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语文复习

2024-09-26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复习(11篇)

1.苏教版二年级语文复习 篇一

教学目标:

1、朗读诗歌,体会作者的情感。

2、分析化石鱼前后的形象,体会诗歌的主旨。

3、理解诗歌通过象征手法,感悟人生的哲理。

教学重点:

1、分析鱼化石前后的形象,体会诗歌的主旨。

2、理解诗歌通过象征手法,感悟人生的哲理。

教学难点:

1、分析鱼化石前后的形象,体会诗歌的主旨。

2、理解诗歌通过象征手法,感悟人生的哲理。

教学方式:

诵读式、讨论式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化石鱼,英文名称[ichthyolite] .鱼化石的形成要经过三个阶段。

①很久很久以前(大概几亿年前),江河湖海中生活着鱼。

②鱼死后沉入水底,被沉积的泥沙覆盖。由于水底空气被隔绝,又有泥砂覆盖,鱼的尸体不会腐烂。

③经过亿万年的变动,又长期与空气隔绝,还受到高温高压的作用,尸体上覆盖的泥砂越来越厚,压力也越来越大。又过了很多很多年,鱼尸体上面和下面的泥砂变成了坚硬的沉积岩,夹

在这些沉积岩中的鱼的尸体,也变成了像石头一样的东西,且十分坚硬,这就是“化石鱼”。

二、导入新课

三、检查预习

四、作家作品

艾青,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曾用笔名莪(é)加、克阿、林壁等,浙江省金华人。中国现代诗人。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主要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诗选》。

五、新课学习

艾青的《化石鱼》是一首哲理诗。艾青从鱼化石中获得了从亲历的特殊体验中所总结的惨痛的人生教训,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并且通过象征手法,用鲜明生动的意象、朴素平凡的语言,道出了最普通、最基本的人生哲理。

1、全诗共7个段落,在诗意上可分为几部分?

全诗共七节,在诗意上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层(第1节)写鱼的生命之舞

第二层(2节)写鱼生命毁灭的悲剧。

第二部分(3、4、5节)写鱼化石的形态。

第三部分(6、7节)写诗人从鱼化石获得的领悟并提示的人生的哲理。

2 、研讨

第1节:找出诗中描绘鱼在形成化石之前的形象的词语,这与下文有何关系?

第2节:采用“你”的第二人称,诗人的视角发生了转换;如何理解“失去自由”?

第3节:鱼化石是怎样被发现的?

第4节:后两句该如何理解?“沉默”“不能动弹”鱼的感受?

第5节:简析“听不见浪花的声音”。

第6节:凝视中感悟到什么?

第7节:表明作者怎样的态度?

3、总结,同时简介写作背景。

1957年,诗人被无端地打成“右派”,从此便被无情地埋没二十年,不仅不能发表作品,甚至连一个正常人的生存权利都被剥夺了。诗人从社会上消逝了。到1978年,诗人复出之后,不能不对这漫长的痛苦生活作深入的思考。正是在这种深入的思考之下,诗人在鱼化石上找到了流溢之口。鱼化石的形象和诗人心中的思绪相撞击,使诗人产生了灵感。因为鱼化石的形象能极贴切地表达诗人的思绪。当然,要通过鱼化石来表达自己的思绪,要表达得生动感人,不仅要对自己内心的思绪有准确把握,还要对鱼化石的形象有准确把握,并使二者巧妙地联系起来。而诗人正是具有这种把握能力的高手。

六、课堂总结

1、善于把象征性的抒情同哲理性的思辨结合起来,抒发对生活对生命对人生的真知灼见。具体到本诗则是用哲理性的诗句统领全篇,使象征性更加明朗;同时又用富于启示性和暗示性的生动意象和鲜明形象,拓展读者的思维空间,引导人们探索生命的意义、人生的真谛。

2、借物喻人 3对比手法

七、课堂巩固

八、布置作业

教学巩固:

1.第一节写鱼儿生前自由、活泼、快乐的生活,这对后文有何作用?

2.第四、五节诗的含义是:鱼化石失去了 ,不得一才沉默;鱼化石失去了 ,不得已才静止不动。其内心极为。

3.纵观全诗,点明中心意思的是哪一节?

4.这首诗告诉了人们怎样的生活哲理?

5.全篇写法怎样?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

2.苏教版二年级语文复习 篇二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 学会“盘旋”两个生字。会用“已经”说话。

(3) 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育学生要虚心好学、不断进取。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同学们,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8课《小鹰学飞》, 上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 学习了课文的生字新词, 课文讲的是 (出示一段填空, 生读) , 拿出《当堂练习纸》在田字格里写上上一堂课学到的生字。

(2) 对照正确答案, 全对的举手。刚才老师看到有两个字, 有的同学写得不正确。 (鼓、算)

过渡:同学们上一堂课学得真不错!小鹰一路飞来, 它先飞到了…… (板画:大树、大山、白云) 。

二、品读感悟

1. 第一次学飞 (1~2自然段) (1) 出示两段话, 指名读。

(2) 第一次, 小鹰飞到了——— (贴小鹰图在大树的上面) 。

小鹰那么小, 从来都没有飞过, 今天一下子就能飞到了大树上, 它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高兴) 谁能用朗读把小鹰高兴的心情表达出来? (出示:我已经会飞了。指名两位学生读)

(3) 加上标点 (贴感叹号) , 这是感叹号, 加上感叹号朗读时和刚才又有什么不一样了? (谁来再读一读?把感叹号给读出来)

(4) 你有没有感觉到小鹰的高兴?能再高兴些吗?你已经喊出来了! (“喊”变成红色) 谁再来大声喊一喊?

(5) 带着满脸喜悦的笑容, 一起喊一喊。

(6) 谁能像小鹰一样, 用“已经”来说一句话?

(7) 多么高兴、多么得意的小鹰啊。课前, 先学提纲中老师已经让大家收集的相关的词语, 你能用一个四字词语来形容一下它现在高兴的心情吗?

(8) 这只“洋洋得意”的小鹰, 你觉得学飞容易吗?这只“乐不可支”的小鹰, 你觉得学飞容易吗?

(9) 学飞真像小鹰说的那么容易吗?听听老鹰是怎么说的。请一位同学读读老鹰的话 (指名生1:这是一位严厉的老鹰。生2:这是一位既严格又亲切的老鹰。生3:这又是一位语重心长的老鹰, 还加上了摇头的动作, 读得真好) 。带着你的理解, 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齐读)

过渡:听了老鹰的话, 小鹰只好又跟着老鹰往上飞。这次它飞到了——— (贴小鹰到大山上)

2. 第二次学飞 (3~4自然段)

(1) 任务提示:读读3~4自然段, 看看小鹰这次是怎么喊的?老鹰又是怎么说的?

