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全文赏析

2024-07-11

《沁园春.长沙》全文赏析(共11篇)

1.《沁园春.长沙》全文赏析 篇一

这首词上阕写景抒情,下阕追忆往事,而以“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句,把上下阕贯串起来。从上阕的“谁主沉浮”引出了下阕的“粪土当年万户侯”和“到中流击水”的豪情壮志,突出了同学少年的峥嵘岁月,这就含蓄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正是需要这样胸怀崇高理想、敢于英勇奋斗的热血青年来肩负主宰大地的重任。

前半阕虽着重写景,却处处景中寓情。“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既是四周枫林如火的写照,又寄寓着诗人火热的革命情怀。红色象征革命,象征烈火,象征光明,“万山红遍”正是作者“星火燎原”思想的形象化表现,是对革命与祖国前途的乐观主义的憧憬。“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则是作者对自由解放的向往与追求。“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感叹,则由写景直接转入抒怀,自然带出下半阕的抒情乐章。

下半阕虽着重抒情,但也不乏情中含景之处。“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以峥嵘形容岁月,新颖,形象,将无形的不平凡的`岁月,化为一座座有形的峥嵘的山峰,给人以巍峨奇丽的崇高美。“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也是一幅奋勇进击、劈波斩浪的宏伟画面。可以说,《沁园春长沙》的崇高美,是以情为经线,景为纬线,交织而成的。它不仅使我们得到欣赏壮丽秋景的艺术享受,也使我们从诗人昂扬炽烈的革命情怀中,汲取奋发前进的信心和力量。

2.《沁园春.长沙》全文赏析 篇二

我们已学习过毛泽东同志的《沁园春·雪》,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背诵这首词。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革命家, 而且是一位伟大的诗人, 他的古诗词作品给我们留下了一份宝贵的文学遗产。下面让我们来学习他另一首词《沁园春·长沙》 (板书课题) 。

二.朗读训练 (1.播放朗读录音磁带, 提醒学生注意朗读技巧, 并用符号在课文中标注。2.分小组朗读, 读后大家评论。3.齐读。)

三.文本赏析

(一) 写作背景简介

这首词写于1925年。这一年是北伐战争开始的前一年, 农民运动在全国十几个省开展起来。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农民运动。这年10月, 他从韶山前往广州创办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 途经长沙, 重游橘子洲, 写下了这首词。

(二) 赏析上阕

(1、问:与诗人同游橘子洲的有哪些人?明确:只有诗人一个人。2、问:你是怎么知道的?明确:从“独立”一词可知。“独”, 单独之意。3、问:诗人是在什么季节游橘子洲的?明确:晚秋。4、问:你又是怎么知道的?明确:从“寒秋”一词可知。)

小结:起始三句, 点明了季节、人物和地点, 为下面的写景作了必要交代。

(1、问:下面写景, 哪个是统领词?明确:“看”。2、问:诗人在橘子洲看到了什么?明确: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3、问:你觉得写景这几句, 哪些词用得好?为什么?明确:“万”字用得好, 写出了山之多;“遍”字用得好, 写出了红之广;“尽”字用得好, 写出了山林高高低低、重重叠叠的样子;“染”字用得好, 写出了经霜枫叶颜色的绚烂;“漫”字用得好, 写出了江面的宽阔;“透”字用得好好, 写出了江水的清澈;“百”字用得好, 写出了船之多;“争”字用得好, 写出了万船竞发、力争上游的情景;“击”字用得好, 写出了雄鹰搏击长空的矫健勇猛的雄姿;“翔”字用得好, 写出了鱼在水中游弋的轻快敏捷的神态。) (板书这十个字)

深入探究:

1、问:

请用别的词来替换“击”和“翔”, 然后思考回答:是原词用得好, 还是换上去的词好?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回答。明确:可用“飞”替换“击”, 可用“游”替换“翔”。但都不如原词好, “飞”只表明雄鹰在空中扇动翅膀, 不能表现雄鹰在翱翔时的矫健勇猛;“游”只表明鱼在水里活动, 不能表现其游弋时的轻快敏捷。)

2、问:从以上的赏析可看出诗人的用词有何特点?

(学生讨论后回答。明确:用词精当、形象, 富有表现力。) (板书用词特点)

小结:诗人的用词启示我们:写诗、作文要讲究用词, 要选择最理想的词语。

释疑解难:

问:秋天是个萧条、伤感的季节:落叶纷纷, 草木凋零, 鸿雁哀鸣……然而诗人却不写这些, 而是选择充满生机、活力的景物来写, 这是为什么?

讲解:诗人的气质、胸怀、思想境界不同, 抒发的感情和选取的客观景物就不同。曹操是个大英雄, 他的理想是建功立业, 统一天下, 故他笔下的秋景是“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描绘的是一副壮阔的沧海图。马致远是个仕途失意的文人, 长期漂泊在外, 羁旅行役, 故他笔下的秋景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青年时代的毛泽东, 意气风发, 豪情满怀, 故他不写落叶、败草, 而选取那些充满生机的景物写, 这说明诗人的思想感情与所描写的景物密切相关。

小结:以上写景, 描绘了美丽壮观的湘江秋景, 但又不是单纯写景, 诗人奋发向上的豪情融于其中, 景中含情。

问:以上的写景, 有什么作用?

(明确:为下面的抒情烘托背景, 营造气氛。)

讲解“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几句, 承上面的写景直抒胸臆。诗人面对这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 怎能不心潮澎湃, 思绪万千?广阔无垠的大地啊, 谁是你命运的真正主宰呢?其中暗含着中国的命运由我们革命青年来主宰之意。可见青年时代的毛泽东胸怀阔大, 抱负不凡。

总结:上阕写景, 是情中景;并即景抒情, 提出了苍茫大地 (中国的命运) 由谁来主宰的问题。 (板书总结)

3.《沁园春.长沙》全文赏析 篇三

摘 要:“三美”原则是许渊冲先生基于他多年的翻译心得及借鉴前人研究成果提出来的文学翻译本体论,也是他翻译诗学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三美”对毛泽东诗词翻译意义重大,以毛泽东早期创作的诗词代表《沁园春·长沙》为例,尝试从意美、音美、形美三个角度对其两译本进行评析,旨在揭示该理论对毛泽东诗词翻译实践的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三美;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长沙》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9-0140-03

一、引言

毛泽东既是一位旷世伟人,也是一位天才诗人[1]。其古典文学造诣颇深,一生共创作诗词129首。毛泽东诗词气魄豪迈,语言精美,意象丰富,是中国诗坛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华之瑰宝。毛泽东诗词创作是他曲折的人生阅历和戎马生涯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折射出他独特的心路历程和中国革命坎坷而光辉的历史,具有重大的文献价值。郭沫若曾在《满江红·读毛泽东诗词》中如下评价毛诗:“经纶外、诗词余事,泰山北斗。”也曾有外国友人以“一个诗人赢得了一个新中国”来称赞毛泽东及其诗词[2]。的确,毛泽东诗词影响深远,吸引着众多中外译者。

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自文字至文章》中用“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来形容写文章。许渊冲先生把这个理论运动到文学翻译中,尤其是诗歌翻译,提出了译诗的“三美”论,该理论是他翻译诗学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张译者要尽可能传达原作的意美、音美和形美,强调必须把意美放在首位,然后是音美,最后是形美,决不能本末倒置[3]。“三美”原则对毛泽东诗词翻译及其研究意义重大,以《沁园春·长沙》(以下简称《长沙》)为例,尝试从意美、音美、形美三个角度对其两个英译本进行评析,旨在揭示“三美”对毛泽东诗词翻译实践的重要指导意义。

二、《长沙》原文及两译本介绍

《长沙》写于1925年,最早发表在1957年1月号《诗刊》上,是毛泽东早期创作的诗词代表。这是一篇“游故地而观秋景、忆同窗而思往事、励斗志而抒豪情”[4]的壮丽篇章,整首词闪烁着一代青年革命者崇高心灵的美光芒。该词格律对仗精工,音韵铿锵圆畅,读来一股豪迈之气。将毛主席这样一首经典诗词译成英文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许渊冲和李正栓两位学者既是学贯中西的著名学者,也是中国译坛声名显赫的译诗老将,他们凭借各自雄厚的语言功底,将其译成英文。为方便评析,现将《长沙》及其两译本抄录如下: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廖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5]

许译:

CHANGSHA

Tune: “SPRING IN A PLEASURE GARDEN”

In autumn cold alone stand I/Of Orange Islet at the head/Where River Xiang northward goes by/I see hill on hill all in red/And wood on wood in a deep dye/The river green down to the bed/In speed a hundred barges vie/Far and wide eagles cleave the blue/Up and down fish in shallows glide/All creatures strive for freedom under frosty skies/Lost in immensity, I wonder who/Upon this boundless earth, decide All beings fall and rise.

