细、面面俱到之后,就突出不了重点了,学生也不知道哪些是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所以,归纳式结课应该对教学重点、学习难点、重要思想和方法等进行归纳,使其更加显豁突出,让学生在听课的基础上,再理解,再提高。

2.悬念式结课

悬念式结课是指教师通过设置疑问、留下悬念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启发学生思考的一种结课方式。有经验的教师常使用这种方式结课,使学生在“欲知后事如何”时戛然而止,给学生留下一个有待探索的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继续思考的热情,让“且听下回分解”成为学生的学习期望和探索动力。

例如,我每次在讲授完“电流的磁效应”时都设置了这样一个疑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电流能够产生磁场,那反过来,磁场能不能产生电呢?我们将在下一章节‘电磁感应’中揭开谜底,同学们可以先预习一下那部分的内容。”这个悬念就是学生去自学的强大动力,学生一定很想知道其中的答案,急切地等待下一章节的课,并愿意在课后去预习,为上好下一章节的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3.激励式结课

激励式结课是指教师结合本堂课的教学内容用准确精练并富有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进行生动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而结束课堂教学的方式。中学生青春年少,他们满怀激情、豪情万丈,并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如果能恰到好处地结合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对他们进行激励,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我在讲完“万有引力与航天”后是这样做最后陈述的:“探索宇宙奥秘,奔向广阔而遥远的太空,是人类共同的理想,人类总有一天会走出自己的摇篮。我国神舟系列载人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人在征服宇宙的进程中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将探索宇宙的理想一步步变为现实。期望同学们能在不久的将来,也能积极投身到宇宙探索这一具有光辉前景的事业中去。”这种极富激励性的收尾极大地升华了学生为民族复兴、为科学献身的情感,激励了学生努力学习的意志。这种结课方式能够起到“言已止而情未收”的效果。

二、结课的注意事项

1.结课忌比例失衡

平时听课观摩中,有些教师非常重视课堂教学的导入,而对教学结课却并不在乎。他们往往是上到哪儿算哪儿,临近课堂结束,就紧急刹车,马上结课,草率收尾。也有一些教师由于课堂教学节奏过快,留给结课的时间过多,所以结课时就信口开河、胡拉乱扯、无话找话。甚至有些教师是为了结课而结课,本来没有必要再多讲了,却非要再讲上一会儿,以至于到了下课时间还意犹未尽,实施“拖堂”结课。这些结课都会使学生产生非常厌恶的情绪,产生不良的逆反心理。因此,课堂教学必须做到新课教学与课堂结课的比例适当,不能虎头蛇尾,也不要画蛇添足,而应是画龙点睛,恰到好处。

2.结课忌淡而无味

平淡无味的教学结课,达不到启发思维、激励学习的效果,反而很容易使学生在平淡中淡忘了所学的知识内容。因此,教师的课堂教学应力求做到在有限的教学中去追求无限的效果,从而突破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在一堂课结束时,应注意浓郁的色彩和艺术的含蓄,使学生感到“言已尽而意无穷”,课后能回味无穷、联想万千,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增强剂。

4.毛概结课感想 篇四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这个学期的毛概课程已快要接近尾声,通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在其他方面收获甚多。这个学期的政治课有别于以往。首先,任老师的授课方式非常有新意,不仅仅是单单注重向我们传授知识,同时兼顾培养我们的交际能力,上课内容也比较丰富,课前提问总结带领学生一起重温上节课的精华所在,真正做到了温故知新,让我们效率大增,使我对讲过的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小结本章关键词及对本章所学高度压缩概括独具特色,着重锻炼了我们概括能力,同时还全方位系统的学习了本章的重点;最后是实践课程方面,老师主要关注与写作方面的锻炼,在实践课的完成过程中,同学之间感受到了合作之美,学习到了论文写作的规范要求,对我的生活实践给予引导,真正的让我们受益匪浅。在此,非常感谢老师一个学期来的无私奉献,让我们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会加倍努力,不断提高自己,是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当代大学生!再次对老师说一声,谢谢老师!

