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资料解说

2024-09-03

建筑施工资料解说(精选8篇)

1.建筑施工资料解说 篇一

古街建筑解说便是对传统集中商业“流水线”饮食文化的彻底颠覆。陈楚古街院落式餐饮正满足了人们这种讲求体验的心情,但它在“颠覆”传统中融入了更多创新的成分。它分布于南肆北府两侧,皆为临街而建,体量主要集中在北府,这一侧的院落依次分割成三个空间:外街、半开敞庭院、内街。小门进去后,有天井、院子,很有纵深错落感。三个独立却又和谐统一的空间里,通常被整齐分布切巧妙地置于各具特色的院落之中,传统的刻板格局被重新排列,生硬的转折被流畅的线条所代替,铺、街、院、景,次第展开,移步景换,高低流转。在表现形式上看,陈楚古街不仅展示出与众不同的档次与个性,还将院落这种中国传统建筑所独具的亲切性融于商业活动中,并通过建筑的细节来实现。走在陈楚古街上,陈楚古街两侧的院落与万亩龙湖自然呼应,使行人的视觉角度自然地加大,没有突兀的阻挡,更没有视觉的疲劳。走进陈楚古街,更能真实地感觉到商铺的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融为一体,你就是建筑的中心,让你在亲和、自然中实现“逛”的过程。

这里按照四合院“多子多福,富贵满堂”的寓意,种植了富贵菊花、西府海棠、石榴、桂花等植株。一砖一瓦,一花一树都渗透出深宅大院的典雅和幽静。眼下时节,庭院中的富贵菊花花团锦簇,或伫立于树下,或端坐于正房,微风吹过花香扑鼻,或远或近的水流、鸟叫声把人们的心慢慢梳归于平静。

在很多影视剧中都可见菊花的身影,也难怪,这里的风情足够吸引人。旁边一个天然万亩龙湖,周围绿树环绕的,还有小桥流水。菊花的屋顶处拥有一个独立的“空中花园”,以及架于一层窗外湖面上的“亲水平台”;将就餐环境与大自然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夏日季节,坐在这里用餐,两边都是绿枝蔓蔓,心情无比惬意。通透的落地玻璃使得在窗边就餐的顾客可以将湖中景观尽收眼底。

推开朱红大门,踏着青砖,随着潺潺流水前行,穿过古朴的木雕走廊,不大的庭院现于眼前,堂院宽敞,绿色植物分布左右,鸟笼儿悬挂两旁,脚下潺潺流水,流水中有金色鲤鱼,幽静雅致,完全离开了都市的喧嚣。令人忘却一天的疲惫。1、2、建筑介绍 业态介绍

2.建筑施工资料解说 篇二

1 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的特点

1.1 收集资料量大、面广

施工技术资料需要贯穿勘探、设计、施工、竣工、验收和工程创优的全过程, 到工程项目投产或者使用, 所形成的文件资料数量巨大。即使是一项小的工程项目所形成的上述资料, 也有几十件, 重大的工程甚至上千件。

施工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沟通和联系的有关单位和个人, 少则数十个, 重点工程多则上千个, 所接触的范围有的在外地或者外省, 有的甚至要跨国收集。

1.2 技术资料形成周期较长

从工程设计、测绘到竣工验收投产使用, 其形成的文件资料周期较长, 时间短的需要一个月或几个月, 长的需要几年, 甚至几十年时间。

1.3 资料收集难度大

(1) 人员不稳定, 移交、借阅过程中造成文件资料的遗漏和散失。 (2) 施工过程中, 许多文件、图纸需要变更, 处于动态变化中, 以及几个项目同时开工或者一个技术管理人员同时负责几个工程项目的时候容易造成混乱。 (3) 工程竣工后, 如需进行改建、扩建, 需要找到原有项目工程的资料, 但这些资料已形成多年, 当开发商易主后, 有的已很难找到, 给归档造成困难。

技术资料收集的要求高:按照工程施工技术资料档案管理目录收集和整理要求, 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及标准对工程施工过程进行管理并记录在案, 最后形成有利用和查找价值, 并且有保存意义的整套的文件资料, 以达到档技术资料案应起的作用。

处于动态管理过程:工程施工技术资料档案的建立、收集、整理、归档过程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 我们应不断的创新和思考使其成为一个成熟、完善的动态管理的系统工程。

2 施工技术资料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2.1 及时做好施工技术资料的记录和收集

工程技术资料能够真实反映项目质量情况, 各种资料须按照工程的进度及时收集、整理。要有专门的负责人管理工程技术资料, 负责对质保资料逐项跟踪收集, 并做好各项质量评定等各种原始记录, 使资料的整理归档与工程进度同步, 内容连贯。资料收集及时, 到工程竣工时, 才不会出现缺少遗失资料的情况。现场技术人员要将当天施工项目的资料及时整理出来, 不能堆积, 以免造成资料遗漏或者错误。项目部指定专人各队的资料统一收集, 发现露项缺项的情况, 及时加以补充, 及时发现资料中存在的问题和错误, 并加以纠正。

2.2 确保工程技术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资料真实性是工程技术资料的灵魂。不真实的资料会把我们引入歧途。应坚决杜绝对原始记录采用“后补”法造假的做法, 否则, 工程一旦出现质量问题, 技术资料不但不能使用, 反而造成工程技术资料混乱, 更不能为了取得较高的工程质量等级而歪曲事实。技术资料的整理归档必须实事求是、客观准确。

准确性是工程技术资料的核心。分部分项要准确划分, 数据计算要准确无误, 不得随意的填写。分项工程的质量评定填写应规范, 符合质量检验评定程序的要求。资料中不能出现涂改现象。资料要用统一表格, 不能五花八门, 文字说明用语要规范, 不能采用口语或专业术语, 要让外行人也能看懂, 不会产生歧义。对于很多的质量评定表中的检查点数与后面附的质量资料不能前后对应, 这种情况应杜绝。有些人知道现场如何规范施工, 可不知道如何将这个过程如何用文字来描述, 单纯从内业资料看, 施工过程就不符合要求了。很多人总是重外业, 轻内业, 觉得只要把现场干好, 质量合格了, 工程能顺利交工就行了, 觉得内业无所谓, 应付计价或者竣工资料就行了, 没有想到的是一旦工程出现质量事故, 当时胡乱填写的资料都是证据。因此, 我们一定要认真填写施工技术资料, 确保资料准确、规范、合理。

2.3 确保工程技术资料的完整性

不完整的技术资料会导致片面性, 不能系统、全面地了解工程的质量状况。资料内容不仅要填写完整, 而且所涉及的数据资料也要有据可循, 现场原始资料要整理完整。

2.4 做好技术资料的整理保管

由于现场的技术资料分散在很多施工人员手中, 因此要有专人把资料收集进行统一的分类整理。资料要按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逐项分类整理。对技术资料建立专门的台帐, 台帐要求工程的施工进度和内业资料同步, 内业资料完整, 方便查阅。最好能实现微机化管理, 要求在电脑上能及时查找到每一个项目的施工时间, 每一份资料的存放地点, 有了这样一个电子版的台帐, 可以不仅可以减少人力、物力, 还能减轻内业人员的工作强度。要建立相应的全宗卷、卷内目录和备考表, 不仅档案盒内有手工版的, 在电脑上还要有份电子版的, 方便查阅。随着档案建设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化, 内业资料也将实现标准化、微机化和信息化管理。将整理好的资料移交档案室保存, 等工程竣工的时候, 竣工资料也就完成了。

资料的保管也很重要, 很多项目要有单独的档案室, 有专职档案员, 要有健全的资料保管制度和借阅制度, 档案柜内要存放防虫、防霉等物品, 要有放尘、防潮的措施。档案跟我们人一样是有寿命的, 应此, 我们要妥善保管好档案, 使它的寿命能更长。

3 结语

3.建筑施工资料解说 篇三

【关键词】 施工技术资料 资料整理 规范管理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建设需要和各项重大建筑工程项目的展开,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鉴于建筑工程护项目多、内容复杂等因素,建筑企业内业资料需进一步规范完善。工程资料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形式的信息记录,包括基建文件、监理资料、施工资料和竣工图等。在建筑工程中,工程资料是建设施工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是工程建设及竣工验收的必备条件,也是对工程进行检查、维护、管理、使用、改建和扩建的原始依据。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缺乏对建筑工程资料的规范管理,无法全面真实地反映建筑施工工作的全过程。

1. 建筑工程资料的内容及作用

1.1审批及综合文件资料

包括上级批准文件;计划任务书;工程地质、水文、气象、地震等文件资料;征地、拆迁安置等文件资料;项目的方案及初步设计文件资料;规 划、消防、环保、卫生等政府部门的审批文件资料;工程施工、监理中标文件及有关合同、协议书;工程竣工验收及质量鉴定文件资料;工程竣工结算及其审计报告 等文件资料。

1.2土建、水暖、电气工程施工文件资料

主要包括开/竣工报告;图纸会审、设计变更、技术交底记录及材料代用单等文件材料;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监理规划、监理细则、监理月报及工程 例会纪要等;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及成品的质量证明文件或试验资料;混凝土、砂浆等配合比及试验报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等。

1.3各种建筑图纸

主要包括总平面布置竣工图;室外各种管线竣工图;建筑工程竣工图;装饰工程竣工图;结构工程竣工图;给水、排水工程竣工图;强电弱电工程竣工图;通风、空调工程竣工图以及其他特殊专业工程竣工图。

