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小学中高年级进行识字教学

2024-10-15

如何对小学中高年级进行识字教学(精选16篇)

1.如何对小学中高年级进行识字教学 篇一

小学低年级如何进行识字教学

 分类:语文教学作者:杜林巧字数:1515

来源:学周刊·B 第9期

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是教学重点之一,识字量大,词语积累多。在教学实践中,如果字词教学方法单一,训练无变化,单纯的读、抄,这样的方式容易趋于枯燥乏味,学生参与积极性低,同时面临的是学生字词掌握不牢固。通常,在授课前要扫清字词障碍,可在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正确地读出和写出生词

1.严格要求,加强训练

教师要对自己和学生严格要求,不仅要按普通话的标准音读,而且要坚持一贯,一丝不苟。对个别发音有问题的或受方言影响比较深的学生,要加强训练,逐步消除课内读标准音,课外读地方音,校内说普通话,校外说方言的现象。

2.据词定音

在教学生正确读出生词时,还要注意根据课文内容对多音字先据词定音,以后再扩展另外的读音。如:“长短””的“长”,就先教“chánɡ”的读音,以后课文中出现“成长”的“长”,再教“zhǎnɡ”,并与“chánɡ”在用法上区别比较。

3.注意轻声儿化

轻声、儿化对区分词义有一定作用。儿化有表示喜爱、微小和请示等意思的作用,如果不读出轻声、儿化就会影响正确地理解词义。如“过年”一词,如果意思是“明年”,“年”字就要读轻声,如果读得重了,就成了“过新年”的意思了。

2.如何对小学中高年级进行识字教学 篇二

1 游戏识字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儿童的有意注意时间短, 无意注意占优势。根据这一特征, 要想在整个活动中保持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就不能只以单一形式进行, 不然就会把刚刚点燃的兴趣火花给熄灭。引导学生变换形式, 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措施。游戏是孩子乐意为之的活动。在课堂中, 教师要找准游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点开展游戏, 使学生真正“动”起来, 做到在玩中学习, 玩中思考, 玩中创新。如在教学中遇到合体字比较多的时候, 教师经常采用“巧配对”或“碰碰车”的游戏;遇到形近字比较多的时候教师通常采用编“顺口溜”或“儿歌”来帮助区分字形。在一年级的“有趣的识字”中出现了“青、清、情、晴、请”一组生字, 我就编成了顺口溜“小草青青、河水清清、今日天晴、愉快心情、说话用请”。在区分“渴”和“喝”时, 编成“渴了要喝水, 加上三点水, 喝水要用嘴, 加上口字旁”;有的生字教师采用了“猜谜法”, 来激发识字兴趣, 帮助学生记忆字型。如二小二小, 头上长草 (蒜) ;门儿大大开, 一人跨进来 (闪) ;一点一横梁, 梁下开个窗, 大口张着嘴, 小口里面藏 (高) ;一家十口住草房 (苦) ;山下的石头 (岩) ;夕阳下山 (岁) ;树木长在门里头 (闲) ;一人住山边 (仙) ;十张嘴, 一颗心, 猜猜看, 动脑筋 (思) , 老王头和老张头同坐一块大石头 (碧) 等。字谜的趣味无穷, 学生的智慧无限, 学生在玩中学到了知识, 掌握了识字方法;我还根据小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 善于运用“比赛法”。如组词比赛:教了生字以后, 我让学生口头组词, 看谁组得多;又如说话比赛, 让学生用当堂学的词语说话, 看谁用的词多。这些比赛, 既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能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相得益彰。

2 生活识字法

首先教师要让学生识记本班同学的姓名。刚分班, 许多熟悉的小伙伴都被分开了, 眼前有了许多陌生的面孔, 对方的姓名当然也叫不上来。因此在开学的前一个月里, 以全班学生的姓名作为识字的主要对象。每学到能拼读某个学生的姓名卡片, 我们称之为“名片”, 带领全班认读, 比一比谁拼得准, 学得快。一边学拼音, 一边做名片, 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 学完拼音之后, 每个人都有了一张属于自己的名片, 他们把写有拼音和字的“名片”贴在桌子的左上角, 供其他人课余时一张一张拼读, 互相加深了认识。这样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 大部分孩子不仅学好了拼音, 而且基本熟悉了全班同学的姓名。接下来, 开展一次“争当老师小助手”的比赛, 要求是:最快认识并牢记本组同学姓名的可以当组长, 记牢本小队同学的可以当小队长, 全班同学姓名都能认记的就有当课代表的资格。为了能当班干部, 孩子们一下课不跑到不认识的同学旁边, 认真识记, 教室里经常可以听见“哇噻, 我终于记住了”、“耶, 我又记住了一个”……的喝彩声。不到一星期时间, 许多学生便能顺利地帮老师发书本, 当然捷足先登的孩子也如愿以偿地当上了“小助手”。另外, 教师让学生认识教室内的物品及家中的生活用品。在教室里有许多现成的实物, 如门、窗、讲台、黑板、瓷砖、电视机等, 这些都触手可及。因此可以在这些物品上贴字卡, 如mén门、diàn shìjī电视机……这样在进行拼音教学时, 可以引读, 下课时还可以随机抽查。这样对于这些抬头可见的物体名称, 不到一星期, 孩子们就把这些汉字铭记于心了。同时课程表也是每天要用到的, 而且在每本书的封面上都有, 因此在每节上课前提醒一下, 读它一次, 又帮助学生认识了不少汉字。孩子们白天大部分时间在学校, 再加由老师提醒, 孩子们不仅学到了课本中的汉字, 还学会与学习环境有关的汉字, 效果还是明显的。因此我又鼓励学生把这一方法带回家, 在家长的帮助下结合生活用品贴名称, 如wèi jīng味精、chuāng窗……这样学生不但认识了许多字, 使他们有了成就感, 而且激发了他们强烈的识字兴趣。许多家长都跟我说:尽管这样做使家里的摆放显得不怎么雅观, 但看到孩子们对识字有这么高的热情, 我们也心甘情愿帮着他们做, 这样的识字方法收效真不错。是啊, 陶行知先生不是说过吗:“文字只是生活的符号, 要与生活连结在一起。”

3 猜谜, 编顺口溜识字

“猜谜语”向来受到孩子们的喜爱, “猜谜语”识字也以其幽默风趣、琅琅上口的特殊魅力受孩子们的青睐。在教学时先引导学生如何做字谜, 如“两头尖”的“尖”编“上面小, 下面大”;“闪光”的“闪”由“门”和“人”组成, 编个字谜是“一个人进门”。举完例子后让孩子们根据不同字的构成编字谜, 这样激发了学生识记汉字的浓厚兴趣, 同时培养了他们创造性思维。如“坐”:两个小人坐土上;“回”:四四方方两座城, 小城藏在大城中, 直观形象;“碧”:王大妈, 白大妈, 一起坐在石头上聊天;“器”:犬有四张口, 汪汪汪叫不够……生动有趣。“猜谜语”识字是其中一种有趣的方法, 那“编顺口溜”识字也是一咱有效的辅助手段。如在学“照”时可以编“上边月刀口, 四点在下头。阳光湖面照, 荷花清香透。”当“青”作为声旁, 加上不同的形旁, 就变成了许多形声字, 学生一下子记不住且分辨不清, 于是就编出一个顺口溜来识记:有水方说清, 有言去邀请;有目是眼睛, 有心情意浓;丽人留倩影, 日出天气晴;有虫是蜻蜓, 有米人精神。”编顺口溜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但只要我们加以引导, 做到“宜顺畅, 忌拗口;宜高雅, 忌庸俗;宜准确, 忌费解;宜简洁, 忌烦琐。”相信日积月累, 学生编顺口溜的能力一定会逐步提高, 而且会编出更加顺畅自然, 琅琅上口的的顺口溜。