(2) 自主学习:自由读。 (读后将课件点至下一页)

(3) 交流共享: (1) 指名说说小鹰是怎么喊的, 出示小鹰的话。 (2) 和上一次比起来, 小鹰更加激动、更加高兴。谁再来读一读?小鹰大声的喊起来———

过渡:小鹰这一次真的会飞了吗?看看老鹰这一次又是怎么说的。

齐读, 这是第二次摇头说话, 所以课文中加了一个“又”字。你能用上“又“字说一句话吗?

过渡:如果你是小鹰, 刚才很轻松地飞到了大树上, 现在又飞到了大山上, 山那么高, 一定已经很累了。现在, 你还愿意跟着老鹰再往上飞吗? (真是坚强的孩子, 小鹰也像你们一样坚强、勇敢、听话) 这一次, 小鹰飞到了哪儿? (贴小鹰飞到白云下)

3. 第三次学飞 (5~6自然段)

(1) 任务提示:读读5~6自然段, 看看小鹰这次是怎么说的?老鹰又是怎么说的?

(2) 自主学习:同桌一起读。 (读后点至下一页)

(3) 交流共享: (1) 指名说说小鹰是怎么说的, 出示小鹰的话。 (2) 谁来读小鹰这一次说的话?我觉得你读得比原来轻多了, 为什么这样读?从后面的问号里, 你看出了小鹰的什么变化?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 (3) 这一次它还喊吗? (字体变红:“急促地喘着气”) 做做急促喘气的动作, 你在什么情况下, 也急促地喘气过?谁来急促地喘着气读一读? (指名多人读, 体会累的语气) (4) 思考:在这段话里, 还能从哪些词句里看出小鹰这一次已经用上了全身的力气, 很累很累了? (鼓起劲、拼命) (5) 现在你就是小鹰, 正跟着老鹰拼命往上飞呢, 张开你的翅膀、闭上眼睛飞起来吧——— (音乐响起, 教师配乐渲染情境, 学生艰难地飞行) (6) 小鹰们, 现在有什么感觉?累到什么程度? (翅膀也抬不起来了, 气也喘不过来了) 将这一份累的感觉送到课文里, 再来感受一下小鹰的那一份累吧!齐读这段话。这一次, 老鹰又是怎么说的呢?出示最后一段话并齐读。理解:盘旋。 (板画在白云上面盘旋的几只鹰) (7) 小鹰们, 当你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好不容易飞到了白云下面, 抬头一看头顶上还有几只自由自在盘旋的雄鹰, 比你飞得高多了, 心里是怎么想的? (1生答) (8) 想想你刚才那种洋洋得意, 自以为已经天下第一的样子, 你现在一定很难为情吧?你有什么话想说吗?那你现在还觉得学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儿吗? (1生答) (9) 不用难为情, 在学飞的过程中, 你不仅越飞越高, 还能从中反思自己的行为, 不断汲取教训, 懂得道理, 你是一只最棒的小鹰! (10) 我听懂了你的意思了, 你是说不管自己取得多大的成绩, 都不能骄傲自满, 因为还有好多人都比你强多了, 学习是永远没有止境的, 对吗?我想起了一个成语, 就是说的这个意思 (出示:学无止境, 齐读) 看到上面飞翔的雄鹰, 你一定很羡慕吧?你以后还想不想继续学飞赶上甚至超过其他的鹰呢?要飞得更高, 该怎么办呢? (1生答) 真了不起!有志气!相信你一定会越飞越高的!你的话又让我想起来另外一个成语 (出示:一往无前, 齐读)

(下转第92页) (上接第20页)

4. 总结提升

同学们, 今天我们学习了《小鹰学飞》这篇课文, 课文主要讲了在跟着老鹰学飞的过程中, 老鹰不断地提出新的目标, 使小鹰明白了, 不管你取得多大的成绩, 都不能自满, 因为学习永远都没有尽头。面对困难, 我们要像小鹰那样, 勇敢面对挑战, 一定会获得成功。用两个成语来概括, 那就是——— (齐读:学无止境、勇往直前)

5. 分角色朗读全文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只可爱又坚强的小鹰, 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 分角色读一读课文。

三、识写生字“盘旋”

(1) 课文中还有两个生字没有写, 这是一个词语。 (齐读)

(2) 组词。

(3) 这两个生字给我们带来两个新的偏旁, 自学提纲中大家已经自学过了, 认识它们吗? (一个是“盘”字的“舟字头”, 还有一个是“旋”字的“方字旁”)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记住这两个字? (笔顺记忆法、换偏旁、熟字记忆法) 怎样把它写漂亮? (左窄右宽、上紧下松)

3.苏教版二年级语文复习 篇三

【关键词】教学设计;《小鹰学飞》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目标预设】

知识和能力: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认识两个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过程和方法:学会自读课文,圈画重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

【重点、难点】

1.掌握生字词,熟读课文。2.学会自读,做到不跟读,不指读。

【教学过程】

一、引导看图,课题导入

1.师:蓝蓝的天空是鸟儿的天堂,有谁知道在蓝天中哪种鸟儿飞的又快又高,捕猎时又特别凶猛?(生:老鹰)

过渡:对!老鹰是天空中最优秀的猎手,它能够在几千米以上的高空中飞行,他的飞行本领是它制胜的法宝,可是大家想不想知道小鹰是怎样一步步成长起来最终成为鸟中霸王的呢?

2.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小鹰学飞》(指向课题),来看一看这只小鹰是怎样学飞的。请大家齐读一遍课题。(生:小鹰学飞。)

3.板书课题。(1)正音:“鹰”是后鼻音;(2)记忆字形:“鹰”是一种鸟,所以下面是个“鸟”字。

二、初读课文

1.先请大家自己朗读课文,在读的时候,老师有几个要求:(1)读第一遍,给文章标号自然段。(2)读第二遍,在生字下做记号,碰到难读的重点拼读。(3)读第三遍,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自读情况。过渡:现在老师要来检查你的读书效果咯,咱们的这一个环节叫“字词王国游一游”,先来看看老师的这些字词你是否会读了呢?谁来做第一排字词景点的小游客?(1)检查生字字音掌握情况。①出示词语(小鹰跟着摇摇头,不算拼命指了指 急促总算鼓起劲头顶盘旋好吧)。②指名看拼音读词语。过渡:下面就让我们变身成为一只只小鹰,看哪只小鹰能顺利的飞到句子世界里去,去看看句子世界的风景好不好?(2)重点检查几个难读的句子。①出示:小鹰只好鼓起劲,跟着老鹰拼命向上飞。②出示:小鹰一抬头,只见白云上面,还有几只鹰在盘旋呢!(3)检查课文标段情况。①指名说说本课共有几个自然段?②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读后师生共同评议、正音。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的谁和谁?讲的是它们之间的什么事?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三、再读课文,了解主要脉络