1.4建筑施工技术资料的作用

施工技术资料是城市建设及管理的依据之一。工程技术规划和设计人员必须详细地了解工程下面的各种工程管线的布局和走向,以便做出正确的规划和设计,这些资料可以通过查阅该工程的技术资料档案。施工技术资料是工程质量的客观见证,工程的建设过程,就是质量形成的过程,工程质量在形成过程中应有相应的技术资料作为见证。施工技术资料是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 建筑单位施工技术管理资料是在施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技术文件材料转化而来的。它代表着施工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

2.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建筑工程技术资料不全

建筑工程资料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资料不完整。工程项目归档率较好的单位能达到80%左右,较差的单位情况就不同了。很多工程项目竣工后没有工程资料,或只有工程主体资料,没有配套工程资料,锅炉房、地下管线、园林绿化等资料寥寥无几。

2.2建筑工程资料填写不规范

工序质量评定表,表中的检查项目及外观、实测项目及允许偏差、质量等级、工程数量等均有遣漏现象。施工表格填写中会签栏签名不全,各级审查意见填写不全,或空白的。工程名称有漏填的,或各个表格填写不统一的现象。在竣工图中存在标注不清晰,或有的关键尺寸未标注的现象,竣工图中出现“设计”等字样的。

2.3 装订格式不规范。

一些建筑施工技术资料原件、复印件出现混装现象、分类不清、装订混乱、无编号等问题; 工程施工技术资料中无合同原件,预算书、中标通知书等装订入册的现象。

3. 完善建筑工程资料整理的建议

3.1 重视工程资料管理工作。工程建设中普遍存在着对工程资料管理工作不太重视的情况,到工程完工即将交工验收时,才开始应付整理,这给资料整理带来很大难度。其主要原因 在于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企业对建筑工程资料在思想上重视程度不够。由于资料整理琐碎,不产生经济效益,施工过程中现场又非常繁忙,施工人员绝大部分精力 集中在工地,对资料整理一般都是被动应付。

3.2必须及时做好工程技术资料记录和收集。工程技术资料是对建筑物质量情况的真实反映,因此要求各种资料必须按照建筑物施工的进度及时收集、整理。需要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工程技术资料,负责对质保资料逐项跟踪收集,并及时做好分项分部质量评定等各种原始记录,使资料的整理与工程形象进度同步,做到内容连贯、交圈对口。

3.3 确保各种技术资料真实性、准确性是整理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的核心。否则,一旦工程出了质量问题,不仅不能作为技术资料使用,反而造成工程技术资料混乱,以致误判。不真实的资料会把我们引入误区,必须坚决杜绝对原始记录采用“后补”造假的做法。技术资料中所出现的数据及相关内容必须准确、无误且反映工程实际情况,这就要求施工人员或资料员必须有熟悉图纸、设计变更及相关内容,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对施工操作面及实体质量具备一定的目测中估能力,详细具体填写检验批中的保证项目和一般项目,不能以符合要求或满足规范概而论之。

3.4 完善质量记录、做好资料整理。工程项目有很大部分的内在质量和功能质量是不能系统测试和显示出来的,这就要靠用一些质量记录材料来证明。所以,在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为了证明一些工程部位的质量状况,证明各项质量保证措施的有效运行,必须做到有完善的质量记录,做好资料整理和保管工作。

4. 建筑工程竣工前后的资料整理问题

工程竣工资料的收集是竣工档案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工程竣工档案管理的前提,工程竣工资料的收集是使竣工档案完整、准确的重要措施。建筑工程接近尾声,主要的工作就是进行汇总资料,填写工程竣工报告、工程交工验收证书和质量保修书,必须是原件,签字、盖章手续完备。在收集工程竣工资料时,要积极运用录音、录像、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收集和储存资料,这是多快好省收集与储存资料的有力措施。由录音笔、数码相机摄取的资料便于用计算机处理,将为后续的资料整理与保存带来很大便利。

竣工验收会议结束后将竣工会议记录放入竣工资料中,就基本是一套完整的工程竣工资料了。检查报验资料中有无报漏、书写错误等情况;将所有工序评定表的点数汇总并计算填写工序质量评定汇总表、部位质量评定表、单位 工程质量评定表,所有工序、部位和单位工程的合格率都在这三种表格中反映,完成后需监理及业主方的签字盖章手续。将所有施工技术、质量保证、评定资料和竣 工图按城建资料馆统一的资料清单顺序整理、汇总到一起。将相关的技术资料复印装订成册。送备案馆的一套需用牛皮纸装订,送资料馆的一套为不装订的原件,且资料馆对竣工图有特殊要求,编制竣工图目录,有监理盖章。

总之,建筑施工技术资料必须真实,为核定工程质量等级提供重要的依据。建筑施工技术工作过程的文件、圖片、照片、录音(像)、数据电子文件等声像资料,是建筑设计、施工、验收及运行管理过程中的真实记录,反映了工程内在质量的管理水平。资料人员要对工程技术资料内容更加规范、全面、完善整理,只有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整理方法,才能做好这项工作。

参考文献:

[1] 庾季英;;浅谈建筑工程竣工资料整理[J];山西建筑;2008年19期.

[2] 张亚红;;浅谈建筑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及管理工作[J];科技信息;2009年21期.

[3] 李志强;赵海娟;;对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的改进意见[J];科技资讯;2008年24期.

[4] 牟海燕;卢爱明;;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25期.

4.沈阳建筑大学博物馆解说词 篇四

各界人士热心支持博物馆建设,通过捐赠不断丰富博物馆馆藏。

该校党委书记张福昌在开馆式上说,学校的建筑博物馆不仅是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素质教育的基地,还是社会的建筑科普基地、建筑历史文化保护基地。学校将与政府和社会各界一起担负起保护、传承和创新建筑文化的职责,把建筑博物馆建成教育、科普和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品牌。

您好!欢迎您来到模型藏书吧展区。在这个展区内我们为大家展示的主要是我校建筑学专业学生亲手完成的优秀作品,以及我们馆藏的珍贵书籍。您可以先看一看这张地图,这是我们学校的总体规划平面图。

(简单介绍一下校园的总体规划,然后指着博物馆的位置解说)这里就是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沈阳建筑大学博物馆。您一定好奇为什么一个博物馆会坐落在大学校园里吧? 这要从沈阳建筑大学的办学理念谈起。沈阳建筑大学是一所以建筑为特色,追求“大建筑,大土木”办学理念,立足于服务社会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多年来,已经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建筑类人才。如今,建筑博物馆的正式开馆及对外开放,更加彰显了一所大学对社会的责任。正如我校党委书记张福昌教授在开馆仪式上所说,我校将继续用全新的办学理念、勤奋的工作态度、开拓的创新精神努力去培养建筑的文化与精神,培养出一流的世界建筑大师和建筑精英,让校园更富有魅力,让社会更加和谐,让建筑更加承载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

建筑博物馆是集学科研究、珍品珍藏、精品展示、学术交流、科学普及和教学实验为一体的重要基地,建筑博物馆面向社会的开放不仅促进建筑科学知识的普及,而且也为沈阳城市和辽宁地区增加了一张重要的文化名片。

作为一个专业性极强的博物馆,这里不仅仅用于展示珍品,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自由研讨、学习交流的场所。

您看,就这个博物馆设计的本身而言,就是一个十分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上面的结构是井字梁结构,而旁边就是桁架结构。而这个展区的布置有一点大英图书馆的韵味。这些楼梯可供参观使用现在,请大家把目光移向这里。2009年为了庆祝建国60周年,中国建筑学会在全国举办了建筑创作大赛,这是300个获奖作品中的精品,是第一手资料,对于同学们的专业学习给予极大的帮助和启迪。

下面请大家顺着我的手指方向看,这就是模型作品展区。为大家展示的模型均出自我们的同学及学长之手,模型的制作是建筑学专业培养人才的基本功,可以从理性和感性上帮助我们认识空间,认识建筑。

一件件作品技艺精湛,它们不仅凝聚了师生的心血,而且展示了建大人才培养的质量。如果20年之后我们重回母校,回眸自己的作品,那时将会无限的感慨与骄傲!

大家也会留意到这张桌子,而这张桌子呢,平时主要作为大家学习和交流的场所,在这里可以边做模型边向学长们学习,看看这些作品提高自己的能力,而这个投影仪,可以让我们坐在这里,就能看得十分清晰。现在这个主要是作为我们展区给大家介绍一些,关于西方建筑方面的历史。而平时不用于参观的时候,将来很可能就是我们学生互相交流方案,互相学习的平台。

再看看这里,这里陈列的是建筑类精品书籍。而这个D1杂志呢,是我校老师和同学共同努力出版的杂志,这是第一本。现在我们D1杂志社的老师和同学们正在准备下一期的出版。

走到这里,第一展区的参观到此就要结束了,更为珍贵的收藏将会在下一序列的展区里陆续展开。现在我带大家到下一个展区。

我们手边的是建筑博物馆的接待台,这是由中国台湾的建筑设计师钟兆康老师设计的,(介绍设计特点)

前方就是“中外建筑大观”展区,下面将由我的同学为您做进一步的介绍··· ···

模型藏书吧展区

作为一个专业性极强的博物馆,这里不仅仅用于展示珍品,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自由研讨、学习交流的场所。就这个博物馆设计的本身而言,就是一个十分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上面的结构是井字梁结构,而旁边就是桁架结构。而这个展区的布置有一点大英图书馆的韵味,这些楼梯可供参观使用。2009年为了庆祝建国60周年,中国建筑学会在全国举办了建筑创作大赛,这里摆放的事300个获奖作品中的精品,是第一手资料,对于同学们的专业学习给予极大的帮助和启迪。

紧挨着获奖作品的是模型作品展区,这里为大家展示的模型均出自我们的同学及学长之手,模型的制作是建筑学专业培养人才的基本功,可以从理性和感性上帮助我们认识空间,认识建筑。一件件作品技艺精湛,它们不仅凝聚了师生的心血,而且展示了建大人才培养的质量。如果20年之后我们重回母校,回眸自己的作品,那时将会无限的感慨与骄傲!

