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活动

2024-10-14

背景活动(精选12篇)

1.背景活动 篇一

传承雷锋精神

管理学院

团总支学生会

2012年3月

活动背景:有那么一个人,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有那么一个人,他不忘阶级苦,懂得“怎样做人,为谁活着”;有那么一个人,以钉子精神刻苦学习毛泽东著作和科学文化知识。可是他在1962年因公殉职。他虽然走了,可是他的精神却永驻人间。又到了那个山花烂漫的三月,而他的精神,又要伴着温暖的三月普照人间。

活动目标:

1、通过介绍雷锋的生平简介以及他亲身经历的真实故事,弘扬“雷锋精神”。

2、通过认真地学习和参加有关的助人为乐活动,构建“优良班风、和谐校园”。

3、让同学们以实际行动来学习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4、在同学中开展学习雷锋的先进事迹。

前期宣传

横幅:提前5天悬挂在管理学院附近与智园篮球场旁

宣传:提前5天由组织部联络部负责通知各班团支书

布场:

1、布置仪式会场(取下两横幅,一条挂在会场,一条用作签名)等

2、摆放好矿泉水、台签、鲜花等

3、准备彩带等材料

㈣其他

1、购买一定数量的签字笔、矿泉水,最好要略多于实际需要

2、准备好各阶段的背景音乐,包括仪式开始前、倡议、签名、退场等

3、花店订花

八、仪式现场工作:

⑴人员安排:

a.物品在前一天晚上务必准备好,工作人员2点前到场对会场进行布置,布场工作在3月5日4点前完成

b.主持人、工作人员在4点半前到场,进行最后的审稿和准备

c.领导嘉宾在5点到场

⑵会场布置:

.摆放好台签、鲜花、矿泉水、挂好横幅

核实出席领导嘉宾信息

调试相关设备(音响、话筒、相机),准备备用电池等

预播相关音乐、视频、ppt 进行最后的预演

活动预算:

项目单价数量金额

请柬

宣传单

横幅

签字笔

彩带

鲜花

台签

矿泉水

相关资料打印费

合计

活动安排程序:

欣赏图片------生平简介------雷锋故事------歌曲------精神大讨论------总结归纳------深刻体会------领导讲话

四、具体活动过程:

1、欣赏一些与雷锋相关的图片。

2、雷锋的生平简介。

雷锋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里,7岁就失去了父母,成了孤儿。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培养下,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战士。平时他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从平凡的小事做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此,他多次立功。1962年8月15日,一个普通士兵逝去了,雷锋叔叔因公牺牲时,年仅22岁。虽然他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留下了一个永不消逝的名字--雷锋,也留下了一种伟大而高贵的精神--雷锋精神。他的精神将会永远地闪耀在祖国的大地上,闪耀在校园的每一个角,雷锋精神将会永远地活在我们心中。

3、播放相关影片以及图片或者《雷锋日记》。

雷锋叔叔在数百篇日记里,记录了他成长的足迹,总结出许多人生的格言,留给我们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雷锋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就是雷锋精神的实质。这种伟大精神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教育和激励人们前进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听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 《学习雷锋好榜样》歌词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 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 学习雷锋好榜样艰苦朴素永不忘 愿做革命螺丝钉集体主义思想放光芒 学习雷锋好榜样毛主席的教导记心上 全心全意为人民共产主义品德多高尚 学习雷锋好榜样毛泽东思想来武装 保卫祖国握紧枪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最后有请管理学院团总支书记吴静老师给予大家评语

后期开展学雷锋活动

在男同志中通过民意选出精通计算机男同志,在于其商议并得到其同意的情况下设立学生电脑维护站点。考虑到同是学生,不能全天候服务,定于每周三周六定点维护。

在所有同志中选出志愿者并进行登记和报名,选择时间(由上级选择)在附近的中小学进行支教活动,其目的就是为发扬雷锋精神,并且以行动将雷锋同志的精神传播给下一代。

在管院内设立愿望箱站点,开展实现“小愿望活动”。具体事项:

1.努力实现同学们小愿望,体现我管理学院团总支学生会一切为人民,一切为同学的服务原则。

2.执行有效的制度,例如每天一开箱,每周一实现。

3.一旦开展有效落实。

管理学院团总支学生会 2012年3月7日

2.背景活动 篇二

在发达社会中, 幼儿与父母互动游戏经常被心理学家、儿科医生和儿童早期教育工作者, 作为联系幼儿与父母情感的纽带, 和维持幼儿身体健康、语言发展、开发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必要条件。在亲子游戏互动过程中, 父母可以为儿童提供大量的生活经验, 同时可以与儿童共同分享各种生活技能, 以提高儿童的自力更生的能力。那么在不同文化背景下, 亲子活动又存在着怎样的不同呢?

一、父母的投入水平

我们承认在婚姻和交配系统差异很大的世界各地, 在许多文化中常见的是, 由兄弟姐妹、阿姨、爷爷奶奶或保姆在照顾幼儿。他们与幼儿互动游戏的时间, 在有些情况下超过父母与幼儿的游戏互动的时间。这些其他的照顾者对儿童的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父母对于幼儿的影响, 也使得父母减少了对幼儿的照顾时间投入。大多数学者也称, 在大多数的文化中亲子游戏都是比较匮乏的, 尤其是父子游戏更为突出, 父子活动缺乏在大多数地区成了普遍存在的现象。

但国外的一项调查表明, 父母是愿意投资多的时间陪伴在孩子身边, 和他们一起参与游戏活动的。伯恩斯坦通过对28 个发展中国家的127000 个家庭进行调查, 结果显示, 在大多数国家, 父母带儿童在户外玩耍是最主要的亲子互动活动。跨越28 个国家, 有64% 的父母受访者表示他们更愿意带孩子到户外活动, 有25%的父母喜欢带儿童去看一些表演类的节目, 35% 的父母喜欢给儿童讲故事, 有25% 父母愿意把时间花费在陪孩子阅读上。

