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

2024-08-05

如何提高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通用13篇)

1.如何提高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 篇一

如何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主动参与,学会思考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之一。作为教师,应努力提高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程度。教学是教师思维与学生思维相互沟通的过程。从信息论的角度看,这种沟通就是指学科信息的接受、加工、传递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师生之间的数学交流和信息的转换,离开了学生的参与,整个过程就难以畅通。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教学主体作用 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教师在不停地讲,学生只是提供两只耳朵,教师在不停地浇灌,可是苗儿长得怎么样,需要什么样的水,就不是教师所关注的了,这就是旧的教学模式,严重地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扼杀了孩子们的创新思维。作为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实践者,我们应该大胆提倡新课程改革,关注孩子自身的发展,在课堂上留下充分的时间,让学生们敢于质疑,勇于发表不同的见解。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老师决不能越俎代庖,让学生们在争论中明辨是非。鼓励学生动手,尤其是关键的难点,知行合一是新时期教学改革所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手脑并用可以提供学生对知识的的理解深度。笔者认为,现在的高中数学教学不应该是过去一言堂的旧模式,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我们的学生成为课堂教育的主人,把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激发出来,只有这样,才能搞好我们的高中数学教学。 虽然讲授知识具有它不可取代的积极作用,但是在新课程理念风起云涌的当下,适当调整课堂的形式,变老师讲为学生讲,变老师整理为学生整理,变老师主动为学生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未尝不是一种好的形式。 二、创建良好的数学教学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以饱满的热情来调动学生的情绪,振作他们的精神。兴奋的情绪和振作的精神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必要条件。教师的情绪是极易感染学生的,当教师由于种种原因拉长着脸,或表情淡漠、忧心忡忡,或神色恍惚、烦躁不安地走进教室,打开书本进行课堂教学时,学生会感到情绪压抑,从而使得学生心理闭锁,阻碍了新信息的输入。而当教师面带微笑,怀着喜悦的心情进行课堂教学时,学生会倍感亲切,快乐之情油然而生,以教师自己的快乐情绪来引发学生的快乐情绪,会使学生心扉敞开,思维活跃,更有效地接受信息的输入。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喜欢某一教师,必然也喜欢这个教师教的课,形成教师越喜欢我,我越喜欢这位教师上的`课,我越学越起劲的良性循环。所以,教师要爱每一个学生,教师要像主持人一样具有“亲和力”,让学生有“向师性”。教师的每一个亲切的称呼,友好的眼神,期待的目光,关切的手势和充满爱意的微笑,都可以在无形中缩短师生情感上的距离。 三、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学习 创新教学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同样高中数学教学也不例外。现在我们的新教材中增加了很多关于探究性教学、合作性教学的知识点,通过这些知识点的教学,我们就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有效地解决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提高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同时,这些合作性教学和探究性教学内容的增加,充分展示了教材潜在的功能和拓展性,体现了教学内容设置的实用性、科学性和创新性。 若能引导学生对新教材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探究其规律及本质,深入挖掘教材的思想内容,就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学生才能从中领悟到当初数学家的创造思维过程,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以爱心鼓励后进生 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加深了我对教师这个职业的新认识,对学生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不管对什么学生,都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尤其是保护后进生的自尊心。在转化后进生的教育中,仅用批评和处分是不能奏效的,必须对他们倾注爱心,十分尊重他们的人格,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对待他们,坚持“五不”的教育方式:不厌恶、歧视;不当众揭丑;不粗暴训斥;不冷嘲热讽;不变相体罚。用爱心融化后进生冰冻的“心理防线”,在师生间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热情鼓励,激发后进生的上进心。在教育工作中,对后进生要有所“偏爱”:课堂上能够举手发言,就加以鼓励;学习上有所进步,就给予赞许;品德上做点好事,就进行表扬,让后进生品尝到受赞许、表扬的欢乐,而千万别让他们在课堂上成为被冷落、被“遗忘”的对象。为了及时了解、掌握后进生的内心世界和行为表现,激发其上进心和积极性,在教育工作中,我努力做到“五多”:多个别谈话、多沟通家长、多表扬鼓励、多正面疏导、多指明方向,以赢得后进生的信任,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 总之,在我的教学工作中,作为一名教师,要做个有心人,让数学真正成为学生愿学、乐学的学科,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充裕的探索、实践空间和时间,才能调动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大面积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

2.如何提高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 篇二

一、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话要运用到我们的教学中去, 只有让学生产生了体育锻炼的兴趣, 他们才能自觉的进行各种体育锻炼活动。有些体育锻炼项目是很辛苦的, 没有毅力是难以坚持的, 如果学生没有什么兴趣, 那就没有训练的意志, 因此, 欲提高学生的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让他们产生体育锻炼的毅力, 首先就要解决他们的锻炼兴趣问题。那么, 在具体的体育教学中, 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呢?

1. 关注每个学生

在传统的教学中, 体育课与其它学科的教学差不多, 都是以老师为中心的, 老师总是做教材的奴隶, 围绕着教材而进行上课, 其实, 老师教的是很辛苦的, 但学生并不领情, 他们没有什么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效果很差。新时期的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老师要围绕着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开展教学。教师不能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上课, 而应该心里装着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设计教学活动, 因此, 体育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 树立主体意识, 无论哪种学生都应该引起老师足够的关注, 通过训练指导, 让每一位学生的体育成绩、体育技能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一定的进步与提高, 学生感觉自己的体育成绩好了, 就产生了锻炼的积极性, 感觉自己的锻炼要领掌握了, 就产生了学习的兴趣。在具体的教学中, 要关注差异——根据学生的体能和体育基本技能的差异, 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 让全体学生都有平等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此外还要关注需求——根据学生的需求, 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 享受学习的乐趣, 养成健全的人格。比如说, 学生都爱“出风头”, 这并不是说他们的坏处, 中学生上体育课都很喜欢跟人家比一下, 比谁跑得快、比谁跳得远、比谁扔得远, 教师就要利用好学生这些心理特征的“心理需求”, 在上课中加一些对抗性的练习。通过这些教学即使连平时不爱上体育课的学生, 他们的积极性也会高涨的。

2. 构建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

宽松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心理会产生积极性的影响, 这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假如学生见到老师就紧张, 那么, 他们的动作会变形, 本来能完成的动作就会完成不了, 自然会失去锻炼的信心。如果学生的学习环境比较宽松, 他们的动作就会自然, 体育的潜能就会被挖掘出来。因此, 在具体的教学中, 老师要真诚的对待学生, 并在锻炼之前, 做一些让学生心情放松的准备活动。比如在教排球移动时, 没有必要进行单纯地移动教学, 可以在教之前, 用绳子绑住球, 两人一组进行一个投一个躲的游戏, 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练习了脚步移动, 然后再把移动步伐融于排球练习中, 这样学生的兴趣就会被调动起来, 动作也自然娴熟了。

二、鼓励学生参与训练, 体验成功

学习的兴趣在很多程度上来源于成功, 成功是成功之母, 让学生经常体验成功, 会增加学习的信心与兴趣。假如一个学生, 体育锻炼的动作总是不到位, 经常失败, 他就没有兴趣再锻炼了。学生在各种体育锻炼活动中, 常常会遇到一定的困难, 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老师要告诉他们, 每个人都由不会到会的过程, 只要坚持锻炼一定会完成任务。假如某些学生的体育技能确实差, 也不能一味的批评, 要以平常心来对待, 寓情于教, 循循善诱。在具体的教学中, 老师要多采用鼓励、激励的语言去鼓励学生练习。如, 有些学生在练习排球时, 垫球很差, 产生不想练的想法, 可以这样鼓励的说:以你的条件一定能够练好的, 注意动作节奏和方法, 根据老师所教的方法去尝试一下, 别人能行你也一定行的!

