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领域学习心得体会

2024-08-18

科学领域学习心得体会(共11篇)

1.科学领域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

心得体会

丰富多彩的“科学领域”课程,已经结束了。这次学习使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通过两天的学习,我知道了幼儿科学教育是指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其宗旨就是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实施科学素质的早期培养,促进幼儿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国家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将科学教育列为幼儿一个重要的学习领域。并明确指出科学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就是促进幼儿的认知和社会性的发展。通过两天的学习我有以下两点认识:

一、要强调幼儿思维能力的训练。因为科学教育活动是幼儿自主的探索活动,在活动中,幼儿要对事物进行观察并赋予观察以意义,要对信息进行联系和比较,要对现象作出假设并加以验证,这些都离不开思维能力,《纲要》也把思维能力列为幼儿科学领域的关键能力。

二、要强调科学技能的培养。在幼儿的科学教育中,仅仅注重科学知识的获得是不够的,方法和技能的掌握十分重要。方法和技能常常被比喻为“点金术”。因为,教师所能

给予幼儿的科学知识是有限的,而如果给予幼儿获取知识的方法,那么幼儿可以自行获得更多的知识。幼儿的科学活动虽然简单,却也经历了完整的科学过程。这些基本的科学技能,正是幼儿对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的最初把握。只有当幼儿掌握了必备的技能时,才能真正成为自主、自动的学习者。

2.科学领域学习心得体会 篇二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要求我们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不断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首先要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 是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必然要求。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实践上的自觉性与坚定性, 来自思想认识上的自觉性与坚定性。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愈深刻,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会愈自觉愈坚定。

首先, 要进一步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总结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得出的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成果, 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方针,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其次, 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是完整的科学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内涵丰富, 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 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科学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在这一科学体系中, 第一要义是发展, 以人为本是核心,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基本要求, 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有机统一, 其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 是党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升华, 从统筹协调发展、“发展是硬道理”, 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再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又好又快”发展, 我们党坚持发展的信念一以贯之。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走和平发展道路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 是对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和发展。

再次, 要把学习科学发展观与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结合起来。科学发展观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与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要求用全面、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认识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 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关系, 注重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原理。它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 把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前提, 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的观点。它坚持以人为本, 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发展的主体和基本力量, 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充分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主体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只有把学习科学发展观与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结合起来, 才能把握贯穿在科学发展观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掌握其精神实质, 从根本上提高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能力。

在加强学习中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

科学发展, 重在发展, 贵在科学。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 就是尊重和遵循客观规律求发展, 按客观规律办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不仅要提高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水平, 而且要提高实现科学发展的知识水平。面对新情况新问题, 学习的任务更加繁重, 掌握新知识、提高新能力的任务更加繁重。只有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增长才干, 才能适应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根据履行职责的要求, 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 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 不断完善知识结构, 提高业务素质, 努力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

3.科学教学论的学习体会 篇三

关键词:科学教学论教师技能培养学习体会

科学教学论和科学实验教学研究则是培养新一代科学教师的关键课程,其目的是“使师范生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掌握学科教学的基础理论和学科教学的基本技能,具备从事学科教学和进行教学研究的初步能力”[1]。然而如此重要的一门教育类基础课程,却由于课时少、内容多等原因,在实际学习中会遇到很多困难。本文就个人科学教学论学习体会报告如下。

一、充分利用假期、课余时间,合理安排课程时间

当代大学,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就是大学生平时的课程量少、作业量少、学习压力小。因此,相比较而言,大家的课余时间充裕。但是大部分大学生并没有好好利用这些时间。开学前的假期,完成教师为学生布置的作业,这样一方面很好地预习新课程,也促进自己充分利用假期时间,提前了解熟悉关于教师招聘考试的一些题目以及答题技巧,为将来正式面对教师招聘考试打下坚实基础。完成的作业如下:1、预习科学教学论教材,了解并熟悉中小学的科学教材以及课程标准;2、提前预习教学技能内容,可以前往图书馆或网上查找资料或参阅教师发送的电子书;3、查阅关于“当教师的利弊”方面的资料,开学后安排相关教学辩论活动;4、提前预习教学设计的内容与方法,尝试设计中小学科学课堂教学;5、按照下发的“教师技能训练活动安排”和“结构化面试训练活动安排”信息,提前做好预习。

除了这些基础知识与技能之外,了解熟悉关于教师招聘考试的题目以及答题技巧也是相当重要。因此,利用老师下发的“教师结构化面试试题”信息,我提前做足准备。将其细分为6类:自我认知类、综合分析类、人际交往类、计划组织协调类、应急应变类以及处理学生问题类,这六大类试题共计百余道,涉及全面,范围广泛,我将这些题目一一看过,并且对这些题目一一做出自己的解答,做到心中有数。

二、自主竞标,教师技能培养

老师根据科学教育的特色以及教学方式,整理出了一份“竞标项目一览表”。其中,竞标项目共计10项,分别为课堂导入技能训练、课堂教授技能训练、课堂提问技能训练、课堂结束技能训练、课堂板书技能训练、课堂演示技能训练、课堂调控技能训练、媒体运用技能训练、课堂评价技能训练以及教师职业形象设计。让学生自由分组,进行竞标,竞标成功后对全班同学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通过这样的小组活动,在完成课程任务的同时,更多地需要我们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交流,互相配合。因此,我的交际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均得到了锻炼;其次,在这一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身上存在一些不足,比如课件制作方面,我的技术还欠佳,对于上讲台发言,我还有一丝胆怯,看到这些不足,我清楚知道,我应该利用平时的这些小组活动,积极去改正弥补。

