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几点问题(精选10篇)
1.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几点问题 篇一
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几点思考
进一步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决定性因素,既是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的需要。随着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深入,村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进一步提高,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工作能力和水平明显增强。但是,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农村党组织建设仍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因此研究当前我乡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方法、新路子,有很重要的意义。
基本情况
农村支部及党员情况:我乡辖8个村委会,共有人口30880人,共有8个党总支50个农村党支部,403名党员,其中女党员有36人。在8名总支书记有7名实现“一肩挑”,有5名支部书记“一肩挑”村小组组长。大学本科文化1人,专科文化54人,中专文化54人,高中文化41人,初中文化105人,小学文化177人。18至25岁的党员有11人,26至35岁92人,36至45岁97人,46至54岁69人,55至59岁22人,60岁以上122人。中农村党员有153名,占全镇党员总数的20%,占全镇农民总数的22.6%。在这153名农民。
班子队伍带村”工作,在提高村两委班子成员的执政能力上下功夫,要求各支部书记带头谋发展,带头致富,带头学科技、用科技,通过党委集体谈话、集体到外地调研、集中组织培训等形式,总结别人的成功经验为我所用,使他们在致力本村组的发展上做到了思路清晰,方向正确,切合实际,同时服务群众的自觉性和执行政策、依法办事、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建立支部+协会+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由支部牵头找市场、抓培训,推动我乡农村经济健康、持续、稳步发展。通过努力,我乡鱼塘村做得最好,全村46户实现收入150多万元,大部分子女都送往××就读初高中,现就读的大学生有10多名,这种发展模式值得借鉴。
4、严把入口关,发展好党员,切实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根据县委组织部的要求,我乡拟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对各村的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严格遵循发展党员的“十六字方针”,严把入口关,同时积极疏通出口,纯洁党员队伍。
5、乡党委制定了党委成员帮贫扶困和慰问困难老党员制度,对困难老党员由乡机关支部和站所支部进行了走访慰问;同时,对有一定特长的贫困党员登记在册,每年给以一定的资金帮助和鼓励贫困党员发展经济。
三、我乡农村党建工作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目前我乡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客观地分析形势,当前我乡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部分基层干部的现有素质与领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基层党组织强化领导和服务的作用,而部分农村基层干部尤其是经济相对贫困地区的干部在这方面的素质相对较弱。主要表现为:从思想素质看,一部分基层干部传统的思想观念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从政治素质看,在部分基层干部中存在着淡化政治的不良倾向;从能力素质看,少数同志领导工作水平与所肩负的历史重任不相适应;从作风素质看,一些基层干部的领导作风与群众的期望和要求不相适应。
新时期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创造性与党建工作的传统方式发生碰撞。目前部分农村党组织对变化了的形势仍然认识不够,研究不够,改进不够,有的习惯于“单打一”,就党建抓党建的现象仍很突出;有的党员活动内容和形式单一化,适应不了党员日益增长的多方面的需求;有的在评价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三重三轻”的现象,即重形式、轻内容,重过程、轻结果,重共性、轻个性,既影响了对党建工作的正确估价,也容易产生错误的工作导向。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弱化与市场经济对农村党建工作的更高要求之间的矛盾。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党员干部以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现实要求都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们既需要市场经济知识,又需要实用技术的武装;既追求丰富的物质生活,又追求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生活。与此同时,市场经济对农村党员尤其是广大农民的思想价值观念和道德文化水准,也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特别是少数富裕起来的农民集体观念淡薄,精神生活空虚,有的甚至热衷于宗教迷信活动,这些都给农村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村级组织建设面临五大难题。一是党支部书记平均年龄老化、文化程度偏低,在面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下,发挥农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方面已存在一些不适应;二是个别村干部带领群众的致富能力与群众快速致富的愿望不适应;三是村级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与班子新老交替的迫切要求不适应。四是农村党员总体上年龄偏大,文化结构不合理,妇女党员少,致富能人党员少。五是部分年轻村组干部党员外出打工,造成群众有事没人管的现象,影响了党在农村的作用和权威性。
四、做好我乡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
1、以党的基本路线为指针,准确把握农村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向。第一,在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全局中,乡党委必须首先把农村基层党组织这个前沿指挥部建设好。从我们且末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来看,经济建设和党的建设表现出了明显的一致性,哪里的基层党组织战斗有力,那里的工作就扎实有效,经济建设就能迅速发展。反之,一些地区之所以长期发展不起来,经济落后,就是因为这些地区的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不强,缺乏一个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好的带头人,缺少一个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好路子;一些地方人心涣散,治安混乱,思想文化道德水准下降,也是因为基层党组织作用弱化,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钝化所致。实践证明,基层党组织强,一强百强;党员干部作用好,一好百好;集体经济富,一富百富。
2.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几点问题 篇二
一、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及队伍建设
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 作为基层工会, 一是要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加强工会基础工作, 牢固树立“服务大局、服务职工”的意识, 进一步落实工会管理制度, 明确工会工作内容、标准、基本制度和程序, 从而不断提升工会的工作水平、工作效率;二是要针对基层工会在企业减员增效的趋势下, 专职工会干部减少, 兼职工会干部流动性大的情况, 通过培训、交流等方式不断提升工会干部, 特别是兼职工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同时, 也要通过自身努力工作和合理诉求, 逐步提高专兼职工会工作人员的待遇。
二、修订完善制度, 提高履职能力
协助行政部门抓好职工安全生产不仅是基层工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也是维护职工根本利益的体现。基层工会必须严格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 以职工为本, 以“安全第一”为理念, 以提高职工劳动保护为基准, 把保证职工安全放在第一位, 从而进一步确保职工在劳动生产中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 维护好职工的生命权和健康权。
(一) 狠抓落实, 不断完善制度建设。
