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意识与传统美德

2024-06-28

竞争意识与传统美德(共9篇)

1.竞争意识与传统美德 篇一

孔融也犯错四川省新津中学付黎

材料:某房公司要招聘一名销售部经理,大学毕业生张媛媛过关斩将,但在最后一场面试时,张媛媛表示出谦逊的本色,屡次让别人先面试。正是这种过于谦逊的态度让她与销售部经理职位擦肩而过,房产公司老总认为她不能胜任销售部经理这个职务。张媛媛黯然离去的背影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思考?请以“传统美德和竞争意识”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孔融也会犯错?从古至今,没有人不夸奖谦虚礼让的孔融,而在当今这个充满了竞争意识的社会中,这位作为“传统美德”形象代言人的孔融,却犯了错。

中国五千年沧桑历史,酿就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范仲淹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李白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狂放;孟子有“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的气概。这是传统,这也是美德。

当今社会,无数的沧海桑田已彻底改变了社会的物质基础,而人们的精神面貌呢?街头巷尾都是“大力发展生产”,“搞好经济建设”的完美写照。“一寸光阴一寸金,千金难买寸光阴”永远是那么脍炙人口,但改变了它的意义。

时间”已不仅仅是表面上的“知识”,而是深层次的“竞争”。而孔融身上的谦虚礼让已被“落后就要挨打”代替了。所有人都知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有人都歆羡“鹤立鸡群”的快感;没有人会忘记那时“东亚病夫”的耻辱;也没有人会忘记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时的耻辱。这是永恒的竞争。

中国的传统美德何其重要,而世界上的竞争又何其残忍。我们不愿意中国五千年精华让历史的巨浪吞噬得“尸骨无存”,也更不愿意中国在如今充满竞争的森林中“寸步难行”。我们有周恩来这位伟大的人民领袖作光荣榜样,在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民族的所有传统美德,大公无私,勤俭节约,谦虚礼让„„而作为一个国家,一个刚起步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总经理,在无处不潜伏着“竞争”的世界上,他又是一个力量无穷的战士,为国民的生活水平竞争,为国家的全球地位竞争,为底层人民的自尊竞争,他竞争了,他也做到了。好一个“传统美德”与“竞争意识”的有机结合。

从古到今,人在变,物在变,事也在变,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永不变。

从今以后,天不变,地不变,心也不变,我们心中的竞争意识决不减。

我们要做“传统美德”与“竞争意识”的有机体!

2.竞争意识与传统美德 篇二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化育人。

要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

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带头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带动群众。要从娃娃捉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润物细无声,运用各类文化形式,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高质量高水平的作品形象地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

我们可以从一些历史故事中了解到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宋时的“司马光砸缸救友”的故事形象的表述了我们传统美德,当发现别人有困难、有危险的时候,能及时伸出援手给予帮助。一个小孩都能有如此传统美德,何况我们大人,同时也教育我们现在的小孩要勇敢自强、团结互助,弘扬正能量。“孔融让梨”也是流传已久的一个古代故事是中国古代东汉末文学家孔融的真实故事,这天,孔融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筐梨子,给孔融兄弟们吃。父亲叫孔融分梨,孔融挑了个最小的梨子,其余按照长幼顺序分给兄弟。孔融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大梨该给哥哥们。”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说:“因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凡事应该懂得谦让的礼仪。这些都是年幼时就应该知道的道德常识,古人对道德常识非常重视。道德常识是启蒙教育的基本内容,融于日常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

《三字经》是宋代王应麟撰写的蒙学书,它流传至今还脍烫人口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孟子曰: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也,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人性皆善。当人们想起这一小句子,即可知道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是做子女的最基本的人格,社会上也就少见些子女不供养父母甚至抛弃年老穷困的双亲。这也就应言:人初生时聪明或愚蠢、贤惠或不肖都相同,生性本来也相近没什么区别的。当开始学习知识时各人接受知识的差异导致了人的区分,所以从孩童时期就要注意教导其学习好习惯,培养其正人君子的行为。我们不是圣人,哪能一生下来就什么都能知晓,我们做父母的就要亲自教育子女,没有教育是不行的是不会成才的,孩子小不懂事,外面的诱惑又多你不教育他就有可能变坏走上邪道。怎么教育好孩子呢,从小就要言传身教多做忠孝、仁慈、友爱、善良之举。教育他们尊敬老师、敬重长辈、孝敬父母,对人文明礼貌,对事明辨是非,学习知识要有恒心,这也道明了为人父母者对子女教育之重要性。

论语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礼”是人与人之间的仪轨、规范。有了“礼”,人与人之间才会互相尊重不轻易发生争执。“和”就是“礼乐”之“乐”,就是教化人们以和谐、调和为做人的可贵品德。一个国家的治理需要有制度、行为规范,也就是“礼”来作为标准来进行节制约束。同时我们也提倡人性化管理,也就是用“乐”来加以调和的,那么处理事务的时候就比较畅顺,也就能很和谐圆满地达到目的。

论语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信,一个人有信用而且行为规范、言论也比较切合实际,那么他的言行是可以被我们作为经验和榜样的。如果一个人能够有礼节地恭敬谦逊地待人处事,那就能够避免因干坏事而受牵连的耻辱。如果每一个人都能遵循礼仪礼节,谦逊诚实待人处事,注意自己的言行、道德规范,关心周边及亲人,他这种高尚品德修养,关心体恤他人的品质,是值得人们尊敬和效仿的。