三、团队合作,模拟上课,实战得经验

中小学科学中存在大量实验内容,但是,大学的实验内容与中小学实验内容往往有很大的差距。适当加强大学学习内容与中学教学内容的联系,同时要重视培养师范生的专业性科学理解,采用正确授课方式,以确保师范生自己明确每一实验的目标、任务、操作原理及过程[2]。在“科学实验教学研究”课程中,我们全班分组,每组4-5人。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合理分工,利用一周时间整理中学教材中所有试验内容,并罗列所有试验所需要用到的实验器材,以及这些实验器材的作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等。在整合各类实验项目后,给每小组按顺序安排实验课程内容。每小组负责一个实验,组内成员自行分工并提前准备教具,而班级内其余学生充当中学生,利用实验课堂时间进行正式上课。课堂结束后,全班学生按小组分别从学生、听课教师、课程优点以及缺点这些角度对本小组学生的上课情况进行讨论评课。这样的团队实战练习,给予师范生更多机会,让我们提早尝试着做一名科学老师,亲身体验想要上好一节课的艰辛,能够尽早调整自己的教师形象,为将来走上教师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虽然从开学前的寒假便让学生开始忙碌,但是一环紧接一环,并没有在一个时间段里安排所有事情,而是将这些零碎的事情进行整理整合后,循序分配给学生。这样的课堂,更多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自己发言、自己思考、自己改进。更多的任务则是按小组分配进行的,在小组内,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带动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同时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最终达到共同进步;在小组间,本小组认真完成自己任务的同时,与其他小组分享,全班提高了学习效率并且收获丰富;培养了每一位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更重要的是教师技能均能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邓磊.我国高师综合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框架的构建研究[D].重庆: 西南大學, 2012.

[2]兰明庆.浅探教改中教师与学生的主导与主体关系[J].科技视野, 2012(28): 8.

4.科学领域学习心得体会 篇四

常州市新北区春江幼儿园

姓名

一、填空:(30分)

1、幼儿的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体验初步的探究能力。

2、幼儿初步理解量的相对性,也能用简单的统 计 表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

3、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为主。

4、《指南》在科学领域中分为 分别是、学认知。

5、《指南》中关于数学认知的目标有条,分别是的有用和有趣、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

6、在数学认知中可以引导幼儿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事物,体会其中的秩 序 和 美,并尝试自己创造出新的排列规律。鼓励和支持幼儿发 现、尝 试 解 决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数学的问题,体会数学的用处。

7、4~5岁幼儿能感知和区分物体的、、、轻 重等量方面的特点,并能用相应的词语描述。

8、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事物间的异 同 和 联 系 的过程。

9、在收拾物品时,根据情况,鼓励幼儿按照物体分类整理。如整理图书时按照大 小 摆放。

10、幼儿数学学习可以通过的方式来比较物体的多少,也可以通过实 物 操 作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并用“加” 或 “减”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二、判断:(30分)

1、探究中的合作有利于幼儿的合作能力,一般这种能力在大班时期比较常见。(对)

2、幼儿可以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教师也可以对幼儿进行强化训练以便更好掌握知识。(错)

3、科学探究目标“亲近自然,喜欢探究”下有2条教育建议。(对)

4、“喜欢接触新事物,经常问一些与新事物有关的问题。”是科学探究目标“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下4—5岁的表现。(错)

5、通过提问等方式是可以引导幼儿思考并对事物进行比较性观察和连续观察。(对)

6、4岁幼儿关注和思考动植物的外部特征、习性与生活环境对动植物生存的意义。(错)

7、5—6岁能感知和区分物体的大小、多少、高矮等量方面的特点,并能用相应的词表示。(错)

8、探究能力不是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各种方法的能力的综合。(错)

9、幼儿在对自然事物的科学探究和运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过程中,获得了感性经验,发展了形象思维,也发展归类、排序、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可以为其它领域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对)

10、一般4-5岁幼儿都能通过观察、比较与分析,发现并描述不同种类物体的特征或某个事物前后的变化。(错)

11、3--4岁幼儿喜欢接触有趣新事物,对周围的很多事物和现象感兴趣。(错)

12、记录是收集信息的有力工具,是幼儿探索历程的呈现,也是幼儿表达个人发现的依据。(对)

13、幼儿对物体量的基本特征和比较方法有所了解,所以测量的概念和运用对幼儿来说比较容易。(错)

14、5-6岁是幼儿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重要时期。(对)

15、早期的数学认知发展能促进幼儿的数理逻辑思维发展,但没有对其他领域的学习和发展产生积极地影响。(错)

三、简答题:(16分)

1、请写出科学领域中“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目标中5--6岁幼儿表现。

*能察觉到动植物的外形特征、习性与生存环境的适应关系。

*能发现常见物体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能探索并发现常见的物理现象产生的条件或影响因素,如影子、沉浮等。*感知并了解季节变化的周期性,知道变化的顺序

*初步了解人们的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知道尊重和珍惜生命,保护环境。

2、请写出数学认知目标“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中4--5岁幼儿两种具体表现。

*在指导下感知和体会有些事物可以用形状来描述。

*在指导下感知和体会有些事物可以用数来描述的,对环境中各种数字的含义有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四、论述题:(24分)

