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还是就业

2024-09-20

创业还是就业(共8篇)

1.创业还是就业 篇一

麦可思近期的调查显示,被调查的届未签约毕业生中,硕士毕业生认为目前求职压力大的比例(70%)最高。面对今年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研究生创业“潮”来袭,成功的例子也屡见不鲜。

实例1:女硕士国外深造后回国卖烤番薯 半年收回15万

从暨南大学经济管理类硕士毕业后,邢淑贤又到英国学习。她发现当地的红薯烘焙技术和深加工要比国内先进,而且红薯制品种类繁多,于是回国后,她建起红薯种植基地,又请来英国食品加工高手组成自己的研发团队,进军烤红薯行业。从去年10月1日开店至今,不到半年她就收回15万元的成本,还另开了一家新店。

实例2:在读研究生开网店卖考研资料 年入百万

考研已进入复试阶段,如何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考,是很多考研学子最关心的.。近日,记者接触了不少考生,其中不少人都说有“秘密武器”――从淘宝上“淘”来的各高校考研复试材料。据了解,开网店销售本校或其他学校的考研资料,早已成为不少在校研究生的创业首选。而暨南大学陈德荫所开的考研资料网店,则是其中的佼佼者,创下了年销售额150万的佳绩,团队规模目前已突破100人。

实例3:硕士博士生联手卖臭豆腐 称为体验生活

一个博士、一个硕士,他们没在实验室做研究,却在学校门口摆摊卖起了臭豆腐。近日,这对“豆腐兄弟”成了北京邮电大学的名人。虽然预计月收入能达近万元,但两人笑言不为赚钱只想体验。

2.创业还是就业 篇二

1

所谓传统行业,就是人们已经普遍消费的产品和服务。传统行业的弊端是竞争相对激烈,但优势是市场相对成熟,人们更容易接受。创业者往往只需要照搬别人的模式就能成立自己的门户,而且成功率比较高;但加入这个行业的人必须要精益求精, 如果你的产品和服务稍微逊色于同行消费者就不会买你的帐, 所以在最初的创业理由中一定要再三的问问自己———你的优势在哪里? 如果你给不出肯定的答案最好不要投资。

那么,到底怎么样做出传统行业的优势?就是产品和服务。创业者需要在这两个方面做文章———创新。你只需要比别人稍微的好那么一点就可能让自己脱颖而出, 因为你你在人们已经习惯的基础上给了他们一个意外的惊喜。

2

新行业的好处是,竞争不激烈,市场的空间很大,许多事情你都可以自己说了算, 比如价格。所以利润也相对较高。

坏处就是,产品能否被市场接受很不确定。作为一个创业者,培育市场相当艰难,你需要宣传,还需要等待,这都不仅需要真金白银还要你付出很大的精力, 你是否会在这个阶段就壮烈了谁也说不准。作为创业者来说,资金和时间无疑是最宝贵的两样东西。开始创业就做新兴行业,风险是很大的。

我们建议,如果你是个原始创业者,最好从传统行业做起,因为传统行业有相对成熟的市场运作模式,你只需要从别人那里拿来就可以开张运作, 更有一些行业精英给你做活榜样, 遇到难题去串串门就可能解决。新行业有太多的未知数,你的产品也许是好产品,但无论在哪个环节出点差错就可能会断送自己的创业美梦, 这里要特别强调,往往许多新产品新行业的诱惑力是极强的,许多创业者就是被这些极具诱惑的幻想中冲混了头脑, 导致失败的结局。

3.大学毕业生,就业还是创业? 篇三

正方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周逵:在我们所投资的公司里,也有大学生毕业直接创业的,但比例很小。从个人角度,我对于大学生出来创业持积极的态度,因为创业的过程很有魅力,如果一个年轻人有激情,真想创业。为什么不呢?

高通公司风险投资部高级总监沈劲(曾两次创业):中国整体的创业环境目前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创业并不意味着你非得做老大,你可以做第三号、五号员工,参与到创业团队中。

《创业邦》杂志出版人南立新:创业是带动就业的一大方式,必须鼓励创业精神,鼓舞更多人创业。今年,除了创新中国DEMO CHINA活动将走过11个主流创业城市之外,还将举办校园版的DEMO活动,在更多的校园里传播创业精神。

全国政协委员、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大学生应当先试试创业,不行再就业。年轻人有的是资本,你去闯一下,如果失败了,感觉到这不适合我,可以再加盟到某一些团队。

全国政协常委、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

健林:要看大学生是否有创业的胆量,现在大学生出去创业少,是最大的一个问题,现在很多大学生在父母呵护中长大,缺乏创业勇气和胆量。可能出来闯的有100个人,只成功5个人,但是不受害怕,你试都不敢试,永远也不会成功。

反方

启迪控股高级副总裁陈鸿波:一个人适合创业还是适合就业?很大程度是天生的。有些人是可以带领一支团队奋斗的,有的人一生可能就做副手或者辅助性的工作。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适合创业还是就业,大学毕业时根本想不消楚,可能要到三、四十岁才能明白。

联想控股副总裁唐旭东:目前就业难的大学生,经常是资源比较缺乏或者来自边远地区的学生,对于这个群体来说,创业资源和创业基础在哪里?毕竟创业有很大的风险,你的家庭能给你多大的支撑?虽然不排除有个别创业的天才,但我对大学生一毕业就创业在总体上持比较保守的态度,应该努力寻找合适的工作岗位,哪怕岗位不满意,慢慢积累一定的资源,再进行创业的话,成功可能性会大一点。