论语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君子对于自己的欲望不会过分地追求满足,对于自己所居住的生活环境也不过分追求安逸。能够勤勉处理大众事务,积极工作,对于自己的业绩、自己的成果不过分宣扬。我们通过自我约束和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使自己的行为规范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那我们就可以称其为一个正人君子了。这也告诫人们个人的欲望不能无节制膨胀、凡事不能过分,人们享受正常的生活和拥有居住的环境,不要过分追求奢侈的物质享受,我们要发扬传统美德勤俭朴素。你就不会因为满足自己个人的私欲,而作出损害别人和集体的利益甚至出卖国家的利益。有些不法商人为追求过分高利润,置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不顾,食品过分增加添加剂、建筑偷工减料,使得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受到损害。文化艺术类方面也有个别人过分追求高的头衔和身份,弄虚作假,有叫人代写代画,明目张胆的拿了别人的作品写上自己的名字,送展览参加比赛,用以能获得奖项荣誉。更有些人把传统艺术,个人行为地搞成另类表演,使得人们的心灵受污染。如社会上有人手脚并用或反转倒立写字画画,甚至选取一些低级庸俗的题材来大肆宣扬所谓的“艺术”,大肆宣扬以丑的书法丑的画作来标新立异,哗众取宠,标榜自己,用以吸引人们的眼光和一些不明真相的传媒报道。作为基层文化工作人员,更要认清真相,不传丑,同时多利用自己的知识和人脉资源多传播宣扬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美德。采集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素材来作为艺术的创作点,创作出一些具有传统文化美德的艺术作品,来进行表演吸引广大人民群众前来观看,通过以上的对外演出来宣扬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美德,使其深入人心,同时通过这种文化宣传来净化文化的氛围,使广大人民群众分清什么是丑的坏的形象,什么是美的好的文化艺术。当大众都懂得欣赏健康纯净的文化艺术作品,就自然排斥那些不健康的丑的所谓的“文化艺术作品”,那些坏的不健康的垃圾的文艺作品,就失去了市场,也就没了立足之地。人们也就有了清净健康的艺术园地。

可以利用我们文化馆站的场地免费开放,开展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的各种活动。各级文化馆利用自身的场地免费开放,结合公益举办一些讲座。通过举办讲座这一形式,向大众输送国学典故等优秀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作为国粹的中国画和中国书法是中华大地上流传几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至今还被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的文化艺术。古训有:“字如其人”“练字先练人”,就是说练字就像做人一样,先要学会修心、立德、树人;也有话:“画品如人品”,要画好中国画也需要有好的文化素质和优秀的传统美德。这也说明中国书画是一种修心、立德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的雅事,也可以通过举办书画作品展览活动把广大人民群众吸引过来,让他们亲身参与,我们搭平台,群众自己来展示。这种群众亲身参与其中的活动更能让广大人民群众学习、认识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更能了解我们优秀的传统美德。同时他们也是我们的文化传播者,他们会把自己亲身感受向周边的人们传播开、向自己的亲人传播开;

在当前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时代,我们也要运用我们文化馆的网站平台向外界宣传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我们可以通过网站发布文字、图片,更能运用会动的视频影像来宣扬。视频影像更能客观形象的再现场景,也更能直接的告诉观众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央视有播出这样的公益宣传片:从小孩受到母亲的呵护、长大了母亲在前面拉着他的小手上学校,上大学了母亲还能迈着轻盈的步伐跟上孩子。当孩子成熟了、工作了,母亲也开始老了,母亲跟在孩子后面散步,当母亲老了、走不动了是孩子搀扶着母亲的手在回忆。这场景“天伦之乐”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画面也传播出健康向上的正能量: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亲人的关爱,从孩童起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付出了代价,当孩子长大成才了能对社会有所贡献了也要为父母为家庭有所担当,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让积极健康的思想精神和崇德向善的实际行动播种在人们心田,让它生根、开花、结果。

摘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精神为主导,通过引用历史故事、《三字经》《论语》来分析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必要性,同时发挥文化馆的场地和网络平台广泛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

参考文献

[1]中共潮州市委宣传部编印.《理论学习参考》,2016(3).

3.中华传统美德与历史教育 篇三

一、领悟教材中蕴含的传统美德内容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内容丰富,在历史教材中有很强的渗透,教师要精心挖掘、利用这些素材,理解其丰富的内涵,激励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树立正确的思想、信念和价值观。在当前的历史教学中传统美德教育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1、忠于人民,爱党爱国。在封建社会中,众多的士大夫以一死报君恩来昭示自身的气节,但更多的志士仁人、民族英雄,如屈原忧国忧民、矢志献身祖国、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气贯长虹、戚继光英勇抗倭、林则徐虎门销烟 ,都是在国难当头之时,或为国御侮,或抗争不屈,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范仲淹主张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孙中山提倡的“天下为公,大同世界,”这种崇高的志向和博大胸怀,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精髓,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和自豪。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革命时期和新中国的建设中,都表现了民族和国家利益至高无上的高风亮节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2、勤劳节俭,艰苦奋斗。所谓“奉公以勤,律身为俭”,“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等,集中体现了这一美德的内涵。马钧发明翻车,李春营建赵州桥,黄道婆改进、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都是这一美德的杰出代表。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勤俭节约是国人的一种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人类,要想生存,要想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这四个字。可以说修身、齐家、治国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诸葛亮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修身”之道;朱子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当作“齐家”的训言;毛泽东以“厉行节约,勤俭建国”为“治国”的经验。

