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的培育与发展(共8篇)
1.核心素养的培育与发展 篇一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
摘 要:素养是一个人所拥有的知识、水平和正确的待人处事态度。学科素养是近几年我国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那么,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如何融合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来进行体育教学呢?体育教师作为体育课堂教学的组织者,知识和技能的传播者,首先应该明确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清晰培养体育核心素养的方法途径,才能更好地在体育教学中解决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问题。文章根据学习,结合自己的理解,在体育核心素养概念定位、培养途经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体育;核心素养;培养
小学是孩子接受教育的初期阶段,现阶段的教育重点不是让学生掌握多少理论知识,而是通过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体育学科是小学教育的重点内容,通过体育运动可以增强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发展。此外,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可以增加学生沟通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让学生拥有集体荣誉感以及强烈的竞争精神,帮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1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及特征
学科核心素养是我国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是学生通过学科课程学习所形成最基本、最重要的素养,是学生在课程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养成的具有该学科特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品质和基本经验的综合。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或学习领域)的具体化,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自主健身,其核心能力主要包括由运动认知能力、健身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合,是以学生发展素养为核心价值追求。
运动认知能力是指学生对体育健身知识、运动技能和相关健康知识的获得、转化和评价的能力,伴随着思维、理解和感悟等活动,是自主健身的先决条件。健身实践能力是指学生为完成设定的体育锻炼任务,联系实际采取的有意参与、强化练习、比赛运用和持续健身的决策能力,伴随着动机、态度及价值观取向等活动,是自主健身的实现载体。社会适应能力是指学生在多变的健身环境中,表现出身体、心理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调试能力,他伴随着调节、适应和控制等活动,是自主健身的呈现结果。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确定体育学科课程标准、体育学科知识体系、体育学科质量评价标准的依据和导向。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形成以结构化的学科知识与技能体系为重要基础和载体。
培养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方法和途经
2.1 体育教师应注重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的组织者、实践者,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首先要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要为人师表,此外,体育教师需要定期参加各类培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有效的体育教师,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的课堂组织能力和教学能力。常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可直接表现为体育教师高水平的文化素养。我认为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应包括文化素养、心理素养、道德素养等,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高低,对学生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陶行知先生说过“在共同生活中,教师必须力求长进。好的学生在学问和修养上,每每欢喜和教师赛跑。”因此体育教师要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要以身作则,在学生面前,才能起到榜样和楷模的作用。
2.2 体育课堂教学重视德育渗透
在教学中,立德树人,培养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强调体育教学与各类文化知识的整合性,是学生跨学科综合能力、知识、能力和态度的综合。小学体育教育渗透德育的方法多种多样,体育教学也是实施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如体育教师在游戏比赛中对学生进行团结的集体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关心他人,互帮互助的良好意识,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宽容他人的优秀品质;要培养学生遇到困难要敢于面对、要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可贵精神;培养学生自信、果断和超越自我的拼搏精神。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好德育功能,要将德育教育始终贯穿于课堂教学,要有针对性地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学活动进行德育教育,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德育教育。
2.3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养成自主健身的习惯
体育老师以及学生家长都应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他们喜欢的体育活动,帮助他们重新树立体育的目标是身体素质提高的理念,掌握自主锻炼的科学方法。体育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和端正体育态度,培养学生的自主锻炼的能力,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使学生了解体育的价值。使学生了解人体身心健康和身体运动的科学知识,掌握科学锻炼的正确方法,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2.4 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体育教学中应关注学生能否适应当今与未来的发展,适应社会、终身学习、成功生活、个人发展的学科关键素养。体育素养发展的连续性和各个学段落实的阶段性,体育教师要让学生明确体育运动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体育教学如何调整学生的心理平衡,如何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体育教学目标与学生心理健康目标和谐统一,使学生身心能得到健康成长,增强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
培养体育核心素养的意义
3.1 打好身体基础
回归体育的本质功能,增强体质,顺应时代的要求和社会的发展,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体育核心素养高的人群,固然可以终身体育,可以自主锻炼和健身,使自身的身体保持健康的状态。
3.2 提升全民的体育意识,增强体质健康水平
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可以使学生自主健身,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运动技能,掌握科学的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锻炼的良好习惯,能够提高自主锻炼的能力,使学生的身体终身受益。提高他们的体育意识,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可以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自我评价的能力,有助于培养终身体育,具有长远的意义。
3.3 塑造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培养体育核心素养,可以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健康调节能力,现代的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很大,若不具备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会产生各种心理疾病,这就要求每一个个体都要具备健康的心理调节能力,增强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总结与建议
综上所述,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并不“新”,在体育课程改革中加强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是我们体育教育一直以来的目标和追求。新课标提出,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终身体育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等内容,这些都是培养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直接体现。终身体育不仅影响学生短时间内的身体情况,还会影响学生未来较长时间内的生活状态,因此,老师应该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并掌握更多的锻炼技巧,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在终身体育思想的影响下更好地成长.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固然重要,但是,素质教育从来都不只是学校教育的事,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格言“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告诉我们教育要生活化,要从实践中去教育。其实实施素质教育,每一个学校、每一个课堂、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都可以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在当今的社会大环境下,帮助学生培养其核心素养,让他们在体育活动中能够放松身心,劳逸结合,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基于体育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一直在路上。
参考文献:
[1] 张彦忠.浅议小学体育课与学生素质培养[J].新课程,2015.04.[2] 周济.学校体育是青少年体育的基础和重点[J].中国学校体育,2007.6.[3] 刘军.刍议小学体育课与学生素质的培养[J].读与写杂志,2010.10.[4] 孙有平,张磊.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困境与思考[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11.[5] 汪晓赞.学生――教师组织教学的核心[J].体育教学,2009.[6] 邹德敏.提高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与实践[J].体育教学,2009.[7] 曲伟东.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5.[8] 许志文.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锻炼能力的探究[J].小学教学参考,2007.
