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写批注的方法

2024-06-16

小学语文写批注的方法(共9篇)

1.小学语文写批注的方法 篇一

(一)教师做好备课批注

备课时教师的批注,是开展教学的基础和思路。在日常备课中,教师应该先看教材,并对教材至少进行五六遍地细读,每读一遍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和体验,随时把自己的所思、所感及所想批注在书上。在充分研读的基础上,再出声有感情的朗读3~4遍课文,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同时为学生范读文章做好准备。

然后开始构思和设计课堂教学流程,琢磨重点和难点该如何突破。同时根据自己对本班学生知识储备及学习习惯的了解,预设学生可能存在的难点和问题,做好应对之策。在做好这些工作后,开始翻看《教师用书》,上网查找相关的资料,看自己对教材是否有误读,同时借鉴别人好的教法,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做调整和改动。不先看《教师用书》这样备课,目的就是要在自己充分进行批注式阅读,对教材有自己切身的感受后,开始设计教学流程。

(二)学生做好预习批注

课前预习学生按照老师教给的用符号和文字两种方式进行批注。学生在自主阅读批注预习阶段时,需要在课文上圈点生字,标字音、释字义、概括内容、收集相关资料,细细读文后写下自己的收获、感悟和质疑。这种预习要求,使学生不再是水过地皮湿的泛泛的读文,开始带着要求深入文本的去读。

把读、思、写三者有机融合了起来。经过这样的预习,学生带着自己对课文的初步理解与感受走向课堂,课堂上才能发表对文本的深刻感受和理解。为鼓励学生预习批注的积极性,教师要在自习课上,提前检查学生的预习批注,及时捕捉学生预习批注中的闪光点。比如,抓住学生批注中有价值的质疑,有见解的点评,有深度的感悟,有创新的迁移等。

(三)课堂上做好主题批注

为了防止学生在细枝末节处打转转,在重点难点外绕圈圈。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主题进行批注。在学生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后,教师要从主要内容中提出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也就是能反映文章主题的问题。激发起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再次走入文本,细细的研读,进行主题式批注的热情。

例如在学习《詹天佑》这篇文章时,教师在学生已概括完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提出:你觉得詹天佑是个什么样的人?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再次走入文本,从中有选择性进行研读和主题式批注。

例如在学习《可爱的草塘》这篇文章,教师提出:从哪儿可以看出这片草塘的可爱?学生深入文本从中找出能说明草塘可爱的段落或语句,进行深层次的阅读,在研读的基础上,进行批注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

(四)复习、回顾

每篇课文都有课后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针对的是课文主要内容或思想感情,教师让学生做在综合作业本上。在没有进行批注式阅读时,许多学生听课效率不高,回答问题经常不知所云、答不到点子上。于是许多老师都采取让学生记标准答案的方式来让学生作答。

自从进行了批注式阅读后,学生养成了随堂批注的习惯,每篇课文后的问题回答时都能抓住重点,而且每个人的语言都各有特色,都是学生自己的语言和理解。这样的学习要比过去死记硬背老师的标准答案要有效地多,课堂效率大有提高。

(五)批注式阅读的指导方法

(1)通过示范,激发学生进行批注的兴趣。教师要做到示范引领,把自己对课文及课外读物的解读批注展示给学生看,跟学生交流和讲解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同时讲授怎样把这些收获和感受,用哪些方法,怎样批注在作品的字里行间,激发起学生/对文章作批注的兴趣和愿望。

(2)通过具体指导,使学生掌握批注的方法。教师要利用阅读教学课,不断地向学生渗透和讲解批注的具体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摸索和掌握。学生要学会用符号批注和用文字批注。文字批注又可分为标字音、释词义、资料链接、展开联想和想象、存疑问、品词析句、随文练笔、概括内容、批注课后的收获和感悟等几种。

(3)养成习惯,将批注式方法应用于课外阅读。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批注式阅读不仅适用于课堂学习,更适用于课外阅读。

2.小学语文写批注的方法 篇二

(一) 对批注式阅读教学的理解

通过对收集和整理的资料进行分析和对比, 我总结归纳出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定义:“批注式阅读教学就是在现行语文教学中, 引入传统的批注式阅读法, 并结合教师、学生和阅读材料的实际反馈情况, 加以改革并强化, 再多加运用, 其意义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意愿和能力、实现学生做到真正阅读效果的一种新型并较有效的教学方式。”

目前该教学方式已经被广泛运用到高中语文阅读课教学中,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就所要阅读的文章的内容、结构、思想感情等各个方面进行批注, 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提高阅读效率。批注式阅读强调批注的方法和规范, 通过运用特定的符号来表示文章的重、难点, 让学生对文章的分析更加便捷, 在整体把握上做到一目了然, 而且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使学生养成读书就动笔的好习惯。

(二) 批注式阅读教学提高语文阅读课教学的积极意义

首先, 批注式阅读教学提倡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与文本互动、与教师互动、与同学互动, 从而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的意识, 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 能够主动去学习、主动去思考, 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其次, 批注式阅读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最大限度的释放了学生想象力。

第三, 学生们学会并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能够在学习中熟练运用阅读分析的方法和要领, 学会并掌握了正确科学并有效的学习方法, 才会由浅入深、融会贯通, 并终身加以贯彻, 受益匪浅。

