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的前景分析

2024-08-10

互联网金融的前景分析(精选10篇)

1.互联网金融的前景分析 篇一

金融专业考研前景分析

近期,我国金融行业好不热闹,先是高层放风金融行业要“打老虎”,接着是黄金价格暴跌,中国大妈抄底黄金,然后就是银行之间拆借资金利率暴涨,A股暴跌,跌回“1”时代。种种迹象表明,我国的金融行业将要迎来一轮新的变革,励志报考金融专业研究生的同学们是否做好了相关的准备,学一手金融好本领,在未来的国家金融改革中大显身手一番。下面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下金融专业报考相关情况。

金融是指以银行为中心的各种形式的信用活动,以及在信用基础上组织起来的货币资金的融通。金融学专业主要研究现代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以及整个金融经济的运动规律。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关于银行与证券保险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理论与实务,关于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的理论与实务,关于金融宏观调控及整个金融经济的理论与实务,以及关于金融管理特别是金融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务。

金融学专业近年来一直是考生报考的热门专业,金融学专业毕业生职业发展前景好、收入高,是吸引众多考生报考的重要原因。该专业也被人们戏称为最有“钱”途的专业。在薪酬最高的.专业排名中,金融毫无疑问位居榜首。不管是在哪个口径统计出来的薪酬数据中,金融行业都位居前列。随着中国经济的逐步转型,资本的力量会在今后越来越凸现出来。而长袖善舞的金融业人士,无疑会成为人人羡慕的高薪阶层。

金融专业就业去向:

商业性质的银行,其中包括中国工商、建设、农业银行等四大行和招商等股份制商行、城市商业银行、外资银行驻国内分支机构;

2、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如中国人寿、平安、太平洋保险等;

3、中央人民银行、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4、金融控股集团、四大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担保公司;

5、证券公司,含基金管理公司;上交所、深交所、期交所;

6、信托投资公司,金融投资控股公司,投资咨询顾问公司.大型企业财务公司;

7、国家公务员系列的政府行政机构,如财政、审计、海关部门等;

8、社保基金管理中心或社保局;

9、一些政策性银行,比如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

10、上市(或欲上市)股份公司证券部、财务部等;

11、高等院校金融财政专业教师,研究机构研究人员,出版传播机构等。

综上所述,虽然近期中国的金融行业出现小幅震荡,但从长远来看,金融专业是很有前期的专业,选择了金融专业,就迈入了金领阶层的大门,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详细了解相关专业院校信息后报考。目前金融专业的相关研究生竞争都比较激烈,希望具有一定实力的同学报考金融专业,不然可能会成为炮灰。

2.互联网金融的前景分析 篇二

一、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现状

(一) 互联网金融用户持续增长

中小型的投资散户是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面对一些收益较高, 对资金要求也较高的金融产品是, 大部分的中小型投资者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过随着第三方支付公司、P2P贷款公司在互联网平台的崛起, 银行只能开发和完善互联网金融领域, 以此来应对这些第三方支付平台所带来的危机。

(二) 互联网金融业务品种不断完善

银行业凭借自身优势, 迅速占领巩固电子商务市场, 比如某国有大行, 在电子商务平台上同时拥有“两座大山”:“善融商务个人平台”和“善融商务企业平台”。银行创建的大型商务平台不仅有利于拓展银行自身业务, 更有利于银行去深入了解大部分客户的需求, 掌握客户的第一手资料, 从而不断完善银行在互联网金融这块的全面建设, 在市场上占据有利地形。其他中小型银行也在积极开发和开拓互联网金融平台。一些小微企业互联网金融交易平台被创立, 贷款申请在网路提交之后, 提供一份本公司相关的财务数据, 银行根据这些材料进行分析, 通过线上和线下操作, 企业可能获得无抵押、无担保的贷款融资。

(三) 交易成本的降低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逐步发展, 传统金融机构对客户的吸引力越来越小, 反之越来越多的客户更倾向于选择网上银行, 因为网上银行交易不需要面对面, 更加省去了取号排队等待的时间。在这样的交易模式之下, 金融机构所需要的不再是更多的的柜台人员, 而是一套成熟的、使用方便快捷的程序系统和软件设施, 这样不仅提高了银行的服务质量, 还大大降低了银行的交易成本, 满足了客户的金融交易需求。

二、我国互联金融发展的前景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飞速进步, 金融行业已经正式开启了全新的互联网金融时代。互联网金融已经悄无声息地进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 由于网络金融所具有的高效、便捷、精确等特点, 整个金融系统都处于快速运行的状态, 当然与此同时,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除了括技术层面的落后, 监管层面也存在着重大问题。

(一) 互联网金融的应用技术规范化、标准化

目前大部分的金融业务都是通过互联网来完成操作, 包括是网上银行、第三方支付、以及网上金融交易等业务。互联网金融在整个社会普及的同时, 技术层面所暴露出来的关于泄露客户隐私的安全隐患问题在持续上升, 并且整个互联网金融体系在安全技术的应用方面缺乏统一的标准。金融系统平台的开发和利用过程太过仓促, 缺乏足够的测试时间, 系统的不完善经常产生客户隐私泄露的安全问题。因此在技术上需要进行规范化、标准化, 制定网络金融统一的安全标准。

(二) 网络金融技术人才的缺乏

21世纪, 人才依然是不可缺的宝贵劳动力, 随着互联网金融业务持续发展, 众多业务已经处于从人工服务快速向电子服务转型的阶段, 需要更多的技术型人员对客户进行指导, 在网络金融业务中, 就更需要同时具备金融与互联网知识的人才。一些网络系统方面的问题, 不仅涉及到金融领域, 对互联网操作这一块更是有高要求。

对于目前我国传统的金融界的工作人员来说, 全面提高互联网操作水平是势在必行的。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进一步落实金融机构人员的再教育培训, 建设一支适应互联网时代发展的、具备高素质的互联网金融团队是势在必行的, 除此之外, 对于科研力度的加大也是不容忽视的, 要多引进科技型复合人才。

二要加强互联网金融知识的传播。未来的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知识依然是根本生产力, 因此金融机构应根据金融网络化的发展需要建立知识储备库, 并且不断进行更新, 以此来跟上整个金融界的迅猛发展。

