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中学(精选8篇)
1.我心中的中学 篇一
如果你一年四季都到我们学校来参观的话,你就会发现我们学校不管是,还是,都很美,给你的第一感觉也是“美”!
春天,校园里一片嫩绿。梧桐树的新叶呈现出凹形状,从远处看,那梧桐树叶真像一只只小手掌。小草悄悄地钻出头来,东看看,西瞧瞧。花坛里的花也都争先恐后的开了,那各种各样的花真是美极了!红的如火;粉的如霞;白的如。还不时发出淡淡幽香。
校园里一片浓绿。梧桐树伸出茂盛的树叶,在校园上空搭了一个绿棚似的。遮住了那刺眼的光芒。草坪里的小草也长的茂盛多了。花坛里的花更美了。夏风一吹,人都变的精神起来。
秋天,校园里一片金黄。梧桐树上的叶子都枯萎了,不只是梧桐树,还有很多树都枯萎了。当秋风一吹,它抖动着那长长的枝条,似乎不愿意离开树枝,最终还是被那无情的秋风吹落了。这时候正是桂花盛开的时候,桂花树上的桂花香飘十里。大家一闻到着扑鼻的香气。便停下脚步,仔细品味一般再恋恋不舍的走。
冬天,校园里一片雪白。雪哗哗的下着。在教室里有着一大堆的;在操场上积堆着厚厚的雪,只有少数的同学在操场上滚雪人、打雪仗。雪落在操场边的梧桐树上,真像一棵棵圣旦树。在这寒冷的天气,没有什么花盛开,只有“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过时自会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的梅花。
2.我心中的中学 篇二
走过共渡时艰、迎难而上的2009年,我们迎来了充满期盼的2010年。2010年将是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承前启后、落实改革与发展的关键之年,也注定了将会是不寻常的一年:
2010是世博之年,全球的目光将聚焦上海,也为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带来了发展的新机遇。我们将精心策划,全力以赴做好上海世博会各项报道工作,在着力扩大集团在国际国内的影响力的同时,抓住世博会的机遇,练好内功,充分利用世博媒体联合行动这个平台,探索传统报业采编流程的再造的模式和经验,打造一支全媒体的采编队伍,促进集团内部资源整合。
2010年,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将走向纵深。一系列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和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相继出台,包括报业在内的文化产业迎来了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机遇。作为一家大型传媒集团,我们将实质性推动非时政类报刊的转企试点改制,激活机制,促进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通过整体规划,继续做强报业,保持主流媒体品牌效应,支持文汇报、新民晚报的报系拓展与整合创新,支持上海日报拓展外宣影响力,促进东方早报扩大市场影响力,扶持系列报刊面向市场、拓展业务;同时,我们还将大力发展文化、印刷、投融资等相关产业,通过构建多元的经营结构,努力实现“促转型、谋发展、惠民生”的目标。
2010年,世界传媒发展的关键词是变革与转型。全球金融危机的阴霾尚未完全散尽,新技术、新媒体的步步紧逼,让传统媒体的转型迫在眉睫。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报业集团向传媒集团转型势在必行。文新集团将在这些年发展基础上,充分利用制定新五年规划的契机,从传统“报纸业”向现代多媒体传媒业转型的方向入手,实现新的战略性布局。在市场化的环境中培育和拓展报业新媒体的成长性和盈利能力,重点扶持具有市场竞争力和独特盈利模式的新民网、上海日报网和上海对外信息服务热线的发展,加快新闻信息数据库的开发和应用,推进图片中心等新媒体项目实现突破,推动内容生产转变为内容产业,探索报业信息服务业发展的新领域、新模式。
信息技术的进步对传统媒体或是新兴媒体都带来至关重要的作用。技术为先导推动媒体发展,技术应用于媒体发展需求,技术更好服务于媒体发展,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这种趋势显现,信息技术对媒体的作用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提高工作效率生产效能,二是推动资源整合、共享与互动,三是获取信息便捷,提升出版系统安全性。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尤其是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相关技术更是占了重要角色,主要表现在对传媒行业的引导和推动,迫使我们加大创新力度。就目前而言,新兴的媒体或传播形式层出不穷,而且实现了经济上和技术上的成功,如新浪、MSN、QQ、淘宝网,Google等,这些都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压力,但同时又给予了强大的推动力,可以说一个崭新的多媒体时代已经来临了。
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传统媒体已经到了转型期,新技术在这个转型期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必不可少。这些年我们在新媒体领域和信息整合及数据库建设上,加大了关注度和投入力度。建立了文汇报、新民晚报以及系列报刊自创刊到现在几十年的报纸汇索数据库,还建立了图片中心,收集了集团内外上百位老记者拍摄的珍贵照片和上海解放前后的史料照片10多万幅。在统一技术平台上实现集团采编平台的整合与采编信息共享,由此推出的媒体联合行动新闻信息服务平台在北京奥运会报道中已显露身手,今年我们又推出上海世博会联合行动全媒体平台,在采编复合出版上再作一次探索和尝试,并实现移动采编和多媒体采编发布。下一步,我们将在资源整合和新媒体及3G移动领域作更大的探索,拓展报网互动和流媒体应用。融合全媒体和互动技术,使互动式传播的有效性大大优于推送式传播,并通过报网互动等渠道,实现双向、多向、开放性的交流平台,以此推进媒体发展,打造媒体品牌,提升媒体功效,促进报业集团的转型。
发展在于改革,改革在于创新。2010年的工作艰巨而繁重,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以更为务实更开放的心态迎接发展的关键之年。
广州日报社副社长、大洋网总裁梁泉在新的一年里,媒体业将通过数字化转型迈上新的台阶。
经济危机一方面使媒体经营面临了一些困难,但同时也使得受众资源与经营资源更趋集中,对于市场中站在前列的媒体,经济危机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刚过去的一年,在社委会正确领导下,我们在危机中抓住了机遇,广州日报进一步扩大了区域内领先优势,集团的新媒体业务也实现了影响力与经济效益的高速增长,因此,也更坚定了我们对集团自身发展战略的信心。
新的一年,一方面是对经济回暖的期待,同时媒体业在体制改革、用户细分、数字化转型、媒介融合、全媒体采编、整合营销、跨媒体跨地域发展、手机无线等领域内面临着众多新的探索与挑战。这边互联网经济仍在高歌猛进,那边移动互联网已经迎来了爆发点,而移动阅读器、户外终端等新媒体终端企业更是迫切要与传统媒体进行结合。如何继续发挥传统媒体内容优势,保有传统阵地,同时主动出击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参与竞争,寻找传统媒体在数字领域的新经济支点,依然是业界面临的共同话题。作为报业与新媒体的从业者,我相信在新的一年里报业与数字媒体的结合将更加紧密,数字新媒体将继续为行业创造更多的机遇并涌现更多成功案例与创新做法,国家对新媒体市场的规范化要求也将成为传统主流媒体数字化转型新的契机,媒体业将通过数字化转型迈上新的台阶。
作为报业,技术的首要任务仍然是保障生产,提升企业效率进而提升企业竞争力,因此对我们来说,技术作为报业“采编业务创新的助推器、经营管理创新的催化剂”定位没有改变。可以说,我们最近上线的OA系统,EIP,人力资源ERP管理系统,以及对报业生产系统的各种升级都是对这样一个定位的注释。
但同时,报业的新媒体转型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媒体市场下的产品创新、服务提供、业务平台都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撑与创新,技术与业务结合更加紧密了。因此,在新的发展要求下,信息技术更要成为新媒体产品与业务创新的引擎与关键因素。
广电总局广科院科研管理部主任付明栋
新的一年必将是广电网络整合提速见效的一年,是三网融合开始历练的一年,可以预见新问题会接二连三,新闻素材必将会丰富多彩。衷心希望能够团结一心,凝聚力量,为民谋福,为国添光。
信息技术是推动发展的支撑力量,作用之大,如日出东海,光照四方。期望新技术根基于现实的需要,从提高工作效率、工作质量,方便读者的角度开发应用,去其浮躁,还原根本。
