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域活动的作用

2024-09-28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作用(精选10篇)

1.幼儿园区域活动的作用 篇一

学习时间:2013年12月18日

学习地点:笑笑班

主 讲 人:王淑杰

学习内容: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开展的意义与价值

随着幼儿园区域活动的价值和功能日益凸显,许多幼儿园打破传统的空间布局,为幼儿设置各种活动区,给幼儿的主动发展提供了机会和可能。活动区域的创设就显得尤为重要。活动区域创设的重要目的是创设能鼓励幼儿自由选择、便于幼儿操作和大胆探索的环境,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创设区域,使区域环境更富有新意,更利于孩子的个性发展呢?经过实践和尝试,有如下的感悟。

一、开展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意义和价值

(一)什么是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幼儿最快乐的活动,是指教师根据教育的目标和幼儿发展的水,有目的的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在特定的环境中,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的活动,通过与材料、同伴、教师相互作用的活动得以全面发展。

区域活动的种类:科学发现区、益智操作区等七个区域

(二)区域活动的形式

区域活动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集体活动、分组活动、自选活动、自由活动、主题活动、联合活动。

集体活动是将活动区活动看作是对幼儿进行集体教育的途径之一,如:需要全体幼儿学习某一知识、技能时,根据活动目标,在一个或多个相关区域中投放恰当的操作材料,让幼儿通过自由探索活动来感知内容,获得经验。

分组活动是将活动区视为对幼儿进行分组教学的场所。它主要适用于一是在发展智能方面,帮助部分幼儿获得某一知识、技能时,在相关的活动区域,对那些有特殊需要 1的幼儿作必要的辅导。二是活动区活动的开始阶段,为保证每位幼儿都能熟悉各区的内容、材料和工具的使用方法。三是教学材料不够,做不到人手一份。

自选活动的特点是在人为创设的“自然情景中进行的活动。主要适用于活动区活动成熟阶段,幼儿对于各区的材料、玩法等都已较熟悉。

自由活动的特点是活动的过程是幼儿主体内在动机完全得以激发的过程,幼儿进行的是“自发学习”,他们更积极地与环境发生交互作用。它和自选活动形式的主要区别在于,区域的提出、内容的选择材料的添置等过程,处处体现随机性和幼儿的主动参与性,教师的教育意图在活动中不断地调整,灵活地实现。它主要适应于活动区活动的高级阶段。再就是一些特定的活动区域,如:角色区(娃娃家、百货商店等)。

主题活动的特点是各区域的活动紧紧围绕一个主题,内容的选择、材料的投放为实现主题目标服务。适应范围是教育内容需要多种活动形式配合才能完成,以加深印象,促进幼儿理解。

(三)为什么要开展幼儿园区域活动

幼儿园区域活动是近年来在我国幼儿教育中得到广泛实践的一种幼儿教育形式,它通过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活动环境和材料,促进幼儿主动活动、自主选择、相互交流和持续探索,达到促进素质全面提高的目的。其主要特征包括幼儿活动的特征和教师活动的特征两大方面。

1、幼儿活动的特征。

A、促进幼儿主动活动

区域活动突破了传统教育中幼儿处于被动、静止状态的局面,不是教师把知识灌输给孩子,使孩子被动、静止地接受,而是教师通过设计、提供可供幼儿操作的环境特别是各种活动材料,让幼儿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地通过活动得到发展,充分的体现幼儿的主动性和实践性。由于幼儿教师设置的各个活动区以及为各个活动区提供的活动

材料可以被看做是幼儿自主活动的实际对象,被看做是幼儿教育内容的物化,因此,我们可以把活动区材料看做是幼儿主动活动的物质基础。只有具备了这样的物质基础,孩子的主动活动才能落到实处。

B、促进幼儿的自主选择

幼儿园常设的活动区有日常生活练习区、语言区、数学区、科学区、美工区、音乐表现区、娃娃家、种植区等,涉及幼儿发展各个方面的多种活动区为幼儿进行自主选择提供了广泛的空间,可以满足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类型、优势区域等进行自主选择的需要。幼儿园活动区设置在表现出区域性的同时还表现出层次性,小、中、大班通过区域设置的不同、材料难易程度的不同体现层次性,即便是同一班级中同一类型的活动也通过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来体现层次性,适宜幼儿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学习节奏的多层次的活动材料为幼儿进行自主选择提供了循序渐进的,可以满足不同幼儿根据自己的发展程度、学习节奏等进行自主选择的需要。

C、促进幼儿的相互交流

幼儿在同一活动区的活动可以看做是被共同的或相似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聚拢起来的小组活动。可以说,在这个小组里,每一个幼儿都在有意无意之间关注同伴的一言一行,关注同伴的言行成为存在于每一个幼儿身上的普遍现象。由于来自同伴的激励和启发往往比教师的说教更能激起幼儿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为此每一个幼儿都能通过伙伴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由此导致的相互激励和启发而使自己不断地碰撞出新的火花,进而促进自己不断地在活动区中进行新的探索。可以说,在区域活动中,幼儿之间的相互观摩、学习、启发和激励是经常性的,是区域活动的必然,也是幼儿不断进步、不断提高的重要推动力量。

D、促进幼儿的持续探索

培养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最初的创造意识是幼儿园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区域活动为幼儿提供可供他们持续探索的环境和材料以及教师具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幼儿初步的创造意识是在不断操作实际物体的活动中萌发的,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也是在不断操作实际物体的活动中发展的,亲自动手、动脑的、持续不断地实践活动是幼儿创造活动的起点。从这个意义上,幼儿园区域活动为促进幼儿的持续探索进而促进幼儿创造意识的萌发和初步创造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无限的机遇。

1、教师活动的特征

A、活动的动机性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首先应学会观察,注意发现幼儿活动的兴趣点。如幼儿喜欢的游戏主题、内容、玩具材料有哪些,幼儿为什么喜欢?他们在游戏中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进而了解幼儿活动的水平以及不同幼儿在活动中的个体差异,并根据幼儿活动事件,灵活地执行自己预定的活动计划,机动地调整活动的目标、内容与指导程序方式。有效地将教师的目标转化为幼儿的内部需求。

