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自我评价

2024-07-05

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自我评价(精选14篇)

1.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自我评价 篇一

通过四年的大学生活,我成长了很多。在即将毕业之时,我对自己这四年来的收获和感受作一个小结,并以此为我今后行动的指南。

在思想上,有上进心,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道德修养,并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我积极地向党组织靠拢,并以务实求真的精神参与学校的公益宣传和爱国活动。

在学习上,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多次获得校级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还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专业以外的知识,能轻松操作各种网络和办公软件,并且相信在以后理论与实际结合当中能有更大提高。

在生活上,为人热情大方,诚实守信,乐于助人,具有良好的组织交际能力,能与同学们和睦相处;勇于挑战自我,积极参加各项课外活动,从而不断的丰富自己的阅历,并在各项文娱体育活动中多次获奖。在社会实践中,工作塌实,任劳任怨,责任心强。我从大一开始加入校园广播站,积极参加学校各种文体活动,被评为校团委“十佳栏目”。

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应届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我所拥有的是年轻和知识,将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心、高度的责任感去迎接新的挑战。但年轻也意味着阅历浅,更需要虚心向学。同时,我也深知,毕业只是求学的一小步,社会才是一所真正的大学。

2.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自我评价 篇二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按照方便抽样的方法, 选定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相对比较集中的5所医院作为用人单位。按照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了在这5所医院工作的毕业生389人 (毕业年限为1~3年) 。

1.2 方法

在文献调研、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从分析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的质量要求入手, 运用系统思维和分解目标要素的方法, 初步拟定了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应用Delphi法, 通过3轮专家组咨询确定指标体系的结构和各指标的权重, 构建了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评价指标的内涵, 研制了《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质量评价表》 (简称质量评价表) 。并对该评价表的信度和效度进行了分析。

2 结果

根据专家选择条件确立了专家组, 对专家的基本情况进行定性分析 (年龄结构、专业相关性、职称职务等) , 并对专家组的权威程度进行定量分析, 可知专家组的权威系数为0.810。由此可以看出专家组具有较好的层次性、权威性和代表性。3轮专家组咨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5%、100%、100%, 专家组修订的《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质量评价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结果如下。

2.1 信度检验结果

质量评价表总的Cronbach'α系数为0.901, 其中思想道德素质、职业能力素质、身心素质3项一级指标的系数分别为0.930、0.923、0.837。具体见表1。

2.2 效度检验结果

2.2.1 内容效度

运用Delphi法确定由3轮专家组咨询后修订的《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质量评价表》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2.2.2结构效度因子分析可以用来验证质量评价表能测量到理论上界定的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的质量。在此次研究中, 23个变量的相关矩阵的抽样适度测度值为0.371, 巴特利特球形检验的χ2值为639.108, P<0.01, 有极显著性差异, 表明指标间并非互相独立, 相关矩阵间有共同因素存在, 适合做因子分析。分别计算这23个变量的特征值, 提取前3个变量作为公因子, 它们的累计贡献率为67.319%。具体见表2。

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方差最大正交旋转, 计算23个变量在3个公因子上的负荷, 每个变量在相应因子上的负荷均大于0.100。方差最大正交旋转后的因子负荷见表3。

3 讨论

3.1 指标体系的构建与修改

科学的指标体系是评价的关键, 教育评价的核心问题是建立指标体系。评价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指标体系的科学化程度[1]。我们依据培养目标、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质量的要求、政策文件等相关文献资料对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的要素及内涵进行分析, 并拟定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经过多轮专家咨询, 对评价指标的宽度和深度、指标内涵、指标权重进行了修订, 建立了一套较完善的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为下一步研制相应的测评工具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1.1指标体系内容的修改

此次研究应用Delphi法进行了3轮专家咨询, 对指标体系草案的内容进行了一定的修改。经过专家咨询, 对代表性差、客观性低的指标进行了删减, 对有歧义的指标表述和语义表述不清的指标内涵进行了修改和补充。此外, 我们还根据文献报道和实际调研酌情增加、分解了一些指标。

(1) 增加的指标:在第一轮中, 一位专家建议在一级指标“专业能力”中增加“护理管理能力”作为其下属的二级指标。专家认为护理工作者是一个多元化的角色, 本身具备一定的组织、计划、协调能力;具备一定的病区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的管理能力;能主动参与病区的管理工作。因此, 护理工作者本身也应该是个管理者。我们在查阅文献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采纳了这位专家的意见。

(2) 删除的指标:删除一级指标“专业能力”下属的二级指标“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在第二轮中, 有3位专家提出删除“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他们认为, 实施整体护理能力的内涵表述中要求护理工作者能够应用护理程序理论和方法有效地为病人实施身心整体护理, 实际上和一级指标“专业能力”下属的“护理技术应用能力”、“临床观察和应急处理能力”、“健康教育和卫生保健指导能力”互相重复。

(3) 修改的指标:将二级指标“临床观察和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改为“临床观察和应急处理能力”。专家认为, 可以把“对突发事件的”这几个字去掉, 使指标的表达更为清楚、明了。我们同意专家的意见并进行了改动。

(4) 内涵修改的指标:有专家认为在三级指标“体态素质”的内涵表述中应增加“举止稳健, 言语得体”。文献表明:体态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外观体现, 护理工作者的体态礼仪是指对护理活动中的护理工作者的表情、姿势、动作和界域等的规范和要求[2]。可见, 护理工作者的体态素质应有举止稳健、言语得体的内涵。

3.1.2未采纳部分说明

(1) 有一位专家认为应将“职业价值观”与“职业伦理道德”合并, 认为这两者的内容重复。经文献查询, 未同意该意见。价值观代表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看法和行为倾向, 也就是个人对某一事物的善恶、是非和重要性的评价[3]。职业价值观也称职业意向, 是个人希望从事某项职业的态度倾向, 也就是个人对某一项职业的希望、愿望和向往[4]。1982年Larcebeau抽取了名望、利他、满意、个人发展4个因素。护理职业价值观是被护理专业人员所公认的、通过训练学习而内化形成的行为准则。护理伦理是指护理工作者在护理工作中, 调整医、护、患关系及其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在护理实践中, 护理工作者须按照护理伦理的要求进行思考和分析问题, 选择符合伦理要求的言行从而达到为人类健康服务的要求[5]。职业价值观是决定人的职业行为的心理基础。职业价值观通过人们的职业行为取向及对事物的评价、态度反映出来, 是世界观的核心, 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 而职业道德伦理是根据职业特点对从业者提出的道德要求, 是从业者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 良好的职业价值观是护理工作者自觉按照伦理道德要求从事护理工作的基础。

(2) 有专家认为应在“工作绩效”中增加“工作成就”指标。我们进行的毕业生质量调查的对象是工作了1~3年的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在医院, 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学历层次最低, 年龄最小, 心理成熟度较低, 在短暂的工作时间内取得成绩、获得荣誉的几率较低, 因此, 该指标不应该作为评价毕业生是否胜任工作岗位的标准, 最终没有采纳该意见。

(3) 一位专家建议将“关键能力”改为“综合能力”。关键能力是指那些与一定的专业实际技能不直接相关的知识、能力和技能, 它更是在各种不同场合和职责情况下做出判断选择, 胜任人生中不可预见的各种变化的能力[6]。一般来说, 关键能力可以理解为跨专业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笔者认为, 此次研究中关键能力所包含的沟通、终身学习、外语、计算机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均属于这种跨专业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所以予以保留。

