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文物鉴定机构

2024-09-04

西安文物鉴定机构(通用10篇)

1.西安文物鉴定机构 篇一

文物古玩鉴定

古玩鉴定、古董鉴定、文物鉴定、艺术品鉴定:如果您手中有艺术品却不知真伪及价值如何,我们有权威专家鉴定及科学仪器鉴定,并为您的藏品进行价值评估;

古玩古董艺术品收藏咨询:如果您爱好收藏但没有专业知识,我们可为您进行顾问式指导,以免其他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古玩古董交易艺术品展览:如果您有藏品想出售,我们可以为您进行全方位宣传推广销售,包括展览交易和提供上拍等方式,寻找合适的买家;如果您有购买艺术品的需求,我们也可为您寻找卖家,并为您做专业的参考,直到满足您的需求;

正所谓“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文物古玩鉴定。紫砂壶历来是文人墨客钟爱之物,泡茶不夺茶香气又无熟汤气,壶壁吸附茶气,日久使用后空壶里注入沸水也有茶香。近年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景舟的紫砂壶屡次在拍卖场上突破纪录,在2011年的北京保利秋拍中,由顾景舟所制提璧组壶(共计11件)创造了1782.5万元的高价,而在刚刚结束的北京匡时春拍紫砂专场上,顾景舟制谭海泉刻段泥四方烟灰缸从30万元起拍,最后以130万元落槌,加上佣金成交价为149.5万元,成为史上最贵紫砂烟灰缸。中国嘉德瓷器工艺品部高级业务经理陈林林表示,“紫砂七老”仍具绝对号召力,而入门藏家可多关注具有“文化血统”的“学院派”中青年名家作品。

著名紫砂壶收藏家半隐庐主人(斋号)

读者:

这把紫砂壶是家传的,请专家帮忙鉴定一下它的具体年代和收藏价值。

专家:

从图片上看,这确实是一把民-国时期的旧壶,材质属紫砂无疑。不过造型不像名壶“标准件”。此外,壶身书画的布局失当,不像明清大师作品那么讲究,题的字也有些偏。壶底印章的印纹也不太规矩。总体来说,这是一把普通的民-国实用壶,日常使用没问题,但价格不会很高。入门者收藏紫砂壶,应多看看古代及现当代名家的“真东西”,多研究相关资料和图片,把握大方向。

一般来说,收藏紫砂壶应从泥、形、工、款等四方面入手。市面上许多紫砂壶名为紫砂,实际上用的却是泥料,有鱼目混珠之嫌,收藏者要注意辨认。其次,传统的造型还是“标准器”,例如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曼生十八式”。第三,壶身上最好有雕刻,但并不是谁都可以施展一番,最好是有书画功底的名家所作诗,带点文人气息。壶底的印章也充分体现了制壶者的水平,名家下刀都颇有章法,不会敷衍了事。值得注意的是,上等紫砂壶造型各有千秋,但都注重点线面的协调。壶盖、壶把和壶嘴在俯视之下应成一条直线,好东西都是如此。

顾名思义,“文玩”玩的就是文化,而历代的紫砂壶无论从材质造型还是工艺款识,都与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

在今年的北京匡时春拍上,顾景舟、汪寅仙、周桂珍、何道洪、顾绍培、陈国良、季益顺等当代大师的作品尤为亮眼。

紫砂壶彰显“文人气”

顾景舟《墨绿泥矮八方壶》采用极为稀少的墨色绿泥,当时绿泥极佳。其造型为扁方圆,成型难度极大,壶体上下对称,斜面过渡自然。壶身、流、把、钮搭配恰当,线条利落明快,起承转合交代清楚,显得挺拔精神,沉静而深意隽永。众所周知,顾老以“光货”闻名,此器展示了顾老精湛的光素器技艺,且八面刻字题跋,更显示出顾老对此壶的重视,品相完美无瑕,实为难得,并附有顾老亲手撰写之证书,古董鉴定《文物古玩鉴定》。

汪寅仙《红泥圣桃提梁壶》,壶身整体造型奇巧,各部分处理流畅大气;提梁、盖等处,细部线条对应巧妙。红泥光华温润,壶体动静互现,壶嘴和提梁内部形成的虚空间与实体造型对比强烈,为汪老不可多得的佳作。季益顺的《楚汉风韵提梁壶》融合了汉楚文化玉器造型及马王堆漆器图案的特点,沉稳中透出纤巧,提梁造型不可多见。施小马、徐维明等合作的《东坡大提梁》体型巨大,制作难度高,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专场中的《玉律壶》、《传炉壶》同样是施氏扛鼎之作。

“曼生壶”在紫砂界如雷贯耳

据悉,文人参与紫砂的制作,而且是著名文人深度参与紫砂制作,陈曼生可谓史上第一人。紫砂界如雷贯耳的“曼生壶”指的就是由陈曼生设计、杨鹏年制作的紫砂壶。陈曼生在离宜兴不远处的溧阳当过县令,这期间陈曼生与杨鹏年有过十分密切的合作。这种设计稿最后定型为十八种样式,这就是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曼生十八式”,其中较为明确的记载有“台笠壶”、“合欢壶”、“匏壶”、“井栏壶”、“方山壶”、“石兆壶”等。所谓“十八种样式”只是个约数,根据传世数量来看,曼生壶应该多于十八种。

陈曼生不仅在宣纸上设计了壶样供杨鹏年依样制作,有时还会在制好的壶上亲自刻些诗文。诗文刻好以后他还会将“阿曼陀室”的印章印在壶底正中。制壶者杨鹏年的印章则往往印在把手上或壶盖里。

收藏理念

收藏紫砂壶

应“厚古”不“薄今”

“新入门的藏家,要注意藏品来源,因为市场上什么种类都有。另外在藏品的轮换过程中,要根据自己追求的风格类型进行藏品结构的改善,不能盲目收藏。” 中国嘉德瓷器工艺品部高级业务经理陈林林表示,中国嘉德自2008年春拍进入紫砂拍卖领域,当时的成交额为443万元,而2011年的最高峰时,总成交额达到1.4亿元。

材料并非决定性因素

他认为,紫砂壶有段时间行情上行过快,现在处于调整期:“艺术品有自己的运行规律,3到5年一个波段,比如2003年达到二级市场的高峰,2007年又出现一次高点,2011年也是一次。”这次市场波动的原因是经济环境的变化,这期间买卖双方都需要经历一段“消化期”。“2011年时‘吃撑’了,现在就要‘疗伤’。此外,艺术品市场也具有板块轮动的现象。老紫砂行情稳定,因为好东西可遇不可求,但前期被买家买高了的就出现调整。整体看,紫砂板块还是新货唱主角,主要是因为资源充足。” 他表示,材料并非当代紫砂价格上涨的最重要因素。紫砂壶的价值归根结底还是应从艺术品味和工艺水准来谈,综合考量其工艺、造型及功用价值。

