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小城镇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

2024-10-20

加快小城镇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共8篇)

1.加快小城镇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 篇一

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 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调研报告

董友超

一、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小城镇规划滞后。我县小城镇规划编制工作是由1999年开始的,到2008年已完成了5个乡镇的修编,虽然有了规划,都没有详规。规划超期的有17个乡镇。按照200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的目标要求,我们的规划明显滞后,已经不适应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需要。

基础设施建设薄弱。道路欠帐太多。除大虎山镇较好以外,其它三个老镇主路是黑色路面,其它通向居民住宅街巷路都是沙石路、土路。以新立屯镇为例,只有一条通往镇上的路,暨胡新线是柏油路,其它所有的大街小巷的路都已破损不堪,雨天处处积水,晴天道道车辙,严重影响了行人和车辆通行。

排水存在死角。四个老镇基本上都是靠土沟自然排水。仅有少量的明渠排水,也都坍塌淤堵,到雨季经常出现溢水现象。八道壕镇,雨量超过40毫米,主路两边积水超过50毫米,雨水进屋。大虎山有的开发楼,靠沉井排水,由于楼基高,雨季雨量超过30毫米,附近居民住宅屋里就进水。

供水、供热问题凸显。自来水管网急需改造。新立屯镇自来水管网使用30年已经严重老化,有7000多延长米的老化管网急需更新改造,镇区周边村屯自来水网底铺设工程也迫在眉睫。八道壕镇供水系统形成于1980年,管网也早已老化,造成供水不足,只能早、中、晚3个时间段保证3个小时的供水。供热虽然有了大小不同的供热站,但覆盖面不全,新立屯镇仍有很大一部分楼房还在沿用以前陈旧的取暖模式。室内达不到温度,住户与供热矛盾突出。大虎山镇有供热面积87万平方米,取暖期室内平均温度只有10度左右,曾一度造成用户上访。

美化、绿化、亮化远远不够。先进小城镇的绿化率达到了50%以上,而我们小城镇的绿化率还不到16%。路两旁栽的树特别少,有的镇上千米的一条街看不到一棵树。安装的路灯只限于主要节日亮几天,有的还没有独立的灯柱,安装在高压电线杆上。路两边的大部分空间被个体商户摆摊占去。中心镇没有一处公益活动广场。

卫生环境差。主要街道大部分没有垃圾箱,垃圾到处可见。县级财政拨款少,每年8万元(新立屯环卫所职工18人,八道壕23人,大虎山53人)清运垃圾还是原始的拖拉机、铁锹。没有固定的垃圾掩埋场,临时就地填坑,大风一吹,遍地都是塑料等垃圾。市场建设水平低。全县有39个市场,其中全封闭式1个,(黑山城内综合市场),半封闭式5个(大虎山、新立屯、八道壕、无梁殿、励家),其余的都是露天市场,任意摆摊,秩序混乱。有关部门对市场管理力度不够,存在无序竞争,降低收费标准等现象。

房地产开发缓慢。据统计,2000年至2008年黑山共开发建设楼房270栋,面积427.51万平方米。2006年到2008三年间,共开发面积为282.13万平方米,其中黑山镇267.021万平方米,大虎山镇13.550万平方米,八道壕镇10855平方米,新立屯镇4735平方米。今年除大虎山镇开发了5万平方米外,新立屯、八道壕均没有开发。

小城镇特色不明显。特色农业经营规模小,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科技支撑力不强。工业项目少,名牌产品不多,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二三产业发展不快,专业产业化优势不明显。人文环境、生态环境建设缓慢,景观风格等特点没有显现。

二、主要原因

一是对小城镇建设缺乏高度认识,重视不够,抓的不力。

二是受财力所限,县级、镇级投入小城镇建设资金很少,争取上级小城镇建设的资金不到位。

三是缺乏改革意识,市场运作、多元化投资渠道还没有建立起来。四是政府对房地产开发的有关税费政策没有放开。

三、几点建议

1、科学调整小城镇规划布局

规划是发展的先决条件,没有一个好的规划,就不可能实现快速的发展。我县已由中国城市建筑研究院完成了总体规划修编,要在总体规划的柜架内修编完成小城镇规划。调整行政区划,撤乡并镇,撤点并村,实行合理的区域空间调整,集中资金与力量扶持中心镇发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培植新的增长点。结合新农村建设,制定主导产业定位、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发展、农民新村、人文、生态环境等详规。规划要创新理念,以县域和重点镇为基础,功能互补,规模等级结构合理,空间布局有序,通过规划促进城镇用地相对集中,公益设施相对完善,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形成各具特色、优

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城镇建设新格局。要依照“经济与生态并重,自然与人文交汇,商贸与休闲娱乐一体”的规划原则,将功能区划,使小城镇发展优势得以体现。

加强规划建设领导,把小城镇建设纳入领导班子目标管理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做到换人不换目标,按照规划积极稳妥推进小城镇建设。

2、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是资金。要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充分发挥市场筹资功能,推进小城镇土地资源经营和基础设施市场化建设,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发展。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推动民间资本参与小城镇建设的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可实行有偿使用制度,吸引、鼓励企业、事业单位、个人以及外商以多种形式参与小城镇建设。允许单位和个人投资经营供、排水、道路、桥涵等基础设施及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逐步走上主要依靠社会资金建设小城镇的轨道。

创新信贷方式。研究建立地方政府、采用和中小企业共同出资组建的信用担保机构。借贷城市建设开发模式,拿基础设施建设作抵押,向企业提供中长期贷款,发挥国家商业化投资,对小城镇建设发挥的拉动作用,使企业性投资主体、商业性投资方式更有基础。

争取上级资金,认真解读国家有关政策,抓住国家拉动内需,向小城镇建设投放资金的机遇,制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详规,做好可研报告,建好项目储备库,争取省、国家发改委的立项支持,申请亚行贷款,争取财政贴息贷款,取得对教育、文化、公益事业的投资,加快小城镇水、电、路、气、邮电等建设。

更新改造供热、供水管线,政府应出台《黑山县供热管理办法》,加大监管力度。把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同城镇居民供水工程结合起来,一同设计改造,解决群众吃水难和饮水不安全问题。治理脏、乱、差,加大对环境卫生的综合整治力度,修改完善《黑山县物业管理办法》,垃圾要有处理场,路两边要增设垃圾箱,环境卫生要实行门前三包。健全环卫队伍,县级财政要增加对环卫的投资力度,尽快改变卫生环境。搞好绿化、美化、亮化建设,提高小城镇绿化率,中心镇要建设一个标准的群众性公益活动广场。在治理环境的同时,坚决制止乱批乱建。

应从全县角度统筹考虑,将我县已形成的杂粮、建材、水果、蔬菜、小食品、鲜蛋、生猪、牲畜交易八大市场,进行资源整合,共同建设区域市场。利用招商引资来建设市场,完善功能,促进农民和投资商到小城镇从事农副产品经营和商品交流。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大城市中许多中小型建筑企业的开发商到县级的中心镇来搞建设,要利用这一有利时机,招商引资,搞好小城镇房地产开发,推动居民棚户区改造。

3、发挥优势,建设特色小城镇

充分发挥各乡镇的产业优势,抓住并放大其特色,通过产业集聚实现产业集群。建设农业特色型小城镇;工业资源主导型小城镇;商贸物流中心型小城镇;人文、生态、旅游型小城镇。

确立发展重点,在形成棚菜、养殖、花生三大特色农业的基础上,包装项目,打造花生、肉牛、禽蛋、棚桃、西瓜、两梨、杂粮等品牌。组建农产品商贸有限服务公司,在农业部互联网上宣传、推荐、销售黑山农业特色产品,提高附加值。搞好品种改良,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着力提高农产品加工的科技含量和精深加工能力,形成农产品加工业体系,建设农业特色型小城镇。

把农副产品深加工、农业机械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做大做强。黑山镇有规模企业20家,镇安满族乡16家,八道壕有大小企业46家,规模企业16家,工业基础好,又由矿产资源,应建立工业资源主导型小城镇。

大虎山镇市场历史悠久,比较繁荣。新立屯镇地处辽西走廊东口,位于黑山、阜新、彰武、新民四市县结合部,铁路交通发达,过去有北部明珠之称。自清乾隆年间建镇立集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以商贸业著称,应加快建立发展商贸物流中心型小城镇。鉴于新立屯背靠内蒙古科尔沁大草原,回族、满族多的特点,还可建立蒙、满、回、维一条街,把服装、玛瑙、饮食等行业做大做强。

充分挖掘县内自然、人文等各类旅游资源,合理规划、统筹开发。南湖公园,是省内面积最大的县级公园,也是人们休闲的好场所,应加强维修和保护。发展以黑山阻击战纪念馆为核心的红色旅游。恢复姜屯莲花湖,到太极宗师张三丰的故居,是我们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到龙湾水库、蛇盘山,观赏风力发电,恢复绕阳河湿地,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旅游。

推广以秸杆气化、沼气、太阳能为主要内容的农村能源综合开发建设,建连户大型沼气池和秸杆气化集中供热,推广生态养猪,环保养猪,治理环境污染,实现资源化利用,建设绿色生态家园,创造舒适的人居环境和良好地创业环境。

4、加大政策的支持力度

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按属地和职业划分户口类别,以身份证为合法证件的自由迁移和

登记的有效政策。农民在任何一个小城镇,只要有固定场所,有比较稳定职业,有生活来源,就允许落户,落户城镇后,可根据本人的意愿,保留其原有的土地经营权,也允许依法有偿转让。并且要在子女入学、就业、参军、社会保障等方面均享受原有城镇居民的同等权利。

改革土地管理制度。小城镇建设中的工业园区,市场、房地产开发、建农民新居等,都需要土地。要开发整合现有闲置的工厂、学校、荒山、荒沟、荒丘、荒滩、废墟地等土地资源,集中连片,耕地可以货币化,土地可以入股,合作经营。允许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可以直接进入工业用地市场,允许农村集体土地划拨土地一级市场直接进入二级市场,实现流转和经营,实现农村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同地、同权、同价”,使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以流转方式同国有土地一样,可以按同等条件进行出租、出让、转让,转租和低押。

