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写作与摄影

2024-09-23

新闻写作与摄影(共8篇)

1.新闻写作与摄影 篇一

牌头镇中通讯员积极通过网络学习新闻写作和摄影技巧培训

为进一步加强浙江省的教育宣传工作,培养我省教育新闻报道骨干力量,浙江教育在线将于前不久举办了“教育新闻写作与摄影技巧培训班”,邀请富有教育新闻采写经验的记者、编辑及高校教授讲授教育新闻的基本知识、采写技巧。

由于名额有限和学校工作等因素,牌头镇中此次没有派出通讯员参加“教育新闻写作与摄影技巧培训班”,但通讯员们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学习新闻写作和摄影的技巧,他们积极通过qq群等网络手段和教育在线老师、学员进行交流、请教,同时下载相关的教学课件和教学内容,认真学习和实践。虽然没有去实地培训,但通过网络学习同样也让牌头镇中的每位通讯员受益匪浅。

2.新闻写作与摄影 篇二

新闻摄影是一种运用摄影技术、技巧, 摄制图片进行新闻报道的方式。它要求迅速及时地反映实际生活中的事实, 以高度的真实性和强烈的现场气氛来反映生活的主流和本质。

它们有着共同的特点即:不干预事件的进行与人物的活动。

纪实摄影与新闻摄影所涵盖的范围都涉及工业、农业、科技、军事、社会生活等各方面, 一些如从事工业、农业、科技等单位的工作人员, 为了将自己的创作 (或科研) 成果或过程记录下来, 于是用手中的相机在不同的角度里将其收录, 于是纪实摄影中的一部分内容就产生了, 它虽然真实地记录了事件的产生、发展及最终的结果, 但它却缺乏新闻摄影中最主要的美感。充其量这样的摄影作品只能叫做资料片。因为新闻摄影不但要现场记录事件, 还要尽可能地将周围环境和与事件 (人物) 相关的元素都纳入方格之中, 才可能完美地展现事件 (人物) 的全部内涵, 才能更好地做好宣传作用。

纪实摄影和新闻摄影最大的相同点在于, 都真实、客观地反映了事实, 并且用相机对其进行了真实地记录, 都客观地反映了事件的发生、发展、结束的全过程, 二者紧密相依, 如果新闻摄影离开纪实摄影中最基本的要素去追求完美画面, 那么这张照片就可能步前人的败着, 让人不齿。其次, 二者又各有侧重, 纪实注重第一感觉, 以抓拍为主, 往往背景、光线等不太注重。而新闻摄影注重的是“今后的故事”, 不但要有纪实摄影的速度与技巧, 还要尽可能地讲究画面的美观, 并且要使读者更多地关注事件的后期结果, 以激励大家的士气与信心。

3.晓庄,摄影凝结的新闻与历史 篇三

摄影记者出身的晓庄是一位成就丰厚、值得尊敬的摄影界前辈。1950年,17岁的晓庄开始在人民解放军22军《麓水报》社任摄影员,后从部队转业至《新华日报》从事摄影记者工作近20年,1970年“文革”中下放到南通10年,1980年调入江苏人民出版社并任《光与影》杂志社主编。她的一生都与摄影紧密结缘。如今这位年近八旬,神清气爽、精神硬朗的老人,仍然一天都离不开摄影。

晓庄的摄影生涯,经历了新中国成立以后30余年一系列重要的历史期;除了当年因不能公开报道而上缴或遗失的那部分作品,她目前整理的万余幅老照片,涵盖了那些渐渐被今人忽略的艰难岁月中撼人心魄的无数细节。从部队战备活动、抗美援朝到成立互助组、农业合作化,从公私合营、大跃进、人民公社到大炼钢铁、红卫兵运动、知青下乡、干部下放以及“文化大革命”运动,每一段历史都有一长串丰富的影像,其中既有场面恢弘的群众运动,也有极具时代特征的人物肖像。虽然拍摄地域大多在江苏,但作品凝聚着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深刻记忆的影像,阅读者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摄影是以怎样的方式赋予后人以历史的另一种在场!又是以怎样的力量,为未来的国家建造者留存了一份不容轻视的经验与教训!

新闻中的历史

晓庄1933年出生在蒋介石老家奉化,父亲是国民党区长,叔父是国民党少将,祖父曾经追随孙中山革命,蒋介石称其为兄。由于家里重男轻女思想严重,没有书读的晓庄受中共地下党员二姐的影响,参加了共产党的游击队。在那个年代,这些经历让晓庄被认定为“可教育好的子女”,年轻时的晓庄就必须时时“夹着尾巴做人。”“我家庭成分不好,还在党报工作。作为摄影记者是个苦差使,女性必须要比男性付出更多。突出的一个就是无暇顾及家庭。如果不是表现好,成为业务骨干的话,早就被清洗掉了。”①当年压在心头的沉重的政治包袱,如今却成为一笔意外的财富。正因为她的低调、勤勉和踏实敬业,加之个性中对于普通人的生活命运有着感同身受的悉心体悟,她的影像,在今天才益发显现出阐释历史的特殊魅力。

30余年的各种政治运动是一条纵向的线索,它们首尾衔接,贯穿起新中国悲壮而教训深重的历史。南京新街口的援越抗美集会,场面震撼人心,你看不清任何一张脸,却分明感受到每一个置身其中者的心理与情绪;江宁县方山公社横岺大队社员表演“忠字舞”的女社员,异常丰富的表情,穿越了时空,迫使着观看者去破解当年的时事;一字不识却能将“毛主席语录”倒背如流的太仓县洪泾大队社员顾阿桃,她在万人群众大会和村民中声情并茂讲述读毛选感受的情景,使人意欲跟随着这样的影像去重翻那段沉睡的国家史。

当年,晓庄是作为一名专业的新闻摄影记者,拍摄了这些照片。因此,无论其拍摄初衷,还是拍摄后的价值呈现,它们都是以传播事实信息,引导大众舆论,体现国家政治意识形态为己任和追求目标的;从影像形态到报道方式,这些照片都属于当年标准的新闻照片。

今天,在相隔40余年后的人们看来,这些影像中无处不在的那种鲜明的时代感,特定年代里浓郁的社会氛围、历史气息,是扑面而来的第一感受。人们从这些老照片中读到的这种认识与感受,是基于对“照片如实反映生活”的普遍经验;延伸开来,则摆脱了新闻的羁绊,进入岁月凝结的历史空间。当年的激动人心,仿佛在突然间转变成理性冷静的省思。大规模的群众集会游行,最能体现当时参与者的自我价值,也是政治活动主要的外在形式;无锡县红旗公社的基干民兵集中在田头聚精会神收听最高指示,是统领一切的政治运动在农村的严密辐射;那些分布在城乡各地的人们,大多不是以日常生活的状态而是以生产、工作的状态进入影像,他们分别从不同的侧面,阐述了大历史背景下底层民众的生存姿态。

摄影师在当年只是按照政策规定和职责需要,做了她合乎要求的记录;但时间还原了隐没在照片深处的鲜活元素—在这些貌似寻常的影像中,蕴含着一般人不敢正视却不能忽略的国家历史、民族记忆。