3、不畏强暴,自强不息。这是中华民族独立意识、自我意识和自觉能动性的鲜明标志。如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司马迁被处宫刑后,15年著成《史记》;徐悲鸿公开表示“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决不趋炎附势。这些感人肺腑、催人奋进的生动事例,都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将激励学生为实现理想而奋勇进取。

4、文明礼貌,仁者爱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以礼仪大邦闻名于世,我国人民从来就有知书达礼的传统美德。“虚席以待”、“ 倒履相迫”、“程门立雪”、“三顾茅庐”等等以礼相待的成语和典故,在历史上广为传诵,就深刻反映了这一点。知礼,讲礼,对人彬彬有礼,是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是保持人们正常关系的准则。能真诚待人正是一个人高尚情操的表现,是内在优秀品质的外化。正如孔子所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5、.立志勤学,报效国家。自古以来,志士贤人都十分重视立志向学的价值和意义,将其视为治学、求知、建业、立国的根本。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唐代韩愈说:“业精于勤,荒于嬉。”《后汉书?耿龛传》言“有志者,事竟成”。这些至理名言阐明了“立志”与“勤学”的辩证关系,突出强调了勤学对于学识、增智、成才的意义,并对勤奋学习的学风加以倡导与弘扬。立志勤学是求知启智的根本途径,是育人成才重要条件。

二、历史教学中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方法

课堂教学是历史学科进行传统美德教育主要途径,教师通过制定明确的德育目标,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重要的方法。

1、创设恰当的情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他们的思维,使其有身临其境之感,产生丰富强烈的情感。一首诗词,一段音乐、一段视频、一个启迪性的提问、几句精彩的话语,讲述历史人物可歌可泣的事迹,都能创设出良好的情景,点燃学生心中的情感火焰。

2、发挥榜样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国古代教育家历来重视榜样教育,孔子常举尧、舜、周公等人作为榜样,教育弟子们 “见贤思齐”。共产主义者的崇高榜样是启发学生自我认识,促进自我教育的强大力量。针对中学生善于模仿的特点,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历史人物的成长道路、创造发明、英雄事迹、豪言壮语或隐性的内容进行讲述,在学生的心灵中树立可供学习的榜样。同时,要注意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水平,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

3、进行正面诱导。教师应坚持正面教育原则,准确而鲜明地向学生宣传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从具体、生动的历史材料中悟出真谛。如针对学生中的高消费现象,可讲述隋文帝提倡节俭、隋景帝爱惜谷物,周恩来生活俭朴的事例,启发学生认真思考,引导他们自觉调节自己的行为。

4.农村中学德育与传统美德教育 篇四

当前学校德育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特别在农村地区。市场经济对中学德育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它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积极的一面主要表现在:其一,市场经济的平等竞争法则,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平等观念和竞争意识。其二,它有利于激发学生奋发向上,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因为市场经济要求每一个竞争者只有顽强拼搏,不断进取才能达到胜利的“彼岸”。其三,它有利于学生形成强大的信息动力。因为市场竞争,说到底是知识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谁掌握了知识和人才,谁就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我们在肯定市场经济所起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应看到它所起的消极作用。这主要表现在:

1、是集体主义观念淡薄。当代青少年学生个体竞争意识日趋增强,群体团结协作精神逐步

削弱,发展个性的要求日益强烈,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义务感逐步淡化;对个人利益,个体价值比较关注,对国家、集体利益有所忽视;个体的自信心不断提高,对集体的力量和作用认识不足等。

2、要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思想滋长。社会上出现的追求享乐,迷恋金钱,崇拜金钱的享乐

主义、拜金主义,严重危害了青少年一代美好的心灵。有点学生一味讲究吃好穿好,追求物质上的享受;有的学生花钱如流水,肆意挥霍,钱花光了就去偷、骗、诈等。

3、是“读书无用论”重新抬头。当前,社会分配不公和知识贬值,脑体倒挂现象,使不少

学生认为不读书/无知识也可以赚钱发财,从而失去了学习的动力。有些学生只求混个毕业证,早早冲出这所“牢笼”,去投身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赚钱发财。因些,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学校德育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文明中形成了许多优良道德传统,是我们民族宝贵在精神财富,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大力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优良首选传统教育,是新时期德育工作在一项重要内容,其意义也是深远重大的。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地传统美德,加强对表少年在传统美德教育,是学校德育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从当代表少年在实际出发,我在实践中认识到传统美德教育应当抓住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培养社会责任感。中华民族在忧患意识十分强烈,历史上有无数忧国忧民的志士仁人。这片忧患意识双总是和责任感联系在一起,成为中华传统美

