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母亲节的诗歌

2024-07-21

和母亲节的诗歌(精选13篇)

1.和母亲节的诗歌 篇一

母亲和太阳诗歌

以前我们住着窑洞

下雨整块的掉泥

刮风漫天的落针

田间地头躺下就能晒太阳

母亲说

晒太阳健康

我不懂太阳对人体的作为

我懂健康

于是我很黑

那时候没有农药化肥

青菜是青,白菜是白

新鲜从来觉得够用

就算夏日潜水山泉坑

渴了张口就喝

歌声逐着水流淌到很远

淌过我所有的童年

春去冬来

舍不得大踏步走

我怕踩花你的脸

摔了一身泥,满身伤

我不想拒绝不爬起来

在你身边

我所有的遗憾都是骄傲

农人是不需要安慰的勇士

我们有比钢硬的骨

比水柔的情

布谷鸟跟着日头飞下诗意的枝桠

睡得安心

月儿临走嘱咐高傲的鸡公

辉煌报晓

我穿着母亲煤油灯下扯红了手掌勒青了手指做成的布鞋

走向田地和庄稼

步步坚韧

脚脚生根

踏过的一路花香

都是我独步夕阳长成的开放

那时的古庙,那时的.河床

古庙的钟摆几下,风就停了

夕阳一瞪眼,岸柳就过了河

二十三个春秋

我手上有厚硬的老茧

太阳在老茧里蓬勃

彩虹在葱笼中绚烂

一双柔弱的手和奋斗的期盼

那时的星斗满天

我不生内疚

我有一个改天换地的梦

梦里有流光溢彩的日子

听城里人说

城市的每一天楼高车快

都绽放异样的美

春有柔情夏有烂漫

秋之火焰冬之绵绵

听碎了!碎了我活着的惬意

我的狂放化作纸飞机

载我流浪的心和脚步

心中有芽

再见!村口的磨盘

再见!平静的山泉

母亲说

孩子啊,不要自卑

伸出你的手用厚实握个踏实

在城里你是璀璨

城里的人儿脸太白

2.和母亲节的诗歌 篇二

我自认为我的家庭生活十分痛苦, 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 自然在他们的身上总有着农民的特点。我母亲, 同一般农妇不一样, 很会吵架, 爱唠叨, 而且脾气也很暴躁, 眼里容不得一粒沙子, 经常动不动就骂人。虽然她的嗓门不是特别大, 但也足以令我们兄妹俩闻声丧胆。

我的父亲是我们这一带小有名气的木匠。同大多数人一样, 我父亲也有些嗜好, 尤为恶劣的是喝酒。好酒交朋友, 我父亲在酒这方面也有几位朋友, 通常, 若是父亲路过他们家门口, 他们便会招呼父亲进去喝几盅, 而父亲也会毫不推托地进去共享属于他们的玉液琼浆。有时, 深夜才散, 说不定还要送某位醉了的酒友回家, 父亲偶尔会很晚才回家。母亲往往会以此为把柄, 狠狠地数落他一番。父亲也并不是一个耐性很强的人, 在母亲数落时, 他也会毫不示弱地予以反驳, 山雨欲来风满楼, 一场家庭冲突眼看不可避免。

通常, 母亲是一手叉腰, 一手指着父亲, 大声斥责, 而父亲则常是翘着二郎腿, 一手持酒杯, 不时地大声喝斥, 回击母亲, 弄不好, 手中的酒杯也要跟着遭殃。而我们兄妹俩, 则蜷缩在被子里, 身体也瑟瑟发抖。我知道, 这不是天气凉, 而是心冷。

在我的记忆里, 我仿佛是在父母的吵骂声中长大的。有时我甚至会想:要是他们分开该多好。但这想法从来都没有成为现实, 他们每次吵架后, 用不了几天一切又恢复正常。

有一天, 父亲恰好又到他的酒友家把酒言欢去了, 而白天他对母亲说晚上他要洗澡。意思很明显, 要母亲为他准备衣物和水。晚饭后, 母亲边准备边等他。水, 开了, 而父亲却仍未回来。这时, 母亲起身到窗户朝外看。虽然夜暮已降临, 但母亲仍能察觉到路上并没有父亲的踪影。母亲于是又回到了座位, 掏出手机拨打父亲的手机, 但无法接通。

就这样重复几次后, 父亲终于回来了。母亲便又开始数落父亲了, 夫妻俩就又开始吵起来了。在一旁的我实在听不下去, 趁他们休战之余, 便站出来打算做评判。

我对父亲说道:“爸, 这回你就有些不对, 这么晚才回家, 妈烧的水都开了。若是我, 我才懒得管, 早去休息了!”

还真奇怪, 我的话还真收到了效果, 母亲放下了架式, 脸上露出了胜利的笑容;而父亲则如小孩般伸了伸舌头, 滑稽地笑了笑。

这次我没了绞心之痛, 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她骂他, 是因为她关心他;他反驳她, 是因为他在乎她。

在我幸福的刹那, 我终于领悟到生活的内涵。在童话里, 白雪公主和白马王子理想中的幸福生活, 也许只适应于那些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 生活永远无忧无虑的公主王子。而现实生活中, 柴米夫妻的生活应是在两人的摸爬滚打中增进感情不断走向和谐完美的吧!现在, 我已不再惧怕父母的吵架声了。我父母的生活就如同另一类童话!

学校:湖南桃江一中

导师:夏霁虹

3.和母亲的最后约定 篇三

这是发生在中国的真实故事,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争相报道,一个曾让千万中国人感动落泪的故事。

一生操劳的母亲,从没有走出过塔河这个偏远的村庄,“在行至人生的终点时,她渐渐燃起一个愿望,那就是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在兒子王一民展开的地图上,母亲用瘦弱的手指画了一条斜线,从塔河到拉萨。王一民也不明白母亲为何选择这样遥远的地方,不知道母亲是否前世与那里有什么缘分?但母亲迫切而强烈的心愿,孩子一样的目光,都激励着王一民出发了。

从中国最北端的黑龙江塔河,74岁的儿子,用一辆破旧的三轮车,载着99岁的老母亲,吱呀上路,用了两年半的时间,走到了中国最南端的海南岛。考虑到母亲的身体不支,王一民打算就此返回家乡,以使母亲能够“落叶归根”。返回家里后,母亲以102岁的高龄离开人世,遗言就是:希望骨灰能撒到西藏去。为了实现母亲的遗愿,伤心平复后的王一民,83岁的年龄,又用了7个多月的时间,三轮车换成有发动机的“大车”,终于将母亲的骨灰撒在了西藏的土地上。有人说如果把这些往返路程都加在一起,大约有10万里。

寒冬酷暑,冰雪暴雨,还有母亲“老小孩”似的抱怨和挑剔。种种路况和心绪,王一民都挺了过来,而且他为自己能和母亲在一起走这么多路感到无比荣幸。种种大自然的奇观,让他们震惊。广西广袤无垠的白色蚕豆花、桂林画一样的山水、海南岛一望无际的大海,每每都让母子俩叹为观止。

