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假设

2024-09-08

财务管理假设(精选8篇)

1.财务管理假设 篇一

人德管理的人性假设-道德人

人德管理的.人性假设不是基于简单的人性善恶,而是基于人性假设更高的概括--道德人,剖析传统道德人假设的现代内涵:人是有限理性,但具有无限理性(德性)的潜质;指出人是情感的存在.以“道德人”为人性基础的管理模式注重以人为核心,倡导“柔性”激励,这对于在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理念,正确贯彻“人为为人”的管理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作 者:张学本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上海,33刊 名:理论界英文刊名:THEORY HORIZON年,卷(期):“”(5)分类号:B82-061关键词:人德管理 人性 道德人

2.财务管理假设 篇二

财务管理人员对那些无法正面论证或未确切认识的财务现象和经济事物所作出的一种符合逻辑、情理的估计和推断称为财务管理假设, 是进行日常财务管理活动以及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必要前提。从中不难推衍出假设理论的两个本质属性:一是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假设理论是对财务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性的推断;二是其推断虽与财务管理逻辑发展相关, 仅是对财管活动的一些假定, 并不是对财务管理的实际指导和规范。

以假设为逻辑起点是任何一门独立学科的研究和发展的基础。因此财务假设也是客观存在的, 否则, 我们就无法在财务管理中进行推理或作出结论。有些不确定的或无法正面论证的因素, 对这些因素认识不清楚或不一致会导致理论的混乱和财务结论的不一致。

2 财务管理假设理论原则及性质

陈兴述 (2002) 认为构建财务管理假设的原则包括:解释性原则、预见性原则、简明性原则。具体如下: (1) 解释性原则。能够对财务的本质进行说明和合理的解释。它是建立财务假设理论的首要原则。 (2) 预见性原则。即能够依据某些经验规律和已有的客观事实对财务管理中的事项科学地作出创新性预见和重复性预见。 (3) 简明性原则。即在逻辑上要简单明了, 在理论体系中所包含的相互独立的假设尽量少, 而假设理论内容不能浅显或形式上的简单。

李沪松 (1994) 从一般假设的角度给出了财务假设的性质, 他认为假设包括基本性质和整体性质。其中, 基本性质包括假设的重要性、公理性、适时性;整体性质包括假设的同一性、贡献性、排他性、独立性。他认为, 探明了假设基本性质和整体性质, 也就弄清了财务假设的基本性质。

陈兴述 (2002) 在《试论财务理假设》中有较为详细的阐述, 具体包括: (1) 客观性。源于财务管理实践, 是对财务管理工作规律性的反映。 (2) 普遍性。作为一门学科的假设应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代表性。 (3) 独立性。假设中的每一项内容彼此应各自独立, 各项假设不能相互重复交叉, 其间没有从属关系。 (4) 包容性。每一项财务管理假设或几项财务管理假设结合之后, 应该隐含着更多更为丰富的命题。 (5) 系统性。假设中的每一项内容应相互联系、相互配合, 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6) 动态性。假设不是固定不变的, 而是发展变化的。

王棣华 (2003) 补充认为财务管理假设要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必须还具备以下特征: (1) 同一性。财务管理假设体系中命题与概念结构中的其他命题一致。 (2) 贡献性。财务管理假设体系要能推演出若干有效命题, 如果一个命题不能进行演绎推理, 它就不能成为财务理论假设。

3 财务管理假设按逻辑进行分类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作了不少研究关于财务管理假设的逻辑分类问题,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观点。

3.1 二分类观

任何事物都是在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的共同作用下产生并得到发展的, 因此企业的财务管理也不例外。故而, 财务管理假设可分为主体内部环境的财务管理假设和主体外部环境假设。

财务管理假设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财务管理基本假设、财务管理基本假定和财务管理假定共同构成了广义的财务管理假设;狭义的财务管理假设指的是财务管理基本假设。

财务管理假设可分为财务管理基本假设和财务管理派生假设。每个基本假设又可派生出一个或几个次要假设, 这些假设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

王棣华 (2003) 补充认为财务管理假设要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必须还具备以下特征: (1) 同一性, 财务管理假设体系中命题与概念结构中的其他命题一致。 (2) 贡献性, 财务管理假设体系要能推演出若干有效命题, 如果一个命题不能进行演绎推理, 它就不能成为财务理论假设。

3.2 三分类观

综合二分类观中所罗列财务管理假设, 至少存在基本假设和派生假两个层次, 将它们运用于实践, 又派生了技术性假设。

4 财务管理基本假设的内容

4.1 三假设

王广明与刘贵生是我国早期研究财务基本假设的学者。他们认为财务基本假设需要包括资金市场健全假设、理财主体与自主理财假设、连续经营假设三个方面。资金市场健全假设是指需要存在一个健全、完善的资金市场。理财主体与自主理财假设是指理财主体可以是法人, 也可以是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连续经营假设是基于企业理财的持续时间不确定而提出来的, 指财务管理主体将持续其理财活动直至完成它的计划和受托责任为止。

4.2 四假设

郭守库提出财务管理假设体系应由有效市场假设、财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与财务分期假设、委托代理假设等四个假设组成。

有效市场假设阐述中指出市场不仅包括金融市场, 还应延伸至其他要素, 通过公平合理竞争机制形成的合理价格, 并引导各类生产要素进行合理配置是各类要素健全意义所在。它是确立财务管理原则, 决定筹资、投资, 合理安排资金结构确定筹资组合的基础。

4.3 五假设

陆建桥指出财务管理假设包括财务主体假设、理性财务行为假设、不确定性假设、财务预期假设和财务信息可靠性假设。财务信息可靠性假设是指在财务行为发生的时点, 财务计划、预测, 财务决策, 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中所采用的各类财务信息是可靠的。理性财务行为假设其显著特征是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李沪松认为财务管理假设的基本内容包括财务主体假设、资金市场假设、财务风险假设、持续经营假设和管理行为假设。财务风险是指企业从事各项财务活动中, 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无法控制的因素作用, 使财务系统运行过程中发生偏离预期目标而形成利益损失的不确定性。

陈兴述对财务管理假设的构想是理财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资本增值假设、财务可控性假设和资本市场假设。其中资本增值假设指出了财务管理存在的现实意义, 回答了为什么需要财务管理的问题。

王化成认为, 财务管理假设可按财务管理的空间、时间、环境、对象和财务管理的行为分别安排五个一级假设:理财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有效市场假设、资金增值假设和理性理财假设。其特点是每个一级假设又可派生出次一级假设, 并形成一个财务管理假设体系。

4.4 其他

宋志伟提出了七方面的财务假设:财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货币流通假设、资金增值假设、非对称信息假设、独立经营假设和理性决策行为假设。

刘中华认为务假设应分为九个部分:独立理财假设、谋取价值增值假设、财务关系客观性假设、利益平衡分配假设、货币时间价值假设、财务风险假设、环境文化决定假设、财务可管理假设、财务理性人假设。