2.核心素养的培育与发展 篇二
一、全方位培育女大学生艺术素养, 提升其表达表现综合能力
大学生核心就业力是指在大学生能力系统中起主导作用的, 能使其在就业竞争中取得明显优势并可成为持续发展的、独特的、不易被人模仿的一种综合能力。核心就业力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就是表达表现的能力。在依托学生发展指导工作的同时, 嵌入思想政治教育和事务管理工作, 多维度多举措提升女大学生的核心就业力。以女生占学生总数近九成的外语学科为例, 外语类毕业生尤为强调表达与表现的技能, 而语言学习与艺术才能的相通性, 更要求学生在培养艺术素养的同时, 提高语言的应用能力和艺术感染力。
1. 秉承古典文化, 重视女生教育。
从中国古典文化中可以提炼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灵魂, 传承文化有助于养成良好品德, 知礼守法方能指导人生实践, “琴棋书画诗酒茶”无一不对培养女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奠定文化积淀起到良好的助推作用。在以女生为主导的外语学院开展“女生教育”, 内容并非对古代《女论语》式的封建女性观的重塑, 也不像女权运动初期低层次的有关“同一而平等”的妇女人权理论的简单张扬, 而是基于女性的特殊生理和心理特征, 在正确审视女性在社会、家庭中扮演的特殊角色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考虑性别差异基础上的平等”观念。这种“求差别的平等”显然已经超越了形式上的平等而上升到了事实上的平等。“女生教育”在完善女大学生自我定位和自我发展方面能够发挥积极的影响, 帮助女大学生在未来的职业、家庭、社会等诸多角色中找到平衡。
2. 普及声乐常识, 赋能演讲表达。
声乐常识的普及, 不仅能提升女大学生的歌唱艺术素养, 还有助于增强声音的表达表现力, 良好的发声方法对沟通、演讲、辩论等以声音表达为媒介的活动有极大的帮助。尤其是外语类学生, 以英文为例, 无论英音美音都有其独特的共鸣位置和发声方法, 经过一定较为专业的训练, 具备一定的声乐技巧, 会使外语发音更具魅力, 其他语种同理, 使专业知识学习的语言基础技能和表达表现技能同时提高。在外语学院成立中外文合唱团, 建立声乐训练长效活动机制, 非考试周每两周一次, 抽出晚上两小时作为团员活动时间, 团员数在学生总数中保证较高比例, 并实行“开放式”体验制, 非团员同学可以选择时间来参加。活动初半小时进行发声训练, 由每届声乐特招生优秀代表带领学生从发声位置、共鸣、气息、咬字等声乐基础技巧和基本乐理方面进行讲解、演示并主持训练。经过一段时间, 学生的发声技巧有所提高, 运用在歌唱、外文发音、演讲、辩论等表达表现的场合, 驾驭更加游刃有余。日常可邀请电视台主持人或首席记者为学生提供普通话指导, 全方位提高女大学生的表达能力, 为求职做准备。
3. 培育书画鉴赏能力, 提升书写技能。
中国成为中华古代文明绵延未断的唯一国家, 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国文字和书法艺术的一以贯之。书法与绘画技能不仅作为女大学生的特长能够在求职中产生晕轮效应, 同时在很多就业场合还能起到提高印象分值的效果, 如研究生入学考试和公务员笔试中。曾有公考阅卷专家讲授经验, 申论试卷在批改过程中, 字迹整洁优美的试卷往往成绩很高。在外语学院成立“外苑”书画社, 举办教育和评比活动, 邀请书画家讲座, 提升书画艺术鉴赏能力, 讲授基本书写技能常识。定期举行书法、绘画比赛、外文书法大赛、翻译书法大赛等, 并在学院展出学生的作品, 以激励学生提高书写能力。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在书写方面训练有素, 已连续几年在国家公务员、各省市公务员和选调生考试中取得佳绩, 2013届本科毕业生公务员录取再创新高, 总人数超过30人, 占总数的8%, 事业单位14人, 占3.7%。
4. 培养棋艺兴趣, 提高协调能力。
棋艺作为一种教育载体, 功能在于开发智力、陶冶性情。陈毅元帅的“棋虽小道, 品德最尊”便道出了棋艺的真谛。棋与声乐、书画的不同在于棋往往是双方或者多方的博弈, 把握好这种关系, 在兴趣中锻炼, 统筹规划活动过程, 有利于加强学生的分析预测、沟通协调和组织应变能力。在以女生为主导的外语学院, 以学院学生组和班级文体活动为依托, 在课间或宿舍等社区举行棋类比赛, 提高女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为保证活动的受众面, 可举办五子棋比赛等学生喜闻乐见、易于参加的活动, 通过广泛参与, 加强沟通, 加深感情, 在加强了班级凝聚力的同时, 也提高了个人协调能力。
二、培育女大学生艺术素养, 增强创新思维能力
很多调查显示, 女大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相比男生较弱, 容易受知识体系和习惯性认识的限制, 在实际工作和实用操作中处于劣势, 不利于女生的职业发展。女性自主创新能力的局限性, 大大阻碍了女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道路, 如何开发创意思路使很多女大学生面临挑战。加强女大学生艺术素养, 激发创新动力。艺术欣赏与创作, 要求个性化的再创造, 这种创造力与一般学科的逻辑思维创造力不同, 偏感性、综合性, 能够融合相关人文艺术精华, 在融通的基础上, 打破专业壁垒。在以女生为主导的外语学院, 在班级中自主创作班服、班徽和班歌, 辅导员也积极组织参与, 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再如, 依托学院全程化就业指导针对大二年级的职业生涯规划之自我探索的体验式互动活动, 在职业兴趣分组中, 由各组学员共同设计与兴趣内容相关的Logo、宣传语和创新活动等, 在锻炼学生创造力的同时, 也完善了三涯规划的群体活动组织与团队指导。在整体的艺术思维和艺术鉴赏能力全面提高的基础上, 拓宽视野, 更好地培育女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培育女大学生的艺术素养, 加强心理健康辅导
当代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特征, 受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影响, 求稳惧苦、依赖被动、从众攀比、焦虑恐惧等。尤其体现在当今女大学生学业和就业压力过重, 容易造成心态和情绪的不稳定, 有时还会出现逡巡不定、反复无常的矛盾心理, 甚至焦虑、躁动、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在就业过程中, 女大学生面对激烈的求职竞争, 容易失去勇气, 走向极端, 提升AQ, 即挫折商或称逆境商数成为努力方向。有数据显示, 在职业生涯中, AQ高的女性更容易获得事业上的成功, 这同时也反映在就业单位对女大学生求职的评价上。培养某种艺术素养可以迁移负面情绪, 唤醒强大意志力和行动力。艺术修养所特有的松弛心灵的作用可以缓解这些紧张情绪, 调节疲劳状态, 增强抗挫折能力, 达到身心和谐统一的状态。学生发展指导的基本内容涵盖了“德、智、体、美、群、情、创、劳”八方面要素。其中, 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 艺术素养的培养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产生了显著的作用, 它帮助女大学生端正自我审视, 在毕业求职工作中知己知彼, 及时调整心态, 成功求职, 为未来的入职适应打好坚实基础, 助其在人生职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培育女大学生艺术素养, 完善女性自我定位
很多女大学生就业前存在自负、自卑或者自负和自卑交替的心理特征, 这些都是与实际情况有偏差的自我定位。自负往往来自于从知识学习方面相对于男生的优越感, 或虽然具备较强的艺术素养, 但在其他基本工作能力方面却略见单薄, 这些都容易造成自我定位过高或过低。期待值如果过高, 在屡遭碰壁后, 自我评价开始动摇, 继而转向自卑, 或者自负和自卑感交织, 最终造成自我怀疑、听之任之, 放弃规划、消极被动的求职心态。因此, 在提升艺术素养的同时, 要注重有助于学生全面进步的其他七方面要素的和谐发展, 这就要求在保持女性良好身体素质基础上, 不断审视和澄清个人生涯抉择。在学术发展和人格培育之间把握最佳平衡点, 实现均衡发展。享受为社会奉献的人生美感, 提高个人品质, 积极参加服务社会的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 锻炼组织管理能力, 获得工作经验, 全面提升综合就业力的同时, 运用艺术素养的王牌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克服依赖和被动的心理, 积极参与职业生涯规划的自我探索和职业探知, 提高决策执行能力, 随时对规划进行评估, 达到良好的求职状态, 全面提升女大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最后, 通过艺术化的指导, 根据女大学生个体的特殊要求, 具备较高的艺术素养, 在有很强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 通过艺术技能提高这一途径, 进一步获得优异的可迁移技能和自我管理的技能, 全面提高核心就业力, 塑造女毕业生在就业中的比较优势, 使女性在职业生涯中获得更多的成功。
摘要:高校女毕业生就业压力逐年增加, 通过学生发展指导提高女大学生艺术素养和表达表现、创新思维、沟通协调等相关技能, 依托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 以女生教育为重点, 完善女大学生自我定位和自我探索, 全面提升核心就业力。
关键词:女大学生,艺术素养,核心就业力,晕轮效应,逆境商数
参考文献
[1]徐显明.国际人权法[M].法律出版社, 2005.
[2]李宗玮.悟对书艺[M].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7.
[3]余南宁.女大学生就业心理探析[J].黄山学院学报, 2005, 7 (5) .
[4]贾昕东.大学生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J].现代经济信息, 2008, (3) .
[5]林爱珍.浅谈女大学生就业难及其成因与对策[J].发展研究, 2010, (9) .
[6]吴璇.当前女大学生就业能力拓展探析[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2) .