一路上,王一民的行动也引来记者的访问、电视台的镜头、陌生人的好奇,面对这些始料不及的关注,王一民也会觉得慌张、惊恐,经常感到被打扰地不自由。“世上的人把母亲和我的旅行称为‘世界上最美好的同行’,也有人称之为‘夕阳中的微笑’。这种赞美之词一下子洒落在我不需要任何修饰的肩膀上。”当然,他也因此获得了无数好心人至关重要的及时收留和援助。

当王一民带着母亲返回家乡时,受到了家乡人的高度赞扬。“人们把我抬到高高的位置上,似乎是为了证明自己不能尽孝是理所当然的。”但反复测量走过的路,回想路上的种种,王一民也觉得,“我们的旅行几乎是个奇迹”。

王一民说,我之所以能忍受所有的痛苦,是因为我必须遵守与母亲的约定,这是我能献给母亲的最后的爱心。

“孝子”二字用在王一民身上似乎已经多余,他的事迹,越过国境,传到了韩国。韩国作家俞贤民先生,在中国考察期间,经过百般周折,最后见到了王一民先生,二人相谈甚欢,于是有了一本真实的书:《我要陪你去西藏——和母亲的最后约定》。

4.和母亲节的诗歌 篇四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诗歌吧,诗歌饱含丰富的感情和想象。什么样的诗歌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母亲的诗歌现代诗_赞美母亲节的诗歌简短【精选4篇】,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母亲的诗歌现代诗_赞美母亲节的诗歌简短【精选4篇】1

也许岁月带走了您的丰采,留给您头发的苍白,但它永远带不走您慈祥的笑容。

妈,在这特别的日子里,请让我献上最诚挚的谢意!

母亲节快乐。

我爱的母亲,想说的说不尽,想写的写不完,一切,尽在不言中。

关于母亲的诗歌现代诗_赞美母亲节的诗歌简短【精选4篇】2

母亲就如春天的天使,送来了温暖的春风,带来了如丝的小雨,吹进孩子的心灵,了解孩子的需要,这位慈爱的天使,照顾孩童的生活,保护孩童的安全,付出了一切,尽管我们再怎麽的坏,母亲这个天使,仍然拥有海般的度量,来宽容我们。

妈妈的爱像块糖

妈妈的爱,就像块糖,包在唠叨里,藏在责骂里,让我东找西找,直到我懂事,才找到。

关于母亲的诗歌现代诗_赞美母亲节的诗歌简短【精选4篇】3

妈妈,在人生的道路上

您为我洒满一路黄金

妈妈,在无知与成熟间

您为我架起一道桥梁

走遍天涯海角

您的爱时刻伴随着我妈妈,看到您的丝丝白发

触摸到您刻在脸上的一道道皱纹

我好想说:“您辛苦了!”

妈妈,您常常指点迷津的小羔羊

滋润这棵稚嫩的小树苗

春蚕到死丝方尽

您苍老的身影

在我的心里激起一片片涟漪

妈妈,您辛苦了!

关于母亲的诗歌现代诗_赞美母亲节的诗歌简短【精选4篇】4

1、很多时候,有几分酸腐的我并不刻意去歌颂母亲

在盆地中部的一个小镇

在初夏的午后,母亲靠在椅子上

扬着轻鼾睡了过去

这场景如此普通,以至于那把经年

斑驳的木椅,似乎更能勾起

我的回忆

2、很多时候,我关注的是

小镇渐渐枯败的梧桐树

儿时嬉戏的石桥

不再清澈见底的`河水,以及那些

像突然从大地上冒出来的明亮的孩子。

当我的目光回到,这座砖瓦结构的老房子

母亲的午睡似乎远没有结束的迹象

我猛然惊觉,母亲的睡眠

如此执着

3、很多时候,故乡小镇

仅仅停放在记忆的某个地方

在一些偶然的遭际前

用作回味与凭吊的素材

好多年来,我离开了又回来

就像此刻母亲悠长的呼吸,反映着

结束了又开始

4、午睡的母亲

她穿一件花格棉布衬衣

裤子也呈相同的面料

脚上着一双小巧的凉鞋

双腿微曲,一只手

抓住椅子的扶手,抓得很紧

另一只自然的垂在胸前

干瘪的胸部,已失去了昔日

哺乳的骁勇

皮肤有些苍老,嘴唇轻启

不再用作饭前的唠叨

鼻子微塌,由它策动的鼾声

在每隔5秒后准时响起

双眉的距离,大约是7毫米

甚至更近。额上几道深深的皱纹

却比她抬头说话时浅了很多

风吹过来

风吹起的几根白发

与门外的老梧桐

朝着同一个方向翻动

5、这个时候,有行人走过

活在这个小镇,多年的人们

他们招呼我,看着我我看着母亲,这个五十岁的女人

午睡的母亲,并没有惊起一只蚊蝇

5.母亲节赞美母亲的诗歌 篇五

当你呀呀学语时,母亲总是谆谆的教导;

当你熬夜学习时,母亲会为你泡上一杯暖暖的热茶;

当你取得成绩时,母亲会为你流下激动的泪花;

当你犯了错时,母亲总是苦口婆心的劝勉;

当你远行时,母亲便成了默默的牵挂;

即使你长再大,我们都是母亲眼中那长不大的娃娃。

母爱就是一阵和煦的风,吹散了纷雪,驱逐了寒冷,

给儿女带来了春光的无暇;

母爱就像一首唱不完的情歌,婉转悠扬,轻吟浅唱,

时时让你感受都无边的爱的天涯;

母爱就像一首田园诗画,幽远纯净,清新淡雅,

洗去铅华的雕饰,把儿女之心净化;

母爱是一条长长的路,无论你走到哪里,

她总是伴你延伸、顺达,化作尘土铺于你脚下;

母爱是一座高高的山,她高耸的身躯是我们坚实的后盾,

哪怕风再狂,雨再大,总能为我们遮挡下;

母爱是一片深深的海,无论漂泊到任何地方,

那里都是我们可以安心栖息的心灵的家。

6.诗歌翻译中的音美和形美 篇六

1 诗歌的音美

诗也被称作诗歌, 由此诗与歌的密切关系可见一斑。中国古典诗歌是一种严格遵守韵律的文体, 正是这种特性使其与其他的文体有了显著的区别。而中国古代诗歌最常见的两种音韵美就是押韵和节奏 (平仄与四声) 。汉字单音节特征是汉语诗歌音美的基础, 英语则以多音节作为其音美的基础。在翻译实践中, 在译入语中完全复制原诗的音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是译者可以把握两种语言中诗歌的特点, 将原诗的音美“移植”到译入语中。

