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生命伦理学

2024-07-10

理解生命伦理学(精选8篇)

1.理解生命伦理学 篇一

深入理解“政治工作是我军生命线”的本质内涵

■吴铭

在政治机关政治干部中开展“政治工作发挥生命线作用”大讨论,是改革强军主题教育的有力抓手,是深入贯彻落实古田全军政工会精神的重大举措。组织这场大讨论,重在深入学习领会习主席在古田全军政工会上的重要讲话,聚焦政治工作时代主题,着力在新形势新体制下政治工作地位作用怎么看、履行职能怎么干、立起什么标准和样子上统一思想认识,推动政治工作回归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回归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回归开拓创新、引领风尚,在强军兴军实践中发挥作用、立起威信。为了推动这场大讨论扎实深入进行,本刊从今天起陆续刊发这方面的文章。

——编 者

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这一经典论断,生动形象地阐明了军队政治工作的重要地位作用,高度概括了我们党政治建军的历史经验,深刻揭示了我军政治工作的特点规律,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我军政治工作创造性理论和实践,正确回答和解决了政党与军队、战斗力的精神因素与物质因素、军队与人民、军官与士兵、我军与敌军关系等军队建设基本问题,充分反映了人民军队建设的规律和革命战争制胜的规律,有力诠释了政治工作生命线的巨大威力。在实现强国梦强军梦新的历史征程中,深入理解政治工作是我军生命线的本质内涵,对于帮助我们深刻认识加强政治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自觉坚持政治工作永远是我军生命线不动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政治工作的生命线作用,最根本的体现在保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上,没有政治工作一整套制度的有效落实,就不可能确保军队始终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

习主席深刻指出,政治工作本质上是党领导和掌握军队的工作。我军是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建设的根本原则和制度,也是我国的基本军事制度。军队政治工作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确保全军部队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军委主席指挥。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在军队中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没有强有力的政治工作,党就不可能牢牢掌握军队、实施对军队的领导和指挥,军队就有脱离党的领导的危险。一旦脱离党的领导,军队建设就会迷失政治方向,就不可能始终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确保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政治工作生命线作用最根本的体现和首要的本质内涵。它规定了党与军队的基本关系——党必须对军队实行绝对领导,军队必须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明确了政治工作的根本原则和任务——保证军队始终绝对服从党的领导。

实现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根本的要靠坚持党领导军队的根本原则和制度。我军成立后首创并不断完善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主要是:坚持军队最高领导权和指挥权属于党中央、中央军委,军委实行主席负责制,实行党委制、政治委员制、政治机关制,实行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实行支部建在连上。这些根本制度,上顶天、下立地,横到边、纵到底,相互支撑,相互作用,为党对军队实施独立、直接、全面的领导提供了坚如磐石的制度保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这些根本制度,同时也是我军政治工作的基本制度。坚持这些基本制度,正是政治工作生命线地位作用的主要体现和具体存在。有了科学严密的制度设计和安排,还要靠强有力的政治工作去贯彻执行制度、有效落实制度。只有坚持不懈地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官兵,经常不断地进行政治教育,打牢官兵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基础;坚持不懈加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才能确保军队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绝对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指挥。政治机关和政治干部是政治工作的主体力量,他们既是党领导军队根本制度的重要内容,更是这套制度的落实者和守护者。我军之所以能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不动摇,正是通过科学严密的制度安排和强有力的政治工作来实现的。政治工作生命线作用的本质内涵,根本之点就是确保党对军队绝对领导。

政治工作的生命线作用,充分体现在保证部队战斗力的提高上,没有强有力的政治工作,就不可能确保军队能打胜仗、有效履行使命任务

军队的根本职能使命是能打仗、打胜仗,有效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保卫人民和平劳动。加强部队各项建设,目的是为了提高军队战斗力。战斗力标准,是检验军队各项建设成效的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军队战斗力,是军队在战时表现出来的作战能力与平时完成军事训练、非战争军事行动等各项任务能力的总和。军队战斗力的构成,包括人、武器以及人和武器的结合方式3个基本要素,其中,武器是重要因素,人是决定因素。离开了人的因素,就不可能形成和转化为现实的战斗力。人的因素,不仅仅是人的数量,更重要的是人的素质和精神状态。人是战争中武器装备的使用者、作战方法的创造者、军事行动的实践者。人的素质和精神状态,对战斗力的形成和发挥具有重要影响。在一定物质条件下,官兵的战斗精神、战斗作风、技战术水平,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战争胜负。政治工作是提高官兵政治觉悟、激发高昂士气、培养顽强战斗意志的主要手段。习主席在古田全军政工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将“实行革命的政治工作,为我军战胜强大敌人和艰难险阻提供了不竭力量”,作为政治工作生命线作用意义的重要体现之一加以阐述。深刻指出,在长期实践中,我军通过深入的政治工作,靠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靠着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压倒、征服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的革命精神,完成了世所罕见的万里长征,以小米加步枪打败了美式装备的国民党军队,在朝鲜战场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世界头号强敌,演出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战争活剧,创造了一个个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这些重要论述,生动形象地阐明了政治工作是构成战斗力的重要因素,是我军强大战斗力生成的重要源泉,深刻揭示了政治工作发挥生命线作用的特点规律。