1、结合实际谈谈你是如何支持和鼓励幼儿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积极动脑寻找答案或解决问题的。

*鼓励幼儿根据观察或发现提出值得继续探究的问题,或成人提出有探究意义且能激发幼儿兴趣的问题。如:皮球、轮胎、竹筒等物体滚动时都走直线吗?怎样让橡皮泥球浮在水面上?等等。

*支持和鼓励幼儿大胆联想、猜测问题的答案,并设法验证。如:玩风车时,鼓励幼儿猜测风车转动方向及速度快慢的原因和条件,并实际去验证;

*支持、引导幼儿学习用适宜的方法探究和解决问题,或为自己的想法收集证据。如:想知道院子里有多少种植物,可以进行实地调查;想知道球在平地上还是在斜坡上滚得快,可以动手试一试;想证明影子的方向与太阳的位置有关,可以做个小实验进行验证等等。

2、一日活动皆课程,你是如何做到真诚地接纳、多方面支持和鼓励幼儿的科学探索行为?

*鼓励并认真对待幼儿的问题,引导他们猜一猜、想一想,有条件时和幼儿一起做一些简易的调查或有趣的小实验。

*容忍幼儿因探究而弄脏、弄乱、甚至破坏物品的行为,可引导他们活动后做好收拾整理。

*多为幼儿选择一些能操作、多变化、多功能的玩具材料或废旧材料,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幼儿拆拆装装或动手自制玩具。

3、结合日常生活和游戏的实际情境,举出三种你在引导幼儿理解数概念的教育建议。

*结合生活需要,和幼儿一起手口一致点数物体,得出物体的总数。

*通过点数的方式让幼儿体会物体的数量不会因排列形式、空间位置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如鼓励幼儿将一定数量的扣子以不同的形式摆放,体会扣子的数量是不变的。

5.语言领域学习心得 篇五

——语言领域之心得体会

大四班

易雁

本学月,我认真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语言领域,让我对这个领域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3-6岁,对孩子来说是一个语言发育的黄金时期,是语言飞速发展的时期;但幼儿的语言学习需要相应的社会经验支持,应通过多种活动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语言的内容,增强理解和表达能力。现就“引导幼儿表达”这一方面谈谈我的体会。

每天应有足够的时间与幼儿交谈,谈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询问和听取他们对自己事情的意见等,尽量为幼儿创造说话的机会,让他们体验语言交往的乐趣。因此,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应该好好利用幼儿一日活动,抓住一些恰当的时机,有效地为幼儿创造交流机会,让幼儿想说、敢说、愿意说。

在每天的教学活动中,利用教学内容巧设一些有趣的游戏,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激起他们想说、愿意说的欲望;再通过活动的亲身体验,使幼儿获得了一定的交流的内容,从而在交流的过程中,他们就能大胆的与老师和同伴快乐的表达。

利用幼儿进餐前,我们可以组织幼儿进行“说一说”的语言小活动,使幼儿从丰富多样的内容和活动中获得语言经验,有大胆说的勇气,体验说的乐趣,使他们的语言表达得到更有效的发展。

6.艺术领域学习心得 篇六

艺术领域学习心得一:学习《指南》中艺术领域的心得体会

在重视素质教育的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幼儿园意识到艺术教育对开发孩子的智力、陶冶孩子的情操、激发孩子的自信、锻炼孩子的意志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艺术对一个人生理和心理的调节,受益于终身的好处。因此我们有必要尝试通过对孩子的艺术启蒙来教育孩子,发展孩子,使之健康、和谐、全面地成长。

《指南》中指出:“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由此可见,艺术的关键在于教师“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幼儿“感受和发现美”,以及“表现和创造美”。那么,教师如何创设?创设怎样的条件和机会?这是教师需要着重从自身方面来思考的。幼儿感受、体验和发现美了吗?是怎样表现和创造的?这是幼儿在活动中的具体表现。而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有时往往关注更多的是结果,也就是幼儿在活动中的具体表现,是不是学会一首歌了?忽视了教学情境的创设,忽视了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们不喜欢或者学不好。

幼儿艺术教育中该如何体现《指南》理念:《指南》建议要把艺术教育放在普通教育的范畴内,强调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的培养,首先从文章的基本思想及原则的三方面可看出:要达到这一目标,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发展幼儿的艺术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会像催化剂一样,激发幼儿不断去实践,去探索。对幼儿来说,没有兴趣的学习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因此,兴趣培养是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的前提。由于幼儿的兴趣具有偶然性、不稳定性等特点,他们自发的兴趣多属于浅层兴趣,往往带有情绪色彩,容易停留在“好玩”“我喜欢”的水平上。这种兴趣容易转移,也易于波动。艺术教育激发兴趣的目的是将浅层兴趣引申,并提高到有一定深度的动机水平上。从而使他们成为积极主动的参与者。而孩子的兴趣还来自教师积极的评价,每个孩子都有被老师肯定的心理需要。如:在艺术教育中我常用赏识、赞扬的口气肯定幼儿独特的构思,奇异的想象抓住作品中某一闪光点加以肯定、表扬,常以“你进步了”“要是你„„,那会更棒”的口气来培养幼儿在活动中的兴趣。

