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一年级作文(精选16篇)
1.初中一年级作文 篇一
小学的感觉似水流年,今天的我们已不再是草地上玩过家家的小朋友,今天的我们已不再是大声朗读“床前明月光”的小学生,今天的我们已告别童年的纯真,走向青春。带着对未来的憧憬走进初中生活。
进入初中,就等于站在了人生的第二起跑线上,迈上了人生发展的新台阶,一切变得那么陌生:陌生的校园、陌生的老师、陌生的同学……呼吸着新校园的空气,似乎空气中也携带着教科书的气味。
当我们背着沉甸甸的书包跨入这个校门的时候,“好日子”便从此画上了句号。随着年级的增长,所学的科目越来越多,难度也越来越大,突然感觉像是一座山压的我喘不过气来。早晨来到学校,还没来得及享受清晨那缕光明,就得钻进书堆里,细嚼那枯燥的汉字、生硬的符号、厌烦的英语……中午,本想依赖被窝里那温暖的梦乡,来补充一天的睡眠不足,可是时间不等人,也只好硬着头皮埋头苦做那一道道难题。晚上,原想回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学习,顺便吃点零食,听听音乐,哪知还要坐在教室的冷板凳上做各科的复习资料。直到睡眼朦胧地进入梦乡,还在做着迟到罚站的梦。
初中原是我们向往的“天堂”,怎么变得如此凶神恶煞?妈妈说,学习就像在绚丽多彩的海洋中远航,时时会有大风大浪,艰难险阻,只有经历过考验的船儿才会更坚强,才有机会到达胜利的彼岸。我顿时明白: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现在,我准备好了,困难,来吧,我会一个个战胜你们!
2.初中一年级作文 篇二
第一,要了解学生。了解学生要分几个方面:1哪些学生当过班干部,工作表现如何。2班级男女生比例。3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4分析学生各科试卷,找出学困生、偏科生。这些都需要和学生原班主任取得联系,因为新生会来自不同的小学,联系他们的班主任会有一定的困难,我会采取走访、电话、QQ等多种方式来进行沟通,将得到的消息汇总在班主任工作手册上,进行整理。同时,还要尽快记住学生的名字,对照照片认识学生,做到“还未谋面,似曾相识”。
第二,上好开学第一课。开学第一课,学生本来就紧张,前半节课要做到语言诙谐幽默,让学生有如到家的感觉。尤其要尽量点名表扬学生的优点。当学生听到后,会很惊讶,新老师怎么知道的?这样,无形中缩短了距离,增进了感情,还会给自己树立起威信。然后要对学生讲明小学和中学的不同点,如时间上不一样,上学早了、放学晚了,每节课的时间长了,因为我们长大了,科目也多了,我们要学习一些新的有趣的知识,大家要加油啊!还有就是规章制度严格了,我们不是小孩子了,对自己的要求要高一些,要共同学习一下《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本校定的一些细则。说到这里,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语气,以激励为主,不要用命令的口气,增加学生的压力。要让学生知道国有国法、校有校规,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
第三,在班级干部的带领下,展开各种竞赛,促进班集体的健康成长。有竞争才会有进步。学科竞赛、纪律竞赛、演讲比赛、绘画比赛、才艺展示等活动会使班级充满了活力,也会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动积极性。竞赛活动要多种多样,不要仅仅局限于学习竞赛,要让学困生找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这些竞赛活动主要依靠班级干部来组织实施,校级以上的竞赛也要依靠学生组织来监督进行。这样做的好处不仅减轻了教师的工作压力,还能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但选取班干部一定要慎重,学生不但自己表现要好、有威信,还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这样的人才不好找,但是可以培养。教师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取其长、弃其短,帮助他们在班级中树立威信。同时,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要做好监督与指导,能做“甩手掌柜”,为班级建设做好导航。
3.走进广告世界(初中一年级) 篇三
广告引发了消费,促进了经济发展,也对政治、经济、文化、生态,乃至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冲击,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如何评价广告的作用和影响,可谓众说纷纭。到底应该怎样看待广告呢?
基本活动
初步认识广告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广告”的定义是:向公众介绍商品、服务内容或文娱体育节目的一种宣传方式,一般借助报刊、电视、广播、招贴等形式进行。
说说看法,互相启发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广告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有人说:
广告是一种宣传工具,可以使人或物扬名;
广告是激发顾客或潜在顾客产生购买欲望,推销商(产)品的手段;
广告是一把双刃剑,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作用,有成功也有失败;
……
说说看,广告到底是什么,我们又是怎样认识的呢?