4 象形识字

中国的汉字有一部分是象形字, 它来源于对生活中实物形状的摹仿。如《口耳目》这一课中就是一些象形字。在教学时我先画一张嘴巴, 然后出示一个古代的字, 最后让学生猜它会是现代的哪个汉字, 通过这样的逐一演示, 学生便很快记住了“口”。这类的象形字较简单, 不用教, 于是我就让学生自己充分发挥想象力, 根据字形看看、说说、画画, 不费劲, 学生很快便记住了课中的几个生字。象形字的教学片段还有很多, 在教学时不框死学生的思维, 不求唯一答案, 鼓励学生用自己能理解的方法发现认记字形的方法, 重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并予以肯定, 使之成为孩子持续识字的动力。

总之, 通过多种形式的识记, 不仅激发了孩子的识字的兴趣, 而且锻炼了他们的用词造句的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3.小学低年级如何进行识字教学 篇三

一、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激发孩子的兴趣,让学生乐学

兴趣是引导学生进入知识大门的前提,是引起探究的第一步。今年我教一年级,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怎样才能引起他们识字的兴趣?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我首先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激发孩子的兴趣,让孩子们乐于识字。

对于上第一节识字课,我精心备课,设想一个个能够吸引孩子兴趣的问题,让他们主动学习。比如:上第一课《一去二三里》时,我先给孩子们讲了一个故事,故事中反复出现本课的生字“一、二、三、十和土”,然后,让孩子伸出一个手指表示一,伸出两个手指表示二,伸出三个手指表示三,孩子们很感兴趣。这样做了一遍又一遍,接着,我又让孩子们把两只小手互相交叉来表示“十”,他们更感兴趣了,紧接着我又让两个孩子互相合作,想出办法做出“土”的动作来,学生跃跃欲试,大大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接下来的几节课,我都是让孩子们想办法来识记生字的,因为生字的识记是孩子们自己想出来的方法,所以孩子们很感兴趣,学起生字来也没那么枯燥了。

二、用直观联想法激发兴趣,开展识字教学

小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利用实物、图画等相关的直观景象导入,把学生带入情景。这样,不仅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为后面生字词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我在教第二课时,课文中出现了一些独体象形字,如:

在进行教学时,对这些描绘事物形状的字,首先出示了这些字的图片,让孩子们想象它像什么字,然后,再展示出这个字现在的写法,使孩子们对这些字感兴趣。接着,我又让孩子们课下搜集一些象形字,对识字产生更大的兴趣。

在教其他生字时,我要求孩子们最大限度应用学过的独体字组合进行联想记忆,联系以前学过的带有这些字组合的汉字,学生学会的就不只是这一个字了。如: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中的“巴”字时,让学生联想之前学过的“爸、把、爬”字,学生温习了前面学过的知识,还能拓展到文中常见的“吧、笆”上,这样学生自然对识字产生了兴趣,并能更高效地完成识字过程。利用形声字进行教学,能更有效地扩大识字量。

三、同学之间相互认识名字,开展识字教学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刚进入一个班里,对于同学的名字,只是互相喊叫,真正通过字认识别人姓名的学生很少。因此,我让班里的每个学生把自己的姓名制作成卡片,利用每节语文课前的5分钟时间,拿着自己名字的卡片,站到讲台上,向大家介绍自己并让大家认识自己的名字,过后,再把写有姓名的卡片贴到自己桌子的右上角。下课后,同桌或几个坐得近的孩子,再相互认识这些字,以达到识字效果。这样识字既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产生主动了解这些名字的意愿,也能达到识字的效果。

四、拓展课外阅读,开展识字教学

一年级的孩子识字少,为了让学生多识字,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让他们阅读课外读物。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今年开展了“阅读七色花”读书活动,我让他们选择一些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带有拼音的课外读物,如童话、寓言、儿歌、童谣、古诗等,让他们在阅读中认识生字,要求每个孩子把自己感兴趣的生字制作成卡片,每天都要制作3~5个生字卡片,随时拿出来读一读、认一认,并和家人开展比赛活动,孩子当小老师等游戏,加强对这些字的认识,不断巩固认识生字。

五、利用和家人逛街的时间,开展识字比赛

汉字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于是,我要求孩子们利用双休日和家人逛街的机会,养成留意周围事物的习惯,这对生字认识有很大帮助。比如,在路上,让学生看标语读店牌;在商店里让学生看包装,这些随处都可进行的阅读活动,会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识字的好处。到学校,开展“我又认识了这些字”的活动,让孩子把在大街上看到的字写下来,在上课时,利用5分钟的时间,相互展示。以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认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他们在愉快的心情中认识了生字。

总之,识字是一个反复的、长期的过程,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多种方法和途径,增加学生接触汉字的机会。在具体教学中,有层次、有梯度地把识字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与认识事物相结合。在语言环境中认识生字,带着感情去记忆生字,这样的方法是牢固的,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4.低年级如何进行识字教学 篇四

一、培养一兴趣,明确目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对识字学习的兴趣,是识字教学的前提。因此我从故事、儿歌等学生感兴趣的阅读材料出发,告诉他们,只有多识字,才能了解更多有趣的故事、开阔视野,掌握丰富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识字的欲望,同时使学生明确识字目的:学习生活离不开生字。

二、掌握方法,形成能力。

在识字教学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多种途径,采用多种方法,在合作交流中积极主动、兴趣盎然地识字。如:字理识字、谜语识字、部件分析、数笔画等。在分析字形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观察、比较,用自己的方法记忆字形。并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受到启发,从中选择自己认为更好的识字方法。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联想能力。在巩固识字成果这一环节,采用“猜字游戏”、“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互相考教等方式,帮助学生记牢字形。

三、反复训练、注重积累。

生字在会认的基础上,我每课进行一定的写字指导。认真指导学生写好每一个字,掌握正确的笔顺、笔画。在关键处、易错处多下功夫。同时注意打好写字基础,坐姿、执笔等,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在识字教学中,我注重课课、字字落实,注重复习巩固,经常进行听写练习,新学的几课生字或易错的一些生字要常考。每课后面的练习题基本是读写词语这两种类型的题。词语是由本课生字与熟字组成,目的就是巩固已学过的生字,积累词汇。我比较重视这一环节,听写时多以练习题中的词语、成语形式出现,一是落实生字,二是帮助学生积累词汇。

5.如何对低学生进行识字教学 篇五

识字在语文教学中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识字量的多少可以体现出学生语文成绩的好坏。因为它是学生写作,阅读与表达的重要元素。那么,在识字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总结几年的工作经验,让我得出的结论:激发孩子识字兴趣,教给孩子识字方法,培养孩子识字能力。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使孩子对枯燥的汉字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增强自我识字的能力呢?我认为可采用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教学情境,活跃气氛,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由于低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合群,爱交朋友,低年级学生最容易受感情因素的感染。因此,教学时,教师可根据这一特点,顺应儿童的心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开展各种活动和游戏,亲切自然的称呼自然唤起了学生的注意力,才能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汉字的学习中去。如:打牌游戏、开火车识字、摘果子游戏、走迷宫、“抓特务”游戏等,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学期识字1时,我让学生自制牌形生字卡片,在课堂中同桌互玩打牌游戏,边出牌、边读出字音,再组词读(组词越多越好),谁先把手中的汉字牌打完,谁获胜。在此游戏中为了取胜,同学们会积极认字,有不会读的和不会组词的会主动想办法解决。这种游戏识字方法既可应用在复习一课的生字,又可以用在对一单元的生字复习。

二、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

“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自己学习,所以教师要尽快的“授之以渔”,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在课堂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开展游戏,同时运用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识字方法,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识字,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做到在玩中学习,玩中思考,玩中创新。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识字教学质量。如:

1、儿歌识字法:读儿歌是低年级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活动。教师可以根据汉字的特点,引导学生编一些适合儿童情趣和理解水平的歌诀,让他们反复诵读,使学生对字形产生直观形象,从而提高记忆字形的准确性。如:“一个王姑娘,一个白姑娘,坐在石头上——碧”,“没头就是早,早上长青草,牛羊见它乐,禾苗见它恼——草”。

2、字谜识字法:学生对字谜非常感兴趣,恰到好处地运用字谜帮助学生识字,也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学生在猜字谜、编字谜的过程中,既识记了字音、字形,又理解了字义,同时锻炼了思维能力、语言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真是一举多得。如:“三人同日去看花——春”,“一口咬掉牛尾巴——告”,“牛走独木桥——生”学生猜谜语的过程就是识记生字的过程,这种识记不同于机械识记,是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记忆,印象非常深刻。此时,学生无论猜得出或猜不出,都会开怀大笑,感受到一种成功的喜悦。

当然在平时的教学中还有很多识字方法,如:拆字法、比较法、熟字加一笔、减一笔、在语言环境中识字法、动作演示法、熟字加偏旁、换偏旁等。教师要结合所学生字的特点,引导学生灵活使用,以便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三、分层要求,循序渐进,将识字与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在“读”中获得发展。

一年级新生在入学5~7周左右,便可熟练掌握汉语拼音,并利用音节读一些浅显的儿歌和儿童故事。此时,教师一边教生字,一边引导学生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既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也有效地巩固了汉语拼音,学生在新的语言环境中重会所学过的字,是一种知识的迁移,是兴趣盎然中的再学习,获得的是“温故而知新”的效果,但开始时,不可急功近利,盲目拔高要求,否则将“弄巧成拙”,扼杀学生阅读的热情。在具体操作中,我采取了“分层要求,循序渐进”的方法,对不同程度的学生作不同的要求:优生借助汉语拼音阅读,能直呼的就直呼,要求复述故事的大意;中等生先读生字,再借助拼音一段一段地读,不求快,但求读音准确;稍差的学生阅读比较困难,便引导他们“找朋友”,即从书中找出自己学过的生字,并用铅笔在其下打一小点。这样,人人都在“阅读”,人人都能“阅读”,包括“找朋友”的学生也“读”得兴致勃勃。日积月累,打点的字越来越多,学生便可以自由阅读了。这一过程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读”中有所得,在“读”中获得发展。

新《课标》明确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其实生活就是识字的背景和舞台;生活就是语文的内容;语文就是生活的工具。那么怎样将识字与生活联系起来呢?首先,要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有利条件,形成识字的敏感性和浓厚兴趣。比如:新一轮课程改革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无论是常规活动,如:晨会、班会、队会,还是校内活动,如环保主题、节日庆典、春秋游主题等,都离不开汉字这个媒介。活动中若以认字贯穿其中,充分发挥媒介作用,不仅可以丰富活动内容,还可以在研究中,在玩乐中接触认识不少汉字。让孩子走进一个无声而精彩的世界,只有当学生从阅读中尝到识字的乐趣,他才会更加主动地识字,并使阅读成为自己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四、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

为了孩子们都想学,都会学。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汉字的方法与规律。同时,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创新者,他们喜欢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去认识事物,得到肯定后往往会获得心灵上的满足,并会用更高的情趣,更积极的方式去探索新知。教师要想方设法保护学生这种热情,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识字,不要强求统一。如:认识“司”字时,有的学生用“同”字去掉一笔“丨”就变成了“司”,有的学生用“词”去掉“讠”旁就变成了“司”。出现这种情况,老师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在形声字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分析形声字形旁的表意功能。如在“江、河、海”,“跑、跳、跃”两组形声字的教学中,我先后分析并要求学生区分“三点水”旁和“足”字旁的表意功能。告诉孩子们“三点水”旁表示与水有关的意义,“足”字旁表示与“足”或“脚”有关的意义。学生正确区分了这些部首,就能很好地掌握带有“三点水”旁和“足”字旁的汉字了。

6.如何对小学中高年级进行识字教学 篇六

在强化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绝不能弱化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兴趣、教给方法、培养习惯、正确评价、准确纠偏、及时引导等,都离不开教师的引领,要把枯燥的识字变为有趣的活动,使学生对识字产生积极的兴趣,他才能自觉地去学习并掌握汉字的音、形、义。

关键词:识字教学自主学习激发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由于一、二年级学生年龄小,受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的影响,还远没有达到对语文的欣赏水平,看法多有局限,甚至是错误的。因此,在强化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绝不能弱化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中,激发兴趣、教给方法、培养习惯、正确评价、准确纠偏、及时引导等,都离不开教师的引领,因此,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而识字过程又是十分枯燥的。孩子只有知道了掌握汉字的重要性,并对识字产生积极的兴趣,他才能自觉地去学习并掌握汉字的音、形、义。因此,我在教学中对识字教学进行了如下探索:

一、激发兴趣——把学习生字当作交朋友

对于孩子来说,有了兴趣之后学习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小学生天真活泼,爱交朋友,并富有想象力,喜欢把学习跟动画片里的称呼联系起来。因此,我在教学时,将生字形象地称为“小朋友”“生字宝宝”或读课文时的“拦路虎”等等,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识字的过程也随之变成了交朋友、战对手的过程。这种合乎孩子们心理的称呼激发了他们的兴趣。识字就不再是枯燥的记忆,乏味的抄写,而是充满情趣的场景、过程。

二、形式多样——“游戏”中学字

小学儿童的有意注意时间比较短,无意注意占主要地位。作为新课程下的教师,我们只是一个兴趣的激发者,是知识的引导者,变换多种多样的学习形式,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促进学生自主的去学习、去追求知识。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向师性特征,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一同游戏,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才能使学生的创造精神得以充分发挥,使其思维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例如:我在教学第三册集中识字单元带有“门”字框的字时,我设计了“找朋友”的游戏。教师带“门”的头饰,发给学生能和“门”组成新字的头饰,教师说:“我是门,我在找朋友,谁是我的朋友?”带其它头饰的学生陆续上台,师生共同读出生字的音并组词造句。不光如此,在教学中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还设计了“猜谜语”“字形小魔术”等游戏。在游戏中,师生关系融洽和谐,互相尊重,形成了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教师的参与更激发了孩

子们的兴趣,使学生真正“动”了起来,做到了在游戏中学字,游戏中学会思考,学习中学会创新。玩出自己的特点、自己的个性。

三、教给他们方法——学会做“小老师”。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教学的一个方向,是新课程标准真正进入课堂的一把标尺。我们的课堂只有充满乐趣,才会吸引学生,使其积极主动的学习。心理学家认为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活动,而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低年级教学中 “接受式”学习方式虽有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的间接经验等以书本为载体的知识,但又捆住了学生的思维,只有在“接受式”中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积极融入“探究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汉字的方法与规律。在识字教学中,我将一些简单的识字任务交给孩子们自己小组内完成,互当小老师,互教互学。教师加以纠正、补充,并且帮助学生找出隐含在汉字中的童趣,例如:“团”字,我们可以用猜谜的形式,“国”字“玉”出门,“才”字进了门;“坐”两人坐在土堆上;“朋”两个月;“胖”半个月……还有很多很多,学生能够用自己的小脑袋想出稀奇古怪的学字方法。这样学生不仅很有兴趣,而且能够掌握一定的属于他们自己独有的学习方法,这种学习方法较之教师的教授,他们自己的方法更容易掌握,印象深刻,识字将不再是他们的负担,而会成为一种乐趣。