新闻是历史的草稿。影像在意义阐释上的新与旧,达成了一种辩证的关系—新闻摄影作品在多年以后的意义,其传播事实、沟通信息、引导舆论的功能,已经让位于见证过去、还原历史的价值。但这种价值并非凭借今人眼光置身事外的评说,而应是由影像进入历史发生那一刻的新闻现场,抱持一种历史研究的“同情式理解”,方能觅取其真意。

摆拍的意义

尊重新闻凝结的历史,首先须尊重当年的新闻发生时所遵循的事理逻辑以深入其中,而不可轻率地以今人视角作高人一等、先知先觉式的妄评。新闻摄影的摆拍的现象,在新中国建立前即已存在;1949年后的30余年时间里,摆拍几乎是中国新闻摄影记者获得符合标准的照片的职业规范。

摆拍的含义可以区分出两个层面:一是在摄影师主观要求和指导下,微观领域的摆拍,它体现在反映社会个体、小群体人物与环境关系的影像中;二是应着某个政治运动和形势需要而组织起来的大规模群体性活动,在这种影像里,有一个力量更强大的人和人背后的政治意志在指挥着这一宏观视域的“景观”,摄影师只不过将他人早已“摆好”的画面通过快门的释放记录在胶片上。晓庄在1964年拍摄的那幅由6张照片拼接而成的南京万人援越抗美大集会的照片,就属于后者。

晓庄并不讳言她当年的许多照片都是摆拍的结果,因为那是一个“摆拍成风的年代。”更主要的是,许多允许进入镜头拍摄成照片的场景,原本就是精心摆布的结果。

进入历史的新闻摄影,因为摆拍而具备了更深的意义。

摆拍的显著标志,至少有两个,一是被摄者是经过选择甚至审核,合乎标准之后确定的。和那个年代的许多摄影记者一样,晓庄到基层或农村采访,大多由县乡宣传部门人员陪同,到田头摄影时,大队、生产从干部会紧随其后,拍摄对象都是事先经过挑选或政治审查的。不是劳动模范就是先进典型,至少也得贫下中农成分才可以。这是指单幅人物肖像或以某人为主体、前景的那种照片,而那些群体性的大型活动,参与者早已经过层层筛选、核实。晓庄说,进入照片中的人物成分如何,“这是觉悟和立场问题。如果不小心拍到了四类分子,那就在阶级立场上出问题了”。对摄影记者来说,如果把关不严,那将是一场灾难。

nlc202309041045

第二个标志承继着前一个的脉络:照片中人大多处于一种接受观看或已知拍摄的表演状态中。无论是握着枪、排着方阵正步前行的女民兵,还是齐刷刷站在水中笑望着镜头的横渡长江者,或者站在田间专注地为村民们诵读党报的村支书。这种表演和影视剧中的演员所不同的是:他们的心理依托和体态语言,既不是忠于生活本身,也不是遵循艺术的规律,而是忠实于居高临下、无处不在的政治意识形态――处于严酷政治环境中的人们,缺乏展示个性、表达自我的可能。而构图的唯美和光影效果上对人物“红”、“光”、“亮”形象的塑造,既是拍摄者自觉的规范,也是当年从国家通讯社到各级新闻宣传机构对新闻摄影要求的基本尺度。

摆拍的另一个特点还在于人物表情与神态的统一。嫉恶如仇的恨,身心俱入的爱,慷慨激昂的演说,声嘶力竭的呐喊,视死如归的虔诚以及最普遍的喜逐颜开的幸福笑颜,这些模板式的招牌表情,又与技术上的要求达成了高度的统一。这一时代的影像,从构图的周正到影调的和谐等诸多技术要素都达到了几乎无可挑剔的程度。作为新闻的传播者和潜在历史记录者的摄影记者,他们所接受的职业教育和业务训练,从政治角度在技术和光影艺术上接受的要求,超过了对新闻真实性原则的维护和对新闻独立价值观的把握。政治教化赋予了一个摄影记者以“政治高于一切”的理念。高调、愉悦和积极向上的照片,正是政治意志所期望和要求的。基于此,摄影记者可以将忠于摄影的“艺术追求”与忠于政治意识形态的规训进行巧妙的结合,画面来源于现实,却可以远离现实,塑就貌似美化其实已经异化的影像。

这就是非常年代的新闻摄影,摆拍正是其区别于一般新闻摄影的价值之所在。因为摆拍,人们不仅读到了影像本身的意义,也从中体悟到了影像生成的那一刻,摆与被摆者共同遵循的那种影像生产逻辑—那种沉于内又游于外的影像内涵。

摆拍赋予了这些新闻照片以表象之外更深、更为丰富的历史内涵。如果说,江苏启东县寅阳三个公社社员用简易的矿石耳机收听广播的情景,是晓庄偶尔巧遇,抓拍所得,那只是渴望了解身外世界的三个农民极其平常的一个瞬间,是摄影师对日常生活片段的自然截取,照片至多只是在人物表情上显得诙谐有趣;然而当我们知道在这幅照片中,人物的选择和情景的设置都是刻意营造的结果时,我们除了钦佩摄影师的良苦用心之外,还必须领会到个人与时代、群体与国家等更为复杂的历史信息—那是一个普通人很难收听收音机的时代,也是中国与世界声音隔绝的社会。1963年的这张照片,表现的是三个公社社员利用休息时间正在收听国内外的新闻,以此体现人民群众和党中央始终保持一致。当年,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教育和“四清”运动正在全国展开,“阶级斗争一抓就灵”成为政治运动的最强音。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当收听新闻的农民作为个案而成为新闻予以传播时,普通人和社会大众在思想意识上与国家意志应当始终保持一致的时代精神(或曰时代要求),也就得到了明确无误的阐述和表达。

摆拍,不一定就对应着纯粹的假;如同自然抓拍也不一定就喻示着真。在非常态的社会环境下,摄影记者对强制性摄影模式的遵从,实际上已经完成了新闻关于真实与虚假的零度转换—基于质变逻辑的另一种真实。正是因为当年通过种种方法摆拍而来的这些照片,才使我们在今天可以读到更接近真相的历史。

真与假

摆拍在今天的新闻摄影中虽然依然存在,但早已无人敢于公开承认并标榜其合理价值。同样,回到晓庄新闻摄影的历史现场,摆拍在当时是合理的,而不摆拍或曰抓拍、无视摄影纪律却遵从个人旨趣的摄影行为,则是被禁止和可能遭致否决,甚至打击。因此,在经历岁月积淀而成的历史影像中,真与假的认定,实在不是影像直观的表达所能明确的。

人们注意到,不光是晓庄的摄影,那一代摄影记者拍摄的许多照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面对镜头的人们,大多是喜逐颜开的幸福表情。这是当年宣传摄影的基本要求。晓庄说,她自己也乐意拍摄人们笑着时的照片—在那样艰苦和充满不安的岁月里,她纯朴地希望人们都能享有一个快乐幸福的生活。她拍摄那些将自家财产献给国家支持公私合营的人,镜头一对着他们,他们就十分开心地笑了。笑,不仅是当时人们面对相机,也是面对可能被公开观看的情景时,条件反射式的表情。在后来的文章中,晓庄写道:“在这声势浩大的人流中,究竟有多少人是心甘情愿献出自己的家产呢?但大势所趋,不管真心、违心,每个人都只能接受这个事实。”摄影记者晓庄知道,那些人物在照片中的笑容虽然并不真实,但是与将真实的一面(抵触、反对、抗拒,至少不笑以示不赞成、不愿意的表情)拍摄下来、展示出来可能发生的严重后果相比,她宁愿拍摄这些不真实但是安全的、于人无害的笑容。这是未经当年历史却喜欢轻率评说历史者永远不能感知的真实。同样是笑颜,也并非所有的愉悦都存在潜藏的隐忍。