做好基层工会工作, 必须要夯实工作基础。要进一步落实“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劳动保护监督检查的“三个条例”, 即加强组织、制度、思想、业务的建设, 不断强化群监组织的责任意识, 为安全生产奠定基础。在工作中, 一是要积极参与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实施细则的修订, 在责任落实、台帐管理、会议制度、小组检查员设置等方面加以完善;二是积极参与修订与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工作相配套的制度和办法, 使其更具操作性, 同时, 进一步推广落实“三书一表一卡”制 (三书是指事故隐患限期整改通知书、事故隐患处理通知书、事故隐患报告书;一表是指劳动安全检查表;一卡是指有毒有害信息卡) , 保障职工的在岗安全;三是强化检查, 定期不定期地到车间、工区、班组作业点进行检查, 做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 同时, 针对发现的问题再进一步完善各项安全制度、规章、作业标准和程序。
(二)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逐步提高维权水平。
工会是群众组织, 职工之家, 要通过宣传橱窗, 知识竞赛等形式, 开展技术比武, 技能比赛, 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等以安全生产、劳动保护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 通过各种活动, 使职工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珍惜生命、爱岗敬业的思想意识, 引导他们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聪明才智, 履行工会的教育职能, 维护职工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提高工会的维权水平。
三、细化维权工作, 落实维权职责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适应劳动关系和经济关系的变化, 基层工会应当坚持以职工为本, 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目的, 将维护职工权益贯穿于自身全部工作中。要建立健全维权机制, 例如利益协调机制、矛盾调处机制、诉求表达机制以及权益保障机制, 充分发挥协调机制的作用;要细化量化工会各项工作, 全面履行维权职能:做好职代会、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委员会工作, 履行参与监督职能;要做好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劳动保护, 劳动争议调解工作, 履行调节劳动关系职能;要强化工会“三支队伍” (先进职工、工会积极分子、职工代表) 建设, 做好基层工会换届改选工作, 履行好组织建设职能;要利用宣传橱窗、图书阅览室等阵地, 进一步做好职工思想教育工作, 履行宣传教育职能;要利用文化馆、俱乐部、文艺器具、体育器械等, 不断丰富职工文体生活, 履行文体活动职能;要坚持“三不让”承诺, 既不让一名职工家庭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不让一名职工子女上不起学、不让一名职工看不起病, 做好职工困难补助、大病保险、生活福利、疗修养及女职工特殊利益保护等工作, 履行生活保障职能;收好、管好、用好、用活工会经费, 履行财务管理职能。
总之, 基层工会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我们应以求真务实的精神, 在不断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及队伍建设中, 提高履职维权的能力和实效, 完善各项工作职责, 在企业发展中发挥基层工会组织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全国总工会《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工作条例》总工发[2001]16号。
[2]杨波:《工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研究》,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0年。
3.浅议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篇三
一、从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层面分析原因
1.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建设不到位。随着农村各种经济成分的发展,部分党员创办了个体经济、私营企业,农村党员中的“经济人”在增多。随着经济地位的提高,部分人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发生变化,极少数人集体主义观念淡化,党的信念、宗旨意识、奉献精神减弱,甚至目无党的纲纪,追求奢靡生活,奉行享乐主义。其次,近年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潮渗透到农村地区,部分党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受其影响发生扭曲。他们开始片面追求物质利益,理想信念出现可怕的“政治裂痕”,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产生动摇。坚持“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的信条,认为共产主义“太遥远、太渺茫、不可能实现”等,这些思想的诱导,极大的腐蚀了党员的人格理想,破坏了党员的形象。再次,部分村支书缺乏忧患意识,党的建设不到位。“由于缺乏忧患意识,农村党建普遍存在‘三多三少’(布置任务多,检查落实少;一般号召多,具体措施少;讲究形式多,注意实效少)现象,存在‘讲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偏向。”因此,在部分农村党建的理论及其实践模式,很难实施、并落到实处。最后,部分党员思想观念陈腐。老党员年龄偏高,文化水平低,缺乏开拓进取精神,号召、带领、指挥村民奔小康的能力不强;落后地区的部分党员市场观念、竞争意识等不强,计划经济、小农经济、小富即安、等靠要等传统思想却相当浓厚。
2.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建设不到位。首先,组织活动难以召开。近年来,外出务工、经商的党员逐年增多。有学者指出,农村党员队伍中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的比例在上升;农民工党员在增加。其次,党组织后备人才缺乏。随着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唯“物”主义价值观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农村青年认为,“‘党员义务多,享受权利少;入党不自由,事事要带头;入党交党费,平时无实惠’,因而对入党不感兴趣,把自己的大部分精力放在如何赚钱和发家致富上。”另外,常年在外打工、经商的青壮年,也很少有人愿意回村加入党组织。再加上党建工作的措施力度不够,致使党组织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状况。最后,在部分农村,党支部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在笔者的调查中,部分农村党支部很少处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状态,这是一种十分尴尬的境况。在一些农村发生的上访、群体性事件中,以及村民的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等事务中,村支部很少或根本发挥不了战斗堡垒作用,这极大的削弱了党的战斗力。
3.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作风建设不到位。一方面,个别村组党员干部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使他们无法倾听群众的呼声,无法体察民情,甚至蔑视群众正当利益要求。这严重背离了党的宗旨,削弱了党的战斗力,是对村级党组织权威的极大威胁。如一些党员干部依靠宗族势力或关系在选举中拉选票,在生活中拉帮结派。另外,一些村组党员干部在工作作风和方法上存在很大的随意性、散漫性与暴力倾向。他们在思想上轻视村民,工作上严重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对农民的疾苦漠不关心等,这些行为使一部分村民对他们产生了极大的不满。另一方面,村组党员干部的腐败行为屡禁不止。近年来,在市场经济和各种文化思潮泛滥的条件下,一些村组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导致了部分村组干部的腐败。而且,在部分农村,村官贪污腐败极其严重,一些胆大妄为的村官被农民称为“土皇帝”、“地头蛇”,致使连年引发群体信访事件。总的来说,村官腐败贪污,侵害农民利益的形式有“一是借家族势力,拳头当权,恃强凌弱,肆意侵犯村民人身权利;二是滥用职权,在土地转让、承包,处理纠纷,审批宅基地等工作中大拿索要;三是独断专行,办事不公开、不公平,剥夺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四是在换届选举中,制造假选票,进行不正当竞争,甚至贿选。”
这些行为严重败坏了村级党组织的形象,使得群众对党产生了不信任情结,影响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严重削弱了党的威信。