四、分层引导学生——做他们的领路人

小学生由于自身的一些语言、逻辑、音乐、交际能力、自我认知、观察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了他们接受知识速度的差异。我们教育者应该及早发现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进行分层教学。分层次是教学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不是给学生划分等级,教师有针对性的引导教育,才能促进学生在学习能力、基础和性格方面有差异的学生得到普遍发展。对于学有专长的学生可以给他们多一些思考性质的作业,让他们养成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在识字过程中,我经常让这些同学去用自己认识的字写出一些小文章,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不仅使他们有认识更多字的欲望,而且能够让他们从小有自己的独立思维形式,无形中发展了思维,开阔了视野;同时我积极创造条件,激励基础差的同学向基础好的同学学习,让他们自己确立一个追逐的对象,老师替他们保密,不断鼓励他们,以便让这些学习上暂时存在困难的学生重塑信心,在学习中让他们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样各个层次的孩子都可以体验成功的幸福,也都可以得到很好的发展,可以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五、联系生活——拓宽孩子们的视野

在社会生活与科技飞速发展的21世纪,仅局限于书本的知识,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对小学生来说,生活是一个大课堂,他们可以通过看电视,通过商场购物,还可以通过网络媒体学习许多书本上还没涉及到的东西,这对孩子们的学习需求是非常有帮助的,也是教师所不能教与的知识,所以,在课堂上,在生活中,我经常鼓励学生在购物时多注意物品标签,在走路或者逛商场时多看看广告牌或

者商场名,多看一些有益的少儿节目,这些事情都是小学生乐意去做的,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让儿童在娱乐中学习生字,在娱乐中成长呢?

六、和其他学科相联系——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新课标指出,要增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学科之间要加强整合,提高教学综合效益。各学科是相辅相成的。如我在教学生字时会时常让学生们在学生字的过程当中可以画一画,用自己的形体语言比一比,做一做等等。在画和做的过程当中学生兴趣高涨,既在娱乐的氛围当中学习了生字,而且发展了他们画的能力和肢体的谐调能力,促进各种能力的协调发展。

7.如何对小学中高年级进行识字教学 篇七

一、巧妙提问, 获取新知

农村俗语, “丑话, 一句让人跳起来;好话, 一句让人笑起来”.我们的数学课堂提问也是如此, 要紧扣文本的中心, 设问得巧妙、富有情趣, 这样才能抓住学生的“心”, 使他们的注意力顿时就集中到课上, 并在愉悦的心境中展开学习.例如, 低年级的教材中都是以某种情境图呈现相关知识的, 学生还是非常感兴趣的, 但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就凭一句“谁知道图中是什么意思?”这样的问题对于刚入学的小学生而言, 比较枯燥, 学生往往会没有兴趣.而如果转换角度, 提问:你能用数字为这幅图编个故事吗?这一问“如石击水, 浪花飞溅”, 学生学习的兴趣顿时高涨, 思维会高速旋转, 思考如何编故事, 他们的心绪也全部集中到数学的学习上了.另外, 低年级学生在看图时他们往往只图表面的热闹, 看不到其蕴涵的数学实质, 因此我们的提问要有一定的指向性.如教学“数一数”时, 我边用课件播放“农家乐园”边指引学生:今天, 老师带领同学们去参观农家乐园, 你们高兴吗?生齐呼高兴.我说:“好!现在就请大家睁大眼睛, 仔细看图, 看看图上有些什么?”学生回答:“有小猪、小兔、萝卜、苹果、青菜等.”学生依然不断地有新发现, 但是与数学课的联系却不是很紧密, 就这样耗失了三五分钟, 究其因在于教师所提的问题没有明确性, 方法不对.如果教师这样问:“你发现图中有些什么?各有多少?”学生自然会直入主题, 敏锐地捕捉数学信息.

由此可见, 在教学中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征, 设问得精巧, 有指向性, 这样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促进他们积极思维, 加深他们对知识的内化.

二、分层提问, 加深学生的理解

数学知识本身是抽象的, 缺乏趣味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或难题是在所难免的, 他们往往束手无策.对此, 教学中, 我们应当对有难度的问题作必要的手术实施“解体”, 进行分层设问.让学生通过逐级攀升, 增强对知识的理解, 最终形成对知识的整体认识.如, 教学“连加、连减”时, 我首先视频播放“小朋友在公园玩钻圈”游戏, 再逐层提问: (1) 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2) 根据小朋友们游玩的情况, 大家可以想到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3) 将你们想到的数学问题用算式表示出来.首先, 第一问“小朋友们在干什么?”主要是培养学生个体独立自主地搜集信息, 并进行归类整理和表达的能力:第二问, 需要学生对已搜集的信息进行分析, 找出其中蕴涵的数学元素, 然后提出数学问题, 这是对学生分析和概括能力的一种锻炼, 当然在此过程中, 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的思维发展, 给他们一定的指向, 让其能紧扣学习的主题;第三问, 主要是为了锻炼学生采用数学思维对问题采取数学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 进而对问题进行解决, 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这个过程中, 需要我们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有深度的了解, 教学时才能游刃有余地将新知逐层“剥笋”, 促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中, 渐渐获得正确的结论.这样的提问可让学生沿着知识的阶梯渐渐攀升, 深化其对知识的领悟这样的提问不但可以启迪学生思维, 而且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感知解题的策略, 使他们逐步积累数学方法.

三、点拨提问, 引发学生的深思

教学流程其实就是“问、思、解”的过程.但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 我们应当慎重, 最好是“避问”, 通过反问或转换, 把学生的问题“踢给”他们自己解决, 使学生的思考能力得到锻炼, 促进他们思维能力的自我发展和提高.如教学“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时, 我出示问题:“二 (1) 班参加学校运动会的男生有8人, 男生比女生少2人.二 (1) 参加运动会的一共有多少人?”少数学生很快地说出:“8+10=18 (人) .”此时我问:“同学们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吗?”一些学生紧皱眉头, 说到:“题目里没有10人啊, 算式里怎么会有10了呢?”事实上, 这里的10就是一个隐含的问题, 作为教师必须想法让学生自己搞懂10的来源, 这是本题的教学关键.此处, 我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男生比女生少2人”, 让他们找出10的来源, 同时也让学生进一步辨清了“遇少就减”的错误想法.这样的教学过程, 教师通过问题引出学生的疑问, 然后再提出问题, 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对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或对问题进行发现、探索、归纳.通过这样的训练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8.小学中高年级识字教学方法 篇八

一、在寻根究底中还原本真

汉字从创建过渡到现在,经历历史长河的洗礼,是绝对固定与严谨的。因此汉字教学也务必严谨,来不得半点马虎,任何一种多少一点、长短一点都无所谓的态度都是汉字教学所摒弃的。

例如在教学《少年王冕》一文中,“冕”字上方很多文都认为是一个“曰”,其实下面的两横与外框都不相接。如何才能让学生真正地记住这一点呢?笔者进行了这样的教学:“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三个孪生兄弟,他们分别是——”,教师出示“日、曰”和“冕”上面的部件,引导学生观察并得出:“日”字瘦长,“曰”字宽扁,“冕”字上方这个两横都不外接。教师顺势引导学生关注与“帽”字的相似之处,并在理解“帽”字义的基础上指出:“冕”原来也是帽子的意思,而且是官帽。随后,教师为学生拓展补充了“卫冕”“无冕之王”“加冕”等词语;最后,教师再次强调“冕”字的字形写法。

纵观整个教学片断,笔者先是通过形近字的对比观察,夯实了学生对教学字形的感性认知;然后,激活学生原始的经验积累,找准与“帽”字之间的联系,从意蕴层面让学生了解字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设置;最后教师通过词语拓展,丰厚了学生的感性认知,让他们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整个过程,学生据字明理,听得兴趣盎然。在这样的教学中,汉字已经不再是一个僵硬的文字符号,而是一个富有生命气息的文化因子。只有寻根溯源,找到汉字原始的根,学生才能快乐掌握汉字、了解汉字。