1949年以后的中国,人们普遍抱有纯真的政治热情和对于自身美好生活的理想化向往,那时的笑容,有很多真实的成分而并非纯粹为了迎合拍摄;那是一个有信仰,至少也是普遍存在着幻想式信仰的时代,人们的眼光是那样的纯净、坦诚、真挚,他们心存美好,对未来的世界和自己与家庭的生活充满了热切的向往。但是在1950年代的后期,人们处于大跃进之后物质贫乏的艰苦岁月和进入60年代以后越来越严峻、惨烈的阶级斗争氛围之中,无人能置身于严酷的等级划分之外,生产生活资料的匮乏和精神与思想的压抑,使得最初的纯真向往、赤诚的信仰渐渐地变成记忆。

但没有多少人敢于怀疑、批评。晓庄也知道,“反面的东西是不能拍的。”“一切都要为政治工作服务。”在60年代初的困难时期,人民群众连饭都吃不饱,但报纸上还得正面宣传形势大好,到处“莺歌燕舞”。因此,宣传照片中的笑,依旧一如既往。回忆这段历史,晓庄也深感痛楚。

那一年代的摄影,政治的要求就是最大的要求,合乎政治的标准才是最高的标准。正如新闻摄影理论界的前辈蒋齐生先生所概括的,那些年,“新闻媒介=阶级斗争工具,新闻=政治,新闻报道=执行政治任务;只有从上而下的宣传,没有自下而上的舆论监督,只能报喜不能报忧。”②新闻媒体“只讲‘宣传党的政策’,不讲‘反映实际情况’;只将新闻的政治性和阶级斗争工具,不讲新闻应当传递信息、传播知识、反映人民群众心声;只讲新闻的工具性,不讲新闻自身的特性和规律……”③

nlc202309041045

昨天的新闻就是今天的历史。这一观点的前提是:只有抵达新闻摄影作品诞生的现场,结合摄影者所在的社会环境,消化当时的时代精神,把握其逻辑发展的规律,才能过滤出一星半点属于真相的历史。在一个不正常的社会,或者在一个国家的非正常年代,已成过去的新闻摄影作品固然能够见证历史、还原真相,但是这种见证却是曲折的、间接,需要动用影像之外更为丰富的学识积累。

作品与人

作为党报的摄影记者,晓庄见证了一些地方在大跃进时“大放高产卫星”,鼓吹“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荒唐。当时其实人人心知肚明,但无一人敢言。晓庄坦言,拍那些假新闻图片时,只能随大流,谁敢明确反对大跃进,说真话、泼冷水,那就很可能成为“反革命”。

1968年南京市无产积极大联合“大夺权”誓师大会,是在五台山体育场召开的一个万人露天集会,红旗招展,人们群情激奋;仔细看,你会发现每个人都同时伸出了右臂,举着红宝书在高呼口号。1967年春天也是在五台山体育场,晓庄看到昔日的省委领导们一夜间成了“走资派”,戴上各种高帽,“坐飞机”,绕场游斗。她居高望远,默默拍下这令人心悸的一幕,当时心里“既同情又困惑,但在那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我们只能被动地用相机记录历史”。

在国家意志垄断全民思想的时代,摄影者在特定的意识形态环境中成长并接受规训,他们比一般的干部群众接受着更为严格的政治训导。从政治途径接受的有关摄影规则,凌驾于一切规则之上。政治和个人命运的高度一体化成就了一个新国家的客观现实,使他们认识到摄影必须协助政治将人民的言行和思想,归顺于国家期望的集体意志中。摄影者不可能拥有属于个人的独立见解,作品在当时也只能体现权力意志所决定的政治立场。

因此,晓庄在回顾她的摄影生涯时说:当年“作为党报的摄影记者,我是个见证者,也是个吹鼓手”。吹鼓手的角色是在当时,见证者的身份是在历史中。

一个人不能选择他(她)的时代和社会,犹如不能选择他(她)的家庭和父母;其实在多数时候,职业亦然。在历史车轮的强大惯性中,人作为个体只能接受潮流的裹挟。然而,个体的抗拒和改变之力虽然微乎其微,但是他(她)仍然可以通过对自我良知的谨守,培育善良、坚强的内心。这在当时或许看不到结果,但时间会交还其价值。

晓庄的新闻照片,事件繁多,内容丰富,数量庞大,但其中的人物,多数均为普通人。蓝天下学习毛主席语录的红小兵;农村里,在他人帮助下学习识字的老人和放牛娃;工厂里正在给年轻人讲授技术的老师傅;游行队伍的前排,穿着各色棉布花裙手舞彩花的女中学生;特别是那些独立成像或者三五人合影的肖像,益发显现出别具一格的影像魅力。在南通公园广场演唱的小红花小演员李中慧,她单薄的身子里仿佛藏着一代人的抱负;听她演唱的那一张张小脸,也仿佛永久地定格于那一刻,与那特殊的年代永久相伴;插秧能手汤根女在那张照片中作为前景和影像主体,她像那一代江南农村女性的代表者,整幅画面又不拘泥于时代的局限,体现出普通人心向往之的恬静自在。水稻专家陈永康、大队卫生员钱俊芳、电犁手张红芳,以及那些未具名姓的标兵、劳模、积极分子,晓庄拍摄了大量工作在不同岗位上的普通人物的肖像,许多都可以成为一个身份类型或者社会角色的标志性人物;每一幅又都是别具特色的个体。他们就像当年那个扎着长辫子的摄影师本人一样,淳朴、真挚、友善。她自己有着这样的性情,也在镜头取舍的有限度自由中努力浸入这样的期望。这些人物身处动荡不安、运动频仍、物质贫乏、阶级斗争严酷、精神压抑的时代,但是他们的面貌与形象,不仅让人心生同情,还有敬意与喜爱。时代的艰辛与苦难,在观照普通人身心的影像里泛射出善良人性的光泽。他们眼睛清澈,脸庞愉悦,性情单纯而真挚。这种特殊社会环境下的中国人,与民国时代初入“新社会”的物质困难、思想激进的潮流中的中国人更不一样,与今日物质大丰富、精神很贫乏的“新时代”里的中国人又不一样。他们像贫寒却家风和畅的贤妻良女,又似困境中志向高远的磊落男子,单纯执著,隐忍而不失率真与质朴。也像摄影史上经历了社会动荡的那些不知名人物的肖像,岁月的冲刷使每个人都成为有着丰富故事的人。而每一个人,又由于当时在拍摄时经过的选择,在今日再次体现出某一项运动在某一特定群体者的身体与心灵上烙下的印痕。这是艰难岁月里,心理特征单纯、鲜明的一代中国人。

认真阅读这些照片,你会由衷地喜欢这样的影像,同时觉察到摄影师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那种影像天赋。这种天赋,并不在于严酷和复杂环境中的拍摄技巧,或者出于技术上的突破、创新,而是在规约繁复的环境中面对被摄物时自然萌生的一种获取价值最大化的影像直觉,这种直觉引导着摄影师在严苛的条条框框中探寻个人的潜质,并将其注入影像以争取其持久的影响力。在晓庄的许多照片中都可见这种能力,如与生俱来,未经雕琢。