5.临床医学导论 结课感想 篇五

时光似水,在几位白衣天使的熏陶下,我们初步地学完了《临床医学导论》这门课程。老师们丰富的专业知识,严谨求实的态度,以及对临床事业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奉献精神都深深的打动了我,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启迪……

经过认真的学习,我发现这一科目对于医学生,是相当重要并且会对我们学医生涯将会产生着深远影响的课程。《临床医学导论》是一门过渡课程,是连接医学基础知识与临床专业知识的桥梁,它将我们带入了医学殿堂的大门。该书介绍了许多内容,如描述了疾病症状、提供采集病史的基本方法等。其深层次的意义在于满足了所有未来的医生的渴望,开始接触病人的情况,向真正的医生角色转化,而不仅仅是一个大学生。《临床医学导论》这门课程让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实践,培养医学生基础与临床结合的思想,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医学理念,使我们 初步进入医生角色,提高对医学的学习兴趣,也使我们迸发出学习的动力,帮我们摆正了自己的位置,认清自己的目标:努力完成医学生向医生角色的转化,做一名合格的医生。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医无德者,不堪为医”之说,一位合格的临床医生应当具有如下所述品德: 忠于职守,把自己的全部身心投入到医学事业中,发展医学科学作为自己的崇高的信念和职责;对病人要有仁爱之心,爱惜病人,视病人如亲人,拯

救时只要又一线希望,绝不放过,为生命的健康高度负责;有杰出的医疗风格,精良的职业气概是医生高度卖力的立场和丰硕医疗经历的表现。态度 端正,操作精确,状况 紧急时能果断冷静,考察仔细、思虑周全、判断实时正确; 医风廉洁,医生在与病人极其家属交往中,要奉公守法,不图私利,把病人的疾苦和安危放在首位;医生有责任为病人保守秘密,在对病人的治疗过程中,医生也要出言谨慎,避免对病人或家人不必要的心理压力或伤害。医生,是一个会与社会各层面的人物打交道的一个职业,要求我们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因而良好的职业道德 是成为医生的标准之一。

从根本上讲医生的价值其实就是由病人的意见、反响来体现的,病人对服务的不满意就是对医生的否定。很多医生常常无视这样一个究竟,即在医生察看病人的同时,病人也在察看医生,留意医生的言谈,构成对医生的印象,病人对医生的信任度就是在这类调查交道过程中取得的。医生的一言一行无不影响病人,在某些情形下还大概影响治疗效果。固然,如何与病人交谈绝不单单是发言的艺术性或技能问题,最底子的是为了做好服务工作,获得最好的治疗结果。所以我们要具备和各种病人交流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明白,医生是与人打交道的职业,做好与病人的沟通、交流,了解病人的身心状态,善于观察病人是非常必要的。因为 在不同的时间段里,病人可能有不同的状况出现。机体是动态的,对于不同的病人,我们也要有不同的看法。

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和处理,接触病人的疾苦。这就要求我们不仅需要在生理上解决病人的痛苦,更需要在精神上对他们表示出关爱与尊重并给予鼓励,要学会多站在病人的角度上考虑问题,使医患关系变得融洽,营造一个和睦的工作氛围。

我认为自学能力应当是医学生之魂,它是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医学生是必须要具备这个能力的。医学知识博大精深,所涉及的领域实在广泛,医学知识不断更新和生长,人类的疾病也在不竭的转变,我们应当用开放的大脑,主动朝进步的方向研讨医学,在治疗疾病问题上,倡始“循证医学”,其寄义为有目的、精确地应用现有最好的科学根据来引导对每位病人的治疗。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大批扎扎 实实的临床、科研理论的同时肯于 动手去钻研。然后便是创新能力,我们要在继承前人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加以创新。不能一味的守旧,守旧只会造成社会在医学方面的停滞不前。疾病 是多种多样的,还有 许多人类没有攻克的难关,这都需要我们的不断创新。再则是交流能力。只有增强交流能力,才能更好地与国内外医学知识融会贯通,开阔事业,拓展空间,了解最新的国际医学学术动态,走在医学的前列。

医学之路博大精深,前路漫漫,难以探索,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难,一名良好的医生更难,成为一代名医难乎其难。我知道前路坎坷,实非不易,但是却从没后悔自己的选择,我 喜欢医生这个职业。看着身边的亲人一个个忍受病痛的折磨就更

加坚定了我的理想就是当一名 白衣天使。每当我想起豪壮的医学生誓言 : “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要“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我的内心就波涛汹涌,久久不能平复。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再艰难我都会走下去,永不后悔。