三、增强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

人的行为是自己意识支配的, 没有体育锻炼的意识, 是落实不到具体的行动中的。目前, 加强体育锻炼已经被广大师生接纳, 但体育训练是有波折的, 不是一帆风顺的, 而且, 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 需要我们老师不断的去培养与强化。在初中体育课上, 要立足于日常教学, 不断强化、不断训练, 才能使学生逐渐形成参与体育训练的意识。当学生有了体育训练的意识后, 就可以改变先前那种“我不参与, 是别人硬逼我要参与体育”的被动状态, 变成“我要参与体育活动训练”的活跃、生机勃勃的盎然景象。

四、提倡探究性学习

探究是创新的基础, 体育也需要创新, 因此, 体育课不能延续应试教学的那种老师灌输式的教学方式, 提倡开展探究性学习。比如, 篮球怎么运球?可以组织篮球爱好者一起讨论、探究。在学习过程当中,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 让学生知道必须要解决问题, 以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问题的解决, 逐步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这样, 学生通过不断思考、揣摩后, 会逐步掌握动作要领, 不断提高体育训练的技能, 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总之, 欲扭转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 扭转学生不爱好体育锻炼的思想, 老师要积极的探索新时期体育教学的路子, 调动学生的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让学生自觉的、主动的去体育锻炼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策略, 在具体的教学中, 老师要了解学生的特点, 优化教学措施, 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各项体育活动。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健康的渴望越来越强烈了, 增强体质, 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增强了。初中体育教学要把养成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作为教学的重点, 而解决这个教学的重点, 必须提高学生的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本文主要从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 鼓励学生参与训练, 体验成功, 增强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 提倡探究性学习等方面来阐述,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 如何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积极性的。

关键词:体育,教学,参与

参考文献

[1]姜兆儒, 刘建亭.浅谈杨振宁先生关于我国教育问题的几点主张[J].石油教育.

3.如何提高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 篇三

【关键词】提高  数学课堂  参与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6.115

数学课堂应是学生的主动参与学习的课堂。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教育教学之中,我们的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果没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我们的课堂就会死气沉沉,无法高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如何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之中呢?

一、授之以渔,培养主动参与的能力

数学学习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因此,数学教师应在授之以鱼的基础上,还要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传授他们数学学习的方法。给学生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的准备是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必要条件,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所学的知识作适当的“降格处理”。所谓“降格处理”,有的是把新知识通过难度下降,使新知识变成学生似曾相识的东西,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有的是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学生在学习数学中完全陌生的内容是很少见的,对学习的内容总是既感到熟悉,又感到陌生。要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比较中找出共同点与区别点,顺利的完成正迁移,通过类似的探索解决新的问题。

启发学生思考:①能不能把已知数据信息直接相加?②可以怎么计算?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通过这样的处理,教师积极的引导学生参与算法的探究过程,能充分利用已有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通分的知识学会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二、期待效应,引导主动学习操作

教师充满期待的眼神和话语往往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巨大动力,能激发学生潜在力量,激起学生学习主动性。其次,创设使他们都能获得成功的机会,进行分层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精心设计练习,布置分层作业。再次,展示成功,让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展示的机会。营造享受成功的情境。课堂教学是师生多边的活动过程。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

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因此,教师必须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主动为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创设条件、创设情境,如教学“长方体的特征”这一课,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首先教师出示若干个物体的包装盒,让学生先对他们进行分类,并叙述自己的分类理由。

(2)教师拿起一个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的盒子让学生观察、触摸长方体有什么特征。

(3)通过学生的总结、教师的引到总结出长、正方体的所有特征。

(4)让学生用橡皮泥做顶点、长短不同的细木棒做棱,四人一个小组合作制作一个长方体、一个正方体。

通过这样的设计,将操作、观察、思维与语言表达结合在一起,不仅使学生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而且还启迪了思维发展,达到了数学教学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技能的目的。

三、因材施教,注重发展个性特长

数学教学只有在面向全体学生基础上,因材施教,注意学生个性的发展,才能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学生个性差异毕竟存在,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在教学中,我针对各种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堂练习,让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从实际出发,有题可做。如,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出示了这样四个题目:

(1)车站堆放36吨货物,运走了12车?,一辆运走了多少吨?

(2)车站堆放一批货物,全部运走恰好是10.8吨,这批货物平均可分几车运完?还余下多少吨?

(3)车站堆放一批货物,4辆车每一次运走了8吨?,还剩25.2吨。这批货物共有多少吨?

(4)车站堆放一批货物,第一次运走了一部分,第二次运走了剩下的?,共运了7.2吨,这批货物每次平均运了多少吨?

在练习时,教师可以让学习程度中下等的学生做第1、2题;中上水平的同学在做完1、2题后,再开动脑筋做第3、4题。这样,不仅使多数学生能“吃得了”,而且是少数学生能“吃得饱”。这样的分层练习不但在课堂上进行,在课后的练习中,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有能力、学习好的学生留一些难题,中、下等的学生留一些较简单的习题。

四、创设氛围,引导自觉积极学习

(1)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平等关系。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只是角色上的分工,在人格上师生是平等的。教师应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学生中间,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到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而乐于和教师交往,主动地参与学习。

(2)努力拉近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教师除了在课堂上以平等、热情的心态对待学生外,还应在课外舍得感情投资,多接触学生,主动找学生谈心,询问其学习、生活情况。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3)尊重、理解、包容每一个学生。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的选择、学生的个性,关心每一位学生。在学生犯错时,不过分批评指责而是给他们改过的时间和机会,使学生感到“老师在期待着我”,从而自觉地投入到积极学习之中。

4.如何提高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 篇四

前苏联教育学家巴班斯基曾说过:“课堂教学如果摆脱不了‘教师牵着学生走’的局面,不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那么‘不管教师教得如何出色,讲得如何生动直观,都无济于事’。” 学习是学生的权利,教学是教师的义务,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的教学活动都应围绕学生的发展,而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学习又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具体要求。学生在课堂的参与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习效率的高低,影响着教师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因此教师应采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全面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呢?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与同行商榷:

