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单元主题学习教学设计

2024-08-28

三单元主题学习教学设计(通用10篇)

1.三单元主题学习教学设计 篇一

主题单元标题 初一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作者姓名 崔言堂

学科领域(在学科名称后打√ 表示主属学科,打+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语文√数学体育

音乐美术 外语物理

化学生物 历史地理

信息技术科学 社区服务社会实践

劳动与技术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六年级

所需时间 六课时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说明:简述主题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单元的学习重点和难点、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单元的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朱自清的散文《春》通过描写大片大片嫩绿的小草,田野上是一棵一棵盛开的桃树、杏树、梨树;飞舞着成群的蜜蜂、蝴蝶;在晴朗、温馨的天空中,吹拂着软和的杨柳风,氤氲着土香、草香、花香的气息;牧童嘹亮的笛声„展现出一个欣欣向荣、多姿多彩、全方全位的春天。文章意象单纯,主题明朗,语言优美,人们往往把它解读为一篇“春的赞歌”。其实这是一种误读。《春》与朱自清众多的写景抒情散文一样,看似晶莹剔透,一目了然。文章通过对春天的描写,反应了作家特定时期的思想情绪、对人生及至人格的追求,表现了作家骨子里的传统文化积淀和他对自由境界的向往。《济南的冬天》[1]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老舍先生在英国讲学六年之久,英国的雾气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还去了西南地区,因此来到被誉为“泉城”的山东省会济南后,感受非常强烈。标题“济南的冬天”,简洁明了了地点,节令。告诉读者,它是不同于其它地方的冬天。因此他紧紧抓住济南冬天“温晴[2]”这一特点,描述出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的冬景《海滨仲夏夜》写于1962年。本文节选的是文章的开头、中间和结尾几个描写海滨仲夏夜景色的片段。

原文在最后还有一小节,录在下面,以便教师备课时较好地领会课文最后这段话的思想感情:

“因为现在是我们自己的时代,是我们许许多多父老弟兄们用宝贵的鲜血和头颅换来的自己的时代。” 《秋天》绘写出一幅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诗作采用直陈其事的写法,用精辟的语言描写农家生活,意味深长。《奔落的雪原》是宗璞观赏尼亚加拉大瀑布的一篇游记,是一篇歌颂磅礴力量和伟大人生的文章。此文虽有作者观赏时的激情,但更多的是内敛心气,冷静思考。因而本文落墨瀑布,着眼人生,使读者在欣赏撼人的瀑布时,也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说明:将主题单元规划的思维导图导出为jpeg文件后,粘贴在这里;如果提交到平台,则需要使用图片导入的功能,具体操作见《2013学员教师远程研修手册》。)

点击打开链接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说明: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描述学生在本主题单元学习中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⑴掌握字词,了解作者。

⑵了解散文的特点,体会抒情散文如何以一定的事物为写作对象抒发情感。

⑶理解把握文章细致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绘的写法。

⑴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学习本文清晰的脉络结构。

⑵学习通过运用感官细致描写景物的写法。

⑶体会用词准确的语言特点,学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描绘景物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自学,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作者用诗的笔调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草木花卉竞相争荣的景象来抒发作者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学习作者热爱自由、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对应课标(说明:学科课程标准对本单元学习的要求)

1、复习巩固文学常识以及字词2.体会作者的情感。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说明:设计几个能引领本单元学习的核心问题)

专题划分

专题一:

《春》

(第1课时)专题二:

《济南的冬天》

(第2课时)专题三:

《海滨仲夏夜》

(第3课时)

专题四:

《秋天》

(第4课时)

专题五《奔落的草原》(第5课时).......其中,专题 四《济南的冬天》作为研究性学习

(说明:除了说明主题单元将划分成几个专题以及每个专题所用的课时外,还应说明哪一个专题或专题中的哪一个活动将以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形式来开展学习活动。)专题一:

(课时)专题二:

(课时)专题三:

(课时).......其中,专题(或专题 中的活动 作为研究性学习)

专题一 《春》

所需课时 一课时(说明:课内共用几课时,每周几课时;课外共用几课时)

专题学习目标(说明:描述学生在本专题学习中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注意与主题单元的学习目标呼应)

领会作者用诗的笔调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草木花卉竞相争荣的景象来抒发作者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学习作者热爱自由、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专题问题设计

⑴作者从静景写到动景,从物写到人,由近及远,用比喻的修辞写出了春雨哪些特点?

⑵“斜织”“薄雾”这两个词好在哪里?

(说明:设计一系列能引领本专题学习的问题)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说明:在此列出本专题所需要的教学环境和学习过程中所需的信息化资源、常规资源等和各种支持资源)关于《春》的图片。

学习活动设计(说明:为达到本专题的学习目标,从学生的角度设计学生应参与的学习活动。如本专题由几个课时组成,则应分课时描述每个课时的学习活动设计。请以活动

1、活动

2、活动3等的形式,提纲挈领地描述每个课时包含哪些学习活动以及每个活动的主要步骤。注意,在这些学习活动中应通过对所设计的本专题的问题的探究完成学习任务)

(活动一)自读课文,扫除基础障碍。

(活动二)思考引导:

1.春草图

⑴本文写小草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

⑵“钻”字用的好,好在哪里?

⑶此图运用了哪种感官技巧写景?

2.春花图

⑴作者从几个方面描绘出一幅五彩缤纷的春花图?

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花争春的特点?

3.春风图

⑴“‘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此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⑵找出运用感官描写春风的句子,并说明写出了春风的哪些特点?

4.春雨图

⑴作者从静景写到动景,从物写到人,由近及远,用比喻的修辞写出了春雨哪些特点?

⑵“斜织”“薄雾”这两个词好在哪里?

5.迎春图

⑴由什么景物引出人迎春?

⑵颂扬了一种什么精神?

评价要点 词语的准确生动和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为本文增添了语言色彩。如:“偷偷”、“钻”把小草人格化了的同时,又写出了小草顽强生命力。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的语言富有诗意和美感,使学生感受到文章的“形象美”“绘画美”“音乐美”“含蓄美”。(说明:设计本专题需要评价的学习环节或学习成果)

专题二 《济南的春天》

所需课时 一课时

专题学习目标(说明:描述学生在本专题学习中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注意与主题单元的学习目标呼应)

①会读会写“髻、镶、藻、贮”等生字。

②理解和运用“响晴、温晴、设若、贮蓄、秀气、空灵、澄清、清亮”等词语。

③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在写境中的作用,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

专题问题设计(1)济南冬天的独具一格的风貌是什么?(2)课文是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一特点的?

(3)文中老舍先生采用中国山水画“以大观小”的构图取景方法,请分析作者顺着主线抓住哪些富有特征的景物来展示济南冬天的,如用淡雅的山水图定格,仿照《春》中画图的形式进行概括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说明:在此列出本专题所需要的教学环境和学习过程中所需的信息化资源、常规资源等和各种支持资源)

教学多媒体,关于济南的风景视频或者专题网站。

学习活动设计(说明:为达到本专题的学习目标,从学生的角度设计学生应参与的学习活动。如本专题由几个课时组成,则应分课时描述每个课时的学习活动设计。请以活动

1、活动

2、活动3等的形式,提纲挈领地描述每个课时包含哪些学习活动以及每个活动的主要步骤。注意,在这些学习活动中应通过对所设计的本专题的问题的探究完成学习任务)齐声诵读第3语段,就如下内容品析研讨。请同学们自由选择进行答题。投影:

(1)全段的中心句是:(2)全段的层次划分是:

(3)全段写“小雪”之美妙,主要通过其他的景物来进行烘托,这些景物是:(4)文中的动词用得好,如:(5)文中的色彩词用得好,如:(6)文中是怎样化静为动的呢?(7)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8)你在对全段的朗读要求上有什么体会?

评价要点 自学,引导,点拨

专题三

所需课时(说明:课内共用几课时,每周几课时;课外共用几课时)

专题学习目标(说明:描述学生在本专题学习中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注意与主题单元的学习目标呼应)

专题问题设计(说明:设计一系列能引领本专题学习的问题)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说明:在此列出本专题所需要的教学环境和学习过程中所需的信息化资源、常规资源等和各种支持资源)

学习活动设计(说明:为达到本专题的学习目标,从学生的角度设计学生应参与的学习活动。如本专题由几个课时组成,则应分课时描述每个课时的学习活动设计。请以活动

1、活动

2、活动3等的形式,提纲挈领地描述每个课时包含哪些学习活动以及每个活动的主要步骤。注意,在这些学习活动中应通过对所设计的本专题的问题的探究完成学习任务)

评价要点(说明:设计本专题需要评价的学习环节或学习成果)

2.三单元主题学习教学设计 篇二

———苏霍姆林斯基

说起点燃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火花, 那就需要激发孩子们“活性因子”的活性。小组合作学习正是这催化剂, 它以系统地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而大放异彩。在小学语文主题式单元整合教学中, 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时, 我们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 将学生进行合理分配, 形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的成员再在组长的带领下, 进行自主探究, 质疑问答。

一、说一说, 乍现星火点点

案例:

师:在进入这个单元的学习之前, 我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开, 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们的生字词预习情况, 看看有哪些生字词是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学生开始讨论交流, 教师深入小组进行指导。)

师:现在所有小组的交流都结束了, 我请每个小组的2号发言人起立, 按顺序与大家进行分享交流。

生1:我们分享的是“纽扣”的“纽”, 我们很容易写成提手旁。

生2:我们组认为“增”和“减”是一对反义词。

生3:还有“耀”右上角的“”不能多加一个小勾。”“耀”左边的“”字不能写成竖弯钩, 应该是竖提。而且我查了字典发现“耀”不是光字旁, 而是隹字旁。

生4:我们还要提醒大家“油漆”的“漆”是由水组成的, 所以是三点水旁, 而“膝盖”的“膝”跟身体有关, 所以是月字旁。

生5:我们觉得“垃圾”的“圾”和“皱”还可以换偏旁记忆, “皱”可以换成“疲倦”的“疲”、“上坡”的“坡”、“破皮”的“破”。“圾”可以换“北极”的“极”、“年级”的“级”。

师:各组的发言人汇报完毕, 其他同学还有补充的吗?