王棣华认为企业财务管理假设的内容包括以下十项:独立理财主体假设、资金增值假设、财务关系假设、利益分享假设、货币时间价值假设、财务风险与收益相关假设、环境文化决定假设、财务理性人假设、财务可管理假设、持续经营假设。

5 研究述评

基于上述观点及论述, 可以得出现相关文献从概念、意义、构建特征和原则、主要观点等多方面阐述了财务管理假设理论。财务管理假设系统不能是一个囊括了十几个假设的体系。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考虑像会计假设那样利用四个假设, 并赋予它们内涵, 代替那些具体的和衍生出的假设。可以看出财务管理除了具备上述性质外还像其他事物一样随着客观世界的不断发展而自我更新, 并得到逐步提高发展。

因此在建立财务管理假设时需要有以下几方面考虑: (1) 财务管理假设的含义应从财务的本质出发, 也就是从财务的内部联系或者说其内在矛盾构成, 进行研究; (2) 财务管理假设应与其他相关财务概念相区分。财务管理假设是决定财务运行的制约条件和基本条件, 它是市场经济环境对财务管理提出的客观要求和基本前提。 (3) 财务管理假设应考虑财务管理环境因素。 (4) 在财务管理假设理论的本质属性探讨上, 我们要区分开财务管理原则和财务管理理念、财务管理假设与财务管理惯例。

摘要:财务理论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财务管理假设在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对我国学术界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 对财务管理假设的众多理论进行初步的分类, 并在行文过程中提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财务管理假设,基本假设,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1]陆建桥.试论财务假设[J].四川会计, 1995 (2) .

3.对企业财务管理假设的思考 篇三

【关键词】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假设

一、财务管理假设的定义

财务假设是对财务存在的客观环境的一些不确定因素,根据客观情况或趋势所进行的合乎情理的判断。它实质上是对不确定经济环境的预测,是财务对象和财务目标研究的必要限定条件。财务假设包括财务学基本假设和具体假设。财务学基本假设是财务理论与实践的最根本的前提、假定,在此基础之上可以演绎出财务学的基本概念、原则以及方法等。具体假设是基本假设的具体化,也是基本假设的逻辑推演。对于财务管理假设的定义,财务学界的认识基本一致。笔者认为,财务管理假设是指财务管理人员对那些无确切认识或无法正面论证的经济和财务现象所做出的一种合乎逻辑、情理的估计和推断。这一定义所揭示的财务管理假设的本质属性有如下两点:一是对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财务管理活动一般规律的推断,是客观环境和主观判断相结合的结果;二是其推断虽然与财务管理逻辑发展相关,但并不是对财务管理的实际指导和规范,而仅仅是对财务管理活动的一些假定。

二、财务管理假设的特点

1、简单性。财务管理假设理论应具有逻辑上的简单性,即财务管理假设体系中所包含的相互独立的假设应尽量简洁通俗、便于理解,但这并不是指假设理论内容的浅显。

2、贡献性。财务管理假设除了要能说明其对系统有所贡献,还应隐含更为丰富的命题,使假设体系具备演绎性。

3、历史性与动态性。财务管理假设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总结出来的,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财务管理假设的认识水平。它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财务管理假设认识的不断深入。

4、系统性。财务管理假设之间不仅不能存在矛盾冲突,而且要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各项假设之间能相互协调,从而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5、独立性。财务管理假设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独立的,任何一项假设不能推导出另一项假设,否则就应将这两项假设合并为一项假设。

三、财务管理假设体系的构建原则

1、解释性原则解释性原则。要求财务管理假设对诸如财务管理存在的客观依据、为什么需要对财务进行管理、为什么能够对财务进行管理等问题作出合理地解释。

2、预见性原则。预见性原则要求财务管理假设能够对财务管理中的未来事项作出科学地推测。

3简明性原则。简明性原则要求财务管理假设在逻辑上要简单明了。笔者认为,除以上原则外,财务管理假设在数量应具有适量性,不能一谈到财务管理假设系统,就是包含有十多个假设的假设体系。而应像财务会计假设一样,区区四个假设就涵盖了财务会计的全部给每个假设赋予十分丰富的内涵,而不需要建立所谓的具体假设或衍生假设。

四、财务管理假设的具体内容

1、资金时间价值假设。资金的时间价值是一定量资金在不同时点的价值量的差额。对资金存在时间价值的这种客观现象,经济学中有多种解释。“节欲论”认为时间价值是资本所有者不将资本用于生活消费而“节欲”的报酬;“时间利息论”则认为是因为人们对现有货币的评价高于对未来货币的评价;“流动偏好论”认为是放弃流动偏好的报酬;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是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运用资金具有时间价值这一假设,我们可以以一定的折现率把未来的现金流入或流出折成现值,从而进行股票及债券价格估算、投资项目现金流入净现值的计算等,为财务管理的短期、长期投资等决策提供依据和标准。

2、代理成本假设。所谓代理成本是指在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时所有者对经营者进行激励、监督等所付出的成本。根据理性人假设,经营者更关心个人的晋升、收入增加、地位提高等问题,这使经理人员的目标和股东的目标可能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因而就出现了代理成本问题。该假设在财务管理中运用于以下几方面:1、财务分析。通过有效财务分析发现经营者业绩的好坏,从而对经营者进行有效激励。2、资本结构决策和股利政策决策。已经有理论及实证研究表明,代理成本影响企业的资本结构决策。

3、所得税影响财务决策假设。所得税对财务决策的影响表现为以下几方面:1、所得税影响资本预算决策。进行资本预算决策时,必须考虑所得税对现金流入以及对资金成本的影响。2、所得税影响资本结构决策。由于企业因负债而支付的利息可以在所得税税前扣除,这就使负债资金成本率较权益资金成本率低。3、所得税影响股利政策决策。由于支付股利需支付所得税,故所得税对股利政策决策亦有影响。

4、增量现金流入流出假设。所谓增量现金流入或流出,是指当企业新增一个投资项目后从整个企业角度考察所带来的增加现金流入或流出。新增一个投资项目后,该投资项目的产品有时会与其他投资项目的产品相互竞争,造成其他项目的销售收入下降,从而造成从整个企业角度考察时新投资项目带来的增量现金流入低于孤立地单个考察投资项目所带来的现金流入。同样,从整个企业角度考察的投资项目的增量现金支出有可能小于孤立地单个考察投资项目时所带来的现金流出。这是因为,企业可发挥各投资项目间的协同作用,使新投资项目的增量现金支出低于孤立的单个项目的现金支出。