二、批注式阅读的教学实践方法探析

下面以教学中实际案例为材料论述批注式阅读的教学实践。

(一) 研读词句, 体会意象、意境

1. 找准关键词。

批注式阅读讲究对文章的精读, 即要通过对文本的剖析来深入理解文本的意义, 这就需要在阅读时找准关键词, 以关键词为中心进行解析。此方法常用在小说体裁文章的阅读上。例如在一次阅读课上, 学习的内容是鲁迅的作品《秋夜》, 该文章开头的寥寥几句话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在我家的后园, 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 一株是枣树, 还有一株也是枣树。”不难看出, 鲁迅先生要强调枣树有着独特的含义, 这里就需要教师提醒学生对“枣树”这个关键词进行批注, 接下来的阅读就要紧密围绕“枣树”这个关键词展开。经过通篇阅读, 学生们认识到了鲁迅先生的“枣树”是在“秋夜”里对奇怪而高的天空进行战斗的英雄。接下来教师展开分析:首先在鲁迅先生那里, 开篇对枣树的重复修辞是要刻意引起读者注意, 也是贯穿全文的一条主线, 在文章中出现枣树的时候都要进行批注。但是, 值得注意的是, 如果不考虑全篇文章, 不考虑文本的全局整体, 孤立割裂地拿出这几句话来解析批注, 就会远离文章的主题。所以在这里, 笔者要特别强调的是在研究词句时, 不能够片面地、孤立地去理解和分析一个词语、一个句子和一个段落, 这样会使学生的理解产生很大片面性, 而是应该从通篇文章的角度来理解, 要做到立足于整体, 再对关键词进行深挖, 关注其与文本整体的千丝万缕的联系。

此外, 作为整篇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词语, 必然饱含着作者的情感, 有时还很有可能包含着比较含蓄的深层次信息, 这些都需要我们在理解通透全文的基础上, 对词句进行情感和语义等角度的辨别分析, 尽力挖掘出其中包含的隐秘信息。

2. 品读句子。

批注式阅读讲求对文章进行精读, 细细品味其中的含义, 并且结合对全文的把握给予解释。对于一些经典句子进行反复的品读, 能够加深理解, 提升阅读的“乐趣”, 使得阅读成为一种精神享受。此方法常用在对古文的品读欣赏上, 例如“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这一出自陶渊明的组诗《饮酒》 (其五) 的诗句, 自古以来人们最为欣赏。在进行批注式阅读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品味其意境, 让学生不止是简单地感受到菊和山的形状, 还要体会到这句话所表达出的陶渊明如菊如山一样自然朴实的灵魂以及物我两忘的真切体会。

(二) 深入思考, 领会哲理意蕴

批注式阅读强调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来培养探究、反思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对文章本身进行细致的研读, 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让学生从文字上升到思想, 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素养真正得到提高。对于古文、诗词的阅读, 特别需要强调从文字到思想的升华。

此外, 教师要能够做好引导, 让学生把握文本的意境。有些词汇虽然简单, 但是通过阅读者的细细品读和感受, 就能够依据读者的召唤结构将整个意境整合起来, 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解和体会。以体会文章的意境为例, 批注式阅读可以通过逐渐展开的方式让学生来理解。例如读到《琵琶行》中“枫叶狄花秋瑟瑟”, 其中的“狄花”、“枫叶”字面含义乃是狄之花、枫之叶, 要进一步领会其文本意义, 那么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将诗文放到特定的时空范围中去, 可以辅助以多媒体的方式让学生感受浔阳江头枫叶在月光笼罩下, 红的暗淡, 白的凄迷, 显得凄清、沉寂的意境。

三、结语

可见, 批注式阅读的整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从文字到意义的过程, 随着对文字理解不断深入, 学生们也掌握学会了用自己的想象、直觉、思索、体验来探究文章, 并把对文章意义的重构、把自己的生命体验渗透在该过程中, 就可以在读者脑海中呈现出文本的内在意蕴。

摘要:本文阐述了对批注式阅读教学的理解及意义, 探析了批注式阅读的教学实践方法, 对批注式阅读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批注式阅读,高中语文学习,教学实践方法

参考文献

3.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方法研究 篇三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 “批注式” 阅读教学

浅读《语文课程标准》不难看出,阅读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学习活动。因此阅读教学的目的应该是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会理解、评价、抒情、感想,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搜集知识,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一种学习手段。“批注式”阅读让学生在阅读时融入其中,积极参与阅读,更好地把握阅读的内容,提高阅读的能力。

1.当前阅读教学的现状

1.1极简式教学

为了完成教学进度,不需要预习,不需要理解,仅仅由老师带领大家通读全文,将不会的生词、僻字标注出来,大概解释一下整篇文章的内容,就不在进行别的教学了。学生在这种阅读后不需要讲述自己对阅读内容的任何观点、看法,就可以轻松的阅读完文章状况下,极大降低了自己的阅读学习水平。

1.2问答式教学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整堂课采用“问—答”行式:老师频繁的提问,让学生回答。一节课下来,看似充实,学习氛围很好,但老师的问题是否值得思考,学生的回答是否都是自己的看法,课堂上的同学都愿意积极参与就不言而喻了。

2.“批注式”阅读教学

“批注式”阅读,即边阅读边用特殊的符号或者文字在阅读材料的旁边记下自己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自己的见解以及读后的感想。作为一个不断改变、不断思考的过程,它将学生的主动性调动起来,让学生利用自身的兴趣、特长、爱好、经验等优势,透过文本,很好地诠释出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并在此基础上添加自己的看法、观点以及感悟。

3.“批注式”阅读教学设计

根据批注式阅读的特定属性要求学生在阅读时要静下心来,认真阅读材料。要想养成批注阅读的习惯,除了在语文课堂上老师的指导, 还需要学生自己从课内到课外延展性练习。针对如何指引学生进行“批注式”阅读,主要分为三个步骤:课前预习式批注,课中理解式批注,课后感悟式批注。其中,“画”“注”“批”三要素贯穿始终。

3.1课前预习式批注

在进行课前预习时,要做到“眼到、口到、手到”。此时主要进行的批注工作是“画”和“注”。

“画”即勾画,就是在阅读时将材料中生字僻词、优美语句以及重点内容,用各种形式的线或特殊的图形符号标记出来。通过“画”,将阻挡理解文章的障碍标记出来。“注”即注解,就是在“画”的基础上,对“画”的内容的加深。它通过使用辅助教学的工具书,除了将文章中不懂得字词弄懂,还将为什么觉得语句优美注解出来,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将两者结合起来,在课前做好批注,可使得学生在课上学习时如鱼得水,激发学生思维,调动课上的气氛。