With many friends I oft came here/How thick with salient days the bygone times appear/When, students in the flower of our age/Our spirit bright was at its height/Full of the scholars noble rage/We criticized with all our might/Pointing to stream and hill/Writing in blame or praise/We treatd like dirt all mighty lords of olden days/Do you remember still/Swimming mid-stream, we struck waves to impede/That boats which passed at flying speed [6]?

李译

Qin Yuan Chun

(Changsha)

In cold autumn stand I/River Xiang northward flowing/The Islet of Orange being passed by/All the hills are in red/Woods looked dyed/All green is the river/Boats vie to overtake one another/Eagles fly in high sky/Fish glide in shallow water/All creatures vie for freedom in frosty sky/Sighing over the vastness/I ask the earth and sky/Who will lord over the world?

Oft with many friends I came traveling/How many good days of the past/So young were we then/In our best years of life/With spirits like a scholar/Talking with all our power/Pointing to river and hill/Writing with good skill/Treating past lords as dunghill/Still remember/We struck waves in mid-stream/To stop speeding boats[7]!

三、“三美”原则之再现

“三美”是诗歌翻译的本体论,也是翻译的最高境界。具体来说“三美”就是主张译诗要像原诗一样能感动读者之心,即意美;要像原诗一样有悦耳的韵律,即音美;还要尽可能保持原诗的形式,这是形美。许渊冲先生早在1997年《再谈陶诗英译》一文中就谈到“三美”之间的关系:意美,是最重要的;音美,是次要的;形美,是更次要的。也就是说,不仅要在传达原文“意美”的前提下,尽可能传达原文的“音美”,而且还要在传达原文“意美”和“音美”的前提下,尽可能传达原文的“形美”;努力做到三美齐备。如果三者不能得兼,可以放弃“形似”和“音似”,但要尽可能传达原文的“意美”和“音美”[8]。

(一)意美之再现

作为我国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诗词非常注重营造意象。曾有学者把诗的“形”与“音”比作人的骨架和血肉,而“意”则为诗的灵魂[9]。意象是诗词的灵魂和精粹,是译文再现原诗并保持活力的重要基石,也是诗歌翻译的根本所在。在诗词翻译中,译者必须结合诗词的文化背景来进行语言的转换,不仅要在格式上对仗精工,最重要的,还要保持原词特有的韵味和神采以及其中要表达的深厚含义。《长沙》这首词意象丰富,在意象中又蕴含着审美,文化味很浓,将原词中的意象进行英语传递颇有难度,对译者要求极高。

原词一开始用“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把读者置于一个高远的深秋意境之中。远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近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仰视“鹰击长空”,俯瞰“鱼翔浅底”。短短的几句诗,就活灵活现地给读者呈现出一幅绚丽多彩的江南秋景图,意象之美,让人叹为观止。

“漫江碧透”这一句,许译、李译均用了“green”一词,想必两个译文都借用了“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意境[10]。原词中用了一个“透”字可谓新颖而传神,使人仿佛见到秋日澄澈、晶莹碧绿的湘江。在“透”字的译法上,许译为“green down to the bed”,李译用“All green is the river”来表达,尽管两译本用词有别,但效果上却是殊途同归,富于动态感和立体感,意境悠长,留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

诗歌是最精妙最凝练的语言艺术。“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就说明古人非常讲究练字。诗句“鹰击长空”中一个“击”字,生动地描绘出了雄鹰展翅,搏击万里云天的威猛之势。许译选用“cleave”一词,好多学者称赞妙不可言[11],该词极其传神地刻画出一幅雄鹰乘风鼓翼、撕裂长空的画面,也将诗人少年时的凌云壮志恰到好处地呈现了出来,与原词的意美相得益彰。

“廖廓”一词最早源自《广雅》一书,“廖”是“空也”,“廓”为“深也”之意[12]。“怅廖廓”这一句,许译采取意译,译文中的“lost in immensity”与原词中“怅然若失”的意味巧妙呼应,准确地表达了词意,传达了原词的意象美。“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句抒发的是青年毛泽东对祖国锦绣河山的热爱以及敢于为天下苍生之命运,中华民族之前途担当的伟大情怀。“沉浮”真正含义是:“到底应该由谁来主宰人民的命运、国运的兴衰呢?”,李译“Who will lord over the world?”恰到好处地将原词的意旨和气势呈现了出来。

(二)音美之再现

古人云“诗为乐心,声为乐体”[13]然而“每种语言都各自独特的韵律”[14]。以拼音文字为特征的汉语诗歌和以音节为特征的英语诗歌在韵律上相差甚远,二者之间的差异对古诗英译时音美的再现构成巨大的挑战。众所周知,诗词是一种精妙的语言艺术,音节和韵律是其语言艺术的最高体现,没有音节和韵律之美,诗的魅力则减损一半。同理,在翻译诗词的过程中,有些音韵格律方面的宝贵遗产是译者必须小心维护的底线[15]。许译和李译都从韵律方面努力再现《长沙》原词之音美。

整体来看,《长沙》这首词分上、下两阙,格调开阔,多为四言短句,属一韵到底的长调。全词第一句和每组的最后一句都压同一韵/ou/。上阕押韵为:“头”“流”“由”“浮”;原文中“秋”和“头”隔行押韵,“遍”和“染”,“透”和“流”是两行一韵,“由”和“浮”是在最后一行押韵。下阕开头两个独立句子押尾韵“游”和“稠”,接下来也分别押尾韵“遒”“侯”“否”“舟”。

许译上阕第一组的押韵方法与原词相同(aba);第二组是四行隔行押韵(caca);第三、四组是一种形式上较为灵活的三行体,均为daa,3-4-3-4。韵脚分别为I/ by/dye/vie/glide/skies/rise(第1、3、5、7、9、10、12行)。下阕的译文形式如下:a/a/bcbc/deb/dee/即1-1-4-3-3,押韵为head/red/bed(第2、4、6行),blue/who(第8、11行)。下阕押尾韵为here/appear(第1、2行),age/rage/praise/days(第3、5、8、9行),height/might(第4、6行)。李译的韵律相对自由,上阕采用的是aba/aacc/aca/dad/,即3-4-3-3。比如,I/by(第1、3行),red/dyed(第4、5行),river/another(第6、7行)等。下阕采用的是b/d/aacc/eee/cef/即1-1-4-3-3,比如hill/skill/dunghill(第7、8、9行)等。

除了尾韵的使用,两译本都不同程度地通过诗行内头韵、元韵和辅韵的妙用来增添译文的音美。头韵方面,如许译中的deep-dye(第5行),freedom-frosty(第10行),dirt-days(第22行),swimming-struck(第24行)等,李译中的第10行freedom - frosty,第25行stop-speeding。元韵方面,如许译中的eagles-cleave(第8行),strive-skies(第10行),bright-height(第17行),blame-praise(第21行)等,李译中的第5行woods- looked,第7行boats -overtake,第8行fly -sky。辅韵方面,许译中的deep-dye(第5行),freedom- frosty(第10行),dirt-days(第22行),swimming-struck(第24行)等,李译中的第10行freedom - frosty,第25行stop- speeding等。