3.1.3 指标的权重

量化评估的关键是合理的分配权重。目前, 确定指标体系权重的常用方法有层次分析法、Delphi法、加权平均数法、专家排序法、百分权重法、熵测度法、秩和比法、相关系数法、主成分分析法、优序图法等。我们采用Delphi法确定指标权重。首先, 由参加评估的专家根据各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给出参考权重。然后, 计算每一轮专家对每一指标赋值的平均分数, 将该分数作为下一轮指标体系的参考权重反馈给专家。经过3轮咨询, 专家的意见逐渐趋于一致, 得到最终各指标的权重系数。

3.2 对专家组的评价

3.2.1 专家积极性系数

专家咨询表的回收率如果达到50%就可以用来分析和报告, 60%的回收率是好的, 70%就非常好了[4]。此次研究3轮问卷的回收率分别为95%、100%、100%, 均高于85%。说明此次研究的回收率能够满足统计学上所需要的样本数。同时也表明专家对这次调查的内容非常关心和支持, 积极性很高。

3.2.2专家权威程度分析

除了专家的积极性系数, 专家的权威程度对评价的可靠性也有相当大的影响。根据权威程度数值可以掌握专家对指标判断的把握度。自我评价越高, 其预测精度也越高。即专家的权威程度与预测精度呈一定的函数关系, 预测精度随着专家权威程度的提高而提高。一般认为, 专家权威程度大于或等于0.700为可接受信度。此次研究中专家权威系数为0.810, 所得的结果可以说明20位专家对此次评价内容和问题的权威程度是高的, 结果是可信的。

3.3 信度和效度分析

3.3.1 信度分析

信度是指使用某研究工具所获得结果的一致程度或准确程度, 主要反映测量过程中随机误差造成的测量值的变异度的大小[7]。通常采用信度系数表示, 系数越大, 表明所研制的测评工具越可靠。此次研究采用重测信度和内部一致性信度对评价表的信度进行了检验, 测量了重测相关系数和Cronbach'α系数。

(1) 重测信度是指用同一工具两次或多次测定同一研究对象, 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重测信度用重测相关系数来表示, 相关系数越趋近于1, 则重测信度越高, 研究工具的稳定性越好。此次研究的重测相关系数在0.825~0.903之间, 从结果上看, 此次调查所得出的重测信度较好, 说明评价表的稳定性良好。

(2) 内部一致性信度是指组成研究工具的各项目之间的同质性或内在相关性。内在相关性越大或同质性越好, 说明组成研究工具的各项目都在一致地测量同一个问题或指标, 也就是说工具的信度高。国外学者认为, 信度系数大于0.800, 所得的结论才是可靠的。国内学者认为, 信度系数大于0.900, 所得的结论才是可靠的[8]。此次研究所研制的评价表的Cronbach'α系数发布于0.837~0.923之间, 总的Cronbach'α系数为0.944。因此, 不论参考国际标准还是国内标准, 此次评价所得的结果都是准确可信的。

3.3.2 效度分析

效度是指某一研究工具能真正反映它所期望研究的概念的程度, 即反映客观实在的能力。效度检验的目的是验证评价指标的正确性和敏感性。此次研究对评价表的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进行了分析检验。

(1) 内容效度。内容效度是用来反映测评工具的内容代表所要测量的主题的程度。尽管它不能直接用量化的具体目标来反映测评工具的有效性, 但它却是使测评工具有效化的基础和核心[9]。一般来说, 内容效度是建立在大量文献查阅、工作经验及综合分析、判断的基础上的, 多由有关专家委员会进行评价。

我们在制订评价表的过程中, 首先在建立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 请有关专家对指标的评定标准进行修改, 按照专家的意见对评定标准进行了完善。可以表明此次研究的评价内容是有效的。

(2) 结构效度。结构效度主要反映测评工具与其所依据的理论或概念框架的结合程度。结构效度的建立较为复杂, 此次研究采用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对评价表的结构效度进行评价。

因子分析是探讨存在相关关系的变量之间是否存在不能直接观察到但对可观测变量的变化起支配作用的潜在因子的分析方法[10]。它的主要功能是从量表全部变量 (条目) 中提取一些公因子, 各公因子分别与某一群特定变量高度关联, 这项公因子即代表了量表的基本结构[11]。我们在制订评价表时, 已预先构想出评价表的组成方面或领域, 用因子分析的目的在于将指标进行分类, 找出公因子, 进一步弄清楚各因子的专业意义, 以验证经实测所获得的因子分析结果是否与研究的理论构想相一致。

关键词: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质量,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刘民.医学本科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实测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 2005.

[2]李桃.护理本科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 2002.

[3]肖化移.高等职业教育评价标准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5.

[4]史建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指标体系的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医科大学, 2006.

[5]陈天艳.护士职业价值观的研究现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7, 28 (17) :2112~2113.

[6]吴雪, 冯美丽.护理核心能力教学模式的评价方法[J].现代护理, 2005, 11 (1) :72~74.

[7]肖顺贞.护理研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8]赵士斌.改进教学评估保证教育质量[J].医学教育, 2005, 4 (8) :1~3.

[9]吴雅文, 姜安丽, 李树贞.对护理情感教育与护士职业态度问题的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 1999, 3 (5) :296~298.

[10]卢纹岱.SPSS for Windows统计分析[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

3.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自我评价 篇三

关键词:自我;展示;促进;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2-0043-02

当前,教师的评价大致由自我评价、群众评价、领导评价组成。教师自我评价和群众评价的主要形式是写个人总结,以年组为单位进行逐一听取个人总结和相互评价。这种形式可以让每位教师认真回顾以往的工作,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地总结经验,思考问题。也可以使年组、教研组同事之间相互了解,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但是,有些人往往不能客观地正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或者是空话连篇,只谈理论,不触及实质问题。使总结流于形式,敷衍了事;在相互评价时也只谈优点,不愿指出他人之不足,缺乏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风气。领导评价时也往往由于教师数量较多,难于全面和准确。评价中种种条件的相互制约,使教师的评价缺乏准确性和透明度。所以,教师评价工作不能真正成为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的催化剂。由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寻求和探索教师评价的新方法,让全体教师在评价自我和评价他人的过程中得到启迪和激励,促进自身成长和发展。

一、教师自我展示评价的探索

教师的工作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准确、全面、公正、客观地评价每一位教师必须从整体素质去定性、定量地分析和评价。

(一)自我展示评价的方法

每位教师把一学期以来的工作状况认真梳理,分类展示出来,让全校教师充分地相互了解,以便于教师的横向比较、客观评价。

1、自我展示的内容。包括理论学习、业务学习笔记、班主任工作日志、教案、听课笔记、教学反思材料、教学软件、教具、教育教学论文、教育科研课题材料、各级优秀课证书、各项荣誉证书;学生作业、习作、试卷、手抄报、读书笔记、读后感、班级所获得各种荣誉证书。

2、自我展示评价的形式。学校提供场地,展示教师的个人材料。在规定时间内,全体教师相互观摩并做好记录,按评价标准打分,填写好赋分表格。

3、自我展示评价的赋分。在自我展示的基础上,每位教师按评价标准对自己和他人进行量化赋分。赋分表格由学校评价工作小组统计处理之后,作为自我评价和群众评价分数。领导小组和评价工作小组成员对所有的教师进行量化赋分。三项分数各按权重10%、30%、60%计入总分。

(二)自我展示评价的特征及作用

1、评价主体的多元性。教师自我展示评价调动了全体教师的积极性,使他们从被动的被评价者转变为评价的主体,既要对自己负责任地总结经验,挖掘不足。又要在展示中认真地查阅他人的材料,发现他人的长处,全面地了解他人,对他人做出恰当地评价。所以,每个教师都成为了既评价别人又评价自己的评价主体