曾有人言,身处那样的年代,只有拥有相机和拍摄的机会就能获得这样的照片。这种轻率之论,和为何没有能够拍摄下那个年代所有苦难景象的责难一样,引人关注。评判历史总是比做历史中人更容易。所以在历史面前,轻佻的评说者、严苛的责难者从来都不缺乏;而认真的生活者,却因踏实、守真以及遵从本性的竭尽所能而成就了一份有益于他人和历史的贡献。

如今,年近80岁的晓庄仍然离不开摄影。10余年前她学会了使用电脑,如今自己在家学着扫描、整理从《新华日报》摄影组搬家时、在摄影组老同事帮助下取回来的两大箱沾满油污和灰尘的底片。作为女性,一辈子从事摄影的艰辛,以及长年奔波于摄影事业而对儿女疏于照顾的歉疚,一起化作她晚年一日不愿清闲的勤奋。她希望将凝聚了自己一生心血的影像遗产以适当的方式得到保留、传承。年逾古稀的她还学会了使用iPad观看照片,用QQ与人聊天,发手机短信,时刻保持着与摄影界新老朋友的联系。虽然1996年11月26日在周庄遭遇的车祸至今令她的腿行动不便,但她始终怀有一颗健康、平和的心,无所奢求,低调内敛。她说心态好,不服老,是她一生的资本,也是晚年的福分。

4.新闻写作与摄影 篇四

内容摘要

信息时代发展到今天,新闻摄影图片在表达情感和思维的能力以及信息传递方面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和重要性。新闻摄影在新闻事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对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深刻,而同时,新闻摄影伦理道德的问题也愈演愈烈,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对新闻伦理的研究已迫在眉睫,当新闻摄影记者拍下他人照片时,也拍下了他人匿名的权利;本文认为:新闻摄影记者必须重新树立“救人第一,拍照第二”的理念,在新闻现场的第一时间去帮助身陷困境的被摄对象而不是为了寻求“决定性瞬间”无视别人的危险。摄影记者在遵守公共的法定法规外,一定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伦理道德修养,提升新闻职业道德境界。

关键词: 新闻伦理新闻摄影人员隐私人文关怀真实性

正文

所谓新闻伦理主要指媒体及媒体工作者出于自律的要求而拟定的成文或不成文的控制个人或社会行为的准则,是对合适与不合适、对与错、善与恶、好与坏的判断。具体到新闻摄影领域,就是新闻摄影记者和新闻媒介在面对新闻事件时,是否拍摄和如何拍摄的问题。如内布拉斯大学教授迈克·雷兹所说:“新闻摄影伦理道德即摄影记者和新闻媒介拥有宪法予与的法力去拍摄和发表照片。”新闻摄影伦理道德的思考不仅包括新闻现场摄影记者的行为、照片公开后当事人及其家属生理和心理上的影响,还包括摄影记者通过什么方式获取信息、接近被摄对象、获取图片。媒体公信力的缺失、审美的低俗化、人文关怀的不足,促使新闻伦理道德问题进一步严峻和恶化,当新闻摄影记者追求有价值的资料,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发生冲突时,倘若他们不顾伦理观念以一种淡漠的态度对待被摄对象,试问他们的社会良知又在哪?所以,就必须有一种伦理观念去约束督促他们。一,新闻摄影中的职业道德

新闻摄影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伦理道德相依相存,当摄影记者在新闻现场对被摄对象进行拍摄时,不可避免的要面对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的冲突,所以要解决新闻摄影伦理道德的问题,首先要清楚新闻职业道德的背景与发展现状,作用与影响。

新闻职业道德的萌芽早在古代社会就已经出现了,如原始社会氏族成员纷纷赶至猎物捕获地平均分配食物。进入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新闻信息传播的道德观念虽然复杂,但其基本内涵仍然没有改变。新闻事业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职业,是在封建社会末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新闻摄影产生较晚却在短短几年内对社会生活带来了重大影响,尤其是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极大地推动了新闻事业的发展。同时它的理论和实践都是在新闻传播的框架之内进行的,它遵守的是已经既存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

但是新闻事业诞生与发展过程中缺少有效的监督管理和自我约束,肆无忌惮的传播虚假、不恰当信息,色情、煽情性、恐慌性信息大肆泛滥。特别是新闻摄影图片在新闻媒介上的运用使这些信息的传播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其典型事例如普利策和赫斯特之间所谓的“黄色新闻”之争、1938年“火星人入侵”事件,毒害了人们的心灵,给社会造成了混乱,给人们造成了恐慌。同时也形成了强烈的舆论压力逼迫政府和学术界给出正确的认识和解决方案。当然,我们不能否认政府和学术界在新闻伦理事件的管理和研究上从来没有停止过。任何事业都是在矛盾的一次次产生与解决中发展和完善的,那么在政府监管仍然存在漏洞、学术研究仍旧跟不上伦理问题激化的速度,我们为什么还依旧坚持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在法律法规基本健全的当下的社会,对于新闻摄影活动,完备的新闻职业道德能产生什么样的社会作用?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一是在新闻摄影活动中发挥调节与规范作用。无论是在新闻摄影产生之初的战争年代,还是如今安居乐业的和平年代,新闻事业中始终都存在各种错综的关系和复杂的矛盾,尤其在高科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新闻摄影中的应用,更需要新闻职业道德来解决这些矛盾关系。二是对新闻摄影人员具有指导作用和自我心理调适作用。在实践工作中每一个新闻摄影人员都会面临各种矛盾,不少人会因此产生心理错位造成心态失衡和思想苦闷。在这种强制性措施无效的情况下,只有通过职业道德的教育与反省,才能帮助他们迈过心理上的这道坎,建立健康的职业心理和正确的道德责任感。三是新闻摄影人员的职业道德与社会道德联系紧密,对社会伦理道德有重大影响作用。摄影人员始终是拍摄的主体,在新闻资料与信息的选择传递上也担任着第一“把关人”的角色。摄影工作中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好恶、情感、利益需求以及价值取向决定选择什么样的拍摄对象,向社会传播什么信息,并在传播过程中通过含蓄而婉约的方式表明自己的观点,来影响社会的方方面面。如果新闻摄影人员把情感的那把“秤”稍稍往自己的利益需求、职业需要上偏一点点,就可能会给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摄影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社会道德始终矛盾的存在并处于一定的平衡之中,若是把握不好这个“度”,就会对社会带来巨大的消极作用,甚至会给党和人民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当摄影记者不顾社会公德,新闻伦理与社会伦理产生矛盾时,人们首先会想到摄影记者是一个市民,用社会伦理去评价衡量他们的行为。新闻摄影记者在职业伦理与社会伦理的双重性下,必须具有更高的职业道德水平,“思想品质应该是真善美的,道德情操应该是纯洁高尚的,工作作风应该是诚实正派的。”

二,新闻摄影中的隐私

美国新闻界已普遍承认这样一种观点:当摄影记者拍下照片时,也拍下了他人匿名的权利。那么,什么是隐私呢?隐私是指公民个人生活不愿向他人公开或知悉的秘密。宪法保护公民依法享有隐私权而不受侵犯。在媒体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很多摄影记者早已丧失了作为一个社会公民最基本的道德,为了拍到所谓的“猛料”、“热料”,想法设法的跟踪,干扰和影响了别人的私人生活,使被摄