以上看出,两译本都别出心裁,努力和原词的韵律保持一致,通过朗朗上口的韵律来再现原词之音美。

(三)形美之再现

作为我国独特的文学体裁,诗词最为明显的特征是形美。为了对《长沙》及两译本的形美有个更加直观的认识,笔者用表格的形式从字数、行数、句数三个方面将其进行了呈现(见表1)。

从字数来看,原词共114字,许译为166字,李译为130字,相比之下,李译较为凝练,与原词最为形似。中国诗歌的诗行数目在意义和情感表达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从行数来看,许译和李译都严格与原词保持一致,做到形似。从句数来看,原词共21小句,许译为18,李译为20,均十分接近原词。通常情况下,要想使英译文的诗行数与原作达到一致相对比较容易,但要想让译文中各个小句的长度与原诗也保持一致,可以说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汉字表意的精炼程度远超英语词汇。从两译本的字、行、句数来看,李译和许译均忠实于原作,保持原词风貌,追求“形似”;尤其是李译,完全保留了原词的行数特征而且平均每行长短与原词也最接近,足见译者追求“形美”之匠心独运。

除了结构上追求形美,在诗行的翻译中,两译本也都在追求“意美”和“音美”的前提下兼顾到了“形美”,如诗句“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中,原词均为四言格式,对仗工整。许译在形式上处理成八音节四音步,将“万山”译为“hill on hill”,将“层林”译为“wood on wood”,传达了原文对仗之形美。

四、小结

在诗词中,形式与意义达到了最大程度的融合;为此,诗词的可译性经常遭到质疑[16]。我们知道,汉英两种语言在韵律上相差甚远,要想做到等价互译是非常难的,我们只能在法度之下灵活变通才具有可行性[17]。通过从“三美”视角对《长沙》的两译本进行赏析后,我们发现诗词翻译对译者的要求非常之高。许渊冲和李正栓两位学者均凭着扎实的中英语言功底和精妙的翻译策略,最大程度地再现了原诗的意美、音美与形美。作为后学者,之所以撰写这篇拙文,旨在揭示“三美”对毛泽东诗词翻译实践的重要指导意义,同时也希望为对毛泽东诗词翻译的进一步研究和相关实践有所借鉴。

参考文献:

〔1〕罗斯.特里尔.毛泽东传[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

〔2〕臧克家.毛泽东诗词鉴赏(增订二版)[M].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05.1.

〔3〕许渊冲.美化之艺术[J].中国翻译,1998(04):46-49.

〔4〕刘明东.《沁园春·长沙》的生态视角分析[J].美与时代(上),2011(01):27-29.

〔5〕张仲举.毛泽东诗词全集译注[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2.

〔6〕许渊冲.精选毛泽东诗词与诗意画:汉英对照[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16-18.

〔7〕李正栓.毛泽东诗词精选(汉英对照读本)[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11-13.

〔8〕许渊冲.再谈陶诗英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7:46-48.

〔9〕刘肖杉.《红楼梦》中《葬花吟》两英译文比读与赏析[J].外语教学,2007(5):91-94.

〔10〕〔11〕熊德米.诗无达枯 译尽其能——评毛泽东词《沁园春·长沙》五种英译本[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5(05):66-72.

〔12〕辞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664.

〔13〕刘勰.文心雕龙注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58.

〔14〕吕叔湘,许渊冲.中诗英译比录[M].香港:三联书店,1998.39

〔15〕辜正坤.世纪性诗歌翻译误区探讨与对策[J].中国翻译,2015(03):75-81.

〔16〕曹丹红.诗意是翻译中不会失去的东西——兼评伊夫·博纳富瓦的翻译诗学[J].外语教学,2015(06):93-98.

〔17〕刘泽权,张丹丹.基于语料库的毛泽东诗词三个英译本对比分析[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05):69-74.

4.《沁园春·长沙》赏析 篇四

写景:山、林、江、舸、鹰、鱼、万类

抒情:怅、问

下阕:回忆抒情[巧妙作答]

总结:

1、思路清晰构思巧妙

2、用词精当意境深远

八、教学反思

这节课进行的比较流畅,按照由课内到课外的思路进行延伸,我最满意的地方就是对意象的讲解,到意境的感悟,到诗歌感情的流畅分析,学生的学习达到预期目标,如果有遗憾,就是在扩展到抒情方式就更好,点一下借景抒情,课堂上有学生把意象理解偏颇的地方,我说通过词性来判断,意象都是名词。如果重新学习,我会加入抒情方式的讲解。

★ 沁园春长沙赏析

★ 沁园春 长沙 赏析

★ 沁园春 长沙读后感

★ 《沁园春·长沙》原文

★ 沁园春长沙读后感

★ 沁园春长沙教案

★ 《沁园春长沙》朗诵

★ 沁园春长沙课堂实录

★ 沁园春 长沙 翻译

5.沁园春 长沙 篇五

毛泽东 1925年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注释】

沁园春:词牌名,由东汉的沁水公主园得名。橘子洲:在长沙附近的湘江中。舸(ge3):大船。

同学少年:毛泽东于一九一三年至一九一八年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一九一八年毛和萧瑜、蔡和森等组织新民学会,开始了他早期的政治活动。

遒(qiu2):强劲。遏(e4):阻止。【背景】

这首词写于1925年深秋。大约是在毛泽东同志离开湖南前往当时革命活动的中心广州时所写的。毛泽东同志从1911至1925年,曾数度在长沙学习、工作和从事革命活动。这期间,国内外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如辛亥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等,都是影响世界形势的巨大变革。

【赏析】

在我国的诗史上,第一个大量描绘自然美,并把对自然美的描绘对国家和人民的命运的关切结合起来的诗人是屈原。这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优良传统。毛泽东的诗词继承了这个优良传统。他善于把自然美与社会美融为一体,通过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自然美的艺术性象,表现出社会美的内容。特别是本诗的最后三句,以设问结尾,巧妙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正像当年中流击水那样,勇敢地投身到革命的风浪中,急流勇进。

这首词上半阕着重写景。“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一开始,作者便把自己置于秋水长天的广阔背景之中。同时也把读者带进了一个高远的深秋境界里。远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作者不仅看到了眼前岳麓山的枫林,也可能联想到了北京香山的黄栌,和祖国无数山岳中由绿变红的乌柏、水杉、槭树、槲树、黄连木„„那一重重山,一层层树,让自然之神彩笔一抹,晕染得一片嫣红,比二月笑放的春花还要艳丽,比六月飘舞的彩霞更加瑰奇。近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秋水澄澈,秋江碧波,脚下的湘江,在秋天更加清澈晶莹,如碧绿的翡翠,如透明的水晶。江面上,千帆竞发,百舸争渡,静中有动,生气勃勃。仰视,“鹰击长空”,万里无云的秋空,雄鹰奋振健羽,自由飞翔。俯瞰,“鱼翔浅底”,因透明而清浅见底的江里,鱼群摆动鳍尾,任意遨游。作者以短短四句诗,描绘出一幅立体的寥廓万里、绚丽多彩的江南秋景,宛如当代著名的岭南画派大家关山月浓墨重彩的彩墨山水图。不愧为“驱山走海置眼前”(李白《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咫尺应须论万里”(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的大手笔。它与作者的另一首词《沁园春雪》所描绘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均是古典诗词中前所未有的雄奇伟丽的全景式风景画。“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作者想起曾和当年的同学和朋友,在橘子洲一带散步,游泳,畅论天下大事的情景,回忆起那一段难忘的峥嵘岁月。这首词写于1925年深秋。大约是在毛泽东同志离开湖南前往当时革命活动的中心广州时所写的。这期间,国内外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如辛亥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等。这样的岁月,如历史群山中耸峙的一座又一座峥嵘的高峰。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在这峥嵘岁月里,作者和他的同学如蔡和森、何叔衡、张昆弟等立志救国的知识青年,正值青春年少,神采飞扬,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热情奔放。诗人巧妙地化用了《庄子 田子方》中“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的意境,来形容新时代的青年从旧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自由奔放的胸襟。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这是对“峥嵘岁月”“挥斥方遒”的进一步具体化。面对“万山红遍”的美景,他们既赞叹锦绣河山的壮美,又悲愤大好河山的沉沦。于是,发表激浊扬清的文章,抨击黑暗,宣扬真理,鄙视当时的“万户侯”——军阀如粪土。在这一时期,毛泽东同志在长沙组织了湖南学生联合会、新民学会,开办了平民夜校、文化书社和湖南自修大学,参加了反对袁世凯称帝、领导了驱逐张敬尧等军阀的活动。特别是创办《湘江评论》,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为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湖南地区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这些既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具体内容,又是写作这首词的时代背景。了解这个背景,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体会词中闪耀着的革命者崇高心灵的美的光芒。“少年心事当拿云。”(李贺《致酒行》)诗人和同伴们的拿云心事,从“携来百侣曾游”到“粪土当年万户侯”,可说是直抒胸臆,尽情倾吐,如长江大河,滔滔而下,气势磅礴,痛快淋漓。在结尾时“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则是采取象征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凌云壮志。