实行农民宅基地置换。以县为单位,统一掌握使用部分农民住宅地指标,允许入镇农民原有的宅基地按一定折算标准置换城镇住宅用地。迁入小城镇后,农民原有的宅基地统一组织整理复耕,实行占补平衡。新民市在建设新农村中就采用了这个办法,加大村屯改造力度,整合土地资源,预留发展空间,使有的村集体搬迁,全市村屯改造可腾出30万亩土地,用于招商引资工业园区、建农民新居等建设。

调整税费政策。房地产开发中收取的土地出让金、基础设施配套费等所有税费,都应留给开发的乡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改变面貌。免除农民入镇的基础设施建设费、落户费等费用,入镇农民除了依法纳税外,不得向他们收取以外费用,使他们轻装上阵,安居乐业。

(本文作者为县政协经科办主任

2.加快小城镇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 篇二

联合国原助理秘书长沃利·恩道在为《城市化世界》一书作序时指出:城市化极可能是无可比拟的未来光明前景之所在, 也可能是前所未有的灾难之凶兆。所以, 未来会怎样就取决于我们当今的所作所为。

根据我国经济社会现阶段发展实际,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翻一番,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进行总体布局, 提出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统筹城乡建设,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要求。这就提出了推进我国城镇化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

1 建设美丽乡村意义重大

1.1 建设美丽乡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要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就必须统筹城乡建设, 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要实现农业现代化, 让广大老百姓得到实惠, 增加收入, 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没有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没有农民住房条件的改善和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 就不可能建成真正的小康社会。

1.2 建设美丽乡村是统筹城乡建设, 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城乡一体化是基础。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科学发展的应有之义, 也是加快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目标。加快建设美丽乡村就是要努力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加快缩小城乡差别, 促使农民群众全面奔小康。要求我们切实加大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力度, 加快建立工业带动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体制机制, 促进城乡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要求我们着力形成政府公共资源城乡共享机制, 让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现代文明向农村延伸、辐射与覆盖, 从而促进农村人口集聚和产业集约, 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民生活质量水平, 让城乡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1.3 建设美丽乡村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包括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等目标任务, 其中蕴含着生产集约高效、生活低碳富裕、生态环境良好等生态文明要素。只有加快建设美丽乡村, 把生态文明建设同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才能把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产业导向、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等融人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进步等各方面, 才能把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落到实处, 进而在更高层次上全面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目标。

1.4 建设美丽乡村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要任务

建设美丽的休闲旅游度假天堂、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和风情小镇、建设生态文明的美丽乡村、建设的海南人民的美丽幸福家园, 是海南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绿色崛起的内在要求, 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要任务。

2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2.1 美丽乡村建设面临的主要挑战

(1) 规划滞后、水平不高, 投入不足、管理缺位、无序发展。

长期以来, 由于乡村规划编制滞后、投入不足、管理机构和人员的缺位等原因, 绝大多数村镇建设处于自发状态, 建设随意性大, 浪费土地, 农民建房处于自发状态, 没有更多的考虑村庄的整体布局、道路网络、公共服务设施及公共活动空间等需要, 造成村庄建设品质不高, 功能配置不全, 环境质量不佳等问题。

针对这些情况, 海南省2012年全面启动村镇规划编制, 各市县乡镇陆续成立规划建设管理所, 招聘了专业管理人员, 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正逐步从无到有, 但面对我省农村混乱的建设现状、复杂的土地权属以及农民的落后意识等诸多问题, 村镇规划建设管理要实现科学化、规范化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2) 部分地区农村吸引力在逐步下降, 村庄空巢化、空心化现象严重。

由于长期缺乏投入导致的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落后, 加上农村文化活动娱乐单调, 农业劳动回报不高, 尤其是对农村年轻人, 农村生活吸引力远没有城市生活吸引力大。这直接导致了年轻劳动力外出打工, 追求城市生活体验和生活方式, 农村外出年轻人即便有了一定的经济积累也更愿意在城市居住生活而不愿回村庄发展, 造成留守村庄的多是老、幼、病、残, 村庄空心化日益严重, 农村活力严重不足。

(3) 住房安全性、舒适性差, 建造方式落后, 缺乏特色。

由于受经济条件、技术和材料所限, 一些地方农村建房依然非常简陋, 没有防风抗震能力, 还有相当部分房屋沿用旧式布局, 房屋功能不齐全, 使用不方便。房屋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逐渐淡化, 在少数民族地区, 房屋建设“汉化”比较严重, 缺乏民族特色元素, 而汉族地区农村建房则是同质化严重, 新建房屋多数是钢筋混凝土平顶房, 没有地方特色。

(4) 农业生产粗放, 生产力水平低, 标准化专业化程度低, 规模小、效益差, 农民收入低。

现阶段, 农业标准化建设还相当薄弱, 农业产业价值链短, 农户分散生产和销售, 造成农产品流通不畅, 农产品加工增值幅度较低, 品牌建设薄弱, 农产品企业品牌数量虽多, 知名度小, 档次偏低, 价值含量却不高。同时, 农民文化科技素质较低, 没有实现专业化、规模化、机械化生产, 农业生产率低, 大部分农民还停留在小农生产的阶段, 收入较低。

2.2 美丽乡村建设面临的重大机遇

(1)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把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党中央在新历史时期、新的起点, 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2) 乡村具有丰富的资源条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广大农村腹地几乎是未开发的处女之地, 植被覆盖率高, 生态环境良好;村庄散落在原始丛林、山川、绿野、沿海的椰林、沙滩以及岛屿之间, 至今完好保存, 拥有绿色文化、蓝色文化、红色文化、移民文化、黎苗文化等多元特色文化元素。

(3) 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

“村村通工程”的推进, 为乡村路通财通奠定了基础。海南东线高铁的通车以及西线高铁和田字型高速公路网络的完善都将极大改善海南省交通基础条件, 为海南省广大农村腹地带来历史性发展机遇。交通改善带来信息、物流和人员的往来, 将极大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促进农村文明进步。

(4)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深入推进。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不断推进, 更多优惠政策的落地生根, 以及开发建设热点由沿海、城市向山区、广大农村腹地转移的趋势, 使乡村旅游业发展空间广阔, 为海南乡村建设迎来资金、技术和人才等发展必需的生产要素大量投入机遇。

3 国内外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与启示

3.1 海南建设美丽乡村的实践

3.1.1 白沙县“美丽乡村”计划

规划建设目标:白沙县把文明生态村建设、民房改造、乡村旅游有机结合起来, 把整个县域当作一个大乡村旅游度假区来规划, 把每一个乡镇 (包括县城) 当作一个个旅游节点来建设, 把每一个村庄当作一个个旅游景点来设计, 把每一户人家当作一个个旅游小品来改造, 整村推进建设, 形成具有白沙特色的城乡一体化模式。

推进措施和方法:2012采取政府+企业+农民+金融机构的模式, 建设“美丽村庄”40个。罗帅村是白沙大力实施“美丽乡村”计划的一个模式, 他把农村发展与旅游开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 实现农村与旅游双赢。

3.1.2 文昌潭牛风情小镇建设

规划建设目标:以建设文昌中部中心城镇为目标, 通过规划引进一批大项目进行开发建设。目前, 碧桂园、白灵顿华侨星城、龙海绿景等重大房地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 工业项目海南饮料公司的饮料厂也投入生产。

推进措施与办法:为突出潭牛镇热带风情小镇的特色, 提升潭牛镇的整体形象, 潭牛镇对过境道路临街建筑物立面及人行道、路灯、绿化等方面进行改造, 计划改造长度为1200米, 改造立面总面积为14774.25平方米, 项目计划投资1367.44万元, 目前已完成30%房屋建筑立面改造和20%人行道改造, 改造效果明显, 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与好评。

3.1.3 定安龙门风情小镇建设

规划建设目标:定安龙门镇以建设休闲度假旅游风情小镇为目标, 通过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管理的模式, 计划用十年时间,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以久温塘冷泉为依托, 在龙门镇建设多个旅游景点构成的系列景区群, 按“景区中的农村、农村中的景区”这一要求, 在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背景下, 实现绿色旅游与蓝色旅游的互补式发展, 打造成世界级的热带养生度假旅游目的地。

推进措施和办法:通过旅游产业化带动龙门农村城镇化建设, 将项目范围内的农民统一安置在风情小镇内, 农民既是城镇居民, 又是景区工作人员, 将当地农民的可持续发展与项目的长远利益相结合, 做到农民“天天有收入、月月有工资、季季有收成、年年有分红”, 打造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全国示范基地。

3.1.4 保亭什进旅游风情村建设

什进村地处保亭黎苗族自治县三道镇, 全村土地面积767.65亩, 全村农户数48户, 183人。

改造前, 村民住在低矮的茅草屋, 从事传统农业, 生活不富裕。2010年, 海南三道湾大区小镇旅业有限公司提出了大景区小城镇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大区小镇新村”发展新模式, 并将三道镇什进村作为首个试点示范村, 公司将旅游产业项目与什进村新农村建设捆绑开拓, 项目总投资40657万元, 目前已经完成投资11927.98万元, 什进新村一期农民住房已经投入使用, 二期农民房正在抓紧建设, 争取2013年6月投入使用。经过近两年的建设, 什进村目前的变化连什进村村民自己都不敢相信, 往日低矮昏暗的茅草房变成漂亮美观的小楼。

3.2 国内美丽乡村改造建设的经验

3.2.1 贵州美丽农村民居改造建设经验

(1) 要坚持城乡规划全覆盖, 因地制宜, 突出特色, 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要求实施村庄整治, 确保整治、改造同步推进, 坚决杜绝千村一面, 千篇一律。

(2) 坚持突出重点, 抓好路、水、电、污水和垃圾处理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基本条件。

(3) 坚持抓好点、线、面的结合, 从最需要、最紧迫、最能让老百姓享受整治成果的地方做起, 以点带面, 线块结合。

(4) 坚持统筹协调, 把农村危房改造、村庄整治与产业发展相结合, 在改善居住条件和环境的同时提高农民收入。

(5) 坚持整合资源, 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捆绑使用、统筹安排、各记其功”原则, 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