4.创业还是就业 篇四

大学生毕业后创业还是就业的英语作文范文

Should graduate students start their own business or look for jobs? In my opinion, becoming a member of the workforce is far less desirable than owning a business.Undeniably, enterpreneurship involves risks and entails hard work and determination.However, it generates greater satisfaction and a sense of acheivement.No glory without risk-taking is conceivable.Only when one is willing to take risks can one accomplish great things.Even if the business does not work out at the end, one can learn a great lesson from their mistakes.As such, the experience of setting up an enterprise is far superior to the secured but insipid life of a white collar employee.Nowadays there are many college students who choose to start their own undertakings instead of finding a job after graduation.The government encourages this practice, and provides many preferential policies and facilitation measures for college students.This phenomenon has aroused great concern from the whole society.However, why do so many college students take the way of starting their own undertakings? Firstly, college students are facing severe employment situations.Many college graduates couldn’t find ideal jobs, which forces them to set up their own businesses.Moreover, some ambitious college students are not satisfied with being employed by others.They want to develop and prove their talents by running their own businesses.Besides, the government’s encouragement and the media’s reports on college students venture stars have stimulated more college students’ enthusiasm to take this way.As for me, it is a good choice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start their own undertakings.However, it is a very difficult cause, which needs firm determination, clear mind, ability to endure hardship and a feasible project.Therefore, think it over and make full preparation before you decide to start your own business.

5.为了创业还是通过创业的教育论文 篇五

创业教育在许多职业院校已得到了广泛开展,但是,关于“创业教育”的理念,当前学界仍然存在着诸多歧义,甚至一些所谓的“创业教育”走入了严重的误区。创业教育的目的是创业教育的核心概念,对于这一基本问题,学界迄今还存在着三种有争议的观点:

第一,创业教育是关于创业的教育。创业教育的目的是传授创业知识,其中主要是关于企业的创办、管理、运行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其中很多知识来源于工商管理专业的知识系统。这种知识本位的创业教育具有学科教育的特点,不强调实践操作,但作为一种全新类型的教育, 创业教育的历史不长,并没有自身特定的学科知识体系作根基,工商管理及相关领域的知识与创业活动不一定能有效匹配,而且掌握创业知识并不意味着成功的创业实践,因此这种创业教育目的观的局限是明显的。

第二,创业教育是为了创业的教育。这是一种实践驱动的创业教育目的,导向明确真实的创业活动,鼓励学生直接创办、运作企业,在创办企业的实际活动中习得创业知识、增长工作才能。这种观点不重视以书本为载体的、学科性的创业知识,强调在创办企业的实践中学习,重视所创办企业的状况或结果、企业的发展、利润等指标是衡量创业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这种目的观有混淆“创业”与“创业教育”的嫌疑,或者把创业教育等同于商业教育。实际上,创业教育旨在帮助学生洞察机会,整合资源,自主创造价值,而商业教育的目的侧重于已有商业的发展。

第三,创业教育是通过创业而进行的教育。这种观点认为创业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业品质,包括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创业精神主要指强烈的创业动机与持久的热情,创业能力主要指在变换不定、充满风险的市场中寻找、识别、把握、利用机会的能力,整合资源去创造价值的能力。具体而言,创业能力主要包括承担难以预料的风险的意愿、有效管理团队的能力、整合多元资源的技能、制定并执行创业计划的能力、在混杂无序的环境中辨识机会的能力等等。可见,创业教育主要涵盖两个层面的活动:其一,对学生进行创造创新精神与态度、独立与冒险精神、事业心、进取心等心理品质的教育;其二,给学生传授有关事业、企业、商业等活动的知识,培育他们规划、创办、管理、发展企业的能力。创业是一种充满挑战的、复杂的、综合性的实践活动,是极富价值的教育路径,通过创业活动能够发展学生在传统的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中难以获得的素养。

三种观点似乎各有优点,但是,仔细分析,创业教育的目的理应定位于“通过创业而进行的.教育”。创业教育的重心在于“教育”,而非“创业”。创业与接受、掌握、运用知识不同,它的核心是新的理念与创意、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怕挫折的勇气和精神,但创业是创业教育的路径或平台,而不是创业教育的终极目的。创业教育发端于发达国家,但它切合了我国经济转型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现实需要,在引起广泛关注的同时,也使得不少人过分看重其对于解决学生就业的作用,导致对创业教育的理解与实施产生偏差,误以为创业教育就是创办和管理企业的活动。再者,创业知识对于学生的创业是有价值的,但它也是通向创业教育目的的台阶,本身不应成为创业教育的旨归。基于此,创业教育应聚焦于“教育”,即通过创业培养、发展学生具有创业者所特有的优秀素养,诸如创新能力、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领导力、自我规划和自控力,自信、主动、勤奋、甘冒风险、较高的成就需要等等。这些品质不仅是创业活动所必需的,也是许多活动取得成功所需要的。换言之,这些是学生应具备的重要素养,尤其是在当下的时代。正是在教育的话语系统中,创业教育才能获得自己的内涵与特定价值。若是放置于经济领域创业活动的语境中,创业教育的意义会被消解。

6.创业还是就业 篇六

自2009 年10 月30 日首批创业板公司正式上市,我国创业板首发上市的高超募率成为其“三高”特征之一而备受关注。同年12月,深圳股票交易所创业板公司管理部发布了首份超募资金使用指南,首次明确提出对超募资金的存放、投资使用等要求。2014 年,暂停一年多的IPO分两轮陆续重启,但随后证监会提出“窗口指导”严控募资金额并跟踪募资使用,创业板的IPO超募情况迅速回冷,2015 年起创业板IPO已没有“超募”。于是本文希望借此自然实验的良好条件,控制外部监管环境的影响后,检验导致创业板IPO超募的原因。