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5.竞争意识与传统美德 篇五

A. 传统的“仁爱”美德中存在着诸如“差等之爱”等的历史局限性,今天,人们不能照单全收,而应剔除糟粕后再传承。

B. “信”是规范一切道德关系的纲常,备受历代统治者和土人推崇;孔子在《论语冲曾经38次提到了“信”字。

C. 在古代道家文化中,“正义”代表了人的德行,而“仁义”“礼义”更是人们在处理人伦关系时所应遵循的重要规范。

D. 要想使整个社会呈现出“讲信修睦”的大同气象,既要推行“天下为公”的政治策略,又要推行“选贤与能”的政治理念。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论证结构,概括出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六个方面内容是全文的总纲。

B. 文章在分别介绍六方面内容时,基本是兼顾古今,由今及古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当下的意义。

C. 文章旁征博引,在显示了作者丰厚的文化积淀与文化底蕴的同时,也使得文章庄重典雅,说服力增强。

D. 文章写作目的是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因子,古为今用,符合“汲取精华,剔除糟粕”的传承原则。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项是( )

A. 古往今来“民本”发生了巨大变化,由执政理念变成了道德要求,是因为今天的治理不再单纯是为官者的事了。

B.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在处理鼓励竞争与崇尚和合的矛盾关系时,要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上弘扬谦敬礼让的美德。

C. “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都必须得到大力传承与弘扬。

D. 对于历经数千年积淀而来的中华传统美德,要挖掘其精华,并对之进行转化,才能发挥其公民道德建设作用。

1. A 2. B 3. A

【1题详解】

此题考查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把握文中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信息,提取并整合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或文章主旨的语句,阐释或归纳文中的主要内容。解答是应先从原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阅读区间,然后与选项的表述仔细比对,看是否一致;同时还要了解错误表述设置的一般思路,比如张冠李戴、无中生有、混淆时态、以偏概全、曲解文意等等。

B项,“‘信’是规范一切道德关系的纲常”说法不准确,这是董仲舒的观点,而且原文中有“之一”的字样。

C项,“在古代道家文化中”说法错误,原文的表述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正’与‘义’联用,表示人的德行。‘义’还与‘仁’‘礼’等相结合,构成人们处理人伦关系的重要规范。”这里说的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D项,根据原文,“天下为公”是政治理念,“选贤与能”是政治策。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B项,“由今及古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当下的意义”中“由今及古”说法错误,应该是“由古及今”,即先谈古代,再谈现实。

故选B。

【3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

A项,“由执政理念变成了道德要求”说法错误,古往今来,“民本”都既是执政理念,又是道德要求。

6.竞争意识与传统美德 篇六

所属: 报告言论 日期:2014-04-05 浏览次数:17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根与魂,具有向上向善的伟力。总书记在视察山东时明确要求,“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孔子故里、儒家思想发源地,曲阜文化资源富集、文脉深厚。如何用好这个优势,找到一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近年来,曲阜积极开展以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主要内容的“四德”建设,把“爱、诚、孝、仁”基本要求落细、落小、落实,风成化习、果行育德,使广大干部群众的道德素质得到了提升。

以爱为魂开展“爱聚孔子故里”活动,培育社会公德。我们紧紧抓住“爱”这一道德文化的核心,不断丰富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时代内涵,以大爱情怀引导干部群众互助友爱、和谐相处、遵纪守法、保护环境、奉献社会。首先,做好“百姓至上”这篇大文章。每年将新增财力全部用于民生支出,达到财政总支出的50%以上;征集“群众最不满意十件事”,由群众代表向责任部门公开交办,探索建立群众批评监督党委政府的工作机制;推动“教育名市”、“健康名城”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率先实施了全民免费健康查体工程,有力地保障和改善了民生。其次,下好“规范公民言行举止”这盘棋。制定了《彬彬有礼道德城市文明公约》,村村修订了《村规民约》,完善社会公德约束规定,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着力塑造公民文明气质。再次,唱好“打造和谐人际关系”这台戏。大力宣扬“和”、“善”文化,村村建立“第一书记工作室”,设立“和为贵”调解室,健全以非诉讼渠道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工作机制,逐步构建起覆盖市镇村三级的调解体系,取得了良好效果。此外,我们还以志愿者协会为载体,发展志愿者3000余人,成立了“曲阜市领导干部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常年坚守公益、奉献社会,先后涌现出献身国防、救火牺牲的刘洪魁烈士,“爱心妈妈”孔凡珍等一大批模范典型,让每一个人都充分感受到社会之爱、政府之爱、他人之爱,从中获取精神的激励。

以诚为本开展“诚播文化名城”活动,培育职业道德。多年来,我们在“诚”字上狠下功夫,用三个“诚”调节人际关系、维持市场秩序、提升政府公信度,引导干部群众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信用意识和道德观念。第一个诚——政务诚信建设。加大公开力度,全面公开财政预决算、“三公”经费、政府采购和民生工程建设资金使用情况;建立群众监督、纪律监督、司法监督、社会监督和新闻监督“五位一体”的监督体系,完善了“干考分离”、“干监分离”的督查考核制度,实施了“零收费、零插手、零距离、零投诉”的“四零工程”,进一步压减审批事项20%以上,缩短审批时限30%以上;开展了“马上就办工作法”,实行干部实绩周公示制度,实现了反对不正之风的具体化、制度化。第二个诚——商务诚信建设。从规范商务行为入手,制定不诚信企业和不诚信商户标准,常态化开展企业、商户诚信经营执法检查,定期曝光制假售假黑名单、违法用工黑名单、偷逃税款黑名单、欺诈客户黑名单和服务不佳黑名单,定期举办群众最满意的行业企业和最不满意的行业企业评选活动,让无信者寸步难行、诚信者恒通四海。第三个诚——社会诚信建设。重点提高个人和社会组织诚信度,设立公民诚信道德档案,对社会组织加大监督力度,广泛宣传诚信典型,提升社会信任,在实施生活、创业优惠奖扶政策中,对于不诚信的公民实行“一票否决”。