政治工作之所以能成为我军强大战斗力生成的重要源泉,从理论上说,是因为其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础之上。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决定精神,精神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发挥精神对物质的巨大反作用,必须用先进的思想武装人们的头脑。我军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就是用进步的政治精神贯注官兵,为部队打胜仗和完成各项任务提供精神动力。从实践上看,得益于我军政治工作始终聚焦战斗力建设,自觉服务和保证部队战斗力提高。政治工作发挥服务保证作用,一是通过细致的思想工作,包括理论武装、思想政治教育、宣传鼓动等,激发官兵参加作战、训练和完成各项任务的旺盛斗志,从而形成强大的精神动力,达到巩固提高战斗力的目的。二是通过坚强有力的组织工作,包括健全党团组织、调整补充干部、开展立功创模等,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作用,引领和带动部队战斗力的巩固提高。政治工作对部队战斗力提高所起的重大作用,不仅在过去打仗时表现得特别突出,在执行重大演训、抢险救灾等多样化任务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在平时部队各项建设和具体工作中也体现得非常充分。无论军事、后勤、装备等各项工作,都需要思想领先、党员干部带头,都离不开精神动力和党组织领导作用的发挥。提高政治觉悟出战斗力,培养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出战斗力,发扬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出战斗力,形成铁的纪律出战斗力,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冲锋在前出战斗力。政治工作就是通过各种扎实有效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促进部队战斗力的生成和巩固提高。

政治工作的生命线作用,充分体现在保证我军性质宗旨永不变色上,没有强有力的政治工作,就不可能始终保持人民军队的本色和作风

我军作为无产阶级性质的新型人民军队,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根本上说,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与坚持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是完全一致的。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都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服从党的领导、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完成党赋予的各项任务,就是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只有坚决听党指挥,才能始终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和本色。同时,我军只有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和本色,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我军之所以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根本在于摆正了军队与人民的关系,形成了军民团结一致的鱼水之情,从人民群众中获得了源源不断的深厚伟力。

政治工作为保持我军人民军队本色和作风做了大量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坚持军民一致,是我军政治工作三大原则之一。群众工作始终是我军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红军时期,我军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各级政治机关专门设有群众工作部门。我军从一开始就建立了严明的群众纪律,军之所至,秋毫无犯。毛泽东同志亲自为部队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影响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官兵。“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为人民、学人民、爱人民”,成为我军的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从延安时期开始的“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到改革开放之后广泛开展的“双拥共建”活动,对于密切军政军民关系,加强军政军民团结,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军队积极参加和支援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抢险救灾、扶贫帮困等方面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地方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热情为复转军人安置和军人家属子女就业升学解决实际困难。几十年来,我军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军政军民关系,军民团结如一人,这是战胜各种凶恶敌人和艰难险阻的力量源泉,也是部队官兵不断增强光荣感使命感,自觉报效国家、献身使命的力量源泉。这既是人民军队性质宗旨一脉相承的生动体现,也是政治工作生命线作用的生动体现。

政治工作的生命线作用,充分体现在保证军队高度团结统一上,没有强有力的政治工作,我军就不可能有强大的凝聚力和自觉的铁的纪律

官兵关系是军队内部最重要的关系。“上下同欲者胜。”官兵团结一致,军队才有战斗力。军队要能打仗、打胜仗,必须保持官兵团结,上下步调一致。我军政治工作的重要原则和任务就是坚持官兵一致,确保部队高度团结统一。官兵一致,就是官兵之间、上下之间,在政治上完全平等,在生活上同甘共苦。官兵虽有职务高低之分,但没有贵贱之别。军官关心和爱护士兵,士兵尊重和服从军官,官兵团结互助,实行有领导的民主,建立自觉的纪律,共同为军队建设和完成各项任务努力奋斗。这种新型的官兵关系,是我军区别于其他一切军队的显著标志,也是我军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和任务要求。

我军政治工作在维护和增强内部团结统一方面,有许多优良传统和丰富的工作经验。一是广泛深入开展尊干爱兵教育,严禁打骂体罚和侮辱士兵,不侵占士兵利益,打牢官兵友爱的思想政治基础。二是坚持发扬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军事民主,尊重官兵在部队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每名军人都享有公民权利和基本政治权利,官兵有权管理、监督经济生活,发动官兵积极为完成作战训练等各项任务献计献策。三是关心照顾好官兵的切身利益,维护军人的合法权益。一方面,要制定并落实科学合理的政策制度,切实解决官兵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不断改善官兵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增强军人职业的荣誉感和吸引力。另一方面,要教育引导官兵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的关系,勇于牺牲奉献,当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敢于挺身而出。四是加强法纪教育,铸就高度自觉的铁的纪律。我军历来以纪律严明著称于世。世界上各种军队也都讲求纪律严明,但我军不同于其他军队的是,我们的纪律建立在广大官兵高度自觉的基础之上。官兵遵规守纪的自觉性,离不开我军特有的思想政治工作。朱德元帅曾经说过,我们的纪律“绝不依靠打骂来维持,而是建筑在无产阶级的团结上面,用自我批评的精神、教育的精神,互相监督和勉励,达到自觉遵守。”几十年来,我军无论是高级将领还是普通士兵,都以遵守纪律为荣,以损害纪律为耻。从红军长征时饿死不吃百姓粮,到抗日战争中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从解放战争中露宿街头不扰民,到抢险救灾帮助转移银行金库分文不取,无不体现了广大官兵遵守纪律的高度自觉性,也无不充分体现出政治工作的强大威力。

我军高度的团结统一,还体现在内部各部队之间的关系上,能真正做到协调一致、密切配合。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做好各部队之间的团结协同工作。通过建立健全党组织,加强对各参战部队和执行任务单位的统一领导,加强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加强督察执纪,确保各部队都能把全局利益放在首位,自觉以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坚决服从命令听指挥,步调一致夺取胜利。维护军队的高度团结统一,是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也是我军政治工作生命线作用的重要内涵。

政治工作的生命线作用,充分体现在能够有效瓦解敌军上,没有强有力的政治工作,我军不可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战绩

