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迷教案?第二课时

2024-11-16

昆虫迷教案?第二课时(通用6篇)

1.昆虫迷教案?第二课时 篇一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目录式免费主题备课平台!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精读课文,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对大自然的热爱。

2、引导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明白无论做什么事,只要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就一定会获得成功。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

1、品读体会文中深刻的句子,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2、引导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明白本单元前两课所学的只要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就一定会成功的道理,融会贯通,在学生的已知经验和未知经验之间架一座桥梁。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一位用口袋来装昆虫的怪人,他是谁?

生:法布尔。(板书)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以及你们课后所查的资料,你对法布尔有哪些了解?(结合学生回答,相机板书)

过度:法布尔真是个了不起的科学家,要想对他了解更多,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童年,走进他童年与众不同的生活,体会他那份对昆虫的痴迷。

二、精读课文

1、出示要求:用心读一读文章2——10自然段,看看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将你的感受体会写下来。

2、学生自读批注,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3、讨论交流,(投影出示相关语句)

㈠ a “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她,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三天前就注意到了,这声音,这纺织娘的叫声在法布尔听来是那么动听、那么美妙,(点击红字)真想看看它的庐山真面目啊,而现在——(引读)这“终于”二字在你们朗读中显得那么有分量,谁来对终于说点什么?体会法布尔对昆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今日用大师 明日做大师!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目录式免费主题备课平台!

虫的着迷,为了一只纺织娘,在花园里整整守了三天。让我们给想象插上翅膀,这三天,他是怎么过的啊?]

b、难怪他会这样跟妈妈说——出示:“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

①指名读,这可是只全身翠绿、触角细长的纺织娘呀!出示:“妈妈一看,儿子的手中拿着一只全身翠绿,触角细长的纺织娘。(多么可爱的纺织娘,读出对它的喜爱)

②再指名读,真是令人兴奋的事情呀!一起读。③你们可都是昆虫迷了,这小小的发现都能高兴成这样!读读这句话(出示: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着迷。)过渡:还有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㈡ a、出示:他把鸭子„„五彩缤纷的蠕虫„„

①是啊,法布尔把鸭子赶进池塘后,他的身边围绕着的已不再是鸭子,而是——还可能是什么?

②是啊,法布尔把鸭子赶进池塘后,他想要去细细观察的可就是奇妙的水世界了,这里有„„有„„有„„

多么惬意的生活呀,你来读。

多么可爱的水底小精灵呀,我们一起来!

(点回)过渡:再齐读这句话。还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吗? b、出示:“嗬,真漂亮!”他边叫边用小手扑过去,敏捷地捉住了它。

动作之快,这可都是练出来的呀!谁来读?

在别人眼里不起眼的小甲虫,在法布尔眼里却是那么漂亮,它长什么样?(点击 图片)再出示:这只小„„还要蓝。

指读:比蓝天还要蓝,蓝得发亮呢!

再指读:比蓝天还要蓝,蓝得耀眼呢!我们一起来。怪不得法布尔会情不自禁地赞叹:(点击红色句子)——

c、所以——“他把这个小宝贝放进蜗牛壳里,包上树叶,装进自己的衣袋,打算回家后再好好欣赏。”

①从(点红字)“放进”“包上”“装进”这些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法布尔对昆虫倾注了全部的情感。)谁来做一回法布尔,把你的喜悦传达给我们每一位同学?瞧你高兴的样子(或得到这些小宝贝),仿佛得到了稀世珍宝一样。我们一起来。

②这些可都是珍宝,你会怎样对待这些心爱的宝贝呢?拓展训练:“他把这个小宝贝()地放进蜗牛壳里,()地包上树叶,()地装进自己的衣袋,打算回家后再好好欣赏。”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今日用大师 明日做大师!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目录式免费主题备课平台!

d、说法布尔是昆虫迷,还真不是浪得虚名啊,夕阳西下,法布尔赶着鸭子,满载而归,心里甜滋滋的。让我们也来感受他的喜悦,齐读5、6两小节。㈢、可是,法布尔眼里的宝贝,在父母眼中又是什么呢?

正因为他只捡这些没用的玩意儿,这回父母是忍无可忍,同学们尝试读读父母的话,等会把父母的话再次对着法布尔说一遍。

②指三名同学分角色读。

③父亲不理解儿子,可母亲也不理解你,母子连心啊。我们一起读读这段话,出示:“法布尔难过极了,眼泪刷刷地往下掉,很不情愿地把心爱的小宝贝放进了垃圾堆。”

能否把(点)“放”换成“扔”“丢”?为什么?(抓住“难过极了”“刷刷地”“很不情愿”“放”等词,指导朗读,体会法布尔的不舍与无奈!)

④父母叫他扔,他却是放,一个放字,可见法布尔是多么不舍得呀。他只想对小宝贝们说——

⑤可父母的不理解,面对他们严厉地责骂,他放弃他的好朋友昆虫们了吗?(没有)

如放弃的话,他可不是昆虫迷了。他甚至对昆虫的迷恋是有增无减啊,抓住一切机会对昆虫进行观察研究,请看这些小资料,(出示)等下我请同学选择其中一条感兴趣的来读一读。

三、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师:是啊,此时此刻,法布尔对昆虫已不仅仅是着迷,而是越来越迷恋,越来越痴迷!法布尔高高鼓起的衣袋里装满了昆虫,仅仅是装满了昆虫吗?你们能不能用这样一句话来说一说?

出示:“法布尔高高鼓起的衣袋里,塞满了许许多的昆虫,还塞满了()”

(无奈的眼泪,对昆虫的喜爱之情,对昆虫世界的好奇,当昆虫学家的愿望,童年的快乐„„)

师:多少迷恋,多少眼泪,多少执着,多少梦想!也正是这种执着、这种痴迷将法布尔引进了可许的殿堂,让他成为了著名的昆虫学家,完成了不朽的巨著《昆虫记》。(板书)课文学到这儿,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生:„„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今日用大师 明日做大师!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目录式免费主题备课平台!