1.是啊,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小鹰和老鹰妈妈的故事,小鹰跟着鹰妈妈学习飞行,这个学习飞行的过程到底怎么样呢,小鹰跟着老鹰学飞行,它飞了几次,分别飞到了哪里?请小朋友再拿起书本,快速的读课文,找到答案,看谁找的又快又对?指名学生回答(相机板书:大树上、大山上、天空中)

2.同步理解课文。

(1)请同学们张开双臂,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我们现在就跟小鹰一样在空中学飞行,请扇动你的翅膀。①快看(课件演示)飞呀,飞呀,飞离地面,越飞越高,高高的大树已经在我们脚下了,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呢?(开心、得意、想大喊起来)指导朗读“我已经会飞啦。” 你能用“已经”说句话吗?②小朋友们,如果你是小鹰飞到了大树上,你会看到些什么呢?出示句式:飞到大树上,我看到了。③你们这群小鹰这么高兴,快看看我这只老鹰在干什么?(老师摇头)从我的动作可以看出,老鹰对小鹰说的话持什么态度?(否定,不满意)那你来做老鹰,试着读读它的话。④出示一二自然段。齐读。

过渡:可爱的小鹰们,听了老鹰的话,我们该怎么做呢?(继续往上飞)那让我们张开双臂继续往上飞吧!

(2)播放课件,飞到了大山的上空。①现在小鹰已经飞到了大山的上空,这时小鹰又说了什么呢?②学生齐读:“我真的会飞啦。”③提问:小鹰这次说话与上次有什么不同?(出示比一比)(真的,已经)说明小鹰对自己很有信心。谁来把它朗读一下。④不要高兴得太早,看看我这只老鹰又在干什么?(出示句子)老鹰又摇摇头说(齐读老鹰说的话)⑤分角色朗读:我们请男同学来做可爱的小鹰,女同学做老鹰,老师做旁白一起把这两段话有感情地读一读。⑥如果你是小鹰,听到老鹰仍是说你不会飞,你会对老鹰说什么呢?

过渡:小鹰学飞的确是件不容易的事。两次学飞,老鹰都不满意,那小鹰又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打开书本把5—6两个自然段读一读。

(3)播放课件:飞到了天空上。①出示第5自然段,指名读。②小鹰这次怎么飞的呢?(鼓起劲,拼命是什么样子?谁来做做?)③小鹰飞得真拼命呀,这段话中还有哪个词告诉我们小鹰飞得很拼命呢?联系实际说说:你什么时候急促地喘着气?④现场体验:拿出跳绳请学生上台跳,全班观察他的状态,理解“急促地喘着气”让这个学生带着感受再读一读。问:他现在说话连不连贯?(不连贯,断断续续)课文中用了哪个标点来表示 ?(省略号……)所以,在这里“……”表示语气的停顿。⑤导读:小鹰飞得多卖力呀,让我们一起跟着小鹰向天空飞去。全体起立,张开翅膀,鼓起劲,拼命向上飞。(齐读第5段)⑥老鹰被小鹰坚定的信念,顽强的精神感动了,他不再摇头,不再否定,而是向头顶指了指说(齐读句子)小鹰看到了什么?(白云上有几只鹰在盘旋)理解:盘旋

四、小结课文

这节课我们初步知道了小鹰跟着老鹰学飞行,飞到了( )、( )、( )。

小鹰学飞可真不容易啊!下节课我们将细细体会小鹰学飞的全过程,相信你会有更多收获!

五、学习生字,理解字义

下面,让我们走进生字乐园,去学习几个生字吧。

1.出示生字:盘、旋、摇、顶。指名读。2.进行口头扩词。3.指名学生分析生字字形,记住两个新偏旁:盘:上下结构,认识新偏旁:舟。旋、摇、顶: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旋:新偏旁:方。4.师范写,生书空笔顺。5.学生描红,临写。6.师生共同评议。

4.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资料 篇四

2、为:① wéi (为人) ② wèi (因为)

3、降:①jiànɡ (降落) ② xiánɡ (投降)

4、背:① bēi(背包) ② bèi(背景)

5、兴:① xìnɡ(高兴) ② xīnɡ(兴奋)

6、长:① zhǎnɡ (长大) ② chánɡ (长江)

7、乐:① lè (快乐) ② yuè (音乐)

8、曲:① qū ( 弯曲) ② qǔ (曲子)

9、相:① xiānɡ (相信) ② xiànɡ(相片)

10、难:① nán(困难) ② nàn(难民)

11、还:① hái (还有) ② huán(还书)

12、种:① zhònɡ(种田) ② zhǒnɡ(种子)

13、发:① fā (发现) ② fà (头发)

14、转:① zhuàn(转动) ② zhuǎn(转身)

15、干:① ɡān (干净) ② ɡàn(干活)

16、教:① jiāo(教书) ② jiào(教学)

17、漂:① piào(漂亮) ② piāo(漂流)

18、扎:① zā (一扎) ② zhā(扎花)

19、当:① dānɡ(当时) ② dànɡ(上当)

20、传:① chuán(传达) ② zhuàn(传记)

21、角:① jiǎo(角落) ② jué (主角)

22、假:① jiǎ (假如) ② jià (放假)

23、好:① hǎo (好人) ② hào (好学)

24、少:① shǎo(多少) ② shào(少年)

5.苏教版二年级语文复习 篇五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品读优美语句,激发积累好词佳句的兴趣,丰富语言。

3,感受秋天的美丽,懂得勤劳创造美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品读优美语句,丰富语言积累。

教学难点

仿写,描写秋天景色。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检查读书情况。

1,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秋天的图画》,先跟我们的老朋友打声招呼吧,

(课件出示词语:图画、梨树、波浪、燃烧、勤劳、灯笼、高粱)

2,师:谁先来?他读对了,其他同学跟读。(听“灯笼、高粱”轻声是否准确相机正音)

3,师:一起读两遍。

4,师:整篇课文会读吗?(指名读课文,相机正音,评议是否正确、流利)

【设计意图:读准生词,读通句子,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检查学生读书情况,是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必要手段,有助于将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训练扎实,为深入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二、图文并茂感受美.

1,看图说美景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幅图(课件出示图)。图上有些什么呢?