新华社陆小华新媒体时代,更需要传媒领导者与操作者具有很强的技术利用能力。
2010年1月1日,开启了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在我看来,这个十年,将是新融合时代。
全球合作从经济领域进入到更多领域,从共同应对气候变暖到共同促进文化多元化,从利益合作到生存合作。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是巨大威胁,文化单一化同样是对人类文化存在、信息存在的巨大威胁。
传媒领域的媒介融合,也会进入一个新历史阶段。从世界范围观察,传播工具的泛媒介化、传媒形态的全媒体化、传媒业态的多媒体化、融合取向的新媒体化、运作模式的跨平台化等等,必将推动传媒业的结构重组,谁更适应.谁就有更强的竞争能力。
在我看来,这个十年,更将是解释权竞争时代。正因为所有的传统界限都在弱化,各种力量都一定会努力在新融合时代新格局中确立自己的位置与影响范围。因而,竞争依然在激烈进行。其焦点之一,是解释权竞争。解释世界,从而影响世界;解释趋势,从而影响趋势。在解释中,实力天平就会悄然漂移。在这样的竞争中,思想的力量,会在判断与预见被事实验证中更显强大,智慧的光辉,会在融合与竞争中体现人性的力量。
在新融合时代,要掌握形象塑造权和解释权,必须顺应传媒竞争的新趋势,主动而有效地利用影响传媒竞争格局演变的新因素。超越传统的从技术层面、市场层面观察的思维方式,从总体上看,媒介融合、视觉传播、即时共享,是影响传媒竞争格局的新关键因素。媒介融合,是对现存者的挑战、给赶超者的机会;视觉传播,是超越语言与文化阻隔的传播方式;即时共享,是满足信息、心理、决策需要的传播方式。充分利用这关键因素,就是在新融合时代中国传媒业必须有的新选择。
如果要我谈点对技术发展的期望,那么我期望并相信信息技术能对传媒、特别是新媒体的发展提供更为强劲的动力和突破性进展。我称这个阶段为新媒体时代,更是因为越来越多的发明、技术和手段应用于传媒领域,越来越多的信息传输和处理手段演变成传媒工具,越来的信息工具集成到便携终端上来。
在新媒体时代,更需要传媒领导者与操作者具有很强的技术利用能力。这首先需要把握技术方向。总的看,信息技术正朝着移动化方向发展,在移动化引领下,速率更高、随身性更强、环境性更强、使用更便利。这个移动化不仅是指移动通信与互联网的结合,而是以空天一体的手段构成人们全活动范围、全工作圈、全生活圈的传媒环境。其中,卫星使用的更进一步生活化及其与通信网、互联网的进一步融合,将是新的空破口之一。
大众报业集团副总编辑赵念民新技术可以降低在旧思维下不可能降低的成本。
竞争有两种形态:一种是在同一元素争高下,窄路上跑马,倾轧践踏,没有赢家;一种是在不同层次见优劣,弃旧路而辟新径,或展翅或扬帆,在大处新处,轻松取胜。当竞争严酷到“少赔就是赢”,当不独辟蹊径就难以生存,科学技术是唯一的仰仗。回首数千年经济发展是如此,当下的媒体竞争也不例外。媒体人不应当只会向市场要效益,还应该向新技术要效益——新技术可以降低在旧思维下不可能降低的成本;新技术可以使你抛却拥挤的马路而拥有白帆或双翅,从而提升竞争的层次;新技术可以使你拥有新的心脏和血管,从而脱胎换骨成为新人。纸媒告别铅与火,仅仅是出版环节的革命;当下可以给纸媒带来革命性变化的新技术,横贯从采写前到出版后的各个环节。一个有胸怀的媒体人,一个有担当的媒体人,必然是新技术的关注者、支持者、应用者、推动者,因为它不仅能使你赢在当下,还使你赢在未来。
《京华时报》社长吴海民目前是需要重新认识传统媒体经营价值的时候。
数字技术的发展正在推动媒体业的重构。这种重构是一个较长的过程。这个过程表现出三种态势:一是传统媒体的整合与创新,二是新兴媒体的不断裂变,三是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走向融合。
需要指出的是,新兴媒体在不断裂变中出现了不少泡沬,如冠以“XX传媒”的机构层出不穷,其融资能力和经营能力也被夸大。事实上,这些名目繁多的“传媒”机构有不少是徒有其名。
相反,目前倒是需要重新认识传统媒体经营价值的时候。传统媒体的业态稳定性、市场地域性、阅读强制性、读者锁定性及品牌的权威性等经营优势,在目前这个发展阶段里仍然是不容忽视的。
京华时报去年用一年时间探索和确立都市报的内容优势,并在这种探索中进行了内容的全面创新的成功改版。其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也在增长。今年,我们给自己出了一个新的题目——探索和确立网络时代都市报的经营优势。对此,我们也充满信心。这不妨碍我们对新媒体技术的追求。京华时报在这方面也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应用,如推出了全国第一家以3G手机为对象的每日视频播报、全国第一家将报纸电子版嵌入手机的技术等。京华网的全面改版、京华手机报的全新改版及京华微博,也都在酝酿之中。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新媒体系主任杨溟媒介融合的下一步实现将集成在个体生命之上。
2010年已经过去一个月了,剩下的十一个月里,我们会感到,时间格外的短,而变化特别的快。我们可能会不断被“媒介融合”这个复杂的概念所缠绕,关于“传媒”这个语词的诠释也可能会不断被刷新。
你说到感想,我希望新技术不止被当作一种工具。工具是人的功能的延伸,技术的进步正是为了更大化地实现这一点。人的信息本能的体外化谓之媒介,在演进中我们体验着统合——分化——再统合的历程。最终实现的人体所有能力的体外再现和全面统合——这种人类化会是融合的未来?
从某种意义上说,媒介融合是个历史的概念。我们正在经历的,以及即将实现的,其实不是对技术、更是对自身的挑战、对生命的追问。
我们可以预言媒介融合的下一步实现将集成在个体生命之上,无论是在物联网还是互联网的概念里,我们都将比今天更清晰地洞察世界,比今天更成熟地把握整个社会发展的政治进程,当然也更了解我们自己。
我们担负的重要的使命是向公众告知我们身处的生存环境所发生的最本质的变化,所以我们不能不去了解复杂的能量转换与信息结构,我们觉得正在接近这样的高端专业要求。但我们要做的,一定不止于此。
2010年注定是个非凡的年份,不论是政策的走势还是资本的走向、传媒人的理性或冲动,都会让它成为中国的传媒史上一个特殊而关键的年头。优秀人才和资本的大量流入与聚集,使我们看到一个行业的能量正在聚集——它闪烁着神秘的信号。我们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我们唯一了解的,是它们必将发生。
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刘晓昆我们仍然需要在越来越多的媒体形态中寻找共生点、发展点。
2009年是我国新媒体迅速发展的一年,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竞争日益激烈,如何冲出媒体形态的限制,探索一种新的媒体发展模式是近两年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媒体融合已经不再是一种探讨话题,而逐渐成为发展趋势。传统媒体、新媒体之间逐步渗透、结合,充分发挥着各自的优势,这是媒体发展的必然结果,无论作为媒体本身,还是媒体技术提供商,只有在这种趋势中创造机会、发现机会,才能够适应市场变化和需求,才能够持续的发展。
媒体发展之路不是一种媒体形态取代另一种媒体形态,现实展现了广播、电视等视音频媒体没有取代平面媒体、网络媒体来势很猛,但我相信也是无法取代平面媒体和广电媒体的。新媒体形态的产生是社会技术发展的结果,未来,我们仍然需要在越来越多的媒体形态中寻找共生点、发展点。新的一年,探索、实践仍然是媒体发展的主要任务,各种媒体形态之间的结合,也将能够由此而衍生出更多更大的发展空间。
每一次传媒业的巨大革命都伴随着一种新技术的诞生和应用,可以说,媒体技术是传媒业发展的基础和催化剂,新的媒体技术将会在传播方式、传播形态、受众摄取信息的方式等方面深深的影响着媒体发展。印刷技术的成熟推进了产业的变革,印刷业由此迅速崛起;无线电技术诞生发展之后,广播媒体应运而生;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网络媒体、电子商务运营平台为代表的媒体新贵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爆发力……新技术催生媒介形态产生的例子不胜枚举。
毫无疑问,未来,新技术也仍然会对媒体发展发挥巨大的促进作用,我们所要做的是在充分了解媒体运作流程的基础上,站在产业发展和行业技术发展的前沿,永远向前一步,为媒体提供前瞻性应用技术,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始终与媒体一起,寻求长久发展之道,这不仅仅是媒体所关注的,更是与媒体相关联的整个产业所要关注的。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副总编范建平希望媒体能够抓住技术进步带来的机遇,取得新的突破性的发展。