“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一种解释认为“击水”为游泳,在激流中奋臂划水,掀起的浪花甚至阻挡了飞速前进的船舶。我总感觉这一意境与作者赞扬“百舸争流”的精神不太符合。我倾向于“中流击水”即“中流击楫”的转化。《晋书 祖逖传》:祖逖“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后来“中流击楫”就成了立誓复兴祖国的代词。在这里正表示诗人要在新时代的大潮里,乘风破浪,鼓桨前进,立誓振兴中华的壮志豪情。使人读后仿佛听到了一颗爱国爱民的赤心,在怦怦跃动,从而感受到一种伟大胸怀所反映出的崇高美。

我国古典诗词的艺术表现手法,很讲究情与景的交融。刘勰说:“繁采寡情,味之必淡。”(《文心雕龙》)谢榛说:“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以数言而统万形,元气浑成,其浩无涯矣。”(《四溟诗话》)这首词较好地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前半阕虽着重写景,却处处景中寓情。“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既是四周枫林如火的写照,又寄寓着诗人火热的革命情怀。红色象征革命,象征烈火,象征光明,“万山红遍”正是作者“星火燎原”思想的形象化表现,是对革命与祖国前途的乐观主义的憧憬。“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则是作者对自由解放的向往与追求。“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感叹,则由写景直接转入抒怀,自然带出下半阕的抒情乐章。

6.《沁园春 ● 长沙》 篇六

因为是诗歌单元,所以我先找了一些比较经典的爱情诗,比如舒婷的《致橡树》、席慕容的《一棵开花的树》等,并布置学生把这些诗改写成抒情散文,同时学生也尝试自己写写诗,因为是爱情诗,所以学生一下子就对诗歌产生了兴趣,也对语文学习更感兴趣了。

接着我就把学生分成小组,收集有关描写秋的诗歌,然后过渡到《沁园春・长沙》。我有意引入较多的有关秋景的诗句,与学生一起诵读、品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不管从哪个角度看,分析、鉴赏都必须建立在学生读懂诗词的基础之上。

由此,我采用诵读方式,帮学生疏通字词,解决词意,让学生对本词先有一个整体的感觉。再次,在诗词中,景与情是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的,即景是情的肌肤,是可感,可亲的;情是景的灵魂,是轻灵,飘渺的。因此,解读诗词的捷径就是从赏景入手,进而把握诗情画意,进而了解作者。

7.《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篇七

1.幻灯片展示青年毛泽东的照片一桢。

2.请同学说一说你心中的毛泽东。(学生主要了解其军事、政治上的成就)

3.师补充: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领袖,人民心中的“红太阳”,而且是个优秀的书法家、诗人。他的“毛体”书法,气韵生动,豪气冲天(出示《沁园春·长沙》手迹)。他的诗句更是脍炙人口。我来说上句,请同学们对下句。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以上这些诗词,让我们对毛泽东的风格有一个整体认识,就是豪放。毛泽东自己也说过:“我的兴趣偏于豪放。”今天我们来学习《沁园春·长沙》,更具体深入地感受一下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

[说明]第一,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强调了预习的重要性;第二,导入设计比较活泼,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第三,使学生对作者及其作品有个感性的认识和初步的感受。

(二)诵读

学生先自由诵读《沁园春·长沙》,再请2生个别朗读,充分演绎自己对本词情感的体会。最后听录音朗读。

[说明]自由朗读可解决词意,个别朗读可展示个人风采,调动积极性,录音朗读后让生对比己之不足,师可相机指导诵读。

(三)整体把握《沁园春·长沙》

1.《沁园春·长沙》描写抒情主人公的活动,主要用了哪几个动词?

明确:立、看、怅、问、忆、记。

2.从内容上看,一个“看”字,引出景物,一个“忆”字,引出叙事,一个“问”字,引出抒情。请具体说说所“看”之景,所“忆”之事,所“抒”之情是什么?(生品读思考后个别回答)

明确:(1)所“看”之景是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景。

生个别回答,同时马上追问:你由哪些内容得出“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等特点?生会以诗句“看万山红遍……万类霜天竞自由”来作答。再追问:你可否将这几句具体品赏一番?生会渐次品赏各句意象所表现的生机与气势,如点出“万山、层林、漫江”等意象的宏伟壮阔,“红遍、尽染、碧透”的色彩绚烂、生机盎然,“击” 的搏击长空、矫健有力,“翔”的自由自在、任意遨游等等各处。此生若有疏漏,可由其他学生补充或师生共同补充。

由此引入本段所写秋景和古人笔下秋景不同情调的对比,使学生了解毛泽东博大的胸怀和昂扬的革命精神: 古人有“悲哉,秋之为气也”、“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的秋景描写,萧瑟惨淡,情调悲凉低沉。毛泽东笔下的秋景则生机盎然。“景语皆情语”,作者笔下的秋景,实乃作者博大的心胸,昂扬乐观的革命精神的体现。

(2)所“抒”之情是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

可先让生试译“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句,可知此句是问谁来主宰国家民族的命运,稍作引申即可得出结论。师再问“谁来主沉浮,本词中有无回答”,引出学生对所忆之事中“同学少年”的注意。

(3)所“忆”之事是正当青春年少的同学少年以天下为己任、忙碌积极的战斗生活。

可让生概括此处同学少年的行动特点,如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敢于改造旧世界等。此处幻灯出示毛泽东青年时期在长沙求学时的相关事迹:在长沙第一师范学习和工作时,常与蔡和森、何叔衡等立志救国的知识青年一道积极从事革命活动。他们在长沙组织了“新民学会”,创办了《湘江评论》;1915年5月,袁世凯接受了日本企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毛泽东印发了反袁文章;1919年至1920年,毛泽东和何叔衡等领导了湖南人民驱逐反动军阀张敬尧的斗争,接着又向湖南军阀谭延闿、赵恒惕展开英勇斗争……

师点拨:正是这样的同学少年可主苍茫大地之沉浮,非常含蓄地回答了上阙的问题。

由上可知,本词写景、叙事、抒情浑然一体、水乳交融。

生齐读,体会特点。(教师诵读指导:上阙“看”字和下阙“恰”字都是领字,两字后要稍顿,突出领字作用。“看”字所控7句要读得抑扬顿挫,充满兴奋喜悦之情,“万类霜天竞自由”要读出彻悟、慨叹之情。“恰”字所控7句要读得激昂慷慨,充满自信,语速稍快)

[说明]第一,这些动词具有贯穿全词线索的作用。通过内容讲述,使学生大体上能理解本词内容。第二,上阕与下阕分别以写景与叙述为主,同时又融抒情,第二问有助于学生提高概括能力,把握诗歌思路和诗歌主旨,并通过教师的追问使学生把握由多个意象组合而营造的意境,从而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四)赏析意境

1.什么是意境?