3.核心素养的培育与发展 篇三
摘要:近年来,核心素养受到广大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核心素养是最关键、最重要的素养,包括了知识、技能、品质和态度等,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和落实立德树人的基础地位。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活动和目标定位都需要从素养的高度进行。本文从探讨核心素养培育的必要性出发,阐述了基于小学数学课程下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并提出了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育的途径。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培育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064-01
针对小学生全面深化教育课程的改革,数学这门学科也面临重大改革。而数学教育一直是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是改革的重要任务。小学阶段是学生进行系统学习的起点,所以从小学阶段开始就要培育好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数学核心素养是进行良好数学教育的基本理念,也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本质要求,培养好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对他们以后的学习思维有很大的意义。
一、核心素养培育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时代发展,社会对人提出了更高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要求,素质教育得到普及推广,成效也比较显著。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良好的教育,面向教育体系以外的社会需求和发展趋势。任何学科的教学不仅是为了获得知识和技能,也要获得精神情感、思想方式和价值观的提升,而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数学课程,应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教育教学的目标。
良好的数学教育不仅能使学生掌握运用数学概念、公式和法则等,也能形成數学思维、积累数学学习经验,这对学生适应社会和生活的发展是必需的,数学的核心素养也体现出了现义务教育阶段中数学教育的理念要求。数学核心素养是以数学为核心知识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能力和思维,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基础是数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反映其数学本身蕴含的思想,也能关注其蕴含的核心素养,能够有效提升数学学习的质量,体现出数学学习内容的真正价值,帮助学生了解其他文化中的数学,扩大了学生的学习视野,所以进行核心素养的培育是是十分必要的。
二、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
虽然人们对构成数学素养的要素说法不一,但总体概括起来就是三大要素:数学思想、数学人文、数学意识。
1.数学思想,它是数学的本质,涵盖了抽象、推理、建模等数学思想。而它的关注点主要是会学、理性、智慧,具体来说就是在学生主动学习的基础上,在数学思想的引导下,提高学习数学的技能,会学数学。
2.数学人文,它是数学的动力,指的是对数学的持久兴趣和好奇,对数学背后文化的追求,学会数学交流。具体就是学生在学习数学时直面数学难题,懂得去欣赏数学的一些结构、理解数学的简洁,喜欢进行数学阅读。
3.数学意识,它是数学的基点,包含数学运算、符号意识等。主要关注学习数学的方法和一些基础知识,让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解释生活。
三、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育的途径
要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必须寻求新的教学方法,改革当前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1.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培养孩子的数学核心素养,首先就要让他们对这门学科感兴趣。如果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有高度的学习热情,他们就自然而然地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钻研它,这样就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
2.要不断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一直以来我国的教学模式都是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记笔记、认真听。而这样的模式只会让学生“死学”,他们并不会融会贯通,掌握其中的规律和方法。所以老师在平时传授知识时,要让学生在数学知识形成过程的同时也要掌握其中的规律和方法,并且要不断培养他们融会贯通的能力,引导他们由“学会知识”向“会学知识”方向发展。老师要从只关注学生的解题能力逐步向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数学素养方向转变。
3.教师要想实施核心素养的培育,就要使“教”与“学”的关系得到和谐发展,要将教学重心逐步从“教”向“学”转移。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可以创设一些真实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数学核心素养它是一种复杂的综合能力,也是能够解决各种数学实际问题的高级能力。所以要想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就不能仅仅通过老师直接讲授知识来培养,而是要将学生置身于各种真实的问题情境中,让他们通过自身实践来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真实的问题情境需要将数学问题和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所以这就要求老师平时在课下要多留意社会生活中和数学相关的问题,并且在课上要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只有利用真实的问题,才能让学生领悟到学习的意义,同时也让学生以后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问题,就能很好地去解决它。其实,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地去关注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不是一味地关注结果,要注重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平时老师要多多询问学生是否理解这个问题,要不断鼓励学生从各个角度去看待一些问题,并且要关注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了解“个别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要利用不同的方法,这样才能调控好每个学生的学习认知水平。
4.老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并且要重视学生听完之后接受的程度和感受。老师可以先将知识的主旨传授给学生,然后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当学生在自主学习,遇到难题或挑战时,他自己就会寻求一些有力的证据和方法来为自己解决难题。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思考中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能让他们将一些数学理论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另外老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时,可以通过多种展现方式让学生亲身接触到具体数学内容背后的一些故事,让学生体味到数学知识也不是那么乏味。
四、结语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落实学科育人的必然要求,对深化小学数学的课程改革具有一定作用。数学课堂不仅要发现作为数学工具的价值,更应该看到其文化价值,从日常工作做起,使小学生能够接受数学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感受到数学文化的魅力,做到真正的培育小学生的人格品性,使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得到提高,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小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徐国明
[2]《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育初探》. 张希才
4.学校如何培育学生核心素养 篇四
进入21世纪以来,每个国家、国际组织都在思考到底要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教育部2014年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第一次提出“核心素养体系”这个概念。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的提出,明确了学校“育什么人”,为学校教育指明了方向。随着考试改革的推进,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课程建构也成为每位校长都需要考虑的问题。
核心素养的提出,就是明确学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那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校长在办学实践中,要落实好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育人目标的全息演绎,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从课程教学论角度讲,它是学科与课程的全息回归。让每一节课成为撬动学生学科整体素养和人生素养发展的全息概念。少即是多,核心素养少的关键在于能够以少胜多,以小撬大,撬动学科本质,撬动教育整体发展。它对育人目标的具化和细化,是素质教育和立德树人在新时期基础教育育人目标的完善。核心素养在学校的落地,需要从学科、学段和校本化方向努力。从课程方面来说,核心素养还需与课程进行进一步整合,包括进行结构整合、内容整合。
核心素养是学校办学的战略指导,学生核心素养不仅是学生成长的基础,也是校长办学的目标参照。上个月(四月二十四号),北京教育学院举办了以“学生核心素养体系与中小学教育实践”为主题的高峰论坛,在论坛上,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杨志成认为,开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研讨,既是校长积极参与世界范围基础教育改革的一种责任担当,也是顺应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的战略要求。因此,基于办学实践来思考核心素养,有助于校长理解改革政策、明确改革方向,对其科学办学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都有这样的共识:核心素养要贯穿整个教育活动,渗透到各个学科。核心素养之所以称之为核心,它就一定不是面面俱到,而是是少而精,是学校在培养人的过程中最核心、最关键的素养。我们提出的“核心素养”比学生“能力”的含义更为广泛,学生的能力既可以是与生俱来,也可是后天形成的,但素养却是可教、可学的。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不同的是,素养更强调知识能力与态度的融合,超越了长期以来知识与能力二元对立的方式,凸显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强调反省、思考及行动与学习。这就体现了教育的重要性,即教育要有加工能力。因此,从办学实践来看,校长需要在理解“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将其与学校的文化、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和需求,并通过相应的载体来实施。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须有好抓手。在学校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必须有好的载体。校长在办学过程中,要认真思考如何以办学理念、课程体系和组织实施等为支撑,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融入其中,来形成学校的办学策略。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当下的“核心素养”,尽管育人的“参照”在不断变化,但教育规律和学生的成长规律却是不变的。我们要立足“顺应教育”的办学理念,提炼出了关于学生成长需要的艺术素养、强健体魄人文情怀和科学精神等方面的核心素养。“顺应”教育理念就是对核心素养的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顺应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按照学生的主体的自然天性因势利导。顺应教育不但要顺应儿童的天性,而且还要顺应教育的规律和时代的发展。我们应该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融进进“悦”文化之中。不但要构建科学与技术、人文与交流、艺术与欣赏、健康与运动等四大领域三个层次的课程体系,而且还还紧抓学科整合、拓展实践活动和改进课堂教学三个途径,来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