以孝为根开展“孝传千家万户”活动,培育家庭美德。把“孝”作为培育现代家庭美德的根本,突出孝敬老人、关爱老人的主题,让敬老爱老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主要分三步走。第一步,推进孝德文化建设制度化——把“孝亲敬老”作为重要内容写入市民公约、职业规范、学生守则,纳入文明家庭、文明单位、文明村镇的评选体系;制定了《曲阜市民孝德公约》,要求人人做出孝德承诺,人人签订孝德公约。在提拔领导干部时考察孝德,在实施社会优惠奖扶政策时考察孝德,在推选村居基层党组织成员和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时也要考察孝德,把公约真正落在实处。第二步,推进孝德标准体系具体化——针对各阶层群众实际,对赡养老人、敬养老人提出了具体化标准,如每月给老人零花钱、陪老人聊天、为老人检查身体、解决老人住房等,并在“善行义举”四德榜公示,收到了激浊扬清、传递正能量的效果。第三步,推进开展孝德建设活动载体化——在媒体开辟孝德文化专栏,宣传孝贤典故和身边的孝贤典型;整理编印《儒孝群星》等丛书,以《中华孝道文化》等为教材在全市广泛开展以“敬亲、奉养、侍疾、立身”为核心的教育活动,让孝德文化真正入脑入心;每年举办孔子故里“百佳孝星”和“十佳孝星标兵”评比活动,连续四年举行“孔子故里敬老宴”;市财政每年列支专项资金,实施银龄安康工程,为80岁以上老人发放高龄补贴;鼓励社会兴办养老事业,发展民办养老机构20余家;全市五保集中供养资金全部实现了市级统筹,曲阜也成为山东省孝德文化教育基地。

以仁为基开展“仁撒和谐社会”活动,培育个人品德。从时代需要入手,我们突出知荣辱、懂感恩、尽责任的主题,教育广大市民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广大市民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培育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社会、感恩国家、感恩自然的良好风尚。为此,采取电视直播形式,两次召开“彬彬有礼道德城市”建设万人动员大会,表彰了一批道德模范,挂牌开办675所“人人彬彬有礼”教育培训学校;针对社会上出现的信仰缺失、道德失衡等问题,大力实施以“修学、修心、修礼、修德、修政、修廉”为主题的“干部修身计划”,开设“廉洁道德讲堂”;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开展优秀伦理道德文化“六进活动”(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使道德建设同广大干部群众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紧密相连;树立敬业模范,形成“百姓创家业、干部创事业、能人创企业、返乡创新业”的生动局面,涌现出一批立志干事创业、勤奋扎实敬业的新曲阜人。

7.竞争意识与传统美德 篇七

1 传统美德教育与养成教育的关系

传统美德教育与养成教育的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是一致的, 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 教育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 遵守做人的准则, 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行为养成教育对传统美德教育有着重大意义, 只有抓好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 才能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引导学生如何做人, 并针对现代学生的特点, 将人生哲理、人品的形成、人格规范融为一体, 进一步强化了对学生的传美教育。除了对日常行为规范的训练, 还可以通过评价, 促使学生自觉遵守行为准则, 积极参与训练, 把养成教育变成自觉行为, 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自主自律能力。可见, 养成教育是德育工作中知、情、意、行的整体施教, 传统美德的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基础, 二者关系是相互促进、和谐统一的。

2 养成教育与传统美德教育结合的一些具体做法

2.1 对学生进行孝敬父母的培养和教育

当今的独生子女已成为了家庭中的“小皇帝”“小霸王”, 眼里只有自己, 视父母为仆人, 为人自私自利, 这对我们教育工作者真是痛心疾首。如此后代, 能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吗?所以, 我们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势在必行, 教学生做人, 首先要教他们做孝敬父母的人。为此, 学校开展了一些活动, 如定期请家长来校讨论孩子在家的变化, 交流教育孩子的成功经验。每次这样的家长会家长来得特别多, 积极性也高, 都争先恐后地在台上介绍自己的经验, 使大家都受益匪浅, 从而使家长协助教育, 达到教育的目的。另外, 通过名言佳句的讲解, 名诗的理解, 通过古代和现代人孝敬父母故事的讲解, 使学生知道关心父母是孩子的责任, 应该为父母着想, 帮父母排忧解难。

2.2 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的传统美德

经常给学生讲一些传统美德故事, 进行知情明理的教育, 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还能教会他们许多做人的道理。