与网络界的多数媒体网站不同,国际在线是完全与母媒体,也就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融合在一起的。作为一个拥有61种语言的多语种集群网站,国际在线的每一个语言网站都与传统广播一起,依托于相应的语言部门。2009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基本完成了业务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每一种语言都把新媒体业务作为自己的主要业务之一,甚至是重点业务。换句话说,一个有近70年历史的广播电台正处在演变成为新型、综合媒体的前夜。
对于国际电台和国际在线而言,2009年与2010年是关键性的承前启后的两年。我本人非常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国际在线能够在与母媒体融合发展方面取得经验,为业内同行提供借鉴,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做出贡献。
信息技术一直在推动新兴媒体的发展。2009年,3G通讯技术投入全面商用,以iPhone为代表的智能手机日益普及,这让人们对2010年充满了期待。不少人都预测,移动互联网必将成为新兴媒体发展过程中新的转折点和增长点。
但移动互联网用户对于信息的需求以及信息应有的表达方式和服务模式,相对于传统互联网有着很大的不同。对于媒体来说,这种跨越可能并不亚于从传统媒体向互联网的转移。所以,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对于媒体而言,还是那句老话: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在新的一年里,我非常希望.移动互联网技术能够给媒体带来更多的畅想和可能,同时也希望媒体能够抓住技术进步带来的机遇,取得新的突破性的发展。
中国评论社副社长林道进标准化决定技术力,技术力决定传播力。
整合加速,网媒提速,走向融合;多媒体,多样化,移动化,这将是2010年华文媒体发展的大趋势。
2010年还将是中国媒体大发展的一年。一种文字的传媒的发展发达程度,相当意义上决定了该文种媒体及其语言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和生命力。中国要建立起与其经济实力相匹配的大国形象和地位,必将大力支持中文传媒的发展,加强传媒的传播力,掌握舆论的话语权。
标准化决定技术力,技术力决定传播力,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自传媒诞生之日起,技术与内容就是一对孪生胞胎,身影相随。现代传媒的发展,更离不开高科技的支撑。中国传媒业界在应用世界先进的信息技术的同时,一定要坚持自己的特色、遵循自己的规则,这一规则就是“中国新闻信息技术国家标准”。
坚持标准,采用标准,是中国媒体发展的迫切问题,也是传媒的长久发展与价值体现所必需。
两岸共同媒体——中评社,在新的一年里还将继续采用领先科技,坚持标准,快速发展,沟通两岸,服务中华。
EMC中国区副总裁周西柱现实的业务压力需要有更灵活、有效、安全的信息基础架构来满足多变的业务需求。
2009年虽然有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我们依然感到国内媒体产业依然保持着高速蓬勃的发展,EMC也在媒体行业取得了不俗的业绩。结合2008年奥运会和2009年祖国60年大庆的媒体报道来看,新的传播方式和阅读方式逐渐以更主流的姿态示人,媒体的融合趋势愈加明显。2009年是互联网进入中国1 5年,中国的网民规模已达到3.6亿,互联网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位。近三年来,在所有的媒体接触率都在下降的背景下,网络媒体的接触率却在明显地上升。随着年初的3G牌照发放,到年底国家决定加快推进三网融合,新媒体,或者说全媒体,将成为必然的发展方向。
虽然今天的媒体行业已经利用IT技术实现了全面的升级和转型,但也要看到随着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和传播方式的改变,媒体行业的竞争也会日益激烈。早上的新闻热点也许到晚上就无人问津了,现在重点推荐的博客平台也许明天就会被社交网络平台取代。对于媒体行业的技术部门而言,传播方式的改变是否意味着IT设备的调整?后台技术调整是否能跟上前端业务变化?新的IT技术,如虚拟化、云计算、云存储等如何与业务需求匹配?这些问题也许困惑着每一个媒体行业的CTO和CIO。现实的业务压力需要IT部门有一个更灵活、更有效、更安全的信息基础架构来满足多变的业务需求,这一点对于媒体行业更迫切。EMC自1996年进入中国,一直致力于帮助客户设计、构建和管理智能、灵活而且安全的信息基础架构。这些基础架构形成了多用途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企业可以实施他们的信息生命周期战略,加强其关键信息资产的安全性,利用其内容实现竞争优势。
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宽带研究室主任曹三省在竞争中融合,在融合中发展,或将是2010年媒体领域内的总体趋势。
在竞争中融合,在融合中发展,或将是2010年媒体领域内的总体趋势。新年伊始“三网融合”新政策的高调出台,结合2009年内NGB,3G/LTE等下一代网络的发展,预示着2010年对融合网络发展的重要性。我们可以回想,以往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行业的实质进展、各个相关方的实际收益却增加不明显,是否这一竞争机制有其需要调整之处?在“埋头竞争”之后,我们是否需要思考,技术层面的融合以及其所带来的合作心态,是否会成为今后“有效的媒体竞争”这一大格局中的关键因素?答案在我们心中。
我们已经看到的各类新技术,都是以提升媒体的传输、覆盖、提供和到达能力为目标的:逐代的宽带网络技术在提升着网络数据传输能力,编码新技术使媒体信息的表示和传输更能够节省资源,存储能力和计算能力也在不断增长??所有这一切的结果是,各类媒体,包括新媒体,都具备了把海量信息提供给用户的充分能力,却使用户逐渐淹没在媒体内容的海洋之中。当前互联网内容的迅速增长、大量数字电视频道的内容同质化和收视率困难、以及手机短信对用户的充斥,无不表明着这一点。??因此,未来的媒体技术,应会把提高对用户的“服务有效性”作为主要目标,无论对于网络视频、数字电视还是手机媒体,其所发挥的作用将主要是“让用户在爆炸的媒体内容中宁静下来,享受其真正需要的服务”,基于服务的架构、云计算环境与Web3.0、个性化内容推荐与社会媒体服务、开放API与服务分享等关键技术都将在这一框架下发挥重要作用,这正是我们长期以来关注和讨论的“媒体服务技术”。
博客中国互联网实验室创始人方兴东前瞻性思维决定成败。
总的来说,我认为2010年的传媒行业一定会比2009年好。我不想把它看成是金融危机后的复苏,而更想把它当作互联网媒体大变局拉开序幕的前奏。
按照我们的预测,到201 5年中国网民总数将达到8亿,越来越多的人会把注意力转移到互联网上来,因此,传统媒体的衰落是不可避免的。现在几乎所有的传统媒体都在向互联网转移,但办网站的思路好像还停留在五年以前或者说是WEB1.0的时代。虽然网站的基本功能都有,但却没有任何特点,同质性仍然严重,很难弥补传统媒体的下滑。目前来看,国内大多数传统媒体的互联网转型都滞后于整个互联网发展进度。现在的传统媒体都在倡导转型,这是非常必要的,但转型要取得成功,就一定要有前瞻性,要符合未来三五年的发展趋势。传统媒体向互联网转型并不只是简简单单建设一个网站,更关键的是要有前瞻性的战略。比如,我们最近一直在研究未来互联网的一大发展趋势就是“即时性网络”,因为根据我们的分析,未来网民将会有即时获得信息的需求,如果传统媒体能够围绕即时新闻、即时网络来进行部署,相信一定有很大机会能够脱颖而出。
传统媒体与互联网的融合,我认为这种融合最有效的方式应该是在资本层面上,通过资本的运作来达到融合。比如,腾讯现在有超过400亿的市值,如果进行资本运作,其完全可以收购一些传统媒体,使传统媒体来补充其业务模式,这可能会成为未来一种主要的媒介融合方式。另外,我认为网络媒体向传统媒体业务延伸应该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而传统媒体向互联网延伸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很低。尽管如此,但是传统媒体积攒下来的影响力、权威性、读者群等还有成熟的运作标准和流程,仍然是具有很大价值。互联网媒体仍然得向传统媒体学习很多,如行业规范、行为准则等等。总之,我认为未来传统媒体势必会面临巨大的变革。
从我自身来讲,我认为博客媒体未来会成为一种取代以往报纸杂志地位的主流媒体,所以未来一年我还是要抓紧办好自己的博客中国网站。博客在媒体层面的变革在美国也是刚刚开始,换个角度讲,就像计算机世界集团下属有很多IT专业媒体,现在很多博客网站下的专业博客成为了博客媒体,相信未来很多领域也会发生类似变化,国内未来也必然会有这样的趋势。而从技术创新的角度来讲,我最关注的还是满足大众即时性需求的创新。
宁波广电集团副总裁曾建辉201 0年对广电人来说将是不平凡的一年。