瓦解敌军,是我军政治工作三大原则之一。通过开展政治攻势,实行宽待俘虏政策,从政治上动摇敌人军心,破坏敌军战斗力,争取敌军官兵放下武器、投诚起义,这是我军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军队是要打仗的,打仗的基本目标是消灭敌人,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有硬摧毁,有软杀伤,硬摧毁和软杀伤常常交替并用,互相作用。通过政治攻心瓦解敌军斗志,配合武力打击,实现不战而胜、小战大胜的成功战例,古今中外不胜枚举。我军从红军时期开始,就把优待俘虏、不搜俘虏腰包,作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重要内容。从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到建国后的多次边境自卫防御作战,我军政治工作都有瓦解敌军和战俘教育管理工作,在瓦解敌军、夺取战争胜利中都发挥了重大作用。抗日战争时期,经过我军艰苦细致的思想争取工作,凶残顽固的日军有数千名官兵投诚和被俘虏过来后,成立了“日本士兵觉醒联盟”“在华日人反战同盟”等组织,配合八路军、新四军对日军展开宣传争取工作。解放战争时期,我军更是创造了大规模瓦解敌军和改造投诚、起义部队的辉煌战绩,“高树勋运动”和“两忆三查”活动,使整师整军的国民党军队阵前起义,一大批国民党军官兵掉转枪口,成为英勇的解放军指战员。整个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军官兵起义、投诚和接受和平改编的共有177.3万余人。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我们的胜利不但是依靠我军的作战,而且依靠敌军的瓦解。”

瓦解敌军之所以能成为我军克敌制胜的重要手段,成为我军政治工作显示威力的重要方面,根本的是因为我军所进行的战争是正义的、革命的,我们在政治上、道义上占有绝对优势,而反动军队所进行的战争是非正义的,其内部存在着根本利益冲突和不可克服的矛盾,通过我们的宣传瓦解工作,能够促使敌军官兵觉醒弃暗投明。

瓦解敌军工作,在战争年代非常重要,在和平建设时期也同样很重要;在机械化战争时期非常重要,在信息化战争时期更为重要。这是因为,对于军队来说,只有打仗和准备打仗两种状态。无论打仗还是准备打仗,都要瞄着敌人、战胜敌人。军人的眼睛里始终要有敌人。瓦解敌军,也是一种战斗能力,战斗能力需要不断培育积累才能生成和提高。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政治攻心、舆论法理攻势更为尖锐激烈,平时与战时的界限更为模糊。开战不一定开火,网络空间、舆论法理的争夺无时不在。瓦解敌军工作只有主动适应新形势,不断创新发展,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重要作用。

(《解放军报》2016年04月19日 07版)

2.理解生命伦理学 篇二

关键词:生命立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理解,生命超越

1. 现状

时至今日, 心理健康课程作为一门课程开展在我国已经有近二十年的时间了。然而,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笔者了解到, 不少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认识及开展是存在以下偏差:其一, 在现行教育体制下, 学生的成绩决定了一切,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没有必要开设心理健康课;其二,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全部由教师根据特定的教材讲授心理健康知识, 学期末采用考试的形式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其三, 心理健康教育仅仅局限于课堂与每学年一至两次的讲座。其中, 第一种观点, 完全否定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 片面强调学习成绩的决定作用, 这种做法非常危险, 将危害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第二种观点, 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片面理解为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授, 甚至采用考试的形式进行评价, 也没有正确把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本质。第三种做法, 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流于形式, 仅将其局限在课堂上, 没有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贯穿的始终。这些偏差的存在原因是多方面的, 如缺乏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明确的认识, 忽视了教育中的人性。笔者将研究的原点定位于人的生命, 在生命立场下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再分析。

2. 生命立场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2.1 课程目标——立足学生生长, 尊重生命的个体性

课程目标, 是指在课程设计与开发过程中, 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要求。[1]然而, 对课程目标的这种定义过多的关注了预设的目标, 忽略了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能动作用。笔者认为, 从生命着眼, 立足学生的发展的课程目标, 应该是生成性的, 它关注的应该是教育教学的过程而并非结果, 关注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变化,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 将学生作为教育环境中的“活生生”的人来对待。笔者对学校心理健康课程的课程目标的的界定, 同样是基于这种理念。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与普通的学科课程不同, 属于活动课程的范畴, 具有活动课程的特点。活动课程主张学习来源于经验, 学习是建立在学习者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的, 学习不仅仅局限在活动之中, 更应该贯穿于教育教学甚至是学生生命过程的始终。学校心理学的两大主要任务分别是, 积极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解决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危机问题[2]。因此,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程目标应该是根据学生各年龄段的生理、心理特点, 在活动之中以及活动之外, 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提高学生处理成长危机的能力、发挥学生内在潜能, 最大程度的促进学生生命的提升。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课程目标的制定应该是立足于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重视生命的个体性。我们的丰富多彩的世界, 正是由无数千差万别的生命所组成, 每个生命都是唯一的, 关注每一个生命, 发现每个个体先天的特质和后天形成的个性行为、爱好[3]。这就要求我们在设置课程目标的时候, 既要考虑到全体学生的发展, 又要重视每个生命个体的差异, 对“目标学生群体”和“高危学生群体”予以更多的关注, 帮助他们顺利应对成长危机。

2.2 课程内容——依据发展阶段, 避免唯知识取向

根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程目标, 其课程内容也应该是依据学生在各个发展阶段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各阶段特有的发展任务制定的。然而, 受知识中心课程的影响,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看重知识技能的传授, 看重书本知识的倾向。在这种课程观的影响下,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着讲授过多的有关心理健康和心理发展的知识, 而忽视了引导学生领悟如何运用知识解决成长中的问题的过程, 颠倒主次、舍本逐末, 没有正确处理好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关系。郭元祥教授认为, 如果把尊重书本当成尊重科学, 书本至上, 科学唯一, 那将不仅仅是对生活世界的反动, 也是对科学世界的反动[4]。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内容选择上应避免这种取向。也就是说,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内容不仅应该是心理健康、心理卫生知识的普及, 更应该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 掌握基本的心理调节方法, 使学生能够成功应对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挑战。

