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向型企业商标战略交流材料

2024-08-31

外向型企业商标战略交流材料(共5篇)

1.外向型企业商标战略交流材料 篇一

三、我国外向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对外直接投资,作为当今国际市场的行为主体,已经得到空前的发展,几乎所有的经济强国和发展中国家都有一批国外公司活跃于世界经济舞台。据联合国贸发会议2004年《世界投资报告》的数据,2003 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流入量为5600 亿美元。其中,发展中国家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增长了9%,共计达到1720 亿美元,特别是非洲、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出现明显的增长。跨国公司拥有巨额生产资本和经营资本,遍及全球的生产、营销体系和信息网络,在世界范围内从事着各种经济活动。

我国的改革开放已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这期间,我国的企业经历了三次重大的战略性经营转变:第一次由产品生产转向商品生产;第二次由单一生产型转向生产经营型;第三次由资本经营转向海外经济合作,并由吸收外资为主转向吸收外资与对外投资并重。如今,我国企业已开始走出国门,发展海外投资,实现国际化经营。我国外向型企业的境外直接投资从无到有,日益发展扩大,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根据国家商务部公布的“2003年我国对外投资统计数据”,截止到2003年底,我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为334亿美元,经商务部核准和备案设立的境外投资企业共计3439家。仅2003年我国企业境外投资总额为29亿美元,同比2002年增长5.5%。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发布的2003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03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分别相当于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存量的0.45%和0.48%。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境外直接投资的比例份额相对较小,但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并加入世贸组织,势必有更多的我国企业迈出国门,参与国际经济分工与合作,走上国际化经营的道路。当然,尽管近年来我国外向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速度很快,也表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总体来看,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企业缺乏立足于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从企业规模来看,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上立足,主要依靠企业应拥有雄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扩大规模、壮大实力是“走出去”的先决条件。“走出去”的企业要有自己的核心产品、核心市场和核心技术,企业在国际竞争中才会有立足之地。目前,我国在欧洲地区直接投资的企业中 ,如TCL 、海尔还不具有什么市场,品质的差距和营销网络的狭小成为其发展的障碍。此外,从企业自身条件来看,研发水平低,缺乏技术优势仍然是我国企业的弱点,这就导致我国外向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项目技术含量不高。我国大企业的主要差距在于企业资产规模过小,效益规模不够。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研发费用仅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的 1-2%,而“全球 500 强”美方上榜企业是 5-20%。目前,我国约有 2/3 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研发机构。这表明一个基本的事实:国内广大企业还远没有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其直接结果就是,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多数为加工贸易型,产品也大多只是进入低端市场。如在非贸易性海外投资项目中,近40%属于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力密集项目,即资源开发及初级加工等。

(二)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结构不合理

从行业构成来看,我国境外投资行业目前主要集中在投资额较低的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商务业以及建筑业。按分布行业计算,采矿业、批发和零售业、商务业以及建筑业占当年对外直接投资净额的92.6%。其中:采矿业为13.8亿美元,占总流量的48.4%,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的投资;制造业为6.2亿美元,占总流量的21.8%,主要是通讯设备、计算机和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纺织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批发零售业为3.6亿美元,占总流量的12.6%;商务服务业为2.8亿美元,占总流量的9.8%。①上述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境外直接投资中,资源开发型产业的投资保持较高的水平,生产加工类的投资增速迅速提高,而贸易类的对外投资增速逐渐降低。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行业均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我国劳动力成本的低廉使这些行业在国际市场中具有一定的竞争力;而相对于金融、电信等服务性行业,一方面由于在国际市场上准入壁垒高,另一方面竞争的激烈程度实在是令人难以想象,我国企业虽然在国内拥有一定的资本但还是不具备抗风险的能力。

(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地区分布结构不合理

应该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整体规模和行业分布还是相当有限,绝大部分投资仅限于香港

地区,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海外投资,企业也没有完全参与全球市场的竞争。2003年,我国的境外直接投资的企业共分布在全球139个国家和地区,占全球国家和地区的60%。从表1我们可以

表1 2003年我国境外直接投资企业分布状况

地区 亚洲 非洲 欧洲 北美洲 拉丁美洲 大洋洲

覆盖比率(%) 81 73 61 50 40 35

投资净额(亿美元) 15.00 0.75 1.50 0.58 10.40 0.34

投资净额比率(%) 52.5 2.6 5.3 2.0 36.5 1.1

资料来源:商务部,“2003年我国对外投资统计数据”。

发现,目前我国境外投资主要集中在亚洲和拉丁美洲,占总投资净额的89%。根据国家商务部“2003年我国对外投资统计数据”显示,境外投资的地区主要集中香港、美国、日本、德国,占境外投资企业总数的41%,其中香港占21%。2003年我国境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但所占的比例远远小于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地区分布状况与我国现行的出口市场格局有较为紧密的联系,但显然不符合目前国际经济贸易环境的变化和进一步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的要求。

(四)企业缺乏清晰的境外发展战略和高效统一的宏观管理与协调机构

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公司一般都具有完整的全球战略,即以世界市场作为角逐的目标,对再生产周期的各个环节实行国际化安排。而我国大多数外向型企业还不具备大规模对外直接投资的实力,也缺乏全球性发展战略,没有融于世界经济发展的战略思想,还不能站在企业长期生存和发展战略需要的高度支规划自己的海外投资行为。这就造成一些企业投资决策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如我国某矿产集团在美国的子公司为了短期盈利,在没有采取严格保护措施的情况下,盲目从事期货交易等高风险业务,结果6000万美元的损失。 此外,目前立法、管理、信息服务等因素严重制约着我国企业成功开拓国外市场和参与国际竞争。这类制约因素主要包括立法严重滞后、工作机制尚未理顺、政策导向作用差、信息服务严重滞后、外汇管理和银行信贷限制过严、企业微观经营机制存在严重缺陷等。目前,境外直接投资企业海外发展需要本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并以此为基本保障来引导外向型企业进行海外经营,积极参与协调解决本国企业在海外经营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只有进一步改善了这些制约因素,才能为企业境外直接投资给与强有力的后方支持。

四、我国外向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选择

尽管我国外向型企业都加大了海外投资力度,努力贯彻了国家“走出去”的政策,并希望在国际市场上提高企业的实力,但是这条路还很漫长。我们只有正视所面临的问题,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外向型企业国外直接投资的成败,并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来制定投资战略,才能使我国外向型企业实现快速发展。