例如:笔者在进行《杨氏之子》教学时,在课前布置了预习作业。在进行课上朗读时,学生对于文中多音节的字“为”与“应”读法都很正确,生僻词“聪慧、诣、禽”的读音、解释也正确。

又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草原》预习中,学生对文章中优美语句“平地是绿的,小丘是绿的,羊群……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进行了批注: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绿地”比作“绿毯”,将“羊群”比作“白色的花”,生动形象地表示了羊群在绿地上的美丽景观。

3.2课中理解式批注

在领略了文章的大意后,在课堂上由老师领导学生,对文章进行小组讨论。此时的批注重点放在 “注”与“批”上。

此时的“注”与预习时的所进行的“注”在内容上有所不同。注解的东西也由浅入深,针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概括、总结,对文章细节进行提问,写出自己的理解。例如:在教学《触摸春天》一文中,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对文章进行的简短的总结:有的说讲述了一个叫安静的盲姑娘捕捉春天的故事,有的总结的是叫安静的盲姑娘触摸春天美丽景色的故事。同学们各抒己见,相互商量,逐步对自己见解进行完善。

“批”指的是评语。它主要是对人物的评价,对事情的看法。通过学生“批”,锻炼学生的总结,表达能力。如在《鸽血染红的求救信》课上,让学生在阅读时对文中鸽子维纳的形象进行表述,学生纷纷写下了诸如勇敢、坚强、无私等赞美性的词语。

3.3课后感悟式批注

对于学完的阅读材料,不应弃之。要在学完后多想想文章想要表达的意思,以及自己在读完这篇文本后自己的感悟。同时还要对自己在文中批注的内容进行总结,使学生在保证学完材料后,有所进步。感性之余,还可以写写读完文章的读后感,进行思想层次的洗礼。或仿照阅读材料的形式,写一篇形似的文章,学会合理利用写作技巧,将在文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其他方面。

4.总结

“批注式”阅读教学为课标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以时间为轴,在一点一滴中,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学生在读书时动笔画、注、批少的现象。同时,让学生直面文本,广泛、深入、全方面的了解文本,通过勾画、注解、批注,让自己的见解与作者表达的感情进行碰撞,激荡出新的火花,达到教学的目的,提升学生自学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师瑞香.如何拓展小学语文课外活动【J】.学周刊,2016(14)

【2】贺梅安.刍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阅读训练的途径【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1)

4.小学语文批注方法有哪些 篇四

这种阅读方法就是让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依照作者的写法,接着为作者补充。也可以称得上仿写、续写,它能活跃学生的思维,打开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快捷的提高写作能力。如<<蝈蝈与蛐蛐>>中,有能力强的学生就在写了蝈蝈与蛐蛐的声音之后 ,又仿照作者写诗的格式,写下了青蛙、知了、小溪的乐声,写的很有诗意。这种批注方法不适合所有学生,它毕竟有一些难度,但对能力较强的学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二、写感想式批注

如果一个人动了心去读文章,就一定会有或深或浅的感想。为了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习惯,我们要求学生在读了文章之后,随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想。 如学生在读了 <<送东阳马生序>>的第一段后写下这样的批注:“不经一番寒彻骨,哪有梅花扑鼻香?宋濂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就因为他能经受得恶劣的环境的考验。现在正值冬天,这几天所处的环境有点和书中的环境相似,但我有时候却想打退堂鼓,看来只有吃得苦中若,才能方为人上人啊!”

还有学生在读到<<五柳先生传>>之后,在末段作了如此批注:“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他曾不为五斗米折腰。这是多么旷达的胸怀,只有做到不追名逐利,不随波逐流才有可能写出那么多闲适清新的田园诗。正如<<饮酒>>中所“说心远地自偏”。如果一个人心中有市俗的尘埃,就一定不会有“悠然见南山”的惬意。”

这些感想式的批注,不仅能帮助他们深入的理解文本,把握文章主旨,而且还有利于培养他们一根敏感的神经,这对于写作也是相当重要的,真可谓是一石二鸟啊!如果坚持这样的读下去,我们想信学生一定会学有所感,学有所悟,学有所得。

三、质疑式批注

“学者先要会疑”不疑不能激思,不疑不能增趣。有了疑问,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才会让他们读进去,真正地走入文本,与文本、与作者进行对话。这种批注式阅读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怀疑与探究精神。质疑本身就是一种思考,一种挑战,一种探索。这种阅读方法学生用得最多,也用得最广,适合于各类学生各类文体。

如学生在<<星星变奏曲>>中作出这样的批注:“晚上柔软得像一片湖这是什么意思?”,还有学生在<<敬业与乐业>>中作出了如下批注 “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为劳动而生活”是什么意思?还有的学生在这一句话旁边(“我信得过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同一价值”)作出了这样的批注:“我觉得作者说的不对。照他这么说全世界的人价值都一样,我们就没有必要说实现自己的价值了,反正无论做什么价值都一样。”

瞧,他对作者的这句话产生了怀疑!正是因为有了他的这个批注,才让我们的课堂辨论有了源头,从而争论得热火朝天。现在我班的学生基本上都会用这种阅读方法,随时随地提出疑问,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验的积累,他们的问题越来越深,价值也越来越高。这种批注为我的语文课堂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波澜,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高潮。

四、联想式批注

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让他们能够由此及彼,能够自觉的由文本迁移到文外。这种阅读方法有注于学生知识的迁移、信息的归类整合。如学生在<<雨说>>的第一段作出如下批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做得多么准确,其实第一段就是这句唐诗的诠释和改写。

还有的同学在<<敬业与乐中>>中“坐这山,望那山”旁边作了一个批注“得陇望蜀”,多么细致!也有人在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旁边作出这些批注“枯藤老树昏鸦……断肠人在天涯”、“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塞下秋来风景异……长烟落日孤城闭”、“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怎一个愁字了得?”……他们由此句诗引发出这么多的联想,一下子想到了这么多悲秋的诗句,他们能把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做到触类旁通,真正的把知识学活了,内化成了自己的一种能力。这种课内牵一发课外动一身的做法又何尝而不为呢?

