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改革感想(9篇)
1.英语改革感想 篇一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
一九七八年的一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画了一个圈,这位老人就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正是这一个奇妙的圈使得中国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从改革开放至今,30年弹指一挥间,中国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从经济到政治,从思想到文化。这些都让我们这一代信心满怀。改革开放30年,我们全社会的文化自觉不断提升,人民文化生活不断丰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30年的改革,30年的开放。这期间相伴的是30年的拼搏,30年的奋进。收获的是30年的惊喜,30年的巨变。享受的是文明、和谐、幸福的新生活。这一切是一种进步,而这进步我们有目共睹:那是高奏时代凯歌的乐章,是阳光普照下的温馨画卷,是心灵沟通碰撞下的激情火花。
改革开放的历程已经走过了三十年。三十年来,中国从城市到乡村,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经济的腾飞,生活条件的改善,都反映了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
我为自己出生在这一年代而自豪,更为自己是一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而骄傲,我们正在享受着改革开放的硕果,想想三十年前,我们更应该好好工作,因为我国开放的脚步时刻没有停息过,我要努力学习,扎实工作,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三十年间的种种变化让我们感慨多多,中国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的历程,取得的伟大成就来之不易。我们生活在如此美好的黄金时代,这种幸福和安定和谐的局面也需要我们倍加珍惜和维护,通过我们的努力和奋斗,祖国还会越来越富强,人民生活也会越来越美好。
随着时间的变化,周围一切也都悄悄地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中国这个大环境发生了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出生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我,是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成长起来的一代,对于我们来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我们有着深刻的体会。
记得小时候家里的生活状况,家里的第一台电视机是在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买的,是黑白的并且信号也不好,仅能收到一两个电视节目。现在却不同了,简直是天壤之别。现在的电视看的的确也不多,但绝不是因为看不起,而是因为有了更好的替代品。其原因是电视节目正看到尽兴时突然间来了一段广告,或者是正当上演着激情时突然间来了一个中断“下集精彩明天欢迎收看”,这可谓讨厌至极。不过,现在好了,自从有了电脑之后,电脑便很快得到了人们的宠爱。在这里看电视剧可谓尽兴,什么时候看都可以,只要你喜欢。并且还可以挑选着看或者快进着看,真是方便多了。
30年前,人们普遍憧憬“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生活。而现在拥有家庭电话早已不是一件新鲜事了。回想当初,装一部电话4000多元,因为线路有限,也不是想装就装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每装一部只需要2000元了,可是在当时你能想到现在每部电话的初装费只需要140元,而且不受限制,随付随装吗?这一切不就是改革开放让我们实现的吗?而随着手机的加入,更加扩大了电话的范畴:从又厚又大六万元一部的“大哥大”,到现在各色各样、小巧玲珑的时尚手机纷纷登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是不言而喻的。而手机的多样化也迎合了年轻人讲究新潮,追逐时尚的需要。手机的普及冲击了路旁的自助公用电话和小商品店的公用电话,而这样的冲击相信每一个人都会乐意接受,因为它证明了社会的发展,国家的进步。
记得那会大街上跑得最多的是自行车,后来,人们上下班大多都骑摩托车,可是现在,小轿车是越来越多了。人们出行除了有公交车、出租车之外,还有很多人开上了私家车。在内地,地铁也是四通八达的。交通越来越便利。
不但我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改善和发展,在这30年我们见证了我国体育事业取得的成绩。1984年许海峰摘得中国奥运首枚金牌,自此之后,中华体育健儿奋勇争先:2000年悉尼奥运,中国代表团收获28枚金牌,取得了金牌榜和奖牌榜均名列第三的佳绩;04年雅典,中国军团更是将金牌总数扩增到32枚,位列金牌榜第2位!在北京举行的第29界奥运会上中国更是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中国获得了金牌数第一名的好成绩。今年的伦敦奥运会中国更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傲人出成绩。
30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我们经历了太多的变化,感受了太多的惊喜。我们生活由希冀温饱到追求高质量的生活,是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记得鲁迅先生有一句话:“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是啊,正因为有了人们不断的奋斗和摸索,前进的道路才变得通畅,因为有了人们的相互协作,才有了今天可喜的变化。相信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推进,我们的生活将更上一层楼。
作为80年代的我,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过来的,对改革开放有着自己的切身体会,有着深切的感受。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由此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无疑成为历史的标志点。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30周年。现在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要与你打开共同的记忆之门——发掘已被时间深埋的记忆,整理像竹简一样散落的记忆,再把这些记忆做珍珠,用30年改革开放的红线串起,然后,我们共同珍藏。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的衣食住行等许多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从解决温饱逐步过渡到了进入小康,中国的经济社会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突破、大跨越和大发展。正如十七大报告所言: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的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改革开放“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前进不是一帆风顺的。改革开放的每一步,都伴随着对发展常识的重新发现和回归,都伴随着旧思想、旧体制的革除和新理念、新体制的建立。每当遇到前进中的困难,也总有人对改革开放提出各种责难,但是,经过一番思想的讨论,“改革不可动摇”仍会成为一种广泛的共识。这是因为,30年的改革成果,给了人们实惠和幸福,以及信心和希望,实践在任何时候都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回眸过去,我们看到了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国富民强;展望未来,我们坚信祖国会更加强大,人民会更加安康!站在21世纪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和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面对国内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和新期待,我们承担着更艰巨的任务和更神圣的使命。作为普通市民的我们要时刻学习党的先进理论思想来指导平日的行为。尽我们的最大努力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我们的绵薄之力。