(一)我国外向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地区选择战略

影响地区选择的因素分为两大类:一是非制度因素。包括当地的政局稳定性、资源状况、基础设施状况、技术发展水平和管理水平、劳动力素质高低、产品销售的现有市场以及潜在市场、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投资国与东道国之间的亲近性等。二是制度因素。包括国际经济制度安排、经济制度、法律制度和企业运行的便利性等。其中,国际经济制度安排主要包括东道国参与的经济一体化组织、签署的双边投资保护条约、贸易壁垒以及对外资的态度;经济制度主要包括东道国的金融外汇制度、经济自由度等;法律制度包括东道国私有财产的保护程度、法律完善程度等;企业运行的便利性主要包括企业运行障碍、政府清廉程度、税收制度等。自由开放的经济体制和对外资持欢迎态度在所有制度因素中最为重要。

1、维持并发展对发达国家的对外投资

众所周知,发达国家政局稳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市场潜力较大,金融市场发达,外资法律健全,企业在这样的区域投资成功后可以获得较高的效益,同时可以吸收先进技术,有效地绕开各种贸易壁垒。 当然,与此同时,作为投资主体的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下述几个问题:第一,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具有很强的非制度因素;第二,我国的产业结构与这些国家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不具有比较优势;第三,美国和欧盟的对华政策仍具有较大的歧视性,以产品标准、质量、知识产权等为由加大了对我国企业和产品的监督和检测力度。

以海尔为例,海尔国际化运作取得的成功,吸引了不少企业家,特别是海尔在美国建厂更是让业界把海尔看成是民族英雄。而海尔作为一个企业本身此举的考虑仅仅是为了以后的发展做铺垫。如果我们的企业不顾自身实力,盲目效仿我国第一品牌,是不可取的。事实上,海尔在美国市场的定位是市场空隙定位,以小冰箱、小洗衣机占领市场空白。所以,海尔在美国建厂并不意味着海尔已在美国大规模盈利了。而海尔在伊朗、约旦、突尼斯、尼日利亚等国设厂,都是以主流的产品成为当地的第一品牌。

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在扩大对美国、欧盟待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对外直接投资的同时,应该将我国的“边际产业”转向发展中国家。那种把投资方向、重点及趋势只定位为发达国家和地区是有欠考虑的。

2、巩固并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投资

2003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金额的89%分布于东南亚、非洲、拉美和东欧等地区。之所以出现如此战略选择,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具有其特定的区位特点与比较优势。未来的投资区位战略选择应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东盟十国。目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应首先考虑东盟国家,这主要是因为:第一,东盟十国与我国存在一定产业梯度,应成为我国转移“边际产业”的重要场所;第二,东盟十国的劳动力价格低廉,适合发展劳动密集型投资;第三,它们的投资环境好,实施了许多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这些国家的经济与我国有很强的互补性,同时,地缘上的邻近性及文化背景方面的类似性,构成了东盟国家的区位比较优势,可以减少投资的进入障碍。以越南为例,越南政府为了吸引外资采取了一系列的扩大外资的优惠措施,包括大幅减免税收、降低土地使用费等。目前,我国很多产业,如摩托车、小型货车和家用电器在东南亚国家都非常受欢迎。“我国—东盟经济合作专家组”的研究报告积极评价了我国和东盟经济关系的发展现状,认为双边贸易投资关系仍有很大的扩展空间。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初期的区位选择遵循“就近原则”和“地区渐进原则”。日本及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渐进性对外投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2)独联体及波罗的海国家。这些国家产业结构畸形,轻工业发展水平仍十分落后,但是消费市场容量巨大,且其基础设施条件良好、人才资源丰富。我国的轻工业产品在这里拥有绝对的竞争力,2001年我国与俄罗斯的双边贸易额就已达100多亿美元。近年来,其与我国的高层往来和外经贸部领导接触频繁,对加深相互间了解,其政局、社会治安以及经贸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也会逐渐减少。所以,独联体和波罗的海国家也是我国对外投资又一重要地区。

(3)非洲地区。与非洲诸国的关系一直很好,非洲大部分国家产业结构的层次较低,产业发展水平比较落后,我国的很多产业在许多非洲国家具有潜在的比较优势;另外,我国的农业技术在非洲也具有比较优势且市场巨大,我国在非洲的农业中也有成功的直接投资经验。

(4)拉美地区。拉美国家具有较大的市场容量。而近10年来,拉美经历了包括2001年全球经济不景气在内的3次经济衰退,所以有外资流入的迫切需求。我国与巴西、阿根廷、智利、委内瑞拉、古巴和乌拉圭等国家的高层互访保持强劲势头,经贸合作不断发展,也有利于我国企业对这些地区的直接投资。

(5)西亚地区。西亚地区的国家对外界的商品依赖性很大,进入的限制更少;近年来,西亚国家正在积极实施经济多元化政策,鼓励国外企业进入,投资建设工业项目。我国企业也已开始尝试以设备、技术到西亚国家投资,举办加工装配项目。但是,西亚13国地处当今世界的热点地区,政局不稳定是不利因素。所以,我国在西亚地区的直接投资,挑战与机遇并存。但长远来看,更符合双方政治和经济利益的需要,且双方目前合作的势头良好,如充分发掘各自的潜力,合作的前景十分广阔。

(二)我国外向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选择战略

从理论的角度看,对外投资的产业选择就是“边际产业”。对我国现阶段来说,我们的对外投资的产业选择应当有如下一些考虑:对外投资最重要的产业应该是曾经在国内有长期高速的增长,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而在现阶段已经或者是即将陷入增长停滞期的产业。因此,我国外向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具体行业应该主要为:

1、加工组装型制造业

我国的家用电器、摩托车、金属制品、家用机械类产品都有较大的规模。这些产业都经过长时间高速增长,已达到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的阶段,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影响到整个产业的平均利润。但是,这些产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稳定,在国外市场很有竞争力,发展中国家对这些产业的需求也较大。所以,加工组装型制造业,尤其是家电产业应该是我国对外投资的产业首选。

2、传统产业

纺织与服装业是我国传统的优势产业,技术设备水平高,产品质量好,一直在国际市场上有很强的竞争力。目前,纺织服装业也面临生产能力过剩、竞争激烈、经济效益下降的局面。纺织服装业对外投资可以充分利用东道国的自然资源,推进我国产业的继续发展,是我国对外投资又一产业重点。