B、活动的应答性。

活动中,教师不是活动的主动发起者,但对幼儿的活动要做出有针对性的特定应答反应。一是对幼儿活动的支助式应答,即根据幼儿在活动事件中出现的矛盾、疑难、困惑,给以适合、适时、适度的支助,提供解决问题的信息、线索和思维步骤,促使幼儿活动持续与发展,帮助完成幼儿活动计划;二是表现为对幼儿活动的认同式应答,以幼儿伙伴的身份参与幼儿活动,按幼儿活动计划共同活动,认同幼儿活动方式,分享幼儿成果;三是表现为对幼儿负面活动事件的引导性应答,即挖掘幼儿负面活动事件的潜在意义,抓住可利用和有生成意义的教育价值,诱导幼儿改变活动计划,引导幼儿活动积极开展。

C、活动的非权利性。

教师主要以幼儿的同伴和支持者的身份参与活动,而不是以组织者和指挥者者的身份领导活动,主要以建议、商量的口吻支持活动,而不是指令、要求的口吻控制活动。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始终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幼儿、尊重幼儿。尊重他们的活动,尊重他们的活动成果,允许幼儿坚持自己的活动计划,保留自己的意愿、意见。教师不应以教师的权利干预和影响幼儿的活动。

D、活动的隐蔽性。

在区域活动中,为了不让幼儿觉察到教师的控制,保证幼儿活动的开放性、自主性,教师往往作为游戏伙伴进行隐性指导,与幼儿在游戏中建立友好平等的关系,运用启发性、建议性的语言来指导。同时教师应将自己的活动计划、要求通过所提供的活动材料,所营造的环境氛围,所展示的范例和榜样行为等隐蔽性方式间接影响幼儿,而不是直接提出自己的活动计划与要求。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对幼儿活动事件的指导方式也应采取隐蔽的材料暗示法、行为影响法、情绪渲染法等方式暗示幼儿,让其轻松自如的、有选择的、主动的接受教师的影响,获得发展。如:小班幼儿对娃娃家比较感兴趣,但又以自我为中心,经常把娃娃丢在一旁顾及不到,老师发现后,就有意识的引导幼儿关注娃娃,遇到幼儿说:“哎呀,宝宝妈妈(爸爸)好久不见你们宝宝了,她好吗?”然后幼儿就很自然的想到自己的娃娃了。幼儿的年龄、生活经验、技能等相对缺乏老师的参与不仅能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还能使游戏的内容和情节更加丰富。

2.幼儿园区域活动的作用 篇二

一、区域活动环境的创设, 应注意幼儿的年龄特点, 为小班幼儿创设符合他们特点的各种活动区域, 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小班幼儿正处于由独立游戏、平行游戏的阶段, 因此各区域的建立应该要相对独立而不封闭, 使幼儿意识到自己所在区域与其他区域的不同以及自己所担任的角色与其他角色的不同。其次活动材料的投放尤其重要。要选择颜色鲜艳、形象生动或者是生活化的, 最好是能够活动的材料。对于小班的环境创设, 由于孩子的典型的生活经验是家, 接触最多的是家人, 我们就为小班孩子创设了温馨的色彩鲜艳的家的环境, 我们用废旧的大纸盒、牛奶盒、油瓶等制作了形象逼真的床、煤气灶台、饮水机等, 用旧毛线编织娃娃的各种衣服, 孩子们可以任意给娃娃配搭衣服穿……孩子们一进入这样的游戏环境, 很自然的就会模仿爸爸妈妈平时照顾自己的行为, 再现家人照顾自己的生活经验。这样的游戏环境能更好的支持游戏的发展。

二、教师在幼儿区域活动时应给予适时的指导

幼儿的游戏, 只有充分观察幼儿的游戏, 才能发现幼儿游戏的兴趣和需要, 了解幼儿游戏的形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及时调整游戏材料, 确定何时参与、介入幼儿的游戏, 做出有效的指导。

1、随机地指导。

就是教师在观察游戏的过程中对随时看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点, 教师根据对幼儿的观察了解, 顺应幼儿的需要进行随机指导, 指导的目的是推进区域活动更好的开展。教师作为一个游戏的参与者, 加入到幼儿游戏中对幼儿的活动进行指导。有的幼儿喜欢独自游戏, 他们不愿成人的过分干涉, 但这并不意味着幼儿不需要老师或不喜欢老师共同游戏。老师参与到幼儿游戏中往往更能吸引幼儿, 幼儿玩的更有兴趣, 特别是个别幼儿年龄小, 能力弱, 游戏的玩法比较简单, 技能相对缺乏, 教师的参与往往使游戏的内容和情节更加丰富。例如, 在小班开展角色游戏娃娃家时, 由于这个阶段的幼儿大多习惯独自玩耍, 未学会和同伴合作游戏, 所以, 娃娃家的家中比较冷清, “爸爸”、“妈妈”和其他成员都各顾各玩, 他们购买的“蔬菜、水果、饮料、点心”随意乱放, 显得家里很乱。这时教师可以以客人的身份参与到游戏中去, 对“爸爸”、“妈妈”进行帮助、指导, 教他们要学会将物品归类摆放, 家庭成员要学会分工合作, 这的样才能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 同时也是推进幼儿游戏的情节和内容往更深层次发展。但作为教师始终不能忘记自己的角色地位, 参与游戏的目的所在, 所以当幼儿主动进行游戏时, 客人要向大家告别, 退出游戏。

另外, 教师还需在游戏过程中进行有目的的指导。强调自主游戏, 并不是对幼儿游戏的放任, 也不排除游戏中教师适时插入地指导, 当教师观察到幼儿在活动时的声音越来越大时, 或者影响到其他幼儿时, 教师就应适时插入指导, 以帮助幼儿, 维持游戏的规则, 使区域活动更好的开展, 但要注意插入时要自然, 不要影响幼儿的游戏。

2、特殊指导。

区域活动时会出现一些不能预料的偶发事件, 他们会影响幼儿游戏的正常进行, 这时, 教师就要介入游戏加以指导。当幼儿遇到困难求助的时候, 教师要给予帮助。例如, 幼儿游戏材料不够, 教师要提供足够的材料, 或指点幼儿动脑筋、想办法, 解决问题, 使游戏顺利进行。游戏中, 幼儿出现过激行为时, 教师必须加以指导, 如, 幼儿争抢玩具, 有些幼儿专门破坏别人的玩具, 影响他人游戏的正常开展, 此时, 教师必须介入, 阻止过激行为, 协调好幼儿间的相互关系。幼儿遇到困难想要放弃的时候, 教师可以教他们正确的游戏方法, 使他们获得成功, 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有的幼儿不愿意参加游戏时, 教师要引导他们积极参加游戏。与此同时, 教师要从整体上了解幼儿不同的学习兴趣、不同的发展水平、不同的学习方法和活动中幼儿的情绪等。

