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教学片断反思(共10篇)
1.林海教学片断反思 篇一
《林海》教学反思
我所教学的《林海》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作者老舍以他的细致的观察、丰富的联想和生动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大兴安岭这幅美丽的图画。文中无论是写景、写物、写人都洋溢着作者对大兴安岭的深深的爱,字里行间充满着作者的真情实感。
为了能让学生深入的研究学习体验本文的表达方法和思想内涵,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阅读教学的建议:
第一: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第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而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让学生在亲自实践研究中有所感悟和思考,享受审美乐趣和成功感。
第三:阅读教学应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的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为实现这样的阅读教学效果,我运用“讨论研究式创新教学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民主、平等的讨论研究氛围中,开展研究式学习,通过自己的体验和研究获得具有个性化和多样性的学习结果,从而培养学生具有一种研究的意识和态度,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整个课堂设计如下:
一、课前准备,教师创造情境提出研究性自主学习提纲,并提供信息。研究性自主学习提纲:
1、搜集关于兴安岭的资料,想象一下它的明天会是什么样的?
2、仔细读课文,能按提纲用简练的语句概括出兴安岭景物的特点。
岭: 林: 花:
3、请你根据文中对兴安岭景物的描写,以你体会到的景色特点来画一幅画DD《我心中的兴安岭》,或者是写一段能介绍出你体会到的景色特点的文字也可。
4、注意随时总结你在学习中有什么新的收获和新的问题,并记录下来。
二、学生对课前研究学习的收获和问题的交流。
三、根据课前积累,师生交流,进一步研究探索作者老舍细致观察和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方法。
四、反思小节,总结自己课上的收获及还有哪些新的问题。
五、运用研究性作业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引向更广阔的课外生活实践中去。
这样的课堂设计,意在把研究性体验学习做为阅读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打破以往我们语文阅读学习的常规模式,改变课堂结构,延伸了课堂学习的空间,使学生的课前学习不仅仅完成了文中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内容的整体感知及相关资料的收集,更重要的是每个学生都进行了体验性学习和具有个性化的创造性阅读过程。再加上学生在课上对信息及根据兴安岭景色特点的不同理解所画的画或是所写的一段文字的交流和研究,就会使学生对语文与地理、社会和美术等许多学科知识进行了综合性学习,学生在自己的头脑中实现文本的重构,进行了超文本式的阅读,从而培养了学生研究性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也是把课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进行讨论研究式的学习,以减少语文课上的无效劳动。
通过课前的学习、积累,使课堂真正的实现了合作、交流、探讨和研究的模式,在学生、老师、文本三者的对话中,学生的思维在不断的相互碰撞中产生灵感的火花。
课堂上每一个学生成为一个共享的信息源,使课堂上信息不断在流动、交换,产生新的知识和问题:
首先,学生展示了自己或从图书上看到的,或从网络上下载的文字材料和图片,有的介绍了兴安岭的物产,有的用地图介绍兴安岭的位置,有的展示了兴安岭不同季节的图片。为大家增加对兴安岭的认识和喜爱之情添上了重要的一笔。
第二步,学生交流文前学习的收获,互相解决产生的新问题。解决不了的问题或是含糊不清的有争议性的问题,老师边巡视边写在黑板的一边,如“为什么说它的确有兴国安邦的意义?”“文中作者为什么三次用到‘亲切与舒服’呢?它们之间是不是有点重复了?”
第三步,展示各自独特的个人作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建立展示自我的成功舞台。这时学生学习兴趣异常高涨,或是简笔画,或是水彩画,或是简单的介绍,都带有各自不同的特色。一个学生拿着自己的简笔画走到前面说:“我画的是兴安岭的`岭,因为我在读课文时,在我的眼前出现了大大小小、各不相同的连绵起伏的山岭,它们颜色不一,而且线条很“温柔”,所以我画出了这些山岭。”另一个学生拿着水彩画说:“我画的也是远处连绵不断的山岭,但我想到的是岭上那不可计数的落叶松,因为作者说:“这里是落叶松的海洋。”而落叶松都是长在岭上的,所以我读到这里时,仿佛看到一阵风吹过,松树的枝叶随风起伏,就像海上的波浪一样。”又一个同学马上补充说:“对,我也有同感,我还知道作者这是用了比喻的手法,在这一段中,作者还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就是这一段的最后一句。”于是他大声读出了这个反问句。一名女同学拿出了自己写的介绍性文章说:“来到兴安岭,你的眼前就仿佛出现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她上身穿着翠绿的衬衫,下面穿着白色的裙子,脚上穿着绣花鞋,颜色是多么协调,多么漂亮,多么有生气呀!”下面的同学的眼睛睁得大的,仿佛也都看到了那美丽的姑娘。