(6) 坚持依靠群众, 发动广大农民群众投工投劳共同建设新家园。

(7) 坚持强化组织领导, 把农村危房改造和村庄整治作为最急迫的民生工程抓紧抓实, 加强协调服务, 着力解决农村危房改造和村庄整治中的实际困难。

3.2.2 重庆市危房改造经验

一是形成了抓农村危旧房改造风貌建设是经营农村危旧房改造的新理念。通过创新认识和开拓思路, 抓村镇风貌建设就是抓村镇经营, 抓风貌建设就是抓经济发展的理念已成为领导干部及社会各界的共识。

二是探索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风貌建设管理办法。首先是强化组织保障。市县成立风貌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同时, 设立风貌建设办公室统筹协调风貌建设实施工作。根据区域和实施范围划分工作小组, 各小组各自具体指挥一个方面的工作。形成了层层负责、落实到人、具体到片、有序分明的组织保障体系。其次是推行目标管理。各市县把风貌建设纳入各部门和镇 (街) 政府年度专项目标管理, 并严格考核逗硬。其次, 政府出台专项的评先创优奖励办法, 建立激励机制, 调动干部群众的积极性。第三是健全各项制度。就风貌建设的招投标、设计、报建、技术要求、质量安全监督、现场管理、资金拨付管理等各个环节制订了专项的配套制度和管理措施, 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技术控制、质量控制、资金控制、现场控制体系。

三是基本形成了风貌建设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农村危房改造风貌建设上走的是“大规划、大手笔、大投入”路子, 在村镇风貌建设上都保持了相当的投入强度。风貌建设总体上是按“政府主导、社会分担、市场运作”的模式进行。

4 海南美丽乡村建设的任务与措施

近年来, 海南省牢牢抓住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历史机遇, 着力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经济结构和政治活力的体制机制, 对加速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起到了显著的作用。当前, 我们正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海南省六次党代会的战略部署, 以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建设为抓手, 做大做强海南三大产业规模, 壮大经济总量, 提升经济实力和行政区劳动力的集聚能力, 加快建设具有海南特色建设的行政化。同时, 有规划地统筹城乡建设发展, 积极发挥行政的辐射带动作用, 努力兴建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集约化的建设,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

4.1 美丽乡村建设的内容

美丽乡村建设, 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以行政村为单位;以自然村为依托;以群众为创建为主体;以提高农民收入为立足点;以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质量为抓手, 努力构建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和文明健康的生态文化。

(1) 建设自然和谐的乡村生态环境。通过编制乡村规划, 合理组织农民住宅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 使农村人居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2) 持续发展的乡村生态经济。立足增加农民收入, 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标准化, 引导农民按照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进行专业化、现代化生产和经营。

(3) 建设文明健康的生态文化。主要是加强传统村落保护, 推广乡村特色民居建设, 努力实现每个文明生态村都拥有配套的文化体育活动设施, 塑造讲文明、学科学、守法纪、求发展的新型农民。因此,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意义重大。

4.2 美丽乡村建设的任务

海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村镇建设发展工作, 2011年下发了海南岛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村镇规划建设中的工作意见, 计划用三年时间编制全省204个乡镇、89个农散散户, 18000个村庄的规划。其中, 2012年完成全省乡镇总体规划修编、控制性详细规划和60%的行政村、自然村建设规划;2013年完成40%的行政村、自然村建设规划编制。村镇规划着重研究解决农村的经济发展问题。

2012—2015年将白沙县确定为省级美丽乡村工程建设试点, 并完成全县60%以上的美丽乡村工程建设。每年每个市县抓一个乡镇、每个乡镇抓一个村庄的美丽乡村工程建设试点, 以点带面逐步扩大覆盖。

到2015年, 完成对高铁, 环岛高速, 海榆东、中、西线以及各条省道沿线两侧, 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沿线等“五沿”地区村庄的建筑与环境无师自通“四清四治四改”工作, 彻底改善“五沿”地区的乡村环境风貌。

到2020年, 结合乡村旅游业发展, 推进“千村万旅”计划, 对现有1000个特色景观名村进行旅游化改造建设, 打造乡村旅游度假村庄。全面完成文明生态镇建设, 打造10个绿色低碳小城镇和10000万花园村庄。实现农民收入翻一番的目标。

截止目前, 已经有80%的乡镇完成了总体规划修编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 有近60%的村庄完成了规划方案编制工作, 为农村产业经济、科学发展和村庄科学建设提供了保障。

4.3 建设美丽乡村的措施

(1) 加强领导, 明确责任。

有组织地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农村, 是一项新的实践。各级政府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和提高国际旅游岛建设水平的高度, 充分认识抓好美丽乡村建工作的重要意义, 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市县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 切实加强领导, 以更多的精力推进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要将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列入议事日程和财政预算;要以村庄规划为统领, 不断强化规划管理意识, 自觉遵守规划, 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同时, 要注意做好群众工作, 动员群众积极参与, 尊重村民意愿, 引导群众移风易俗, 共同搞好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2) 规划引领, 规范管理, 科学实施。

在全面编制乡村规划的基础上, 市县城乡规划建设主管部门要有专门机构、人员负责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各乡镇应设乡镇规划建设管理所, 暂时不具备单独设立规划建设管理所的乡镇, 可在国土所加挂“规划建设管理所”牌子, 并至少配备2名财政预算管理事业编制的专业人员, 业务上接受市县城乡规划建设主管部门指导, 负责本乡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村民委员会要设立专职或兼职的规划建设协管员, 负责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12海南农村民居竞赛获奖作品

海南省人民政府2012年下发了《海南省农村居民建房审批办法》, 对农村居民建房审批办法进行了规定, 为保证乡村建设质量和水平提供了条件。

(3) 加大财政对乡村建设投入。

各级政府要将村镇规划编制和实施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并视财力逐年增加。村镇规划编制经费以市县财政投入为主, 市县财政确有困难的, 省财政予以适当补助。从小城镇范围内建设项目征收的村镇基础设施配套费, 应部分用于村镇规划的编制与实施。鼓励社会各界捐助村镇规划建设经费, 也可以创新融资渠道, 吸引企业资金, 支持村镇建设发展。

(4) 密切配合, 形成推进乡村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合力。

村镇规划建设工作不仅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有关, 而且与规划、国土、测绘、发改、交通、水利、卫生、旅游、文体、工商、财政、公安、司法、农垦、电力、爱卫会、精神文明办等部门的工作有关, 这些部门要加强协作, 密切配合, 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共同解决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促进全省村镇建设快速健康发展。

(5) 加强宣传教育, 增强农民自觉建设美丽家园的积极性。

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 市县政府职能部门要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介, 加强土地、规划、建设法律法规宣传。乡镇人民政府要组织乡镇规划建设管理所、国土所等部门利用节假日和其他村民相对集中的时间, 通过发放宣传资料、规划公示、现场讲解、标语进村等形式, 让农村居民了解本地规划内容和有关法律法规, 自觉依法开展建设活动, 努力建设美好家园, 改善自身生产生活条件。

(6) 改革创新, 建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长效机制。

建设美丽乡村、美丽中国事关当前, 影响长远, 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要抓紧建立健全相关体制机制, 加大对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投入, 才能有效地促进发展。

要有计划的推进林地产权、土地产权、房屋产权制度改革, 吸引社会资金投资乡村经济社会现代化建设。

以发展特色产业为支撑, 以打造特色乡镇风貌为载体,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发展壮大乡镇特色产业经济, 提高行政化质量和水平。

组织实施美丽乡村工程建设, 努力实现公路、饮水、供电、沼气、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广播电视、宽带网到农村, 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和村庄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改善农村条件, 加快打造一流的乡村人居环境, 努力把农村建设的比城市更生态、更美丽。

3.加快小城镇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 篇三

1.以优势产业为依托,推进农村工业化

推进城乡一体化,经济发展是基础。龙潭区是工业大区,农业总量小,要加长农业这块“短板”,只有依托城市资源,做大做强工业经济,走工业反哺农业之路,不断提高以工促农的能力。

1.1以“一地四园”建设为重点,全力抓好化工园区建设 吉林化学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是经省政府批准的省级特色工业园区,与区政府合署办公,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园区未来发展,将紧紧依托吉化,按照原料路线多元化、产业发展延伸化、产品加工精深化的发展思路,加快完善以石油化工、生物化工为基础,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新能源为特色的化工产业体系,推进化工产业向园区化、集群化、链式化方向发展,持续做大经济总量,增强园区集聚和孵化产业的能力,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夯实基础。重点是建设“一地四园”。“一地”,即国家级碳纤维基地。以吉化碳纤维为核心,主要发展碳纤维原丝、碳丝及其制品,重点实施千吨级碳纤维、千吨级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制品等项目。“四园”即精细化工园、生物化工园、汽车用化学品及三剂工业园和冶金工业园。现已开工建设了创业大厦、总部基地和展览馆,总部基地大厦现已入住企业11户。

1.2积极实施“一线三点”发展战略,加强乡镇工业小区建设 产业的集聚和城乡经济的融合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关键。重点是实施“一线三点”战略,规划建设乡镇工业小区,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优化产业配置。“一线三点”,即沿松花江一线向北发展,在长珲高速公路以南,依托中油吉化和吉林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做大做强化工产业,发展“围化”经济;在金珠乡和大口钦镇、缸窑镇一带,依托建龙钢铁,建设棋盘钢铁产业配套、大口钦耐火材料、缸窑炭素制品等工业园,发展“围钢”经济;在江北乡山湾子一带,依托吉林—深圳精密装备制造产业园和江北机械制造厂,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现全区规模工业企业已达到112户。2009年全区农村工业总收入7302万元,农民人均增收近400元。2010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计划实现350亿元,增长36.3%;规模工业增加值实现173亿元,增长49.1%。

2.以“两镇两村”建设为龙头,推进农村城镇化

要想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进程,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实现农村城市化,把农民变成市民或镇民,使农民能够集中居住,把村屯变成社区,使农村的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公共服务等与城市一致。