截至2015 年4 月30 日,国内创业板上市公司共446 家,按Wind一级行业统计,从事信息技术行业的公司最多,共165 家占37.00%。全部创业板公司平均超募率为107.44%,平均首发市盈率为49.32。

近几年,创业板上市公司增长速度明显放缓,曾经揽得不少目光的“超募”问题也得到显著缓解,2010年创业板公司平均超募率达到峰值218.71%,之后逐年回落,2011 年降至135.68%,2012年仅为92.48%,2014年已降至0点以下直至绝迹。创业板超募的缓解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11~ 2012年,在到达峰值后逐渐回落;第二阶段则是2014年,在IPO禁令和“窗口指导”的双重压力下迅速消失。

从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角度看,IPO超额募资在一定程度上属于资源的非理性分配,涉及投资者和拟上市公司这两大主体。拟上市公司在创业板市场融资,通过公开融资需求、向合格投资者询价,发行新股募集资金并上市公开交易。如果发行股数、定价合理,理论上预计募集资金应与最后实际募集资金相近,不会出现巨额的超募或差募。那么,超募这一偏理性选择结果的现象出现,究竟是源于投资者错误估计公司的投资价值,还是拟上市公司在准则框架下有意识地调整收益信息从而左右市场判断?

本文认为,可以通过投资者情绪和公司盈余管理衡量市场的非理性行为,从而考察超募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否与市场的非理性相关。投资者情绪是指投资者对未来预期的系统性偏差(Stein,1996),反映了市场参与者的投资意愿或者预期。盈余管理则是企业管理层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从而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国内企业在IPO过程中有动机通过盈余管理取得上市资格,或者获得较高的股票发行价格(陈远志,2014)。

二、文献综述

1.上市公司超募。

国外主流股票市场首发及上市机制与国内创业板不同,欧美等主要的股票交易所的超募现象并不严重,也未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例如在美国,发行人和承销商在初步招股说明书中公布的价格区间多为固定的2美元宽度,并根据路演情况对价格区间和最终发行股数进行调整(Ritter,2003;Loughran和Ritter,2002),因此,IPO实际募资金额和计划投资项目的资金需求差异不会很大。国外研究新股发行产生的超募资金,主要将其视为公司的自由现金流。Jensen(1986)提出自由现金流概念,认为其留在公司并不能创造额外价值,但由于存在管理者和股东利益的权衡和博弈,管理者更愿意将资金用于扩大投资规模,可能损害投资者利益和公司长远的经营效率。Richardson(2006)利用公开会计信息进行实证研究,证实了Dechow在其之前提出的假设。

从相关文献来看,国内已有的关于超募现象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解析其成因及影响因素,定性分析超募的负面影响,定量研究IPO超募与公司投资效率的实证关系,以及归纳超募资金的投向类别及潜在影响。关于超募现象的成因,多数观点认为询价与发行机制、信息不对称、代理冲突等因素导致创业板公司新股发行定价过高是创业板高超募现象的主因(蒋欣、李全,2010;李冬昕等,2014)。曾永艺、吴世农和吴冉劼(2011)则认为,刚性的新股发行数量直接导致创业板公司在IPO时发行股票数量过多,构成了我国创业板高超募现象的制度根源。罗博(2012)指出,我国新股发行机制要求“拟上市公司必须详细披露当次IPO募集资金的投资项目,并到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备案,由此确定其预计募集资金的规模”等相关规定对创业板高超募造成影响。此外,周婷(2011)和张强、张宝(2012)等分别从宏观、产业与发行询价定价机制的角度以及承销商声誉与投资者情绪的角度剖析了创业板IPO超募的成因。

2.投资者情绪。

学术界对投资者情绪的定义仍未达成一致,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①能对交易者形成投资信念和价值取向的认知过程产生影响的主观因素(Shleifer等);②投资者对未来股价波动的主观偏好、风险偏好(Mehra等);③投资者对股票总体的乐观或悲观程度(Brown等);④投资者的投机倾向(Baker、黄德龙等)。

对于投资者情绪的测量主要有单一指标法,如利用投资者信心指数等直接测量投资者对未来行情的判断,或利用交易量、换手率等公开交易数据监测投资者的投资活跃度;还有复合指标法,引用较为广泛的是由Baker和Wurgler(2006)构建的BW指数,但其不足之处在于情绪代理指标均为客观指标,缺乏能直观反映投资者情绪的主观指标。在此基础上,易志高等(2009)将更能反映国内股票市场投资者情绪变化的代理指标融入投资者情绪指数体系,同时剔除相关宏观经济基本面因素的影响,构建了国内股票市场投资者情绪综合指数的月度指标。

从相关文献结论来看,韩立岩等(2007)认为,投资者情绪可以全面解析国内市场IPOs之谜的三大现象(新股短期发行抑价、长期定价偏高、火爆的发行市场)。周孝华等(2008)从投资者情绪及情绪波动角度,采用中签率、首日换手率衡量投资者情绪,发现IPOs抑价与投资者情绪正相关。而张强等(2012)的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情绪和承销商声誉对IPO融资超募比例有显著正向影响。