生6:我补充一下, 油漆不是由水组成的, 而应该是液体。

……

上面的实录, 是进行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的《大与小》主题式单元整合教学第一课时的一个片段。虽说这只是一个生字学习的片段, 但在这个片段中, 小组合作学习已经点燃了学生独立识字的热情。在这节课的小组合作学习中, 教师一改以往过于强调小组成员角色分工的方式, 只是强调在组长的带领下, 小组的每个成员都需要进行组内交流, 并在小组合作学习后临时指定学生作为每组的主发言人。其他学生可以在各组主发言人汇报完毕, 再自行补充。这无形间要求团队中的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 都必须积极融入到团队里, 参与思考, 参与讨论, 随时做好发言的准备。如此一来, 团队成员的集体智慧在得以展现的同时, 学生个性思考的价值也得以顾及。

二、问一问, 泛起涟漪重重

要想让小组合作学习在主题式单元整合教学中发挥 作用, 训练目标的确立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主题式单元整合教学中, 小组合作学习的训练目标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制定。伴随着训练目标的制定, 学生会对自己在本节课的任务做到心中有数, 提高学习效率也就成为可能。

究竟如何确立训练目标?巴尔扎克曾经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异议的是问号。”确立训练目标就从引导学生质疑开始。

1. 根据单元主题, 引导质疑。

单元主题 不仅是一 种情感, 还是一个知识体系, 更是一个可供学生探究的智慧 园地。因此, 挖掘单元主题内涵的同时, 一个个问号也将随之而出。

例如, 对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的《奉献》进行主题式单元整合教学时, 教者首先引导学生根据“奉献”这个主题进行质疑。一番研读之后, 学生的问题一个一个地冒了出来。“什么是奉献?”“谁奉献了?”“为什么要奉献?”“故事中的奉献表现在哪里?”“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这个单元?”……接着, 教者带领学生对问题进行了梳理。之后, 各小组的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 选择问题, 开始了文本探索之旅。

“思维从 疑问和惊 奇开始。”问题是学生提的, 要研究的问题是学生自己选的。看来, 文本探索之旅必然会在学生思维的碰撞中显得精彩纷呈。

2. 结合自主预习, 引导质疑。

学生不是知识的容器, 而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预习中, 学生调动以往的知识经验, 在从自己的学习内容中有所得时, 也必然会有所疑。“不能则学, 疑则问。”这个“疑”将成为课堂学习的原动力。

以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的《通讯》主题式单元整合教学为例。教学时, 教者先让学生在自己的学习小组内, 说一说自己通过预习对该单元内容的哪些内容有所了解。通过小组交流, 学生对“什么是通讯?”“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是如何起到通讯的作用?”“《马拉松》讲了什么故事?”等问题有了解答。当然, 没有得到解答的或是没有想到的问题也会在沟通中浮出水面。这些问题中, 有的问题是很有价值的, 学生依靠个人力量并不能解决, 那就需要学生依靠小组的力量进行合作探究。

3. 调动学生已知, 引导质疑。

明代学者陈献章有言云:“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疑者, 觉悟之机也, 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学生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 会在旧知与未知之间不断产生认知上的冲突, 这正是引导学生质疑问难的契机。

拿《民族之花》主题式单元整合教学来说, 教者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 探究了该单元的三篇课文中所蕴涵的“民族之情”后, 进而引导学生对自己在该单元之所学进行整理, 看看自己还有哪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之后, 让学生与组内的伙伴进行交流。此番交流下来, 学生的不少问题在组内就得以消化。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 会被拿出来请其他组帮助解决。如此, “问题—探究—分享”, 在一个开放的动态的学习过程中, 学生就会通过“议论纷纷”, 变得越来越有见地。

三、论一论, 激出浪花朵朵

主题式单元整合教学强调教学资源的整合、生成与开发, 它将课程系统中相关的因素 (主体课文和拓展文本, 学习内容和训练内容, 理解与表达、习作等) 进行整理、调整、组合, 打破了以往单一文本的教学, 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教学整体。

面对这样一个经过优化重组后的教学整体, 小组合作学习将以群体的优势发挥更大的功能。小组的成员都是一个个独特的个体, 他们能够通过成员之间的交流, 或者小组间的交流, 将自己的见解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而在交流的过程中, 小组成员间、组与组之间、师生之间、生与文本之间会产生思维的碰撞, 于是智慧的火花开始迸发。

案例:《大与小》主题式单元整合教学第一课时教学片段。

师:听了第六小组几位同学的发言, 谁有需要补充的吗?

生1:说得太啰唆了, 不大会概括。应该是:东汉时代, 有个青年叫陈蕃, 他志存高远, 喜欢读书, 但生活很懒散。有一天, 有一位叫薛勤的人来拜访陈蕃的父亲, 正巧陈蕃的父亲外出不在。薛勤走到陈蕃的房间, 着实吓了一跳, 屋子里又脏又乱, 到处都是垃圾, 然后薛勤就教导了他。

生2:我认为他概括得还是不够准确。应该是:东汉时期有个青年叫陈蕃, 他志存高远, 但生活却很懒散。一天, 一位叫薛勤的人来拜访陈蕃的父亲, 他随意地走进了陈蕃的书房, 里面又脏又乱。他就教导了陈蕃, 问他:“为什么这样?”陈蕃得意地对他说:“大丈夫要干轰轰烈烈的大事, 不会干这种小事。”

生3:我觉得他说得还是太啰唆。我们应该这样说:东汉时代有个青年叫陈蕃, 他年少而有大志, 但生活却很懒散。有一天, 一位叫薛勤的人来拜访陈蕃的父亲, 于是薛勤就随意地走进了陈蕃的书房, 他着实吓了一跳, 书房又脏又乱。于是薛勤教育他说:“年轻人, 你连一间小小的屋子都打扫不过来怎么去扫天下呢?”

生4:我觉得可以这样概括:东汉时代有个青年叫陈蕃, 他志存高远喜欢读书, 但却很懒散。一天一位叫薛勤的人来拜访陈蕃的父亲, 他父亲不在。薛勤看到陈蕃的书房乱糟糟的, 于是就指导了他。

生5:我觉得“父亲不在”不是最主要的, 可以省略掉。

生6:我觉得还可以简化成这样:东汉时代有个青年叫陈蕃, 他志存高远, 喜好读书, 但生活懒散, 连自己的书房也很少收拾。薛勤对他说了一番话, 他觉得很有道理。

师:薛勤说的那番话对陈蕃来说是什么, 可以用什么词进行概括?

生: (齐) 教导。

师:现在你们觉得谁的概括比较合适?

生:最后一位同学比较合适, 因为他说得比较简洁。

师:你们可以概括得更合适吗?自己说一说。

(生练说)

课文内容的概括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是个难点, 一节课需要完成三篇课文内容的概括更是不易之事。在这个环节, 学生们首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 依靠小组的团队力量, 对该单元三篇主题课文的主要内容有所了解。原本的难点在小组合作中降低了难度, 随后由一个小组的几位学生分别向大家进行汇报。这个汇报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 这个组的学生汇报完毕, 其他小组的学生纷纷自行补充。此时, 那些“活性因子”被激发, 学生们彼此分享的不是现成的答案, 而是思维的过程。课堂变得灵动起来, 成为每个学生交流的平台, 思维的火花不断地撞击着, 难点的难度又被降低。学生们在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过程中取长补短, 概括能力也悄然提升。最终, 本环节的目标在生成的碰撞中得以达成。

3.谈“语文主题学习”的单元整合 篇三

本单元共有四篇文章:《巨人的花园》《幸福是什么》《去年的树》和《小木偶的故事》,相对应的四年级上册“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第2本《万物皆有灵》配有10篇童话,这样就需要整合14篇文章。

整合点一:相同人文主题,相似表现手法

第1、2课时的目标是扫清本单元生字词障碍,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本组文章。在此前提下,第3课时整合教材,把《巨人的花园》和《幸福是什么》这两篇讲读课文整合在一起用一节课讲完。笔者抓住它们的两个共同点,一是文章情感内容相同,都讲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快乐:《巨人的花园》通过描写巨人给花园砌围墙前后的变化告诉我们快乐要和别人分享;《幸福是什么》通过讲三个孩子寻找和认识幸福,让我们明白帮助别人才能快乐自己。这两篇文章放在一起学习能加深学生对幸福快乐的理解。另一个整合点是文章在写法上都使用了对比:《巨人的花园》讲了有孩子玩耍的花园春意盎然,没有孩子玩耍的花园即使在春天也是北风呼啸、寒冷如冬,对比写法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幸福是什么》也运用了对比,学生在对比中有感情朗读句子时能体会到幸福是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第4课时是主题链接课,拓展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快乐王子》《宝葫芦的秘密》两篇童话,在学完上面两篇文章之后,让学生自主阅读,加深理解幸福快乐的含义,体会到幸福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