2.3 课程组织——以活动为依托, 创设生命自我成长环境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包括独立型和融合型两大类。其中, 独立型课程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课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和心理健康教育环境课程。[5]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 如心理健康活动课、心理卫生知识讲座和团体心理辅导等。不同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综合运用, 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然而我们需要明确的是, 无论是何种形式的课程, 其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以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授为主要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课程, 让学生获得了相关的知识和理念, 但因其模式单一, 互动性较差, 不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受学生青睐,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成为心理健康教育最重要的形式。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的感悟与发展, 是以活动为中介的课程形式, 这一点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上体现的尤为突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组织, 须依据课程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 并不是单纯的为了活动而活动。生命立场下, 对生命潜能的开发和发展需要的满足是教育的责任, 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的生命发展。[6]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活动的安排, 应是通过创设适合心理成长的情境, 使学生在情境中拥有自我体验, 自我发现, 自我成长, 自我超越的可能, 最终实现心理健康发展, 实现生命的超越。我们不能放弃任何一个促进发展的可能, 从具体的活动情境中发现并利用它, 使其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契机。

2.4 课程评价——关注学生发展, 进行整体性评价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一门专门的课程, 也存在着如何对其进行评价的问题。它不同于其他的课程, 对其评价不能局限在教师的知识传授与学生的知识掌握上, 而应将评价的重点放在教师是否为学生创设了利于发展的情境以及学生是否抓住了发展的可能从而实现自身的发展上。判断心理健康课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这一目标可能是预设的、既定的, 也可能是在活动中生成的。在教学情境中产生的任何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生成的目标, 也都应该成为课程评价的一部分。

在生命立场下的课程评价应该是整体性的评价。经验主义和整体评价都建立在如下的假设之上:我们所有的教育努力, 包括评价, 都应该来促进所有学生的成长和发展。[7]学生才是课堂教学中的活的主体, 关注学生的生长, 是评价课程效果的重要指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比起其他课程更加注重学生的成长, 即使是心理发展过程中的微小的变化都应纳入评价的范畴。同时, 整体性评价应该是动态性的, 也就是关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全过程, 关注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课堂外的成长、发展的信息, 而不仅仅最后的发展结果信息, 积极地促成变化的发生。再次, 要对学生的感悟进行评价。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的一个重要区别还在于,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特别注重学生的分享与感悟。通过学生的分享, 并通过对学生言行变化的观察, 可以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状况, 进而检视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

小结

生命立场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应该是将人作为关怀的起点, 将学生的心理发展作为课程的归宿, 热爱并尊重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个体, 将生命的超越看作是最高的价值。在生命从不成熟到成熟, 不完美到完美的过程中, 需要实现自我对生命超越。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是引导者, 引导学生具有超越自我的心向, 激发实现学生自我超越的潜能, 并为学生达成自我超越提供条件。

参考文献

[1]吴增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7:2.

[2]钟启泉.课程与教学概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59.

[3]刘济良.生命的沉思.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93.

[4]郭元祥.论“生活世界”的教育——兼论教育中的而生活问题.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0:8-13.

[5]姚本先, 方双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导论.北京: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2:200-203.

[6]刘德华, 李勋亮.叶澜基于生命立场的教育思想解读.教育科学研究, 2011:28-31.

3.与书为伴,理解生命的意义 篇三

让阅读沟通亲情——(美)威尔·施瓦尔贝《生命最后的读书会》

作者:(美)威尔·施瓦尔贝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副标题:一位母亲·一个儿子和书的世界

原作名:The End of Your Life Book club

译者:姜莹莹

出版年:2013年8月

页数:352

让阅读沟通亲情

作者简介

威尔·施瓦尔贝,世界知名出版公司Hyperion Books的高级副总裁和总编辑,也曾是《纽约时报》资深记者,出版过《长尾理论》《你在天堂遇见的五个人》等知名作品。在事业达到高峰而疲惫不堪时,却得知母亲癌症晚期。在陪伴母亲最后的时光中,通过和母亲阅读相同的书,彼此分享各自对人生的态度和观点,后来他辞职创办了自己喜欢的烹饪网站。

内容简介

最近阅读《纽约时报》资深记者、世界知名出版人、美国作家威尔·施瓦尔贝的作品《生命最后的读书会》,让我深有感触。

得知母亲罹患癌症晚期,起初威尔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件事并自然地和母亲沟通,偶然间他们谈论起一本共同阅读的书籍,两个人的读书会就这样开始了。在母亲生命的最后时光,一本本好书慰藉了威尔和母亲,让母子二人有了更深入的交流和理解。正如母亲在书中所说的:“书是人类最有力的武器。”它对抗恶、死亡与恐惧。也正如该书封面上的那句话:“在生命和情感的尽头,阅读是最好的庇护和救赎,我们悲伤,却并不沮丧。”

在家庭关系中,经常有所谓“代沟”的存在,但在威尔和母亲的相处之中,我们只会看见心和心的靠近,什么东西都无法打破这种亲密,从威尔的幼年到成长直至母亲生命的尽头,即便死亡带走了母亲,母亲精神思想的一部分也会在儿子的血脉里延续流淌。毫无疑问,正是书籍的存在,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这种亲密让我想起了我和我的儿子。在儿子的娃娃年代,我就开始给他讲述各种故事。很多故事,都是翻来覆去讲了一遍又一遍,对于幼儿而言,重复听自己喜欢的故事是一件莫大的乐趣。所以,我从来不会厌烦给他第20遍讲他喜欢的《小熊维尼》。