3、资源开发业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人均自然资源的占有量较低,有些自然资源的国内绝对储量和产量都比较低,能源供给趋于紧张。所以,随着“走出去”战略的进一步深入,鼓励我国一批有实力的大型石油、矿产开发企业到境外进行资源开发类投资,也应是我国对外投资的又一产业重点。

4、高科技产业

我国不少产业的技术水平相对于发达国家也拥有比较优势,比如我国的航天技术、卫星通讯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都是国际领先的。另外,为了加快我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直接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我们也有必要在前沿性科技领域开展“学习型”对外直接投资。所以,除了前面所述的对外投资产业重点外,高科技企业的对外投资也不能忽视。事实上,从2000年开始到2002年期间,我国共批准境外设立研发中心22家,投资总额达5003万美元,主要有软件开发、光电技术开发、通信技术开发、家电产品研究开发。这些海外投资企业可以直接、快捷地掌握国际上最新的技术、质量、价格信息,对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和企业竞争能力的增强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三)我国外向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资金筹措与运用战略

投资与融资是紧密相联的,融资的目标是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规避和化解经营风险以及谋求建立最佳的资本结构。境外投资企业不仅要求获得最初投资进入的启动资金和营运资金,而且在投资进入后,也需要日常经营资金和扩大经营的再投入资金。如何以较小成本和风险筹集国际生产经营所需资金,是国外企业成功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一个重要的战略问题。对于自有资金相对短缺的大多数我国国外企业来说,如何筹集资金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战略问题。制定和实施正确的海外融资战略,对我国企业国外直接投资的成功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1、境外直接投资企业融资战略的一般选择

境外直接投资公司从全球范围内融资,应遵循融资成本最低、经营风险最小、公司整体财务结构最佳这三个原则选择可利用的资金来源,从中选择最佳的资金组合。境外直接投资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有公司内部的自有资金、母国的资金、东道国当地的资金和国际资金四个方面:

2、我国境外直接投资企业资金运用战略选择

(1)根据投资国的金融特点制定和采用海外融资策略。在美国和加拿大,由于存在高度发达的证券市场,使得直接融资成为主要的融资手段;在欧洲,由于传统的银行业比较发达,所以银行成为主要的资金来源;在日本,由于银行和证券市场的融资职能不同,企业不同的资金需求必须由不同的渠道获得。

(2)运用先进的融资手段。主要包括:第一,采用 “杠杆收购”融资,杠杆收购又称借债收购,是指企业以少量的自有资金(通常为5—10%)和大量的市场借款来完成收购。第二,国际金融租赁。国际金融租赁是指由出租人根据承租人的决定,向承租人选定的第三者(供货人)购买承租人选定的设备,并将该设备的使用权转让给承租人,并在一个不间断的长期租赁合同期内,通过收取租金的方式,收回全部或大部分投资。这是一种采用“融物”形式进行的中长期融资活动。

(3)境外直接投资企业应与国外、国内银行形成紧密联盟,进一步加强金融活动国际化。国外银行首先通过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向境外直接投资企业提供各种贷款和服务而成为合作伙伴。另外,境外直接投资企业可采取通过与国外及我国银行机构的境外分支机构相互参股的方式合作,形成共同开发海外市场的格局,有利于企业获得发展的长期资金支持。加强我国银行业的海外拓展是我国外向型企业境外投资进一步发展的重要课题。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银行不仅立足于国内,同时积极向全球发展,其中以我国银行的发展最为迅速。目前,中银集团已全球设立了500多家分支机构,海外员工近2万人,海外资产总值1700多亿美元。我国银行业的向外扩张,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一方面可为国内企业提供准确、及时的国外信息;另一方面,对于一些金融业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我国银行在那里设立分支机构可带动我国企业到这些国家进行投资,从而促使我国企业境外投资的多元化发展。

(4)充分利用金融创新。国际金融市场的创新始于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发展到高潮。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的金融工具。我国逐步完善的金融体制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增强了境外直接投资公司海外融资的自主权,这些都为我国境外投资企业在资金筹集上提供了非常有效的途径。

(5)大力发展自己的海外金融机构,与此同时,要有意识地收购、控股外国的金融机构。

(四)我国外向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控制战略

境外直接投资,将会面临更多的不确定因素,如汇率风险、投资环境发生变化所带来的风险等等,这就对上市公司的风险防范和风险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使投资者对企业发展前景的预测变得更加困难。我国外向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参与国际竞争虽已经有了一定优势,并迈出了国外经营的步伐。但要发展国外经营,必须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充分把握全球经济发展特点和趋势,制定正确的境外投资发展战略,规避投资风险。

1、在对外投资的步骤上,应采取阶段式渐进发展模式

比如选择国内经营→出口→设海外代理→设海外销售子公司→建海外生产子公司的模式。比较适合我国中小企业,对中小企业而言,规模小、抵御风险能力差的特点决定了企业应以渐进的阶段式发展为主,逐步积累海外的市场知识,从而提高国外经营的成功率。

2、在对境外投资的方式上,应先合资,后独资

对企业来说,要针对不同国家、不同行业再结合自身实力施以不同的投资方式。针对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起步较晚、经验不足的特点,应先走出去,与当地企业搞合资,这有助于利用两种资源、两种文化、两方能力和两个市场。这是实现国外经营取得成功的一个基本经验。

3、在对外投资的产业上,应先劳动密集型产业,后技术密集型产业

劳动力便宜是我国的一大优势,产业选择应集中在小规模产业中,如纺织业、玩具业、电子等。这类产业的生产规模经济程度低,竞争性强,进入壁垒低,也不需大的研发投资以及复杂的技术。我国中小企业在这类产业中相对于发展中国家具有一定优势。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积蓄资本和力量,然后再在国外搞技术密集型产品生产。这对于我国外向型企业来说,可能是更合适的选择。

4、在对外投资的区域上,先发展中国家,后发达国家

先把走出国门、进行国外经营的重点放在周边的发展中国家,尤其是经济高速增长的东南亚各国,如马来西亚、泰国等。俄罗斯、东欧、中亚等地区的市场也在迅速恢复,并且这些地区的经济与我国存在很大的互补性,对我国民营企业亦蕴藏着巨大的商机。然后再考虑走向欧美等发达国家,是与我国中小企业的综合实力相适应的一种选择。

总之,控制境外投资风险应更多依赖投资主体内部风险控制机制。对国有境外企业,应通过监管国内投资主体的方式来监管境外投资企业;对自筹资金的民营企业,应从宏观角度进行监管。

五、结论

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分工的不断加深,我国外向型企业朝着国外经营方向发展不仅完全符合我国外向型企业的目前状况,而且也是势在必行。尽管对外直接投资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对一国的宏观经济运行产生某些负面影响,但总体来说,积极作用是居主流地位的。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当今世界,正确认识我国外向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利弊是非常重要的,盲目乐观和悲观恐惧都是不可取的。我国外向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还处于起步阶段,只有积极稳妥地实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战略,增强海外企业的优势,调动国内企业的积极性,增强其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实力,并建立相应的部门协调和引导对外投资活动,创造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内环境和客观条件,才能使我国的外向型企业在未来的国际经济舞台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参考文献:

[1]IMF,1977,Balance of Payment Manual(国际收支手册),Washington D.C.