紫砂市场价格分化

而市场上老紫砂价格不断推高,也促使中青年艺人作品更受关注。陈林林分析,近几年紫砂壶虽然大热,但工艺混乱,审美陷入“怪圈”。以前更强调几代人从事紫砂创作的传承意义,而现在,具有原创性、学术性、时代性的作品,市场反应更好。“比如顾景舟和韩美林合作的壶,就比顾景舟传统的壶价格高,而且价差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拉得更大,接近一倍。”值得注意的是,从2010年上半年开始,市场出现分化,具有学院背景的名家作品价格比普通工艺师的高。“藏家看中的正是其‘文化血统’。”还有行家建议,收藏者如果对紫砂有很深刻的了解,那么在能力允许情况下可以买一些老壶;如果自己本身就一知半解,则最好买些新工艺的名家作品。“这样买真、买对,才不会被市场的误区所伤。收藏者应做到‘厚古’不‘薄今’。

2.西安文物鉴定机构 篇二

关键词:书画文物鉴定,新媒体,“微会审”,“微会诊”

一、书画文物鉴定中的现代技术应用之“梦”

长期以来,书画文物鉴定是所有类型的文物鉴定中最难以应用科学技术手段的专业工作领域之一:它无法像骨骼、织物和瓷器鉴定一样,应用核素14C(即碳 - 14)测定或热释光测定来断代;也无法像铜器、漆器、木器类的古物一样,通过对器物的材质进行化学与生物学或工艺技术方面的廛定, 来确定器物的制造者和制造年代。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书画文物的造假中,后人利用前代留存下来的旧纸、旧绢、旧绫、旧墨等媒材,来描摹、仿作前人作品,制造古代名家书画赝品的情况,颇不少见。因此,单纯的媒材质地方面的鉴定, 无法准确判断书画作品的真伪与年代。书画鉴定人员向来主要依靠目测鉴定,即根据书画作品所显示出来的作者所用技法之特点和整体上的气韵精神,来判断其真伪与年代。鉴定人员通过长期研究书画艺术家各个生活时期的真迹,把握他们的各自特点、各时段风格变化,特别是用笔、用墨、钤印的习惯,以这方面的记忆来判断目前的书画之真伪、作者与年代等。

但是,像所有的知识领域一样,书画文物鉴定也是术业各有专攻的,它所涉及的作者、专业群体、作品、藏家众多,其所处地域、时代、环境等条件又十分复杂,不可能有一个鉴定专业人员能穷尽各个门类书画文物的鉴藏知识,也不可能熟悉各个时期所有画家的书画作品。同时,所谓的用笔、用墨习惯,很难用科学定量的标准来衡量,而所谓感觉和悟性,更是只可用语言来描述而无法用一个统一的尺度来量化。有时候,面对可能有重大历史文化意义和艺术价值的书画文物, 文物部门会召集来自不同地方和部门的书画鉴定专家,对它进行“会审”或“会诊”,但在具体的书画文物鉴定中,不可能对每一件存有疑问的文物,都召集和进行这样的会议。因此, 在许多情况下,对某件特定的书画文物,一般仅能由所在城市的某一两位具有国家文物责任鉴定员资格的书画鉴定专业人员,在细致观察之后发表意见,就判断了它的真伪或年代。这样一来,由于特定专业人员的知识与经验的局限,看走了眼,判断失误的情况,便可能每每发生。

已故中国著名书法家、书画鉴定大师启功先生生前就察觉了传统书画鉴定方式的这一缺陷。他指出,人人均有其局限,受学术水平、思想方法、主观偏好、外界影响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鉴定家不可能全懂,其意见也不可能总是正确。启功先生还曾经提出应尊重科学技术的发展,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以弥补人工目测鉴定之不足的设想。可以说,启功先生的这一提法,表达了广大专业人员多年来拥有的,希望能在书画鉴定工作中实现现代科技手段应用的梦想。

迄今为止,书画鉴定还无法纯粹依靠技术手段来解决问题,但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社会化媒体的普及应用,已给书画鉴定专业人员创造了一种外部条件,让他们能够随时随地地将某件书画文物的视觉图像传送给国内外各地的同行专家,让他们一起来“奇图共鉴赏,疑义相与析”,这使书画鉴定活动突破了传统上只能由本地书画文物专业人员来进行的局限。这样的变化,对于快捷地调集全国各地各部门书画文物鉴定专业人员的智力资源开展书画鉴定工作,提高书画文物鉴定的准确率,是很有意义的。

二、微信等社会化媒体在书画文物鉴定中的应用及其注 意事项

近几年来,对于需要进行鉴定的每一件书画文物,笔者都要用相机或者手机将它们拍摄下来。拍摄留存的内容,既包括它的整体图像,也包括对于鉴定识别有较大意义的局部,如印章、款识等部分。对此,所涉文物存藏单位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有时会感到不理解。由于这会使将书画作品从藏存的室、橱、柜、箱中拿出来展示的时间变长,他们每每还可能感到不耐烦。其实,对于一个负责任的文物鉴定专业工作者来说,这一道工序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必须的。从历时性角度看,对一件文物的准确鉴定,慎重的做法,不应当是在短时间观察后就匆匆下结论,而应当是留下清晰的图像,留存身边,细细研读,反复揣摩,再作判断,或修改原来的判断;而在共时性角度看,对于一件文物有疑问,或即使已经有了初步的结论,但如果还没有十足的把握之时,及时将它的照片发送给全国各地文物鉴定机构的书画鉴定专家,请他们共同来进行数字化环境中的书画文物“会审”和“会诊”,这对于提高书画文物鉴定的水准,无疑是有用之举。

随着新的数字媒体技术在我们社会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已经有越来越丰富的渠道供书画文物鉴定工作者越来越方便地进行鉴定,及进行关涉文物图像信息的传递与分享。在现有的社会化数字媒体中,我认为最便捷、低廉和准入技术门槛最低的,是微信。原因有三:1.微信所具有的图文并存,表达字数不受限制,甚至如果来不及写下文字还可以用口语语音进行表达的特点,使它成为书画鉴定工作者向专业同行们反映和说明特定书画文物形象、品相和相关数据的极方便的媒介。2.它的只有准入朋友圈内的用户才能看到信息的特点,又宜于适度保密,使一些需要限定知晓者范围的书画信息不致被鉴定圈子以外的有心人士看到。3.在微信上设立有特定知识专长的若干鉴定专业人员参与的讨论群组,利用微信可提供异地异步即时通信的技术特点,对于某一特定书画文物进行鉴定方面的分析讨论,可以消除空间界限,利用各人的零碎时间,是一种新的有效地开展对于书画文物进行真伪与年代鉴定的数字“微会审”或“微会诊”形式。除了微信之外,微博也可用于推进书画鉴定工作:微博平台上,面对一些可公开讨论的书画鉴定问题设立话题,发动鉴定界的同行广泛发表意见,也有利于提高鉴定专业工作的准确性与同行群体的整体专业水平。