查阅资料,调查研究
1. 查阅。到图书馆或上网查询,了解广告的概念、类型及功能。
2. 收集。收集有关广告的法规和成功广告、违法广告的典型案例。
3. 调查。拟定一份调查表,了解公务员、商业营销人员、生产厂家、家庭主妇、广告设计人员、教师、医生等社会各界人士对广告的看法、态度、评论等。
4. 了解。到街头巷尾广泛收集广告画、广告语,了解广告宣传方式。走访广告制作者,熟悉广告设计的基本方法。
5. 评论。收集中央电视台和地方电视台中你所喜爱和不喜爱的广告各5则。有条件时,可将广告词及其伴音录制下来。
比较分析,相互交流
1. 交流。在小组或班级交流对广告的认识和看法,或者举办一场关于广告利弊的辩论赛。
2. 展示。展示收集的广告画、广告语。开阔思路,促进思考。
3. 评析。将展示的各类广告,依内容等不同的要素分为优、良、差、劣四级。将个人的评析结果填入表1;汇总全班的评析结果,评选优秀广告画、广告语和广告创意。
4. 研讨。举办“我喜欢的广告”研讨会,就大家喜欢的广告,从创意构思、画面设计、广告语言、音乐效果等方面进行研讨,指出其成功与不足。还可以与“我不喜欢的广告”作对比,谈谈对这些广告的改进思路,也可以对不喜欢的广告进行重新设计。
拓展与延伸
设计一则广告
广告,因服务对象不同,也有不同的内容和要求。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以组为单位,自主选择主题,设计一则广告。在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广告的认识。
设计任务与要求
设计任务(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设计一则公益广告(为公众利益服务、无偿使用的广告)。公益广告的主题可选为:保护森林、节约用水、义务献血、交通安全、爱惜粮食、尊师爱生等。
(2)设计一则商品广告(生产企业和经销商为推销其产【商】品所用的广告),如推销本人所喜爱的学习用具或服装的广告等。
设计要求(参考下图各案例,按要求进行设计):
(1)要有创意。创意就是要创造意境,要求别出心裁、独创一格。创意要有原创性和震撼性。原创性就是要求突破常规、出人意料、与众不同,是“自己”的创作。震撼性则要求能深入到消费者的内心深处,触及心灵和精神。
(2)广告的文字、字体、画面、色彩等要有艺术性。
(3)广告语要切题、简洁、通俗、易读和便于记忆。
交流与评比
广告设计完成后,尽可能组织交流与评比活动,形式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通过交流实现分享,吸取别人的意见,完善自己的创意,努力使自己的成果发挥应有的社会效益。
(1)展示各小组的作品并进行讨论、交流与评比。
(2)请优秀广告的设计者介绍广告的创意和设计思想。
(3)举办“优秀广告设计展”。
(4)将适用于学校的优秀广告画做成广告牌,挂在学校的适当地点。
(5)为适用的优秀广告语配音乐,在校园播放。
(6)为优秀商品做广告,为广告配词、配乐,尝试将该商品推向社会。
创新活动建议
虚假广告的危害及对策研究
阅读下面的文章,就文章中提出的问题,经过思考,提出对策、建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于1995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将对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广告业健康发展起到重大作用。从此,在我国对广告的管理有了法律依据。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广告业蓬勃发展,广告信息已进入千家万户,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商(产)品和服务信息。然而,广告的形象并不理想,不少人对广告有反感,持排斥态度。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广告夸大其词,令人难以置信;有些广告名曰创意,实则玩弄噱头,低级庸俗,叫人望而生厌;更严重的是利用广告推销假冒伪劣商(产)品,欺骗、误导、坑害消费者,严重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利用广告贬低竞争对手,搞不正当竞争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此外,广告活动中的广告主体、广告经营者和发布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不尽明确,各自的行为也缺乏规范,违法现象屡见不鲜,屡禁不止。凡此种种,都影响了广告在广大群众中的形象,损害了广告业的声誉和国家、群众的利益,干扰了社会主义市场的经济秩序和健康发展。
阅读了上面的文章,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吗?在我们当地是否也存在着如文中的虚假广告呢?
建议同学们就当前虚假广告的现象,进行调查和研究。
(1)上网搜索或查阅报纸书刊,收集虚假广告的典型案例。
(2)思考、分析虚假广告较多的商(产)品或行业的有关问题。
①虚假广告的表现形式如何?
②虚假广告的危害有哪些?
③虚假广告泛滥的原因是什么?
4.初中一年级作文 篇四
他在等待他女儿回家,一下班,他就顶着冬天里浓郁挥之不散的寒气回到家里,为了给我们的女儿做一碗她最喜欢的排骨汤。但是他忘记了,忘记了我们的女儿今天有晚自习,她不可以回来吃晚饭。看着自己辛苦劳动的成就,他日渐出了神。
犹记得女儿还在上小学时,有一次他做饭,女儿非要跟着进来,他从来没方法拒绝女儿适当的小需要,于是他赞同了。那天的他想为女儿展示一下我们的技术,可一个不小心却划伤了手指。看到女儿焦急地为自己探寻创口贴,他的心里暖洋洋的,手上的伤口也没那样疼了。他的女儿那天吃得格外的多,特别是我们的汤,被女儿喝得一干二净,连里面她平常不喜欢吃的菜叶也吃光了。
他的女儿还是没回来,只有屋外的寒风与他作伴,路灯早就亮了,微弱的灯光在寒风中微微闪烁,树叶摩擦窗户的声音令他有的烦躁。他将那碗凉了的排骨汤回锅热了一遍,温暖的汤汁中溢散着浓浓的香气。
他看着汤,想起了雪天里陪女儿打雪仗。他女儿可一点儿没继承他,调皮捣蛋的事一样没落下,那天他答应和女儿打雪仗,可刚出屋,一个碗口大小的雪球就结结实实地砸在了他背部上。他猛地一转头发现了女儿因仓促而没来得及藏好的衣角,他抓了一大把雪向女儿扔去。雪在空中飘飘洒洒,被阳光照得反射出七彩光辉。那天格外的温暖,暖得不像是冬季。
忽然,一阵门铃声响起,门开了,女儿回来了,眼尖的女儿看到了桌上的汤,尖叫着扑了过去,也不管这汤的冷热,一口气喝完后还不忘赞美一句“真好喝!”女儿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她身上的寒气萦绕在他们周围,而寒气却不可以阻挡温情,在温情之中,再冷的气息也会消散。这个冬天,于他来讲,是温暖的。
5.初中一年级英语作文 篇五
初中一年级英语作文
Dear Wu Li,Today is Friday, June 1st.It’s sunny.So I want to visit the zoo.I see many parents with their children.There are many kinds of animals in the zoo.They are so lovely.I take many photos there.I am very happy.Don’t you think so?
Yours,Jenny.
6.初中一年级期末作文 篇六
读刘墉的书,需要一种平和的心境,读他韵味清醇的文字,就如在饮一杯香茗,你要去在意境中体味、徜徉、咀嚼。《萤窗小语》中一个短小精辟的故事,看似不起眼,但其中无不浸透着作者浓浓的哲思,显示着作者非凡的思辩能力;《创造自己》虽只是刘墉作为父亲写给儿子的话,但那其中有血、有泪,更有爱。它激励着我们去选择自己的方向,活出一个真正的自我——创造另一个自己,创造自己的前途,创造自己的自己!它教给我们独立地站在人生的大舞台上,演好这场宏大的戏,而且要演出自己的风格,留下永恒的回忆,享受台下的掌声,甚至学会去接受谢幕后的落寞。它不仅让我们创造了自己的面貌,更为我们建筑了坚固的精神堡垒!