一、培育学生的积极的情感,使学生自愿参与。

素质教育观认为:情感教育不仅是教育的手段和策略,而且更是教育的催化剂。因此我们要重视情感教育。

1、要营造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要以学生为中心,要以平等的关系对待学生。要多与学生交心,理解学生的困难,要乐于帮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要千方百计地想办法消除学生对教师的畏惧感,如多和学生平等对话;将微笑带入课堂;正确对待学生回答问题时出现的错误等。无论是讲授知识还是与学生交谈,都应充分尊重和热爱每一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使学生感到我们的老师是和蔼可亲的、平等相待的。让我们的课堂生动活泼,成为师生双边活动的乐园。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以正常的心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并在学习活动中大胆地,真实地展示自己,充分发表自己在学习活 的感受和体验,交流自己的想法,发表自己的意见。也只有这样才能,我们才能真正引导学生自己去揭示问题,去探究新知,去发现规律,去创造学法,去拓宽自己的学习领域。

2、要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长期以来在我们的课堂上,教师往往居高而下,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但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多向的互动的过程。要实现这一目的我们就应该开放我们的课堂教学,形成师生积极互动的局面,要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应与学生一起玩,一起学,以学生同样的好奇、同样的兴趣、同样的激情、同样的行为参与活动,让课堂成为师生心灵交融、情感呼应的园地,完成教学的和谐共创。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富有变化的语言,配合生动形象的手势去感染学生,实现情知交流。这样学生就会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3、要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学生的每一个想法。学生提出的想法不要简单判断,要认真倾听,仔细分析。即使有错也要分析其中对的成分,并引导到正确的想法上来。同时要加以鼓励。尤其是我们的学困生,我们更应注意到他们获得的微小的成功。这样他们就会产生高层次的愉悦,就会产生更强大的动力使他们争取去取得更大的成功。

二、要创设适当的情景,激发学生参与。

事实证明:人只有对他们感兴趣的事才会乐于参与、而且积极性很高,并争取成功。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他们更是如此。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无论在什么环节都应采用一定的形式,创设一定的情景,努力去激发他们的兴趣。

1、以游戏、动画故事、猜谜语、设置悬念、结合生活实际等引入新课。如: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时,我们可以通过“猴妈妈分桃”的故事引入。在故事的叙述的同时又在黑板上出示这样一组算式:8÷2=4 16÷4= 48÷12= 480÷12= 让学生计算、观察、讨论他们之间的规律。

2、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直观教具的演示、学具的操作让学生眼看、耳听、手动、脑想,使他们用多种感观投入学习。如教学“圆柱体的侧面积公式的推导”时,先是课前指导学生制作一个圆柱体,教学时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对圆柱体的拆、合、比等方式去探索圆柱体侧面展开后形成的长方形的长、宽与圆柱体底面的圆的周长、圆柱体的高的关系。从而借助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柱体的侧面积的计算公式。

3、采用竞赛、板演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练习。教师要充分运用教具、学具以及多媒体等直观、灵活、生动的电教手段,拓宽练习的面,丰富练习的形式,缩短练习与练习之间的时间差,增强练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教学情景,让学生的感官都积极动起来。

4、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克服长期采用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习惯。

三、要创造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

1、巧设问题,激发学生去质疑、思考。“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抓住时机,巧妙设问,就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促使他们去质疑、思考。如教学圆柱体的体积时,可以这样设计:我们在探究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时是转化为已学过的什么图形来计算的?怎样转化的?那我们今天要计算圆柱体的体积又可以转化为已学过的什么立体图形来计算?如何转化呢?他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让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借助学动中

具的拆、拼等形式主动去探究新知。这样就能引起学生的思考,从而激发学生去主动参与。

2、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多给学生一些时间,给学生一些活动的空间,让学生真正参与。教学中我们要坚持问题尽量让孩子们自己去揭示,知识让他们自己去探究,规律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学法让他们自己去创造。而教师的主要职责是设计一些情景,组织引导学生自己去参与研究,当学生遇到困难时给学生一定的点拨,给学生一定的启发,帮助学生总结归纳等。如:给学生创设观察活动,让学生自己通过对图表、演示、板书的观察去发现;给学生实践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对学具的操作,自己去探究其中的规律,关系;给学生交流、展示的机会,给学生提出问题让他们多在小组内、班上与同学、老师一起互评互议,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登台讲解等,以逐步完善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素质。

3、因人而异,尽量让学生参与。由于学生的智力和一些非智力因素的差异,客观上存在着学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将问题与学生对应,让学生去探究,发表意见,从而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收获。让每个学生学到一定数学,让每个学生在每一个方面都有一定的发展。

四、要教给学生一定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参与。

“让学生学会学习”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未来社会对公民的要求。更是学生进行终身学习的基础。因此作为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到一定的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教会学生上课应如何做,如何自学,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教给学生一定的研究方法,一定的思考方法等,只有让学生掌握了一些参与的方法,他们才能有效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并取得一定的效果。

5.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篇五

作者:杨海锋

摘 要: 当前,小学生学生厌学现象较为严重,如何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成为教师经常议论的话题和讨论的热点。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起着决定性作用,教师如何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数学、兴趣,积极性、情感、评价。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而且要使学生会学、爱学,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这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最有效的途径。根据本人实践与思考,将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归纳为以下几点,供大家参考。

一、开展有趣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小学生都爱听故事,对大千世界里的那些怪异现象和谜团,尤感兴趣。教师如何将数学知识传授与学生,那就必须调动学生积极性,以趣味激发兴趣。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积极的成分。数学大多是枯燥无味,因而教师应不失时机的增加一些趣味性的环节。学生在轻松愉悦中,运用了知识,巩固了知识。总之,教师要把学生看做学习的主体,他们不是知识的容器。教师传授知识、技能时,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才能把知识变成学生自己的财富。另外,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还很多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及时总结,并恰到好处地运用,从而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二、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把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特别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实践的机会。

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助,做到教学相长。

三、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教学可赋予知识声、形、色,能使知识由抽象变具体,由静态变为动态,由复杂变为简单。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还能形象逼真地为学生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并能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加快信息传递的速度,增加课堂教学密度。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给数学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让数学课堂更加高效。

四、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要想使学生主动听课、积极动脑、学会学习,就必须在课堂上使他们有效地把全身的各个器官利用起来。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他们独立学习、主动思考、会用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地喜欢学习,主动学习。课堂上首先要使他们学会听。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专心听讲。不仅要认真听老师讲,还要认真倾听同学发言、听同学发言中存在什么问题。我在教学中,当一个同学发言后,总是让其他同学对这个同学说的话进行评价,在评价中找到优点和不足。其次要让学生学会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凡是学生通过自己看,自己想就能掌握的知识,教师可以不讲或适当点拨,在教学中可以提供给学生充分的观察材料。观察材料要准确、鲜明,要能引起学生的观察兴趣,由教师带领学生观察,给学生观察提纲提示,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作出判断。

五、开展有益活动,树立班集体荣誉感

要积极组织学生多参加各种集体活动,集体活动是富于教育力和感染力的课堂,学生从中能够受到教育、得到启发、得到激励,不断增强集体荣誉感。通过各种班会以及班级内部、班级之间的评比活动,让学生能够为班集体的成绩、进步而高兴,为班集体的困难、挫折而着急,感觉到集体的一切与自己息息相关、从而激发自己学习数学的动力。