2.英语改革感想 篇二
一、从新《化学课程标准》看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初中化学实验在新《化学课程标准》中的解读:当今, 化学实验仍然是化学学科发展的最直观、最客观、最有效的物质载体, 也更明确了“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基本特征这一思想。化学实验能形象、生动、直观地产生化学问题, 能对学生在科学探究中提出的猜想或假设进行验证;学生通过实验研究和认识物质, 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初步学会化学科学研究的实验方法;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积极地动脑动手, 体验科学家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获得科学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二、化学实验教学在本研究课中的应用与创新
1.立足教材基本实验, 完善实验过程设计
新教科书中的实验都是经过科学论证和挑选的, 但有些实验还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在本节课中, 教科书主要提供了两组课堂学生探究的实验。其中一组是镁、锌、铁、铜分别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 观察反应快慢的实验;另一组是铝丝与硫酸铜溶液, 铜丝与硝酸银溶液, 铜丝与硫酸铝溶液等三个实验, 判断反应能否进行。这两组实验看似简单, 但想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开发学生的思维, 还得对实验教学方案进行适当的调整, 优化实验教学的过程。
如在组织学生探究“金属与酸”的反应时, 我让学生先带着以下问题进行实验操作:①请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即有无气泡产生、产生气泡的剧烈程度, 推出活动性强弱的顺序。②金属与酸反应时用燃着的木条伸入正在反应的试管口附近观察现象, 并猜测该气体是什么气体?能否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③实验室制取氢气你认为哪一种金属比较适合, 为什么?接着, 让奇数组的学生进行镁条、锌粒、铁钉、铜丝四种金属物质分别与稀盐酸反应的分组实验, 而偶数组的学生每两人一组进行该四种金属物质与稀硫酸反应的分组实验。实验后, 学生前后四人一组讨论, 分析、解决以上问题。
2.精心设计拓展实验, 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在课堂上教师除了用好教材提供的实验资源外, 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地设计一些拓展性的实验,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如在完成教材中的“镁、锌、铁、铜与稀酸反应”和“铝丝与硫酸铜溶液、铜丝与硝酸银溶液、铜丝与硫酸铝溶液”两组探究实验后, 为了使学生能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 我设计了一组开放性的探究实验。提供了镁条、铁丝、铜片, 稀硫酸 (稀盐酸) 、硫酸镁溶液、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溶液等,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方案, 并根据各自的方案进行探究实验, 看是否能比较出镁、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三、注意化学实验与高中知识的衔接, 拓展学生视野
在实验教学中我们不但要重视教材前后内容间的联系, 还要重视初高中知识点间的衔接, 重视学科知识的延伸与贯通, 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如在引导学生探究“常见金属与酸反应”时, 我不是笼统地说成银、铜等金属不与酸发生反应, 而是向学生说清楚这里所说的“酸”是指盐酸、稀硫酸等, 不包括具有强氧化性的浓硫酸和硝酸, 浓硫酸和硝酸与铜、银等金属也能发生反应, 但不会有氢气生成, 发生的也不是置换反应, 要想知道具体为什么, 我们到高中阶段将作进一步的探究。这样既保证学生所学知识的科学、严谨, 同时也注重了与高中知识的衔接, 为学生今后的化学学习留下了悬念。
总之, 作为化学教师我们不仅是化学实验教学的执行者, 而且应成为化学实验教学的研究者, 以实验促进教学成绩的稳步提高, 也以实验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 达到教与学的共同提高, 在实践中领会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摘要:本文通过对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的实验教学, 从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化学实验教学的应用与创新、化学实验与高中知识的衔接等方面, 对促进化学课堂教学改革方面作了一些实践研究与探讨。
3.对高中音乐教学模块改革的感想 篇三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推进计划,自2009年秋季起,我省普通高中学校全面进入新课程实验。特制定《河北省普通高中音乐课程实施指导意见(试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是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是面向全体高中学生的必修课,对于促进学生全面的、有个性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基本理念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 .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其目的.通过体验、比较、探究、合作等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现欲望,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展现自身的才华和个性,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增强协作能力和合作意识,为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二、音乐模块教学设置内容
高中音乐课程模块设置是这次高中新课程结构的一个创造,高中新课程体系应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由六个模块组成,即音乐鉴赏、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一个必修和五个选修,这六个模块既相互独立,从不同侧面发挥各自的教育功能和作用,同时又反映音乐学科不同教学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集结成一个学科整体。六个模块的教育功能与价值及其学分均有不同侧重:音乐鉴赏是属于基础性音乐课程,该模块为36学时、2学分,为每个学生必修的课程;其它模块分别设置18学时、1学分。
三、在音乐教学模块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时安排存在的问题
笔者任教的学校是省级重点高中,国家级示范高中,又地处发达地区,有近百年的历史,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一向重视素质教育,从不以任何理由不开设或停上音乐课。即使如此,要在当前形式下,按照现行的课表,也很难给音乐课排满54个学时。本市其它学校和周边城市各学校都存在类似问题。在教改以前,大部分学校音乐学科占的课时数是36学时﹙有的学校根本不设音乐课﹚,课程改革形式下,学生必须修满54个学时方可获得3学分。也就是说,音乐必须在原有的36个学时的基础上再增加18个学时,音乐学科这新增加的18个学时又排在何处?