你可以按照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的顺序说说,也可以按照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的顺序说说。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画,使学生弄懂图意,教给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有助于提高他们口头语言表达的条理性。】

(2)学习第一句: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野就是美丽的图画。

师:这是一幅什么季节的图画?你怎么知道的?

师:果园里的果子成熟了,田野里的庄稼丰收了,这番景象美吗?看着这番美丽景象你的心情怎样?

师:是呀,秋姑娘已经不知不觉地来到我们的身边,她还给我们带来一个好消息

呢!(课件出示句子: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野就是美丽的图画。)

师:谁愿意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大家?(指名读,相机指导有感情朗读)

师:一起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全校的同学吧。(齐读)

【设计意图: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活学生情感,真切地感受“美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有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进行有感情朗读,提高读的效率。】

2,品佳句、析好词

(1)师:我们的课文里就有一句话写出了图上的美丽景色,快到课文中找找一边读,一边用铅笔把它划出来。

(2)学生读找到的句子,课件出示第2句: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 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

(3)师:这句话里写了哪些景物,请读一读,想一想。

(4)师:这些景物是怎样的呢?这些句子都有什么共同特点呢?(初步感受比喻句,颜色的词语的作用,相机理解“稻海”,借助插图认识“高粱”)

师:为什么把梨比作灯笼?为什么把苹果比作脸颊?为什么把高粱比作火把,为什么说稻海翻起波浪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语言文字特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训练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同时了解比喻句的特点——本体和喻体有相似特点,领略遣词造句的准确性。】

(5)去掉颜色词语对比,深入感受色彩的美丽。课件出示“梨树挂起灯笼,苹果露出脸颊,稻海翻起波浪,高粱举起火把。”

师:读读这句话,你发现和文中有什么区别?加上表示颜色的词语好还是不加好?为什么?

(6)师:有了这些表示颜色的词语,把景物染上了丰富的颜色,图画更美了,句子也更美了,我们该带着什么样的心情来赞美这美丽的秋天呢?(有感情朗读)

(7)课件出示:“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 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

师:红色的词有什么共同特点?那就让我加上动作再读一读吧。

师:谁愿意一个人来读读这句话,比一比谁读得最好。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阅读量少,语言表达能力较弱,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感受把句子写具体的妙处,渗透把句子描写具体的技巧,同时帮助学生积累词汇,久而久之,学生的描写技巧会逐步提高。】

(8)指导背诵。

师:多么美的图画呀!让这么美的景色,这么美的句子牢牢地留在我们脑海里吧。老师想了两个办法来帮助大家:

方法一:课件出示我会填:

梨树( )金黄的灯笼,苹果( )红红的脸颊,

稻海( )金色的波浪,高粱( )燃烧的火把。

说说填进去的都是什么词。

方法二:课件出示我会填:

梨树挂起( )灯笼,苹果露出( )脸颊,

稻海翻起( )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

说说填进去的都是什么词。

师:你会背了吗?比比谁是背书大王。

【设计意图:背书是学生积累语言文字的重要方式,但机械识记的效率较低,会给学生带来压力,而采用填空形式帮助背诵既可以降低背诵难度,激发学生自信,又可以渗透背书方法的指导,同时也是对本课文本特点的再一次回顾,学生熟练地掌握了写作技巧,小练笔部分的仿写训练才能水到渠成。】

3.悟情感。

师:真是好一幅秋收的美丽画卷,是谁使秋天这样美丽呢?大雁会告诉你们答案的。读课文找出答案吧。

师:为什么说是勤劳的人们画出这美丽的图画呢?

师:秋天里还有哪些美丽的图画是勤劳的人们画出来的呢?你想对勤劳的人们说些什么?

【设计意图:教材本身是“文”和“道”的统一体。让学生感受秋天丰收之美的同时渗透了勤劳才能创造美的思想教育,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三、小练笔,仿写

师:勤劳的人们画出的图画还有许多许多,老师就拍下了几张,让大家欣赏一下。

1.说图

(1)课件出示苹果树图,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怎样的苹果?

(2)课件出示桂花图,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怎样的桂花?

2.练写

出示水稻图、菊花图。

师:请你也来写一写秋天图画,可以写屏幕上出现的景物,也可以写自己看到的喜欢的景物。

3.教师巡视指导,读优秀作品。

【设计意图:先说后写,先扶后放,循序渐进帮助学生攻克写话难关,实现习作指导梯度上升。并尊重学生意愿,让学生写自己想写的,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

板书设计: 秋天的图画

梨树

6.苏教版二年级语文复习 篇六

1、生字表

2、本单元词语积累:

识字1——

春节饺子 拜年 清明 扫墓 踏青 端午 粽子 龙舟中秋 团圆 月饼

识字2——

碧水秀峰 倒影 对歌 榕树 壮乡 象鼻 骆驼 笔架竹筏 鸬鹚 画廊

识字3——

松柏杨柳 桌椅 秧苗 稻谷 庄稼 竹篮 箩筐 筷子茶叶 菠萝 兰花

识字4——

晴空温暖 晾晒 眼睛 瞄准 眺望 寒冷 冻结 冰雪东海 黄河 长江

3、形近字:

饺-校 晴-轻 年-午 杨-场 蓝-篮 柳-迎 伯-柏 庄-压 暖-缓

准-难 冻-练 眼-很 晒-洒

4、近义词

团圆——团聚 对歌——唱歌 温暖——暖和 眺望—瞭望

5、反义词

团圆——分离 寒冷——温暖

(二)课文

《识字1》

(1)读课文——背诵

(2)词串主要讲了哪方面的内容?(介绍了春节、清明、端午和中秋这四个传统节日的风俗民情。)

(3)你能用其中的一条词串说一句话吗?

2、你会用这一课学过的词语填空吗?

(1)清明节,人们到郊外去( 踏青)、( 扫墓)。

(2)(端午)节,人们吃粽子,赛(龙舟 )。

(3)中秋节,人们合家(团圆),一块儿吃(月饼)观赏月亮。

《识字2》

(1)读课文——背诵

(2)词串主要讲了哪方面的内容?

(3)你能用其中的一条词串说一句话吗?

《识字3》

(1)读课文——背诵

(2)本课用图表的形式按实物图、象形字和偏旁的字形形象地提示了 “木、禾”、“竹字头”、“草字头”发展演变的过程。我们通过偏旁可帮助我们辨析形近字。

(3)你能用本课的一组词语来说一句话吗?