[2][英]约翰•伊特威尔等著:《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2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3]潘石等著,《投资经济学》,吉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26页。

[4]杨大楷主编,《国际投资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崔新健著,《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发展出版社,2001年版。

[6]刘红忠著,《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证研究及国际比较》,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赵晓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动因分析”,《黑龙江对外经贸》1999年第3、4期,P15-16。

[8]乔惠平,“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发展战略选择”,《中外管理导报》2002年第1期,P50-51。

[9]唐如青,“对外直接投资——中国企业集团发展的必由之路”,《财经研究》1994年第5期,P13-20。

[10]赵春明,“任重道远: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与发展前景”,《世界经济》2004年第3期,P60-62。

[11]毕小龙,“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浅析”,《经济问题探索》2000年第7期,P67-71。

[12]程红、张铭,“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问题探析”,《中国工业经济》,1995年第8期,P41-45。

[13]秦斌,“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必要性的理论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1995年第5期,P10-15。

[14]李优树,“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利益分析”,《生产力研究》2004年第4期,P66-67。

[15]唐晓宇、邱玲,“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探讨”,《经济评论》1995年第4期,P57-59。

[16]张宏,“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思考”,《经济大视野》1999年第6期,P25-29。

[17]李洪江,“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与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P10-13。

[18] 谭介辉,“论面向21世纪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战略”,《上海综合经济》1998年第3期,P38-40。

2.企业商标战略实施规划 篇二

21世纪进入了品牌经营时代,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加速和知识经济日益发展的国际环境下,企业自主创新和运用知识产权的能力和水平决定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商标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部分,已经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因而大力实施商标战略,成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所谓商标战略,是指以商标的创立、管理、培育、运用和保护为关键环节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经营战略,是以品牌价值提升为核心所进行的一系列经营性谋划和制度性安排。

商标战略是企业重要的经营战略。为深入实施商标战略,增强公司市场竞争能力,适应品牌经济发展的要求,提升“CM”及相关品类商标的品牌形象,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特制定本规划:

一、成立由总经理为第一负责人的品牌及知识产权管理部,全面负责商标的注册、年审、宣传、申报知名商标、商标维权和品牌战略推进等工作。强化商标注册管理,严格执行《商标法》,公司设立专业商标管理领导小组,建立和完善《商标管理制度》,通过宣传推广增强商标使用意识、保护意识、管理意识。

二、建立健全商标战略的各项制度、措施,为商标及品牌战略的实施提供制度保障。

三、根据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的要求,完善相关资料,力争2014年成功申报苏州市知名商标。

四、加强宣传教育,着力抓好对内、对外的品牌宣传工作。通过各种文化栏、企业文化培训等可视化的手段深入每个员工内心,进而转化为口碑宣传,另外在原有通过宣传册单一宣传方式扩大至运用网络媒体等各种手段(包括制作企业网站、进行百度推广等),宣传品牌形象,扩大其在市场的影响力。

附:

产品质量管理系统建设情况

产品质量管理系统建设情况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这一组织各方面工作和素质的综合反映,要有领导强有力的、坚持不懈的推动。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很多,为了加强质量管理确保产品质量,我们还坚持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成立了质量管理小组,以总经理为领导,以总工程师为技术总监,由公司办公室和质检部共同负责,生产负责人为主要成员。

二、建立原材料和成品检验部门,配备专职检验人员,定期进行培训,并配备了专用、先进的检验仪器,发现质量上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随时进行纠正、调整。

三、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按照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的标准和模式,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规范及行业标准,制定了各种原材料和产品的检验标准、方法和规范,严格控制各项质量标准。各部门配备了相应工艺技术员和质检员,防止和杜绝不合格产品的出厂。

四、建立完善质量检验原始资料和数据,确保检验的正确性和真实性。从原料进厂到产品的出厂,各种检验都要有原始记录,并有检验报告。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主导因素,是企业整体素质的全面反映,涉及到企业的各个层面,公司质量管理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并经常对职工进行质量方面的教育,以推动质量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多年来从未发生过质量事故,产品销售无积压,产销率一直控制在97%以上。

3.浅析企业商标战略的意义 篇三

【摘要】在知识竞争的时代,商标战略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企业加强商标战略的实施,有助于树立产品或服务的良好信誉,提高产品或服务的经济附加值,增强企业开拓、占领、巩固市场的能力,促进企业向名牌产品、名牌企业聚集。

【关键词】企业 商标 商标战略

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竞争的时代,企业依靠知识产权争夺市场。作为品牌载体的商标,不仅象征着经营者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质量,而且也代表着竞争者独特的个性和商业信誉。对于企业来说,拥有国际国内知名的商标是提高企业效益的决定因素。企业在竞争中,实施商标战略有利于促进企业转变经营方式,是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一、企业商标战略的涵义

企业商标战略有着丰富的内涵,既涵盖了商标本身的概念、功能,也包括以商标创立为基础、以商标管理为保障、以商标培育为核心、以商标运用为关键、以商标保护为手段、以创建具有独特核心价值的市场强势品牌为根本目标的商标战略基本内容,是企业进行商标战略规划的基础。

(一)商标的概念和功能

1、商标的概念

商标是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为了使自己所生产或销售的商品,在市场上同其他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的商品相区别而使用的一种标记。商标使用的文字、图形或者其组合,应当有显著特征,便于识别。关于商标的概念,有学者认为,“商

【1】标是指能够将经营者的商品或服务区别开来并可为视觉所感知的标记。”我国

《商标法》第8条规定,商标是指任何能够将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商品或服务与他人的商品或服务区别开的可视性标志,包括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和颜色组合,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均可以作为商标申请注册。总之,商标是能够将经营者的商品或服务与其他经营者的商品或服务区别开来的标记。