幻灯展示两段文字:

(1)意境是:“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辞海》1999缩印本第2453页)

(2)什么是意境?……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景。(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由此可见,意境形成有两个基本条件:

(1)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意象、画面、场景。

(2)我们能从这个意象、画面、场景中感受到有一种情绪感受在弥漫。

2.幻灯展示写秋景的诗句:

(1)霜叶红于二月花;

(2)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3)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同桌互相讨论,试以一例进行说明。

明确:

如“霜叶红于二月花”句。每个季节都有最美的景色。如春花、夏荷、秋月、冬雪。如李后主“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句充分地表达了惜花的情。杜牧诗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染红的秋叶,比春花更红、更艳、更美的秋叶,由此我们可感受到诗人对秋叶的喜爱。景物里充满着诗人的情趣,而诗人的情感也在景物上得到了体现。

如“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段。“多情自古伤别离,更哪堪冷落清秋节。”在往十里长亭的路上,莺莺怀着伤感看着一路风景,唱出这支动人心弦的曲子[端正好]。“碧云天”,是说天高云淡,寥廓苍茫,令人无端生出孤独渺小之感。“黄花地”,满地菊堆,写出了无心摘花的郁闷,借此透露了惜别的情怀。“西风紧”,西风瑟瑟,使人感到一阵寒意和凄凉。“北雁南飞”,每逢秋季,雁就从北方飞向南方避寒过冬,而张生就要北上。这种对比,更衬托了莺莺的离愁。“霜林醉”,满川红叶,不失为一种美景,杜牧就有“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赞词,可是当莺莺面对那一片霜林,生出怎样的感受呢?在她看来,红红的枫林是她伤心的血泪染红的。这就是移情于景。在[端正好]里,秋日的天空、秋花、秋风、秋雁、秋林,每一个意象都充分地表现了愁绪,五个意象就像电影蒙太奇一样拼合在一起,就更加有力的表现了令人黯然的离愁别绪,更强烈地渲染了阔远萧瑟的悲凉意境,秋景瑟瑟,离情依依,情景交融,意境优美。

3.赏析《沁园春·长沙》 的意境。要求:

(1)描述呈现的秋景

同学们以“我看见……”为开头,描述秋景。

(2)概括:景物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沁园春·长沙》通过山红水绿等静景的色彩美和动态的雄壮美反映了色彩绚丽、生机勃勃的秋景。

(3)结合背景,体味情绪

明确:《沁园春·长沙》描画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生机勃勃的景象,与毛泽东积极向上、昂扬奋进的立意契合。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期间,重游橘子洲,写下这首词。青年时代的毛泽东有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胸怀和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所以他的诗词充满豪情壮志,笔下的秋景也绚烂多彩,充满生机。

[说明]第一,由景到情,情景交融,使学生掌握毛泽东词意境的特点和赏析意境的方法;第二,通过创作背景的介绍,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的主旨,体会作者的革命精神;第三,让学生通过比较,理解毛泽东诗词的艺术特点。

(五)课堂总结

1.请同学们以“《沁园春·长沙》赏析”为副标题,给它拟一个正标题。

2.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题目,可以进行比较。

3.布置作业:以所拟的标题为题,写一篇短小评论。

[说明]第一,可以反馈教学目标实现的情况;第二,比较学生的答案可形成交流互动;第三,每人都为课外作文确定一个主题。

8.《沁园春•长沙》学案 篇八

备课人:高一语文组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词的常识,掌握词的诵读技巧。

2、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壮阔深沉的意境,感受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培养诗词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合作学习,把握词的内容和写作思路,揣摩词中的意象,体会词的意境。

2、探究与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品味、赏析诗词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词的魅力,感受青年毛泽东的伟人情怀,感受词人豪放雄奇的风格。

学习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训练把握词中的意象,赏析诗句的表现力。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鉴赏诗词的方法,训练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第一课时

预习资料

学生自学指导:

查找毛泽东及词的相关资料,掌握文学常识及写作背景,并填空。

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字______,笔名______,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著作有《毛泽东选集》五卷,其中《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都是重要篇章。其他已公开发表的著作有《毛泽东书信选集》《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和《毛泽东诗词选》等。

文体知识:

词,兴于______,流行于______,是一种和乐可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起初时称“曲子”“杂曲子”和“曲子词”,后来也称作“乐府”“长短句”“诗余”。其特点是“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______,它决定词的______、______和______。

词以字数多少可以分为______(58字以内)、______(58到90字)、______(91字以上)。

词的流派可以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其作品分别表现出不同的风格。________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作家________、________等。________作品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多写个人遭际,男女恋情,也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代表词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背景链接:

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写下这首词。据《湖南全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日刊》载:“毛先生泽东……去岁回湘养疴,曾于湘潭衡山一带,从事农民运动……后为赵恒惕所知,谋置先生于死地。先生闻讯,间道人粤。”

新课导入

一、学一学:(我非常聪明)

1、字音字形

沁()园春百舸()怅寥廓()

携()来百侣()峥嵘()方遒()

浪遏()飞舟

2、多音辨析

曾经______

中心______

数字______

曾祖父______

中毒______

数典忘祖______

数见不鲜______

3、相似辨形

沁______舸______寥______

泌______

坷______

廖______

漫______

遏______

惆______

谩______

竭______

稠______

词语集释

寥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苍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峥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风华正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义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挥斥方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点江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一、议一议:(我潜力无穷)

1、学习词的前三句

a、疏通大意

b、调整词序

c、初步感受词人形象

2、赏析写景句讨论:

写了哪些景?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从中感受到词人怎样的情感态度?

a、意象:

b、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描绘的?

c、哪些词具有表现力?

d、诗人描绘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e、词的寒秋景物有无过去一般旧诗词中的那种肃杀、感伤的“悲秋”情调?

3、学习直接抒发作者豪迈情感的句子.诗人面对美丽壮观的寒秋图,想到了什么?(最后三句)

a、大意是:

b、想到了?

二、讲一讲:(我特别自信)

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学习讲解下阕的几个问题:

a、“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b、“峥嵘岁月稠”在文中具体表现在哪里?

三、练一练:(我定会成功)

1、赏析最后三句

第三课时

一、诵读文本,理清思路

1、根据节奏提示,齐读。

2、学生个别朗读,看谁读的好

3、词的上下阕各写了什么?

上阕:

下阕:

二、整体感知

这首词分为上下两阙。上阙重写景,描绘了美丽壮阔的湘江的深秋景色,并且即景抒情,提出了国家命运由谁来主宰的问题。下阕重抒情,通过回忆,形象地概括了早期共产主义战士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艺术的回答了“谁主沉浮”这一问题。

这首词一扫过去旧诗词里的那种肃杀、感伤的“悲秋”情调,词人笔下的秋景是活泼美好的。对壮丽河山的描写,不仅抒发了词人热爱祖国的情感,也表现出了词人强烈的革命精神。

图解课文

--

独立寒秋图:交待______、______、______

远眺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态

--

湘江秋景图近观______________

万类霜天

______________

竞自由

景中寓情

仰视

______________

____态

情中显志

俯瞰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峥嵘岁月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忆旧言志

中流击水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总结收获:

本篇课文你的收获是什么?

四、布置作业

1、请找出词中表现力强的词语,并赏析。

2、背诵全词。

课堂检测:

1、积累名句。

(1)看万山红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百舸争流。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主沉浮?