读《抓住心灵的震颤》,每一个小故事都能触碰到你内心的深处,这其中有深沉伟大的亲情,荡气回肠的爱情,亘古不变的友情,还有那宝贵的师生之情。刘墉似乎就有那么大的魔力,能把身边日常的事描述得那么感人,那么细致,让人每读之后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不仅为书中人,也为自己。
7.初中一年级作文 篇七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其意思很是明白:语文教材是例子, 目的是给学生以示范, 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细品语文教材的一篇篇短小精美的课文, 哪一篇不是世界和民族文化文学的优秀作品, 它们丰富了学生的间接经验和信息, 增强了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 从而达到“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的效果。同时, 在阅读中, 学习了前人的写作方法, 如布局谋篇、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如果我们能以这些课文为范例, 在阅读教学时, 能从写作方法的角度对学生加以指导, 那么学生对写作就不会觉得高深莫测、无从下手了。
本人凭着多年的教学经验, 以及对教材的研究, 下面就初一学年语文教材为范例, 谈谈自己的一点还不太成熟的拙见。
一、让文中的人物活起来
我们学生平日里的作文, 写到人物对话时, 常用“我说……”“你说……”“ⅹⅹ说……”这样的句式, 用词单调、乏味。如果我们认真翻阅课本, 定会发现书本里写“说”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或直接用“说”字或用别的字。
1. 爸爸哑着嗓子, 拉起我的手笑笑说:
“我怎么能够去?” (林海英《爸爸的花儿落了》) 这里的动作、神态生动形象地再现了爸爸因生病无法参加毕业典礼时的无奈之情。
2.
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 将大拇指一翘, 得意的说道, “这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识货!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 乡下人不识好歹, 还说我的豆比不上别人的呢。我今天也要送些给我们的姑奶奶尝尝去……” (鲁迅《社戏》) 这里的动作、神态生动形象地体现出六一公公憨厚淳朴、热情好客的农村农民形象。
3. 三妹很不高兴的咕噜着道:
“他们看见了, 为什么不出来阻止?他们明晓得它是我家的!” (郑振铎《猫》) 这里用“很不高兴”“咕噜着”来表示“道”时的表情神态, 很鲜活地表现了三妹因对隔壁周家的丫头的不满的神情。这里力避“ⅹⅹ说”这一形
其实, 人物在说话时, 不可能僵硬地毫无表情地说, 往往会伴随着动作或表情, 这才符合实际, 也更贴切自然。
通过以上例举, 品读一些句子, 我们不难发现要想表现人物性格, 用“说”是最直接有效的, 但要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物光有“说”是不够的, 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在“说”字前、后加上人物说话的动作、神态, 逼真体现人物瞬时的心情。
二、让文章的语言美起来
在一次作文片断训练中, 我要求是:回忆朱自清《春》和老舍《济南的冬天》写景方法, 把自己熟悉的家乡某个季节的景物用一定的修辞手法, 运用一些读书积累摘抄下来的有关景色描写的优美词句去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结果, 经过学生的努力, 大部分同学的作文成绩大大超出了平时的, 而且, 他们对教材内容表现出极其的重视, 对写法借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 要想让学生的语言优美, 主要引导学生对句子的修辞和语言形式等进行模仿。
1. 善用修辞。
冰心的《观舞记》主要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手法, 形象生动的表现了卡拉玛姐妹精妙的舞蹈。如“轻云般慢移, 旋风般疾转”“忽而双眉颦蹙……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莲花的花开瓣颤, 小鹿的疾走惊跃, 孔雀的高视阔步“等等, 尽可能地把视觉形象转化为语言形象, 而又通过语言使读者发挥自己的形象, 得到语言和舞蹈形象的双重审美的享受。
“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玉米, 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 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 (粱衡《夏感》) 这里运用拟人的手法, 写两种作物用了两个形象的动作像描写人一样, 很有趣味。
2. 美在句式。
句式的整齐, 语意的对举, 构成了句式的对称美, 读起来琅琅上口, 富有音乐美。莫怀戚的《散步》“我母亲老了, 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 她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我蹲下来, 背起母亲;妻子也蹲下来, 背起儿子。”……臧克家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中善于使用成语或仿成语结构, 如“目不窥园, 足不下楼, 兀兀穷年, 历尽心血”, “潜心贯注, 心会神凝”, “迥乎不同”, “一反即使往”, “警报迭起, 形势紧张”, 等等。这些词语的结构整齐, 富有节奏感。
3. 美在色彩。
有人说, 写作是将看不见的生命潜流展示出来, 就像绘画要借助画笔, 才能将五光十色的自然风光和社会生活表现出来, 将丰富的色泽织进语言的锦缎, 才能融成生动的艺术画面, 表达出抽象的情绪, 增强可读性。比如: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到了“碧绿的菜畦”, “紫红的桑葚”, “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 这些带着画意的色彩是湿润的、浓郁的, 能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欢快的情感。
三、让文章的立意高起来
莫顿·亨特的《走一步, 再走一步》从一件往事感悟到一个人生哲理:要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 过程重于结果。虽然只是一次历险, 立意却很高, 富有教益。席慕容在《贝壳》中先描写一枚精致的贝壳的外形, 进而联想感悟到生命是短暂的, 我们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得一丝不苟。可见, 要想使作文变得内蕴丰富、思想深刻, 就要借助联想, 跳出小圈子, 扩大视野, 挖掘思想的深度。
“小点切入, 以小见大。”就是要求我们从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中切入, 借题发挥, 深入挖掘, 揭示出具有深远蕴涵的主旨。莫怀戚的《散步》一文只是选取一个三代同堂的家庭一次散步的小事来写, 就表现了一个重大主题: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美德在新的时代得到了发扬光大。小题大做, 就是以小题材表现大主题的方法。生活中有些材料看来似乎很平常, 但却包含深刻的意义, 只要善于透过想象发现本质, 把小题材放到广阔的社会及历史背景前面展开, 并深入开拓, 就能收到“一滴水反映出太阳光辉”的艺术效果。
这样,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阅读课文, 不仅丰富了学生的间接经验和信息, 培养了学生深刻敏锐的思考能力, 丰富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 从而学生写作的文章主题深刻高远, 个性张扬。