2010年对我们广电人来说将是不平凡的一年,事业和产业的发展将面临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挑战和机遇,全社会关注的三网融合将正式拉开帷幕,广电垄断了几十年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和传输业务将不再受到政策的保护,广电不但资金和技术实力相对于电信运行商不在一个数量级,目前广电的体制和条块分割的网络现状也明显处在劣势。但从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来说,危机中总是蕴含着机遇,挑战和机遇往往是并存的,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作为广电行业不能只看到我们的劣势,也要看到我们广播网在带宽和高入户率等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既要有强烈的危机意识,更要有能转危为机的良好心态。作为广电企业,无论大小,必须清醒的认识到,被狼吃掉的总是跑得最慢的一只羊,不能再把发展和生存寄托在政策的保护上,寄生在财政的支持上,要切实认清形势,按照市场和行业发展的规律调整思维方式,发挥自身的优势,改掉不适应市埸规律和行业发展规律的体制和管理模式,才能够真正的转危为机。广电当前要做的:一是要加快网络整合的步伐,尽快改变条块分割,技术体制、标准混乱的局面,广电行业的各级都应该克服“小农意识”,真正从广电行业的发展着眼,放弃眼前的“既得利益”和守着自己一亩三分地过日子的观念,纵横贯通、标准一致的网络是三网融合的基础;二是广电企业要切实练好内功,建立培育名副其实的市场主体、建立健全规范的业务流程和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以经济效益为牵引的薪酬体系和绩效考核体系是市场所竞争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媒体的发展对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有很强的依赖性,三网融合是技术支撑下的业务融合,融合的前提是技术,取胜也同样离不开技术的支持。所以我们广电行业要想在三网融合的环境下做大做强,必须改变过去不重视技术,一味强调内容为王的观念,加大对直接影响广电行业的信息技术等技术发展的跟踪研究和开发利用力度,树立技术牵引业务的理念,提高利用最新技术带动业务发展的能力。
流媒体网首席运营官张彦翔2010年,是新媒体产业融合之年,而融合的本质其实是竞合。
2009年是整个媒体产业风云激荡的一年,传统媒体不仅与网络充分结合,更在逐步从文字、图片朝以视频、音频为代表的视频新媒体方向升级。在媒体的表现力更加丰富和提升的同时也会对媒体提出更高的运营和技术要求。
2010年会是媒体产业充分竞合的一年,网络媒体之间竞争更趋激烈,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而运用新技术广开渠道是应对方式之一,同时也要积极把握在竞争中存在着的各种合作机遇。
2010年会是媒体通过新技术新手段,更好拓展其品牌影响力的一年。从报纸到PC,再到手机,更多的渠道拓展将给予媒体更新的发展空间。
2010年,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应用于媒体,媒体将更大的发挥其无所不在的特性。媒体将不仅局限于平台和PC,还将进一步延伸到手机和电视。在多屏联动播出中体现出媒体的更大价值,
2010年,三网融合新政和试点地区的推出第一年,各大运营商也在纷纷加速其走向互动、高清的步伐。而这也将为IPTV、互动电视、互联网电视、手机流媒体等各种新媒体形式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尤其IPTV,今年在政策方面的更趋放松,会更有利于其用户规模的进一步发展,我们预计其还会保持100%的增长率,而对于广电有线网络而言,今年会是危险和机遇并存的一年,有线网络既面临来自直播星、IPTV、互联网电视等的内外竞争,同时又有三网融合新政所给予的基础电信业务的机遇。
2010年,是新媒体产业融合之年,而融合的本质其实是竞合,在竞争中寻求合作平衡点。在机遇和挑战中迎来更大发展。
英泰利智总经理屠晓东2010,英泰利智愿与媒体同行。
2010年将是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决胜之年,1月1日,新闻出版总署便发出了《关于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新出政发[2010]1号),在进一步明确了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要求和主要目标之后,提出了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重点任务。其中明确指出:
要“发展数字出版等非纸介质战略性新兴出版产业”。“积极推动音像制品、电子出版企业向数字化、网络化转型。积极发展数字出版、网络出版、手机出版等以数字化内容、数字化生产和数字化传输为主要特征的战略性新兴新闻出版业态。支持新闻出版企业以互联网为平台,以图文、音频、视频等形式,对出版内容资源进行全方位、立体式、深层次开发利用。支持电子纸、阅读器等新闻出版新载体的技术开发、应用和产业化,提高数字阅读设备的质量、方便性以及版权保护水平。”
其实,数字出版一直是近年来新闻出版行业主管部门推进产业升级,进行数字化改造的一个重点,几乎每个历史节点上,政府总会把“数字出版”“新媒体”单独列项提出。从2003年文化体制改革的试点工作正式拉开序幕开始,我国的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在经历了2006的深化拓展之后逐渐步入正轨,之后2009年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2010已是决胜之机。每一阶段,总有相关的推进措施或者配套政策,来不断地推进我国报业的数字化转型。在新闻出版体制改“时间表”和“路线图”都已经确定的情况下,一开年便提出这一《指导意见》,我们不难看出政府的决心!而这些,都为传统报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
发展数字报业,政府喊了多年,从2006年《全国报纸出版业“十一五”发展纲要》“中国数字报业实验室计划”开始,业界也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我们知道,新媒体投入大,效益回报见效时间长,很多报社大都不太愿意对此进行投入,但是现在不一样了,随着新闻纸价格的不断上涨,经济危机的打击还没见底,传统报业的数字化进程已是迫在眉睫。
我们知道,数字出版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流媒体技术等高新技术基础上,融合传统出版内容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出版产业。数字出版在我国发展很快,目前已经形成了网络图书、网络期刊、网络游戏、手机出版等新业态。跨入新世纪,尤其是电信三分重组和3G无线网络推出以来,手机报异军突起,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活跃用户数迅速突破1.49亿,已成数字出版新亮点。在发展的过程中,手机报也逐渐暴露出各种问题,其中最突出的便是:如何进一步捋顺运营商、技术服务商和内容服务商之间的价值链,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商业模式。3G时代的来临,会最终解决这一问题,因为它将会形成以媒体为核心的价值链!也就是说,把运营商定位为网络渠道提供者和发行者之一,媒体通过与专业的手机报解决方案提供商合作,具体组织技术、品牌、营销、服务、活动广告等。同时,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与其内部的竞争加剧,更加有利于手机报等内容提供商与渠道之间的博弈。合理有效的商业模式一旦建立,必将带动我国手机报业井喷式发展。
服务媒体、助力媒体,一直以来是英泰利智的初衷和目标。以媒体为中心的产业模式也是英泰利智所倡导的。作为国内最大的无线新媒体服务商——英泰利智已经建立了一整套以Int-MNewspaper为核心的手机报整体解决方案和开放式平台,包括运营商多网络跨平台自适应系统、媒体内容管理系统、手机终端软件等。同时英泰利智还成立了专门负责手机报营销的新媒体营销团队,并建立了IntMNewspaper营销平台。3年多来,已经与联通和电信的12个省级分公司成功合作运营,具备了110余家媒体服务经验和1500万级用户运营、维护经验。2008年,英泰利智媒体专属的3G发行渠道产品——“爱阅”客户端推出。2009年,围绕着手机报的整体解决方案出台。上述一系列手机报的技术发展,使报业集团真正成为独立的手机新媒体成为可能。
英泰利智一直以来秉承“真诚,服务,合作共赢”的企业文化,我相信,英泰利智一定会利用自身在技术方面的所长,协助媒体开发属于媒体自己的平台,挖掘属于自己的读者资源,创造更大的共赢!
2010,英泰利智愿与各位媒体朋友、同行,共同前行!