在这样的不断交流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再现了文本的内容,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得到充分的开发,同时,他们也正在通过各自不同的方式,解决同一个问题,真正的体现了“同阅一卷书,各自得其奥”。这时,我没有忙于引导和评价,因为我们要允许和尊重学生学习结果的多样性和个性化,我在学生当中,不断的把不同于他人的作品推荐给学生们进行着交流。在经过这种体验性的研究之后,我故做不知,费解的问:“读的文章一样,怎么画出来的画各不相同呢?”学生马上笑着告诉我“我们画的岭的特点不一样呀!”“噢,(我若有所思)那作者是怎么写出来的呢?”学生们停顿了一会儿,马上有人想到了,“是作者观察的仔细。”“是老舍抓住了景物不同的特点来写的”,此时,学生们恍然大悟,脸上洋溢的那笑容,仿佛他们都是“老舍”似的。就这样,在师生共同的研究中,水到渠成的学到了作者细致观察和抓住了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趁着学生兴致正浓,在让他们和着音乐,为学生所画的画配音,读到那段,都有同学站起来展示自己的和这段文字内容相符合的画,此时,读的同学入情,展示的同学激动,学生的情感因素最大限度的被调动,多元智能得到开发。
第四步,回到学生所提出的没有解决的带有批判性的问题“文中作者为什么三次用到‘亲切与舒服’呢?它们之间是不是有点重复了?”学生们似乎明白,但又一时说不清,此时,这已经刺激了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于是,我让他们把每次出现的与“亲切与舒服“有关的段落拿出来小组同学互相读一读,研究一下。学生们在各自的读中,渐渐的明白,这不是重复,是作者在参观兴安岭的不同时期的真情流露。体会到这是作者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方法。
到此,教学目的已经达到,进行第五步,反思总结,学生谈自己的课上的收获和问题,这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作者写的很美,我也体会到了,但我在课前搜集资料时知道,兴安岭在 年发生了一次特大火灾,烧毁 公顷的原始森林,而且,随着人们的开发,那里的原始森林也在不断的减少,不知道现在那里是不是还是这么美了?”他提出了似乎与文章内容无关的问题,但也正是现在人们所关注的、贴近于生活的环保问题。学生们各持一说,争辩了起来,有的说一定还是那么美,有的说没准现在已经看不到了,有根据文中最后一段说,现代的兴安岭有现代的美。
抓住这一契机,我进行最后一步教学:
布置研究性可选择作业:
1、调查兴安岭的现在的资源情况,为兴安岭今后的发展写一份《兴安岭未来发规划》。
2、一个导游要带领游客去兴安岭参观,但她没有写好关于兴安岭的解说词,想求助大家帮助她写一篇。
3、仿照文中作者的写法,写一篇作文介绍你最喜欢的一处景物。
通过作业,变终结性学习为过程性学习,让学生带着最关心的问题走出课堂,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学生根据各自不同的兴趣和爱好,选择作业内容,把课堂学到的知识到实践中去创造性应用,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的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整个教学过程,也是体验性、研究性的学习创新的过程,学生带着自己体验、研究、实践的成果和问题而来,与同学人作、交流、研究、探索,又满载着收获的喜悦和更具挑战性的研究性问题而离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交流感悟讨论研究的过程,老师课堂上的相信、民主、尊重、鼓励的原则,使孩子们真正成为了一个研究者、创造者,成为课堂上的主人。这就是我们在实验中最清晰、最真实的感受!
2.林海教学片断反思 篇二
师:小朋友们, 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新的韵母……
生:老师, 老师, 我知道, 是ɑi ei ui。
众生:ɑi ei ui, ɑi ei ui……
师:出示ɑi ei ui的卡片, 请会的同学一起读, 再指名读。
师:出示ɑi的卡片, 再出示ɑ的卡片, 引导学生比较, 大家动动脑筋, 看看韵母ɑ和ɑi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生:ɑi比ɑ多了一个i。
生:ɑ是由一个字母组成的, ɑi是由两个字母组成的。
师:你真是火眼金睛啊!以前我们学的单韵母就只有一个字母, 特别孤单。今天我们学的ɑi是由ɑ和i组成的, 它们是好朋友, 非常友爱。这样有朋友的韵母, 就叫复韵母。请看清老师的口型, 跟老师读:ɑi。
生跟读三遍。
师:小朋友们, 复韵母跟单韵母不仅样子不一样, 发音方法也不同呢。不信你观察一下老师的口型。师范读ɑ——ɑi。
生:老师, 我发现了, 你在读ɑ时, 口型是不变的。在读ɑi时, 口型是在变化的。
师:你真是个会观察的孩子。读单韵母时, 口型保持不变, 读复韵母时, 口型是要变化的。
生:老师, 那读复韵母时口型是怎样变化的呢?
师: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我们来做个游戏吧, 也许做完游戏你就知道了。
一听说要做游戏, 孩子们都兴奋了起来。
师:小朋友们玩过“滑滑梯”吗?
生纷纷表示玩过, 喜欢玩。
师:滑滑梯的时候怎样才能滑得快呢?
生:开始的时候要用电力, 这样才能滑得快。
生:穿运动服, 裤子滑溜, 这样也能滑得快。
师:滑的时候, 怎样才能不摔跟头呢?
生:滑到后来就不能再用力气了。
生:顺着它滑, 什么也不动, 就不会摔跟头。
师:小朋友们真是滑滑梯的高手啊!老师明白了, 就是开始的时候要“用力”, 中间要“快”, 到最后就要“轻”。那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玩滑滑梯吧。
生疑惑。
师:滑梯在哪呢? (出示字母滑梯图)
师:哪位高手来滑一下?
几生试滑。
师根据学生发音做出相应评价:
你滑得太慢了! (两个字母发音间隔长)
糟糕, 你摔了个大跟头! (后一个字母发音太重)
滑得真好!又快又稳! (准确地发出了复韵母的音)
师:请那些滑得好的同学带着我们一起滑, 好么?
生:ɑi—— ei—— ui——
师:小朋友们, 现在你知道读复韵母时口型是怎样变化的了吗?