﹙二﹚模块改革中音乐教材实施的问题
此次模块的改革在课程实施方面,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要比记住一些知识更为重要。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那么高中音乐教育就应当转变为培养学生的“人生规划”能力、职业意识和创业精神,这些正是新课改所十分强调的。课程内容方面,强调改变“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活”的知识。而有的老师根本就没有理解这些理念,而是依就应用旧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更甚者有的老师沿用旧的教材。使得课改无法得到实施,模块改革变为一句空话。
﹙三﹚教材课题选取的问题
学生自主选课,这是最大的亮点,也是最大的难点!首先,有高中学生自身的问题,比如高中生对社会的了解不深,人生规划的意识和能力不强,不知道自己今后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因此也就不知道该选什么课;其次,有家长的问题,家长选取的未必是孩子喜欢的,选课时听谁的?还有学校的问题,学生想选的课,学校的师资、设备、场地等都不能满足选课,致使在第二个模块选取中,大家共同选取一个模块,无法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展现自身的才华和个性。最后社会的问题,相对统一的高考,就业形势的严峻,无法让我们“想干啥就干啥”。
面对现在的课改,无论客观和主观上存在怎样的问题,作为一线教师不能坐以待毙,应认真学习现有的新課标,融会贯通新教材,根据本校实际,大力开展艺术活动,开发课程资源,创造性地运用教材,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音乐教育改革的行列中,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为自己的职责负责。
4.教育改革之感想 篇四
甘宇 思政二班
***
即将踏上教育岗位,作为一名未来的中学教师,对当前中国的教育体制有一些自己的体会,一学期的小学支教经历也让我对中国的教育体制产生的很多感想,是以往都未能感受到的。同时,作为一名大生学生,也是经历过中小学教育的学生,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来体会现在的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对于我国目前的中小学教育体制存在诸多质疑。以下就是我对中国中小学教育现状存在的一些问题的感想和体会。
一、教育仍很不公平
所谓教育公平,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或原则。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层次(1)确保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2)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3)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等,即每个学生接受同等水平的教育后能达到一个最基本的标准,包括学生的学业成绩上的实质性公平及教育质量公平、目标层面上的平等。这里我们主要谈论的是过程的平等问题即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虽然教育公平是相对的,但是现存的教育不公平问题十分明显。特别是地区、城乡、阶层差异尤其明显。从2002年全社会5800多亿元的教育投资来看,当年,占全国总人口60%以上的农村只获得了其中的23%,而占人口少数的城市却获得了绝大部分,从这个数字可见一斑。在很多农村、山区,九年制义务教育根本得不到保障,很多适龄孩子没能力和机会入学,辍学率相当高;在偏远地区,基础设施、师资得不到保证,学生们坐在危房中读书很常见,学校根本找不到合适的教师,只能上最基础的几门课。反观,在城市中的学生,却享受着不断升级换代的教育设施,选择自己所喜爱的课程,在家长的安排下上着各种课外辅导班。就拿我支教的那所学校来讲,是一所矿工子弟校,学校师资力量相当缺乏,学校共七个老师,三个是才毕业的专科院校的艺体专业的新老师,对于文化课程的教育缺乏专业性。其次四个老老师中只有两位是师范专业,其余是矿上职工转职的。和镇上的中心小学相比,差距甚远,不管是从师资还是学校的教学条件。
这种越是在需要的地区越是得不到投资和发展导致公平缺失严重,挫伤了农村的可持发展的能力,相对城市,农村的孩子一直接受着劣等的教育,并将农村居民的低素质持续下去,造成长期性的城乡差异。在城乡、地区、阶层差异日益拉大的今天,要想跨越城乡、地区、阶层界限,实现跳跃,从而过上更为康实的生活,教育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途径。但现实状况是教育公平现状很不理想。然而社会的稳定,往往依赖于各种差异之间的和谐、融合与流动。假如一个体系内的差异扩大到不可调和的地步,差异之间的界限森严到不可流动的地步,这个体系必陷入混乱和崩溃。通过教育,处于弱势的群体获得了通往较高层群体的渠道,他们有了奋斗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会有益地降低对现状的不满。反之,如果没有了教育这个通路,或者教育不公平,通路走不通,这个群体便会找不到一种改变自身状况的方式,社会失去了自我调节的机制,以至矛盾无处化解、不满无处释放,于是混乱便不可避免了。要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高度重视教育公平问题。
二、教育理念存在严重偏差
中小学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基础教育,它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而进行的不定向的非专门的基础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学校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然而,如今的中小学教育只是评价一所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标准,是以升学人数的多少为尺度的;评价教师的业绩也以学生成绩的优劣为指标。导致当前的中小学教育呈现出 “教育产业化”的奇怪模式。学生就如工厂生产产品一样,每一个都是按照相同的模式和方法生产出来的,每个产品都是一样,产业化的教育必定只能生产同一个型号的学生,而不是真正的自主发展的人。自学生一进学校,教师就开始把他们当做专才来训练和塑造,强迫学生按教师的意愿行事,使学生难以通过主体的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自身的素质,这样长久下去学生的思维都会形成一个固定的模式,毫无创造性,这样培养出来的都是会学习的机器,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懂得运用于实际操作只是的人才。
学校为了升学率只注重学生知识的培养,从而忽略了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一个健全的社会人,一个健全的社会人必须有健全的人格。学校还应培养良好的品德的社会人。而现在许多学校往往忽略这一点,只重视学生的成绩,而不注重对学生的德育进行教育。导致现在许多中小学生行为品质问题的产生。
在以学习成绩评判学生制定人才标准这种错误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导致学生成为最终的受害者。社会以升学率评价学校,学校迫于压力不得不狠抓学习。学生的资料书堆满了书桌,没日没夜的拼命学习,特别是面临升学压力的学生更是学习负担重。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在这样一个以学习成绩作标准竞争激烈的社会大环境下,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落后,许多不顾孩子的实际接受能力和他们的主观愿望,向孩子提出各种苛刻的要求,报各种各样的培训班,更加加重了孩子的负担。