《识字4》

(1)读课文——背诵

7.苏教版二年级语文复习 篇七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本次修订,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结合广大实验区师生10多年来使用教材的情况,在继承原有教材体例结构的基础上,注重教材的思想性、基础性、时代性、适切性等方面的建设,进行了适量调整、充实、更新,力求进一步彰显教材特色,进一步完善教材体系,进一步优化教材风格。

修订后1~4册教材的内容编排、难度、特色等方面有如下变化:

一、内容编排

(一)学习习惯

本套教材历来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为了更好地贯彻“课标”提出的“初步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次修订在教材开篇保留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篇目,但对内容作了提炼,对版面作了精简。

原教材每册安排5页左右的习惯内容,涉及面较为宽泛,包括了诸如“勇于发言”这类跨学科的学习习惯。本次修订将习惯篇目的内容编排聚焦在“语文学习习惯”,突出语文学科特性。同时,也力求体现“课标”强调的“重视书写”“重视运用”“重视实践”等教学要求。

1~4册“学习习惯”的具体安排是: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认真写字(一上);善于倾听、乐于表达,爱惜学习用品(一下);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二上);勤查字典,主动识字(二下)。这些习惯的选取主要依据“课标”对第一学段目标与内容的规定,一册册循序渐进,12册的习惯篇力求形成自成体系又融于日常学习的习惯训练系统。

(二)汉语拼音

本套教材汉语拼音的编写,在10多年的实验过程中,获得了实验区教师和专家的认可。此次修订延续原有编写框架,但在情境和语境的整体设计上有所加强,以通过情境和语境的创设增强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降低学习难度。

“认一认”是穿插在拼音教学中的识字板块,意在将拼音与识字结合,凸显汉语拼音的辅助识字功能。原教材在“认一认”部分,局限于看图识字形式,如给“父、母、儿、女”等字分别配上相应的图画。修订后的教材更加注重整体性与文化性,对这类识字作了情境化、整体化的设计,如为“父、母、儿、女”四个字绘制了一幅牛郎携儿女与织女鹊桥相会的配图,不仅表现了汉字代表的人物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使之组成一个整体的故事情境,还渗透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因素;又如,用一幅站台上乘客排队有序上下公共汽车的画面,将“上下来去、坐立行走”整体呈现出来,这样不仅清楚地表明八个字相应的动作,还渗透了公共秩序与社会文明的教育。此外,此次修订在汉语拼音的复习篇目中,新增了3首儿歌,也是为了达到强化综合性、情境性、文化性的效果,降低拼音学习难度,增强拼音教学的趣味性。

(三)识字写字

识字写字的编排延续了原教材“多认少写”的编写思路,并依照“课标”适当降低要求,将要求会写的生字由980个减少到807个,但“会认”的生字则从1525个调整为1562个,在减轻写字负担的同时,适当提高“会认”的生字数量。

在具体编排上,此次修订依照“课标”的“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力求将300个基本字全部编入低年级教材中。同时,4册教材共安排的1562个生字都在“课标”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中。这种编排不仅降低了难度,也便于学生掌握汉字的构字规律,增强识字科学性,提高识字效率。

4册教材的识字教学采用“集中识字”与“随课文分散识字”两种方式安排,集中识字篇目已受到实验区师生广泛认同,尤其是“词串识字”更是师生喜闻乐见的一种识字教学方式。此次修订对“词串识字”的篇目作了更新,同时加强了字理识字,用字源识字配合韵文识字。除了已有的“看图会意识字”“转转盘识字”“形声字归类”以外,还新创编了“偏旁带字识字”等识字形式的篇目,增强了识字教材的趣味性、文化性,也凸显了汉字构字的规律性。

识字篇目的具体调整为:新编入《万片荷叶》及偏旁带字《马羊犬牧》《鸟鸡鸭鹅鸦》(一上);新换词串《足球绿茵看台》及偏旁带字《车轮轨转载输》《钅铁钉铜铃》(一下);新换词串《蓝天大雁秋凉》(二上);新换词串《台湾宝岛日月潭》(二下)。

此次修订更加重视写字教学,不仅保留了原教材课后练习和单元练习中的按笔顺描红练习,还在单元练习中编入“写字有方”的专项练习,用形象的插图和凝练的短句,揭示基本笔画与偏旁的书写规律。比如指导捺画的书写就编入了一幅滑梯的图片,配有提示语“小平台,滑滑梯,顿一顿,到平地”,形象可感,便于理解。这里的提示语注重童趣又力求科学、准确,并与插图相配合,使学生能更好地把握笔画、偏旁及汉字的书写规律。这部分的编写吸收了广大书法特色学校在长期书法教学实践中提炼总结的宝贵成果,以期提高教材的实践引领价值。

(四)课文

此次修订新换了一批课文:一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如介绍女航天员刘洋的《给刘洋阿姨的信》;二是体现民族团结、领土完整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如反映蒙古族牧民盛会“那达慕”的《草原上的盛会》,体现两岸友好往来的《团团和圆圆》等;三是充满童趣的科普类文章,如《会睡觉的植物》《水滴的旅行》等;四是少量补充名家作品,如汪曾祺的《下大雨》;五是调整古诗篇目,依照“课标”推荐的优秀诗文,从一年级下册开始,每册编入适量古诗词,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4册教材共新换课文22篇,篇目总数减少4篇。各册调整情况如下:

一年级上册,原编13篇,删除或移往他册6篇(《江南》《我叫“神舟号”》《东方明珠》《秋姑娘的信》《大海睡了》《冰花》),保留7篇。现编12篇,其中新选编4篇(《秋姑娘》《给刘洋阿姨的信》《河里的月亮》《小雪花》),一年级下册移用1篇(《雨点》)。

一年级下册,原编26篇,删除或移往他册12篇(《雨点》《小池塘》《春到梅花山》《草原的早晨》《蘑菇该奖给谁》《吃水不忘挖井人》《奶奶的白发》《好学的爸爸》《鲜花和星星》《放小鸟》《这儿真好》《鲁班和橹板》),保留14篇。现编23篇,其中新选编9篇(《晨光》《叶子的眼睛》《特别好吃的饺子》《地球和它的七个兄弟》《水滴的旅行》《会睡觉的植物》《南极的主人》《团团和圆圆》《中国红》)。

二年级上册,原编23篇,删除6篇(《再见了,北京!》《一株紫丁香》《有趣的发现》《青松》《水乡歌》《梅兰芳学艺》),保留17篇。现编22篇,其中新选编5篇(《火红的枫叶》《古诗两首》《动手试一试》《灯笼果》《我叫黑脸琵鹭》)。

二年级下册,原编24篇,删除3篇(《快乐的节日》《“闪光的金子”》《问银河》),保留21篇。现编25篇,其中新选编4篇(《我学写字》《下大雨》《草原上的盛会》《智慧鸟信箱》)。