四、让文章的结构完美起来
写作文要讲究顺序、条理, 应当让人读起来清楚、明白, 感到脉络分明、言之有序。朱自清《春》的结构严谨精美。作者先总写春天, 继而又分几个方面细描细绘, 最后又总写, 以比喻收束全文, 画龙点睛。全文写景抒情, 有点有面, 点面结合, 有详有略, 详略结合。文章以“脚步近了”始, 以“领着我们上前去”终, 起于拟人, 结于拟人, 其构思布局, 修辞润色, 颇具匠心。杨振宁写《邓稼先》一文形式是“散”的, 但主题集中:中华几千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邓稼先, 邓稼先这类杰出人物又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本文篇章结构, 布局谋篇, 特别是在指导学生如何围绕中心拟小标题分章节, 很值得借鉴。通过学习, 学生不仅多角度多侧面地感受到邓稼先的崇高品格和奉献精神, 更值得欣喜的是学生在围绕中心拟写小标题方面得到很好的训练。
当然, 还有很多课文在写法方面值得学习借鉴, 如:《爸爸的花儿落了》运用了插叙的写法;《风筝》运用了倒叙的写法;《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运用了对比结构等。
看来, 凭借课文的例子, 运用语文这个工具, 由间接吸收到直接表达, 循序渐进, 循环往复, 螺旋上升, 就能达到“源头活水奔涌而来”的境界。
纵观全文, 我们知道语文教材内容则是作为例子用来向人们说明所谓的“共同法则”, 即让学生通过阅读学会读写知识、技能、方法、策略等, 从而生成自己的写作方法, 形成特有的写作风格, 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阅读是吸收, 写作是倾吐。”阅读是吸收知识, 讨论是明辨知识, 写作则是运用知识提升能力。
8.浅论初中一年级数学听课技巧 篇八
关键词:听与记;课堂记忆;科学规划
一、认真听,记关键
对于大部分由小学升入初中或由初中升入高中的学生来说,在新学期的各门课程中几乎都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即想要记下老师在课堂上说的所有话。然而这是不现实的,老师的语速一般为每分钟200~300个字左右,语速快的老师还会更多,尝试将老师说的话全部记到笔记上,只会让学生每节课都非常疲惫,而且往往容易分不清老师所讲内容的主次,尽管记下老师说的很多内容,但是在匆忙的记录中缺少思考的过程,作用并不大,也抓不住老师讲的重点。所以说这种想要记下老师说的每句话的思维要及时转变。在课堂上最重要的事并不是记笔记,而是认真听讲。跟随老师的思路,做到全神贯注,精力集中。笔记当然要记,不然日后复习的时候会不知所措,不知道从哪开始。但记笔记也需要注意方式方法,记录重点内容。实际上,老师在课堂上讲的知识点,教材中都会体现,而且还会伴随详细的讲解以方便学生理解。既然教材中都有为什么还要记笔记呢?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对比就知道记笔记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了。教材一般的格式是16开大概100页左右的书,而相对应这本书的知识点记在笔记上呈现出来的样子却是一本32开不到30页的小册子。这说明笔记是对教材的高度浓缩,方便学生记忆与复习。笔记绝对不是“老师对教材的理解”所构成的另一本教材。所以在记笔记的时候,只记最重点的内容,把最“干”的东西浓缩出来,就是对一本教材的高度概括,就是知识当中的精华内容,而考试考的就是最重要、最精华的知识。学生做好笔记,然后需要做的就是反复看,反复记忆,做到烂熟于心,方可灵活运用。
二、利用课堂时间记忆
上文已经提及,要在课堂上认真听,而不是马不停蹄地记笔记。老师每讲解一节新课,都会进行充分准备,包括个人备课、集体备课、电子备课,甚至有些重要的内容还需要写逐字稿以理清知识之间的关系,方便学生理解等。可以说每一次新课都凝聚了教师的心血与思考。所以只要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长此以往,定能有效构建起知识的体系。更为重要的是,记忆力高度集中地去听讲,对记忆知识的效率也会非常高。学生都有过这种经历,即认认真真地听老师讲了一节课,然后记住了80%的内容,甚至有时候直到许久以后仍然没有忘记,有时候甚至连老师在课堂上是如何讲解的都能够记住,这就是认真听讲的效果。也就是说,有些知识虽然没有刻意地去记忆,但是在课堂上却就已经记住了。这对学生的启示就是,在课堂上首先要认真听讲,要心无旁骛地去听,要尽量地去跟上老师的思路,而不要觉得自己不认真听,可以通过课后自己复习来弥补,要知道自己复习效率不如听老师讲解高,而且遗忘的速度会非常快。其次,在听的过程中要刻意地去记忆,争取在课上就记住,这样才能真正地提高课堂效率。在课后也不要忘记及时复习,做相关练习题来巩固。
三、科学规划听课重点
学生在一堂课的时间中,注意力的集中程度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下降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学生从小到大所有的单节课都不超过45分钟,即使是大学每1.5小时的大课,也分为两个课时,中间也会有5~10分钟的休息时间。一般来说,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到20分钟前后就已经比较分散,当然,对于不同课程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兴趣还有知识的难易程度不同,都会有所差异,但总体上不会差异太大。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一定会先讲解最重要或者最不容易理解的内容,随着学生注意力的下降,再讲解一些不那么重要或者比较简单的知识,或者干脆就直接做练习。这是符合科学规律的。学生在听课的时候也要注意,课上的前20分钟一定要把握好,高度集中,不要三心二意。
四、结论
总之,对于初一年级的数学学习,笔记要做好,但是也要注意方式和策略。上课的过程中还是要以听和理解为主,做笔记只记录最重要的内容。此外还要刻意地去记忆,争取在课上就记住老师所讲内容的50%,课后再及时复习,同时也要注意科学规划听课的时间,有所侧重。
参考文献:
[1]刘久成.建构本科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2004(1):88-90.
[2]陆书环.数学教育学概论[M].航空工业出版社,1997.
[3]黄丽.浅谈数学教学中良好软环境的营造[J].中学教研,2000(8):13-15.
9.初中一年级作文:桥 篇九
桥是沟通人与人之间的心灵通道。
——题记
桥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有不同的意味,而对于我来说,桥是心灵沟通的通道。
老师是一座桥
老师是一座引领我们走上知识殿堂的桥梁。在学校,我们正处于青春期总是做一些让自己后悔的事,老师,是您一次又一次无私的原谅我。使我,一步一步地改正自己的错误,并且您的话触动了我的心灵,让我开始努力学习,老师你是我心灵的桥梁。
父母是一座桥
父母是一座教育我们做一个好孩子的引向正确道路的桥梁。我从小就是一个调皮的孩子,况且现在处于青春期。我一回到家就打开电脑,看视频,打游戏,作业也不写。那一次您对我说的话,触动了我的.心灵,让我不在这样地沉迷电脑下去,而是一回家就埋头学习。父母,您们是我心灵的桥梁。
朋友是一座桥
朋友是一座理解我,帮助我将我引向分享的桥梁。因为住宿在校,当我生病的时候,父母不在身边,只有朋友在身边照顾我。当被老师,父母误解时,朋友理解安慰我;当有困难时,朋友会尽她所能帮助我,使我的心灵不再感到孤独,害怕。朋友,你是我心灵的桥梁。
10.初中一年级作文:错过 篇十
一只鸟在飞,它的妈妈在某个目的地等待它的到达,它只知晓妈妈在远方等它,却不知晓为何。它风雨兼程,想要飞速飞到它的妈妈那里。当它找到妈妈时,它向妈妈炫耀:“母亲,在这三天里,我飞了几百里,又饿又渴,羽毛也掉了一大半,我感觉我非常坚强!”它的`妈妈摇了摇头说:“是,我承认,你非常坚强,可是你在找我的这三天里,飞遍了整个森林,那你是否了解这个森林里有几条河流和几个湖泊?”它迷茫地摇了摇头,它的妈妈又说:“小孩,太快的速度会叫你错过很多漂亮的风景!”