生:老师, 我知道了, 读复韵母时, 要先做好前面一个字母的口型, 然后快速滑向后面一个字母。
师:说得真好, 我们可以用一句顺口溜来记住它:前字定口型, 后字定收音。
【教学反思】
对于刚入学的儿童来说, 学习汉语拼音相对抽象枯燥。要想提高汉语拼音的教学效率, 我们必须要尊重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 保护学生的求知欲, 千方百计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 使学生喜学乐学。
一、尊重基础, 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上课开始, 我才刚开口要引入课题, 孩子们就七嘴八舌地直入课题了, 这说明他们对这几个复韵母的读音已经有所了解了。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我还按部就班地照“出示图片——引出发音——学习发音方法”的预设来教学, 孩子们是不会感兴趣的。于是, 我直接出示复韵母, 让会读的孩子一起读, 又分别找了几个孩子单独读, 我留意观察, 发现孩子们虽然对这几个复韵母的读音有所了解, 但发音却不到位, 存在着熟而不透的现象。所以, 发音教学过程还是不能简化的。
课堂不只是老师的“讲堂”, 更是学生的“学堂”。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来组织教学, 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点,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真正把“课堂”变为“学堂”。
二、迂回变通, 保护学生的求知欲
上课伊始, 老师才刚开口, 学生就七嘴八舌地说开了。一方面, 说明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需要我们尊重;另一方面, 也表现出学生有旺盛的求知欲。但是, 如果教师处置不当, 学生的求知欲就可能被扼杀。
对这些熟而不透, 完全不听老师指挥的孩子怎么办呢?呵斥一顿?当然不行!告诉他们读得不标准, 要虚心学习?学生不一定服气, 而且读音上的细微差别学生是难以察觉的。这样做, 还可能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我采用的是迂回战术, 先转移他们的注意力。
当学生七嘴八舌地念课题时, 我就直接出示3张字母卡片, 这时, 学生就整齐地读起来了。然后, 我又指名读, 一来满足学生的表现欲, 二来也顺便了解学生的真实水平。这时, 我并没有评价他们读得好还是不好, 而是让他们找单韵母与复韵母之间的不同, 继而从找形的不同引导到找发音方法的不同, 从而把学生的兴趣点迂回引导到发音方法上来。
3.《鲸》教学片断分析及反思 篇三
下面是我在教学六年制语文第九册《鲸》一课的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让大家回去搜集有关鲸的资料,这节课我们来共同交流一下。
生1:我在《十万个为什么》中了解到抹香鲸体内产比黄金还贵重的龙涎香。主要是由于抹香鲸捕食乌贼、章鱼等头足类动物,肠道内受刺激分泌的。
生2:我在《百科全书》中了解到,美国人驯练虎鲸,在海底看管鱼群,像猎狗看羊群一样。
生3:我了解到鲸鱼会搁浅,会集体自杀。
生4:我了解到由于海洋和大气环境的变化以及人类的捕杀,鲸在濒临灭绝。
(这时,一位男生在下面若无其事地说了一句:“灭绝不灭绝,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周围几位同学随声附和,令我十分震惊。我知道,这位男生成绩在班里一直无人能敌,读的书较多,一向深受老师的宠爱、同学的崇拜。)
师:很好!你们不仅认真搜集了,而且介绍得非常清楚。老师也去搜集资料了。在搜集资料时,老师还了解到另一个新闻,科学家想从恐龙化石中提取恐龙基因,从而再造恐龙。你们喜欢恐龙,看过恐龙的故事吗?
生:我看过《恐龙王国》。
生:我也看过,可好看了。
(这时,学生热情洋溢地议论起电视剧,我只笑着听,不言语。过了一会儿。)
师:你们都那么爱恐龙,想亲眼看看恐龙长得什么样吗?
生(齐):想。
师:这个愿望能实现吗?
生(表情各异,有失落,有严肃):不能。
师:我们可以从影视、书报中认识恐龙,但我们无法亲睹他们真实的面目。利用基因再造恐龙,也只是幻想而已。由于环境的改变,人类的捕杀,每天都有许多物种像恐龙一样在灭绝,我们再也无法拥有它们。
师:大家请看我们窗台上的金鱼缸,你们喜欢哪一个?
生(齐喊):有鱼的。
师(捡起早上死去的那条金鱼,放在空缸里):是吗?
生:喜欢金鱼活着的那个缸。
师:这是多么平常的事儿,你们喜欢金鱼,因为它活着,它有生命,它给予我们很多很多。想一想,从金鱼来到我们身边,它们给予了我们什么呢?
生:它们长得漂亮,很可爱。
生:它们游来游去,有意思。
生:我学会了喂金鱼。
生:今天金鱼死了,我很难过。
……
师:这些小小的生命给了我们知识,给了我们欢乐。而那条金鱼的死又叫我们难过。金鱼使我们的教室变得更有生气,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丰富了。你们说金鱼与我们有关系吗?
生:有。
师:那么,想想,鲸鱼的灭绝与我们没关系吗?
生(坚决、肯定):有。
师:同学们,世界上的一切生命都有它的价值,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所以,我们应该热爱、珍惜地球上的生命,也应该感谢带来金鱼的同学。老师希望你们有机会到大海里或水族馆里亲眼看一看我们的朋友——鲸。(师鼓掌)
生(鼓掌):好。
师:今天,我们要写一篇小练笔就是《鲸的自述》。大家自由交流你们搜集的资料。
反思: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教学不仅担负着传播知识的任务,还要让学生感悟美,学会爱,教育学生关心自然和生命,使其形成健全的人格,积极的人生态度,形成向往追求美好情感的品质。语文知识可以自学,学生的思想出现问题时,老师不能轻视,更不能任其发展,教师应给予正确的教育、引导。美好的品质、健康的思想情感影响一个人积极追求的精神意志,也是一个人一生幸福快乐的基本素养。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是让学生交流信息,然后完成小练笔。发现学生对鲸的淡漠时,我把这一教学任务留给他们合作完成,而把话题转入了谈论恐龙,因为我知道孩子们都很喜欢恐龙的故事,有关恐龙的影视他们也喜欢看。在其无限喜悦的时候,让他们深切体会到恐龙的灭绝成为我们人类无法弥补的遗憾。同时,身边的金鱼则生动、形象地让他们感受到了自然界万物的生命与我们息息相关,我们的生活因为这个世界生命的存在而多姿多彩。从而完成了对他们思想情感的启发教育。
后来,我发现班里关注金鱼的学生更多了。在小练笔中,学生的想象飞向了蓝蓝的大海,文章不仅介绍了鲸的有关知识,而且被赋予了孩子般的性情,它们天真可爱,它们有着与人类和平共处的渴望。
4.《林海》教学反思 篇四
《林海》这篇课文是老舍先生的名篇,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写得十分优美——
“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的确是林海,群岭起伏是林海的波浪。多少种绿颜色呀: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恐怕只有画家才能描绘出这么多的绿颜色来呢!”
一年前,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运用比较法学习了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学生朗读课文后,我着重引导了学生品味作者运用语言的魅力,并提出问题:“这段话写了林海的颜色,描写绿颜色的词有很多,但是作者写林海的绿却只用了‘深的、浅的、明的、暗的’这样几个词,这是为什么呢?”在学生阅读时我让学生把“深的、浅的、明的、暗的”替换成“深绿、浅绿、嫩绿、翠绿”这几个描写绿颜色的词,并反复品读,通过对比性的品读,学生渐渐体会到作者的用意——“深的、浅的、明的、暗的”这几个词几乎包含了所有的绿颜色,远远要比“深绿、浅绿、嫩绿、翠绿”这几个词所包含的颜色要多得多,由此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 替换的过程是品味语言的过程,也就是感悟作者情怀的过程。学生的感悟使我暗自得意。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在单元测试中,要求学生按原文填写《林海》的第三自然段,让我意想不到的是,这道填空题,学生填的竟然是“深绿、浅绿、嫩绿、翠绿”!可见学生在对比性的阅读时,学生牢牢记住的竟是作为参照的几个词!