处于中小学阶段的学生是其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沉重的学习负担让学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学习上,根本没注重身体锻炼,很多学校更是删减体育课,艺术课等,导致现在我国的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严重不良。其次是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很不理想,沉重的学业负担代替了童年应该有的玩耍的快乐,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每个阶段有不同的任务,特别是小学初中阶段,学生的最主要任务应该是建立健全的人格,而不是各种各样的不是他们年龄阶段该承受的知识。过于沉重的学业负担严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带,导致近些年来“问题”学生越来越多,更甚至因为学习自杀的学生也是越来越多,学生的厌学情绪也越来越明显。这样的教学理念已经延续了多年,要改变也不是一时能办到的,特别是在这个以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前提下,高考中考都是一个坎,要想改变这个现状,从根本上是改变整个社会,整个教育体制的指导理念和思想。学校,教师应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的健全人格为教育目标,培养社会合格公民。
三、教育改革落实不到位
国际著名教育改革理论专家哈维洛克(R.G.Havelock)教授曾对“教育改革”作过如下定义:“教育改革就是教育现状所发生的任何有意义的转变”。有意义的转变是教育改革所期望看到的,也是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我国提出教育改革,提出素质教育已经有些年了,但是反看这些年实行的所谓的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有何区别呢?不过是给应试教育披上了一个比较好看的外衣。面对钱学森先生“中国为什么出不了杰出人才”的追问,我们不得不好好反思我们的教育。为什么中国十几亿人口都出不了一个诺贝尔奖,这和我们的应试教育不无关系,完全抹杀了学生的自主创新性,学生只会死板地学习书本上的知识,都是学习能手,但是动手创造力不行。国人也认识到了应试教育存在的严重弊端,因此提出了素质教育。到底什么是素质教育呢?素质教育是为人的基本教育。素质教育的内容比较广泛,我认为,最主要的是爱心、创造力、自我心理调控力这三种素质的培养。素质教育不是单独进行的,它潜在于 智育、德育、美育、体育等以及各种日常的活动。但是现在的许多学校对于素质教育要么就是“有名无实”只是一个口号,要么就是单纯地强调美育和体育,开展一些课外活动课,而没有真正做到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的培养。素质教育提出已经有些年了,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仍然是应试教育的模样,其根本原因也在于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供给不足,要想彻底改变应试教育,开展素质教育,我国必须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四、教师素质还有待提高
这里所说的教师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教学能力素质,二是教师的个人品德素质,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师德。所谓“师范”即身正为师,学为示范。近些年来,我国大力培养优秀的中小学教师,免费师范生的政策也是由此而产生的。但是,总体来看,我国的教师数量还严重不足,特别是在一些经济不发达落后的地区,在数量都不能保证的前提下,何来保证教师质量。中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其重要地位是很明显的。一个好的建筑大楼只有有了稳固的基础才能有更好地往上发展。中小学教育也是如此,对于学生今后的成长成才是至关重要的。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很多中小学老师,特别是西部地区、乡镇地区的教师总体水平十分落后,教师没有经过专业的教师教育训练和学习,许多教师本身的知识文化水平也是非常落后的,因此他的教学可想而知也不可能好到哪里去。其次,教师的个人品质问题值得重视。如今的许多教师一味地追逐个人利益,为了多赚钱搞副业,心思完全不放在教学上,对于教学知识敷衍了事,对学生不负责,教书反而成了他的“副业”,还有一些教师把学生当成了“摇钱树”,向学生要钱的现象屡见不鲜;还有一些教师个人品质存在问题。老师是学生的榜样,身正才能为师,但如今的许多教师个人作风问题实在不堪。因此,在培养教师的时候应特别注重对教师师德的培养和教育。要有“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来实施教学。
以上这些只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和意见,我国当前的中小学教育问题存在也不是一朝一夕,要想一下子改变也是不可能的。我认为存在诸多问题的一大重要因素在于我国的教育投入不够,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正因为对教育投入不够造成教育资源不足,教育公平难以实现;教育投入不够,教师的个人生活问题得不到满足使其想法设法地去赚钱;教育投入不够,教育改革也不能落实到位。我国对于教育的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还达不到4%,虽然温家宝总理表示今年会达到4%。但是这个水平是远远不够的。国之发展,教育为本。只有好的教育才能有好的人才,有好的人才才能建设更好地国家。因此要想解决我国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首先国家得高度重视教育,加大教育投入。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
5.改革开放30周年感想 篇五
深化改革是建设富民强省的必由之路
目前,我们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河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要害时期,正面临着难得的战略机遇。但是,我们前进的道路并不平坦,未来发展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城乡二元结构、区域发展失衡、社会矛盾凸显等诸多制约。
――实现科学发展任重而道远。长期以来,支撑我省经济高速增长的产业大都属资源依靠型的高耗能、高污染类产业,生态环境问题日趋突出,经济发展的生态成本和环境成本越来越高。而且“超重”的产业结构具有很强的刚性,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具有很强的惯性,我们要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任务艰巨。
――构建和谐社会任重而道远。由于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体制改革滞后,要素市场化进程缓慢,我省城市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并没有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而自然而然地解决;生产关系变革滞后生产力发展进程,各种社会矛盾并没有随着经济高速发展自然而然地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仍然严重,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比较突出。