对象失去了心理和生活安宁。生活中有许多事善恶区分本身并不显著,也不涉及重大的公众利益,可有些摄影记者走在了“眼球经济”的前列,不顾社会良知不管他人隐私,只为了吸引受众的眼球,满足自己的猎奇心理,千方百计的追求心中的“精品”。下面通过两个案例的比较,我们可以了解这一事实。

案例一:上海《新闻晚报》记者李宁源采访阿富汗被恐怖分子打死的某民工家属时,该民工的家里人为不让88岁得老太太因获悉儿子的噩耗而发生意外,拒绝记者采访。李退出后,村主任陪着当地领导和一群记者浩浩荡荡来到该家,硬是冲进门,领导在老太太的极度悲恸中完成了他的“亲切慰问”,随行记者抓拍到了具有震撼力的痛苦镜头。

案例二:2003年《焦点访谈》记者获悉,厦门市莲花路明珠夜总会,每天晚上22点到次日凌晨一点半有一支名叫萍凯舞蹈队的队伍参加歌舞表演。据记者调查,这支队伍都是来自江西省文艺学校萍乡分校的在校学生。进一步调查得知,明珠夜总会是该校为学生安排的毕业实习场所。记者就此对学生和学生家长进行了采访。采访过程中所拍摄的图片以及摄像都进行了马赛克处理、画面和声音处理,以保护被采访者的隐私权。

公众的知情权需要维护,但公民的隐私权更需要保护。而更多情况却是,新闻摄影人员都是以保障公众知情权维护公共利益之名,行满足自己猎奇心理和拍摄欲望之实的,不经同意擅自使用属于个人隐私的图片或将之公布于众。我们可以想象,阿富汗老太太悲痛的照片很快就会在各大报纸、媒体和网站疯狂出现,而作为当事人的家属,新闻媒体的行为再度伤害了他们。从此后,他们的生活还能归于平静吗?他们内心的伤害还能轻易抚平吗?当摄影记者在面对个人情感和社会道德的抉择时,一定要坚持心中那美好的良知不被泯灭,这是生命和人性的考验。当然,对于新闻工作来讲,摄影记者进行新闻拍摄也是一种必须保障的权利。因为特殊事件的恶劣影响所产生的流言不会止于智者,新闻内容必须及时公开发布。只有“公开才能知情,知情才能辟谣,知情才有理性。”因此,在公众知情权和公民隐私权之间寻求平衡点就显得迫切重要了。英国全国记者联合会“行为守则”第七条说:“1.记者通常不应该通过虚假身份或欺骗获取或试图获取信息或图片;2.除非涉及公共利益,不得在未获主人明确同意的情况下拿走文件或图片;3.只有涉及公共利益,或无法通过任何其他渠道获得资料的情况下,欺骗才有情可原。是否拍摄,如何使用侵犯被摄对象隐私的图片,需要考虑事实与公共利益的密切程度,尽可能在发表时作出解释说明。新闻摄影人员必须提高自身职业道德境界,自我约束,尽量尊重别人隐私,做出客观公正的报道。三,新闻摄影中的人文关怀

进入新世纪,经济全球化、传媒现代化、数字网络的崛起及广泛运用,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新闻事业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一张好的新闻图片必须蕴含人文关怀。新闻摄影记者在选取素材进行新闻拍摄时,必须贴近民生,在新闻工作实际中不断提高职业素质和道德修养。尤其是拍摄悲剧事件、灾难性事件时,首先要尽到作为社会成员的救助责任,然后才是如何履行作为记者的职责。如果摄影记者在新闻现场把自己置身事外,犹如冷眼旁观的局外人,对被摄对象的人身安全和生命安危视若无睹;如此行径,连最基本的道德责任都已丧失,只能算是一个丢掉了社会良知的摄影机器罢了。新闻摄影记者“作为一种职业者,应该考虑自己的忠诚是什么以及如何达到那些忠诚”,盲目追求新闻价值最大化忽视人文道义,那不是忠诚。摄影记者的忠诚应体现在同时肩负社会利益和媒体利益的双重身份下,既恪守新闻现场报

道的客观性、画面的真实性、传递信息的真实和全面负责的积极责任,同时承担不应对被摄对象造成伤害的消极责任。新闻摄影中的人文关怀也需要忠诚。那种等待别人遭遇不幸的拍摄,当然更是错误的!下面是记者柳某在面临两难选择时所作的抉择,我们可以从中明了一些事实。2005年5月9日下午,一名骑车人冒雨经过厦门市厦禾路风屿路交叉路段时,因自行车前轮突然陷入一水坑,身体失去平衡摔倒。当日下午,一场暴风雨袭击了厦门,市区道路上的不少水坑让行人栽了跟头。无意间拍到了一个人摔倒的照片,柳某守在水坑边上一个小时,又拍摄了第二个、第三个摔倒的人。临走的时候,柳某从附近工地找来一块三角标挡在坑边,回了报社。第二天回访,发现路坑已经被有关施工单位填平。柳某认为事情的结果实现了自己拍摄的初衷。

我不禁想,如果柳某在抓拍到第一张照片后马上找来三角标设立警示标志,第二第三个骑车人还会那么轻易的摔倒在水坑中吗?柳某认为他的初衷是为了引起社会舆论关注警示各施工单位,以保护雨中骑车的后来人。可是,他一定忽视了直接受害人的人身安全正在他高尚的初衷下发生危险,而他又可以避免这种危险的发生。于是,他再现了又一次车翻人倒的瞬间。在拍摄灾难性事件时,有些摄影记者在被摄者性命攸关、生死垂危之际,仍放弃出手救人的最佳时刻而坚信在这千钧一发间,最重要的是找出最佳拍摄位置计算出合适的角度,拍下完美无缺的照片。他们也会说,他们的拍摄动机是高尚且伟大而又益于公众的。但是,以后再高的成就也不可以成为眼下他们人性缺失的遮羞衣,任何神圣的目的、高尚的初衷都不能成为摄影记者轻视他人生命的理由。灾难发生后,当事人及其家属的身心会遭受到很大的伤害,不愿被人打扰。如阿富汗老太太在记者贸然闯入的采访中,得知儿子的噩耗悲痛欲绝。所以,摄影记者需从尊重他人感情、保护他人生理和心理健康出发作出判断,采取富有人情味的接近方式,在细节中关怀。同时,在拍摄照片时,更多的要展现人性的光辉,在凸显摄影照片纵深感的同时,引发人们对生命价值的追问和思考。摄影记者要始终坚持“救人第一,拍照第二“的主旨,关怀被摄者的生存状态与利益,时刻把自己置身于被摄对象的角度考虑事情,那样人文关怀在新闻摄影中将前进一大步,媒介环境也会越来越健康公正,社会也会更加和谐。

四,新闻摄影中画面的真实性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摄影是新闻工作的一部分,它的第一生命就是画面的真实性。随着数码摄影技术和数字处理技术的进步,在图片构图与编辑上对画面进行人为的制作和修改变得更加容易,如何把握好界限,保证新闻图片的真实性,是新闻伦理研究必须思考的问题。