书画文物主要以视觉形象呈现作为鉴定的根据,这使书画文物的鉴定通过数字媒体进行视觉形象信息的分享与分析,进行鉴定上的“微会审”或“微会诊”,会议会析,成为可能。新媒体环境中书画文物视觉形象信息的准确传递对鉴定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在可能的情况下,要尽量向同行专家提供高保真度的书画文物影像,尽量使通过微信等方式参与远程会审的专家们获得的信息接近于亲临现场观察所得。在这一方面,以下四点是必须注意的:

1.尽量获取高清晰图像数据。

2.注意图像数据几何畸变的控制与校正。

3.严格做好图像色彩和灰度值的控制与校正。

4.不仅要有作品的整体的影像,而且必要的局部影像,例如画作上画家的印章、题款等处的图像,也应当清晰地显示给远方的书画鉴定专家。[1]

只有在以上这四个方面进行严格的控制,才能有效地保证远端专家对所涉书画文物进行真伪与年代等方面情况作出辨析的准确率。

还要注意的是,数字环境中通过照片来进行的书画文物鉴定“微会审”,它的主要功能是排除性的。也就是说,断假必假,断真则未必真。即,在这种仅见照片未见原物的条件下, 参与网上讨论的专家们都认为是假的,即与已经验证确认是真迹的书画不相吻合的,必然是假的;但是,假如相反,参与网上讨论的专家都认为真的,则不能保证其真。例如,用“双钩填墨法”复制的名家法帖,在网络上通过照片进行鉴定,就不容易分辨出来。

双钩填墨运用到书法作品的传播,在中国历史上可谓源远流长。流传至今的“兰亭文集序”所有版本,包括最为有名的“神龙本”、“定武本”等,绝大部分出源于双钩填墨。其方法是,将原作向光放置,如贴在窗户上,然后用很薄的油纸(不透墨,防止污损原作)覆盖在原作上将其摹下来,然后再以油纸作为中介,转到普通的纸上。双钩填墨是在照相排版印刷技术发明之前,古人为了保存书法的原迹,采用“摹”的方法而制作的“副本”和“复本”。这种双钩填墨之法,从六朝到隋唐的一段时期内,由于东汉蔡伦发明人造植物纤维纸之后,纸张的应用日益普遍,而日益普及。用这种方法复制出来的法帖,最为接近真迹,保持原本的笔墨情趣和神态风韵。可以说,双钩填墨本,除了其将原帖的形象流布传播开来的意义之外,它同时也具有工艺上的鉴赏之价值,故历代评书者皆称这些摹本为“下真迹一等”。但是,它们毕竟不是真迹,这在书画文物鉴定中是要注意的。

三、数字媒介技术书画文物鉴定的“国家工程”及面临的 新挑战

新媒体技术用于书画文物鉴定,还有一项系统工程是可以做的,而且是应当尽快去做的,就是建立国家“存世书画文物数字化工程”。由故宫博物院牵头的“中国古代绘画数字博物馆”就是其中之一。这项拟议中的建设项目,将通过互联网跨越地域的界限,将各地藏有中国古代书画作品的博物馆连起来,采用在物理分隔逻辑统一的技术策略,在确保各博物馆对各自藏品版权控制的前提下,向国际上所有对中国绘画艺术感兴趣的人士展示中国古代绘画,为所有的中国文化研究者提供尽可能全面的高清晰、高保真的中国古代书画影像信息,提供研究信息在线标注等各种数字化的研究工具。项目将根据使用者不同的需求,建立虚拟社区,为普通访问者、学者和资深学术专家等不同身份的访问者提供不同层次的学术资源数据服务。实现向所有用户提供跨地域的各家博物馆中国古代书画藏品目录检索,让他们能有的放矢地找到自己关心的书画作品图像。实现对学者和资深专家提供在影像上直接进行研究成果信息标注的功能,可以将多位学者对同一个画面细节的不同见解并置,提供学术交流探讨的契机。[2]

但是,正如俗话所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数字化媒体技术作为一种高新科技,对于书画鉴定,不仅具有正价值, 也可能被有心人士利用于赝品的制作,带来危险性。或者说, 它可以被用于鉴定防伪,也可以被用仿真作伪———甚至还可以说,数字新媒体技术所带来的高保真性能如若用于作伪, 还能给古代书画的鉴真识伪造成新的挑战,使新仿画作的鉴真识伪工作特别困难。这是需要我们在书画文物鉴定中特别注意的。例如,对于以前的赝品制作者来说,能够把一个名家的印章模仿好,实在太难了,他们的传统做法,一般是运用贴样描摹后,操刀重刻的方法来做。这种人工用刀的刻法,与原作印章总有差距。可现在有了电脑数字技术之后,造假者方便多了。据了解,目前书画作伪中做假印章通用的有两种方法:一是电脑激光刻章;一是电脑照相制版刻章。电脑激光刻章是先将原印谱扫描到电脑上,然后通过电脑处理,将信息传递到激光刻章机上,最后在有机玻璃材料的章坯上刻出原印,简称电脑章。照相制版刻章指的是运用印刷制版的原理, 将原印谱拍照下来,然后通过特殊的化学药剂,在铜板或锌板上腐蚀而成,简称制版章。这两种方式做出的印章比以前的更能以假乱真。但是,“这些印章也有破绽,有些塑料、树脂材质的印章会收缩;而金属材质的印章太死板。再就是这些印章都是模子里出来的,不自然,刀痕没有了,缺乏金石气。仔细体会,能够看出破绽来。”[3]

3.文物鉴定为何失信 篇三

传统鉴定技能当与时俱进

计划经济时代的文物鉴定工作局限于专业部门,藏品来路清楚,鉴定工作主要是针对传统作伪品,这对于一般鉴定师来说轻车熟路,因为传统作伪手法有其固定模式,而传统鉴定技术是在与传统作伪伎俩较量中产生、发展和成熟的。那时的鉴定师少利益诱惑,恪守职业道德。

市场经济刺激了人们参与竞争的积极性,而一些投机者也不失时机地混迹其中,大钻艺术市场尚未成熟的空子,“各大名窑”瓷器源源不断出现,古今中、小名头的书画仿品应有尽有,玉器珍宝鱼目混珠……赝品种类之多,数量之大,伎俩之高明,泛滥程度之深均是空前的。传统鉴定模式应对如今复杂多变的新局面,无疑是回天乏术。

作伪手段运用现代科技,而传统鉴定方法不堪其变。许多鉴定师墨守陈规,或按图索骥,或人云亦云,或从馆藏品中得到的“看家本领”。这是鉴定师失手或“走眼”的根本原因。应该说,传统鉴定技能并没有失去权威性,而是在新形势下有待充实、提高。鉴定行业中趋利性的人为因素,更制约着鉴定行业的发展与提高。