五、评价式批注

要想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他们的阅读体验,就应该允许并提倡他们对阅读作出或褒或贬的评价。这样的阅读方法在诗歌里经常用到。他们往往在品味了诗词以后,会对部分诗词作出评价式的批注。如学生在读了<<沁园春·雪>>之后,对“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旁边作出了精彩的赏析式评价。

但也有人对文本作出否定的评价的,如我的学生在<<敬业与乐业>>中的这句话作 “今日所讲,专为现在有职业及现在正做职业上预备的人——学生——说法” 出如此批注:“不如把这两个破折号改成括号,这样更让人明白,也读起来更顺畅。”他的这一细致而又合理的评价可谓是一石激起三层浪,当时学生反复比较了破折号和括号的读法,倒还真认同了这位学生的批注。

5.批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篇五

内容摘要:批注式阅读教学是以阅读批注为基本方式的一种教学活动。本文主要针对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把“教给学生批注方法,培养学生批注习惯,指导学生把批注、朗读与习作相结合”的方法贯穿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语文教学活动的时效性。关键词:语文 批注 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自己的阅读体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在课内外阅读中有较好的时效性?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学生是具有独立思想的个体,由于生活环境的差异,在相同的阅读中也会产生有不同的阅读体验。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要把阅读活动变为学生自主学习、自学自悟、自我体验的过程,使学生在富于个性的阅读活动中训练阅读能力、增强阅读体验,批注式阅读无疑是提高阅读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批注式阅读就是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在文章的天头、地脚或者旁白等空白处用自己既定的符号或者文字写下自己阅读中的所思、所疑、所悟、所获。这种阅读方法在我们的教学中经常用到。在教学中,我经常在学生阅读文本的同时给学生几个基础问题让学生完成。例如:在教学中给文中的自然段编上序号、数数某个自然段有几句话等、要求学生给课文分段、要求学生画下文中的优美词句、用一两句话写写自己的感受等。这些都是批注式阅读的具体体现。

一、采用科学的批注的方法: 1.认识批注符号

运用批注式阅读的方法,首先要会用批注符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引领学生用好以下符号。

○:圈出文中难读难记的生字。

():标出课文需要掌握的新词。(包括:生字组成的词;词语盘点中出现的词;自己很欣赏或不了解的词等。)

①②③„„(序号):标在每一自然段前。

‖、│(分开号):用来划分段落与层次,标在每一段(或层)末尾。~~(曲线):划在文章优美语句下面。△△(着重号):标在句子关键词下面。

===(双横线):划在文章关键句子(过渡句、总起句、中心句等)下面。——?(疑问号):用在有疑问的词语或句子末尾。在教学实践中,我把符号和文字两种批注有机结合起来,在自主阅读中逐步领悟,运用批注符号。

2、把握批注重点

重点一:课文中难以理解的地方。如:课文中初次接触的生字、新词、读起来感到难以理解的句段等。

重点二:文本中优美的句段。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可以指导学生画下文中的优美词句,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学到好的习作方法。

重点三:自己的独特见解或感受。在阅读中,不同的学生都会有不同的情感体验,这就要求他们在文本中空白的地方写下自己的阅读收获。

3、引领科学批注 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有的孩子已经学完了课文,但在文本上没有留下任何学习的痕迹;有的孩子学完课文后满篇“批注”得面目全非,这两个极端都不可取。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按要求进行科学“批注”,注意“批注”文字的简洁性、“批注”内容的科学性和“批注”符号的规范性。如果“批注”字数在300字以上,可另加附页,如果“批注”内容梯度差较大或者一次阅读和二次阅读的感悟有差异,可用不同颜色的彩笔加页“批注”,以利于进行前后对比和矫正。

二、培养良好的批注习惯

批注式阅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只要在平日能够养成良好的阅读与批注习惯,就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因此,在批注式阅读教学中,要采用从易到难的方式,让学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良好的批注氛围,使学生学会批注技巧,形成良好的批注习惯。

1、课前预习加批注。

在课前预习中,要求学生进行初步批注。主要是进行疑难字词、初步感知,发现疑问,提出问题等方面的批注。

2、学习文本用批注。

(1)在学习课文的过程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进行批注,在老师引导下对重点句的赏析。

(2)在阅读过程或练习中对疑问习得,问题心得进行批注。

3、注重对文本批注检查、交流与点拨。

在学生自主预习文本、教师引导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可以运用教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师生互动、生生互检的方式进行学习,研究好、采用好科学的批注内容和方法,在互学、互补中为学生创设展示自己批注阅读成果的良好平台,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进行批注式阅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批注式阅读成为学生自觉的学习习惯,这是批注阅读教学的关键所在。

三、实现批注性阅读与习作的有机结合 在批注式阅读中,一定要有教师的有机参与,教师既是批注教学活动的引领者,也是教材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批注交流的欣赏者与学生学习的鼓励者。因此,在批注阅读与习作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变,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的角色不能偏离。

1、要指导学生将批注与朗读相结合。批注是一种自读自悟的过程,学生对文章的感悟程度也只能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体现出来。因此,在批注交流过程中穿插有感情地朗读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阅读批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师生、生生对话的情境,营造平等、民主的氛围,给足学生充分的阅读、思辨、交流时间。例如:《松鼠》一课的批注式教学

(一)谈话导入

让学生讲一讲生活中熟悉的小动物。

(二)教学目标出示。

(三)检查预习。

交流自己搜集的关于松鼠的资料。互相检查生字词语的认读。指名朗读课文,互相评价。

(四)出示自学要求: 1、读一读,整体感知。自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课文介绍了松鼠的()和()两个方面,第二方面又是从()、()、()这三个方面具体介绍的。

(明确:课文介绍了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两个方面,生活习性是从活动、住和吃三方面来具体介绍的。)2、悟一悟,精细品读。