5.教学片断以及反思 篇五
【情景说明】《猴王出世》这篇课文节选自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主要写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出一只石猴,这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表现了石猴勇敢顽强、无私无畏的特点。
【片段一】
第一课时
一、漫谈“悟空”,揭示课题
(一)播放媒体资源库中《西游记》的片头曲。学生边听边跟着唱。
(二)在音乐的余声中给学生介绍(孙悟空是家喻户晓的神话人物,学生通过电视、书籍已经对他有了初步的了解,漫谈悟空让学生对石猴产生了强烈兴趣,继而带着好奇进入课文,并为学习课文、理解文意作铺垫。)
《西游记》的背景材料及作者简介。
(三)你们最喜欢《西游记》里的谁?你能用几句简单的话语来说一说你心目中的孙悟空吗?
(四)过渡:我们都喜欢孙悟空,那么孙悟空是从哪儿来的,又是怎样成为猴王的?现在,让我们掀开这一部旷世名著的第一页,学习第一回中的一个小故事——猴王出世(板书课题,指导“猴”字书写)。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由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
找出最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画出不懂的语句,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解决。
(自主学习,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
(二)边读边想,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三)交流自学情况。
1.同学们初读了课文,你觉得本文和我们以前读过的文章有哪些不同吗?
2.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汇报难懂的字词和句子,教师引导学生大概了解词语与句子的意思。
(四)指导朗读。
三、了解大意,初步感知猴王形象
(一)快速浏览课文,解决问题。课件出示: 1.石猴是怎样出世的? 2.石猴是怎样成为猴王的?
(二)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 引导读悟:
1.读一读描写石猴出世的语句。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石猴是怎么出世的?课件出示 3.课件出示句段赏析1(1)朗读,你看到石猴在干什么?
(2)反复朗读,体会语言的韵律 美。读出猴的快乐和自由。
(3)通过朗读,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猴子?写在句子旁边,做上批注。
4.要求用自己的语言简述石猴 成猴王的经过,并提出要点。
(感受古典文学的语言特点,体会古典名著的语言美。通过引导学生品语言节奏之美、韵律之美以及文字所呈现的画面之美,感受石猴的快乐,初步领会古典名著的语言特色。)
5.研究第2--4自然段,注重石猴变成猴王的原因是什么?石猴入洞一刻的表现证明什么?石猴发现的天地如何?
【教学反思】
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摆在了首当其冲的位置,足见其重要性。如何在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教会学生如何读书,培养学生对语文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一直是个令我感到困惑的问题。我尝试设计并上了这样一节阅读课。针对以上教学片段,我有如下一点想法:
我国著名的学者庞国为将“自主学习”概括为: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这段简洁但内涵相当丰富的论述,让我们乍一看,便很难与低年级的阅读教学联系起来,因为可能很多身处教学一线的教师都会有这样的困惑:虽然很清楚地知道要在阅读教学中致力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能力的提高,可是真正到实际操作时就又会觉得无从下手或付出很多时间跟精力但收效甚微。而这,还仅限于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我在设计本课的教案时,心里也曾有着同样的顾虑,甚至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这样做,学生接受得了吗?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让学生能接受我的这种教学理念?思考再三之后,我还是决定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毕竟10岁的孩子对一些生动形象直观的事物感兴趣,所以在上课伊始,我创设了一个有趣的情境:播放《西游记》的动画片,在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快被调动起来的时候,我又通过情境抛出一个统领全文的问题:“ 你们最喜欢《西游记》里的谁?你能用几句简单的话语来说一说你心目中的孙悟空吗?”借情境引导学生深入细致地阅读课文,并在学生读文之前,尝试将正确的读书方法很自然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逐渐懂得“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道理,也为学生今后能自主性学习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片段二】
一、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猴王出世》这篇文章,谁还记得石猴是怎样出世的?他出世后的生活如何?(师生一起回顾。出示课件)
二、品读语言,深入感悟猴王形象
(一)精读课文,思考出示课件
师:(生齐读)石猴成为猴王的过程是怎样的?凭借的是什么?在文中找一找,画一画,并作批注。跟同学们讨论讨论。
(二)学生自主交流,教师相机引导
(三)全班交流
1、来看大屏幕,石猴成为猴王,经过了哪些过程? 2.石猴能成为猴王,凭借的是勇敢。
(1)课件出示句段赏析2“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
(2)眼前的石猴让你感受到了什么?(勇敢无畏,毛遂自荐,聪明伶俐,身手不凡……)
(3)想象当时的情景,读一读相关语句。
3.石猴能成为猴王,凭借的是过人的本领。
(1)课件出示句段赏析3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座铁板桥;
(2)读句子,注意“瞑、蹲、纵、跳、睁、抬、观”这些动词;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表演中再次体会到石猴的聪明、机灵。看动画片、表演节目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事,因此投其所好,把学生多种感官调动起来,积极投入角色。排练的过程体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开放性、探索性,让学生愉快学习,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3)边读边想象石猴进洞的情景;
(4)课件出示
(5)穿插地让学生表演“石猴”进水帘洞的动作。(其他学生读,这个学生做动作)出示相关课件
(6)想象当时情景,再读一读相关语句;
(7)石猴能成为猴王,凭借的是他过人的本领。
4.石猴能成为猴王,凭借的是他的无私。(教师先用问题引领学生读书,把学生的注意力指向文字,用书中的文字回答问题;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感受;使学生在明了大意的基础上再度关注语言,关注文字中的此部分,不至于浮躁;书中的文字也融入学生的语言;读出自己的感受,将学生想象到的、体会到的,通过朗读抒发出来。)
(1)课件出示句段赏析石猴笑道:“这股水乃是桥下冲贯石窍……也省得受老天之气。”
(2)石猴能成为猴王,凭借的是无私;(3)通过石猴的语言,你感受到了什么?