业务素质决定鉴定质量

鉴定者素质直接关系到鉴定质量。在当前鉴定大军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伴随艺术市场应运而生,成分复杂,综合素质差别大。除德高望重的老鉴定家外,文博从业背景进入市场的专家不乏以专业出身自居,不思进取而又好摆架子,时常“走眼”者。自学成才的鉴定师能力不可低估,但其致命缺点是遇假多,见真少,缺乏对真品的理性认识。又因其知识面窄且缺乏系统性,加之平时往往是结合自己经营范围而学习,其鉴定能力和发展空间有限,综合能力也受到制约,故对市场的需求只能应付,而不能应对;也有勤奋好学者钻研理论,但因固有局限,理论与实际往往脱节,往往是以有限的实践经验结合书本,鉴定准确率值得怀疑。

另外一种属于“河里无鱼虾亦贵”者,一些藏友出于对鉴定及鉴定行情的无知,只要谁会吹牛,便认为谁是高手。这样,求鉴者蚀财失宝,还给混乱的鉴定市场雪上加霜。此外,民间有些专靠鉴定骗取钱财的所谓“鉴定专家”,既有不学无术、拉大旗作虎皮的江湖郎中,也有确实有两下子,却不走正道,与一些奸商及不法分子狼狈为奸,专干骗人把戏的职业骗子。这种人虽不多,却是艺术市场和鉴定行业中的害群之马,既扰乱市场,又破坏了鉴定行业的声誉及权威性。

人的因素影响鉴定质量

人的主观因素直接关系鉴定质量。鉴定师在主观活动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渗入多方面因素,如虚荣心往往会使人自以为是,甚至刚愎自用,自卑感又往往使人优柔寡断,不能作出正确决断。还有个人的知识面、情趣、爱好及修养等主观因素。所谓鉴定,除单纯的技能外,还是对一个人综合实力和素质的检验。我们对任何鉴定家都不应求全责备,反之,只能说明自己无知或对鉴定本身抱有神秘认识——仍是无知。

鉴定师的品格影响鉴定质量。不少人仅知鸡毛蒜皮就摆起专家架势,不是绝对肯定便是绝对否定;也有故作深沉者,对一件藏品摆弄半天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或只是一味地“好!不错”,让人一头雾水;有人故意真假颠倒,甚至与买卖中的一方联手设套,使求鉴者蚀财或痛失珍宝。其实,真正成熟的鉴定师处事谨慎,谦逊,鉴定比较客观公正,说话留有余地,正所谓“谨睁眼,慢开口”。

收藏者既不能迷信专家,从而过分依赖专家,也不要一叶障目,全盘否定专家;既要立足自我,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又要虚心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以人之长,补己之短。藏品的所有者先应对自己藏品有个基本了解,再结合他人意见考证。这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本法则,也是对待鉴藏活动的科学态度。一味依赖鉴定专家,藏家实则充当个“保管员”角色。

4.武汉文物鉴定中心 篇四

昨日记者在陈先生家中见到了这幅双马图(如图)。陈先生取出画作时,首先露出的是画作背面顶端左侧写着的几行字:“徐悲鸿双马图……木公题签”。陈先生介绍,“木公”是我省已故著名书画古器鉴定家徐松安先生的号,徐松安在篆刻和书画鉴定上造诣颇深,张大千认其为徒,齐白石称其为弟。这幅徐悲鸿双马图的真伪就是徐松安所鉴定。

陈先生说,他的父亲是我省著名美术史论学者,和徐松安是老同事,也是挚友。上世纪50年代初,父亲去北京出差时,从古玩市场低价购得这幅画,徐松安鉴定认为是徐悲鸿真迹,便留下了他的题签。

打开画作,这幅双马图画风简洁,整幅画规格为630mm×2340mm,上半部分题字“所向无空阔”,下半部分正图为两匹飞驰的骏马,右上角有“悲鸿”自款及“徐”字朱红图章。

陈先生说,父亲买回这幅画后,将画精心装裱,一直珍藏着。父亲去世后,他继承了这幅画,虽然他对书画也有研究,本想把画收藏好,但因经济困难,他犹豫再三,决定卖画维系生活。

如果这幅画是徐悲鸿真迹,价值几何?据业内人士介绍,徐悲鸿画的马在拍卖市场上最少也能拍得200万元人民币,他建议陈先生先找专业机构鉴定画的真伪,鉴定材料《武汉文物鉴定中心》。

随后,记者致电武汉市文物交流中心,他们表示近日将对此画进行鉴定。

上海文物鉴定 上海古玩鉴定、古董鉴定、瓷器鉴定、书画鉴定、玉器鉴定、杂项鉴定、拍卖平台;鉴于国内古玩艺术品市场鉴定领域的现状,我们联合了国内权威、强大的专家团队,运用国内外最先进的鉴定仪器和技术,集专家的经验,科学的物理及化学成分分析等方式为全国藏家的藏品进行鉴定服务,为国内古玩艺术品爱好者提供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服务平台。

藏品鉴定:

1、图片鉴定:藏品名称、藏品的断代、藏品的描述与解说;

2、实物鉴定:藏品名称、藏品的断代、藏品的描述与解说、藏品市场参考价;

书面鉴定:

内容:对藏品出具书面鉴定证书,鉴定证书须对藏品的名称、年代、规格、描述做出详细阐述。证书必须附有该藏品图片,由鉴定家签字并盖有委托鉴定机构公章;

物理检测:

内容:根据藏品所采集的样本,送到北京中博文物鉴定中心、北京收藏家协会做科学化验、分析,断定年代,并出具附有照片及盖有鉴定机构公章的书面检测报告。

(注:* 北京中博文物检测鉴定中心华东区检测报告采集取样点)

○鉴定范围:陶瓷、字画、玉器、铜器、印章、钱币、木器等;

○鉴定时间:每周二到周日;上午9:30-12:00 下午14:00-17:30

○鉴定内容:国家级专家鉴宝,(可开具权威鉴定机构的鉴定证书)

5.武汉文物鉴定中心 篇五

武汉文物鉴定中心

楚天都市报讯 (记者伍迪 实习生兰亭秋)在收藏界,徐悲鸿的画作被认为是造假的“重灾区”。8月11日,武汉市民陈先生(化名)却称他家藏有一幅徐悲鸿的双马图真迹,但因生活拮据,他欲将父亲留下的这幅画出售。

昨日记者在陈先生家中见到了这幅双马图(如图)。陈先生取出画作时,首先露出的是画作背面顶端左侧写着的几行字:“徐悲鸿双马图……木公题签”。陈先生介绍,“木公”是我省已故著名书画古器鉴定家徐松安先生的号,徐松安在篆刻和书画鉴定上造诣颇深,张大千认其为徒,齐白石称其为弟。这幅徐悲鸿双马图的真伪就是徐松安所鉴定。

陈先生说,他的父亲是我省著名美术史论学者,和徐松安是老同事,也是挚友。上世纪50年代初,父亲去北京出差时,从古玩市场低价购得这幅画,徐松安鉴定认为是徐悲鸿真迹,便留下了他的题签。