师:请同学们阅读描写松鼠外形的内容,批注感悟。(提示:可以从构段方式、品词析句、修辞方法等方面进行批注)在课文中划出语句,在课本空白处批注,小组交流。生:圈划批注。

师:看同学们在小组交流时都非常的积极,下面请小组代表来交流你们小组的学习成果。

生:我们通过学习发现这一段的构段方式是总分。第一句总写松鼠的外形特征是美丽,然后从松鼠的四肢、面孔、眼睛、毛、尾巴几方面分述的。生:我们从“玲珑”和“闪闪发光”这两个词体会出松鼠的美丽可爱。

师:你们小组抓住了句子中的关键词语来体会,很会抓重点。咱们继续交流。生:我们小组找的是“身上灰褐色的毛,光滑得好像搽过油。”这个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毛比作好像搽过油,写出了松鼠的毛非常光滑。生:我们小组也是找的这个句子,作者这样写即生动又形象。

生:从最后一句我们知道了松鼠的尾巴总是向上翘着,多可爱啊!„„

师:通过刚才同学们的交流,我们感受到了松鼠的美丽和讨人喜欢,让我们带着对小松鼠的喜爱之情来朗读这一段。

这种方法使学生在读中感知,在思中领悟,在辨中明理,在交流中习得,在倾听中互补,在欣赏别人的创意及成果中获得经验,在相互交流,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形成较好的知识与技能。

2、指导学生将批注与习作相结合。

写作能力培养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学生在阅读中学到的写作方法最终要运用到作文之中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重点地选择适合训练学生写作的段落进行重点批注理解,教会学生写作方法,加强练笔训练。例如:《乡下人家》的批注教学。

一、谈话导入课文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默读课文,用一个短语概括每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写在文中空白处)

3、学生汇报:

瓜架 花、竹 鸡 河 夏天 秋季

4、师:乡下人家的瓜藤,鲜花,竹笋,鸡鸭,吃饭,睡觉,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难怪作者要这样感叹——(出示中心句)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5、师:同学们,让我们从作者的语言描述中去发现乡下人家的独特、迷人吧。

三、读书品味。

1、默读课文,品读文字。自学提示:

在文中用~~画出具体描写这些景物的句子,并用一个短语进行概括。

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要求:读相应的句子,再用一个短语概括。

教师边指导边板书。

景物 独特、迷人的风景

瓜架 长长的藤、绿绿的叶、青的红的瓜 花、竹 各种各样的花、青翠的竹

鸡 率领一群小鸡的母鸡、耸着尾巴的雄鸡 河 水的鸭子、捣衣的妇女

夏天 天边的红霞、傍晚的微风、归巢的鸟儿 秋季 唱着歌的织织娘

师:作者就是抓住了这些景物的特点,细致描述,把课文写得如此优美,我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清新的田园风光,读来让人身临其境。

四、对比交流,学习写法。

1、和课文相比,说说你的家乡有哪些别具特色的景物。

(桃、芒果、李子、香蕉、龙眼、春的柔美、夏的炎热、秋的丰收、冬的寒冷。)

2、如何仿照本篇课文的写法,通过哪些事物把你的家乡描写清楚?把你要写的内容,填到表格中。(学生填写表格)

3、小练笔:利用写好的作文提纲,写一写《我的家乡》。

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的读与写得到较好的结合。

批注阅读和交流,将“教堂”变成“学堂”,从关注“教”转变成关注“学”。在批注阅读时学生全神贯注,在交流讨论学生积极参与,学生将词句植入心中,绽放出的是对祖国语言文字生动的灿烂之花,获得的是一种创新的快乐。在这样的阅读中,教师真正将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到自我学习的快乐。实现了学生与文本的真正对话。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提升,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一种很好的尝试。

参考文献:

【1】陈利平;回归常态,让教学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三教《九色鹿》的启示[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C];2005年

6.小学高年级语文批注式阅读策略 篇六

“批注式阅读”是传统读书方法“不动笔墨不读书”的直接体现,与古之所谓“评点”一脉相承。落实在阅读教学中,就是在阅读教学之前,学生通过圈点批注,自学字词,潜心默读,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生活体验解读文本。包括内容理解、情感体悟、表达鉴赏和质疑问难等,来提高学习能力,形成学习习惯。它融感性的体验、感悟和理性的思考、评析于一体,是可受益终生的一种阅读方法。

“批注式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叶圣陶语),过程则是让学生在精读、略读、浏览中,不断反复亲历阅读实践,学习并运用这种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最终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具有较高的阅读能力。它重在让学生自己与文本充分对话,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阅读方式,来完成从课内到课外的阅读任务,具有极强的实践性。

常用的方法:

1、符号批注:默读思考,对文本内容中有所感、有所惑、有所疑处,进行圈点勾划。“符号阅读”只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第一步,却是自主学习最重要的基础步骤。要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建立一套自己行之有效的“阅读符号”。

(1)圈字注音-----不认识的字,借助工具书查出读音,标在字上。

(2)框词注解-----用方框框出文中的词语,不理解的借助工具书查出意思,记在旁边; 需重点领会的词语,在下面标注着重号“。。”(3)“~~~”划在文章精彩和重要的语句下面。

(4)“ ”标在文章中需要着重领会加深记忆、理解的语句下面。(5)“//”用来划分段落;“/”用来划分层次。

(6)“?”用在有疑问的语句末尾

(7)需重点领会的词语,在下面标注着重号“。。”

2、文字批注:边读边想,在符号批注的基础上,能够围绕重点、难点,写出自己的所感、所惑和所疑。“文字批注”是学习最重要的第二步,是学习是否有质量、有收获的关键,也是考试中阅读理解能力自我培养的关键。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生的主要精力应当在思考上。”批注式阅读突出了学生的“自我思考”,从根本上避免了教师对课文的肢解,也回避了课堂不断提问和浮躁作答的现象。要使批注语言有思维的广度、深度和力度,必须大力培养自己的分析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应用性思维,要积极地进行主动学习,重视学习过程质量。