2.1立足区情,超前谋划 由于龙潭区的特殊区位,使它成为吉林市工业重心北移的主战场和省级开发区吉林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的所在地,随着进区项目日益增多,钢铁园区建设初具规模,涉及江北乡、金珠乡的征占地拆迁日益增多,失地农民日益增多,这给龙潭区的新农村建设既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实行土地整理,实现农地集中、居住集聚、用地集约、效益集显的目标,创造了条件。乌拉街和阿拉底独特的历史和民俗资源,乌拉街强镇建设的入选,也为龙潭区的新农村建设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龙潭区委、区政府从龙潭区的实际出发,积极抢抓机遇,超前谋划,适时启动了以乌拉街强镇、金珠小城镇和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江北农民新村的“两镇两村”建设,推进全区农村城镇化的进程。

2.2突破瓶颈,强力推进 无论是进行新农村建设,还是小城镇建设,资金问题是首先必须突破的瓶颈和攻克的难关。龙潭区委、区政府凭着“在职一任,造福一方”的责任感,敢想敢试、大手笔迎得大发展的开拓精神,以及政府在资源宏观调控的独特优势,终于打动了投资者,“两镇两村”建设都是先由承建单位全额垫资建设。金珠小城镇由吉林市鸿博建安公司承建,仅一期工程九座农民新村项目,就需要资金3.5亿元。江北农民新村由龙潭建筑公司承建,一期工程需要资金3500万元。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建设项目也由龙潭建筑公司承建,包括大门景区和院落区在内的一期工程,需要资金近1000万元。乌拉街强镇建设,现在已与吉林市隆鑫建筑公司达成协议,隆鑫公司先行垫资2亿元进行建设。

目前,龙潭区“两镇两村”建设正在按规划顺利展开。

金珠小城镇一期工程九座农民新村建设工程,已正式命名为“金珠豫园”,已接近主体完工。小区总占地18公顷,建楼61栋,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总户数2851户,可解决6个村13个自然屯近万人的居住问题,可以整理出土地5600亩。项目将于今年8月末全部竣工,10月份農民开始正式入住。按设计,金珠豫园将会成为设施齐全,配套完善,环境优美的吉林市一流的花园式住宅小区,所有回迁农民的居住和生活条件都可以达到吉林市一流水准。

乌拉街强镇建设的各项规划都已进入论证阶段,今年的重点建设项目都已上报省发改委,而且,参加了中国首届小城镇博览会,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按规划,经过近10年的发展建设,乌拉街将逐步成为吉林市北部中心镇,吉林省民俗旅游基地,吉林省最大的生态农业生产基地和农副产品集散地。规划面积为10平方公里,计划容纳人口7万。届时乌拉街现有人口除去从事特色产业的以外,全部搬进新镇区,实现由农民向镇民的转变,基本实现农村城市化。

江北农民新村坐落于城区,规划总用地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5万平方米,建多层住宅楼24栋,可安置回迁户1780户,人口6240人。一期工程已交付使用,安置回迁的农户179户,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中。项目建成后,所有的回迁户可以实现由农民到市民的飞跃式转变。

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建设,现在一期工程大门景区和院落区,已投资近1000万元,主体工程基本完工,今年年底将投入运营,民俗村初具规模。当地农民通过转产转业,大力发展民俗旅游业和劳务经济,足不出户,不离家园就可以过上富裕的生活。

3.以产业化经营为方向,推进农业现代化

推进城乡一体化,必须以产业为支撑,其中农业既是基础,又是薄弱环节。坚持以产业化为方向,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

3.1积极壮大龙头企业 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2009年,益海嘉里(吉林)粮油股份有限公司投资2.6亿建设的年加工40万吨优质水稻项目、吉林省金乌拉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10万吨绿色水稻加工等一批投资亿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项目先后落户,并建成达产。目前,全区共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48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12家。2009年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资产总额8.7亿元,年销售收入实现了15.2亿元,利税4109万元,带动了11000余农户共同致富,企业用工人数达到了3451人,农户增加收入2575万元,实现了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3.2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以市场为导向,优势产业和产品为基础,依托龙头企业、经纪人、专业大户等,采取农民自办、农村能人领办与农业龙头企业合办等多种形式,探索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现在,全区共有各类农民合作社57个,农民合作社的带动作用正在显现:吉林市乾益种植合作社依托永昌米业,带动1000与户农户种植600公顷绿色水稻;乌拉街镇和兴毛葱专业合作社带动420农户种植1120亩毛葱;江密峰镇南沙村食用菌合作社,带动农户260余户种植黑木耳300万袋,年产销黑木耳30万公斤。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在逐渐成为龙潭区农业产业化的新动力。

3.3做强规模农业,做优特色农业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作用,初步形成4大特色生产基地:一是以金乌拉公司、普康农业等公司为龙头,建设和发展了牤牛河水系2000公顷绿色水稻基地,精心打造了吉海、江密峰贡米等绿色有机大米品牌。二是充分发挥红阳饲料、乌拉食品等企业带动作用,建设和发展了10000公顷专特用玉米基地。三是发挥吉热酱菜、乌拉北方等蔬菜加工企业的辐射作用,建设和发展了乌拉街3000公顷无公害蔬菜基地;四是以永福公司和九江潮为龙头,建设和发展了种鸡、蛋鸡和肉鸡养殖基地。今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近3万公顷,其中,优质水稻播种面积10444公顷,优质专用玉米播种面积13198公顷;棚膜蔬菜生产计划达到3万亩。

4.加强领导,创新机制,强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4.1创新领导机制 2008年末,抽调精兵强将在全省率先设立了职能相对独立的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而且为确保新农办在新农村建设中总调度职能的发挥,由主管农业工作的副区长任主任,并且拨付专款为新农村建设办公室配备了车辆和电脑等办公设备。今年在农村工作考核指标中,加大了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权重,在农口工作中所占比重最大,一家独占40%,其他农业、林业、水利、农机、畜牧等占60%,从而从机制上确保了各乡镇街必须把新农村建设作为重中之重。事实证明,新农办职能的充分发挥是加强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坚强保障。

4.2创新工作机制 区委区政府各部门积极将职能向农村延伸,创建了“部门联动、政策集成、资金聚焦、资源整合”的工作机制,基本形成了橫向联动、纵向互动、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特别是在农村环境整治方面,初步建立起了长效机制。在全区6个乡镇都建立起了综合执法大队,配备专门执法车辆,负责镇容镇貌管理和村容村貌监督工作;组建了乡镇环境卫生管理所,配备人员、车辆和工具,负责本区域环境卫生日常保洁、环卫设施设备维护和垃圾转运等工作。同时,在各行政村设立环境卫生管理站,由村民委员会成员负责全村的卫生监督和管理,初步建立起了 “户集、村收、镇运”的三级保洁管理体系和动态保洁机制。

4.3创新投入机制 在坚持新农村建设投入政府为主导的基础上,充分调动起了企业投入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进行了拓宽新农村建设融资渠道的尝试。缸窑镇蛤什蚂村的新农村建设,永福集团先后投入600余万元,九座农民新村、阿拉底民俗村、乌拉街强镇建设等工程,都得到了企业大力支持。

2006年以来,全区共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5.74亿元,其中区本级财政投入3750万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全区改造农村泥草房2580户,新建农村水泥路1049公里,建排水管线3400延长米,修建边沟34.6万延长米;硬覆盖213万平方米;改水14541户,建沼气池716户,生态卫生厕所990座, 安装路灯609盏。全区农村基本实现了房屋砖瓦化、道路水泥化、村屯道路绿化美化、环境净化,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还实现了路灯亮话、主街围栏一体化。农村社会事业协调发展。2 0家乡镇卫生院全部完成改造任务,建村级社区卫生服务站166个,建农民书屋97个,建文化广场8个,安装健身器材130套件。农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100%,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农村计划生育率达到了97%,五保老人供养率达到了10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口做到了应保尽保。无论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都能已接近或达到城里人的标准。

龙潭区的城乡一体化还刚刚起步,与其他市州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面对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统筹城乡发展任务更加艰巨。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学习借鉴各地区的好经验、好做法,全面加快龙潭区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4.加快小城镇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 篇四

小城镇建设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农村新型城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汉滨经济社会转型跨越的重要支撑,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举措。近几年,汉滨区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大力推进农村小城镇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效,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加速了农村人口转化,改善了人居环境,促进了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一、我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成效问题和发展思路近年来,我区始终把加快农村小城镇和新型社区建设作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大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心城市建设区面积达141km,城市背街小巷全部改造硬化,完成省级卫生城市创建达标,正在积极实施“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城市功能逐步健全强化,目前聚集人口达40多万人,成为陕南经济文化中心城市。农村中心城镇建设加快,正在积极推进恒口副中心和20个中心小城镇建设,农村城镇化率已达43%。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稳步推进,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初步形成了中心城市、恒口副中心、中心城镇、新型农村城镇化社区四级城镇体系和网络,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全面加强,产业体系建设稳步推进,为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但是,在农村城镇化建设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整体建设速度较慢,发展不平衡。城区周边川道重点城镇建设较快,两山集镇建设受地理环境等因素限制,建设速度较慢;二是产业建设慢,支撑不够充分。部分集镇缺乏支柱性产业,城镇就业能力不够,难以发展壮大;三是城镇建设规划不够合理。农村城镇建设规划滞后,布局不够科学合理;四是配套建设力度不够。公益性投资比较少,公共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城镇功能缺位;五是文化特色不够明显。大部分城镇建设趋于雷同,建筑设计和风格没有品牌和特色,没有体现地域、民俗文化特色。

二、推进城镇化建设上的总体思路

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推进我区城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是:必须坚持“规划先行、基础立镇、产业强镇、重点示范、突出特色”方针,把小城镇建设作为落实统筹城乡发展基本方略和着力点,努力推进小城镇发展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转变、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由加快发展向又好又快发展转变,使之整体布局更加合理、经济更加繁荣、功能更加完善、特色更加鲜明、环境更加优美、社会更加和谐。要坚持规划指导、产业支撑、政府主导、重点突破、可持续发展原则,把构建四级城镇体系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口来抓,强力推进“112040”工程,作美城市,做强恒口,做大集镇,做好社区,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力争到“十二五”末,“112040”四级城镇体系基本形成,全区城镇化水平达到60%以上。