(三) 互联网金融安全问题亟待解决

金融机构泄露信息事件的不断重演, 很大程度上表明这不再是一个能够忽视的问题, 而是一个需要各方面都重视起来的问题。当互联网金融机构拥有足够多的网路用户, 或者机构整个资金规模已经达到一定的级别, 一旦出现问题, 即使是市场出清也不能去解决这样大规模的问题。另一方面, 我国的互联网金融体系还处于快速发展膨胀阶段, 各种网络金融工具良莠不齐, 市场监管体制还未成熟, 监管力度也跟不上, 整个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依然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形势之中, 在这种局面下, 加强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显得尤为重要。互联网金融监管分两方面, 一方面, 是金融;另一方面就是互联网。首先, 金融机构应该加强自律, 严格遵守法律法规, 坚持职业操守, 严守客户的个人信息, 其次, 互联网金融系统也要不定期进行维护和排查, 及时发现安全漏洞, 确保在技术层面不出现问题, 加强客户隐私的安全保护。当然, 政府方面也应采取适当措施, 向普通群众科普关于网络安全方面包括保密安全等各种知识, 帮助互联网金融全体使用者树立风险观念和安全意识。

(四) 互联网金融业务竞争更趋激烈

目前, 在互联网金融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网上业务被研发, 其中技术比较成熟的有网上银行支付、网上融资业务等等。比如网银服务, 很大程度上减轻了银行柜面的压力, 由于互联网金融打破了地域局限性, 所以越来越多的客户选择网上交易。另一方面, 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和互联网技术的推广, 互联网金融的局面也将变得更为扑朔迷离。面对如此庞大的客户群, 各机构, 各平台都在不断研发更多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以此争取在这个发展前景良好的产业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 客户的消费习惯和模式发生了极大改变, 互联网金融的目标客户群日益壮大, 目前互联网金融形成了多平台, 多市场的多足鼎立的局面。

3.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及前景 篇三

互联网金融,是新近发展起来的,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等一系列现代信息科技技术实现资金融通的一种新兴的金融模式。

李博、董亮将互联网金融从服务的形式上分为三种模式,即传统金融服务的互联网延伸、金融的互联网居间服务和互联网金融服务。他们所指的金融服务的互联网延伸主要是借助互联网本身的便利快捷和传播广度实现传统金融机构在互联网上的服务延伸,如我们现在经常接触到的电子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金融的互联网居间服务则包括第三方支付平台、P2P信贷、众筹网络等信贷服务平台,而互联网金融服务则包括网络小额贷款公司、网络基金、网络保险等平台。

分类的方法有很多,笔者这里侧重强调互联网金融的实现形式,将互联网分为这样四种形式:像阿里这样的小额贷款机构、支付宝这样的第三方支付、余额宝这样的基于支付账户的标准化金融产品销售以及P2P平台。

商业银行的传统零售业务侧重于消费者金融,如信用卡、个人理财等业务。但传统零售业务一般不是银行业务的重心,其重心大多放在非零售业务,如吸纳存款和发放贷款上。在放贷方面,银行偏爱大客户或者集团客户,大客户单次借款额度高,可以有效摊低各项服务费用和风控成本,因此银行对大客户格外重视,相对而言,对小微客户投入的精力较少。银行重点服务的大客户对应帕累托所述80/20法则中的属于“头部”的20%部分,这20%的相对优质客户占有80%的金融需求量和较高的信誉度,而剩下的小微客户属于80/20里80%的“长尾”,对应着较多的客户数量、较少的单位客户资金需求量。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利基市场。科特勒曾定义利基市场为“一个很小并且它的需要没有被服务好”的市场。而互联网企业天生有着敏锐的嗅觉和试图联通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的基因。物理世界里,受到物理因素的限制,客户可能在商店货架上找不到想要的商品,而互联网则是一个长尾集合器,由于展示商品的信息成本较低,它把货架的功能优化到极致,除了展示商品,更重要的在于展示商品目录,消除了中心—边缘的陈列结构,总体而言,从此无所谓黄金货架与非黄金货架。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企业凭借对市场的高度敏感性,利用自身长尾集合器的优势,进军金融行业,试图分享80%的长尾市场,着实在情理之中。互联网企业自身低边际成本的特性同时又极为重视用户体验的理念以及庞大的用户基础都是它进军金融业的有利条件。互联网企业进化出小额贷款机构的角色正好适应了小微企业贷款需求额度小、频率高、季节性及时效性强、用款急的特点,而这些需求特点长期以来与大型的银行复杂的资金链条、严格的信贷审批程序和较差的灵活性难以匹配。

以阿里小贷为代表的小额贷款机构可以说是目前较为成功的互联网金融案例,截至2013年1月,2010年6月成立的阿里小贷已累计为13万小微企业、个人创业者提供融资服务规模近300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72%,贷款是无担保、无抵押、纯信用的小贷模式。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非中国特色,这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中小企业财务信息不透明,信用状况难以准确评估,与资金供给者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另外,中小企业经营环境风险偏高并且难以提供资质较优的贷款抵押品,企业本身由于其实际能力决定其具有较高的信用风险,正规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如受到严格管制则可能难以覆盖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对正规金融机构会造成规模不经济,因此中小企业贷款难也属情理之中。

与阿里小贷的“贷”相对应的是最近受热捧的余额宝的“存”。余额宝在2013年6月13日正式上线,仅到6月末,余额宝累计用户数已经达到251.56万,累计转入资金规模66.01亿元。截至2013年12月31日,余额宝的客户数已经达到4303万人,规模1853亿元,余额宝自成立以来已经累计给用户带来17.9亿元的收益,自上线以来,日每万份收益一直保持在1.15元以上,在所有货币基金中万份收益最为稳定,自成立以来的总收益水平稳居同类货币基金的第2位。

据百度百科资料显示,截至2014年1月15日,余额宝规模已超过2500亿元,其增长规模势如破竹,不可阻挡。如按1:6.10的汇率计算,2500亿元相当于409.84亿美元。据彭博资讯统计的截至1月14日的全球基金规模数据显示,天弘增利宝基金的规模在全球货币基金中可排名第14位。笔者以为,余额宝已然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长尾集合器”,或者更通俗一点——“草根理财神器”。