2、商标的功能

商标战略的构建与实施跟商标的功能密切相关,商标的功能是研究商标战略的理论基础。商标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商标的本体功能

商标的本体功能指商标本身所具有和涵盖的功能,包括识别功能、承载功能、表彰功能、象征功能。识别功能主要是指“识别来源”,商标起着区分商品或服务不同来源的作用,这是商标的基本功能。随着商标许可制度和商标转让制度的建立,识别功能出现了新发展,开始从识别来源或出处,转变为对该商标联系的商品或服务具有与最初来源相同的消费体验的识别。承载功能主要是指“承载商誉”,商标作为一种符号承载或转移了一部分商誉的价值。表彰功能主要是指“表彰价值”,表彰功能是承载功能的合理延伸,符合符号消费理论所描述的特征,其外化即是企业在市场上的品牌形象。象征功能主要是指“象征精神”,象征功能是商标功能极大化的最高境界。如果说表彰功能意味着商标开始代表消费者的【1】 郑思成:《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16页。

某种个人特质,那么象征功能则意味着商标作为符号已经可以代表某种完整、令人追求和崇拜的精神形象。

(2)商标的社会功能

商标的社会功能指商标在社会活动中所产生和附加的功能,包括生产要素功能、资源配置功能、竞争工具功能。生产要素功能指商标承载的无形资产价值可

【1】以通过评估得到量化界定,当商标作为信用资本运用于市场运营时,它即作为

一种与土地、厂房、资金功能类似的生产要素,参与商品价值的创造。资源配置功能一方面指商标权利人需要在技术开发、质量提升、市场营销、文化特色、维护、员工管理等方面不断投入和创新,不断丰富凝聚在商标之上的品牌内涵,另一方面指内涵丰富的知名品牌也能有效帮助企业扩大生产,开展企业并购,整合产业链,以品牌为号召吸引更多的要素资源投入。竞争工具功能指商标成为企业间、区域间和国家间谋求市场有利地位的重要竞争手段。

(二)商标战略的概念

战略是指着眼全局的谋划,商标战略就是围绕商标的谋划。企业商标战略的主要内容是,以品牌创建作为企业经营战略的中心,以品牌价值增值为目标和抓手,树立品牌经营的核心理念,通过品牌整合企业各种要素资源,综合利用加大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培育企业文化,开展营销传播等手段,不断提高产品的商标附加值,最终创建市场领袖品牌,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在实施商标战略时,应坚持品牌价值为核心的原则,企业经营为主题的原则,消费者利益为导向的原则,以及特色发展为目标的原则。

二、企业商标战略的意义

企业商标战略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它涉及企业的诸多因素,与企业的经营息息相关。立足于分析影响企业商标战略的因素,从根本上发现企业商标战略存在的问题,从而真正发挥企业商标战略的作用,为企业商标经营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

(一)影响企业商标战略因素分析

1、外部因素

(1)法律因素

和其他类型的知识产权一样,商标权的特点之一是地域性,它依托一定国家的法律产生,又只在其依法产生的地域内有效。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法律体系,不同的法律体系制约着企业的商标战略。每个国家在商标权取得、商标权的范围、商标的保护与撤销、受侵害的情况与法律救济等方面都有着相应的规定。各国企业在制定商标战略时除了要遵守本国的法律法规,还要知晓他国的法律,企业在商标设计、使用上也应符合每个国家的法律要求。

(2)市场因素

竞争对手商标战略制定及实施情况、消费者消费心理需求、国家政策导向等市场因素都制约着企业商标战略规划的制定。企业根据市场上竞争对手的多少、强弱、市场饱和度和销售渠道等决定采取什么样的商标战略。例如竞争对手多的市场,商标也多,要使自己的商标吸引消费者,得在商标设计上下功夫,采用适合的商标设计战略,以十分显著独特的商标吸引消费者。商标雷同、不显著,就很难突出自己,占领市场。【1】戚海威:《符号营销》,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9页。

(3)社会文化因素

商标以文字、图形等方式承载着一定的社会文化因素,不同的国家或区域往往存在着不同的社会文化习俗,甚至存在冲突的现象,商标附着的文化信息决定着不同区域消费者对于商品的选择。文化指特定社会中存在的独特生活形态,即在思想、认知、情感、信仰上的不同方式。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渊源的不同导致了社会文化的差异,这些差异对企业商标战略的选择和运用会产生显著的影响。每个国家和地区由于风俗、宗教信仰、文化、语言等不同,对商标选择的要求也就不相同,不适合这些国家社会文化环境的商标就很难以在这些国家站稳脚跟。

2、内部因素

(1)产品质量因素

产品质量是决定商标战略能否成功的基础条件,质量是企业的立身之本,更是企业创名牌的根本,是使消费者产生信任的直接动力。“质量是我们维护顾客忠诚度最好的保证,是我们对付外国竞争力的武器,是我们保持增长和盈利的唯

【1】一途径。”如果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商标不仅不能发挥其促进商品销售的功能,更有可能适得其反,即便是已经有一定知名度的商标,如果产品质量不过关,商标就会毁之一旦。三鹿奶粉因查出含有三聚氰胺,可导致人体泌尿系统产生结石,从而导致三鹿集团破产,三鹿这一品牌不复存在。科学的商标战略应该是以产品质量的改善来推动商标知名度的提高,并依靠日益提高的商标知名度来促进本企业产品销售,提高市场份额。

(2)企业文化因素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一定的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规章制度、生活方式、人文环境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消费者在选择产品的同时,也在对产品的文化品位进行选择,企业在创建商标时,只有将文化内涵渗透其中,将其商标内涵的文化充分展示出来,才能形成企业长期发展的商标资产。例如“容忍、耐心、理性”是麦当劳固有的文化,这使得麦当劳在社会上树立了亲切、友善、助人的美好形象,使麦当劳品牌更具有社会影响力和商业价值。

(二)我国企业商标战略存在问题分析

1、商标保护意识阙失

(1)商标抢注现象严重

我国很多企业不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对相关法律没有研究利用,在创建商标时没有强化商标保护意识,导致外商抢注我国著名民族特色品牌商标现象严重,如“同仁堂”在日本、“王致和”在德国分别被抢注。更为严重的是,在有的国家和地区,出现了专门抢注中国知名商标的企业或者个人。据国家工商总局不完全统计,每年商标在海外遭遇抢注案件超过一百起,涉及化妆品、饮料、服装等多个行业。