【参考文献】

[1] 李双:“财务管理假设理论研究”,《财会月刊》,2006.6

[2] 成都:“财务管理假设理论研究”,《财会月刊》,2005.10

[3] 张景奇:“财务管理假设概论”,《财会月刊》,2003.9

4.财务管理假设 篇四

品牌是由人创建的,人是品牌管理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因此,如何认识人的本质或属性,是品牌管理中的重要问题。现代管理理论都是以人性假设为前提,不同的人性假设在管理实践中表现为不同的管理理念和管理行为;管理主体对人性的不同判断,决定了对管理客体采取不同的态度和方法。人在管理中的地位如何,人与管理的关系怎样,一直是管理学探讨的中心问题。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管理学也可称为“人性之学”。哈得罗•孔茨和西西尔•奥唐奈在他们所著的《管理学》中指出:“管理者是否自觉地知道这些,在他们的心目中,总有一个个体的模式和基于人的假定的组织行为模式。这些假定和它们的有关理论影响着管理者的行为。”管理模式的嬗变反映了管理者对人性认识的变化,文化管理模式的生产正是人们对人性的认识深化与升华的结果。

在管理思想的发展史上,对人性的认识经历了几次革命性的变化,先后出现了“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和 “复杂人”等几种人性假设。这些人性假设的出现,反映了西方管理学界对人性认识的发展过程。

1. “经济人

“经济人”( Rational economic man)也称“实利人”。这种人性假设的出发点是亨乐主义哲学观。这种假设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利益,工作的动机是为了获取物质报酬。在企业主眼里,人是具有经济意义的人,他们只对经济利益感兴趣。因此,只要对他们施以经济刺激就能驱使他们像“机器人”一样工作。这种观点并非全错,因为物质需求是人的最原始最基本的需求,错就错在把他们仅仅看作“机器人”、“经济人”。行为科学的代表人物——美国的麦格雷戈(D.M.McGregor)在其所著的《企业的人性方面》一书中,提出了X理论和Y理论两种相互对立的管理理论,其中X理论就是对“经济人”假设的概括。与之相对应的管理方式是“胡萝卜加大棒”或“皮鞭加青草”,用经济报酬来刺激员工,使他们服从组织命令并做出绩效,以权力和法规加强对员工的控制,对消极怠工者施以严厉惩罚。被后人称为“刚性管理”的泰罗制就是建立在“经济人”假设基础上的最为典型的管理模式。

2“社会人”

“ 社会人”(Social man)假设是由霍桑实验的核心人物梅澳提出来的。霍桑实验开始于1924年,结束于1932年。由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组织的一个包括许多专家在内的研究小组,进驻芝加哥西郊美国西方电器公司的霍桑工厂,通过照明实验、福利实验、群体实验和谈话实验,获得大量第一手资料,在反复分析、研究和论证的基础上,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1)工人是 “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影响工人积极性的,既有经济、物质方面的因素,也有社会与心理方面的因素。

(2)工人的工作态度与士气是影响工作效率的关键因素。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善于和职工沟通思想,并通过满足职工需求的办法来改善工人的工作态度,激励士气,从而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3)除了“正式组织”,还有“非正式组织”,这种正式组织对员工的影响比管理者所给予的经济诱因和控制更为重要。

这些结论成为梅奥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思想来源,为行为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开创了在管理体制中重视人的因素的时代。1933年梅奥出版《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一书,正式创立了早期行为科学——人际关系学说。1945年,又出版《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进一步阐述了他的观点。他的学生,霍桑实验的参加者罗特利斯伯格出版了《管理和工人》一书,也对人际关系学说作了系统论述。

基于这种假设与理论的管理实践必然是:组织要在“正式组织”的经济需求和“非正式组织”的社会需求之间保持平衡;组织除了强调要完成工作目标之外,更应注意员工从事此项工作的要求;管理者不应只注意指挥和监督,要通过提高员工的满意度、激励员工的士气、重视员工之间的关系,培养员工的归属感和整体感;不应注意对个人的奖励,应提倡集体奖励制度。

以“社会人”假设为基础的人际关系学说,对人性的认识显然有所提升。它提出了个性需求理论,提出了更多领先员工的自我指导、自我控制以及顺应人性的管理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弥补了古典管理理论之不足。

3.“自我实现人”

“自我实现人”(Self-actualizing man)假设是由美国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 Maslow)提出的,

“自我实现”这个名词首先是库特•戈尔斯坦创造出来的 。它指的是一种自我完成的欲望,也就是说,人们有一种意向要使他潜在的本质得以现实化。“自我实现人”的人性观认为:人们除了社会需求以外,还有一种欲望——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人的才能充分表现出来,人才会感到最大满足。利润最大化不是管理的全部内容和唯一目标,人的情感需要、发展需要本身就是管理目标的一个重要内容。这种人性观在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管理绩效的同时也特别关注人本身的情感需求、发展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的满足。“一个人能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这是对“自我实现”内涵的深刻揭示。基于这种人性假设的理论就是麦格雷戈的Y理论。Y理论认为:

(1) 人们并非天生就对组织的要求采取消极或抵触的态度。

(2) 人们并非天生就厌恶工作,工作和娱乐一样,都是人类的活动,人们是否喜欢工作要看工作条件如何。人们在工作中受到尊重时,工作效率最高。

(3) 外部控制和惩罚并不是使人们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的唯一方法,人们对自己所参与制定的目标能够实行自我指挥和自我控制,人们在自我管理的情况下工作成绩最好。

(4) 大多数人都具有相当高的解决组织方面问题的想象力、独创性和创作力。

(5) 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没有根本冲突,如果条件具备,个人会自觉地把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统一起来。

以这一理论为指导的管理实践是:尊重员工,创造适宜的工作环境,使员工在和谐愉悦的环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通过内在激励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工作中获得知识、增长才干,感受到“工作和生活的意义”,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自我;充分授权,把责任最大限度地交付给直接操作者,坚信他们能够自觉完成任务;同时,能够充分利用人、财、物、信息等生产要素,实现组织的经营目标。

4.“复杂人”

“复杂人”(Complexman)假设认为,人的需要和动机十分复杂。其基本观点是:

(1) 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而且这些需要随着人的发展和生活条件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每个人的需要都各不相同,需要的层次也因人而异。

(2) 人在同一时期内有各种需要和动机,这些需要和动机会发生相互作用并结合为统一的整体,形成错综复杂的动机模式。

(3) 人在组织中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是不断变化的,因而会不断产生新的需要和动机。人的动机的形成是内部需要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4) 一个人在不同的单位或在同一单位的不同部门工作,会产生不同的需求。在正式组织中与别人不能合群的人,很可能在非正式组织中能满足其社会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5) 由于人的需要不同,能力各异,对不同的管理方式有不同的反应,因此没有适合于任何组织、任何时间、任何人的统一的管理方式。

基于“复杂人”人性假设的管理理论是超Y理论。美国学者莫尔斯和洛希运用X理论和Y理论分别对美国两个工厂和两家研究所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工厂实行X理论的效率较高,在研究所实行Y理论的效率较高。他们在1970年出版《超Y理论》一书,提出了超Y理论,亦称权变理论。它是一种主张结合X理论和Y理论而权宜应变的管理理论。其主要观点是:

(1) 承认人的个性差异。人们是怀着不同的心理和需要来参加工作的:有的人需要正规化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而不愿参与决策和承担责任;有的人却需要更多的自治、更多的责任、更多地发挥创造性的能力去实现胜任感。与此相关,前一种人欢迎X理论的管理方式,后一种则拥护Y理论的管理方式。

(2) 组织形式的差异性。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必须与工作的性质及人们的素质相适应,如果是这样,效率就高;反之,效率就低。

(3) 控制和管理方式的差异性。组织机构和管理层次的划分,员工的培训和工作的分配,工资报酬和控制程度的安排,都要从工作性质、工作目标、员工素质等方面去考虑,而不能生搬硬套,千篇 一律。

(4) 目标的不断更新和递进。当一个目标达到以后,必须确定新的工作目标,通过目标来不断激发员工的胜任感和责任心,从而为达到新的、更高的目标而努力。

马克思主义十分重视人的作用,认为在生产力的诸要素中,人是决定因素,在生产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其关于人性的基本观点是,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5.财务管理假设 篇五

一、人性假设概论

所谓人性,是指人的本质属性,包含人具有动物本能的自然属性与人受社会影响的社会属性两个方面,它决定了人的行为动机,是分析人的行为的基本前提。人本身是一个生物社会人,他来自自然界,离开自然界一刻也不能生存,但又不同于其他动植物,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社会人。从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开始,中国儒家“人之初,性本善”的性善论、基督教的原罪说,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塔”理论等等,各种人性理论层出不穷,直至今日,人性问题仍促使人们不断去探索、解析。休谟认为,“人性”是一切科学的基础,一切科学都离不开以“人性”作为对象。人们希望通过对人的理解,来寻求一种核心的价值观念,并通过这种核心价值观念的确立,为实践活动确定合理的方式,再通过这种合理的方式来达到最佳的效果。

从目前各学科研究角度来看,不同的学科角度对人性的解释侧重点各有不同。亚里士多德从政治学的角度研究人,认为人是趋向政治的动物。离开城邦生活的人,如果不是一只野兽,那就是一位神祗;社会学家则从群体角度研究人,将人看作是一个“社会人”,人一生要完成社会化过程。但忽视了人的生物特征;经济学家将人看作是“经济人”,从利己主义的角度来解释人的自私为己的本性,提倡自由竞争、适者生存,但忽视了人与社会的依赖性;心理学家将人看作是一个“自然人”、“个体人”,仅从人的心理角度研究人的心理医师的变化,但忽视了人与社会的关系;人类学则以原始人各民族的产生和形成为对象,探讨人类社会的演变过程,而忽视了现代人的变化特征;医学则以人的生理和人的疾病为主要研究对象,而忽视了人的疾病形成的种种社会因素。

我们从管理学的研究视角来看,对人性的理解是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的基础,管理理论的构建和方法的设计,都是以对人性的一定的看法为基础的。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也是个人通过组织满足生存与发展需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管理活动将作为管理活动主体的人和作为管理活动客体的人联系在一起,从而促进组织发展和不断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研究作为总结和指导管理活动的管理科学理论,是以对人类自身心理需求、行为规律、个性品质等方面的认识即“人性”的认识为逻辑起点的。世界上一切科学技术的进步,一切物质财富的创造,一切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一切社会经济系统的运行,都离不开人的服务、人的劳动和人的管理。管理学认为,管理就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任何一个高明的管理者都会以人为本,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和为了人。

二、管理学中人性假设的演进

管理是以人为中心展开的人、财、物的协调活动,任何领导者,在实施管理措施的时候,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对人的本性、本质有所看法。纵观管理学发展史,有学者把它分为大致四个阶段:前泰勒时代的经验管理阶段的“工具人”假设;以泰勒、法约尔和韦伯为代表的科学管理阶段“经济人”假设;以梅奥为肇始的行为科学管理阶段“社会人”假设;以巴纳德为开端的现代管理理论阶段“复杂人”假设。但在管理学的发展历程中,其人性假设较为复杂多变,沙因(Schein)把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设概括为四种模式且具有代表性:“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的人”假设、“复杂人”假设。

(一)“经济人”假设

斯密提出的“经济人”假设,认为人的行为动机就是为了满足经济的报酬,投资者为了追求最大的利润,而工人则追求最大的工资收入。管理者认为只有用金钱等物质利益才能刺激员工努力工作,员工自然应接受组织的操纵、诱导和控制。麦格雷戈提出的“X理论”以及马斯洛的具有“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的人都属于这种人性模式。麦格雷戈的“X理论”人性假设认为:一般的人,天性是好逸恶劳的,只要能逃避工作,就设法逃避工作;由于人好逸恶劳的特性,所以对绝大多数人,必须用强迫、控制、指挥、惩罚和威胁等手段,促使他们努力实现组织的目标;一般的人,情愿受人管教,不希望承担责任,缺乏进取心,而把个人的安全看得最重要。马斯洛提出的“生理需要”是指维持人类自身生命的基本需要。“安全需要”则是指对人身安全、生活稳定、免遭痛苦、威胁或病痛等方面的需要。显然,具有“生理需要”与“安全需要”的人,经济利益对他的激励是最大的。

(二)“社会人”假设

梅奥等通过“霍桑试验”提出了“社会人”的假设。该假设认为组织中的人是“社会人”,是复杂社会系统的成员。他们并不是单纯追求金钱等物质利益,而还有社会心理方面的需求,即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安全感、归属感和受人尊重等。因此,必须从社会、心理方面来激励员工提高劳动生产率。其最基本观点是:驱使人们工作的最大动力是社会、心理需要,而不是经济需要,人们追求的是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马斯洛的具有“社交需要”和“尊重需要”的人都属于这种人性模式。马斯洛提出的“社交需要”是指对友谊、爱情、婚姻以及隶属关系的需要。“尊重需要”则是指人期望自己在社会中有一定的地位,有对名利的欲望,希望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显然,具有“社交需要”和“尊重需要”的人十分期望与人交往,希望溶入群体中,在与他人的协作中成就自己。社会认同和社会尊重对这种人的激励最大。

(三)“自我实现人”假设

这是根据马斯洛关于人的“自我实现需要”提出的。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需要”的目标是自我完善,也就是实现一个人的潜能。一个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人,会体验到自己,也能接受别人,体验到更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多的自发性,以及一种独具匠心、不受干扰的愿望。这种自我实现的人,能够自我激励,他要求自己成熟而且也能日益成熟。由此可见,“自我实现的人”假设,是建立在认为人是勤奋、有才能、有潜力基础上的,因而提出了同“经济人”、“社会人”假设完全不同的主张。麦格雷戈提出的“Y理论”就属于这种模式。“Y理论”的人性假设认为:人们对工作就像对游戏或休息一样是一种自然的需要;外力的控制和处罚的威胁都不是促进人们为组织目标做出努力的惟一手段,人们在为目标承诺的服务中,将会实现自我指导和自我控制;完成目标的程度与他们的成绩和得到报酬的大小成比例;在适当条件下,一般的人不仅愿意接受任务,而且会主动承担责任;在解决种种组织问题时,大多数人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主动性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现代工业生活的条件下,一般的人只是发挥出他们部分的智慧潜力。对自我实现的人,最大的激励就是让他们看到组织目标的实现也就是自己个人目标的实现。