这一展区中央摆放了一张桌子,桌子的形状是根据我们这一展区的外形做成的,平时主要作为大家学习和交流的场所,在这里可以边做模型边向学长们学习,看看这些作品提高自己的能力,而这里设置了一个投影仪,可以让我们坐在这里,就能看得十分清晰。现在这个主要是作为我们展区给大家介绍一些,关于西方建筑方面的历史。而平时不用于参观的时候,将来很可能就是我们学生互相交流方案,互相学习的平台。中外建筑大观西方建筑区

这个位置有一个世博专题,图片是以上海世博为主的,中国馆和一些外国特色展馆。从第一届世博会的资料,到中国第一次参加世博会,再到中国举办的第一届世博会,这是一个过程,我们在这里做了详细的介绍。

中国馆建筑外观以“ 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是以斗拱为原型。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

演艺中心--外观造型宛如从天而降的太空“飞碟”。演艺中心内观众席的设置,可根据演出需要和观众容量,选择四千座、八千座、一万二千座及一万八千座等类型,可谓“伸缩灵活”。舞台则可以根据不同演出内容,进行三维组合,还可适应超前卫的“三百六十度空间”演出,整个场馆设计为中国内地所罕见。

沙特馆--“丝路宝船”带有浓厚的沙漠风情和阿拉伯神话色彩.阿联酋---网格结构织出流动沙丘.让参观者有幸在沙丘里住一回.阿联酋馆作为上海世博会最大的展览场馆之一,运用了许多最新的科技,展示一个由被动变主动的城市环境、展示一个富有人文精神的城市、展示阿联酋致力于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城市未来的设想。整个展馆设计都体现了传统阿拉伯文化和现代都市的完美结合。

波兰馆-----将民间传统艺术发挥到了极致.展馆像一张剪纸板折叠出抽象造型,墙体布满精致的缕空花纹.白天,阳光透过空隙洒进馆内,在地上剪出“花纹”;夜晚,灯光从花纹中映射出去,在夜空中剪出立体花样。光影瞬息变化,让静态的建筑呈现轻歌曼舞的灵动之美。

英国馆----亚克力触须打造“种子圣殿”。“让自然走进城市”为主题的英国馆,通过种子表达对大自然的崇敬.“种子圣殿”是英国馆的核心部分,顶端都用特殊工艺浇灌进了不同类别、形态各异的种子,起风时六万根亚克力“触须”会随风摆动,飘逸婀娜;周边还有“打开的包装纸”形状的区域,共有三条用于展示的走廊通向种子圣殿.绝大部分种子都是存活的,而且今后取出来依然能够种植.展板的右边是同学亲手独立完成的模型有日本的明石大桥和法国巴黎著名的埃菲尔铁塔。帕特农神庙的模型也是同学自己手工做的模型,帕特农神庙特别讲究“视觉矫正”的加工,使本来是直线的部分略呈曲线或内倾,因而看起来更有弹力,更觉生动。帕特农神庙是希腊全盛时期建筑与雕刻的主要代表,有“希腊国宝”之称。

古罗马时期的建筑,这里有介绍罗马大斗兽场,这座庞大的斗兽场在血腥味最浓的鼎盛时期是始终座无虚席,最狂热的场面比比皆是,但却从未能像今日作为一座废墟那样打动人心。这里还有对圣索菲亚大教堂的详细介绍,圣索非亚大教堂的特别之处在于平面采用了希腊式十字架的造型,在空间上,则创造了巨型的圆顶,而且在室内没有用到柱子来支撑。圣索非亚大教堂是2008北京奥运火炬传递在伊斯坦布尔的起跑点。哥特式建筑里有介绍意大利圣彼得大教堂,它与1901年正式完工,并于1904年对公众开放。据称,教堂正门与巴黎圣母院的正门很相似,正门的一扇圆花窗几乎一模一样。彩色玻璃窗上绘有栩栩如生的圣经故事和南澳的古往今来。巴洛克建筑,巴洛克一词原指不规则的,怪异的珍珠,在当时具有贬义,当时人们认为它的华丽、炫耀的风格是对文艺复兴风格的贬低,但现在,人们已经公认,巴洛克是欧洲一种伟大的[1]艺术风格。法国古典主义时期建筑,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是规模巨大、造型雄伟的宫廷建筑和纪念性的广场建筑群。这一时期法国王室和权臣建造的离宫别馆和园林,为欧洲其他国家所仿效。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品有巴黎卢浮宫的东立面、凡尔赛宫和巴黎伤兵院新教堂等。凡尔赛宫不仅创立了宫殿的新形制,而且在规划设计和造园艺术上都为当时欧洲各国所效法。

中外建筑大观展厅近现代建筑

这部分主要展出的是西方现代建筑发展的历史,普利策建筑奖和中国传统建筑。第一个展区展出的是四位著名的建筑师:,格伦皮乌斯主张建筑的功能和服务,代表作包豪斯校舍;密斯范德罗建筑理论是“少就是多”他的作品大量运用玻璃和钢,代表作萨伏依别墅“故事”朗香教堂“故事”; 莱特是一位田园风格建筑师,强调有机建筑理论;勒·柯布西耶是20世纪最著名的建筑大师、城市规划家和作家。是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子和主将,被称为“现代建筑的旗手”。

这些形象逼真的模型都是我们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的。“光之教堂”,他是安藤忠雄三部曲中最著名的一个。被称为二十世纪最美的一个教堂。是亚历山大灯塔,世界公认的古代七大奇观有两个在埃及,一个是名列七大奇迹之首的吉萨金字塔,另一个就是名列第七位的亚历山大灯塔(The Lighthouse of Alexandria)。它不带有任何宗教色彩,纯粹为人民实际生活而建,亚历山大灯塔的烛光在晚上照耀着整个亚历山大港,保护着海上的船只,另外,它亦是当时世上最高的建筑物。只不过后来经过很多事变和地震,现在已经不存在了。

接下来这些展板展出的是普利策奖的获奖作品。普利策被称为建筑界的诺贝尔奖。获奖者在当时代表了建筑的最高成就。1979年由凯越基金会设立,用以褒奖那些通过建筑艺术为人类及环境做出贡献的建筑师。这五块展板展出的是历年获奖者,以十年为一块展板。

转过这个转角展出的是清明上河图该画卷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属国宝级文物。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生动地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城市生活。这幅画描绘的是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的日常社会生活与习俗风情。通过这幅画,可以了解北宋的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因此,《清明上河图》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在清明上河图上方是一个1:1的斗拱。这里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展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构造方式及特点,中国这些传统建筑自成一体,形成了一定的中国特色,中国古建以木材为主,形成了斗拱结构,榫卯sǔn mǎo结构:主要是连接作用;斗拱结构:主要是支撑作用。

中国民居的建设与所在的地区有关,东北华北地区中庭很大,这样冬天可以引进阳光,南方建筑注重防晒,各个不同的地区民居有不同的特点。接下来是中国的园林,说到中国的园林,它有商周的园囿逐步发展成为现代各种各样的形式,不但影响这中国,对外国园林也有着巨大的影响。中国园林有皇家园林,私家园林,风景区等。承德避暑山庄就是一个著名的皇家园林,至今保存完整。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人间天堂,园林之城”的美誉。这里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苏州古典园林“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灵泉之致”, 1985年,苏州园林即被评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

北京故宫整体规划图,北京故宫,又名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今天人们称它为故宫,意为过去的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相传故宫一共有9999间半,实际据1973年专家现场测量故宫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计8707间(而此“间”并非现今房间之概念,此处“间”指四根房柱所形成的空间)。

东北电影院老壁画 东北电影院是由日本人在1938年建造完成。当时在整个东亚,是最大的电影院,所以最初名为新大陆电影院。解放后才被正式命名为东北电影院,曾经是老沈阳的地标性建筑之一。如今这幅壁画也有70多年历史了,70年中不乏跌宕起伏。他经历了战乱的年代和动荡的岁月。时光冲刷,岁月洗涤,如今依然颜色鲜亮美丽,完整的呈现着他的艺术价值。

这幅壁画的面积是4X4米,由一万块以上的马赛克拼贴而成,走近点儿观察,可以发现他无论是颜色的搭配和过渡还是整幅画面的构图,都十分具有艺术感染力。各位如果有摄影爱好者,您可以试着把避免眩光的自动模式关掉,在左侧和右侧稍蹲下拍摄,您可以发现十分有趣的眩光式的波纹,不同的角度,波纹有不同的流向。如果采用的是广角镜头,开大光圈,还可以出现十分有趣的立体球面效果。人眼并不能发现,手机和卡片机等自动拍摄的相机也不能出现这种艺术效果。这也是这幅壁画最有意思的地方之一。在1938年,日本人建造这幅壁画的时候,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使用什么样的手法才能出现这种有趣的艺术效果的呢?据推测,应该是在拼贴马赛克的时候,采用立体刷涂的方式,每一个小正方形小格的釉面厚道不一,在不同的角度才能反射出不同的光感。出现不同的十分规则的光纹。而人眼不能看见的原因,可能是大脑自动处理了各种数据,汇集到一起,把这个细节忽略掉了,非专业相机也因各种自动模式对于画面的处理,不能表现这一细节,只有手动的专业相机,能够看到这个有趣的现象。