如有的同学上课不遵守纪律, 对老师的批评教育不屑一顾, 甚至背后骂老师。对于这样的学生, 我没有严厉斥责, 而是通过传统美德故事会, 主题班队会的形式, 让他们认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给他们讲毛泽东尊师的故事。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我班的刘同学就是一个典型, 自从举办这些活动以后, 他不但上课遵守纪律了, 而且还主动帮助老师, 成了老师的得力助手。

2.3 培养学生勤劳节俭的传统美德

勤劳俭仆是中华民族最突出的美德,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是利用这个法宝, 度过了困难时期, 它已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

今天的儿童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 从没体验过劳动的艰苦。午餐吃剩了就毫不吝惜地扔掉, 对学习用品也不懂得爱惜。面对这种情况, 我与家长密切联系, 及时反映学生在校、在家情况, 让父母搞好家庭教育, 优化家庭环境。定期招开家长会, 请家长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 做到及时反馈, 及时沟通。

另外, 我从小处着手, 结合“五自”活动进行教育, 使学生做到生活自理, 家里的事情自主地做, 学校的事情抢着做。组织了钉扣子、洗手绢、刷鞋、扫地等比赛。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 教育学生不怕苦、不怕累, 体会劳动的乐趣, 从中受到教育。

我们还经常举办故事会, 例如讲周总理的睡衣、鲁迅的俭朴生活, 让学生受到启迪和教育。在生活中发现值得学生学习的榜样, 及时提出表扬。让学生从身边普通同学身上看到勤俭节约, 助人为乐的美德, 并找出自己的不足, 向他们学习, 养成勤劳节俭的好习惯。

2.4 认真贯彻《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规范》中每一条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所以, 学习规范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途径。首先, 我们让学生熟读熟记《规范》内容, 结合实际谈遵守《规范》的切身体会, 说出自己哪些地方做得好, 哪些地方还存在不足。展开“劳记规范”“规范在我心中”等活动。其次, 学与评相结合, 促使学生自觉遵守行为规范, 积极参与, 把养成教育变成自觉行为, 对于学生道德文明礼仪行为、学习、生活等课题的训练与指导, 经过阶段性训练与指导, 经过阶段性实践, 要评出不及格、达标、良好、优秀、标兵5个等级, 使规范得到进一步落实, 养成教育达到理想效果。

通过采用一些灵活多样, 学生易于接受的活动形式, 使20条规范成了学生们耳熟能详的活动内容, 牢记于心, 并按照要求去做。学校的整体精神面貌有了显著的改善, 学生基本养成了文明的行为习惯, 形成了团结向上的作风。同学们尊敬老师、孝敬长辈、勤奋互助、诚实勇敢、刻苦学习、大胆创新, 我们班成了一个朝气蓬勃的集体。

8.竞争意识与传统美德 篇八

【关 键 词】PPS;传统美德教育;实践与思考

2011年9月,学校课题组在校长的带领下,经过反复研究,结合实际需要,确定课题为《艺术表达传统美德的校本研究与实践》。其目的就是坚持学校德育方式的改革,遵循学生年龄特点和接受教育的规律,运用各类艺术(美术,音乐为主)的相关功能,借助多媒体手段,发挥音、画、书、演的动态效果,制作音画共赏的PPS,有效开展传统美德教育,为学生成为合格的现代中国人打好基础。

一、制作传统美德教育PPS的含义与作用

(一)关于PPS的含义与优点

1. 什么是PPS?PPS——是PPT(PowerPoint)文件格式的一种,全称是PowerPoint Show,是会直接生成预览形式的放映幻灯片。

2. PPS如何存储?在使用PowerPoint制作幻灯片时,选择“另存为”,从“保存类型”的下拉选项中选择“PowerPoint放映即(*.PPS)格式”,就会自动生成PPS格式文件。

3. PPS文件的优点。(1)播放方便。PPS文件的特点是打开就可以放映文件,较适合做演示的时候用,如果每张幻灯片切换时间设置合理又插入wav格式的背景音乐的话,就会变成一部微电影,可以自动播放,这样就完全省去了先打开PowerPoint再点击演示按钮还要附带拷贝音乐的麻烦。(2)修改简单。如果需要对这种格式的文件修改,可以单击文件属性,改成(.ppt)格式,即可进行再修改。

(二)传统美德教育PPS的含义与作用

传统美德教育PPS,就是利用PPS 表达传统美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PPS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可兼容静态的画面和动态的视频、音乐,而且制作简单、操作便捷、实用性强。它最大的优势就是音画共赏、动静结合、赏心悦目,时间可长可短,智能播放,不受太多场地的限制。用它开展美德教育,符合中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从形式和效果上都比较理想。

制作传统美德教育PPS ,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特点如下:

1. 具有创新性。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传播和弘扬中华美德,研究切入角度新颖、独特、轻松、活泼。

2. 具有可受性。在艺术课堂、班会课、校园的LED大屏幕可播放自由。涵盖面广、辐射性大、直观性强,动静结合,学生容易接受,乐于接受。

3. 具有实效性。传统美德教育PPS,是艺术和信息技术的完美融合,是德育与美育的有机结合,是人的视觉、听觉感官美的一体多用,丰富校园生活,陶冶学生情操。

二、结合美术教学,制作传统美德教育PPS 方法

1. 美术课堂调查发现问题。为了加强针对性,在新学期的美术课堂上让学生以“我所了解的著名画家及其代表作品”、“你最近一次参观的活动是什么”为题,做一次讨论发言,学生当中能够说出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等著名画家名字的寥寥无几,因而更谈不上对画家人品的了解。问起代表作,答案更是风马牛不相及,齐白石的代表作居然能说成《马》。200多名学生中,参观过美术画展、博物馆的不足10人。学生对艺术大家如此陌生,其身上的艺术素养匮乏到如此程度……这种状况让我这个美术教师感到教书育人的急切与重要。