6.如何提高幼儿积极性教师随笔 篇六

一、“以情感人”——让家长成为我们的朋友和知己

(一)取得信任和理解是基石

我们在接收有着不同生活背景的幼儿时,不得不思考如何与其父母长辈沟通,老师只有取得家长的信任和理解才能与其沟通交流,而取得家长信任和理解我们的基础是“爱”,爱是作为教师首先具有的东西,是我们教师的灵魂。“爱”这个字非常沉重,它不是简简单单去说的,而是要付诸于你的一举一动中,让孩子真切的感受到,让家长深刻的体会到。今年我带小班,刚开园时,一个小女孩由于哭闹得特别厉害,很长时间在幼儿园不吃一口饭,不喝一口水,并且对老师的抵触情绪特别大。我们用了很多方法都不见效,偶尔一次我通过和她家人交谈,知道她特别喜欢漂亮的裙子,就用喝完的大雪碧瓶做成裙子,非常的漂亮,我就拿着这件裙子在孩子们面前晃来晃去,这时她眼睛里露出渴求的目光,我告诉孩子们,到了下午我会把它送给进步最大的小朋友,并暗示她要吃饭才行,她果然表现特别棒,在幼儿园吃饭了,因此得到了那件裙子。而由于我会做特殊的裙子,她也喜欢上了我。事后家长对我说:“为了让孩子吃饭,害得你买了那么多饮料请客”。我一笑而过:“只要孩子进步,我就高兴。”就这样一步一步,我慢慢的赢得了家长的认可,其中一位家长这样说:你对我们的孩子就像对自己的孩子。有了这句话,我心满意足,这也为今后家长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基础。

(二)融入人文关怀是润滑剂

我们在利用家长资源时,不把责任推给家长,而是体谅家长,设身处地地为家长考虑,多一点人文关怀,多一点换位思考,不增添家长的负担,因为他们都需要有自己的工作时间,不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闲人。我们要根据各个家长的劳动强度与业余时间及参与能力的不同,来把握好活动的适度,使“家园活动”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我们教师和家长都互相替对方着想,各种事情就好办多了,所以现在他们能的配合我们的工作。我们的家园结合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三)鼓励热情是强化剂

每个人都需要赏识,需要成功感,家长也不例外。因此我们采取各种措施保护家长的积极性:开展主题活动时家长帮忙搜集的资料,我们都细致的张贴和保管,这是对他们劳动的尊重;在家园联系上张贴在家园共育环节中有进步的幼儿,这是对他们配合工作的肯定;将家长的投稿刊登在园刊上,这是对他们热情的鼓励……点点滴滴,家长对我们的工作的细心都非常感动,同时也使他们感觉到我们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他们的加入会提升教育质量。因此,他们对幼儿园的事情更为关心了,今后家园活动他们就会以更大的热情参与进来。

二、“以行育人”——让家长成为我们的助手和合作伙伴。

家访是家长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可以使教师更深入地了解幼儿在家庭与幼儿园等不同生活环境中的表现。在开学初,因为幼儿入园时间短,我们对孩子的性格、习惯等不是很熟悉,我和班里另两位老师及时地开展了家访工作,解决了令我们头疼的许多问题。例如:我班有个小朋友叫欣欣,在刚来幼儿园时从不和我们说话,我们主动和他说话,他竟感到恐惧不安。在这里,他从来都不快快乐乐的说、笑、做事情。目光中的敌意使我们感到难以接近。孩子这样肯定不正常,家长也说孩子在家一直都是爱说爱笑的。我们就到他家里看他的表现,果然如此,虽然我们的存在仍使他拘束,但即使这样也和在园里判若两人,我们一下子意识到:环境的陌生、周围老师和小朋友的陌生使他感到恐慌和不安。再进一步了解,过去孩子的奶奶照顾他,很少和他出门,也不和其他的人接触,所以换一个环境他就很难适应。怎样才能让他尽快的接受我们呢?我们一边和家长拉家常,一边和他摆积木、玩汽车。并告诉他因为老师喜欢他,愿意和他一起玩儿所以才来他家。走的时候他竟然问我们:“老师,你以后还来吗?”第二天,他在幼儿园看见我们,羞涩的笑了,明显的表示了对我们的好感。以后,我们又到他家去了几次。现在,欣欣在幼儿园非常的活泼可爱,家长也说欣欣非常喜欢来幼儿园,有事情不能来园时,他就很不高兴。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找出了关键所在,这就是,先让他在熟悉的家庭环境中接受我们教师,然后再想办法让他接受幼儿园和周围的小朋友。家访把孩子的问题解决了,家长也非常满意我们的工作方式。因此,每次我们要求家园配合完成什么任务,他们总是非常乐意协助我们。

三、成长档案是交流载体。

幼儿入园前,主要接受的是家庭教育,家庭的生活环境、家长的教育对孩子身心发展影响较大。因此,建立幼儿成长档案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掌握孩子的性格特点、行为习惯等,给幼儿园教育提供可参考的有益经验;并且成长档案可以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这样我们建立了幼儿成长档案,记录下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放在活动室门口,家长可以随时翻阅。记得有一次科学教育活动时,伊辉小朋友表现特别出色,他会答问题反应灵活,令我们惊讶,我把它记下来,下午家长翻阅时看到,说“原来我家的孩子表现这么棒!”我们还不定时给家长发下去请家长记录,或请幼儿口述,家长记录。家长记录的东西为我们以后的教育工作起到一个指导的作用,让我们随时发现孩子们的兴趣点,也进一步了解了每个孩子的发展水平,成为我们以后教育活动的依据。看似琐碎的事情却感动了家长,被我们的细心和耐心所打动。

四、家长开放日是最佳形式。

在此以后我们便引领家长参与开放日活动。如果家长们感受到幼儿园活动无意义、无价值,就会失去参与的兴趣,我们将会处于被动状态。因此,我们注重以高质量的家园活动引领家长走进幼儿园的教育,让家长在亲身的体验中认识到自己在孩子教育中的价值和地位,激起家长的参与意识。家长开放日的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家长了解自己孩子在群体中的表现。刚开始的时候,家长看着热热闹闹的孩子,忙忙活活的教师,不知道应该先看什么,后看什么,只知道盯着自己的孩子不眨眼,听见老师提问别的孩子不提问自己的孩子,心里不高兴,看着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的孩子聪明、伶俐,心里窝着火。我们针对这种情况,及时作出调整,比如说在最近一次的家长开放日,我们先把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方法以及如何观察自己的孩子、怎样科学地对待孩子们之间的差别等,向家长讲明白,使家长们在观看时,知道对自己的孩子多进行纵向比较,少进行横向比较,要善于发现自己孩子的闪光点,只要自己的孩子有进步,哪怕是一点点进步,也要及时提出表扬,而不应该拿着别人孩子的优点比自己孩子的缺点,来埋怨、讽刺、挖苦孩子,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和上进心。家长们知道这些以后,在观察孩子的时候就能客观的去评价。通过家长开放日,家长们感受到了老师的辛苦,以前家长和教师之间总是有距离,在教育孩子上难以达成共识,家长不了解老师的工作性质,对幼儿园的活动不明白,总觉得很简单,是在哄孩子,现在家长们知道:幼儿教师这一行非常的辛苦,很不容易,并且责任重大。用家长的话说:“幼儿园的工作太不容易了!”,“幼儿园的老师担负的责任太大了!”,“幼儿园的活动真不简单!”。家长们还感受到了仅仅靠老师的教育,孩子是不能全面发展的;他们懂得了怎样和教师主动配合,取得教育的一致性。从发放的调查表中我们发现:家长都希望我们能多开展一些类似的活动。因为这样的活动能为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创造更多互动的机会,能增强幼儿参与社会生活的信心,是幼儿社会性学习的优质空间。这样的活动也是易为家长接受的、容易做到的、能引发家长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家庭教育资源的活动。