中广传播内容部总经理史杰2010年的帷幕刚刚拉开,好戏还在后头。
岁末年初,有关媒体自身的新闻事件层出不穷:传统媒体的跨区域整合、新兴媒体的资本运作、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强势融合…在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媒体动作之中,2010年拉开了媒体大竞争的帷幕。
对于媒体来说,2010年将是不平凡的一年。2010年,传统媒体面临生存与发展的新选择。文化产业改革的步伐已经从小文化领域扩张到大文化领域,涵盖了整个传统媒介。原来的出版社纷纷转制为“出版集团”;原先的报业媒体各自打出了“报业集团”的大旗;传统的广播电视开始迎接新的变革-----局台分离,早先的电台、电视合并为广播电视台;制播分离,引入社会资本介入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公司竞相挂牌开张…产业化约等于市场化,行政手段弱化,竞争进一步加剧。2010年,传统媒体需要认真思考并解答如何更好地生存与发展的题目。
2010年,新兴媒体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曾经游离于法律边缘的诸多网站,由于版权问题,不得不重新选择未来的去留问题。文字要版权、视频要版权,首发要版权,转载要版权。为了版权,有的网站选择了合并,有的网站选择了引资,有的网站选择了关门。2010年,诸多网站成也版权,败也版权。
新媒体的概念越来越宽泛,除网络媒体、楼宇媒体外,还有一个重点是手持类媒体。2010年,手持类媒体将会迎来一个发展的春天。之所以有这样的断言,是因为快节奏的经济生活让越来越多的人“动”起来了,而不断创新的技术又为移动人群提供了便携的各类手持媒体终端。遍布全国的7亿多手机用户成为了短信媒体,如手机报的最大受众;掌上电脑让移动办公成了一种可能;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手持电视)技术和网络的成熟,又让电视随身行、电子刊物随身行成为一种现实。2010年,新技术与新需求的共融共生必将加速手持新媒体的大发展。
3.我用工笔表现我心中的山水 篇三
地点:杨建军工作室
受访人:杨建军
SHMJ:我关注你的作品是来自展览上你屡获大奖。
杨建军:谢谢。如今的绘画是展厅效果的绘画,谁的画怎么样,到展厅就知道了。有些人对获奖产生非议,实际上获奖不是一人之见,他是众多评委评出来的,获奖者肯定有他的过人之处。正规的展览,评委都是站在对中国美术发展方向负责的角度评选作品的。2011年我的作品《燕山瑞雪》参加全国第八届工笔画大展获银奖,《燕山晴日》参加2011年中国画大展获优秀奖,2012年《燕山瑞雪》参加2012全国工笔画展优秀奖,一年多的时间在全国美展中获了三次奖,今年我加入了中国美协。
SHMJ:看来你对于参展评奖制度还是比较认同的。
杨建军:对,我认同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展览。中国美术家协会是学术、权威机构,它的评选我认为是公正的,每次展览中好作品都不会被埋没。我崇拜武术家李小龙,他曾经说过:你赢了就是成功!我认为展览能够发现、培养一大批画家。我十二岁开始学画,拜当地著名的画家张洪山先生为师,主要画大写意,后来转画工笔。唐代人民生活安稳,国泰民安,于是就有了闲暇去体味自然,感悟生活,使得艺术更为精致。现在仿佛又回到了那样的时代,所谓“盛世出工笔”,我画工笔山水崇尚古人的同时更注重反映现代人的气息。石涛曾说过:我之为我,自有我在。古之须眉不能生在我之面目,古之肺腑不能安入我之腹肠……
SHMJ:工笔画经历了唐的繁荣,明、清的衰落,到今天的兴盛,与时代有很大关系。
杨建军:工笔画因为造型严谨,制作认真,才出现了今天工笔画的盛况。工笔画正好最能表达当代中国人、中国社会的审美需求,继承和发扬了中国文化。
SHMJ:目前从事水墨创作的画家多,名家多,画展多,笔会多……但从另一方面看水墨画创作中,小品多,墨戏多,雷同多……这些问题都反衬和支撑了工笔画的发展。
杨建军:这些原因促成了当代工笔画的发展与兴盛,同样这些原因又促成了当代工笔画一连串的问题:画家们太重“视觉性”而忽略了“精神性”;太重画面的形色再现而忽略精神情感的融入;功力技巧的严谨性、技艺性掩盖了画家艺术感悟与表现的才气;西方式的造型训练造成了与民族传统精神的一些隔膜;流行的题材样式削弱了工笔画家个性的呈现;而如何创造性地吸收传统水墨写意之精髓,或许是工笔画再发展的转折……
SHMJ:去年七月份,中国美术馆举办了“新工笔”展,展出的作品与传统的工笔画拉开了很大的距离,你对于“新工笔”持怎样的看法?
杨建军:近年来工笔画领域涌现的一批新类型探索尝试,正是工笔画言说方式转换的结果,进而显现出画种自我激活的动力。从上世纪90年代相对少数的个案探索,如徐累得“图式言说”,到近年来大量出现的群体化创作,姜吉安的“观念视觉”、徐华翎的“视看再造”、彭薇的“架上突围”、张见的“图像重构”等众多令人新奇的视觉结构不断地消解、重构我们概念中的工笔画边界,并带来全新的言说方式。新工笔受到西方绘画的影响很大。
SHMJ:在今天艺术多元的时代,他们的探索也影响了一批人,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也有留给我们思考的地方……你在创作《燕山系列》作品时主要的创作动机与背景是什么?
杨建军:燕山是我家乡的山,我从小在那里长大,对它很熟悉,有很深的感情。我经常去写生,喜欢画冬天的燕山,冬天山的结构、树的结构全在你眼前暴露无遗,就可以看到山的“骨”了。我渴望表现出山的生命力,同时赋予“草”以象征性,它的力量正好和山吻合在了一起,蓄势等待来年的生机。现在流行说“草根文化”,其实“草根文化”来源于最底层,它最真实,最亲切、最感人。
SHMJ:听说你刚结束太行山的写生行程,太行山和燕山相比较它们的区别在什么地方?
杨建军:太行山太震撼了!以前画家们大多表现太行山的雄浑,春天里的太行山,比燕山更高耸、险峻,同时它们也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北派的山水在雄浑、奇险里孕育着生机。我想用春天的太行山来表现它充满新生命的伟大。历史上画太行的很多,古人画太行在审美与表现形式上已经与现在人拉开很大的距离,我要画新太行,主要是画出太行山的生命力。
SHMJ:你作品中的山、水、树、草都是通过写生来的吗?
杨建军:对,我很注重写生。一个山水画家没有写生,没有去山里体验,他画出来的作品不会生动的……即使你画抽象的,也要从写实中来。我曾经花费了大量时间去临摹古画,去博物馆观看真迹,感受真迹,还买了二玄社的很多复制品用于临摹,直接与古人对话,直接与大师交流。看到真迹确实很感动,很震撼,历代大师的作品基本都看了,而且看了很多次,每次都会站在大师的作品前和古人对话很长时间。我认为首先要守住传统,现在风气非常好,大家都在回归传统。虽然也有好多人在做水墨实验,但我想更多的人应该是守住传统,在传统当中去发现自己。我们在研究传统,古人也在研究传统,而传统有两种:一是社会的传统,二是纸质文本的传统,社会文本的传统就是师造化,师造化是永远无止境的。
SHMJ:目前工笔画队伍很壮大,主要题材是花鸟和人物,无论是技法还是表现形式都有超越,也都有公认的代表性人物,唯独山水相对薄弱一些。
杨建军:工笔山水有高手,但还没有代表性人物,坦率地说,用工笔表现山水相对难一些,作品很难像花鸟、人物那样让观众感动。弱一些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挑战,我喜欢挑战。
(山水画家邱丽娟应约来到画室,参与了访谈)
杨建军:你现在正在读陈平的研究生吗?
邱丽娟:正在读,马上毕业。在认识陈平老师之前一直画工笔花鸟,我2002年出来进修,那时候对陈老师一点都不了解,2003年春天他带我们去安徽,正好赶上“非典”,本来20天的写生,结果在安徽一呆就两个月,发生了好多事情,我们一小部分人去了黄山,住在山下村子里,那时候整个山上都没人,黄山被云雾环绕着,非常震撼。当时还没意识到非典这么严重,晚上村庄就进不去了,后来有几家人偷偷把房门打开让我们住,就是那个时候喜欢上了山水。后来读陈老师两年的高研班,2010年读陈老师的艺术硕士,到现在跟随陈平老师学画整十年了。
杨建军:我今天见到你很高兴,我的画、我的性格山林气太重,需要多学习学院的东西。
邱丽娟:你客气了,我倒很喜欢有山林味的人,那都是性情中人,你刚才说你作品中山林气浓,实际上还是有规矩的。
杨建军:你认为陈平老师在当代山水画领域起到什么作用,你目前研究什么课题?