――投资环境建设任重而道远。在世界银行最新公布的中国120个城市投资环境排名中,我省无一城市入围投资环境金银牌城市;在xx年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中,我省虽然有10个设区市入围,但只有石家庄、唐山和秦皇岛排在前50位,分别为第22位、35位和50位。投资环境诸要素中,行政治理体制问题仍然是我省投资环境的“软肋”,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政府行政效率和服务效率亟待提高。
――推进全面开放任重而道远。“环京津、环渤海”的独特地理条件,赋予了我省对内对外开放的区位优势。真正发挥“两环”区位优势,不仅仅是交通、通讯等硬件设施与京津、国际对接,要害是机制和制度等软环境的接轨:从微观企业制度到宏观经济治理制度,从微观企业生产运行机制到宏观经济治理调节机制„„要实现京津冀区域一体化乃至融入国际生产体系,推进全面对外对内开放,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的任务还很重。
以行政治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推进全面改革
xx年我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了改革要向三个领域拓展:从商品市场向要素市场拓展,大力发展资本、人才、技术市场;从竞争性领域向公用公共事业领域拓展,加快科技、文化、卫生、市政等领域的体制改革;从经济领域向行政治理领域拓展,深化机构改革,优化行政区划,改善行政治理。这是我省今年的改革方向,也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的改革重点。
――认清形势,提高熟悉,奠定全面改革的思想基础。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的焦点都集中在政府行政治理体制上。行政治理体制改革既连接社会体制改革,又连接政治体制改革,处于中心环节。我们必须清醒地熟悉到,政府本身所拥有的权力和作为经济社会治理者所处的非凡位置,决定了政府在发展和改革中所起的非凡作用,只有通过行政治理体制改革,才能实现经济运行机制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变,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提供体制保障,把市场化改革推向深入;只有通过行政治理体制改革,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功能,增强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才能有效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只有通过行政治理体制改革,从制度上制约权力与资本的结合,使权力正确行使,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体制性、机制性腐败问题,增强政府公信力,改善政府在投资者心目中的形象,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
――明确目标,把握重点,扎实推进政府行政治理体制改革。政府行政治理体制改革的要害和核心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把经济建设型政府转变为公共服务型政府,使政府成为从事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全力履行相关职责的责任政府;成为致力于为市场主体排难解忧和创造良好环境的服务政府;成为全面依法行政并受法律严格监督的法制政府。政府行政治理体制改革的重点是进一步缩小政府事权,把不该由政府治理的事项果断转移出去,把该由政府治理的事项切实管好。要进一步完善行政治理方式,缩小行政审批范围,规范行政审批程序,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从“项目最少”迈向“时效最快”;尽快贯彻落实国家大部制改革精神,规范机构设置,理顺和明确权责关系,完善行政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科学**的决策机制,推行重大决策失误引咎辞职、经济赔偿等制度;进一步完善公务员非凡是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和政绩评价制度。
――坚持改革的市场化方向,深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致力于实现市场主体自主决策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的重点是进一步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使混合所有制成为经济成分的主体,从体制和机制上割断政府对企业或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进一步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建立比较健全的财政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和比较完善的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共财政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推进要素市场体制改革,发展完善资本、土地、人力、技术等要素市场,消除生产要素流动的各种限制因素,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健全保障市场主体权益、强化市场主体责任的法律法规体系。
――以改善民生为目标,全面推进社会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要求社会组织、社会结构、社会机制、社会治理等的重构,实现社会转型,这是促进社会事业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改善民生,实现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体制保证。重点是重构社会治理体制、社会运行机制、社会保障体制;彻底解决政事不分、管办不分、行政垄断、政府包办的社会治理体制;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进社会事业重点领域改革,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着力解决城乡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等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
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深化改革
以政府行政治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的全面改革,不仅将遭遇由于部门利益受损而产生的内部巨大阻力,而且面临着由于备受民众和投资者关注与期待而形成的外部社会压力,成败关乎全局,将考验改革者革命的勇气和再生的决心,检阅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魄力和执政的能力。深入推进改革,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坚定深化改革的信心。30年的改革开放经验告诉我们,改革的道路一直并不平坦,改革过程中碰到的困难,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当前我们正在推进的改革,主要是一些涉及面宽、触及利益层次深、配套性强、风险较大的改革,改革到了真正啃“硬骨头”的要害时期。面对改革发展道路上的困难和障碍,我们唯有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心、开拓进取、迎难而上,才能取得改革的新突破,推动社会的新发展。