1.1 押韵的移植

中国古典诗歌最基本、共同的写作规范就是押韵。虽然不同类型的诗可能押韵的要求不一样, 但是都是必须押韵的。例如, 绝句诗的押韵要求在诗的第一、二、四句的最后一个字用同一个韵目作为韵脚, 且作为韵脚的字不能重复出现;与绝句一样, 律诗也是要押韵的, 用韵的位置是诗的第一、二、四、六和尾句。相比较之下, 英文诗歌押韵形式更为丰富, 除了汉语诗歌中常见的尾韵, 还有头韵 (alliteration) 和中间韵 (internal rhyme) 。因此, 在翻译中国古典诗歌的过程中, 可以灵活的选取英诗的押韵格式, 转变汉语诗歌译文的韵律结构, 将中国古典诗歌的音韵美转换成为容易为英语国家读者所熟知的韵律。例如:

李白在其诗中第一、二、四句末最后一个字“光” (guang) 、“霜” (shuang) 、“乡” (xiang) , 采用的韵目都是“ang”;尽管在许多人看来, Giles的译作并不是完美的, 在这里, 我们仅关注其译文的押韵。在Giles的译作中, 采用的是英诗中常见的abab韵。在原诗中, 押韵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 使其读起来朗朗上口、声调和谐, 也容易记忆;而在Giles的译文, 译者除了将自身对这首诗意境的理解呈现在读者眼前之外, 将原诗的押韵转变为在英语中常见的韵脚, 更容易为英语读者所接受。

1.2 节奏的再现

诗歌不仅要押韵, 更要有鲜明的节奏, 声韵反应了语言的抑扬, 节奏才显示了语言的顿挫。汉语的单音节发音决定了中国诗歌不同于英文诗歌的乐感、节奏。 (丛滋杭, 2007)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 不同类型的诗所包含的音步也是不同的, 例如, 五言诗一般有两个双音步和一个单音步, 七言诗一般有三个双音步和一个单音步组成。并通过平仄 (诗句中第二、四和六个字的发音) 交错、平仄相粘和平仄对立来表现古典诗词的抑扬顿挫。例如: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在这首诗中, (如第一行第二、四、六个字, “玉” (yù) [仄]、“成” (chéng) [平]、“树” (shù) [仄]) 总是采用平仄交错的方式排列的;诗的第二行, “条” (tiáo) [平]--“下” (xià) [仄]--“丝” (s[平]) 与第三句“知” (zhī[平]) --“叶” (yè) [仄]--“裁” (cái) [平], 采用的都是平—仄—平的形式, 即所谓的平仄相粘;诗的第一行“玉” (yù) [仄]、“成” (chéng) [平]、“树” (shù) [仄], 采用的是仄—平—仄, 第二行“条” (tiáo) [平]、“下” (xià) [仄]、“丝” (sī) [平]采用的是平—仄—平 (第三、四句也是如此) , 即平仄相对。

而在英语诗中, 音的轻重、长短是决定诗歌节奏的重要因素。因此, 英诗都是采用轻重音的有序排列 (抑扬格等) 来表现诗歌的格律, 英文诗歌中用得最多的便是抑扬格, 百分之九十的英文诗都是用抑扬格写成的, 然而一首英文诗中的韵步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一行诗也都包含了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音步, 这些音步与英诗的格律一起共同构成英文诗歌的节奏。例如:

I wan/dered lone/ly as/a cloud

That floats/on high/o’er vales/and hills

When all/at once/I saw/a crowd

A host, /of gol/den da/ffodils

Beside/the lake, /beneath/the trees

Fluttering/and dan/cing in/the breeze.

---William Wordsworth

在这首小诗中, 轻重音的排列构成了诗的格律, 而诗中单词的重读与非重读音节组合构成了音步。中英两种语言文字之间的巨大差异, 导致了两种语言在诗歌中节奏迥然不同。而且, 翻译就必然意味着对原文信息的流失, 这种流失即体现在内容上, 又体现在形式上。而在诗歌这种对形式要求极为严格的文体中, 又尤为严重。因此, 在翻译古典诗歌的过程中, 只能在保留原文内容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利用英语诗歌的节奏来“重塑”原文的节奏。

2 诗歌的形美

这里的“形”, 指的是诗歌的对仗、诗句的行数、长短和排列。在翻译过程中, 主要是诗句的对仗问题。而诗句的长短则因为英文单词的长度不一而无法统一。对仗主要是针对律诗而言的, 在绝句中对仗是可有可无的。所谓的对仗就是两句中的词组结构和词性要相同, 互相成对, 两两成对。 (吴丈蜀, 1981) 我们以名篇《登高》的前两联为例, 来进行说明。

这两联对仗工整, 以颔联为例, “无边”对“不尽”, 都是形容词;“落木”对“长江”都是名词;“萧萧下”对“滚滚来”, 对仗工整有序。在英译文中, 许先生将原文首联中的六个意象生动的再现出来, 上下相对, 很好的再现了原诗的对仗;颔联中, 许先生也是力求保留原诗的对仗, 使译文富有节奏感。

3 结束语

在当今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中西方之间文化的沟通和交流愈来愈频繁, 其深度和广度也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中国古典诗歌作为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精华, 受到越来越多西方人士的青睐。在中国古诗走向世界的路程上, 其译作中形式与内容的冲突也渐渐的显现出来。随着时间的推移, 人们对于诗歌翻译的研究也不断深入, 相信古典诗词翻译中形式和内容的矛盾会逐渐得到解决。

摘要:由于世界各国语言与文化的多元性和巨大差异, 翻译工作呈现出相对性的特点。而关于以唐诗宋词为代表的诗歌作品的可译性, 也经历了一个由绝对不可译到相对可译的转变。在翻译诗歌的过程中, 诗歌“形式”和“内容”的矛盾逐渐凸现, 如何处理诗歌翻译中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成为翻译成败的关键。

关键词:诗歌,翻译,对等原则

参考文献

[1]丛滋杭.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理论研究[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7.

[2]毛奋华.汉语古诗英译比读与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7.

[3]罗益民.等效天平上的“内在语法”结构[J].中国翻译, 2004 (3) .

[4]黄东琳.论提高古诗词英译的可译度[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 (3) .

[5]吴丈蜀.读诗常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6]许渊冲.文学与翻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7]http://wenku.baidu.com/view/305a2fe881c758f5f61f6794.html.

7.难忘的母亲和村庄 篇七

作为一个在城市生活的乡下人,很多年我也常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穿梭于故乡与城市之间,我想故乡对于很多人来说一定不止于韩愈所说的“钓于斯游于斯”的关系,而是因为故乡是我们最初感受生活并建立对这个世界认识的基础。很多情况下,它甚至是一个人情感态度和性格养成的原发地,——留在清澈、童真目光里的勤劳、醇厚、谦卑,没有外面世界的世俗和功利。

三十七年,它可能把我忘了

就像这石板路忘了走过的脚印

可我脚穿着母亲做的鞋,针脚细密

纳在心里

到哪里我都走不出母亲的目光

三十七年,很多人到中年的人应该对这一幕并不陌生。穿着故乡母亲亲手做的布鞋,无论是在何处,我们脑海里浮现的无不是故乡的情景。那针脚细密的千层底就如来自故乡密实的爱,有着母亲的温度。和车延高先生一样,我也是来自乡村,也写着诗歌,因为距离,因为生计的奔波,有时候很长时间难得回一次故乡。偶尔回去一次,也是匆匆忙忙,看着陌生的面庞,听着熟悉的方音,我真怀疑故乡已经和我相互遗忘和隔膜。但每当回到城市,在休闲的时候穿上母亲做的土布鞋,我就似乎回到从前,轻轻的足音回荡在故乡的青石板、田埂或蜿蜒的土路上,感觉在每一个方向都有母亲默默注视的目光。