伯恩斯坦的调查比较表明, 在不同文化中父母所能提供的亲子活动的时间虽然不同, 但是父母是愿意对幼儿投入相对多的时间进行互动交流。

二、儿童的参与程度

随着世界各地早期教育理念的不断变化发展, 亲子活动变得越来越受重视。与此同时, 亲子活动过程中儿童的参与程度也成为许多教育者和家长共同关注的问题。一项对五大洲的十六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2400 个 (一到十二岁) 孩子的调查显示, 看电视已经成为了许多孩子的主要活动。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 屏幕文化的不断发展, 越来越多的儿童开始沉迷于这种形式的游戏。久坐室内已经成为了儿童发展的一种趋势, 户外活动时间变得越来越少。调查显示在发展中国家, 儿童在室内活动的时间约占78%, 而室外游戏时间应大约为49%;在新兴的工业化国家, 儿童的室内活动时间约占76%, 室外游戏活动时间约为60%;在技术发达的国家儿童, 室内游戏时间也超过了50%, 室外活动时间约占50%。由此可见, 儿童室内活动时间超过室外活动时间不仅仅是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问题。无论经济状况如何, 儿童在室内游戏的时间都超过了50%。进而有些学者认为, 体力活动的减少与儿童肥胖率增加是有直接关联的。

上述现象的产生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 在许多地区, 家长们虽然认识到了亲子互动活动的重要性。但是却受各种条件的束缚, 例如家长工作很忙没有时间陪孩子, 那么幼儿只能在室内游戏;还有就是场地的限制, 儿童的许多游戏是在幼儿园里进行的, 家长虽然也可参加, 但毕竟时间有限。

社会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 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 许多家长对于儿童户外活动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差距。大多数的父母表示, 与儿童的户外游戏互动, 对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是必要的。但是在亚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 例如越南、摩洛哥, 这些国家的母亲认为, 儿童在进行户外游戏的时候会沾染一些细菌, 这些会对儿童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相反, 在一些发达国家, 母亲则表示, 她们更愿意带领幼儿参加户外活动, 她们认为户外游戏互动, 对于幼儿的身体成长是十分重要的。儿童在亲子活动中参与程度不高的另一个原因, 则是家长的单项互动。家长虽然意识到亲子互动游戏的重要性, 但是在具体操作的时候家长充当了参与主体。在活动过程中, 家长往往习惯性地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出现, 以自己的思维方式主观地审视孩子的表现, 包办替代或强制性的要求幼儿这样做那样做, 根本不考虑孩子的现实状况, 使幼儿沦为客体, 只能被动、消极的接受家长的意志。这种模式的互动游戏, 儿童是无法真正体会其中的乐趣的, 这种情况在我国尤为突出。

三、不同风格的亲子游戏

不同的文化群体中亲子互动游戏也有着不同的特点。在牙买加母亲则花费更多的时间在与儿童游戏互动上, 同时, 在马来西亚的农村, 母亲在与儿童游戏互动的时间也超过了父亲。在爱沙尼亚、芬兰、俄罗斯、巴西、美国 (非洲裔美国人) 、韩国、母亲与儿童互动游戏的时间也超过父亲。这种结果的产生, 应该是由于母亲在学龄前儿童成长中参与的比较多。

相比之下, 有一种模式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在非洲中部的群体, 父亲投资在与儿童游戏的时间大约占23%, 而母亲相对投资在与儿童游戏的时间只占13%。在土地少的地方, 幼儿与父亲的游戏接触时间接近40%, 但大多数父子都是处于一种互相观察的状态, 而没有融入到游戏当中;相反在土地多的地方, 父亲与幼儿游戏接触的时间只占15%, 然而, 这些父子的相处模式更多的是在玩耍。在巴西南部以及马来西亚的卡达山族与幼儿互动中母亲的存在也很少, 父亲同样占了主要地位, 他们认为父子活动是最佳的育儿模式。这种结果的产生, 与当地独特地域环境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在活动内容上, 大多数文化中母亲与幼儿的互动游戏, 主要是久坐观察类的游戏活动, 例如:给幼儿读故事书;而父亲在与幼儿互动游戏时则更活跃, 例如:与幼儿进行各种体育活动。然而这种情况并不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 在北美的一些地区, 母亲与父亲在与幼儿进行户外游戏活动的时间比例是差不多的, 这也许与在他们的文化中更注重平等教育子女有关。

在与幼儿进行探索类亲子活动的次数上, 我们发现在美国的家庭中发生探索类亲子活动的次数要多于阿根廷和日本。然而在阿根廷与日本进行象征类的亲子活动的次数要多于美国的家庭。在一些欧洲国家亲子间进行象征类活动的水平与美国没有什么区别, 这与欧美国家的文化的相似是有直接关联的。

在培养儿童社会关系的游戏活动上, 印度的父母更注重培养儿童的家庭凝聚力和与家人之间的亲密联系。然而, 在德国父母更注重培养儿童的独立自主, 支持儿童发挥自己的想象。这与两地的文化信仰和风俗是不可分离的。可见不同的文化群体, 所衍生出来的亲子游戏也不大相同。

四、亲子活动与儿童未来发展

从一定意义上讲, 家庭教育的率先性、家庭交往的密切性, 家庭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和生活性、家庭对受教育者的控制方式的多样性、家庭教育的终身性及父母对子女影响的深刻性, 保证了幼儿了在社会生活、个人性格等方面的健康发展。由此可见, 儿童的人格、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都与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幼儿通过与家长进行良好的亲子互动活动, 既可以促进生长发育和智力发展, 还可以培养良好的情绪。举例来说, 上文提到了印度家庭与德国家庭两种不同的理念的亲子互动模式, 那么在这两种理念下, 培养出来的儿童肯定是存在差别的。在重视种族理念和社会关系的印度, 儿童在未来的社会实践中一定会更加关注种族差别与家庭关系的处理。那么在强调儿童自主性的欧美国家, 在幼儿未来的成长中, 儿童的自主选择能力以及独立生活能力则会得到更好的体现。

由此可见, 在父母与儿童进行家庭互动游戏的过程中, 已经将不同的文化理念嵌入其中。这种文化的渗入, 对未来幼儿的成长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样的道理亲子游戏也可以反应出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那么亲子互动游戏的质量, 就是影响儿童未来成长的关键因素。也就是说父母与幼儿的亲子活动在儿童生长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父母对幼儿的爱和积极的响应, 可以增强亲子互动游戏对儿童的认知水平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总之, 不论在什么样的文化背景下, 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亲子互动的模式虽然存在着不一样的差别, 但我们不能否定的是亲子活动对于幼儿成长发展的必要性。同时, 我们也不能忽略了亲子活动对父母的影响, 通过与幼儿进行亲子间的互动交流, 家长能够及时的了解幼儿的成长发育情况, 也可以及时与幼儿进行沟通交流, 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这种双向影响在任何的文化中都是必然存在的, 在这个过程中, 家长应明确自己的角色位置, 才能保证亲子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韩幼萍.大型户外亲子活动与提高婴幼儿家长教养水平[J].宁波大学学报, 2008.2.