二、通过艺术活动体验审美愉悦

幼儿艺术教育是一种操作教育,是培养幼儿手、眼、脑协调活动的操作教育,也是感受和创造美的过程,在教室里有意识设置艺术角,提供油画棒、颜料等绘画材料,提供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文学作品、故事书等,给幼儿充分的自由度,为他们创设一种宽松、自由民主的氛围,创设良好的艺术氛围和环境让他们自由思索、大胆想象。另外,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也为幼儿提供了自由空间,所以幼儿在操作过程中要创设游戏化的练习,创设愉快积极的情绪,要尊重不同寻常的提问,尊重不同寻常的想法,要向孩子表明他的想法,为自发的学习提供机会并给予肯定,给实践提供一段不受评价的时期。

三、艺术教育要走向幼儿生活

《指南》建议:尊重幼儿自发的表现和创造,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如:鼓励幼儿在生活中仔细观察、体验,为艺术活动积累经验与素材。如,观察不同树种的形态、色彩等。这既符合当代教育改革的趋向-----教育回归学生的生活,又体现了教育走近幼儿的生活世界。并且经常让幼儿接触适宜的、各种形式的音乐作品,丰富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和幼儿一起用图画、手工制品等装饰和美化环境;利用传统节日和民间庆典的机会,带幼儿幼儿观看或共同参与传统民间艺术和地方民俗文化活动,如皮影戏、剪纸和捏面人等;有条件的情况下,带幼儿去剧院、美术馆、博物馆等欣赏文艺表演和艺术作品。

四、幼儿个性化的活动取向

《指南》非常鲜明地体现了“面向全体幼儿,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艺术部分指出:尊重幼儿的兴趣和独特感受,理解他们欣赏时的行为。在领会《指南》精神后,为尊重孩子的兴趣与独特感受,在上美术课《朋友树》时,我不在生硬地示范画法,而是让孩子欣赏不同的树,让他们在充分欣赏感受的基础上,自由选择作画工具和画法,我的尊重换来极大的收获,孩子们的作品让我惊叹不已,没有一副相同的作品,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病能大胆评价同伴的作品。让我收获惊喜的同时也感叹孩子的想象力。

总之,教育必须高度重视《指南》中的教育建议,让每个幼儿在其艺术天性的引领下,按他们自己的能力水平,在艺术活动中大胆、自由地以自己的方式表达他们对周围世界与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受,体验自由表达与创造的乐趣,从而实现艺术教育促进幼儿形成健全人格的美育功能。

>艺术领域学习心得二:《指南》“艺术领域”的学习心得>>(884字)

《指南》的“艺术领域”中对教师提出要求:“和幼儿一起用图画、手工制品等布置环境、美化生活。”

我们的生活缺不了美的事物,对美的渴望是每个人的权力,《指南》中也说到“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我们应该满足孩子们,这对于教师而言是举手之劳,我也确实当任务做了。这周正好是“春天”的主题,安排了制作活动,孩子们制作迎春花、桃花、梨花和柳条,有的是个人作品,有的是两人合作。我当时只是配合师父将柳条挂起来,在我布置好教室之后,维维走来告诉我说:“老师,我们把春天搬到教室里来了,你看,花瓶里有黄色的迎春花,红色的桃花和白色的梨花,窗户上还有绿绿的柳条,真漂亮!”布置环境对我来说只是任务,而对于孩子来说却有着不可思议的内涵,我被她的一番话感动了,忍不住夸奖她:“你说得正好!”她笑得可欢了。这段小故事告诉我:教室里的环境布置能开拓孩子的思维,一定要重视教室环境。下次一定会和孩子们一起讨论如何布置教室、美化教室,让孩子们成为教室里的主人!

《指南》中强调“成人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为追求‘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以免扼杀其想象与创造的萌芽。”我的理解是:每个孩子都有丰富的想象力,能用语言大胆地表达出来,但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把他的心中所想绘画出来,这毕竟需要有一定的绘画基础。我们不训练孩子们的绘画技能,但也不能在没有基础的情况下让孩子去创作,创作要以绘画基础为奠基。当然,孩子们的创作是浅层次的,不能对孩子要求过多。想要提高孩子的绘画基础,不一定要教师施加给他,我想可以让孩子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绘画读本,画一画自己喜欢的人物、小动物和植物。这是他自发的一种对于美的理解,孩子会有一种亲身体验:这本书上画的东西是我喜欢的美的东西。这样,既不会出现千篇一律的作品,又让孩子有能力去创作。当然,提高孩子绘画能力的办法还有许多,每位老师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方式方法。

艺术领域包括美术和音乐,我觉得边听音乐边画画是一种享受,有着1加1大于2的价值。美术活动时可以播放一些与该活动相称的音乐,用音乐和美术相结合的形式,让孩子们去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吧!