现在,阅读已经成为儿子最大的乐趣。每天从学校回来,他都会捧起一本书,看到要吃晚饭了还要催上几遍才肯坐到餐桌边上。他今年12岁了,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秘密,要求独立和自由,并且用怀疑的眼光打量父母和这个世界。正像威尔在他的书中所说的:“即使母亲和我行走在不同的人生旅途上,我们仍然可以分享彼此的阅读心得;在阅读这些书籍的时候,我们不必在意想法一致,我们只不过是一个母亲和一个儿子携手进入一个崭新的世界。”书籍让我和儿子较为容易地抵达了彼此的心灵。

人生那么长,好书那么多。和孩子一起读书,用书本架构心灵的桥梁,在亲情读书会中阅读亲情,这是一种绵长深沉的幸福。

追风少年和他的梦想

追风少年和他的梦想——程浩《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

作者:程浩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3年10月

页数:304

作者简介

程浩,网名伯爵在城堡,知乎网站著名ID,1993年生,2013年8月21日去世,年仅20岁。

二十年间,他没有下地走过路,疾病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是真正向死而生的人。自称“职业病人”的他,坦然接受着命运的不公,微笑面对人生的愁苦,他说道:“人消除痛苦的唯一办法就是找到自己的救赎之路。”而他那些充当救赎之路的文字,有着踏过痛苦后贴近大地的力量。他对生的渴望和对命运的包容,震撼了无数网友。这本书即是他的生命之作。

内容简介

“肩上扛着风脚下踩着土,心中一句话不认输,我用火热一颗心写青春,不管这世界有多冷……”一曲《追风少年》,送给程浩。

程浩最喜欢的书是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对于他,那是如同《圣经》的存在,是他的精神支柱。因为,程浩和史铁生一样,都是向死而生的人。1993年出生后便没下地走过路,医生曾断定他活不过5岁。二十年间,不知道收到过多少张病危通知单。心脏衰竭、肾结石、胆囊炎、支气管炎、肺部感染等疾病日夜纠缠着他,而他淡然地说:“命运嘛,休论公道!”辛弃疾感叹“天凉好个秋”时,已经暮年,而这个少年,说这句话时只有18岁。

“如果有一天,我出书了,我会取名叫《两个世界的边缘》。”这个梦想,在程浩死后实现了。程浩站在世界的边缘,他渴望能融入人群,而身体的特殊只能让他隔着玻璃遥望外部。他在世界的边缘处建立了另一个世界,“伯爵在城堡”,他是他的城堡的主宰。沟通两个世界的桥梁,是书本。

读书,写作,让程浩解放了肉身的桎梏,他骄傲地昂着头:“真正牛逼的,不是那些可以随口拿来夸耀的事迹,而是那些在困境中依然保持微笑的凡人。”这个从未背着书包上学校的少年,守着他的一方斗室,经年累月地刻苦阅读。纸质书对于他来说,太重了,他只能轻轻地滑动鼠标来阅读电子书,他所写的每一个字,也是通过敲击一个个键盘字母来完成的。“从小到大,我最讨厌别人给我贴什么‘身残志坚’‘自强不息’这样的狗屁标签。看似是表扬,实则是歧视。活着是每个人的希望;活得好,是每个人的欲望。”蒋方舟说他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少年”。

程浩很少写鸡毛蒜皮、人生琐事,对于自己的苦痛更是轻描淡写,不煽情不自怜,他更多的是对生命、对人世的反刍与思考,记录自己在读书生活中遇到的内心激荡的瞬间,剖析自己对社会问题的看法。程浩有一种超乎年龄的沉稳和睿智,“读书更加暴露我们本身的无知”,他批评读书人的“伪孤独感”,他不满网友“没时间读书”的借口,他剖析“读书的危害性”……他对事物的看法,在宽容的同时,又透出严厉。因为程浩最大的恐惧是“上帝给了我太多理想,却忘了给我完成理想的时间。”被我们轻易丢弃的时间,是程浩极力挽留的一分一秒,“生命之残酷,在于其短暂;生命之可贵,亦在于其短暂。”程浩的文字经常是格言式的,这些程氏格言在他死后被网友广泛转载。品读这些文字,能够品读出“他那超越少年的,对命运的接受,对不幸的宽容,对造物的慈悲。”

来看看程浩的自我介绍:“93年人,白羊座。生在新疆,长在新疆,不出意外还会死在新疆。标准三无人员:无工作、无学历、无对象。宅界巨子,常年三四个月不出一回门。职业病人,经营此道二十余载。业余书虫,旁学杂收但都浅尝辄止。爱好姑娘,女生各种优先,男生各种靠边。特长吹牛,常常一不小心就蹦出几句真理。优点明显:温柔、善良、幽默、开朗、真诚、阳光,集各种正能量于一身的老男孩。缺点突出:把自尊看得比命都重。人送外号:死要面子活受罪斯基。”程浩在他短短的人生里,努力地生活;他还有那么多的梦想,关于爱情、友情、生活、工作,去远方……该书Part4“切梦刀”,程浩的小说大部分都在末尾标着三个黑体字——“未完成”——好遗憾,这些只能定格成永远的梦想。

在另一个世界,在时间无涯的荒野里,祝愿程浩可以慢慢地实现他的梦想。奔跑吧,追风的少年。

4.疫情期间关于对生命的理解作文 篇四

工作忙碌,我们已经多久没有与父母伴侣和孩子,一起好好聊聊天,暖暖心了?