邱丽娟:我在研究陈平老师倡导的“山水精神”。其实他是在追求人类灵魂的一种共性,每个人都在找内心的家园。只不过他说那是他的“费洼”,是灵魂的栖息地,我们每个人的“点”不一样。
杨建军:说点尖锐的,我有时候总感觉学院山水画有点“阴柔”。
邱丽娟:那是外在的墨气,有时候看画面很暗,这和他内心深处的孤独感有关系,他内在的情感很丰富,很阳光的。
SHMJ:陈老师作品里亮的地方也很亮,亮与暗形成强烈的对比,很震撼的。
杨建军:他属于当今的领军人物,以前我画画很迷茫,现在很清晰了。我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该使用哪种语言,我认为好的作品不能只让一小部分人懂,而是让所有人都懂,就像西方好的作品我们看了一样喜欢。
邱丽娟:美是有共性的,印象派的东西和我们的写意山水画多接近呀。
杨建军:但中国绘画未必外国人能看懂。
邱丽娟:那是因为他可能对中国传统文化还不是太了解。
SHMJ:杨老师,接下来你的作品还需要解决哪些方面的问题?
杨建军: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真正把传统技法烂熟于胸;二是增加自己的修养;还有就是形成自己的绘画语言。工笔与写意精神都是一样的,我更喜欢用工笔的形式来表现我心目中的山水,很多人画工笔靠制作,没有情感,我画画是追着感觉走,画的过程中不断去调整,也许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惊喜。
SHMJ:其实,在古代美术史上从未出现过工笔画一说,尽管中国传统绘画本来也有工细精致与豪放洒脱的分别。
杨建军:是的,尽管工笔与写意两种画风在古代都存在,但两种画法却无“名份”上的截然划分。画史画论上之工笔、写意名称没有特别标明,在作画方法上两者也未截然分开。“工笔画”与“写意画”并置是20世纪初为应对西方写实主义冲击而“诞生的”。南宋以前多工笔,宣和以后渐尚写意,遗貌取神。为说明中国画同样具有再现之“工”,消除对中国画的“偏执之见”,“工笔画”明确成为了与“写意画”相对应的画种概念。
邱丽娟:不管工笔还是写意,精神还是最主要的,制作只不过是小技法,给画面添点光彩而已,感觉你的作品还是比较大气、灵动的。
杨建军:还是缺乏规矩,愿意和你们学院多交流,沾点学院气,修炼自己。
邱丽娟:保留你本来的个性,吸收适合你的东西。你刚才谈到“修炼”这个词很好的,画画其实不分山水、人物、花鸟的,艺术本身就是修炼的过程。
杨建军:同意,我的目的性很强,目标是什么,怎么做,都得清楚……
SHMJ:那你认为你的艺术目标是什么呢?
杨建军:宋代山水很兴盛的,花鸟次之,人物最后,到现在倒过来了。人物画的人最多,成就最高,山水反而在最后了。从国展上都能看出来,看到人物会让你很亲切,很激动,花鸟也是,我希望能在工笔山水画里面闯出一条自己的路子来。我认为从元开始,笔墨上主观的东西太多了,生动再现的东西太少了。
邱丽娟:这个与大环境有关系,近现代山水画还是有大家出现的,到了当代山林破坏的这么严重,人类社会越来越疏远自然,人口不断膨胀。
杨建军:还有一个问题,大家现在都往城市里挤,古代的城市和农村区别不像现在这么大,亭、台、楼、阁包括周围种的花草都是很自然的。现在中国城市里到处乱造景观,没有特色。你看沈周画的《东庄图》,那才是真正的自然,现在我们的生活已经远离它了。
邱丽娟:对,现在的自然越来越成为一种表面的东西。
SHMJ:古人画的一草、一木、一石本是自然环境中的局部,让人产生聚焦感。
杨建军:这方面我也一直在思考,思考可以让人长寿,长寿对一个画家来说太重要了。比如王希孟用了半年时间终于绘成名垂千古的《千里江山图》卷,时年仅十八岁,他要是画到八十岁能给后人留下多少宝贵财富啊!黄宾虹、齐白石他们都是因为长寿才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我想把宋画的精神转移到我身上,然后到真正的山林里面把素材拿过来放在“罐里煲汤”,把营养都煲出来。
邱丽娟:首先你自身具有的东西很重要,再从宋人的严谨、大气里吸收一点,从元代里找找文气……
杨建军:我试图把太行的雄伟藏起来。就像一个武士,穿着文人的衣服,谁都不是对手,那才是真正的高手。
SHMJ:你说的就像打太极,看上去软绵绵的,实际上内在的力量很强大的。
杨建军:是的。我画《燕山系列》作品的时候看着是“黄调子”,实际上我都暗中加了紫色,它们互补,融在一起在画面上很舒服的。宋代的花鸟画里环境色也特别多,表象上看它的颜色很单纯,其实特别丰富。目前中国的写意画色彩还是个空白,陈平老师的画很传统,但又很现代,为什么,就是色彩起的作用,当然还有构成的因素。
邱丽娟:陈平老师就是从美国画家怀斯那里得到的灵感,你喜欢怀斯吗?
杨建军:喜欢,我是无意和他碰到一起的,我学他不少东西。《克里丝蒂娜的世界》他画的多好。
邱丽娟:他的画是一种情感上的表达,陈老师看到怀斯的画能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SHMJ:艾轩、何多苓都受到他的影响。
杨建军:我最早就画草,以后会尝试浅绛山水用青绿画。为什么说牛克诚老师的山水叫暖色调青绿山水,这就是中庸之道,你怎么去把那种精神和形式融合在一起,并且以后我会用绢画。我喜欢挑战,我还可以把草和青绿的山水结合起来,春天的太行,大面积裸露出来的是赭石色的,浅绛的,小草发芽了,又带有些青绿,正好形成一种和谐的调子,画出来以后,既雄浑,又清新,我会采用很大气的构图形式,把太行的气魄画出来。
SHMJ:能想像出来你笔下的太行和传统会不一样,色彩润一点会更好看。
杨建军:气象很大,但又追求儒雅。一张画就要“容”,所谓的“容”,就是松和紧的容、虚与实的容、黑与白的容、浓与淡的容、冷与暖的容,如果能达到高标准的容,这就是中国的。工笔画不像写意画,靠的完全是功力、学养。现在工笔画有很多都是做出来的。
邱丽娟:工笔画要是画出写意性那是养人的,如果过度以纤细为先,过度的抠,那是朝外耗、散能量的!
杨建军:你看何家英老师的画,背景都是写意的,那感觉多好。若都是工笔的,就太紧了。
邱丽娟:有人把折枝画理解为就是文人画,这完全是错误的,因为那只不过是形式,实际上没搭边。
SHMJ:为什么今天工笔画会占主导地位,就是因为今天的写意画好多已经脱离了元、明、清时的大环境,毕加索曾说“真正的艺术在中国”,但今天外国人并不看好中国的写意画,这里有文化上的差异和审美上的原因。
杨建军:是的,外国人总认为中国大写意画太简单了,可以用很短的时间就完成了,他们不知道画家背后的功力。中国画讲究“诗、书、画、印”,说白了还是学养与功力……你、我都画山水,你在追求什么?
邱丽娟:虽然生活在当代,我所要表现的山水并不是一定要有符号上的当代语言,就像一颗树、一块石头一样,它本身没有现代和古代之分,通过作品能够表达我内心的生命精神很重要。
杨建军:目前,工笔画中人物、花鸟画都很生动,那山水怎么样才能生动呢,所谓的“气韵生动”,跟“图真论”有关吗?