整合点二:同一作者,相似风格

第5课时,笔者把《去年的树》和丛书中《小狐狸的手套》这两篇文章整合在一起。《去年的树》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作品,整篇童话的语言朴实无华,写出了鸟儿和树的深厚感情,略去了鸟儿的神态及心理描写,给读者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间。丛书中《小狐狸的手套》一篇也是新美南吉的作品,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活泼快乐的小狐狸。先学习《去年的树》,体味新美南吉浅近的语言特色。

在教学时分为三大板块:第一板块是抓住“天天”,想象填词。第二板块是让学生找出鸟儿对话的句子,让学生朗读,之后回归文本,要求学生加上描写鸟儿神态及心情的语句,对比朗读,再次体会新美南吉浅近的语言特色。第三板块,文章结尾“鸟儿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鸟儿看到了去年的树,看到了灯火,看到过去的时光,它有多少话要说呀?作者没写,又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学生能深深体会到作者的语言特色,明白这样写的好处。紧接着让学生用学到的方法自主阅读丛书中的《小狐狸买手套》,再次感受新美南吉童话浅近的语言和美好的境界。

整合点三:不同故事中的相同角色

第6课时是主题略读课,把《小木偶的故事》和丛书中《木偶奇遇记》两篇主人翁相同的文章整合在一起,让学生比较不同作家笔下不同的木偶形象,体会其中所蕴含的哲理。《小木偶的故事》讲了一个只会笑的小木偶在被抢时由于只有笑嘻嘻的表情而遭受了别人的三次误解,后来在女巫的帮助下才拥有了人类的全部情感,说明在生活中只会笑是远远不够的,用一个小故事说明一个大道理。《木偶奇遇记》讲了长鼻子木偶皮诺乔的不听话、冒失、叛逆,丛书只是讲了个开头,学生看到高兴处却戛然而止,这时,要适时引导学生阅读整本《木偶奇遇记》,感受整本书的神奇魅力。

用这三个整合点学完了本单元教材,接下来就是群文阅读。第7、8课时阅读丛书中其他篇章,交流讨论汇报,梳理童话特点。明白童话是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手法通常是对自然物做拟人化的描写,采用夸张等手法编织奇异的情节,想象是其突出的特征。第9、10课时,编写童话,续写《小木偶的故事》并交流、展示,把对童话的理解和感悟表达出来。

4.感受读书的乐趣主题单元学习设计 篇四

《窃读记》通过窃读的快乐与惧怕的描写,表达了小女孩对读书的热爱与渴望。《小苗与大树的对话》通过小女孩与北大学者对阅读的交流,使我们知道读书要“三通”。

《走遍天下书为侣》告诉我们要与书为伴。

《我的“长生果”》通过作家叶文玲童年时读书、作文的经历点明读写中吸收与倾吐的关系。

二、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四位主人公。

酷爱读书

三、细读文本,画一画,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们酷爱读书?

1.学生默读在书中批注。

2.学生汇报交流。

四、总结阅读的意义。

五、比较写法的不同。

1.《窃读记》中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出了读书的乐趣?

2.《小苗和大树的对话》运用什么方法写出了读书的意义?

3.《走遍天下书为侣》运用了哪些方法写出了自己喜爱阅读的情感?

4.《我的“长生果”》运用了哪些方法写出了自己酷爱读书的?

六、体会写法的好处。

体会《窃读记》动作和心理描写的细腻传神。

1.动作描写的生动

抓住段落中的一些动词来体会。比如课文中“急匆匆”“暗喜”“踮起”“挤进”“急忙打开”“急切地寻找”„„从这些词语当中体会作者对读书的渴望。

2.感悟心理描写的细腻传神

找出“惧怕”的句子,领悟热爱阅读的情感。

找出心理描写的句子,感受表面与内心的对比。体会窃读的快乐。

通过创设情境,指名读,男女生读,齐读的方式指导学生读出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5.三单元主题学习教学设计 篇五

南京市金陵中学

张铭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主题学习单元教学、思维导图Mindmanager、探究

【内容提要】:主题学习作为新型的课程形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越来越受到师生们的重视,并成为当今信息技术整合教学的主导模式。应用思维导图Mindmanager应用软件进行历史教学,有助于实施高中历史主题学习的教学,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率。在高中历史主题学习的教学中,围绕主题及其专题,以真实的任务模块展开,涵盖了多样的学习活动方式,能较好地实现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

主题学习作为新型的课程形式,是以主题承载起整合了信息技术支持的课程单元。在主题学习单元,符合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以主题及其专题的形式有机并且有意义地组织起来。主题单元中的学习活动,围绕主题及其专题,以真实的任务模块展开,涵盖了多样的学习活动方式。

主题学习过程中,需要信息技术以资源和工具的形式提供支持,以思维导图理念设计的Mindmanager应用软件,是一款流行的教学辅助工具,从其主要功能来看,不仅能为学习提供问题或任务情境,还能为学习活动提供超越教材的资源,并能作为学生探究的工具、知识建构和展示的工具,以及作为交流合作的工具。

现行高中历史课程课标和教材,都以专题的形式重新建构符合高中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的教材体系。不论是必修课程教科书,还是选修课程教科书,都以专题形式作为教科书体系结构的基础,若干专题围绕一个主题来展开搭建知识框架或形成知识链。高中历史教科书的专题学习是建构在初中历史专题学习基础上的,专题学习是强调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的,便于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而高中的主题学习是要求具有一定深度的学习与探究,从宏观视角和微观层面来把握教学内容,对学生的要求更进了一步。

本文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五单元《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为例,对利用思维导图信息工具进行高中历史主题学习单元教学的策略、过程和方法,作一次较为详细的探究。

一、主题学习以单元作为基本的设计单位

在主题学习过程中,主题是整合课程建立的基础,主题领域中的相关专题形成课程设计的基本线索。主题学习首先必须要做的,是要跳出传统的“课堂”视野。将设计的中心从单课时扩展到单元层面,以主题也就是单元作为基本的设计单位。以主题作为设计的基本单位,一方面,可以将符合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以主题及其专题的形式进行有机并且有意义地组织,另一方面,单元层面上的设计,也突破了课堂空间的限制,单元中的不同专题,可以采取不同的学习活动方式。

第五单元的主题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下设“开展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四个专题,在传统教学中,这四个专题问题独立解决后,并不意味着学生就能完全理解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这个主题,只有构建一个包含四个专题在内的新的知识体系,弄清这四个专题之间的联系,学生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才会有准确的把握,而且这些问题之间的联系所呈现出来的隐性知识也从而变得更清晰明确。

二、用思维导图呈现主题的观点和事实

在主题的设计中,我们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将主题分解为专题,将专题分解为具体的信息和事实。利用思维导图,教师可以设计自己的主题单元;可以通过主题单元引导和帮助学生建立逐步复杂的概念;同样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组织主题单元学习资源,为主题的学习提供资源和工具的支持。

主题学习关注整体知识结构,关注知识之间的联系,关注从全局角度去理解具体的历史问题,从而清晰地呈现每一个历史问题本身内部及与其他历史问题的各种复杂关系,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 1 历史知识,形成系统的历史知识结构。

利用思维导图构建单元知识结构有两条基本思路:时序性结构和专题要素性结构。

时序性结构便于从宏观上把握主题学习的知识结构,了解围绕主题的各专题相互之间的关系及与学习主题的关系。而当学习探究深入到专题层次时,专题要素性结构便于学习者从微观层面掌握历史问题的细节及专题知识内容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图一:时序性单元知识结构思维导图

图二:专题要素性知识结构思维导图

三、对主题单元进行问题化分解

设计主题学习单元的内容的时候,也就是对主题进行问题化的设计过程。从主题到专题,到围绕专题选择相应的事实和信息,在这一问题化的过程中,不同的问题旨在从不同的理解维度阐释、2 把握学习内容,与主题的联系始终是非常密切的,这使得设计的主题单元学习活动能够始终围绕主题开展。问题可以用来进一步细化主题及其专题,学习活动的设计就是围绕问题的解决展开的,每个课程单元以共同的主题为线索,围绕问题展开设计。

高中历史教学所涉及到的主要历史事件,大多在初中历史教学时已学习过,因此在新课程教学中,专题知识为主的情况下,帮助学生梳理基础知识,建构历史知识结构是历史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我们不能孤立地强调某个历史事件的完整性,而忽略了它在专题中的地位,忽略了专题内部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在对主题进行问题化设计的时候,问题不能仅仅停留在事实和信息层面,事实和信息不足以支持理解,因为知道事实不等于能够解释事实。

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这一主题的引导下,对四个不同的专题进行探究。比如探究“什么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市场的形成有什么影响?”、“早期殖民扩张对欧洲和亚、非、拉国家各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两次工业革命各是在怎样的背景条件下发生的?它们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新航路开辟以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怎样一步步形成的?”„„为此,可以设计学科内的各种学习活动,围绕主题开展深入的探究。