三、为更好地发挥幼儿区域活动的自主性, 教师应抓好四个环节, 发挥区域活动的四种功能

1、自制操作材料, 凸显有效互动。

为让幼儿与教师、同伴、材料形成有效的全方位互动, 教师应提供机会让幼儿成为材料的提供者和制作者, 把自主发展的权利交给幼儿。多层次的选择和自制材料, 能够有效促进师幼互动、幼幼互动和幼儿与材料的互动。

2、自定活动规则, 彰显当家作主。

幼儿对成人制定的规则总是无法自觉遵守, 而通过自己亲身体验而形成的规则能很快转化为幼儿的内在需要, 并自觉地转化为幼儿的外部行为。让幼儿当家作主, 成为制订规则的主人, 掌握制订规则的权利, 能有效保证幼儿自觉地遵守规则、有序地快乐游戏。

综上所述, 活动区是幼儿活动极好的天地, 它能够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而创设活动区有时游戏活动的保障, 但只有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 才能使幼儿真正成为游戏活动的主人。因此, 创设一个既有教育作用, 有轻松愉快的环境, 这是每一个孩子所需要的, 同时也是每一名幼儿教师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艺术》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7月第二版。

[2]《现代幼儿心理保育与教育》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第一版。

3.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的要素作用 篇三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可见教师的引导在区域活动的开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教师要适时介入

常常有这样的情况:一个幼儿在认真操作的时候,教师走过去问:“你在做什么呀?能告诉老师么?”幼儿处在大脑发育阶段,注意力一旦转移就很难再集中过来,这样不但起不到应有的指导作用,反而会影响幼儿的正常思维甚至创造力,达不到区域活动的教育目的。因此,在幼儿进行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时,教师不要轻易上前打扰,而应在其做完这件事情后再进行必要的询问,并及时以适当的方式给予应答。

(二)教师要善于观察

观察是教育的先导,教师只有在善于观察、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才能提高指导幼儿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区域活动基本以自然观察为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要了解掌握幼儿行为发生的时间、背景,注意捕捉随时散发的各种信息,必要时可做一定纪录,整理归纳后获取一些有指导价值的资料。

(三)教师要因人施教

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发展水平,结合近期的教育目标进行分类指导,坚持因材施教。如有的幼儿喜欢建筑区,以后想当建筑师;有的幼儿爱好科学区,抱有将来要当科学家的志向。虽说小时候的梦想总有些幼稚,志向多少有些盲目,但教师只需顺着每个幼儿的想法进行适时引导,就能够使得幼儿学习起来更有乐趣、更有动力、更有方向。

(四)教师要积极评价

幼儿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和想要被别人肯定的奢望。因此,教师在幼儿取得成绩或者是小小的成功时,就要赶紧给予肯定和表扬,以此激发出他们的自豪感。要知道教师肯定的语言,哪怕是做些肢体语言,诸如轻抚学生的肩膀、竖起大拇指等,对学生们的健康成长都是很重要的。

二、合理运用材料的载体作用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材料是区域活动教育意图的物质载体,材料的投放往往决定着幼儿将会获得什么样的收获,得到什么样的发展。

(一)材料的层次性

通过观察、评估每一个幼儿的发展状况,教师要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一要从不同年级幼儿的需要考虑,提供操作性的材料。小班幼儿喜欢模仿,好奇心强,可借助图片范例,保证学生顺利完成活动。大中班幼儿动手能力较强,思维也较敏捷,要注意材料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满足他们自主发展的需求。二要从幼儿的喜好着眼,提供趣味性的材料。如在“我要上小学啦”区域活动中,按照小学的构建模式精心设立了“音乐室”“美术室”“阅览室”“体育室”“实验室”“劳技室”“教室”“办公室”八个区域。幼儿可根据兴趣爱好选择不同内容的区域,通过操作,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想象力和动手能力。三要从同班幼儿的发展出发,提供可变性的材料。幼儿的发展是存在个体差异的,要考虑材料内容的深浅程度既要符合幼儿原有水平和基础,又能促进幼儿在原有基础上的有所提高。如在“做针线活儿”区域活动中,投放的材料有针、绣花线、毛线、小裙子、小上衣以及大小、颜色、形状不同的纽扣和珠子。发现能力强的幼儿会自己穿针、在小裙子上按一定规律(按纽扣颜色或形状)钉纽扣,能力弱的幼儿则选择教师提供的穿好线的针,穿大珠子。照此提供材料,就能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要。

(二)材料的季节性

自然界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材料,我们要不遗余力地挖掘和利用。一年四季中动植物可谓琳琅满目、变化无穷,这些形态质地各异的事物,极大地丰富了活动区材料。如在美工区,可以将麦粒、豆子、花生等制作成各式各样的装饰品,还可将土豆、萝卜、黄瓜等装饰成惟妙惟肖的小动物。这样,幼儿不仅认识了一年四季,还将四季中存在的事物,采取剪剪、贴贴、画画的手段做成了一个个小作品。如果教师把这些作品布置在教室里,幼儿的荣誉感和成就感那就更大了。

(三)材料的价值性

在收集利用废旧材料的过程中,可以借此循循善诱地向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用旧挂历纸剪“窗花”,用旧毛线学编织,用方便面盒种蔬菜,用鸡蛋皮画图案等等。这些废旧材料的收集利用,拓宽了幼儿的思维空间和想象力,有利于磨炼幼儿的意志性格,有利于促进幼儿独立人格的良好形成。

三、注重体现幼儿的主体作用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能力才干来自他们的手指尖。”幼儿是区域活动的主体,在区域活动中要力求推行“自主、自行、自由”,注重体现幼儿的主体作用。

(一)让幼儿自主学习掌握

幼儿往往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主动参与活动,充分显示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如幼儿平時跟家长逛超市,对超市的情景比较熟悉,在设计“超市购物”区域活动时,学生们热情高涨,主动为超市取名、布设环境、确定人员、落实分工,操作中学生们也就很投入。

(二)让幼儿自行解决疑惑

营造一个轻松活泼且富有启迪性的氛围,可使幼儿产生无限的想象和创造的欲望。如角色游戏区中“菜场”的“顾客”要买“海带”,可惜没有存货,于是学生们动脑筋、想方法,极力寻找合适材料(如纸条或布条)来替代完成,由此激发了幼儿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动性,同时还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让幼儿自由组团发展