(四)“复杂人”假设

“复杂人”的假设是沙因等人在二十世纪末七十年代初提出的。他认为,人是复杂的、多变的,不可捉摸的。人能不断地产生新动机,并能对不同的管理策略作出反应。很难用某种既定的模式来概括人的基本属性。必须承认每个人的特殊性——他们有不同的需要、不同的志向、不同的态度、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责任感和愿望、不同的知识和技能水平,以及不同的潜力。因此,不同的人,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人性,另外,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地点以及在面临不同的境遇时,其人性表现也可能会有所不同。所以,无论是“经济人”、“社会人”,还是“自我实现的人”的假设,都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都不适用于一切人。因此,在“复杂人”假设下,应该用“权变”的思想来认识不同情况下的人性。

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设是管理创新的逻辑基础与前提。管理学的人性假设是根据一定社会时期内管理活动赖以成立的特定经济、政治和文化条件,对管理活动中人的需要和人的本性所作出的一种预设。这种预设影响着管理理论和管理行为。随着社会关系和管理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人们在管理思想发展史的各个阶段自发或自觉地形成了关于人性的基本假设。管理的核心理念和具体模式也相应地发生着变革,每一个新的人性假设的提出都伴随着一次新的管理创新。

三、管理学中人性假设的发展趋势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新时代的管理创新需要新的人性假设。知识的稀缺及知识创新能力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科技和自动化的进一步发展促成“知本密集型”发展趋势;网络技术的快速也使得组织内部和组织之间的动态协作成为可能。人的主导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他们不但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而且具有相对丰富的市场经济知识和社会学知识;他们关心报酬,但主要工作动力更多地来源于对组织的信仰、价值判断和文化氛围;他们的独立性进一步增强,较少受传统道德的约束,更注重在为团队目标贡献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

20世纪中期,德国哲学家兰德曼认为,人天生就具有创造性;1999年,当代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在《21世纪管理挑战》中更明确提出:“提高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会成为管理的中心,正如100年前提高体力劳动者的生产率是当时管理的中心一样。这就需要一套与以往截然不同的关于组织中的人及其工作的假设:不是控制人而是引导人,目标是让每一个人的优势和知识得到发挥。”“不断创新必须成为知识工作者工作、使命和责任的一部分。”“创造未来是高风险的,但是,墨守成规不去创新的风险更高。”因此,具有利己性、公益性和理性的“知识人”正成为组织的主要和核心管理客体。而“知识人”假设的提出基于以下三个前提:人、人性与人的需要是复杂多变的;吸收“经济人”、“社会人”、“复杂人”人性假设中的合理成分;知识型员工有别于传统工人的非知识型员工。

6.假设复句教案 篇六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能正确使用 如果......就......、即使......也.......,提高语言表达水平。

二.教学重难点

能够区分 如果.......就......、即使......也.....的不同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在上课前先问大家几个问题?

大家喜欢什么运动?现在每天都会做运动吗? 生:瑜伽、篮球、足球......师:假设大家每天都运动,会变瘦吗? 生:会/不会

师:有的同学,如果每天运动,就会变瘦。而有的同学是即使每天运动,也不会变瘦。

师:假设下雨天,你还愿意出门逛街吗?

生:如果下雨,有的同学就不愿意出门逛街。而有的同学们是即使下雨了,他也要去逛街。

师:假设大家在商场买衣服时,价格太贵,大家还愿意买吗? 生:愿意/不愿意。

2语法讲解 PPT(1).A 如果我每天运动,就会变瘦。

B 即使我每天运动,也不会变瘦。

(2).A 如果下雨,我就不去逛街。

B 即使下雨,我也去逛街。

(3).A 如果衣服太贵,我就不买。

B 即使衣服太贵,我也要买。

提出问题:找出三组句子中的语法点,谈一谈你的认识。老师讲解:如果

A

B

A 提出假设的情况,B是假设实现后产生的结果,假设和结果是一致的。

即使

A

B

A 提出假设的情况,B是不因假设实现而改变的结果,这种结果与假设的情况相反。

3.练习(1)选择题

(2)同学们用如果.....就......,即使.......也......造句

4音乐播放

“如果幸福你就拍拍手” 5.情景设置

假设你是一名老师,你会如何做?(用上如果........就......、即使......也......)

6.作业

1.预习课文《如果我是一名老师》 2.找出文中“如果......就......”,“即使......也......”的句子

教学反思

1.导入提问环节,问题过多,过于简单,对于老师的提问,是选择疑问句,同学们只能回答愿意/不愿意,阻碍同学们的表达欲望。没有吸引力,不能调动学生们学习兴趣,课堂气氛不活跃。2.语法讲解不透彻,不深入,举例不充分。老师在说“如果......就.....”和“即使......也”时没有重点突出难点和易错点。

3.板书不完整,过于简略,不能呈现出上课的主要内容。板书中只出现“如果......就......”

4.语速过快,未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课堂节奏过快,时间把握不准。

7.“人性假设”与人力资源管理 篇七

一、人性假设是人力资源管理学的第一公设

科学的假设又称公设, 是科学理论中最重要的命题。它是不证自明的命题, 所揭示的概念之间的关系, 不是由推论得出的, 而是由人们的实践经验所证实的。从形式上看, 自然科学的公设表现得最为明显, 人文社会科学虽然没有自然科学表现得那么严密, 但无论它采取什么样的形式表达, 也都内藏着一系列的公设。

所谓人性, 就是人通过自己的活动所获得的全部属性的综合, 是现实生活中的人所具有的全部规定性, 即人的共同本性。而人性假设就是关于人的本质特征和共有的行为模式的设定, 它在人力资源管理学所包括的一系列公设中处于主导地位, 是人力资源管理学的第一公设。人性假设之所以成为人力资源管理学的第一公设, 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 人力资源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行为, 要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效率最大化, 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能力, 首先必须明确人的本质特性和共有的行为模式。从人的本质特性和共有行为模式出发, 往往可以推导出人在特定情境中会选择的行为的性质和形式;另一方面, 人力资源管理学是属于应用科学, 其意义在于指导人力资源管理活动, 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完整而系统的理论知识, 而人性的确认是这套理论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设计激励和约束机制时, 如果对激励对象 (雇员) 的人性特征缺乏认识, 这种机制将是无效的。

