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和食用油的比较评课(精选2篇)
1.水和食用油的比较说课稿 篇一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是来自鱼化小学的教师梅静。今天我将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水和食用油的比较》,下面我就自己对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几方面进行阐述我的看法与做法。
一、教材分析
《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是教科版科学三级上册《水和空气》单元的第二课。本课在前一课《水》的学习基础上展开更深层次的探究活动,重在让学生对水和食用油进行有意义的对比研究,使学生能对水有更多的认识。学生将从多个侧面认识水和油的不同之处,同时对它们的相同点进行概括提升,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对液体这种物质有比较清晰的认识。本课在单元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使学生们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去观察,去实验。为下面研究水和空气的对比做了很好铺垫。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周围一些常见的物体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但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不强,对于表达能力上更是欠缺。虽然学生通过学习对水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知道了水和食用油的一般特点,但对它们本质的区别认识是模糊的。这些都是要在本节课及今后的教学中予以培养、锻炼、提高及澄清的。
三、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和学情分析,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及心理特征。我将本科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点:
知识目标:比较水和油,知道它们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
过程目标:运用不同感官仔细观察,比较水和油,学会用图表方式记录比较的结果,并进行分析和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注重事实、细致地观察、尊重他人、乐于合作与交流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观察、描述水和食用油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具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
教学难点:运用不同感观比较水和食用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用图表的方式记录比较的结果,并进行分析和交流。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水和食用油、烧杯、滴管、搅拌棒、筷子、食管、蜡光纸、玻璃、记录表、形状不同的瓶子。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预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始终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思维训练为主线,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胜利完成:自研自探、合作探究、互相交流、展示提升、巩固拓展、总结评价这一过程。“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我将重点引导学生综合运用:自主探索、群体合作、观察比较、实验操作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切身的体验成功的乐趣。
五、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课堂开始,我采用了让学生猜有关水和油的两个谜语,一下子提高学习兴趣.引出本课的主题。
二、主动探究,获取新知 活动一:观察水和食用油
提问:比较水和食用油可以用哪些方法?围绕这个问题,学生思考。然后学生汇报、总结得出观察的方法。为使学生养成科学的观察习惯,我会提示:闻液体使用扇闻的方式,沾取液体伸一只手指在杯中沾取。在科学观察中出于安全和卫生的考虑,一般不用尝的方法。学生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在小组内和同学进行观察、比较。最后把比较的结果记录下来。本活动的目的是要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从多角度对水和食用油进行观察。使学生们通过感官观察能够比较出水和食用油的相同和不同(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流速等),并且能够用准确的语言来描述。活动二:液滴比较
提问:把水和油分别滴到玻璃片和蜡光纸上有什么不同?采用直接告诉如何使用滴管,以及实验操作要求的方式。发给学生玻璃片、胶头滴管,蜡光纸,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液滴的不同。活动三:比较水和食用油的轻重
此处是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密度,但小学不说密度。所以提问要说:生活中物体都有轻重之分,那水和食用油相比,那种物质更重?先采用学生猜测并说明理由,在此我先演示第二个对学生比较难的实验,将试管里装入同样体积的油和水,放入同样筷子,观察现象,让学生试着解释,紧接着是完成水和油混合这个实验,在此经历了猜测——用难一点的实验证明——最后用一个学生很易理解的实验证明,让学生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一下子实现了。
活动四:比较水和食用油倒入不同容器中所呈现的共有的现象
1、这将水和食用油分别倒入一些形状不同的容器中,观察它们有哪些相同的特点。
2、生交流、总结水和食用油相同点。
本环节学生可以观察到油和水都不能保持固定的形状,它们的形状会随容器的形状改变而改变。水和油都可以流动。从而总结水和油相同点。
三、整理记录,小结拓展
最后我采用黑板出示维恩图,让学生展开讨论,油和水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
2.《水和水蒸气》评课稿 篇二
现根据郑老师整个教学的过程来简单地谈谈个人的看法。引入自然,通过自我介绍用湿布将自己的姓写在了黑板上,接着提问:老师刚才写得字怎么了?(提问方式好像有些不妥)引发学生思考,同时很有效的暴露了学生对“蒸发”“水蒸气”等认识的前概念。接着让学生说话生活中的类似现象,体现了生活性和实际性。
开头采用黑板上写字“水”,要求学生观察,等着等着,黑板上的字不见了,水到哪里去了,让学生感受真实,很快地联想到下雨天,教室玻璃上有水滴,晴天了,小水滴不见了。但哪里去了呢?很自然地想到“蒸发”,接着,验证“水蒸气还会变回来吗?”采用了用热水倒在杯子里,盖上玻璃片,让学生观察玻璃片上的小水珠的现象。因为,学生经历了亲手操作的过程,到后来,验证“水蒸气变回小水珠”的奥秘就很快而解决了。
接着在阐述开水冒出的白烟是水珠还是水蒸气这个问题上,大部分学生认为是水蒸气,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但是教师通过提点“水蒸气是看不见的,可是这白眼却让我们看见了,那它是水蒸气吗?这样就可以很恰当的把学生的错误认识纠正,本来到这里教师的目标已经实现了一大部分了,但是接着教师又演示了喷雾实验,给学生看了瀑布视频,教师本意是让学生将知识得以应用,可是这环节上教师好像过于强调水蒸气和水的区别,而没有让学生认识到水的变化实际上是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小水珠,只是强调了一个结果,而没有引领学生去探究过程,因此在遇冷凝结这一概念的建构上,教师还是没有达成,事实上这才是本单元以及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感受到温度的变化是水状态的变化的原因。建议郑老师可以再次整合活动,提高活动的有效性,相信这样会更能提高教学效率。
【水和食用油的比较评课】推荐阅读:
食用油的生产工艺11-24
食用油品牌策划08-13
胶原蛋白的食用方法是什么09-08
食用菌栽培技术的思考07-10
特殊膳食用食品08-05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可食用的叶子》07-11
食用菌生产报告07-13
食用菌经营管理之我谈06-28
2017年新建年产3万吨食用菌工厂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06-24
车辆用油管理办法(暂行)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