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与同伴学习和游戏的机会,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学会合作,提高交往能力。如美工区“漂亮的伞”制作过程,要通过设计室的设计,然后送到制作室去制作。这个活动材料内容复杂,方法步骤很多,组合难度较大,一个幼儿不可能独立完成,大家必须协商配合,组团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共同创作出漂亮的小伞。

以上是我开展幼儿园区域活动的肤浅体会,在实践中还有亟待共同探究的问题,仍需大家继续去挖掘,以此不断推动幼儿的全面发展。

4.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的创设 篇四

儿童心理学研究和儿童的实际情况告诉我们: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都需要我们以不同的方式对待。小班幼儿年龄较小,幼儿能力相对弱一些,因此区域活动的创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小班幼儿刚刚从父母的精心呵护下来到幼儿园这个陌生的环境之中,陌生的教室、老师、小朋友,给他们带来了太多的不安全感,他们不能全心全意的投入到幼儿园的学习生活之中。唯有游戏能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带给他们快乐,帮着他们尽快的适应幼儿园的学习生活。因此,为幼儿营造一个温馨、和谐、轻松、安全的游戏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如在“婴儿坊”游戏中,布置上温馨的窗帘,醒目的标记,摆放实物娃娃,让孩子们在给娃娃洗澡,喂娃娃,给娃娃穿衣的过程中,体验游戏的快乐。同时为孩子们准备沙发,放上温暖的抱枕。孩子们在这个温馨的小家里玩着有趣的游戏,身心都得到了彻底的放松,情绪上也得到了满足。

《纲要》中指出: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小班幼儿年龄小,相对于中大班的幼儿生活经验比较欠缺,使得许多教师产生了这样的误区:小班幼儿正处于由独立游戏、平行游戏的阶段,所以太难的、交往较多的游戏他们也不会玩,所以就玩玩积木、看看书、画画画就行了。其实不然,孩子虽然年龄小,但父母的早期教育,电视、广播、电脑的视听刺激,让他们像个小大人似的什么都懂。更何况,小班幼儿已经开始由独立游戏、平行游戏逐步向结伴游戏、合作游戏过渡,单纯的独立游戏已经满足不了孩子游戏的兴趣,他们需要一些更加贴近生活的、更加有助于拓展他们经验和视野的游戏产生。因此,本学期,我们尝试开展了一些生活化游戏活动。如:丫丫点心店,幼儿在买点心,吃点心,卖点心的游戏中体验生活,再将生活中的点点生活经验映射到游戏中,这样的活动不仅激发了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也促进了幼儿各方面的发展。

5.幼儿园区域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篇五

茌平县实验幼儿园

董玉芳  区域活动的幼儿阶段很重要的学习方式  什么是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是幼儿在教师准备的环境中进行的自由、自助、自选的活动。因此,区域活动是教师根据教育的目标和幼儿发展的水平有目的的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的

 区域活动从活动性质上分三个类型:学习型区域活动、游戏性区域、综合性区域

6.幼儿园区域活动的作用 篇六

1、学习用蜡笔在纸上拓印物品的方法;

2、通过蜡笔拓印,了解物品质地的不同。

材料提供

1、树叶、砂纸、薄画纸

2、展示版(上有各种拓印的材料)

操作层次

第一层次:学习辨认各种质地的物件,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拓印;

第二层次:选定展示版上的一种材料,从袋中摸出相同质地的物件进行拓印,然后将拓印的作品进行展示。

操作说明

介绍拓印的方法:将一张纸垫在有纹理的物件上(如树中剥去蜡笔外面的纸 用蜡笔在纸上横涂,拓印出图案。)

指导建议

1、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将材料固定在桌上,便于幼儿完成拓印,获得成就感;

2、指导幼儿在用蜡笔横涂时要横涂在拓印材料上横涂的面积要大一些;

7.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创设与指导 篇七

一重视区域活动环境的创设

1. 改善环境, 开展区域活动, 激发幼儿的操作兴趣

我们力图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活动环境, 提供充分的活动机会, 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成长, 如创设了益智、建构、美工、角色、操作、语言等活动区, 在小班开设了娃娃家、汽车王国;在中班开设宝宝医院、理发店;在大班开设宝宝银行、超市等活动区域, 让孩子们在宽松、自主、探索、创造中快乐地生活、个性地发展!

2. 在区域活动中投放不同层次的材料, 让全体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在幼儿园最能给予幼儿自主性游戏机会的场所是区角游戏。教师不仅应关注游戏区角的设置, 更应关注区与区之间幼儿的流动和材料的流通。理想中的区角游戏状态应该是孩子们个个有事做、时时有事做, 通过人员的流动带动物品的流通, 引发孩子的自主交往和创造热情。为此, 教师应善于结合教育内容, 为各个游戏区角增添半成品材料, 让儿童始终有新鲜感, 时时有事做。孩子们在区域中尝试、体验、探索、经历着真实的生活, 区域活动为生活经验的获得提供了机会, 为经验的提升奠定了基础。教师应配合目标、幼儿能力投放区角中的材料, 以达到促进孩子发展的目的。

二善于引导幼儿进行区域游戏

在区域活动中, 教师应时刻观察每个孩子的活动情况, 并根据孩子的兴趣、需要与能力, 选择恰当的指导策略, 给予孩子适宜的指导, 从而促进每个孩子富有个性地发展。

1. 在区域活动的环境创设中渗透隐性指导

对幼儿区域游戏的引导, 教师应更加讲究策略, 善于将教育意图渗透于环境之中。如:每一区域所粘贴小脚印或摆放的小椅子数量, 代表这一区域可容纳人数。当幼儿进入这一区域时, 发现每张椅子都有人时, 幼儿就会自动离开或等待, 而不破坏区域秩序, 这就是椅子满座的提示。

2. 加强教师的间接引导

第一, 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能力设计相应的区域活动内容。如:在中班“好邻居”主题活动时, 我们又以角色游戏为主线, 将幼儿已有的购物经验充分展现在游戏中, 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体验顾客与售货员的关系, 从而促进幼儿对区域活动的兴趣不断提升。

第二, 教师明确自己的身份参与指导。教师是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在指导幼儿进行区域活动时, 更应该以幼儿的意愿为前提, 教师只能以参与者的身份在恰当的时候给予建议。如:在进行角色游戏“逛商店”活动中, 幼儿出现了缺乏礼貌用语的使用, 看到这种情况, 我就以顾客的身份参与幼儿的游戏, 主动和营业员用礼貌的语言进行沟通, 为其他幼儿做出榜样, 渐渐地幼儿能在游戏中使用礼貌用语, 做文明的顾客和营业员, 游戏的真正目的就达到了。