二、在拆组构建中丰富意蕴

汉字的构造方法多种多样,一般而言有象形、会意、形声、指事等方法。而除了少量的独体字之外,汉字更多的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部件构成。汉字教学就可以根据这一构字特点,引领学生在拆分中组合,在组合中拆分,将学生的关注力从一个汉字向一类汉字转移,促进学生新旧知识之间的转化。

例如在教学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时,教师教学伊始,就直接在黑板上板书“廿”,告诉学生这个字念“niàn”,课题中的“二十七日”,就可以说成是“廿七”,让学生会读其音,并了解其义;随后,教师在这个汉字周围又增添了几个点,演变成了“庶”,这个字就有了更多、广泛的意思,有学生指出这个读shù,并能组词“庶民”“富庶”;紧接着,教师要让这个汉字走起来,随手为其添加了“之”部首,学生一眼看出这是本课的生字。教师在引导学生识记字音之后,通过动作的方式引领学生分别组词:“遮面”“遮挡”“遮盖”……最后,教师强调了“遮”字书写时的注意点:“广”盖头、“之”托住底,部件紧扣不分离。

整个教学,教师在拆合过程中将汉字教学变得意蕴盎生。从“廿”到“庶”再到“遮”,让学生在字形板块的糅合中感知其内在含义,在激发兴趣的同时,使得枯燥的汉字变得趣味十足,一个汉字牵动了三个生字的学习,可谓效率极高。

三、在学生错误中因势点拨

接受心理学认为,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历得越多,留在思维意识中的痕迹也就越丰富。在整个过程中,即便学生遭受到什么错误,也会让学生获益良多。这对于汉字教学而言,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在教学汉字时,尤其是针对一些较难掌握的汉字,教师不妨就让学生经历一些错误,让学生在顿悟之后形成鲜明的认知,形成终生难忘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雾凇》一文时,其中课题中的“凇”字是学生经常出错的地方,在正常教学中无论教师怎样强调,都有学生写错。笔者在教学这个汉字时,并没有苦口婆心地告诉学生注意点,而是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之后直接要求学生到黑板上板演,果然不出所料,学生写成了三点水。于是,笔者顺势进行点拨:“那里太冷了,水都被冻得凝固起来,多了一点水,赶快改过来吧!”

教师正是利用学生观察不仔细的特点,引导学生故意犯错,这种出错的体验牢固地镌刻在学生的内在意识中,让学生的认知体验显得刻骨铭心。而在随后教师的点拨与评价中,不仅指出了学生的错误,更是极好地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他终生难以忘记。

总而言之,汉字教学并不难,说难其实只不过是教师研究得太少。作为语文教师,理应对每个汉字的原本之根进行通透的把握,从而引领学生在考证中、联想中对汉字形成深刻的印象,让汉字在学生的意识中真正“立”起来。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余东小学)

9.如何对小学中高年级进行识字教学 篇九

一、激发兴趣,提高识字效率

1.抓住编排特点,激发识字兴趣。一年级下册教材在识字课的编排上有着独具匠心的特点。每单元安排独立的识字课,并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2.把握呈现方式,再激识字兴趣。新教材非常注重呈现方式的改变,增强了教材的亲和力,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极大地激发了兴趣,提高了识字效率。另外,还有别具一格,能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已的识字方法和识字成果的展示台,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教材优势,使识字教学的效率得到最大的提高。

3.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要想让学生喜欢识字,首先得让学生没有心理负担,敢于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因此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只有亲近学生,才能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知识。实践证明,在这种氛围下进行的学习,学生的兴趣浓,主动性高,往往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重视课前预习语文学习,功夫在课外。

只有在课外下点功夫,才能有效缓解课堂教学压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预习作为语文学习的先导,在教学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特别是在课时少,内容量大的情况下,更要把培养学生预习习惯,提高学生预习能力作为一项语文教学的重要工作来抓。在识字教学中,课前预习主要是画生字,读生字,读文,做生字

差异,能解决多少就解决多少。日久天长,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会有所提高,这也会为今后语文教学减轻负担。课前预习要注意:

1.把读课文、识记汉字当作一项重要的学习任务留给学生。这符合《课程标准》中提到的“少做题,多读书”的理念。应告诉学生,预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它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至关重要的。

2.随时检查督促,及时鼓励表扬。坚持每节课前几分钟通过各种方式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对预习好的学生大力宣扬,以点带面,促使更多的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

3.关注学困生。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给以必要的帮助。课上充分发挥预习好的学生的示范、带头作用,通过当小老师、小组合作等方式,帮助预习差的学生。

三、教给学生多种识字方法教给学生多种识字方法,提高学生独立识字能力,是保证学生有效参与的重点。

识字教学不仅仅只是把教材上规定的那几个字教给学生,它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一旦学生的独立识字能力提高了,识字教学也就轻松自如了。怎样培养呢?《课程标准》要求:注重教给识字方法。生字教学中,最易解决的是音,最难解决的是形。一些教师对生字的音反复朗读,而对于最难分清的形引导识记过于忽略。在学生学习了基本字、基本笔画、笔顺和常用的偏旁部首之后,就可以放手让学生动脑想识记生字的方法。关于识字方法,参考书中有一些介绍,加一加、减一减、换部首、猜字谜、编小故事、比较识字、扩词、说句子等等,可以结合学生实际参照运用。但要注意一点:教学中既要教给学生识字的基本方

又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风格不尽相同,鼓励并允许学生选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自己熟悉的、习惯的方法记字,尊重学生的自由选择,保护学生识字的信心。

四、加强课后巩固根据学生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刚刚认识的字一定要在以后的两三天中及时复习。

不能因为课堂教学的结束,就中止了识字教学。当堂认识,过几天就忘记了,这很正常。重要的是要加强课后巩固。课后巩固生字的方式很多,很多老师都有自己的一套卓有成效的办法。重点注意三点:

1.充分利用生字卡片:如在教室墙壁贴生字卡片,让学生在有意无意中与生字多见面,小组内利用一定的时间抽读卡片等等。

2.充分发挥评检功能。可以日检周评,随时检测学生识字的情况,了解差异,发现问题,及时巩固。评选识字大王,识字小能手等,激发孩子识字的兴趣和欲望。3.充分扩大阅读面。增加识字量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提早进入汉字的阅读阶段。课程标准中提到的“识用结合”,主要是加大阅读。也只有学以致用,学生才能体验到识字的乐趣。教师应该有计划地将小文章推荐给学生读一读,用生字、词编写一些句子、小短文,让学生读一读……。

总之,千方百计想办法让学生提前进入阅读,经常与生字见面。

五、识字教学中要做到“三个不要”:

1.不要过分追求堂堂情,课课清,人人清。要承认学生间的差异,并尊重差异。一篇课文十几个生字,不一定要全部过关后再学下一篇,要认识到汉字学习是一

个反复、长期的过程。一回生、二回熟,多次见面就成了好朋友。重要的是要创造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增加汉字与学生见面的机会,加强汉字的复现和巩固。2.不要对汉字做过细的分析。必要的分析是对的,也是需要的。但不要过于繁琐、复杂地分析汉字的字形、字义,尤其是避免对汉字中某些不认识的部分、字形复杂的部分进行分析。主要是通过各种形式,设计多种活动,如字词游戏,阅读活动,竞赛活动等与汉字反复见面,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字形,逐步从本课会认,过渡到在其他语言环境也能认识。

3.不要过早把生字从语言环境中提取出来单独认读。要先在语境中反复认读,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认读生字的基础上,再提取出来认读,这样学生有了一种语言环境的依托,有了一个从简到难的坡度,可以降低学生识字的难度。

10.对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体会 篇十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如何让学生识记生字,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达到识字的目的。以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摸索出以下几种识字方法:

一是趣味识字法。儿歌琅琅上口,生动有趣,一旦记住便永久难忘。平日教学中注意抓住字的特点编一些通俗易懂的儿歌,如:教学“泪”字,编成“水从眼里出。”再如:教学“告”字,编成“一口咬掉牛尾巴。”如此一编,易学易记,妙趣横生。

二是编故事识字法。把生字编成一个故事来学,如:一个人走路走累了,正好看到路边有棵树,他就靠在树上休息一下,这个字是“休”。再如:“闻”,有人听到门外有动静,他把耳朵贴在门上听一听。通过这样一个描述,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了直观印象,达到了既认形又明意的效果。

11.如何进行低年级识字教学 篇十一

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从运用口头语言过度到书面语言的桥梁。所以,识字教学质量关系到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几年的工作经验让我得出的结论:教师应立足课堂,激发孩了对识字的兴趣,教给孩子识字的方法,培养孩了识字的能力。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使孩了对枯燥乏味的识字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增强自我识字的能力呢?