放下手机,从虚拟的网络世界,回到身边的真切中,看看父母皱纹里的岁月沧桑,听他们讲讲人生的悲欢离合,曾经的感动,过往的美好,你会得到很多人生的智慧。

所以,耐下心来,放下“原生家庭的痛”,放下所谓的“代沟”,给他们“唠叨”的机会,儿女的能够倾听,大概是他们晚年,最大的幸福了。

5.生命的三分之一阅读理解及答案 篇五

阅读《生命的三分之一》,完成下列各题(8分)

生命的三分之一

①一个人的生命究竟有多大的意义,这有什么标准可以衡量吗?提出一个绝对的标准当然很困难;但是,大体上看一个人对待生命的态度是否严肃认真,看他对待劳动、工作等等的态度如何,也就不难对这个人的存在意义做出适当的估计了。

②古来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很严肃的对待自己的生命,当他活着一天,总要尽量多劳动、多工作、多学习,不肯虚度年华,不让时间白白的浪费掉。我国历代的劳动人民以及大政治家、大思想家等等都莫不如此。

③班固写的《汉书.食货志》上有下面的记载:“冬,民既入;妇人同巷,相从夜绩,女工一月得四十五日。”

④这几句读起来很奇怪,怎么一月能有四十五天呢?再看原文底下颜师古做了注解,他说:“一月之中,又得夜半为十五日,共四十五日。”

⑤这就很清楚了。原来我国的古人不但比西方各国的人更早地懂得科学地、合理地计算劳动日,而且我们的古人老早就知道对于日班和夜班的计算方法。一个月本来只有三十天,古人把每个夜晚的时间算作半天,就多了十五天。从这个意义上说来,夜晚的时间实际上不就等于生命的三分之一吗?

⑥对于这三分之一的生命,不但历代的劳动者如此重视,而且有许多大政治家也十分重视。

⑦班固在《汉书.刑法志》里还写道:“秦始皇躬操文墨,昼断狱,夜理书。”有的人一听说秦始皇就不喜欢他,其实秦始皇毕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的人物,班固对他也还有一些公平的评价。这里写的是秦始皇在夜间看书学习的情形。

⑧据刘向的《说苑》所载,春秋战国时有许多国君都很注意学习。如:“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秉烛乎?”在这里,师旷劝七十岁的晋平公点灯夜读,拼命抢时间,争取这三分之一的生命不至于继续浪费,这种精神多么可贵啊!

⑨为什么古人对于夜晚的时间都这样重视,不肯轻易放过呢?我认为这就是他们对待自己生命的三分之一的`严肃认真的态度,这正是我们所应该学习的。

⑽我之所以想利用夜晚的时间,向读者同志们作这样的谈话,目的也不过是要引起大家注意珍惜这三分之一的生命,使大家在整天的劳动、工作以后,以轻松的心情,领略一些古今有用的知识而已。

(选自《燕山夜话》作者邓拓 有改动)

小题1:选文要阐明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

答:

小题2:都是来自班固写的《汉书》中的材料,《汉书?食货志》与《汉书?刑法志》两则论据材料可以调换顺序么?说说你的理由。(3分)

答:

小题3:结合文章内容,试为本文补写一则论据,并作简要说明。(3分)

答:

参考答案:

小题1:珍惜时间,特别是珍惜晚上的时间,是一个人是否严肃认真地对待生命的一个标准。 (评分:2分)

小题2:不可以。《汉书 食货志》叙述普通劳动人民珍惜时间的事例,《汉书 刑法志》叙述代表大政治家的秦始皇珍惜时间的事例,两者与第②段末一句“我国历代的劳动人民以及大政治家、大思想家等等都莫不如此”一句的总起下文顺序相照应,同时与第⑥段的承上启下过渡相关联。所以不可以调换。 (评分:判断1分,解释理由2分)

小题3:材料略;补写论据需要扣住珍惜时间这一主题,进行说明时能够和文章内容结合起来,体现论证思路。 (评分:3分,论据材料1分,简要说明2分)

6.理解生命伦理学 篇六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地口口口悬岩峭壁,口口口层沙积土,口口口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地流走,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有时候他遇到巉岩前阻,他愤激地奔腾了起来,怒吼着.回旋着,前波后浪地起伏催逼,直到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地一泻千里。有时候他经过了细细的平沙,斜阳芳草里,看见了夹岸红艳的桃花,他快乐而又羞怯,静静地流着,低低地吟唱着,轻轻地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有时候他遇到暴风雨,这激电,这迅雷,使他心魂惊骇,疾风吹卷起他,大雨击打着他,他暂时浑浊了,扰乱了,而雨过天晴,又加给他许多新生的力量。有时候他遇到了晚霞和新月,向他照耀,向他投影,清冷中带些幽幽的温暖;这时他只想休憩,只想睡眠,而那股前进的力量,仍催逼着他向前走……

1.在文中口内依次填入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挟卷着 冲倒了 穿过了

B.冲倒了 挟卷着 穿过了

C.穿过了 冲倒了 挟卷着

D.挟卷着 穿过了 冲倒了

2.根据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含义。

心魂惊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线句“又加给他许多新生的力量”中,“新生的力量”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本段的写作意图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阐述生命的内涵并指出应该如何对待生命。

B.解释生命是什么并说明生命的历程是怎样的。

C.阐明生命发展过程中快乐与痛苦相生相成。

D.要求人们珍惜并感谢充满了快乐与痛苦的生命。

5.在文中作者分别将生命比成“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并加以充分展开,这些比喻句的用意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略”。