6.心理健康教育结课感想 篇六

来到大学两个月,我已经见识到了影视剧中经典的大学印象,游戏,聚会,复杂的人际,牵扯混乱的爱情。周围的同学有的一心想谈恋爱但尽是所遇非人,有的乐于组织学生会活动却又不得不参加不喜欢的部员聚餐,还有的一心学习却又因没有综测加分而无奈苦恼。可他们每天看起来都是忙碌的,又或许是忙碌而又迷茫着。

做学生的时候,身是不自由的,但心却很自由。而今,身是自由的,但心却不自由了。刚满二十的年纪,我们都说自己成熟了,但这种成熟只是一种表象的成熟,我们每天忙忙碌碌,但我们现在在做的,是我们真正想做的的事情吗?我们又是否真的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吗?我们不缺玩乐,不缺休闲,也不缺金钱和时间,我们缺的,是一些振聋发聩的声音。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的生理和心理都迅速发展的阶段,由于生活环境、学习特点、人际关系等因素的改变,许多大学生表现出不适应,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所以我们更应该通过一定的学习心理健康知识了解自己。这门课程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大学生从各方面认识自我,解剖自我,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并且积极向上的心起了一个推动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让我了解了很多,了解自己,了解身边的人。每个人都会以为自己是最了解自己的,而在上这门课的时候,肖老师只是用一些小小的测试,就让我们更加了解我们自己内心的想法,甚至是一些自己都摸不清道不明的想法,这样的一些想法,被挖掘出来,会让人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样的一些小小的测试,也会让人更了解自己的性格。性格的挖掘,也会让自己可以更淡然更理智的去面对很多事情。要看的起自己,看得清自己,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寒窗苦读十二年,在这十二年里,我们所历经的最大的悲欢,最深的波折,最苦的犹豫和挣扎,都是成绩和前途。十二年的时间,在不停的跌倒与失败中,我们学会了冷静,学会了安稳,学会了沉默,学会了坚忍。青春在一代又一代人中老去,又在一代又一代人中长成,在如今这以歌舞升平为表象的和平年代,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迈不同,与“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高远也不同,我们这一代人却多为自己所想象的夸张的伤悲,呼天抢地,痛不欲生,用以博取同情或者借以自我倒戈。在这样一个唯唯诺诺又不可一世的年纪,伤情似乎是装点生命的勋章,好像只有凭借那些,幻觉般的,被我们脆弱的主观承受力无限夸大的非难,我们才得以拥有热泪盈眶的青春。

并不,这样的悲伤背后,实则空无一物。

其实痛苦总要自己承担,安慰有时候捉襟见肘,自己不坚强也要装作坚强,还没有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举目无亲,我们没有资格难过。成长必然充斥了生命的创痛,但我们仍旧可以继续肩并肩追求理想和幸福便已然足够。

21世纪要求当代大学生更具有竞争意识,责任,机遇,创新和效率意识,具有面向世界、未来、现代化的素质,而这些往往与自信、乐观、外向、进取、顽强、守信等人格联系一起的,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格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在人格方面自我教育能力,仍市新世纪的呼唤,祖国的未来一定回变得更加美好。

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经济、学习、择业等压力不管加大的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心理负荷越来越大,心理问题发生率成逐年上升的态势。这极大阻碍了大学生的成才与发展,对社会也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心理健康意识的树立和培养对大学生就显得尤为重要。

面对新形势、新变化,大学生一定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培养自立、自强、自律的良好心理素质,锻炼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使自己在变幻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做出适宜自己的角色的正确抉择,敢于面对困难、挫折与挑战,追求更加完美的人格。

7.课堂导入与结课艺术 篇七

一、导入的艺术

大家都知道, 一篇好文章要做到凤头、猪肚、豹尾, 才能引人入胜。一堂课好的导入犹如文章的凤头, 能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 集中他们的注意力,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产生一种探求新知的欲望。那么, 怎样才能很好地导入新课呢?我们说, 没有统一的万能模式, 需要我们根据自己的教学个性特点、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而灵活创造。

(一) 联系旧知, 揭示新课

如教学《一夜的工作》一课时, 先让学生回忆已经学过那些描写周总理的文章, 思考反映了周总理什么样的品质?然后教师将两者有机融合, 使学生对周总理的高贵品质有了一个更系统、更具体、更深刻的了解。