在办学实践中,校长和学校都要有核心素养。在办学实践中,我们要基于学生的天性来理解学生的核心素养,并将之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点。在学校里,我们要带着童心和童趣去理解和关注孩子,把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学校的办学理念进行了很好的对接。校长办学只有具备一定的核心素养,校长的核心素养才能影响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教育的主体,学校只有具备一定的核心素养,才能够培养出具有核心素养的学生。学校核心素养的构建是回答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前提。
5.依托学科教学培育核心素养 篇五
朝前走 孙万帅 绘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下简称“核心素养”)正式颁布后,一线教师最为关心的是:如何在国家厘定的核心素养框架内定位好我们的学科教育,更好地发挥出学科课程的育人价值?核心素养体系将会对具体学科的课程与教学产生何种影响?我的体会是,随着核心素养的颁布,学科教育的发展方向将真正从知识本位转向育人本位;同时,学科教育的实施重心也将真正从课堂效率转向课程效益。所以建议大家依托学科教学培育学科核心素养。
理念澄清:将核心素养细化到学科素养
教育部提出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超越学科分野的一个框架。它本身是对十八大精神中“立德树人”要求的落实、落细、落小,而各学科的学科素养又是对核心素养的落实、落细、落小。基于学科素养,又可以制定出可操作、具体化的学科的学业质量标准,我们一线教师可以根据学科素养和学业质量标准开展自己的学科教学。据透露,教育部已经启动了高中课程方案和高中课标的修订工作,在修订过程当中将会特别增加学科素养和基于核心素养制定出来的学业质量标准。
作为一线教师,笔者深刻地感受到:过去多少年来,虽然我们都意识到学科教学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但是学科育人的实然效果与应然目标还是存在着差距。正如教育部有关部门领导讲的那样,我们的学生除了能够比较娴熟地解决学科的问题,去做题以外,在做人、做事方面并没有完全体现科学精神。
正因为如此,这次对核心素养的贯彻和践行,必须要让一线学科教师对本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育人功能有很好的思考。这个思考是理念澄清的过程,也是把核心素养细化到学科素养的过程。笔者主持的上海化学名师基地,就组织学员在学习核心素养、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专门针对“化学学科的本质论、化学学科的教育价值论、化学学科的教学方法论”进行思考,引导大家思考化学学科素养,进而激发他们产生自觉的学科育德意识,提升学科育人能力。
内容澄清:学科素养融入到课程开发
学科素养和学科课程开发不可分割,学科的课程结构决定了学生的学科素养结构。从宏观上,教育部已经在组织专家力量修订课程标准和课程方案,其中必然会渗透学科素养。美国学者古德莱德将“课程”划分为五种不同的形态:“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或理解的课程”“运作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可以说,基于核心素养和学科素养的“理想的”与“正式的”课程,教育行政部门会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中颁布,但核心素养和学科素养是否能落实、落细、落小,则真正取决一线学科教师的领悟与理解、实施与操作,还有课堂上学生真正的经历与体验。这就需要一线学科教师对学科课程进行再开发,在内容的组织、资源的投放、经历的设计、评价的落实中融入学科素养的要求。在上海市名师基地的工作中,我们组织学员对“化学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化学学科拓展课程、化学探究性课程”等进行基于学科素养的再开发、再设计,提出中学生完整化学课程经历的设计方案,并要求学员在此过程中不仅要充分发挥本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还要基于核心素养的落实,高度重视跨学科之间的综合育人功能。
角色澄清:课程开发关系到教师角色
教育改革需要教师的改变,落实核心素养也需要教师的专业化。我认为,随着教育综合改革的全面深化,一线学科教师将会被赋予更多的课程权力。而课程权力空间的扩大,会使教师与课程资源之间建构起更为系统的联系,并且形成一种全新的价值导向——“课程创生取向”。在这种取向下,教师的角色将发生重要转变。
我们将以国家颁布的课程大纲、方案、教材等为基础,依据实际的学科教学需要对课程进行主动的创生式的构建。这种学科课程创生,需要一线学科教师在深刻理解和把握核心素养的理念、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充分调动自身的专业智慧与能力,并将其融入到学科课程的内容设计、课程情境的创生以及教学方法的选择之中。为此,笔者也组织了名师成员,针对基于化学学科素养的课程开发所需要的“化学教师的观念转变、能力转变、行为转变”等进行了充分讨论与反思,让学员明晰哪些观念、能力和行为是合适、科学的。可以说,基于学科素养的课程与教学,需要一线教师“自觉觉人”,即在转变观念、澄清角色的基础上,让人性关怀和道德示范成为学科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的“新常态”。
行为澄清:教师角色落实到教学行为
转变角色需要重塑行为。在基于学科素养的教改实践中,一线学科教师需要更多清晰的指向学科素养的教学行为。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尹后庆对这一问题有过非常精准的描述:教学内容中的学科知识都是学生精神与德性发展、升华的智力基础;教学的组织形式对学生形成合作与互助的品质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学过程所营造的自由民主平等的氛围,对学生形成创新精神和对真理追求的品性起到重要作用;教师在教学中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敬业精神,以及教师在学校生活中体现的人生准则和处世规范,可以成为学生的示范和榜样。笔者以为,在基于学科素养的教师教学行为澄清中,所有学科都适用以上四条准则。
在此基础上,笔者组织了名师基地成员,针对课前、课堂、课后应有哪些清晰的行动策略等进行了行动研究,让学员明晰哪些策略有利于化学学科素养的达成。我们在研究中提炼出化学学科“高结构设计、低结构实施”的课堂教学策略体系,强调无论是学科思维训练,还是学科基础知识的有效积累,都需要教师在教学目标、内容的设计中加以“高结构”的考虑和谋篇布局,否则无序和混乱会使基础性、主干性学科知识的有效积累无法完成。同时,强调教师要通过一种“开放、互动、动态、多元”的“低结构”课堂实施,有效激发学生的成长自信与自觉,呵护学生的生成与创造,涵养学生的智慧与人格,从而达成对核心素养的培育。
6.核心素养的培育与发展 篇六
摘要:核心素养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最新前沿理念。本文以新版课程标准为依据,首先对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构成进行分析,其次探讨其价值取向,最后结合教学实际情况探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培育目标的方法,期望能够为高中语文教学提供一些具有价值的借鉴。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核心素养;学理;方法
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核心素养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线索。近年来,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对高中各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做出了规范化表述,使“核心素养”这一概念从模糊走向清晰,各学科教学实践也有了明确的理论依据。本文以高中语文学科为研究对象,就与核心素养培育有关的学理与方法问题进行简要探讨。
一、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构成分析
新课标中将语文核心素养的构成划分为四个部分。第一是“语言构建与运用”素养。这一素养被置于四大素养之首,突出了语文学科的语言教育功能,“构建”一词指出语言不是因硬性灌输而是由主体的内在构建而习得的,“运用”一词指出,语言习得的最终意义在于使用。第二是“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这一素养被置于“语言构建与运用”之后,源于语言与思维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1]。语言是思维的工具,高阶语言使用能力如文章写作能力、阅读分析能力等也必然以高水平的思维能力为基础。第三是“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这一素养强调语文学科教育是“美育”的重要载体,其中审美素养又分为鉴赏力和创造力。第四是“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这一素养基于语文学科的人文属性提出,其中“传承”的对象指的是经历史沉淀而形成的一系列优秀传统文化,“理解”的.对象指的是在时代的发展中产生的新兴文化以及外来文化[2]。
二、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
价值始终是教育的中心问题,只有明确了价值,教育实践才有方向,教育评价才有尺度。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构成反映出以下三个价值取向。第一是工具性价值与人文性价值并举。重视人文价值是我们语文教育中的优良传统,但是却有过度追求人文价值的倾向[3]。核心素养标举工具性价值,高中语文教育作为义务教育后的提高性教育,其首要目标在于将学生使用母语工具的能力发展到更高的水平。第二是全面发展价值。核心素养的结构模型指出,学生应当全面发展,既要有缜密的思维力,也要有敏锐的审美力;既要有对传统文化的欣赏力,也要有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力。“审美鉴赏与创造”概念的提出更是对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始终提倡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理念的呼应。第三是终身发展价值。细览新课标关于核心素养的表述,可以看出这并非是一个教学大纲式的要求,而是对一系列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描述。学生能够在脱离学校教育环境的情况下,继续发展语文素养,以适应多变的世界的要求,是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最终追求。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育方法
(一)聚焦文本教学
新课标对语文核心素养做出了细致入微的描述。例如,在“语言构建与运用”模块中,新课标指出其首要素养是语感。又如,在“思维提升与发展”模块中,新课标中将思维细化为直觉、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等一系列能力。所有这些能力,本质上是处理文本与组织文本的能力。在教学中应当聚焦文本自身,让课堂成为教师引导学生潜心会文的课堂。以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陈情表》为例,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应当细分目标。首先要让学生扎实掌握语言基本功,对课文要能够做到准确翻译。对古汉语素材的吸收是实现语言构建的重要机制,而且有助于使用优美的语言。其次,体会本文中的强烈感情,感受文中的语言美、形象美、亲情美。再次,开掘其中的传统文化教育要素,让学生从中获得深刻感染。值得注意的是,教学目标的分割有别于文本的分割,在教学中要注重文本的整体性,引导学生熟读精思,获得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提高。
(二)创新教学方式
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是难以培育出语文核心素养的,因此,创新教学方式势在必行[4]。我们要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手段,结合各模块语文教学的规律,为学生创造一个突显主体性的学习环境。在阅读教学中,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将生成意义的任务更多地交给学生,而不是由教师帮助学生去发现意义。在阅读过程中,语文核心素养是“读”出来的,学生应当成为“读”的主体,教师应当扮演组织者、评价者的角色。在写作教学模块中,要明确写作是一种重要的语言运用行为,这种行为有其自身的规范,引导学生以语言使用主体的意识构思作文,在作文中写真事、抒真情、吐真言。在基础知识教学模块中,重视习惯培养,将基础知识教学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在选文学习中落实基础知识。
(三)加强课外学习
语文学科对课外学习的质与量都有较高的要求,只靠课堂的语文学习难以获得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质提升。语文是一门强调自主学习的学科,课外是自主学习最主要的阵地。课外学习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是课外阅读与课外写作,教师要在其中起到引导的作用,以合理的方式介入学习计划、学习实施。在课外阅读方面,以课本选文组织思路为依据,向学生提供趣味性与教育性俱佳的书目,并以较少占用学生课外时间为宜。应采取读写结合等方法,保证课外阅读能够取得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成效。在课外写作方面,以有目的和有梯度的方式开展个性化写作活动。
四、结语
核心素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最新理论依据和实践方向。高中语文教师要深入解读新课标中的有关内容,在对语文核心素养获得深刻理解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际,探索具有可行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的语文能力获得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郑新丽.核心素养:高中语文课程的应然价值追求[J].教育探索,(4):29.