>艺术领域学习心得三:艺术领域学习心得>>(956字)

通过李老师对《纲要》、《指南》的解读,使我明白:艺术的关键在于教师“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使幼儿“感受和发现美”,以及“表现和创造美”的过程。《指南》非常鲜明地体现了“面向全体幼儿,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艺术部分指出:尊重幼儿的兴趣和独特感受,理解他们欣赏时的行为。要让每个幼儿在其艺术天性的引领下,按他们自己的能力水平,在艺术活动中大胆、自由地以自己的方式表达他们对周围世界与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受,体验自由表达与创造的乐趣。

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美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艺术贵在创造,我们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我们要注意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要让幼儿充分的发挥其自主性,不困住幼儿的思维与想象,多为幼儿提供机会,保护他们的天真与创造力。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应该引导幼儿在感受美、欣赏美的同时用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去创造。而在幼儿活动中和设计课程的时候应该注意不要对幼儿的要求过多,不要过重的培养幼儿技术上的能力,我们应更重过程,教师应给幼儿创设宽松愉快的氛围,开展具有游戏倾向的艺术活动,这样才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如,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就要让幼儿自发地去感受音乐,去理解音乐,幼儿在享受音乐的同时提高了感受音乐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同时也满足了幼儿的求知、求成的需要,通过成功的学习经验又增强了幼儿的学习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艺术存在于生活,我们应该更加的注意生活中的艺术,培养幼儿在生活中感受艺术。我们应在平时的一日生活中就注重对幼儿艺术的培养与启发,让幼儿自信大胆的进行表演与创作,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幼儿拥有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意愿或能力。

另外,在个别化区域活动的环境创设中,我们应更好的营造气氛,鼓励幼儿艺术领域的发展,以新的教育理念指导幼儿艺术教育,克服以成人的评价标准去评价幼儿。重视音乐区的创设,活动室的不足应有幼儿的充分参与,美术区中应配备幼儿常用的创作材料和工具。

7.科学领域学习心得体会 篇七

作为一名80 后的教育工作者, 在2005 年工作了之后, 我拜读的第一部教育专著便是魏书生先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 说实话, 通读之后, 不甚明白, 只能模仿一些做法, 尝试着用“民主+ 科学”管理班级, 但收效甚微。巧合的是, 我尝试着用自己的一些方法和学生交心, 能够获得不错的效果。最令我记忆深刻的案例是: 我的第一届学生中, 有名同学叫杨鹤翔, 他的家离学校很近, 但他坚持要住校, 我同意后, 他家长找我谈话, 要说服我不要同意孩子的请求, 我在家长那儿了解了一些情况后, 在和孩子交流时, 我发现他特别烦躁, 并且瞪着大眼睛注视着我, 我记得很清楚, 我给他说的第一句话便是“人和人的交往需要互相了解, 但我从来不会因为别人告诉我谁是什么样的人, 就先入为主的对他产生不好的印象”, 听完这句话后, 我发现他的眼神柔和了许多, 当他仍然坚持要住校时, 我同意了, 并经常利用周末时间去宿舍看他, 和他交流一些学习以外的事, 一学期下来, 他和家长的关系缓和了许多, 搬回家去住了, 整整三年, 我再没有在这位同学身上花费更多的精力, 2008 年高考成绩出来, 他考了全班第二名的好成绩。我那时把这个现象称之为“交心”, 并发现了这和魏书生先生的一些做法很像。

同时, 我又是一名年轻的物理教师, 我发现, 我所教的学生中, 善于跳跃思维的学生, 更合我的风格, 他们对我的认可度更高, 物理成绩更好; 而喜欢教师一板一眼讲课的学生, 物理成绩总是提不起来。于是我总结为: 学生需要符合自己“风格”的教师。

直到今年4 月份, 学校组织我们去兰州参加“全国中小学 ( 含中职) 德育工作创新与魅力班主任专业成长高级研修班”培训学习, 听王文英女士的《文英给力支招》时, 我学习到了“征服”。王文英女士正是利用自己的全面素质, 对教师职业的热爱, 大方张扬的性格, “征服”了自己的一批批学生, 成了新时期的全国优秀班主任。我感觉, 王文英女士告诉我的这个加引号的“征服”, 比我之前所总结的“交心”“风格”等, 更能反映我心中所想, 也帮助我揭开了我一直理解不了的魏书生先生的一些做法的疑虑, 魏书生先生应该是用“民主+ 科学”征服了自己的学生的。

二、魏书生先生的“征服”路

浏览魏书生先生的事迹, 不难发现, 他的教育历程, 就是一条“征服”路。

他首先通过阅读“征服”了自己。1965 年, 在他少年时代, 就接触了对他此后生活发生重大影响的两本哲学书籍《辩证唯物主义纲要》《哲学讲义》。之后直到1978 年他重返讲台, 在这长达13 年的时间里, 我不知道他读了多少书, 思考了多少问题, 但我知道, 他“征服”了自己。高万祥老师在他的《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一书映证了这一点: “有一次我问他, 你早先在农村的时候, 有没有想到会有今天这样的成就与辉煌。魏书生先生很认真地回答我: ‘应该是想到的。’从回答中我感觉到了一种强大的自信, 而这种自信便来源于阅读。”在管理班级时, 魏书生先生用的是“民主+ 科学”, 这和我当初生搬硬套的“民主+ 科学”不同, 他用的是经过十几年深思熟虑了的, 那个时期学生更需要的, “征服”了自己的“民主+ 科学”。

他成功地“征服”了自己的第一届学生。1978 年到1981 年间, 是他实践自己教育理念的关键时期, 正是“民主+ 科学”的班级管理理念, 让他仅在重上讲台第3 年, 便被辽宁省政府授予“优秀班主任”称号。他的“民主+ 科学”的班级管理理念, 渗透在每一个环节中。《魏书生的学生管理》一文里记述到: “《语文报》的副总编, 去采访我们那第一届常务班长。他说: 当年魏老师, 就是13 年以前根本不管我们。不管我们有坏处也有好处。坏处是开头我们不知道怎么管; 好处是练得能力就出来了。‘八一’建军节慰问解放军, 我们也不知道怎么慰问, 所以只好自己去联系。我们常务班长找到部队领导, 问人家你们愿不愿意跟学生搞联欢呢? 人家说当然欢迎啦。他挺高兴回来, 就领着我们全班同学练节目, 到了‘八一’那天带着锣鼓, 打着彩旗呀, 领着这学生就去慰问解放军啦。在部队里我们演的什么相声、小品、独唱、合唱啦, 人家部队演的队列和拳术、打拳。回来以后他说, 他挺自豪。通过这件事增长了能力。”当时, 如果第一届常务班长没有被魏书生先生“征服”, 就不会有此惊人之举了!