母亲属于她的村庄。有月亮的夜晚

让灯把影子描在墙上,描着描着背就弯了

到我和玉米一般高,要进城读书

她才站在村口送我,像棵老榆树

头发全白了,两行泪

一句话没有

炊烟在身后,替她摆手

有人说,哲学就是永恒的乡愁。其实诗歌又何尝不是如此。二者都是要反映人与这个世界千丝万缕的联系。当我们把这种情感不断细化,又有什么比故乡和母亲更能给我们的内心烙下深深的印痕呢。母亲在有月亮的夜晚让灯把影子描在墙上,是灯光的描绘,也是挥之不去的记忆的描绘。母亲就是在这样日复一日的操劳中弯下了腰身,花白了头发。当我们长大,我们会发现维系我们情感深处的那根丝线只有故乡和母亲,像一棵老榆树,像故乡的一草一木,让我们觉出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我们这样不断的出走与返回,无论是真实的还是想象中的,是因为我们从来不曾忘记来时的脚印和回去的路途。当母亲噙着热泪一句话也没有,炊烟在身后替她摆手,这就是我们心中亲情的剪影,它借助一个具象寄寓了我们对故乡、对母亲最深的怀念。

那时我觉得泪让我模糊,母亲和村庄

就是一个人。都不说话

著名作家东西曾写过一篇散文,叫《故乡,你终于代替了母亲》。母亲和村庄是一个人吗?东西从母亲和与故乡割不断的联系中发现怀念母亲就是忆起故乡,车延高武断的说母亲和村庄就是一个人,诗人和小说家不约而同地这样指认母亲,可见关于母亲的记忆也是我们对故土的记忆。为什么当我离开,除了泪水都不说话?这相当于电影中的静境,以此来渲染心中难以言表的复杂情感。这个画面的力量是胜过任何话语的。我想很多在乡村生活过的人都经历过这样的场景,——当我们离别故乡,面对亲人,真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其中的无语其实是别离的伤感与不舍。

8.母亲节的诗歌[推荐] 篇八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慈母爱》 元·杨维桢

慈母爱,爱幼雏,赵家光义为皇储。龙行虎步状日异,狗趋鹰附势日殊。膝下岂无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夜闼鬼静灯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百官不执董狐笔,孤儿寡嫂夫何呼? 於乎,床前戳地银柱斧,祸在韩王金柜书。

《母别子》 唐·白居易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

《诗经·邶风·凯风》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豫章行》 唐·李白

胡风吹代马,北拥鲁阳关。吴兵照海雪,西讨何时还。半渡上辽津,黄云惨无颜。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白马绕旌旗,悲鸣相追攀。白杨秋月苦,早落豫章山。本为休明人,斩虏素不闲。岂惜战斗死,为君扫凶顽。精感石没羽,岂云惮险艰。楼船若鲸飞,波荡落星湾。此曲不可奏,三军鬓成斑。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送母回乡》 唐·李商隐

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慈乌夜啼》 唐·白居易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

《谁氏子》 唐·韩愈

非痴非狂谁氏子,去入王屋称道士。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翠眉新妇年二十,载送还家哭穿市。或云欲学吹凤笙,所慕灵妃媲萧史。又云时俗轻寻常,力行险怪取贵仕。神仙虽然有传说,知者尽知其妄矣。圣君贤相安可欺,乾死穷山竟何俟。呜呼余心诚岂弟,愿往教诲究终始。罚一劝百政之经,不从而诛未晚耳。谁其友亲能哀怜,写吾此诗持送似。

《西上辞母坟》 唐·陈去疾

高盖山头日影微,黄昏独立宿禽稀。林间滴酒空垂泪,不见丁宁嘱早归。

《将归旧山留别孟郊》 唐·鲍溶

择木无利刃,羡鱼无巧纶。如何不量力,自取中路贫。前者不厌耕,一日不离亲。今来千里外,我心不在身。悠悠慈母心,惟愿才如人。蚕桑能几许,衣服常着新。一饭吐尺丝,谁见此殷勤。别君归耕去,持火烧车轮。

《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 唐·孟浩然

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孝廉因岁贡,怀橘向秦川。四座推文举,中郎许仲宣。泛舟江上别,谁不仰神仙。

《思母》 唐·与恭

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岁暮到家/岁末到家》 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蓼莪》节选(先秦,诗经)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今生今世》(余光中)

我最忘情的哭声有两次 一次,在我生命的开始 一次,在你生命的告终 第一次,我不会记得 是听你说的 第二次,你不会晓得 我说也没用 但这两次哭声的中间 有无穷无尽的笑声 一遍一遍又一遍 回荡了整整30年 你都晓得,我都记得

《纸船 ——寄母亲》(冰心)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 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 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 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呵,母亲》(节选)(舒婷)

你苍白的指尖理着我的双鬓 我禁不住象儿时一样 紧紧拉住你的衣襟 呵,母亲 为了留住你渐渐隐去的身影 虽然晨曦已把梦剪成烟缕 我还是久久不敢睁开眼睛 我依旧珍藏着那鲜红的围巾 生怕浣洗会使它 失去你特有的温馨

9.感恩母亲节的诗歌 篇九

我们也爱母亲

却和母亲爱我们不一样

我们的爱是溪流

母亲的爱是海洋

芨芨草上的露珠

又圆又亮

那是太阳给予的光芒

四月的日子

半是烂? 半是辉煌

那是春风走过的地方

我们的欢乐

是母亲脸上的微笑

我们的痛苦

是母亲眼里深深的忧伤

我们可以走得很远很远

却总也走不出母亲心灵的广场

纸船——冰心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地每天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到一只很小的船儿,

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10.城市的面孔和母亲的面孔 篇十

书中除有80余篇文章,还有作者自己画的速写和拍摄的照片近两百幅,将北京老城南永存在书籍之中,给历史立以存照。尽管他笔下的速度有时赶不上拆迁的速度,还没有写完或画完,那些承载着特殊历史文化记忆的街巷或院落就轰然不见了。可庆幸的是,一些极珍贵的人与事、景与物,还是被他记述和描画于消失、毁灭之前。这对于建设新北京保护老北京意义深重,正是此书极有价值之处。

最值得称道的是,此书不仅有丰厚的历史考证作依托,对老北京城南的历史、人物、经济、文化、地理、风土、民俗作了多方面的探究,而且每写到一处作者都要亲自实地考察并访问居民,几乎遍走北京南城密如蛛网的大小胡同,融进了自己切实相关的情感、体验与发现。肖复兴为此书花费了长达两年半的时间,结实的写作使得本书不仅具有人文性和可读性,还具有相当的史学价值,这在当今浮躁的图书市场之中,显得尤其难得。