7.如何提高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 篇七

宁波大红鹰学院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本科层次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学院以举办全日制应用型本科教育为主, 立足浙江, 服务长三角, 辐射全国;学校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 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发展性, 注重学生的个性与特长的发展。自2008年宁波大红鹰学院专升本以来,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 大学生规模的扩大, 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基于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下, 宁波大红鹰学院积极实施“参与性”学生教学管理模式。学校通过搭建各类平台,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校育人的各个环节, 不断地实现学生自身发展。目前, 宁波大红鹰学校已打造了包括参与校园管理、参与教学过程、参与组织服务、参与文化建设、参与实践历练、参与创新创业等六大参与平台。宁波大红鹰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参与管理的发展, 为各类部门配置指导老师, 进行引领指导, 在制度上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二、调查方式与对象

本次调查的方式为网上抽样问卷调查法。

本次调查对象为宁波大红鹰学院各学院随机的学生。自2014年8月15日起, 通过网上和线下与同学联系在院内累计发放问卷171份, 回收有效问卷161份, 有效率为95.15%。

三、问卷调查反馈

据问卷调查统计, 在参与校园管理的54.66%学生中, 但是其中有62.07%学生参与时间不到一年, 反映出大学生参与管理情况中依仍存在普遍积极性差和离职率高的现状。

学生参与校园的积极性差和持久性弱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 大学生参与管理的意识弱、途径少、效果差。第二, 大学生参与管理的体制架构不科学不完善。第三, 学生的管理经验、能力不足, 思想不够成熟, 处理事务上无从下手。第三, 组织部门缺少引领性, 在处理事务上缺乏组织性、目的性、秩序性。第四, 学校的组织机构不能及时的跟上需求, 更换率高, 人员调动大。

四、学生参与管理意义

学生参与校园管理, 更是大红鹰学院特色之一, 自办学以来, 在学生工作方面形成了许多特色及品牌。学生参与校园管理是宁波大红鹰学院“参与型”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重要实践平台, 是青年大学生参与校园管理、服务学校师生、提升个人素质的有效载体。通过学生参与校园管理, 可以帮助学校和学生个人做出调整和改进。

1.参与校园管理可以提升大学生自我意识, 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在大学生活中, 学生是学校非常重要的正式成员, 离开了学生这个成员, 就谈不上学校的教育。这种主体性不仅是他们的权利, 更是他们的责任和义务。参与校园管理促进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到自身是真正的参与者, 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 而非客体或者旁观者。所以, 充分让学生参与校园管理更是自我意识的提升, 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

2.参与校园管理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参与校园管理是课堂教学环节的友谊延伸和补充, 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把知识运用于实践中, 锻炼和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开阔视野, 学习新的知识,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是虚心发现自身知识水平和能力的不足之处, 不断挖掘自身潜在的能力, 优质成才、全面成才。

3.参与校园管理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顺利就业。大学生的生活环境相对封闭, 缺乏对外界的了解。参与校园管理可以展现大学生的个人能力, 提高综合能力。在书本之外, 增加对校园管理各个方面的了解、明晰自身的能力倾向、兴趣、性格等, 更合理地安排大学的学习和生活。

4.参与校园管理可以促进了高校的发展。高效益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为目的, 参与校园管理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重要途径, 有利于促进高校在新形势下与时俱进, 为校园管理工作注入生机和活力。在校园管理中大学生充分发挥知识和智力优势, 服务于学生, 服务学校、回报学校、传播了校园新风尚, 有效推动了学生工作特色和品牌建设。

以宁波大红鹰学院为例, 学生助理团和军训教导队是学校“参与型”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两大重要实践平台, 对于我们自身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学生助理团在指导老师的直接带领下, 积极参与学校各项事务, 在校院两级各类岗位上发挥重要作用。学生军训教导队除了军训任务的成功开展, 军训教导队也承担了“军事训练员、安全保卫员、义务消防员、舆情信息员”等工作, 也在日常生活上得到了领导、老师们的肯定, 成为了一支“靠的住、拉得出、打得赢”的学生骨干部队。

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也是加强和改进高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不仅有利于增强高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而且有助于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因此, 认识并支持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 是目前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努力方向。

五、对策与建议

1.让每一位同学意识到自己就是管理者。作为新时代的一名大学生, 我们不能仅仅依靠老师、学校、父母来制约和监督不当行为, 更多的是应该进行自我管理。不能对自己的言行持无所顾忌或抱无所谓的态度, 要对自己所做的一切负责。要从思想上意识到自己应经不再是一个需要依靠别人管理束缚的孩子, 我们也有了自己的思想, 不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中, 我们都要以管理者的姿态去面对自己的一切, 知道我们才是自己的主宰。

2.发挥集体作用。让我们每一位同学都真正融入学校、班级这个大集体中, 体会到大家庭的温暖, 为进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班级中、学校里每个学生都应有自己的位置,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份责任。或许我们没有办法像少数人那样那么优秀, 可以做到学生会会长之类的高度, 但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 做好少数人甚至只是自己的管理者。学校也可以帮忙安排学生都有事情做, 为大家服务, 同学之间关系融洽和谐, 更有利于增强我们自我管理的信心。特别是班干部、学生会的干事, 一方面自我管理的同时, 另一方面带领全班同学开展各项活动, 在活动中提升能力, 尤其是提高自我调节的能力。

3.调整并保持自我期望。要管理好自己, 应对自己有一个定位, 确定目标, 比如近期的学习成绩, 远期的职业规划、人生理想等等。对这些我们虽然不是很具体的明确, 但是要有思考, 要有一个大概的规划。我们并不用确立太高的目标, 因为太高的目标反而会适得其反, 当然, 太低的目标会让我们失去努力的动力。不高不低的期望值更能激发我们的积极性, 而且对于目标需要保持修正, 并不断克服挫折, 勇往直前。

4.正视自己的心理障碍。一个人受挫折绝对避免不了, 培养耐挫能力很有必要。同样遇到一件事情, 每个人的感受不同, 有的人受不了, 有的人感到没什么, 甚至反当作历练自己的机会, 这主要是心理因素决定的。怎样调节?首先合理宣泄, 不能闷着, 找合适的途径和方法,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进行排解;其次要有乐观坚毅拼搏的精神, 用微笑和阳光的心态, 冷静自信和勇气面对一切挑战。我们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强了, 同时也能促进自我管理能力同步提高。