(二) 回想生活, 唤起情趣

有些事物或现象在学生生活中不常见, 但也有一些在实际生活中屡见不鲜。我们可以挖掘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导入新课。如教《海上日出》, 先问学生谁看过日出, 是在哪儿看的。学生有的说是在家里的阳台上, 有的说在山坡上。教师进一步问:“在这些地方看日出, 你们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吗?”有学生说:“有房子挡着。”有的说:“有树挡住, 不能看到太阳刚从地平线上跳出来的一刹那”, 教师叹了口气说:“多遗憾!有个地方看日出可以一览无遗。那就是大海上。巴金爷爷看过海上的日出, 你们想知道那是怎样的奇观吗?”这样的导入, 唤起了学生的兴趣, 学生想看日出, 都急于想读课文, 都急于知道巴金爷爷是怎样欣赏日出、描写日出的。

(三) 巧布疑阵, 设置悬念

如《狐假虎威》一课, 可这样导入:“假如一只狐狸和一只老虎在一起谁怕谁?谁吃掉谁? (学生答:“肯定是狐狸怕老虎, 老虎吃掉狐狸。”) 但是今天要讲的一个故事却是老虎听从狐狸的话, 狐狸轻而易举地指挥着老虎, 老虎非但不敢吃掉狐狸, 反而觉得狐狸威风凛凛, 你们说奇怪不奇怪?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请打开课文———《狐假虎威》。”

(四) 创设情境, 因势导入

教学《数星星的孩子》这课时, 首先利用投影演示课文中张衡站在天底下数星星的插图, 一边让学生看图, 一边娓娓动听地讲解:“在晴朗无边的夜空里, 有无数颗星星闪闪发亮, 把天空点缀得非常美丽。就在这美丽的夜空下, 有一个孩子正在一颗一颗地数星星, 这个孩子是谁呢?他为什么要数星星呢?”这样通过创设情境, 学生看图, 教师讲解, 不但引发了学生的思考, 而且很自然地引导学生走进了课文。

(五) 审清题意, 揭示脉络

教《将相和》一课, 板书课题后这样讲解:“这是一个历史故事, 记载在西汉时期司马迁写的《史记》里, ‘将’是指率领军队的人, 这里指赵国的大将军廉颇。‘相’指古时候辅助国王掌管政权的最高官吏, 后来也叫‘宰相’, 这里指蔺相如。‘和’指和好。将相和好, 说明他们原先有矛盾。廉颇、蔺相如为什么会有矛盾呢?后来又是怎样和好的呢?我们学了这篇课文就知道了。”这样开讲, 初步揭示了脉络, 有助于学生抓住作者的思路, 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 下面的学习也就水到渠成、循序渐进了。

二、结课的艺术

课堂教学结课的设计, 要注意做到善始善终, 而不是虎头蛇尾, 草草收场。结课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标准之一。结课的形式和方法很多, 下面的几种方法各具特点, 值得借鉴。

(一) 巧妙过渡, 做好铺垫

这里主要分两种情况。

1. 如果一篇课文要分几课时。

上一节课教完后, 结课设计得好, 易起到课未完、而意未尽、思未断的作用。《海滨小城》分三课时, 第一课结束时, 教师是这样结束课堂教学的:“同学们, 作者笔下的海滨如此美丽, 那么海滨的小城又是怎样一番奇异的景象呢?待我们休息一下, 跟着老师走进小城。”这样结课, 不仅对本节课教学内容作了总结, 而且为下节课的教学作了提示和铺垫。

2. 为前篇课文与后篇课文之间巧妙过渡留下悬念。

如苏教版第三册第5课《寄往南极的信》, 主要讲了一位小学生大明写给爸爸的信。而第6课讲了爸爸收到大明的信以后写的回信。两篇课文在内容上联系比较紧密。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第5课是这样结课的:“小朋友们, 大明给爸爸的信, 我们读完了, 这封信的字里行间充满了他对爸爸的爱, 体现了父子之间的亲情。大明是多么想念爸爸啊!他在急切地等待爸爸的回信呢, 那么, 他爸爸什么时候才能回信?信里又会写些什么?让我们和大明一起怀着同样的心情等待吧。”寥寥数语激起了学生的一份爱, 一份情, 为下一课《南极的来信》的学习埋下了伏笔。