[2]刘毓航.良好的家庭教育要做到三点[J].江苏教育, 2009.2.

[3]Davidson.Parent-Child Play across Cultures:Advancing Play Research[D].American Journal of Play, 2015.

[4]史爱芬.幼儿园亲子活动主体定位、互动现状及其改进[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3.4.

3.主题背景下的区域活动 篇三

一、区域环境的创设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该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区域环境的创设要根据与目标、教育内容的具体要求及幼儿年龄阶段的特点来操作,应一切从幼儿水平和发展需求出发。因此,在区域活动环境创设中:

首先,区域设置的规划和环境创设要符合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的具体要求。

在区域环境的创设中,既要考虑到幼儿之间能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又要注意彼此之间互不干扰,从而使幼儿能专注地投入某一活动,充满自信地探索问题。1、我们的区域活动在设置上可以每个活动区分别用低矮玩具隔开,避免互相干扰。如如将室内空间用软垫、钢琴、柜子等划分为几个区域,保证幼儿参与不拥挤,各个区域活动不冲突,将桌椅放于区域当中,使幼儿可以方便地拿取材料操作。但是还要根据每个活动区特点,选择安排适宜的位置如闹区(音乐区)与安静区(美工区)要分开摆放,各区交通要保持畅通无阻。2、可以在每个区设立标记。如在区域架子上与操作材料上设立标记,便于幼儿取放和收拾操作材料。如果是《娃娃家》,可以标记为脚印,幼儿入区后把鞋放在脚印上,脚印占完则不能进入该区。其实这也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常规培养,同时又便于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做整体的安排。应从幼儿的水平和发展需求出发,要让幼儿做主,让幼儿成为区域的主人,让幼儿成为环境创设中不可缺少的参与者。幼儿从中理解了“轮流、等待、分享、谦让”等的含义。

其次,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的机会与条件,使幼儿与环境相互作用。

在《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的机会与条件,使幼儿与环境相互作用。首先,我们应该要让无生命的物质环境变成“会说话的活环境”,。我们的墙面上应该呈现出教育意义,让墙面活起来,让墙面会说话,这无形中让墙面变成幼儿的一种教育方式。比如,刚入园的小班幼儿情绪波动大、易受环境的影响。比如,我们可以将娃娃家创设为家的氛围,在娃娃家附近的墙面上设置窗帘,挂上钟表等,地面上有小床,布娃娃,桌椅等。幼兒既参与了游戏又使幼儿的情绪得到缓解和放松。其次,幼儿是有着千差万别的独立个体,在区角创设中,我认为应当关注幼儿的个体需求,为幼儿搭建适合其个性化发展、有利于幼儿展示、表现自我的空间和舞台。有意义的环境是能够引发和支持幼儿主动获取有益经验的,是充分展示幼儿经验、想法、表达、表现的,是不断与幼儿“对话”的,促进幼儿发展的看不见的教育力量。

二、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

皮亚杰说过:“幼儿的兴趣源于材料。”我们都知道区域活动是由材料投放来表现的,可是我们的材料往往与主题相脱节,继而形成了区域活动里杂乱无章,不能够突显出主题。那么让我值得深思的是,该怎样使我们的区域活动为主题有效的开展服务,进一步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主题就像我们的血脉,贯穿全身。以主题为核心,从区域中的许多个小点中来表现主题一个大点。在区域材料的提供方面,我们力求体现三性,即目标性、层次性、递进性。为主题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让幼儿从不同的角度去感知、发现、探索这一个主题的内容。比如主题是《春之歌》,在大班教学活动中我们会开展语言活动《春姑娘的电话》、美术《小蝌蚪找妈妈》、科学《种子的旅行》等。区域活动会开展音乐区《杜鹃圆舞曲》,通过不同乐器敲击三拍子,并感知三拍子的强弱等等。

操作材料的单一、枯燥、一沉不变,幼儿的兴趣逐渐减弱,是我们常见到的想象。我们可以在投放操作材料时分次投放,先投放一些材料,当幼儿的兴趣减弱时我们再投放一些材料。比如在语言区《春天里的故事》,可以先投放一些春天里人们服饰的变化,让幼儿讲述,当幼儿的兴趣低落时,可以再投放一些春天里植物的变化进行讲述。再过一周,再添加一些春天里的小动物等等。这样不仅满足幼儿的需要和发展,更是促进了主题的开展和深入。

三、区域活动的指导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是主角,幼儿面对自己喜欢和符合自身特点的区域活动,在活动中更加主动更加积极,在实践参与中提高自己的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那么,教师在指导区域活动时,始终要清楚自己应处的位置,扮演好观察者和指导者的角色。观察每一位幼儿的发展特点,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给予具体的指导,使不同的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如,对不认识操作材料、操作中出现错误的幼儿,应该引导他们重新认识材料,探索最佳的操作方法。对那些认知水平较高、能熟练操作但不感兴趣的幼儿,及时提高要求,增加难度。在活动中,幼儿通过积极探索,增强好奇心和主动性,获得新的经验。教师可以转换角色,以幼儿的同伴参与到幼儿的操作过程中。与幼儿合作,共同完成,进一步促使幼儿从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4.主题活动背景下的音乐活动 篇四