[2]王海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及培育路径[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7,(11):37.
[3]于洋.中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困境与路径探析[J].教育探索,(12):31.
7.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培育 篇七
一、核心素养及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界定
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已经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重视,国内关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也已开启,其概念及内涵逐渐呈现清晰化的动态发展过程。
(一)从素质到素养的关注
素质是指人与生俱来的以及通过后天培养、塑造、锻炼而获得的身体上和人格上的性质特点。[1]素质是人性之本,能力之源。1994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印发,这是第一次正式在中央文件中使用“素质教育”的概念。[2]素质教育是要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自2001年开始,在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教育部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旨在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带动人才培养环节的一系列变革,但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素质教育开展的状况并不乐观。
素养是指一个人的修养,从广义上讲,包括道德品质、外表形象、知识水平与能力等各个方面。[3]在知识经济的今天,人的素养的含义大为扩展,它包括思想政治素养、文化素养、业务素养、身心素养等各个方面。从素质到素养关注度的逐渐转移,其主要根源在于素养强调知识、能力、态度的统整。素养是“可教、可学”的,是经由后天学习获得的,它可以通过有意的人为教育加以规划、设计与培养,是经由课程教学引导学习者长期习得的。
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注重其素养的培育更具历史与现实意义。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邀请学者自1997年-2005年进行了9年的“素养的界定与选择”专题研究,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研究结论显示:素养=(知识+能力)态度,其中,态度是用乘方来连接知识与能力的,如果态度是正分,一切知识与能力皆会产生相乘倍数的效果;如果态度是负分,一切知识和能力皆会产生负面效果。素养如同一座冰山,素养的外显特质往往比较容易描述,而内隐的情感、态度、价值、动机则不容易直接观察,难以培养并进行测评,但理论上讲,可以根据相关理论所建构的严谨工具加以探究推断。
(二)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
关于核心素养,OECD研究提出:是能互动地使用工具、能在异质社群中进行互动、能自律自主地行动。国内对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始于2013年5月,受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委托,由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牵头组织。研究认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括社会参与、自主发展、文化修养。其中,社会参与,即社会性,包括处理好个体与群体、社会与国家等之间的关系;自主发展,即自主性,包括培养和发展身体、心理、学习等方面的素养;文化素养,即工具性,包括掌握应用人类智慧文明的各种成果。台湾的研究认为,“国民核心素养”包含阅读理解、团队合作、反省能力。核心素养可以通过接受教育来形成和发展,未来基础教育的顶层理念就是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4]
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的具体化,离开了学科教育,核心素养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那么,什么是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呢?经研究初步将其定义为:通过体育学科学习,学生所能掌握与形成的终身体育锻炼所需的、全面发展必备的体育情感与品格、运动能力与习惯、健康知识与行为。不同学段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有无区分?从严格意义上来看,各学段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其基本框架,即一级指标的三个维度和二级指标的6个维度是相对固定的,只是不同学段学生核心素养体系中各指标的侧重点不同。
二、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基本建构
建构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依据是什么?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各级指标的层级关系如何?下面做具体分析:
(一)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建构的主要依据
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建构主要依据以下4个方面:
1.世界许多国家研究核心素养都共同指向“全面发展的人”,因此,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建构也要充分考虑这一共同指向。
2.体育学科承担着培养具有“终身体育锻炼能力的人”的重任,这就要求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要包含这种能力的指标要素。
3.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研究提出:素养=(知识+能力)态度,因此,核心素养体系中除了有知识、能力指标,还要有反应态度的指标。
4.国务院印发的《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中明确指出:加强学校体育教育,将提高青少年的体育素养和养成健康行为方式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使青少年提升身体素质、掌握运动技能、培养锻炼兴趣,形成终身体育健身的良好习惯。[5]由此可以看出,培养学生具有运动兴趣、健康行为、健身习惯、运动技能等是学校体育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学生未来发展中,只有运动能力还不够,还要养成运动的习惯,假如未能引导学生养成运动的习惯,运动能力尤其是专项运动能力(如打篮球、游泳等),都难以为其终身体育锻炼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只有体育的品格还不够,还要注重学生体育情感的培养,只有喜欢体育,甚至爱上了体育运动,方能有助于学生良好体育品格的形成并持久发展与保持;学生所表现出的只有健康行为还不够,还要掌握一定的健康知识作为科学健身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表现出更多的健康促进行为,从而有助于提高其健康水平。
(二)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三维指标体系的解析
通过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建构的依据进行分析,以及采取多种方法对指标体系进一步研究,初步将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从三个维度进行建构,各维度一二级指标和具体表现(见表1)。
从表1显示,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包含三个一级指标,分别是:体育情感与品格、运动能力与习惯、健康知识与行为。二级指标是将三个一级指标拆分,进而细化为六个指标。
在体育情感与品格中,体育情感主要是围绕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让学生对体育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运动方面培养。学生一旦具有了运动兴趣,无论是学习运动技术还是体能锻炼都能够得以实现。体育品格主要倾向于体育精神,如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等。
在运动能力与习惯中,运动能力主要围绕学生基本运动能力和专项运动能力两个方面进行培养,如生活中的走、跑、跳、攀、翻等基本运动能力,以及用于终身锻炼或参与竞赛的篮球、游泳等运动技能。运动习惯主要是在掌握了一定的运动能力以后,每天都能够坚持完成的一定量的自己喜爱的运动,且长期坚持成为习惯。假如有运动能力而未养成坚持运动的习惯,运动能力本身不能直接促进健康,只有养成了锻炼习惯且长期坚持了,对健康的促进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健康知识与行为中,健康知识主要围绕有利于健身的相关知识,如运动后即刻不能一次大量饮水等。又如,篮球传接球练习时要注意接球时的手型,要避免手指朝前接球导致挫伤等。健康行为多指有利于促进健康的生活或运动中的具体行为(也可称为健康促进行为)。相反,也有危害健康的行为表现,如晚上睡前做剧烈运动,这是不利于保障优质睡眠的行为,属于不健康行为(或健康危险行为)。
(三)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整体性与可观测性
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应是一个完整的结构体系,正如OECD研究提出的“素养=(知识+能力)态度”公式一样。知识、能力、态度三者有机统和在一起方为素养,任何一个指标都不直接等于素养,而是素养的某一方面的表现。例如,素养中的知识,不直接等于素养,仅仅代表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的或具备的知识。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亦是如此,“体育情感与品格、运动能力与习惯、健康知识与行为”三维度是一个整体,从体育学科自身的特点而言,学生接受该学科的学习,要注重对学生全面的培养,忽略任何一方面都不能称其为是具备了学科的核心素养,而只能显现出是具有某一方面的素养表现。例如,只注重运动能力与习惯养成教育,仅仅只能说明,学生具有运动的能力与习惯,而不能称某学生具有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同样道理,学生仅具有健康知识与行为也不等于是具备了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所以,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具有整体性。