三、推进我区小城镇建设的几点建议

1、要坚持以科学规划、规范引导小城镇建设。小城镇建设规划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要坚持依托中心城市,确立以建制镇和沿“江”沿“路”乡镇发展建设为重点,带动“两山”乡镇发展的总体思路,努力形成汉滨独具特色的山水园林城镇体系。规划要覆盖到镇、村,坚持小城镇及乡村建设与山、水、田、林、路的合理布局,坚持区域设施的共建共享,坚持产业的集约发展。规划好小城镇交通、通信、能源、教育、科技、文化、卫生、消防、供水、排污、垃圾处理等公共设施和社会公益设施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要切实增强规划的约束力。规划编制、审批和调整要实行民主决策、科学决策,要切实增强规划的约束力和控制力,健全城乡统筹规划和管理的工作机制,推进共建共管凝聚管建合力。

2、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小城镇承载能力。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小城镇吸纳人口、增加就业和聚集产业的能力。抓好公共安全工程建设,完善城镇综合防灾体系。二要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加大对小城镇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完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设施建设,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社区服务体系。三要努力改善人居环境。加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和镇容镇貌管理,严禁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向小城镇转移。

3、突出产业支撑,加快小城镇工业化进程。一要鼓励和支持产业集聚发展。要把“项目引领全局、聚集发展工业、提升传统产业、打造现代农业”作为战略取向,促进产业融合升级。坚持工业化导向,重点要抓好重大项目和工业企业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月河川道工业园区建设,鼓励农村新办企业向小城镇工业园区集中,形成产业集群优势,以产业聚集带动小城镇发展。二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深化土地流转等各项农村改革,突破现代农业主导产业向“一镇一业” “一村一品”方向发展,引导龙头企业在小城镇建企业,建产业园,建基地,培育示范园和强村大户,以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小城镇发展。三要培育壮大第三产业。大力发展小城镇宾馆餐饮、交通物流、旅游休闲娱乐等第三产业,加快人流、物流、资金流向小城镇集聚,吸引农民带资进入小城镇务工、经商、办企业。

4、创新土地利用政策,为小城镇发展提供支撑。一要改革小城镇建设方式。坚持集约节约高效用地的原则, 充分整活利用集镇内存量建设用地,引导企业向小城镇工业小区集中,提高土地开发利用效率。要通过加大农村土地整理、宅基地置换等方式拓宽小城镇建设用地空间,大力推行农村住宅集中连片建设和整建制改造,合理引导农村人口向中心城市集中,向建制镇集中,向中心村和新型社区集中;要适度扩大小城镇发展规划区范围,预留发展空间,对小城镇住宅、工业小区、市场设施和公用事业设施等进行统筹规划、综合开发。二要盘活用好建设用地。要积极探索集体土地入股和土地租赁,挖掘空闲地、废弃地的潜力,利用闲散土地,利用中心城市建设征用集体土地按比例返还集体的部分土地进行小城镇建设。三要科学安排新增建设用地。小城镇建设用地要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规划,不得突破镇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总量,不得降低基本农田保有量。

5、健全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一要健全就业制度。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和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不断提高农村劳动者就业率。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确保农民工在流动就业中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二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以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为切入点,建立以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被征地农民参加有关社会保障所需的个人缴费,可以从其所得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中直接缴纳。政府可从土地出让金中拿出一定资金,用于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三要加强农民的技能培训和教育。把农村职业教育作为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重点工作来抓,坚持以农民转移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创新机制,整合教育资源,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实现依靠技术提高致富本领。四要大力发展小城镇教育。进城(镇)农民子女要就近安排入学,并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减免费用。五要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在城镇长久居住、有自主产权房或在城镇有稳定收入的农民(包括外来农民工),可自愿申请本人及其直系亲属转为城镇户口,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待遇;在城镇就业三个月以上不愿转为城镇户口的农民,可申请办理城镇居住证,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待遇。

6、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对小城镇建设的投入。一要建立财政投入机制。区、乡政府都要把小城镇建设列入财政预算,安排小城镇建设专项资金。二要建立项目资金捆绑投入机制。要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集中使用、部门联动、各记其功的原则,将各方面的项目资金实行捆绑使用,重点用于小城镇建设。三要建立信贷支持机制。金融机构要积极支持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住宅开发建设及产业发展,加大农村城镇住房建设贷款和房屋抵押贷款发放额度。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信贷管理担保机制,重点示范小城镇可组建小城镇建设投融实体,从事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滚动开发,可利用增资扩股、股权转让等方式吸引各种基金参与小城镇开发建设。四要建立社会多元投入机制。按照统一规划、特许经营、有序竞争、加快发展的要求,放开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投资领域,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社会资本采取多种形式投资建设,扩大城镇建设的资金来源,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放宽小城镇基础设施有偿使用和有偿服务范围,鼓励以股份制、合资、独资等形式成立专业公司,承包一个或相邻几个小城镇的市政维护、环卫清扫、绿化养护等任务,实现规模效益。

7、加强小城镇建设新领导,为小城镇的发展进行必要支持和保障。各级各部门要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研究制定有利于小城镇发展的政策和配套措施,大力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和小城镇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创新发展模式。要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建制镇要设置村镇建设管理办公室,经济强镇可建立市政、环保、环卫、绿化、城管监察等日常管理队伍。要完善小城镇建设发展考核办法,把小城镇建设纳入镇办政府任期目标,实行考核。

汉滨区委政研室主任、农工部副部长 毛成军

5.加快小城镇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 篇五

2013-03-11 03:02 来源:青岛日报

昨日,在北京出席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的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新起接受本报采访,就城乡一体化发展中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紧迫性、实践原则、破解融资难、服务保障、就业增收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记者:“两会”期间,城乡统筹再次成为广受关注的热点之一。从青岛来看,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紧迫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张新起:今年“两会”上,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成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总书记在江苏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们现在搞城镇化,不能单兵突进,而是要协同作战;要尊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过快过慢都不行。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积极稳妥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李克强副总理在山东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同步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形成发展新格局。这些都为我们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青岛农村所占比重较大,大约还有450万人农村人口。一方面是以南部城区为代表的现代化大都市,一方面北部农村地区还比较落后,城乡居民收入、生活居住条件、城乡面貌差距明显。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必须下决心解决这一问题。

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率先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实现这一目标,最艰巨的任务是让广大农民也能过上宜居幸福的小康生活,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抓起。对此,广大农民要求迫切,外地也已进行了成功的探索。同时,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发展,青岛已具备了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可以说,建设新型农村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国家有要求,外地有经验,发展有需求,群众有期盼。所以,我们必须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最基础、最基本、最迫切的任务来抓,计划将全市5983个村整合为1000个左右新型农村社区,用10年或者更长时间完成建设任务,努力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差距、南北差距问题。

记者: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创新性强的工作,实践中要注意把握好哪些原则?

张新起:新型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工作中必须把握好以下原则:一是坚持规划引领,政策推动。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镇(街道)区划调整,完善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实现社区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相统一。同时,完善配套政策加以推进。二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农村实际,打造城中村改造型、小城镇集聚型、功能区整合型、龙头企业带动型、中心村融合型等五种类型的新型农村社区,先易后难,成熟一个启动一个,启动一个成功一个。三是坚持两区共建、产业支撑。坚持新型农村社区与特色产业经济园区共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强化社区产业支撑,实现可持续发展。四是坚持农民主体,有序推进。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尊重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尊重群众的意愿,依靠群众的积极性参与进行社区建设,不搞强迫命令,确保把好事办好。

记者:在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中,需要突出把握好哪些问题?

张新起:规划建设水平如何,事关社区建设的成败。我们在工作中,始终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科学规划。在规划上舍得花钱,聘请高水平的规划设计机构编制社区建设规划,确保规划的科学性。二是体现特色。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不是简单地“小村并大村”,也不是单纯的“平房换楼房”,更不是把农村都建成城市,而是要体现地域特色,凸显田园风光,打造特色社区。三是传承文脉。注重对历史风貌、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农村文明。四是宜居适度。新建社区都要配套完善水、电、路、气、暖、通讯、排污、绿化、垃圾收集处理等基础设施,让群众住得舒适满意。同时,按照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的要求,既不搞“穷过渡”,也不能脱离实际、贪大求洋。

记者:当前融资难是制约新型农村建设的主要瓶颈,如何破解这一难题?

张新起: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钱从哪里来”确实是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从青岛的情况看,大约一半的社区可以通过开发带动、市场运作实现资金平衡,另外一半分布在传统农村地区,资金缺口较大。我们本着“政府引导、企业参与、渠道多元、以城带乡”的原则,建立多元化筹资渠道。一是通过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对村庄搬迁后的土地进行复垦,将节约的土地指标进行交易,筹集社区建设资金。二是建立青岛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基金,由市级统筹,通过直接补贴、贷款担保、贷款贴息等方式,重点支持传统农村集聚类社区建设。三是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每建设一个新型农村社区服务中心补助200万元,每建设一个特色产业园区补助200万元,区市按同等比例配套。四是通过完善利益回报机制,调动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企业的积极性,进入农村参与社区建设。五是整合部门资源,集中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六是通过改革,将农村各种资源尽可能资产化、资本化,把资源盘活用好,利用农村产权抵押贷款等形式,吸引金融资本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记者:农民迁入新居后,生活成本会有所增加,如何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张新起:这确实是一个必须超前谋划、认真对待的问题,不能因为农民住进楼房而降低幸福指数,确保让群众住得上、住得好、住得起。对此,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尽量降低生活成本。在规划建设中,采用节能环保新技术和新材料,对暖气等配套设施宁可一次性投入多一些,也要尽可能降低运营成本,让老百姓少花钱。二是千方百计增加社区集体收入。在规划的时候,就预留社区集体经济发展用房,为集体增收开源;鼓励有条件的村通过土地入股等形式,参与园区建设和产业开发;旧村复垦的耕地由集体统一经营或对外租赁,从而获得稳定的收入。集体收入增加了,可对群众的生活特别是困难群体的生活进行补贴。三是市和区市两级政府设立基金,为入住社区的困难居民提供生活补贴。四是加强社区的服务保障。按照“政府主导、服务下沉、要素集聚”的要求,充分发挥各级财政投入的主渠道作用,建设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提升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让农民就近享受到周到方便的服务。

记者:新社区建成后,如何解决农民的就业增收问题,实现居住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步转变?