2. 找到症结,制定实施步骤。(1)向艺术大师学习。既然学生对艺术家很陌生,那就先从艺术名家入手。引导学生通过搜索“徐悲鸿、齐白石、达·芬奇、罗丹”等艺术大家爱国、勤勉、励志事例的过程中边学习,边感悟,边践行,激发出人的本性中至善至美的自觉意识,进而完善学生对真善美的正确认识和追求,从而达到课堂所期望达到的良好教育目的。

(2)制作PPS范例引导。我的教育思路是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创作,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德教育。考虑到学生课业繁重,初始的时候自己先做几个PPS范例,在课堂上试播,根据反馈的情况,再进一步修正素材选取方向。后来发动电脑技术好的学生参与进来,其他学生提供素材,大家一起参照、研究制作。从搜集整理资料素材到PPS的编辑制作,无形中拓展了学生更广的知识面和对材料的消化、理解、记忆,通过技术整合,锻炼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也提高其自信心和成就感。就这样,随着学校的课题研究在持续,随着我的课堂教育在进行,在制作传统美德教育PPS这项工程中,我们发现学生的精神面貌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问题在逐渐减少,知识面在慢慢拓宽,艺术素养也在慢慢提升。

(3)引导学生健康上网,收集素材,进行插画创作。以生为本,是素质教育的诉求,发动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体参与到制作PPS的过程中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素材不足怎么办?

一方面,参阅栾传大主编的《新编传统美德故事》,提炼出徐悲鸿克己以俭、勤奋学习、为国争光;罗丹追求艺术的真谛;齐白石衰年变法,追求卓越等艺术大家的资料,以故事形式阐述,作为一部分资料。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健康上网,借助网络工具,搜索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进一步丰富pps素材。再一方面,鼓励学生用发现的眼光搜集、挖掘身边的美好故事,用文本和图片保存,作为材料库的补充。在三方面素材搜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人和事进行独幅、多格插画创作。整个过程都要鼓励学生大胆动手,创作符合中学生心理和审美的插画,并以此完善PPS,也以此开发传统美德教育的校本教材,影响更多的新湖学子和家长。

(4)利用PPS,开展传统美德教学。制作完成的PPS,有书籍文本资料、网络图片、视频资源,学生插画和配乐四部分汇集而成。例如,结合《新编传统美德故事》一书中徐悲鸿爱国爱民的故事,改编成《一位了不起的中国人》,通过对徐悲鸿一生执着艺术的了解认识和求学事例,感染学生自强不息的学业追求和理性爱国的高尚情怀,并结合当下中日关系紧张、社会出现打砸抢等混乱现象,引导学生借鉴艺术家理性爱国的思想,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并由此引导学生创作徐悲鸿对话洋学生的漫画,通过作品引入、故事感染、理性引导,到自由表达,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最后在原稿中插入学生在课堂中完成的漫画习作,利用校园的LED大屏幕进行循环播放,让更多的学生受到教育。

三、结合美术教学,利用PPS 开展传统美德教育

制作传统美德教育PPS,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是传统美德教育实践研究中的一种新的有效模式,完全符合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关于将美术课程定义为人文性质,使得美术课程从技能学习的层面上升文化层面之要求,更拉近了艺术教育与美德教育的关系,也奠定了美术教育陶冶人培养人方面的重要地位。

制作传统美德教育PPS完全符合美术学科的教学目的与要求,对美术教师责无旁贷。美术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人的理想、愿望、情感、意志、价值、道德、尊严、个性、教养、生存状态、智慧、美、爱、自由等人文特征都内蕴于不同历史、不同国度的艺术家所创造的美术作品中。通过传统美德教育PPS的制作过程,不仅可以提高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提高学生对传统美德文化的认同与自觉。从美的角度滋润学生艺术修养,美德心灵,规范日常言行,提升学生爱学习、爱班级、爱学校、爱家庭、爱国家的高尚情怀。

制作传统美德教育PPS,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对参与者素质水平要求不断提高。PPS有完全可以手动播放和自动播放两种效果。如果是自动播放的PPS则对幻灯片切换时间要求精准。因为PPS全屏播放需连贯进行,过程中虽可人工手动换页,但每次都会从头播放,不够智能;PPS兼容音频格式受局限。比如,mp3格式的音乐必须在转换成wav格式之后才可以插入,跟文件融为一体。这就要求制作者要安装“格式工厂”转换软件;一部完成的PPS如一部微缩的电影,其思想深度取决于参与者的理论素养和眼界宽度。而美术音乐教师专业强、理论弱,课题研究和素材选取难免浅薄,深入不足。PPS制作里面涉及很多电脑特效的技术问题,需要信息教师协助完成。尽管制作PPS会有不少的技术难题,但个人的切身体会是,技术可以克服,审美可以提高,理论也可以慢慢加深。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钻研,多花心思和时间去实践和研究,做到在研究中提高,在提高中提升研究水平。

参考文献:

[1]栾传大.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总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20年纪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成果选集[M].红旗出版社,2011,1.