打开画作,这幅双马图画风简洁,整幅画规格为630mm×2340mm,上半部分题字“所向无空阔”,下半部分正图为两匹飞驰的骏马,右上角有“悲鸿”自款及“徐”字朱红图章。

陈先生说,父亲买回这幅画后,将画精心装裱,一直珍藏着。父亲去世后,他继承了这幅画,虽然他对书画也有研究,本想把画收藏好,但因经济困难,他犹豫再三,决定卖画维系生活。

如果这幅画是徐悲鸿真迹,价值几何?据业内人士介绍,徐悲鸿画的.马在拍卖市场上最少也能拍得200万元人民币,他建议陈先生先找专业机构鉴定画的真伪。

随后,记者致电武汉市文物交流中心,他们表示近日将对此画进行鉴定。

上海文物鉴定 上海古玩鉴定、古董鉴定、瓷器鉴定、书画鉴定、玉器鉴定、杂项鉴定、拍卖平台;鉴于国内古玩艺术品市场鉴定领域的现状,我们联合了国内权威、强大的专家团队,运用国内外最先进的鉴定仪器和技术,集专家的经验,科学的物理及化学成分分析等方式为全国藏家的藏品进行鉴定服务,为国内古玩艺术品爱好者提供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服务平台。

藏品鉴定:

1、图片鉴定:藏品名称、藏品的断代、藏品的描述与解说;

2、实物鉴定:藏品名称、藏品的断代、藏品的描述与解说、藏品市场参考价;

书面鉴定:

内容:对藏品出具书面鉴定证书,鉴定证书须对藏品的名称、年代、规格、描述做出详细阐述。证书必须附有该藏品图片,由鉴定家签字并盖有委托鉴定机构公章;

物理检测:

内容:根据藏品所采集的样本,送到北京中博文物鉴定中心、北京收藏家协会做科学化验、分析,断定年代,并出具附有照片及盖有鉴定机构公章的书面检测报告。

(注:* 北京中博文物检测鉴定中心华东区检测报告采集取样点)

○鉴定范围:陶瓷、字画、玉器、铜器、印章、钱币、木器等;

○鉴定时间:每周二到周日;上午9:30-12:00 下午14:00-17:30

○鉴定内容:国家级专家鉴宝,(可开具权威鉴定机构的鉴定证书)

6.河南省文物鉴定中心 篇六

邱向军 河南省文物交流中心主任、党支部副书记

许天申 河南省文物交流中心党支部书记、副主任

许秋根 河南省文物交流中心副主任

(2)概况

河南省文物交流中心原名为河南省文物商店,1975年10月8日在原开封市文物商店的基础上组建成立,1999年11月更名为河南省文物交流中心,河南省文物鉴定中心。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商业手段,收集流散在社会上的文物使之得到保护,为博物馆(院)和有关科研部门提供藏品和资料。同时,将一般不需要由国家收藏的文物投放市场,满足国内文物爱好者需要,或为国家创造较高的外汇收入。

河南省文物交流中心坐落在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4号,占地面积2604平方米,建筑面积5788平方米,人员编制42人,实有职工65人。现有研究馆员1人、副研究馆员4人、文博馆员22人,大专以上学历者45人,担任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的5人。到目前为止,大多数职工都接受过国家级或省级各种文物鉴定专业培训。中心设办公室、综合业务科、物业保卫部及四个文物经营门市部,鉴定材料《河南省文物鉴定中心》。

(3)内部科室设置及联系方式

办公室: 0371-65930052 0371-65949

532综合业务科: 0371-65936279 0371-6593419

4物业保卫部: 0371-65930143 0371-65935313

第一经营部: 0371-65955347

第二经营部: 0371-65949470

第三经营部: 0371-65950363

第四经营部: 0371-65950370

河南是中国文学的发祥地。中国最早的散文总集《尚书》,是经过东周洛阳的史官整理成书的。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属于今河南省境内的作品有100多篇,占总篇目的三分之一以上。鲁迅说过,在秦代可称之为作家的,仅河南上蔡的李斯一人。汉魏时期,有“汉魏文章半洛阳”之说。洛阳贾谊开骚体赋之先河,张衡《二京赋》则为汉大赋之极品,贾谊、晁错将西汉政论推向巅峰。汉魏时期的“建安七子”中的阮瑀、应玚都是河南人。上海鼎藏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泓宝拍卖有限公司。为弘扬我国的古典艺术文化精髓,展示我华夏民族的精神风貌,上海鼎藏拍卖,特为2011年上海大型春拍,面向全国艺术精品全线征集。

征集范围:

一:瓷器:高古瓷、宋代瓷器、元明清等等瓷器;

二:玉器:高古玉、明清玉、新玉、籽料等;

三:字画:古代字画、近现代字画、古籍善本等;

四:杂件:翡翠、田黄石、鸡血石、古钱币、青铜器、牙雕、印章、木器等精品。

我司愿为广大的藏家提供优质、方便、快捷的展销和竟拍服务。如有意向,可将藏品图片发至公司邮箱中,请注明您的姓名和联系方式,本人在看到图片后,会第一时间和您联系。如是上海本地藏友可直接带实物来我司鉴定上拍,欢迎各位藏家发图片致本人邮箱或来电咨询!

联系人:余欣联系电话:***

7.中国文物鉴定专利现状 篇七

专利信息资源是专利制度的产物,它蕴含着丰富的技术、法律、商业信息,已经成为与生产资料、资本资源、人力资源并列的独特资源。在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如何把专利信息资源中所传达的信息变为推动经济、科技发展的动力,为传统产业的振兴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的路径和手段,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更直接、更深入、更有效的支持,就成为专利信息传播与利用的根本目的。

文物鉴定属于考古领域,是运用科学方法分析辨识文物年代、真伪、质地、用途和价值的工作。本文拟通过对中国文物鉴定专利信息进行检索和分析,了解中国文物鉴定专利申请趋势、申请类型、国省分布、技术构成、申请(专利权)人等现状,为该领域专利信息的有效传播和利用提供参考。

专利申请趋势

图表1显示了文物鉴定领域专利申请量的变化趋势,整体来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5年之前,为文物鉴定领域专利申请的萌芽期,专利申请量低,年均申请量不足10件;第二阶段为2006年至今,为文物鉴定领域专利申请的发展期,专利申请整体逐步上升。从趋势来看,目前文物鉴定领域专利申请处于发展阶段,具备一定的前景。

专利类型

从图表2文物鉴定领域专利类型构成来看,发明专利所占比例最高,为68.1%;其次是实用新型专利,占25.2%;外观专利最少,占6.7%。

发明专利占比高的主要原因是该领域鉴定方法类专利申请量较大,根据《专利法》相关规定,方法类专利只能申请发明专利。

国省分布

从图表3文物鉴定领域国外来华和中国本土专利申请构成来看,中国本土专利申请占主体,申请量占总申请量的94.1%,国外来华申请仅占5.9%。上述情况说明文物鉴定领域国外申请(专利权)人尚未重视中国市场,还未积极有效进行专利布局。