师总结:只要你们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我相信你们终有一天也会登上科学的高峰。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关于昆虫的知识,更多科学家的故事,那么就请你们走进我们的阅览室,那里有你们取之不尽的精神食粮。

四、布置作业

观察一种昆虫,写一篇观察日记。(要求:描写细致入微;表达准确生动。)

板书设计: 装满昆虫的衣袋

法布尔

昆虫迷

《昆虫记》

昆虫学家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今日用大师 明日做大师!

2.第二节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案 篇二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二节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通过观察和饲养家蚕等实践活动,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2. 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3. 举例说出昆虫在人类生活、生产中的作用,关注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能力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生物科学,并立志在仿生学方面钻研、创新、有所成就。情感目标

1. 使学生认识动物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并养成爱护动物、保护生物、好好学习生物学知识的良好品质。

2. 通过本节学习,帮助学生在以后树立远大理想。教学重点

1. 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

2. 昆虫与人类生活的联系,生物科技在生物发展中的作用。教学难点

1. 通过观察和饲养家蚕等实践活动,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2. 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教学方法

讨论、竞赛、启发、诱导等 教具准备

昆虫多样性及家蚕生殖发育过程的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前提诊测]

教师:同学们,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有郁郁葱葱的森林,一望无际的草原,绚丽多彩的奇花异草,还有种类繁多的飞禽走兽„„在我们脚下的土壤中,生活着蝼蛄、蚯蚓、鼹鼠等动物,以及大量的微生物和植物的根系。下面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昆虫的世界,看看自己是否能从中找出一些问题来。

(教师播放有关昆虫多样性的多媒体课件)

教师:多媒体放映结束了,哪位同学能描述一下刚才的画面?

学生:刚才画面上出现了辛勤的蜜蜂,飞舞的蜻蜓、蝴蝶,还有蚊子、苍蝇„„我觉得它们都属于昆虫。

教师追问:你如何判断它们都属于昆虫?

学生:它们和蝗虫一样,身体可以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一对复眼和一个口器;胸部有三对足,一般有2对翅膀。这些都属于昆虫的主要特征。

教师:很好!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知道昆虫是地球上种类和数量最多的动物,种类超过100万种,几乎在地球表面的任何地方都有分布,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昆虫也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那么,这种会飞的无脊椎动物我们了解多少呢?同学们请看屏幕上的问题,思考并讨论:(屏幕内容如下:)

1. 冬季几乎看不见蚊子、苍蝇,为什么春暖花开的季节蚊蝇就多起来了? 2. 食用物品中,如何就长出了“肉虫子”

3. 在太阳地下翩翩起舞的蝴蝶是由“毛毛虫”变的。“毛毛虫”是从哪儿来的?它怎么会变成蝴蝶呢?

4. “旱极而蝗”大家如何来解释?为什么在潮湿、阴暗的角落中,蚊子就比较多? 学生:夏季天气比较炎热,适合蚊蝇生活;冬季天气寒冷,蚊蝇就被冻死了,所以冬季我们看不到蚊蝇。

学生:在食用物品的制作中,不小心被播进去了虫卵,所以有时候就长出了“肉虫子”。学生:“旱极而蝗”的意思是天气干旱了,很长时间不下雨的话就会闹蝗灾。„„„

教师: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对上述问题作了回答,那么,大家的回答是否正确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也许有些问题,你们就明白了。板书:第二节

昆虫的生殖与发育 [讲授新课]

教师:我们这节课的重要内容是学习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我们以可爱的蚕宝宝来分析说明。我们先来看一段影片。(教师播放有关家蚕生殖发育的多媒体课件。并回答以下问题)1. 在家蚕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中,经历了几次“风雨的洗礼”?

2. 家蚕是通过哪种生殖方式繁殖后代?你能简单的介绍这种生殖方式的特点是什么吗? 3.根据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你发现了还有哪些动物与家蚕的生殖方式相似的? 教师:大家根据刚才所观看的内容,是否能回答出以上的问题呢?

学生:家蚕是通过有性生殖来繁殖后代,雄蛾和雌蛾通过交尾使卵受精,最终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

学生:家蚕的一生经历了四个阶段,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幼虫阶段是需要我们喂养的。

学生:有很多动物都和家蚕的生殖方式和发育过程一样,比如:蜜蜂、菜粉蝶、蚊、蝇等昆虫。

教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正确。我们请哪一位同学总结一下,好吗?

学生:家蚕通过有性生殖方式产生后代。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它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性都很大,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比如幼虫身体柔软具有体节,在胸腹部有8对足,主要以桑叶为食,有蜕皮现象;而成虫有三对足,两对翅,不取食,几乎不能飞。

教师:你回答的太好了,像家蚕这样的发育过程我们生物学上就称为完全变态发育。板书:

一、家蚕的生殖和发育——变态发育

1. 定义——在发育过程中要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幼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的显著不同,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发育。2. 例如:蜜蜂、菜粉蝶、蚊、蝇等

教师:我国养蚕已经有很悠久的历史了。最早的养蚕应该追溯到黄帝的妻子——了,她是第一个学着开始养蚕、丝的人。自公元551年养蚕技术开始传到欧洲,在此以后的1000多年里,大量的中国丝织品西运,由此便形成了世界闻名的丝绸之路。所以说,小小的蚕不仅同文明紧密相连,同时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蚕还经常被文人墨客引入试文。唐朝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话,用蚕的默默吐丝行为赞扬了一大批甘于奉献的人。不过,我要对此诗句稍作改动,因为蚕虽然丝吐尽了,但并未死亡,只是化为蛹了,所以古人说法是错误的,应该改为““春蚕化蛹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教师:好了,家蚕的学习就暂时告一段落,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些其他昆虫的发育过程。(教师播放蝗虫发育的多媒体片)

1. 你从下面这幅图发现了一些新东西吗? 2. 它的发育过程和蚕的相同吗?

3. 你还知道哪些生物有与此相似的发育过程?