真实性是新闻的第一生命,这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改变的一点。可有的新闻摄影记者不认真进行调查采访,为了名利而丧失道德对照片进行修改,致使新闻图片失真、失实。所以我们首先要坚决反对的是“假照片”问题。如《大庆晚报》摄影记者拍摄的《青藏铁路为野生动物开辟生命通道》新闻图片,被全国多家媒体转载,并获得“影响2006年度”新闻图片铜奖。经查证核实以及本人确认,为PS合成图片。其次,我们的记者和编辑必须把握好对照片修改与调整的界限。技术处理要始终遵守一个前提:不能造成视觉信息的改变;不能使视觉符号的相互关系改变;不能有任何可能对读者接受信息造成误导的做法。最后,必须坚决抵制抄袭与模仿。有些懒惰的摄影记者存在侥幸心理,以成功记者的作品为模本,略加改动后就当做自己的照片拿去发表。这不仅仅是自身职业道德的问题,更加侵犯了原创记者的著作权,是我们必须正确对待的。

新闻摄影作为一种特殊的新闻传播活动,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与记录。新闻摄影记者要忠实的记录社会发展的进程与变革,实事求是的报道事实,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是改变或左右图片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任何威胁摄影图片真实性的摄影记者,不但说明他们的职业操守出现了问题,还反映出他们新闻伦理意识的淡薄和社会良知的泯灭。要想从根本上消除这一问题,当务之急便是提高新闻摄影人员素质,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建立健全业内监督机制,促使摄影人员自我约束。

五,新闻摄影中的伦理道德教育与意识培养

在现代社会媒介市场化的大环境下,新闻摄影伦理道德的问题频频出现,究其根本,是摄影记者所属的各报纸、媒体为了吸引受众纷纷强调图片的重要作用,给摄影人员施加更多的压力;这些无形中促使了摄影记者为求了追求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求新颖、求独特、求典型。当他们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碰撞时,又过度强调图片价值最大化,忽视自己和被摄者作为人的特性。更有些精品意识强烈的如柳某那样的摄影记者,不惜再现一次真实的悲剧事件。我不能不认为,在他们坚守着更大的新闻价值的等待中,他们的心中是有着期待的。摄影记者首先应是一个有正义感的公民,不能遵从自己的主观感性原则。在搜集新闻素材时,他们有责任防止被摄者受到身体伤害和消除安全隐患,不能因为抓取素材而对他人带来伤害。在媒体人文关怀普遍缺失的当下,日益模糊的是摄影记者的道德底线!公信力的缺失、职业道德素养和媒体队伍法律意识的淡薄等,都呼吁着高水平伦理道德的教育和意识培养。那么,我们采取什么措施以规避新闻伦理事件的发生,来构建一个和谐而美满的社会呢?

首先,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规避不必要的竞争。我国对新闻伦理道德的研究起步较晚,对于西方伦理研究成果的借鉴吸收还不能很好的转化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相关法律法规在具体事件中存在纰漏,也有一些法律难以企及的方面。1992年我国确立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传媒经营政策完全转变为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产业化发展道路。转型期的前途是光明的,但伴随而生的是伦理道德问题日益严峻的批评。这一切都表明,完善法律法规,迫在眉睫。其次,摄影人员须增强道德责任感,建立稳固的职业操守和业务道德规范。早在1980年,当时还在新闻学院研究生院学习的《休斯顿邮报》记者卡雷格·哈特林就曾做过一个比较公众与新闻摄影人员之间有关伦理道德标准差异的研究,结果显示摄影记者为了获取照片,常常不顾法规忽视伦理。摄影记者似乎还认为他们理所当然的具有“伦理道德权力”去拍摄别人的照片。新闻摄影人员在新闻现场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职业伦理道德修养。“勤于内省,勇于自我批评;努力慎独,严于律己。”再次,努力加强新闻专业主义建设。“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伦理道德作为对从业人员自身的一种自我规范和约束,是新闻专业主义不可缺少的内涵。”加强新闻摄影专业主义要着重从摄影人员伦理道德方面入手。当前,我国媒体摄影人员逐渐形成了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但仍然有很多方面不尽人意。在微观层面,对从事专业性职业的人来说,专业主义体现在他们对自己工作的基本信念和态度。而在于新闻摄影人员上,新闻专业主义更表现在新闻摄影必须服务于公众利益,摄影记者是社会的观察着、事实的报道者,要以主流社会的价值观念为基准,发挥好“把关人”作用,而不是任何政治权利、经济势力的附庸。再次,媒体做好图片编辑工作,国家健全图片监管机制,双管齐下。违背伦理道德的照片屡禁不止,虚假照片问题得不到解决,完善监督体系势在必行。新闻摄影的目的是报道事实、记录

历史,容不得电脑介入而产生的虚假。最后,加快新闻伦理学这门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在大学新闻院系普及新闻伦理道德教育。新闻伦理学刚刚形成,在客观世界伦理事件频发和研究工作滞后的眼下,从事新闻研究工作的人员任重而道远,需不断超越自我,不断推进学科的完善和发展。在校新闻院系学生,是我国新闻队伍的生力军,大学教育一定要重视新闻伦理学课程,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开设这门课程。我国新闻伦理研究本身起步较晚,对学生的培养更不应该落后。而现状却是新闻伦理早已是西方新闻院系排在前三位的最重要的课程之一,而我国却单单注重新闻实践能力的教育,忽视新闻伦理意识的培养。试想,一个伦理意识本就淡薄的摄影人员在进行新闻拍摄时怎么能不忽视社会公德?美国南卡诺莱娜州立大学教授埃德温·玛丁在谈到摄影记者应具备的伦理道德品质时说:“摄影记者也像一般人一样可能是善良也可能是卑鄙,可能是关心他人也可能是自以为是,可能是礼貌的也可能粗鲁的。但摄影记者应该是善良、礼貌和关心他人的,摄影记者的善良、礼貌和关心他人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嘉奖。”可见提高摄影记者的伦理道德品质是十分必要的。

新闻摄影中的伦理道德无论对摄影记者本人还是对媒体甚至对社会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它又是一把双刃剑。新闻摄影记者如果拥有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和人道主义理念,不仅有利于推动整个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还有利于加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提升社会道德水平。而相反,如果摄影记者道德水平低下,为了拍摄照片无所不用其极,丝毫不顾及被摄对象的处境和现状,不单单会对被摄对象造成直接伤害,还会使社会形成舆论压力,有可能导致社会道德水平降低。新闻摄影伦理道德研究是有关我们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不仅需要新闻从业人员的不懈努力,更需要作为社会受众的我们,要对新闻信息持一种客观、公正、平和和专业的态度,去理解和看待新闻信息,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黄瑚.新闻伦理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12版

[2] [美]菲利普·帕特森 李·威尔金斯著,李青藜译 媒介伦理学——问题与案例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3版

[3] 毕根辉.新闻摄影[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

[4] 阴卫芝.新闻专业新闻伦理案例课[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 吴飞,吴风.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伦理意识[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5.新闻写作与摄影 篇五

关键词:信息传播;新闻采访;新闻写作

在新闻信息传播活动中,新闻采访者(主体)从信息(客体)的产生到传播,将经过多个环节的加工和整理才能完成。其中,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是重点环节,探索二者的关系是笔者研究的重点。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的定义 1.1 新闻采访的定义及其特点