(二) 再现重点, 画龙点睛

在课堂小结时, 教师运用准确简练的语言, 提纲挈领地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会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如苏教版第三册的《动手试试》, 写的是名叫玛丽亚的小女孩 (居里夫人) 小时候不迷信权威, 通过自己试一试来寻求正确答案的事。学完这篇课文后, 教师设计了这样的小结:“这节课我们在实验中感受了玛丽亚肯动脑筋、善思考、重实验, 敢发问的可贵精神。在诵读中品味了科学家的良苦用心。请大家一定记住:好多问题, 只要认真思考, 亲自实验, 就能得出正确的答案。”学生在教师的总结中, 进一步领悟了玛丽亚的优良品质, 明白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这样的结题, 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三) 引导畅想, 启发深思

低年级学生爱劳动, 爱想象, 好奇心强, 如果教师在课堂小结中利用板书或投影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可使意境更加开阔, 从而加深学生对整篇课文的理解。如在《小鹰学飞》这课的小结中, 教师边让学生看投影, 边引发学生思维:“小鹰在老鹰的引导下, 跟着老鹰不断往上飞, 在高高的蓝天上, 当小鹰看到白云上面还有几只鹰在盘旋时, 它会想些什么呢?又会怎样做呢?大家课后去尽情地想象吧。”短短的几句话引起了学生无穷的畅想。课后学生们各抒己见, 畅所欲言, 并且通过无穷的回味明白了一个道理: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只有不断努力, 才能攀登新的高峰。

(四) 引导延伸, 拓宽视野

有些课文讲完后, 不应是学习的结束, 而应把结课作为联系课内外知识的纽带, 引导学生向课外延伸扩展, 拓宽视野。如教《蝙蝠和雷达》, 可设计这样的结课:“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 发明了什么? (雷达) 你还知道人们从什么地方得到了启示, 发明了什么?”学生争着回答, 教师趁学生兴趣正浓, 可提出这样的问题:“你从哪里得到启示, 觉得可以发明什么?”这样的追问, 可以让学生进行观察与思考, 无形中激励培养了他们的广泛爱好。

还有些课文, 在教学结束时向学生提供的课文中没有直接涉及, 但是却有一定联系的内容, 会起到扩宽学生阅读领域, 引导课内学习向课外阅读延伸的作用。如教《粜米》一课后, 是不是可以这样设计:“同学们, 旧毡帽朋友把满船白花花的米送进了万盛米行, 而换到手的只是或多或少的一叠钞票, 这些钱怎么还债呢?怎么养家糊口呢?旧毡帽朋友究竟如何安排他们的生活呢?请课后阅读叶圣陶先生的小说《多收了三五斗》。”

(五) 打动心扉, 寄予希望

在学完《趵突泉》课文后, 有位教师是这样小结的:“趵突泉真是美丽极了, 所以它吸引了历代文人墨客, 乃至帝王将相前往观赏。清朝的乾隆皇帝观赏趵突泉还留下了‘天下第一泉’的墨迹, 朱镕基也曾观赏过趵突泉。可是现在的趵突泉没有课文所写的那样美丽了, 因为《趵突泉》这篇文章是老舍先生在1932年写的。半个多世纪过去了, 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 地下水位降低了。真是可惜啊!由此可见, 祖国的名胜山水需要我们好好地保护, 身边的一草一木也需要我们精心呵护。希望你们从小树立爱我河山的意识, 把我们美丽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这样的结课以意味深长的话语寄厚望于学生, 打动学生心扉, 给他们留下难忘的印象。

8.《人类基因信息与健康》结课感想 篇八

继上学期修完熊雄老师的《生命科学概论》,这学期又很荣幸的选修到这门课,学习完这两门课,总体来说还是收获颇多的。

基因,多么美丽的生命密码,我敬畏她。基因存在于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每个角落,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无时无刻不支配着这个世界,她就像在谈一首曲子,每个音符代表着我们的容颜、性格、天赋等。自然界这么有理有力有节地为我们准备下如此之丰的厚礼,才让我们看到了今天的大千世界。我们只能小心翼翼,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敬畏自然。

我喜欢上这门课,不仅是对内容感兴趣,而且对老师的讲课方式很喜欢。熊老师,上课没有ppt,喜欢与学生在下面互动,而且所问的问题很生活化。我很享受这种轻松的学习氛围,乐于在老师的引导下去思考一些问题。老师管男生叫“小伙子”,女生叫“丫头”,这样就没有了老师那种一本正经的严肃感,给人留下亲近的印象,我们就会将心里的真实感受倾诉于他。