批什么:凡有所感处均可批注,具体包括词语、句子、段落、标点、插图;课文题目、课文结尾、主要内容、文章结构、表达顺序、写作特点、作者情感;单元导学、阅读提示、课后习题等。

怎样批:符号批注与文字批注相结合。要求规范批注符号,对批注的语言要求既简短精炼,又完整通顺。

批得怎样:深刻性——不流于形式,一目了然,文中自有答案的不写批注。努力读懂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写出自己的理解;创造性——通过交流、讨论、合作探究等有效措施,从同学们的不同角度进行整合、梳理后进行批注,充满个性地理解文本。

在课本的天头、地脚、旁边,学习采用下列文字批注方法:

一、感想式批注

如果一个人用心去读文章,就一定会有或深或浅的感想。要培养边读边想的习惯,随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想。鲁迅《祝福》对句式的锤炼是语言的典范。如祥林嫂沦为乞丐后运用的是定语后置句:“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为什么不写成“内中一个空的破碗呢?”对此批注,既有对句式本身的探讨,更有对人物遭遇和社会环境的深层探秘,可以写出自己的阅读感悟。

二、质疑式批注

学贵有疑,不疑不能激思,不疑不能增趣。带着问题去读书、去听课,才会真正进入文本,与文本对话。质疑式批注的阅读方法,有利于培养自己的怀疑与探究精神。

三、联想式批注

读书时,我们不仅要读懂文章的内容,还应从文章的内容想开去,想到与课文有关的人和事、景和物、情和理,这样阅读才会有大的收获,这就是联想式批注的方法。例如读了《海伦·凯勒》一文后,写道:“一个残疾人都能考上大学,我一个健康的人却不能搞好学习,真是惭愧啊!”这是对比联想。对文章结论、观点、特点和表达技巧的“求因”,以感悟重点内容和体味艺术奥妙。为什么许多作品的虚构与夸张,我们反而感到合情合理呢?描写人物为什么要重在“画眼睛”?为什么要用反衬、烘托、先破后立的手法?等等。有的还可以延伸课外,探索人生意义。这种由此及彼的阅读中会觉得很有意思,很有收获。

四、评价式批注

这里的评价包括两种,一种是对作品中人物的评价;一种是对语言文字的评价,指出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例如,有的学生在读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时,批注道:“一个‘绿’字,让我看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江南”。评价式批注可以极大地调动自己的阅读积极性,让自己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有权评价书本,同时也培养了自己解决阅读问答题的答题技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补充式批注

补充式阅读其实是学习的课外延伸和拓展。补充式批注也有两种,一种是在文章留白处进行想象补写;一种是补充与课文有关的背景知识、语文知识和其他学科的课外知识。例如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里的“——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这里可以对朱自清先生回家后的语言、动作、心理进行想象性的补写,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又如《荷塘月色》里的“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就需要对“通感”的修辞方法进行语文知识的补充,以增加自己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语言应用能力。

再如学习政论散文的代表作《过秦论》,可以补充“春秋战国”和“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知识和政治知识,是自己的学习具有一种横向的学科联系。

自己的批注式阅读(学习)应特别注意:

⑴与同学的交流与沟通,做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⑵阅读(学习)的疑问,要及时向教师提出,争取在有限的课堂内解决自己的学习疑问;

⑶要定期归纳自己的学习成果,反思自己自主学习中不足的,及时改进,跟上教学进度。

小学高年级语文批注式阅读策略

(一)批注是个人对作品的再创造,会写批注的人是进了读书殿堂的人,能写批注的人是带着头脑读书的人,养成写批注习惯的人拥有一笔精神的宝藏。

一、什么是批注

批注就是对把文章的批评和注解,批注处一般是文章引发个人情感共鸣处,能凸显文章的精神内核,养成作批注的习惯能大大提高阅读的效果和质量。批注也是我国文学鉴赏和批评的重要形式和传统的读书方法,批注的质量体现着一个人深厚的文学功底。

二、批注的位置

批注的位置可以是“眉批”(批在书头上),可以是“旁批”(字、词、句的旁边,书页右侧),可以是“尾批”(批在一段或全文之后)。

三、批注的角度

1、文本通吃:新字新词注音释义、做内容提要、就事论事写批语、名言警句有提醒,对文本内容进行分门别类,便于日后查阅。

2、人物评点:可分析人物的性格、进行人物的对比、列出人物的成长录、剖析人物性格等的成因、联络人物相关背景知识、预测人物发展前景等。

3、剖析写法:结构安排、行文线索、前后照应等方面的可借鉴之处,皆可做为思考对象。

4、批判文本:带着批判的精神,有选择的吸纳文本的精华,对与个人观点相左处,要学生合理的质疑。

5、质疑问难:对文章提出个人的问题,生发点既可以是文本的晦涩之处,也可以是联想到的其他问题。

四、怎样做批注。

1、圈圈点点

在初读时用一套固定符号,注音、释字、划出重点词句、标出自然段序号、文章的中心句或重点语句等。圈点和勾划的地方不可过多,通篇都加了五花八门的记号,反而看不出哪里是重点了。

2、赏析文本

可以从修辞生动、动词准确、修饰语精当、哲理深刻等方面赏析。

(1)欣赏。示例:如《小桥流水人家》中“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终年潺潺地环绕着村庄。溪的两边,种着几棵垂柳,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有两三枝特别长的,垂在水面上,画着粼粼的波纹。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 批注:“水鸟站在小溪的腰上,这个‘腰’字用得真好,小溪就显得格外柔美了!我写文章必须认真推敲、炼字。”(2)感悟。示例:《窃读记》:“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批注:吃饭能让我们的身体成长,读书能让我们的思想成熟,心灵净化,人格高尚,读书和吃饭同样重要。(3)批评。(4)联想。鼓励学生进行同比迁移的联想即可。(5)补充。即仿写、续写。(6)写读后感。