另外,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还具有可观测性。学生完成体育学科的学习以后,其核心素养应是由几个维度组合成的一个整体,但每个维度的指标要素都是可以观测到的。例如,在“体育情感与品格”维度上,学生是否具有对体育的兴趣、热爱等情感,从学生参与体育的积极性、持久性等也能够观察到;学生是否具有顽强拼搏、坚持不懈等体育品格,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也能一览无余。有些学生在运动中怕吃苦,有些学生表现出了吃苦耐劳的精神,这些表现也都是可以区分的。又如,在“运动能力与习惯”维度上,学生是否具有一定的运动能力,具有什么样的运动能力,也是可以观测的。例如,在攀爬、翻越运动中,有些学生完成动作非常迅速,而有些学生不仅不协调,而且,总是被前面的学生远远甩在了后面,这是学生基本运动能力不同的具体表现。再有,在一些体育比赛中,如篮球比赛,有些学生技术动作很娴熟,战术意识也较强,可有些学生却远远不及。说明学生的运动能力表现出的差异性也是可以区分的。是否具备了运动的习惯,更能观测,有些学生每天课外活动时间,甚至放学以后都会到学校的篮球场和几个学生一起打篮球约1个小时。这种行为不仅有利于运动能力的进一步提升,而且,已经显现出具有了运动的习惯。此外,就“健康知识与行为”这一维度而言,学生是否具有健康知识,可以通过笔试、口试等方式检测,也可以通过课堂提问了解;健康行为也同样具有可观测性,可以通过组织活动,了解学生的行为是健康的还是不健康,也就是说,是有利于促进健康的还是有可能危害健康的。当各个维度都通过观测以后,可以综合评判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状况,是良好、一般,还是亟待提高。
三、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中的表现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中的表现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生原有的表现,二是教师培育的表现。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的培育并非一节课或一个单元、一个学期就能完成的,在一节课上学生有可能是有核心素养体系中的某一方面的具体表现,教师对其教育和引导也不能过分求全,而要遵循学生发展规律,循序渐进进行培育。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对其核心素养的培育,也要重视从核心素养视角准确把握其在课堂上的具体表现,以便于更好地组织教学工作和进行有针对性地培养。然而,学生在体育课堂学习环节表现出了什么样的素养?教师在培养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方面做了哪些具体的组织教学工作?哪些方面被忽略或留有遗憾?下面以浙江省九城区中小学体育教学联盟小学组第七届研讨活动中的三节研究课为例进行课堂观察与分析。
(一)体育情感与品格:有所凸显但留有遗憾
1.学生体育情感与品格自主表现
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体育情感与品格方面的自主表现,是不容忽视的重要观察点,这是判断学生是否具有体育情感与品格的重要途径。通过对体育课的观察发现,学生参与各项活动的积极性较高,但是体育品格方面既有良好的表现,也有不良表现。其中,体育品格良好表现有拾金不昧、赞美他人、责任意识等。例如,一个学生在奔跑到终点的时候,由于惯性冲到观课区,将一位看课教师身前的一个饮料箱撞倒,该学生主动俯下身子,将箱子扶正后才离开。这样看似很小的举动,却恰恰说该生明具有明显的责任意识和敢于担当的精神。一旦教师发现此举动,也应该顺势表扬,以激励和引导其他学生的这种责任意识。除此之外,也有在活动中表现出不良品格的,诸如嘲笑同伴、违反规则等。例如,在围绕垫子做U型跑触球比赛中,一个学生不按规定的路线跑,而是从垫子上跨来跨去,采取犯规减少跑动距离的方式赢得比赛的胜利,这样的行为固然是要受到批评的不良表现。
2.学生体育情感与品格培养体现
(1)兴趣激发有方法
如安排各种游戏和比赛,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具体表现在,体操技巧课上,采用多种滚翻活动方式,让学生充分体验运动给他们带来的乐趣,以至于学生在整堂课中都十分投入,这有利于学生对体育课乃至体育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2)合作学习有安排
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结协助的精神,在学生活动中安排各种组合练习形式,如手拉手合作滚筒练习、多人支撑钻越练习等,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合作练习中,有助于逐渐形成合作的意识和团队精神。
(3)习惯养成已重视
对学生的良好习惯的培养,本次活动的体育课堂上也有具体体现,例如,在体操技巧课上,任课教师十分重视学生的姿态教育,无论是在站立还是蹲下时的姿势,都要求保持一定的规范性,如单膝跪地、手扶膝盖听讲或观察示范动作等。
然而,在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过程中,也或多或少地留有遗憾,例如,习惯养成教育中,课堂上教师比较重视分组轮换时让每一组的学生把本组活动后的器械摆放好,以便于下一组学生使用,可是到了课的结束部分,却未能安排学生收还器材。究其原因,很有可能是对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的理解和实践把握还有待提高。从健康知识与行为教育的角度,听到更多的是教师说运动中注意安全,而缺乏对安全防范知识和防范行为的具体引导;对学生运动能力的培养缺乏与生活实际关联,也就是说,学生一定程度上还很有可能不知道各种练习是要提高什么能力等,这些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强化。
(二)运动能力与习惯:有所强化但不够明确
1.学生运动能力与习惯自主表现
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运动能力有何表现,是否形成了某种运动习惯等,了解这些情况,对教师更有针对性地施教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那么,学生的运动能力与习惯有哪些具体表现呢?从对几节小学体育课观摩中发现,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差异明显,如体操滚翻运动在滚筒内练习的时候,有些学生不仅滚动速度快,而且方向正;相反,有些学生需要在别人的帮助下才能完成。奔跑能力也是如此,有些学生反应敏捷且跑动速度快,而有些学生跑动中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如排球课上安排的围绕垫子U型跑触球比赛中,有的在跑动中出现鞋子跑掉的现象,有的在触球折回的时候启动缓慢,还有的持续奔跑一段时间时气喘吁吁、无力坚持等。就学生的运动习惯而言,很难从一节课上有所体现,但是,那些经常锻炼的学生总是能够看出他们的参与度、积极性、良好体能或技能等方面的优越性,可以间接反映出是否养成了锻炼的习惯。
2.学生运动能力与习惯培养体现
教师对学生运动能力与习惯形成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教学中各种措施手段安排得合理与否也直接影响着学生运动能力与习惯形成的速度和发展水平。那么,体育课上会有哪些具体体现?当我们走进课堂的时候不难发现,在每一节课上教师都考虑到运动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例如,在体操滚翻课上,采用滚筒、垫子等器械,让学生采取不同形式的单人或多人连续滚动练习,以及各种小组滚动比赛,以提高学生的滚翻能力,且学生练习的积极性较高。田径课上,也采取了多种多样的奔跑练习方式,大都以比跑速和反应的方式锻炼奔跑能力等。这些提高基本运动能力的练习方式,是教师有意设计并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的过程。形式多样,反复多次练习,其能力就能逐渐提高。同时,长期练习也有利于学生养成运动习惯。当然,习惯的养成仅通过课堂这一有限的时间是有一定难度的,还要在课外加强锻炼,甚至需要通过家庭体育活动的开展发挥其协同促进作用。当然,运动能力与运动习惯是相辅相成的,具有一定的运动能力,有助于习惯的养成;养成了运动习惯以后,又能够促进其运动能力的提高。然而,仅有运动能力且未注重运动习惯的培养,再强的运动能力也难以发挥对体质健康的促进作用。由此可以看出,在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中,运动能力与习惯是其最关键的维度或指标要素。
(三)健康知识与行为:有所引导但缺乏重视
1.学生健康知识与行为自主表现
学生掌握了什么样的健康知识、掌握的程度如何以及对知识的运用情况等都与健康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健康知识掌握的广度和深度,决定着行为表现的不同层次,但总体上会呈现正相关。
就体育课堂上所表现出的学生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和健康行为来讲,健康行为较为容易观察到结果,而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仅通过观察难以判断,需要借助于提问等形式。本次活动中,学生所表现出的健康意识不是很强,尤其是不知道如何自我保护预防损伤。例如,排球课上,一位学生双膝跪在两个排球上,举手向教师示意本次比赛胜利。这一动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一旦从球上滑脱,不仅有可能膝盖着地受伤,还有可能身体其他部位出现损伤。这一行为就属于健康危险行为或不健康行为,教师一旦发现这类行为就要做出明确的判断和及时指导,以免伤害事故发生。又如,体育课练习过程中如果出现有学生之间打斗现象,不仅会影响到学习的效果,而且,很有可能造成伤害,尤其是对于器械类内容的教学,打斗等不良行为的发生就更应该及时制止。
2.学生健康知识与行为培养体现
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健康知识获得与健康行为的表现,需要教师的教育和引导,不仅要向他们传授健康知识,还要注意通过合理的教学手段和练习方式引导他们形成健康的行为。当前,体育课上比较容易忽略健康教育,尤其是健康知识的教育和健康行为的引导方面略显不足。例如,在安全隐患明显存在的环节,尽管有很多教师也比较注重提示学生注意安全,但是,多为不具体的语言提示情况。如,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容易说“注意安全”或“一定要注意安全”的提示语。学生既不知道哪里需要注意安全,也不懂得该如何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通过这类语言提示的教育,很难让学生体现出维护健康的行为或健康促进行为。