3.盈余管理。

基于不同的会计准则,会计盈利一般由经营现金流利润和按权责发生制应确认的总应计利润组成,有研究认为应计利润中部分可由企业操控。Jones模型(1991)假设在总应计利润中,营业总收入和固定资产是管理层最难操控的部分,故以营业总收入和固定资产原值的净变化值来控制不可操控性应计利润的变化。Dechow、Sloan和Sweeny(1994)提出了修正的Jones模型,认为“事件期”中总销售收入所包含的信用销售变动额容易受到盈余管理操纵因而应归入可操控应计利润的范畴,修正Jones模型以其简明的模型结构和较好的识别能力,得到广泛应用(Dechow和Sloan,1995;Subramanyam,1996;Peasnell et al.,2000;Dechow et al.,2012;黄梅等,2009)。

有别于应计利润盈余管理,实际活动盈余管理行为则是通过有目的地改变企业的实际经济活动或经营决策,影响公司的现金流量,同时也可能部分地影响企业的应计利润,实现对公司整体会计盈利水平的调整甚至操控。Roychowdury(2006)定量计量了企业实际营运活动之中的盈余管理行为,基于营运现金流量、生产成本及可自主操控费用支出等变量构建计量模型,发现上市公司通过折价促销、降低研发等自主支出项目或过量生产以降低单位生产成本来提升报告盈余。

Arjan(2013)等分析表明,在投资情绪冷淡的时期首发的的公司IPO当年盈利较高而预计将会下降,且这些公司在上市前往往都进行了盈余管理。杨薇(2013)研究发现,高涨或低落的投资者情绪将感染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使之具有相同性质的情绪,从而影响企业盈余管理行为。谭跃(2011)等认为,代理问题及信息不对称和投资者非理性共存导致市场出现波动。

三、研究设计

1. 指标构建与变量设定。

(1)上市公司超募指标,包括超募资金总额(OVER_Q)、超募率(OVER_R)两个指标。

(2)投资者情绪指标。本文在BW指数、中国股票市场投资者情绪指数(易志高等,2009)的基础上,根据指标合理性、数据可得性等方面的条件要求优化并构建创业板IPO投资者情绪指数。

第一步,确定指标成分。该投资者情绪指数共涉及6个指标:封闭式基金折价(DCEF)、股票市场交易(TURN)、IPO数量(IPON)、上市首日收益(IPOR)、新增投资者开户数(NIA)、投资者信心指数(ICI)。

封闭式基金月折价(DCEF):相关文献认为封闭式基金折价指标能较好反映投资者情绪的变化,且与情绪负相关。

股票市场月换手率(TURN):当投资者情绪高涨时,股票投资的积极性随之提高。

IPO数量(IPON)及上市首日收益(IPOR):尽管国内IPO数量受政策影响明显,但在IPO开放时期也存在一定的“冷市”和“热市”现象。研究表明,IPO时间可能是上市公司时机选择的结果;IPO首日的收益则能较好地反映一级市场投资者对新股投资的热度,两者均为投资情绪的正向指标。

新增投资者开户数(NIA):Shiller(2005)认为,股票牛市行情的形成与直接参与(而非通过机构参与)股票市场的人数急剧上升是一致的。本文以每月A股账户新增个人开户数为准,计算其自然对数作为新增投资者开户数指标值。

投资者信心指数(ICI):投资者信心指数是投资者情绪指数中唯一的主观指标。中国证券投资者信心指数由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有限责任公司编制。

上述6个指标样本期均为2009年8月~ 2014年12月。

第二步,确定提前、滞后特征。考虑到不同成分指标的“提前”、“滞后”特征,本文将6个成分指标的提前及滞后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为消除量纲影响,先进行标准化处理),构造一个包含12个变量的投资者情绪指数cicsit:

cicsit与各变量的相关性分析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各指标均通过了相关的显著性检验,而且cicsit与DCEFt-1、TURNt-1、IPONt、IPORt、NIAt和ICIt-1的相关程度比较高。值得注意的是,IPORt的提前和滞后变量在模型中正负号不同,可能与投资者受前期收益不理想而更积极地参与本期新股发行有关;由于cicsit与提前和滞后变量的相关性差异不显著,本文需选取与理论分析方向吻合的指数构建。

注:∗、∗∗、∗∗∗分别表示10%、5%、1%的显著性水平(双侧),下同。

进而,为消除量纲影响,本文对上述6个指标即DCEFt-1、TURNt-1、IPONt、IPORt、NIAt和ICIt-1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再次进行主成分分析。其中第1 至第5 主成分累计方差解释率为95.58%,构建出第二个指数cicsit':

cicsit'展现了良好的特点:第一,式中各个变量的符号不仅反映了中国股市的现实,同时也进一步验证了前人的理论观点,即投资者情绪与交易量、投资者信心、投资者参与(NIA)、IPO数量及首日收益正相关。第二,交易量(TURN)和投资者信心(ICI)提前反映了投资者的情绪,即前期交易量越大、越看好宏观经济,后期越能激发投资者的情绪。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易志高等(2014)的研究中,当样本范围在1999 ~ 2007 年时,封闭基金折价率(小于0 时表示折价)与投资者情绪呈正相关关系,而本文的结果为负相关关系,且系数显著小于其他成分指标的系数。重新观察封闭基金折价率的原始数据发现,2011 ~ 2012年两年间封闭基金基本处于溢价状态,最高单月溢价达到14.36%,整体溢价的出现可能对系数的正负产生显著影响。

第三步,剔除宏观因素影响。考虑到国内宏观经济基本面因素的影响,本文从生产、消费和经济景气三个方面选取了克强指数(KQ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和宏观经济景气指数(MBCI)4个指标作为经济基本面的代理变量,将上一步得到的成分指标与其分别做回归并保留残差序列,剔除宏观经济对投资者情绪的影响,最后得到指数CICSIrt:

可以看到,相比cicsit和cicsit',经过剔除宏观因素影响的CICSIrt在系数上与理论推导更吻合。最终构建出来的投资者情绪指数与滞后一期的股市换手率、当期首发发行数量、当期新增投资者开户数量和滞后一期投资者信心指数均在1%的水平上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且与滞后一期的封闭基金折价率(实为溢价率,小于0表示折价)、当期首发上市首日收益率也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证明当前期股票市场交易活跃、投资者信心增强;而且当期新股发行增多、新增投资者增加时,市场投资者的投资情绪明显高涨。

(3)盈余管理指标。一是应计利润盈余管理(MJM):黄梅等(2009)指出,在中国证券市场上,分年度分行业回归的截面修正琼斯模型在模型设定和盈余管理的检验能力方面表现更佳,建议将该模型作为盈余管理实证研究的主要方法。因此本文选取修正琼斯模型(Dechow、Sloan和Sweeny,1995)作为创业板公司IPO前一年盈余管理变量的识别模型。

二是真实活动盈余管理(REM):真实盈余管理由于涉及公司内部经营决策,深入到研发支出、管理费用及资产出售等各类具体行为,对我国上市公司,尤其是针对创新成长型的创业板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深度实证研究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因此本文还采用了Roychowdury实际活动盈余管理模型(Roychowdury,2006),用于识别创业板上市公司IPO前一年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

(4)控制变量。考虑到行业特征、市盈率和2014年6月证监会对发行人和承销人的“窗口指导”要求,本文设计了如下几个控制变量,用来分离各外部因素对超募问题可能存在的影响。

变量一为所处行业:5大行业分别是材料(IND_C)、工业(IND_G)、可选消费(IND_K)、信息技术(IND_X)和医疗保健(IND_Y)。

变量二为首发市盈率(PE)。

变量三为证监会“窗口指导”要求(ZJH):2014 年6 月的证监会新闻发布会上证监会相关负责人指出,对已过会企业的发行方案审核,将严格要求发行人对募集资金运用信息予以披露,募集资金需求量应与生产经营规模、财务状况、管理能力和资本支出规划相适应;在发行过程中,证监会还会持续关注发行人实际募集资金情况,原则上不得超出招股说明书披露的募集资金需求量。“窗口指导”要求的提出,如通过强制的行政手段对“超募”问题实行有力干预,而不再完全是市场的力量,因而本文以虚拟变量区分该要求对创业板超募消失的影响。

2.样本区间与数据来源。

首先集中考察了我国创业板413 家上市公司的首发上市超募情况,考虑到盈余管理识别模型对同行业样本的需求,剔除公司数量不超过10家的三个一级行业共20家公司。基于宏观数据可得性,剔除2015年上市的7家公司,最后得到386家创业板公司作为研究样本。

本文研究所采集的创业板公司招股说明书及年报数据、A股交易量等来自Wind数据库,相关宏观经济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等网站。全文数据处理使用SPSS19.0及Eviews6.0。

3.实证模型设计。

本文以每家上市公司首发超募指标为被解释变量,IPO前一年盈余管理程度和首发当月投资者情绪指数为解释变量,所处行业等为控制变量建立多元模型,分别检验公司的非理性和投资者的非理性对创业板超募问题的影响。模型基本结构如下:

其中:i代表第i家创业板公司;t为公司IPO当年;T为IPO当月;Yit分别用首发超募指标OVER_R和OVER_Q表示;MJM和REM分别表示应计利润盈余管理程度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程度;CICSIr是上文所构建的投资者情绪指标;X和θ分别表示行业等控制变量列变量及相应的系数列变量;ε是模型的残值。

四、实证研究结果及分析

1.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文386 家创业板样本公司,分布于材料、工业、可选消费、信息技术、医疗保健等五大类行业的公司比例分别为13.58%、27.94%、7.83%、41.25%、12.01%;平均发行市盈率(摊薄)、平均超募率分别为51.21 倍和132.77%;平均每家样本公司的超募金额为3.05亿元。

相关性检验显示,超募程度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较高;在未考虑盈余管理与投资者情绪共同作用的情况下,应计利润盈余管理与超募程度呈正相关关系,与预期相符;但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投资者情绪与超募程度呈负相关关系。此外,首发市盈率与超募程度指标高度正相关、证监会“窗口指导”要求与超募程度负相关,均与预期相符。

2.模型参数估计结果分析。

本文先后将首发超募指标OVER_R和OVER_Q替换式(1)、(2)、(3)、(4)中的Yit,得到8个多元线性模型,主要参数估计结果如表2所示。

主要控制变量的参数估计结果及其显著性在总体上符合预期。例如超募程度指标OVER_R与证监会的窗口指导指标ZJH至少在10%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另外,ZJH、IND_C和IND_X在不同的超募程度测度模型中显著性有明显差异,但是首发估值溢价指标PE在8个模型中均与被解释变量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与理论预期高度一致。

从表2主要模型的盈余管理和投资者情绪的系数估计结果来看,无论以OVER_R还是OVER_Q来测度创业板公司的首发超募,全部模型中真实活动盈余管理(REM)均与超募程度在1%的水平上高度显著负相关,表明在控制了行业特征、外界监管环境和首发股份估值溢价的前提下,公司在IPO前进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并不能显著超额募集到资金;而应计利润盈余管理(MJM)变量在除OVER_R下的模型(4)外均与超募程度在10%或5%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表明通过对应计利润进行调整,创业板拟上市公司很可能在首发中募集超过预计范围的资金。