(4)感情朗读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话,读出美猴王的个性特点。.5.石猴能成为猴王,凭借的是他的聪慧、机敏。
(1)课件出示句段赏析。“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何不拜我为王?”
(2)石猴能成为猴王,凭借的是冷静、聪慧、机敏;(3)带着你的感受再来读这句话。
三、总结提升,整体把握猴王形象
(一)通过学习,我们对美猴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谁来谈一谈?
(二)学生畅所欲言,谈谈自己对猴王的印象——你说我说美猴王;课件出示
(三)反馈交流(活泼可爱、无私无畏、敢作敢为等)教师板书
四、相信大家通过电影、电视和书籍,一定了解了不少《西游记》的故事,把你最喜欢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好么?(课件出示:讲述《西游记》中你最喜欢的故事片段)
过渡:我们心中都有了自己的猴王形象,在我们有滋有味的品读中,猴王的形象呼之欲出,这就是名著语言的魅力。
五、拓展延伸,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课件出示:推介古典名著《西游记》)
发挥特长,以你擅长的方式向你周围的人推荐《西游记》。
【教学反思】
上《猴王出世》一课时,我把这几年我收集和整理的和《西游记》有关的神话故事共6篇推荐给学生看,没想到学生们的兴趣大增,争相传阅。一部分学生还带回家去读给家长听,并央求家长给他们讲一些其他的故事,在这班学生中掀起写故事的热潮。一些平时不爱写作文的学生居然也交了一两篇小故事的作文。后来我把这些故事集中起来,编成了一小本《神话故事集》,在这之后在学生中激起学生的传阅和写作兴趣。
6.《阳光》教学片断及反思 篇六
【片断一】
师:小朋友,请大家闭上眼睛,用想象去欣赏阳光下美丽的景色。清晨,太阳缓缓地从东方升起来了,金色的阳光洒遍了大地上的每一个角落。听!小鸟唱起了欢快的歌。看!田里的禾苗在阳光下更绿了;山上的小树在阳光下更高了……
(闭上眼睛,学生听得入了神,陷入无限的遐想中……)
师:小朋友,美吗?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红红的太阳从东方升起来了。
生2:我想到树林里的小鸟高兴地飞来飞去,还唱起了歌。
生3:我想到公鸡会喔喔地叫,催人们快起床。
生4:我想到早晨空气清新,人们都在公园里锻炼身体。
师:是啊,阳光给大地带来了生机,给生命带来了活力,也给我们的小朋友带来了一篇优美的课文,想读一读吗?
生:(大声地)想!
师:那就请大家把书翻到第8课《阳光》,(出示课题,指名读,齐读)
【教学反思】
〖巧用文本,发展学生想象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实验教材生动活泼,多以学生熟悉的事物和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为一年级学生创造了巨大的想象空间。活用教材,从课文内容延伸开去,尊重学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必定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课一开始,我就设计了一个情境:在轻快的音乐声中让学生闭上眼睛根据教师提供的优美文字进行自由想象。每个学生心中都有一个世界,他们心中的形象是不同的、无限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正因为每个学生对文字的理解想象的丰富性,才有学生看到“小鸟高兴地唱歌”、“红红的太阳升起来了”,想到“早晨空气清新”。可见,利用文本所提供的内容,设计一定的情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而且还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丰富学生的语言,弘扬学生的个性。
【片断二】
师:小朋友,阳光像金灿灿的金子,它使禾苗更绿了,使小树更高了,使小河变成长长的锦缎了。如果你是禾苗,你会对太阳公公说些什么?
生1:太阳公公,谢谢你!你的阳光照得我真暖和。
生2:太阳公公,你真好,你给了我阳光,我长得更绿了。
生3:我很感谢你,太阳公公!有了你,我长得更快了。
师:阳光给禾苗带来了绿色,那么小树、小河会怎么对太阳公公说呢?
生1:谢谢你,太阳公公!有了阳光,我们小树才能生长。
师(扮演太阳公公):不用谢!我很高兴看到你长得这么粗壮。
生2:太阳公公,你对我们小树真好!我身上的叶子要在阳光下才能制出氧气。
师(扮演太阳公公):这叫光合作用,我很愿意为大家效劳。
生3:我是小河,在阳光下,我闪闪发光,特别漂亮。谢谢太阳公公!
师(扮演太阳公公):不用谢,我乐意为你打扮。
【教学反思】
〖善用文本,激发学生思维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要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才是真理。”学习语言也是如此。学生至于在一定的情境之中,激发了丰富的情感才会有表达的欲望,进而生成新的语言。一年级的小朋友,特别活泼好动。他们的思维特点是具有直观性,具体性。绘声绘色的表演,往往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在阅读教学中适当地让学生通过表演体验文中的思想感情,通过表演发表自己的独特感受,这同样是促使学生生成语言的好机会。在上面的教学中,我就设计了师生表演的学习情境,先是请小禾苗说,再让学生自己选择说,教师也蹲下来,积极地融入到学生中去,扮演太阳公公,与学生亲切地对话。这一过程,学生的情绪非常高涨,因为角色是自己选的,对话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汇聚的,又能与老师一起表演,他们兴致昂然。通过表演,学生理解了阳光的作用的确很大,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它;通过表演,平时的一些礼貌用语也再次回响在学生的耳边;通过表演,我发现了学生的语言是丰富的。在他们的语言中不仅有禾苗、小树、小河的“形”和“意”,更表达了自己的“情”和“味”。所以,教师只要善于利用教材,创设多种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又何愁语文素养得不到发展呢?
【片断三】
师:阳光是公正无私的,它给予每一个人都一样多,谁也无法捉住它占为己有。
生1:我可以捉住阳光。
其他学生都说:阳光是捉不住的。
师:你真棒,有自己的看法,你快来说说你是怎样捉住阳光的,好吗?
(掌声)
生1:我家有个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它,我可以捉住阳光。
生2:我也能捉住阳光。我可以利用太阳灶捉住阳光。
师:大家说得很有道理,那我们来修改一下课文,让它更科学,好吗?