――树立深化改革的决心。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制度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制度有好有坏,形成好的制度要靠改革。因此改革是对发展贡献最大的因素,即“第一生产力”。只要坚定这个熟悉,我们就能树立起深化改革的决心,不会因为改革出现偏差甚至失败就否定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坚信改革是燕赵大地焕发生气活力的源泉,是在科学发展为时代要求的河北建设富民强省的必由之路,增强改革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紧迫感,坚定不移地推进各项改革。
6.改革开放30年感想 篇六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啊,中国,中国,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还记得这首《春天的故事》吗?这首歌讲的就是邓小平爷爷实行的伟大的改革开放体制。想想从改革开放开始到现今,已经有三十周年了。30年来,我们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正一步步地走向世界强国,这也见证了改革开放政策的伟大性。回想改革开放这30年,我的心中感慨万千。作为一名“90后”,虽然我只见证了改革开放的18年,但我却看到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在18年的岁月里,我记住了很多事,有些事的记忆是极深刻的,但感触最深的还是自己身边周围的变化——衣食住行。
先说衣吧,随着改革开放的来临,中国开始与世界接轨,我们的观念也逐渐改变,中国人开始重新打量自己的穿着。衣服的颜色由原来的单一的色彩变成了五颜六色、色彩斑斓;衣服的面料,由原来的粗衣粗布变成了的确良、尼龙等各式舒服又好看的面料;衣服的制作,由原来的自己或者裁缝裁剪,变成了如今品牌类服装;衣服的式样,也由原来的中山装、军服,变成了现在的个性化式样,露脐装、哈韩服等站到了流行前沿。现在的我们对父母那时候,那种一年难得添上一件新衣服,平时穿的都是别人剩下旧衣服的记忆已经越来越模
糊,现在的年轻人也不能理解自己父母那种如果能在没有过年就穿上新衣裳让同龄的孩子羡慕时的那种满足和得意。
70年代,那时候人们的经济条件不太好,国人以吃饱为第一要念,听父母说,那时候连过年也难得吃上一回肉,更不用说平时了;80、90年代,经济条件有所改善,人们喜欢下馆子,而且点的也都是大鱼大肉;21世纪初期,国人的健康观念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人们不再追求大鱼大肉了,不再追求吃的有多好,而是追求吃的是不是健康,是不是绿色。蔬菜要吃无污染的,粮食要吃当年的,鱼虾要吃欢蹦乱跳的,连花生油都要专找非转基因的,讲究回归自然、健康。现如今的社会,人们不仅追求吃的健康,而且也追求吃饭的环境。原先那种吃不饱或者只求吃饱的日子真的是远去了。
说完了食,我再说说住。住房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求之一。现如今,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楼房一座比一座高。回想十几年前,我们家住的是平房,面积小而且年久失修,好多个人挤在一个小房子里;而如今虽说不是洋房、别墅,但是自家的小楼房装修的也还可以,冬暖夏凉,人人有一个自己的房间,住的还是很舒服的,比以前好多了。
最后,我再说说行。听妈妈说,那时候他们那儿根本没有什么柏油马路、水泥路,厚厚的泥土让人们踩成了狭窄的马路,一下雨,就泥泞不堪,路上到处是水潭,如果不小心踩到水潭,整只脚就会陷进去,好不容易把脚拔出来,可鞋子却留在了泥潭里„„可现今,到处可见柏油马路,一条条宽敞的大道通到了人们的家门口,人们再也
不用走以前的那种泥泞的小道了。交通工具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原来出去要靠步行,后来有了自行车,再后来人们坐上了汽车,火车,飞机,人们的出行速度变的越来越快。现在在大型的城市里,还出现了公交车、地铁、轻轨、磁悬浮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家有了自己的私家车,人们的出行真是变的越来越方便了。
2008年,我国举行了奥运会,世界的目光聚焦在了中国,中国再一次向世人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成果。奥运会的圆满成功,再一次证明了改革开放体制的伟大性和正确性。
7.英语学习:回忆与感想 篇七
谈到学习英语,最头疼的就是生字。这个问题在英语阅读中尤为凸显。脱离开课本独立看英文书,第一道难关便是满篇生字。课文里所学过的那些单词是远远不够的。而大量补充词汇又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需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艰苦努力才能奏效。我读过吕叔湘先生写的一本讲英语学习方法的书:《中国人学英文》。它本是针对高中生的,谈怎样查字典、学发音、学语法、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英文书,等等。对这本书,初升入大学的人也不妨看一看,总结一下中学六年学习英语中的经验教训。
中学时代学习英语的方式主要靠老师讲、学生念。大学时代就不同了。一个大学生如果仅仅满足于老师的讲课,那就基本上等于沒有上大学——至少我是这样看。因为我上大学时,只要功课考及格,在课外的时间里就完全独立思考,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尽情开展自学活动。并且在这个基础上树立自己一生事业的奋斗目标。具体到英语学习上,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变化就是如何从依赖老师讲解课文、语法转变到自己独立阅读英文书籍。这是一个重大的转变。如果转变成功,就能进入自由阅读英文书的愉快境界,否则就永远失去阅读外文书的人生乐趣,最后英语程度越来越下降,几乎等于白学十年。因为无论中文英文,识字的乐趣就在于看书;不能看书,与不识字差不多。但要阅读英语文学作品,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从方法上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短到长。
2. 按照个人兴趣,选择自己喜爱的作家、作品。一开始不一定非啃“经典”不可,儿童文学、通俗小说都不妨高高兴兴读一读。即使是“经典”,啃不动就放弃,另找其他适合自己的书。
3. 以个人欣赏为主,不要刚开始看文学书就先存一个“研究”的主见。欣赏是一种乐趣,“研究”则是另一回事。而且,真正的文学研究要建筑在个人长期对于作家、作品的爱好、欣赏、潜心研读、深有体会的基础之上。否则,“研究”就变成一种赶任务的苦差事,也难于写出有独创性的论文。
我于1946年考入重庆大学。进入大学后,我为自己树立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要看懂一本英文书!”阅读之初我读的大都是英译文学作品,特别是中短篇小说。当时出版有一些英汉对照的小册子,像高尔基的“Twenty-Six Men and a Girl”,“My Fellow-traveller”,契诃夫的“The Bet”,歌德的“The Sorrow of Young Werther”,斯托姆的“Immensee”,还有德国进步作家F. Wolf写的中篇“Jules”,都多次看,遇到生字记下来。又从苏联出的《国际文学》上读过“Field-Marshal Suvorov”,印象很深,至今记得那位战无不胜、功高震主、遭到贬斥、郁郁而死的苏沃洛夫大元帅,以及他那位忠心耿耿但有点傻气的勤务兵叶戈尔及其未婚妻、一位快嘴快舌的随军卖饼女贩斯捷潘尼达。但上面说的都是小册子,还想读大本书,英文《圣经》是我爱读的第一部英文书。但我不信教,只是从学习英语的角度,把它当作一部文学书来读。读英诗的启蒙书自然是“ The Golden Treasury”。打开书,第一首“Spring”就吸引了我。诗集的第一部分文艺复兴时代的那些直抒胸臆的爱情诗也是一读就心领神会,无须太多的笺注。但是读到弥尔顿,就不那么好懂了——直到后来在大学教文学课,找到一部剑桥版,才把弥尔顿诗集啃了一遍。可见读内容高深的作品,需要从语言到经历各方面的修养。