“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马云的这句豪言壮语,在“余额宝”的强势表现下似乎显得格外响亮。互联网金融时代已经到来,马云所说所做也正是顺应时代的潮流。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今天已经三十多年,从1994年确立市场经济改革目标也整整二十年,市场经济所倡导的,正是放开管制,让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价格,然后引导资源自由合理配置。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区别不仅仅在于金融业务所采用的媒介不同,更重要的在于金融参与者深谙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髓,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工具,使得传统金融业务具备透明度更强、参与度更高、协作性更好、中间成本更低、操作上更便捷等一系列特征。通过互联网技术手段,可以让金融机构离开资金融通过程中的曾经的主导型地位,因为互联网的分享,公开、透明等等的理念让资金在各个主体之间的游走,会非常的直接,自由,而且低违约率,金融中介的作用会不断的弱化,从而使得金融机构日益沦落为从属的服务性中介的地位,而不再是金融资源调配的核心主导定位。互联网金融模式是一种努力尝试摆脱金融中介(金融脱媒)的行为,该模式从利基市场起步,席卷大半中国,体现出其试图打破我国金融机构垄断的勇气与魄力。

然而,近期有央视评论员发表博文《取缔余额宝》,认为余额宝这一类互联网金融产品仅仅停留在货币市场当中,它们通过构建很高的收益预期和方便的互联网通道,从银行把老百姓存款吸出来,制造银行系统的流动性紧张,拉高存款利率,然后再以协议定存方式把钱存给银行。该评论员认为余额宝冲击的不仅仅是银行类金融机构,而且是中国全社会的融资成本,以及整个中国的经济安全。该评论员称,商业银行虽获取暴利,但银行毕竟是通过经营贷款风险之后才获得的风险收益,余额宝并未创造价值,而是通过拉高全社会的经济成本并从中渔利,还原其本质,只不过是金融的自我循环,并暴力吞噬社会财富的暴利现象。

余额宝对此在其官方微博上用诙谐浅显的语言做出了正面回应,多数网友也为余额宝辩护,事实上余额宝是一个货币市场基金,早在余额宝开放认购的2013年6月之前,货币市场的资金就开始紧张。至于央视评论员提到的银行资金成本变贵,拉高了全社会的融资成本,货币市场基金所能向银行提供拆借的资金更多、更集中,这在某种程度上省去了分支行、业务条线拉存款的巨大压力,这对银行来说是一种解脱,综合分析来看,效益不一定降低。

再者,利率市场化已经成为中国金融改革必须完成的任务,是市场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余额宝的产生相当于给一直在金融行业处于垄断地位的银行作了一场利率市场化的压力测试。面对超额收益垄断利润将随着金融市场化的改革不可持续的现实,银行只有更加专注于提高自身管理与经营水平,才能在未来真正的市场竞争中胜出。从这个角度上讲,余额宝在做好自身风险控制的前提下,不仅不会影响中国的金融安全,反而有利于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在这里,余额宝只是互联网金融模式的优秀代表,一些大的电商集团,比如天猫、京东商城、苏宁易购等纷纷在建立自身的金融王国,正式进军互联网金融,无疑这种具有多元化功能的互联网金融生态体系进一步挤压传统银行业的生存空间。

笔者认为,未来随着存款利率的逐步放开,以及民营银行的逐步建立,协议存款制度套利的空间越来越小,可供选择投资的互联网金融产品越来越多,余额宝可能不会成为大众的主流财富配置手段,而只是一条普通的闲散零钱的归集渠道,就像我们如今拥有腾讯QQ账号一样稀松平常。当然,也许有一天,余额宝也会完成它的历史使命,就像其他一些货币市场基金一样,退出历史舞台,被其他更新更实用更受欢迎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取代。

或许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互联网金融还不足以撼动传统银行业的地位,但是这种以网络渠道拓展、大数据运用和虚拟信用平台为主要特征的金融交易模式正顺应时代的大潮流在快速发展,并且在试图革新传统金融中介和货币发行体系的虚拟信用平台,重构新生代金融生态圈,这些无疑已经在颠覆和重塑传统金融体系。当然,互联网金融企业毕竟其资历尚浅,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应当特别注意传统金融业发展所遇到过的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以及法律风险等风险控制问题,相关监管部门也应当跟上步伐,完善监管法律法规,使互联网金融能更为稳健的发展,使更多的民众受惠。

4.金融学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篇四

学制:4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就业方向:主要到银行、证券、投资、保险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相关工作.

就业形势:根据有关资料统计,近几年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在70%左右,重点名牌高校就业率在90%左右.

金融学专业这几年从整体上看,在报考方面比较热门,其职业前景普遍看好,但根据实际就业情况看,两极分化比较严重,根据有关权威部门的统计发现,如果是重点名牌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率远远超过一般普通高校.

由于连续多年考生对金融学的趋之若鹜,近年来国内金融业对金融专业毕业(本科、研究)生的需求,已经呈下降趋势.这一趋势尤其表现在对金融专业本科生的需求上.由于金融研究生毕业生数量的增加,以及金融行业对金融本科生实用性的质疑,对于本科毕业生的需求有所下降,研究生的需求则有所上升.

对有志于从事金融学专业的考生,要注意自己所报考的院校,在传统上要具有优良的金融学教育积淀,最好是财经类专业院校,或是金融经济类传统较好的综合类大学,这样的院校通常在金融经济界有一定的校友资源,人际遍及你未来可能就业的领域,在专业优势方面有独到之处,在金融业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对于未来就业好处颇多.