(2)商标注册意识淡薄

有些企业认为产品只要有“牌子”,在消费者当中有名气,而不重视法律渠道的商标注册。但是,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张,企业经营往往从一元走向多元,由生产产品跨越到服务领域,这样企业原来已注册的商标就不再能完全覆盖其全部商品或服务。此外,很多企业存在这样的误区,认为商标只要已经在国内注册,就不需要去产品销售国注册,因此往往发生我国企业商标被抢注的现象。

2、商标运用不当 【1】 江淮:《世界500强启示录》,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第67页。

(1)商标资产闲置严重

闲置商标,是指已经获得国家商标注册部门审批但尚未投入使用、或者中止使用的尚在有效期的注册商标。我国商标领域存在大量未使用的注册商标,闲置商标的存在是商标领域的不正常现象。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企业申请商标注册,周期较长,商标注册虽然批下来,但企业却已经破产。二是企业在重组、兼并、破产时,商标被遗忘、冷落。三是商标抢注成风,一些职业注标人抢注商标,待价而沽。四是企业对超出实际经营范围的商标进行注册。

(2)贴牌现象泛滥

我国很多产业由于没有品牌,现已成为外国品牌的天下。例如服装行业,中国是世界上公认的服装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但因为没有自己的品牌,只能为外国品牌做加工业务,中国市场上的中高档服装几乎全为外国商标所占有。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企业利用贴牌生产可以较快打进国际市场。但从长远发展来看,贴牌具有局限性,必须树立自己的民族特色商标。贴牌使中国企业缺乏在国际市场中名正言顺的市场地位,从而缺失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利益空间。

(3)商标管理机制不健全

因为我国商标法律制度建立较晚,导致大部分企业商标管理建设还停留在初级阶段。企业没有建立系统的商标管理制度,没有设置及配备专门的商标管理部门和人员。有些企业虽然在一些部门的职责中加入了明确的商标管理内容,但由于各职能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与协作,使得商标管理工作没有有机地融入企业日常的有效运转当中。

(三)企业商标战略的作用

1、商标是企业进行市场竞争、迅速开拓市场的利器

商标被称为企业无声的推销员,拥有著名商标本身可以消除市场的许多障碍,迅速打开市场。良好的商标信誉不仅可以在消费者心中塑造产品的优良形象,打消消费者对于产品质量等方面的质疑,在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而且商标承载的企业文化等信息更是企业一笔无形的财富,对于企业生产和经营规模有着重要的作用。如美国的肯德基、麦当劳快餐店凭借自身商标的良好形象入驻我国后,不久便通过商标许可、经营许可等方式将其品牌店开遍国内城市的各个角落。

2、实施商标战略可以使企业获得超额利润

在国内市场竞争方面,实施商标战略可以通过塑造信誉度较高的品牌来创造企业的商业价值。当今社会,商标已成为指导消费者消费的主要标志,商标区分商品不同的来源,凝聚着商品的综合品质,代表着企业的形象。消费者根据商标的知名度和信誉度购买到自己需要且放心的商品。在国际市场竞争方面,由于中国是生产大国,缺乏世界著名品牌,只能处于制造业的低端赚取少量的加工费。一些服装在国内企业生产出来后只能获得有限定价,但若出口国外贴上外国著名的商标则价值翻十几倍甚至几十倍。著名商标可以使企业获得生产成本与合理利润之外的超额利润,实施商标战略创立品牌无疑在于追求这部分的超额利润。

3、实施商标战略是企业树立良好形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企业形象的塑造主要通过企业产品和服务形象的展示来实现,商标是依附于物质商品之上的精神文化产品,不仅体现了产品本身的质量、品味、价值,也代表了企业的诚信度和自身的形象。在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中国企业急需重塑企业形象,培育自身品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生产型向消费需求型,由重视数量到重视质量,由以低价取胜到以高质量良好品牌形象取胜,这关系我国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

4、商标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本身可以通过使用实现价值的保值、增值

2011年商标价值排行版中,苹果成为最有价值商标,以15328.5亿美元列榜首,搜索引擎巨头谷歌以11149.8亿美元居第二位,体现了这些商标本身具有巨大的资本价值。商标权人可以通过商标许可使用、股权投资、质押融资等方式实现商标资本的价值的保值与增值。商标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其价值会随着在消费者、同行业、市场中销售规模和信誉的提高而不断增加,持续不断地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但同时,商标也需要企业进行培育和维护,某个商标的运营失败有可能导致一个企业的破产,这就需要企业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商标战略规划。

三、企业商标战略的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商标在企业发展中战略地位的进一步提升,商标管理应成为我国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合理有效的商标管理,运用正确的商标战略,可以不断提高商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使商标作为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得到不断累积,推动企业开拓产品市场、提高竞争力、发展生产,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建立企业商标组织管理体系

1、在企业内部设立专门的商标管理部门

在企业内部设立专门的商标管理部门,及时了解法律法规和商标国际国内动态,注意本商标的市场信息和相关企业的动向。发现侵权行为时积极采取措施,及时向工商等有关部门举报或向法院起诉,在第一时间里,更好地求助于国家法律的力量,保存相关证据、扣押侵权商品,保护自身权益。

2、建立商标管理规范制度

商标管理制度可以设为总则和分则两部分。总则就企业商标管理活动的地位、目标和任务,管理部门的权责以及重大事件的处理等做出明确规定。而分则应明确企业在商标设计、注册、保护等方面的程序以及具体规定。企业的商标管理规范要以符合我国商标法律制度为原则,并且要以科学客观的态度,考虑企业发展的需要制定。企业的商标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商标管理制度作为相关人员行为的准则,以规范管理人员的管理行为,保障企业的利益。

(二)建立企业商标信息管理系统

企业商标信息是企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商标资料的文件体系。作为一种企业竞争性情报,企业商标信息关系着本企业和同行业竞争者的切身利益,是企业商标竞争的敲门砖。企业商标管理人员应根据收集上齐全完整、整理上简明规范、保管上安全多套以及利用上开发开放的原则,收集相关商标信息并将其记录在案,在需要时对某信息进行查询与分析,对特定信息进行监测,以帮助找到适合本企业生存发展的商标策略。

(三)建立企业商标流程管理体系

为了充分发挥商标的功能,企业还需建立各种商标事务流程,并在实践中逐渐形成良好的商标事务惯性。在流程的各个环节,落实到人,明确权责,建立例外情况反应办法。企业商标流程具体包括企业商标注册流程、企业商标使用模式选择流程、企业商标化决策流程、企业商标转让决策流程、企业商标使用许可决策流程、企业商标保护流程的管理。制定各种合理、科学的流程能够提高商标管理效率,发挥商标管理战略的应有作用。