三在师生的分享中促进自主性游戏的发展

1. 善于接住孩子的话题

适当开展游戏讲评, 培养孩子发散性思维, 如:幼儿甲:“今天, 我在水果店当营业员, 有人要买菠萝, 可是店里没有菠萝。”老师:“你是怎么解决的呢?”幼儿甲:“我用橡皮泥给他做了一个。”老师:“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其他小朋友还有别的办法吗?” (教师接住孩子的话题, 很自然地把问题抛给了全体幼儿。) 幼儿乙:“可以用纸画个菠萝, 再把它剪下来。”幼儿丙:“可以让妈妈用黄颜色的布缝一个菠萝。”可见, 孩子们在教师的启发下都能从“客人”的需求出发, 想方设法地满足“客人”的需求, 这对孩子责任意识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同时教师的引导也为其他孩子在下次游戏中碰到同类问题时, 提供了借鉴。

2. 帮助解决游戏中突出的问题

教师在与幼儿分享其自主性游戏的快乐时, 还可以利用机会关注幼儿碰到的典型问题, 在帮助他们解决的过程中, 总结最优的策略与方法, 并促使他们将之应用到以后的游戏中, 实现经验与策略的迁移。

总之, 区域活动是孩子在区角环境中通过与材料互动实现自我建构、自我探究与自我发展的活动。区域活动的价值就在于能够满足孩子不同的兴趣和需要, 有利于促进孩子个性的充分发展, 值得我们幼教实践工作者继续深入探索和丰富其组织和实施的规律、特征与步骤等, 实现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与幼儿个性和谐健康发展的统一。

摘要:幼儿园的区域活动, 是幼儿园必不可少的、供幼儿在活动区中自主游戏和学习的活动, 活动区域的创设体现了一个教师的教育理念和课程意识, 也体现了一个教师的教育智慧和动手能力;区域活动不仅为幼儿个性发展提供了机会, 而且是幼儿习得活动规则的重要途径, 为此教师应重视区域活动环境的创设, 善于引导幼儿进行区域游戏, 在师生的分享中促进自主性游戏的发展。

关键词:区域活动,活动区,区域活动的创设与指导

参考文献

[1]陈磊.体验孩子:宋庆龄幼儿园[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8.幼儿园区域活动的作用 篇八

【关键词】科学区域活动 感知 操作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025-01

幼儿园区域活动是幼儿一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通过操作材料来感知和获取知识的自主性活动,是一种以幼儿为主体,通过幼儿自身活动,对周围世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的探索活动。科学区域活动是幼儿自主探索的非常重要的领域,因此科学活动区在幼儿园的活动区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不同于单纯的知识教学。它目的是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使幼儿获得发展,是对幼儿的科学素质的早期培养。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玩具向电子化、电动化发展,存在功能单一、缺乏开放性等特点。因此,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尝试立足园情,因地制宜开发本土资源,丰富科学活动区材料,并对如何发挥科学区域活动的作用,促进幼儿发展,进行了一些探索,尝试和思考.

一、活动区材料的开发

活动区材料是幼儿活动的物质基础,离开活动材料,幼儿的活动就不能进行,因此如何选择开发活动区材料,陶行知先生说“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我们是县城幼儿园,而且我们地处城乡结合的地区,绿化面积广,资源丰富,各种材料取之不尽,这为我们活动区材料的投放提供了方便条件。

1.利用本土资源,丰富区域活动材料

春天,我带着孩子们到室外,去摸一摸大树、小草,去采集一些野花,在美工角编制一些花环,在自然角插上一些野花。夏天是昆虫的季节,也是孩子们的季节,各种各样的昆虫成了孩子们的好伙伴,他们捕捉蝴蝶、蜻蜓、蚂蚱等进行观察,这些不但开阔了孩子们的眼界,也激发了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知道了蝴蝶为什么会飞等。秋天,我和孩子们采集各种树叶,制成植物标本,或在美工区做成漂亮的树叶画,我们还收集农作物办一个“丰收了”的展览,展出各种农作物,鲜红的辣椒穿成串,大蒜全都编成小辫子,大南瓜画上笑脸,土豆贴上鼻子,玉米梳上小辫子……我利用这些鲜活的材料,引导孩子们去感知世界,认识世界,孩子们感受着快乐,体验着成功的喜悦。

2.利用家长资源丰富操作材料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我们在学期初发动家长,争取家长的支持和参与,家园共同寻找材料。于是,我们就有了尺子、磁铁等工具和各种适宜于幼儿探索的材料,各种盒子、有着美丽图案的碎布、形态各异的瓶瓶罐罐。我们班热心的家长还用废玻璃条为孩子们制作了万花筒,孩子们非常喜欢。我们利用收集来的材料,进行探索,受到家长的赞扬和好评,这些大人眼里的垃圾成了孩子手中的玩具,在收集材料的过程中,家长也看到了孩子们的进步,于是,我们的材料源源不断地涌来,孩子们也乐在其中,各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教师精心开发材料的多功能性,指导幼儿活动

科学活动区是科学教育的延伸,也可以是集中教学的前奏,有些教育目标仅仅依靠集体教学活动是不够的。为了发挥科学活动区的作用,我们教师之间经常在一起研讨,精心开发材料的多功能性,科学活动区中的操作材料,如“放大镜、三棱镜、漏斗及空玻璃瓶、吸管等,根据各阶段的活动目标内容,教师指导让幼儿在反复的操作中发现问题,寻求答案,巩固各阶段集中教育内容,并不断丰富其感官的认识。

在科学区域活动中,教师的适时指导,和师幼的积极互动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做“物体的浮沉”的实验过程中,孩子们只能看到表面的现象,什么物体是浮在水面的,什么物体沉下去的,那怎样使孩子们能够更深入的理解浮与沉?这时就要有老师积极的参与,提出具有启发性的提问,“什么方法可使沉的东西浮上来,使浮的东西沉下去?”通过教师的积极参与和引导,使幼儿能够积极思考,积极探索,能尝试使用多种材料感知浮与沉。

科学区域活动的目的是促进幼儿的发展,所以组织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操作过程是促进幼儿发展的必要手段。它能使幼儿通过表达理清思路,能够较为清晰的理解有关的科学现象。如:在“认识磁铁”中,教师先在集中教育的构成中引导幼儿认识磁铁的有关特性,有些则需要在科学活动区中去完善,幼儿在操作磁铁时,与同伴说说自己的发现。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讨论“为什么这些东西能够被磁铁吸住?”幼儿与同伴进行探索交流讨论,得出了“磁铁能吸住铁或铁制品”的结论;通过交流,幼儿从最粗浅的、表面的、模糊的认识逐渐上升到“磁铁能吸住铁”这一概念层面,从而获得了对磁铁特性的认识。这样大大提高了幼儿的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三、注重发挥幼儿的主动性