生1:科学家能捉住阳光,阳光是科学家的;
生2:妈妈晒被子时捉住了阳光,阳光是妈妈的;
生3:聪明的人可以捉住阳光,阳光是聪明人的【教学反思】
〖活用文本,引导学生探究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在阅读实践中,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让课文学习成为探究实践,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实验教材给老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在学习“阳光是大家的,谁也捉不住阳光。”这一段落时,有位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能捉住阳光”。我马上引导他说说自己的办法,在这个小朋友的启示下,引发了同学的一场精彩发言,在热烈的掌声中,在愉悦、自豪中小朋友领会到了阳光的宝贵,人类的伟大。在这里,没有强求一律和苛刻的规训,建设性、创造性得到认可与欣赏,解放的旨趣得到最佳的凸显和弘扬。在这里,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独特存在的价值,感受到心智成长的愉悦。这一次,真可谓是无意中的收获。由此可见,教师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进取精神,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
7.林海教学片断反思 篇七
《9加几》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内容,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它是在学生学习了11—20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对于“9加几”这个知识,学生并不是一张“白纸”,如何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构建知识呢?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多鼓励学生思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差异作为一种资源,丰富学习内容。这样可能会遭遇挫折或者失败,但是能体验到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思考方法精妙,这种认知冲突的经历是学生后续主动学习的宝贵财富,我们应倍加珍惜,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态度和科学求索精神。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低段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强调低年级的计算教学要引导学生联系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
二、片断与反思片断一:
师:同学们,还记得前些天我们开运动会的场景吗?
生:记得。
师:瞧!这就是学校开运动会的场景图(课件显示运动会的场景图)
师:说说,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呀?(学生看图交流)
师:同学们观察得可真仔细!那你们能从中发现一些什么数学问题吗?
生:这里有许多好喝的饮料,箱里有9盒,箱外还有4盒,一共有多少盒?
生:跳远的有7人,跳绳的有3人,跳远的和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
师:大家还能发现一些数学问题并解答出来吗?
生:运动会上,踢毽子的有9人,跳远的有7人,跑步的有6人,参加这三项比赛的一共有多少人?
……
(学生提出的问题中也有一些不能及时解答的,如:运动会上,踢毽子的有9人,跳绳的有3人,踢毽子的比跳绳的多几人?此时,教师加以引导、归纳,无需刻意要求学生,只是把今天要学的知识拣出来:这些问题中有些要用到“9加几”。今天,老师就跟同学们一起学习“9加几”,板书课题:9加几。)
师:你们还能提出类似“9加几”这样的问题吗?
反思:教学时,首先要把枯燥的计算教学放在各种活动情景中,给学生创设结合实际提出计算问题和进行计算的情境。因此,我在新课引入时,借助了运动会情景图,让学生观察运动会情景图,从这些非常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发现数学问题,并用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这样,不仅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巧妙复习了旧知,而且很自然地引入新课,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来源于我们的生活,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数学和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从而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提高数学能力,体验到计算的乐趣。
片断二:
师:请同学们再跟着老师回到比赛现场,这时运动场上的比赛更加激烈了。学校也为运动员们准备了一些饮料,箱子里面有9盒,箱子外面有4盒,还有多少盒呢?
生:9+4=__
(其实,这个时候,列出这个算是对学生来说并不难,但是9+4等于多少呢?还需要放手让学生自己想出不同的计算方法。)
师:如果计算有困难,可以借助学具。想一想,怎样移动学具,就能很快算出结果呢?(学生自己边摆边说,之后与小组的伙伴交流方法。)
(学生可能出现三种算法:(1)数数法:1、2、3、4、5、……11、12、13,一共有13盒;(2)接着数:箱子里9盒,然后再接着数10、11、12、13,一共有13盒。或者是从4开始数,箱子外面有4盒,然后接着数5、6、7、……13,一共有13盒;(3)凑十法:把外面的1盒饮料放入箱子里,就有10盒了。10盒再加上箱子外面的3盒,一共就是13盒。)
师:大家的这几种方法都很好。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最简单呢?你最喜欢哪种方法?
生:我喜欢用数数的方法,直接一些。
师:要是数大了以后呢?你还能数吗?
(大部分的学生喜欢凑十法。)
师:为什么大部分的同学都喜欢凑十的方法呢?
生:这样算起来快一些。
生:这样算起来简便一些。
……
师:你们真棒!下面,我们一起来用一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看看到底简便吗?
师:9+4怎样计算?让我们拿出学具来,边摆边说。
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怎样用“凑十”的方法来计算9+4?
反思:《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学生的生活背景和思考的角度不用,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化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样化。”以前,我教“9加几”的时候,一般都会先出示准备好的题,如:9+()=10, 9+1+3=(),为学生学习“凑十法”进行简便计算埋下伏笔,接着再教学“9+4=?”。这样的注入式教学,往往忽视了学生的认知和个性特点,而利用生活中熟悉的情景入手,利用小组合作、动手操作、自己想办法,果然办法很多。根据课程标准的理念,在教学时注意给学生提供自己发现方法的机会,充分尊重学生自己发现的方法。提问:你喜欢哪种方法?不急于评价每一种方法的好坏。这个过程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了学生的选择,同时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不同的算法,通过同学间的相互交流让学生了解了算法的多样化。同时,在这样摆一摆和说一说的过程中,也形成了“凑十法”的表象,并从中体验出“凑十法”是比较简单的计算方法。
片断三:
师:同学们再仔细观察情景图,你还能从中发现“9加几”的数学问题吗?
生:踢毽子的有9人,跳绳的有3人,一共有多少人?
生:跑步的有6人,踢毽子的有9人,一共有多少人?