在这篇故事里,是不是有的人会像这只小鸟一样,在大家已经走过的日子里,因为速度太快,错过了很多漂亮的风景?又有多少让大家刻骨铭心,永难忘却的风景一次又一次地被错过?
假如说,有一场精彩的比赛或演出,请勿错过;假如说,有一次与家人或同学难得的团聚,请勿错过;假如说,有一次可以展示或锤炼我们的绝好机会,请勿错过;假如说,有一段珍贵的友谊,请勿错过;假如说,有一次不会再来的机会,请勿错过;假如说……
11.初中一年级作文 篇十一
关键词:类比教学方法;线段中点;角平分线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7-215-02
类比是根据两个对象或两类事物之间存在的相同或相似的属性,从而推测联想到另一对象或事物也可能具有某种属性的思维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在处理复杂问题或者讲授新知识时,通常引导学生先观察问题的特点,通过分析特征联想之前所掌握的解题方法或解题思路,然后通过恰当的技巧转化为所探究问题的处理办法。这里我们就从谈一谈初一年数学教学中类比教学的应用案例。
课堂背景说明:在学习利用角平分线定义进行角的和差计算时,由于前面刚刚接触了线段中点定义的应用,这里通过类比教学的方法来学习本节课
首先要学生先明确线段中点性质以及几何语言:
线段中点定义:将一条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线段的点叫线段的中点.如图1,
此题在求解时,如果没有前面线段同类型题作为铺垫,对于初一年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困难的,因为线段的和差通过图形分析更直观,较容易能够找到要求的线段与已知线段的关系,而换成角以后,因为角由两条射线构成,角的度数(中间空白的部分)是虚的,较抽象,不容易找到所求角与已知条件的关系。因此,采用类比方法来指导学生学习角平分线定义解决角的和差问题学生更容易理解,思路会更清晰,更能发掘出题目的本质目的。
采用类比教学方法,通常要保证学生对所旧知识有较深的理解,清晰的掌握旧知识的特征和应用技巧,只有这样,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新旧知识对比时,学生才能对新知识的特点深刻理解,并能正确的掌握并应用。
参考文献:
[1] 常还拽.类比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M].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4(6):118.
12.初中一年级作文 篇十二
一实施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分层教学就是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 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分槽喂养”, 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受我校师资较为短缺、地理位置和企业分离等影响, 学生流动性较大, 生源来源构成复杂, 主要由本厂职工子女、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厂区外做小买卖的当地居民的子女构成。如果教师不考虑生源情况按部就班, 多年用一样的教案, 一样的教学方法, 势必造成学生学习的两极分化。在教学中, 有的老师发现一部分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 作业收不齐, 感觉现在的学生不好教, 久而久之老师也失去信心, 上课会偏向于叫那些爱发言、学习好的学生, 忽视学困生。这对学困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会造成一定伤害, 也不利于调动全体现实的学习积极性。如果老师为了照顾学困生放慢教学速度、降低要求, 又会影响优秀生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 分层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它能使每个学生产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逐步达到教学目标。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具体措施
1. 备课分层
本年级学生构成情况较为特殊, 主要由我校小学部学生升到七年级的一部分学生、来厂打工的农民工子弟及在厂区外做小买卖的当地居民的子女构成。我校小学部升上来的学生大部分有一定的英语基础, 外来学生由于受当地教学条件的限制, 英语基础普遍薄弱, 起点几乎为零。综合以上情况, 我把本班学生分为三类, A类学生基础好, 英语知识多, 语言表达能力强;B类学生基础扎实但能力欠缺;C类学生基础差、词汇少、语言表达能力弱。在备课上充分考虑这三类学生的不同特点, 设计分层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作业布置根据各类学生实际情况分层, 教学方法和步骤上兼顾各个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
2. 授课分层
第一, 活动要求分层。教师在课堂上用提问来检验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如果只提问A类学生其他学生会产生与己无关的想法, 产生惰性, 课上不注意听讲, 求知欲下降, 进而影响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因此, 我在上课时针对每类学生的不同情况设计不同的问题, 如需要表演对话等要求较高问题交由A类学生完成, 在完成句子时交给B类学生, 在朗读单词和课文时交给C类学生去完成。这样使每类学生都能完成老师提出的问题, 增强学习信心, 产生学习兴趣。例如, 在教学《PEP英语七年级上》Unit 4 Where is my backpack?Section A时, 通过提问“Is the baseball on the sofa?”A类学生在此基础上可以用其他的词来替代里边的名词提问B类学生, 然后要求B类学生答出这个东西具体在哪里。C类学生只回答出“Yes, it is./No, it isn’t.”就可以了。
第二, 小组合作分层。合作学习是分层教学不可或缺的部分, 它可以使学生之间相互启发、共同进步。在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小组时我们需要考虑很多因素, 如:男女生的比例, 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学生知识水平, 性格的差异, 学生能力差异, 个人爱好习惯, 每组班干部的人数、干部的组织能力, 学生的发言情况, 学生纪律, 学生个头的高矮, 组织值日的能力, 每组的座次按一个强一个弱便于结队进行帮扶等。我在分小组时采取AA、BB、CC模式, 将三类学生安排在同一个组里让不同层次学生在同一活动中各司其职, 共同参与课堂活动, 享受合作乐趣。如表演对话, 让能力强的同学发挥对话内容, 稍差一点表演句子或照课文说出来, 基础差的只让他们说基本简单的答句,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任务, 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基础好的学生帮助学困生完成本组的任务, 采取一些奖励形式如“最和谐小组奖”、“最佳表演奖”、“最有合作精神奖”、“最有创意奖”、“最佳表现奖”等, 使他们在小组活动中学会互帮互助、团结合作的精神。