新闻采访是采访者对客体事物的认识过程,是采访者运用自己的新闻观点、知识积累和思维方式,通过亲自观察、倾听,经过思索而做出分析判断的过程。新闻采访要求采访者具有新闻敏感、应变能力和采访技巧,即能够在错综复杂的客观事物中敏锐地发现新闻,在稍纵即逝的机遇中迅速地捕捉新闻,在各种困难的条件下巧妙地挖掘新闻。由于新闻广泛的传播性,干预了人们的生活,因而新闻采访必须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特点。也只有新闻采访的实践性,才能确保新闻的真实性。1.2 新闻写作的定义及其特点

所谓新闻写作,就是以新闻采访为前提,对新闻信息进行后期整理加工,向社会大众客观真实的反映正在发生且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过程,具有客观事实、广泛传播、新闻价值的特征。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内在关系

新闻采访决定新闻写作。采访是新闻写作必经的“第一道工序”。离开了采访,新闻写作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采访的深度和广度,决定着新闻写作的深度和广度。俗话说,“七分采,三分写”,从字面意思就可以知道,“采”多于“写”。只有新闻记者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才能收集到丰富生动、题材新颖的新闻题材,才能为后期的写作提供素材。有了前期采访的准备,后期的精心加工和认真思索组稿,才会有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供受众共享。二者的关系是唯物辩证,相互作用的关系。2.1 新闻采访决定新闻写作

唯物主义认为,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新闻是客观事实的报道。因此,只是在材料丰富的基础上,才能写出好的新闻作品。记者如果下乡采访时马马虎虎,回到单位写稿时才发现有的材料没有采访,就想当然乱写一通,闭门造车。这种行为严重违背了新闻必须尊重客观事实最基本的原则。不仅没有客观正确的反映新闻事实,更没有很好的达到传播效果。

比如,就在2014年央视报道了广东东莞黄毒猖獗的新闻,记者在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乔妆成嫖客进入各大酒店暗访,拍摄到了许多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充分论证了该地黄毒严重的事实。新闻报道后,引起地方和中央的高度重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扫黄浪潮,净化了社会风气和社会环境。试想,如果没有央视记者的乔装暗访,就没有这篇好题材新闻报道,就不会让政府引起重视。

2.2 新闻采访制约新闻写作方式

由于新闻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前提,在某种程度上,写作受制约前期采访的深入与否,题材收集是否全面。记得有个同事在采访当地公安消防大队在一个山洞解救被困老人时,由于救援时间长、道路崎岖、路途遥远,随行采访的记者缺乏吃苦精神和新闻敏感,采访中只是随意拍摄了消防战士救援的一些前期准备工作就回单位。当编辑修改稿件时,发现该新闻题材新颖,可以充分展现驻地官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这一根本宗旨时,需要记者提供一些消防战士不畏艰难,全力以赴救援被困老人的一些细节。由于记者不在现场,没有捕捉到这些感人情节,最终这篇只能以资讯(短消息)的方式进行报道,导致新闻报道方式单

一、内容粗浅,没有到达很好的传播效益。

有的资深记者,在采访类似时间新闻时,会以观察为主的视觉新闻或现场特写,或以访谈为主的专访,多角度、多层面、多形式的进行报道,把新闻事件中涌现的感人事迹展现得淋漓尽致,对受众的冲击力较强。不仅满足了受众对事件信息量的需求,提高了报道效果和品位,也在社会弘扬了中华民族团结向上,敢于奉献的良好风气。

2.3 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相互产生影响

从新闻实践看,采访实际上是写作的第一道工序,不做任何采访就关起门来写稿,那就是不懂得记者的起码常识。在采访中,记者必须用脑子读生活这本书,用脑子“写”新闻稿。例如,有的记者不仅在采访中想到在写作中要用哪些事例,怎样结构,用什么样的标题,而且把主要的用词都想到了,到写作时,胸有成竹水到渠成。有的急稿,记者没等起完草稿就挂电话发稿,就是因为在采访中已经有了腹稿,否则他就无法“出口成章”了。

2.4 新闻写作是新闻采访的归宿和升华

6.新闻采访与写作 篇六

新闻采访:指记者和其他新闻工作者为完成报道任务或了解某些情况,围绕采集新闻事实材料而进行的访问活动。特点:新闻性、突击性、广泛性、灵活性、持续性

采访目的是获取新闻。任务:发现了解和选取新闻,并掌握足以构成新闻的各种事实材料

作用:发现和落实新闻、获取第一手材料、增加感性认识、核对新闻事实

指导思想: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讲究唯物辩证法、要有历史发展观点、突出人民群众的作用

新闻敏感:记者能够敏锐地发现和捕捉新闻的一种特有的素质,一种只有敏感,一种顿悟性的思维活动

作用:1.可以见微知著,迅速抓住新闻线索,进而发现有价值的新闻2.据以挖掘新闻素材,并从中鉴别最有传播价值的事实3.有利于选取最佳报道角度4.能够遇见新闻后面的新闻

包括的判断力:1.判断某个事实能否引起读者兴趣的能力2.判断同一新闻事件的许多事实中,哪个最重要,哪个次之的能力3.判断某一个线索是否可能导致重大新闻发现的能力4.判断在已发表的新闻中,哪些同记者收集到的情况有关,从而发现更重要的新闻的能力

记者的种类:专业记者、地方记者、机动记者、特派记者、驻外记者、特约记者

任务:及时采写新闻、反映内部情况、做好群众工作

新闻线索:采访线索,报道线索,是新闻事实发生的一种信号和征兆,是反映事实的简略轮廓或一鳞半爪。作用:线索能够触发记者的新闻敏感、线索可以指明采访的去向、线索的价值可以决定报道质量。特点:1.比较简单,完整性差2.睡觉短暂,稳定性低3.只是信号,有待证实4.反映现象,变动性大

来源:上级、书面、社交、会议、传播等聚道

新闻选择标准:新闻价值标准(新鲜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新闻政策标准(政治标准、新闻宣传思想、新闻机构自身的编辑方针)[宣传价值:一致性、典型性针对性、适宜性] 采访的难度在:1.记者在尽可能短的有限时间内,了解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和事实真相2.采访有记者与采访对象、服务对象之间的多向人际交往关系3.采访涉及范围广泛,内容繁杂,记者的知识结构随时需要更新补充,认识能力也要不断提高

采访准备的实践意义:1.做好准备,是接近采访对象的第一步2.做好准备,能尽快拉近与采访对象的感情距离3.做好准备,会使记者成为一个采访的快手4.做好准备,将增强记者的新闻敏感,更好地发现和抓住新闻5.做好准备,有助于开拓采访的深度和广度

采访的平时准备:1.学习理论政策,认清当前形势2.了解全局情况,掌握社会动向3.多方增长知识,扩大采访视野4.广泛积累资料,适应工作需要

采访的临时准备:明确报道思想、选择连接采访对象、背景材料的收集与分析、特定报道对象的知识准备、拟定采访计划

采访类型:因事件访问、因人物访问、因经验访问、因问题访问、因争论访问 访问的心理过程:接近、融洽、沟通、激发

提问方法:开放式提问、闭合式提问、诱导式提问、激发式提问、迂回式提问

访问活动要领:1.因人而异,灵活对待2.把握重点,启发诱导3.沟通思想,见机行事4.少讲多听,广采博纳5.求同存异,心理共鸣

记录的一般要求:记要点、记易忘点、记疑点、记有关原话、记典型情景

核实访问记录:向提供材料的本人核实、溯本求源 寻找物证、多方证实与逻辑判断、技术检验

新闻观察的作用:1.辨别真伪,收集材料2.印象深刻,生动再现3.获得亲知,深化认识4.触景生情,寄情于文5.见多识广,有利积累

结合艺术的运用:把上下,点面,纵横,正反等各方面结合起来考察 多方面的开掘包括找特点、抓疑点、会透视

瞬间印象:1.变动着的事件细节2.突发事件的重大疑窦3.环境气氛与情景4.现场活动及人们的表情、动作、语言、神态 迅速接近采访对象:1.采访前,对财富对象有所了解2.尊重对方,以礼相待3.守信,说到做到4.记者应表现出应有的思想和知识修养