3.雨水

4.B

5.“一江春水”侧重于阐明,生命的力量(或生命的美好),“一棵小树”则侧重于揭示生命的价值:两个比喻的内涵相互补充,形象丽又完整地阐明了生命的过程和意义。

7.理解生命伦理学 篇七

一、解释学的核心话语———理解

后现代哲学解释学认为理解是人存在的方式, 理解是人生活的本源性的生活方式。人自降生, 呱呱落“地”, 而“大地”已是人文世界, 人与此世界不可分, 就如树不能脱离“大地”一样。人———此在总是向着“此”人文世界而在, 他必须理解“此”人文世界, 他必须理解自己, 建构他在“此”的意义, 自从人有了 (理解) 这个“世界”, 人也就有了意义。我们的生活, 离不开世界, 离不开“意义”, 离不开社会与历史, 更离不开理解。[1]理解具有普遍性和根本性, 人的生活过程就是不停地理解和解释的过程, 理解展开的是一个人的精神世界。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哲学解释学才把“理解”作为哲学的核心问题提了出来, 这其实就是把“人”作为哲学的根本问题。哲学解释学探询“理解”, 就是在本体论上探询人的存在, 关心人的生活, 凸显人的主体性。儿童作为人, 也有其主体性, 也有其生活的世界, 也有理解, 所以, 我们不能忽视甚至贬低儿童的理解。

二、儿童的理解

儿童拥有的经验不如成人的多, 儿童对世界的理解肯定与成人对世界的理解不一样, 但儿童也是主体, 也有自己的对世界的理解, 因为这是他们的生存方式。

1. 儿童的哲学

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 是对智慧的热爱和追求, 因此每一个人都有其自己的哲学, 儿童也不例外。一个5岁的孩子担心苹果是不是活着的, 他断定苹果在树上时是活着的, 但带进室内便不是活的了。“如果是活着, 那么我们吃的时候, 便是在吃活的东西了, 如果不是活着, 那么它和仍挂在树上的苹果有什么两样呢?”这些问题、领悟和感叹都是儿童对周围世界或自我的积极探索、思考、认识和解释, 它们就是儿童的哲学。

儿童的哲学问题是很值得成人虚心思考的。成人习以为常的最平凡事物的表面现象, 却往往成为儿童思考的对象。所以成人不应讥笑儿童似乎浅薄的提问, 而应严肃地看待并作深入思考。

2. 儿童的科学

儿童对周围环境有一种天生的好奇感。从儿童对周围环境好奇、 (出声或不出声的) 发问、观察并对现象进行解释, 这一过程, 刘晓东博士称之为“儿童的科学”。爱因斯坦回忆说:“当我还是一个四五岁的小孩……父亲给我看一个罗盘……这只指南针以如此确定的方式行动, 是根本不符合那些在无意识的概念世界中能找到位置的是我的本性的……我想一定有什么东西深深地隐藏在事物后面。”童年爱因斯坦对磁石的解释是泛灵论的。[2]

儿童的科学确实是科学。也许有人会说, 成人世界里的科学是深奥的, 而儿童的科学是肤浅的。然而, 当我们从科学史的角度来审视科学的时候, 我们便会发现, 成人的科学并不总是深奥的。古代的科学与儿童的科学颇为相似。

3. 儿童的艺术

儿童的艺术是儿童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 是童年生命的律动。儿童是以感性的态度理解世界的。在儿童眼里, 宇宙万物都是有生命, 有感情的。儿童如果要画太阳, 便会将太阳当做一个人, 有眼睛、有嘴巴。听过神话的儿童可能会在月亮里画出神话中的人物。而他画的人物, 可能只是圆圈和线条而已, 甚至将腿和臂都省略掉。[2]

三、成人对儿童理解的态度

成人和儿童都是主体, 都有对世界的理解, 但因为现代社会是成人文化占主导地位的社会, 成人处处控制儿童的“理论”, 成人把自己的意识强加于儿童。主要体现在:

1. 充耳不闻

有些成人认为儿童是无知而幼稚的, 提出的问题没有多少可以值得思考, 而且4岁至6岁这个年龄段的儿童, 他们所提的问题会如天上下冰雹一样接踵而至, 成人很烦。所以成人常常对儿童的问题充耳不闻, 不予以理睬, 以“我很忙, 没空”来打发孩子。殊不知, 这是一种不正确的做法, 扼杀了儿童探索的兴趣和创造性。

2. 随意糊弄

有些成人自以为很聪明, 觉得生活经验要比儿童丰富, 当儿童提出疑问时, 成人就用极其严厉的口吻说:“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要多, 你小孩懂什么啊?”儿童有自己的理解, 虽然并不符合成人的逻辑, 但有它存在的价值, 我们不能全盘否定, 随意糊弄。我们要站在儿童的世界, 把儿童当做世界的主体, 而不是附庸, 那样, 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儿童对世界的“理解”。

哲学家周国平对妻子说:“也许婴儿都是小人精, 糊涂的是我们大人。我们满以为能糊弄孩子, 其实只是糊弄了我们自己。”他赞美他的女儿:“你如同一朵春天的小花开放在我的秋天里。”[4]

3. 极力压制

理解不是简单地获得“对象”的知识, 它关心的不仅是真, 而且还是善和美, 儿童对世界的理解更是真、善、美的完美结合。但现代社会受技术理性的影响, 过分追求“客观知识”, 压制实践理性追求的“善”, 从而把儿童对世界的理解中的善和美给抹掉, 只追求所谓的“真”。这样就忽视了儿童的主体性, 忽视了儿童本身存在的意义, 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发展。

四、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儿童的理解

后现代哲学解释学认为理解是人的存在方式, 理解是人生活的本源性的生活方式。所以, 我们要尊重儿童的理解, 改变以往对儿童理解的态度, 理解儿童的“理解”。

1. 成人要“澄明”和“阐亮”