这幅壁画周围四边的暗黄色接缝。这幅壁画由日本建造完成,所描绘的内容大致是古埃及贵族的一个小生活场景。现在大家观看这幅壁画也许并没觉得具有冲击力,但在文革时期,这幅壁画十分具有争议,很多众说纷纭,有人说这幅画开放大胆,荒淫无度。有人说这幅画表现的是奴隶与贵族阶级,十分不符合当时的国情,宣扬的是落后腐朽的思想等等等等。由于当时在这幅画的四周,镶嵌着毛主席语录,还贴上了毛主席像,这幅壁画周围四边的暗黄色接缝就是这么来的。所以虽然争议颇多,红卫兵还是没敢把他砸毁。实在应该庆幸啊,建筑的化石没有在当时陨落。

在2003年,太原街整体改造拆迁,东北老电影院也拆掉了,这幅壁画已经计划着炸毁。这里展出的还有当时老东北电影院的照片,还有著名收藏家詹洪波先生收藏的东北电影院放映的最后一场电影的票根。还有这两张照片记录了这幅壁画整体搬迁过程。我们学校的专家和领导们听闻此事,跟他们提出建议不要毁坏幅壁画,因他具有很强的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经过努力多次多方协调,终于保存下来,暂时存放在了沈阳文化宫的历史遗迹处。5年之后,我们沈阳建筑大学建筑博物馆建造完毕,又将这幅壁画搬迁到我们博物馆,作为镇馆之宝。之所以说这是镇馆之宝,我相信不仅仅是因为这幅壁画的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他还体现了我们建筑博物馆,我们沈阳建筑大学的精神。建筑是有生命的,建筑也是有记忆的。我们学习建筑,建造建筑,也尊重和热爱建筑。建筑不仅仅攸关于衣食住行,在实用性和美学价值之后,还是一种文化。成千上万年后,书籍可能早已毁坏,文字甚至都已经失传,但是建筑,作为石头的史诗,是最坚固的文明记录者,在一砖一石中,向我们诉说着过去的故事,在漫长的岁月之后,依然见证着文明,记录着文化。我们建筑博物馆,就是在展示这种文化,宣扬这种文化,向社会公众传递着这种文化。这才是这幅壁画所体现的最核心的价值。这里展出的还有当时老东北电影院的照片,还有著名收藏家詹洪波先生收藏的东北电影院放映的最后一场电影的票根。还有这两张照片记录了这幅壁画整体搬迁过程。

沈阳今昔对比

首先,大家看到的是我们学校区的模型。沈阳建筑大学始建于1948 年,在半个多世纪的风云变幻中,历尽起伏波折,特别是建校的前三十年间,校址多次迁移,隶属关系数度改变。解放战争时期,在东北战场上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为保证战争的需要,也为即将诞生的新中国的工业发展奠定基础,1948年4月,中共中央东北局、东北军区军工部党委决定建立一所军事工业学校,定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军工部工业专门学校,由东北军区军工部部长何长工担任名誉校长,11月,何长工亲自到沈阳为学校选址,学校由哈尔滨迁至沈阳。辽沈战役结束后,1949年3月,学校分为预科和本科,预科学制1年,本科4年。几经变迁,曾先后改建为东北建筑工程学校、沈阳建筑材料工业学院、辽宁省建设学院等。1977年7月,教育部下达(77)教计字221号《关于建立辽宁建工学院的通知》。通知指出: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指示,同意你省(辽宁省革委会)所报将辽宁省建筑工程、辽宁省建筑工业两所学校合并改建为辽宁建工学院。自此,组建了辽宁省唯一的高等建筑学府——辽宁建工学院,学校恢复本科办学,1978年被确立为全国88所重点大学之一。1984年7月,学校更名为沈阳建筑工程学院,直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是当时建设部的4个直属重点大学之一。2000年,学校在全国高校办学体制调整中划转辽宁省,实施“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办学管理体制。2004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沈阳建筑大学”。2010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辽宁省人民政府签署共建沈阳建筑大学协议,实行省部共建。经过恢复调整和改革,学校由一个单科性学院发展成为土建类学科专业齐全,以土木建筑、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等主要专业为特色的、以工为主,兼有理文管理法学等学科的建设部直属的唯一一所全国重点大学。其建筑学、土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城市规划和建筑环境和设备工程等主干专业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国家教育质量评估,标志着学校土建类学科整体水平居于国内前列,部分学科居于国内领先水平,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影响。这两个模型记录了我们学校发展的历史,勾起很多我校的很多校友的回忆。

我们这一个展区的四周展出的是沈阳老照片与现在的对比,差不多是一样的地方不同时代的不同景象,这些可以看到沈阳的快速发展。

里面一部分,中央展出的是日本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奉天图书馆门厅的地砖,它的原品是用马赛克拼成的,而我们这个做的是一个复制品。“日本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奉天图书馆”旧址,位于南京南街和南一马路交叉口处(沈阳市和平区南一马路10号)。这座比较少见的西班牙式建筑风格的图书馆和很多至今留存下来的“满铁”机构一样,成为日本人侵占东北的一个伏笔。它多年来一直作为沈阳铁路局图书馆使用,是沈阳市第一批不可移动的文物之一。

然而,这个带着历史记忆的老建筑因迁移(复建的地点将选择在和平区南三马路)而消失于我们的视野,是保留历史信息还是留下“历史的赝品”?随之而来的争议使这座87岁高龄的老建筑打破寂静,成为各家媒体曝光的焦点。

早在1905年以前,日本就对中国东北怀有侵略之心,尤其日俄战争以后,更加夜郎自大,不可一世。他们从沙俄手里接管了南满铁路及其附属地,组建了“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这个看似一个关于修筑铁路的公司,实则是涉及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侵略的策划与进行的准军事组织。目的在于控制东北交通动脉,并不断沿着交通干线,扩展殖民统治范围。同样,“满铁奉天图书馆”的筹设,表面观之不过为一传播世界文化及辅导社会教育机关而已,但就其内在的实质而言,已经远离了图书馆本应有的品格,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侵略研究所与阴谋补给源。

当年的奉天,沈阳站、太原街一带是日本人的天下,如今中山广场一带就是核心区之一。从“满铁奉天图书馆”所处的位置,也可以看出其在日本人眼中的重要程度。最初,建一座图书馆的计划始于1910年,11月在当时的奉天小学校内开设阅览场,由于规模范围甚小,不断改址扩充。1915年4月移入站前综合事物所二楼;1917年6月,改称奉天简易图书馆;1920年4月始改称“奉天图书馆”并动工修建,设计者:满铁奉天公务事物所的笼田定宪和小林广次,占地面积:8767.05平方米,建筑面积:1543.94平方米。新馆共耗用工费83025元,于1921年9月建成,12月迁入办公,1925年9月建成后楼四层书库。

满铁奉天图书馆最为令人惊奇的是后边的四层藏书楼。据曾经进入过该图书馆的王泽音回忆,四层藏书楼除了外墙壁,内部是一个巨大的四层钢架结构,包括楼梯、楼板、书架在内连成一体,由螺丝将之与墙壁固定在一起,这个建筑结构让王泽音极其震撼。“书架是1929年从美国购置的,虽然过了七八十年但是接缝处仍旧特别严密。”作为当时首屈一指的图书馆,馆藏书籍数量之巨大而且涉及面之广,可谓卷帙浩繁。据肖振美馆长介绍说,从“满铁”时期的书到后来作为铁路图书馆,图书共有30万册,分类登记打包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如今这些包好了的书都成箱堆放在馆内。

日本人把“满铁奉天图书馆”作为了解东北乃至中国的渠道,广泛收集各种资料为日后的侵略战争做准备。作为满铁会社的业务服务,平时是为殖民活动提供资料,而到了战时,则为军方提供情报。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东北政府所在地临时迁往锦州,而日本军队仍然紧追不舍。一个夜晚,一位关东军青年参谋来到奉天图书馆,查找中国出版的辽西地图,该馆平日积累的中国东北各地地方志此时派上了用场,那上面的地理形势,虽然描画得不够科学,但山川古迹、庙宇佛阁,都标志得清楚,让那个查找者,亦即关东军青年参谋高兴得拍案呼叫。

对于“满铁奉天图书馆”要迁移复建,许多文保爱好者有自己的看法。王泽音的话表达了很多人的心声,“以目前我们所拥有的技术看,确实可以使用原有材料达到跟原建筑一模一样的效果,但是这个建筑是‘满铁’留下的侵华罪证,如果改变了地点,其作为证据的历史价值就消失了。”另外,从艺术的角度讲,每个时代的建筑风格都是无法模仿的。“就比如,古人进行的皇陵建筑,建筑者是怀着崇敬的心态工作、雕刻的,即使是同样的花纹可以仿制,但是建筑师的心态不一样,时代不一样,所采用的手法就会不同,无法还原旧有模样。”

铜雕与建筑展区

这一展区墙上挂的是石大师曾经做的户外作品,由于无法搬进室内展出,只好采用一些图片供大家观赏了,有岳阳楼的作品还有峨眉山的金顶,还有就是铜雕工艺在现代建筑上的应用了。这边展出的还有石大师在创作故宫时的工作照,当时的条件非常艰苦,石大师的精神十分令人敬佩。