五、批注的注意事项

1、熟能生巧。

2、明确目的。要防止为了批注而批注,乱划一气,胡批一通,反而会影响对文章的深入理解。

3、有充分的自主读书时间

4、给学生自我展现的机会。最好有专门的批注展示课,尊重学生多元解读,允许在课堂上发表不同的意见。

5、树立榜样,交流方法写批注并不是写得越多越好,要写到点子上。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感悟,对自己的启示,联系生活实际,适当引用名言,引用读书时读到的例子。

批注式的阅读,会为思想的飞扬创造更大的空间。

7.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批注法 篇七

[关键词]批注;语文;阅读教学;个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然而,细细品味时下一些追求个性化光环的课堂,会发现在阅读教学中由于教师过多地引导,学生探究潜能无法释放,个性得不到彰显。如何使学生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品读文本,从而形成自己独到的理解、感悟和评价呢?教师可以将“批注”这种读书方法与语文阅读教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一、批注在美文精彩处,彰显沉潜的个性形象

语言是有情感色彩的,作者情意的表达隐匿于语言文字深处。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往往是作者情感的集中表现点,对突出人物的性格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林冲棒打洪教头》第七小节有这样一句话:“林冲看他虽然气势汹汹,但脚步已乱,便抡起棒一扫,那棒直扫到他的小腿骨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认真默读,并用横线画出能表现林冲性格特征及其内心活动的词语,在文字旁写上自己的感受。

生:林冲不像洪教头那样,乃一介武夫,只知傻用蛮力。“看他虽然气势汹汹,但脚步已乱”说明林冲看得准,而“看得准”是为了知己知彼,有的放矢,达到“打得狠”的目的。

生:“抡”“扫”,就这么两个动作,但因为“打得狠”,所以轻松取胜。由此可见,林冲是个智勇双全的大丈夫、真英雄。

自由灵活的批注使阅读变得精彩纷呈,对关键词句的揣摩激发了学生的内在情感,平实的词语因而变得丰满立体起来,对人物形象的感受自然更加真切。

二、批注在美文疑惑处,追寻文本的快乐苦旅

在课堂上有了疑问,学生会带着问题去读书,才能真正地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多做这样的“疑问批注”。如教学《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课时,文中的某些句子或含义深远,或表达的内容距离学生的生活经验较远,学生理解起来有些困难。最后一句是:“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瞻仰宋庆龄的故居,也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留个影,作为永久的纪念。”一个学生预习课文时,在批注中提出了自己的质疑:“为什么人们总爱在两棵樟树前留影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从这位学生的批注入手,通过宋庆龄的图片和生平事迹来唤起学生对宋庆龄高雅气质的感受。在释疑的同时,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文本内涵,达到水到渠成的教学效果。

三、批注在美文留白处,丰盈干涩的精神家园

用心阅读语文课本,会发现有许多留白的地方。教师可以巧妙利用这些留白,给学生营造一个想象和创新思维的空间,让学生放飞思绪,闪现出智慧的火花,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如教学《天鹅的故事》时,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老天鹅用自己的身子扑打在冰面上,接着是第二次,第三次……”此时老天鹅的内心是怎样想的呢?教师可以利用这处留白,让学生想象老天鹅的内心世界,写出它的心里话。

生:虽然用身体去扑打石头似的冰面,身体有钻心的疼痛,但是我一个人的痛却能挽救我的伙伴,我心甘情愿。

生:坚持就是胜利,尽管冰面上有我斑斑的血迹,但我一定会坚持到底。

学生在填补课文留白的过程中,于内心深处去体验和感知老天鹅是如此可敬、可赞,学生的心灵与精神才会真正地受到感染和震动。

四、批注在插图联想处,追寻潜伏的文化细节

在阅读中,除了感知语言文字的魅力,准确、迅速地在脑海里呈现有关表象外,还要对文中的插图展开联想,在情景交融中领悟文本表达的内涵。如《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课配有一幅插图,画的是司马迁在灯下发愤写《史记》,教师可以让学生凭借插图,展开合理的想象批注。

生:司马迁像一尊雕塑,端坐在案前。由于成年累月、争分夺秒地伏案写作,他面色煞白,身体虚弱,但仍然笔耕不辍。

生:夜深人静,窗外寒风呼啸,不时有冷气向他袭来,他不由自主地颤抖了几下,但他没有停下来,而是揉了揉快要睁不开的眼睛,支撑着麻木酸痛的腰背,继续写下去。

教师引导学生扣住一幅插图来阅读批注,还原、再现文章中的有关细节,通过丰富的想象,调动了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再表述时自然能融会贯通,感中有悟,实现与文本更加灵动深刻的对话,实现了作品向读者的移情。

批注这种开放式阅读方式,可以让学生多一些自己探讨的经历和体会,多一些对文本的深思和感悟,多一些对知识的理解与提升,多一些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机会和体验。

8.小学语文写批注的方法 篇八

所谓批注式阅读教学,是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用符号或文字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惑以批语注解的形式,在文中及文章空白处进行标记和书写,用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深入思考的一种读书方式。

批注式阅读的形式有两种,一是符号批注,一是文字批注,可单独运用,也可两者兼用。低年级以符号批注为主,中高年级要逐步过渡到“符号+文字”为主;初读课文时以符号批注为主,品读课文时以“符号+文字”为主。

虽然批注式阅读的形式只有两种,但它的方法却是多样的。

一、结合文本法

结合文本是在文中找出与问题有关的内容,直接写批注,或经过提炼后写批注。学习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走遍天下书为侣》这篇文章时,为了让学生体会文中“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的含义,我让学生默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来说说自己的体会。有的学生马上联系下文,用横线画出文中相关的句子,写下了自己的体会: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是指作者把书看了很多很多遍,首先他……然后……他还会……做完这些……最后……结合文本法是学生比较容易掌握的批注方法,它可通过联系上下文或从整篇文章中选取关键词句来写批注。学生利用现成的东西,经过筛选或整合,形成自己的理解――虽然是“拿来”,但拿得准,写得好,这也是很不错的批注。