4.农村基层党组织制度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一方面,党内民主制度建设不完善。“在目前农村党建中,普遍存在民主不足集中有余,一言堂、大权独揽、个人专断一直是无法克服的顽疾,使集体领导形同虚设。”由于保障党员权利的制度不健全,党员的权利很大程度上不能够得到实现。在调查中发现,部分农村青年不愿入党的因素中,他们认为入党没有什么好处,还要交纳党费,不如不加入。这从一定程度上也说明党员的权利与义务是不对等的,至少在实际的农村生活中是这样,这就导致了部分党员对党组织缺乏归属感和认同感。另一方面,反映村民利益诉求的沟通机制不健全。近些年来,村民很难通过正常的渠道反映自身的利益需求,造成各种群体性事件不断发生。这说明,党组织需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与群众的沟通机制、利益表达机制。
5.农村基层党组织成员的素质不高。首先,领导方式陈旧落后。由于受传统思想影响,使部分村党支部习惯于“一元化”的领导方式,遇事独断专行,不听取群众的意见,与村委会不协商,极易造成“两委”关系紧张,党群关系恶化。其次,有的党员干部文化程度低、素质不高,缺乏政策法制观念,办事作风粗暴,不能正确处理好农村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最后,一些党员以权谋私,损害村民利益,降低了党在村民中的威信,从而使党的权威受到质疑,动摇了党的群众基础。
6.农村基层党组织成员的能力水平不强。首先,缺乏带领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能力。由于大部分有文化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经商,给选拔能力较强的村干部带来了困难,造成相当部分村干部能力较弱,面对市场经济束手无策,不能带领更多的人致富。税费改革后,农村公共资源的缺失与分散,使党组织没有更多的资源来进行经济建设,来满足农民需要。其次,缺乏维护农民权益的能力。由于市场体系不健全,法制与监督体制不完善,各种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农村市场,各种坑农、害农事件不断发生,而党组织对此却无能为力。再次,协调农民群众利益矛盾的能力明显不足。贫富分化,干群关系,征地拆迁中的补偿款以及失地农民的安置问题,进一部的激化着农村的社会矛盾,因而党组织的协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从目前来看,协调能力并不适应,集中表现为群众集体上访事件时有发生。最后,在农民工讨薪、失地农民就业、农村社会医疗保障等方面的诸多问题,他们缺乏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方案,也不可能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维护村民的切身利益。
二、从农民自身的层面分析原因
村民们的政治冷漠,对村级党组织的不信任与不认同,影响了村级党组织权威的强化。近年来我市一些农村地区,农民对各种政治活动越来越趋于“冷漠化”。多项调查统计显示,真正出于自主意识自愿参加投票、选举等政治生活的公民所占的比例一般不高,尤其是农民,无论是政治参与的次数和参与的程度都很底。一是村级党组织对村民的生产、生活已经影响甚微,降低了村民对党组织的依赖感。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村民外出打工或发展其他服务业,来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在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中遇到困难时,一般依靠自己或亲属的帮助来加以解决,不善于或者实际上也没有条件依靠集体的力量获得救助。在贫穷、落后的偏远山村,农民大都向宗族势力靠拢,遇到问题,不找村组干部,找族长。二是村民对当前的农村政治活动不抱什么大的希望,或根本不相信党组织会有什么作为。例如,在村干部换届选举时,许多村民不参加选举投票,认为选举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哪个当选都一样。
三、从社会环境的层面分析原因
1.农村社会阶层的分化,新权威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村级党组织的权威。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原有阶层不断的分化、流动,出现了一些新权威。首先,近年来,一些贫困的农民大都向经济能人靠拢,这些能人依靠致富方面的经验与能力,帮助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带领村民共同致富。有些政治素质高、公益意识强的村民,甚至为了集体利益不惜牺牲个人利益,他们的这些行为很容易得到村民的支持、钦佩与认可。而党员干部,可能由于经济上的相对贫穷,或其它因素,声望、权威受到削弱。其次,有些村民在群众上访中,以及村中的婚丧事、文化活动中显示了组织能力,得到了一些村民的钦佩,使一些村民不相信党组织,而相信这些人,从而使村级党组织丧失了权威,名存实亡。最后,少数经济大户和家族势力对基层党组织权威构成威胁。在一些偏僻落后的地方,农业生产活动中,村民大多听取致富能手、经济大户的建议,“跟着党支部,不如靠近个体户”已成为部分农村的普遍现象。
2.各种民间组织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也削弱了基层党组织的权威。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的利益出现了分化,人们对物质的追求被极大的激发出来,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村民们便自发组成各种各样的民间组织。这些组织一方面促进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给村级党组织的权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一些民间组织较为发达的村落,民间组织对农村事务的影响甚至超过了村级党组织,使村民对村级党组织的信任程度大为降低。而且,随着农村利益关系的调整和社会控制模式的改变,一些带有宗教神秘色彩的权威开始复苏,出现了“宗族权威、宗教权威和武力权威。”“近年来不少地方宗族势力发展迅猛并有相当影响,大有超过党组织对农民群众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号召力,个别情况严重的甚至左右党支部和村委会,如我市永登县和榆中县的部分农村邪教组织“门徒会”,这些都对村级党组织的权威和影响力构成了严重威胁。
3.农村多种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降低了基层党组织的权威。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村实行集体所有制。这种经济体制使村级党组织掌握着村内的物质资源,享有管理、控制和分配的权利,成为农村的“执政者”。但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打破了原有的一元化经济结构。同时,随着个体户、私营经济的不断壮大发展,村集体经济显得微乎其微,甚至部分村子几乎无集体经济可言。这种状况,使村级党组织的影响力大大削弱,使广大村民从集体经济中获得的各种利益在减少,甚至没有。在经济上对村级党组织依赖程度的降低,使村级党组织与村民之间的关系也变的越来越分散,使村级党组织的权威受到了空前挑战。
四、从农村思想文化的层面分析原因
4.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几点问题 篇四
朱文勇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根据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调整组织设置,改进工作方式,创新活动内容,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使基层党组织都紧密联系群众,充分发挥作用。认真贯彻这一要求,必须在把握和分析农村基层党员队伍建设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党员教育的方式方法,以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来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
一、现状分析 我县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的现状可以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分析。从正面来看,主要有三方面值得肯定:,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情况良好。各镇(街道)及各行政村都较为重视对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并将其纳入工作日程。特别是能充分利用基层党校这一阵地,对镇内的党员进行每年至少两次以上的培训。第二,支部活动较为正常。支部活动基本上都能按照要求定时开展,做到经常化、制度化。第三,农村党员先进性发挥的载体设计较为有效。特别是“三先制度”、农村无职党员“两定两评”、党员联户等载体设计较被认可,并在实践中对党员更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从反面来看,主要存在两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党员教育缺乏吸引力。党员教育手段相对滞后,支部内的党员老少不一,教育形式又较为单一,难以适应行政村规模调整后的现实需要。在“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中,支委会、党员大会能正常开展,但党小组会和党课方面重视程度不够。从教育的效果看,流于形式的较多,一些教育与党员的思想实际脱节,缺少生动性和吸引力,缺乏针对性和说服力,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党员的积极性。二是党员先进性作用发挥还不够。党员在农村中的影响力在削弱,在群众中的威信在降低,讲话没有份量,作用发挥甚至等同于一般群众,这些既是
许多群众对党员的看法,同时也被大多数党员自己所承认。
二、主要原因 上述问题的存在,既有来自外部环境和党员干部观念层面的影响,又有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制约措施等方面的影响。具体地说,主要有:
1、外部环境的影响。日益开放的环境,对农村党员理想信念和思想作风带来新的冲击。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客观上把党员置于
一个十分复杂的大环境中。“窗口打开,苍蝇也会随之而入”。一些与党的基本思想有悖的意识形态,消极落后的思想观念就会乘虚而入。面对这样的形势,有些党员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在思想作风、政治立场、行为方式上发生蜕变。特别是在农村,有相当一部分党员理想信念发生动摇,党性认识模糊不清,党员在基层的模范带头作用得不到应有的发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2、思想观念的冲击。市场经济平等自主,竞争求利的特点,对农村党员的价值观念和组织纪律观念提出新的挑战。市场经济要求任何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都必须遵守等价交换的原则,在经济活动中有充分的自主性,减少各种制约和运行层次。这对于强化人们平等观念和民主意识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一旦等价自主原则渗入到党员政治生活,就会使一些党员的价值观念、行为取向走向庸俗化,组织纪律观念淡化,破坏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当前,农村党员务工经商已相当普遍,在政治生活中,会有意识无意识地把市场经济等价自主的思想照搬过来,只要民主,不要纪律,只要权利,不要义务,党员过组织生活,要误工补贴在农村已不是个别现象。同时竞争求利的原则,一方面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但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会渗透到党员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中去,致使有些党员在商品、金钱、利益等物欲驱动和“随俗”、“从众”
心理诱导下,在政治生活、工作交往、人际关系中放弃党性原则。
3、方式方法的单一。基层党员教育工作措施不力,效果不佳,给改进党员教育方式、内容带来新的课题。农村党员教育效果不够理想,可以说是当前一个比较普遍性的问题。从客观上分析,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外出务工经商党员的增多,要召集全体党员进行集中教育,实际操作上有难度。而且近年来,上级布置的各种教育活动,如农村集中性教育,主要由镇(街道)一级负责实施,对村党支部往往只有任务要求,缺乏具体操作和目标考核,造成“上面热,下面冷”的局面,而且教育对象一般只抓到村干部为止,普通党员由于量大面广,很难涉及到,从而影响教育质量。从教育自身来看,对党员的专题教育少,以会代训多;形式多样的学习少,读报、读文件的多。许多农村党员反映,不少教育活动缺少一种吸引力和感染力,党员参加这些活动,更多的是从遵守组织纪律出发,感受不到参加后有明显的收获,在参加了一些教育活动后,思想上原先存在的困惑,特别是一些“疑点”、“疙瘩”,并没有得到解决。
三、对策与措施
1、科学制订教育计划。首先,在制订教育计划前要对党员队伍作一次全面调查,了解党员队伍现状,听取广大党员对教育的要求和意见,以此作为制订计划的主要依据;其次,教育计划要按制订,并分解到季度、月份,在实施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调整,要建立反馈机制,了解受教育党员的满意度和不足之处,不断加以改进,使教育达到更好的效果;第三,要围绕当前政治经济生活中的热点,农村群众普遍关注的难点,提前考虑,设计每次的教育主题,研究制订详细的教育计划,注重可行性和操作性,使整个党员教育纲举目张,方向明确,便于
实施。
2、合理确定教育内容。江**同志曾指出:“切实加强和改进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提高素质,增强党性,使党员成为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献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带领群众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实绩的先进分子。”这是新时期党员教育的指导思想。依据这个指导思想,我认为,当前对农村党员要进行四方面内容的教育:一是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教育。学习邓**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二是形势任务和党的方针政策教育。当前尤其是要加强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教育,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三是科技知识教育。大力加强农村党员科技和文化知识教育,帮助党员学习农村实用技术,带领群众搞好科技兴农和科技致富,有条件的可在课堂教育的同时,进行实地操作和现场观摩。四是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要加强理想和宗旨、党性和纪律、权利和义务等方面的教育,使广大农村党员进一步明确新时期党员应具备的条件、职责
和义务,确定今后努力方向。
3、积极探索分层教育。按照党员身份、职业、年龄、文化等情况,对不同层次的党员实行分类教育。在个体和部分党员教育上,坚持因人施教的原则,即根据党员从业特点,努力做到“岗位不同,要求不同”。如对党员干部侧重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廉洁自律教育;对从事农业生产的党员,侧重进行党的农村政策、勤劳致富教育;对企业职工党员侧重进行业务知识教育;对个私企业经营者党员侧重党的理想、信念、党员标准和企业经营管理知识教育;对外出务工党员侧重进行组织纪律、宗旨观念教育。根据年龄特点,举办农村老党员、离退
休党员读书班、座谈会。根据党龄特点,开办建党积极分子培训班、预备党员培
训班、新党员党的基本知识讲座。
4、不断创新教育方法。在形式上要实现“扬弃”,即在摒弃形式主义,继承党员教育好的传统形式和方法的同时,注重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创造具有当前农村特色的新教育形式和方法,由强调集中统一转为灵活具体安排,由偏重系统灌输转为注重联系实际教育;由单一式教育转为多形式教育。主要可采用四种
方式:
(1)“三会一课”。这既是一种制度也是党员教育的一种传统形式,通过组
织生活和党课的形式,对农村党员进行教育。
(2)集中培训。利用基层党校、农函大,把党员集中起来进行封闭式教育,培训时间短则一二天,长则十多天。也可运用现代教育手段进行教育,如开办有
线电视党校,开设网上远程教育。
(3)活动教育。通过开展以教育为目的的各种专题教育,使农村党员在活
动中接受教育。
(4)个别教育与自我教育。除常规性、大规模的教育活动外,基层党组织要根据党员各自不同的情况,对党员进行个别教育,帮助党员明确党员标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引导党员进行自我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党
员的政治素质、文化水平和致富能力。
5、严格落实教育机制。坚持和完善四个“一”制度。即:每月开展一次“党日活动”,组织党员学习传达上级精神和大政方针,讨论支部重大事项,交纳党费,开展为民服务,外出参观考察等。每次可确定一项或几项内容;每季度一次党课教育,可根据各地实际和当前形势确定教育内容;每半年一次汇报交流,由镇(街道)组织基层支部汇报半年来党员教育情况,收到的效果,存在的问题及下步教育计划;每年一次总结评比,把党员教育列入支部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理顺关系,解决党员教育管理部门职责不清的问题。党员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党委各部门都担负着一定的教育职能。一直以来,组织、宣传、纪委三个部门都设有党员教育职能科室,由于没有理顺关系,工作中时常出现各自为阵,各抓各的现象,使基层党组织无所适从,或者只是唱“独脚戏”。把本来紧密联系的党员教育和党员管理割裂开来,既影响党员教育的效果,也影响了党员管理的效果。因此,要
制定切实可行的党员教育分工制度。从党员教育这一工作的自身特点和内在规律出发,合理配置党员教育工作的各种力量和资源,由党委统盘规划,三个部门具体落实。组织部门侧重于党员的发展、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宣传部门侧重进行党的理论、形势任务和时事政策教育;纪检部门侧重于党风党纪和组织纪律教育;各级党校充分发挥党员教育主阵地作用,搞好党员轮训工作,做到有分有统,密切配合,提高党员教育效果。建立党员教育的效益评价标准,搞好评估,提高教育质量。党员教育的效益评价标准是检验党员教育工作效果的客观尺度,也是改进党员教育工作的客观依据。当前在把握标准、搞好评价上,应处理好一对关系,明确三项内容,把握四个标准。首先要处理好政治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和“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原则。把政治效益作为农村党员教育工作评估的标准。其次要明确三项内容。从具体操作上看,可以从基层党员教育硬件设施,党员教育工作机制,党员教育实施情况三方面分解细则,进行评估;第三要把握四个标准。一是看党员教育是否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二是看党员教育是否促进农村的稳定;三是看党员教育是否有利于党员队伍建设;四是看党员教育是否推动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要把是否促进农村思想宣传文化阵地建设、党员示范带头作用的发挥作为检验教育成效大小的根本前
5.加强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的建设 篇五