基因决定我们身体里的方方面面,血夜就像身体这颗树上的树叶,维持着生命活动有条不紊的进行。血液的功能包含血细胞功能和血浆功能两部分,有运输、调节人体温度、防御、调节人体渗透压和酸碱平衡四个功能。知道血型不光是为自己的安全考虑,关键时候还能帮助的身边的人,挽救生命鲜花的凋谢,这是对生命厚重的态度。ABO血型是人类的主要血型分类,可分为A型、B型、AB型及O型。每每看到食堂门口的献血车,都有一种忍不住的“冲动”,终于,我鼓起了勇气,享受奉献的乐趣,如沐春风。

从你由一颗小小的受精卵开始,你的80%都已经决定了,另外的20%,则是由所谓影响极大的环境决定的。

说到人定胜天与天定胜人这个话题,我始终相信在有些方面人会胜天,而在有些方面天会胜人。徜徉在脑海里,任思绪去天马行空,再把这万千汇聚。有些事物顺着自然的规律,由上天注定,人是无法改变的,如人的生老病死,时间的流逝不可倒退与暂停,与自然法则背向而行无法做到。爱因斯坦曾经写过:“在我们的科学期望中,我们已成为对立的两极。你相信掷骰子的上帝,我却信仰客观存在的世界中的完备定律和秩序。”爱因斯坦认为上帝不玩骰子,即大自然早就确定了这个世界运转的所有规则,所以事情都是已经定好。假如我有一门课注定要挂科,那我又何必去每天上课,看书自习呢?我相信爱因斯坦是错的,天不定胜人,人们在基因方面的研究已经打破了这些完备定律与秩序,甚至可以改变。人们通过转基因或者诱导基因突变已经可以改变生物体的某些性状,甚至获得新的表现型,基因重组而获得新的物种。

当老师问我,小伙子你喝酒吗,我很生涩的说喝一点,但没有瘾。我相信喝酒是可以通过基因遗传的。我爸妈都喜欢喝酒,所以每次上桌吃饭,大家都会让我喝点酒。酒是粮食酿的,适量对身体有好处,过量则会伤身体。酒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留下了斗酒、写诗、作画、宴会、饯行等酒神佳话。酒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在人类交往中占有独特的地位。记得在老爸高中30年的同学聚会上,我多少敬了各位叔叔阿姨一点,大家感慨时光飞逝,倍惜同窗之情,忆往昔峥嵘岁月,让我很感动。看到他们眼色红润,精神饱满,酒仿佛穿越了时间的年轮,把他们带回到风华正茂。酒固然好,但也会误事,成瘾酗酒,失礼失德,酒驾醉驾就不好了。

老师演算患遗传病概率,让我想到了无数个日夜埋头于理综卷中进行染色体的分离与自由组合中,让我想到了高中生物老师大大的眼镜框,让我想到了被各种性状、生男生女更各种问题所支配的恐惧。人体大约有4万个基因,分布在23对染色体上面。很可惜目前全世界科学界了解很清楚的基因数目并没有很多,只有数百个而已。像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这类的遗传病,目前没有特效治疗手段,主要靠输血维持,患者多在成年前死亡,行之有效的做法就是应用基因诊断做出产前诊断,降低发病率。研究人类家族遗传病史对于人的发展又极其重要的意义。避免了很多遗传病的发生,实现基因的优势组合。现在的人追求生活质量,追求健康,对小孩看的极重。了解基因表达从而实现优生优育有了可能性。每次回家都会听说身边有很多老人卧病在床,有些是癌症,人们往往谈癌色变,而没有真正了解病理及注意事项。看到的这些老人多半已是晚期,苟延馋喘。他们将钱看的很重要,小病舍不得去医院诊治,到大病怕是无已挽救。而身为晚辈,忙于事业常年在外地奔走,多半对老人的身体漠不相关,更加助长了这种现象的发生。基因就像我们神秘的宇宙,浩瀚无边充满未知,人类对其的探索还只是一些皮毛。基因宝库中的信息多到让我们无法想象的地步,让我欣慰的是人类已经启动了基因组计划。科学永远是在不断的探索中进行的,理论是在不断的建立与推翻中完善的。或许对于我来说,我只需关注一些基因与所表达出的性状的关系,知道相关的健康问题,但对于人类而言,基因探索任重而道远。