5.金融学专业介绍和就业前景分析 篇五

金融学专业介绍

金融学主要由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理论知识以及模块化拓展知识构成。

金融学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财政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管理、证券投资学、保险学、商业银行业务管理、中央银行业务、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等。

金融学专业培训目标:本专业要求学习货币银行学、证券、投资、国际金融、保险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相关业务的基本训练,具备在金融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

金融学专业就业前景

金融学是一门和财富打交道的学科,因此金融学这个“闪闪发光”的招牌吸引着数不清的人们的奋然前行,这门专业也因此而成为热门专业。大多数人认为这门专业好就业,待遇好,但是正是因为这些它却成了就业难的问题。它主要的就业方向是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

6.互联网金融的前景分析 篇六

互联网营销是指以互联网为基础,利用数字化的信息和网络媒体的交互性来实现营销目标的一种新型的市场营销方式。互联网营销专业是指以互联网为基础,利用数字化的信息和网络媒体的交互性来实现营销目标的新兴“互联网+”前沿专业,旨在培养具备营销型网站建设、网页设计、营销推广、网络服务与管理能力,能够胜任网站维护与优化、网站推广、网络营销策划、网络咨询等工作的懂技术、懂营销、懂管理的实用型互联网营销人才。专业背景

互联网营销专业是伴随着网络应用的飞速发展、网民规模的日益扩大、互联网普及率的快速递增而诞生的。当今社会,不管是基础的娱乐沟通、信息查询,到商务交易、网络金融,还是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都有互联网的身影。可以说,互联网塑造了全新的社会生活形态,并且正潜移默化的改变着网民的日常生活。

来源: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 在这种趋势下,互联网营销迅速发展,大数据营销、视频营销等新的网络营销方式不断推陈出新,这就要求网络营销人才也要站在行业前沿、与时俱进。然而,现状是网络营销从业者水平参差不齐,既懂得网络技术,又懂得网络营销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更是凤毛麟角!

前程无忧曾预计2013-2016年互联网营销岗位企业的年需求将平均保持35%左右的增长率,年净增岗位需求数量平均为35-40万左右。2014年需求数约为203万左右、2015年约为239万左右,实际证明,网络营销人才的需求数比预计数值增长更快。按照这种趋势,结合网络营销行业的发展状况,预计2016年,网络营销的人才增长能够继续保持上升态势。

来源:《中国互联网营销职业发展白皮书》

专业发展现状

填补互联网营销专业人才巨大缺口的最有效办法无疑还需要依托众多的高等院校来培养输送,但互联网发展一日千里,互联网营销技术、手段日新月异,企业所需要的非常接地气的人才培养对于传统以培养学术型、科研型人才为主要使命的高校来说还真有些难度。

幸好这个问题已经被全社会关注,政府更是一再提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来创办新型前沿几乎以及“互联网+”专业方向,也已经有一些企业大胆开始了这方面的创新步伐。据我了解,慧科教育就是一家最早尝试高校校企合作的企业,互联网营销也是其最早开设的优势专业方向之一,先后已经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大学、西安欧亚学院、许昌职业技术学院、宁波大红鹰学院、湖南安全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在硕、本、专各个层次开设了互联网营销专业方向,在课程体系研发、教学授课及实训实习环节均有来自BAT以及各大行业企业一线的技术大拿参与,所培养人才能够很好地满足企业用人需求。

专业示例

笔者在对慧科教育的互联网营销专业做了专门研究,共享一些主要特色给大家参考:

1.培养模式

采用校企联合模式,校企双方(即慧科教育集团和合作校方)发挥各自优势,在最大限度保证院校办学特色及专业课程设置的前提下,植入相应前沿科技及特色人才岗位需求的企业课程。

2.课程体系

慧科教育集团的专业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动手实践能力,学生在完成每个学期的理论学习后,至少有两个企业项目实战跟进,让学生在项目中应用各类互联网营销方式,训练互联网营销思路和实践步骤,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

3.实验室建设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战技能,慧科教育携手百度在本专业方向上还提供了 “百度凤巢沙盒实验室”,该实验室由百度提供100%真实数据,并且会定时更新数据,供学生进行仿真演练和分析,让学生在无需花费任何推广费用的前提下获得搜索引擎营销的实战经验。系统内置三十多个企业项目,模拟数十个行业几百个网站的动态竞争环境,完美覆盖当前互联网营销领域各种商业及营销模式。而且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还可以熟悉搜索引擎的技术机制,学习其中的博弈论原理和定价机制,进而全面掌握搜索引擎营销的精髓。

图片说明:左图为实验室牌匾参考图,右图为实验室参观图

4.教学体系

慧科教育具备完善的专业共建教学服务支持体系。为达到联合人才培养的目标,慧科教育和合作院校共同制定了最为合理的教学支持服务体系。

5.实训安排

慧科教育联合行业技术领军专家和教育研究领域的学科带头人组成课程实训专家组,经过反复论证,研发出系列互联网营销项目实训课程体系,引入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实训教师,运用当前互联网营销正在运行的真实项目,实施案例教学,让学生真正掌握互联网营销技能。

实训内容

实训安排

实训教学:

全过程监控,保障实训学生的参与情况,以及实训后的技能掌握情况等,真正做到实训的教学宗旨。

6.实习与就业

在完成目标课程及企业项目实训的学习之后,慧科教育会将学生推荐到本专业对口的企业岗位进行实习,并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职业化指导,帮助学生成功迈入职场大门。

全方位就业服务流程

7.互联网金融的前景分析 篇七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引起了很多传统商业模式的改变,在这种情况下,一种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在社交网络平台进行的资金融通的活动出现了,并被形象的称为社交金融。2005年哈佛商学院的两位学者提出了在商业市场竞争中占据重要地位的理论“蓝海战略”,将存在着激烈竞争的市场称为红海战略,将通过产品创新等形式突破传统竞争,独辟蹊径竞争市场的战略称为蓝海战略。社交金融正是金融市场上的“蓝海战略”。朋友之间的转账付款、社会众筹、P2P、征信等,都属于社交金融。

社交金融是互联网金融的延伸,国内有学者将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95年到21世纪初,以世界上第一家网络银行———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行的成立为标志。第二阶段是从21世纪初到2012年,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的飞速发展,互联网金融模式开始进入网上金融业务。第三阶段是从2012年至今,在这个阶段中互联网金融逐渐开始走向成熟。社交金融启蒙于互联网金融的第二阶段,开始出现于第三阶段。但是,与基于大数据兴起于发展的互联网金融相比,社交金融更加侧重于价值更高的个人信用数据和细分的金融市场。

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最新发布了一份《中国社交媒体铸就消费新时代》,调研报告中指出中国拥有全球最多、最活跃的社交媒体用户,企业必须抓住这一庞大用户群带来的新商机。社交金融关注的焦点在于怎样利用不同的社交媒介,并将以不同形式积累的人流与信息流转化为盈利模式。