参考文献

8.如何提高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 篇八

一、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历史本来很有趣,但是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常常无法将历史的趣味激发出来,甚至将其淹没,导致学生对学习历史没兴趣,参与积极性较差。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新课程改革下,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已经不再适应新时期初中历史教学,需要引入新的教学方法。但教师对新教学方法选择不当,华而不实,没有效果。

二是很多历史教师还不习惯研究教学资源,不习惯分析学生情况,教学不深入,针对性不强,导致课堂无趣、乏味。

三是教师照本宣科,灵活性差,这种简单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不能主动思考,没有参与积极性,同时也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完善。

二、提高初中历史课堂学生

参与积极性的具体措施

1.创设问题,激发学生思考积极性

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问题教学法,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问题的创设,要能够使学生将已学知识与新知识承接起来,并且使学生对二者的认识发生冲突,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很多,如通过对事件内涵的形象比喻、通过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多媒体、通过假设、通过叙述史料、通过角色扮演、通过历史事件比较等。如此多的方法,在使用时必须“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例如,教授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中的“鸦片战争”时,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走私船“快蟹”图片提问:英国用这艘船来干什么?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这样的问题,能使学生们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引出鸦片战争爆发前的中英形势。

经验证明,由问题所创设的情境更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拓展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反思、分析问题、相互合作,更快更好地进入新课学习。

2.穿越历史,培养学生参与积极性

历史不会重演,不会倒回,因此要求学生用当时历史时期的眼光分析历史事件是有困难的,但通过“历史穿越”,可以让学生融入历史角色,更深入、透彻地分析历史事件。

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以教学内容为核心,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融入到某个历史角色中,尝试用自己的真情参与和体验历史,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快、更准确地理解历史知识,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鸦片战争》时,为了让学生加深对林则徐虎门硝烟和中英《南京条约》的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通过网络或者到图书馆搜集有关鸦片战争的资料,观看电影《鸦片战争》;在课堂上让学生对电影中的主要片段进行角色扮演,如迫使清政府签署《南京条约》的场景,教师把关,学生分角色演绎,将自己融入到那个时代。这样的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学生把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对中国的危害铭记于心。通过“历史穿越”,学生扮演了有血有肉的人物,融入了情感,让枯燥无味的历史课活跃起来,让被动学习的学生主动参与进来,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以大局观掌握历史事件。

采用“历史穿越”法,首先必须确保所选内容是整节课的重难点;其次,剧情的演绎不能违背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再次,清楚认识“历史穿越”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教学,即穿越目标要明确。在此基础上,教师必须预设好问题,以便表演完毕后,通过问题拉回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清醒地回归现实。如在学生演绎《南京条约》后,教师提出以下问题:第一,这场战争是否因林则徐禁烟而引起;第二,这场战争的结局如何;第三,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危害是什么;第四,中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让学生通过问题“穿越”回来,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乐中求新知”的目的。

3.引入微课,提升学生参与积极性

“微课”是以视频为载体,对教学的全过程或者教学环节的记录,它是教师教学的真实反映。微课主要有以下特点:时间短、内容少、容量小、结构情景化、主题突出、多样传播、针对性强。微课的引入,不仅可以完善课堂教学,使教学更加多样化,课堂氛围更加活跃,而且还可将教学扩展到课下,联系到家庭,教育资源提供渠道更加广阔,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开放性。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家里事先通过观看历史微课,在课堂上留出时间,让学生对历史微课中不懂的地方提问,教师整合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小组讨论中,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南京条约》时,教师让学生在家里观看初中历史微课《南京条约》,通过微课了解了南京条约签署的时间、地点、内容,激发了学生的民族意识、爱国情感。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针对这一微课提问,整合了以下问题:①这场战争是否是因林则徐的禁烟而引起的?②中国为什么在鸦片战争中以失败告终?③《南京条约》的侵略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④《南京条约》对中国社会有什么影响?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上述问题进行讨论。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能够积极参与其中,这一点远远优于传统历史课堂教学。

实践表明,历史教学引进微课后,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积极性,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就是把握住了学生是主体这个核心。针对初中历史学科而言,由于其学科自身独具特色,必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才能实现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体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教学目标。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了这一点。

9.如何提高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 篇九

没有公告

家长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为了确立家长的主体地位,提高其参与积极性,首先可从转变家长教育观念入手,通过《家园联系》、家长园地等方式,宣传正确的教育思想及育儿观念。由于家长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社会地位的不同,在教育观念、方法上存在着差异,体现出明显的层次性,因此,要对不同层次的家长进行不同内容、不同方式的指导。如培养幼儿独立生活的能力,我第一步是让家长树立“把孩子看成一个独立个体”的观念,使家长明白孩子是在自己的不断探索中成长起来的。通过观察我发现:有的家长对待孩子事事包办,表现得体贴入微;有的家长虽有培养孩子能力的想法,但无实际行动;也有的家长能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摸索。因此,第二步我就组织在班上开展“能干的小手”、“穿衣叠被比赛”、“故事大王等”、“歌咏会”等友谊赛,使家长从相同年龄幼儿发展水平中,看到自己孩子存不足,幷请班上动手能力强的幼儿家长、语言发展好的幼儿家长、思维活跃的幼儿家长谈各自的育儿经验,让家长亲眼目睹自己的孩子在集体中的表现,感知不同的教育方式所带来的不同结果,并展开讨论,指导家长逐步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为了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我们改掉过去幼儿园单向宣传的模式,并不定期地召开家长恳谈会,由家长当面提意见,共同协商改进对策。在每次的家长会中我都请家长提宝贵的意见,还通过家长信箱请他们提意见,及时了解家长所需,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另外,我还通过“闪亮的星”等栏目,及时感谢家长对我们工作的支持,表扬幼儿的点滴进步,提高了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增强了家长的主人翁意识。使家长工作更有针对性。同时让家长明白直接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有多重意义。但让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不能强求,最好是吸引,以孩子为中介的吸引。只要我们出于教育儿童的目的,本着尊重、理解、平等、互惠、协商、自愿的原则(而不是一味要求、利用,以至引起家长的反感),家长是会满足幼儿园的教育需要,积极支持我们的工作的。

10.如何调动员工参与改善的积极性? 篇十

在企业变革过程中,全员的参与是必要的条件,没有全员参与的变革,那么很容易成为水中月,镜中花。如何激励变革的主体——企业员工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呢?