“谁画出这天地,又画出我和你”。我很喜欢许巍的《旅行》中的这句歌词,意境很美。基因画出我,我却不了解她。生活就像一次旅行,虽然大多数人是过客,但亦是风景。处处都是课堂,随时都能学习。

文:王冬胜

9.天文学选修课结课感想 篇九

外国语学院 20142723030 胡胜

其实当初选这门选修课是无意之举,但在这门选修课上还是学到了一些基本常识,开拓了自身的眼界。刚开始的时候对天文学并没有浓厚的兴趣,刚开始的时候在课堂上听课没怎么听下去,但连续几周的课让我逐渐的产生了些兴趣,在老师的讲解下,自我感觉对天文学的喜爱逐渐增加,同时在听课的过程中增加了知识和见识,收获了对自然,对我们生活的地球,乃至对宇宙一点浅显的感悟。

首先,在几周的天文学课上,老师带领我们重新认识了身边的天文事物和天文现象,例如我们生活的地球,地球所出的宇宙位置-银河系,乃至浩淼宇宙之中各大星系团。虽然这些知识在以前有丁点儿了解,但从没有这样深入过。在选修课上,我也接触到了一些听起来不可思议的天文学理论,如宇宙起源的几种主流观点,都让自己感到很惊奇。尤其是宇宙大爆炸这个理论,自己在课后利用网络寻找与之很多相关的资料和视频,这其中的理论太深奥,我在上完天文选修课之后也无法理解彻底,但是我有兴趣对其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希望我能在自己课下的探索中发现其中的奥秘。古人能够夜观星象,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斗转星移,天体运动都是有一定规律的,从而才有了潮起潮落等自然现象。天文学的博大精深,从古至今毋庸置疑。现代社会中,能观星象的人已经很少了,但是我们虽不能从观星中发现什么,但是时常仰望星空还是可以的。

另外老师让我们写的一篇关于想象自己是一个外星人的作文让我感受颇深,刚开始自己怎么也想不出来,刚开始看来这根本就是小学生该写的的作文嘛!但认真地想了想自己很难写出来的原因在于自己已遗失了童年的那份对未知事物的好奇无想象力罢了。

10.新课程下数学结课漫谈 篇十

课堂教学设计的精彩导语和情境固然能够“先声夺人”, “引人入胜”, 而充满魅力和思绪的授课的结束更能够“余音绕梁”, 使人“余味无穷”.

1. 为实现课时教学目标.

教师必须以课时既定的教学目标为依据来确定“结束”的实施方式和方法.课堂结束要紧扣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知识结构, 针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以及课堂教学情境等采取恰当方式, 把所学新知识及时纳入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结课要及时精要, 有利于学生回忆、检索和运用.

2. 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知识去自主探究新知识, 注重学习过程的迁移, 是培养学生创造性能力的有效方法.

抓好课尾这一环节, 能使教材前后连贯, 一环紧扣一环, 新旧知识互相联系, 新知识成为旧知识合乎逻辑的发展.教师要善于在课尾给学生留下悬念, 叩击学生想象的大门,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 注意首尾呼应, 使结课和导课脉络贯通.

结课实际上就是对导课设疑的总结性问答, 或是导课思想内容的进一步延续和升华.如果导课精心设疑布阵, 讲课和结课中却无下文, 或结课又是漫无边际, 另搞一套, 则会使学生思维紊乱, 难以集中精力进行探索.只有前后一致, 主线清晰, 才是一节完美的课.

4. 结课的形式应多种多样, 不同课型需要选择不同的结课方式.

例如, 对揭示概念的课型一般可采用画龙点睛、概括要点的结课形式;对法则、定律推广练习一类的课型, 可采用讨论、总结、归纳的结课形式;对巩固训练的范例课型, 可采用点拨方法、提示要点的结课形式等等, 不一而足.

5. 结课要严格控制时间, 按时下课, 既不可提前, 也不可“拖堂”.

结课留的时间过多, 学生无事可干;上课拖堂延点, 学生的注意力就不集中了, 此时继续讲课、结课都不会取得好效果.拖堂延点还会影响学生下节课的学习情绪, 形成恶性循环, 得不偿失.

二、现行教材结课案例

1. 总结式结课

前苏联教育家叶尼洛夫·叶希波说过:“通过总结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主要事实和基本思想来结束一节课是很有好处的.”在一堂课结束时, 用准确简洁的语言, 提纲挈领地把整节课的主要内容概括归纳, 可促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培养其概括能力.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浙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1.2有理数》的结课.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生1:我学会了正数、负数的意义.