学生:蝗虫的发育和家蚕是不同的。由受精卵孵出的幼虫,形态和生活习性都非常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也没有发育成熟,仅有很小的翅膀。它的一生中也出现蜕皮现象,共蜕皮5次。发育过程中,只经历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经过蛹期。学生:和蝗虫的发育过程类似的还有蟋蟀、螳螂、蝈蝈等。

教师:像蝗虫这样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我们称之为不完全变态发育。板书:

二、其他昆虫的发育——不完全变态

1.定义——个体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的发育过程 2例如:蟋蟀、螳螂等

教师:通过对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它们之间的区别。哪位同学告诉大家“态”指什么意思?

学生:通过对此,我认为“态”指的是形态。在蚕的发育过程中,幼虫和成体的形态结构完全不同,而蝗虫的发育过程其形态改变的不明显,小蝗虫和大蝗虫的“长相“相似。教师:非常好,理解了“态”的含义,对于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就更容易理解。课前,我们所提出的几个问题你了解了吗? [课堂小节,作业练习,结束新课]

教师:我们这节课主要以家蚕和蝗虫为例,学习了昆虫的生殖和发育。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昆虫是以有性生殖的方式进行繁殖的,它的发育过程可根据形态的变化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两种。有些昆虫对人类农业生产是有害的,而有的则是有利,也促进了中外文明史的发展。[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蚕茧代表家蚕的()

A 卵期

B 幼虫期

C

蛹期

D

成虫期

2.家蚕从幼虫到蛹要经过()蜕皮 A 3

B 4

C 5

D 6 3.蝗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是()

A 卵→若虫→蛹→成虫

B 卵→蛹→若虫→成虫 C 卵→若虫→成虫

D 卵→蛹→成虫 4.跳蝻是蝗虫的幼虫,它与成虫的本质区别是()A 形态结构不同

B 生活习性不同

C 身体较大

D 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

板书设计

第二节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一、家蚕的生殖和发育——变态发育

1.定义——在发育过程中要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幼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的显著不同,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发育。2.例如:蜜蜂、菜粉蝶、蚊、蝇等

二、其他昆虫的发育——不完全变态

3.昆虫迷作文 篇三

他是一个男孩,有着大大的眼睛,又小又扁的嘴巴,半圆形的耳朵。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喜爱昆虫,甚至有些痴迷。

有一次语言课上,他给我们讲了很多关于昆虫的知识,比如大部分昆虫是可以飞的,独角仙的力气很大,母螳螂会吃公螳螂……他讲得口若悬河,头头是道,我们听得津津有味,一节课差不多就听他在讲昆虫方面的知识,快成“昆虫专家”了。

还有一次,他为了抓昆虫回家好好喂养、方便观察,竟然跑去男厕所抓,我想他可真是为了昆虫,不惜一切,他抓回来好几多只,有的肥肥的,像个小肉球;有了骨瘦如柴,看起来像针线;形状不一,有的像爱心,有的像长方行,有的像……

“啊,昆虫太多了,小盒子装不下了!”只听见他大叫一声,便拿出自己平时喝水的水壶把昆虫们一只一只地放进去了。我说万一他忘记了,不小心喝水时把昆虫吞进肚子里,那可不得了!他这是为了昆虫把自己的性命都赌上了,也太痴迷了吧!

每天放学回家,它都要去看看昆虫,给它们喂食物、换换水、摸摸它们,有时还会跟昆虫们讲话,给它们讲故事,就像陪伴自己的朋友一样。

我猜他每天都在想着昆虫,上学、放学、上课、下课都想着,就连睡觉都梦到昆虫吧!他可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昆虫迷”。

4.读《昆虫迷》有感 篇四

第一是法布尔对事物痴迷的态度。现在的社会已经很难找到像法布尔一样的人了,我就是个做事不能持之以恒的人,如果问我对什么最痴迷,我还恐怕真回答不出来。

其次是法布尔刻苦自学的精神。法布尔没上过大学,却成了大学教授,他平生只上过一节化学课,却能教化学,这难道不是靠法布尔的刻苦自学得来的吗?法布尔说过一句话令我受益匪浅,他说“学习有没有人教你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你自己有没有自觉”。对啊,一个人有没有自觉性是最重要的。如果你没有自觉性,那教你的老师再好,你也不会有任何收获。相反如果你有自觉性,那就算没有人教你,你的成绩一样会步步高升。

第三是法布尔那敏锐深刻的观察力。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很多的“观察”都是随便瞟一眼就行了,可法布尔却观察得那么细致,其实如果我们观察事物能像法布尔一样,那么我们就会发现生活中其实有很多有趣的地方。

5.昆虫迷作文 篇五

我们班有一个“昆虫迷”,他叫邓钦洋。他长着高高的鼻子,大大的嘴巴,一双黑宝石一样的眼睛一直盯着昆虫不放。

为什么把他叫作“昆虫迷”呢?原来是因为他非常喜欢观察昆虫。记得有一次,我去找他玩,刚叫了他一声,只见他迅速把手指放在嘴边小声说:“嘘!我正在观察昆虫呢!”我立即闭上了嘴,因为我知道只要谁吓跑了他正在观察的昆虫,他是不会原谅那个人的。他不仅喜欢观察昆虫,还喜欢用昆虫做实验。他听说大头黑步甲可以吃掉有害的昆虫,于是他捉了一只大头黑步甲,一只黑绒金龟和一只金步甲。他刚把黑绒金龟放在大头黑步甲的面前,一转眼,黑绒金龟就进入了大头黑步甲的`肚子里,而对金步甲却没有什么反应,他告诉我们,通过这次实验证实了自己所听所闻,真有意思!有一次他在课堂上捉了一只金步甲,因为扰乱了课堂纪律,结果被老师批评了,但他还是目不转睛的看着金步甲。

这就是我们班的昆虫迷,一个爱观察、爱昆虫的人。

6.昆虫迷评课稿 篇六

观摩时间:2010年4月28日下午

观摩地点:办公室

参加人员:周丽莉 黄秀兰 冯成霞(李云霞老师外出学习)整理记录:周丽莉

教研流程:

观摩吴婷老师选拔课《装满昆虫的口袋》。

分享观课的感受。

讨论汇总:

《装满昆虫的口袋》主要叙述了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对大自然、对昆虫有着浓厚的兴趣。课文并没有写法布尔怎样成为昆虫学家的,而是记叙了他小时候怎样迷恋昆虫的这是课文的重点。课文主要通过两件事写出了发布尔对昆虫的迷恋:一是抓纺织娘,二是放鸭子时观察小虫子。吴婷老师执教的这节课有很多亮点:

一、语文味浓。

语文课要教出语文味,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只有在一种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中才能形成。这堂课我们体会到了浓浓的语文味,课堂呈现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既体现出了教材的深度,又拓展了文本的广度。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这节课一开始就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无论是老师生动的讲解还是精美的图片都让学生融入了教材,激发了探究之心。

二、重视听说读写的训练。

听说读写是语文课的基石。这堂课我们看到老师随时关注学生能力的训练,会听,会读,会说,会写,不流于形式,体现了扎扎实实的训练特色。我们看到学生朗读有生成性的突破,勾画圈注恰到好处。

三、以学定教,收放自如。

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在课堂上逐节与学生读讲,无疑既费时又乏味。老师从学生学情出发,既有粗线条的问题又有细节的推敲,课堂有种大气之感,老师在收与放之间调控自如,使课堂呈现较为活跃的状态,学生的思维充分激活,都能做到有话可说,拓展不空洞生硬。

四、训练语感,读悟结合。

新课标提出的“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吴老师摒弃了繁琐的分析、空洞的说教,代之以学生多种形式的读来感悟,非常注重让学生抓重要词句,以读代讲,读中感悟。一开课就直奔主题,找准切入点——“迷恋”。在学生对上节课进行水到渠成的巩固后,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就自己喜欢的事品读,勾画,并着重训练学生读出自己的感悟,入情入境。

另外,吴婷老师这节课还有很多地方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老师亲切的语言,自然的教态,过硬的素质等。我们也有一些小小的困惑,这节课的学生有较好的素质和知识储备,与教师切合紧密,如果面对着相对而言习惯和能力较弱的学生群体又该如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呢?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们希望有更多学习的机会,提高教学水平。苏坡小学三年级组观摩在线视频感想

《装满昆虫的衣袋》写的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的故事,通过描写他对昆虫的痴迷,表现了他对科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求。吴老师教学这一课时,从题目入手,抓住“迷恋”,让学生悟情、悟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复习入手,引出重点。

吴老师这堂课是第二课时,在第一节课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课文内容,了解了体现法布尔迷恋昆虫的两个实例,对法布尔有了初步的印象。这堂课一开始就以复习上节课内容入手,引出“法布尔从小就对大自然有着浓厚的兴趣„„”,回忆法布尔迷恋昆虫的事件,抓住“迷恋”一词,提出本节课研究的重点。过渡自然,学生在回忆旧知的过程中过渡到新知的学习。

二、抓住“迷恋”,逐层分析。

文章的开始就提到了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着迷,正因为着迷,才能够潜心研究,才使法布尔最终成为著名的昆虫学家。“迷恋”是文章的核心,只有抓住核心问题进行教学,才能有的放矢,线索分明。由上节课的事例引入到本节课的语段、句子直到词语的品味,对学生的训练层次由低到高,层层深入。比如吴老师在引导学生找到有关语句后,针对这些重点句子指导朗读,读出法布尔对虫子的喜爱之情,读出父母责备的语气,读出法布尔不情愿地扔掉小虫子的难过心情。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入情入境,读得感情充沛,引人入胜。

三、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阅读是学生带有个性的学习活动,每个学生由于其个人经历与知识阅历的不同,面对相同的文字,产生的内心体验不尽相同。吴老师的课尊重学生独特感受,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件事去研究,品读,勾画,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与文本的对话,使他们在总体把握文本的内容,定下与文本对话的情感基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不断引导,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

四、教会学生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说:“语文课,我只教会学生阅读与思考。”在一次次的形式多样读中,引导学生去领悟句子蕴含的情感,再过渡到重点词语的推敲,引导学生通过各种读来体会在文

字中间蕴藏的情感,思考文字背后的意义,从而获得更多的内心体验,更完整、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和表达自己的思考所得。

五、感悟与“训练”并重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吴老师这堂课十分重视学生的拓展训练,做到把“感悟”与“训练”巧妙地融为一体,通过说话、引导、朗读、想象、写作等训练,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主动地参与阅读活动,使语言形式的掌握与内容的感悟、情感的体验相互交叉,使课内教材有限的内容与课外拓展无限的延伸有机结合,做到了忠于教材而不局限于教材,放得开,又能自如的收拢。十分欣赏吴老师这堂课的拓展训练,尽管拓展的时间有接近20分钟,但是训练的内容不同,训练的要求不同,训练所要达到的目的也不同,即达到了训练量度,又有训练的质量。

六、老师的语言亲切自然,就像一曲流淌在田野间的美妙的音乐。

说点题外话,录像效果不太好,特别是声音忽大忽小,我们边听还得

边调节声音的大小。

听课感悟

成都市实验小学红碾分校 三年级组

今天听了吴老师的《装满昆虫的口袋》一课,觉得吴老师这节课的特点有: 1.重点突出,落实训练

这篇课文语言简单,孩子很容读懂,吴老师从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入手,通过找两件事中体现迷恋的句子,从句子到词语,从词语到句子,再回到句子整体感知,一步一步帮助学生建立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感知。

其中,有以下几个训练:

捉了几天昆虫,这三天里法布尔会遇到什么困难?