张新起:前面说过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原则之一就是新型农村社区与特色产业园区共建,这也是增强社区发展后劲、促进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我们将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的原则,结合当地实际,规划产业园区,建设一批特色农业园区、工业园区或服务业园区。农民入住社区后,愿意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的,逐步变成职业农民或一定规模的农场经营者;愿意从事二三产业的,可以就近就业创业,并将原承包土地通过租赁、入股等方式,获得财产性收入,促进居住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同步转变。

记者:为顺利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采取了哪些保障措施?

张新起:为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我们采取了一系列保障措施。一是在组织保障上,各级都成立了专门机构,具体负责这项工作,同时选派了得力干部驻村帮助工作,保证这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二是在机制保障上,建立健全以城带乡、以工补农的机制,把更多的资源配置到农村。三是资金保障上,上面已经讲到,通过多种途径努力解决资金平衡问题。当然,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开创性的工作,必须依靠基层、依靠群众,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逐步完善,努力走出具有青岛特色的路子。

记者:除广大农村地区外,老城区还有一批危旧房需要改造,对此您有什么打算?

6.加快小城镇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 篇六

加快城镇化进程,推进我市城乡建设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一个地区城镇化建设的基础是以工业经济发展为先导,带动城镇建设,以工业经济发展反哺农业现代化发展。经过认真调研,分析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仅供参考。

一、我市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城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

1、区域情况:濮阳市辖五县一区及濮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下辖16个建制镇、59个乡,10个办事处,共有2989个村民委员会,56个社区居委会(不含油田)共计222个乡镇。2008年,全市人口363.3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4.56万人,占总人口的17.76%,农业人口298.79万人,占总人口的82.24%,全市常住人口349.8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18.19万人,乡村人口231.68万人。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2731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4065元。全市总面积418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占64.3%,人均1.36亩。

2、城镇化现状:根据调研情况看,现已形成综合性城镇、油田工矿型城镇和农产品加工型城镇三种类型。一是综合性城镇:市区已经成为河南省重要的化工工业基地,主要由中原大化、中原乙烯、三强电力、龙丰纸业等重点工业企业,也是全市的流通中心,商贸流通中心;濮阳、南乐、清丰、范县、台前五县城已成为各自县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心。二是油田矿区型城镇:这类城镇是以中原油田矿区所在地为区域,主要有文留镇、柳屯镇、濮城镇、马庄桥镇和瓦屋头镇等。矿区建设带动了一批化工产业、玻璃电光源、机械加工的发展和人口的集聚,已经成为濮阳市工业经济发展比较活跃的城镇。三是农产品加工型城镇:这些城镇主要分布在农业地区,产业类型不突出,工业经济发展规模小,主要以当地农产品深加为主,如八公桥镇、徐镇、韩张镇等。沿106国道沿线分布着市区、南乐、清丰、濮阳老城等主要城镇,濮范高速沿线分布着市区、范县、台前县等主要城镇,形成了“十”字型城镇发展轴线。城镇发展比较活跃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市区和油田开采地区,如文留、柳屯、濮城和马庄桥等矿区镇。

(二)城镇化建设取得的成效:近年来,濮阳市各级党委、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城乡统筹、全面发展为目标,创新体制,发挥职能,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步伐,城镇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城镇化水平有较明显的提高。

1、城镇化水平提高,城镇体系框架基本形成。2008年底,我市的城镇化水平达到33.8%,初步形成市区---范县---台前县由西向东的城镇发展带及濮阳县---市区---清丰---南乐由南向北沿106国道的经济发展带,“十”字型城镇结构体系基本形成。随着我市辖区各产业集聚区的大规模建设,城镇职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过去以农业型为主要职能的城镇体系逐渐转变为农业型和工业型并重的城镇职能体系。目前,已经形成濮城、柳屯、文留、马庄桥等几个油田矿区城镇。现濮城的城镇化率已达到了46%,远远高于县域城镇化水平。

2、城镇化扩大了城乡的有效需求,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近年来,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深入实施“以工兴市”战略,围绕加快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着力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工业发展后劲逐步增强,部分支柱产业引领带动经济发展的作用开始显现。随着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及其他生产要素和非农产业向城镇集聚的速度明显加快,全市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断加大,以城镇为依托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拉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了全市经济发展。

3、城镇经济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逐步增强。城镇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功能设施的不断完善,极大地吸引了周边地区的资本、技术、人才、劳动力等各类生产要素向城市和重点城镇的集聚,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并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4、城镇化建设促进了投资环境的进一步改善。我市紧紧抓住“构建中原经济区、促进中原崛起”和国家扶持政策的良好机遇,不断加大城市和城镇间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有效解决了一些城镇普遍存在的供水、交通和环境污染等问题,陆续建成了一批能够体现城市特色的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公共设施,使城市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得到很大改善,制约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有了明显的缓解。

5、“工业强市”战略成效显著。2006年至今年6月底,重点工业项目共完成总投资393.14亿元。相继建成了中原大化50万吨/年甲醇、龙丰纸业10.5万吨/年杨木化机浆、25万吨/年轻量涂布纸、国电2×200MW发电机组、龙宇化工20万吨/年甲醇、武汉力诺40万台/年太阳能热水器、林氏化工5万吨/年聚异戊二烯乳液等一批重大项目。重点工业项目在壮大经济总量、增加财政收入、增多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在促进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城镇化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6、建制镇工业迅速发展。近年来,油区内的乡镇立足濮阳石油、天然气、劳动力等资源优势和原有的产业基础,紧紧抓住全国产业转移的机遇,主动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等地的交流与合作,制定出台了各种优惠政策,营造优良环境,新设计规划的8个产业集聚区总体规划一次性通过省级审批。截止目前,入园企业的数量达160个。其中,建成投产项目51个,在建项目38个,新开工项目71个,累计完成项目投资16.5亿元。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强力推进,已成为我市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工业经济快速发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我市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城乡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偏低。我市经济是典型的以能源开发为支撑的工业经济,工业投资布局相对高度集中,强劲的能源经济发展势头与相对滞后的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形成明显的反差,城乡经济结构“一头轻、一头重”,发展严重失衡。2008年底,濮阳市城镇化水平为33.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8.1个百分点45.7%,比全省城镇化平均水平也要低出近2.2个百分点(36%)。城镇建设规模偏小,发展比较活跃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市区和油田开采地区,如文留、柳屯、濮城和马庄桥等矿区镇,农产品加工型城镇则发展水平比较低,工产经济基础薄弱,城镇面貌仍保持在农村形态。另外,滩区面积大,人口众多,有37.5万群众,约占全市人口的十分之一,且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严重制约了城镇化进程。

(二)思想观念保守,缺乏发展和创新意识。我市仍属欠发达地区,在资金、技术和人才优势方面不如东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在资源、劳动力优势方面不如西部地区;随着中原油田原油和天然气资源萎缩,开采量逐年递减,接替产业跟进较慢;在招商引资方面,受环保容量的制约,在项目审批、企业经营、业主待遇等方面没有创新,没有出台具有濮阳特色的突破性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招商引资的效果,影响了大项目在濮阳落户;在与央企或其它大型知名企业实施战略联合重组工作才刚刚起步,有待进一步加大力度,扩大成果。

(三)发展方式粗放,高新技术企业较少。在我市工业企业中,普遍存在企业规模小,整体素质偏低,缺乏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生存能力和成长性不高的问题。如,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特种玻璃和电光源产业中,有60%的企业产品只做到拉管,有30%的灯饰企业也只做到半成品,仅有10%的企业将产品链条拉长到产成品,如太阳能热水器、汽车灯、摩托车灯等;在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中,生产面粉企业居多,生产挂面、面点等精细终端产品的企业就很少。另外较为典型的我市4家食用油脂加工企业,无一不为山东“鲁花”、“金龙鱼”提供大量的散装油脂。以上足以说明,我市工业仍处于低层次阶段,科技含量少,产品附加值低,缺乏品牌意识,造成工业企业承接国家优惠政策能力低,争取国家和省里的扶持资金少。

(四)大型工业项目少,发展后劲不足。一是大型项目少,后续项目储备不足。由于缺乏有效的推进机制、奖惩机制,近年来,全市工业新项目建设总量一直处于徘徊回落状态。每年新上重点工业项目从2006年的148个,下降到2009年的84个。其中,项目投资超亿元的17个,超5亿元的仅2个,明显缺少大个头工业项目;二是企业规模扩张慢,成长艰难乏力。全市地方工业中,除濮耐公司、宏业化工、恒润化工、蔚林化工、颖泰化工、鹏程化工等少数企业发展较快外,不少企业缺乏长远发展规划,不注重技术改造和结构优化升级,或长期投入不足,不仅影响了企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全市工业经济和城镇一体化建设的发展。

(五)支柱产业薄弱,工业化水平不高。产业支撑是城镇发展壮大的前提。濮阳市的工业结构多以石油化工、食品加工、特种玻璃及电光源、林纸林板、冶金建材等为主,目前我市八大产业集聚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依次形成的八大主产业仍存在着融资难、发展难、提升难,化解风险的能力弱,核心竞争力不强等诸多因素,对城镇化建设支撑力度还不够强劲。尤其是石油化工、特种玻璃及电光源等对天然气资源依赖性较强的工业,资源紧缺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八公桥、徐镇等农副产品深加工型城镇,虽有几家粮油加工企业,但企业数目少,规模不大,形不成产业聚集和产业链条,对城镇经济拉动效益不明显。产业优势、辐射带动能力相对较弱,难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六)发展环境不宽松,成为制约工业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因素。主要表现:一是承诺的优惠政策兑现不到位,甚至有意设卡;二是环境容量不足,从长远看土地储备不足;三是服务意识不强,办事程序繁杂,工作效率低下;四是本位主义严重,部门利益当先。没有真正形成全社会关心工业、支持工业的氛围,没有形成发展上的合力;五是“四乱”和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现象时有发生,企业怨声载道,苦不堪言,甚至想另谋出路。