利用思维导图工具,可以很方便地完成对主题的分解,例如图三就是完成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产生与发展”主题分解的示意图。主题单元的学习活动围绕专题展开,通过专题将符合课程标准的学习内容建立起有意义的组织。

图三:利用思维导图进行主题分解示意图

四、以主题学习促进多元智能发展

运用主题学习模式,可以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主题学习单元中,包含了多样的学习活动方式,这些多样的学习活动可以将促进多元智能发展的各种方法涵盖在同一个主题框架之中。

在对主题单元的内容进行了问题化分解后,这些问题的内容可能覆盖多学科领域,也可能涉及不同角度的理解以及知识的学习。不管从哪个角度出发,这些问题都是有层次、多角度的。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根据主题和问题,根据涉及到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通过这些学习活动的引导,使学生在主题学习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调动多元智能,发展多种学习和探究技能,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在新课程教学中,以学科知识为基点,在以学科知识的学习活动为主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融入多元智能的发展,这样既可以保证学生形成有组织、有系统的知识结构,同时也顾及学生的多元智能的发展。

比如,组织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搜集有关新航路开辟后列强殖民扩张所带来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的有关资料,组织一场辩论会进行探讨。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

再比如,本单元中各专题事件的知识结构间的因果关系明显,在教学中可安排学生对“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生的背景、原因、条件、后果等,用因果分析法进行自主分析。发展学习者自主知识建构的能力。

又比如,通过比较荷兰和英国在17-18世纪对外扩张中的殖民优势,探讨为什么英国最终能击败荷兰、战胜法国,确立殖民霸主的地位?利用简表形式对两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分门别类地进行归纳整理,并通过一定的方式展示出来。

在教学中,具体的历史史实的选择,要有利于理解、应用层面问题的解决,要和专题和主题相呼应,切忌面面俱到。对于抽象的历史认识,要组织课堂探究,将抽象问题直观化,隐性知识显性化。教学过程中各种学习活动探究的结果,都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呈现出来。

五、以探究作为主题学习的核心

在主题学习单元开展实施过程中,强调主动探究、积极反思和主动合作的策略。对主题进行分解并开展多样的学习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在问题学习任务的驱动下,对学习主题展开各种探究活动。思维导图是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的基本保证。在个工具的支持下,学生才能顺利地完成信息收集与分析、资料处理、交流合作、问题解决等探究活动。

在主题学习中,探究活动是围绕着主题及其专题展开的,构建围绕问题的、生动丰富的问题情境,对探究活动来说非常重要。

例如,对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列强殖民扩张的后果,可通过开展头脑风暴的形式,让学生在思想没有任何束缚的环境下,列举出头脑中瞬间产生的各种奇思妙想,然后再通过思维导图工具加以整理、美化,形成共同的学习成果。让学生学会多角度、多层面地思考问题,从中体会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快乐,提高自己全面客观地认识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的能力。

探究学习的目标不仅仅在于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开展问题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思维习惯。为此,及时地通过反思总结,整理探究结果、汇报探究结果、引导学生更深入的思考,是探究学习的重要一环。

在主题学习各个环节的探究中,结果怎样并不重要,有没有惟一正确的答案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探究,学生们认识到,要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历史问题,并且探询这些不同角度对生活、对社会、对世界具有怎样的意义。这也正是主题引导的学习最有意义的价值所在。

纵观整个主题学习过程,思维导图工具在整合课程的设计、实施中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资源和工具的支持下,学生学习主体的角色得到了体现,教学中一方面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另一方面也强调学习的合作;重视知识获取的过程,也强调个人经验基础上的知识建构。同时,教师的选择和设计作用直接影响了整合课程实施的效果,特别是作为学习过程基本组成要素的学习活动的设计,使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也得到体现。

实施主题学习单元的教学活动,学生不但要掌握相关的历史问题,而且要学会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表明自己的情感态度,尝试作出历史判断,完成高中历史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这正是我们追求的历史教学的实效所在,让我们一起投入到探究和实践的行列中去,使高中历史教学主题学习单元的教学模式更加普及吧。

【参考资料】 1.《主题学习设计——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的实用模式》顾小清,教育科学出版社。2.《课堂中的多元智能——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美国,Thomas Armstrong著,张咏梅、王振强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

3.《设计与大脑相直协调的教学》,靳玉乐、陈静 等编译,浙江教育出版社。

2012年10月

作 者:南京市金陵中学 张铭

邮 编:210005 联系方法:zhangmgg@126.com

电话:025-84786262,*** 作者简介:

6.语文三年级下册单元主题梳理 篇六

第一单元 课文童年的泥巴2 雨后 快乐读书屋 一

“球星”马嘴 古诗三首 能说会写

讲讲童年趣事 我的课余爱好 语文七色光 一 第二单元 课文 3 军神4 登山 快乐读书屋 二半截蜡烛第一声叫卖 能说会写

什么是勇敢第一次

语文七色光 二 第三单元 课文真情的回报6 那只松鼠 快乐读书屋 三美丽的桥爱心项链 能说会写

回报亲人

关心爱护他人 语文七色光 三 第四单元 课文赛龙舟8 爆竹声声 快乐读书屋 四高山族丰年节赛马三月街 能说会写

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大家谈过节

语文七色光 四 第五单元 课文趵突泉10 香港之夜 快乐读书屋 五古诗三首花果山 能说会写 说四季景色

周围也有好景物 语文七色光 五 第六单元 课文王献之练字12 寓言两则 快乐读书屋 六字字皆辛苦成功之路 能说会写

成功的“法宝”写封信 谈感想 语文七色光 六 第七单元 课文不吃无主梨14 小珊迪 快乐读书屋 七盲道上的爱谁会脸红 能说会写

我们应该怎么做看图编童话 语文七色光 七 第八单元 课文桃林那间小木屋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快乐读书屋 八

小鸟和守林老人2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

珍珠鸟3 翠绿色的四脚蛇

能说会写4 写景片段集锦

选话题 谈看法5 诗两首

信任的喜悦6 珍珠项链

语文七色光 八7 一碗馄饨

选读课文单元 8 没娘的小山鸟李寄除妖

第一单元

本单元以“童真童趣”为主题,选编了两篇主体课文《童年的泥巴》《雨后》和“快乐读书屋”《“球星”马嘴》《古诗三首》,课文都反映了多姿多彩的儿童生活。“能说会写”安排了“讲讲童年趣事”“我的课余爱好”,紧密结合单元主题。“语文七色光”安排了四项扩展性、知识性、趣味性突出的语文学习活动。本单元选文包括散文、诗歌、小小说几种体裁,形式多样,文质兼美,贴近儿童生活。

教学中要牵引学生的视线,不仅使他们停留在把玩玩耍、快乐等字眼上,而是打开对生活方方面面的触角,铺延、沉淀,学会热爱生活,并开始感受“一切过去的都会成为美好的回忆”(普希金语)。

第二单元

本单元以“勇敢坚强”为主题,选编了主体课文《军神》《登山》,“快乐读书屋”《半截蜡烛》《第一声叫卖》,既有中外老一辈革命家及爱国者的传奇故事,又有当今少年儿童现实生活的缩影,《第一声叫卖》还可以看作本单元习作的范例。“能说会写”安排了“什么是勇敢”“第一次”,贴近儿童生活,有现实意义和生活气息。“语文七色光”的主要活动内容是对阅读材料的回应、补充和扩展。

第三单元

本单元以“仁爱之心”为主题,编排了主体课文《真情的回报》《那只松鼠》,快乐读书屋《美丽的桥》《爱心项链》,引导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理解沟通,相互帮助,和谐相处;懂得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应该爱护动物。“能说会写”配合单元主题安排了口语交际“回报亲人”和习作“关心爱护他人”。“语文七色光”编排了四项语文学习活动。

本单元所选文章故事性强,并能使人从中受到教益。

第四单元

本单元的主题是“民族风情”,编排了主体课文《赛龙舟》《爆竹声声》,“快乐读书屋”《高山族丰年节》《赛马三月街》。本单元介绍的有关的民族风情,旨在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的热情。“能说会写”板块配合单元主题安排了口语交际“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大家谈”和习作“过节”。“语文七色光”有四项内容:语文基础知识、古诗背诵、知识短文和“大家一起来”的实践活动。

第五单元

本单元以“风景名胜(中国)”为主题。围绕单元主题编排了主体课文《趵突泉》《香港之夜》和“快乐读书屋”《古诗三首》《花果山》,展示了祖国山河的壮美多娇,读后会激起学生强烈的爱国之情。“能说会写”安排了口语交际“说四季景色”和习作“周围也有好景物”。“语文七色光”共编排了四项语文学习活动。

《趵突泉》《香港之夜》《古诗三首》均是名作,在接受美的熏陶的同时,还要体会语言的精美。

第六单元

本单元以“脚踏实地”作为主题,编排了《王献之练字》《寓言两则》和“快乐读书屋”《字字皆辛苦》《成功之路》。围绕单元主题,“能说会写”板块安排了口语交际“成功的‘法宝’”和习作“写写自己的感想”。“语文七色光”编排了四项语文学习活动。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要让学生受到教育和启迪:无论学习或从事一切工作,都要脚踏实地,刻苦努力。