基层党建工作是党的建设的根基,没有基层党建工作的健康开展,就没有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和加强。进入“十二五”时期,基层党组织所处的环境、担负的任务、工作的条件以及自身状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对基层党组织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也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加强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使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是当前青福镇党委需要认真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下面就如何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谈几点看法。
一、抓班子建设,不断提高基层组织的凝聚力与战斗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干部是基础,班子是关键。要按照“抓两头、带中间”的思路,坚持不懈地抓好农村基层班子建设。
一是选好支部书记。基层党支书记人选很重要,选得准不准直接影响党组织作用的发挥,关系到村工作是否能够推动的问题,影响着党的政策是否能在农村贯彻的关键。因而要求支部书记:一要有大局意识,任何情况下,都要以大局整体为先。二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要明确自身的职责,无条件地完成上级交给各项任务,服务于群众,为群众解决实际的热点、难点问题。三要公度正派,作为支部书记领头羊,思想行为、作风直接影响着支部是否健康发展,支部战斗力是否坚强问题。按照以上要求,我镇各村支部书记率先垂范,做好表率,树立榜样,廉洁奉公,不断提高取信于民的公信度,真正成为了村集体发展的领头羊,昌福村支部书记刘耀成同志2010年度被评为“包头市十佳嘎查村书记”,二海壕村支部书记杜建高同志因在新农村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得到了上级组织的高度认可,现享受事业编制待遇。
二是高标准选拔农村干部。重点选拔那些政治素质高、群众威信高、自富能力强、带富能力强的“双高双强”型优秀人才进村级班子,改善农村干部队伍的结构﹔
三是加强农村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把符合农村后备干部条件的优秀人才及时纳入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和农村后备干部队伍,进行重点培养,为村级班子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后备人才。
二、抓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广大党员干部的素质和服务水平
一是抓好党员队伍的建设。为把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好,镇党委在党员教育管理方面采取四项措施。一是
加强教育。结合日常的组织生活和党员轮训,强化对广大农村党员的邓小平理论、党的基本知识、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教育,教育他们进一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理想,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和组织纪律观念。同时不断改进教育方法,充分发挥电化教育的作用,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说服力。二是强化管理。镇党委进一步明确抓党员队伍建设的责任,党委成员分头负责,齐抓共管,督促指导村党支部建立和执行严格的党内组织生活制度。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党组织活动,为党员发挥作用创造条件。镇党委、村党支部结合当地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组织活动,引导党员在各项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党员教育管理更加规范、有效。四是进一步改善党员队伍的年龄和文化结构。增加高中以上文化、35岁以下新党员的数量,从改善党员队伍的年龄和文化结构入手,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今年累计发展党员7名;充分发挥村官、三支一扶及社区民生志愿者服务基层的作用。
二是提升党员干部服务水平。建立了村服务代办点,每月确定一个集中服务日,指定镇机关干部作为服务代办员,轮流坐班,强化服务型党委、政府的创建。严格落实干部服务责任制,下派9名干部包村包社区,深入一线开展服务工作,推行领导定期接访、一对一帮扶、村(社)情民意定期分析,收到良好效果。
三、抓制度建设,不断规范管理一是积极推行“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是我镇近年来在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中,从“民主管理”要求入手,总结近几年来农村基层工作经验在实际工作中大力推行的一套工作思路和方法,是构建和谐农村的有效载体,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法宝。推行“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积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农村乡风文明、农村民主管理、农村社会和谐。
二是积极推行“村财民理镇代管”制度。“村财民理镇代管”制度的实施,进一步加强我镇村级财务管理,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水平,逐步实现财务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和民主化,促进我镇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同时也使我镇村帐务更加规范化和透明化,群众更加容易进行监督,增强了群众对村镇组织的信任,从源头上遏制了乱支、滥花现象的发生,在推行财务模式过程中,逐步总结完善了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并加以积极推广,做到真正的村民自治。
三是积极推行党务、政务公开。我镇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党务、政务公开,以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信息公开制度、突出信息公开重点为主要措施。通过大力推行党务、政务的公
开,切实提高了我镇党务、政务工作的透明度,树立党委、政府机关良好形象,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建议权等民主权利。
四是积极推行村(社区)干部述职述廉制度。实行村(社区)干部述职述廉制度,积极探索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效途径,并使之成为我镇加强村级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开展村干部述职述廉工作,着力解决当前农村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强化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使广大村干部不断增强为民服务和廉洁自律意识,努力造就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的农村干部队伍,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四、抓发展,基层党建工作要取得实效
近年来,镇党委积极探索一条“立足基层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路子,力求以不断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带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创新理念,狠抓发展,使得全镇的科学发展站在了新的起点上。
一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昌福村的一体化建设已完成,并走在了全市的前列。赵家店农村社区包括村民安置房、经济适用房在内的21栋住宅楼、总建筑面积17万平米已全
部封顶,明年7月正式交付。银海社区8栋村民安置楼也已封顶,新开工建设6栋保障性住房。
二是壮大村集体经济,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努力提高集体经济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赵家店长途客运站项目建成后将为赵家店村集体年收益增加近一千万元,同时在各村积极推进标准厂房的建设,达到人均100平米的标准,为村民落实了人均30平米出租房、25平米商业店铺,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术培训,多方位拓宽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以上成绩的取得正是镇党委不断加强农村基层党的建设所取得的成果。同时也应清醒的认识到不足以及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地方,今后,青福镇党委将继续紧紧围绕区委的要求部署,不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党的建设工作,为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而继续奋斗!