2 社交金融的实例分析

2.1 小额信贷模式———早期社交金融产品

2011年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学生组建了人人贷公司(Social Finance,So Fi),这家公司的主要经营内容和商业模式是利用互联网搭建网上贷款的交易市场,撮合高校学生与校友之间达成借贷关系,并且收取一定的费用。由于提供的利率低于美国政府提供的贷款利率,所以这种新的接待方式满足了许多学生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So Fi借助了名校社交网络的优势,通过真实的社交关系大大降低了违约率,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继So Fi公司的成功之后,美国的Facebook和Twitter纷纷推出了一些基于互联网社交的新的金融模式。中国清华、北大等著名高校也在2014年推出了基于学历限定的小额信贷业务,并制定了一些风险考核和信用评级制度,进一步推动了社交金融的发展。

2.2 PC端信息交流模式———微博

微博,即微博客(Micro Blog)的简称,能够快速聚集各方、各媒体、各渠道的信息,并且具有强大的传播和自我净化的能力,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不可或缺的渠道。2014年11月11日,据天猫官方微博消息,当日下午天猫“双十一”销售额已经超越了去年全天的销售额。其中就是得益于从微博发散的社交金融。

当代消费者在心理与行为上展现出消费行为的差异性、可诱导性、个性化等新的特点。天猫商城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借助微博中少数意见领袖在受众中的影响力与人脉关系,营造了一种与受众进行活动前期预热,中期操作,后期互动的社交金融。

作为PC端社交金融代表的微博,更多地将注意力放在与受众的信息交流上,拥有众多粉丝与话语权的意见领袖们,首先利用粉丝的疯狂转发以及@自己的亲朋好友。其次在自己微博上发布天猫“双十一”爆款清单,让粉丝了解热门商品,从而引发求同心理的消费。最后在微博上进行频繁的产品状况更新,并根据不同消费者的性别年龄差异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营销。以PC端口为主的特性让微博在发展社交金融方面展现出了很大的魅力,文字、图片、视频以及超链接技术的应用,给受众带来更多更全面的体验。

2.3 移动支付端用户体验至上模式———微信

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社交金融业逐渐由PC端口向更加注重用户体验和娱乐性的移动支付端口转变。社交媒体对社交金融投资者的吸引点在于,先做朋友再做经济。微信就是这样一个移动社交媒体的典型代表。微信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关系链与闭合的商业圈,由于金融的出发点与回归点都基于信任,构建一种闭合的商业圈是熟人之间做金融的关键。

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春节,微信红包作为基于移动支付端社交金融的代表,成功地将中国节日传统的发红包的习俗转变为充满乐趣的带有某些游戏特征的体验,从用户体验至上的角度出发,成功赢得了受众的关注。

3 社交金融的前景分析

3.1 社交金融发展的优势前景

第一,充分发挥市场竞争中的蓝海战略,在传统的银行同业竞争中另辟蹊径,提高竞争效率。社交金融的发展与壮大,有利于金融市场的细分和金融工具设计的精准定位,个性化差异化的产品也有助于转变消费者对待金融产品遥不可及的固有看法。

第二,将产品链和社交网络相结合,可以多向发散,增强用户黏性。在最早的金融市场中产品与产品、用户与用户之间都不存在网络。互联网金融兴起之后,多种金融产品的相互渗透,使得产品链的出现成为可能,但是用户之间依旧是相互分离。社交金融发展以来,继承了互联网金融留下的产品链,并且凭借用户与用户之间的社交关系,建立起用户链,使得形成一个完整的产品用户网络。

第三,有利于收集金融活动中处于长尾区域中的中小客户,扩大了交易的可能性边界,能够更大程度上的集中资金。“长尾”的含义是数学中正态分布或经济学中帕累托分布曲线中发生概率比较小的尾部。传统的金融更多的将焦点投放在少数控制着绝大多数资源和财富的经济体身上,社交金融更多关注中小客户,对投资成本要求低,因此有利于社会资金的吸收,有效解决了传统金融模式对中小客户的投入产出不成正比的现象。

第四,在产品设计上,更加注重熟人和朋友之间的金融借贷关系,因此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社交关系的强弱对于金融信息传播质量、传播可信度、金融活动紧密程度都有影响。社交关系较强,信息传播可信度会提升,而且引起的共鸣也会更大。社交金融多发生在处于强链接的熟人和朋友之间,这是基于可靠的金融信息进行的金融活动,相对来说安全性和可靠性都比较高。

3.2 社交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一,支付平台的支付处理能力有待提高,即系统可以承受的交易量与应用场景的多样化。在进行社交金融活动的时候,支付承载能力决定了这款金融产品是否能吸引到更多的资金,应用场景是否多样决定了这个工具的使用频率和使用数量,而在支付时是否能支持多种类的银行卡,则是站在注重用户体验的角度所必须考量的事情。

第二,相关法律条文和信用评级制度的不完善。社交金融发展的时间较短,很多配套的法律法规还未出台,对于交易双方的信用审核也没有有效跟进。而且我国缺乏对于违约方的强制性惩罚措施,所以很容易出现漏洞。如果要真正实现社交金融市场的规范化,必须制定完善的法案,并匹配相对的信用评级和市场准入准出制度。

第三,信息网覆盖面的不足,安全性不高,技术能力不足等。社交金融的发展来自于互联网金融,而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则是基于科技的发展,社交金融对于产品和交易双方的可靠性都要求极高,但是目前的社交网络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漏洞,很多用户对于支付的安全性存在疑虑,并且由于社交金融发展的时间过短,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产品和用户的信息覆盖网络,这些都对当前社交金融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社交金融作为一种“蓝海战略”的金融模式,在传统的金融竞争中异军突起并得到了飞速发展。社交金融首先出现于美国的So Fi等公司的小额信贷业务,随后进入到注重信息交流的PC端口,目前又进军于用户体验至上的移动支付。但是,尽管社交金融的发展前景广阔,也不可避免地存在问题。例如,相关法律条文以及市场准入准出的不完善、信息网的覆盖不足等。文章将结合具体案例对社交金融的历史沿革和前景状况做出分析。

关键词:社交金融,金融创新,移动支付,大众传播

参考文献

[1]喻国明.传媒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吴晓坤,邱静.从新浪微博企业营销看社交媒介的商品化演进[J].东南传播,2013(1).

[4]郭经延,邓伟根.社交金融的发展必然推动我国金融创新[J].理论探讨,2016(1).