(五)练习

练习的设计分为课文后练习与单元练习两部分。

新教材在课后练习设计上秉持“削枝强干”的理念,第一学段的课后练习多关注朗读、背诵、复述及生字的描红、仿影这些基础项目,此次修订又增加了“积累运用”板块,除了精选文中关键词语供学生积累及灵活运用外,还呈现汉语构词特点及较为常见的语言现象,如词序的变化、量词的使用等,以适当延展来强化语言的积累和运用。

单元练习的设计,除了根据课文调换进行相应调整及上文提到的“写字有方”外,将“学用字词句”改为“学和用”板块,延续原有设计理念,不搞繁琐的练习,注重整合与情境,强调积累与运用。在识字单元的练习中,编入“按笔顺写字”,复习巩固。同时,对“口语交际”栏目也作了相应的调整,强化语境感与交互性,增加若干新话题,以更贴合单元语境和年段要求。

(六)版式与装帧设计

依照教材修订送审要求,修订后的教材版式由B5开本调整为16开。在整体版式设计上,时代气息更浓厚,儿童特色更鲜明,排版更加疏朗清晰。

二、难度变化

新修订教材难度有所降低。一是适当减少了“会写”的生字数量,4册共减少173个,但识字量略有增加,共增加37个。这样安排有助于在减轻书写负担的同时,提高认字效率,促进阅读教学的开展。二是增加写字指导“写字有方”,在原有描红、仿影的基础上,强化了基本笔画与常用部首的写法指导,为学生提高书写能力提供了抓手,降低了写字教学的难度。三是适当缩减课文篇目。修订后第一学段课文总篇目由86篇降至82篇,缩减了4篇(约为7%),但是课文篇目的减少没有影响识字数量的编排。四是课后练习设计增加了“词语积累”板块,精选关键词语,有助于学生明确积累内容,提高积累效率。

三、教材特色

(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此次新编选的课文力求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价值引领。如《给刘洋阿姨的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了解我国第一位执行载人航天任务的女航天员,进而知道我国载人航天这一伟大工程,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新编词串《台湾宝岛日月潭》及新选课文《团团和圆圆》,传达了两岸人民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潜移默化地渗透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意识。《草原上的盛会》介绍了蒙古族的习俗,让学生明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从小树立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的意识。

(二)与时俱进,反映时代风貌与时代精神

除了《给刘洋阿姨的信》《团团和圆圆》这类反映重大时代主题的新课文,还有体现当今世界“和平发展”主题的《特别好吃的饺子》,培养学生太空意识的《地球和它的七个兄弟》,增强极地意识的《南极的主人》,培养科学兴趣的《会睡觉的植物》《水滴的旅行》《智慧鸟信箱》等课文。

(三)强化语文教材的综合性与实践性,突出语言实践和运用

此次修订,无论是汉语拼音还是识字课文,不管是课后练习还是单元综合练习,都重点突出语文学习的综合性与实践性。在综合的语境中学习拼音,在紧密联系课文与日常生活的情境中灵活运用课文所学的语文知识。如口语交际练习与说话写话相关联,既可以进行特定语境的对话练习,也可以延伸为小练笔。

(四)强化教材对教学的指导性与针对性

此次修订注重吸收一线教学成功经验,期望为语文课堂教学提供更好的抓手。以课后练习为例,原本简约的设计是针对当时繁琐分析与过度练习的时弊,但随着教学实践的不断调整,已经抛弃了诸多不宜的做法,因此有必要在课后练习中,提供更有利于教师引领学生学习课文的实践练习。词语的积累、拓展、运用、体会,正是这一学段的重点。课后练习经过精巧的编排融入其中,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文本中的语言现象,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单元练习也是如此,“写字有方”这一新编入的板块可以便利地帮助教师指导学生提高书写能力,相关提示语不仅来自于教学实践,也经过了书法家的指点与修正,力求精准。

(五)坚守儿童本位,为儿童量身定做一批课文

修订后的教材多方面降低难度,有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保护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如《河里的月亮》《晨光》《叶子的眼睛》《我学写字》等儿童诗,如介绍小动物的《团团和圆圆》《南极的主人》《我叫黑脸琵鹭》《智慧鸟信箱》,以及名家汪曾祺的《下大雨》等。同时,新选入的课文中,有一批是编写团队集体创编的课文,如《团团和圆圆》《给刘洋阿姨的信》等,这些主题的课文没有可供直接选入的篇目,编者借助多方资料进行创编,并经过多轮打磨,严把语言文字关,不失为教材编写的一种创新路径。

(六)强调基础性

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基础学科,第一学段更是基础中的基础。此次修订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更加突出基础性:重视习惯,每册开篇都编入3页习惯篇目,图文结合,自成序列;重视积累,课后练习和单元练习都提供了词语、成语和句子的积累,力求扩大学生的词语量,读读背背还以成语串的形式连接本单元课文,创设语境,便于记忆;重视写字和书写指导,课后的描红、单元练习的笔顺练习和“写字有方”,为书写实践提供充足的空间;重视朗读与背诵,这是每篇课文后的练习中的常规要求。

(七)增强教材的科学性

在语文学习习惯的选择、生字的编排顺序等项目上,增强教材的科学性,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言之成理。

8.苏教版二年级语文复习 篇八

1. 复习熟字,引出生字

(1) 复习检查,开火车用卡片抽读学过的两个字:“抱 (bào)”“跑(pǎo)”。

(2) 找这两个字的共同点。

字形:右边都有个“包”字。

字音:韵母都有ao。

(3) “抱”和“跑”其实是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的两个孩子,他俩都有一个共同的汉字妈妈——(出示生字卡片)包。

【评析】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该设计由熟字“跑”“抱”引出生字“包”,教学方法简单高效,生字“包”的音和形学生即刻掌握。

2. 比较异同,写好“包”字

(1)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独体字“包”与合体字“抱”“跑”中的“包”的区别。

(2) 多媒体课件演示要点,师归纳:

要点一:“抱”“跑”两个字中的“包”比较谦让,把位置空出一部分来给左边的偏旁,要写得瘦一点,而独体字“包”就要在田字格里居中并写得胖一点。

要点二:左右结构中的“抱”“跑”字中的“巳”为了避让左边的偏旁,保持整个字的重心平衡,写在了“勹”里边,竖弯钩内收一些。而独体字“包”中的“巳”写在“勹”稍外边一点,显得半藏半露,竖弯钩也要写长一点,稳稳托住上半部分,这样写出来的半包围结构的“包”字才显得美观。

(3) 学生临写“包”字,教师巡视。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作业,欣赏好字,当场讲评修改书写有问题的作业。