回顾自己一直坚持课外自学、阅读各种英文书籍,经历了一个迂回曲折的过程。用一句话概括,就是:锲而不舍,循序渐进,由短到长,由浅入深。?
刘炳善,现为河南大学外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大学莎士比亚研究中心主任。英文小说An Arrest 获得布拉格“World Student News”1952 年征文一等奖;《伊利亚随笔选》获得首届全国外国文学图书评奖三等奖。
? 诗人徐迟在为袁水拍所译彭斯《我的心呀在高原》诗集写的序里提到:要读懂莎士比亚,必需有详注的好版本和工具书。我到重大图书馆找过,沒有。宏大的读莎计划只好放弃。不过在内心深处埋下一个志愿:有朝一日,我一定要看懂莎士比亚。这一心愿像一颗种子,在心里生根,五十年后发芽、开花、结果,编出了一部莎士比亚字典。
? 我挑选平时最喜爱的诗文片断,如“The Vicar of Wakefield”,“Pride and Prejudice”,“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的第一章,王尔德的“The Happy Prince ”,“Freshman English Prose”中的散文和短篇小说,“The Golden Treasury”中的“Spring”等短诗,《圣经》中耶稣的“Parables”以及《哥林多前书》第13 章,都一一背诵下来。
? 学好语音、语调,锻炼听说能力,乃是基础的基础——这个基础必需在青少年的时代就打好。同时也应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并学好基本语法。对于高中生应鼓励其阅读生字不多、程度浅易、内容生动有趣的外文书籍。
? 能独立阅读外文书,才能真正尝到学习外语的乐趣,巩固学习外语的成果,并有助于自己一生的事业。
? 不读文学书籍是一个很大的损失。英语学习和中文学习道理一样。这不仅因为一个民族语言的精华结晶于她的优秀文学作品(包括其他文史哲作品)之中,学习语言的最高阶段是攻读文学作品;阅读文学作品也是人生受用不尽的一种高尚乐趣。
8.改革开放40年巨变感想 篇八
每当暮色苍茫时分,虬城的灯光便霎时亮起,从水南的海西工贸城到城北的金沙园,从城西的淘金山到城东的金谷工业园,整座城市漫妙在赤橙红绿青蓝紫交织之中。虬城的灯光是色彩斑斓的,虬城的灯光是动态悦目的,虬城的灯光是温馨迷人的。
四十年前,也就是改革开放之初,沙县只是一个三四平方千米的小县城。那时水南水北都是黑灰灰的平房,三五座四五层的楼房,兀立在平房之中,就十分的夺目吸睛。那时城北就两条窄小的主街道,临溪的李纲路连着城西南路,府前路连着城西北路。到了夜晚,街灯稀拉拉的,孤零又冷落,小城被反衬得特别寒碜。那时已不兴“以阶级斗争为纲”,但人与人之间还是隔着墙,人们心中依然是阴暗潮湿的。如果深夜独行街上,四周黑漆漆的包笼着,心中难免有几分紧张恐惧。普通市民家里一律是小盏的玻璃灯泡,晚饭后大多也为省电关掉,显得格外阴暗冷清。灯光映射出的是贫穷落后,是单调简陋的生活。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虬城人的生活逐渐得到改善,城市逐渐向四周延伸扩大。记得拆迁改造是从李纲路的开始,拆除路两边的民房,建成七八层楼的高楼。一座座高楼陡然蔚起,路面拓宽,夜景工程受到重视,形成了一道虬城新景象。我曾这样赞美道:你曾是低矮的木屋,抬着望眼看太阳从西边的山岗降落,月亮从东边的山岗升起。现在你忽然长高了,宛若穿浅色长裙的女子,站在四月晚风里,杏花春雨一阵一阵飘洒,淋湿你的长发我的诗韵。扑进你的夜里,远处闪烁的霓虹灯,照亮我向往已久的企盼。
改革开放以来,商品意识浓烈的沙县人闯出了小吃创大业的路子,在全国各大城市经营小吃赚钱。小吃经营者手头有了钱,回到家乡首先就想在县城置业买房子,房地产市蓬勃兴起。从十五六层的小高楼,到三四十层的摩天楼,在沙溪两岸如春笋般拔地而起,县城面积迅速扩大,如今已扩大到改革开放初期的十多倍,达到四十多平方千米。昔日的荒郊野岭,已成为城市中心地带,低矮破旧的民居也变成了巍峨高耸的现代小区住宅。城北主城区形成五横三纵主大路格局;建成了淘金山风景区、龙湖公园、体育公园、沙阳乐园、江滨公园、七峰叠翠栈道。东大桥、悬索桥、西大桥,大洲桥,铁路桥横贯南北,从原来的一桥飞架南北,到如今的六桥长虹卧波。每当夜幕降临,大街小巷、大桥公园,屋顶山上,处处都是灯光,无数的大灯小灯、红灯绿灯,齐放光茫,各放异彩,整座虬城变成了五彩缤纷的不夜天。
淘金山的盘山公路逶迤面上,灯火绕山攀行,到高处是光彩夺目的舍利塔。雄伟的高塔,金色的灯光层层盘绕,仿佛巨大的金柱君临天下,显示出无比的气势。盛夏的夜晚,人们驱车来到淘金山下,闪烁的装饰灯下,三五成群沿路泡茶消暑。这里成了人们夜生活的一个好去处。龙湖公园的绕湖灯光则以蓝色为主调,把整个公园幻化成神秘之境。灯光和花香、山上的亭影和湖水的涟漪,构筑成一个宜人怡情的世界。环湖栈道里,林间小路上,处处是饭后休闲的行者和谈情说爱的情侣。七峰叠翠的栈道傍山临水而建,如一条蛟龙从沙溪跃起。夜晚无数金光闪耀灯影倒映澄碧的溪水里,水上一条龙,水下一条龙,亦幻亦真,亦真亦幻,真是游人的好去处。沙溪两岸的江滨公园,依水而建,是隔溪相望的两条文化长廊,亭台楼阁里展示的是沙县千年的历史文化。夜晚斑斓的灯光下,人影慢移,树影轻摇,灯光与溪声相衬,历史与现实酬唱,真如坠入神话般的仙境。虬城的灯光之美妙,如歌如梦,真是个有诗难写之状,有笔难画之景。
现在有一些人,对现实爱发几句牢骚。当然现实再美好,总也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发发牢骚也不妨,但是如果让时光倒退四十年,回到那个食不果腹的落后年代,回到灯光暗淡的年代,又有谁愿意呢!那时候我还年少,生活在农村,夜晚家家家户户点的是松明或竹片。松明或竹片,一袋工夫就燃尽了,不时就要添料续火,更让人烦的是点松明烟很大,常常呛得人眼泪直流。也有人家点煤油灯,一灯如豆,如萤火虫一般,忽明忽暗,不时还风来灯灭。在灯下学习做作业,也要把书本凑近灯火,才能看得清。
9.改革开放30年感想作文 篇九
时间不留人,转眼之间,改革开放30年在繁华富强中度过。这30年来,中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街上热闹非常,马路上车水马龙,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 人民的生活奔小康,国家的人才数不清;科技水平大大提高,经济繁荣惊叹世界;护卫和平永不打战,旅游景点游客拥挤„„中国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走上了千年繁华、世界闻名之路!回想从前的农村,孩子们除了课本,其它什么书也没有。不仅如此。人们的日子过的苦不堪言。以前中国穷,人们更是穷困潦倒。再加上赚了钱还要交税,只靠那剩下一点钱养家糊口。农村处境最不好,本来收入就最少,还要上缴农业税。孩子们上学要走很远的山路;各家各户的农民们每天要起早贪黑地工作才能挣到一口饭吃;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农村家家户户,全都穷得不像样!单说农村还不行,就是城市里也没几家能过好日子的。
改革开放的时候,母亲是8岁的年龄。回顾以前的生活,母亲很有感触。而我的感触是以前的生活无非就是两个字:穷苦。母亲给我说的一件事,我印象很深。列举出件事,更能让人悟到以前的穷苦—— “我小时侯,很久才来一次卖糖吃的糖贩子。我那时唯一的零食就是地里的番薯,所以糖贩子一来,我很多时候都要买来吃。家里当然不舍得给我那么多钱买糖吃,常常都没得吃或只有一颗吃。有一次,糖贩子来了,我向爷爷要钱买糖,爷爷没给我钱,不知道是舍不得还是没有那么多钱。那时我还幼小,不懂得太多事,爷爷便拿一张纸给我,糊弄我,我还以为是钱呢,拿着纸兴冲冲地去买糖吃。结果糖贩子说这不是钱,糖就又没吃成了。” 我听了,暗暗想,再穷,不会连糖也买不起!再想想现在,有的孩子每天都要吃糖,还不是一颗,要吃一大包。还有些孩子,每天都要吃一大堆的零食,何止一包糖啊!想想,之所以有这天壤之别,是因为——想必大家都明白,那是传奇千古的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巨大、无限的幸福!我们要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这是中国的顶梁柱!没
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这是邓小平爷爷的心血,这是中国的心血!改革开放拯救了中国!