看到这两个高高鼓起的口袋,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__。

(培养学生的和想象能力)

你的宝贝是什么?你把它放在什么地方?(从自己的经验出发,感受人物特点)

用“无论„„还是„„”说说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仿说)2.朗读指导有层次 3.抓住文本细节,补充阅读资料,丰富人物形象。建议:

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到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程度,教师可以补充一些这方面的资料,让人物的形象更生动。

如何落实语言文字训练

成都市实验小学西区四年级组

这篇课文主要记叙了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入迷的故事,通过两个具体的故事表现法布尔从小对昆虫入迷的程度。课文通俗易懂,富有童趣。回顾这节课的教学情况,谈自己的一点感受:

一、抓住重点词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语言文字表达的精彩点往往在个别重点词上表现出来。教学本课时教师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抓住“三天前”“终于”“一动不动”“小心翼翼”“宝贝”等重点词语,通过读一读、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形式,让学生谈体会、感情朗读、造句„„,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学会品味课文。

二、进行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

上语文课关键还是让学生习得语言,运用语言,每节语文课都得渗透一个点或者两三个点的语言文字训练。这节课上老师着重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和复述能力。在学生学完捉纺织娘的段落后,老师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去介绍纺织娘。学完第二个故事后让学生练习复述故事。老师想学习语文不是仅仅让学生读懂每一篇课文,更重要的是提高全面的语文素养。结合自己的教学简单地总结了一下:

1、从以学懂一篇课文为目标转变为进行某项语文能力训练为目标明确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目标在教学中起导向、激励和检测作用,任何有效的教学活动都必须先有明确的目标。教师应该熟知,并且懂得每篇课文的语文训练目标是这一“目标系列”中的一个环节,能力训练的内容既不可简单重复,又不能“跳跃式”超前,应该循序渐进。

2、从以理解课文内容为主线转变为安排多种形式的语言文字训练为主线许多语文老师把阅读教学课上成阅读课,以理解课文内容为主线安排教学过程,教学时“不适当地强调所读的内容,而把语文本身的规律放在次要的地位。”其实,阅读课与阅读教学课两者的目的是不同的。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阅读方法,培养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现在许多语文课读得太少、讲得多、问得多、讨论多,其结果,教过的课文学生竟未能读通!要给“读”定一个指标,低年级学生对全篇课文,中高年级学生对重点句段要能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有的会背诵、默写。要以“读”贯穿阅读教学,初读知大意,精读品文字,熟读体情感,说与写的训练穿插其间。写的训练也要加强,读写结合是一条重要经验。初读、精读、熟读的每一个阶段都可以相应地安排写的训练。

3、从以集体教学为主转变为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个体学习为主学

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只有在学生自身的语言实践中才能得到培养,所以教学的本质是教学生学,学会学习。

三、整合教材内容,拓展课程资源

在语文教学中,真实地再现或模仿学习环境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空间,引领学生走进情真意切的感性世界,吸引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当然,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应充分利用其具有的文本、动画、视频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技术,把教学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

语文知识和能力分为“识字写字”、“听话说话”、“阅读”和“写作”四个项目分别评价,能比较全面地反映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状况。所以应该加强落实哈字的语言训练。

观课有感(成都市泡桐树小学绿舟小学三四年级组 蔡鹏英、杨锡琴、吴小莉、尹小凤)

我们学校三四年级的4名老师在繁忙的工作中抽空在网上观摩了成飞小学的美女吴老师上的《装满昆虫的口袋》,看完课后,大家不禁惊叹于实小孩子训练到位的常规,还有老师循循善诱、端庄大方、完美的教学设计。

词语教学和语段教学是中年级阅读教学中两个基本点。如何在细读文本时关注词句,把阅读的触角伸向咀嚼词句的滋味,玩味词句的意蕴,这是中段阅读教学重视的问题。

我们几位老师就课堂上如何落实语言文字训练进行探讨,我们认为这堂课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有很多,归纳如下:

1、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抓文中的中心词入手展开教学。

老师在整堂课中紧紧抓住“.迷恋”,引导学生感悟法布尔对昆虫浓厚的兴趣,以及由兴趣衍生的对昆虫的各种痴迷的活动。在学习理解法布尔是怎样迷恋昆虫的?教学时设计了有助于形成多元阅读理解的环节,让个性化阅读成为可能。通过语言文字的品读、揣摩,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2、抓文中的重点句子让学生充分品读,在读中感悟。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抓住了“每到„„就„..”和“他小心翼翼地把甲虫拾起来„„”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朗读体会,深入地理解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以读感悟,读中熏陶,在读中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

3、课堂上的训练点落实,给够学生思考的时间。篇二:假如你在野个迷了路评课稿

《假如你在野外迷了路》评课稿-------杨梅 有幸听了崔老师所执教的《假如你在野外迷了路》一课让我受益匪浅。

二年级学生生活经验肤浅,方位感弱,根据本组课文的教学要求,崔老师“运用多种方式让学生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作为教学重点。在本课的教学中,崔老师注意从学生的兴趣入手,遵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个原则,每个环节都能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评教法、学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本课采用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点拨为主的教法,借助多媒体手段,多方位、多视角地让学生去认知、去朗读,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和知识点,积累语言,拓宽视野。崔老师以读中感悟,突破难点;创设情境,实践运用;拓展延伸,创编诗歌等方式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自主实践,这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

二、评教学环节

(一)情境导入

老师用“如果你迷路了,会怎样办?”的这个问题入手,把学生自然地带入文本。同时出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细读课文,突破难点

1、教师引领,渗透学法

太阳就是天然的指南针,它是怎样告诉我们方向的呢?在学生发现太阳怎样指明方向后,再利用课件进一步明确方向,给学生直观的印象。

2、学生自学,运用学法

结合课件、实验着重理解怎样利用大树、北极星、沟渠道里的积雪来辨别方向,同时理解“稠”和“稀”的意思,用沟渠里的积雪辨别向尤其是一个难点,若不细读课文,详加分析,老师也一时难以理解。为了突破这一难点,老师采用了实验的方式给学生直观形象,学生就能比较容易地理解在沟渠里的积雪,北面化得快,南面化得慢这一现象。