为此,本刊记者与肖复兴先生进行了一番长谈。

記者:你的新书《蓝调城南》前不久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后,卖的不错(在北京图书大厦12月文学类图书销售排行榜上位居第8位),读者反映很好,报端刊载的评论也不少,赵丽宏、谢玺璋、刘进元等人都先后发表文章,赞扬你的这本书,很多人也都很关注你的这本新书。请告诉我们的读者,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肖:首先谢谢你和读者的鼓励。请允许我先解释一下,在老北京,城南和南城,不是一回事,虽然只是字的顺序互换而已。城南有历史特有的能指。自明朝从南京迁都到北京,大运河的终点漕运码头,由积水潭南移到前门以南,以后又相继扩建了外城,一直到清朝禁止内城开设戏院,将戏院绝大多数开设在前门外,以及1901年慈禧太后又建了前门火车站,北京城的交通枢纽中心也设立在了这里……这一系列的历史因素,造就了城南特殊的历史地位与含义。

以前门为轴心,辐射东西的城南,曾经是北京城商业文化娱乐的中心,其历史的文化含义,对于建设新北京保护老北京意义深重。不仅对于我,对许多北京人,城南,是一个情感深重的称谓,从口中吐出这个词儿,会有一种霜晨月夕的沧桑感觉,和从嘴里说南城,意思是绝对不一样的。所以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她不说《南城旧事》。

记者:关于老北京方面的书,前有清代朱一新的《京师坊巷志稿》,后有陈宗蕃的《燕京丛考》反响都曾经很大,你的这本书和它们有什么区别?你自己有什么新的追求?

肖:你说的这两本书写老北京确实出类拔萃,我从中获益很多。特别是朱一新的《京师坊巷志稿》,还有陈宗蕃的《燕京丛考》,是我手头的必备书。至于追求谈不上,我只能要求自己所写的这些地方,能够做到这样三点:一有些历史的考证;二和自己有关联;三是都要亲自再实地考察一遍。也就是说,要有古有今,还要有自己的情感和些许发现。朱一新在编写《京师坊巷志稿》时,白天步行大街小巷,寻访居民,晚上查验古籍,笔底钩沉,他一直是我写作这本书的榜样。

记者:读了你的这本《蓝调城南》,很容易让人想起前两年洪烛写的《城记》。听说前些天你和洪烛还有一个对话,能谈谈你们这两本书的关系吗?或者披露你们对话的内容?

肖:我们都是希望在飞速发展的城市化的进程中,不要忘记历史,面对未来的规划和建设,丰富的历史中文化的力量,会让我们多一种思路,而不见得非得是不破不立的传统路数。我们也都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来一起做城市保护的事情,一座城市,应该是有生命的记忆,有情感,有想象力的,而不应该仅仅是其他城市高楼大厦的复制。

我觉得《蓝调城南》和《城记》两本书有互补的价值。洪烛的书从宏观的、理性的和思想性的方面俯瞰式地记录了北京城的前生后世。我则希望捕捉更多的活生生的细节,城市如果需要唤醒记忆的话,这种细节作用是非常之大的。细节就是城市的细胞。 洪烛有他的长项,我也有我的长项。洪烛的长项是记者出身,对这个城市的来龙去脉有整体深入的了解; 我的长项是我从小在这片土地上长大,我跟她血脉相通。就是闭上眼我都知道这个胡同左弯右弯是怎么走的。这种先天的优势,我希望在这本书当中能够体现出来。让人感觉到历史和情感是融在一起,记忆跟细节是融在一起的,这样的话你才能够热爱这座城市。

记者:能够告诉我为什么把书名叫《蓝调城南》?是不是因为你喜欢音乐,我知道你曾经写过《音乐笔记》等好几本关于音乐方面的书。

肖:好多读者也在问我为什么叫“蓝调”。其实,并不仅仅我自己喜欢音乐,才用了“蓝调”这个词,实际上“蓝调”本身就带有很忧郁的色彩 。洪烛曾经对我说:写这本书的时候你的心情肯定不是很平静。确实是这样的,因为这本书中不仅有历史的记忆,也有我个人感情的记忆。我希望能够唤起人们对北京、对城南这块土地的认识和了解,唤起人们对于这座城市尤其是城南的记忆,我觉得城市记忆实际上跟每个人的记忆是连在一起的,如果说每个人的记忆都没有了,这个城市的记忆也就没有了。这座城市不仅是领导者的城市,也不仅是开发商的城市,这座城市是每一个普通人的城市,是我们大家共同的城市,我们共同热爱它,共同回忆它。我觉得有记忆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民族,如果说这个民族自己的记忆都没有了,尤其到了年轻的一代以后,记忆就像茶水一样越冲越淡的话是很可怕的。

记者:这本书的一些篇章开始曾在《北京晚报》和《北京青年报》开辟专栏连载,许多读者都很关注。这次成书,你补充自己拍摄的照片了,你并不是个画家,为什么还补充自己画的速写呢?

肖:你说的没错,书中有我画的速写和拍摄的照片近两百幅,还配有我画的简单的地图,这样做,一是为了方便有兴趣的读者能够按图索骥,寻找到这些旧地;二是在我写作的时候,有些老街巷老房子已经没有了,没法拍照了,我想画一些可以补充人们的想象,也能够寄托我和大家共同的情感记忆。

记者:当初你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肖:我从小在前门外打磨厂这条街上长大,一直到21岁去北大荒插队离开。这是一条自明朝就有的老街。大约三年前,我准备写一个和这块地方有关的长篇小说,特意回打磨厂一趟,顺便到附近转了转。这一转让我触目惊心,许多以前的记忆被现实涂抹得面目皆非,许多原来见过的老院子老店铺已经拆光,一条曾经长三里的打磨厂,近一半消失了,被新建的商厦和马路占用。当时,我心里想,我来晚了,如果再晚,恐怕好多地方还得拆,该抓点儿紧了。我回到家以后,写了一篇短文叫《悲情老街》,发在《北京青年报》上,没想到中央电视台的一位年轻的导演看到了,非常感兴趣,想要拍成纪录片,拉着我带他们又跑到打磨厂去了几趟。去的次数多了,我越发的发现,不仅好多地方被拆没了,好多还在的地方,其实我也并不真正的了解,一种陌生感让我感到这片看似破败的地方,藏着的东西丰富得很,我们对它们缺乏最起码的了解,却敢于轻易地就下决心说拆就拆,缺乏城市伦理学上最起码的尊重和平等。可以说,从那时起,我就想写这样一本书。虽然,那里的胡同再破再旧再弥散着泔水般的酸味也好,我毕竟是在这样胡同文化的熏陶下长大的。那里有我太多的记忆,我一直没怎么动用它。不该让记忆变得支离破碎,随风飘散,无可追回。

记者:这样说,你的这本《蓝调城南》写了长达两年多的时间,全书有多少字,为什么写了这样长的时间?