一般地, 涉及到人的行为的科学研究, 都无法回避通过对人性假设的概括归纳来提炼问题, 但不同的学科对这一假设的侧重点可能不同。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学第一公设的人性假设必须满足多方面的要求, 所要面对的“人”是完整的人, 而不仅仅是具有某一方面特性的人。因此, 人力资源管理学的人性假设必须全面完整, 并满足以下要求:一是人性假设必须揭示出人与非人的本质性差别, 即差别性;二是人性假设所揭示的联系应具有普遍性, 要经得起时间和空间推移变换的检验, 是古今中外人所共有的, 即时空统一性;三是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的人都是完整的人, 并不只是一个道德人, 或者只是一个经济人、效用人、政治人、文化人……如果人力资源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设不能综合所有这些方面的特征特性, 就不能据以建立完整而准确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即人性假设必须具有系统综合性。

强调人性假设的时空统一性和系统综合性, 就是承认共有人性的存在, 但对这一问题并未取得绝对一致的共识。有的学者否认抽象人性的存在, 其实质就是否认共有的人性。笔者认为, 对人性的抽象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深化过程, 人性是不同于物性的差别, 在不同的时期由于人的认识水平不同, 这种差别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人不同于物是人性的共有存在, 随着认识水平的提高, 对人性把握的抽象层次也会越高, 对人与物的区别的特征也就越本质。当然, 在强调共有人性的同时, 也不能忽视具体人性, 这一点对管理学来说尤其重要。人性假设是以承认共有的人性存在为前提的, 是人力资源管理学最基本的前提条件。

二、“经济人”假设

1.“经济人”假设的基本观点

“经济人” (Rational-economicman) 也叫“惟利人”或“实利人”。这种假设认为:人的行为是在于追求本身的最大利益, 人工作的动机就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它的主要观点是: (1) 人生来是懒惰的, 只要有可能就会逃避工作。 (2) 一般人都有缺乏雄心壮志, 不愿意负任何责任, 宁愿让别人领导与指挥。 (3) 人生来就是以自己为中心的, 漠视组织的需要。 (4) 人习惯于守旧, 反对变革, 把个人的安全看高于一切。 (5) 人是缺乏理性的, 本质上不能自律, 容易受他人影响。 (6) 一般人参加工作都是为了自己的生理和安全需要, 只有金钱和物质利益才能刺激他们工作。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麦格雷戈在1960年出版的《企业中的人性面》一书中, 把基于这种人性假设的理论称为X理论。

2.“经济人”假设的管理措施

基于“经济人”的假设, 所采取的管理措施和方法可概括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管理工作的重点就是完成生产任务、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 实行以任务为中心的管理方式, 即计划、组织、控制、指导和监督。而对人的愿望和感情并不关心, 无视人的心理因素。通俗地说是见物不见人的管理。 (2) 管理工作是少数人的事, 与广大工人无关, 工人的责任就是干活, 俯首贴耳地听从管理者的指挥。 (3) 由于这个理论认为人是自私自利的, 人的工作动机就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 所以在奖励方面主要采取用金钱来刺激工人的劳动积极性, 同时对消极怠工者施以严厉的管理措施。

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现在一些发达的西方国家一般都认为X理论已经过时, 用“经济人”的观点来管理企业已经为数不多了。但是, 这并不意味着对“经济人”的假设及泰勒制的科学管理原则的全部否定。正如列宁所指出的:“泰勒制也同资本主义其他一切进步的东西一样, 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资产阶级剥削的最巧妙的残酷手段;相应的管理方法, 对于我们提高劳动生产率、科学地组织劳动、实行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的原则和建立各种责任制, 都有着某种参考价值。”

三、“社会人”假设

1.“社会人”假设的基本观点

“社会人” (Socialman) 也叫“社交人”。“社会人”这个概念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在霍桑实验之后提出的。这种假设认为: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的因素不是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的经济报酬, 而是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相比, 物质刺激只具有次要的意义。这种假设认为。“社会人”有以下主要特征: (1) 人是“社会人”, 影响人的积极性的因素除物质因素外, 还有社会的心理因素。 (2) 生产效率的高低, 主要取决于员工的士气, 而士气则取决于家庭、社会生活及企业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否协调一致。 (3) 在正式组织中存在着非正式群体, 这些非正式群体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 对其成员有着很大的影响。 (4) 由于技术进步和工作合理化, 使得人对工作本身失去了意义。 (5) 领导者要了解人, 善于倾听和沟通员工的意见, 使正式组织的经济需要和非正式组织的社会需要取得平衡。

“社会人”假设注意到了员工的精神方面的需要, 这和以前理论相比是一个重大的进步, 使人性第一次受到了尊重。

2.“社会人”假设的管理措施

(1) 管理人员不仅要注意完成生产任务, 更应该注意关心人, 满足人的需要。 (2) 管理人员不能仅仅重视生产过程中的指挥、计划、组织和控制, 而更应该重视职工之间的关系, 培养并形成职工的归属感和整体感。 (3) 在实行奖励时, 着重提倡集体奖励, 不主张个人奖励制度。 (4) 管理人员不应只限于制定计划、组织工序、检验产品等, 其职能应该发生相应改变, 即在职工与上级之间起联络作用。一方面要听取职工的意见和要求, 了解职工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又要向上级呼吁、反映。

从“社会人”的观点出发, 提出了“参与管理”的新型领导方法。所谓“参与管理”就是让职工或下级在不同程度上参加企业决策的研究和讨论。“参与管理”比传统的任务管理更有成效。因为职工参与企业决策的研究和讨论, 使职工感到与管理者处于平等的地位, 增强了主人翁感, 满足了其自尊等社会性需要, 从而心情愉快舒畅, 关系协调, 工作积极性和热情高, 生产效率也就大为提高。

从“社会人”的观点出发实行的参与管理, 满足了工人的一些心理需要, 因此, 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劳资双方的矛盾。但这种人性观的改变不是因为资本家变得善良了, 而是由于生产力和科学的发展, 由于企业间的竞争和劳资双方关系的紧张, 迫使资本家不得不改变他们的看法。

“社会人”假设主张, 良好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对于激发人们的行为动机, 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是比物质奖励更为重要的因素。这一点对企业制定奖励制度有着一定的参考意义。怎样做到既能克服平均主义, 又能促进职工的团结, 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思想意识, 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以上人性假设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片面性, 在强调人的共同本性时, 对人的个性差异关注不够。“以人为本”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基本原则和理念, 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在信息经济、知识经济时代, 表现出了历史的局限性, 它没有突出人的实践及创新能力这一人性的根本内容。为了体现人力资源管理向人性回归这一时代特征,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应是建立在完整丰富的人性假设基础之上的能本管理。为了保证人力资源管理方案符合人性, 作为管理者就不能只抓住人性中的一个片断作为立论的依据, 而应该对丰富的人性予以全面的尊重。

参考文献

[1]陈升.麦格雷戈的人性假设与管理方式[EB/OL].http//:www.2008red.com, 2006-05-02.