(七)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发展滞后。各县区财力对小城镇投入极其有限,小城镇建设基本走的是自主发展的路子。城镇规模小,建设资金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道路、供水、排水等基础设施不配套,导致城镇功能脆弱,承载力、吸引力不强,服务功能不全,商业、金融业等形不成规模,难以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通流等引向城镇集中,社会资源共享程度低,不能形成集聚和辐射效应。如八公桥镇、徐镇、韩张镇等农业镇,道路狭窄,路况差,缺乏排水、通信、绿化等市政设施。造成乡镇级教育、居住、医疗等社会各项事业相对滞后,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要求。

三、我市城镇化进程制约因素

(一)思想制约。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政府和部门对城镇化和城镇建设的重要意义认识不深,没有正确把握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创新意识欠缺,发展紧迫感不强,有的乡镇在经营城镇拓宽融资渠道方面,仍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引导农民进城镇创业的方法、措施不多,力度不大。小城镇建设仍然存在用钱靠财政、建设靠政府的思想意识。

(二)政策制约。小城镇建设的优惠政策难以落到实处,支持小城镇建设的政策措施严重滞后。国家实行严格的土地政策使城镇建设缺乏空间,招商引资,发展工业项目,因土地问题常常被搁浅。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城乡户籍制度等尚未完善。

(三)机制制约。在全国1887个重点镇中,濮阳市有6个,在全省的重点镇中,濮阳市有10个,但扶持发展重点镇、示范镇的政策倾斜没有到位,没有形成对重点镇、示范镇发展相应的政策措施,城镇发展的激励机制没有建立和形成。

(四)产业制约。近几年来,依托中原油田矿区型城镇建设的八大产业集聚区得到了长足发展,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聚集区,产业集群已具雏形,但对天然气资源依赖性较强,如玻璃及电光源产业是高耗能、科技含量较低的行业,大都也是招商引资企业,对本土经济贡献不大。其他农副产品深加工型城镇企业数目偏少,创名优产品意识差,市场竞争力弱。

(五)规划制约。由于历史遗留因素,规划滞后,无法满足城镇建设的需要。在16个建制镇中,除几个油田矿区型城镇经济实力相对较强一些,基本完成了总体规划,编制了区域规划外,其他城镇现有的规划缺乏科学性、前瞻性和连续性。规划的滞后导致建设的无序进行,大多城镇扩张无序,镇区功能繁杂,个别城镇的部分街道还没有配套相应的排水、排污、路灯等设施,脏乱差现象普遍存在。

四、几点建议及思考

(一)突出特色,壮大城镇经济实力。一是大力发展园区经济。以优惠条件引导推动产业关联度高的工业企业有序地向产业集聚转移,形成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簇群化发展的新型工业格局;二是培育具有区域特色优势的主导产业。根据各城镇的区位、产业和经济结构特点,推进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培育和发展区域经济品牌。如濮阳县、清丰县和南乐县的部分城镇要积极发展农产品市场和农产品加工业,吸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乡镇企业在镇区集中布局。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支柱”,形成覆盖本地的农产品加工基地、农产品集散中心和农业信息、技术服务中心,形成沿濮清南分布的涉农产业带;范县、台前要依据现有的玻璃制造、石油化工、羽绒加工产业,引导企业集中连片发展,规模化经营,形成濮台产业带;三是充分发挥现有优势,集中力量培育壮大石油化工、煤化工、食品工业、玻璃电光源、林纸林板等支柱产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提高高端产品、最终消费品和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

(二)立足产业发展,夯实城镇经济基础。经济发展是城镇发展的前提,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支撑,推进城镇化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推进城镇化,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城镇的经济实力,提高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立足于城镇功能定位,发挥比较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城镇经济。吸引和推动能源化工企业在产业集聚区内形成集群发展,并通过周边城镇的相关服务职能,促进产业集聚区与城镇的同步发展。对于市区周边城镇而言,应当把加快城镇第二、三产业发展作为城镇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着力点,积极完善服务功能,提高城市规划和管理水平,构建有利于城镇发展与管理的体制机制,以加快城镇化进程。

(三)发展农村公用事业,统筹城乡发展。一是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以“学习李连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活动带动濮阳市新农村建设,以126个市级小康村为重点,因地制宜,分类实施,建设“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整洁、村貌美化”的新型农村;二是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核心,培育新型农民。要从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在抓好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办好高中,抓好职业教育,提高农民劳动者的自身素质和就业能力;三是以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坚持用工业理念、市场观念发展农业,大力培育和壮大一批特色产业,打造一批有竞争优势、带动能力强、辐射面广的大型农业龙头企业,促进城镇经济的发展。四是在沿黄地区实行移民建镇政策。在沿黄三县堤外分别设置重点镇,使黄河滩区35.8万人有序向城镇转移,实现移民建镇目标。

(四)推进一批示范新村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要搞好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全面深化各项改革,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建立一体化的土地流转制度、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工业化建设步伐,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发展农村公用事业,形成以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社会事业发展、统筹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为重点的城乡一体化新格局。要把城镇周边新农村建设列入城乡一体化规划范围,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制订灵活政策,引入市场机制,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城镇项目开发房地产。通过房地产开发,提升城镇品位和规模扩容,带动城镇周边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新农村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着重解决村居基础设施。重点建设村居排水沟和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设施,重点挖掘村居建设特色,形成鲜明的地方特色,达到“一村一品”的格局。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四化”(美化、绿化、硬化、亮化)作为推动小城镇建设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五)以较低的居住成本和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吸引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城镇化是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的最佳途径,为让农民尽可能分享多的经济发展成果,建议在小城镇开发规划建设的同时,要规划建设若干舒适、廉价的大型居住区,完善生活、教育、文化、休闲等设施,要出台一系列配套优惠措施,让普通农民能买得起房,安得起家,尽可能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在城镇住下来,城镇才能真正发展起来

(六)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城镇工业发展。

要全面推进城镇工业结构优化升级,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提高高端产品、最终消费品和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充分发挥现有优势,集中力量培育壮石油化工、煤化工业、林纸林板、机械制造等支柱产业。大力发展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拓展城镇就业渠道。

7.加快小城镇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 篇七

(一) 规划编制取得新进展。

一是村镇规划体系逐步完善。2004年以来, 继续完善县城总体规划和省级重点镇规划修编, 积极开展建制镇总体规划编制, 全面启动新农村规划编制, 逐步形成了以城市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县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乡镇总体规划、村庄规划为主要内容的村镇规划体系。二是村镇规划技术规范体系日趋健全。报请省政府批转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工作的指导意见》, 印发了《河北省县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编制要点及实施细则》、《河北省建制镇总体规划编制导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编制导则》等一系列村镇规划编制技术规范和文件, 为村镇规划编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 基础设施逐步健全。

一是投资力度逐年加大。2013年, 河北省完成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投资1017.65亿元, 占年度计划的102.58%。其中, 石家庄、承德、秦皇岛、廊坊、沧州、邯郸、邢台、衡水8市已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二是投资重点逐步转变。在投资建设项目上, 逐步由道路设施向供水、排水、污水和垃圾处理、绿化、亮化等设施转变。三是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主体向多元化发展。在城镇建设中, 除政府财政投入外, 各类贷款、企业及个人等投入份额逐步加大。胜芳镇采取市场运作的方式, 以经营城市为手段进行多元化城镇建设融资, 由镇财政、商业开发和社会共同投资3.35亿元用于城镇建设。

(三) 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一是绿化美化取得长足进展。随着公园、广场等设施的逐步完善, 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以县城和重点镇为代表城镇园艺水平显著提高, 滦县被评为国家级园林城市。二是环境卫生明显改善。近年来, 河北省结合文明生态村创建, 大力整治农村地区的垃圾、柴草、粪便、污水, 推进改水改厕, 使环境卫生情况大为改观。燕郊镇、莲子镇先后被命名为国家级环境优美小城镇。三是住宅建设由平房向二层及以上楼房转变。近三年来, 借助文明生态村创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村镇住宅建设逐年增长, 每年竣工面积3, 000万平方米以上, 逐步实现平房向楼房、居住向小区和组团发展。

(四) 建设管理服务得到加强, 历史文化名镇 (村) 保护力度加大。

一是逐步探索城乡一体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体制。保定、邢台等市按照统筹城乡的原则建立了城乡一体的规划管理新体制, 实现了规划管理的城乡统筹。有条件的重点镇设立了城建管理服务机构, 加强了对农村地区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二是广泛开展科技、规划、设计“三下乡”和为农民建房、修路、改水、改厕、改善人居环境“五服务”活动。充分利用农闲和春秋农民建房高峰期间以及农村大集, 带领技术人员下乡组织服务巡回指导;与省文明办联合举办了城镇住宅设计百佳十优评选活动, 相继编印了《河北省村镇住宅施工图集》、《河北省村镇公共建筑图集》, 受到广大村镇居民的欢迎。

二、河北省城镇和新农村建设的现存问题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工作机制没有形成, 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体制仍没有实现城乡统筹。二是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城市化战略的决定》赋予重点镇的优惠政策没有得到有效贯彻落实, 没有设立镇级独立财政, 规定的税费没有返还, 建设资金筹集渠道单一, 直接影响了重点镇可用财力的增加。省直有关部门涉农资金没有实现有效整合, 不能集中力量办大事。三是城镇建设重形象轻实效。排水、路灯照明、绿化美化等配套设施建设和维护不到位。基础设施缺乏区域统筹, 城乡给排水、垃圾处理等设施没有实现共建共享。消防、防震、防洪等安全防灾设施较为匮乏。四是规划建设管理缺位、工作失位。村镇规划编制水平低, 规划质量不能保证。不少乡镇没有村镇建设机构, 相关职能空缺或暂时由土地所承担, 驻村指导员制度尚未建立, 村镇规划建设人员的素质不高。五是村庄“五乱”现象严重。环境容貌治理不到位, 很多村庄存在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禽畜乱跑以及沿街随意摆放商业摊点、建筑垃圾等问题, 造成村镇道路交通拥挤和通行不便。