我们正中央最显眼的就是这个铜雕的故宫大政殿了,这座高1.9米的铜雕沈阳故宫大政殿耗铜达8吨,它是沈阳顶级雕塑大师石洪祥十年心血的结晶,与真品比例:1:10,耗时10年。采用了铸、锻、錾、镂雕、浮雕、蚀刻等十余种传统工艺。由4万多个饰件组成,每个部件都可拆卸组装。这个铜雕作品开创了铜复制工艺的先河,这一作品正式雕成并在沈阳故宫与市民见面。目前石洪祥准备将此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整座“微缩”大政殿上,除八角亭式建筑外,四面与铜制楼梯相连,其中朝南的主梯上刻有两只金龙,二龙相戏栩栩如生。在这座大政殿的雕梁上,这些龙纹雕饰,其中位于正南的两条升龙,将头探向了正殿前额上的火焰明珠,较文物原型更显逼真生动。这座大政殿完全采用手工制作,运用铸、锻、錾、镂雕、浮雕、蚀刻等十余种传统工艺,使得这件铜雕作品与大政殿几乎一模一样。

曾获得全国美展特等奖、全国雕塑最佳奖的石洪祥十年前迷上了大政殿,“至少有一年多的时间,石大师对大政殿上的每一片瓦、每一个吻兽、每一扇窗户和门,乃至于梁上的每一个纹饰,都进行细心地研究和临摹。此后,石洪祥倾其所有购买黄铜铜料,按照1:10的比例,将大政殿进行“微缩”,大政殿通高19米,它的“微缩”全高1.9米。在这座由4万多个饰件组成的“微缩”大政殿上,每个部件都是可以拆卸组装的。这座铜雕塑,一共耗费8吨多铜,最终用到这座成品上的还剩3.8吨,中途连他自己也记不清扔掉了多少次做得不好的半成品。在这座铜雕塑上,最难做的是48扇门,只是手锉48扇门就耗时两年多,这些门都是可以开启的。它们都是用两毫米厚的钢板制作,门上的每个棂子都要用手锉才能锉出,因此,仅这一项就耗时达两年多。在制作雕塑过程中也有很多遗憾。比如像那对升龙,有资料记载它是有龙须的,可是石洪祥大师找不到相关的影像资料,看不到龙须的走向,最终不敢妄自雕出它来。据了解,由于这座铜雕塑开创了铜复制工艺的先河,记录的又是世界遗产大政殿,因此石洪祥大师正在准备资料,希望能将其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旁边摆放的是一些相关的建筑构建,是放大了故宫大政殿的,包括承重结构和装饰作用的构建。

此展中,最让人关注的作品是一件惊世的铜雕《沈阳故宫大正殿龙椅宝座》,精湛的铜雕工艺,古色中透着贵气,沉稳中透着奢华,让现场参观的人们感到震撼。这把铜质龙椅宝座以沈阳故宫大正殿内龙椅宝座为原型按1:1比例手工锻造而成,铜雕龙椅不仅展现了清代文物的原貌,还把锻铜工艺发挥到了极致。龙椅通体高1.86m,座高0.78m,宽1.62m,座前脚踏高0.35m。宝座上雕有形象生动的13条蟠龙,从中间向两侧扶手处逐渐走低,宝座上盘绕的蟠龙,首尾相连、盘根错节、须发直立、形态逼真。坐椅的前后面是双龙戏珠浮雕图案,其他诸如莲瓣、火珠、如意云头等相应的装饰纹样,遍布宝座全身。皇帝的尊贵和高尚的地位透过这把龙椅表现的淋漓尽致。石洪祥用了7年的时间,以他超人的耐力和意志,打造出了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把也是唯一一把纯手工锻造的铜雕龙椅宝座,其仿真程度经多方专家认定已经达到90%以上。这对传承清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体现了锻铜工艺的极致,具有很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

石洪祥大师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雕塑专业,2009年被评为中国金属艺术工艺大师。多年来石洪祥先生潜心钻研我国青铜的文化,数十年来制作了上百件青铜工艺作品。谈起创作这把铜雕龙椅宝座的初衷,石洪祥说,他在创作铜雕大政殿时就被殿中的这把龙椅的精美造型和威严气势深深吸引。在测绘大正殿外形的同时也大量临摹了许多龙椅宝座的草图。后来,在沈阳故宫的帮助下终于将龙椅宝座上的细节特点都一一详尽地记录下来。由于选用了铜金属材质制作,这把龙椅又具有保存时间长、不易变形的特点,更是由于长达7年时间的推敲、测量、完善,这把龙椅宝座的仿真程度经过多方专家认定已经达到90%以上,具有很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问及为什么要选择铜雕清文化作为艺术创作载体,石洪祥说,作为一个雕塑家,他有责任托起中国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通过雕塑保护好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紧挨着龙椅的是一个铜镜,古铜镜具有的独特神韵和魅力,主要表现在铜镜背面的装饰纹饰。这些纹饰图案内容丰富、种类繁多。从历史人物、典故到神话传说,从几何图形到动、植物以及神化、异化了的珍禽异兽,从自然景观到世间的诸事万物,均囊括其中,包罗万象。

据专家介绍,古铜镜的价格主要取决于制作年代。战国、唐代铜镜价格最高,其次是汉代铜镜,宋、元、金时代的铜镜价格较低,明、清时代的铜镜价格更低。按大小分,200毫米以上和50毫米以下的铜镜比较珍贵。按品种分,战国的“山”字镜、菱纹镜,汉代的规矩镜、神兽镜、画像镜,隋唐的瑞兽葡萄镜、花卉镜、花鸟镜、人物故事镜、盘龙镜等均是铜镜中的珍品。

纵观4000多年的铜镜发展史可以发现,历代铜镜均有其明显的时代特征,传承与发展体现在其形制、纹饰题材和制作技巧的变化上。铜镜虽小,其包含的历史信息却十分丰富,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文化遗产。

石洪祥先生还将向我校博物馆捐赠铜制岳阳楼空间解析作品。铜雕“大政殿”完成之前的10年时间,石洪祥把全部心血都花在了上面,为了能够精确复制大政殿的原貌,他对大政殿上的每一片瓦、每一个吻兽、每一扇窗户和门,乃至于梁上的每一个纹饰,都进行细心的研究和临摹。他先后500多次来到沈阳故宫进行实地考察,积攒下的门票足有一尺多高。由于他的行为无人理解和支持,他每次到故宫就像做贼似的,偷偷用望远镜观察天花板的雕花纹饰。有时怕别人注意,上午来中午出去,午饭后再买票进来,可是这样的花费太高,后来干脆一开门就带两个盒饭进去,到闭馆时再出来。夏天还好,冬天有几次因为太投入,等到觉得饿了,打开饭盒的时候,饭已经冻硬了。石洪祥在故宫一待就是一天,拿着纸笔工具量量画画的引起了派出所和保卫部门的注意,两次将他带走询问,说起这段经历,他脸上的笑容带着淡淡的苦涩。

在不断超越自己中,石洪祥一步步攀上艺术高峰,不久后再次在全国雕塑界引起轰动、让同行刮目相看的是他的铜雕《天坛》问世。问及为什么要选择铜雕古建筑作为艺术创作载体,石洪祥说,与其他雕塑作品很难保存的弱点相比,很多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出土之后,仍然器形完好,闪烁着深邃厚重的光华。沈阳故宫和北京天坛都是世界文化遗产,北京的天坛始建于公元1417年,500多年来,天坛经历了多次重修和改建;沈阳故宫大政殿始建于1625年,是沈阳故宫最早、最具特色的建筑,也是清王朝建筑史上最灿烂的明珠之一。但由于它们都是木石结构的建筑,难免年久经不起风雨的侵袭,作为一个雕塑家,他有责任托起中国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通过雕塑保护好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如今,石洪祥立志挖掘整理青铜文化传统工艺。“青铜文化在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如司母戊大方鼎、越王勾践剑等都是青铜文化艺术的代表作。古代青铜文化传统工艺极其丰富,我们运用到现代作品上的还不到0.1%,因此,青铜文化传统工艺亟须研究、整理,使其重新焕发光彩。”石洪祥如是说,为了这一目标,他的肩上又多了一层责任。

六十年建筑奖

从中央的坡道上去,首先来到的是我们的六十年建筑奖展区。

“梁思成建筑奖”是授予我国建筑师的最高荣誉奖。该奖以我国近代著名的建筑家和教育家梁思成先生命名,以表彰奖励在建筑设计创作中做出重大贡献和成绩的杰出建筑师。自2001年起,本奖每两年评选一次,每次设梁思成建筑奖2名,梁思成建筑提名奖2至4名。每位梁思成建筑奖获得的人员,将从《梁思成奖励基金》中获得10万元人民币的奖励,同时颁发获奖证书和奖牌。获得梁思成建筑提名奖的人员,仅颁发获奖证书和奖牌。希望通过“梁思成建筑奖”的设立,激发我国建筑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努力繁荣建筑创作,为提高我国建筑设计水平做出更大的贡献。

首先看到的这几幅照片是我们国家建国前十年建造的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些建筑,包括有名的“十大建筑”,还有首都剧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等。此次大奖共评出300项获奖作品,它们都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性建筑作品。往下看可以感受到我国六十年的发展有多么迅速,我们的生活环境在这六十年里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建筑创作大奖是目前我国建筑界最高奖项,每过一段时间就会举办一次,所以我们的展品也是不断更换的,大家可以经常来参观。