学生独立朗读课文后,让他们填写表格,为学生的自学和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

3、朗读感悟,积累语言 语文素养之一就是让学生有丰富的语言积累,本课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既理解了课文,又积累了语言,还培养了语感。

4、创设情境,实践运用

创设小朋友去郊游迷路了,需要有人帮助指点方向的情境,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本环节把听、说、读、写融合在一起,如同一首交响乐,让学生沉浸在其中朗读体会、思考讨论、表达运用,使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得到实实在在的提高。

(三)延伸拓展,创编诗歌

语文教学要让学生欣赏美、感悟美、创造美,学生是天生的诗人,他们受到美的启发,积累了丰富的语言,诗歌就会从他们的心里流出来。崔老师先让学生

说说大自然中还有哪些天然的指南针,再利用学生收集到的资料创编诗歌。这个环节我认为用得非常好。

三、评设计理念

(一)快快乐乐学语文

崔老师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做了以下几点:

1、创设情境,寓学于乐。老师在教学中创设生动愉悦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心情舒畅,精神饱满,兴趣十足,比如:“帮迷路的孩子找方向”这一情境,让学生去演一演,既巩固了本堂课所学的知识,又训练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降低难度,会学乐学。在学习课文环节中的表格填空、口语交际,拓展环节中的创编诗歌,老师都作了适当的示范,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接受,使学生学会学习,乐于学习。

3、多向互动,感染快乐

教学要面向全体,一堂好课应该让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伙伴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在课堂上1+1往往会大于2,学生在小组学习、交流讨论中,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学习,学会了欣赏,形成了一个快乐的学习整体。

4、激励赞赏,体验快乐

教育在于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需要赞赏的语言,激励的目光,崔老师在整理堂课的教学中很好地运用了各种激励的语言,学生受到肯定,心里充满了自信,学得更好、更快乐。

(二)扎扎实实求发展

工具性、人文性是语文的本质,如果离开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思想情感的感悟,那就不成其为语文了,崔老师上的这堂课就做到了以下几点:

(1)渗透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在教学中应教给学生求知的方法,培养独立阅读能力,老师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内容进行总结,渗透用表格学习课文的方法,再让学生自己读课文,完成表格,让学生在读中尝试着自己去理解课文内容,去感悟课文告诉我们的知识,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

(2)根据教材特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语文教学一般都注重情感性、人文性,容易忽视思维性,根据教材的特点,老师在课堂上增强了学生思维的密度,结合课件让学生在脑子里构建起空间方位框架,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还有上面提到的表格,实际上又是对学生概括能力的一个有效的训练。

(3)提供实践平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新课程的语文教学要落实到读和写上,要重视写话能力训练,挖掘训练点,让孩子多练笔,为三年级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是仿写诗歌非常好的体例,于是,老师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天然指南针的资料,课堂上让学生先说后写,在充分说的基础上写。还有为巩固课文内容的理解而设计的,口语交际,这些都使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得到了发展。

四、评教学效果

通过学习课文,基本上所有学生都知道了课文中天然的指南针具体指什么,也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

五、提几点个人意见:

1、在导入部分若能加入实物指南针,让学生看到针的指向,就更直观,它的作用就更明显,学生就能够介绍出来指南针的作用了。

2、老师的语言有些平淡,班内的学习气氛没有充分调动。在学生初读时提的要求太泛泛,应更具体。

3、本课的教学目标中提到的“积累语言,仿写诗歌”在本堂课中没有太多体现,若能请同学仿写几句,然后大家一起来评议一下,我想教学效果会更好。

4、这一课是第二课时,我认为还可以指导性地让学生去试着背诵课文,如果老师事先准备一些关键的连接语句加以提示,学生应该可以背出课文。2012、4、2篇三:观课报告

课堂教学流程观课报告

潍坊日向友好学校 陈朝祎

教学过程设计的前提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或预期的学生学习活动要达到的标准”。有效教学目标的设定应依据课程标准对本年段学生的学习要求、教材所呈现的课程资源以及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知识水平来设定,因学定教。因此,对于本堂课的教学过程观察,我主要从教学目标确定、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效果分析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因学定教,确定有效教学目标

通过对李老师教案的阅读与分析,本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李老师充分分析了教材和学情。

(一)教材分析

《装满昆虫的衣袋》是一篇充满童趣的记叙文,主要叙述了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入迷的故事。第一部分,介绍了法布尔小时候的生活环境。第二部分,通过两件事来生动地说明法布尔从小对昆虫的入迷程度。一件事是他独自寻找“纺织娘”,忘记了回家;另一件事是八九岁时去放鸭子,他却花了大量时间观察昆虫并把捉到的虫子装在了衣袋里,父母的责骂也没有改变他对昆虫的迷恋。第三部分写了正是这种对昆虫的着迷,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课文的重点是第二部分,所以引导学生借助课文的具体语句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与痴迷就成了本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在本篇课文中有着丰富的语文课程教学资源,如清晰的叙述内容可以用来培养学生列小标题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充满童趣的语言可以用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章通过重点词句所表达的作者的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人物的个性特点可以用来指导学

生学习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人物特点,也可以用来培养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想象故事情境,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二)学生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大自然的各种现象充满着兴趣。文中人物故事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学生喜欢阅读的文本。在语文学习中基本具备了联系上下文积累理解词句的能力。但在阅读中通过重点词句揣摩人物特点的阅读能力还有所欠缺,大部分学生对一些深层次的感悟难以体会到位,需要在课文学习中加强练习和培养。因此,基于以上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依据小学语文五年级段的课程标准要求,李老师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能正确认读本课生字词;二是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三是学习、运用抓住关键词句揣摩人物人物特点的阅读方法,知道怎样写批注。充分体现了因学定教的设计理念。