(3)恰同学少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踏遍青山人未老,______________________。《清平乐 会昌》

(5)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物长宜放眼量。《七律 和柳亚子先生》

(6)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沁园春 雪》

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词又称诗余、长短句、乐府,约开始于南朝,定形于晚唐,盛行于宋朝。

B、按照词的风格,词人可以分为两大派别,一派是以苏东坡、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一派是以柳永、姜夔为代表的婉约派。

C、《沁园春•长沙》中,“沁园春”为词牌,“长沙”为词题。

D、因为词的句子长短不一,因此不再讲究格律,比较自由。

3、下列语句朗读节奏错误的一项是()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C、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D、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4、下面诗句重读标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恰同学少年 B、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C、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D、粪土当年万户侯

5、下列句子不是具体描写深秋景物的一项是()

A、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B、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C、漫江碧透 D、万类霜天竞自由

6、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沁园春•长沙》开头三句就点明了时令、地点、特定的情景,突出了词人卓然独立、深沉思索的形象。

B、词中描写了大自然一切生物在深秋争相蓬勃发展,过着自由自在生活的情景,这是托物言志的写法。

9.沁园春长沙教案 篇九

常平中学

侯艳教学目标:

1、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壮阔深沉的意境,培养诗歌的鉴赏能力。

2、理解思想情感,感受毛泽东博大的情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

教学重点难点:

品味关键词语,把握词中描绘的意象,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方法:探讨、鉴赏(配以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提到深秋,人们往往想到的是秋天的萧瑟。如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如被尊为秋思之祖的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那么,当毛泽东独立于寒秋之中,深情眺望,又会生发怎样的感慨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沁园春·长沙》!

二、作者、背景简介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笔名子任,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卓越的领导者,政治家、军事家。

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农民运动正蓬勃发展。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创建了湖南第一个党支部——韶山支部。这年深秋,毛泽东从韶山前往广州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途径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如画的秋景和大好的革命形势,回忆往昔的战斗岁月,不禁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词。

三、诵读感知,把握内容

1、听范读。

2、生齐读,熟悉内容。

四、品读鉴赏

(一)探究鉴赏上片:

1、品味前三句,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伟人形象?(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评价。)明确:深情凝望 默默沉思 胸怀大志 卓然而立

2、结合这三句词,请用一句话概括。(让一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可对其修改完善。)明确:

在深秋时节,年轻的革命家毛泽东独立于橘子洲头,深情凝望着湘江水滚滚北去。

3、诗人为什么把“独立”二字置于句首?

明确:将“独立”二字置于前,用一个“特写”镜头把人物从景中推出,凸显出诗人卓然而立的形象。

4、诗人看到了什么?默读圈点,找出所看到的景物。分析有怎样的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让一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明确:万山 层林 漫江 百舸 雄鹰 游鱼

生机勃勃

壮阔绚丽

扫尽千古悲秋之气

一切景语皆情语,表现了诗人乐观热烈、奋发向上的情感。站在我们面前已不是一个游人,而是一个思绪万千的诗人。

5、如此壮丽的秋景和乐观的情怀,诗人是通过哪些精当的词语表现出来的?(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时间3分钟。学生发言后,教师引导赏析。)明确:

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遍:既写出了红之广,也呈现了星火燎原的蔓延之势。染

:写出了山林的色彩浓烈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漫:写出了江水满溢之状。争:活现出千帆竞发的热闹场面。鹰击长空

击:强调力度,透出猛劲,表现了鹰展翅奋发、搏击长空的矫健身姿。鱼翔浅底

翔:轻快,描绘出鱼儿在水中轻快自如游动的特点。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色彩绚丽的湘江秋景图。

6、面对祖国寥廓山河,诗人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明确:诗人想到了祖国命运和革命未来,进行了理性的思考,提出“谁主沉浮”的问题。

7、“谁主沉浮”是什么意思?

明确:谁主宰国家命运,谁掌握祖国的未来,即革命的领导权归谁?

小结:一“怅”一“问”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的博大胸怀和凌云壮志。此时的毛泽东已不是一个普通的诗人,而是一个胸怀天下的哲人。

(二)探究鉴赏下片:

1、齐读下片,思考诗人回答了上片的问题没有?

明确:同学少年

3、这些同学少年具有怎样的精神风貌?

(小组合作,交流探究,时间3分钟。学生发言后,教师引导赏析。)

明确:他们青春年少、意气奋发、关心国家、惩恶扬善、蔑视权贵、敢于当担。

4、品读最后三句,体会“中流击水”这一情景蕴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让一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

明确:当年曾经与同学在激流中奋臂划水,掀起层层波浪,甚至阻挡了飞速前进的船只的情形。形象地表达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凌云壮志,他们在革命浪潮中乘风破浪,激流勇进,充满立志振兴中华的壮志豪情。

五、课堂小结

毛泽东在“造像写意”时是游人,“借景抒情”时是诗人,“深沉发问”时是哲人,在“怀人忆事”时已经成为了斗士!整首词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国家命运的关怀,表现了他蔑视困难,敢于斗争,坚信革命必定胜利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六、作业布置

毛泽东胸怀天下,有“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鸿鹄大志;范仲淹忧国忧民,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周恩来一心为民,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崇高信仰。你呢?作为21世纪的青年学子,你的梦想是什么?请以“梦想”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板书设计:

诗人形象

卓然而立的诗人

胸怀天下的哲人 振兴中华的斗士

诗人情感

深情凝望湘江水

尽扫悲秋之寂寥

怅问沉浮谁主宰

同学少年是主人

10.解读《沁园春·长沙》中的“独” 篇十

关键词:独 独自 孤独 独而不独

“独立寒秋”是《沁园春·长沙》的首句,“独”,独占句首,独领风骚。在讲授这首词的时候,感觉“独”这个字用得真好,很有味道,它直接塑造了一个完整的抒情主体。

“独”字,翻查古汉语词典,可见如下解释:1、用作名词,指老而无子的人;2、用作形容词,表示孤独,特殊、独特之义;3、做副词,表示单独,仅、只有的意思;4、表示反问或让步。不论是“单独”还是“独自”,都是强调“一个人”,“孤独”强调的是内心感受,这是教师在授课时最常见的两种解读角度。

单独、独自,侧重于数量上的形单影只,强调的是仅此一人。不管是“单独”还是“独自”,都写出了这是“一个人”的意思,多多少少有些“孤独”之感。“孤独”,更侧重于人的内心感受,一种孤寂冷落之感。思想家总是孤独的,也只有在一个人的时候,才更适合深思。解读到如此,好像也就差不多了,但总览下阕,为何又塑造了一群“风华正茂”、“挥斥方遒”、奋发而为的同学少年的形象呢?又或者说词人为何会想到他当年的少年同学呢?

这就不得不谈谈这首词的写作背景了。1925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工农运动形势高涨,“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也正风起云涌地开展着。此时,一方面是革命力量在迅猛发展,另一方面是反动势力的疯狂镇压。毛泽东先是被当时的湘军总司令、湖南省长赵恒惕通缉,后又下令秘密抓捕。1925年8月,毛泽东在农民协会会员的保护下,连夜离开韶山,脱离险境。

为什么会一个人?前面强调了客观原因,当时的政治形势非常紧张,毛泽东被封锁孤立,不适合结伴而游,那样目标太大了,出于安全考虑,他只身一人来到湘江边,立于“橘子洲头”,对江而立。有论者认为诗人超前、正确的革命思想不能被陈独秀等人所理解,欲把这种思想付诸实践的革命行为又遭到军阀的扼杀,胸怀救国壮志而不得用,于是一个人来到湘江橘子洲头。而所谓“寒秋”也并非全是对现实气候环境的描写,更多的是带着作者的主观情绪的观照,是“以我观物,则物皆着我只色彩”,是以心情的低落外化为“寒秋”。革命事业受阻,独自一人来到江边,心情失落不可避免。但诗人又并不全为情绪所左右,而是主动自我调控情绪。“独立”二字似乎还看不出些许,但从通篇感情发展来看,作者是卓然而立,而不是颓废而作,更不是酒醉而卧。另外,作者看到的景色都是自由奋发、生机勃勃、昂扬向上的,可见作者的乐观。词的最后以强烈问句“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蓄势,使全文的豪迈气概更进一步,有此乐观理性、豪情壮志,暂时的挫折、孤独又算得了什么?是谓“不独”。