肖:全书有80余篇,大约24万字。当初,我曾经有这样的野心,希望即使做不到当年朱一新写成一本《京师坊巷志稿》,起码能够把城南大部分写出来。等我写了两年多之后,站在城南的地图前一看,我写的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好多地方都还没有写到。我才发现人其实很渺小的,在偌大的北京城里,显得那么的势单力薄。尽管这两年多来,我几乎成了城南的“胡同串子”,常常游走在密如蛛网的胡同里。但是,我发现面前的一切显得有些陌生,许多记忆,丢失了历史身份一样,显得是那样的不可靠,有些虚妄似的,让我的心里产生了彷徨和迷惘。我才发现,老北京的玩意儿深得很,需要做很大的努力,才能够写出其中的一部分真实来。

记者:我们都知道,城市的大拆大建,已经引起人们频频的呼吁:只见高楼大厦,没有历史痕迹保留的单调繁华的城市形态,会让人和城市一起失忆。你的这本书里是不是也有这方面的思考?

肖:是的,看到城南迄今尚存最宝贵的一整片一整片的老胡同老四合院,已经或正在推土机的轰鸣下消失,心里的滋味无以言说。就在前几天,我又回去一趟前门地区,在我的书中曾经写到的地方,我的书还没有出来,它们却已经不存在了。我笔的速度赶不上拆的速度,这让这本书的时态感显得那样的尴尬,在我所写过的所有书中,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景。如果这片老的街巷店铺会馆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和规划,老北京还剩下什么呢?只剩下一个故宫和前门楼子的北京城,该是多么的孤寂和不谐调。那些新建造的逼真建造仿古的建筑,还能够真的恢复原来的面貌,还能够散发出原本的气息吗?那些仿古的新房子,会像是衣着簇新儿光鲜的木偶一样,游荡在这里,却失去了这里原本拥有的表情、文脉和魂儿。

记者:我看到书的封面上印着这样一句话:人生有两件东西不会忘记,母亲的面孔和城市的面孔。

肖:那是土耳其诗人纳齐姆·希克梅特曾经说过的话。作为一座古城,北京的面孔不应该仅仅是高楼大厦,那很可能只是另外一座城市的拷贝。母亲和城市的面孔,可以苍老,却是不可再生的,经不起我们肆意的涂抹和换容。

记者:能够告诉我们的读者你接下来写的书的内容吗?会不会和北京城南还有关系?

11.和母亲节的诗歌 篇十一

华裔美国英语诗歌中的意象亦如此。空间意象不仅勾勒了一幅恢弘的美学地图, 更是反映出华裔族群的生存经历的离散空间诗学。身体意象既是生动、形象的文学身体, 又是两种文化与身份属性夹缝中的离散个体的身体政治。文化意象不仅饱满、鲜活、意蕴深远, 同时还是华裔诗人的文化记忆与本土经验交叠形成的文化符码。华裔美国英语诗歌中的意象同样与诗篇的族裔主题及诗人的离散身份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是文学呈现与族裔言说的统一。

从文学表征与族裔言说统一的语言与文学呈现与族裔言说统一的意象两个方面不难发现, 华裔美国英语诗歌最基本的特点就是文学性与族裔性的结合。作为一种少数族裔文学, 华裔美国文学本就与美国少数族裔的民权运动共生共荣, 族裔性早已成为它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些少数族裔作家希望通过充满激情与力量的族裔言说, 借文学作品向美国社会争取自身应得的平等地位, 赵健秀、徐忠雄等皆为此类作家的代表。但随着华裔美国文学一系列作品被主流批评界接受、认可并最终典律化, 对华裔美国文学的刻板化族裔性批评也不幸产生。任何超越“异域色彩”等主流批评界之评判标准的作品无法获得肯定, 华裔美国文学的主题、内容等方面被无形地限定在狭隘的族裔范围内, 严重阻碍了它的进一步发展。一些作家深感主流批评界的刻板化族裔性批评话语对华裔美国文学发展的不利, 他们高扬文学性和艺术性的旗帜, 刻意避免族裔性书写。这对本已挣扎在主流文学的边缘、争取自身的文学合法性的华裔美国文学而言, 用忽视自身身份属性的去族裔性书写对抗刻板化族裔性批判的做法很可能导致华裔的族裔声音在华裔美国文学和主流文学中的双重缺失, 使原本就处于夹缝中的华裔美国文学丧失仅有的族裔言说空间。

在刻板化族裔性批评和去族裔性书写的大背景下反观华裔英语诗歌, 我们惊喜地发现, 华裔美国英语诗歌文学性与族裔性的巧妙统一不仅使其具有更高的文学价值和美学意义, 也使诗人的族裔情感和离散身份表现得更直接、更强烈。这充分证明, 在进行包括华裔美国文学在内的少数族裔文学的创作和批评时, 我们一方面不仅要意识到族裔性是此类文学与其它作品区分的基准和价值所在, 更要始终谨记不能将族裔性唯一化、绝对化, 避免其成为凌驾于文学价值之上的唯一的写作与评判的标准。另一方面, 文学性诚然是所有文学形式、文学作品的终极追求, 但剔除了族裔性的少数族裔作品不免会失去其离散背景和双重身份属性带来的思想、意识形态上的深度、广度以及独特的社会学和人类学价值。只有将族裔性的激情和文学性的张力相结合, 少数族裔文学才能突破层层壁垒屏障, 在角落强有力地发出自身差异的声音。

摘要:本论文秉持形式批评与内容批评相结合的理念, 对美国华裔诗歌的语言表征特点和意象呈现方式进行了梳理, 发现其最基本的特点就是文学性与族裔性的结合。这种文学性与族裔性完美结合、相得益彰的现象对于现今华裔美国文学创作及批评领域中刻板化族裔性批评等问题均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美国华裔诗歌,语言,意象

参考文献

[1]Lee, Li-Young.Rose.Rochester, New York:BOA Editions, 1986.

12.母亲节的英文诗歌 篇十二

“O” means only that she is growing old,

“T” is for the tears she shed to save me,

“H” is for her heart of purest gold,

“E” is for her eyes,with love-light shining,

“R” means right,and right she will always be.