例如, 在教学有关表演对话时, 为了让各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 要求A类学能够复述对话中长点的句子, B类学生只要能简单把对话答出来就行, C类学生可以通过他们对话做动作。这样他们都参与了小组活动, 每个人都从中得到了乐趣。
第三, 评价分层。在课堂上, 教师运用评价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反馈,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有很大的影响。对不同学生, 教师的评价也应有所区别。对于平时表现较好、基础扎实的学生, 在他们回答正确后, 教师只用“Thank you”来肯定他们的回答。对平时不爱发言、基础较差的学生, 当他们能正确回答问题后, 教师应抓住时机用“Good/very good cool/wonderful”等评价用语进行表扬, 以鼓励他们大胆发言、争取更大进步。此外, 用红布、铁丝、胶带做成真的小红旗, 在瓶子上写上组别及组长的名字, 用瓶子做插旗工具 (展示介绍实物) , 根据学生课上回答问题情况、表现情况、完成合作情况等。老师以主持人的口吻“×××同学为本组获得一面小红旗”, 下课统计出来, 小红旗有几面, 就在师生共同设计的图纸上贴上学生喜欢的贴片 (各组不一样, 由小组自己设计自己涂色) (展示实物介绍) , 另外还可以用贴小红星给学生奖励。对不同层次学生表现不同程度的进步时, 教师贴上几颗星星表示Good-Great-Excellent逐步升级,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定的目标, 并向更高的目标努力。
在平时作业的批阅中,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评价也有区别。对基础好、书写准确、漂亮、整洁地贴两个笑脸, 差点给一个笑脸, 而对基础较弱的学生, 错误较多的学生用“try hard”评价。
本的基础上。”
2.对话“首席”的消失
在音乐对话教学中, 虽然我们一再强调“师生平等对话”, 但是教师的角色却不能完全等同于学生。但是, 我们在音乐教学中时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为了千方百计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对学生的“言说”便不再进行调控和引导, 这样就会出现课堂看起来好像很活跃热闹, 而学生的思维却跑到了千里之外, 学生的讨论长时间脱离了教材和文本, 脱离了教学。“这就形成了音乐对话教学的又一个严重误区:即教师角色的严重缺席。”在这种对话教学中, 教学进行了180度大转弯, 由传统教学片面的“教师中心”完全沦为片面的“学生中心”, 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3. 音乐对话教学的处境尴尬
在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只有一种声音, 那就是教师习惯于搞“一言堂”, 唱“独角戏”, 制造“话语霸权”。我们可以把这种现象叫做“课堂独白”。课堂独白有很多问题, 它不仅不在乎学生的主体地位, 而且会压制学生表达和分享的欲望, 更严重的是抑制了学生的创造力, 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改刚开始就很重视课堂教学的改革。为了改变课堂独白现状、重构课堂文化, 我们引入了对话教学。在对话教学理论中, 研究者对对话教学的课堂存在的状态进行了描述, 激动人心, 让我们这些音乐教育工作者深受鼓舞。如:有人将对话教学描述成“民主的、平等的教学, 沟通的、合作的教学, 互动的、交往的教学, 创造的、生成的教学, 以人为目的的教学”;有人描述成“教师、学生和文本三者取得平等地位, 以平等主体关系为基础师生共同交流自己对文本的体验, 学生有安全感和自信, 体现出平等、合作、互助的精神”。还有人描述成“在平等民主、尊重信任的氛围中, 通过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相互对话, 在师生经验共享中创生知识和教学意义, 从而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形态。对话教学是一种尊重主体性、体现创造性、追求人性化的教学”。
3.布置作业分层
根据学生特点, 教师可以要求A类学生在听说读写的基础上表演课本中的内容, 并做一些创造性改编;B类学生能达到听、说、读的基本要求能熟练掌握课本内容, 并能课堂上表演课文中精彩片段;C类学生要求他们认真跟读课文录音, 准确模仿发音直到能流畅地朗读课文。在平时布置作业时对不同的层次的学生分必做和选做题。
摘要:本文阐述了在普通初中阶段英语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并以本校七年级学生为例, 从备课分层、授课分层、布置作业分层三个方面说明了实施分层教学的具体措施。
13.初中一年级作文爱父母 篇十三
青少年的我们正处于叛逆期,甚至可以说是犯罪期。总会幻想着要离家出走,要脱离父母的束缚。最后导致与父母的关系恶化。所以,要获得自由,就先要自觉,我们必须学会爱自己的父母。
要看懂父母,就要学会换位思考。暑假期间,当你安排着自己的“人生大计”,父母往往成了绊脚石,为什么不允许自己夜出?为什么限制自己的娱乐时间?为什么不许看太多的电视剧?……父母提出的所有的所有都是自己认为无理的要求。然而,你是否曾经想过这样的问题:父母为什么要这样做?是恨我吗?假如我是孩子的父母,我会这样吗?如果你能大彻大悟,就马上去给父母道歉吧。
爱自己的父母,也可以简简单单。古往今来,人们爱父母的方式多种多样。古代的农民,以生一“足球队”来爱父母。现代的新人类,爱父母的方式更是层出不穷。有人买一套深山别墅让父母安享晚年,有人提供父母周游列国,等等。而当红的湖南卫视“快乐男声”节目冠军陈楚生,在只剩下两个人的终极决赛中,送了一双光亮的普通黑皮鞋和唱了一首名叫“草鞋”的歌给皮肤黝黑的父亲。父亲双手颤抖地接过儿子送来的爱,他的.嘴唇颤动着,儿子此时又送来了一个爱的拥抱……全场观众黯然泪下……爱真的可以很简单,只要你有心。
爱父母贯穿着整个中华民族。很早之前,清朝皇帝以孝天下,平民百姓之间和睦友善;老一辈革命家朱德着文《回忆我的母亲》中,以无限的深情赞颂了母亲无比的爱和高尚的品质;陈毅探母,执意要给瘫痪在床的母亲洗衣服;宋庆龄孝心至诚,在母亲灵前“饮泣不已”……《史记》早已记载:千万经典,孝义为先。鲁迅说过:不要让亲情在熙熙攘攘的现代社会变革中越来越脆弱地面对冲击,至少我们可以从自我做起,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
14.灵儿初中一年级作文 篇十四
终于来到了天庭.别的神仙都以为她们是新来的小神仙,便没有注意.只有一位叫萧的,非常注意他们.
萧偷偷的去偷听它们讲话.
灵儿说:“看来我们扮得很成功.”
雪说:“真是的,一点意思都没有,太成功了,缺少刺激感!”