【评析】写字是低年级学生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又是难点。该设计非常巧妙地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巧妙迁移,并强化了不同点,避免了繁琐低效的写字指导分析。

3. 学习含“包”的词语

(1) “包”还是大家的朋友呢,它藏在小朋友的生活里,找找看,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包”字?生自由说,师相机指点归纳:

用来装东西的包:书包、皮包、背包、挎包、拎包、钱包、公文包、布包、旅行包……

食品名称:肉包、菜包、面包、包菜……

表示一个动作:包书皮、包粽子、包馄饨、包饺子……

作量词:一包()、_______包()

作为人的姓:包拯(老百姓送给他的美称为“包青天”“包公”)

(2) 师小结:看,一个小小的“包”字,能组成这么多的词语。

【评析】让学生扩词,教师加以归类,不仅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而且有利于学生积累词语。本课要学的形声字声旁都是“包”,因此,“包”作为基本字,必须学得扎实,该设计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二、 自主探究,辨异同,学形声字

1. 自学生字,读准字音

(1) “包”还特别喜爱交朋友。看,今天它都和哪些偏旁交朋友啦?(出示四个偏旁)跟这些部首交朋友以后,它们就变成了新的字,请同学们认认真真地把书上的这几个生字宝宝和它的词语朋友多读几遍,直到读会了为止。

(2) 刚才小朋友读得都很认真,下面老师来考考大家了。一起来玩小转盘游戏吧!(随转盘转动,逐一读生字)

(3) 重点指导“饱满”,注意两个字都是第三声时,第一个字要变成第二声。

2. 探究字形,理解字义

(1) 交流之一:研究“泡”字。

① “水泡”也叫“泡泡”。与水有关,水形成的圆溜溜的东西。指导读好叠词:两个相同的字放在一起,一般后面一个要读轻声。

② 表示东西长时间浸在水里的意思:泡茶、泡菜、泡澡、泡饭、泡酒、泡方便面……

③ 虽然不直接与水有关,但表示像水泡一样透亮的、圆圆的东西:灯泡。

(2) 交流之二:研究“饱”字。

① “吃饱”时肚子鼓鼓的样子,学生做动作体会。

② “饱满”重点讲解如下两种不同的意思。

a. 今天,小朋友上课身体坐得笔直,眼睛炯炯有神地盯着老师,特别神气!这就是——(出示词卡)“精神饱满”。指导学生再精神饱满地读一遍。

b. (稻穗图)看,这些稻穗的果实长得鼓鼓的,快要胀出来似的,多么饱满呀!

③ 遇到美味的食物一下子吃了个够,就叫:——(出示词卡)“一饱口福”。

④ 金色的秋天到了,老师带小朋友去郊外游玩,看到了金灿灿的农田、红扑扑的果子、清清的池塘、五颜六色的野菊,一切美景尽收眼底,也叫:——(出示词卡)“一饱眼福”。

⑤ 耳朵一下子听到了许多动听的音乐,使人美美地陶醉其中,这叫——(出示词卡)“一饱耳福”。

(3) 交流之三:研究“炮”字。

① 组词:大炮、炮弹、礼炮、炮台、炮楼、炮声、火炮。

② 看!战场上火光冲天,浓烟滚滚,这真是:“炮火连天”。听!炮声非常响,耳朵都快被震聋了,一声接一声连续不断,这就叫——“炮声隆隆”。把这两个词连起来读一读,记在心里吧!

(4) 交流之四:研究“苞”字。

① “花苞”也叫——(出示图片)花蕾。

② 如果花苞像这样肚子鼓鼓的,顶端稍稍张开,马上就要开放,就叫含苞欲放。马上就要张开笑脸了,多惹人喜爱呀!

3. 汇总交流的词语,在“大聚会”中积累词语。

刚才,大家给“泡”“苞”“饱”“炮”四个字找了许多词语朋友,老师也挑选了一些词语,一起来读一读,争取记住他们吧!

【评析】理解课本上的词语,方法贴切,形式多样,还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灵活运用,直观演示,创设情境,轻松拓展词语,丰富学生的词汇。

三、 游戏读文,重乐趣,巩固生字

1. 做游戏,辨别形声字

刚才,大家特别会动脑筋!真了不起!为了奖励大家,我们一起来轻松一下,做个“摘苹果”的游戏。

泡炮苞饱

一朵朵含(苞)欲放的菊花真美呀!

春节那天,家家户户都会放鞭(炮)。

这只小猪的肚皮圆溜溜的,吃得可真(饱)啊!

活动课上,同学们在操场上开心地吹(泡)(泡)。

【评析】本课新学的四个形声字,音近形近,如果学得不扎实,学生很容易混淆。该设计没有啰唆地反复讲,也没有大量机械抄写,而是通过游戏让学生辨别掌握,事半功倍。

2. 读韵文,巩固生字词

(1) 看大家学得这么认真,四个生字宝宝调皮地躲进了课文里来考考大家了,请小朋友把课本第83页上的韵文读一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会的地方大声多读几遍。

(2) 检查初读情况,重点读好生字“吐”字。

(3) 一篇优美的韵文就是一幅美丽的画。你读读课文,再看看插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4) 生活在这里的荷花苞和小金鱼多高兴呀!把我们刚才感受到的用朗读表达出来吧!

【评析】识字课文中的韵文最大的功能还是巩固生字,不能上成阅读分析课。该设计以学生自读为主,读得有层次,读得有韵味,在读中学生不知不觉地巩固了生字,积淀了语感。

(作者单位:江阴市辅延中心小学、

9.苏教版二年级语文复习 篇九

教学本单元用2课时此教案为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复习巩固第二单元所学知识,进一步掌握字词,背诵的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做好课后习题。

复习过程:

一、小黑板出示(本单元生字)

1指名认读,书空弄清笔顺。

2给字找朋友。

3指导默写。

4说说这些字的偏旁名称。

二、背诵练习:

1背诵《古诗两首》《蚕姑娘》《月亮湾》《快乐的节日》

(1)指名背。

(2)抽签背。

(3)齐背。

2积累:(1)巩固成语。

出示:百花盛开争奇斗艳五彩缤纷色色俱全 指名背。

说说还有哪些描写春天的词语。(指名说)

三、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10分)

要查的字音序音节部首再查几画组词短浇幸穿

10.苏教版二年级语文复习 篇十

关键词:疑问 脉络 主旨 基调

语文教师对教材的把握程度直接决定了语文课堂的效果,所以笔者认为九年级语文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大胆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整合,对教材的分析要有所抓手。在语文教学时,如果抓住了课文的题目,就可做出很多文章。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利用文题,巧析课文,提高语文课的教学效益。