Put them all together,

they spell “MOTHER”,

13.和母亲节的诗歌 篇十三

关键词:语言局限性,超现实主义,比喻,象征,语言观

语言在产生之初本是为了方便人类交流, 增进对物象和自我的了解的。然而, 语言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谨严的体系和固定化的所指, 语言因准确对应带来的自动化使得我们的感知能力急剧下降, 也使事物的丰富面目隐入大地, 由此我们丧失了对事物的真实感受。同时, 约定俗成的语言不仅阻碍了我们的认知。更阻碍了我们的表达。与“能泯灭实质与形式” (1) 的音乐不同, 诗歌的物质材料是文字是语言, 它在产生之初就带有强烈的意义指向性, 正因语言与事物一一对应的精确性导致了语言表达外部世界不曾存在之物和内部世界微妙难显之物的局限。

在当今世界诗坛中, 瑞典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和中国诗人马休正是通过高超无畏的语言修辞技法和向外观察向内自省的诗人特有的品质打通物质与精神、现象与本体、形式与内容, 从而赋予了诗歌一种反叛语言局限性的认知的原创性。可以说, 他们不仅试图勇敢而优雅地表达了自我意识的本来风貌, 也重塑了读者对于诗歌语言的认知。

此二位诗人, 一个生于冬季严寒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一个久居东亚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一个惜字如金, 每年平均只写三到四首诗, 一个笔耕不辍, 几乎每年都有一本诗集面世;一个已受到国际文坛的高度重视与褒奖, 一个在国内的读者群还处于形成过程中。然而特朗斯特罗姆和马休对某些诗歌修辞手法的特别偏爱、内在精神气质以及对待诗歌的态度却是极为相似的, 这才是形成他们诗歌灵魂的关键, 同时也是我们对他们的诗歌做平行研究的根据所在。

一、对语言所指自动化的反叛

特朗斯特罗姆和马休都生活在相对和平的世界中, 他们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到了诗歌艺术本身, 用审查的目光和敏捷的心灵将手中的语言打磨得透澈精粹, 再把它们几乎是出于本能地拼贴融合, 成就了一首纯诗应有的美丽。在观察客观世界的过程中, 他们调动人类高贵的想象力, 通过因差异对峙而形成的奇绝意象来拷问语言表达的底线, 因此超现实主义和比喻手法是他们反叛语言局限性的两个法宝。诗人对这两种写作技巧的运用尤其颠覆了因语言使用自动化而带来的读者理解的自动化, 从而赋予了诗歌语言和意象崭新的生命力。

看这棵灰色的树。天空穿过

它的纤维, 流入大地———

大地狂欢后只给留下

一朵干瘪的云。被盗的宇宙

拧入交错的树根, 挤成

苍翠

(《联系·节选》特朗斯特罗姆)

秋气渐凉

微风无边

我用一枚曲别针别再昼夜不息的流水上

(《秋》马休)

从特朗斯特罗姆的半首诗和马休的一首诗中我们能管窥到他们诗歌的超现实主义风貌。在《联系》中, 特朗斯特罗姆着意表达天空、树、大地之间紧密依存的关系。诗人一旦要代替造物主阐明万事万物之间这种神秘的联系, 就不得不动用超现实主义手法。他的做法是将树木致密的木质纤维变得柔软而稀疏, 以致天空可以穿越其中进入大地。而现实意义层面浩大无限的宇宙也要拉紧收缩, 以致能拧入树根从而幻化成树荫的苍翠。特朗斯特罗姆用超绝的艺术想象和对意象的良好组合十分精确地向读者传达了“联系”这个抽象名词复杂矛盾的含义。

而马休的《秋》是将毫无类似甚至是截然对立的意象放置在一起, 来达到超越现实的殊异效果。在诗的最末, 诗人要将曲别针这种实体别在不可追回转瞬即逝的流水上的举动本身就造就了我们看待事物的崭新的目光———时光是可以停住的。诗人突破物理定律的独特表述清晰而鲜明地描绘出了一个人与时间面面相对, 想挽住时间的超现实的图景。而这也是诗人对有限与无限这一古老命题相当极致的展现。

红色的加油站就像一个被狂躁的神经病拧紧大脑的螺钉

(《冬日驱车与朋友去南翔古漪园喝茶·节选》马休) 冰挂:倒置的哥特式

抽象的家畜, 玻璃的奶头

(《六个冬天·节选》特朗斯特罗姆)

对客观实在进行比喻, 尤其是引入一种新颖别致又令读者信服的比喻并不比对抽象事物进行比喻来的容易。诗人更偏向诸如祈祷、思绪、希冀等无形之物的明喻或暗喻, 以此彰显他们把握事物处境、人类本质、将无形化为有形的能力。特朗斯特罗姆和马休通过细致的观察和自由的联想, 赋予了客观实在崭新和奇异的面貌。“红色的加油站”这种看起来不宜入诗的现代化设备可以比作一颗螺钉, 当然它已穿进狂躁的神经病的脑部沟回。“冰挂”也可以比作一种反方向生长的建筑、散失了形体的家畜, 甚至是玻璃制品的人体器官。面对实体比喻的问题, 这两位诗人想做的是要使事物“陌生化”, 并要增加感受它的难度和时延, “唤回人对生活的感受, 使人感受到事物” (2) , 但他们并不是像俄国的形式主义者那样追求“陌生化”效果以使事物的本来面貌得以呈现, “使石头更成其为石头” (3) , 而是在体察客观事物投射进自己内心所激发的奇特感受的基础上, 使之转化为一种奇崛的超现实的存在。诗人用精致细微的比拟手法赋予一个事物更多不同层次的面貌, 创造使其施展自身能量的更多的可能。

在两位诗人的作品中, 这种借助超现实主义手法和比喻修辞节制而又精确地表现事物全新面貌的诗句比比皆是。他们的目的在于突破语言束缚事物面貌导致人为理解自动化的局限性, 将“玫瑰之名”与“玫瑰”分离, 带给读者一副新鲜奇异的打量世界的眼光。

二、对“文不逮意”的反叛

中国古典文论和西方近代批评都对语言表达和诗人意图之间的差异做了相当多的论述。古有陆机的“恒患意不称物, 文不逮意, 盖非知之难, 能之难也” (4) 之说, 今有美国新批评派的“意图迷误”说。从语言表达方面看, 面对实体描写方能一用的语言在表述更为抽象的心绪和思维之时也难免不会捉襟见肘、词不达意。不过, 如果作者意图是远处陷入薄雾的一棵大树, 语言是那根指大树的手指的话, 也有指引方向正不正确、指引方式巧不巧妙之别。良好的方向感引导读者走入难于言明、高深莫测的精神世界, 精巧的方式则一方面有助于保全诗人自己所思所想的整体性, 一方面能有力地传递给读者或具体可感的形象或自觉赋形的思索空间。方向和方式在诗歌创作之中体现着诗人的品位和技法, 也是诗人力图调和文与意之矛盾的关键点。

风暴让风车展翅飞翔

在夜的黑暗里碾磨着空虚———你

因同样的法则失眠

灰鲨肚皮是你那虚弱的灯

朦胧的记忆沉入海底

在那里僵滞成陌生的雕塑———你

的拐杖被海藻弄绿

走入大海的人返回时僵硬

(《愤激的沉思》特朗斯特罗姆)

指甲修长

就像苍白的自我的教堂

从反面半生倒悬的角质月亮

你是你自己的房间

你是你自己的囚徒

没有人在此

阳光摸进你的窗栅栏

在你万籁俱寂的皮肤上

有一匹空无的斑马的狂想

(《面窗而坐》马休)

古希腊神话中美杜莎的目光能使人瞬间石化, 唯一能砍下她头颅的是会飞的伯尔修斯。他的方法是不直视美杜莎的脸, 而通过铜盾反射的影像观看她, 再借助工具将她斩获。在某种程度上, 含蕴抽象和繁复的诗歌内核就是美杜莎的脸, 诗人不能正面表现自我意图就像伯尔修斯不能直面美杜莎的颜脸, 是为了防止自己变作石头丧失话语权。因此, 诗人借鉴了伯尔修斯的方法, 将铜盾换为铜镜, 他们从镜子中观看、表现对象。于是, “创造影像”而非“正面描绘”就是诗人反叛语言表现作者意图局限性的方式。