如今已过去30年了,以前的日子,我们渐渐忘了。看看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处境,是多么悲惨吧:“从前的年代,我们不奢求温饱,无论谁都不是最担心温饱问题,爸爸、妈妈、哥哥、姐姐、我„„是担心学业问题啊!不是交不起学费——(这时我插嘴问了一句,我看那些书什么的都是写交不起学费的啊。糖买不起,学费怎么就教得起了?)哦,你说学费啊!你猜,多少钱?(我歪着头,起码几十块吧)要真那么贵,就真的交不起了。只要2块。我们姐妹和我一个哥哥一共大约就是一个月的钱吧!2块钱可是我2个月的零花钱啊!也算不上零花钱,我们还没那么富给孩子零花钱用。学校一般都很远,所以我们就住在学校。去的时候,要背一袋子米和咸菜去学校吃。若在学校吃呢,要7分钱一顿饭。这些都不用说了,学校也穷啊!学校没钱造那么多屋子,就只盖了一间弱不禁风的小屋子,好象是毛草屋吧!几个年级的学生全挤在里面,冬天还行,其它季节就不行了,教室里拥挤又闷热。没钱聘请高学历的老师,普通老师也聘请不了,只有一个老师教我们。老师这里教完教那里,环境不好,教室非常吵闹,那声音震天响!也就是因为师资不好,环境不好,当时村子里还没几个能读上高中,起码初中也不多。农村文化低,现在高多了。”
很难想象,以前的学生竟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读书!他们没钱买书,没钱吃肉,没钱买糖„„而现在呢,我们满柜子的书,几个菜盘的肉,一大包的糖„„不仅城市变得这样好,农村也是如此。现在生活变得越来越好。
先说交通。以前人们大多都走路,城市里才有摩托车啊,自行车啊等等。走路是个艰苦的活动,腿会瘫软,脚会酸痛。城市里那些骑摩托车自行车的,速度也没有多快,也累,特别是自行车。所以,以前如果要“跋山涉水”,起码也得好几个钟头。可是现在不同了。先
谈农村,有了以前没有的摩托车,自行车,甚至还有三轮车。有些富一些的农家,竟也有了汽车。而城市里更不用说了,处处是车。汽车、自行车、货车、面包车、小轿车„„这些都是私家车,看一下公家车:客车,火车,巴士„„还有水里的船,天上的飞机,地下的地铁„„特别是地铁,是近几年才有的。
除了车的方面,别忘了更重要的是路。城市里的路没什么太大变化,主要是农村的路。农村以前的路,根本称不上是路。路是自然形成的,坑坑洼洼全是石头和粘粘的泥巴。如今已修了水泥路,也渐渐有一些板砖路了。
第二个是饱。在说之前,不妨先看看如今中国人的身材。只要你长期注意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似乎人人都在减肥。这不就说明当今社会的中国人都在日渐长肥吗?为什么会长肥?相信大家都知道,那是饱的问题。是啊,现在的社会,即使是一个打工妹,也免不了要肥的。她们都是吃快餐什么的,可是你想得到吗,以前连快餐都吃不起。以前,他们很少吃白米饭,而现在我们每餐都要吃。以前的人总是瘦瘦的,是因为他们总是吃不饱。他们的主食只是自家种的一些菜和番薯。以前想找个胖子都难,而现在想找个骨瘦如柴的人都难。第三个是温。冬天从没有热的时候,向来都是冷飕飕的。从前,买不起鞋子,脚钻心得冷。而床上用来御寒的也只有一张不厚不棉薄薄的被子。实在冷得不行,只能再加一层被子。不管多么冷,顶多有两层薄薄的被子。而衣服也是一样,当时哪来的钱买衣服呀,所以到了冬天,就是再冷,身上顶多两件衣服。房子也漏风。
转眼看看现在。我们再也不怕冷了。我们有厚厚的棉裤,有温暖的毛衣,有长长的外套,棉制的袜子,漂亮的围巾,密不透风的房子;到了床上我们有毛毯,羽绒被,棉被„„我们穿好几层衣服,再也不用担心今年会冷了。
最后一个是“资”。“资”的意思就是钱。钱是人们存活的资本,没有钱,等于要过苦日子。而人们得到钱的途径只有工作。干工作,才有工资。有工资,才有钱。我们来谈谈工资的问题。
以前人们无论如何去辛苦劳作,工资始终就是几十块,最多也不超600.再比比现在,一个清洁工一个月起码七八百的工资。以前的话,恐怕只有几十。几十和七百谁都愿意干七百的。中间搁了600多块,再改革开放前的社会,600就差不多是个富翁了。不说七百的工作,很多人自己创业,一个月便是以万为单位的收入。还有的是在家创业,方式各种各样,收入逐渐日益增多。中国的经济由这样的趋势逐渐发展,到了2008年,早已繁荣得惊叹世界。
记得有一次看改革开放的范文,看到邓小平爷爷南巡,搜查经济状况,竟查到渔民村(以前未建设的深圳)的平均收入竟然比他这个国家主席还要高!邓小平爷爷心里比蜜还要甜,改革开放还没多久,就见效了,效果还很显著!
改革开放,为中国立下了大功。是改革开放,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是改革开放,让中国过上了好日子!我们要感谢邓小平爷爷,是他,让我们中国没有了战争,没有了闹革命,和平一片,幸福一片!
【英语改革感想】推荐阅读:
高考英语改革 英语作文07-18
改革契合英语能力考查07-06
关于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课程分级教学改革研究10-17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程07-15
小学英语新课程改革的反思07-31
七年级英语教育教学改革总结11-07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反思11-01
广东省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改革会议总结09-27
新高考改革感想10-30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