一、尽快教给学生自能识字的方法

I.促进学生自学识字

初入学的儿童,识字不多,因此,可从教汉语拼音开始,有意识地进行专题训练,使学生初步建立句了的概念。如学习识字时,可以结合画面组词,让学生边说边识字,从而在练习中不断提高识字水平。也可根据拼音及发音不同,结合多音字词及造句,使枯燥的发音字母变得内容更加丰富且生动有趣,同时也促使学生在课外阅读时自学识字。

2.让学生自学与互学识字

团结协作的师生关系是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重要因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同桌互学,小组及大组共同学习、共同参与及游戏等形式,逐渐养成互助互爱、互相促进、共同提高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从中感受到亲如兄弟姐妹的同学关系,从而使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并促进了认知与感情的全面发展。

3.找出汉字的特殊规律,归类学习

由于儿童的认知不是很多,因此,应从偏旁部首开始,通过分析汉字结构以帮助学生识字。如:“浪”字是“三点水”,与水有关。“跟”字是“足”,和脚有关。而有些字,它们的偏旁部首不一样,则字意也不一样,如:“作”是单人旁意思是工作,而日字旁是“昨”,意思是昨天。归类学习的方法还有义旁归类法、声旁归类法等,教师应鼓励学生应用自己最喜欢、最得力、最习惯的方法尽快地识字。

4.对比复习记忆深

在识字过程中,小学生记得快,忘得也快。针对他们的识记特点,在教学尝试中,我常常让学生根据熟字换偏旁这类字的特点,让学生用加减法识记生字。如“报”与“服”“近”与“听”“惊”与“就”等等,通过对比记忆,学生就能较快地掌握新字。另外,有些形近字可以放在一起教学。如学“清”字的时候,我就把“请”“情”“晴”“睛”这几个字放在一起学,让学生学会对比观察,能自己区分形近字的细微差别。在我的启发下,小朋友会比较出“清”字是三点水,与水有关,清水。“情”字是竖心旁,与心情有关,心情。“晴”字是日字旁,与太阳有关,晴天。“睛”字,与眼睛有关,眼睛。通过比较观察,引导学生用部首分析法区分出字与字的区别,并把各自观察的结果告诉大家。

二、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识字

1.从观察事物中学说话,学会识字

这可以要求孩了从观察身边的事物做起,如:孩子们的书包里有很多学习用品,让他们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件,说说学习用品的名称及特征,并边看边识字。由于他们有备而来,观察比较细致,介绍时就毫不费力,因此,识字速度也快了。

2.从生活中学会识字

让学生从生活中日用品的名称、标识和产品说明书内容的熟悉中,提高识字水平。让学生遇到不会写的字或不会读的字,应该通过多问、多查字典等多种渠道来不断提高识字水平;也可以从生活中所见所闻的事情中去观察汉字,让学生养成注重平时积累素材的良好习惯,做到勤学苦练等,同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3.从自我体验中学会识字

教师应在传授知识中成为小学生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以教师的自我体验生活去感染学生,使他们也能在自我体验中去学会识字,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学校举办“识字大王比赛”“故事大王比赛”“美文诵读比赛”等活动,都给学生提供了体验成功、展示自我的广阔舞台。受此启发,我曾尝试着让学生一天识一个字,当一回小老师,把自己认识的生字写在黑板上,教给其他同学,还可以要求他说出记住这个字的方法。

三、激发兴趣,使学生喜欢识字

1.故事启趣:喜欢听故事和讲故事是孩了的天性。听故事、讲故事既可以丰富儿童的知识,又可以发展他们的语言,学龄儿童在幼儿园主要是通过这种方式学习语言的。入学后继续采用听故事和讲故事的方法来组织语文教学,不仪能进一步发展儿童的口头语言能力,而且能够有效地激发起入学儿童的学习兴趣。汉字本身有表意的作用,有的汉字本身就是一个故事。比如,当我教“曰”字时,给学生讲述“后弈射曰”的故事,圆圆的恰似太阳的形象,中间一横好似是后弈射的箭。生动的故事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一卜了掌握了这个字。

2.气氛生趣: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气氛的关键。叶澜教授指出:“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间积极互动的过程。”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对学生提出的一些意想不到的“高见”,教师可及时采纳,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即使学生回答错了,也不严加批评和指责,而是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错误,并改正错误。

3.情景导趣:“创设情景”从教学角度来讲有两个目的:一是使教学任务具体化,二是使教学内容具体化。从小学生学习的角度看,要达到的目的有:(1)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兴趣;(2)使学生产生联想,唤起学生的原有认识和情感体验,以产生求知欲望;(3)使之产生疑问,带着问题进入学习状态,使学生自感乐趣。

4.表演引趣:好玩好动是孩了的天性,根据这个特点,把识字训练以玩玩演演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妙趣横生的课堂表演成为孩了们边说边识字的载体。如学《小露珠》一课,让孩了们戴上头饰,分别扮演小青蛙、小蟋蟀、小蝴蝶等等,让孩了们在诙谐的语言、夸张的动作及滑稽的表演中感觉学习的乐趣,使课堂气氛大大提高,小朋友们在轻松愉快其乐融融的学习氛围中,既丰富了口语知识,又从中学到识字的技能。

12.如何对小学中高年级进行识字教学 篇十二

一、创设识字情境, 激发识字兴趣

低年级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和好奇心强等特点, 因此, 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识字教学时必须要把握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认知规律, 选择符合小学生实际水平的教学方案和教学内容, 创设具有趣味性和知识性的课堂识字情境, 激发低年级小学生的识字兴趣。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小学生对识字感兴趣, 才能够更好地投入到语文课堂中。我在教学时会运用多种教学方式, 如猜谜语、讲故事、做游戏等, 创设具有启发性的课堂情境, 从而做到寓教于乐和灵活掌握。比如,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 增强小学生的记忆, 我会通过猜谜语的方式讲授汉字:小朋友们, 请大家先来猜一个谜语, “两个人在土上”, 今天我们要学的汉字就是这个谜语的谜底。这时, 小学生都会积极的讨论起来, 都想第一个猜出答案。最终, 语文教师揭示谜底是“坐”字。又如, 讲“日”“月”“水”等汉字时, 教师可以用简笔画在黑板上画出太阳、月亮和水流的简笔画, 这样更加有利于小学生掌握汉字。

二、拓宽识字范畴, 培养识字意识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 给小学生识字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网上下载识字教学资源, 为低年级小学生带来更加高效的识字教学。利用网络辅助教学, 也改变了小学生只能从语文教材中学习汉字的弊端, 拓宽了小学生的识字范畴。现在很多小学生都喜欢玩电脑游戏, 因此, 我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 建议在家长的辅助下让小学生玩识字的电脑游戏, 一方面满足了小学生的游戏欲望, 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小学生的识字意识。同时, 网络上也有很多优秀的识字教学案例,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教学水平和小学生的情况设计出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从而让小学生对识字感兴趣。比如在讲“狗、猫、狼, 猴, 猪”等字时, 语文教师可以在多媒体大屏幕上给小学生播放这些动物的图片, 并配上这些动物的叫声, 这样低年级小学生就能够更加活跃。其实, 对低年级小学生识字意识的培养有很多种方法, 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识字教学中进行不断的尝试和探究。