学生发展的材料是从“以学评教的角度”参与展示的。学生的发展佐证了教师的工作,学生的成绩包含着教师的辛勤劳动。所以学生也是教师评价的主体。自我、同事、领导、学生都是评价的主体,充分体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2、评价内容的全面性。自我展示评价搜集了教师文化修养、业务能力、思想品质、班级管理、德育等方面的材料,充分展示了教师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展示了工作业绩和成果,体现了评价的全面性。

3、评价结果的客观性。自我展示评价是在全校范围内进行的,每一个人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又有学习别人的机会。打破了年级组、教研组的界限,扩大了相互了解和学习的范围。在统一评价标准的框架下,通过横向比较和综合分析。避免了相互不了解、或者情感亲疏造成的评价结果的偏失,使评价结果具有较强的客观性。

4、评价价值的激励性。自我展示评价增强了评价的透明度,每个人展示的材料,数量的多少、质量的优劣清清楚楚。面对他人的材料,每个人都会产生与自己对比的心态,这无疑是对自己是一种激励。评价的结论又是根据展示材料汇集大家的评价意见做出的,因此有极强的说服力和可信度,能够极大程度地激励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使他们在评价他人和接受他人评价的过程中认识水平得到升华和提高。

5、评价心理的稳定性。以往个人总结式的评价方式,容易产生次序效应,对第一次听到的新信息给予好评;也容易产生从众效应,随波逐流;还会产生成见效应与定势效应。从以前的印象,或者领导态度、种种宣传效果中获取做出评价的依据,这些因素都会使评价结论缺乏准确性。自我展示评价可以尽量减少种种误差。由于评价者面对着丰富的展示材料,他们从认识材料到认识材料的主人;从评价材料到评价材料的主人;从直观到抽象地做出判断,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摆脱一些心理因素的束缚,以稳定的心理状态得出合理的评价结论。

(三)自我展示评价和其他评价方法的结合

为更加科学准确地评价每一位教师,让他们感到评价的公平公正,我们从定性研究的角度把自我展示评价与普通评价方法密切结合起来,力求评价效果的最优化。

1、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的结合。课堂教学是动态的,动态过程是难以表述的。所以必须把动态的课堂教学和静态的展示材料评价结合起来。我们在自我展示评价标准的框架中,对“授课”项目的评价标准又进行了细化。结合动态评价的内容制定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从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能力、学科整合、学习方式、教学效果六个方面评价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评价中特别关注教师是如何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学习、如何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让每一个学生在不同的起点上都能得到提高和发展。我们把《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发给每一位教师,组织他们认真学习和掌握,使其按评价标准去备课、讲课,努力实践评价标准的基本要求;在观摩别人讲课时,按评价标准去衡量。从而做出较准确的评价。在展示评价的过程中,把平时听课所获得的动态信息与展示材料结合起来进行评价赋分。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三级指标为41项,总分为一百分。以0.05的权重含在自我展示评价B-8项目指标的分数内。这样把课堂教学评价与展示评价的紧密结合,使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趋于合理。

材料内涵和外显行为评价的结合。师德修养是教师思想政治素养的集中体现,它指导和规范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可以认为,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表现就是师德修养的外显行为。我们从自我展示材料的分析中可以找到教师政治思想、师德修养的反映,但那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有些教师做的很好但没有写出来,也有些内容是文字难以表述的。怎样把言与行统一起来并准确地评价每一位教师是至关重要的。经过反复研究和探索,我们决定把展示评价和外显行为的评价结合起来,既要在教师展示的各种文字材料中寻找思想火花的闪光点,又要结合日常工作中的责任感、事业心、职业道德方面的种种表现、政治活动中的种种态度来综合评价师德修养。

3、班主任工作的评价。班主任工作涉及面广,内容较

多。有些内容是自我展示评价不能包含的。所以,我们拟订了《班主任工作评价标准》,考核班级管理和建设、班风班貌、家长学校等方面的工作。评价分数汇入总分。最后的评价结果按班主任、科任二部分按70%、30%比例选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二、自我展示评价的思考

要真正发挥自我展示评价的作用必须作好几项工作:

(一)建立评价组织机构,保证评价的有序开展。

自我展示评价是教师评价工作新的探索和实践,学校领导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要由校长带头成立评价领导小组。抽调思想好、能力强的教师组成评价工作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展示内容、展示时间的确定、展示评价标准体系的审定、展示评价结论的认定、展示评价活动总结以及表彰的决定。展示评价工作小组负责贯彻领导小组的决定,做好评价展示的布置、评价赋分表格的制作发放、收集、整理以及赋分结果的统计等具体事宜。

(二)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保证评价的合理公正。

结合学校教师队伍状况,拟订恰当的展示评价指标体系是展示评价的基础工作。指标要从“量和质”二个方面做出定量和定性的要求。标准统一,便于公正合理地进行赋分。

我们从教师队伍专业化总体要求入手,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努力达到简洁、清楚、明确、可量、可比。增强了评价标准的可操作性。从而比较客观、标准地对每位教师做出评价。对评价指标要认真组织教师学习。让每一位教师都能熟悉地掌握和运用。达到标准了解一致,赋分尺度一致。

(三)进行成果认定,保证成果的真实性。

为保证展示材料的严肃性和真实性,真正发挥促进教师发展的作用,评价领导小组还要认真负责成果的审定。对于参与展示的材料进行认定。对于那些网上下载的论文、叙事研究、经验材料、心得体会一律删除;对于没有通过正常渠道、没有参加评课活动而获得的各项优秀课证书一律宣布作废。只有严格把关才能保证各类成果的真实性。才能有效调动教师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

(四)建立教师成长档案

把教师历次自我展示的材料装入学校统一发放的文件夹,作为教师成长档案,由自己保管。教师成长档案搜集和记录着教师与学生共同经历的课程生活;记录着教师专业发展的成长历程;记录着教师五彩斑斓的人生。所以,自我展示评价必须建立在教师成长档案建设的基础之上。

(五)自我展示评价要以人为本

自我展示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以及评价过程都要渗透以人为本的精神,体现人文关怀。它的价值在于允许教师对自己所展示的材料质量和价值做出判断,允许对自己的成长进行反思和评价,促进教师对自己的发展负责。

1、让教师参与评价标准的拟订。评价标准是自我展示评价的核心,是检验教师行为规范的尺度。标准只有被广大教师所承认和掌握才能发挥评价的真正作用。

2、让教师自己确定展示材料。在教师对评价目的、评价方式方法、评价指标、评价过程全面了解的基础上,让他们搜集选择展示材料。体现对被评价者主体地位的尊重。被评价者可以较全面地提供信息资料,有足够的阐述自身想法的时间和机会。同时也给评价者提供了较全面的资料,较好地避免评价的偏颇。

教师自我展示评价是在实施新课程的环境下的一次尝试,评价标准和操作过程还不够科学和规范。我们会在不断实践探索中努力完善,使展示评价真正有利于评价教师的工作成效。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4.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自我评价 篇四

有广泛爱好的我特别擅长于排版及网页美工和多媒体的制作,就任本班组织委员的同时也加入了校学生会宣传部。对工作热情、任劳任怨,和部内成员团结一致,一年间我由部委升为部长。在任部长期间注重配合学校、学生会其它部门,出色的完成各项宣传工作,促使学校的各种运作更顺利的同时行。