如图表4文物鉴定领域中国主要省市专利申请分布所示,北京、湖南、广东排在前三位,其中排在第一的北京申请量明显高于其他省市。

技术布局

如图表5所示,中国文物鉴定专利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专利公开的技术方案具有通用性,泛指文物的鉴定,为鉴定仪器、鉴定方法等,这类专利占总申请量的26.8%;一类是专利公开的技术方案具有特定性,指明本方案用于特定领域,主要有字画鉴定、艺术品鉴定、古陶瓷鉴定、古玉器鉴定、纺织品文物鉴定、古钱币鉴定、古砖鉴定、出土木料鉴定,这类专利占总申请量的73.2%。

对于第一类通用性专利,鉴定仪器类专利申请侧重光学仪器、光电数码文物显示仪和显微镜(袖珍、便携)方面,如CN00221075.4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收藏用袖珍显微镜,集显微与望远光学技术于一体,可使放大率从20—45倍连续可调,更换不同倍率的物镜盖可使300毫米至4米内的被观察物放大0.5—4倍,更换不同倍率的物镜盖和目镜盖还可使望远倍率达10倍;CN201120028150.5公开了一种光电数码文物显微鉴定仪,包括显微设备和数码摄像机,实现了可拆卸连接,简单方便,节省费用。

鉴定方法方面

CN201110252175.8公开了一种四合一鉴定法,即将目测、比色、微观观测和容重对比四种方法集合为一体的文物鉴定方法,其中容重对比是测量被鉴定物的容重,与对比物的容重相比较,确定被鉴定物的年代。本发明结合文物所固有的物理常数来确定文物的年代与真伪,将传统鉴定方法与比色法、微观法及容重对比相结合,可减少人为因素对文物鉴定的影响,提供了一种标准化、操作性强的文物鉴定方法;CN201010116606.3公开了一种识别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三维数据信息特征识别文物是否为原物的文物识别方法,该方法采用常规的非接触三维显微测量技术,对文物进行非接触测量,采集文物表面的三维数据信息,利用计算机对获取的文物表面的三维数据信息进行特征提取,获得一定高程范围内的三维数据点的投影图片和信息特征,实现计算机对文物三维信息的储存、建档、备案,这样,在文物交流、交换和出展的前后,分两次获得投影图片及其信息特征,进而支持文物是否为原文物的检验鉴定。

对于第二类特定性专利,字画鉴定是其重点关注领域,其次是艺术品鉴定,古陶瓷鉴定、古玉器鉴定、纺织品文物鉴定、古钱币鉴定、古砖鉴定、出土木料鉴定专利申请有所涉及,但申请量少。

字画鉴定方面

CN200610053401.9公开了一种计算机辅助书法作品真伪鉴别的方法,改变书法作品真伪鉴别一直以来由书法家完成、鉴别受限于人脑局限的现状,为书法作品真伪鉴别提供客观的、量化的“可疑证据”,有助于澄清目前真伪作品混杂的书画市场;CN200710143946.3公开了一种能够从整幅书画作品或局部书画作品数字图像中准确地自动提取印章图像全部信息的方法,为实现以印章图像为关键信息的基于内容的中国书画作品图像检索系统奠定了基础,可广泛应用于文物数字化领域;CN201010156849.X公开了一种用于无损字画分析的微等离子体探针质谱成像方法及装置,可在常压下进行,对于样品体积、形状及厚度不会限制,操作时不需要溶剂,避免了样品污染和破坏;CN201310029875.X公开了一种书画鉴定装置,能提取包括书画作品纸张的纹理结构特征和笔墨厚重程度特征在内的图像信息特征,通过这些图像信息特征的比对可以很好地进行书画作品保真和防伪;CN201310120418.1公开了一种书画作品保真鉴定系统,从作品真品中选定鉴定特征所在的鉴定区域并进行拍摄,获取真品影像特征资料,形成信息档案,将待证作品在各所述鉴定区域内的用于鉴定的影像特征与预存的相应作品真品的对应影像特征进行比对分析,并以此作为判断待证作品真伪的依据,该发明将书画作品的繁复的形象特征简化为系统精要的易于判断和表述的影像特征或数据信息,可以简单、快速地进行真伪鉴定。

艺术品鉴定方面

CN200810037395.7公开了一种基于纹理分析的艺术品鉴别方法,通过艺术品本身纹理的唯一性实现了真伪鉴别功能,不需要加入其他额外物质,不会破坏艺术品本身的结构,容易推广、应用;CN201180048384.9公开了一种提供寡核苷酸标记和使用其鉴定物质的方法,使短时间内以高精确性分析痕量的物质成为可能;CN201210378767.9公开了一种为解决艺术品真伪鉴别而设计的认证鉴伪系统,涉及显微数字摄影技术、数字图像识别技术、数字编码技术、数字远程在线认证技术;CN201320070244.8公开了一种艺术品鉴定装置,结构简单,鉴定准确率高,可对艺术品进行无损鉴定。

古陶瓷鉴定方面

CN200410059686.8公开了一种宋代及以后瓷器的热释光断代方法,包括样品制备过程和热释光断代过程,可测定宋代及以后(少于1000年)瓷器的烧制年代,准确性优于常规热释光方法和前剂量热释光方法;CN200710041912.3公开了一种利用瓷器釉面气泡形貌特征鉴定古瓷器窑口和年代的古陶瓷显微科技气泡特征鉴定法;CN201210105856.6公开了一种生物科学技术鉴定古陶瓷的方法,与现有的鉴定方法相比,具有科学性强、实用性强、鉴定结果准确等优点,可在古陶瓷真伪鉴定中推广使用;CN200710195655.9公开了一种古陶瓷羟基鉴定装置,具有激光拉曼光谱仪、电源,可以鉴别出被测古陶瓷的大致年代。

古玉器鉴定方面

CN200610090931.0公开了一种采用计算机图像识别的传世高古玉器真伪鉴别方法,特点是建立出土古玉表层特征显微数码图像数据库和人工制伪玉表层特征显微数码图像数据库,用出土古玉真品特征视频图像与待鉴玉器视频图像进行对比,相同者鉴定为真,否则为伪;CN201210056533.2公开了一种古玉器的科学鉴定方法,利用检测仪器和设备测定古玉器真品及赝品的量化特征信息,分别建立古玉器真品和赝品的量化特征信息数据库,测取被鉴定玉器的量化特征信息,并分别与所述量化特征数据库中的古玉器真品和赝品的量化特征数据信息进行比对,确认其共性和差异点,以得出鉴定结论。

纺织品文物鉴定方面

CN201310209806.7公开了一种-基于氨基酸分析的丝绸文物纤维材质鉴别方法,可以灵敏地检测出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且样品需求量少,不会对文物造成太大的损伤,适用于丝织品文物纤维材质的鉴定。