音乐作为精神产品,它以旋律、节奏、和声构成声音形象,表达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各种感受、观念和情绪。它能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品位,音乐教育是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载体。它是根据幼儿发展需要的特点,通过对幼儿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音乐艺术熏陶,帮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建立起初步的审美心理结构,从而提高其审美的素质,促进其人格完善。

以往幼儿教育中存在着忽略音乐教育的倾向,主要表现为偏重学科知识性教学,注重语言、计算教学,简单地认为音乐教育只是唱唱跳跳。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存在注重唱歌、跳舞技能技巧教学,忽略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主动学习和充分利用身体各种感官去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的现象。即便是一些重视艺术教育的幼儿园,在相当程度上存在着“专业化”“技能化”、、“工艺化”的倾向。这样,严重阻碍幼儿音乐教育的发展,也不利于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在二期课改全面展开的今天,怎样走出传统音乐课的模式,结合主题活动的大背景,使音乐活动能激发幼儿的创造和表现欲和欣赏力?努力优化组合各种音乐的(倾听、歌唱、舞蹈、奏乐)和非音乐的(文学、美术、游戏)活动经验,以深化和丰富儿童对音乐的听觉经验。这是新一代教育者必须思考的问题。也是我园本学期的重点研究课题。本学期我就这个问题进行了思考与实践,下面我想谈谈个人的粗浅认识。

一、音乐来自于生活,音乐也回归于生活。

在我们的生活中,音乐是无处不在的。当音乐与你的生活密切相关时,你才会最真实地去欣赏与发现它所表达的美。刚开学时,我们开展了迎新年的主题活动。当我看见孩子们穿着色彩斑斓,式样新颖的新衣时,常常会有孩子跑到我的面前问我:“饶老师,我的新衣服好看吗?”于是一个想法油然而生。何不举办一个新年时装秀,让孩子们用肢体语言去展示自己的新衣,满足他们对美的展示的欲望呢?于是,和着节奏鲜明的音乐,孩子们准确地踏着音乐的节奏。在教室里——他们自己的t型舞台上,尽情的扭动着身躯,摆着各种造型,表达他们对音乐和美的感受。由于这个活动贴近生活,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因此,幼儿的表演也是自发的,具有创造力与表现力的。而另一个活动——“舞龙”更是幼儿喜闻乐见的中国的民俗活动。因此当幼儿舞着自己制作的长龙时,不仅能跟着音乐的节拍走,而且能根据音乐的高低变化来舞动长龙,音高则让龙腾跃飞翔,音低则让龙俯卧小憩。而这种来自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的音乐活动,使幼儿在自发的活动中懂得了音乐,完全找不到教与学的痕迹。

二、在主题活动“水”中的音乐活动中充满了生活的情趣

在“水”的主题活动中,我让幼儿把雨天用的小雨伞带到了音乐舞蹈中来,通过大伞中伞小伞衣小雨点之间的舞蹈动作,幼儿充分表现了小雨点的跳跃和小雨伞的美。而雨天用的美丽小伞使音乐的无形美变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而在欣赏“水族馆”的音乐旋律后,在音乐形象的音效感染下,幼儿结合春游时对水族馆的视觉经验,自编了舞蹈——水草与小鱼。用柔软的扣腰和扭动表现了水草的妖娆,用活泼的摆手和扭臀的动作表现了金鱼的活泼。而这充满创意的动作正是来自于幼儿的实际经验的感悟,使音乐活动充满了生活的情趣。

三、在深刻感受主题活动“春”的过程中幼儿也听懂了春天的旋律。

由于是在主题背景下的音乐活动,因此幼儿在已有了“春天”这个主题经验的前提下听赏音乐,就更能激发他们的审美情趣。在找春天的一系列活动中,幼儿通过找蝴蝶、画蝴蝶、做蝴蝶的过程中,不仅发现了春天的美,也深深喜欢上了美丽的春天。带着这份美好的情感体验,在蝴蝶找花的音乐活动中,让幼儿尝试闭上双眼边听音乐,我边进行配乐朗诵。让音乐的美和语言的美有机的结合起来,把幼儿带入一个想象的空间,当听完了音乐,有的幼儿说:“心里感到毛茸茸的。”有的说:“心里感到暖洋洋的。”有的说:“心里感到很轻松的。”而这些感觉全是幼儿在自发的,丝毫没有成人的修饰,也没有机械的模仿。在听辨乐句时,我用ppt把无形的音乐变换成有形的美景和蝴蝶找花的优美动画,给幼儿以美的视觉冲击,使音乐的美和视觉的美有机的结合,这下幼儿的表现欲被心中的强烈的美的感受给激发出来了,因此在表现蝴蝶找花的同时,也准确地听辨了乐句,发现了乐句与舞蹈动作之间的密切联系。

四、丰富的非正式音乐活动使音乐更贴近了生活

在区域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水、敲棒和玻璃杯。“会唱歌的水”让幼儿在敲敲打打的探索中懂得了音高与水的关系。总结出水越多,声音越高的经验。在自制小乐器的区角活动中,幼儿用自己收集的各种瓶盖子来制作圆舞板。在制作的过程中,幼儿不仅做到形似,更在制作与敲打的过程中发现了瓶盖的大小与声音的粗细之间的关系。

5.三下乡活动背景 篇五

60年,光辉岁月弹指一挥间,60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今日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建立,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新时代的人们,应牢记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才换取了我们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

革 命解放时期,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队伍,为人民解放事业而奋斗不息。镰刀铁锤加枪杆子,开天辟地,创造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社会主 义建设时期,希望田野千重浪,钢铁长虹挺傲然,两弹一星惊世殊。轰轰烈烈的人民江山,由人民监督管理,毛主席还带领人民“踏破官僚机器,挥斥资产阶级”,让人民在无产阶级专政继续革命中锻炼成长。

6.背景活动 篇六

关键字:主题活动

实施主题课程以来,我们常常觉得教材中有关艺术,尤其是音乐活动的内容减少了、淡化了。在音乐教学中,我们还常常遭遇以下尴尬。

尴尬一:主题活动背景下的音乐活动素材很难寻觅

主题活动背景下的音乐活动应以幼儿生活经验为素材,以音乐为教育媒介。音乐活动内容可以从教材中选择,形式则可由教师自行设计。所以面对同一教材,教师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实施。我的操作思路是:

1.多视角解读教材

如,中班教材中有“交通工具”的主题,它对幼儿掌握交通安全知识和交通规则都有一定的要求。这是一个以说教为主的活动内容,原有的活动素材大多为绘画、儿歌、故事等。在活动前期我依照教材让幼儿通过绘画、实物收集、经验交流等形式来认识交通工具,了解交通规则,但仍显乏味和单调。于是,我又尝试选择了一种对幼儿来说新颖、奇特的艺术表现方式――说唱。

说唱是一门综合艺术,它是节奏、歌唱和说白的统一。如果幼儿没有积累对说唱主题――交通规则丰富的前期经验,是很难驾驭的。所以,在活动设计时,我注意将教材上的儿歌、图片资料等相关内容有选择地加以重组,并运用到该活动中去。如此,整个音乐活动既包含了前期丰富的主题经验,又蕴含了对音乐技能的挑战,最终实现了跨领域的自然整合。

2.寻找快乐的音乐

7.背景活动 篇七

一、开展实践活动的作用

小学生感知能力和联想能力不强, 如何训练小学生, 开展实践活动是老师进一步需要考虑的问题。小学数学教学需要将小学生的感知能力和联想力带到实践活动中, 从而让它们有效结合, 这样做有利于对小学生在学习方面产生一定的帮助。小学数学开展实践活动也是为了更好地训练小学生的感知能力。首先, 让小学生自己善于发现、善于动脑, 只有大脑活跃, 感知能力才会加强。其次, 老师应该引导小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 并加以运用, 有利于学生对数学越来越感兴趣, 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综合素质。

在新课标背景下, 教学需要增添新的元素, 所以这就需要老师多开展实践活动, 让学生更了解数学, 在课上举办一些数学知识竞赛是不可缺少的。开展竞赛教学活动不仅提高了小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新课程标准下, 老师也应想到新的教学模式。只有老师真正做到活学活用, 引导教育小学生, 这种新的学习模式才能逐渐被学生认知并运用, 才可以大大提高小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学生上课注意听讲, 从而也会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

二、小学数学新元素活动的设计

新教学模式下, 需要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同步使用, 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适当的教学方法能更好地让学生所接受, 通过多媒体教学开拓了学生的创造力, 传统教学提倡学生的大脑记忆, 两者相结合达到了最好的效果, 符合现代教学模式的需求, 使得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取得最大的进步。开展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离不开多媒体教学, 利用多媒体可以将小学实践活动设计得更加新颖、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设计存在着很大的意义, 更加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为了小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 利用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课下老师制作丰富多彩的课件, 有利于设计新颖的实践活动, 更加方便地将整个图形形成立体效果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图形的移动转换激发学生的思维意识, 有利于小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多媒体教学运用到小学数学实践活动, 不仅能给小学生带来好奇感, 还能活跃小学生的大脑创造力, 比如加减法的运算, 这是小学数学的基础知识, 运用多媒体的画面感, 可以将数字改变成图画, 把数学公式变成故事, 通过多媒体屏幕展现出来, 更有利于学生提高大脑记忆力, 使小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 更好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社会的发展进步, 导致教育需要进行全面改革。小学数学需要增强实践活动的设计, 这样做使得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 同时这也符合新课标的要求。相信新的教学计划, 有利于小学生和老师在课上进行有效的配合, 不仅能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同时也能大大减轻老师的教学负担。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需要对小学数学教学进行改革, 为了改变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 需要重新设计小学数学实践活动, 使得新的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小学生提高创造力。为了更好地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开展小学数学实践活动, 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新的意识。主要研究在新课程背景下对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进行新的设计。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设计

参考文献

[1]石中秀.初探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 2010 (14) .

[2]毛淑萍.构建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三点策略[J].考试周刊, 2009 (42) .

8.主题背景下的幼儿美术活动(一) 篇八

儿童美术教育专家薛文彪老师根据孩子想象、创造和表现力的发展轨迹,提出“借形想象”的教育理念。所谓“借形想象”就是鼓励幼儿借助原有的形体进行系列想象和创造。例如,看到不同形状的云朵,我们自然而然地会联想到“狮子”“小狗”“绵羊”等;看到地上的水渍会联想出“人睑”

“小猫”……这是人类最普通、最原始的一种想象形式,是人类的本能,许多人在生活中都有类似的体会。

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孩子们可以在已有形状的基础上,通过相关、相似、相对等系列联想,运用往外加、往里加等方式,创造出新的形象。教师的教学重点是为幼儿创设更多元化的创作工具材料,提供多种美术形式,鼓励幼儿主动地探索和表现,让幼儿将绘画看作是表达思想、情感、想象和理想的手段。打破传统美术绘画技法的约束,每个孩子都能够在美术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借形想象”包含多种形式,今天重点介绍其中一种——“将一个形转换为另一个形”。孩子们先充分地玩颜色,自由地将沾满水粉颜料的毛笔,在纸面上尽情拖洒、挥舞,画纸上会留下各种色块、线条和点子。孩子们可以将颜色拖得长长的,拖出曲线、直线、巨齿线、圆形线,在游戏的情境中,感受颜料出现的机理和块面。再引导孩子观察这些色和形,借助随机出现的形状特点,联想躲在画纸中的动物,通过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

9.清明节活动背景策划 篇九

1、组织清明节少先队入队仪式。

2、组织广大未成年人上网祭奠英烈,献花留言。

3、开展祭扫烈士墓活动。

4、观看一部革命传统教育电影。

5、撰写清明感怀文章或革命传统教育电影观后感。

6、召开“缅怀先烈”主题队会

二、活动时间

3月25日至4月10日。

三、活动安排

1、组织清明节少先队入队仪式

(1)3月30前一年级各班对学生进行入队前教育,保证每人至少做一件好事。

(2)熟悉入队仪式仪程,学会宣誓、呼号。

(3)3月31日举行少先队入队仪式。

2、组织广大未成年人上网祭奠英烈,献花留言

(1)组织在校学生登录中国文明网、河南文明网或其他链接网站,在网上进行祭拜,撰写感言体会,表达对先烈的感恩和敬仰。活动期间,中国文明网每天将刊出精彩寄语。

(2)4月6日各班上报登陆学生名单以及登录时用的昵称,供学校查阅。(每班至少参加三分之一)