学校的各种活动都热情的参加,在xxxx年至xxxx年间获校文娱比赛及知识问答比赛等一等奖。大胆创新对校报版面进行改革,使得校报的受视率提高到一个层次。学校的各种活动都热情的参加,在xxxx年xx月获校演讲比赛一等奖。

身为学生的我在修好学业的同时也注重于对社会的实践。本着学以致用,实践结合理论发挥xxxx年暑假我以熟练的计算机技术应聘入xx市xx电脑公司技术部任技术员兼培训部教师。xxxx年暑假我在xx县xx印刷公司学习名片和小型广告、商标设计,自身对这方面有坚实基础和浓厚兴趣的我用一周时间就熟练了各样设计软件,之后做出了大量出色的设计方案,得到同学及老师的一致好评。

5.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自我评价 篇五

从踏入大学门槛的那天起,经过良师的精心指导以及自己的奋力拼搏、自强不息,我逐渐成为了一个能适应社会要求的`新时代大学生,并为做一个知识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大学期间,我始终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目的,以个人的全面发展为奋斗方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我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发挥自己的特长;挖掘自身的潜力,结合暑期社会实践,从而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分析处理问题能力。“学而知不足”是我学习、工作的动力,除了必修课外,还自学office、flash、front pageXX、

photoshop、dreamweaver mx等软件,

学习之余,我坚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与社交活动。在思想行为方面,我作风优良、待人诚恳,能较好处理人际关际,处事冷静稳健,能合理地统筹安排生活中的事务。

6.文秘专业毕业生自我评价 篇六

我是xiexiebang学院文秘专业(媒体传播方向)的一名专科毕业生,叫xiexiebang。大学三年,奠定了我的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良好的组织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务实的工作作风。我获得高级秘书资格证,也完成了学业,获得了国家教育局颁发的毕业证书。

我的专业是文秘。我已具备了此专业的基础知识,并能熟练掌握计算机办公系统。老师组织了我们去国际服装城参观学习,到过各个公司去实习,在那我吸取了一些社会经验,且为以后工作打下了基础,让我更加了解社会,学会了怎样与他人相处,怎样团结,组织他人和怎样为组织、企业树立良好形象。此外,课余生活使我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抓住了机会锻炼自己,让我在困难中成长。

7.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自我评价 篇七

一、 改进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办公自动化实训》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为了了解人才市场对会计人员办公自动化职业能力的需求, 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调查工作:一是对广西人才网在2011年元月至六月份发布的1000个单位的2867条会计类招聘信息, 并采用随机抽样法对各大招聘岗位抽取800条信息作为分析样品。二是对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2011届毕业生随机抽取60人 (2011年共有80名会计专业毕业生) 进行直接问卷和网络问卷调查。设计比较详细的问卷调查表, 全部调查人员都进行了问卷调查, 有效问卷率100%。三是咨询本系会计教研室相关的课程教学改革情况, 整理出相关信息。

根据对三个方面调查资料的整理及分析得知, 现在的用人单位对会计人才职业层次需求的层次总分成三类:决策层, 管理层, 核算层; 在这三大类中, 决策跟管理层大部分要求人才的学历为本科及以上, 且用人需求量相对较少, 而核算层是需求量最大, 要求人才的学历也多在大专及以上, 需求人数占三大类人数的75%以上。因此, 高职类会计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主要定位于会计核算层, 即主要培养企业一线工作的基础会计人才。基于以上分析, 重点分析了核算层的岗位群, 主要包括:出纳、会计稽核、会计核算、总账报表、税务会计等岗位。通过调研得知, 用人单位对会计人员的能力, 除要求具备会计专业能力外, 计算机操作的办公自动化能力也要求甚高, 具体见表如下:

从上表中可得知, 《计算机办公自动化实训》课程对于会计专业学生技能的培养中, 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因此, 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会计专业能力的同时, 要注意计算机的办公自动化操作能力的培养。调查还发现, 大中专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 在实际操作能力上与实践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培养学生扎实的计算机办公自动化操作能力是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基础和前提

在会计核算中使用电子计算机, 实现会计电算化, 是经济发展的需要, 是现代化管理的需要。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计算机不仅可代替手工记账、算账、报账, 完成日常的会计事务处理, 提高工作效率, 更重要的是利用计算机数据的存储有分类灵活、高速处理等功能, 对会计数据进行深度加工, 产生一系列的重要的经济管理信息。所以, 对学生来说, 必须具备针对会计专业的扎实的计算机办公自动化操作能力。否则, 到了学习会计电算化专业课时, “教师难教, 学生难学”, 教学起来费时费力, 学习只能浮于表面, 浅尝辄止, 难以达到教学目标。因而, 针对会计专业教学的《办公自动化实训》课程教学显得十分重要。且经过计算机的办公自动化实训后, 学生学习会计电算化的能力大大增强, 且学生考会计从业资格证的会计电算化这一门时, 及格率提高了一倍。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为将来就业找工作增加了筹码。

三、加强会计专业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培养, 有助于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据调查发现, 当用人单位被问及“如果需要具备良好计算机能力的会计人员, 贵公司的选择渠道是什么”时, 34家被调查的中小企业中, 有22家企业的回答是“录用具备专业计算机能力的会计专业毕业生”;有8家企业的回答是“遴选内部财务人员进行计算机办公自动化能力培训”;只有4家企业的回答是“从外部招聘有工作经验且具备良好计算机办公能力的会计人才”。原因不难理解, 当企业需要具备良好计算机能力的会计人员时, 从内部遴选人员进行培训, 会受到现有会计人员自身条件的制约, 选择范围十分有限。如果从外部招聘有工作经验且具备良好计算机能力的会计人才, 企业将不得不支付高昂的人力成本。因此, 招聘具备专业计算机能力的会计专业毕业生自然成为用人单位的理性选择。此外, 当我们进一步问及“如果贵公司的选择渠道是录用具备专业计算机能力的会计专业毕业生, 贵公司愿意支付明显高于一般会计专业毕业生薪酬水平的工资吗?”, 22家企业中有14家企业表示愿意支付超过一般会计专业毕业生薪酬水平100-200元以上的工资;有6家企业表示愿意支付超过一般会计专业毕业生薪酬水平40%的工资;只有2家企业表示不愿意支付超过一般会计专业毕业生薪酬水平的工资。可见, 加强会计专业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培养, 有助于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四、现行的计算机办公自动化教学安排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

我校日前开展的会计专业计算机教学, 基本上是一种模式:“基础应用型”模式。该模式设置“计算机应用基础”和“计算机办公自动化实训操作”两门课。虽然对会计专业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提高不少, 但按照这种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 其突出的问题还是有不少。表现如下:

(一) 计算机课程内容与会计专业课程内容脱节。其主要原因:一是教计算机课程的教师不懂或很少懂会计专业知识, 而教会计课程的教师又不懂计算机知识, 两类课程的知识不能很好融会贯通。

(二) 所学的“会计电算化”课程不能解决会计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计算机能力。根据2005年9月, 财政部印发的《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管理办法 ( 试行) 》, 提出了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的三种证书应具备的三种能力:初级证书要求会计人员具备“计算机和会计核算软件的基本操作”能力。中级证书要求会计人员具备“对会计软件进行一般维护或对软件参数进行设置”能力。高级证书要求一部门会计人员具备“进行会计软件的系统分析、开发与维护”的能力。而我系只要求学生拿初级证书即可毕业, 结果造成学生毕业后, 在企业是既不会熟练地操作会计核算软件, 又不能根据企业具体情况定点开发出适用的软件, 有悖于教、学初衷。