奥运专题

首先大家看到的就是当时由设计师汤桦设计的我校新校区的中标方案。但在施工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改动,这面墙上所展示的就是他的效果图,大家可以比较着看一下。这里就是我校的长廊,它也是亚洲第一长的长廊。教学楼采用了网格式的设计,各个馆这件都是相互连通的,设计非常有创意。在往前就是一个奥运专题的展出。整个这一区域属于奥运系列,有沈阳的奥体中心和奥运会主办场的一些东西。展示在正中央的就是沈阳奥体中心的一个模型。正对着这个模型的是鸟巢外部钢结构的一部分,取下来放到这里。大家可以看到那块红色的小区域,他所对应实际尺寸就是这边这块钢铁大小。这块钢铁是由上海宝钢运来的。

这里展出的还有北京四合院胡同。大家都知道,北京的旧宅大多有一定程度的损毁,许多有特色的民居一也已经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现代化的建筑,失去了老北京质朴的文化气息。那么北京的菊儿胡同就是将古典的四合院格局和现代的材料合理的融合,既体现了老北京的特色,也融入了现代的元素,四面房屋,中间庭院的布局方式,体现了中国人民内敛的性格特点,因此获得了世界各地建筑认识的好评,他同样是中国在国际上获得的第一个建筑大奖。

校区规划模型展示区

这里展出的是我校在建立新校区之初投标入围的三组规划方案,首先大家看到是由我们沈阳建筑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的校区规划方案,而中间的则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设计的,接下来的是当时被一致看好,由德国GMP公司设计的方案,由于造价过高的原因搁浅了。我们最终选用的是由汤桦设计的,拥有亚洲第一长廊之称方案,他的模型展在馆藏展厅中有具体的展现。

现在大家看到的大木作(柱,梁,斗拱,等承重部分)就是凝结着中国古代人民智慧光芒的斗拱,它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也是中国特有的承重结构,更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承接上部支出的屋檐的重量,且传给下方的柱子。凡是非常重要或带纪念性的建筑物,才有斗拱的安置。斗拱使人产生一种神秘和莫测其高保真妙的感觉。在美学和结构上它也拥有一种独特的风格。无论从艺术或技术的角度来看,斗拱都足以象征和代表中华古典的建筑精神和气质,今年中国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来自斗拱,它是一个传递了两千多年的历史符号,承载了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明。我们博物馆的馆徽设计灵感也来自斗拱,整体的形状就是抽象出来的斗拱,而每一个网络方格的设计也代表着我们沈阳建筑大学无限生长网格式的建筑体系。

接下来我们进入的是建筑历史典藏区,这些展柜中陈列的是近代收藏家詹鸿阁先生和一些古物爱好者捐赠的。这里的城墙是明代城墙遗址。“当年辽阳的古城墙犹如铁桶一般易守难攻,素以高、厚、坚固而著称。自古就有“铁打的辽阳”的说法。对面的这个空间主要展出一些奉天昭陵的图片和一些遗迹的构件,它们都是十分有纪念和收藏价值的。继续往前走,玻璃展柜里的是詹鸿德先生专门给我们建筑博物馆提供的收藏照片,展现了中国近代和西方的一些建筑。老沈阳们都可以在这些照片中找到过去的影子。接着,大家可以看到这些我们用来分隔空间的板上都是一些对建筑的简介,包括建筑结构,材料,构件等,如果有对贝聿铭大师的旋转楼梯很感兴趣的,可以在这里观看一下介绍。

中堂展出的是几个经典的大型模型,中间的这个小区是人杰水岸的模型,它位于沈北新区,它的设计体现的是一种绿色、环保、节能的理念,利用各种各样的技术手段,例如太阳能引用、可移动外层等,创造了新型的低碳住宅,使我们的生活实现可持续发展。这里都有详细的介绍,有兴趣的观众可以自由参观一下。挨着它的这边是远洋和万科的几个小区模型,大家在参观时,可以更关注他们的整体规划和与周围环境的融合,这在楼盘的模型制作中是非常重要的在它的的右手边展示的这些图片是世界知名建筑师的作品,有我们熟知的贝聿铭的玻璃金字塔,还有我非常喜欢的Philip Johnson的作品,这个作品是建于八十年代中期,是一座结合现代与古典的建筑,大家可以明显看到他设计的顶端部分是哥特建筑风格的,巧妙的体现了建筑的高大。

5.建筑施工资料解说 篇五

(p2)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是国务院国资委负责监管的科技型中央企业,围绕“世界一流企业”战略目标,(p3)业务覆盖与固定资产投资相关的建设工程全过程,(p4)是中国规模最大、实力最强、产业链最完整的建筑设计企业,(p5)2012年成功跻身世界工程设计行业50强。

(p6)“十一五”期间,我院以年均30%的增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p7)较2000年合并重组时,营业收入增长12倍,国有资产增值11倍。

(p8)我院拥有员工近8000人,(p9)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P10)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7人,(p11)国内注册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2000余人,(p12)在20余个国家和地区(p13)拥有140余家子企业及分支机构,(p14)在中国130余个城市、全球59个国家和地区(p15)完成设计项目20000余项,(p16)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优质工程设计金奖在内的(p17)省部级以上各类奖项500余项,(p18)已成为人才品质最优、科技实力最强、发展质量最好的(p19)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设计企业。

(p20)【历史发展】

(p21)我院前身——中央直属设计公司于1952年诞生,(p22)1953年归属于新成立的建筑工程部,更名“中央设计院”,(p23)时任建工部副部长周荣鑫任首任院长。

(p24)建国伊始,百废待兴。(p25)从首个设计作品“共和国第一小学”,(p26)到“共和国第一街”的第一个高楼,(p27)从中央政府机关办公楼,(p28)到建国10周年献礼工程,(p29)我院设计完成这个时期1/3的国家重大项目,彰显了国家实力、民族自尊,在新中国崛起的史册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开篇印记。

(p30)六七十年代,我院设计的大批援外工程,受到国际赞誉,(p31)为国家外交作出重要贡献。(p32)班达拉奈克国际会议中心被誉为斯里兰卡明珠,迄今仍是我国援外工程的典范。

(p33)八十年代初期,谷牧副总理亲自批示,我院创立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设计企业——华森公司,(p34)她与深圳特区同时诞生、共同成长。(p35)从深圳第一个五星级酒店、(p36)第一个商品住宅标杆(p37)到第一高楼,(p38)为特区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践行了我国设计行业第一个对外窗口的历史责任。

(p39)九十年代,我院以提高人民安居水平为己任,(p40)从城市住宅小区试点(p41)到小康居住模式研究,(p42)从标准规范制定(p43)到试点示范工程建设,(p44)从国家住宅工程中心的创建(p45)到保障性住房技术支撑,(p46)带动国民居住观念与生活模式的重大变革,(p47)推动中国住宅建设质量和居住需求的提高,(p48)促进中国住宅技术的发展,(p49)始终是改善居住环境,提高民生品质的引领者和推动者。

(p50)新世纪,我院设计的奥运会主会场——“鸟巢”,(p51)突破了22项技术难关,(p52)是世界规模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结构最复杂的超大型钢结构体育工程,被誉为21世纪世界10大建筑,(p53)成为继故宫、长城之后新的“国家符号”。

(p54)2012年,我院成功收购国际知名建筑设计企业--新加坡CPG集团。(p55)CPG集团前身为新加坡政府公共工程局,成立于1833年,是新加坡建国的主要发展咨询机构。(p56)完成的新加坡国家博物馆、(p57)国会大厦、(p58)最高法院、(p59)樟宜机场、(p60)卡塔尔新多哈机场等项目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p61)此次收购是中国勘察设计行业海外收购的第一案例,(p62)是中国文化型、智力型企业走向国际的成功范例,(p63)是中国海外智力资本收购的新突破,(p64)是中国高端服务业走出去的有益尝试。

(p65)60年的发展,我们的事业伟大,使命光荣。伴随着共和国的成长,(p66)我院受到毛泽东、(p67)邓小平、(p68)江泽民、(p69)胡锦涛等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p70)坚定了我院昂首迈步世界一流企业的决心!