有时,体育课上安排的活动学生所表现出的行为也可能会出现健康危险行为。如,组织学生钻洞练习时,学生如果双膝跪地爬行钻洞,膝盖就会不同程度地受到摩擦;如果双膝与地面不接触,以较高姿势钻洞,搭建洞的学生有可能被顶翻,也同样具有危险性,这样的活动形式就可以尽可能地减少。
又如,两人一组爬行击球,学生向上方击球的时候,很容易击打在同伴的面部,甚至还有可能出现学生被击倒的现象。另外,在场地布置的时候就要充分考虑练习过程中是否有可能出现伤害事故,如果考虑不充分,伤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会因隐患大小而不等。如,排球课上的击球练习,事先摆放好的垫子对学生的练习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练习中有可能被绊倒。此外,学生围绕软棒前后跳动练习,向前跳动的时候能够看到离棒的距离,不至于踩到棒上,可是,学生向后跳的时候,就有踩棒甚至摔倒的可能性。这种因场地布置和练习方式安排不当存在的安全隐患,很有可能无形中对学生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学生在不能判断其合理与否的情况下,也就难以起到对学生健康行为的引导,或许学生在以后课外的自主活动中也难以规避这类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因此,体育课上加强健康教育,让学生掌握健康知识和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不容忽视。
四、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主要策略
(一)学生体育情感与品格的培养
1.依据项目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娱乐性的体育项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如各种体育游戏都能发挥此作用。挑战类的体育项目如田径的耐久跑,能否积极参与和在遇到极点的时候依然坚持,对于学生自己克服困难来讲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具有挑战精神的学生往往无需任何引导就能坚持不懈,而意志力薄弱、不能吃苦耐劳、缺乏自我挑战意识的学生往往会中途退场,甚至在体育课开始的时候直接提出见习等要求。对于这类项目的教学,教师就要采取措施,如采用交替追逐跑、篮球运球与耐久跑项目整合练习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学生养成良好意志品质的目的。对于合作类项目如篮球、足球等,只有在与同伴或团队密切配合的情况下才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中就要抓住这一特点,多创造这样的团队合作的练习环节,如多采取这些项目比赛的情景让学生在相互合作的情况下达到培养和提高合作意识的目的。
2.合理选择适宜的方式方法。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及认知水平,选择最有效的方法实施教学工作,从而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情和形成良好的体育品格。如对于小学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情景教学法的采用将能够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竞赛往往是中学生们最喜欢的方式。但这一方面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要合理把握方法使用度,既要做到巧妙,还要收放自如。例如,很多人都认为小学阶段应该以游戏为主,即在玩中学,结果有部分教师就走进了“游戏化”的误区之中,为游戏而游戏,只考虑到了让学生快乐参与,而忽视了体育其他方面的功能价值。尽管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想玩的愿望,但不一定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
3.要巧抓品格教育时机及时渗透。这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强化课堂观察环节,以前往往很多人忽略了课堂观察的重要价值,出现单纯走流程式的体育教学,对课堂观察重视程度不够,忽略了一个个良好的品格教育时机,十分遗憾。例如,教学中发现责任心比较突出的学生、乐于助人的学生、勇敢拼搏不畏困难的学生、比赛失败相互鼓励不抱怨的学生等,教师都要巧妙地抓住时机因势利导。
(二)学生运动能力与习惯形成策略
学生的运动能力与习惯的形成应主要集中在基本运动能力、专项运动能力和坚持锻炼的运动习惯等方面。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并养成运动的习惯呢?
1.要明确目标并精准选择教学方式。不同年龄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运动能力培养目标,要在充分了解目标的前提下选择教学内容和有效方法。例如,小学低年级学生最好能够在“玩中练”,采取各种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中达到锻炼的目的。如,走跑能力的练习,可以采取趣味性较强的在音乐伴奏下模仿动物走跑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走跑能力。到了小学高年级可以采取“玩中学”的方式完成教学并达到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之目的。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其关注点要发生变化,依然需要学生在学习运动技能的过程中体验运动乐趣,可以考虑采取“学中玩”和“赛中练”的方式,即以学为主导,学习中适当安排有趣味性的活动提高学习的积极性。遵循运动技能形成规律,作为操作性知识学科,需要在转变单纯苦练的基础上,以组织形式多样、规模大小不一的比赛方式,让学生在比赛中达到练习与提高的目的,掌握运动技能,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这种方式实际上也是学用结合的具体体现。《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提出的“技能、体能、运用”三维度构建单元的要求,一定程度上强调了注重学生基本运动能力和专项运动能力培养的目标要求。
2.运动技能学习要把握“三会”,即达到“会说”、“会做”、“会用”的程度。实际上,就体育学科而言,学生通过该学科的学习要注重“会说”、“会做”、“会用”、“会学”、“会做人”五个方面的培养。其中,“会学”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会做人”主要指向的是品德教育。而“会说”、“会做”、“会用”是对运动技能学习提出的明确目标要求。学生在学习某项运动的时候,只有达到了这“三会”,才能称其为掌握了某项运动的技能,也就具备了该项运动的各种能力,如比赛能力、用于健身锻炼的能力等。这就要求进一步完善体育教学方式,甚至单元长度的控制也要因此而发生变化。例如,过去不注重学生“会说”的,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通过语言能够表达出该项运动的动作方法;不注重“会用”的,要有意设计学用结合的教学环节或情景,让学生能够在掌握基本技术的基础上,在模拟实际环境中逐渐提高运动技能水平。
3.家校联合共同促进学生运动习惯的养成。学生是否能够养成锻炼的习惯,何时能够达到,这不仅与体育教师、班主任,甚至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与施教方式有关,还与家庭有关。如果父母是喜爱运动者,能够经常带孩子运动,或尽管自己不喜爱运动,但能够支持并督促孩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这都不同程度地对学生养成锻炼习惯产生积极影响。从学校的角度,强化体育课堂,除了注重过去提出的“精讲多练”,还要让学生“少等多动”,或“少站多练”,充分保证课堂上学生练习的时间和适宜强度,组织好各种课外体育锻炼,布置体育家庭作业;从家庭的角度,密切配合学校的体育工作安排,尤其是重视学生体育家庭作业的完成质量等,真正做到家校联合共同促进学生运动习惯的养成。
(三)学生健康知识与行为提升策略
健康知识与行为的提升应主要集中在让学生懂得科学健身的方法,以及有利于维护健康的行为上。过去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现象,不仅是因为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受重视程度也明显不够。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注重或强化健康知识教育,提升学生的健康行为已迫在眉睫。
1.健康意识的建立至关重要。学生健康意识的形成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且反复地以多种形式主动有目的地引导。例如,学生在跑步或做其他运动之前,教师要有意提示学生,每次跑步前要注意检查鞋带是否有松开的现象,以免运动过程中出现踩踏摔倒等。
2.渗透健康知识是不容忽视的。通过体育课堂渗透健康知识需要引起重视,注重时机的把握,还要考虑内容的确定,更要注意方法的选择,即渗透什么、何时渗透、如何渗透等都需要在设计环节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例如,在篮球传接球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实时把握手指挫伤及预防知识的渗透,学生懂得如何预防就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挫伤手指的情况发生。当然,假如学校能够专门开设健康教育课程,如每两周开设一节,更有利于学生对健康知识的系统而全面地掌握。
3.引导健康行为是直接、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在体育课堂上,教师能够发现有个别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危险行为,例如,有学生在软垒课上,手持棒子追逐打闹,教师一旦发现这样的危险行为就要立刻制止,否则,很容易发生伤害事故。因此,任课教师要注意课堂观察,发现因学生造成的安全隐患,要能够做出及时引导和具体防范。除此之外,还要引导学生在课外或校外参与体育活动时规避危险行为。例如,告知学生在任何时候参与体育锻炼之前都要先做一下准备活动等,如果在校内课外活动时间,发现学生未能如此,教师要能够及时提醒。
参考文献
[1]http://baike.baidu.com/link?url
[2]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Z],1994,8.