古钱币鉴定方面

CN200620168706.X公开了一种古钱币光学测视分析仪;古砖鉴定方面,CN200310111368.7公开了一种定量测量古砖腐蚀度的方法;出土木料鉴定方面,CN96119713.7公开了一种评定木料完好度、腐蚀度的方法,而无需复杂的仪器设备。申请(专利权)人

从图表6文物鉴定领域申请(专利权)人构成来看,个人专利申请量所占比例最高,为64.9%;其次是工矿企业,为18.9%;大专院校排名第三,为13.5%;科研单位专利申请量所占比例最少,仅为2.7%。

个人专利申请量大,一方面说明该领域技术门槛较低,较容易进入;另一方面也说明该领域专利转化、运营前景不容乐观。

通过图表7文物鉴定领域申请量排名前五申请人比较可以发现,该领域申请集中度低,排名第一的申请(专利权)人申请/专利量仅为6件;从技术布局来看,除了孙欣在文物鉴定仪器领域外,其余都分布在字画鉴定领域。

8.西安文物鉴定机构 篇八

怎样鉴定文物的真伪

定义:文物是文化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珍贵历史遗存物。它从不同的领域和侧面反映出历史上人们改造世界的状况,是研究人类社会历史的实物资料。

特性:文物是历史长河中同类物品的幸存者。只有文物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给历史以质感,并成为历史形象的载体,这一点,是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的,因此,它是不能再生产的物品。文物所具有的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公证作用,构成了文物特性的表现形式。

类别:凡是文物都是历史遗存物。由于政治上的需要,又将1840年鸦片战争后的旧民主主义革命、1919年五四运动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文物,特定为“革命文物”。因此,我国在习惯上将文物分为历史文物与革命文物两大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法》的规定,文物可分文物保护单位和庋藏文物两大体系。根据文物价值的大小,又有等级之分。我国现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为国家级、省(市、自治区)级和县级三级。庋藏的文物一般分三级,一级藏品为特藏,二、三级藏品为次于一级藏品的基本藏品。在这些不同级别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藏品外,还有其它的古迹、文化遗存,以及散存文物。对它们亦应从文物保护的角度予以正确对待。

在人类历史上,人们出于各种目的,对文物制作了大量复制品或伪品,在我们所遇到的“文物”中,往往真真假假,鱼龙混杂。还有一些文物,在物换星移的漫长岁月中,其本来面目被掩盖了,人们对它难以正确地认识,因此,在使用文物之前,最首要的任务就是鉴定。

文物为什么可以鉴定呢?因为世界是可知的。物质世界的一切,从微观世界到宏观世界,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之中。任何一件文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都不能离开时间形式而存在,它在历史的进程中,总是按着自己所固有的发展顺序,持续地变化着,正是这样,文物作为物质运动的结果,才成为历史见证的。如果超时间、超空间地再造一件与某文物完全相同的物品,是根本不呵能的。正如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一样。因此,文物是不能复制的。今天惯说的“复制”,只是摹制或仿制,它是通过对人的感官产生相似感觉,而达到特定目的的。从理论上讲,任何伪品、“复制品”都是可以鉴别的。

文物鉴定学是历史科学的一个分支。历史科学所具有的一般原理,都原则地适用于文物

鉴定学。同时,文物鉴定学有它自身特定的研究对象,那就是古人和今人鉴定文物的实践,包括其鉴定理论、知识和方法。文物鉴定学在文化领域中,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应用学科。

文物鉴定的基本方法是分类、比较和辨识。

分类:把混合相间的各种文物分为互相排斥、互不相容的不同类群,找出文物之间的异、同点,达到认识和掌握的目的。

比较:根据已知的标准物,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文物加以对照,从而确定与标准物的异同,进而对鉴定对象的各个方面的内部矛盾和联系,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比较,以作出定性判断。

辨识: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用调查、考证和科学检验等不同方法,按鉴定对象及其同类品的规律,考察文物的本质,通过理论思维、概括和抽象的作用,达到明辨和认识的目的。

9.南艺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 篇九

从修复摔破的普通瓷碗开始

“灵巧的双手触摸尘封已久的文物,直到它们焕发出新生命,并完成了一场与古人的独特对话”。这样诗意的表达大多会出现在《我在故宫修文物》等纪录片的解说词里。但南艺文物修复专业的学生们最基础的学习其实并没有纪录片里的“诗情画意”,买来一个普通瓷碗,啪一下摔碎,再一点点拼接起来,修复成最初的模样,这便是专业的学生们最初开始学修复时的众多“功课”之一。而且,修好之后再扔到地上,再次修复碎片的难度又比之前增加了一倍多。“需要反复修上好几次,越到后面越难,但其实这只是最基础的陶瓷修复工作,比这复杂的还有很多。听学姐们说,她们还要修复元青花,想想就兴奋。”一位学生这样描述自己和瓷碗修复较劲的过程。

文物修复专业学生的日常肯定要和诸多的“破碎”挂钩,就连去书摊上买书,他们都是挑着旧的淘。“越破越开心,从学校后街买回来,自己动手修的像新书一般,多有成就感!”接受记者采访时,不少学生的语气里都带着自豪。

文物修复是个安静的体力活儿,需要的不仅是耐心,还有大量的时间投入。花上大半年修复一幅破碎的对联对于南艺文物修复专业的高年级学生来说是常有的事。但人文学院院长董峰告诉记者,专业里的40多个学生个个都“坐的住”,“学生们觉得‘有事做’,而且是很有挑战性的修复项目,因此他们都投入了极大的兴趣。”

绘画书法等基础样样都要学

穿着工作服拿着小刷子,一点一点地刷掉古物上的灰尘。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给观众展现的文物修复工作者的工作场景里,这样的画面最为常见。但就是普通的“清理灰尘”,其实都有讲究。

“学生们必须充分了解这件文物,才能恰到好处地对它进行修复。因此掌握一定的艺术理论基础是非常重要的。”董峰举了个具体的例子,“比如学生学古籍修复之前,必须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作支撑,对于要修复的古籍要做到心中有数。修复者本身就像个‘活字典’、真专家,对每本古籍使用的纸张也要很精通,知道来自什么朝代,纸张脆化、絮化了要怎么去处理。”

因此,南艺文物修复专业的学生们在入学考试的专业加试中,必须要通过最基础的文博理论考核。正式入学后,还要学习绘画、书法、艺术理论等诸多课程。打下扎实的艺术理论基础后,才能“底气十足”地动手开始学修复。

据悉,南艺文物修复专业成立于,分为陶瓷修复、古籍修复和书画修复三个方向,各有魅力。本科毕业的学生目前就业行情很好。每届都有学生被省级博物馆、图书馆要走。还有好多学生到基层文物部门、古籍部门就业。“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生更愿意学习一门实用性的技术,掌握立足社会的一技之长。”董峰说。

每年报名超3000,只有40多人被录取

每年,全国各地报考南艺文物修复专业的学生远远超过3000人,但最终能够被录取的,只有40余人。

正是十八九岁需要消耗精力的年龄,为什么心甘情愿地选择做“时间的匠人”?这可是对文物修复专业的误解。专业老师告诉记者,学生们在给文物进行修复时,完全可以开动脑筋,给文物注入“现代元素”。“比如一幅古画的重新装裱,怎样装裱才能更加好看,学生就可以借助自己的艺术灵感,给古画赋予年轻的‘生命力’。”

好多学生对南京艺术学院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很感兴趣,想知道文物鉴定与修复考试都考什么?