投资者情绪(CICSIr)在6 个模型中均与超募程度在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实证结论与部分既有研究成果不同,本文发现在控制了行业特征、外界监管环境和首发股份估值溢价,以及公司自身的盈余管理行为后,市场投资者的非理性表现并不是导致创业板出现IPO超募的主要原因。

盈余管理和投资者情绪交叉项MJM×CICSIr的系数在2个模型中均不显著,仅有REM×CICSIr在OVER_Q下的模型(4)中与超募资金量(OVER_Q)在10%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证明在创业板IPO超募问题上,拟上市公司与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同时发生的概率较低,且发挥的共同作用有限,而两者一旦同时发生,则可能提高超募出现的几率。

3.模型结论稳健性检验。

本文在衡量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超募程度和盈余管理程度时都选用了被已有文献广泛引用的指标,其稳健性已得到学者们的多次验证。

为验证本文对投资者情绪指标的调整过程是否得当,选择个人投资者投资景气指数(Individual Investment Index,又称“3I”指数)进行检验。该指数是国泰君安研究所对海量个人投资者样本进行持续性跟踪监测汇总所得,反映了个人投资者对市场的预期以及当前的风险偏好等信息。

替换的个人投资者投资景气指数IIIr在6 个模型中的显著性明显低于本文构建的CICSIr,其系数为正但均非常接近0,证明本文利用6个成分指标综合构建的投资者情绪指数对市场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的捕捉能力更好,能更客观地反映投资者的市场预期。其次,投资者情绪指标的替换对盈余管理程度变量的相关结论无实质性影响,且主要控制变量的拟合系数及显著性亦未发生明显变化。

五、结论及建议

本文选取我国创业板2009 ~ 2014年共386个首发募资的案例数据,在控制行业特征、外部监管环境和首发市盈率等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定量研究了我国创业板超募比率与超募资金总额与拟上市公司IPO前盈余管理程度和市场投资者IPO期间情绪表现的实证关系,并对实证结果进行了稳健性检验。

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公司调整报告盈余的非理性行为方面,应计利润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均与IPO超募程度呈现一定的相关关系,但两者影响方向不同。在控制了行业特征、外界监管、首发股份估值溢价下,拟上市公司在IPO前进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并不能显著提高募集资金以致超募;相反,拟上市公司通过调整应计利润,更有可能在首发中募集超额资金。而在市场投资者非理性行为方面,投资者情绪指标(CICSIr)在所有模型中均与超募程度在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表明投资者的非理性投资并不是造成创业板前期高超募的主要原因。此外,盈余管理和投资者情绪的交叉作用并不明显。

基于上述的理论分析和结论解析,本文从两大方面对我国创业板首发超募问题提出政策建议:一是强化对拟上市公司报送材料的规范审核,强化保荐人持续督导要求;二是加大资本市场各板块联系,疏导资金流向。就前者而言,未来随着注册制改革落地,若以欧美等资本市场为参考在证监会层面不再设置硬性的财务标准,把股权上市交易的核批权下放至交易所,发行方案及后续财报的披露质量就是投资者权利的重要保障。而就后者而言,实证结果显示投资者情绪上升并不必然导致IPO超募,也就是说市场整体的投资者参与度提升对创业板自身的健康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虽然证监会的“窗口指导”确实大大降低了超募的出现几率,但靠实施行政政策控制并不是长久之计。目前国内逐步建立的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雏形,已包括了主板(含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地区性股权交易场所等多级结构,其准入门槛等各有差异,如果能进一步促进板块间的优胜劣汰、提高市场流动性,将有利于吸纳更多的资本力量参与股权投资,也将更有效地疏导资金在部分板块的拥堵。

摘要:2014年IPO重启和证监会的“窗口指导”意见出台后,创业板的高超募问题得到缓解。高超募现象的发生和减弱,是否与投资者和拟上市公司的非理性行为有必然联系?当以投资者情绪和盈余管理测度投资者和公司的非理性行为强度时,本文实证研究发现:在控制外部监管环境等影响因素后,应计利润盈余管理与超募程度显著正相关,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市场投资者情绪与超募程度显著负相关,且两者的非理性行为交叉作用不显著。

关键词:IPO超募,非理性,投资者情绪,盈余管理

参考文献

陈远志,谢平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文献综述[J].财会通讯,2014(11).

李冬昕,李心丹,俞红海,朱伟骅.询价机构报价中的意见分歧与IPO定价机制研究[J].经济研究,2014(7).

曾永艺,吴世农,吴冉劼.我国创业板高超募之谜:利益驱使或制度使然[J].中国工业经济,2011(9).

罗博.创业板“超募”现象与过度投资[D].上海:复旦大学,2012.

周婷.创业板超募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11.

张强,张宝.机构投资者情绪、承销商声誉与融资超募——来自中国创业板市场的证据[J].经济经纬,2012(2).

Malcolm Baker,Jeffrey W..Investor Sentiment and the Cross-Section of Stock Returns[J].The Journal of Finance,2006(4).

易志高,茅宁.中国股市投资者情绪测量研究:CICSI的构建[J].金融研究,2009(11).

韩立岩,伍燕然.投资者情绪与IPOs之谜——抑价或者溢价[J].管理世界,2007(3).

周孝华,李纯亮,梅德祥.投资者情绪及波动与IPOs抑价[J].统计与决策,2008(4).

Arjan Premti,J.Madura.Motives and Consequences of IPOs in Cold Periods[J].The Quarterly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2013(4).