(三) 计算机在会计中应用领域比较狭窄。在会计实务中, 电算化的运用仅仅在会计核算上, 在管理和决策上很少涉及。这固然由于大部分操作人员的计算机知识不深, 但会计课程和计算机课程两管平行直下, 互不相通, 也会使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显得很窄。

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 所调查的34家外资企业中, 有8家企业希望所招聘的会计专业毕业生能够进行一般的计算机操作, 有23家企业要求毕业生能够用会计软件处理出现的一般问题:如安装, 错误处理, 软件数据库更新等, 及能够运用计算机附属的办公硬件, 如打印机, 复印机及扫描仪来处理会计数据。

五、由研究结论得到的改进措施与局限

为了避免会计电算化专业的课程安排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相脱节, 应改革现行的教学模式。首先, 应采取从外部引进和送出进修等方式提高计算机相关任课教师的会计业务教学水平, 特别是提高使用会计电算化软件进行授课的能力, 要求专业老师经常深入企业会计一线进行调研, 并鼓励教师到企业兼职, 使教师及时了解实务发展情况, 积累经验, 在向学生传授会计知识的同时, 及时将前沿需求反馈到教学上。其次, 可组织力量编写符合我系会计电算化专业适用的计算机办公自动化实训的针对性教材。当然, 实施上述措施都需要学校领导的重视, 需要加大人员、经费方面的投入。只有这样, 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教学才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更符合企业的人才需求。

本文的研究过程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之处, 一是调查对象都是广西南宁市的中小企业, 样本规模偏小。因此, 本文的研究结论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南宁市的中小企业对会计专业毕业生计算机能力的要求;二是我们只走访了被调查企业的财务负责人, 针对他们对用人的需求, 调查问卷也全由他们填写。因此, 本文的结论还有待在今后的调查研究中进一步充实完善。

参考文献

[1].时念新.试论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与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 2009

[2].陈文涛.高职职业素质教育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 2009

[3].赵建新.现代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探索, 2009

8.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自我评价 篇八

【关键词】边疆地区;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就业对口率

【中图分类号】G642.0

随着高校逐年扩招,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笔者所在的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是2001年7月由原大中专学校组建的一所边疆高职院校,学院肩负着培养当地少数民族人才,为当地经济服务的重任。扩大招生规范、提高生源质量、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是我院一直面临的问题。笔者在该校从事计算机教学和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长期关注计算机专业的生源和毕业生就业情况。以计算机应用专业为例,通过提高专业就业对口率从而提高就业质量是迫在眉睫的事。

《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2011届全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88%,专业对口率为59%。我院计算机专业毕业生2010、2011、2012三年的年终就业率均为100%,但到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平均就业率为18%,到企业平均就业率为82%,专业就业对口率平均为40%。这说明我院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对口率较低,大多数毕业生从事一些与本专业不对口的临时工作。如何提高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对口率?结合我院地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通过对校内外学生和社会需求进行调研,提出以下六条策略。

一、实施单独招生和针对性招生策略

“以就业为导向”是高职教育办学的方针,高职院校应以就业方向确定招生对象。根据教育部关于“鼓励开展单独招生试点,保证生源质量”的精神,按照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招生考试院的统一要求,2013年我院有幸成为云南省实施单独招生试点院校之一,这给我院招生工作带来了良机。我院应抓住机会,做好宣传动员,采取单独招生和灵活招生的策略,招收对工科感兴趣,动手能力较强,想学一技之长的学生。这样既可以解决生源不足的问题,又能更好地为当地经济服务。

二、制定灵活的课程标准和务实的人才培养目标策略

目前我院计算机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高等数学》、《操作系统及原理》、《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基础》、《数据库基础与应用》、《VB》等,而专升本考试科目《数据结构》和一些常用软件(如CorelDraw)没有开设。传统专业课程重理论而轻实践,对于文化基础相对较差的高职生来说,有些课程很难真正听懂,针对这种情况,学院可以适当调整课程设置标准,通过必修课和选修课形式开展教学,教师灵活调整教学目标和重点,做到“理论够用、会用就行”。建议学院可以开设一些具有地区特色的校本课程,重点以本地区就业的专业应用来确定教学重点,比如傣语基础、老挝语基础、傣文输入和编辑;装潢广告行业常用的PhotoShop、CorelDraw等。对于那些基础较好又想参加专升本考试的学生,则通过选修课的形式为他们开设《数据结构》。从学生实际需要和社会需求出发开展教学,既可以完成教学目标,又能帮助学生实现顺利就业。

三、建设具有地区特色的基础设施和师资队伍策略

高职院校的主要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我院地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学院的实验实训基地紧缺,这严重制约了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差距较大。学院应根据地区特色加强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如建立小语种文化交流室、热带植物实训基地、计算机实训基地等。同时,注重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通过建立校内、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更接近就业的实际需求。IT业技术革新较快,高职计算机教师应坚持终身学习,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教会学生利用新工具、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只有教师不断强化内功,具备了真才实学,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然而,大多数高职计算机教师缺乏对新技术的掌握,缺乏实作经验。针对这种情况,学院可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学模式对计算机教师进行短期有效的专业技能培训,鼓励学有余力的教师参加各种计算机技能认证考试,如网络工程师、软件设计师等。

四、采用任务驱动和分组合作的教学策略

传统的授课方法主要采取教师讲、学生听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对于操作性与实用性较强的计算机学科来说,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项目合作教学法、小组协作法等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教师应因材施教,采用分组的方式,以共同完成一个项目为主线,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学院还可以利用校企合作对学生进行短期培训和项目实训,采取“做中学”的方式解决学校与社会的衔接问题。鼓励学生参加相关计算机认证考试,通过考证既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增加将来对口就业的筹码。

五、采用以实践能力为主的教学评价策略

现行的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科考试大多采用理论和操作各占50%来计算考试成绩,有些学生为了集中应对期末考试,往往忽视了平时实践锻炼的机会。结合计算机专业的特殊性,建议教师采取灵活的评价方式,以参与课程项目练习为主,期末考试为辅的方式来评定学生成绩,从而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完成课程项目,培养其动力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为将来顺利就业打好基础。

六、采用以就业指导服务提高就业质量的策略

“高不成,低不就”是当今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常态。作为高职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对在校学生进行有效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我,协助学生发掘自身优势和专长,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积极做好宣传就业政策,拓展就业渠道,搭建就业平台,培养学生求职技能,鼓励和帮助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实现自主创业。作为高职学生,也必须结合自身实际,做好自我定位,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坚持“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原则,努力从事与专业对口的工作,为将来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总之,要提高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对口率,就必须认真发掘社会所需人才,加强培养学生的就业技能。边疆高职院校也只有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帮助毕业生顺利走向社会、服务社会,才能实现“进口旺、出口畅”的理想状态,真正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罗丹.体面劳动视角下大学生就业意愿研究[J].出国与就业,2012(6)

9.机械专业毕业生自我评价 篇九

我出生在一个xx市的一个小镇,成长于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庭。生长在农村的我,从小就比其他孩子懂事早,知道农村的艰辛。但我依然活泼开朗,我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和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我在xxxxxx学院接受教育。在校近三年的学习生涯中,本着对学习的热情,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和掌握专业技能,例如: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电工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机械制造技术、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操作实训、CAD/CAM软件应用、数控机床机械部件拆装及精度检测、机床电器与PLC控制技术、数控机床机电联调与故障处理、金工实习、专业课程的课程设计。