[2]Martin.人性假设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EB/OL].http//:suneutopia.bokee.com, 2005-9-24.

8.“经济人”假设与政府管理 篇八

关键词:“经济人”假设;“经济人”假设边界;“经济人”现象;政府管理

文章编号:978-7-80712-402-3(2009)04-106-04

一、“经济人”假设及其演变

根据有关百科全书的解释:“经济人”(希腊语homo oeconomicus),又称作“经济人”假设,即假定人思考和行为都是目标理性的,唯一地试图获得的经济好处就是物质性补偿的最大化。“经济人”假设一词来自亚当,斯密的一段话: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他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我们自己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好处。之后,西尼尔定量地确立了个人经济利益最大化公理,约翰,穆勒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经济人”假设。最后帕累托将“经济人”(homo oeconomicus)这个专有名词引入经济学。西方古典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设,认为人具有完全的理性,可以做出让自己利益最大化的选择。197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蒙修正了这一假设,提出了“有限理性”概念,认为人是介于完全理性与非完全理性之间的“有限理性”状态。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一些思想家就明确指出,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孔子指出,人具有追求富贵、逃避贫贱的心理倾向:“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管子》对“经济人”论述更为全面:人的本性“见利莫能勿就,见害莫能勿避。其商人通贾,倍道兼行,夜以继日,千里而不远者,利在前也。渔人之人海,深海万仞,就波逆流,乘危百里,宿夜不出者,利在水也。故利之所在,虽千仞之山,无所不上,深源之下,无所不入焉。”可见,-《管子》已把追求经济利益视为人们从事各种经济活动的根本动力。中国先秦时期的思想家对人性的论述,是“经济人”假设的雏形。

二百多年来。“经济人假设”是否合理有效的讨论,一直存在。具有自利性和理性的“经济人”是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经济人”假设条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发生演变,大致经历了古典“经济人”、新古典“经济人”、广义“经济人”,我国目前还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人”假设,以上各个“经济人”假设的条件都不相同。最早的自利性演变为自利性和他利性结合;最早的理性演变为有限理性;由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演变为追求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统一;“经济人”假设的条件由最初的完全理想化,演变到与现实更加接近,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经济人”假设条件的演变,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理论研究,也直接影响到管理模式的变化。随着“经济人”假设边界的变化,管理理念更加人性化,更加重视兼顾个人和公共利益的协调。这就为我国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要以人为本,尊重社会经济主体的合法权益;与时俱进,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经济人”假设}把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结合起来,实现双赢或多赢。

二、政府管理中的“经济人”现象

1985年,威廉姆森从交易成本的角度出发提出机会主义行为理论,认为;经济人的自利行为,常常走到机会主义上去,也就是说,经济中的人都自利:他会借助于不正当的手段谋取利益,其动机强烈而复杂;他会随机应变,投机取巧,有目的、有策略地利用信息,按个人目标对信息加以筛选和扭曲。正因为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不可能对复杂和不确定的环境一览无余,不可能获得关于环境现在和将来变化的所有信息,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人就可能利用某种有用的信息条件,如信息不对称环境,向对方说谎和欺骗,或者利用某种有利的谈判地位谋取私利。政府管理中产生了很多“经济人”现象。

1、政府“经济人”与预算最大化

按照西方经济学家的分析,政治不过是经济交易过程的延伸。从本质上说,政治家、官僚或国家代理人同私人经济中的个人一样,也是一种“经济人”。他们同样是个人私利的追求者。政府也是“经济人”,政府行为是按个人或组织成本——收益原则计算,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美国公共选择学派学者戴维,奥斯本等在《改造政府》一书中指出:“官僚和官僚机制感兴趣的是争取更多的经费和更大的权力。”可以说,争取更多的经费和更大的权力,是政府机构的一种本能。公共选择学派学者尼斯坎南论证,议会与官僚机构组成的公共物品生产与供需关系具有双边垄断性质,为官僚实现预算最大化奠定了基石。议会作为民选机构,代表了全体公民支取公共物品的需求,而官僚机构是公共物品的唯一提供者,官僚完全了解真实的生产成本。政治家希望控制官僚,但其能力是有限的,主要是因为政治家与官僚之间的信息是不对称的,政治家通常没有良好的信息来源来检验官僚提供给他们有关服务的成本信息是否真实。也就是说,政府作为“经济人”,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政府预算中,各机构必然会尽最大的努力,去争取更多的经费;而官僚机构的政治家又通常没有良好的信息来源来检验官僚提供给他们的有关服务的成本信息是否真实,于是,只能“依葫芦画瓢”。这样,实现预算最大化成为可能。

为了减少预算体制中存在的人为因素的影响,必然要规范财政预算体制:要求专款专用,从横向上控制政府、防止不当挪用乱花钱。但处理不当,这种体制规定反倒会成为无端耗费政府行政成本的缺口。按照专款专用制度规定,对于那些有盈余的项目,如果当年结束时没有及时结账,不仅账目上节余的钱要充公,而且,下一年度还会因此而减少预算拨给。因此,盈余的项目部门由于担心申请挪用会造成下一年度本项目经费的削减,也不愿意去冒这个风险。于是,会鼓励人们多花钱,尽管项目管理人员知道应该如何省钱,但精明的政府管理人员会把每一个明细分类中的每一分钱都花掉,不管他们是否需要。政府“经济人”特性决定了追求预算最大化是客观存在的。

凯恩斯认为,政府与家庭不同,赤字财政对于家庭来说是愚蠢的,但是,对于政府来说却是聪明的。因为这样做能够增加有效需求,扩大就业,刺激经济增长。政府采取赤字财政政策,可能会有一些负面的作用,但是它能够增加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稳定宏观经济,所以政府应该而且有必要采取赤字财政政策。在政府也是“经济人”。它也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追求预算最大化的冲动下,政府必然选择凯恩斯理论作为其政策选择的依据。

2、政府“经济人”与部门职能交叉

我国原有的政府机构设置是计划经济时代政府职能的产物,主要是按照原苏联的模式。我们的机构要么按部门设置。要么按行业设置,或者按地域设

置,这样就造成了部门林立,职能交叉。具有白利性和理性的“经济人”绝不会轻易放弃拥有的公共权力,而一项职能由多个机构来承担,必然造成政府管理的低效率。目前,公安、交通部门对于道路交通的管理是,交通部门负责公路行业管理,公安部门负责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由于割裂了安全管理和行业管理之间的内在联系,没有实施道路交通管理的统一集中管理,造成公安、交通两个部门在交通安全管理、驾驶员管理、车辆管理及公路路面执法等许多方面存在职责交叉。另外,新闻、出版、文化、广播电视部门对于电影、音像制品、动漫和网络游戏的管理,电力、水利部门对于小水电的管理,工商、税务、市容部门对于市场的管理等,也都存在着职能交叉的问题。政府部门职能交叉、职责不清的后果就是,当有利可图时,行政管理“一哄而上”,政出多门,重复执法屡见不鲜,令管理相对无所适从;当无利可图时,行政管理“踢皮球”,群众投诉的问题解决不了,相互推诿。无人问津。在这里。具有自利性和理性的“经济人”特点得到充分体现。