[2]栾传大.新编中华传统美德故事[M].吉林文史出版社,2007,8.

9.竞争意识与传统美德 篇九

在文化系统中,伦理道德是对社会生活秩序和个体生命秩序的深层设计。伦理道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文明最突出的贡献之-。即使在今天,经过批判扬弃和创造发展的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智慧,对于人类社会的价值提升仍具有普遍意义和时代意义。

第一节传统伦理道德与中国文化

如前所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有两个重要的基础;-是小农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二是家国-体,即由家及国的宗法社会政治结构。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必然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文化价值系统。因为家族宗法血缘关系本质上是-种人伦关系,是建立在伦理的基础上通过人们的情感信念来处理的关系。家族本位的特点,-方面使得家族伦理关系的调节成为社会生活的基本课题,家族伦理成为个体安身立命的重要基础;另-方面,在家国-体社会政治结构中,整个社会的组织系统是家族——村落(在-般情况下,村落是家族的集合或膨胀)——国家,文化精神的生长路向是家族——宗族——民族。家族的中心地位使得伦理在社会生活秩序的建构和调节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传统社会中,人们社会生活是严格按照伦理的秩序进行的,服式举止,洒扫应对,人际交往,都限制在“礼”的范围内,否则便是对“伦理”的僭越。这种伦理秩序的扩充,便上升为中国封建社会政治体制的基础——家长制。家长制的实质就是用家族伦理的机制来进行政治统治,是-种伦理政治。

与此相适应,伦理道德学说在各种文化形态中便处于中心地位。中国哲学是伦理型的,哲学体系的核心是伦理道德学说,宇宙的本体是伦理道德的形而上的实体,哲学的理性是道德化的实践理性。因此人们才说,西方哲学家具有哲人的风度,中国哲学家则具有贤人的风度。中国的文学艺术也是以“善”为价值取向的。“文以载道”,美善合-,是中国文化审美性格的特征。即使在科学技术中,伦理道德也是首要的价值取向。中国传统科技的价值观是以“正德”即有利于德性的提升为第一目标,然后才考虑“利用、厚生”的问题。因此,中国文化价值系统的特点是强调真、善、美统-,而以善为核心。在文化史上,虽然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的文化不要道德或不讲道德,但也确实没有一个民族像中国这样把道德在文化价值体系中抬高到如此重要的地位。中国文化的普遍信念是“人为万物之灵”。而人之所以能为万物之灵,就是因为有道德,因而特别重视人与人之间的“道”,以及遵循这种“道”而形成的“德”。老子普从本体论的高度说明“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的道理。孟子说:“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孟子·滕文公上》)在中国家国-体的社会结构中,尊卑、长幼、德性成为确定人的地位、建立秩序的三个要求:“天下有达尊者三:爵-、齿-、德-。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莫如德。恶得有其-,以慢其二哉。”(《孟子·公孙丑下》)三者之中,官级、年龄辈分是外在的既定均,惟有德性方能主观能动地实现自己。尊道贵德的基本精神,就是强调人兽之分,突显人格尊严,以德性作为人兽区分的根本。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因而中国人都以成德建业、厚德载物为理想。早在孔子前,鲁国大夫叔孙豹就提出过“立德、立言、立功”约“三不朽”思想:“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三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由此形成-种以道德为首要取向的具有坚定节操的文化人格。“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为追求仁道,虽箪饭陋巷,不改其乐,这是-种道德至上的价值取向与文化精神。

第二节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古代道德文明的精华,是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共存共荣的凝聚剂和内聚力,它在价值的意义上形成中华民族道德人格的精髓或精魂。传统美德的总结与认同,是继承和发扬民族优良伦理道德传统的关键,也是现代中国道德文明建设极为重要的源头活水。

传统道德规范与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建构起了十分成熟的道德价值体系,形成了丰富多样的个人伦理家庭伦理、国家伦理,乃至宇宙伦理的道德规范体系,从内在的情感信念,到外在的行为方式,都提出了比较完备的德目。传统美德就是传统道德规范体系中的基本内核或合理内核。

-般说来,传统道德规范或德目有两种:-是由伦理学家概括出来的,或者由统治阶级提倡并上升为理论的规范;二是那些虽然未能在理论上体现和表述出来,上升为德目,但在世俗生活中得到了广泛认同与奉行的习俗性规范。前者比后者更自觉,后者比前者更丰富,并且往往比前者更纯朴、更直接地体现着某个民族的品格。在中国道德史上,《尚书。皋陶谟》把人的美德概括为九项: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孔子建构起了第一个完整的道德规范体系,他以知、仁、勇为三达德,在此基础上提出礼、孝、悌、忠、恕、恭、宽、信、敏、惠、温、良、俭、让、诚、敬、慈、刚、毅、直、俭、克己、中庸等-系列德目。孟子以仁、义、礼、智为四基德或母德,将它扩展为“五伦十教”,即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

上一篇:爸爸,感谢您的爱作文下一篇:欢迎词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