6.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几点问题 篇六
崔琪
(信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464000)
摘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是实现党的建设目标的内在要求。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思想上要树立创新意识,工作上要突出创新重点,要注重工作实效,要丰富党建载体。
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工
程,推进党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是我们党在执政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根本保证。检验检疫机关能否积极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对于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保持党的生机和活力,有着重要意义。
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的必要性
1.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早在1978年,邓小平同志就强调,“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才能顺利发展。”江泽民同志在
1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我们党探索执政规律,解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的问题,也必须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理论与实践作为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理所当然应当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地创新和发展。
2.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不断推进经济体制、文化体制和其他各方面改革,作为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党的建设要为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提供组织保证,也必须进行相应改革。党的事业的发展没有止境,党的建设的改革、创新也没有止境。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要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供组织保证,也要有新思路、新举措、新突破,不断开创新局面。
3.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是实现党的建设目标的内
在要求。新世纪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总目标,即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保证我们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出了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新要求,即党的基层组织应该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提出了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新方针,即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不断提高党的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实现党的建设目标,必须不断研究党建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推进党的建设包括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
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的几点思考
我们党在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实践中积累的历史经验,对推进党的建设创新具有长期指导作用,必须十分珍惜并发扬光大。加强党的建设创新,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长期任务和永恒课题。我们要充分运用党的建设历史经验,及时总结党的建设新鲜经验,深化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规律性认识,继续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1.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思想上要树立创新意识。我们认为,要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就要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倡导敢为天下先的创新观念,营造勇于创新、敢于突破的创新文化氛围。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对党的建设工作提出的新课题,用新思路来研究新情况,用新办法来解决新问题,自觉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
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增强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工作上要突出创新重点。党的十七大以来,对党的建设提出了许多新论断、新要求、新举措。当前,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就是要围绕这些新论断、新要求、新举措的贯彻落实来进行。在实际工作中,可以从三个层面来展开。一是把十七大报告中的关于党的建设论述学懂弄通,从理论上作出回答,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统一部署上来。二是把党的建设新部署、新要求、新举措落实到基层党组织建设实践中去。三是善于抓住工作推进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研究,拓展视野,不断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办法。围绕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展开工作,抓好了基层党组织建设,就使整个党的建设有了牢固的基础。
3.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要注重工作实效。
在基层党建工作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应当注意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注重工作实效。首先,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中心。基层党组织建设只有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围绕本部门、本单位的中心任务来开展,才能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取得实际效果。其次,必须从实际出发。紧密结合国情、省情和市情,紧密结合检验检疫机构党员干部的思想和工作实
际,探索新思路,寻找新对策。第三,积极支持和鼓励基层党组织大胆实践,开拓创新。要善于发现、及时总结推广基层在实践中创造的好做法、好经验,用以推动面上的工作。第四,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在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继承党的优良传统的前提下创新,在创新中更好地实现继承。第五,必须坚持落实与创新的统一。通过抓好落实,呼应以前工作,把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通过开拓创新,为下一步工作打好基础,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扎扎实实、有声有色地推向前进。
4、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要丰富党建载体
7.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几点问题 篇七
一、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现状
1、过去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状况
农民群众在漫长的生产和生活中, 伴随着历史的进程和民间岁时的风俗, 集中大量的群众智慧和才能, 逐渐形成了听老人将民间故事和传说、说唱歌谣、谚语、歇后语、俗语等文化活动。在劳动过程中, 边耕作边哼着小调, 跳着节奏欢快的舞蹈, 以此来充实、满足老百姓的文化需求。
2、现在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状况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我国广大农村的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提高, 农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要求不断增长, 在原有的文化生活需求中得到满足后, 又产生了更新、更高、更为迫切的需求。如今, 农民群众在地方政府的领导下, 在群文工作者的带领下, 广大的农村乡镇、村屯, 都有不同形式的文化特色活动, 人们利用广场, 院落等地理条件坚持开展文化活动。现代舞。卡拉ok、小品、曲艺、拉丁舞等多种形式的表演, 雅俗共赏, 群众喜闻乐见。
二、利用多种手段和途径, 加强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建设
1、加强党对农村文化的领导, 提高对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建设的认识
各级党政领导部门在深入学习贯彻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 就要以实际行动来做出积极响应, 不能把重视文化工作挂在嘴边, 而是要放在心坎里, 落实到工作日程中, 显现在成效上。农村的党委、政府领导重视, 在各项大、中型文化活动前, 召开有关部门工作会议, 对群众文化活动做出全面安排部署, 要求抓好群众文化活动的各个环节, 为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创造一个好的环境。
2、加强当地的文化设施建设, 为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提供载体
文化设施建设是形成文化活动的最基础的东西, 在农村的文化群众活动中, 要使农民经常开展一些有益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 加大投入力度, 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是开展好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一环。因此, 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和艺术性、教育型相结合的文化场所, 使农民群众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既受到健康思想的启迪和教育, 同时又在活动中得到艺术美的享受。通过文化设施建设, 在农村因地制宜的开展一些红红火火、群众喜闻乐见的具有民族、民间、民俗特色的与现代意识相结合的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农村乡镇还应建立起具有一定规模和实用价值的文化活动站, 村屯应有自己的活动场所, 经常坚持开展活动, 使之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
3、加强基本文化活动方式建设, 丰富农村群众的精神生活
加强基本文化活动方式, 主要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把文化部门组织的经常性、小型多样性文化活动与民间的传统节日文化活动结合起来;把群众自娱性活动与各乡镇政府举办的文艺汇演、比赛等活动结合起来;把乡村文化活动与文化职能部门的服务结合起来;把宣传思想道德建设、科技文化卫生知识普及与开展文娱、体育活动等有机结合起来。力求达到群众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 不断丰富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4、加强农村文化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多渠道培养农村文化人才