(四)建立企业商标危机管理体系

危机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商标作为企业财富的载体,应该被纳入企业危机管理的行列中。企业在商标管理战略的构建中,必须建立完善的商标危机管理体系,从长远利益来看,这对企业商标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企业对危机的防范

成功地对危机进行监测,是危机管理的核心问题。对于商标而言,要建立根据商标管理办法制定的监测机构,通过商标管理部门和商标代理机构结合,对商标时效进行监控,使商标管理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此外,企业的每位员工都有义务监察一切对企业商标的侵权行为,包括非法使用、销售、伪造、损害的行为,并配合商标管理部门取得有利证据。企业的商标管理部门应全权负责情报搜集,一旦发现侵权、假冒行为,及时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举报或向法院提起诉讼。

2、企业对危机的处理

企业在面对危机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隔离危机,防止事态蔓延,并迅速找出危机发生的原因,进行化解处理。危机发生后,企业应快速启动危机应变计划,果断采取行动,争取在危机损害扩大前控制住危机。危机发生后必须要建立有效的信息传播系统,做好危机发生后的传播沟通工作,争取媒体的理解与合作。

4.小企业品牌战略商标管理 篇四

在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交互作用下,科学研究进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高技术前沿孕育重大突破,科技创新带动新技术群和新产业群竞相崛起,并深刻影响全球经济社会的发展。最具潜力的中国市场吸引着全球跨国公司和创新型企业争相抢滩这片热土,未来15至20年,既是我国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又是激烈的竞争交锋期。站在竞争最前线的,是企业;决定竞争成败的,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决定性因素在于自主创新能力。

在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方针指引下,我国越来越多企业将步入自主创新的快车道。利用改革开放的有利条件,培育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创建自主著名民族品牌,是中国特色创新型企业肩负的历史使命,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步骤。

“做品牌是以后的事情,当务之急是积累,把销售搞上去!”在和许多国内中小企业主交谈中,经常会听到他们这样论断。的确,奖金少、管理弱、机器老的中小企业,生存还是一个大问题,还有何资格谈论品牌?但是,且慢!如果你的目标不仅仅止于小企业,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短期的微利,而是渴望在未来成为一个大企业,拥有稳定的销售和利润,像国际的大品牌一样屹立不倒。那么,品牌的问题,你现在就必须面对,而不应以企业为理由忽视品牌的建设!按效益最优化、成本最低化、利润最大化原则,实行研究开发本土化,利用当地廉价资源,吸引本土优秀人才,获取区域市场信息,加速区域特点的研发与创新,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及服务,实行低成本的扩张。

小企业完全忽视品牌的建设,将可能给企业的成长带来以下危害:

〃 产品的品质下降。大多小企业都有以销售为主的经营观念,往往在销售量期,为达到一定的销售目标,而以次充好,降低了质检的标准,这就势必会导致产品品质的不稳定。

〃 短期行为损害品牌形象。一些小企业为了盘活资金,低价销售库存产品,这一切短期行为,极大地损害了原有的品牌形象。

〃 影响产品的延伸。很多小企业在延伸产品同时,往往没有整合品牌的观念,只要是有钱可赚,就盲目上马,造成品牌资源的极大浪费。

〃 轻视品牌的保护。这其实是中国企业的一个常见的现象,在小企业中更为普遍。等到产品打出知名度以后,才知道商标已被人家注册,到时却悔之晚矣!

〃 影响员工的士气。企业的目光短浅,“打一抢,换一地”,没有长远的品牌建设目标责任制,会让员工没有归属感和使命感,影响员工的士气。

2006年,我们的一个饮料客户,就是这样的小企业。由于他们在产品上市时营销得当,该产品在杭州市场非常火爆,以至供不应求,但是企业却没有更多的原料提供生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低价收购未经检测的不合格原料,保证了暂时的供货,却在一次电台和检测部门的联合检查中,被评定为不合格产品。于是,导致杭州的经销商纷纷退货,该产品最终以全线告退而收场。再好的策划也是白废。

在市场底层的中国小企业,这样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他们无一不是在企业发展的路上,遇到了品牌问题的瓶颈,而往往只有到了这个时候,才会忽然悟到;原来小企业也需要做品牌!

那么,小企业应该树立怎样正确的品牌观?品牌又该在企业发展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首先,要保证产品的品质恒定如一,要让你的产品,成为货真价实的标志(Badge of Authenticity)。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该做到这一点。消费者是无法欺骗的,如同你的亲人和朋友,只有真诚以待,情谊才能长久。这也是品牌最重要的资产之一。很多中国老字号企业,就是保证了稳定、良好的产品质量,以至在经历多年的风雨洗礼后,仍然能够屹立不倒。

另外,必须创造品牌的附加值。随着市场逐渐发展、成熟,产品的同质化会越来越严重,产品的功能、包装、外形等都可以模仿,而惟有品牌是独一无二的,它帮助消费者在繁多的商品中迅速做出自己的判断。例如可口可乐,它的建立的品牌资产恒定的品质保证、深入人心的高知名度,都证明了可口可乐卖的是品牌的附加值,而不是产品!小企业在产品的发展过程中,应注意品牌附加值的创造的积累。当然,它是一个复杂的长期工程。

最后,小企业在发展初期,就应该制定长期原品牌战略目标。在此注意,是品牌的目标,而非营销的目标。应该意识到创建一个品牌“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但是,只有心存高远,才能把握住市场机会,使小企业完成一次又一次的腾飞。至少每天想摘星星的人,不会弄得满手泥巴。

任何大企业其实都是从小企业开始的,而确信无疑的是,有长远的品牌经营理念,它们的距离将会缩短。

日本企业在世界的快速成长就是最好的佐证。SONY在50年代只是一个替人家生产电子晶体管的小企业,但是盛田昭夫却认为“我们应该有自己的品牌”!于是SONY应运而生。从命名开始,SONY便有了世界的眼光,即使他们在最困难的时候,也坚持正确的品牌运作方式,不断创新,为品牌注入全新的内涵和活力,一改世人心目中日本货低档、质次的印象,最终创建了一个世界级的品牌。春都火腿肠是另外一个例子。1993年后,春都的名气越来越大,产品行销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并远销独联体、东南亚、香港等地,连年产销率为100%。自1993年起连续六年荣获“消费者心目中理想品牌”,“实际购卖品牌”,“如购物首选品牌”三项排名第一。经济效益也直线上升,每年的利税就超过亿元,其实原来系一个固定资产不足200万元,职工不到200人的小厂。提高经济效益之路就是树立了正确的商标品牌观。