“你呀!”灵儿说着点了一下雪的鼻子,又说:“不过我总觉得有人好象很注意我们.”
“不会啦,是你太多心了吧!凭我们的天才演技,谁会发觉啊?”
“但愿如此.”
“可是,我不明白,为什么要隐瞒你的身份啊?”
“我想,那件事离现在有很久了,我们不说反倒好.”
“为什么?”
“你怎么有这么多问题啊?好了,以后你会明白的..”
萧在外面听的莫名其妙,不过听了她们的谈话就更加怀疑了.但是,灵儿就要走出来了,他只好无功而返.回到自己的府邸,他左思右想,认为来者不善,善者不来,以后要更加注意这两个人,不过还好,他决定在事情还没搞清楚前,先不禀报玉帝.
灵儿喝着清澈甘甜的泉水,心情好极了.这时,凡间的万物都更加茂盛,充满生机.
灵儿是女娲的后人,女娲的灵气来自天地万物,当灵儿高兴时,万物都更加有生气;而当灵儿伤心时,万物枯萎,死气沉沉.灵儿后来也听说了,她就竭力克制自己的悲伤心情.
灵儿非常希望看看其他的姐妹,就画了个玄光镜偷偷的看.大公主仙月正与二公主雨情玩雪球呢;
四公主心闪扶栏看花,旁边的七公主紫兰摇着扇子,看似十分柔弱;五公主玉儿可没有那么安分,她活泼好动,正在玩秋千呢;六公主旋儿生性胆小,被一只小虫吓得直尖叫.灵儿看着姐妹们的样子,不禁笑出了声.
雪来了,看见灵儿在偷看,也笑出了声.灵儿一惊,转头一看,看见是雪,松了一口气.
15.初中语文教学一得 篇十五
1.从“学”方面讲, 可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书本上的文字只是社会生活的一种表现形式, 要让学生真正读懂文章的内容, 很有必要让他们更多地去接近体验其中的生活。用表演形式能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与表达更方便快捷地增强对课文内容的认同理解, 而不是别人强加给他自己的。
2.从“教”方面讲, 可以加快教师角色的转换。
真实性学习理论运用在语文实际教学, 可以改变以往填鸭式教学, 同时与新课程标准接轨。语文教学提倡加强学生的文学素养, 就要让学生更多地融入到所学内容中去。表演这一形式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 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教师的指导, 用各种自己喜欢的表演形式来演绎所学内容。教师一改以往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取而代之的是让学生唱主角。
3.用表演演绎课文还能够极大地调动起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并充分发掘个人的创新潜能。
用表演演绎课文, 一方面通过对学生进行角色分工, 让不同的学生都有展现自己才能的舞台;另一方面, 要求全员参与, 并由小组合作设计台词准备道具, 揣摩肢体动作, 因此很好地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
表演是一门综合艺术, 融合了戏剧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杂技等各种艺术。基于学生的水平, 课堂表演只从分角色朗读或背诵台词、做示范性动作等形式来展现有关情节, 同时兼顾到直观性、综合性等特点, 从而达到使学生加强对课文理解的目的即可。基于以上特点, 用表演演绎课文具体实施起来,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过程:
第一、选取适合表演的片断。用表演演绎课文对学生参与到课文学习中来非常有帮助, 但并非所有的课文内容都适合用表演这种形式。这里有一个筛选的过程。选取的标准最重要的是要能让学生有发挥创意展现自己才华的机会, 所以这一步可以由老师与学生共同完成。事实表明, 枯燥的文言文学习因此变得有趣。如《木兰辞》一文中可选取三个表演片断:木兰织布时与父母对话、木兰买战具、木兰辞官还乡。再比如《陈太丘与友期》一文中可全篇进行表演。现代文可选取的片断就更多了, 如《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文中可选取“闻一多怒骂特务”、“参加游行示威”等片断;《最后一课》一文中可选取“老师与小弗郎士的对话”、“老师宣布下课”等片断。
第二、分析角色的内在心理依据。每篇文章有不同的内容, 其中的人物和背景都不尽相同, 所以有必要对其进行分析, 以便更合理到位的表现人物个性, 更真实可信地再现故事情节。这一步可通过分组来完成。把任务分配到各组, 由组长带领同组成员搜集整理熟读相关资料, 并组织大家讨论揣摩角色的内心特点。在充分把握表演内容之后, 相信表演的效果会更出色。如《最后一课》中“老师宣布下课”片断表演, 必须让学生充分了解课文背景, 深刻体会韩麦尔先生当时因国土被占领的沉痛心情, 才能使他们在表演中更好地把握人物的表情, 真实感人地再现当时的情景。
第三、确定表演角色的人数与分工。表演是一项小型集体活动, 每个成员之间要有恰当的分工, 一个萝卜一个坑。为了使表演机会覆盖面更广泛, 可采用小组轮流制。事先由老师指定某个小组来完成。由这个小组选取相关表演片断, 搜集相关资料适当分析, 分配好表演角色及有创意地写好相关台词。如《伤仲永》一文中“仲永生五年, 天资过人”片断和“父利其然, 不使学”片断的表演, 对小组成员作如下分工:一人扮仲永、一个扮其父、两人扮一乡秀才、两人扮邑人。
最后是现场表演。现场表演即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肢体动作等把文中人物的性格、故事情节表现出来。这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环。前面的准备工作对学生来说, 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而现场表演是对前面工作的总结和对个人及小组才华的检阅。为了使表演更加吸引观众, 可进行适当的化妆, 并借用一定的道具, 从而达到理想的效果。
16.初中一年级作文 篇十六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很多年前,一个人打了一口井,从深深的井底掘出黏土为自己塑像,塑像完成的那天,他不禁赞叹自己:“啊,我真的太伟大了!”
多年以后,一群饥渴的行人坐在井边,喝着清凉的井水,赞叹道:“挖这口井的人真是太伟大了!”
读上面这则故事,领会其寓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1)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2)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
(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不得抄袭、套作。
【命题意图】
这个题目将重大的时代命题放在寓意丰富的材料中,以激活同学们的思维,激发同学们的时代使命感,引导同学们思考生命价值与个人行为,既有人文意蕴,又显思维辩证。
【写作立意】
材料中的关键词为“打井”“塑像”“伟大”“喝井水”“赞叹”,其中,“伟大”是核心。什么是真正的伟大?是用打井挖出的黏土为自己塑像来赞叹自己,还是被喝到井水的饥渴的行人赞叹?