什么时候想一个人?从这个角度看,“独”字强调了毛泽东的主观目的性,他想独自深思。上下五千年,中华长江大河边不乏沉思深思冥思之思想巨匠。上溯两千五百余年,春秋战国时期,千古儒圣孔子面对流水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上溯千年,宋朝苏轼独作“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之千古名句;上溯五百年,明朝杨慎《廿一史弹词》又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如今,而立之年的毛泽东立于湘江,面对风起云涌的革命形式深思。江天如此自由辽阔,大自然如此生机勃勃,人间如何?苦难的中国、不幸的百姓何时得以“人间遍种自由花”?这些都是作者想独自思考的,是谓“独”。

他思考的结果如何呢?虽时值寒秋,他看到的景象都是生机勃勃的,“一切景语皆情语”,表现出词人的乐观。自己被通缉,逃亡在即,还怅问“谁主沉浮?”表现了他的冷静深思。下文间接给出了回答是“同学少年”,现在的孤独让他回忆起曾经的少年同学,也就是当时革命运动的中流砥柱。所以,他不孤独,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还有许多同道中人,还有许多革命伙伴。另外,在上阕中“万类霜天竞自由”,不正是一副各种形式的革命斗争正风起云涌地开展着的热闹图景吗?这让人不禁想起社会主义运动的口号: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从效果方面来看,一方面,在被通缉之时,他能不畏风险只身一人到江边,表现了毛泽东的勇敢无畏,伟岸高大的英雄形象油然而生。另一方面,通过词人对革命形势、国家命运的思考与担忧,表现了词人的冷静与担当,昂扬气概,意气风发,傲然自信。

独,只解释成独自,貌似少了点什么。独,只解释为孤独,仅关注内心感受也有些片面。

独,是独自深思,有思想家的孤独,也有政治家的冷静。

独,是卓然而立,是磅礴大气,豪迈之下,绝没有凄凉。

独而不独,还有“竞自由”的“万类霜天”,还有“风华正茂”的“同学少年”!

11.《沁园春·长沙》教案 篇十一

语文必修一

沁园春·长沙

第页

8/29/2010

沁园春·长沙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词的常识。

2、品味关键词,体会壮阔深沉的意境。

3、把握词作的情感脉络,感受毛主席博大的胸怀和革命壮志。

4、体会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教学重点、难点

1、品味炼字的妙处。

2、体会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教学时数: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导入设计1:回忆《沁园春·雪》。

导入设计2:我国文学有“伤春悲秋”的传统,很多文人留下了写秋名句。张继吟诵“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杜甫叹惋“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秋瑾感慨“秋风秋雨愁煞人”。也有很多文人为我们唱出了秋的赞歌,如刘禹锡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秋的颂歌——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感受伟人笔下秋的独特韵味。

导入设计3:青春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词语,青春意味着无限的潜力和机遇,意味着美好的希望和未来。对于美丽的青春,你有何打算?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和青春有关的词作——《沁园春·长沙》,共同走进伟人的青春岁月。

二、词的常识介绍

1、简介

词是一种起源于隋唐,盛行于宋,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它 的 产 生、发 展,以 及 创 作、流 传 都 与 音 乐 有 直 接 关 系。

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明代徐师曾《文章辨体序说》)。词的每一段称为“片”或“阕”;一首词的两段称为“上片”、“下片”或“上阙”、“下阕”。

2、名称

最初叫曲、曲子、曲子词,简称“词”。又名乐府、近体乐府、乐章、琴趣,还被称作诗余、长短句。

3、分类:按照字数的多少可划分为

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

4、派别:豪放派、婉约派

5、词牌

沁园春:沁园相传为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园,后来被外威窦宪仗势夺取,有人作诗咏其事,此词牌由此而得名。2013届

语文必修一

沁园春·长沙

第页

8/29/2010

三、研读文本

(一)齐读词作,整体感知。(学生谈感受——豪放大气,激昂振奋)

(二)赏析上片

1、自由朗读上片,感知秋景的特点。(绚丽多彩,生机盎然)

2、研习讨论

(1)诗人在怎样的情形下来到此处?

点拨:时间——寒秋;地点:橘子洲头;独自一人。

(2)诗人为何强调“独”立呢?“独立”能否改为“站立”、“伫立”?

点拨:“独立”不仅表明一个人,而且显示了诗人砥柱中流的英雄气慨。当时军阀赵恒惕正在通缉毛泽东。诗人身处险境却能“独立寒秋”,坦荡从容。(比较柳宗元的《江雪》,这是柳宗元政治改革失败逅被贬永州,身处逆境写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与恶势力决不妥协的心志。柳宗元是“独钓寒江”,毛泽东是独立寒秋,意境相似。)

(3)哪个字是领字?统领些句子?诗人来到橘子洲头,看到了哪些秋景? 点拨:中间七句,诗人看到了山、林、江、舸、鹰、鱼→万 物,由点到面。

(4)诗人眼中的秋景分别有什么特点?找出你认为富有表现力的字分析景物的特点。点拨:①形容词、副词:万→山之多;遍→红之广;层→林之密;尽→染之透;漫→水之盛;透→水之清;争→竞争之激烈;浅→水之清;竞→万物之蓬勃。

②动词

A.“染”字运用了怎样的修辞?

点拨:拟人,写出秋色之深浓。古人早就用过“染”字,王实甫的《西厢记》中“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写出了枫林的色彩之红。B.“击”能够改为“飞”?它表现了鹰的什么特点? 点拨:“击”显示出雄鹰展翅奋飞、搏击天空的强劲有力,“飞”太一般了。C.“翔”改为“游”好像更准确一些,鱼儿怎能像鸟儿一样飞翔呢? 点拨:“翔”写出了鱼儿在清澈见底、水天相映的水中游动得自由轻快,像在天空中飞翔一样。

(5)诗人是按照怎样的观察顺序描绘湘江秋景图的? 点拨:

2013届

语文必修一

沁园春·长沙

第页

8/29/2010 万山红遍,远眺层林尽染;漫江碧透,近观百舸争流。仰视鹰击长空,俯瞰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远景近景高景低景(6)概括写景特色:远近结合,动静结合,色彩和谐,对照鲜明。(7)假设诗人欣赏这些秋日美景时的神情,动作。

点拨:插腰,视角 转换慢点。脑中想象着美丽的湘江秋景,设想诗人的动作。(8)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这一画面。

点拨:秋风送爽,吹动满山的枫叶,像熊熊燃烧的烈火,江水缓缓流淌,大小各式的船只争相竞发,雄鹰在蓝天翱翔,游鱼在清澈的水底自由轻快地嬉戏。(9)诗人面对美丽壮观的寒秋图,想到了什么?(最后三句)

点拨:面对生机蓬勃、绚丽壮美的大自然和广阔宇宙,诗人很自然地想到了祖国命运和革命未来,进入了理性思考,提出谁是大地主宰的问题。“怅”,写出诗人思绪万千,百感交集。这一问也写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凌云壮志。

(10)词的寒秋景物有无过去一般旧诗词中的那种肃杀、感伤的“悲秋”情调?

点拨:无。古人有“悲哉,秋之为气也”,“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的秋景描写,萧瑟惨淡,情调悲凉低沉,毛泽东笔下的秋景则生机盎然。“一切景语皆情语”,这和诗人的性格、气质、心境、身份、所处环境有关。

(三)赏析下片

1、自由朗读下片,感知诗人的情怀。

点拨:本节应读得激昂慷慨,充满自信,语速稍快。

2、研习讨论(1)“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百侣”与上文的哪个词呼应? 点拨:独立。“橘子洲”是青年毛泽东与同学战友常来浏览的旧地,风物景观非常熟悉。旧地重游,回忆往昔那段不寻常的岁月。(2)下片哪个字是领字?统领到哪句? 点拨:忆。统领到“万户侯”。(3)下片刻画了怎样的青年形象?