这里有“七种武器”来促使员工参与:

一、尊重员工建议

我们在变革推进过程中,作为变革主体的员工的建议将是宝贵的,以员工实际行动形成的改善案例更是宝贵。因此,在过程当中,我们可以组织改善提案活动,组织优秀案例评选活动,组织员工座谈等员工乐于其中的有意义的活动。

二、了解员工的需要

对员工有利的事情,那么员工将非常愿意接受。员工的需要是有共同点的,简单来讲,无非是物质收益与精神的收益。给到员工以上两个方面的利益,那么员工将不再是阻力,而将是积极的行动者。

三、工作上“共同进退”

员工最见不得的是没有领导的参与,或是没有榜样的力量,请领导们起到表率作用,亲力亲为。另外,不要把责任都推给员工,作为领导干部要主动承担责任。

四、员工晋升用业绩说话

用变革的业绩来决定员工的晋升,这个业绩是参与度、参与最终结果的结合,充分的利用数据来说话。

五、倾听员工意见

高层领导者应该下到一线,与员工共同的探讨,倾听员工的意见,对员工的行动予以鼓励与表彰。

六、给核心员工加薪

参与最多的人,变革过程中的中坚力量,应予以加薪。

七、多赞美你的员工

对于变革过程中员工的行动给予表彰,给予赞美。哪怕是高层领导与员工亲切的握手、简单的语言交流都会成为员工继续行动,并取得变革更深层次的结果的最好的鼓励。千万不要以自己的意见来左右或批评员工的行动,那样等于是自己给变革放置了一块绊脚石。

11.如何提高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 篇十一

关键字:小学生;体育教学;积极性;重要性;措施

G623.8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進而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方面发展。在小学的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包含理论上的体育教学和实践性的体育教学,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是主要通过实际的运动训练作为主要的运动内容,而理论教学主要是处于辅助的地位,二者相辅相成,进而通过课堂教学策略的不断提高来实现学生运动训练技能的不断提高,进而实现小学生体育教学积极性的不断提高。

1、小学体育课堂运动训练的重要性

小学教育作为学生启蒙的阶段,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时期的学生正是处于长身体和智力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可塑性比较强,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认识到小学教学的重要作用。但是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由于学生生活条件的变化使得学生的体育锻炼不够并且锻炼时间和实际运动量都不能够满足实际的要求,因此在小学体育的教学过程中需要特别注重学生运动能力和运动意识的培养来让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和运动兴趣,进而能够将运动的概念和健康的观念能够融入到生活之中,最终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

2、提高小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积极性的措施

小学生正是处于身体发展的重要阶段,性格十分的不稳定,因此十分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在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来实现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进而实现教学效率的不断提高。

2.1通过课堂导入的趣味性与多样化来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在小学的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来选择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进而在课堂导入中通过更加具有趣味性的内容来实现教学的导入,进而实现学生注意力的快速集中。这个时候的学生大脑正是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进而在学习状态上更好,对于体育知识的领会效果也就更强。例如,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排队,教师可以转变传统的两排长龙或者三排长龙的方式,改为,五角星、四边形、圆形等多样化的队列实际让学生感到体育课堂的生动性与形象性,进而实现学生学习欲望的不断激发。在进行运动前的热身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更加合理的热身方式,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行热身,进而教师对其进行指导,又或者是采取小组式的热身方式来实现竞技类的热身,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运动性的积极性音乐的播放来实现学生学习热情的提高,进而体味到体育训练中无限的乐趣。

2.2通过新知识的传授方式的转变来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来选择更加灵活的教学方式,进而引导学生能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课程的学习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能够积极主动的探索,进而在不断的探索中能够发现其中的问题,通过小组式的学习与讨论来实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启发,进而实现对于教学内容的领悟与探究,实现学习信心的树立。例如,教师在讲授前滚翻的过程中,就可以先布置好活动位置和实际的应用工具,之后将学生带到运动场之后,让学生根据运动器材来进行教学内容的猜测,这样就能够让学生产生疑问,注意力能够较快的集中,实现学习状态的提高。教师通过问题的引导,诸如,“为什么要置放垫子?”“垫子的作用是什么?”等等,让学生能够在疑问中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同时根据语调上的强调来实现重点的突出,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掌握到问题的重点与主次,进而通过不同问题和教学内容的配合来实现知识和技能的融合与融会贯通。

2.3通过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行程来实现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在小学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认识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进而鼓励学生能够在课堂中进行积极的探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现最为适合的学习方法的掌握,进而实现学生学习效率的不断提高。教师需要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进而能够实现在有限的时间之内掌握更多的知识,最终实现学生学习自信新的的树立。例如,在慢跑相关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进行慢跑训练,在不断的实践中进行注意事项的探索,进而不断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同时还能够实现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通过情境的创设来为学生营造更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实现文字以及实践能力上的提高。

2.4通过学生练习方法的掌握来实现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不断提高

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认识到不同学生在身体素质上的差异和学生实际领悟能力上的掌握,进而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从现实着手来实现学生练习方法的掌握。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每一个学生的特点来进行分层式的教学,也就是将水平差不多的学生归为一类,针对其特点来选择更加科学的教学方式。例如,教师在课堂新知识教学之后,教师需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进行训练和知识的消化,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领会和掌握,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够进一步的开阔,同时还需要通过自主探讨和交流等方式来实现练习方式和学习方法的共享和掌握,进而实现学生运动能力的不断提高。

3、结语

小学正是学生发展的重要阶段,而小学体育教学主要是在室外进行。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针对体育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学习来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更加精心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思想,进而为学生营造出一种更加轻松的学习环境,进而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终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闵静虎.如何提高小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J].学周刊.2014(12).

[2]王国亮.篮球运动员如何加强篮球意识的培训与训练[J].四川体育科学.2011(4).

12.如何提高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 篇十二

一、制订预习导学案, 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

导学案, 是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它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 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所以, 身为小学语文教师, 我们不要总是一上课就向学生讲授各种语言知识点, 如生词、课文的讲解等, 而是依据具体的课文内容, 给学生制订一份预习导学案, 让学生按照导学案上的内容, 对课文进行自主学习, 并在课堂上与教师进行互动, 如此, 既能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大致了解, 又能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 从而为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打下坚实的基础。

比如, 在学习《观潮》这篇课文时, 我就针对课文内容, 给学生制订了这样一份预习导学案: (1) 学习生字生词; (2) 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3)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 说一说, 在读了课文之后, 钱塘江大潮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然后, 让学生按照这份导学案, 对课文进行自主阅读和自主分析。课堂上, 由我们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 如提问:学会了哪些生词?比一比, 谁读得课文最好听, 课文2~5 段写了钱塘江哪些时段的景象等等, 如此, 我便做到了让学生自主参与课堂, 激发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 也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了解, 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奠定了基础。

二、设置课堂疑问, 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

学生的思维是十分活跃的, 所以, 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 我们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且具有启发意义的问题, 以引起学生的争论和共鸣, 这样, 既能有效处理课文中的难点与重点, 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 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 有益于平等、和谐、民主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比如, 在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课文时, 针对课文的第四、五自然段, 我向学生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 (1) 在第四自然段中, 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 外洞有哪些特点?从哪些词句可以体会到? (3) 作者是怎样写出外洞的高、宽、大的特点的? (4) 在第五自然段中, 作者是怎样描写由外洞进入内洞的? (5) 同桌间互相给对方当“小导游”, 介绍怎样从外洞进入内洞?然后, 让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回答。这样, 我通过根据课文内容设置课堂疑问, 给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机会, 一方面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另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 为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提高提供了充足的保障。