(3)交给X老师(二年级办公室)

3、开展祭扫烈士墓活动。

清明节期间,按照就近就便原则,发动家长带领学生到虎头山烈士陵园、垭口纪念碑献花、培土、清理杂草,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感恩怀念,学习革命先烈的崇高品德,培养利他精神,激励健康成长。

4、观看一部革命传统教育电影、撰写清明感怀文章。

(1)在清明节假期中观看一部革命传统教育电影,写出观后感。也可写自己参观虎头山烈士陵园、垭口纪念碑后的感受等文章。

(2)文章于4月6日下午用方格纸或稿纸誊写,交给X老师。

5、召开“缅怀先烈”主题队会

(1)3月24日各班利用队会时间召开“缅怀先烈”主题队会,借了解先烈事迹的时机,对学生进行爱党、爱国、爱人民、爱校、爱家教育。

(2)队会记录要求25日下午上交给黄红云老师。

四、工作要求

1、各班主任要高度重视此项活动,认真组织学生参加。

10.活动策划书常用背景目的 篇十

一、环保活动

活动背景

21世纪,一个经济发达、信息爆发的时代,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可环境问题也随之而来。全球环境恶化,物种灭绝、臭氧空洞、江河污染等现象已严重威胁到我们的生命,环保已成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焦点。

20xx年,“低碳”时代宣告到来,全球各地掀起一股“低碳风”。随着全球自然灾害的频频发生,“低碳环保”刻不容缓。为了提高大学生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从身边小事做起,环保协会借着这股流行风,倡导大家开创思维,把创新带入生活,由兴趣引发对“低碳环保”的实践中来!同时唤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的减碳环保意识,从我们个人做起、用实际行动响应环保、实现低碳生活,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创造一个真真正正的绿色生活空间,让我们能共享同一片蓝天

活动目的:

1、了解大家对保护环境的见解与意见看法。

2、使大家知道保护环境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使命,须从我做起,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

3、提高环保协会的知名度,让环保协会走出校园。让更加多的人加入环境保护的队伍。

4、增强每个人的环保素质,营造和谐校园,绿色世界。

二、体育比赛

活动背景

为了丰富同学们课余生活,进一步推动体育活动开展,带动体育活动风气,增强社团凝聚力,也给同学们展现自我的舞台,我xx学院团委定于9月下旬开展院新生篮球联赛。本次活动是我xx学院传统的大型赛事,也是我xx健儿的优势项目。旨在增强各个团队的凝聚力,展示出新时代大学生的蓬勃朝气和竞技热情。在学习之余锻炼身体和意志,注意各种才能的挖掘,培养,展示,同时增加同学之间的交流,促进友谊升华,为美好的大学生活留下灿烂的一笔财富。弘扬奥运精神,增加团队凝聚力,活跃在赛场上,今天的球员,明日的新星。在这个充满活力与光明的时代,有挑战才有财富。我们有理由相信,此次篮球赛将会非常成功,而我们xx学院的篮球健儿们会一如既往,勇往之前,发扬拼搏精神,去卫冕那荣耀的奖杯。

今年xx学院又迎来一批新生力量,为了让新成员能尽快融入集体,也为了促进加强班级的沟通交流,我们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精心策划了班际篮球赛。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本次活动一定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

活动目的

丰富同学们的课外娱乐生活,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培养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致力于打造成一个真正属于信息所有热爱篮球,钟情篮球的学生的节日,致力于打造一个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平台。我们将本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以促进部门间成员以及新老成员间的交流和沟通为根本出发点,让本次活动顺利进行。

三、志愿者活动

活动背景

在社会发展的今天,学生志愿者已经成为社会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它不但给人们提供了便优质的服务,而且给在校学生一个接触社会和锻炼自己的机会,因此,更为丰富多彩和高水平的志愿者活动的开展,是学生和社会的需要,对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积极意义。

活动目的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加强博物馆与学校之间的互动合作,增强以实训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环节,搞好教学改革、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新型人才;同时为西安碑林博物馆提供优质的志愿服务,加大其教育和宣传的职能。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有效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经西安碑林博物馆和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科基础教学部的协商,双方一致同意在西安碑林博物馆开展学生志愿者活动。

四、联谊

活动目的

为了培养同学们的感情,丰富大学集体生活,增强同学们的友谊,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培养大家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丰富大家的课余生活,并开拓大家的视野,使大家的身心得到陶冶,为同学之间的相互学习提供平台。

五、读书、知识竞赛类活动

活动目的.

为了丰富在校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引导广大大学生群体关注社会,拓展知识面,充实和激励自我,增强团队的合作精神,经管系学生会特此申请承办“知识风暴”竞赛活动

活动背景

阅读,作为一种能够引导人们思维方式的生活习惯,对人们的影响是巨大的,一本好书,往往能够改变人的一生,甚至成就人的一生。当代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建设者,无论是科学知识,还是文学素养都应走在世界的前沿,所以我们要更高质量的阅读方式以更大程度地充实自己。为此,资源工程系学习部将以第(一)届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读书月为契机,开展一系列读书活动,借此将同学们的读书热情推向一个新高-潮,展现同学们积极向上、活泼大胆的青春风采,同时以此纪念伟大著作和它的作者们,并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活动目的

11.主题背景下的幼儿美术活动(八) 篇十一

(一)拓印——源于生活化材料。

我们运用树叶、果壳、种子、石块、蟹壳、稻草等材料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在“好玩的落叶”活动中,幼儿在欣赏了落叶的奇特形状、天然叶脉肌理及丰富的色彩后,老师再启发幼儿将叶片涂上颜料自由拼摆、造型,拓印到彩纸上,然后用线、纸、芦花等辅助材料丰富画面。最后用滴、流、甩、洒等方法协调运用色彩,增添作品艺术效果。幼儿还可用大叶片画画,在颜料未干时把叶面上的画拓印到彩纸上,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装饰——源于生活化村料。