科学活动区活动中,要注重发挥幼儿的主动性,教师应敏感的抓住时机,对幼儿进行科学的启蒙教育,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千万不要以任何理由放弃教育的时机。在科学实验“奇妙的光”中,孩子们在活动过程中教师用赞扬的目光鼓励孩子们,通过询问分享他们探索的过程,并提出建议,这样可以让幼儿兴奋不已,探索兴趣更加强烈。在开展科学活动“小灯泡亮了”等科学探索活动中, 我们都注重在活动中调动和发挥孩子的主动性。教师不失时机的引导幼儿运用感官感知事物,不断的动手操作,动脑思考,这不仅能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而且能激励幼儿不断的探索,引发思考。发挥幼儿的主动性不等于老师在一旁做一个旁观者,如果这样,不仅不能发挥幼儿潜在的能力,反而会让幼儿盲目的探索、无目的的操作。因此,在活动中教师的任务不光停留在材料的提供上,还要适时的给予孩子适当的启发、引导、激励,让孩子积极主动的活动,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自己去发现、总结,促进幼儿的自主性的发展,积极性的提高。

9.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有效设计与实施 篇九

【摘要】区域活动越来越受重视,但不可否认在很多幼儿园所开展的区域活动中存在许多问题,我们应树立正确的区域活动观念,并不断地学习、实践、反思,才能使我们对区域活动的认识逐渐深化。本文将根据如何使区域活动进行有效的设计与实施提供一些建议,希望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区域活动的价值,能更正确全面地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关键词】区域活动设计与实施学前儿童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5-0153-01

一 区域活动的概念

区域活动也称“区角活动”或“活动区活动”,是20世纪70年代从美国引进中国教育界的新名词,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综合性的教育活动,是让幼儿在活动区角中通过自主选择,与材料和其他积极互动,在自己的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探索的一类教育活动。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是区域活动的主要理论支持。而学前儿童正处于前运算阶段,他们通过作用于环境而获得经验是思维发展的关键。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游戏学习无疑是很有效的途径。

二 区域活动合理的设计

1.有计划的区域活动设计

目前,很多幼儿园对区域活动的开展没有足够的重视,许多幼儿园里区域活动只充当幼儿园的一部分游戏设施,而不是幼儿园课程中的一部分,而是单纯让幼儿游戏的“小型游乐园”,虽为区域活动,实际上却是幼儿自由游戏的地方。教师在组织区域活动时,并不考虑区域活动的有效性。这些情况使区域活动真正的教育功能得不到发挥,失去了区域活动的意义。我们应正确认识重视区域活动,让幼儿不仅仅在“小型游乐园”中玩,而是在“小型幼儿园”中学习。这样就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区域活动计划,才能让区域活动不失去它真正的意义。

2.区域活动与其他活动相结合

区域活动展现了顺应幼儿自然发展方面的突出功能,但同时也体现了将幼儿发展成社会所需的样子的局限性,由于区域活动是以幼儿经验为基础而展开的活动,在一定程度降低了幼儿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效率。这正是许多幼儿园走进的误区,即区域活动过于独立性。应将区域活动与其他主题活动相结合才能发挥其更大的作用。

区域活动往往是幼儿自发的,根据自己的兴趣,主动进行的活动。若在区域活动中大多数幼儿对某一活动感兴趣,教师就可以考虑将这一活动形成运用到全班幼儿参与的主题活动。同时,区域活动还可以作为主题活动的延续而持续地发挥其重要的功能。作为其他主题活动的延伸活动,可以更好地巩固其他主题活动,活动因为良好的传授会引发幼儿强烈的学习与模仿兴趣,从而延伸到区角继续进行感受和分享,进行有经验的交流,这有助于幼儿的进一步巩固、自主学习、探索与发现。

三 区域活动恰当的实施

1.区域活动材料充足的投放

实际上,在许多幼儿园由于某些客观因素的影响,根本没有区角,有的也很简陋,幼儿园里的教师经常给幼儿提供一些简单、成品的活动材料,既浪费资源,使用率又低。对此,可利用自然物品和废旧物品这样会比成品活动材料更具有探究性、可操作性,还会节省资源,更环保。活动区域的材料决不能长期毫无变化,只有短期、定期进行更换才能吸引幼儿主动参与活动并不使幼儿渐渐失去游戏的兴趣,材料的投放还应注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需要、层次性,满足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需要。

2.教师正确的指导

一些教师在活动中的指导只是表面,并没有深入了解幼儿的活动情况,只是让幼儿按老师规定的方法去“玩”,虽有指导单并不明显。

要做到有用的指导就需清楚区域活动不同于集体活动的地方,即教师可以很好地观察到幼儿不同的个体差异,了解其个体水平。指导能力较强的幼儿时,不要过于具体,进行间接指导,给他们自己充分发挥的机会,而对于能力一般的幼儿,在遇到困难寻求帮助时通过言语提示;对于能力较弱的幼儿,则采用示范法或直接给予帮助。幼儿之间的差异是一种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幼儿的主体性不仅表现为教学过程中“学”的主体,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还可以成为“教”的主体。其次,也可以根据活动内容及每个幼儿的特长,有效地引导幼儿学习与他人合作和共同活动,让能力较弱的幼儿在能力较强的幼儿的帮助和带动下进行活动,达到提高和进步。

儿童是用更多种“语言”来表达、表现的,这也许是儿童的天性。一百种语言与一种语言,反映了幼儿的主体性,他们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等待成人去理解、尊重。而我们能做的就是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尊重幼儿的特点,通过区域活动合理的设计从而进行恰当的实施去发展幼儿的能力,让幼儿在一个真正“有准备的环境”中学习,并通过语言点拨、通过行动进行直接或间接地指导。让幼儿充分运用自己的语言去学习、去适应世界,不断提升区域活动的有效性,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朱家雄.幼儿园课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03

[2]张晓琳、赵春梅、杨东玲.浅论幼儿与区域活动材料的有效互动[J].学前教育研究,2007(1)

[4]张燕.活动区教育质疑[J].学前教育研究,(6)