综合材料可以看出,每个人都想有一个不平凡的人生,都想成就一个伟大、不朽的自己,从而充分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是,伟大不是来自自我标榜、自我吹捧,衡量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关键看他在多大程度上被别人所需要。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写“伟大交由他人评价”“如何衡量伟大”等,是最佳立意。要注意的是,写作时须阐明评价标准。
如果写“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看法”“无心插柳柳成荫”等,则为偏题、离题作文。
【评分标准】
立意准确,写了“伟大交由他人评价”,并且强调了评价的标准,可得45~50分。文章如在思想深刻性、材料丰富性、文采等方面有突出表现,可得50分以上。
如果仅写“伟大交由他人评价”,没有强调评价标准,只能得36~44分。
偏题、离题作文得分不超过36分。
嘉兴教育学院 沈建忠
伟大交由他人评价
● 嘉兴考生
八月长安说:“让一个人变强大的最好方式就是拥有一个想要保护的人。”因此我也可以说,让一个人变成伟大的人,就是要让他为别人奉献,将伟大交由他人来评价。
拿破仑一生戎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为无数人心中的英雄,贝多芬也为他写下《第三(英雄)交响曲》。然而当拿破仑称帝的消息传来,贝多芬忧伤地写下“纪念逝去的英雄”,这时的拿破仑在他的心中不再伟大。拿破仑这样评价过自己:“滑铁卢一战让我失去了所有,只有《拿破仑法典》永垂不朽。”在战争失败撤退时,他讲道:“伟大与否仅在一步之遥,让后人评价去吧。”所以说,一个人的伟大并非是自吹自擂为自己塑像,或是受到加冕之类的荣耀,而是做到为别人奉献。就如同兵败如山倒的拿破仑,最终受赞颂的反而是他不畏强暴的精神与留下的不朽的法律典籍。
伟大的定义应该是为历史或社会做出较大的贡献,有为团体或他人奉献的精神。因此,一个人是否伟大应取决于他实现的价值。
2014年10月3日,荷兰国脚库伊特宣布退役。这是一个堪称全能的运动员,无论是踢哪一场比赛,都兢兢业业地做好自己的工作。为了团体荣誉,他踢过场上任何一个位置并表现出众,甚至在训练时以守门员的身份参与陪练。在巴西世界杯上荷巴一战中,他头部被重击,血洒赛场,仍绑着纱布继续比赛。由于他的敬业与奉献,球迷称之为“劳模裤子”。他自谦道:“我只是个普通球员,今后国家队需要我,我仍会第一时间赶回来。”
伟大与平凡是矛盾的,有时却可以转换。库伊特自认为平凡,却被人赞颂为“橙衣军团最伟大的球员”,正是由于他为荷兰国家队所做的杰出奉献与年复一年的努力。
伟大的人就如同中了状元却以实业救国、富强民族资产阶级工业的张謇,如同即使受压迫仍不承认错误的苏格拉底,如同用自身的经验教育全球护士的南丁格尔……更多伟大的人在生前并不被赞同,甚至被嘲讽、压迫,但后人认识到了他们的贡献并将其称为伟人,并非因为他们自我宣传伟大,而是为别人的奉献让他们的形象发光发热。
将你的伟大种在别人心里,伟大也只有他人能评价。我想,这就是伟大的真谛。
得分: 52分
点评: 文章主题“将你的伟大种在别人心里,伟大也只有他人能评价”紧扣材料,观点即标题,可谓直截了当。法国的拿破仑和荷兰国脚库伊特是文中的两大事例,前例用于阐述“伟大的定义应该是为历史或社会做出较大的贡献”“一个人是否伟大应取决于他实现的价值”;后例用于阐述“伟大与平凡是矛盾的,有时却可以转换”,而这种转换的原因恰恰是库伊特为荷兰队所做的贡献和努力。文章思路清晰,结构简洁合理,论述分两层推进,主题集中。
射雕英雄,当传!
● 嘉兴考生
《射雕英雄传》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引发轰动,是中国新武侠和金庸写作的划时代之作。有人说射雕指郭黄二人,英雄为成吉思汗;有人则说英雄为郭靖,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我也有自己的理解。且看书中射雕,成吉思汗力贯穿云,射雕甚是豪气;靖哥哥则是见黑雕与白雕相斗,心疼白雕,于是挽弓,一箭双雕,遂得了那伴他半生的两只白雕。
这是“射雕”,而英雄,在书将终时,成吉思汗自感老之将至,唤郭靖来论英雄,欧亚大陆的征服者便在这后生面前说着自己的功绩——破花剌子模、度中亚平原等等,这实在是一个霸主!郭靖则不言,他脑中一直想着一路过来见到的饿殍,想到版图扩大的杀伐……他将这些告诉了成吉思汗——这位史上最大疆土的开创者,在沉思与低吟“英雄……英雄……”中逝世了。
这,便是我的解。成吉思汗与曹操,都可称枭雄,因为杀伐果断;郭靖与刘备也可称英雄,因为他们“软弱”。前者宁教我负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负我,因而在罗贯中的小说中突出了曹操的奸,在京剧中也是大白脸。后者软弱,对同胞甚至敌人都不愿下杀手,成就了后世传颂之名,却落得一个与襄阳共亡,一个霸业未成便身死。
伟大,不是自己说的,是要真正给人民带来好处,如《射雕英雄传》中所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隋炀帝开大运河,算得上宏大,却不能说伟大,因他为一己烟花三月下扬州之愿而劳民伤财。更不用提明英宗为了体现自己“文成武德”玩御驾亲征,“土木堡之变”葬送了大明大半兵力,自己也被掳去。这是傻,不是伟大,为了虚名,值吗?方法还不对。
邓小平当年力排多少非议,开放了封闭的中国,可有顾自己名声地位?黄花岗五义士起义可有想过先给自己立个传?
“传二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这传若翻译为人民传颂,秦始皇的愿望就可实现了。
立自传有何用?立个雕像牌坊还要考虑后人是膜拜它还是唾弃它。
学射雕英雄,当传!
得分: 48分
【初中一年级作文】推荐阅读:
初中一年级写景作文校园08-02
遗失的细节初中一年级作文08-03
初中一年级作文:家长会09-13
初中一年级餐桌前的谈话作文08-30
以不幸的事情为题的初中一年级作文08-22
初中一年级英语10-14
《陌上桑》 初中一年级07-03
初中一年级学习计划07-19
春初中一年级教案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