8.物联网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篇八

目前,教育部审批设置的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产业本科专业中有“物联网工程”、“传感网技术”和“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三个与物联网技术相关的专业。此三个专业从2011年才开始首次招生,目前为止还没有毕业生,所以,无法从往年的就业率来判断未来的就业情况,但可从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和人才市场的需求等方面了解该专业未来的就业形势。

作为国家倡导的新兴战略性产业,物联网备受各界重视,并成为就业前景广阔的热门领域,使得物联网成为各家高校争相申请的一个新专业,主要就业于与物联网相关的企业、行业,从事物联网的通信架构、网络协议和标准、无线传感器、信息安全等的设计、开发、管理与维护,也可在高校或科研机构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

中科院院士、华东师大软件学院院长何积丰表示,未来的物联网技术要得到发展,需要在信息收集、改进、芯片推广、程序算法设计等方面有所突破,而做到这些的关键是如何培养人才。柏斯维也指出,从整体来看,物联网行业是非常需要人才。

其实,从人才市场的需求来看,无论是物联网专业还是云计算专业的人才是炙手可热的,但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是相当高的。很多单位和企业不但要求应聘者须是硕士以上学历,还要求有几年的相关工作经验。对此,企业纷纷表示,做核心的研发工作或核心的基础架构是需要一些经验积累的,本科应届生一般不具备这些经验。

因为物联网是个交叉学科,涉及通信技术、传感技术、网络技术以及RFID技术、嵌入式系统技术等多项知识,但想在本科阶段深入学习这些知识的难度很大,而且部分物联网研究院从事核心技术工作的职位都要求硕士学历,因此本科毕业生可从与物联网有关的知识着手,找准专业方向、夯实基础,同时增强实践与应用能力。

面对现在大学生毕业就业难的情况下,物联网领域却急需相关专业的人才,同时物联网行业内前景大好,这也是成为高校热门专业的一个重要原因。从工信部以及各级政府所颁布的规划来看,物联网在未来十年之内必然会迎来其发展的高峰期。而物联网技术人才也势必将会“迎娶”属于它的一个美好时代。

9.互联网金融的前景分析 篇九

【企业网址】(点击看正文)

报告目录 第一章 中国金融POS机行业概况11.1金融POS机界定1.2金融POS机分类1.3金融POS机行业发展历程 第二章 金融POS机相关业务主体盈利模式52.1金融POS机业务流程与业务主体简介2.2银行、银联盈利模式52.3商户盈利模式2.4电信运营商盈利模式2.5金融POS机生产商盈利模式 第三章 中国金融POS机行业发展情况分析123.12014年中国联网商户与银行卡规模分析3.22014年中国金融POS机市场规模分析 第四章 中国金融POS机主要运营机构分析154.1中国银联4.2工商银行 4.3建设银行 4.4中国银行 4.5农业银行 4.6交通银行 4.7招商银行 4.8民生银行 4.9光大银行4.10北京银行 第五章 国外金融POS机行业竞争情况分析265.1国际市场竞争状况5.2中国市场竞争状况 第六章 中国主要POS机生产企业分析296.1福建联迪商用设备有限公司6.1.1企业简介6.1.2经营状况分析6.1.3企业发展动态6.2深圳证通电子股份公司(SZZT)6.2.1企业简介6.2.2经营状况分析6.2.3企业发展动态6.3百富环球(PAXGLOBAL)6.3.1企业简介

6.3.3企业发展动态 6.4福建新大陆电脑股份有限公司6.4.1企业简介6.4.2经营状况分析6.4.3企业发展动态 6.5上海普天(PETOVIA)6.5.1企业简介6.5.2经营状况分析6.5.3企业发展动态 6.6新国都6.6.1企业简介6.6.2经营情况 6.7其他企业6.7.1蓝竹电子设备(上海)有限公司6.7.2杭州信雅达科技有限公司6.7.3上海杉德金卡信息系统科技有限公司6.7.4中钞信用卡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6.7.5深圳华智融科技有限公司

6.7.6瑞柏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第七章 国际主要POS机生产企业60

7.1INGENICO7.2VERIFONE7.3NEC 第八章 中国金融POS机市场发展趋势648.1中国金融POS机市场发展趋势8.2POS机部分细分市场的发展前景8.2.1无线POS机市场8.2.2EPOS市场8.2.3指纹POS机8.2.4烟草POS机8.3EMV转移及其影响 图表目录(部分)图表:收款机分类:ECR和POS图表:POS机的分类图表:银行卡交易步骤图表:银行卡交易流程示意图图表:2014年银联在某地的POS机交易手续费收费标准图表:2014年银联在北京地区的POS机交易手续费收费标准图表:电信运营商主导产业链合作模式图表:银行、银联主导模式79图表:第三方独立运营商主导产业链合作模式图表:2014年部分中国公司POS机制造业务的营业利润率情况

图表:2006-2014年中国银行卡交易笔数和交易金额图表:2004-2014年中国联网商户数量及增速(千户)图表:2002-2014年中国联网POS累积保有量变化(千台)图表:2002-2014年中国联网POS新增情况变化(千台)图表:2012-2014年中国工商银行银行卡数据图表:2012-2014年中国建设银行银行卡数据图表:2012-2014年中国银行银行卡数据图表:2012-2014年中国农业银行银行卡数据图表:2012-2014年中国交通银行银行卡数据图表:2012-2014年招商银行银行卡数据图表:2012-2014年民生银行银行卡数据图表:2012-2014年光大银行银行卡数据图表:2012-2014年北京银行银行卡数据图表:主要POS机生产商市场占有率情况(按销量统计)图表:2006-2014年中国金融POS机出货量(千台)图表:2014年中国POS机市场占有率情况(按销量统计)图表:2006-2014年福建联迪商用公司金融POS机销量(单位:万台)图表:2012-2014年证通电子公司营业情况(百万人民币)图表:2014年证通电子公司营业收入分行业情况(千元人民币)图表:2014年证通电子营业收入分地区情况(RMBK)图表:2014年证通电子前五大客户图表:百富公司产品列表图表:2012-2014年百富环球经营状况(百万港币)图表:2012-2014年百富环球金融POS机销量(单位:千台)图表:2012-2014年新大陆财务情况(百万人民币)图表:2014年新大陆分行业财务情况(百万人民币)图表:2012-2014年上海普天营业状况(百万人民币)图表:普天邮通商用机器有限公司部分资料(截至2014年底)图表:2014年末新国都员工结构状况图表:2012-2014年新国都营业状况分析(百万人民币)图表:2012-2014年新国都POS终端销售量变化(千台)图表:2012-2014年新国都POS终端销售与租赁情况(百万人民币)图表:瑞柏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机构设置情况图表:瑞柏科技控股有限公司产品列表图表:Ingenico公司的业务情况图表:2006-2014年Ingenico公司收入情况(百万欧元)图表:2014年Ingenico公司(分地区)营收结构图表:2006-2014年VeriFone公司(分行业)营收结构(单位:百万美元)图表:2012-2014年VeriFone公司分行业毛利率(%)图表:2012-2014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单位:亿元)图表:2012-2014年中国出口总额图表:无线POS机优势(相对于有线POS机)