〔责任编辑:李锦雯〕

10.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创设与指导》实 篇十

区域活动是幼儿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起正规的教育活动,区域活动以其组织形式的灵活、活动内容的丰富,有力地推动着幼儿教育朝着多样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有利地促进了新《纲要》有关素质教育的贯彻与落实。这学期我们将重点进行区域活动的创设与实施,具体计划如下:

一、活动区域的创设

如何创设一个能吸引儿童、引导儿童、支持儿童活动的区域环境?这是我们首先关注的问题。我们既要提供一个有准备的、丰富的、精心设计的、有序的环境,又要提供个开放的、变化的、有多种探索发现机会的环境。在那里,地面、墙面、桌面被充分利用,环境布置、材料、设备等蕴涵的教育因素充分发挥作用,儿童获得充分活动,和谐发展。我们具体将设置以下区域:(一)生活劳动区:包括动作技能训练,比如抓、推、转、倒、挤、夹、敲、剪等:生活自理能力,如穿脱衣服、整理衣物、梳头、系鞋带、洗手帕:照顾环境能力,比如折叠餐巾、分碗筷、切水果、创瓜皮、浇花等。(二)语言区:包括耳听录音手操作、合作猜谜、故事表演、剪贴废图书、自编故事、跟“磁带老师”讲故事、下语言棋(如表情棋,幼儿每下到画有笑脸这步即可说“妈妈笑了,因为今天是她的生日”)、卡片找朋友(字画配对)等。

(三)科学区:数学区,有按数取物、几何形状、按规律排序、配对、看图自编应用题、数学棋、找单数双数游戏、测量工具等;科学探索区,如电池为什么发光、沉与浮,玩磁铁、各种筛子、放大镜、斜坡实验、沙漏、天平、会变的颜色等。(四)美工区:包括泥工、纸工(折、剪、晰、贴、玩)、绘画、涂鸦、废旧物品制作、纸形、涂色添画等。

(五)文化区:包括各地民俗风情、服饰与语言、交通工具、人种与肤色、四大洲五大洋、不同的国旗、环保与卫生等,可结合主题丰富和变化内容。

(六)建构区:有拼图、插雪花片、大型积木、插塑、托班的堆高游戏、智力拼板、七巧板、主题公园等。

(七)装扮区:有娃娃家、表演区、音乐区,其他角色区,如超市、小商店、美容院等。(八)大运动区:包括玩球、投篮、走大鞋、高跷、平衡、钻爬、垫上运动、跳绳、自制体育用具活动、自组游戏等.在以上的大框架制定以后,各班教师就可根据本班儿童的基本发展水平、阶段性教育目标以及个别差异,拟订本班区域设置的具体内容,如小班以生活劳动、感官训练、建构、装扮与美工等为主安排区域,而大班则更多的在区域中重视社会性、文化、语言、科学探索等能力培养。同时为防止活动中的互相干扰,按动静区分的原则我们将以上区域划分为学习类区域和游戏类区域。

二、区域活动目标和内容的制订

1、围绕课程总目标、每周目标和本班特点制订区域活动并不是独立的教育活动,它是幼儿园整体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将区域活动的设置与幼儿园的主题教学进行了有机的结合,首先根据课程总目标确定学期目标,然后由各班的教师根据本周展开的主教学、本班幼儿的特点安排相应的区域,提出适宜的要求。例如中班根据本班较多幼儿进餐习惯差、不爱吃早餐、喜欢吃零食等习惯开展了“健康的身体”主题教育,相应地在区域活动中开设了语言区:听故事“嘴巴里的小妖精”(保护牙齿)、“达达感冒了”(预防感冒):美工区:手工“煎鸡蛋”、画健康标记、“吃什么东西有营养”;科学区“吃的东西到那里去了”(知道食物在身体内的消化过程,要细嚼慢咽、少吃冷饮保护胃和食道、肠等),操作“营养配膳师”(懂得荤素搭配、营养全面、每天要吃早餐),通过相宜的区域活动促进了教学的整体最优化。

2、及时把握幼儿的兴趣,生成主题开展相应的区域活动,幼儿的兴趣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最佳源泉,因此我们在实际的操作中,重视及时把握幼儿的兴趣,生成主题并开展相应的区域活动。如我们在带领大一班参观了服装厂后发现:幼儿对服装的制作过程充满了兴趣,同时他们又具有丰富的想像力,在一次语言课“我设计的衣服”中想像出了各种奇妙的服装,如“会发光的衣服”(盲人穿着它晚上出门较安全)、“刺猬衣服”(穿着它到森林里去就不怕野兽攻击)同时根据新《纲要》充分利用身边废旧物品的要求,生成了主题“环保设计师” ,相应开展了区域活动。有角色区的“环保服装店”:美工区的根据废旧物品展开想像并加工制作服装;操作区的用贝壳、小桃核等制作服装配饰:表演区的自编自演“环保时装秀”。此外,我们也看到了区域活动的随机性特征,区域的安排并不是刻板不变的。它要求教师在观察研究的过程中适时进行调整,由班内两位教师随时讨论,一周进行一次调整。

三、活动区域中教师的指导

1、重视观察

儿童的发展特点及其需要是教育的一个基本依据,因此,要教育好儿童。教师首先必须了解儿童。区域活动的指导首先是观察。我们要求教师在活动中凭借观察来抓住反映幼儿某一活动发展水平的创造性表现,从而较准确把握幼儿活动的动态和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有目的地、灵活地投放或更换材料,并提供适时、适当的指导,提高区域活动的水平。为了更好地实施观察,我们设计了观察记录表,为每个幼儿的活动情况进行个案记录,观察内容分三个方面:①幼儿的兴趣和行为表现,以此了解哪个区吸引孩子: 2幼儿的学习特点和个性特征,了解哪个孩子喜欢哪个角;3操作记录,反映玩到什么程度。同时为了防止观察出现偏差,我们采取了两位教师同时分区负责的方法,尽可能地使指导工作做得细致实在。

2、重视指导和研究相结合

教师在活动区域中的指导是为了帮助幼儿与环境、引导者及同伴发生积极有效的互动,这就需要在活动过程中了解幼儿的学习特点、不同的发展规律.教师如仅靠书本上的一般规律,还远不能解决实际中的各种问题。即使实施了观察,仅根据幼儿在某个活动区一两次表现也可能判断有误,因此,教师需要对观察结果作进一步的分析、研究,然后再去实践,以验证前面的结论,并多次地反复,才可能获得有价值的教育信息。如在拼图区投入新的材料后,使幼儿引起了极大的兴趣,一时该区域内“人满为患”,如何解决活动区的拥挤现象呢?通过研究讨论,教师找到了答案:可在该区域边上贴上四个小脚印,表示只能有四个人在此活动:或采取方法二,每一张拼图底版放在一个小筐里,区里只放置有不同难易程度的四个小筐,这样幼儿在“满员”的情况下必须学会等待或先到其他区域活动,通过环境的暗示改变了原来的拥挤现象。