(p71)【做强主业】

(p72)多年来,我院致力于做优做强主业,积极引领中国设计,是拥有资质数量最多、类别最全、级别最高的工程设计单位,(p73)形成了在建筑设计、市政工程与城市建设等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p74)作为中国建筑设计的国家队,(p75)60年忠于职守,我院是唯一受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委托的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归口管理单位,(p76)编制国家建筑标准设计1900余项,用于全国90%的建筑工程,节省近60%的设计工作量,对保证工程质量、促进技术进步,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p77)60年潜心探索,“民族形式、社会主义内容”建筑理论发源于此,影响了一代人的设计走向。(p78)青藏高原文化艺术中心、(p79)拉萨火车站、(p80)苏州火车站、(p81)重庆国泰艺术中心、(p82)奥运公园景观塔等一大批经典建筑体现出“本土设计”理念的深刻内涵。(p83)我院几代人共同探索了具有民族和时代特色的“中国设计”发展之路。

(p84)60年昂扬进取,从新中国十大建筑到当代十大建筑,(p85)北京火车站、(p86)农业展览馆、(p87)北京国际饭店、(p88)国家图书馆、(p89)外研社、(p90)首都博物馆、(p91)国家体育场,彰显北京城市魅力,展现民族传统、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p92)从莫斯科中国贸易中心(p93)到委内瑞拉社会住宅项目,让中国智慧助推中国企业走向海外;(p94)从中国第一幢超高层钢结构建筑(p95)到新世纪的华南第一高楼,用技术的新高度刷新中国城市发展的新高度。

(p96)中石化、(p97)中海油、(p98)中化集团、(p99)国家电网等一大批办公建筑彰显了中国企业与时俱进的实力。(p100)北京西环广场、(p101)中关村金融中心、(p102)海南国际会展中心、(p103)成都新世纪环球中心、(p104)武汉国际博览中心等一大批城市建筑综合体,为城市居民提供了高品质的生活享受和高效率的工作环境。

一个个标志性建筑犹如一座座丰碑,映照着我院的辉煌创业历程。

(p105)作为绿色行动的积极推动者,在北京未来科技城规划项目中,我院运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LEAR低碳评估方法,进行绿色规划与控制,打造低碳可持续发展的21世纪生态之城、科技之城。(p106)在重庆江北城CBD规划项目中,我院采用成熟的先进技术充分利用区域内自然资源,完成目前世界规模最大的水源热泵供冷供热项目。

(p107)作为市政工程与城市建设的奠基者,我院拥有国内成立最早的城市煤气和给排水设计院。(p108)先后参与完成陕气进京、(p109)引滦入津、(p110)西气东输、(p111)南水北调、(p112)三峡库区综合治理等国家重大工程,(p113)创下了无数个国内第一。

(p114)从三河三湖治理(p115)到海水淡化工程,(p116)从我国第一座大型燃气储配站,(p117)第一个全地下污水处理厂,(p118)到亚洲规模最大的供热中心,(p119)最大的污水处理厂,我院技术水平始终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取得了一大批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和专利技术。

(p120)我院是环卫行业的龙头企业,从中国第一个生活垃圾和污泥综合处理项目(p121)到世界第三、国内最大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为成功破解“垃圾围城”,实现资源化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p122)凭借在城市给水、排水、燃气、固体废弃物处理、环卫等多个领域的核心技术和优势专业,我院大力发展EPC、BT、BOT等工程总承包,开创业务发展的新模式。

(p123)【传承文化】(p124)我院由梁思成和刘敦桢先生创办的建筑历史研究所(p125)是国家文物局指定的重点科研基地,为传承中华文化,守望人类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

(p126)完成了《中国古代建筑史》等一大批学术巨著,(p127)奠定了我院中国建筑历史研究的领先优势。

(p128)编制了《“十一五”国家100处重大遗址保护总体规划纲要》等一系列遗址保护规划,开创了中央政府主导的、国家大遗址整体保护体系。

(p129)完成了长城、(p130)故宫、(p131)敦煌莫高窟等(p132)20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规划,开辟了历史研究与遗产保护相结合的发展之路。

(p133)从中国第一项“文化景观”杭州西湖(p134)到中国第一项“跨文明对比”的元上都成功申报世界遗产,创建了世界遗产申报的新体系。

(p135)主导的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遗项目,凝练半个地球、18个世纪的人类文明与文化发展史,是世界遗产组织内规模最大、难度最高、最具挑战性的申遗项目,为人类文明留下了永恒的财富,(p136)确立了我院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中国顶尖、世界一流的地位。

(p137)【社会责任】

(p138)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发挥科技型央企的特殊作用。(p139)我院始终致力于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个,国家级技术中心5个、部级技术中心5个,部委技术支撑归口单位3个,(p140)是50余个行业协会、学会依托单位。(p141)编制工程设计、村镇规划和城市建设国家和行业标准200余项。承担大量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和课题,(p142)从“八五”到“十一五”,共完成国家及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1000余项,(p143)被国家科技部授予“‘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优秀团队”奖,为国家、社会和行业发展提供重要科技支撑。

(p144)在国家和人民面临危难时,我院技术专家第一时间奔赴抢险救灾现场,为唐山、(p145)汶川、(p146)玉树地震灾后重建和(p147)松花江水污染、(p148)太湖蓝藻污染的危机应对处理,提供及时性、长期性的人才与技术援助。(p149)我院始终在祖国最需要的时间和最需要的地方提供最有效的智力援助,(p150)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高度认可和赞誉。(首都文明单位、全国青年文明号、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优秀科技奥运先进集体)。

(p151)【结语】

(p152)抚今追昔,豪迈当歌。历史必将铭记,几代人奋斗铸就的巍峨丰碑。

6.安全备案资料施工单位需提供资料 篇六

1、施工单位中标通知书、《安全生产许可证》、企业经理(法人)、项目经理、安

全监管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名册及资格证书、安全考核培训证书(看原件留复印件)

2、施工组织设计应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包括:

(1)工程概况

(2)控制程序

(3)控制目标

包括:安全管理目标、目标责任分解

(4)组织机构

(5)职责权限

包括: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安全管理人员及各部门

(6)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办法

(7)安全技术措施

安全技术措施包括:土方开挖、脚手架工程、高处作业、垂直运输工具、施工洞口及邻边防护和立体作业区的隔离、施工用电、中小型机具的使用安全,砼工程及模板工程的安装与拆除安全、消防安全、施工现场和周围人行道防护隔离措施、雨季施工安全措施、冬季施工安全措施。

(8)文明施工按照新建【2004】232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行业安全生产

文明施工的实施意见》制定;

(9)临时设施及安全防护设施搭设计划;

(10)高处坠落、触电、机械伤害、物体打击、坍塌、火灾、中毒等伤害的预防

措施;

(11)施工进度计划

3、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

程师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

主要包括(1)、基坑支护及降水工程;(2)、土方开挖工程、模板工程、起重吊装作业,塔吊、物料提升机及其他垂直运输设备拆装、使用等、脚手架工程、施工用电。

4、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和安全警示标致布置方案

5、五牌:工程概况牌、管理人员名单、监督电话牌、消防保卫牌、安全生产文

明施工牌;

6、安全防护用具备案登记表;

7、施工单位企业经理(法人)与项目经理签订的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双方要签

字并加盖公章(原件)

8、项目进场人员安全培训情况证明

7.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的管理经验总结 篇七

依据《黑龙江省的房屋建筑工程资料管理标准》 (《DB23/1019-2006》) 的相关要求分为ABCD四类。依据《黑龙江省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DB23/1206-2008》) 的相关规定。A类是建设开发资料管理, 是建设单位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开展工作, 配备资料管理人员, 负责及时收集, 基本建设程序各个环节所形成的文件资料, 并按类别、形成时间进行登记、立卷、保管, 竣工后按规定进行移交。B类监理资料管理, 是监理单位按照合同约定, 在勘察、设计、对勘察、设计文件的形成、积累、立卷和归档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在施工阶段, 对施工资料的形成、积累、立卷和归档进行监督、检查, 由项目总监负责。C是类施工资料管理, 施工过程中形成的资料, 通过施工单位的自审, 报送建设 (监理) 单位, 总包单位负责资料的整理和归档, 实行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制, 建立逐级健全施工资料管理岗位责任制。D类是竣工图, 是建设单位负责完成的资料。

1 组卷目录要求

施工资料按单位 (子单位) 工程、分部工程、专业、阶段等组卷。专业化程度高、施工工艺复杂。应用技术先进的子分部 (分项) 工程应分别单独组卷。单独组卷的子分部 (分项) 工程见参见《黑龙江省的房屋建筑工程资料管理标准》 (《DB23/1019-2006》) 第49页的表格, 及《黑龙江省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DB23/1206-2008》) 第6页的表格。

目录层次分明、清晰, 资料总目录-卷内目录-分目录, 尽可能做到全面到位;总目录应看到整个结构工程技术资料内容提纲, 卷内目录可以看到一卷或一盒内资料内容, 分目录反映一册资料的编号、资料形成日期、部位、结构等, 但某些资料的目录有特殊性, 例如基础分部工程资料目录要依次注明:材料报验资料 (材料的合格证、资料、见证取样送检台账等) 、施工记录资料 (混凝土施工记录、砌筑记录等) 、施工抄测资料 (定位抄测记录、验孔线记录等) 、隐蔽验收记录 (钢筋、混凝土、砌体、防水、保温、防水等) 、分部报验资料 (检验批验收、分项验收等) 。组卷目录分类参见《黑龙江省的房屋建筑工程资料管理标准》 (《DB23/1019-2006》) 第46页表6.1.4。

2 资料及时、真实性要求

工程资料检查按照浇筑时间进行检查资料的完整性、及时性、真实性等, 例如对资料真实性的检查, 采取对某时间点对监理单位的《监理日志》、《旁站监理记录》、《监理抽检记录》及《监理单位平行检验记录》等, 与对施工单位《施工日志》、《混凝土施工记录》《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查报告》、《隐蔽验收记录》及《检验批验收》等进行时间上的检查核对。

3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技术交底的编写要求

3.1 施工组织设计编写

施工组织设计是对项目施工、决策的指导性文件, 施工组织设计内容要全面、概念要分清。项目经理负责组织编写, 经公司的技术部门、质量部门、安全部门等审核, 施工单位公司技术负责人审核后, 报审项目监理部, 经项目监理部审核后报监理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在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准备中, 新技术应用:根据本工程情况, 列表写出新技术应用项目, 内容、使用部位、落实到人、计划并写出总结报告。施工组织设计规划中的总平面图除对现场围墙内各种布置要画出位置外, 对施工围挡外的道路、原有建筑物位置等外围环境要予以标注, 施工现场道路硬化情况标注, 施工机械、垂直运输的机械的平面位置, 办公区、生产加工区的位置、材料堆放位置、施工临时用水、临时用电走向的标注等, 总施工平面图按照施工阶段分为基础、主体、装饰三个阶段分别绘制。施工进度计划也是总的阶段性计划。施工组织设计中的主要施工方法从“宏观定性”角度去写, 而在方案中应进行“微观定量”编写。