海尔集团公司现在是中国著名的企业集团公司之一,但其前身是1984年由濒临倒闭的两个集体小厂合并成立的“青岛电冰箱总厂”。该厂于1985年引进德国“利勃海尔”公司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产生出了亚洲第一代“四星级”电冰箱,为体现出双方的合作,将产品名称定为“琴岛——利勃海尔”,并且成功地设计了象征中德儿童的吉祥物“海尔图形”(现在的海尔兄弟),其商标由“琴岛——利勃海尔”文字和“海尔图形”组成。1991年,该商标被商标局认定为驰名商标。“青岛电冰箱总厂”的名称经过几次变更后,于1991年变更为“青岛琴岛海尔集团公司”,并推出了以“大海上冉冉升起的太阳”为设计理念的新商标,该商标由“琴岛海尔”中英文文字和“海尔图形”组成。1993年5月,“青岛琴岛海尔集团公司”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将企业名称变更为海尔集团公司,其商标由中文“海尔”、英文“Haier”和“海尔图形”组成。为了加大对“海尔”商标的保护力度,海尔集团在所有商品和服务国际分类上均申请注册了“海尔”、“Haier”和“海尔图形”商标。

1997年4月,海尔总裁张瑞敏在“中国市场营销国际研讨会”上说:“品牌是帆,资本是船,海尔就是依照这样的原理,不断发展品牌,积累资本。”。截止到1999年1月,海尔集团在国内申请注册了600余件商标,还在128个国家和地区申请注册了500多件商标。海尔的商标品牌价值,1994年首评时为42.6亿元,1999年达265亿元,是中国企业中品牌价值增长速度最快的品牌。良好的品牌意识造就出强劲的企业上升势头和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使海尔成为继“红塔山”之后中国最有价值的品牌。海尔品牌的优势也拉动了它在海内外市场的拓展。成为小企业品牌之路的楷模。

有一个恰当的比喻,小企业的发展犹如一次长途旅行,启程的是产品,载体是商标,抵达终点站的是一个完整的品牌,关键就是在于你选择的路线和到达的方式!

杭州君易知识产权事务所

知识产权法律顾问:刘宗豪

5.外向型企业商标战略交流材料 篇五

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企业

评估指标

一、评定标准

(一)商标管理体制机制建设(150分)

1.商标战略实施组织领导情况。(30)

2.企业商标战略或商标发展规划制定情况。(30)

3.企业内部商标管理制度建设情况。(50)

(1)商标管理文件的制定。(30)

(2)商标规范使用文件的制定。(10)

(3)其他商标管理制度的建设与执行情况。(10)

4.专业商标管理机构的设立与建设情况。(40)

(1)专业商标管理机构设置情况。(20)

(2)专业商标管理机构主要负责人在企业中的级别与地位。(10)

(3)专业商标管理机构规模和人数。(10)

(二)商标注册情况(100分)

1.企业国内商标注册情况。(30)

2.企业国际商标注册情况。(30)

3.企业阻止他人恶意抢注自己商标情况。包括异议、争议、诉讼情况。(40)

(三)商标使用情况(150分)

1.企业年度自主商标产品/服务销售收入情况。(20)

2.企业年度自主商标产品/服务出口情况。(20)

3.企业年度自主商标产品/服务销售收入在同行业排名情况。(20)

4.企业年度自主商标产品/服务销售盈利情况。(15)

5.企业年度自主商标产品/服务纳税情况。(15)

6.企业年度自主商标产品/服务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比例情况。(15)

7.企业年度自主商标产品/服务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比例增长情况。(15)

8.企业年度自主商标产品/服务销售区域(国内)情况。

(10)

9.企业年度自主商标产品/服务销售区域(国外)情况。

(20)

(四)商标保护情况(150分)

1.企业驰名商标、著名商标情况。(30)

2.企业商标行政保护情况。(30)

3.企业商标司法保护情况。(30)

4.企业自主品牌培育情况。包括企业阻止自主商标、核心品牌被他人并购情况。(30)

5.企业商标海外维权情况。包括积极应对海外商标纠

纷,运用当地法律和国际规则制止海外商标抢注行为和商标侵权假冒行为情况。(30)

(五)商标人才队伍建设(100分)

1.企业内部培训情况。(40)

(1)培训范围及人数。(10)

(2)年培训次数。(5)

(3)培训人情况。(5)

(4)企业决策层参与培训情况。(10)

(5)企业培训资金投入情况。(10)

2.参加外部培训情况。(30)

(1)参训次数。(10)

(2)参训人数量。(10)

(3)企业培训资金投入情况。(10)

3.商标人才队伍建设。(30)

(1)企业商标人才队伍学历构成。(15)

(2)企业商标人才队伍专业构成。(15)

(六)商标宣传情况(100分)

1.商标宣传规划制定情况。(20)

2.商标宣传形式。(20)

3.商标宣传的区域范围。(20)

4.年度广告投入情况。(20)

5.年度广告投入增长率。(20)

(七)企业发展与社会责任(100分)

1.企业其他知识产权保护情况。(20)

2.企业产品/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情况。(10)

3.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情况。(10)

4.企业安全生产体系建设情况。(10)

5.企业环境保护体系建设情况。(10)

6.企业发展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情况。(10)

7.企业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情况。(20)

8.企业取得省级以上政府奖励和获得荣誉情况。(10)

(八)商标战略实施(150分)

1.企业探索商标战略实施的新举措、新做法。(30)

2.企业贯彻落实《芜湖倡议》,发挥示范企业的典型带动作用情况。(30)

3.企业参与商标战略宣传工作情况。(30)

4.企业参与国家商标战略实施培训工作情况。(30)

5.企业配合工商部门、其他政府机关开展商标战略实施调研,参与和推动国家、地方商标战略制定、实施工作情况。包括企业对商标战略相关政策征求意见反馈情况,提交有关商标工作提案、议案情况等。(30)

二、使用说明

(一)满分为1000分,各项指标由督导评估组根据实际情况酌情评分。

【外向型企业商标战略交流材料】推荐阅读:

上一篇:高二生物期中试题下一篇:行政领导职代会报告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