第 七 单 元

本单元的主题为“社会公德”。“社会公德”简称“公德”,是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本单元围绕“社会公德”的主题,编排了主体课文《不吃无主梨》《小珊迪》;“快乐读书屋”《盲道上的爱》《谁会脸红》,以生动的故事、诗歌等形式,诠释了社会公德的含义,教育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共道德。“能说会写”板块配合单元主题,编排了口语交际“我们应该怎么做”和习作“看图编童话”,通过口语和书面语训练,引导学生进一步在语言实践活动中深化对单元主题的理解。“语文七色光”板块围绕单元主题安排了“练”、“日积月累”、“知识窗”、“窗外事”等四项语文实践活动。

第 八 单 元

7.主题单元整体教学实践与思考 篇七

一、围绕主题高度整合, 教学设计模块化、综合化

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整体教学, 是围绕某一个主题, 将教材文本、课外拓展资源, 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高度整合后实施的教学, 使整个单元的教学变成由几个“模块”组成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它更强调学习资源的整合与生成, 着眼于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重视学生“学”的过程。它要求教师在备课之前进行更加深入全面的教材研读, 站在语文课程的角度, 以更加开阔的视角, 寻找各类教材资源之间的关联点。

一般来说, 主题单元整体教学分为“课内课外自主预习”“检测预习整体感知”“逆序而入品文悟情”“顺序而返感悟表达”“单元回顾综合运用”五个模块。每个模块1耀3课时不等。整个单元设置教学总目标, 每个模块的教学又设置模块目标。从模块的名称也可以揣测每个模块相对集中的教学目标。

这里的“模块”只是根据课时任务与目标进行大致的区分, 并非教学设计、教学步骤、教学环节。应用这个模式, 需要根据学生需求、单元特点等进行具体的设计, 整合的资源也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灵活调整。

二、课前预习真正成为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实施主题单元整体教学, 单元整体预习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运用预习单, 能给学生预习提供良好的依托, 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提高自学能力。

第一, 预习单按照阅读的一般规律, 关照学生年龄特点进行设计。比如第三学段主题单元阅读第一步:浏览, 区别文体;第二步:默读,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与基本结构;第三步, 对比发现主题、表达方式的异同;第四步, 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通顺, 扫清拦路虎;第五步, 课外实践, 搜集材料。而第二学段考虑到学生识字量的基本情况, 将生字的读音过关放在第一步。一般分为“课文直通车”“积累袋袋裤”等板块, 扶着学生走进预习。

第二, 预习的指导体现由“扶”到“放”的过程, 课堂上给予学生有层次有计划的指导。比如刚刚开始指导预习的时候, 需要帮助学生拎出生字、重点、难点。学生养成习惯之后, 再逐步放手, 留给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 尊重更多学生的学习个性与学习需求。

第三, 预习必须要有检测与反馈。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整体教学第一模块“检测预习整体感知”, 就是立足学生预习的基础, 结合预习单对学生进行的预习检测, 对学生预习过程的再次指导。

三、更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关注学生终生发展

主题单元整体教学的核心是“主题”“整合”, 学生带着探究的主题走向文本, 进行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活动。教师重在重组教材, 引导帮助学生阅读、比较、分析文本教材中的信息资源, 加深学生对主题内涵及表达方式的理解与感悟。它真正地实践着“用教材”而非“教教材”的理念。这是一种终生需要的探究式的阅读方式, 是一种能够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能力的教学方式。

比如苏教版第八册第四单元“主题探究, 品文悟情”模块教学, 围绕主要的一个问题“爱在他们每个人身上的表现”, 抓住文字品读探究感悟, 通过小组合作、教师引导, 慢慢在对比中发现他们身上同样有爱, 但爱的形式不一样, 爱的内涵不一样;通过对比, 感悟动作、语言等细节描写在表现人物心理、表达人物情感上的作用, 继而迁移运用, 尝试用细节描写表达自己身边的爱。

事实上, 低中高年级的学生都可以进行主题阅读, 只是要求与层次不同罢了。比如低年级学生在“主题”引领下进行海量阅读, 生动有趣地进行大量的识字认字, 增强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热爱的情感。中年级学生在“主题”引领下, 增强对文字的理解能力, 增强积累, 初步把握文章内容, 感受作品形象与作者情感。而到高年级, 则尝试围绕“主题”, 开展探究性“主题阅读”。

四、更彰显“取舍”“设计”的课堂教学智慧

有人质疑, 模式化的教学会不会让课堂变得单调乏味?会不会让课堂因为大容量而有隔靴搔痒的感觉?

模式不是设计。智慧的课堂需要设计。也只有设计语文实践活动, 才能让学生趣味盎然地投入到“主题单元整体教学”之中。比如对生字词预习的检测, 不是将一单元的生字词语罗列出来, 请学生读读, 而是要独具匠心地挑重点难点, 设计相关练习, 以点带面地进行检测。再如引领学生探究“细节描写”的表达方式, 一般都是用“独立找一找”“小组内说一说”“全班汇报”的活动方式, 而这里可以设计请各小组选择一个人物演一演, 相互评一评, 全班演一演, 评一评的方式, 学生会更加兴致高昂地投入到对课文细节描写的品悟之中, 也深刻体会到了“细节”对于表现人物“心理”的作用, 并将这种表达方法及时运用到习作中。

这样的教学模式, 课堂容量大了, 对老师解读教材, 发现并整合资源的能力要求更高, 同时要求老师有“取舍”的胆气, 有“疏密有致”的教学智慧。

比如苏教版第十册第五单元“浓浓亲情”, 每篇课文中有好多地方都能让我们感受到“亲情之爱”, 什么地方最“爱”, 什么地方“爱的内涵”不一样, 什么地方的语言学生品读会有一定难度, 会有问题……这样的地方就是我们预设教学时的应“取”之处。其余的, 提到即可, 一带而过。语文学习不靠这一课, 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 所谓“有舍才有得”。一篇优秀的文章, 肯定会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表达方式, 一个单元肯定会有许多言语训练的点。面面俱到均如隔靴搔痒, 盯住一点多侧面展开, 才会印象深刻。

可以说, 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整体教学是比单篇教学站位更高的教学模式。它看到的不是一棵树木, 而是一片森林。

实施单元整体教学之前, 我们首先要对课程目标有清晰的认知, 学期初至少要对一册教材有整体的了解, 充分考虑每一个主题单元中听说读写的统整, 甚至要把课外阅读和语文综合性学习都做一个大体的规划。最理想的是, 能够充分了解学生对本册教材的兴趣点、初读情况, 了解学生已有的语文水平, 对一个学年, 两个学年……甚至整个小学阶段都有一个整体的规划。我们大刀阔斧又小心翼翼地行走在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整体教学研究之路上。我们知道, 前面仍然会碰到许多问题, 这不仅仅是主题单元整体教学带来的问题, 而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

8.三单元主题学习教学设计 篇八

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二、在带点字正确的读音下打“√”。(8分)

晕倒(hūnyūn)似的(sìshì)调节(diàotiáo)

沃克(wòwù)谋生(múmóu)

空闲(kònɡkōnɡ)照相(xiànɡxiānɡ)

三、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9分)

()()无涯书山()()扶()携()

()()大雨孜孜()()三()二()

戎马()()()()竿头更进()()

四、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19分)

1.将“严”组成不同的词语分别填在括号里。(3分)

(1)赵老师对同学们的要求十分()。

(2)神秘气体泄(xiè)露(lòu)造成了()的后果。

(3)爸爸的目光变得()起来,弟弟惭愧地低下了头。

2.把句子补充完整。(4分)

(1)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我渴望。

(2)温家宝总理看到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不能接受很好的教育,十分着急,他希望 。

3.让这些小游客们对号入座。(6分)

晴请清青情蜻

天( )了,()()的河水倒映着蓝天,真美啊!两只()蜓正在商量着保护草坪的事()。它们写了一则广告:()大家不要在()()的草坪走来走去。

4.快乐连连看。(6分)

棋手擅长多种技能的人

歌手擅长下棋的人

骑手擅长骑马的人

快手做事敏捷的人

多面手得力的助手

左右手擅长唱歌的人

五、趣味生活。(6分)

儿子:“爸爸,墨水很贵吗?”

爸爸:“不贵,你问这个干什么?”

儿子:“因为我洒了一点墨水在地毯上,妈妈非常心疼。”

妈妈心疼的原因是:

儿子认为妈妈心疼的原因是:

六、你喜欢读报纸吗?能向我们推荐一份你喜欢的报纸吗?写一写你推荐它的理由吧!(5分)

七、按课文内容填空。(9分)

1.三天打鱼, 。

,一事无成。

师傅领进门,。

2.《掌声》一文告诉我们要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

3.王维看着家家户户的情景,更加思念 。王维用“ ,”这两句诗表达了自己当时的感受。

八、仔细阅读短文,然后回答问题。(16分)

(一)

沃克医生擦着汗,对年轻人说:“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年轻人脸色苍白,勉强一笑:“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一共多少刀?”“72刀。”沃克医生不禁失声喊道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个军神

1.给文中缺少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2分)

2.用“”画出表示年轻人忍受着巨大疼痛的句子。(2分)

3.用“”画出文中沃克医生称赞年轻人的话。(2分)

4.“一块会说话的钢板”指年轻人有。(2分)

(二)

有三个朋友,他们从小就在一块,挺要好的,长大以后,分别到外地去工作。其中有一个朋友,在一个寒冷冬天里,生活碰到了困难,他迫切需要一件棉衣。那两个朋友知道了,一个朋友尽快把自己身上的一件旧棉衣寄去,免得那个朋友挨冻。还有一个朋友只寄去一封信,说了一大堆好话,信里还说:“我只有一件棉衣,自己要穿,等以后再想办法吧!”