邱丽娟:有的是在造型上艺术夸张,在物象上做成一种生动的表现;有的会在气息上传达出某种生动。
杨建军:有人画山水,特别写实,就会把传统符号丢的特别多,离传统特别远,就好像偏离了学术一样,你认为仅用传统符号就代表学术吗?现在的画家,总是用传统的符号来表现对当下山水的理解,我认为这代沟特别大。
邱丽娟:并不是用这种符号就是学术,也不一定不用符号它就不学术,要看自己能否找到适合表达自己的语言。我呢,特别喜欢古画,总想从里面找出一些符合自己心性的东西,这对我来说也是一个过程。所谓找到自己的面目,这是长期的……马上变出一种风格,那只是一种尝试……
杨建军:我们从横向上来比较,中国宋代的艺术不逊色于西方,而之后西方却比我们高级,特别是色彩体系,他们的现代感和视觉冲击力,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
邱丽娟:像莫奈的《睡莲》系列,它属于印象派的,印象派的笔触和中国的写意本身就同出一辙的,他只是沿用了焦点透视而已。
杨建军: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个方向,虽然目前学院作品中出现了些现代的图式,但是笔墨与符号都是传统的,所以看上去还是没和古代拉开距离。向我们画院这边,就更贴近于生活。
SHMJ:你说的是技法和表现形式,古代的画从着装上一眼就能辨认出来。现在的画中,牛仔裤、染黄发、前卫的各种饰品一看就知道是现代的,绘画用岩彩来制作也是现在的一种流行。所谓的现代,还只是表现形式上的现代。
杨建军:现在人观察生活很真实,实际上古人的画也很真实,我们现在从表现形式上很现代,但骨子里并不现代。山水画和古人拉开的距离不大,可是人物和花鸟拉开的距离很大了。
邱丽娟:有很多所谓的创新希望同古人拉开距离,故意和古人不一样,那不是创新了,而是没进入,只是外表的。我们要回到画画的动机上,有的人就想这两年要拿下美协会员,要获多少奖,这本身是无可厚非的,但有的人关注的是内心最喜欢的东西,而不是为了参加展览获奖。
杨建军:那中国美协举办的展览是积极的吧?
邱丽娟:存在即合理,他确实起到积极的作用。
杨建军:艺术要来源于生活,但古人的来源于生活和当代人的来源于生活理解的不一样,古人理解的主要是精神层面的,现在人倾向于现实多一点。
邱丽娟:和物质外在的融合比较多一点,不管他物质上多么丰富,只不过是物质丰富而已,精神生活介入的还是少一点,我认为还没融合在一起。
杨建军:中国画是含蓄的多,西方的是客观再现的多。为什么宋画这么长久被我们推崇,是它真正的做到了把“再现”与“精神”相融合。我有时候画完一张画,不是故意的和古人拉开距离,包括展览也是,好的画就是能跳出来,题材、形式、色彩、构图,就是和别人不一样。这不是空穴来风,既有传统的东西,又有自己的东西,把古今中外整合到一起,使我们当下应该做的。
邱丽娟:古今中外全部融合那是大成,要经历一个过程才行。你在尝试的过程中,你会得到一些教训,也会总结一些经验,这也很好,不取决于依赖。
杨建军:我要把花鸟和人物作为“对手”,不是说要打败它,起码不能逊色于它。我感觉,古代的花鸟和人物能做到很生动,当今也能做到很生动,但山水还是要逊色一点。
邱丽娟:山水画中把各方面都融合在一起,又能很感人,是很难的,它真正得有一种情怀在大自然中完全敞开融入才行,现在一个是本身环境在缺失,一个是整个状态,画你可以描绘到极致,山水需要的东西更多一些。烟云供养更需要多一点,所以画山水的画家要走到山里把心静下来。
杨建军:当今画山水的画家注重写生的特别少,好多人写生是在走形式。
邱丽娟:我们老师非常注重写生的,我认为写生本身就是自然的生活状态,展览可以不参加,在山区写生这种生活是必备的。
4.我心中的中学 篇四
贝多芬出身在1770年德国莱茵河畔波昂市的一个清寒家庭中。父亲及祖父都曾是宫廷中的乐师,父亲约翰是一位才华平庸又爱酗酒的男高音手,母亲玛丽亚则是一位贤淑的女性。贝多芬从小极受在宫廷中担任指挥的祖父宠爱,可惜好景不长,贝多芬三岁时祖父就与世长辞了。
贝多芬的音乐天份在三岁时被祖父发现,但这位仁慈有才华的祖父却没机会指导他。贝多芬八岁时举行演奏会,十岁左右即成为宫廷乐师。他三十岁那年发表了第一首交响曲,这时的他已经有暂时性的耳聋了。虽然耳朵听不见了,但是他仍然继续作曲。45岁以后,他改用心耳作曲,贝多芬的耳疾越来越恶化,到了48岁左右就已经完全听不到声音了,日常的会话均用笔谈。可是他依然不放弃,仍然继续努力作曲,他一生中总共创作了九首交响曲,及其他许多脍炙人口、动人心弦的伟大作品。
贝多芬是第一个获得自由的艺术家,他曾说:“要尽量做个正直的人,让爱自由尤其高于一切,即使面对一位君主,也绝不出卖真理!”也就是有了这种自由,贝多芬的作品才能脱离实用的曲式,而凭着内心深处涌现的灵感自由创作,所以每一首作品都有着独特的个性,洋溢着撼动人心的热与力。他作品中蕴藏的热与力是无法用笔墨写的,只有不断的聆听,才能领悟贝多芬:“向命运挑战,永不妥协!”的启示。
我觉得贝多芬是个勇者,因为他虽然耳聋,但是仍然继续作曲,真是不容易,耳聋的人听不到声音,如何能作曲呢?真不知贝多芬是怎么克服这个困难的?或许就像他说的:“向命运挑战,永不妥协!”的精神,让他克服一切困难,创作出一首一首不同凡响的交响曲,也让他自己成为一位伟大的音乐家。
5.我心中的中学作文 篇五
紧张的初三生活已经来临,我却总是进入不到紧张的气氛当中。看着周围奋斗的同学们,我却感觉身体沉甸甸的,趴在了桌子上,与同学们对比明显。一个人付出的努力和他能得到的成果是成正比的,我坚信这句话。果然,这段时间以来浮躁的学习带给了我惨痛的教训。
我手扶栏杆,望着这再也熟悉不过的校园。阳光洒落在操场上,暖风吹得绿叶沙沙作响,一群低年级的学生在不知疲倦的打闹嬉戏。我想起家人对我的期待,不知道如何面对。进入青春期后,情绪就像天气一样多变,容易生气暴躁,所以经常忍不住跟父母拌嘴。
回到家后,把成绩单交给父母。本来还谈笑风生的两个人渐渐地没有了声音,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淡。妈妈又开始絮絮叨叨地说:怎么又没考好?每一次都说找不到状态,到了这紧要的关头,容不得你分心了!
我转过身去往屋里走,早已在眼眶里的泪顿时涌了出来,心里满是愧疚。躺在床上,自己安慰自己,不要难过,要坚强,下一次努力就行了。但是以前有用的手段这一次并没有其效果,眼泪还是不受自己控制地像河水一样流出。
第二天上学,我欣喜的看到自己有了明显的变化。上课时即使困也认真听讲,使劲把知识往脑子里面塞。课间,顾不上休息,融入到全班浓郁的学习气氛当中。最重要的是心理上的变化,课间每多做一道题,心里就会更踏实一点,更高兴一点。脾气没有平时那么差,脸上也经常浮现着笑容。我体会到我的心越来越强大,能够不受外界的干扰,抵挡诱惑和打击,心灵变得美好。
6.我心中的中学优秀作文 篇六
参观完了他们的展览室,我们又来到了他们的少先队队室。队室里贴满了许多助人为乐的照片,一张张照片真情流露。他们还特地用中文和英文设计在墙上,把队室‘打扮’地既漂亮又丰富既文明又和谐。
时间过地真快,一眨眼,就到了离开的时间了。
实验初中就像是镶嵌在长兴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又像一位美丽的少年婷婷玉立那么生机勃勃更使我们依依不舍,留恋忘返。
7.我心中的理想课堂 篇七
一、理想课堂是师生共同经历和享受美好生活的课堂
对于教育与生活的关系, 大致有两种各有侧重的观点:一种观点侧重在“教育是生活的预备”, 认为教育要为将来的工作和生活做准备, 即教育是面向未来的。另外一种观点侧重在““教教育育本本身身就就是是生生活活””, , 教教育育着着也也就就在在生活着, 教育的过程是生命活动的过程;在教育活动过程中, 一方面是生命的成长, 另一方面是生命的流淌和逐渐消失;教育在作为促进美好生活的一种手段的同时, 它本身就是目的。就我来说, 我首先看重的是“教育本身就是生活”。
教育是生活的预备, 有一种理想主义的情怀, 犹如一根长长的甘蔗, 能从不甜的一头吃起, 是怀着“后面能吃到甜”的理想。但这样的做法出现了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 在吃的过程中总感觉不到甜味, 会不会产生“这根甘蔗不甜”的认识而放弃吃这根甘蔗?推而广之, 教育中有没有因为没有感受到生活和学习的快乐而放弃生活、放弃学习的?我认为是有的, 最极端的放弃是对生命的放弃, 因为学习失败, 因为学校生活痛苦而放弃生命的现象并不鲜见;另外一种放弃是辍学、弃学和逃学;更常见的放弃是身体逃无可逃而选择“心逃”, 课堂上那些神情冷漠、目光呆滞的学生告诉我们, 他们的心已经不在课堂上、不在学习中了。2008年4月2日的《成都商报》报道了这样一个消息:某地一名小学生因爱说话、成绩差, 被安排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10岁的他耗时5个月在教室的墙上挖出一个46厘米的深洞。我们可以看成这个小孩在做着逃跑的努力!我们可以想一想:如果允许, 有多少学生会选择从我们的课堂上逃跑?