在学习上,我刻苦努力、好学,先后考了CAD二级工程师证、电工上岗证、加工中心中级证、计算机一级等。课余时间经常去图书馆看书,经过我的努力通过了英语四级的考试。

在学习之余,我积极参与学院举办的团体活动,如拔河比赛、团体趣味竞技比赛等活动;积极参与学院社团组织的管理,担任学院学生自律会会长,本着“为丰富团体生活,培养团体精神”的理念,组织会员义务献爱心活动,如:去敬老院探望老人,去邕江边捡垃圾等;组织策划会员举办“饺子宴”晚会、烧烤等活动。从中我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同时培养了我良好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团队精神,增强了我的团队意识。除此之外,还担任了班里的团支书,积极配合老师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同时,也在很多方面提升了自我。包括工作上,交际中和学习上。

思想上,在学校的生活里,我积极乐观、诚实守信。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努力上进,熟练掌握专业技能。面对学习、工作和生活上的挫折,我选择勇敢面对,而不是退缩。在学校和同学友好相处,广交朋友,交友的首要原则是诚实守信,我做到了,我希望我的诚实可以交到更多的朋友。

通过近三年的大专学习,我深感自己的不足,我会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更加努力,取长补短,虚心求教。相信自己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表现更加出色!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更加完善自己!

我始终坚信:尝试有一半的机会是成功的,放弃等待的只有失败。

名: xxx

10.法语专业毕业生自我评价 篇十

我除了在专业方面增强外,办事能力也是值得肯定的。同时本人待人真诚,做事有上进心,头脑灵活,接受能力强。处事自信、认真、有主见,不怕辛苦。我憧憬做一个事业成功的人、能带快乐给身边人的人。

在专业知识方面精益求精,在专业学习和体育运动方面都获得优秀成绩。英语、法语、电脑、普通话等方面的等级考试已达标。身为学生的我在修好学业的同时也注重于社会实践。本着学以致用,理论结合实践的原则,努力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11.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自我评价 篇十一

课程评价是评判课程研发、课程实施、课程效果全过程及其质量的重要手段,对促进课程结构整体优化、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课程评价一般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它根据组合或分类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具有相对应的操作流程, 对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科学性、合理性、规范性以及对具体课程的研发、课程实施与课程效果进行单独或整体价值判断,并寻求改进课程建设质量的途径。

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的精神,课程评价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判断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规范性,即课程是否符合学校和专业的教育目标,能否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素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是否适应教学实际情况的需要、是否体现了区域和行业特色。二是为改进、 完善课程提供决策依据,即通过课程评价发现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从而对课程内容做出相应的改进。

本文研究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研究的课程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既包含课程研发评价指标的设计,也包括课程实施及其效果的评价指标的设计。二是课程评价是自我评价而不是外部评价,即课程建设的自我评价专指会计专业、院系和学校层面的自身评价,学校以外的第三方评价(如社会、实验实习基地企业对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等)不在本文所探讨的自我评价范畴之内。三是本文研究的课程建设质量评价主要是针对新开课程设置和已开课程建设质量的评价,但不等同于精品课程选拔或者各级各类优秀课程评选,它们之间的标准与评价指标、指标内涵不尽相同。

教育部教高[2012]4号《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简称《高教30条》)指出:“建立以高校自我评估为基础,以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院校评估、专业认证及评估、国际评估为主要内容,政府、学校、专门机构和社会多元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评估制度。”《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 ~ 2020年)》指出:“职业院校要建立内部质量评价制度,强化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评估思路的转变,要求我们改进工作,其中加强自我评估是重要的一环。这种自我评估是多方位的,可以由专业、系部、 学院的分级自我评估,可以是专业、课程、课堂、试卷等的分项评估,也可以是人才培养质量或者师资队伍、教材建设等的综合自我评估和单项自我评估的结合体。在学校层面确立自我评估的种类、程序、时间等总体方针以后, 分级、分类制定自我评估的标准,并付诸实施,这将极大地促进学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自我评估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应遵循以下原则:1适应度。办学定位、专业定位、课程定位等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程度。2保障度。师资力量、经费安排、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对人才培养的保障程度。3贡献度。 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程度。4满意度。学生、家长、社会、政府、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满意程度。上述原则,要求课程建设的自我评价做到:课程研发考虑适应度、课程实施考虑保障度、课程效果考虑贡献度和满意度。

适应《高教30条》的要求,做好课程建设质量的自我评价,要以产教融合为核心、以师资团队建设为突破口, 做好核心职业课程体系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构建课程研发质量指标体系、课程实施质量指标体系和课程效果质量指标体系。下面,本文以高职会计课程建设为例,就该课程建设自我评价体系构建的意义、内容要点和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进行探讨。

二、高职会计专业课程建设质量自我评价体系构建意义、研究价值及研究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高职教育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人们所关注的高职教育的焦点问题也发生了重大转变,即从初期集中在高职教育的定位与发展、类型与层次等宏观问题的探讨,逐步转向到对课程与教学、人才培养模式等微观问题的深度研究。无论是专业建设还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都必须借助“课程”这一平台才能实现。而要优化课程建设,高职院校不能不关注到开展高职课程建设质量自我评价所具有的独特价值与意义:

第一,开展分专业高职课程评价,构建相关专业课程评价体系,有利于明确高职专业课程体系具体课程的地位和作用,有利于优化高职教育各专业的课程体系,有利于明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的方向和要求。

第二,构建分专业的高职课程评价体系,对专业乃至专业群整体水平的提高均能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确定基础条件较好、能体现区域和行业特色、发展潜力大的重点课程和主干核心课程,使之在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整体优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二,要培养高等技术技能型人才,实践环节教学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办学的师资力量特别是“ 双师”型教师的缺乏,导致实践环节教学改革和建设还远远达不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而开展课程评价则有利于加强实践环节教学的改革和建设,发挥评价的监督作用、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

第四,建立只有通过课程研发评价并且成绩合格的课程才能进入教学实施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度和机制。因为新开课程只有通过课程研发合格评价以后,才能进入课程实施评价和课程效果评价。而课程建设质量综合评价是课程评优和参加各类择优选拔的基础,只有确保了课程建设的质量,才能为课程改革打下良好的基础。 还有一点,今后的评估是自我评估和外部第三方评估等评估方式的综合,加强自我评估将是改进工作的重要一环,更是为外部评估打下扎实的基础。而课程建设质量自我评价正是自我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五,从高职会计专业这个开设比较普遍况且专业的整个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相对比较完善的专业着手,研究其核心课程建设质量自我评价体系,进而从自我评价的角度对课程质量评价方法、运作流程、指标体系等多个方面做好方案设计,对于专业建设将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对其他高职专业也有借鉴指导作用。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研究项目“高职课程建设质量自我评价体系构建——以会计专业为例”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六个方面: 1高职会计专业核心职业能力的内涵。2结合现有经验与会计从业资格、会计职称资格考试等标准,筛选会计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内容与之对接。3高职会计专业核心职业课程体系的确立和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 (该方案应体现行业和区域产业特色)。4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和教学条件建设。5培育高职会计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师资团队建设。6高职会计专业课程建设质量自我评价方法、运作流程与课程建设(开发、实施、效果)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性导向。

上述六个方面各个环节都包含了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都与课程评价密切相关。具体来说,4、5两个方面都与课程实施和课程效果评价相关,而1、2、3三个方面则与课程体系评价(其合理性、科学性、规范性)和课程研发评价等相关。这里的关键环节和难点是高职会计专业课程建设质量自我评价的指标体系设计。