[3]http://baike.baidu.com/view/320600.htm.
[4]http://learning.sohu.com/20160229/n438854936.htm.
8.培育审美创造落实核心素养 篇八
追求美,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之一。当我们专注于某一事物时,我们能透过其表象,领悟其超越现实的内涵和精神。这种内涵和精神能使人心情愉快,使内心有所触动,这就是审美。“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读者在进行审美鉴赏时,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简言之,审美鉴赏与创造就是读者对于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小说作为一种文学样式,其教学内容也应符合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甜甜的泥土》是一篇小小说,它通过一包奶糖化为“甜甜的泥土”的故事,表达了离异家庭的孩子渴望得到母爱的强烈愿望,也告诉人们世间至亲至爱犹如宽广厚实的大地,无所不在,无处不有。如何在这篇小说的教学中落实“审美鉴赏与创造”,笔者认为可以做以下尝试。
一、形神兼备,突显小说人物形象
小说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它通过具体描写“形”,即人物的音容笑貌、对话行动及活动环境,体现人物的“神”,即人物的情感、心理和性格。所以,在小说审美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形”入手去鉴赏,体会人物形象,进而为理解作品主题作铺垫。
在《甜甜的泥土》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文中对母亲的刻画细腻而传神,你能从中揣摩出母亲的内心情感吗?要求:从“一段描写”或“一个词”当中体会,找出依据。
文本中,当小亮的母亲没有等到小亮时,她“一阵晕眩,几乎站立不住,跌跌撞撞地扑过去,双手紧抓铁栏使劲地摇着。”“扑”这个字表明速度非常快,这就与前面的“跌跌撞撞”形成对比,说明母亲急切地想见到孩子,为此她可以不顾一切。“抓”“摇”这两个词可以看出母亲的举动异常剧烈,似乎已失去了理智。可以想象,如果在母亲面前没有铁栏,她很可能就会冲进去,这种近乎疯狂的举动,完全出于母亲想见到孩子的强烈愿望。当这位母亲确认自己无法见到孩子时,“她目光呆滞地低声喃喃着,无力地垂下脑袋,慢慢松开手,从大襟棉袄口袋里,掏出一包裹得很紧的、还带着体温的糖”。“目光呆滞”“低声”“无力”这几个词表现出当母亲确定无法见到孩子时,她立刻从开始的疯狂变成迷茫,瞬间失去了自我。内心巨大的落差使得她的神情变得呆滞,说话做事变得有气无力。这些传神的修饰词,将母亲没有见到儿子的失望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慢慢”说明母亲虽然知道见到孩子已几乎不可能了,但她的心中还存着最后一点希望,不舍离去,她奢望奇迹能出现,让她见上孩子一面。母亲对孩子的这种深深的爱与牵挂可见一斑。“裹得很紧的”“带着体温的”,从中可以体会到母亲的生活也许非常艰难,生活条件并不宽裕,也许这奶糖是她省吃俭用,攒了很久才好不容易买到的,而这奶糖又是送给最心爱的儿子的,所以母亲非常珍惜这奶糖,体现了母亲对孩子的爱。教学时,将这些连续而富于变化的动作,传神的修饰语作为突破口,引导学生从这位母亲的言行举止中体会她的内心情感,读懂母爱。
二、有无互补,深化小说主旨内涵
“有”指小说对人物的直接描写;“无”指小说没有直接描写,而要借助于直接描写的内容,通过想象,来展现的隐含内容。小说的审美过程也需要想象,审美想象的过程也就是审美创造的过程。通过小说直接叙写的内容,想象其隐含在其中的内容,能够深化对小说内涵的理解。
在《甜甜的泥土》中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从“终于”和“背”这两个词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小说除了主人公形象的刻画之外,其他人物亦不可忽视,每个人都可以从文本中读出不一样的人物和细微之处。文本的解读“犹如大海上的航行,看到每一个岛岬一定不是最后那一个”,而每一个“岛岬”都在为主旨的深化作铺垫。文中有两个人物着墨很少,但却拓宽了小说的宽度,他们就是传达室老头和小亮的老师。文中提到:“下午,这包糖终于传到二年级二班王小亮手中。”从“终于”一词可见这奶糖传得并不顺利。小亮的母亲并不知道小亮在几年级几班,只是向传达室老头介绍了儿子小亮的年龄。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老头跑了多少路,问了多少人,等了多长时间,历经了多少周折,“终于”在小亮生日那天下午,将那包饱含着母爱的奶糖送到了小亮手中,完成了一位至爱母亲的嘱托。另一方面,小说对老师的描写也是惜墨如金,只有一句话:“老师悄悄背过了身……”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老师背过身会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很显然,老师会因为小亮的艰难处境而同情落泪,会因为小亮依然拥有母爱而感动落泪,会因为小亮的懂事和坚强而欣慰落泪……
记得一位特级教师曾经说过:“读者不仅在理解文本中的作者写的那个人物形象,同时也在创造着自己心中的那个人物形象。”小说中提到,传送室老头一开始“显然有些不耐烦”,即使看到小亮母亲流泪,也仅是“在疑惑中叹了口气”。从直接描写的部分来看,传达室老头算不上热心、更谈不上爱心。但通过揣摩“终于”这个词的作用,想象这个词背后所隐含的内容,学生就能体会到老人内心深沉的爱。同样,在小说中,老师没有对小亮说任何同情的话语,没有对小亮做任何爱的举动,但只要想象老师“背”过身去所做的一切,学生就能体会到简单动作背后不简单的同情和爱。总之,学生通过审美创造,使传达室老头和老师的形象逐步丰满,小说中爱的氛围愈加浓重。爱也不再仅仅局限于母爱,她被潜移默化地赋予了更丰富、更立体的内涵。
三、虚实结合,品味小说生命之美
小说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有虚也有实。小说中的“虚”是指艺术虚构,“实”是指生活真实。虚实结合,形成了小说的生命之美。
就《甜甜的泥土》而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揣摩令人惊奇的结尾:奶糖化了,泥土变甜了,这个惊奇的结局有什么用意呢?
小说安排了一个别出心裁的、喜剧化的结局:“一夜之间地温回升,冰雪消融了,糖浆和雪水混在一起,渗入大地……小亮眨巴眨巴眼睛,忍不住滚下泪来。他伤心地蹲在地上,呆呆地凝视着。一会儿,情不自禁地伸出冻裂的小手指,抠起一点泥土放在舌尖上——他,又笑了:那泥土,甜丝丝的”。奶糖的融化和泥土的变甜显然是作者源于生活的虚构,我们不必去苛责奶糖在冬天的夜晚融化是否符合自然规律,这个结局显然融入了作者的浪漫主义情怀和一颗温柔善良、向往美好的心灵。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用阅读小说的应有态度,去体会和创造其中的美。那甜甜的泥土寄托着亲生母亲对儿子王小亮的至爱至情,滋润了小亮伤痛的心田;那甜甜的泥土,也包含着学校老师、同学、传达室老头对小亮的爱心……这些人类的爱,让这些离异家庭的孩子获得了应有的爱和幸福,从而产生生活的渴望和动力。[1]古今中外都将大地比作母亲,地生万物,没有偏袒。小说的主旨就是要告诉读者,爱无处不在,她包容万物、无限宽广,值得每个人珍惜。
小说教学中的“审美鉴赏与创造”仅仅是语文教学中的一朵美丽的浪花,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在新一轮的语文教学改革中,牢固树立语文核心素养观念,并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实践——反思——再实践,使语文核心素养内化为教师的教学理念,外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最终培养出具备“真实性学力”和优秀人格品质的新时代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参考书》 八年级(上册)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3:199
【核心素养的培育与发展】推荐阅读:
学生发展五大核心素养09-08
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08-06
地理教学的核心素养10-02
我眼中的学科核心素养10-14
论培养中职学生的核心素养11-19
核心素养理念下的作文教学07-20
核心素养的中国表达读后感09-29
生物核心素养教学06-30
教学反思核心素养09-10
语文核心素养论文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