他“征服”了自己的历届学生, 也“征服”了我的心, 让我明确了自己的发展方向。魏书生先生在教育岗位工作三十余年, 从他历届学生的采访实录中, 不难发现, 他用自己的人格魅力, 付诸实践的“民主+ 科学”班级管理理念, “征服”了一批批学生, 获得了他们的友谊, 帮助他们获得了长远发展, 也成就了自己的辉煌。而我,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 至今仍在自我“征服”路上前行, 我要像魏书生先生那样, 持一颗对教育执着的心, 走好自己的“征服”路!

参考文献

[1]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漓江:漓江出版社, 2008.5-45.

[2]高万祥.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4-5.

[3]王文英.别样甘苦另类人生[J].全国优秀班主任讲坛, 2014.4-12.

8.科学领域学习心得体会 篇八

关键词:课堂学习小组;自主学习;团结协作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学生不论是接受知识,还是发展思维、提高能力,都应该是自觉的主动的学习过程。随着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普及,则更加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及获取知识的途径,培养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课堂学习小组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有效途径。

采用课堂学习小组的学习方法,并不是教师安排完就“靠边站”,而是“蹲下来”,跟学生一同学习,“管住嘴,迈开腿”,充分相信学生。巡视过程中,听取学生的见解,如有偏差及时给予纠正,自始至终都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根据信息的反馈调整好节奏,让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且浓厚。还要对小组学习的结果恰当地给予点拨和评价,这样才能使课堂学习收到好的效果。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善学生的认知过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发展思维、激发主动学习的催化剂,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种内在动力,是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的前提条件。如何使学生怀着极大的兴趣,自觉地学习科学呢?如:在讲“电路出故障”时,老师先提出问题:有人说,用一节电池和一条锡纸,就能点着火,你信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立刻活动起来,纷纷猜想是真的吗?各小组动起来开始做实验,事实胜于雄辩,结果出来了:真的将锡纸点着了。这是为什么啊?学生都很好奇、怀疑,就想知道其中的道理,这时老师再顺势介绍电路问题,就水到渠成了。

二、培养学生独立的发现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团结协作意识

有人说,未来的文盲不是没有知识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这话讲得太好了!我们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例如:在教学“不一样的电路连接”中,设计了若干问题怎样让两只小灯泡亮起来?有没有只让一只灯亮而不会影响其他灯的连接方法?问题一经提出,各小组跃跃欲试,讨论怎样才能做到。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设计电路、选择器材,连接电路,结果很快就出来了。学生非常高兴,觉得自己完全是个设计师,原来我也能行啊。再共同讨论实验的收获,提出各自的疑惑,为什么会这样?现场实验验证,当即解开疑惑,强化了所学的知识,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意识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有效地提高中等生、后进生的学习质量

中等生和后进生,因为底子薄、学习能力差,常被认为是“笨蛋”,很怕老师,所以在小组中通过交流学习,可以有效地消除恐惧和自卑心理,在集体中获得同伴的关心认可,让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这时他才敢于发表见解。相信后进生潜藏着优良的个性,“不信春风唤不回。”

如:在讲“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时,取一张画有树枝的画板和几片塑料花片,看谁不用胶水能巧妙地把花片贴在画板上。有的组说用口水贴,有的组干脆上来两位同学用花片和画板摩擦,最

后竟粘在了上面。真神奇!因为是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来做的,同学们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老师及时地表扬并把这一点放大,让全班的同学都知道,让他们也能感受到:我也能行!课堂学习小组内的学习,问题大多是在课堂上发现和解决,消除了中等生、后进生在课下抄袭别人作业的条件,这对他们的乐学学习习惯也是一种促进。

在课堂学习小组中,只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阐述自己的观点。教师应该向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引导学生的兴趣与注意力,有效地为学生设计出“低坡度”的学习途径。

9.指南 健康领域学习心得 篇九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学习心得

这一段时间,我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领域进行了研读,对照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学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先说说健康的概念,健康是指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里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健康是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是一种在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完满状态及良好的适应能力。《指南》中健康领域目标则从以下三方面进行陈述。

一、身心状况;

二、动作发展;

三、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它对幼儿发展水平目标的界定详细规范,体现了幼儿发展水平层层递进的特点及不同年龄段幼儿能力发展的差异,为幼教工作者提供更好的参考价值。从《指南》的学习中我们进一步理解了“整合”两字在健康领域中的含义,健康教育的目标应该融入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与教育活动之中,将各种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在促进幼儿身体发展的同时,注重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