二、遵循规律,设计教学过程 任何事物只有达到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结合,才能呈现出完美合理的状态。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理念,阅读教学应该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原则组织教学,体现“感悟——积累——运用”的阅读教学三层次。李老师的课堂教学主要由五大环节组成: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3.精读课文,学习运用方法;4.课堂练习,情感升华;5.总结全文,拓展延伸。其教学程序的设计遵循了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符合教学内容特点,并充分 考虑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学习经验,符合学生实际。五大环节教学思路层次分明,脉络清晰。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首先以《昆虫记》中的一个故事片段引出主人公的简介将学生引入一个奇妙的昆虫王国,激起学生阅读文本的欲望。接着,教师让学生对课文题目进行质疑,培养学生的开放思维,进一步了解学情,因学定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接着检查词句的朗读、理解词语,并引领学生用概括小标题的方法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该环节将预习放在课内,做到了预习的扎实有效。从生词的认识到课文内容的初步了解,分层进行,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较好地完成了字词认读、课文朗读的教学目标。通过引导借助浓缩语句、提炼主要部分的方法概括出小标题,培养了学生概括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三)精读课文,披文入情。

这是突破本课教学重点“学习抓住关键词句揣摩人物特点的阅读方法”的主要教学过程。教师以“默读课文的二三自然段,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画出来并简要地写出你的感受。”这一问题引导学生精读课文的二三自然段,并试着找关键词,作批注。接着组织学生进行汇报交流,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及时总结抓关键词的方法,如反复读、联系上下文、删除关键词等,并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相关语句,完善自己的批注。在教师引导点拨的基础上,教师接着放手让学生运用抓住关键词句揣摩人物特点的阅读方法自学课文的4——10自然段,并出示学习要求:一是反复读课文,找出关键词句;二是揣摩关键词句,写上批注。学生先自读学习、小组交流,最后小组选出代表进行班级交流,展示自学成果,教师对学生的交流进行及时地点拨与提升。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把课文的重点内容2—10自然段的学习分为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为教师引导学习2、3自然段,借助重点语句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教给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揣摩人物特点的阅读方法。第二个步骤是学生运用前面学过的方法自主学习课文的4—10自然段,放手让孩子们进行读书,找具体的语句,体会法布尔而的对昆虫的痴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了学生情感体验的个体性,培养了学生独立阅读能力、默读能力,以及学以致用的能力。这样的学习过程更符合孩子掌握知识的规律。同时,在自学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小组交流、班级汇报,让学生学会合作,产生思想的碰撞,激起思维的火花,借鉴别人的优点补充自己对文本的感受,充分利用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教学资源。

(四)课堂练习,情感升华

教师通过“法布尔的高高鼓起的衣袋里,装满的不仅仅是_____, 还装满了______,还装满了____________。”这一问题,以填空的方式让学生在填写的过程中总结表达自己的阅读感悟,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

(五)畅谈收获,拓展延伸

教师通过“说说你的收获”让学生对自己本节课的学习进行适当的总结与反思,建构自己的学习经验。并出示法布尔的名言激励学生。最后依据学生的个别差异,设计了说、听、写、读等不同的作业形式,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方式去重读人物,激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也完成了开放式课堂的构建,将学生的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完成了从开放到开放的大语文课堂教学的建构。

同时,课堂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课堂上,教师所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是从学生的有效学习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从第三大环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向第四环节“精读课文,披文入情”过渡时,教师设计了如下过渡语:“通过刚才的读书,同学们对法布尔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在让我们走进课文,相信同学们对法布尔会有更多的认识。”“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哪些段落、语句或是词语能表现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边找边在旁边写写你的感受或想法。”很自然的将学生引入了课文的深入学习。整堂课各个环节的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课堂提问设计精心,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

三、注重生成,学生稳步提升

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是否有效,关键是看学生是否都有所提高和发展。在课后对学生课上作业、课后测试和学生访谈的统计与分析中我们欣喜的看到了每个学生不同程度的成长。

(一)课上作业分析篇四:同课异构三个一评课稿——评析封卫东老师执教《迷人的夏天》

同课异构三个一评课稿:那感觉真好

——评析封卫东老师执教《迷人的夏天》

张 正 良

各位专家、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听了四位选手的上课,首先,我对四位上课老师进行一个放松式的、诙谐式的点评——

迷人夏天趣味多,不及飞凤上课情。老师像高雅的凤凰,学生如百鸟朝凤。(刘飞凤老师)欲把艳子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课美,人更美;学生可爱,老师更可爱。(占艳老师)毕竟语文课堂中,封哥不与美女同。一帅歌pk三美女,欠扁。哈哈!(封卫东老师是唯一的男选手)

一天好景君须记,最是菊花香飘时。这正是早有早的风采,晚有晚的魅力。(付菊老师是最后一节课)

[当时的氛围特轻松,特爽朗。哈哈] 现在,我将从课前、课中、课尾对封卫东老师的课谈谈个人感受,在专家面前拍砖了!

第一板块:课前 微笑,抒写课堂基调

封老师在课前互动时,脸带微笑地问同学们是否认识他,当学生用稚嫩的童音回答他时,那笑容犹如迷人的夏天般铺满了他的面庞。那种发自内心深处的笑,一下子就拉近了陌生的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课堂上心神放松,如沐春风,这为整堂课奠定了一个温馨的基调。在老师这样善意的、真诚的笑脸中上课,那不是幸福是什么?而且,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封老师的笑,那爽朗的笑,那真诚的笑,那赏识的笑,一直贯穿了整个课堂。说真的,做封老师的学生真幸福。

第二板块:课中 训练,培养语文素养

语文,从不回避训练。没有训练,就不可能有学生语文素养的真正发展。就“训练”而言,大体存在三种表现:一种是教师没有训练意识,学生没有训练的经历和感受,我们称之为“无训练”;另一种是教师有训练意识,学生能意识到自己在接受训练。我们称之为“有训练”;还有一种是教师有训练意识,但学生却在不知不觉中经历训练过程,我们也称之为“无训练”。语文追寻的是一种隐藏了训练意图的“训练”,是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训练”。