三、河北省城镇和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 逐步建立城乡统筹的规划体系。

按照统筹城乡、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 建立健全城乡一体框架下的县城、重点镇、一般建制镇、集镇 (中心村) 、一般村的规划体系, 实现县 (市) 域城镇体系规划、乡镇总体规划、村庄规划的协调统一。有条件的县 (市) 积极开展城乡统筹规划编制工作, 重点镇和规模以上的建制镇要编制详细规划。严格村镇规划的公示、公布和审批制度, 加强民主参与和监督管理, 切实保障各项建设按规划实施。编制历史文化名镇 (村) 保护规划, 加强对优秀历史文化资源的整理和保护。

(二) 夯实城镇发展的经济基础。

大力培育城镇特色产业, 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促进产业集群的尽快形成。建设有特色资源的重点镇, 要运用市场化手段, 加快资源开发、加工生产, 提高产业层次和产品附加值, 形成当地特点的主导产业。发展壮大工业区规模, 促进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 严禁城镇工业区以外的村镇新上各类工业项目, 新上项目必须进入城镇工业区, 村镇原有工业项目要逐步进行技术改造并向工业区转移。整合使用县域内人均用地指标, 用于工业区建设, 为园区建设提供用地保障。要注意防止城市污染企业的下放转移, 避免造成新的污染, 统筹做好工业区内的环境治理工作。

(三) 建立统筹城乡的财政投入机制。

设立财政专项资金, 加大对村镇规划编制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积极整合协调省直有关部门促进小城镇和村庄发展的各类资金, 集中力量推进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加强对设区市支持重点镇建设补助资金的监督检查, 确保支持额度不少于当年城市维护建设税的5%。省级重点镇要设立独立的财税机构和镇级金库, 管好用好政策规定的相关返还税费资金, 加强预决算管理。加大省级主管部门资金调控力度, 每年从各市拿出城市维护建设税的3%用于全省统筹, 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支持小城镇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积极引入市场化运作模式, 鼓励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以捐款、捐物的方式支持小城镇和新农村规划编制与基础设施建设。

(四) 加快区域性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按照城乡统筹规划, 加强对县域内村镇供水、污水垃圾处理、道路交通、电力电讯等基础设施建设, 采取“户集、村收、乡运、县处理”的处理模式, 解决垃圾围城 (村) 现象;加快村镇供排水设施建设, 推广小型污水处理设施, 结合现有坑塘和区域污水处理厂建设, 重点解决污水四溢问题, 逐步实现区域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加快村镇文化教育、体育场馆、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构建日常活动与交流场所。加强村镇消防、防震、防洪等防灾设施建设, 实现防灾设施共建共享, 构建综合防灾与安全保障体系。

(五) 建立健全统筹城乡的管理服务体系。

强化乡镇政府主体意识, 做到事权统一, 使其成为功能完备的一级政府。在人口规模5万人以上的中心镇设立城镇建设办公室, 3万人以上的乡镇设立建设助理员, 行政村设立建设专管员。加快村镇建设服务中心建设, 县乡都要建立村镇建设服务中心, 确保对农民在规划建设方面提供有效的管理与服务, 杜绝各类建设安全事故的发生, 协助政府主管部门做好村镇建设方面的有关工作和各项服务。加大对县 (市) 、乡 (镇) 建设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 切实提高基层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摘要:2004年实施城市化战略决定以来, 河北省村镇建设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紧紧围绕推进城市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两大战略部署, 以培育重点镇和创建文明生态村为主线, 突出重点, 分类指导, 不断改善人居环境, 增强服务功能, 使全省村镇建设工作取得了新突破。

8.加快小城镇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 篇八

一、加快工业集中发展区建设和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推进城乡工业布局一体化

(一)加快工业集中发展区建设,推动城乡工业布局规划的贯彻实施

认真抓好《成都市工业发展布局规划纲要》的贯彻实施,制定和完善促进工业集中发展区建设的配套政策。指导区(市)县抓紧制定完善工业布局规划,确保建设用地中不低于30%的比例用于工业集中发展区和区域中心镇的工业发展。积极采取国有土地使用权出租、标准厂房出租方式供应土地(厂房);利用工业集中发展区建设专项资金和工业用地地价成本调节资金,支持区(市)县工业集中发展区建立工业用地滚动储备制度和降低工业用地成本。大力探索中心城区近远郊区(市)县联合共建开发区的新机制,根据实际将乡镇工业点尽量归并集中到区域中心镇。引导各区(市)县和各区域中心镇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无污染、投资小的劳动密集型和特色工业,形成错位聚集发展,切实增强区(市)县工业集中发展区和区域中心镇的辐射和带动能力,实现县域经济和乡镇经济发展壮大。

(二)加快推进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实现城乡产业递进和分工

按照《成都市工业发展布局规划纲要》,鼓励有关区(市)县抓住中心城区产业转移机遇,主动承接东郊和中心城区的 搬迁企业,搞好企业搬迁的协调服务,帮助企业尽快发展壮大。通过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使中心城区的一般加工业扩散到区(市)县工业集中发展区,中心城区则集中资源用于新型产业的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都市型工业的发展,实现中心城区、区(市)县工业集中发展区和区域中心镇的产业递进和分工,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增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能力和提高城镇就业水平。

二、围绕重大产业化项目,加强产业链招商和产业集群培育,促进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

(一)加快推进重大产业化项目,发展壮大城乡产业集群

坚持培育和引进并重,集中政府可调控资源,加快推进重大产业化项目。利用重大产业化项目和重点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各区(市)县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全市工业布局规划、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的重大产业化项目给予资金补贴,支持重大产业化项目向县乡延伸产业链,带动县域中小企业发展,实现城乡产业紧密结合和共同发展。充分发挥成都农业资源(含中草药)优势,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加快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化进程,拉长农业生产产业链,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以及农民向市民转变。

(二)强化工业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招商引资,推动块状经济形成

将工业招商引资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区(市)县,形成全市上下抓招商的合力。探索建立全市统一的工业招商引资项目统筹协调机制,按工业布局规划要求,对各乡镇归并到工业集中发展区和区域中心镇的招商引资项目进行统筹协调、集中落户、利益分成,推动乡镇经济共同发展。指导和帮助各工业集中发展区和区域中心镇按照各自产业定位和现有优势,加强产业链招商,形成按产业链纵向分工和相关产业横向聚集的块状经济。

(三)加快企业技术进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协调发展

落实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贷款项目贴息政策,加大对区(市)县工业集中发展区和区域中心镇的企业技术进步的支持力度,促进县域工业生产工艺、装备的更新换代。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加快建设电子信息、机械、医药、食品、中药材深加工、服装、鞋类等产业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将成熟技术向区(市)县和乡镇的企业进行快速扩散的有效通道,提升县(市)区工业技术水平。充分发挥现有产业集群优势,抓好鞋业、服装、家具、农产品深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切实提高劳动力就业水平和收入水平。

三、加快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名牌产品、企业人才发展战略,推进城乡企业发展一体化

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推动大企业大集团实施规模扩张,鼓励大企业大集团将自身技术和生产能力向区(市)县和乡镇的企业扩散,延伸产业链。支持有条件的城区建设总部经济区,大力吸引国内外大企业设立总部、地区总部、采购中心和研发中心,增强辐射带动作用;实施名牌产品战略,支持企业争创名牌产品和加强名优产品研发,充分利用成都农产品、中药材资源优势,推动一批农产品和中医药名优产品的形成和发展;实施企业人才战略,加强乡镇企业家和民营企业家培训,支持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技术工人到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工作,强化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推动城乡就业问题的根本解决。

四、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支持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实现城乡企业改革调整一体化

(一)深化企业改革,调整优化城乡企业组织结构

加强对地处区(市)县和乡镇的中央、省、市国有企业改革工作的指导,支持企业通过深化改革盘活存量,做大做强,带动县域经济和区域中心镇的发展。加强对区(市)县国企改革的指导,确保国企改革调整任务年内完成。落实相关鼓励和扶持政策,进一步做好企业办社会职能分离、主辅分离和辅业改制,加快企业生活区实施社区化管理步伐。配合做好在蓉军工企业和省属企业改革,推动军工企业与城乡经济有机融合。

(二)加快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增强县域经济活力

引导区(市)县建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技术创新咨询、贷款担保、专业协会等各类中介机构和民间组织。利用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具有较好增长潜力的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引导和支持各区(市)县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培育和壮大为大企业、大产业协作配套服务,按“专、精、特、新”发展的中小企业群体。建立健全促进区(市)县民营经济发展的服务体系,支持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根据自身优势和市场需求,开发有市场潜力的小商品进入城乡大市场。

五、营造工业比较优势,促进城乡工业发展环境一体化

(一)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推动城乡物流体系形成

加快成都物流基地、西南物流中心、航空物流中心等物流园区建设,支持各区(市)县结合自身产业特点,建设功能定位各具特色的区域性物流配送中心。构建连接国际、国内经济发达地区的物流通道,扩大本地产品销售途径,增强产品市场渗透能力。通过加快物流业发展,进一步缩短城乡时空距离,实现城乡生产要素与产品的快速流动,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推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

(二)加快工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县域工业发展承载力

加快成都电网改造力度,对有条件的区(市)县自筹资金垫资加快电网输变电工程建设给予贴息支持。科学合理地研究和调整电价结构,支持较边远的乡镇合理利用水利资源开发水电。协调配合有关部门加快制定和实施与成都工业布局规划相适应的公路、电力、天然气、铁路、航空等配套规划,推动区(市)县工业集中发展区和区域中心镇的供电、燃气、供水、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县域工业发展承载力。

(三)搞好工业环保和节约用地工作,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围绕工业集中发展区,配套建立一批集中处置和综合利用的环保工程和项目。全面推行清洁化生产,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向乡镇转移。全市力争每万元工业产值能耗2007年降到0.85吨标煤,2010年降到0.8吨标煤,废物资源利用率2007年达到94%,2010年达到95%。严格执行《成都市工业集中发展区项目用地投资定额标准》和《成都市城市工业用地分类及工业项目建筑规划管理暂行技术规定》,规范工业项目用地投资强度,提高工业土地利用率,做到有序和节约用地。

(四)搞好软环境建设,推动城乡经济秩序进一步好转

上一篇:在2010年全县财税审计工作会上的廉政讲话下一篇:状态反馈控制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