3、重视差异,让每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实现自己富有个性的发展活动区是最适宜于个性化教育的形式,其最大特点是为幼儿提供适合其本身需要的活动环境。随着新《纲要》的颁布实施,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我园教师在实践中积极将理念转化为行为,在区域活动中大胆落实。如在小班“动一动、试一试”区域活动中,为了有助幼儿小肌肉发育和培养细致操作能力,设置了“夹珠子”内容,进一步根据幼儿的不同水平分成: ①夹纸团: 2夹蚕豆: 3夹玻璃珠三个层次,呈逐步递进并按难易程度分装在三个小筐内投放,同时在最简单的小管(夹纸团)上贴上一个红苹果,表示这是最简单的,依次贴上两个、三个苹果,这样改变了材料投放的无序、杂乱现象,使教师对哪个幼儿达到何种水平做到心中有数;再如在指导策略上,教师对较内向、能力较弱的孩子给予更多的鼓励和帮助,而对较自信、能力强的孩子则应告诉他“我相信你自己会想出办法来的” ,这样方能更大地发挥区域活动的应有价值。

4、重视本园本班的特点,创设活动区刚开始搞区域活动的时候我们的老师常常热衷于“克隆”与跟风,以为教育改革中所指的吸收新知识、把握新信息即是紧紧跟随潮流,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处于一种闻风而动的状态。开展一段时间以后,我们逐渐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得出结论:不依葫芦画瓢,而是根据我们自己的特点创设区域活动,并以幼儿的现实生活为依据,尽力为幼儿提供发展的机会和条件。如考虑到小班生活自理能力差、依赖性较强的弱点,我们在小班设置了“生活劳动区”,安排了一个如家庭般温暖而热闹的活动区,让幼儿在其中获得许多生活中必要的本领、生活常识,获得做“家务劳动”的体验。在这里,幼儿每天有机会“理小菜”“搓面团”、“剥豆子”并送到厨房去,而老师有时成了外婆,和宝宝边剥豆子边拉家常;有时成了妈妈,教宝宝穿衣叠被。这一极富有特色的“生活劳动区”不仅满足了幼儿的需要,而且得到了家长的好评,家长们普遍反映孩子在家爱做事了,还会帮大人擦桌子、摆碗筷,家园合作也在幼儿自理能力提高的基础上得以深入。

四、区域活动的几个观念

1、在开展区域活动的过程中,我们由衷地感受到区域活动对于幼儿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特殊魅力。首先是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活动使我们一线教师的观念发生了改变,逐步确立起“个性化教育”、“观察先于指导”、“教师的促进、指导、支持者身份”等理念:其次,师生建立起和谐、亲密的情感联系,集体氛围宽松愉快;再次,区域活动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幼儿的多元智能得以“扬长补短” ,在区域活动进行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幼儿在其中表现出来的发展水平已明显超越了同年龄的一般发展水平。我们根据本园的探索实践,试提出以下观念:

1、让环境“说话”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有一种以幼儿与环境互动为主要特征的活动设置,即区域环境创设,从深层的原因讲,是幼儿的认识发展需要外界环境的刺激推动。幼儿是天生的探索者,有自我发展的潜力,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同时,幼儿的这一特性与其所处的环境有关,是受环境制约的。幼儿之所以会好奇好问,首先是因为周围环境中存在其不熟悉、不理解的事物,正是因为周围环境中不断有新的事物出现,幼儿不断地探索发现,其认识才会不断发展、提高。因此,我们应认识到环境因素的重要性,并有效利用环境对幼儿进行“无声化”的教育。

2、过程重于结果的教育指导

儿童无论是对认识的兴趣,还是自主学习的能力都不是也不可能由教师直接教会的,而只能通过幼儿自由自主的探索学习活动,通过积极快乐的情感体验逐步培养发展起来。所以,幼儿早期教育应更多地重视学习的过程,而不要太在意学习的结果。同样,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应更多地将着眼点放在幼儿的活动态度上,放在幼儿的活动过程中,重视指导中的适机评价而谈化“总结讲评”的形式,同时要把握好过程中的指导,做到不过多干预,指导应留有余地,尽量让孩子自己去探索, 自己去发现。

3、计划性和随机性相结合区域活动的计划制定与执行可以增强教师对活动制定的目的意识,避免放任自流,从而增强活动功效。然而幼儿是活生生的、充满活力的、不断活动的,在自主自由的区域活动中,往往易出现某些意外反应和偶发事件,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的灵活应变能力,将指导的计划性和实施随机性相结合,随时掌握教育契机,因势利导。

4、建立必要的活动规则

区域活动并非是任意的行为,而是有其内部规则的,包含着积极的约束,规则是行为和活动的准则,要使区域活动顺利进行并取得预期的效果,就需注意规则的建立。这里所说的规则,并不是为了制约幼儿由教师制定一条条让孩子遵守的规矩,而是为了创设更宽松的环境,强调教室要运作顺畅,必须让老师和孩子都清楚区域的使用方式,不论是地垫或桌面的使用,轮流的方式或是材料的拿取和操作,甚至如何参与或观看别人操作,都是规则的一部分,教师应注意通过活动规则的建立,使幼儿的活动情况有规范有条理。这种活动规则既包括必要的一般性活动规则,如能自选区域活动,积极愉快活动;使用材料先来后到:用什么拿什么,不用放回原处:不把玩具拿走等等,亦包括各区角的活动规则,如美工区,要求美工活动时要专心、认真,保持安静;使用剪刀注意安全,注意坐姿和用眼卫生;做到会拿会放,并随时清理等。以上规则教师可与幼儿一起讨论制订,并且让孩子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增强幼儿的自主性、秩序感和规则意识。

因此,行之有效的区域活动应结合幼儿园其他形式的教育,与集体教学互补,既重视儿童的自主探究学习,又发挥教师的引导和支持作用,使区域活动与集体教学达到共存和相融,根据两者的特点,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综合地、灵活地加以组合运用。让幼儿在更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发展,满足幼儿的个体发展需要,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2018年4月8日

上一篇:实效教学研究报告下一篇:学习创意美术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