下面就从“整合健康活动的内容”“整合幼儿园的其它领域”两方面谈。

一、健康活动的内容包含显性和隐性两种。

1、显性的内容

显性的健康活动内容是幼儿园一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键是如何进行整体的设计,并分步实施,使这些活动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具有可操作性。我们把晨间体育锻炼、课间操、健康课、体育游戏、散步、运动会等纳入其中,主要是锻炼幼儿肢体动作协调发展。

2、隐性的内容

我们充分挖掘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健康教育资源,让幼儿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贯穿健康教育,促进幼儿大小肌肉群的发展与身心的全面,最终养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我能敏锐地抓住生活中的小细节进行教育。如:进餐前的环节,我们会向幼儿介绍当天的菜谱,让孩子们说说这些菜的样子、营养等,让他们养成不挑食的习惯;午睡环节要求幼儿自己整理衣服、整理床铺,逐步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另外我们结合幼儿干兴趣的社会热点开展活动,如:结合各类大型的体育赛事,让幼儿产生对一些运动项目的兴趣。

二、整合幼儿园的其它领域

1、健康与社会领域的整合

以前像“认识常见的安全标志,能遵守安全规则”“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等目标我们都是划归在社会领域,通过谈话、上社会课的形式来完成的。可以把一些健康领域内容与社会领域进行了整合。在楼梯的护栏网上悬挂各种标志,在走廊上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连环画的方式张贴安全自护的儿歌等,孩子们在看看、认认、说说中提高了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还可以设计一些竞技类的体育游戏,通过自我尝试、合作完成任务等形式,培养了幼儿坚强、勇敢、自信等良好品质,促进了社会性的发展。

2、健康与艺术领域的整合

在《指南》动作发展目标3“手的动作灵活协调”中所涉及的内容,以往都把它们放在了“艺术”领域目标中。现在我们可以通过上集体的手工活动、班级设置手工区对幼儿进行多种操作能力的训练。例如:在美工区投放毛线、海绵、管子等材料,引导幼儿合作制作人体模型,既锻炼了手的动作灵活协调,又巩固了幼儿对人体器官、食物消化过程等知识。

3、健康与语言领域的整合

我们可以把健康教育的内容编成儿歌或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如:编了《小手真干净》的儿歌,教会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拧开水龙头冲冲手,擦擦肥皂搓一搓,搓搓手心和手背,换只小手再搓搓。冲冲冲,冲手心,冲冲冲,冲手背,关上龙头甩三下,擦干手心和手背,小手洗得真干净。)我们还把幼儿感兴趣的童话故事穿插在游戏中,例如:《白雪公主和小矮人》,老师让幼儿模仿小矮人练习下蹲走,在拯救白雪公主的过程中复习钻、爬等基本动作;PPT中呈现的就是根据幼儿感兴趣的《西游记》设计的“盘丝洞”,用PC管、橡皮筋制作成的,幼儿可以在其间匍匐前行或者跨过橡皮筋设置的“蜘蛛精的丝线”另外在同伴示范动作的时候要求幼儿运用较清晰的语言进行讲解,在发展动作的同时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提高。

4、健康与科学领域的整合

科学的元素与健康活动结合在一起进行往往会产生许多丰富的教育资源。在民间游戏“马兰花”中,师幼共同念“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请你马

上就开花”当幼儿问“开了几瓣花”时,老师会直接对幼儿说“开了3、4或者2朵花,然后让幼儿根据教师的指令找到相同数量的同伴抱在一起,并数一数,让小班的幼儿学习手口一致点数,报出总数;大班的幼儿问“开了几瓣花”时,老师则出示有加减运算的卡片,让幼儿根据卡片上的题目算出答案,学习加减运算。

10.科学领域学习心得体会 篇十

《指南》是帮助广大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从而全面提高科学保教水平。《指南》中指出:“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由此可见,艺术的关键在于教师“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幼儿“感受和发现美”,以及“表现和创造美”。那么,教师如何创设?创设怎样的条件和机会?这是教师需要着重从自身方面来思考的。幼儿感受、体验和发现美了吗?是怎样表现和创造的?这是幼儿在活动中的具体表现。而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有时往往关注更多的是结果,也就是幼儿在活动中的具体表现,是不是学会一首歌了?忽视了教学情境的创设,忽视了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们不喜欢或者学不好。

幼儿天生喜欢游戏,在幼儿音乐教育中,如果单纯的模仿学习,会导致幼儿对艺术显示呆板、僵化,而不顾幼儿的认知规律年龄特点,盲目的让幼儿探索创造也只能使幼儿无所适从,得不到真正的发展。那么作为老师就需要把握幼儿爱玩的天性,使之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可谓“哪里有幼儿,哪里就有游戏。”通过唱唱、跳跳、动动、玩玩的游戏活动轻松愉快的学习,只有在活动中直接地亲身地体验游戏,幼儿才能获得相应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利用幼儿好探索的心理,引导幼儿通过操作、观察、讨论等途径去发现,探索音乐的内在规律;引导幼儿自己开动脑筋,动手操作,从中发现问题,并且寻找答案,学会学习。当然在音乐活动中老师除了音乐形式的游戏化,还可以在教学具准备上体现游戏的特点。在歌曲的新授中我们常常为幼儿准备一些生动有趣的图片、教具等引起幼儿的学习欲望。当幼儿在学习中又加入了各种的动作表演帮助记忆学习歌词歌曲。戴上胸饰头饰融入角色之中,幼儿的歌曲表演和游戏活动更是幼儿所感兴趣的,让幼儿在整个以游戏的形式贯穿的环境中愉快的主动参与学习、体验快乐。