我们有选择地运用一些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随手可得的生活化材料,利用水粉颜料来装饰这些生活化材料,如废旧T恤画、瓶瓶罐罐画、卫生纸芯桶绘画、纸盘画、盒子画、口罩画、帽子画、伞面装饰画等。在活动中,我们引导、激发幼儿根据事物的外形特征大胆想象,观察和感受不同事物自身的肌理特点,大胆创作出新颖奇特的艺术作品。

(三)作画——源于生活化村料。

我们有意识地选择一些生活化的材料作为创意美术的作画工具,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体验不同材料技法所表达的不同结果。如在“妈妈的发型”活动中,我们鼓励幼儿进行绳画创作,尝试用绳子画直线、弧线、波浪线、圆圈,选择不同的颜料,用绳子蘸颜料给妈妈印直发、短发、卷发等,对每个孩子的个性创意给予及时的表扬与鼓励。再如“卡片刮画”——用废旧卡片把水粉颜料刮出纹理,在刮画中幼儿感受到了纹理美,“牙刷喷画”——用牙刷蘸色抖、甩、洒、泼出偶然的抽象画面,幼儿被色彩自然交织所呈现m的画面美深深感动……

在生活化的创意美术教学活动中,我们看到了一幅幅不拘一格、与众不同的充满着无限想象和浪漫创意的作品。我们相信,幼儿在与生活化材料的互动中定会进一步发展审美创造力。让我们一起感受孩子们的创意之美吧!

专家点评:

利用生活化的材料进行幼儿美术活动,可以让幼儿体验不同材料的肌理,激发艺术创作的热情。生活中的废旧纸盒、纸袋、箩筐,自然界中的树枝树根,成为了幼儿和教师巧手中的百变精灵,装点着幼儿同的每一处风景。

同时,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欣赏现代绘画大师的作品,感受浓郁的色彩和丰富的色彩变化。

12.背景活动 篇十二

高校合唱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个亮点。大学校园从来就是合唱的摇篮, 历史上的革命学生运动几乎都伴随着歌咏活动。现代的学校音乐生活中, 合唱更是一种最受欢迎、最活跃的形式。一次成功的合唱演出, 不仅能使学生获得音乐知识、提高音乐技能, 而且会产生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本文探讨了在弘扬大学精神背景之下如何策划和组织高校的合唱活动。

一、找准主题, 并选择恰当曲目

现在各高校都能认识到校园文化活动对于弘扬大学精神的重要性, 轰轰烈烈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但是, 在表象之下, 却渐渐暴露出偏离校园文化活动主旨的现象, 那就是活动重形式, 轻内容, 缺乏高校校园的精神文化, 出现了有“形”无“神”的情况。很多高校把校园文化活动简单的理解为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热热闹闹, 蹦蹦跳跳”, 而忽视了校园活动的思想性, 削弱了校园活动育人、传承文化的作用。

例如, 很多高校都会组织纪念“一二九”合唱比赛, 本来合唱比赛只是一个载体, 活动的真正意义是纪念“一二九”活动, 使广大同学铭记历史, 传承精神, 但是活动的实际效果却变成了各个学院相互比较合唱水平的活动, 只剩下了活动的空壳子, 失去了活动意义与主旨。

因此, 在策划和组织高校合唱活动时, 首要问题就是找准主题, 明确活动的思想内核和最终目标, 不能为合唱而合唱。

对于任何一个合唱团, 选择什么样的合唱歌曲作为排练和演出曲目是一个最为关键的问题, 对于高校中的业余合唱团尤其如此。合唱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中西方音乐文化的宝库中储藏着丰富的合唱曲目, 有艺术性较强的作品, 也有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作品, 以及和时代紧密相连的群众性的合唱作品。因此, 在找准合唱活动主题的前提下, 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和地方特色, 选唱其他思想内容好、艺术水平高、传唱范围广、适宜大学生合唱或齐唱的优秀歌曲, 才能给全校师生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和高尚的精神追求导向。

例如2006年5月14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团委举办了“北航处处有歌声”合唱比赛, 演唱比赛鼓励演唱各类原创优秀作品, 尤其是体现北航精神的歌曲, 宇航学院的《前进吧, 航天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青春飞翔》、自动化学院的《蓝天之梦》和理学院的《飞天曲》等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个主题, 弘扬了大学精神。

其他经常被传唱的歌曲, 表现爱国主义内容的有:《怒吼吧!黄河》、《五月的鲜花》、《松花江上》、《游击队歌》、《抗日军政大学校歌》、《在太行山上》等;表现各民族团结和世界风情的有:《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牧歌》、《阿拉木汗》、《半个月亮爬上来》, 郑律成的《图们江》以及莱蒙托夫诗、柴可夫斯基曲《宿夜的金云》 (无伴奏合唱) , 波兰歌曲《左右都是桥》、《波兰圆舞曲》等;表现青年学生青春朝气、昂扬向上的有:《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我们走在大路上》、《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毕业歌》等。总之, 应根据突出合唱活动主题的需要, 选择适当的合唱曲目。

二、多层次组织合唱活动, 开展校际交流

“独学而无友, 则孤陋而寡闻。”随着多元文化时代的来临, 拓展大学的交往功能, 提升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自觉并寻求文明之间的宽容和对话, 丰富大学校园文化的特色成为一种必然。近年来, 高校合唱活动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提高, 许多学校都组建了自己的合唱团, 在众多比赛和活动中成为一道道靓丽的风景, 更成为宣传校园文化的窗口。第十三届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更将合唱列为一个比赛项目, 解放军艺术学院表演的《春晓》获得了金奖, 使亿万观众领略到军艺合唱团的青春活力和无限魅力, 大大提升了军艺在同类艺术院校中的影响力。由此可见, 组建一支高水平的合唱团对于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好的合唱团不仅可以为我们带来艺术上的享受, 甚至可以成为一个学校的名片, 代表学校参加各种类型的比赛和社会公益活动演出, 架起学校与社会联系的一座桥梁, 同时能够扩大学校知名度。