……
(学生每提一个问题,教师就要让学生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人?对于“9加几”的问题,还要让学生自己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说出自己是怎样算的。)
反思:由于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自己提出问题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情景资源,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加以抽象列出算式,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结果。这样学生能从中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逐步学会用数学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数学能力在生活中得到培养和提高。我们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强化学生运用“凑十法”口算“9加几”,使学生在操作中再次体验“凑十法”过程的简便,把具体的操作过程与抽象的计算过程对应起来。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理解算理和掌握“凑十法”,也为学生在以后的数学学习和生活应用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点评与拓展
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情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和我们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9加几”教学案例以身边的情景作为计算教学的开门石,让学生在“看、听、说、做”的活动中,探讨多样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肯定“凑十法”的简便,并在日常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学习的意义。数学来源于生活,而生活又离不开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思考生活中的数学,加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只有把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只有让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才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他们的应用意识和欲望,更好地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来促进学生的发展,从而增强数学效果。《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应力求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生活情景和事物中出发,学改革走向成功。
8.林海教学片断反思 篇八
对于小学三年级学生而言,如何理解林清玄的文字当中蕴含的哲理,并弄懂时间的意涵,显然存在着难度。针对抽象的时间理解这个部分,我从学生的学情抓起,让学生问难,而后集体探讨释疑,展开教学。
一.质疑问难,建构话题
[片断一]师:读读课文,然后整理自己的问题,拣重要的提问。我们看看哪位同学的问题精确,能代表很多同学的意见。(生整理问题)
生:为什么我的小心眼里不止是着急,还有悲伤?
生:为什么飞过同样的路线,也永远不是今天了?
[教学反思]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个三方融合,交流对话的过程。对话的主体是教师,学生,还有文本,既然是对话,那么话题从哪里说起?如何建构话题?这是教师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教学的本质,是要教会学生从不懂到懂,那么这个不懂的话语权就在学生那里。我将话题的选取权放给学生,由学生来定位和把握。
基于此,我在学生初读环节中,让学生大胆对文本提问,学生的问题,就是语文阅读课堂学习的起点,在问题中所涉及每一个自然段中的难点句子,就是教师要进一步引导探究的话题所在。文本的解读、品味,都必须要依据学生,从学生不懂的字句段入手,挖掘精髓,披文入情。
二.释疑解谜,细读文本
[片断二]师:作者的问题围绕什么?(死亡的谜)谜底是什么?你觉得哪一段可以解答这个谜?
生:第四自然段。
师:我们来看看这段中爸爸说了几句话?对这个谜,哪句话最接近谜底?(生探究讨论)
师:爸爸想告诉林清玄什么?
生:时间带走了一切。要珍惜时间。
师:到底时间带走了什么呢?读读这句话。(范读句子)你从我读的句子中找到什么感觉?哪个字眼打动了你?
生:“永远”“再也”“了”这些字眼,让我感到时间匆匆而过,心里很忧伤。
[教学反思]面对外祖母的去世,父母并没有选择欺骗,而是直接告诉“我”那是永远不会回来,可是对“我”而言,什么叫永远?什么叫永远不会回来?这些问题像迷一样,疑惑之余使得内心愈发悲伤。学生抓住第四自然段,认为在爸爸的回答里,可以解答内心的困惑——“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
在这个意味深长的句段里,学生理解存在着困难,为此我展开分层次的文本细读,进行探究理解:一是先从句式上分析,这是一个总分句,此句共有四句话,语义是递进的,永远不会回来的有昨天,而后到童年,再到生命;然后我让学生理解对昨天、童年、生命逝去的含义,结合自己的生活来深入体验:能否将顺序打乱,先说童年,再说昨天?(不能)二是根据句式,让学生判断并感悟:“永远”使用了三次,“再也”使用了两次,“了”字贯穿在句段中随处可见。使用这些字眼有什么效果?能达到怎样的情感?如果拿掉,会有什么改变?我让学生比对后体验,深刻领悟其中的效果。其三,是通过朗读来把握情感基调,学生在体验的基础上,用声音传达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对林清玄要与时间赛跑的心理有了把握,言意兼得。
三.深度拓展,升华认知
[片断三]师:你怎么理解“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就能成功”?从课文哪里看出来的?
生:他和西北风赛跑,和太阳赛跑。
生:他总是要走在时间的前面,把事情尽快完成。
生:一直就是不停下来。林清玄和时间一直赛跑,所以受益无穷。无穷就是不断不停的意思。
师:(出示课件资料)林清玄做了哪些成就,你知道他是如何取得的吗?谈谈你对和时间赛跑的理解和体会。
生:(动笔后交流)
[教学反思]《和时间赛跑》的人文特质,就在于透过林清玄清浅而又富有哲理的文字,让学生对时间和自己的生活有一个展望和规划,从而激发起探索求知的热情,投身在珍惜时间的大道上。这样的人文情怀,单纯靠教师的说教,或者口号式感染,显然是无效的,也是一种作秀。
语文教学的人文渗透重在内化于心,催化情感,自然而然生发。为此我借助林清玄本人的事迹来引入,学生透过林清玄一生笔耕不缀的追赶,深刻理解了课文中“和时间赛跑”的意涵,于是我再让学生谈体会,根据事例联系自己的情况,就让学生有了可说可感的东西,与文本的对话就达到了相融相知。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就是一个资源库,教师要善加挖掘,多加引导,带领学生从中寻找到珍贵的语文宝藏,那就是内化于心的人文情怀。
9.《海伦凯勒》教学片断反思 篇九
前几天,春天的困倦感袭击着每一个人。我班的孩子也不例外,每次来到教室,看到的是一张张如同刚刚冬眠醒来的小青蛙的脸,他们半眯着眼睛,身子微微向前趴着,朗读课文的声音也是有气无力。偶尔,我提醒一下,声音也就大声一些。给他们上课,就像是拉着一辆破车在艰难地行走着。整个人感觉特别郁闷。可是,一个小小的环节却改变了这种状态。
那天,是星期二的第四节课。我照例给学生上课,讲课的内容是《海伦凯勒》。我和学生们分析完第一自然段,了解了海伦所遭受到的不幸后。我们一起学习沙利文老师教海伦摸盲文,拼单词的一段,此时已经接近下课了,我让第一组的学生朗读“海伦猛然醒悟,原来‘水’就是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呀!她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喜悦,感到生命有了新的开始。”这两句话时,学生朗读的声音非常的小,更不用说读出感情了。我耐心地引导着,课效果却不是很好。正当这时,下课铃响了,下一节是“阳光体育”时间,我没有马上下课,让第三组的同学来试试。因为这一组有几位比较擅长朗读的学生,所以读起来比第一组读得好。我说:“你们的朗读让我感到海伦发生了变化,你们可以下楼参加‘阳光体育’活动了。”话刚说完,其他小组的同学都高举着手,争先恐后地说:“我们会读了。”此时,我看到的是一张张充满激情的脸。与前面简直是判若两人。我请第四小组读。他们用“猛然醒悟”的语气,读出了前所未有的朗读效果。紧接着,我让一、二组读,效果一个比一个好。我说:“你们终于猛然醒悟过来了。可你们醒悟的是完成好学习任务后才就能参加体育活动。而海伦醒悟的是学习知识能给自己带来快乐。老师希望你们有一天也能像海伦一样,从贪玩中醒悟过来。请大家一起再读。”学生读的相当的投入。学生读完后,我说:“希望你们真的猛然醒悟过来了,请大家下楼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吧!”话音刚落,教室里就剩下我一个人了。
10.《荷叶圆圆》教学片断和反思 篇十
师:这四位小伙伴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生:老师,我喜欢小鱼儿。因为小鱼儿把荷叶当做雨伞,在荷叶下笑嘻嘻地游来游去,捧起一朵很美很美的水花。
师:你真是一个会读书的小孩。能不能教一教我小鱼是怎样游的?