理解不仅是智力活动, 理解还是人存在的一种历史过程, 理解是人生命的本质和表现。[5]成人对儿童的偏见, 我们要“去蔽”, 要“澄明”和“阐亮”。儿童不是无所作为的, 他们也有自己的主体性;儿童不是成人的附属物, 他们也能够建构自己的世界。教师要改变“师道尊严”的旧观念, 放下架子, 从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和教育背景出发去理解学生的思想和情感, 多一些宽容, 少一些苛责。

2. 平等对话

在哲学解释学者看来, 人与物、人与人、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理解”与“对话”的关系。在哲学解释学中, 对话不仅指交往双方之间的狭隘的语言谈话, 更重要的是双方心扉的“敞开”和“接纳”, 是对“双方”的倾听, 是指双方共同在场、互相吸引、互相包容、共同参与的关系, 这种对话更多地是指相互接纳和共同分享, 指双方精神的互相承领。在对话中, 双方通过沟通理解对方的意义。[6]教学不是我教你学, 而是互教互学, 是意义互动的过程。教育过程是师生间意义分享和实现的过程。

儿童是主体, 我们要理解儿童的“理解”, 体会儿童的诗意。但现实生活中, 成人没有设身处地地为儿童着想, 使得儿童成为成人的附庸。我们要走出这样的阴霾, 还儿童一片更为广阔的天地, 体现儿童的主体性。让儿童生存得更自由, 更有自己的特色, 更富有儿童本身生命的意义。

摘要:后现代哲学解释学认为理解是人存在的方式。人自从呱呱落“地”以后, 就不断理解着世界, 体现生命和生存的意义, 那些看上去很“浅薄的”哲学和科学思想, 以及“简单”的艺术手法, 无不体现儿童对世界的理解。但在现实社会中, 成人往往无法正确理解儿童, 容易把成人的意识强加给儿童。我们要通过“澄明”“阐亮”和“平等对话”来改变这种现状, 还儿童一片新的世界。

关键词:理解,儿童,成人

参考文献

[1]金生鈜.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7.

[2][3]刘晓东.儿童精神哲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4]周国平.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9.

[5]王爱玲.基于解释学哲学的关于“理解”的教育主张与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7 (09) .

8.理解生命伦理学 篇八

关键词:学习课程标准; 研究教材;学习方式; 认知基础; 教学设计; 积累活动经验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10-011-001

“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理解教学是课改的三大基石”,是张建跃老师在文章《中学数学课改的十个论题》中提出的重要理念。下面笔者结合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谈谈自己的理解。

一、理解数学

理解数学是进行课堂教学的前提,教师只有理解数学,才能准确地确定教学目标。理解数学就是要“了解数学知识的背景,准确的把握数学概念、定理、法则、公式等的逻辑意义,深刻领悟内容所反映的思想方法,把握知识之间的多元联系;能挖掘数学知识所蕴涵的科学方法、理性精神和价值观资源与技术,善于区分核心知识和非核心知识,准确把握每块知识产生的背景,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的联系、后续学习的必要性,其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哪些,这些数学思想方法在学习其它知识时,是否可以利用、类比、推广等。

有些教师没有很好地理解课标,随意地拔高,或降低教学目标,这样会给学生加重学习的负担,造成学习的困难,或者没有达到教学要求,掌握必备的知识或技能。例如,课标中要求:“通过实例体会反证法的含义”,并没有要求理解或掌握反证法,这里教师在制定目标时要把握好这个“度”。又如,数学分类思想是初中阶段的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从开始的渗透到理解再到应用,应逐步提高要求,使学生能确定分类的标准,进行分类讨论。因此,只有理解课标,理解教材,理解数学,才能准确地确定教学目标。

二、理解学生

课程标准中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学生获得知识,必须建立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接受学习的方式,也可以通过自主探索等方式。学生应用知识并逐步形成技能,离不开自己实践,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只有亲身参与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才能在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方面得到发展。

教师教学应该从学生的认知和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差异及思维发展水平。设计有效的建构活动,选择设计有层次的例题、练习题。比如,发展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在初中阶段分四个层次逐步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体现了螺旋上升的原则。初中阶段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发展较快,而抽象思維相对较弱,不要过分地强调推理的形式,随着年龄的增长,演绎推理即是逻辑推理的自然延续和发展。又如,在九年级学习二次函数时,应考虑学生在八年级已学过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有了一定探索函数图象及性质的经验,可以在教学中采用类比的方法,设计有效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索,直观感知,自己经历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逐步感悟数学思想。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学生不断经历,体验各种数学活动过程逐步积累的。教师的教学设计必须站在学生的立场,根据学生认知基础,认知心理以及认知障碍来设计教学活动。不理解学生的教学,是目中无人的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也是一句空话。

三、理解教学

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老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教学中注重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设计有效的探究活动,使学生经历数学发生发展的过程,是学生积累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

比如,图形的旋转是图形的基本变换之一,也是学生理解起来较难的一个图形运动。在设计教学时,可以结合教材的编排,教师自主开发利用手边的资源,通过三角板的旋转以及自制学具的旋转,让学生动手画出旋转前后的图形,动手量出旋转前后的角、线段的大小,从特殊到一般逐步探索,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时空,并利用小组同伴交流来互帮互纠,进行归纳总结,得到旋转的定义和性质。在探索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获得探索问题的经验,产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师可以改变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设计有效的问题串,展示解决问题的思考与探索过程,让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又如,到了整章复习,或期中、期末复习时,教师可以对例题、习题进行二次改编,改变原题的条件或隐去原题的结论,增强问题的开放性,或设计反思型问题串,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深化对问题的理解,揭示问题的本质,提高探索规律的能力。

上一篇:恭喜同事晋升的祝福语下一篇:“妈妈老师”二三事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