一.利用文题,设置悬念,激发探究兴趣。

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学生求知的原动力。利用文题设疑求答,就像机器添加了润滑油,能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和欲望,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思考方向,一定的学习心理。比如学习叶圣陶先生的《多收了三五斗》一文,教师出示文题后,我首先根据文题这样导入:如果你家里今年庄稼获得了大丰收,你高兴吗?(学生回答高兴)但是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有这样一群农民朋友,丰收了,他们却高兴不起来,甚至丰收成灾,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样,学生带着问题进入了课堂,便于课堂上集中精力讨论研究,化解心中的疑惑。这样利用文题巧设悬念,激发学生阅读和探究文本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能使学生读有方向,直击目标。

二.抓住文题,巧做文章,理清文章脉络。

一些文题或暗示文章的写作重点,或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在进行文本解读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理解文题从而理清层次,明确文章重点。比如鲁迅先生的《故乡》这篇课文以“我”回故乡的见闻感受为线索,依据时间顺序,可以划分为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三个部分,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填空(即在“故乡”前面加个动词)形式来理清文章结构。再有《我的叔叔于勒》一文,虽然于勒不是小说的主人公,但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的态度变化却是本文的明线,同样可以通过填空的形式(即在“于勒”前加个动词)来划分这篇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从而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体会作者构思的巧妙。像这类题目的写作重点较明确,只需提醒,学生就可以明白。而有的文题则比较含蓄、隐晦,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辨析、思考理解。

三.细品文题,联系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文题总是作者经过一番酝酿后得出的“精华”,它往往起到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统领全文,突出文章重点、贯穿全文,流露作者的情感倾向等作用。所以在进行文本解读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细品文章的题目,联系文章所写的主要内容,从而来领悟作者的写作目的,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把握文章的主旨。比如《热爱生命》一文,记叙了一个悲壮的故事,生动地展示出人性的伟大和坚强。正是由于文中的主人公“热爱生命”,所以他才能在陷入绝境后,才能在与寒冷、饥饿、伤病和野兽的抗争中顽强地求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品味文题与内容的关系,正是因为热爱生命,所以才能那么顽强地与各种困难作斗争,从而展现出人性深处闪光的东西。

四.运用文题,把握基调,品味文章语言。

学生利用课题,不但能初步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领会文章的主题,反复地品味课题,还能把握情感基调。在进行苏教版九年级上册《囚绿记》教学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把“囚”字写得大一点,从字形上让学生说说“囚”字的含义,学生很容易答出把人关在牢狱中之意,那么教师可以追问,作者为什么要囚绿呢?请学生带着问题快速朗读课文,在学生答出是因为爱绿才囚绿后,引导学生找出文中表现作者对常春藤喜爱之情的语句,圈点勾画,写出自己对这些语句的理解。通过对词语句子的解读分析,挖掘作者的从“喜欢”到“留恋”到“占有”的心理历程。这样一个心理变化的过程都源于作者对绿的喜爱之情。抓住文题,既把握了作者的情感,也品味了文章的语言。

由此可见,我们分析文本时,可以借助文题这个抓手,适当整合处理教材,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文本的兴趣,理清文章结构,把握文章主旨和情感基调,体会作者情感。教师还可以抓住文题,步步导入,层层深入,巧析课文,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1.苏教版二年级语文复习 篇十一

一、是家庭生活, 学校生活, 社会生活

“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 学生的作文干瘪矫情, 有人归因于今天的学生生活单调:每天吃饭、睡觉、上学、放学, 提取不到有意义的生活素材, 所以也就写不出好文章来。其实, 今天的学生不是没有生活, 而是没有在看似普通的生活中挖掘出它们的情趣和意义, 不是生活不够丰富, 而是不会在看似平淡的生活中去感悟体验它们的动人之美;也不是生活太单调, 而是我们学生没有学会采撷生活的浪花。因而, 要从生活中获得丰富的写作材料, 要学会观察, 摄取生活, 感悟生活, 从生活中获得丰富感人的写作素材。比如有的同学针对近年来, 农村出现开茶馆打牌坑钱的不良现象, 写出《那片灯光》, 有的同学发现传销商把黑手伸向校园蒙骗学生钱财的现象, 写出《教室里来了传销商》, 学生把笔触伸向社会热点、焦点, 建立自己的源头活水, 也就能写出来可圈可点的佳作,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 一般人所经历的大多是极平凡极细小的事情, 其实真正让我们感动的往往就是这些平凡的人和事, 不要认为事情细小就写不出好的文章。如朱自清写的父亲的背影感人至深, 正是作者以生活为写作素材, 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 感受和思考, 才把这一笔写活了。

二、他人或前人提供的资料

这就要求我们学生多读, 阅读是积累及写作的基础, 积累的东西越多, 写起来就越得心应手, 要想写出好文章, 必须多读好文章, 这是所有成功者的经验。阅读, 可以提高人的认识, 可以陶冶人的情操, 可以开阔人的视野, 丰富人的语言。这正如蜜蜂酿造蜂蜜, 首先要在百花丛中采集无数花蜜。同样, 学生要写出充实、优美的作文, 也应该象勤劳的小蜜蜂那样, 从多彩的生活和浩渺的书海中采集丰富的“花蜜”, 但由于平时同学们多忙于应付学习, 广泛阅读的时间也很有限, 我们只有尽可能地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书籍, 多读一些名家时文, 同龄人的优秀作文选, 身边同学的优秀习作。还有大自然的一草一木, 都可尽收眼底, 藏之于心。另外, 对于好的文章、段落、尤其是自己喜欢的文章, 还应该背诵, 做到张口即来, 脱口而出。比如, 课内许多脍炙人口的文章, 能够背诵下来对于写作会有很大的帮助。

三、以生活和资料为基础的想象

想象也源于生活, 想象能补充学生直接经验的不足, 丰富写作的内容, 拓展选材的范围, 因而, 鼓励学生在深入生活、注意观察, 博览精读的同时, 有计划地引导他们养成善于联想和想象的习惯, 那么就能大大拓宽学生写作的空间, 使他们走出写作“无米之炊”的困境。要注意联想方法的指导, 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想象的空间, 可进行片段练习, 也可围绕某个话题畅所欲言, 进行谈话式的联想或想象训练。文章可以直接地反映生活, 也可以曲折地表现生活, 人们凭借想象和联想, 把现实生活中反映到人们头脑里的东西构成虚幻的形象, 借以寄予一定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 从而能保证学生写作材料充分而又能新意迭出。

上一篇:中考备考的方法下一篇:部队党课思想汇报:跟党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