特朗斯特罗姆的第一面镜中的影像是风暴和风车, 它们彼此都在夜的黑暗中疯狂和自由翱翔, 用强大的狂想力碾磨着孤独里的空虚。第二面镜是海洋中灰鲨鱼的肚皮, 那种暗哑深沉的白色恰似“你”桌前的这盏即将熄灭的台灯, 而“你”此时已因连绵不绝的想象潜入了大海那无垠的腹地。第三面镜是沉入海底由记忆幻化的雕塑, 在极端的幻想中, “你”的记忆仿佛与“你”本身完全脱离, 甚至于“你”成为陌生之物。第四面镜是从大海深处返回的人。“你”的拐杖已然被这狂暴的海水似的玄想搅得变了颜色, 而当“你”终于从这无边无涯的冥思中走出来时, “你”因惊诧而肢体僵硬。

马休的第一面镜是指甲, “你”闲来无事时就喜欢扳着自己的手指观察, 因为它有着迷人的对峙隐喻。第二面镜是“你”, “你”的心绪如何“你”从来不泄露, “你”总是倾向于自我幽禁。第三面镜是阳光, 阳光从囚房外面照射进来了, 此时“你”被囚的心情如何, “你”是否向往外面的阳光和自由?可这是“你”自我的囚禁啊, “你”应该感觉矛盾。第四面镜是斑马, “你”认为阳光没有任何吸引力, 可是思绪却像一只不曾存在的斑马一样在“你”自己寂静、毫无打扰的皮肤之上疯狂地驰骋, 那无拘无束的甚至是疯狂的思想正是“你”自我解脱的妙方。

两位诗人在描绘难于言表的事物之时同时引入诗歌的正是“象征”。他们试图让诗歌外部的有限去指涉诗歌内部和自我意图的无限, 诗歌的外部构造正是包孕了作者未被阐释的深层意图, 而这意图的解释权自然交给了读者, 但由于诗人规定了理解的方向, 且构造了可以直观显示无限内容的有形表层影像, 就使得在这种指引下的解释有了极大贴近诗人写作意图成为可能。

三、诗人语言观的差异

《孙子兵法》有言:“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诗人妄图反叛语言的局限性, 那就当首先熟稔地理解和掌握构成诗歌的基本材料———语言。特朗斯特罗姆和马休作为诗歌本体的捍卫者, 对诗歌艺术的精益求精, 和力图用完美的语言还原诗歌“最初的起点———惊奇;并且使诗歌尽可能地达到它的最高境界———弦外之音” (5) 的实践是他们区别于众多诗人的显著标志。这两位诗歌语言的微雕者都对自我的诗歌语言有着相当苛刻的要求。然而, 他们毕竟又是来自不同民族、不同国度、不同文化区域的诗人, 对语言使用的看法有着不同的侧重和倾向。

我的峰浪的脑电波在一只飞掠过停车场的背灰鸟袖珍的

脑袋里倾斜成不安的海平线

(《春天·节选》马休)

我看见一个保持美丽的形式主义拥有一间在叮当声中淬火的形而上学的铁匠铺

(《秋天·节选》马休)

哈罗德·布鲁姆在称赞莎士比亚诗歌艺术时说过他“对语言制作的控制力是如此之强, 以至于头脑中所有失控的东西都被语言表达的力量的必然性组织起来” (6) 。这句赞美用在马休身上也毫不偏颇。如果非要找一个词来概括马休的语言艺术, 那就是“精致”。前文选引的两个长句分别可以简略作:我的脑电波在一只鸟的脑袋里倾斜成海平线;我看见形式主义拥有一间铁匠铺。当我们剥去了镶嵌在“兵器”上的珠宝和纹饰后, 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兵器”的奇绝面貌。也就是说, 尽管马休所创造的意象已然足够令人惊叹了, 可他却不满足于此, 他企图像赫菲斯托斯那样将手中的器物反复锻造敲打, 再以宝石金银镶嵌之, 最终使其熠熠闪光、内外兼美。这也是马休的诗歌为我们带来眩晕的美感的重要原因。

我逃向同一个地方, 同一个词语

冰冷的海风, 冰龙

在艳阳下舔我的颈背

搬迁的火焰清凉

(《四行诗·节选》特朗斯特罗姆)

厌烦了所有带来词的人, 词而不是语言

我走向白雪覆盖的岛屿

荒野没有词

空白之页向四方展开!

我触到雪地里鹿蹄的痕迹

是语言而不是词

(《自1979年3月》特朗斯特罗姆)

特朗斯特罗姆看重对词和语言的区分, 在他眼里, 使用词汇不同于使用语言。在《四行诗·节选》中他向读者展示了“冰龙”和“搬迁的火焰”, 在《自1979年3月》中他又为我们展示了“白雪覆盖的岛屿”、“荒野”、“鹿蹄的蹄痕”, 这些诗人称之为“语言”的东西之所以能区别于词就在于它们具有“活性”而非僵死的、毫无意义的笔画。诗人认为进入诗中的事物要对诗歌欲意表达的整体构成意义, 而绝非是可有可无、滥竽充数的存在。

当然, 两位诗人的语言观并不是敌对的, 只是侧重不同。马休着意于语言的锻造与锤炼, 承袭的乃是中国古典诗词喜好造词炼意的传统, 其特点是将某个意象推向极致, 打探语言表达的底线。特朗斯特罗姆则更重视对语言生命力的激活及对诗歌整体意义的贡献, 其特点是使入诗之物皆有活性, 甚至突破字面语词的束缚, 彰显事物充沛的生命力。

特朗斯特罗姆和马休皆是纯诗的修炼者, 他们在用心打造诗歌技巧以此来弥补语言的局限对诗歌事物多样性的剥夺和对作者意图复述的失败所造成的缺憾方面有着极大的贡献。同时, 他们游刃有余地将自成一体的修辞手段用之于阐述人与自我、人与时间、人与宇宙的奥秘等抽象主题, 使他们的诗歌内容往纵深发展。正如特朗斯特罗姆在接受访问时说的, “诗最重要的任务是塑造精神生活, 揭示神秘” (7) , 而塑造精神生活和揭示神秘均有赖于有勇气尝试去对抗阻碍读者认知和诗人意图与诗歌之间的客观存在的无比坚韧的语言局限性。

参考文献

①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一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2:308.

②[俄国]什克洛夫斯基, 等.方珊, 等译.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9:6.

③[俄国]什克洛夫斯基, 等.方珊, 等译.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9:6.

④[晋朝]陆机.张少康, 集释.文赋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1.

⑤刘苇.四月的奥德赛.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8:216.

⑥[美国]哈罗德.布鲁姆, 等.王敖译.读诗的艺术.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0:32.

上一篇:奶茶妹妹语录下一篇:微波炉热饭致癌吗 实验揭秘致癌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