而在校内举行的各种合唱活动与比赛, 则可以分成多次层次, 以达到不同的目标。

例如由分院团委组织, 以新生班级为对象, 进行的班级歌咏比赛。目标是通过一次集体的创作和表演, 促进新生班级的凝聚力形成, 使学生了解一定的合唱基础知识。手段是以奖促进, 突出班级合唱节目的创意和集体参与, 在演唱技巧和内容不为重点, 内容健康, 体现一般的演唱即可。效果:学生参与热情高, 班级同学间迅速熟悉, 体验到歌咏的快乐和意义, 掌握了一定的合唱技巧和知识。

由学校艺术教育中心组织, 以分院为单位, 进行主题合唱汇演。目标是进行主题教育, 让学生体验一次有一定难度的合唱实践, 掌握合唱的形式和理解合唱的内容, 同时营造全校良好合唱的氛围。手段是下拨经费, 要求各分院团委精心组队, 并要求聘请相关专业指导教师进行排练, 规定演唱曲目, 要求一个月的时间跨度, 确保整个过程是一次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的过程。效果:学生熟悉了合唱艺术的基础知识和要求, 感受到专业式的训练, 掌握一定的演唱技巧, 加强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由学校艺术教育中心组织, 以全校学生为对象, 组建学校大学生合唱团。目标是打造一支相对专业的业余合唱团, 培养一批良好素质的合唱队员, 对内起示范和辐射作用, 对外代表学校学生的精神风貌。手段是进行日常训练, 每周多次训练, 学分认证, 专业指导, 严格管理。

三、强调组织纪律, 培养团队精神

团队合作精神是大学精神的组成部分之一, 而合唱是培养团队精神最好的方式。合唱为一种群体性艺术, 追求的最终目的是一种集音色、表情、力度、速度、气息、感情等方面因素的高度统一的艺术, 达到这种统一, 要求队员之间相互配合、聆听、默契, 更需要队员拥有细腻的内心情感和较强的自控力, 长期的合唱训练, 可以使合唱队员潜移默化的理解了合作的重要性和达到合作所需要的努力, 进而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并借此弘扬大学精神。

演出前的训练不能忽略思想教育, 重点是严格纪律。不仅要约法三章, 而且要晓之以理, 让每个团员都明白:纪律是合唱的生命, 直接关系到训练的效果和演出的成败。因为合唱是集体演唱, 如果有的人排练中不认真与指挥配合, 消极演唱或者胡乱表现, 都可能破坏合唱的整体效果。

此外, 要对合唱队员提出“服从指挥、尊重集体、协同合作、重在礼仪”的要求, 把合唱活动纳入礼仪美的轨道。组织者不仅要在音乐素质上技艺高超, 还要善于做礼仪方面的引导者, 使队员认识到尊重指挥和其他队员的劳动就是尊重自己、尊重集体。养成文明礼貌的良好习惯, 做到训练时不溜号, 不随便讲话。

四、与时俱进, 探索合唱新形式

在策划高校合唱活动时, 应与时俱乐进, 积极探索合唱新形式。在人们过去的记忆中, 台上的合唱演出只是那种“长城、方砖”的单一模式, 是十分严肃、不可逾越的统一服装的连队排列方式。也许是由于合唱的特定性质, 或歌唱的内容及其群众歌咏活动通常要体现出整体性、时代性, 或者是一种精神风貌, 因此, 以往通常合唱的组织者都在力要演唱时的整齐划一。合唱活动或比赛选取的作品大都是高昂有力, 追求辉煌的效果。声部的排放, 也是女声站前, 男声站后, 形成声部的感觉, 而一旦这种模式形成后, 沿袭下来几十年就没变更过, 更很少由组织者再去从演唱的形式上开拓, 去想方设法寻求其它更贴近大学生生活, 更能体现大学精神的新形式了。

其实, 我们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大家庭, 在群体歌唱的表现上有很多独到的形式。如:广西“刘三姐”式的对歌, 贵州侗族大歌, 云南少数民族的对山歌等等。冼星海作的《黄河大合唱》借鉴的是欧洲传统模式, 这种模式在中国及至世界影响都是深远的, 后来创作的如《九一八大合唱》《生产大合唱》则是在合唱的基础上加进了人物、道具、更有表演的成分。上世纪的60年代又出现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长征组歌》等, 更加突出了表演性, 更加具有人物化、个性化, 充分的发挥了合唱在造型方面的功能, 它一出现就给听众带来一种震撼的感染力, 让观众耳目一新的是台上歌者能跳, 而跳者善歌, 使舞台上色彩斑斓, 久久不能忘怀。

五、加强舆论宣传, 引导学生参与活动

在策划高校合唱活动时, 舆论宣传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甚至决定了这次活动成败。通过前期宣传、现场宣传和事后宣传等多种宣传方式, 最大程度地调动大学生的参与热情, 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才能使合唱活动收到理想的效果, 才能为弘扬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添砖加瓦。

一般来说, 舆论宣传主要包括前期宣传、合唱活动现场宣传及活动之后的媒体宣传。前期宣传主要在校园干道、活动会场周围和学生寝室、食堂等场所制作悬挂横幅、条幅及海报等标语材料, 也可制作展板、宣传册、邀请函等进行宣传。在合唱活动现场, 主持人也要用各种大学生喜闻乐见和互动的方式, 将本次活动的主题传递给观众和演员, 并有专人负责照相或摄影。活动之后的媒体宣传主要是在校报、校刊和校园网上发布有关消息、照片或影像资料, 制作活动专辑, 以扩大活动的影响。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联系社会媒体, 进行深度的宣传报道。

为了落实舆论宣传工作, 组织者还应建立联系制度和专人负责制度, 不定期召开宣传工作联系会议, 收集、整理各部门报送信息, 督促检查媒体宣传报道工作开展情况, 协商解决有关问题。

参考文献

[1]、杨东平.大学精神[M].沈阳:辽海出版社, 2000.

[2]、孙从音.合唱艺术手册[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0.

[3]、张景艳.合唱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3 (2) :64-65.

[4]、宋一鸣.合唱艺术在大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的功能[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 (3) :124-125.

[5]、乔玉香.现代大学精神及其培育[J].高等农业教育, 2005 (8) :16-18.

上一篇:包饺子假期记叙文下一篇:交流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