图表:无线POS机适用行业

10.互联网金融的前景分析 篇十

一、互联网金融的内涵

(一) 互联网金融的定义

何谓互联网金融?目前学术界并未给予统一定义。本文认为, 广义的互联网金融既包括电商企业的“淘金”, 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势提供新的金融服务模式, 也包括传统金融机构的“触电”, 吸纳互联网技术来更好地为金融服务。不论是电商“淘金”, 还是金融机构“触电”, 都是利用互联网这一现代科学技术来实现资金的融通。两边是相互交织、相互渗透, 共同发展的。

(二) 互联网金融的主要逻辑

1. 注重小微业务, 发展普惠金融。

互联网金融立足于小微金融, 其市场特征是“海量交易笔数, 小微单笔金融”。因为抵押品和财务报表的缺乏而导致信用风险和信息不对称, 并且由于对所贷款项要求规模小、需求急、周期短而导致服务成本增加, 传统金融机构无法满足这部分的小微金融服务。而互联网金融却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先进技术, 解决了传统金融所面对的这些问题。以阿里金融为例, 阿里小贷将淘宝、天猫、支付宝等平台打通, 利用交易数据、货运数据以及评价数据等判断客户的风险状况, 降低了信息不对称和信用风险;支付宝、淘宝平台所产生的数据库也降低了交易成本, 无需建立大量分支机构、雇佣大量人员也极大降低了经营成本。互联网金融使原本无法获得传统金融服务的企业和人群得到了金融服务, 既满足了普通民众的碎片化理财的诉求, 更填补了传统金融无法覆盖的空白, 促进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

2. 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互联网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力量, 这是互联网时代的思维模式, 这样的思维模式要求互联网企业要更注重用户体验, 通过体验来留住客户, 因而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核心便是“用户极致体验”。在借款方面, 传统的贷款方式是借款人咨询各家银行, 比较各种贷款材料, 最后选定某家银行, 开始贷款申请之后, 也可能是经历漫长的审批过程或者批复的额度不够。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 智能搜索引擎能够通过对信息的组织、分类和检索, 有针对性地满足需求, 效率大幅提高。在支付方面, 移动支付的普及, 使得支付手段变的方便、快捷。在大多数银行在进行网上支付时仍同时需要U盾、登录密码、手机验证码、支付密码等一系列繁琐手续的时候, 互联网企业的快捷支付已经赢得大家青睐, 支付宝手机客户端的手势密码快速登录、微信的扫描二维码快速付款, 正在使得支付变得愈加便捷。

二、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概况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 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概况

根据刘士余 (2013) 的分析, 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阶段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至2004年;第二阶段是2005年至2011年;第三阶段是2012年至今。

1. 第一阶段。

这一阶段的互联网金融发展主要体现在金融机构把互联网作为技术支持, 将银行业务从营业网点搬到了网上, 还没有出现真正的互联网金融形态。自1995年世界上第一家网上银行在美国诞生, 随后, 世界各大银行紧随脚步, 开展网上银行业务。1996年, 中国银行开通中行网站并构建网上银行系统, 这开启了中国网上银行发展的先河。1997年, 招商银行推出了“一网通”业务, 全面开展网上银行服务。随后, 各家银行争先推出网银服务, 至2002年底, 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全部建立了网上银行。金融业的互联网程度不断加深, 我国金融业的互联网时代随之开启。

2. 第二阶段。

2005年之后, 得益于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电子商务的发展, 第三方支付机构逐渐成长, 网络借贷也开始萌芽, 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开始从技术领域慢慢深入到金融业务领域。

1999年成立的首信易支付平台是我国的第一家第三方支付公司。2005年我国第三方支付开始快速发展, 规模达到152亿人民币。这一年, 《电子签名法》的实施使得支付有法可依。随着淘宝、拍拍等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 支付宝、财付通、快钱等第三方支付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出现。2010年, 中国人民银行颁布《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证》, 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始进入了规范发展的轨道。

2007年6月成立的拍拍贷是我国第一家P2P网络借贷的网站, 它的成立开启了我国网络借贷的先河。在这个阶段, 全国先后共成立了25家网贷平台, 网络借贷开始在中国萌芽。

3. 第三阶段。

2012年以后, 互联网金融快速成长, 进入第三个发展阶段, 2013年是互联网金融发展革命性的一年, 这一年也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在这一阶段的互联网金融出现了以下方面的飞跃式发展。

(1) P2P网络借贷平台迅猛成长。截止2013年12月31日, 我国P2P网贷平台成交额规模达到897.1亿元, 同比增长292.4%。由此可见, 我国P2P网贷平台在数量和金额上都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由于现阶段P2P网贷无准入门槛、无机构监管、无行业标准, P2P平台增长速度飞快, 平均每天新增三四家机构, 这也造成了网贷行业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因而在其急速发展的同时, 危机也如影相随———老板跑路、公司倒闭, 一系列问题频频出现, 这些问题也说明了当前P2P网贷平台的存在较大的法律风险。

(2) 众筹融资模式开始起步。2011年, 众筹网站———点名时间网正式成立, 这是中国首家众筹网站。紧随其后, 包括追梦网、众筹网、淘梦网等一系列国内知名众筹网站开始崛起。这些网站都旨在利用互联网的特性让艺术家、小企业家来向公众展示自己创意和产品, 从而达到获得资金的目的。2014年, 由中申联合控股集团运营的国内首家第三方互联网金融门户网站———众筹汇上线, 它收录了众筹网、点名时间、追梦网等一系列国内知名的众筹网站。众筹模式在我国迅速发展, 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模式备受关注, 逐渐成为我国的小微企业和创业者融资的重要途径。