让学生能继续“吃甘蔗”就要让他能吃到甜味, 热爱生活是因为感受到生活可爱, 而愿意到课堂上学习首先应该是课堂学习有快乐。基于这样的思考, 在讨论理想课堂的时候, 我更愿意把观课的目光放在学生的脸上, 放在学生的眼神中, 我希望读出他们因为受重视而自尊自信, 因为课堂能实现自身的发展和成长而充满渴望, 因为能参与其中而获得认同感和成就感, 因“有所得”而“欣欣然”……
课堂也是教师生活的场所, 理想课堂上的教师表现出的不是“蜡烛燃烧”、“春蚕吐丝”的凄苦和无奈, 他们会因为创造性设计而对未来教学充满期待, 会因为教学中的创造和超越而感到欣慰, 会因为和学生在场“同学”, 自己也在不断收获和进步而欣喜。帕尔默在《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中说:“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 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在这样的课堂上, 看到的不仅是授课教师的智慧和激情, 还能看到授课教师的生长喜悦、生命力的张扬和释放。
二、理想课堂是能帮助学生获得生存本领、生活智慧的课堂
侧重“教育本身就是生活”不能忘记教育要面向未来, 为未来生活做准备。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学生学生, 学习生存, 学习生活。我们可以说学生就是在学校里学习生存、学习生活的人。从这种意义上, 学生到学校里的目的是学习生存本领、生活智慧, 体会生命的意义;教师的责任是帮助学生获得生存本领、生活智慧, 使他们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生存的本领需要社会化适应, 生活的智慧需要超越和突破, 需要个性化发展, 学会生存和学会生活是社会化适应和个性化发展的有机统一。
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说:“课堂教学可以分成三种:最不好的一种是把每堂课看作一个独立的整体。这种课堂教学不要求学生负起责任去寻找这堂课和同一科目的别的课或和别的科目之间有什么接触点。比较聪明的教师注意系统地引导学生利用过去的功课来理解目前的功课, 并利用目前的功课去加深理解已经获得的知识……最好的一种教学, 牢牢记住学校教材和现实生活二者相互联系的必要性, 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 习惯于寻找这两方面的接触点和相互关系。”理想的课堂当然应该追求和实现三维目标, 但三维目标还需要一种新的自觉, 那就是在追求三维目标中帮助学生学习生存本领和生活智慧, 通过教育使学生未来的人生更加敞亮。课堂上是否有意识地并且在多大程度上为学生美好的人生提供帮助, 这是我观察理想课堂的又一视角。
三、理想课堂是有效教学的课堂
有效教学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个研究课题, 从投入和产出看, 理想课堂应该是有效教学的课堂。观察有效教学需要从以下三个层次入手。
第一要有效果。杜威说:“一个有效的反应就是能完成一个可以看到的结果的反应。”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看教学行为是否有效果就是看教师的行为是否引起了教师期望的学生的跟进反应。例如, 你向学生提出一个需要思考和回答的问题, 学生思考没有?有没有学生起来响应你、回答你的问题?如果学生思考了或者应答了, 说明你的行为是有效果的;如果学生无动于衷, 根本没有反应, 你的行为就是无效果的。
第二要有效益。有了效果才可能有效益, 但有效果的行为未必有效益。例如, 在一节初中语文课上, 教师在多媒体投影屏幕上提出了一个讨论题目, 组织学生分学习小组讨论。学生们讨论得十分认真, 然后各小组进行交流, 精彩的见解、流利的表达, 学生们的思维在敞开、在碰撞, 课堂气氛十分热烈。当学生们的讨论结束, 屏幕上显示出了教师预先已经准备好的结论, 刚才“精彩的见解”消弭于无形, 大家忙着记显示的结论。个别学生说:“早就有了答案, 还让我们讨论干什么?我们讨论出答案也没有什么意义, 直接拿出来省事得多, 还有必要费那么多事吗?”教师让学生讨论, 学生就讨论;出示结论后, 学生就开始抄写, 学生的反应是教师期望的。可以说, 教师的教产生了效果。但在多媒体上预先准备答案的教学行为有效益吗?我们可以想象一下, 多出现几次这样的情况, 这些学生还会积极参与讨论和回答问题吗?恐怕不会了。他们会明白, 讨论只是做一做样子, 没有什么价值。于是他们以后就会选择等待, 等待教师的答案, 等待多媒体显示。从这种意义上讲, 考察教学是否有效益, 不能只顾眼前, 而需要“风物长宜放眼量”, 要防止辛辛苦苦地“南辕北辙”。
8.我心中的祖国 篇八
姥姥姥爷说,祖国这些年变化很大很大。他们小时候住的是老北京胡同的四合院;吃的是白薯、窝头;玩的是弹球、拍画片;背的书包是手工缝的布书包;学的是古文,是珠算。
爸爸妈妈说,祖国三十年来变化也很大很大。他们小的时候住的是一排排平房;吃的是五分钱一根的冰棍儿;玩的是跳皮筋、扔沙包、推铁环;背的军绿色的书包上面印着:为人民服务;学的是:“周总理啊,你在哪里?”和“向雷锋同志学习”。
我,今年八岁了。住的是宽敞、明亮的高楼;吃的是美味佳肴;玩的是电脑、芭比娃娃;书包是漂亮的拉杆书包;学的是英语、计算机。
祖国六十年的变化真大呀!我们的祖国要过六十岁生日了,我希望我们的祖国越来越繁荣,越来越强大!
好为人师的可乐王:
“爱祖国爱生活”这个主题很抽象,有时会觉得话题大得无处下手,可有时,又会让人觉得这个主题很宽泛,可写的东西很多……
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甲关键在于有很深刻的见解和很丰富的感悟,对了,别忘了关键中的关键,那就是真挚的感情。不动真感情,见解会显得偏,感悟会显得假。
读读《我心中的祖国》这篇小文,以小作者8岁的年龄,我觉得他写得非常不错了。主要有三大“不错”:
第一,他懂得一些写作技巧,知道通过三代人生活的对比,来表现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生活上的巨大变化。
第二,他懂得从“小”处着眼。在小文中,小作者对三代人住什么、玩什么、学什么进行列比,着墨不多,读者却能从中品味出三代人所接受的文化气息。
第三,虽然小作者在文中很少说热爱祖国啊、热爱生活啊等等,但对祖国热爱、对生活的满足,已经溢于言表了。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牛,做到这些,非常棒了。如果再把一些地方做些梳理就会更好。比如,开头写得非常好,对“祖国”一词,做了非常具有感情色彩的理解:“字典上说祖国是对自己国家的亲切称呼。原来,祖国就是我们全体中国人的家呀!”如果在结尾把最后一个“我们的祖国”改为“我们的家”,就和开头相互呼应了。
【我心中的中学】推荐阅读:
我心中的中学生活作文08-25
中学生祖国在我心中征文演讲08-27
中学首届“祖国在我心中”诗歌朗诵会10-01
我心中的绿地09-12
我心中的师德10-09
我心中理想的公司06-18
我心中的刘墉作文07-02
我心中美丽的学校07-22
我心中的理想教学07-24
我心中的安全征文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