三、借鉴传统文化, 丰富识字内容

在新课改背景下, 小学语文教学得到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尤其是提高了对识字教学的重视。但是在实际的识字教学中, 很多小学语文教师片面理解新课改, 过分强调新理念和新思路, 而忽视了对传统识字教学优秀传统的传承, 对识字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 我在日常教学中会积极借鉴传统文化, 利用传统文化的人文性和艺术性等特点, 丰富低年级小学生的识字内容, 让小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能够掌握更多的人生哲理, 从而提高综合实力。比如《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等都是我国古代流传最广的识字教学优秀教材, 在当今的语文教学中也同样发挥重要的作用, 这些内容朗朗上口, 非常符合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百家姓》采用四字一句、隔句押韵的形式, 语调和谐。我要去低年级小学生在晨读时间朗读《百家姓》来识字, 经过一学期的尝试,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再如《三字经》, 小学生非常喜欢这种三字一句的编排形式, 不仅学到了更多的汉字, 也在朗读中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四、运用生活经验, 提高识字能力

识字教学的目标并不仅仅是为了增加小学生的识字量, 还要提高小学生的识字能力, 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众所周知, 汉字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选择贴近小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 回归到现实生活中, 鼓励小学生学会观察身边出现的汉字, 通过收集等方式提高识字量。当小学生的识字量得到大幅提升时, 他们也会尝到成功的喜悦。比如, 我会让小学生注意观察超市里物品的名称、公交站牌上的汉字、餐厅菜单上的菜谱、报纸杂志、食品包装袋等, 以此激发小学生的识字乐趣。然后, 我会让小学生进行交流和展示, 达到共同提升的目的。另外, 我还会倡导家长参与到小学生的识字教学中, 在家中将各种物品贴上标签, 标签上写上这个物品的名称, 如沙发、电脑、鱼缸等, 这样小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就能够增强很多识字量。其实, 汉字遍布生活的各个地方, 只要小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的眼睛, 就可以找到更多的汉字, 提高识字的欲望。

五、归类识字方法, 优化识字效果

在识字教学中, 小学语文教师要掌握归类的教学方法, 将具有相同偏旁或者相同字义的汉字放到一起进行教学, 这样有利于低年级小学生进行对比, 优化小学生的识字效果。比如, 讲“捕, 摸, 捡, 摔”等字时, 这些汉字都有提手旁, 也就是说它们都和手有关, 语文教师可以给小学生做出各种动作的展示, 以更好地让小学生理解汉字。再如, 讲形近字“情、晴、清、请”时, 语文教师可以引导低年级小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很快, 学生就会发现他们都具有相同的“青”。然后, 教师要让小学生知道“情”字是竖心旁, 是和心情有关的汉字, 表示喜怒哀乐等心理状态;“晴”字是日字旁, 是和太阳有关的汉字, 表示天空中无云或云很少;“清”字是三点水, 是和水有关的汉字, 表示水纯净透明, 没有杂质;“请”字是言字旁, 是和说话有关的汉字, 表示。通过这样的归类教学方式, 使低年级小学生掌握了更多的识字技巧, 也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亚玲.提高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 2013 (9) .

13.怎样进行一年级的识字教学 篇十三

新教材中,一年级的识字量大大增加,识字时间提前了,形式更灵活多样,包括儿歌、对子、谜语、谚语、数字组成的韵语、新三字经等。那么教师该怎样针对新教材、新内容,用崭新的思维和方法进行一年级的识字教学呢?

一、自己动手,在实践中学。常言道:“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学习也是这样,尤其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做生字卡片,加深学生对生字的印象。在做卡片的过程中,可以抄写,可以剪贴,也可以插图、勾花边,使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多样化的活动符合孩子喜欢动手的特点,避免了单纯抄写生字的枯燥和无聊,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学习生字是愉快的活动。可以想象,在动手制作卡片的过程中,孩子必定不断地对自己的卡片进行设计、制作、装饰、修改。在这样一个反复审美的过程中,孩子的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能力必定得到极大的提高。人手一套的生字卡便于学生在小组学习,合作学习,可以自己读,可以让同伴欣赏,也可以当小老师,拿卡片考小组的同学。可见,这小小的识字卡片真的为学生独立识字能力培养插上了翅膀。

二、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汉字的创造来源于生活,识字教学也应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生活就是一本百科全书,有生活的地方就有知识。教育小学生识字应注重重复记忆,让所学的字无数次地重现于学生眼前。只要留心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处处有字认,日积月累,天长日久,识字的数量就会与日俱增。如:上街的时候,让学生看广告、招牌、商标等来识字,过年时家家贴对联,认一认、抄一抄、记一记,留心生活处处皆学问。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事事能留心,处处能留神,识字与生活同步。

如此放开手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一旦受到鼓励和激发,就会变成孩子宝贵的学习资源,成为方法性的资源。而这些资源不仅不会遗忘,而且会随着时间的积累越来越熟练,使学生获得提高,给孩子以成功的体验。

三、互相当老师,交流识字。一个人拥有一件快乐的事,把它告诉其他人,这样世上就有许多人拥有这件快乐的事,使快乐传播延续。识字也可以这样,你认识一个,我认识一个,两个人交流,两个人就都认识了两个字,更多的人交流认识的字更多。当一回小老师,把你认识的字写在黑板上,教给其它的朋友。在家里也可以当小弟、小妹的老师,体验为师的快乐、成功的喜悦,在教与学中就多了一份快乐,多了一份进取,多了一份责任。

14.如何进行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 篇十四

如何进行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义井联校联片教研活动材料义东沟学校翟凤英

阅读是学习语文的基本环节,阅读教学在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所占的比重最大,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各种能力的重要环节。

一、“读”字当头。放手让学生去读,去感悟,去理解。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以读为本”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师的共识。在阅读教学中,安排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受到熏陶。同时,教师要学会放手。我在阅读教学中大胆尝试,放手让学生去自读,深入感受课文内容。而这一过程,我只是在必要时适当地简单引导。这样,学生不但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取了知识,同时有个别学生还提出了对文中内容的独特见解,使作者情感得到了深化,内容得到了延伸。在检测中的阅读部分,能独立完成的学生越来越多。

二、精心引导学生“多思”

引导学生“多思”和放手于学生,二者并不矛盾。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疑问,以为阅读的过程就是不断呈现疑问的过程。其实,学生在进入阅读情境中,本身就会出现一连串的疑问,但由于年龄小,阅读经验不足,可能无法把问题进行梳理,有时问题在脑海中会稍纵即逝,出现“无疑而不悟”阶段。所以教师必须要吃透教材,吃透阅读内容,善于抓住学生心理特征,精心设计疑问,真正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三、充分调动学生情感参与,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15.如何对小学中高年级进行识字教学 篇十五

那么该如何把识字教学与阅读教学有机地结合, 既提高识字效率, 又提高阅读能力呢?为此, 我根据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 结合课程改革, 对低年级识字与阅读教学的相互促进作了一些探究。