近几年, 农村文化骨干、专业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人员老化、民间艺人的绝技近于失传。若不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部分农村文化将出现人才匮乏, 只等城市送文化下乡的窘境。只有留住人才, 给予文化人才合理的待遇, 同时创造条件, 尽可能发挥其业务专长。使他们在农村有用武之地。更要组织力量将民间艺人的绝技整理流传下来, 使那些有民间特色, 为农民喜闻乐见的民间技艺发扬光大。还要征得有关部门的批准, 上级主管部门和文化馆争取不定期开设文化骨干培训班, 对村组文化活动骨干、积极分子进行培训提高, 培养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人才。通过组织乡镇、村组文化汇演、比赛, 促进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和农村文化人才的培养。
农村文化是我国群众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加强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建设是保障农村文化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定要从实际出发, 从农民最感兴趣的入手, 开展一些本乡本土特色、群众广泛参与又喜闻乐见的活动, 这样才会赢得男女老少的积极支持与广泛参与, 对增强凝聚力, 振奋民族精神,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作者单位:海伦市文化馆
8.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的几点思考 篇八
一、当前企业党员队伍的思想状况
随着经营管理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利益格局的调整,从整体上讲,中国联通基层职工党员的思想相对比较稳定,他们大多能够适应企业改革和形势发展的需要,理解并支持企业的各项改革,自觉在各自岗位上,发挥一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进企业的改革发展。将基层党员按所处的人生阶段、从事的工作岗位和所处的社会环境作进一步分析,基层党员的思想状况又表现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从党员所处的人生阶段来看:青年党员普遍拥有较强的进取心,他们求知识、求进步、求变革,渴望自己尽快成熟、成长起来,早日进入企业的核心管理层。
二是从党员所从事的工作岗位来看:处在管理和专业技术岗位上的党员,多数进取心和工作责任心较强;而一般岗位上的党员,实干精神较强,但进取心略微弱一些。
三是从党员所处的社会环境来看:社会存在决定人的意识。在当前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里,在社会上各种思潮和风气的影响下,广大党员的思想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他们的平等意识、独立意识、竞争意识、民主意识、法律意识均不断增强,他们更擅长于独立思考,思维更加活跃,在肯定奉献精神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对自身权益的维护。
二、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中国联通内部管理体制的一系列改革,企业的市场控制力、核心竞争力和持续盈利能力均明显增强。在企业的改革、发展以及两个文明建设进程中,企业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无疑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改革之后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基层组织机构的设置与完成上级党组织交给的任务要求不相适应。以中国联通马鞍山市分公司为例,由于近年来机构大量精简,定编岗位减少,工作量加大,使得基层员工的工作压力陡然增大,经常处于超负荷运转、应接不暇、被动应付的状态。
二是组织活动和精神文明工作难以展开。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后,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力度加大,普遍存在任务重、人手少、时间紧的状况,且没有专项的组织活动经费,大大增加了组织开展文化活动的难度。
三是培训技术、管理人员多,但培训党务骨干少。随着企业改革力度的加大,一些有经验的党务骨干陆续退出了工作岗位,而企业由于自身的特点,往往重视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培训,忽视党务骨干的培训。
三、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的几点思考
针对以上问题,基层企业党组织建设要迈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必须按照新党章的要求,结合企业党组织建设的实际进行新的探索与改革创新。根据当前企业党建的实际,笔者认为应在观念上机制上进一步创新和完善。
1、基层党建工作要在观念上不断创新
一是要树立党员有利益需求的理念。树立新的个人利益理念,就要实事求是地承认党员有合理的个人利益需求,党员有实现合理的利益需求的权力,党组织有保护党员合理个人利益的责任。参照劳动市场价位建立合理的劳动分配机制,使广大党员群众在付出的同时,感受到自身的作用和价值被充分认可,从而得到心理期望的满足,无疑是企业增强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是要树立正确的党员个人价值理念。以往我们常常要求党员群众要做“革命的螺丝钉”,却忽视了如何把“革命的螺丝钉”拧在最适当的位置,发挥最大的功效。应该积极为党员群众提供稳定规范的施展平台,鼓励党员群众参与决策活动,赢得他们对企业决策的理解和支持;重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使其在心理上感受到尊重和信任;保障其个人发展的空间和途径,使广大党员群众有着成长晋升的机会,营造出良好的人文环境,使集体更具凝聚力。
三是树立全新的党建与业务融合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企业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我们对企业党建工作要有一个全新的认识,特别是当前改革处在紧要时刻的形势下,不论是党建工作要围绕业务工作开展,还是党建工作要以业务工作为中心,或是党建工作要结合业务工作开展,都要高度重视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树立全面的基层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理念,把基层党建与业务工作有机统一起来。
2、基层党建工作要在工作机制上不断创新
一是完善组织机制,切实保障基层党建工作的有效运行。在现行体制下,企业应进一步优化基层党建工作环境,正确引导广大党员大有所“为”,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
二是改善决策机制,实现基层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有序衔接。“围绕中心,开展工作,发挥组织保障作用”是基层党组织的基本职责和根本任务。为此,要通过建立有效机制,进一步拓宽党内民主渠道,保证基层党员和下级党组织对企业各项事务的了解和参与。凡属企业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热点等问题,都应力求组织广大党员讨论,充分听取各种意见,集思广益,不断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以进一步激发党组织活力,把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到推动企业发展上来。
三是完善目标机制。当前我们应在继续加强对基层组织考核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党员责任区制度,给他们下任务,压担子,确定党员责任范围、任务和所分工联系的群众,同时支部要对每位党员履行职责、完成任务、联系群众的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并向全体党员进行公示,以提高党员的责任意识。
3、基层党建工作要在服务功能上不断创新
一是抓思想教育,夯实基层党组织思想基础。基层党组织要在党员中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新党章的学习活动,重视对党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与引导,并严格进行党性锻炼,以提高党员的政治思想素质,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二是抓和谐队伍建设,健全有效的内部沟通渠道。鉴于当前企业改革力度不断加大的现奖,笔者认为企业基层党组织应建立多角度、双向、多级的沟通机制,进一步拓宽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途径和方法。
三是抓组织活动,为基层党组织增添生机活力。基于当前企业基层党组织的实际,上级公司应重视和考虑这个问题,并在活动经费上给予基层党组织一定帮助和支持。在此基础上,各级基层党组织要不断创新活动方法,抓好党员的思想教育和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摒弃那些空洞、呆板、枯躁的活动方式,代之以新颖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使企业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团结带领广大员工沿着党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的先锋队组织。
4、重视骨干培训,积极为基层党组织培养后备力量
实践证明,坚持抓好党员的培训教育,既能有效提高党员骨干的工作能力和思想水平,又能增强广大党员的光荣感和责任感,促使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只要我们长期坚持抓好党员的培训工作,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将会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后备力量必将茁壮成长起来。
改革,推动了企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为企业经营管理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大型国有通讯企业当前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问题和矛盾的凸现期,敏锐地发现问题、及时地解决矛盾,将更有利于我们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我们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期,不断完善自我,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塑造中国联通的品牌形象,以更好地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应对各种更加严峻的挑战,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马鞍山市分公司)
9.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几点问题 篇九
公安部决定开展“基层基础年”活动,这是在科学判断、准确把握公安工作发展态势的基础上,继大讨论、大练兵、大接访后,做出的又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如何运用好“基层基础建设年”这一有效载体,通过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真正增强基层实力,提高队伍素质,提升工作效率,为公安工作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已成为各级公安机关亟须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把握核心,正确理解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基本内涵
抓好基层基础工作要正确理解基层基础概念的内涵,解决模糊不清的内涵认识,防止工作重点不明。如果概念不清,重点不明,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就会失去对象,无所适从。
基层,就是指公安机关打击敌人、保护人民、惩治犯罪、服务群众的最基本的战斗实体。在公安机关,基层是维护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服务群众的第一级平台。抓基层,主要是抓好派出所、看守所、车管所和刑警队、巡警队、交警队等基层所队。