生2:我学会了有理数的分类.

生3:我学会了如何用负数来表示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生4:今天学习了新数, 使一些运算更方便.

生5:我知道了在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 我要学好数学.

师:同学们都说得非常好, 我们不仅知道了什么是负数, 同时也懂得和掌握了有理数的分类及有关知识.同学们学得好, 谈得也很好, 希望同学们今后能更多地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 了解世界.

这样的结课既明晰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又让学生明确了自己的思想, 并有机会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 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和求知欲.

2. 强化式结课

对某些重要的概念、公式、性质等新授课, 结课时可以抓住这些关键性的知识设计一些练习, 让学生讲一讲, 辨一辨, 做一做, 在练习中掌握教学内容和培养运用知识的能力.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浙教版教材七年级下册《5.4乘法公式 (1) 》的结课.

师:屏幕上有四只箱子, 每只箱子里面有一个问题, 请选择一只箱子并口答.

问题1:请你用数学语言表述平方差公式并用等式表示它.

问题2:运用平方差公式时要注意些什么?

问题3: (2x-7) (2x+7) =2x2-49这个式子运算正确吗?若不正确, 请改正.

问题4: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9.8×10.2.

这样抓住学生急切想知道箱子里有什么问题的心理, 通过练习的方式, 强化了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作用, 从而达到提高能力的目的.

3. 悬念式结课

在结课时提出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 从而给学生留下一个有待探索的未知数, 激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强烈欲望, 使下堂课成为学生的期待.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浙教版教材七年级下册《4.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结课.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什么疑惑?

生1:我明白了怎样的方程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 怎样的一对值叫做方程组的解, 并会判断给出的一对未知数的值是不是方程组的解.

生2:我学会了用尝试法找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生3:我发现用尝试法找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很慢, 很难一下子找到.有没有更快的方法呢?

师:这个问题问得好!这个问题就留在下节课我们一起来解决吧.

如此结课, 不仅让学生充满了对下堂课的盼望, 而且会自觉预习新课.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也播下了勤于独立思考、勇于解决问题的种子.

4. 延伸式结课

有些课可把课尾作为联系课堂内外的纽带, 引导学生向课外延伸、扩展, 开辟第二课堂, 引导学生去观察、思索, 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浙教版教材八年级上册《4.5统计量的选择与应用》的结课.

师:本节课就要鸣锣收兵了, 同学们不想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吗?

生1:从例1我懂得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反映数据集中程度的时候各有局限性, 在选择统计量时要进行合理的选择和恰当的应用.

生2:在实际生活中, 我们不仅要关注数据的集中程度, 也要关注数据的离散程度.

生3:生活离不开数学, 数学为我们实际生活中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学好数学很重要.

师:是啊,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下面老师给同学们一个社会实践的机会.请你们以5人一组, 收集本校八年级 (12个班) 男、女同学的身高数据, 作数据整理和分析, 阐述男、女生的身高差别和得到该结论的依据, 并提出一些建议.

这样就很自然地让学生从课堂走向课外, 使之走出课本, 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用数学的习惯.

5. 拓展式结课

在一堂课结尾时, 主要针对下节课的教学目标, 提出学生未知的、难易适度的新课题,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的活动, 为下堂课的教学作好准备.这种结课方式多用于专题性较强的复习课.如一元二次函数复习课《y=ax2+bx+c中系数的作用》的结课.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同学们知道a, b, c的作用了吗?请谈谈你的收获.

生1:a决定了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及大小, a和b共同决定抛物线对称轴的位置, c的符号决定了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位置.

生2:a还决定了二次函数的增减性, 以及最值.

生3:当b=0时, 抛物线关于y轴对称;当c=0时, 抛物线经过原点;b2-4ac的值决定抛物线距x轴的位置.

师:同学们都谈得很好.现在老师有一个问题感到疑惑, 想向同学们请教.假定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 当a, b, c满足什么关系式时, 连接两交点和顶点而形成的三角形 (1) 是直角三角形? (2) 是等边三角形?

这样结课的目的是为下堂课——《抛物线中的三角形》做准备,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三、结束语

上一篇:有趣的中秋节作文400字作文下一篇:党支部党建工作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