后来,这个需要棉衣的朋友生活变好了,什么都不缺。他请来两个朋友,到家里去做客。当时没有送棉衣的朋友,这回带来一件崭新的狐皮袄。那个原来需要棉衣的朋友说:“谢谢你的好意,不过我现在什么也不缺少。我有一件比狐皮袄更昂贵的棉衣。”说完,他拿出了那件旧棉衣给这个朋友看。

1.给这篇短文加一个题目。(1分)

2.用“√”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解释。(2分)

①挺要好A.硬而直()B.杰出()C.很()

②迫切A.强迫()B.接近()C.急切()

3.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2分)

炎热()陈旧()便宜()顺利()

4.为什么说那件旧棉衣比这件崭新的狐皮袄更宝贵呢?(3分)

九、快乐写一写。(20分)

9.《好卷》第三单元 主题训练卷 篇九

主题百花园(41分)

一、主题达标。(24分)

1.读拼音写字词。(7分)

(1)wēi

fēng

lǐn

lǐn()的竹节人像健美比赛中浑身gē

dɑ()肉的小伙子,在他手上系上一根bīng

gùn()棒,他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

(2)古时候有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如今人们了解了宇宙的许多知识,但“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个mí(),仍等待着科学家们去jiē

kāi()。

(3)故宫博物院过去叫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huáng

gōng()。它规模hóng

dà(),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2.在每组中不同类的词语下面画横线。(4分)

(1)得意扬扬  怒气冲冲  念念有词  虎视眈眈

(2)金星    水星    太阳系   天王星

(3)太和殿   乾清宫   中和殿   保和殿

(4)仙女下凡  蟠桃盛会  九天揽月  温室效应

3.照样子写词语。(9分)

轻手轻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津津有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悻悻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的句子是比喻句吗?在比喻句后面的括号里打“√”。(4分)

(1)破课桌,俨然一个叱咤风云的古战场。()

(2)其实,竹节人的动作压根不由扯线人做主,那不过是在竹节间的线一紧一松间的胡乱耸动而已,可看上去,却挺像是那么回事。()

(3)(我们)希望老师能像往常一样,把没收的东西扯散了,随手扔出窗外。()

(4)我来到这里,仿佛进入了苏州园林。()

二、主题探究。(14分)

1.请选择恰当的材料。(4分)

(1)A.做竹节人    B.玩竹节人

C.上课玩竹节人,被老师抓住,竹节人被没收

D.找竹节人,发现老师在玩被没收的竹节人

E.见老师玩得那么投入,我们笑着溜走了

①写玩具制作指南,教别人玩这种玩具,我要选择的材料是()

②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我要选择的材料是()

(2)A.故宫博物院简介    B.贞度门失火事件

C.故宫博物院官方网站

D.故宫博物院平面示意图

①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画一张故宫参观路线图,我要选择的材料是()

②给家人介绍故宫的重要景点,我要选择的材料是()

2.《宇宙生命之谜》一文中,说明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的必备条件有()

(多选)(2分)

A.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50℃~-150℃之间。

B.必要的水分

C.适当成分的大气

D.要有足够的光和热,为生命系统提供能源

E.有春夏秋冬四季,有大量的植物生长

3.理解课文内容,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8分)

(1)“那一段时间,妈妈怪我总是把毛笔弄丢”,联系上文可知,“我”并不是把毛笔弄丢了,而是把毛笔杆拿去做竹节人了。()

(2)《竹节人》一文中,“我们”的竹节人被老师缴去,但当看到老师玩竹节人玩得忘乎所以时,“我们”分外开心,“我们”开心的是竹节人得以完整保存。()

(3)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是因为火星是一个非常干燥的星球,大气层非常稀薄,没有臭氧层,且表面温度很低,上面没有磁场。()

(4)故宫博物院有三大殿、后三宫等,占地七十二万平方米,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

三、主题讨论。(3分)

有人说:读书是为了消遣,为了欣赏书中精彩的故事情节。也有人说:读书前先想想阅读的目的对阅读是有好处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大舞台(29分)

四、课文片段阅读。(12分)

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

而现在,这些裂缝正好用来玩竹节人。

……

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

……

竹节人手上系(jì xì)上一根冰棍棒,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号称“齐天小圣”,四个字歪歪斜斜刻在竹节人背上,神气!

找到两根针织机上废弃的钩针,装在竹节人手上,就成了窦尔敦的虎头双钩。把“金钩大王”刻在竹节人的胸口,神气!

用铅皮剪一把偃月刀,用铁丝系一绺红丝线做一柄蛇矛,给那竹节人装上,再挖空心思取一个更威风、更吓(xià hè)人、叫得更响的名号。

破课桌,俨然一个叱咤风云的古战场。

1.给选文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2分)

2.根据意思写词语。(2分)

(1)形容声势威力很大。()

(2)没有来由。()

3.找出选文中的一个夸张句画上横线,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写出了竹节人的玩法有()(多选)(3分)

A.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号称“齐天小圣”。

B.手上装两根废弃的钩针,号称“金钩大王”。

C.用铅皮剪一把偃月刀,用铁丝系一绺红丝线做一柄蛇矛,给那竹节人装上,取一个更响亮的名号。

D.胡乱对打。

5.从选文第三自然段画横线的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主题阅读拓展。(17分)

神秘的“无底洞”

地球上是否真的存在“无底洞”?按说地球是圆的,由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组成,真正的“无底洞”是不应存在的,我们所看到的各种山洞、裂口、裂缝,甚至火山口也都只是地壳浅部的一种现象。然而中国一些古籍却多次提到海外有个深奥莫测的无底洞。事实上地球上确实有这样一个“无底洞”。

它位于希腊亚各斯古城的海滨。由于濒临大海,大海涨潮时,汹涌的海水便会排山倒海地涌入洞中,形成一股湍湍的急流。据测,每天流入洞内的海水量达3万多吨。奇怪的是,如此大量的海水灌入洞中,却从来没有把洞灌满。曾有人怀疑,这个

“无底洞”,会不会就像石灰岩地区的漏斗、竖井、落水洞一类的地形。然而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人们就做了多种努力企图寻找它的出口,却都是枉费心机。

为了揭开这个秘密,1958年美国地理学会派出一支考察队,他们把一种经久不变的带色染料溶解在海水中,观察染料是如何随着海水一起沉下去。接着又察看了附近海面以及岛上的各条河、各个湖,满怀()地寻找这种带颜色的水,结果令人()。难道是海水量太大把有色水稀释得太淡,以至于无法发现?

至今谁也不知道为什么这里的海水会没完没了地“漏”下去,这个“无底洞”的出口又在哪里,每天大量的海水究竟都流到哪里去了?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内。(2分)

愿望  希望  盼望  期望  失望

2.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2分)

(1)据测,每天流入洞内的海水量达3万多吨。()

(2)为了揭开这个秘密,1958年美国地理学会派出一支考察队,他们把一种经久不变的带色染料溶解在海水中,观察染料是如何随着海水一起沉下去。()

3.读短文,在正确的说法后面打“√”。(3分)

(1)我国古代科学家曾多次探索过无底洞,所以证实,地球上这个“无底洞

”是确实存在的。()

(2)“无底洞”位于希腊亚各斯古城的海滨。()

(3)美国曾派出两支考察队分别对“无底洞”的出口进行了不同的试验,但都一无所获。()

4.短文以“神秘的‘无底洞’”为题,你认为这个“无底洞”的“神秘”体现在哪里?(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最后说:“至今谁也不知道为什么这里的海水会没完没了地‘漏’下去,这个‘无底洞’的出口又在哪里,每天大量的海水究竟都流到哪里去了?”这些问题也一定激发了你的好奇心。请写下你的探究方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习作新视角(30分)

六、习作展示。

题目: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要求:写作前,搜集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的事例,了解科技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写作时,内容要具体,表达要清晰、流畅。

第三单元 主题训练卷

一、1.(1)威风凛凛 疙瘩 冰棍

(2)谜 揭开(3)皇宫 宏大

2.(1)念念有词(2)太阳系(3)乾清宫

(4)温室效应

3.示例:呆头呆脑 没头没脑 蹑手蹑脚

念念有词 蒸蒸日上 熠熠生辉 欣欣然

飘飘然 悠悠然

4.(1)√

二、1.(1)①AB ②CDE(2)

①ACD ②AB

2.ABCD

3.(1)√(2)×(3)√(4)√

三、示例:读书前,先想想阅读目的,再有选择性地进行阅读,可以提高阅读速度,让阅读更高效。

四、1.jì√ xià√

2.(1)叱咤风云

(2)没头没脑

3.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这样写突出了课桌裂缝又宽又长。

4.ABC

5.从这些词语中,我体会到了作者玩竹节人的快乐。

五、1.希望 失望

2.(1)列数字(2)举例子

3.(2)√

4.①大量的海水灌入洞中,却从来没有把洞灌满;②“无底洞”的出口在哪里不清楚;③每天大量的海水流到哪里去不知道。

5.示例:可以研制一些小型机器人,让它们随着海水流动,把自己在海中的行踪和拍摄到的画面传输到电脑上,便于科学家观察研究。

六、思路点拨:写作前先想想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变化的事例,如交通、饮食、智能家居等方面,可从多角度来举例说明,赞美科技的巨大力量。