7.接班还是独立创业 篇七

我父亲的企业经过十几年的风风雨雨,已经成为当地数得着的大企业之一,哥哥和姐姐都在里面工作,而我大学毕业后,因为不愿意回去,就去了省会的一家外企。

一晃几年过去了,我已经成了业务总监,这也可能是我被提拔的上限了,而且工作重点也开始由业务拓展变成了与老外上层无休止的沟通和汇报。由于对中国市场的理解不一样,很多无效沟通让我心烦不已,想自己独立创业。

而我父亲的企业也由于扩大规模,想招募更多的人才,并把总部搬到了省会。于是家人走马灯一般找我谈心,希望我能用在外企学到的管理经验和在省会积累的人脉,出任家族企业的副总,负责运营管理,哥哥还有意把总经理的位置让给我。

可一想到家族企业可能出现的问题,还要取代跟父亲一起把企业做起来的哥哥成为总经理,我就心烦意乱,迟迟做不了决定。

Mr.透透气:

如果有一个好平台,创业成功的机率会高很多。而一旦能够规模化运营,企业抗风险的能力也要强得多。有这么一项统计:中国中小企业创业第一年的成功率大约是50%,但是五年后的成活率却不到1%。这就是所谓能做的生意不少,能做好的生意不多。

不要低估了创业的困难,尤其你在外企已经呆惯了,真的要自己独起炉灶,最大的难点并不在启动资金。首先要看你选择的领域和项目是不是有较宽广的市场前景和容量,其次要看你的资源和人脉是否真的能有所帮助。不妨把你积累的所有资源都列出来,想一想哪些在创业时不可能再提供支持,哪些可以转换过来。

不知道你准备创业的方向是和现在的工作在同一个领域,还是看到新领域的机会。如果你只是追逐热点行业,你的资源积累和团队究竟能提供多少支持呢?如果你只顾挑选赚钱的行业,却不考虑是否合适自己,即便市场足够大,项目的成长性好,也不会专心做到底。

因此从实际看,如果你只是复制别人的成功模式,或者在还没有成功样本的领域里摸索,不管做大做小,其实成就感和风险都是很不确定的,很不对等。那为什么不能在已经成功的家族企业基础上进行提升呢?

你父亲的企业做了十几年,而且可以越做越大,证明了这个行业的发展性很不错。任何时候,有家人的大力支持,还有行业前辈辅佐都是难得的资源,创业风险就会低很多。而独立创业,合作人很难找,想找到可以互补的人更是难上加难。

大平台更能锻炼自己的能力,而不是赚到多少钱。中国私营家族企业的成功比你所在外企的成功更不容易,你可以在其中吸取更多的本土经验,培养出更敏锐的商业感觉,理顺家族企业的管理制度,这种挑战难道不值得跃跃欲试吗?

不要辜负了家庭的培养和付出,现在正是你回报他们的太好时机。恐怕当年大学毕业时父亲没有招你回家,就是想让你在外面多积淀一些经验,再来为家族企业的新陈代谢做出贡献。

至于说到家族企业的内部关系难处,其实任何一家企业做大了,都会遇到难处的,但又不得不去相处的关系,其中需要做出的牺牲不止是利益,更需要在为人处世上进退有度,所谓气量都是在狭窄处才会显现出来。你在进入家族企业之前该跟哥哥多沟通,同时要经常把父亲约上,三个人进行彻底深入的沟通,对企业的未来、利益的分配、父子的分工都有明确的君子约定。

如果你确实不愿意在外企待了,也不愿回到家族企业,那么不如先在家族企业所在的领域里创业,当然不是去做竞争对手,而是合作伙伴,在合作中增进彼此的了解和适应性,同时要尽可能充分沟通。经过一段时间后,或许你自然就能做出选择了。

网友评论

8.创业加盟是“钱景”还是“陷阱 篇八

发布时间:2009-12-31来源:大学生创业网

核心调查

如今加盟联营开店、办企业越来越流行,可加盟又有什么样的陷阱呢?加盟风险如何规避?

个案点击加盟专卖赔了血本

这几天,山东省济南市百花小区的程女士心里感到挺憋屈:她选择加盟某品牌的工艺饰品店,没想不赚反赔,欠了上万元债。

两个月前,程女士从网上看到一则加盟广告,称加盟某品牌的工艺饰品店,投入一万元年赚10万元!下岗在家的程女士于是东拼西凑借来一万元,加盟了这家总部在北京的工艺品店。并和总公司签了加盟合同,付了6000元的品牌使用服务费。

程女士加盟的这家工艺饰品店,其货物由北京公司统一提供,专卖店布局也根据公司提供的图样统一装修,虽然说是加盟仅需一万元,可程女士租房子、装修店面,前后也花了3万余元。但是生意并不如程女士想象的好,在经营中程女士才发现,这些工艺小饰品,在省城街头地摊上很常见,而且地摊的零售价比她的批发价还要便宜,开业后她就根本没赚到钱!