二、欣赏法

欣赏是阅读中比较高层次的审美活动,不但要求学生有敏锐的语感,还要善于咀嚼品味。进入高年段以后,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欣赏字的准确生动、词的灵动形象、句的修辞运用、段的构成方式、篇的巧妙布局、文体的语言特点等,来培养学生敏锐细腻的语感。其中,让学生体会说明方法的好处时,我通过初步的学习,帮助学生归纳描述说明方法的好处的一些关键词,如:

列数字:准确 科学

打比方:形象生动

作比较:突出强调

举例子:具体充分(更有说服力)

当学生再遇到要体会说明方法的好处时,他们就有话可说了。在学习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时,出示一下的句子:

但是,同茫茫的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只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米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

让学生写批注。有的写到:第一句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地球同宇宙相比,突出强调地球的渺小;有的写到:第二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科学准确地说明地球的大小;有的写到:第三句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地球的渺小。抓住描述说明方法的好处的词语来写批注,学生的点评就很到位。到学生熟练掌握欣赏法后,可任凭他们自主发挥。

三、补白法

补白法也就是引导学生在文本原有的基础上,通过思考,补充内容,加深理解,或直接模仿运用,迁移作者的表达方式。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鱼游到了纸上》这篇文章,“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要求根据文章的意思,写写大家怎么赞叹,或是怎么议论。结果,学生的批注精彩纷呈:

“妈妈你看,这些金鱼画得真是栩栩如生!”

“他画得真好,他是不是个画家来的呢?”

“到底怎样才能画得那么好呢?我真想拜他为师呢!”

这样的批注让学生有话可写,非常富有童趣和个性化,同时能对原有的内容作补充,加深自己的理解。

四、质疑法

“学贵有疑”“学者先要学会疑”,通过质疑,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学生能够对文本进行质疑,说明他的思考就有一定的深度。在阅读教学中,我常常引导学生给文章或作者“挑刺儿”,采用质疑法进行批注。

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永生的眼睛》一文,学生一接触课文题目就?他们提出疑问,写写批注。有的学生写到:眼睛为什么能永生呢?人死了,眼睛也会随着身体一起腐烂。学完了课文后,再让他们写批注,回答之前提出的疑问。原来,人死了后,把眼角膜捐赠给别人,让别人重见光明,这样眼睛就得到了永生。这体现了浓浓的大爱精神。这种“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式的批注,不但能体会作者构思的精巧,还能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是一种非常好的批注方法。

我们要不断探索,建构有效的批注式阅读教学模式,让它在小学高年段语文阅读教学中生根发芽、结出硕果。让学生在批注式阅读教学中增长知识,提高能力,找到读书的乐趣。

9.小学二年级语文写话方法有哪些 篇九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最好的老师是最善于培养学生兴趣的人。学生普遍感到写作困难,谈“文”色变,产生了厌学情绪,如果老师不及时医好这块心病,那么写作教学将事半功倍。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我从他们感兴趣的事做起激发写作兴趣,在此基础上进行书面训练,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了写话,写作兴趣随之而来。

二、培养多读多写是提高学生写话的重要途径

我要求学生坚持天天读书:一是读语文课本、同步写话;二是读适于二年级读的课外书,如红领巾报、故事会、童话系列、出色写话、连环画……强化信息积累,为写话打好基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学生有了写作兴趣以后,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多读多写,否则将前功尽弃。要达到多读的目的,除了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外,还应该引导学生阅读有益的课外读物,从中吸取写作“营养”。要鼓励学生每天写一篇读书笔记或日记,不定期检查,对于做得较好的学生给予夸奖、树立榜样,做得不够好的学生则耐心指导鼓励,创设想说乐说的氛围,让学生人人参与,个个主动表达自己的意见,为写话做好铺垫。

三、加强写话指导,循序渐进,由简到繁

1、先写一句完整的话。

可从造句入手,按规定的词写完整的话。如:“漂亮”,“妈妈很漂亮”,“小丽真漂亮”……每句话写明谁或什么怎么样,意思表达得完完整整。

2、再写一句有修饰性的话。

如:用“铅笔”造句,由写简单的“我有一支铅笔”,引导学生写出自己有一支什么样的铅笔、铅笔上有什么图案,由浅入深逐步提高写话能力。

3、围绕中心写话。

二年级下学期写话能力提高了,教师要加大写话的训练强度,引导学生由写完整的话到围绕中心写话。如让学生写课间活动,写出有哪些人、分别做什么活动、活动有什么变化、大家心情怎样,学会联句成段。

4、人手一本写话本。

可记录当天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事,可以写一句话或几句话,要求不写错别字、意思明白。例如写看到发生的事,要写出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再如受表扬了,要写出因什么事受到表扬、当时的心情怎样。

具体步骤:一是指导审题,让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明白写什么、怎么写;二是指导立意,让学生明确文章的中心,明白为什么写,是说明一个问题、表达一种感情还是赞美一种精神等;三是指导选材,让学生明白选择什么材料才能更好地为中心服务。教师指导方法得当,学生才能写出符合要求的写话。

四、多鼓励,多表扬

小学生喜欢表扬,也愿意别人看到他的进步。在给学生批改写话时,我会尽可能用上一些激励性的评语,把学生写话中的闪光点挖掘出来。如别致的题目、好的开头和结尾、一个精彩的词句等,都给予肯定赞扬,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对写作的信心。对于写话中存在的问题,如错别字、用词不当、句子不完整等等,用上固定的修改符号给学生标出来,让学生自己修改,培养学生自己修改写话的能力。批改过程中,要认真推荐出本班的“代表作”。批改结束,及时讲评。

讲评分为简评和详评两种:简评部分学生写话中的闪光点,给予表扬鼓励,委婉地指出写话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修改方案,防止今后重蹈覆辙;详评班里的“代表作”,引导学生讨论,说说这篇文章好在哪里、存在哪些问题、如何修改,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互相启发,达到取长补短、以优带差、共同提高的目的。学生初写话问题多很正常,教师要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刺激、多赞赏少嫌弃。

上一篇:夜总会企业文化下一篇:妇幼的健康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