(学生做动作)
师:你游的可真棒。那什么是捧呢?
(学生又做捧状。)
师:你真是太了不起了。同学们让我们一起为他鼓鼓掌,喝喝彩。
师:现在大家一起来读这一自然段,读的时候可加进你的动作来扮演。
(学生一起来扮演读。)
师:听了大家的读,我知道了,你们是一群不快乐的小鱼儿,为什么呢?因为你们读的是“小鱼儿在荷叶下笑嘻嘻地游来游去。”可你们却一个个紧紧皱着眉头,随意地泼洒着水花……
(老师的话还没说完,教室里的小孩们都笑了。)
师:看样,每个小孩都是聪明的,不用老师多说,一点就通了。下面我们再来一遍,看看不是不每个人都明白了。
(学生再次读演。)
师:刚才在大家读演的时候,我发现了一只特别可爱的小鱼儿,她笑嘻嘻地游得可欢快了,现大我们就请这只小鱼来为大家扮演。
(指名上台演,演完后把头饰戴上,下去。)
师:这只小鱼儿目前演的非常好,老师先把头饰给她戴上了。你们看,老师手中还有许多漂亮的头饰,谁想得到?赶快到书中去找你喜欢的小伙伴读一读,演一演。
(一席话把小孩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大家读的读,演的演,好不热闹。)
……
师:通过刚才的扮演,已有4位同学戴上了头饰,还有不少同学不服气,没关系,相信自身,只要你相信自身演的好,头饰一定能给你戴的。
【反思】
一、新课标要求教师有新的课堂行为
现代教育理论也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一起发展的过程。
本教学片断中我注重了营造课堂气氛,充沛尊重学生,让它们自主地选择自身喜欢的段落去读、去演。我着力指导了第五自然段,让学生教老师,有力地激起了学生的扮演欲。在学生读的不够好的地方,老师巧妙地指出:“你们是一群不快乐的小鱼儿……”小孩们都是聪明的,何许老师多言,“笑嘻嘻”“捧”迎刃而解。
对于文章的理解,老师没有过多地去剖析,仅仅以点代面,老师只需要蹲下来彻底地和学生平等,彻底地融入学生中,其实文章并不难教,也不难懂。
二、《语文课程规范》指出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这就是说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分会的人格。”既是语文教学的任务,又是语文课程人文内涵的集中体现。假如语文教学长期只偏重培养学生的知识性,必定会丧失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导致学生只会学习,不会做人。
本教学片断中,我有机地渗入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要努力,只要相信自身,每个人都是最好的”教育理念。老师的一句“不服气、没关系,只要你相信自身演的好,头饰一定能戴上的。”让学生对自身充溢了信心,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我相信他们会时刻去想法战胜对方,而不是去嫉妒对方,把做人的道理有机融入语文教学之中。
【片断二】
师: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这些小伙伴们可喜欢荷叶了,它们在一起玩的可真开心,大家想一想,还有哪些小伙伴也想与荷叶交朋友呢?用“ ”说:“荷叶是我的。”练习说话。
生1:荷花说:“荷叶是我的邻居。”荷花紧紧地挨着荷叶。
生2:小蝌蚪说:“荷叶是我的挡箭牌,当小朋友想捉我时,荷叶密密地盖着我。”
生3:小河说:“荷叶是我的小孩。”小河紧紧的拥抱着荷叶。
生4:水草说:“荷叶是我的朋友,当我孤独时,它会陪伴着我。”
生5:小河说:“ 荷叶是我的衣裳,你们看,它把我打扮得多漂亮呀!”
生6:莲藕说:“荷叶是我的朋友,我们正在玩捉迷藏的游戏呢?”
……
师:小孩们,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连听课的老师都很佩服你们,给你们以会心的微笑呢,回家把你们今天所说的用画画出来,有信心画好吗?
生:(大声答)有信心。
师:下课。
【反思】
新课标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发明潜能。
备课伊始,我对拓展局部还半信半疑,生怕学生临时卡壳,和至课堂上听着小孩们那充溢诗意而又富于幻想的发言,我不由在心里为他们喝彩。同时也再次对“新课标要求教师有新的课堂行为”这一句有颇多感悟,假如没有老师先前的蹲下来与小孩们平等对话,没有教师新型的课堂行为,我相信拓展这局部是不会胜利的。
【林海教学片断反思】推荐阅读:
林海音教我读书作文09-28
《蚕姑娘》教学片断及反思09-07
沁源县林海种植专业合作社08-29
小学语文《观潮》教学片断及反思07-29
《松鼠和松果》教学片断和反思09-18
《窃读记》林海音读后感学习心得作文11-08
《爬山虎的脚》教学片断及反思09-04
教学片断07-24
音乐课堂教学片断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