10.三单元主题学习教学设计 篇十

高二年级 主备人:张莉莉 时间:2014 年 5 月 27 日

“主题”描述

1.小说的主题是一个关乎小说价值的重要问题。文学作品中,会反复出现一些题材,比如“爱情”“战争”“复仇”等,我们将它们称为“母题”。古今中外,几乎所有的小说都可纳入“生与死”“爱与恨”“美与丑”等宏大“母题”中去。

2.世界上仿佛就有两种文学,一种是让你娱乐,一种是让你思索或边娱乐边思索。作家写小说的最终目的,似乎也不外两种,讲故事或是讲道理。

3.表现主题分为自觉的和不自觉的,自觉的是指指以思索(或思想)为目的的小说,如《丹柯》和《炼金术士》,不自觉的是指以故事为目的的小说,如《一千零一夜》。

4主题鲜明是小说的忌讳,因此,要形象大于思想,要模糊处理。

【认知】

■论述(“作品一旦产生,作者就死了”,因此你对小说拥有绝对的发言权)1.《丹柯》的主题

明确:通过描写青年丹柯牺牲自己带领族人克服重重困难走出黑森林的故事,歌颂了丹柯勇于实践、不计个人得失、一心为公的品格和自信勇敢、敢于牺牲的精神,同时也表达了对丹柯悲剧命运的沉痛哀思。

2.《炼金术士》的主题

明确:少年寻宝的故事给人以深刻的启示:每个人的财富都在自己身边,但要敢于去追求,这需要勇气、智慧、执著,并做好经受艰难的考验的准备。即使最终没能实现,而追求的过程也是一生享用不尽的财富。——它使你远离平庸和无为。

■梳理:从这两篇小说中摘录几句富有意蕴或能够揭示主题的句子(不少于5句),然后选出其中一句点评。

摘录:①人们老是坐着在想,可是任何一桩事情——无论是工作也好,女人也好,都不会像愁思那样厉害地使人身心疲乏。

②你们不能够用思想移开石头。什么事都不做的人不会得到什么结果的。为什么我们要把我们的气力浪费在思想上、悲伤上呢?

③丹柯嚷着,高高地举起他那颗燃烧的心,给人们照亮道路,自己领头向前奔去。

④我只会释梦,不知道怎样把梦想变为现实。这也就是为什么我的生活要靠女儿供养的原因。⑤好象每个人都清楚地知道别人该怎样生活,但却没有一个人知道自己的生活该怎样,就像释梦的老妇人,不知道如何把梦变为现实。

⑥在那个时候,人们敢于去梦想,也敢于去企慕那些他们希望发生在自己生活里的奇迹。但是,随着时光的流逝,一种神秘的力量试图证明,实现天命是不可能的事。

⑦不管你是谁,也不论你做些什么,当你真心梦想着什么的时候,你最终一定能够成功。⑧“人们很早就开始学习生活的道理,”老人说道,带着一种痛苦的表情,“也许正是因为如此,人们早早地放弃了自己的梦想。人生就是如此。”

⑨如果你一开始便把自己还没到手的东西预支给别人,那你就会失去为之奋斗的愿望。……让你

知道生活中的一切都有其代价……

⑩你的财宝所在之处,也将是你的心灵所在之处。

⑾男孩告诉他自己,在实现自己天命的旅程中,他已经学会了他需要知道的一切,经历了他可能梦想到的所有事情。

⑿任何一个人都能在自家的后院里建一座金字塔。

点评示例⑿:牧羊少年圣地亚哥历经艰险来到埃及的金字塔下寻宝,最后却被告知,宝藏就在他的国家西班牙的原野上,最后他终于“知道了他的财宝的藏身处”。其实,真正的宝藏不是金钱、珠宝,一个有梦想并且为之而努力奋斗的人,他会把身边的一切都当作财富,包括厄运、挫折等。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座蕴藏着财富的金字塔,它不在埃及,它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在自己的后花园里。

【探究】

■理解下列句子的深刻含义: ①林子是有尽头的,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有尽头的。

明确:“林子”指困难、逆境、厄运等,可以理解为人生旅途中的一次挫折,也可理解成整个民族遭遇的灾难和困境。“尽头”则是“有限”的意思。这句话表明困难和挫折都是有限的,只要努力坚持、竭力争取,就一定能够走出困境,赢得成功。

②金字塔看起来在冲着他笑,他也回报它们以笑,他的心充满了欢乐。

明确:男孩没能在金字塔找到财宝,但他的心还是充满了快乐。这是因为他虽然没能在金字塔下找到财宝,但他知道了财宝的藏身之处,这也就同样达到了目的。而且他经历了这些苦难和考验,更是一笔难得的财富。

■浅析小说《丹柯》的悲剧色彩。

明确:鲁迅说过,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小说《丹柯》的悲剧色彩也正是从英雄丹柯的毁灭上体现出来的。族群后有强敌环伺,前临不测之险地,正当他们准备去做奴隶时,美少年丹柯横空出世,被族群推举出来带领大家。但一遇到密林的阻隔,族人们就开始抱怨,而大雷雨来临时,众人更是对他争相诋毁、责难,甚至要“弄死他”,为了中止人们毫无作用的抱怨,尽快带领大家走出森林,他毅然掏出了自己那颗真诚的、燃烧的心。然而,当族人走出森林为胜利欢呼时,却忘记了带领他们穿越黑暗的丹柯,更有胆小之人,因害怕丹柯那颗仍在燃烧的心而不惜用脚将它踏灭。小说的悲剧性不仅仅体现在英雄的毁灭上,英雄不当毁灭而被毁灭,毁灭之后却还不为那些被拯救的人所理解,这才是真正的的悲剧之所在。

链接高考

一、考察类型

高考对小说主题的考查,常见问题有: 1.请总结小说的主旨(或概括小说的主题)。2.这篇小说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道理? 3.这篇小说有什么现实意义?

4.你认为作者创作这篇小说的意图是什么? 5.你能举例说明这篇小说所表达的主题吗?

另外,还包括对小说题目双关意义的分析、对作者观点态度的把握、对有关深化主题的语句的理解等。

二、答题指津

1.把握小说主题的方法:

(1)从小说的情节和主要人物形象入手。

(2)联系作品的典型环境的精当描写。(3)联系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作家创作的动机。(4)从语言的情感色彩看主题。

(5)从整体倾向看主题,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作品中具体、个别的事例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普遍现象。这5种方法可以相互结合,并非完全独立。

2.主旨的概括形式:(1)通过„„赞扬了„„(2)批评了„„

三、典题例析

(2012·辽宁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最后的黄豆

爷爷是染布的。他爱吃黄豆出了名。

在镇子西头,爷爷十七岁那年刷刷地架起了好几口大染锅。这吃饭的手艺是“偷”来的。爷爷从小喜欢跑进大染坊找老板的儿子斗蛐蛐。有时老板的儿子跟私塾先生念书,爷爷便蹲在一旁,直愣愣地盯着热气腾腾的大染锅。爷爷蹲着看染布时,就从兜里摸出几粒炒熟的黄豆塞到嘴里嚼,这样一蹲就是一两个时辰。“呆瓜!”染布师傅往往这么笑话爷爷。当爷爷染出第一锅布时,大家才知道爷爷并不呆。

那年,家里遭了大灾,爷爷架起几口大锅开始染布。开业那天,镇子里所有人都听到爷爷一边敲锣一边喊话,开张头半个月染布不收钱,染坏了一赔二。爷爷没钱请帮工,自己把麻绳往肚子上一勒,一把黄豆往嘴巴里一塞,一边香甜地嚼着,一边搅动大染锅。当爷爷嚼完三四把黄豆时,青布便染成了。青色衬着爷爷额头的汗珠,沉稳得像傍晚袭来的夜幕。

后来,那家大染坊被爷爷挤垮了。没过半月,爷爷快乐地嚼着黄豆把那几口锅搬进了大染坊。于是,镇子里又有了大染坊。那名声像染布匠拿搅锅棍敲锅一样,咣咣当当响得很。在嚼着一把又一把黄豆时,爷爷兜里也开始响着咣咣当当的银元声。

有了钱,除了每天有滋有味地多嚼几把黄豆,还娶了奶奶。迎亲那天,爷爷喝了好多酒,醉了,进洞房时还绊了一脚,兜里的黄豆全撒在地上,他捡了好一阵子。奶奶什么反应,到现在我也不知道。后来跟我讲这事时,爷爷还叹气,这一绊,不是什么好兆头,要不,后半辈子也不会活得这样磕磕绊绊。说这事时,爷爷喘着粗气,我帮着捶了半天背,他还是喘得满脸猪肝紫。

其实,爷爷在生父亲的气。

闲时,爷爷经常是一边慢慢地嚼着黄豆一边跟我聊天,像在咀嚼他的一生。他说,父亲是一个“倒钱筒”。父亲是爷爷的独苗,奶奶宠着他,惯着他。听爷爷说,父亲才十岁,就开始进大烟馆。没钱,就赊账。烟馆老板拿着赊账本来讨钱时,爷爷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父亲就像一棵荒野的树那样疯长。