今年6月底,程女士收到北京总公司的通知:因为总公司发生严重亏损,宣告倒闭,她的加盟费只退回一半!虽然程女士想从其他渠道再进一些小工艺品来卖,但由于她的小店并不在学生集中的文化东路等地,而是在居民小区里,因此购买者很少,随着学生放假,近几天更是门可罗雀。程女士无奈之下只好放弃。钱没赚到不说,又欠了上万元的债

程女士后悔地告诉记者,这是她第一次搞加盟,原本想“靠棵大树好赚钱”,用不着自己考虑打广告等事宜,为此她还到北京去实地看了一下,在北京总部,其工作人员对程女士说:“您放心吧,保您一年净赚十万,加盟我们品牌的,就没有失败的先例。”程女士又查询了很多资料,发觉加盟连锁确实是发达国家中小资金创业的首选,这才下定决心选择加盟了这个品牌,没想到才一个多月,现实就无情地击碎了她的创业梦。

记者调查加盟宣传吹得没谱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投资者想通过加盟的方式走创业“捷径”,在网上,各种各样的加盟招商广告更是层出不穷。但是让人感到吃惊的是,这些加盟的宣传口号“吹”得有些离谱。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这些加盟的招商广告词极具诱惑:“特色小店等于一天赚两万”“新暴利行业年利百万”“快,赚孩子的钱真快!”“开家小店,年赚 100万!”“旺季要到立即开店赚钱”“一天赚一万,不信你就看”“呆在家里赚钱!”“开家饰品店年利几百万”“万元开店月稳赚3万元”等等小投入赚大钱的广告词层出不穷,让人看着极为心动。

为了试其真假,记者选择了一家汽车装饰店,表达了要加盟的意向,很快就收到了其寄来的资料,虽然其广告上说是“新暴利行业年利百万”,但记者发现其加盟条件极为苛刻:加盟费用为一万元,营业面积不得小于40平方米,月销售额不得小于20万元!记者咨询了省城一些汽车装饰店,被告知这样的小店,月销售 20万元的汽车饰品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济南的田先生也被这样的宣传忽悠了一把。他在一电视广告上看到,城市的儿童玩具出租业很红火,于是便怀着“一招鲜吃遍天”的想法加盟。加盟商称按济南的城市人口及经济情况,最少每年赚100万。田先生乐观地说,一年

赚100万的十分之一,赚十万也很不错。

田先生交了三万元的加盟费开了家儿童玩具出租连锁店,没想到业务一天不如一天,五个月后,毛收入都不够人员工资,他一共赔了三万多元,加盟时买的两万多元的玩具,最后折价几千元处理掉了。田先生感叹说,他听信加盟商的广告,几万元的血汗钱就这么泡汤了!田先生现在对自己的投资失败追悔莫及。

延伸调查加盟联营陷阱多多

山东豪才律师事务所周长鹏律师告诉记者,他们在实际工作中也经常接到市民被加盟陷阱套牢的案例。周律师在分析了一些加盟陷阱后指出,加盟陷阱有四种主要表现形式,即在报纸、电视、杂志、互联网等媒体上刊登虚假广告;宣告总公司倒闭或破产,以货抵加盟金;变相卖设备和推销产品;名为“样板店”,实为盟托等等。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连锁特许方通过展会、广告等,宣传加盟该项目只需三个月或是半年内就可收回几万甚至几十万元投资,但创业者一旦加入该连锁体系后,却发现投资成本远不止原先所说的金额,商家事前的承诺也没有到位。更有甚者,一些商家事先布置几个“样板店”,让加盟者通过这些指定的样板店考察来定夺自己的创业,但很有可能那是盟主营造的“托”,让加盟者看到火爆的生意。等创业者加盟了,特许方只顾收取加盟费、管理费,别的事情就撒手不管了

还有就是很多特许加盟授权时承诺全部收购加盟方的产品,让加盟方觉得自己生产多少就赚多少。其实特许方会在合同上注明他们回收的产品标准,但文字模糊,当加盟方生产出产品后,特许方以产品不符合要求为由拒收,加盟者只能吃哑巴亏,最后出问题时,加盟者也是证据不足难以打官司。

周律师告诉记者,夸大其词,用低成本、高利润的口号吸引加盟者是常见的骗局。济南市民王先生在一个特许加盟展览会上看到有一个“八万创业,半年回本”的眼镜加盟项目,在老板的游说下,他交纳了3万元加盟费,签订了3年合同。但王先生仔细一询问事情并不这样简单,要是加盟的话他面对的是像无底洞一样的成本投入:保证金1.5万元,首期进货3万元,店面装修3万元,购买电脑验光仪等设备6万元……这些开销远远超出当初“八万创业”的预算。王先生经过仔细打听才明白,这个眼镜品牌的老板在广州已经发展了数十家加盟店,但这些加盟店绝大多数和他一样陷入困境。

专家提醒创业别想一夜暴富

“加盟陷阱为什么屡禁不绝?因为加盟者只想一个字‘利’。哪个领域火爆,哪个领域的欺诈行为就多。”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加盟投资者被套牢,主要是由于受利益所驱,盲目跟进的结果。

山东经济学院程教授也告诉记者,加盟的骗术其实并不高明,但为什么能屡屡得手呢?还是加盟者太急躁急于赚大钱,对投资项目和市场不熟悉而导致失败。

面对一个又一个令人防不胜防的“加盟陷阱”,市民也提出这样的疑问:现在网络媒体层出不穷的“诚邀加盟”广告谁来审查其加盟资质?上当受骗的加盟者该得到怎样的赔偿?然而目前,这些问题还不能得到圆满的回答。记者采访了解到,虽然国内特许经营市场发展迅速,但与之相关的《特许经营条例》却迟迟未能出台,无法保证特许经营的规范发展。由于目前针对特许经营的一些政策法规没有强制力,特许双方发生的一些纠纷就得不到合理的解决。而一些地方的地方保护主义倾向更使一些特许企业或加盟商在异地处理纠纷时,利益得不到有效

保护。像前面提到的程女士,要想索赔得一趟趟跑北京,她耗不起时间也耗不起路费,只好忍痛放弃。

上一篇:道歉信450字作文下一篇:2017第二学期教导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