三、积极开展课堂实践活动, 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兴趣

单一的生词、课文讲解, 既会使学生感觉到语文学习呆板无趣, 没有主动参与的兴趣, 又无法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深层次的理解。所以, 除了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外, 我们还可以积极开展一些课堂实践活动, 让学生感觉到语文学习的多姿多彩, 进而产生浓厚的课堂参与兴趣, 从而为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提高提供便利的条件。

比如, 在学习《夜莺的歌声》这篇课文时, 在学生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之后, 我就在班里开展了一次角色扮演活动, 即在班里选取了几名学生, 给他们分配好课文中出现的人物角色, 如“夜莺”、军官、德国兵、游击队员等, 然后要求他们将课文中的情节真实地演绎出来。这样, 我通过开展这一课堂实践活动, 让学生感受到了语文学习的丰富多彩, 改变了学生对语文课程枯燥乏味的印象, 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兴趣。

综上所述,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 我们一定要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 不再一人唱独角戏, 而是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使教学过程变成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 从而在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

摘要:如今的课堂教学, 如果教师仔细观察, 就会发现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教师在讲台上讲得滔滔不绝, 学生在台下低头不语, 教师苦口婆心, 学生东张西望, 整节课下来, 都是教师一人在唱独角戏, 学生基本上没有参与的机会。然而, 新课改正在我国深入推进和进行, 它要求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 因此, 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参与度问题的研究, 摒弃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模式, 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参与课堂教学。以小学语文为例, 并结合自身实践, 对提高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度问题进行一番详细的描述和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参与度,导学案,课堂疑问,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邹建明.小学语文课堂学生参与度提高的策略[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2014 (07) .

13.如何提高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 篇十三

xxx

xxxxxxxxx公司

20xx年xx月xx日

如何调动员工参与QC小组活动的积极性

摘要:我国企业QC小组普及率低的主要原因在于大多数员工对参加QC小组活动积极性不高,因此要提高我国企业QC小组的普及率和活动效果,必须研究企业员工不愿参加QC小组的原因,以便采取相应措施,调动员工参与QC小组活动的积极。

关键词:QC小组活动,积极性,激励机制

前言

QC小组作为企业质量管理活动活动的基础工作和有效活动,至今已得到广大企业和员工的广泛认同。QC小组活动在世界各国得到了极大的普及,不仅在日本,韩国获得了成功,在美国也取得了更广泛的推广应用。近几年来国内QC小组活动普及率仍然偏低,行业之间、企业之间存在较大差距,部分单位领导对活动重视不够,一些企业对小组活动推进者和骨干的激励机制不健全,主管人员的专业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和形式主义做法等问题,严重地削弱了部分员工的积极性。因此有必要对企业员工参与QC小组活动积极性不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领导重视是调动员工参与QC小组活动积极性的根本源泉

企业领导质量观念陈旧,对QC小组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并不真心重视和支持QC小组的活动。有的只肯定成绩突出的小组,无视效果不显著的小组努力;有的对小组成果一概采取不肯定、不奖励的政策,打击了员工参加QC小组的积极性;有的对QC小组没有制定奖励政策,或成果不计算职称评定成果分,让他们感觉QC小组活动成为一种无效劳动,严重影响了他们参与QC小组活动的积极性。

QC小组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需要有适当的人力、财力投入,就需要得到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作为企业的领导,不仅要发动愿意参加QC小组活动的人,更重要的是推动不愿意参加QC小组活动的人积极投身于QC小组活动中。要达此目的,企业领导需要了解究竟是什么原因阻碍了员工加入QC小组,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吸引他们参加QC小组活动,从而提高群众参与性。

QC活动的开展,还是一种资源的分享。在企业中,一方面是领导掌握的资源,一方面是员工的智慧和主动性。领导对QC活动的充分理解、关心支持、健全制度、落实激励,就可以充分地把蕴藏在员工之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出来,实现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

近年来,xxxx公司的各级领导已经意识到QC小组活动对企业的重要性,并逐步加大对这项活动的要求和投入。如组织QC小组培训,自觉自愿支持小组的各项活动顺利开展;为小组活动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活动场地,鼓励小组整理和外出发表成果;领导亲自参加QC小组成果发布活动,极大地鼓舞了小组成员的士气。正是由于领导思想上重视,行动上支持,我们的QC小组活动才能坚持至今,且愈来愈充满活力,QC小组活动水平才能不断的提高。

二、激励机制是调动员工参与QC小组活动积极性的有效手段

根据管理心理学家的研究,目前我国企业在激发职工动机方面存在着极大的潜力,职工的积极性尚有50%~60%未能发挥出来。如果能够深入了解职工的心理和情绪,把注意力放在调动职工积极性上,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为了最大程度地在质量管理活动中增强人的责任心、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国内外的通行做法就是进行激励,所谓激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的一个心理过程。激励的手段包括理想与目标激励、精神和物质激励、关怀与支持激励等。

理想与目标激励:企业应当把理想教育当作激励的重要手段,帮助职工树立社会理想,并把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结合起来。通过教育小组成员自我认识、互相启发,明确企业发展、成员获益与小组成员的努力和参与是密切相关的,通过成功的QC小组活动,使小组成员感受到自我价值实现和成长的喜悦,都能激发职工继续积极投入各种质量活动的热情。

精神和物质激励:对取得成果的QC小组,根据成果取得的经济效益,需要给予一定的奖励,以提高小组成员的积极性。把取得优秀 QC小组成果的主要成员,作为评比先进、升资、职称晋升的条件,以此来鼓励和调动全员参与QC小组活动的积极性。同时,适当的物质奖励也是不可缺少的,在实行等级奖励时,应考虑QC小组成果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和实际价值,实施重奖,包括奖品、奖金、旅游等等。

关怀与支持激励:企业领导对QC小组活动的关心与支持,能鼓舞小组成员的士气,激发员工参与QC小组活动的积极性。

因此,企业应尽力建立健全适合自己企业特点的QC小组活动激励机制,充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培训提高是调动员工参与QC小组活动积极性的恒久动力

每个希望有能力应对工作挑战的员工都需要不断地学习、培训,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能。参加QC小组无疑可以增加免费培训的机会,对QC小组成员形成个人的方法论和提高个人综合技能非常重要,甚至受益终身,为员工个人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

企业要有针对性地举办QC小组活动骨干培训班,请专家亲自授课,讲授QC小组活动基本知识和数理统计技术的运用,并选派一部分骨干送外进行培训,使广大QC小组成员理解PDCA循环的内容和原理以及相互关系,自觉按PDCA四个阶段八个步骤开展活动。其次要求企业加强开展小组活动的内部培训。对广大小组成员而言,通过培训增强其有目标学习的意识,只有明确了学习目标,才能结合本岗位,掌握专业技能、学习管理知识,最终实现复合型人才这一目标。

QC小组活动实际就是一个学习提高的过程,通过一次次循环,解决一个个现场问题,小组成员的质量意识、问题意识、改进意识和参与意识得以增强,发

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使员工通过参与小组活动在帮助实现企业从优秀到卓越的同时实现个人价值。

结语

上一篇:迎新年联欢晚会策划书下一篇:我爱大课间活动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