我十岁那年,三天三夜,父亲跟人赌输了。大染坊被抵了赌债。那一天爷爷没有嚼他的黄豆,唉声叹气,一脸乌云。

搬出大染坊时,爷爷习惯性地掏出黄豆,迟疑了一下,爷爷这回没有把黄豆塞进嘴巴,而是把黄豆一路撒在地上。

没几年,爷爷病得不行了。父亲依然整天不着家,爷爷的安危只是他耳边刮过的一阵微风。临终前的那个晚上,爷爷示意我到他跟前。他手中攥着一个小布袋,打开来,是些黄豆。昏暗的灯光下,豆子炒得金灿灿的。爷爷说,这辈子只剩下这点黄豆了。他的声音很轻,连他旁边油灯的火苗都

没有动一下。他颤巍巍地拈出一颗豆子,习惯性地放入口中,又想嚼它。不知是黄豆太硬还是爷爷老了,牙口不行,他没嚼动,又把豆子放入袋中。

他叹叹气,说这辈子就爱这黄豆,人走了带上它,也算来这世上留个念想。他慈爱地对我说,如果你长大了真活不下去,可以再到爷爷这里来拿这黄豆吃。不过,你要是争气,最好就别来扰我了。他语气中满是沮丧。

我愣愣的,不太明白,点了点头。

第二天早晨,爷爷走了,手里紧紧攥着那小袋嚼不动的黄豆。邻居帮忙葬了爷爷后,父亲才回来。没人怪他,他在邻里眼中只是一个能够看得见的影子。

父亲长号着,声音凄厉,如同塌了脊梁。大家都知道他为什么哭。整整两天两夜,他雇了好几个人把小院子掏了一遍又一遍,最后连瓦背也全掀掉了,还是没有找到传说中爷爷那几坨金子。他疯了。

我蓦然明白,爷爷那小袋黄豆是什么了。爷爷给我留了一笔活命钱。有人曾问我,金子最终找到了吗?

当然没有。爷爷的坟头早被我平了。当时还有人说,我跟我那疯了死掉的父亲一样,也是忤逆不孝。现在我有了自己的企业,人们称我是什么“著名企业家”。不久前,一次慈善大会上,我说了,死后捐出全部财产。我那个儿子和老婆都不跟我说话了。

为什么这么做?有记者问我。我一时语塞,眼前浮现出爷爷那小袋最后的黄豆。(改自王琼华《最后一碗黄豆》)

小说以“最后的黄豆”为标题,寓意何在?这对现实人生有许多启示,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为探究性题目,具有开放性,作答时,一要观点鲜明,有自己的合理的依据,二要注意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考虑。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观点合理,能根据文章内容作出合理分析即可。

四、即时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双梦记

博尔赫斯

阿拉伯历史学家艾尔·伊萨基叙说了下面的故事:

“据可靠人士(不过唯有真主才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慈悲为怀、明察秋毫的)说,开罗有个家资巨万的人,他仗义疏财,散尽家产,只剩下祖传的房屋,不得不干活糊口。

他工作十分辛苦,一晚累得在他园子里的无花果树下睡着了,他梦见一个衣服湿透的人从嘴里掏出一枚金币,对他说:‘你的好运在波斯的伊斯法罕,去找吧。’他第二天清晨醒来后便踏上了漫长的旅程,经受了沙漠、海洋、海盗、偶像崇拜者、河流、猛兽和人的磨难艰险。他终于到达伊斯法罕,刚进城天色已晚,便在一座清真寺的天井里躺着过夜。清真寺旁边有一家民宅,由于万能的神的安排,一伙强盗借道清真寺,闯进民宅,睡梦中的人被强盗的喧闹吵醒,高声呼救。邻舍也呼喊起来,该区巡夜士兵的队长赶来,强盗们便翻过屋顶逃跑。队长吩咐搜查寺院,发现了从开罗来的人,士兵们用竹杖把他打得死去活来。

两天后,他在监狱里苏醒。队长把他提去审问:‘你是谁,从哪里来?’那人回道:‘我来自有名的城市开罗,我名叫穆罕默德·艾尔·马格莱比。’队长追问:‘你来波斯干什么?’那人如实说:‘有个人托梦给我,叫我来伊斯法罕,说我的好运在这里。如今我到了伊斯法罕,发现等待我的好运却是你劈头盖脸给我的一顿好打。’

“队长听了这番话,笑得大牙都露了出来,最后说:‘鲁莾轻信的人啊,我三次梦见开罗城的一所房子,房子后面有个日晷,日晷后面有棵无花果树,无花果树后面有个喷泉,喷泉底下埋着宝藏。我根本不信那个乱梦。而你这个骡子与魔鬼生的傻瓜啊,居然相信一个梦,跑了这么多城市。别让我在伊斯法罕再见到你了。拿几枚钱币走吧。’

“那人拿了钱,回到自己的国家,他在自家园子的喷泉底下(也就是队长梦见的地点)挖出了宝藏。神用这种方式保佑了他,给了他好报和祝福。在冥冥中主宰一切的神是慷慨的。”

这篇寓意性极强的小说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该题考查小说主题的鉴赏能力。我们通读全文,从分析小说的情节和主要人物穆罕默德·艾尔·马格莱比入手,归纳本文的主题。小说写主人公为追求好运在伊斯法罕经受了一番痛苦磨难,而正是这番痛苦磨难又帮他走向了成功。这篇寓言性极强的小说借助“神”的安排构思情节,设置人物命运,我们透过现象看其本质,通过这一具体、个别的事例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普遍现象,从中整理出一般规律或道理,也就是小说的主题了

写作能力整合

一、亮点借鉴

小说的主题是一个关乎小说价值的重要问题,无论是作者写作时的初衷,还是读者阅读后的感受,都说明小说是应该有主题的。

《丹柯》一文高度赞扬了丹柯勇敢坚定、无私无畏、敢于为理想献身的精神。文章也借丹柯这一形象表达了俄国人民渴望自由、追求光明的理想。

《炼金术士》一文通过少年寻宝的故事给人以深刻的启示:每个人的财富都在自己身边,但要敢于去追求,这需要勇气、智慧、执著和经受艰难的考验。即使最终没能实现,而追求的过程也是一生享用不尽的财富——它使你远离平庸和无为。

二、技法点拨

主题是文章的灵魂,主题决定着文章写作的构思、行文、材料的选择、结构的安排、表达方式的选用及语言的组织等,这些都必须围绕主题的表现进行,都要服从、服务于主题表现的需要。

文章的主题决定着文章价值的高低,因此,一篇优秀文章的主题应该尽量做到明确、正确、深刻、新颖,这是文章主题的四个基本要求。

三、成功例文

踮起脚尖

“今天又是中秋节,他已经50多年没回来了。”姥姥踮起脚尖站在门槛旁,又在重复着她每年的今天都会说的话了。我听这句话也听了十多年了,看到她一步步从充满希望到失望,如今,她显然已经绝望了,却仍然强迫自己相信,他还会回来。

他,指的是我姥爷。姥姥常对我们说姥爷个儿很大,皮肤很白,很有看相,只可惜结婚第二年,他就跟国民党军一起到台湾去了,之后一直没有音讯。听爷爷说,他也没见过姥爷,所以姥爷对于我们家庭的其他人来说几乎是位可有可无的人物。只有姥姥,每天把他念在嘴里,挂在心上,想在梦中。

这么多年来她踮起脚尖,日盼夜盼,结果却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每逢佳节倍思亲”,过节,对于她来说无疑是一种打击。今天是中秋节,大家一起围坐在餐桌边,一起吃团圆饭。姥姥突然感叹一句:“不知啥时候,我们一家人才能真正的团圆。”于是大家又都陷入沉思中,爸爸安慰道:“放心吧,老人一定会回来的。”

记得香港回归祖国的那一天,姥姥特高兴,坐在电视机旁的人,只有她一个人激动得流泪。她说:“回来了好,回来了好啊!”后来澳门回归祖国,这一次她没有哭,她开心地笑了,并向我们全家人宣布:“澳门也回归了,接下来就是台湾了。我用不着踮起脚尖了。”说完,就唱起了那首《七子之歌》,虽然音调有些不对,而且声音中夹杂着些颤抖,但她还是尽情地唱着。

接下来的几年,姥姥渐渐没以前硬朗了,对亲人的思念却与日俱增,像一块巨石,压得她喘不过气来。终于,她病倒了。

躺在病床上,她依旧和以前一样,看新闻,听天气预报,还时不时发出声音:“台湾气温降低了,会不会冷?”有时却是愤怒的声音:“台湾要搞台独,不行!”

她的病越来越重,以至于不能看新闻,也不能听天气预报了。爸爸知道她关心台湾问题,每天都把最新消息告诉她。她把期待当做信念,面对着病魔的折磨,她靠这种信念支撑着。看着她那样痛苦,我们全家人也跟着痛苦,可是却无法帮助她。

直到一天,我把关于台湾的最新消息告诉她:“台湾问题已经和平解决了,她已经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而且,我们也已经与姥爷取得了联系……”虽然这是假的,但她相信了,她在欣慰中闭上了眼睛,看她安详地离去,我们都哭了。

台湾,姥爷,快回来吧,实现我的谎言,也实现姥姥的心愿。

上一篇:中班语言耳朵上的绿星下一篇:重视学生品行教育 成就学生精彩人生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