点拨:意气奔放,才华横溢,心系天下,藐视权贵,壮志凌云。2013届

语文必修一

沁园春·长沙

第页

8/29/2010(4)上阙提出“谁主沉浮”,下阙是怎样回答的呢?为何不直截了当地回答这一问题?如说“知识青年担当重任,仁人志士主宰沉浮”这样不是更明白易懂吗? 点拨:有能力、有才华、有爱国热情的青年人。诗歌讲究形象性、含蓄性。拓展:联系《沁园春·雪》,《雪》中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英雄、大豪杰,所谓“马上打天下”的皇帝,为什么诗人用一“惜”字将他们全部否定了呢?

因为他们略输文采,稍逊风骚。武功尚可,文治才华就差了一些;成吉思汗更是“只识弯弓射大雕”的一介武夫,更不值得一提,更谈不上文采。“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些人都过去了,要数真正的能主沉浮的风流人物,还要看现在。

“风流人物”指什么?

能文能武的杰出人物,英雄豪杰。在词中是指“风华正茂,书生意气”之士――有才华、有能力,能文能武,是真正的风流人物。

这样的人不主沉浮,谁主沉浮?天下降大任不与斯人,更与何人?所以说下阙是通过抒情,巧妙地回答了“谁主沉浮”这一重大问题。

下阙为什么不能直截了当地回答呢?譬如说,知识青年要担当大任,仁人志士要主宰沉浮。这样讲不是更明白易懂吗?

诗味不浓,像喊口号。“稍逊风骚”是不?诗歌宜形象,忌抽象。这也是一切艺术的共性。毛泽东曾说:诗要形象思维,不能像散文那样直说。

最后三句:“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多么大的气魄!这么大的气魄当然“能主沉浮”。毛泽东青年时代就有“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鸿鹄之志,革命气概何其大也!下阙抒发的感情是“慷慨激昂”。

3、小结

想其人忆其事,我们看到的既非古代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也非当代某些青年“我拿青春赌明天”。令我们想起顾宪成“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情怀,更令我们想到鲁迅先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周恩来“面壁十年图破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崇高理想。伟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了壮美的青春篇章,我们应该如何度过自己的青春呢?

四、艺术特色

1、总体特色: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上片写景,下片追忆往事,以“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句把上下片连接在一起。

2写景特色:远近结合,动静结合,色彩和谐,对照鲜明。

五、作业

1、背诵本词。

2、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上片的秋景。板书:

上片:看湘江秋景(写景)——

问:谁主沉浮 2013届

语文必修一

沁园春·长沙

第页

8/29/2010 下片:忆峥嵘岁月(抒情)——

答:同学少年 补充材料:多元视觉解读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奇才。他集政治家、革命家、军事家、诗人、书法家于一身,表现了出色的才华。诗人一生,给我们留下了无数杰出的诗作。《沁园春 长沙》便是其典范之作。选入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册课本的这首词,给了我们无比丰厚的审美内涵。本文力图从多角度解读这首词。

一、这首词透露了毛泽东冠绝古今的气魄。毛泽东本诗中的写景,富于吞吐今古的气魄。写鹰,是搏击长空;写鱼,是翱翔水中,上下皆极力表现出一种冲破一切牢笼的自由之气魄。写山、林、水等无生命之物也极富生命力,红、染、碧皆作动态,且用“万”、“遍”、“尽”一类表现极致的词语,表现出一种极致之美,透露了冠绝古今的气魄。全词有曹孟德《观沧海》之豪雄,而无曹孟德之苍凉,有李白傲视群伦的气魄,而无其玩世不恭之洒脱,可以说是卓绝古今!

二、这首词中对秋的歌颂独步古今。中国古典诗词大都悲秋。但毛泽东的这首词,却是一曲秋的赞歌、自由的赞歌、风华少年的赞歌。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尽展了秋的美丽!当然,面对“寥廓”的秋天,诗人也有一丝的惆怅——面对自由的“万类”和不自由的人类,不禁像“天问”的屈原一样: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但是,从全词来看,充满了乐观向上的情怀,充满了催人奋进的力量!

三、这首词的天地之问,特别深沉!一千多年前的屈原,对着茫茫苍天,一连问了一大串的问题。在屈原的天问中,我们读出了千年的沉重、千年的孤独。毛泽东在这首词中,面对大地,也发出了疑问: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在这里,我们读出了诗人的一丝惆怅,但在这惆怅过后,更多的是主宰天地的豪情!与屈原的无奈和感伤,有天地之别!

四、这首词的数词,富于力学的美感。在这首词中,诗人几次用了“万”字、“百”字,造成了一种非凡的气势。“万山”突出山之多,“万类”突出大自然的五彩缤纷、异彩纷呈,“万户侯”突出傲视的对象地位很高,“百侣”突出同学少年的人数之多。用“万”、“百”等数词,突出了多、壮、豪等力学上的美感,给人们的视觉造成了强烈的冲击,构成了一种强烈的美感。在毛泽东的其他诗词中,用万、千、百等数词营造一种豪放、开阔的氛围,已成为其惯用的手法。

五、这首词的写天写地,营造了一种相当壮阔的氛围。天下之高,无非天也,天下之大,无非地也,毛泽东在《沁园春 长沙》中,写到了天:“万类霜天尽自由”,写到了地:“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两字之用,给我们描摹了极为壮阔的意境,使整首词的意境变得无比的壮美!在毛泽东的其他诗词中,写天写地实属常见,功能非同一般!

六、毛泽东喜欢水,在这首词中有充分的体现!毛泽东的一生,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的名字的“泽”字,即有水字。他喜欢游泳,70多岁了还畅游长江;年轻时喜欢雨中跑步锻炼;在诗词中,也喜欢写水!古人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大凡智慧的人,都喜欢水吧。伟人贤人很多与水有关: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关云长水淹七军;韩愈水边祭鳄鱼……,等等,无不与水有关。水,给人无边的美感,它可以是壮阔的、2013届

语文必修一

沁园春·长沙

第页

8/29/2010 净澈的、明丽的、苍茫的,也可以是浩淼的、寂寥的、无靠的……,总之,水,给人很大的审美弹性!毛泽东在这首词中,提到了水,多次提到江,提到了与水有关的鱼、舸等,给人一种很阔大美好的意境,给人无边的遐想……

七、毛泽东诗词,有一种帝王诗歌的豪迈气派。为帝为王者,必有过人之气魄。王巢写道:“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那种对大自然生灵的呼风唤雨的指挥,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一种帝王气象。毛泽东没有成为帝王,但他被老百姓成为“万岁”,虽无帝王之实,却有帝王之尊。在这首词中,诗人问天问地,与同学们一起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万户侯,又远非凡夫俗子所能道也!确有一种帝王诗歌的豪迈气派!

八、这首词对动词的使用,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在这首词中,诗人对动词的使用,是十分成功的。“立”、“去”、“看”、“染”、“流”、“击”、“翔”、“竞”、“问”等等动词的使用,使词中的意象十分鲜明灵动。特别是“击”、“翔”、“竞”等动词的使用,使这首词富于视觉的冲击力。“翔”字一用,意境尽出,写尽了鱼在水中之空灵、自由、悠闲,写尽了在其中蕴涵的蓬勃的生命活力!这首词对动词的使用,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九、这首词对形容词的使用,也十分成功!“寒秋”之寒,写出了秋之寂寥、冷瑟。“万山红遍”之“红”,勾勒出了满山的秋色!“苍茫”两字,写出了大地之大、浩大无边,也写出了世界的广阔、宇宙的广袤、情势的复杂、心事的重重!这首词对形容词的使用,十分成功!

十、这首词的意象,十分鲜明、灵动!寒秋、湘江、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百舸争流等意象,都十分鲜明突出,给人难忘的印象,诗歌要用形象思维,主席在给陈毅同志的一封信中提到的,在这首词中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上一篇:法泗小学预备团员工作汇报下一篇:地产公司设计部职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