封老师在这方面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其一、写字训练

封老师在板书课题《迷人的夏天》时,故意把“夏”字中的“目”字写得很大很长,让学生谈谈看了这个“夏”字后,有什么感觉,学生从字的框架结构方面一一说出“目”字要写扁一点,就好看了。你看,封老师不从字的框架结构上明着来指导学生要把字写规范,要注意字的框架结构,而是让学生自己揣摩,自己发现应如何把字写规范,同时又“训练”了学生对字的自我欣赏能力。这种看似没有训练的“训练”,比说教式的“训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二、品词训练

语文教学从来都离不开词语教学,特别是低年级更是如此。对词语教学的最佳效果是把冷冰冰的词语读出温度来,读出情感来。封老师正是这样。

在教学“火辣辣”一词时,封老师先让学生从生活中感受什么样的热才叫“火辣辣”,又从课文插图中感受太阳的“火辣辣”,如此把“火辣辣”一词读出了温度。同样的,封老师把“尽情地”读出了活泼、童真、童趣,把“五颜六色”读出了众多的色彩。封老师就是这样,在一个个看似“无训练”中进行了“无训练”,突出了重点,化解了难点。一次次看似不是告诉的“告诉”,一次次地唤醒了学生对中华文字的韵味美的感受。其

三、品句训练

可以说,“那感觉真好”一句是文章的文眼。封老师品读这句时,采用了三个步骤:

第一步:有的放矢。当教师引导学生用西瓜招待朋友是,一是体会出西瓜的美味,二是体会出西瓜的清凉,三是体会出朋友之间的情感。学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与朋友在一起“那感觉真好。”

第二步:辐射全文。通过第一步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找找,你认为小朋友们做的事情还有哪些事情真的是“那感觉真好。”

第三步:走进生活。之后让学生畅谈你在生活中做过的哪些事情让你觉得“那感觉真好。” 综观封老师的写字训练、品词训练、品句训练,教师是有意识地进行了训练,而学生却一直没有感觉到那就是“训练”。这就是一种隐藏了训练意图的“训练”,是一种“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训练”,是一种在整体语境中和课境中的“有机训练”。封老师的这个片段教学课堂技艺的运用让听课老师和学生感觉到“那感觉真好。”

第三板块:课尾 课尽,感觉回味无穷

封老师在下课的哨声响起后,对同学们说:“我们今天这节课的感觉真好。铃声已响起,我们下课吧。”突然,一学生脱口而出:“下课的感觉真不好!”就是这么一句发自内心肺腑的童音,从中我们可以看得出那是学生自然而然地流露出的心声,也可以体会到学生进入了课堂,留恋了课堂,正所谓课已尽而意无穷也。二是体现了学生对这一语式已完全了解与掌握了,而且能活学活用,就明课堂中的“无训练”已融入到学生的心里,内化为学习能力,正所谓学以致用,用得恰当。第四板块:亮点 体现教育智慧

当然,封老师的课还有几下以个亮点:

亮点一:人文关怀。如学生用“尽情”一词说话时:“我不听奶奶的话,在雨中尽情地奔跑。”这是,封老师凭着教育机智引导学生要听大人的话,在玩耍中要注意安全。这充分体现了封老师的人文关怀。亮点二:板书设计。封老师把板书设计成一张可爱的儿童笑脸。这种看似无心的设计,富有童趣,与二年级学生心理特征相吻合,易于让学生接受。二是告诉学生生活是充满了开心、快乐、笑脸。第五板块:微瑕 瑕疵不掩真瑜

当然,人无完人。同理,封老师的课也不可能尽善尽美。如:生字词的教学未过关,可让学生多读几遍;在后来的教学中,也可让开始没有过关的学生再读读相应的段落,以此检查学生对词语的学习是否过关了。又如:学生在畅谈“那感觉真好”时,如能让学生再多谈谈自己生活中的“那感觉真好”的故事,可以更好地把语文的外延拓展到生活中,这就更能体现大语文教学的理念了。

第六板块:评课 那感觉真好

总之,听封老师的课“那感觉真好”,就怕评委老师听我的评课“那感觉真不好”。篇五:《装满昆虫的袋子》评课报告

《装满昆虫的衣袋》评课报告

看了李老师执教的《装满昆虫的衣袋》一文,我感受很深。从整个教学流程看,整节课主要由五大环节组成: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3.精读课文,学习运用方法;4.课堂练习,情感升华;5.总结全文,拓展延伸。李老师设计的教学程序符合教学内容特点,符合学生实际,思路清晰。在各环节中,李老师还做到有效的提问和指导。

结合我们莱州实施的课堂八大效率看:李老师在环节的精细化上下了功夫。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具有相应的环节;在操作方式上坚持一法为主多法相映,而且能随时关照课堂上学生的生成;李老师还能够灵活运用教法,真正的做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在探究问题时,做到了师生、生生的的共同合作,平等交流。

李老师运用故事导入新课,介绍了法布尔及作品,有利于学生对名人名著的了解,然后用质疑方法让学生提出问题,再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李老师是这样导入的:“看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疑问呢?想知道些什么吗?”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阅读,便于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使学生产生初步的阅读感受。

在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这部分,李老师要求学生先自由读课文,识记生字,读词语,再读课文。李老师还培养学生学抓关键词,边读边批注的方法。如:痴迷、迷恋、着迷。与此同时,李老师又采取了默读的方法来思考课文写了哪两件事,把难度降低了,学生就很容易找出并概括出这两件事:一是失踪捉纺织娘,一是抓甲虫被父母责骂。李老师提供的读书方法很多,有自读、默读、齐读等。这样既训练了语言,又训练了表达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多思的习惯。

不过,在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时,我觉得也可以这样提问:“同学们认真地听读,哪些字容易读错?”我觉得这样提问比教师直接强调容易读错的字这种方法更好,更能引发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究并发现问题。学生很快就可以发现“鸟栖虫居”中“栖” 的读音和意思,较好地完成识字教学。

上一篇:励志书读书心得体会下一篇:家长会家长代表精彩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