达尔克洛有句名言:“对音乐的理解,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是情感过程”。因此,将音乐教育的重点还着眼于引导幼儿对音乐情感因素的体验。那么,怎样利用音乐手段达到情感交流、让幼儿轻松愉快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中呢?我认为关键是一个“爱”字,因为老师的感情对幼儿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在音乐教学中,要注重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努力创造一种平等、宽松、和谐的气氛,以此来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比如说在活动中经常看着幼儿的眼睛讲话和示范;用表情、动作等去调整幼儿的心理状态(如:当孩子们很兴奋时,就说:“天黑了,小动物要睡觉了。”并带头假装睡觉。)同时,还以各种不同的身份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在音乐活动中,我们不仅仅是老师,还可能是其他角色,如兔姐姐、鸭妈妈、小鸟、风等,通过扮演角色、逼真地表演,就把幼儿带入到音乐作品特定的意境之中。

11.生物科学领域中的交叉学科 篇十一

关键词:生物科学;交叉学科

中图分类号:Q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09)03—135—001

生物科学就是研究生命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既研究各种生命活动的现象和本质,又研究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生命科学原理和技术在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中的应用。学科交叉是当前最富活力的领域之一,科学的协同作用及相互激励作用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化学家、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从已经获取的新的生命信息中,不断修改、增添各自学科的理论、定义,从而形成了很多生物科学交叉学科。

1生物化学

生物化學是研究生命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及生命过程中各种化学变化的科学。生物化学若以不同的生物为对象,可分为动物生化、植物生化、昆虫生化等。若以生物体的不同组织或过程为研究对象,则可分为肌肉生化、神经生化、免疫生化等。因研究的物质不同,又可分为蛋白质化学、核酸化学等。

生物化学的发展大体可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主要是静态的描述性阶段,对生物体各种组成成分进行分离、纯化、结构测定、合成及理化性质的研究。第2阶段20世纪30到50年代,主要特点是研究生物体内物质的变化,即代谢途径,所以称动态生化阶段。第3阶段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主要特点是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生物化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生物体的化学组成、新陈代谢与代谢调节控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基因表达的调节控制、激素与维生素等。

生物化学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通过对生物高分子结构与功能进行的深入研究,揭示了生物体物质代谢、能量转换、信息传递、光合作用、神经传导和激素作用等许多奥秘,使人们对生命本质的认识跃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2生物物理

应用物理学的概念和方法研究生物各层次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生命活动的物理、物质在生命活动过程中表现的物理特性的生物学分支学科。生物物理学旨在阐明生物在一定的空间、时间内有关物质、能量与信息的运动规律。

从16世纪末开始。人们就开展了生物物理现象的研究。19世纪末,生理学家开始用物理概念如力学、流体力学、光学、电学及热力学的知识深入到生理学领域,这就是最初的生物物理学。20世纪50年代,物理学在各方面取得重大成就之后,物理学实验和理论的发展为生物物理学的诞生提供了实验技术和理论方法。如近红外显微镜、X射线显微镜、核磁共振技术等。生物物理的主要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分子生物物理、膜生物物理、感官与神经生物物理、理论生物物理、光生物物理、生物力学等。

3生物数学

生物数学是以数学方法研究和解决生物学问题,并对与生物学有关的数学方法进行理论研究。生物数学的分支学科较多,从生物学的应用去划分,有数量分类学、数量遗传学、数量生态学等;从研究使用的数学方法划分,又可分为生物统计学、生物系统论和生物控制论等分支。

60年代末,法国数学家托姆从拓扑学提出一种几何模型,能够描绘多维不连续现象,他的理论称为突变理论。20世纪50年代以来,生物学突飞猛进地发展,多种学科向生物学渗透。从不同角度展现生命物质运动的矛盾,数学以定量的形式把这些矛盾的实质体现出来,从而能够使用数学工具进行分析,能够输入电脑进行精确的运算,还能把来自各方面的因素联系在一起,通过综合分析阐明生命活动的机制。数学的介入把生物学的研究从定性的、描述性的水平提高到定量的、精确的、探索规律的高水平。

4生物信息学

生物信息学是在生命科学的研究中。以计算机为工具对生物信息进行储存、检索和分析的科学。它是当今生命科学和自然科学的重大前沿领域之一。目前的生物信息学基本上只是分子生物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体。生物信息学的研究材料和结果就是各种各样的生物学数据,其研究工具是计算机。研究方法包括对生物学数据的搜索、处理及计算和模拟。

90年代以来。伴随着各种基因组测序计划的展开和分子结构测定技术的突破和Incemet的普及。数以百计的生物学数据库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出现和成长。生物信息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序列比对、分子进化、基因表达谱分析、基因芯片设计和蛋白质组学数据分析等。在学科方面,由生物信息学衍生的学科包括结构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比较基因组学、环境基因组学。

5生物医学

生物医学是综合工程学、医学和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而发展起来的交叉边缘学科,基本任务是运用工程技术手段研究和解决生命科学。特别是医学中的有关问题,主要研究利用电子信息技术结合医学临床对人体信息进行无损或微损的提取和处理。

上一篇:小数乘法和除法下一篇:吃瓜子细节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