一、根据课标确定两者的关系

在我国的语文教学史上, 识字教学历来是启蒙教育阶段的一个重点。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来讲, 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郭沫若曾经说:“识字是一切探求的第一步。”但是识字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阅读, 当儿童识字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 就会有阅读的愿望和阅读的冲动。低年级段阅读教学的目标主要是“学生喜欢阅读, 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 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因此阅读是识字的凭借和载体, 教学时教师应在阅读中寻求识字的落脚点, 把生字词的教学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 让学生在情景中识字, 才能使学生理解词句、积累词语、培养阅读能力。如:在讲三年级下册《菩萨兵》一文时, 学生对“菩萨”一词理解得不是很深刻, 我就让学生回忆看过的电视片《西游记》, 想里面的菩萨是什么人物?同学们踊跃发言, 说出了很多答案, 然后, 我再根据同学们的答案进行总结:“菩萨”是指修行到了一定程度、地位仅次于佛的人。那么在这一课中“菩萨”指的是什么人呢?同学们很快说出答案:指心地善良的人。我进一步启发:心地善良的人指的是谁?学生不加思索地说:“指朱德同志和他的红军战士们。”那么, 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他们的善良呢?请同学们认真去读课文并做上记号, 通读全文后, 同学们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但是在谈自己的体会时, 我觉得同学们理解得还是不够深刻。于是, 我又让学生抓住朱德和藏胞的语言描写和行动描写, 进行精读, 细细体会, 然后再和“藏族同胞吃尽了反动军队的苦头”一句进行对比, 使学生对朱德及红军战士的善良有了进一步理解。藏胞对红军战士的感激与赞颂之情也油然而生, 使学生在理解词语的过程中, 对文本的理解得以升华。

二、把握两者的教学规律, 融会贯通

崔峦老师曾说:“认字如认人, 一回生二回熟, 三回四回是朋友。”要想让学生与生字词真正交上朋友, 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 在一个新的语境中识字。低年级学生识字量有限, 只有孩子的识字量积累到一定的程度, 他们才能进入阅读。但是如何积累就成为孩子阅读过程的一个难题。因为很大一部分孩子的兴趣度还没保持到积累足够的量时就已经“降温”了。因此“边学边读”成为维护孩子识字兴趣度的重要手段。学生在已有识字量的基础上通过课外书籍, 了解到课本上没有的有趣知识, 一个字, 两个字, 孩子们认识的字越来越多了, 认识了部分生字, 又巩固学过的字。儿歌会念了, 小故事会讲了, 童话故事会读了。因此, 一边识字, 一边阅读, 以阅读促进生字掌握, 以生字促进阅读水平的提高。

三、识字与阅读教学结合的操作模式

(一) 创设情境, 以境引字。

教师要善于通过范读、动画、游戏等形式,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学习课文。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是进行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前提, 在学生心态良好、兴趣高涨的情况下, 运用多媒体或者板书等方法出示与本课需要掌握的字词。如在教学《赶海》一课时, 我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呈现了孩子们在海滩愉快嬉戏, 捉螃蟹、捡贝壳的场面, 让学生欣赏, 接着用富有情趣的语言加以描述, 同学们情绪高涨, 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我因势利导, 根据情景出示本课词语。出示词语时并注意颜色、角度、效果的变化, 这样让学生结合情景识字解词, 产生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整体感知、自主识字。

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去阅读, 在学生对课文有了浓厚兴趣后, 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读课文或段落, 让学生在读中发现生字, 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合作、自主识字的学习氛围,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从而激起他们解决这些生字的欲望。如:教学《梅兰芳学艺》一文时, 我先让学生自由读文, 把体现了梅兰芳“勤学苦练”的相关语句画一画, 读一读;然后, 抓住重点词语“紧盯、注视”, 引导孩子理解词义。“紧盯、注视”可不是一般的看, 怎样的看才是紧盯和注视?生答:聚精会神、一动都不动地看;我又出示跳跃的彩点, 让学生把它们当成飞翔的鸽子盯着看, 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学生切实体会到:看不过来, 时间一长, 眼都花了, 头也晕了。我相机点拨, 使学生深刻理解到梅兰芳不管是严寒还是酷暑, 他每天都是这样练着。通过这个生词的学习, 学生的阅读理解、情绪体验也更加深刻了, 对文本的解读也更加透彻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师大出版社.2001 (7) .

[2]田本娜.识字教学的传承与创新[J].教育研究.2001 (3) .

[3]张卫国.小学语文用字研究[J].教育研究.1983 (5) .

[4]潘仲茗.戴汝潜.现代小学识字教育[J].科学化研究.1994.

16.浅谈如何进行低年级识字教学 篇十六

关键词:语文教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可是,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一打开课本就有大量的、抽象的识字内容。这就决定了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

一、让汉字“生动形象”些

识字本身是枯燥无味的。而这样的事物,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让学生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一定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让汉字更加“生动形象”些,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

1、动作识记法

这种方法特别适合表示动作的字。如:“蹲”字的字形比较复杂,若要学生做一个蹲下的动作,然后再出示这个字,通过认读加上学生前面做的动作,他们一定记得很牢。同样的方法还适用于“趴、推、眨”等许多表示动作的字词。

2、字谜识字法

学生们对猜字谜非常感兴趣。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教师在识字教学中可以把一些字编成谜语,让学生通过猜谜语记住生字。如学生学习“赢”字,可编成“亡口月贝凡”:学习“闪”,编成“门里面有个人”;学习“雷”,编成“大雨落到田上”:学习“全”,编成“大王头上有个人”……

3、图画记忆法

比如:教学“网”字,我是这样做的:请学生回忆看到过的网,然后画一画。不一会儿,学生画出了渔网、蜘蛛网,有的还画出了一个小男孩儿正坐在电脑前上网。不知不觉中,学生已经将“网”这个字深深地印在了脑海里。

4、故事识字法

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在识字教学中,若能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让他们通过听故事、讲故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记住生字,更能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如教学“影子”的“影”字时,把“影”字拆成“日(太阳)京(京京)乡(影子)”,编成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小朋友叫京京,他站在太阳下。地上留下了三撇(影子)。

二、到“生活中”去识字

有人说:学习的外延就等于生活的外延。因此,识字教学应该紧密地联系生活,从生活中汲取营养,多多识字。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元素,学生的校内外生活是资源开发的重要领域。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引导孩子从身边的日常生活中发现语文,感受语文,运用语文,鼓励学生随时随地自主识字。校园里,校名、校训、小学生守则、班级名、课程表、值日表、墙报、班规、宣传栏、标语……如此都是学生识字的好素材。教师应该做个有心人,经常引导学生认认这些字,日子一久,学生就由无意识到有意识地把熟悉的环境与识字结合起来。

三、激励同学互帮互学,互相检测

让优等生当小老师去帮助后进生,这样检测和被检测的同学都会得到巩固和提高。检测的内容就是自制的生字小卡片或书上的生字表。这样人人参与,大家都会有不同程度地提高。开展识字统计活动,评选“星级识字大王”。在班上公布评选识字大王的条件和方法,先由同学检测、家长检测,然后老师个别检测,并统计出每个孩子的识字数登记在他自己的书上。第一学期时,每认100个字为“一星级识字大王”,认识300个就是“三星级识字大王”,如果是490个也只算四星级,认识1000个就是叫一星级识字大王”。第二学期就是每认识200个字为一个星级,最多也只有十星级,这样便于操作。老师可以制作一些塑封的“星级”牌子颁发给学生做奖赏和标志,但是如果已经认识的字再检测时返生了,每5个字就要退掉一颗星级。这样也是人人参与,人人提高,并有竞争意识,激励学生自觉主动地用自己的识字方法反复复习巩固,既缩短纵向的差距,也缩短横向的差距,牢固地掌握汉字,终身难忘。

四、及时巩固,防止学生识字回生

低年级学生识字的主要问题是学得快,忘得也快。识字回生的现象相当普遍。其实这也是一种正常的心理过程,因为遗忘的进程是在多种因素下产生的。如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学习程度等。为了避免学生识字回生现象大量发生后难于补救,教师要适当控制识字速度,不要贪多求快,适当控制学习程度,尽量避免低度学习和过度学习,学后及时复习巩固。

上一篇:大班安全119消防日活动下一篇:超凡蜘蛛侠观后感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