三、高职会计专业课程建设质量自我评价体系构建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重视专业课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毫无疑问,专业课是课程体系的核心部分,因此必须十分重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而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合理性、科学性、规范性是课程评价的重要内涵。正确的思路是根据学生素养培养、专业质量标准、职业发展、终身学习的需要来设置课程,开设跨学科课程和专业群共享课程,强化实践教学课程与实践教学内容,定期修订课程教学标准,按照人才培养基础性和必要性的要求精设必修课及其教学内容。在课程体系的优化过程中,若出现某一门具体课程的内容整合不到位,或者对开设该课程必要性的认识不到位,则必将弱化这门课程的设置,从而会对专业课程建设质量自我评价产生负面影响。

(二)把握课程的产教融合度

产教融合度是衡量一门高职专业课程办得是否成功的一块试金石。作为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建设必须从产教融合的视角来开发教学资源,促进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对接。为此,应建立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机制,按照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和职业资格标准设计课程结构和内容,增加课程的技术含量,提高职业教育对技术进步的反应速度。

同时,基于大学教育是选择性教学的特点,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同一门课要注意专业与非专业的区别,即使都是专业课,也还要注意生源对象的不同来设计内容,增加学生对课程与课程内容的选择性,因为学生学习兴趣和个性与选择有关,所以必须把握好学生的选择自由度来增加选修内容或减少必修内容(创新课程研发)。尤其要照顾到具有特长学生的选择,为他们提供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空间。要以产教融合来改变教学方式,如采取 “学中做、做中学”,情景教学等方式来提高课程效果;以产教融合来推进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对接。

(三)突出课堂教学

课程建设与课程改革的成果要让学生受益,必须通过课堂来得以实现,所以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密不可分。 当前课堂教学问题很多,尤其是一些地区实施注册入学后,一些课堂教学问题越发突出。我们要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推进教学方法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以知识传授为主向培养能力为主转变,以课堂教学为主向课内外结合转变。指导学生养成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促进教师开展启发、讨论、参与的教学方式。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改造课程,探索实施“翻转课堂”,建设一批优质共享课程,构建线上线下有机交互的学习方式。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大小班结合上课(知识讲授采用大班、课下讨论采用小班和实行分层教学)、走班制等方法。各高校应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结合教研组织建设,建立和完善课堂教学准入制度,对于专业新开课和教师新开课都应有相应的评议、审核制度。平行开设课程由教师申报试讲,学校根据评价情况确定任课教师,同时允许学生先用1 ~ 2周时间试听课程,然后再进行选课学习。对学生选课少的课程可不再开设,杜绝因人设课,建立课程淘汰机制。新开课程要加强集体备课和磨课。

(四)改进教学效果评价

教师是提高课程建设质量的关键,只有保证教师具有参与课程建设的饱满热情和积极性,课程建设的质量提升才有可能。而教师教学效果评价的合理性对教师的课程建设参与积极性无疑具有导向作用。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质量评价的意义在于完善课程设置,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因此在构建课程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时要把重点放在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上。要改进教师课堂教学效果考核评价方法,通过听课,查阅教学大纲、教学日志、 教学讲义、试卷等教学资料和教学资源,激发课堂活跃度,推行师生互动、学生与学生讨论、学生与教师探讨的实时评价方法。提高教学改革、教学创新在课堂教学评价中的比重,引导教师乐于教学、勇于创新。

(五)课程建设重在融合职业精神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实业人才,它承担着培养职业人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使命,而课程建设正是通向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国发[2014]19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 (2014 ~ 2020年)》提出:“加强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产业文化进教育、企业文化进校园、职业文化进课堂。”认真贯彻执行上述文件精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职业精神贯穿于职业教育课程实施的全过程,这对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和职业精神的培育,具有重要意义。

四、高职会计专业课程建设质量自我评价指标体系

(一)自我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要求

首先,专业的课程建设质量评价要突出合理性、科学性、规范性,具体到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财务会计》、 《财务管理》、《审计》等课程是高职会计专业课程的核心课程,毫无疑问应得到强化。但具体就某个学校的会计专业来说,可能会设置体现该校所处区域或者行业背景的特色核心课程。如金融或银行类高职院校,其课程体系中可能要设置凸显其行业特色的《银行会计》等核心课程。 再如,地处浙江温州地区的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可能要设置《私募债券》、《村镇银行会计》等特色课程,以体现其与国家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相符的特色。

其次,重视高职会计专业课程建设质量自我评价结果的分析利用。构建高职课程建设质量自我评价体系的目的,除了前述的对新开课程开展合格评价决定其能否列入教学计划,以及为各类外部评估做好前期准备之外, 评价结果即评价反馈意见能否得到有效利用,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要让课程评价反馈真正发挥作用,不能让课程评价的反馈仅仅作为一种评判式的结论呈现, 而是要为今后不断改进课程研发和课程实施、提高课程教学效果提供依据。在制订评价指标时应体现这一原则要求。要制订相关政策,将是否吸纳了课程评价的反馈意见作为新一轮课程评价的依据,如果对反馈意见不予采纳,则必须提出充分的理由使评委会信服。

最后,掌握高职会计专业课程建设质量自我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要点:1课程目标明确。课程要能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素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其中:知识应尽量丰富,使之够用 ;技能应按基础技能和综合技能设置标准; 职业素质应体现交流表达、团队合作、分析判断、创新发展、应变能力等内涵。2体现特色。课程设计要适应学校、 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体现区域和行业特色,产教融合度较好。3形成体系。设计的课程应具有教育的整合价值,在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准确,课时安排和体系具有完整性、合理性。4课程评价方法,主要有问卷调查、观察、听课、查看资料、访谈等方法,辅以德尔菲法和头脑风暴法,以任课教师和同行相近课程教师、教育管理者、学生、校内课程专家等为调查对象。为了弥补量化评价的不足,可借助定性课程评价方法。

(二)自我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导向

本文构建的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三个方面:课程研发评价指标、课程实施评价指标和课程效果评价指标。 下面,本文对三个方面的指标设计提出原则性意见。

1. 课程研发评价指标设计。课程研发指标要设计诸如课程目标的准确性、课程标准的针对性、课程结构的契合性、课程内容的职业性、课时安排的合理性、教学资源的完备性、组织形式的可行性、教学设施设备要求的适应性,以及课程实施范围的选择、课程实施团队人员的选择、课程实施程序的选择等评价指标。

2. 课程实施评价指标设计。应考虑教学方法的丰富性和适合性、团队教师素养、实训条件与项目开设、课程网站(包括教案、课件、习题、实训项目、试题库等)、利用率、技能竞赛指导方案与细则、教学特色创新、教学组织与教研活动(如集体备课、听课、磨课)、教学环境的创设、 产学研合作的开展、课程各类教学资料与教学档案完整性、教改课题与项目的实践与落实情况等指标。

3. 课程效果评价指标设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学生学业成绩、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自我评价(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提高等)、任课教师与专业主任的反思性评价、后续课程教师反映、课堂学生的参与度与实训项目训练面、重视基础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与专业实践课的综合效果、考虑到能力分层的因素、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如对应初级会计资格和中级资格的分层)、师生关系的融洽度、全程贯穿对学生技能培养、创新意识及职业精神培养的意识与意义、落实学校人才培养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学校理念以课程为落脚点)。

课程评价的方法是广泛和多样的,对于课程研发、课程实施、课程效果的影响因素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且本身也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要求将影响课程的全部因素都纳入评价指标的设计之中,在实践上还有很大的难度,所以评价的精度和准确度会受到一些影响。 但是,专业建设水平的提升和内涵发展要求对课程建设质量进行定期不定期的评价并不断改进,在考虑上述指标内容和根据重要程度分配权重的基础上,笔者拟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法)进行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陆依,吴伟霞,朱友干.基于本科教学目标的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财会月刊,2013(24).