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考试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就是写一篇1200字的文章,类似于高考你们写的作文。只不过是话题是换成了艺术类的,比如的考试题目是“美术作品可以分为具象美术、意象美术、抽象美术三大类,请从它们的艺术特点、表现形式、表达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谈谈对它们的理解”,然后根据这个题目自己拟定标题,表达出观点。

按照往年的考试题目进行分析,学生要准备中外美术史、建筑史、民间美术、设计、雕塑等方面的知识,因为每年考的知识点不一样,这些知识点都可能涉及到,如果你没有涉及到,考试可能就会有比较大的难度。

最近几年随着这个专业的热门,考生人数越来越多,录取难度也越来越大。如果学生真喜欢文物鉴定与修复这个专业,可以报个考前集训班,有针对的进行学习,会容易的多。

10.中国文物鉴定市场现状浅析 篇十

【关键词】文物鉴定 法律法规 职业道德

一、文物市场及其鉴定机构

在众多的文物鉴定机构中,国属文物鉴定部门为主体,但也有不少民间团体或个体从事着文物真伪及其经济价值的鉴定,有合法的,也有非法的。

(一)国家设立的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或所属机构

现约有五六个鉴定站在承担国家进出境文物鉴定任务的同时,也开展面向社会公众的文物鉴定服务。它们鉴定文物的程序非常严格,一般要求送鉴人提供真实姓名及有效身份证明,而且只鉴定时代、真伪和历史艺术价值,不评定经济价值,对于开具鉴定证书也十分谨慎,一般不对私人出具书面鉴定文件。

(二)国有博物馆、文物商店和文物拍卖企业

许多博物馆都在每年“国际博物馆日”、《文物法》宣传周等节庆活动期间举办面向公众的免费鉴定咨询活动,应者众多。但仅有极少的博物馆或所属机构常年对外开展有偿鉴定服务。首都博物馆控股的北京中润文物鉴定中心可算是博物馆从事商业鉴定服务的先例。文物商店和经营文物拍卖企业作为《文物保护法》规定的文物流通经营的主体,在满足自身业务的鉴定需要外,也在一定范围内面向社会开展鉴定服务。

(三)部分民营博物馆、美术馆和文物鉴定中介机构

在从事其主管业务的同时,有的也对外开展文物鉴定服务。近期的调查显示,目前全国从事社会文物鉴定的民营中介机构已逾百家。多数未经文物行政部门批准及工商部门登记,其中开展鉴定业务的有41家,进行科技检测的约有10家,明确表示出具鉴定证书的有45家左右。

(四)个体鉴定人员

个体文物鉴定人员的情况较为复杂,专业水平更是参差不齐。有些人本身正在文博单位任职,甚至还担任着国家和地方各级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的职务,却通过出具鉴定证书或题写题跋等方式提供个人的鉴定服务。有的古玩经销商也在其出售的商品上提供盖有本店签章的文物保真证书。此外,在这些具有公开性质的鉴定机构之外,还存在着一个特殊群体即文物鉴定“中间人”。据说通过此类渠道鉴定的文物比通过公开渠道鉴定的数量多,鉴定费用也略高。

二、市场混乱及其形成原因

中国文物鉴定行业已经形成了以国有的文物出境鉴定站、民营的鉴定中介机构以及“文物鉴定专家”为主体,其他鉴定渠道为补充的格局。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格局还存在许多问题和弊端。部分鉴定中介机构既不具备必要条件又未经过任何合法注册审批,却号称拥有国家和省级“资质”的鉴定专家,公然地开展鉴定业务,这样不仅干扰了我国文物鉴定市场的有序发展,而且使得拥有最大资源(研究人员、标准器物、检测仪器)的国有博物馆、鉴定站没能成为民间收藏文物鉴定服务的主要力量,造成了大量国有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另外,在有偿鉴定的冲击下,部分专家的道德观已然迷失。一些文物鉴定专家站在商业交易的角度上,进行着权钱交易,在金钱面前,有些人把职业操守、人格道德全部抛之脑后,只要有钱可收,即使鉴假为真、上台为赝品做秀,人格降低了也在所不惜!因此在文物鉴定中常常引发许多难断“真伪”的争议和纠纷。

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文物鉴定缺乏一个完善的管理法规。具体说,首先是鉴定无“门槛”。进行文物鉴定如同医生诊病,需要有相当广博精深的专业功底和对各类赝品的明察秋毫,更需要科学严肃的态度,现在任何人对任何类别文物都可挂牌行“鉴”的做法,实在令人担忧;其次是鉴定无“规范”。主要是鉴定程序的混乱,许多机构在实施鉴定时,没有任何对专家人数、鉴定方法和出现争议时解决机制的规定,专家个人的鉴定更是如此。此外,在鉴定中,不少机构和专家给收藏者开具的《鉴定证书》,用语含糊,模棱两可,有的还指鹿为马(不排除故意的可能),有的连证书本身也是赝品。如此行鉴给送鉴人带来的损失,鉴定者却不承担法律上的任何责任。而以个人身份提供鉴定服务的专家,因其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也很难承担相应的民事行为责任。

三、完善系列法规加强管理

(一)完善系列法规

中国民间文物鉴定市场鉴定体系混乱,公认权威的专家职业道德迷失,没有诚信,应该引起文物界的高度重视。文物行政管理部门责无旁贷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尽快制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法规和管理办法,以规范文物鉴定市场。我国许多行业在规范行业管理和对人才进行评价时,按照有利于经济发展、社会公认和事关公共利益的原则,在涉及国家和人民财产安全的领域,实行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制度。文物鉴定事关国家、人民财产安全和切身利益,也应当纳入国家职业资格制度,通过考试和注册,使具有职业道德和真才实学的人员取得执业资格,并以拥有一定数量的取得鉴定执业资格的专业人员作为设立经营性文物鉴定机构必需的前置条件。同时规定文物鉴定人员承办业务,应当由鉴定机构统一接受委托,与委托人签订书面合同。只有在具备资质的鉴定机构中由具有执业资格的文物鉴定人员出具的合乎规范的鉴定结论,才是受法律保护的鉴定结果。文物鉴定人员违法执业或者因过错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应当由其所在的文物鉴定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二)加强管理

上一篇:机关股级干部效能考评实施方案下一篇:2007年市纪委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