(3) 电商企业开始涉足金融领域, 电商金融异军突起。以阿里巴巴、京东、腾讯为代表的电商企业, 利用其大数据、信息和客户优势, 依托其自身的电商平台构建异于传统金融模式的新业务模式, 这主要包括余额理财和小微信贷两个方面。一方面, 作为金融创新的新事物, 以阿里支付宝旗下的余额宝、腾讯微信的理财通以及百度百赚为代表的余额理财产品, 通过内嵌基金的方式提供余额理财服务。另一方面, 电商企业也积极打造小微贷款, 依托自身的网络购物平台, 为小额消费和小微企业融资难提供解决方案, 其特点是债务人仅凭自己的信誉就能取得贷款而不用提供抵押品或第三方担保, 如, 阿里巴巴、京东、唯品会等。

(4)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风起云涌, 一些传统金融机构也开始触网, 一些银行、券商以互联网为平台, 对业务模式进行改造, 加快线上创新平台建设。例如, 招商银行提出了“手机钱包”理念, 设立了“移动金融生活一站式开放平台”;中国平安创立了互联网投融资平台陆金所, 推出个人投融资服务“稳盈安e贷”。

(二) 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1. 互联网企业与传统金融机构二者的融合, 势不可挡。

互联网金融的异军突起, 使得原本并无太大关联的互联网企业与传统金融机构站在了同一个战场上, 而在这场战争中, 双方的目的是谁能融合对方。正当互联网企业的“淘金”如火如荼地进行时, 传统金融机构也开始触网, 在产品设计、销售方式以及服务体验等方面进行互联网改造, 甚至有些传统机构已经开始主动与互联网企业合作。目前, 已有18家基金公司在淘宝理财开设了直营店, 中国平安联手阿里巴巴、腾讯共同设立众安在线财产保险, 等等。互联网企业与金融机构的相互融合, 能够在各自专长的领域给予互补, 共同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以及金融业的改革。

2. 移动支付和第三方支付将会逐步代替传统的支付方式成为主流的支付手段。

随着通信技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 移动支付和网上支付发展势头猛增。根据央行《2013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可知, 2013年全国发生的257.83亿笔电子支付业务, 金额1075.16万亿元, 同比增长27.40%和29.46%。其中, 移动支付业务16.74亿笔, 金额9.64万亿元, 同比增长212.86%和317.56%。可见移动支付的发展叹为惊人。艾瑞咨询的统计数据也显示, 2014年一季度的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15328.8亿元, 环比增长112.7%。可见, 未来的互联网金融发展中, 移动支付和第三方支付将会逐步发展为主要的支付手段。

3. 传统存贷款将被人人贷等融资模式取代, “自金融”模式逐步兴起。

2014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深化金融改革, 让金融成为一池活水, 更好地浇灌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之树。出于对信贷资金的安全考虑, 传统银行业忽视了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 因而小微企业贷款成本较高、配额较少, 这就造成传统银行业无法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而互联网金融的优势使得传统贷款中的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过高的问题得以有效解决, 从而为政府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找到了一条有效的出路。

4. 用户体验和客户口碑成为金融机构胜败的决定性因素, 有的金融企业会因此受到严重挫败。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是靠客户进行自主选择, 通过良好的体验、满意度以及口碑来留住用户, 越优良的客户体验越能够吸引更多的客户。如今的消费者更加愿意自主选择, 根据自身的体验来决定对于产品的取舍, 给用户带来更优质体验的金融机构将会更受用户的欢迎。操作更简便、界面更整洁明晰的产品将会越来越吸引客户的眼球, 因而, 始终坚持“用户极致体验”, 将会是互联网金融机构赢得客户群、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

四、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的影响

(一) 加剧了金融业的竞争与博弈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得传统金融业与之竞争加剧, 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 互联网金融已从最初的仅提供支付转账业务向提供囊括现金管理、余额理财、基金和保险代销、小微信贷等多方面的金融服务在内的一体化模式发展。互联网金融来势汹汹, 在业务模式、产品创新模式、运营模式以及风控模式等方面全方位地向传统金融业发起挑战, 并且在传统金融业较为薄弱的小微信贷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然而, 尚处于发展初期的互联网金融, 由于在整个金融行业中的占比还较低, 尚不足以威胁传统金融业的主流地位。

(二) 削弱传统金融中介的作用, 促进了金融脱媒的发展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有效降低了金融业务的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 传统金融中介在信息和交易成本上的优势将逐渐丧失。传统金融机构在作为交易媒介时处于垄断地位, 在进行融资活动中, 条件苛刻、手续繁琐, 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金融活动效率较低。由于互联网技术具有大数据的优势, 极大降低了金融活动的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风险, 从而简化了交易手续, 提高了融资效率, 削弱了传统金融中介的作用, 促进了金融脱媒的发展。

五、传统金融业的策略分析

(一) 要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

就在传统的金融机构强调“以产品为中心”而忽略客户实际感受时, 互联网金融以更加注重用户体验的方式先声夺人, 并且在金融领域分得一杯羹。传统金融机构在接触客户的效率上相对较低, 接触客户大多数还是靠在城市最豪华的闹市区设立拥有敞亮的大厅和专业的工作人员的网点。然而,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大多数用户已经用网络代替去银行网点办理业务, 传统金融机构本来的这些优势也将逐步丧失, 所以, 互联网比传统金融体系更容易获得客户, 成本也低很多。传统金融机构应该摒弃原有的营销理念, 更加注重客户需求, 有针对性的为客户提供服务, 最大化客户体验, 从而留住客户。

(二) 要建立互联网营销渠道和物理营销渠道有效结合的经营方式

一方面, 传统金融机构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金融模式, 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传统金融业务中去, 积极拓宽服务渠道。另一方面, 传统金融机构具有在资金、风控、基础设施、认可度等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 这是互联网金融这个新生事物所不具备的, 因而传统金融机构还应继承并发扬原有的物理营销渠道。传统金融机构若将互联网营销和物理营销有效结合起来, 以这种新的营销方式, 实现“1+1>2”将指日可待。

(三) 要建立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共赢的经营战略

上一篇:普通青年农民入党申请书下一篇:日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