高恩广.职业院校课程质量评价的研究与探索[J].江苏教育,2010(4).

易进.教师与新课程评价改革——谈教师作为发展性评价主体的作用[J].教育科学研究,2004(9).

田卫东.课程评价的作用及功能实现之我见[J].卫生职业教育,2001(2).

12.英语专业毕业生自我评价 篇十二

大家好,我叫xxx,毕业于xxx大学英语专业。大一即通过国家英语四级考试,大二上学期即通过国家英语六级考试。我是一个对理想有着执着追求的人,我的求职目标就是英语教师,并且我热情教师这个职业。

我本人适应性强,责任心强,勤勉不懈,在校在学生活动中心担任辅导老师,从中培养了一个教师应该具备的领导能力和协作能力,而大三实习期间,我参加学校组织的多次见习活动,已经获得相当充足的上课经验和具备一定的处理教学事务的能力另外还参加过手机促销的兼职工作,从促销活动中培养了一定的团队协作能力与组织能力,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以充沛的精力,刻苦钻研的精神来努力工作,稳定地进步自己的工作能力,与公司同步发展。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以充沛的精力,刻苦钻研的精神来努力工作,稳定地进步自己的工作能力,并希望能凭借我的实力加盟贵公司,期望在教师招聘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名专职教师,我将以我最大的热情,与不断前进,不断努力的工作状态来接受企业的考察。

13.外语专业大学毕业生自我评价 篇十三

外语专业大学毕业生自我评价

作为一名外语专业的学生,在四年的大学历程中,付出的或许比别人更多,当然收获也很丰富。我一直坚持明礼诚信、爱国守法、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和作风,勇于追求真理,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在专业知识上,我努力学习各种知识技能,并积极参加并组织班级学校的各学生团体、及课外活动,以此来锻炼自己、拓宽了视野、陶冶了情操;我不仅在英语专业上努力学习,还自学并熟练运用计算机软件。由于在校期间的努力,我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各学科的功课,扎实地掌握了财会专业理论和技术知识,同时使计算机应用水平、英语水平、社交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寒窗数载,在“xxxx”校风的指导下,在那独特的人文气息的熏陶中,我刻苦努力、自强不息,一直保持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意识,一方面加强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我也注重个人多方面的能力培养、丰富阅历、开阔视野、锻炼自我,为适应当今纷繁多变、充满挑战与机遇的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思想素质上,我吃苦耐劳,工作积极主动,能够独立工作、独立思考,勤奋诚实,具备团队协作精神,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可适应高强度工作。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我能够做到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可以说:过去的四年,是我逐渐开始从稚嫩走向成熟的四年。四年里,使我经历了各种甘甜和酸楚、欢笑和泪水,在一次又一次的经历中,我慢慢地成长着,我依然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4.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自我评价 篇十四

1 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法

查询文献范围主要为国内外关于教育评价学、教育学、护理教育学等的专著;中职护理专业教学标准、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相关文献;国内外关于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研究的相关文献;我国对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质量要求的法规文件与研究文献等。

1.2理论分析法

对护理教育培养目标、教育原则与理念,当前我国中职护理教育特点以及社会对毕业生质量要求等进行理论分析、比较、综合,为提出和确定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提供依据。

1.3德尔菲法

此方法主要用于论证和确立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各级指标及具体内涵,并赋予指标权重。因本研究开发的是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质量评价工具,故主要选择了我国知名中职护理教育专家和教学管理领域的权威学者共20人组成专家咨询小组,其中护理院校专职教师5人、临床一线护理专家5人、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者5人、实习单位管理者5人,均为副高级以上职称。通过两轮函询确定了指标体系的结构和各指标权重,对中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证、分析,最终确定了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

2结果

2.1函询结果的可靠性

函询过程中专家积极性系数为86%~95%,处于较高水平,专家权威性系数为0.825;两轮专家咨询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839、0.947;P值均为0.000。

2.2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质量评价表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教学标准》(试行)、中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能力要求,结合当前中职护理教育现状和用人单位需求,制定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质量评价表。其中一级指标由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构成,二级指标共24项,详见表1。

3讨论

本研究初步构建了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具体内容则涵盖了思想素质、职业道德素质、文化素质、服务意识、沟通意识、人文素养、临床护理核心能力[3]等。因中职护理专业主要是面向基层医疗、卫生、康复和保健机构,培养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和健康保健等工作人员,故专业知识和技能指标约占3/4,强调毕业生从事护理工作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以及良好的护理评估、护理干预与评价能力。

在临床护理方面,重点强调了基础护理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以及临床护理基本理论知识与专科护理能力,其权重均为6.0,显示了专家对这两项指标的重视程度。在急救护理方面,强调毕业生“具有初步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的基本能力”,但根据临床一线专家和医院管理者的意见,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一般不具备独立操作呼吸机、除颤仪的能力,故在评价指标中未列出;在社区护理方面,则要求毕业生“具有初步开展社区护理常规工作和对社区常见慢性病、传染病患者进行社区管理与护理的能力”;在老年护理方面,毕业生应“具有对老年人进行自我保健指导的基本知识和能力”。这些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也正是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教学标准中明确规定的人才规格[4],与培养目标一致。该评价指标内容全面,立足于社会需要,同时也符合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办学现状、生源条件和毕业生实际情况。

该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立足于多元评价,可用于以学校为主体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也可用于毕业生核心能力自查以及用人单位、教育主管部门评价,同时也可用于社会第三方评价。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的出台、卫生事业的发展、护理模式的转变,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发生相应调整,这就要求我们从行业要求出发,不断调整、完善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质量评价标准。据2014年的调查,医院对护理人员学历需求最多的是大专,约占50%,其次为本科,对中专护理人员需求量较少[5]。因此,今后中职护理专业教育将以中高职衔接五年制为主,急需制定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质量评价标准。

在《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教学标准》(试行)中,中职护理专业设置了急救护理、社区护理和老年护理3个方向,各有两门专业方向课程[4,6],并分别对这3个专业方向的能力进行了描述。调研发现,当前中职护理专业大多数未划分专业方向,有少数卫生学校即使划分了护理专业方向,在课程设置中仍然全部开设了急救护理、社区护理、老年护理这几门课程。故在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并未按照护理专业教学标准选择某个专业方向来评价,而是对上述3种专业能力全部进行评价。

毕业生质量评价仅是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部分[7],尚需开展实证研究,对该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检验。未来研究应从更广阔的角度审视中职护理专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过程、素质教育与习惯养成、教学团队、教学基本条件、校企合作、教学资源建设、社会评价等内容。

参考文献

[1]魏君.中外护理教育发展概况[J].护理研究,2006,20(7):642-644.

[2]叶旭春,姜安丽.护理专业本科生临床决策能力测量工具的研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4):12-14.

[3]王章安,黄宝芹,韦艳华.护理核心能力的概念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2,43(6):576-578.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5]黄刚,张军荣,李志成,等.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护理专业发展调研报告[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18):134-136.

[6]黄刚,朱爱军,张军荣,等.重调研贴岗位推动护理专业建设发展[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10):66-69.

上一篇:江苏高中数学数列复习下一篇:黄埔军校教官及学员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