基础,就是指为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提供支撑、保障的工作。无论是领导机关还是基层所队,无论是各部门还是各警种,都有基础工作。基础工作既包括公安业务工作的基础,也包括队伍建设的基础;既包括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也包括思想政治工作等“软件”建设;既有专门工作,也有群众工作。打基础,就是要把基础工作打牢、打实,为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可靠的保障。基本功,就是指民警应知的基本知识、应会的基本技能、应有的基本体能,是民警胜任岗位、履行职责、完成任务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本领,是民警个人素质的综合反映。基本功体现在方方面面,不同的层次、不同的部门、不同的警种,对基本功的要求不完全一样。对于基层所队民警来说,苦练基本功,就是要通过学习、训练,真正做到“三懂”:懂方针政策、懂法律法规、懂业务知识,切实做到“四会”:会擒敌自卫、会执法执勤、会管理服务、会群众工作。
二、深刻认识,全面理解抓好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重要意义
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是整个公安工作的根基,是推动公安事业长远发展的基石。各项公安工作部署、措施的落实靠基层,公安工作的成效也主要体现在基层;公安队伍建设的重点在基层,队伍素质、执法水平、警民关系也主要体现在基层。
(一)抓好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是公安机关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的立警之本。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盛会,全会描绘出“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充分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愿望。公安机关作为一支具有武装性质的国家刑事和司法力量,必须旗帜鲜明地把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指导当前各项公安工作的思想方针,当作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贯彻落实好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最要紧的是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着力从公安机关的基层基础建设抓起,全面推进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真正做到“人民公安为人民”。万丈高楼平地起,各级公安机关一定要牢牢把握“基层基础建设年”这一难得机遇,把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付诸实践、见诸行动,自觉贯穿于公安工作的方方面面,做大、做强、做精基层公安工作,不断夯实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根基,为改革开放与社会进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抓好公安基层基础建设,是公安机关维护战略机遇期社会稳定的执法之基。当前我们正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处于人民内部矛盾凸显期、刑事犯罪高发期、对敌斗争复杂期。各级公安机关必须用崭新的时空概念和思维方式,来判断战略机遇期的社会稳定形势,推动公安工作全面健康发展。维护好战略机遇期社会稳定,必须抓好基层基础建设工作。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公安机关必须坚持立警为公、执法为民,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到只有局部稳定才能保证大局稳定,只有一方平安才能保证全国平安,全面提升打击敌人、保护人民、惩治犯罪、服务群众的能力,做到“十个切实加强”,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担负起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三大政治和社会责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出长期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
10.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几点问题 篇十
胡琦
农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是农村社会组织的细胞,是党和国家联系农民群众的纽带和桥梁。在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终要靠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来落实、来实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一、要建设一个好的领导班子
什么是好的领导班子?好的领导班子应具备多种条件,但关键是要看在实际工作中它能否真正代表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能否真正为群众谋福利,切实让群众得实惠。根据我县农村基层党建的实践,要建设一个好的领导班子,重点要抓住两个环节:一是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二是充分发挥上级党组织的协调、指导功能。
首先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应通过党员群众和农民群众的民主选举来产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这个领导班子的人民性和合法性。因为我们要的是一个为群众服务、为群众谋福利的领导班子,而群众最能将最合适的人选选拔到领导班子中来。因此,在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发展基层民主,进一步完善村“两推一选”制和公推直选制,一定要做到让群众选出自己心目中的“当家人”,让政治上进步、思想上先进、致富有方的能人进入村班子。同时,上级党组织要根据各乡镇基层党建重点工作、主要任务、难点矛盾等实际情况,适时地选派县乡两级机关干部到村任职,以充分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实践证明,仅仅靠扩大基层民主还是不够的,必须充分发挥上级党组织的协调指导功能,坚持两条腿走路,调动两方面的积极性。
二、要根据群众的实际需要开展工作
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只负有领导和指导的责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宏伟目标要靠广大农民群众的自觉的不懈奋斗去实现,党组织的主要任务只是根据农民群众的实际需要,通过教育和引导农民,调动起群众的积极性,凝聚起群众的力量,让群众为着自己的需要、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奋斗。因此,如果群众有了某种的需要,而我们基层党组织却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满足他们的这一需要,从而引起了群众的失望和不满,那么责任就在党组织自身;反之,如果群众没有某种需要,而我们硬是要强制性地给予群众这种需要,从而也引起了他们的不满和反对,那么,同样责任在党组织。这就是说,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始终根据农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开展工作,而决不能一厢情愿地胡作为,也不能事不关己地不作为。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农民群众的“需要”和“不需要”我们要加以分析,有时群众需要某种东西,但这种东西不一定真正于群众有益,或者说也许只对个别群众有益而对大多数群众无益,或者说也许对群众眼前有益而于长远无益,那么,这就需要党组织对群众开展教育和引导工作,使其由需要变为不需要。同样,有时群众不需要某种东西,但这种东西对大多数群众和群众的长远利益是有益的,也许要损坏个别群众或者群众眼前的利益,那么,同样需要党组织对群众进行认真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并给予相应的补偿等,从而使其由不需要转为需要。由此可见,一方面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坚持群众需要的原则,1这是根本,但另一方面,也必须灵活掌握和应用这个原则。总之,我们必须始终将工作立足于对大多数农民群众和群众的长远利益有益这一点上,只要坚持了这一条,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就能充分调动起广大农民群众的巨大热情,从而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
作为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作为广大农民群众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决定权不在于自己,而正在于其工作的对象即广大的农民群众,不能深刻地领悟和把握这一点,就不能有效地领导农民,开展工作。当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特别应该注意这一点。
三、要以人为本,善于协调利益、化解矛盾
矛盾就是不和谐、不稳定,其根子在利益不公。化解矛盾的关键在协调利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各种人民内部矛盾的化解,离不开各种利益关系的协调,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决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口号、一个思想理论,而是一个很重要的策略,一个切实的实践和行动。坚持以人为本,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把每一个个人、每一部分农民群众的利益都要顾及到,都要放在心头,决不能厚此薄彼,顾此失彼。必须懂得,每一个人,每一部分群众都是重要的,都是值得重视和尊重的。对于农民群众,不论男女、老少、东西、南北、汉族、少数民族都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决不能以牺牲一部分群众的利益为代价去换取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尤其要注意照顾弱势群体的利益。我们允许不平衡发展,但决不允许这种不平衡一直发展下去。
应当看到我县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扮演着十分重要和关键的角色。可以说,没有基层的和谐,就没有全局整体的和谐,没有基层的稳定,就没有全局整体的稳定。
四、要以实现广大农民群众的全面科学发展为目标
我们的一切工作其最终目标都是为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最终是为了实现人民群众的全面科学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不是指一个人什么都会干,什么都能做,什么都懂,成为一个所谓的“万能人”,而是说一个人有什么天赋、潜力、特长都能得到充分的尊重、发展和发挥,而不是被压制、埋没和扼杀。也就是说,人的全面科学发展就是让人有什么本事就干什么样的事情,有多大能耐就做多大的工作。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善于创造条件,让广大的农民群众都能够得到充分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和舞台,都能够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使各种社会潜力得到充分挖掘,各种创造活力得到自由迸发,各种积极因素得到充分调动,各种农村人才的才华得到充分施展,从而为我县(转新农村建设注入强大的动力。
【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几点问题】推荐阅读: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09-05
石首市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主要做法06-25
加强水政执法建设的几点思考11-17
对加强宗教团体自身建设的几点思考06-24
对加强质监廉政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06-25
农村初中“问题学生”教育转化的几点策略09-04
加强公安边防部队网络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10-10
如何加强农村基层治理10-05
关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