3、政府“经济人”与利益部门化

按照正常的逻辑,有关部门在出台收费政策时,应当将收费的法律依据、是否符合行政许可、收费的成本测算、成本构成的依据、是否涉嫌垄断或暴利等问题向公众一并公布。可遗憾的是,我们身边的公共收费,有多少能做到这些?往往是有关部门的一个“红头文件”或一纸“通知”就成为公共收费的依据。至于成本构成、成本是否合理等,则很少向社会公布。形成“公共收费”糊涂账的原因,主要是一些权力部门在制定或出台收费政策时很少从公众的角度去考虑。同时,一些部门也不愿意轻易放弃公共收费的决策权。因为公共收费最终的实际利益获得者,大多数为收费部门或收费单位本身。当前现实中所存在的较大的行业利益差距和单位利益差距,或者说行业垄断,在很大程度上根植于这种利益部门化行为。《2005年中国经济普查年鉴》显示:2004年,我国的工商、质监、城管、消防、交通等政府部门年收费达9367.6亿元,加上检察院和法院所收的356亿元,共计高达9723.6亿元。这些收入绝大部分都没有进入财政预算,50%左右没有进入预算外资金的管理。政府也是“经济人”,政府行为是按个人或组织成本——收益原则计算,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利益”使政府不想“廉价”。而不“廉价”的政府可以获得更大的利润和利益。当政府作为一个利益集团而从事利益追求的时候,“特权”将无法约束,而“廉价”与“廉洁”都沦为不可能。

4、政府“经济人”与寻租腐败

什么是寻租?西方经济学者缪勒指出;所谓寻租也就是“较低的贿赂成本获取较高的收益或超额利润。”他在《公共选择》这本书中将寻租分为三类:即通过政府管制的寻租,通过关税和进出口配额的寻租,在政府订货中的寻租。在托里森的定义中,“寻租是为了获得人为的收入转移而耗费的稀缺性资源。”这种人为的稀缺一旦产生,寻租活动的非经济性就难以避免。因为寻租作为一种非生产性活动。是对既得利益的重新分割与转移,它游离于生产过程之外,仅仅改变生产要素的产权关系·并不能带来价值增值。而稀缺资源的流向一直是“理性经济人”争夺的目标,政治权力基于有利可图性,成为一种谋取私利的资本。并且有增值效应。但是,寻租是有成本的,在寻租过程中要耗费社会经济资源,潜在的垄断者谋求垄断地位的耗费;政治官员接受或抵制垄断者的耗费;因这寻租导致的第三方的“避租”行为。所以,这种在非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负和博奕只能产生负的外部效应——导致经济资源配置扭曲和社会福利的损失。

租金广泛存在于政府干预中,政府对经济生活介入越多。公共权力的“含金量”就越大。公共选择学派的代表人物布坎南认为寻租活动同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范围和区域有关。“政府的特许、配额、许可证、批准、同意、特许权分配——这些密切相关的词每一个都意味着由政府造成的任意的或人为的稀缺。”“这种稀缺,意味着租金的潜在出现,而后者又意味着寻求租金的活动。”一些单位或个人,为了获得这种稀缺的资源,为了获得超额利润,就会想方设法去争取,这样就可能会产生寻租腐败现象,腐败分子就会为了追求租金随意扩大行政权力,从而必然导致政府成本的增加。

三、控制“经济人”假设边界,提高政府管理水平

斯密“经济人”假设的边界,是指斯密“经济人”假设条件存在的“度”的界限。斯密“经济人”假设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点:第一。“经济人”必然是自利的,且不是孤立的。追逐个人利益的动机(利已心)是“经济人”行为的驱动力,“经济人”不能孤立的生存,只有在经济生活中与他人进行交往,谋求私人利益。第二,“经济人”总是凭借所处的市场环境判断自身利益,努力使用各种手段。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第三,“经济人”唯一目的是追求私人利益,但最终促进社会公共利益。但是,这一过程需要有良好的法制和规则作为保证。第四,“经济人”追逐私利的手段和内容会随着社会发展发生变化,但其自利本性不变。因此,斯密“经济人”假设的边界应为:“经济人”的“自利性”边界应该以不损害他人的利益为限度;“经济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边界应该以不损害公共利益为限度:“经济人”的自利和利益最大化行为应该在法制和规则的约束之下,合乎伦理和遵纪守法。在我国政府管理的理论实践中,不仅要通过“经济人”的经济作用刺激公务员的“利己心”,产生激励作用,而且还要制订和执行有效措施对“经济人”的负面影响进行遏制,保证产生“利他”的行为效果。经济人假设为我国政府管理提供以下思路:

一是加强公务员物质报酬体系建设。政府管理的主体之一是公务人员,通过“经济人”假设边界可以有效理解政府公务人员的行为动机,尊重公务人员对物质利益追求的合理性。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公务人员的物质报酬,尽可能满足公务人员的利己心,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应该建立严格的制度规范,制约公务人员的“经济人”负面行为,保证公务人员能够利己和利他行为合理并存。在认可“经济人”假设边界的前提下,要充分考虑公务人员“经济人”政策的负面作用,严格制定健全的政策规范,依法行政,明确约束公务人员的行为,防止负面行为产生,促进公务人员更好地实现利己和利他行为的高度融合。增加社会公共利益。

二是加快完成《预算法》修改。在《预算法》修改中,应明确人大对财政资金使用的最终控制权,赋予人大代表提出预算修正案的权力,对于教育、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的支出。应该硬性规定其增长速度及其占财政收入比重不低于一定水平,而对于行政支出应限制其比重和增长速度。同时提高预算透明度。对于各部门的详细预算以及预算执行情况、人大代表对公共预算的审查意见、政府审计部门的审计结果等都应该全面向社会公众公开,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社会舆论等的监督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作为“经济人”追求预算最大化的行为,增强预算决策的科学性,切实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优化政府组织结构,理顺职责分工。解决职能交叉,提高行政效率;要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把适宜于行业协会、评估机构、各类事务所等中介组织承担的事务转给中介组织,改变“权力政府”形象,最大限度地减少权力与利益的结合;要完善法律法舰建设,减少公共利益部门化。有数据显示;近20年来,在我国人大通过的法律中,由国务院各相关部门提交的法律提案占总量的75%-85%,因此,必须改变由各部门起草有关法律法规的做法,从而减少公共利益部门化现象的发生。

上一篇:建设单位各部门职责下一篇:资产财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