3.2 施工方案的编写

施工方案强调“可行性”和“针对性”, 抓住重点, 难点。对专业性强的必须编写专业施工方案, 例如水暖专业、电气安装、钢结构安装、桩基础、节能、基坑支护、土方工程、钢筋工程、模板工程、装饰工程、幕墙工程、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控、住宅分户验收工程施工方案等等。方案编写依据是图纸、规范、规程要求, 进一步明确具体要求, 结合建筑工程安全的要求, 掌握必须进行专家论证方案的条件。

3.3 技术交底的编写

技术交底要全面、通俗, 针对工人操作层, 与方案相比, 要有明显界限、层次区别, 对每项专业的质量验收标准进行交底, 对操作安全、工期进行等交底。

建筑工程涉及的施工技术交底记录按照专业分为:土方、钢筋、模板、抹灰、砌筑、混凝土、防水、保温、钢结构、电气、水暖、消防、脚手架工程等。每项交底记录必须有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 并且负责向操作工人面授交底, 组织完成交底记录签字手续, 并且留有影像记录。

4 施工记录要求

4.1 建筑与结构工程测量记录

《工程定位测量》是依据城市规划部门提供的工程落位通知单及红线桩、施工总平面, 测定建筑物定位、主控轴线及尺寸、建筑物的+-0.000决定高程, 并且填写记录。《基槽 (孔) 验线》应附水平剖面图、垂直剖面图。《楼层平面放线》、《楼层层高放线》、《建筑物垂直度、标高、全高测量》、《建筑物沉降观测测量》要简单叙述放线依据、顺序, 垂直传递方式, 并且附简图。《安装抄测记录》是现在组装、吊装工程的验收用表, 要求附加简图。

4.2 隐蔽检查记录

隐蔽记录的内容专业划分, 例如土建工程的钢筋、混凝土、砌体、防水、保温等, 电气的暗敷设管等, 水暖工程的地暖工程铺设等。

5 建筑施工工程资料的移交及归档

建设单位组织工程竣工验收工作, 监理单位负责工程的预验收工作, 施工C类资和监理B类料移交建设单位, 建设单位应提请当地的质量监督单位进行工程备案核查工作, 向城市档案管理部门归档, 并且取得认可文件。

6 结束语

从项目的验收和奖杯的获得程序, 资料必须能全观整个工程项目管理:参加验收组成员先检查验收工程实体质量, 然后检查验收工程资料, 要求工程资料内容必须与现场实体施工内容、方法、用材料相一致。建筑工程内页资料体现出工程资料是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共同完成的结果。

我们在实际从施工或者监理项目工程中, 常遇到项目的施工前期手续不健全, 施工项目的施工正常进行, 这样有的招投标、施工许可证的日期落后于实际开工时间, 我建议作为施工资料及尊重事实的态度, 要以实际开工时间为基准, 因为施工材料的见证送检时间在建筑材料检测单位是真实有效的、商品混凝土提供时间真实有效的, 施工试验台账 (混凝土试块、砂浆试块的制做和送试时间) 必须真实有效。施工的技术报审资料和技术资料也要与工程的实际进度一致, 这样才能真实反映工程实际。

8.建筑施工资料解说 篇八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资料;问题;对策

一、建筑施工单位施工技术资料的作用

1.真实的施工技术资料是城市建设及管理的重要依据

真实性是施工技术资料的生命,只有真实的施工技术资料,才能为城市建设及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如果施工技术资料不真实,将直接影响到今后的维修、管理、改建和扩建,甚至会给出错误的质量评价,后果不堪设想。可见,丧失了真实性的施工技术资料是毫无使用价值的。如:建筑产品投入使用后,为延长使用寿命,定期维修是十分必要的。维修是需要查阅施工技术资料,详细了解管线的布局,走向等问题,如果资料不真实,会带来许多隐患。

2.标准化、规范化的施工技术资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客观要求

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主要看它是否发挥了所需的功能和使用价值。这主要看它是否符合设计、规范的要求。了解这些,必须通过施工技术资料。可见,标准化、规范化的施工技术资料填写、整理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客观要求。所谓的标准化、规范化就是应遵照有关的工程标准、规范和法规要求,技术资料负责人、资料员认真、全面地整理、填写施工技术资料,及时归档,达到规定的广度和深度。工程的建设过程,就是质量形成的过程,技术资料是见证工程质量的依据。

3.施工技术资料是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见证

施工技术资料原则上应是在施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它是全面反映、记载建筑单位主体及施工过程的重要文件,代表着施工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施工单位只有认真负责,及时记录才能真实反映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

二、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存在的问题

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工作是复杂的、艰巨的。目前许多工程项目的技术资料都是竣工后,有专人整理的,而不是及时收集的,这就很难真实反映施工过程,难以发挥正常的作用。

1.施工技术资料不真实

真实性是施工资料最基本的要求。失去了真实性,施工资料便失去了本来意义。造成施工资料不真实的原因很多:有的是由于资料管理负责人责任意识较差施工单位现场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对施工过程没有及时记录;有的是工程檢测单位没有严格执行见证或监督取样制度,不符合要求的没有出具试验报告;有的是监理单位、质量监督站监督检查力度不够,只关注质量、安全,忽视对技术资料的检查。

2.施工技术资料不规范

及时记录、正确书写、规范填写施工过程记录是多个责任主体共同形成的。但事实上,施工管理资料、施工质量验收资料、施工检测资料等记录内容不全或深度不够屡见不鲜。如:施工组织设计未能依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编制及修改;分项工程、关键工序质量技术交底针对性不强;施工日志填写马虎;隐蔽验收记录不及时,甚至出现缺项。这些不规范的技术资料不能系统、全面地反映单位工程的质量状况。

3.原材料取样缺乏代表性

由于试验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或施工单位为了整理资料方便,或施工单位为了经济利益的考虑,对原材料试验的取样方法、取样代表数量、取样频率等都不符合现行的标准,试验中如果取样方法不当、取样频率不足、代表数量不确切,试验结果就不能较全面地反映工程的实际情况,不合格的材料因漏检而应用于工程中是很有可能的事,这就给工程质量带来隐患。

4.施工资料和现场施工进度脱节

施工资料是施工活动过程控制的重要体现。施工资料应该和现场施工进度同步。工程实践中,不严格按现场施工进度同步进行,用“回忆录”的形式进行收集整理施工资料的现象司空见惯。因此,施工资料很难真实反映现场施工情况,参考价值大大下降。

三、加强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策略

1.建立健全施工资料管理部门

实行资料管理负责制。比如:材料进场后要通知化验员,以便取样、送检;质检员要认真对待每个工序的检查结果,以便准确、规范填写施工技术资料;在施工组织、测量放线、工程变更等重要环节,技术员要及时通知资料员,并和资料员一起把变更标注在竣工图上,为以后的改(扩)建工作提供真实可信的资料。

2.认真贯彻执行新规范新标准

随着我国基建事业的发展,为了能真实反映工程实体质量与技术管理水平,建立准确、真实、完整的工程档案,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新规范、新标准,作为施工资料管理规程的补充。新规范、新标准统一了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的编制内容与要求,使建筑工程施工资料向更加规范化、系统化迈出可喜的一步。为了严格执行新规范、新要求,各级负责施工资料管理部门及个人要相互配合,各司其职,认真做好施工资料的编制、收集、整理与归档工作。确保技术资料的及时性与完整性。确保技术资料系统、全面地反映工程的质量状况。

3.提高施工资料相关人员素质

各级施工资料的管理部门应配备工程技术人员,经培训考试合格具备岗位资格证后方可上岗,上岗后,要定期组织那些与施工资料相关的人员(技术员、资料员、质检员、试验员、工长)进行施工资料管理与国家新规范、新标准的培训,帮助他们掌握必备的建筑专业知识、档案专业知识及操作应用软件的能力。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与综合能力。

4.保证工程技术资料记录与收集的及时性

只有根据施工的进度及时收集、整理的工程技术资料才是可信的。如果施工技术管理人员没有及时收集资料,待工程竣工时,再去补充某种材料试验报告或合格证等,表面上看挺完美,但大多数是为应付检查的造假行为,实践中没有参考价值。所以,从承建工程开工之日起,应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工程技术资料,实行逐项跟踪收集,使资料的整理和工程进度得同步进行。

5.保证各种技术资料的真实性

失真的技术资料很易造成工程技术资料混乱,有百害而无一利。所以,这就要求工程检测单位要对试验负责;监理单位、质量监督站要增强对施工项目的监督检查;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时制止造假行为,以保证工程技术资料的真实性。

四、结束语

总之,施工技术资料是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的反映,它是查验工程质量等级的主要凭证;它是评定工程质量等级的重要根据。相信:只要我们用踏实、勤奋、认真及科学的态度去重视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的管理工作,在日常工作中多思考、多交流、多协调,用团队精神来增加凝聚力、向心力,就一定能克服当前我国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中存在着的一些问题,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确保建筑精品的打造,确保社会竞争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梁润莲.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广东建材;2009.11.

[2]严金贵.谈如何做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福建建设科技;2008.2.

上一篇:无事故证明书下一篇:我和“丁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