采访中的心理感应规律:1.记者采访满足对象社会需要的程度,制约着采访的局面2.“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给采访的氛围渲染上一层“晕轮”3.“自己人效应”与“异己人效应”诱导着谈话的成败4.采访谈话需要稳定的情绪

新闻写作的特殊规律:服从事实和事实报道

怎样用事实说话:1.直接陈述事实,切忌“大帽子底下开小差”2.不能以抽象的概念和议论代替事实的报道3.实事求是,按事实本身的逻辑展开新闻4.采取第三人称和注明消息来源 怎样把新闻写短:直截了当、少说空话、一事一报、锤炼语言、舍得割爱

常见的新闻体裁:消息、通讯、新闻特写

边缘体裁:报告文学、调查报告、采访札记、工作研究、来信。消息:主要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事情,往往只报道事情的概貌而不讲详细的经过和情节,以简短的语言文字迅速传播新近事实的新闻体裁

通讯:一种常用的新闻体裁,是对新闻事件、人物和各种见闻的比较详尽而生动的报道。

新闻主题:指新闻报道的中心思想和基本观点,也就是记者对客观事实的看法、态度和通过事实的报道所表达的主观意图。

确定主题的标准:1.主题要真实而有意义2.主题要正确,并有针对性(针对性的依据:党的政策,当前形势,客观实际),3.主题要集中、鲜明、深刻

新闻选材的原则:1.围绕主题,说明主题2.区别主次,反映实质3.以一当十,以少胜多

新闻选材的要求:选新鲜生动的材料、选有积极作用的材料、选独具特色的材料、选别人没有用过的材料 新闻构成的组成部分:层次和段落、过渡和照应、开头和结尾

新闻结构有其自身规律,总的要从体现新闻事实的意义及传播价值考虑,具体要求是:反映事实的内在联系、有利于表现主题、适应受众心理、紧凑又富于变化、符合体裁的特点

新闻语言:表述事实的语言,一种独立的书面语体,它服务于事实的报道,具有质朴、实用的语言形态,明快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风格,讲求信息的运载量,使之适宜于社会的广泛传播

新闻语言的构成:着眼于人们对事实的实用关系,以事务语言的精练、准确、严谨部分为基础,又从文学语言和评论语言中适当撷取富有感情和哲理的成分,特别是从既通俗又生动的群众语言中吸取营养 新闻语言的特色:客观(新闻所报道的事实是客观存在的)确切(准确、贴切,新闻语言要求精确性高)简练(新闻以精练为贵,以烦冗为病,新闻语言要简洁、洗练,干净利落,切忌拖泥带水)朴实(质朴无华,具体实在)通俗(深入浅出,浅显明白,大家易懂,具有社会通用性)新闻文采表现在:叙事突出动态、描绘富有美感、修辞强调实感

新闻文风:是人的思想作风在新闻写作上的反映,是人们运用新闻书面手段表现得格调、情趣和作风 新闻文风的特征:1.要态度明朗,即通过报道的事实,显示其倾向性和战斗性2.要言之有物,即有事实,有内容,从中传递信息3.要短而精粹,即内容扼要,文字从简,并说明问题4.要新鲜活泼,即采取生动多样的语言和写作形式,不能死板、老套

消息的地位:消息是报纸的主角,也是广播和电视节目中的骨干。1.从实践来看,消息是报纸上最经常、最大量运用的一种报道形式2.从历史发展来看,报纸又有“新闻纸”之称,主要刊载新闻和新闻评论,其中又以刊载消息为主3.从体裁特点来看,消息以最直接最简洁的方式,告诉广大受众,新近发生了什么新闻4.从广大受众的需求来看,读者读报,主要为了获知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新鲜而有意义的事情,为了获得各种各样的新信息

消息的作用:1.消息最迅速,最简便地传播各种信息2.学会消息写作便意味着掌握了打开新闻写作的大门的钥匙

事件性新闻:指一个独立的新闻事件为核心,而展开的新闻报道,其事物变动的时态是突发性或跃进性的。非事件性新闻:指与事件性新闻相区别的新闻报道,即对一段时间或若干空间里发生的情况、经验或问题等概貌性或阶段性的反映,其时态往往是渐进性的。简讯:短讯,快讯,简明新闻,它是用三言两语报道事实的一种消息体裁。消息的四大类:动态消息、经验性消息、综合消息、述评性消息

动态消息特点:1.能给人以动态感,强调反映事物的最新动态2.讲究“时间”要素,特别注重时效3.一事一报

具体情形:一是对刚刚发生或新近发生的单独事件的报道,二是对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具有一定持续性变动事件的报道

经验性消息多属于非事件性新闻,特点:1.突出最主要、最具特色的经验2.用事实阐述经验3.适当地表现实际效果4.力求写得亲切易懂、生动活泼

综合性消息的特点:1.不受空间的限制,由多地多件新闻事实组成2.从不同侧面表现共同的主题3.报道面广,声势大

具体情形:1.横断面综合反映动态、情况2.纵深度综合反映成就、经验或问题

述评性消息的特点:1.以报道事实为主,以评述事实为目的2.述评结合,夹叙夹议3.针对性强,富有思想性

写作要求:述与评要事理交融、议论要精辟、述评要自然亲切

消息写作的要领:要有时效观念(讲求时效,以短、快取胜,体现新闻根据)、客观手法的运用、善于概括和直叙、增加信息量

救活有意义的“迟到新闻”:1.抓住新闻被披露的事实变动2.以新带“旧”3.由近及远

新闻根据:又称新闻由头,指客观事实作为新闻传播的依据或契机,是一个事实所以成为新闻的根据 消息结构:消息写作中表达内容和体现新闻主题的谋篇布局,即一条消息组织事实材料,安排层次段落的构思设计。

结构方式:倒金字塔结构、金字塔结构、散文式结构

成分:导语、主体、背景和结尾 倒金字塔结构的长处:1.最能体现新闻性2.开门见山,概括性强3.切合读者心理,并能引起其“新闻欲”4.便于编辑处理稿件和制作标题5.便于记者增加新的重要事实材料。

不足:过于标准化、程式化,而缺乏多样性,往往略输于文采,愈到后面愈显得无力,有“虎头蛇尾”之嫌,比较容易出现消息的标题、导语、主题“三重复”现象。

金字塔结构:按新闻事实发生始末,即依时间顺序安排材料的一种消息结构形式。

长处:行文构思比较方便、可以保持新闻事实比较完整的故事性、容易清楚地反映出新闻事件原委始末的脉络

不足:不宜用于报道事件发展时间跨度太大的新闻。要紧紧围绕新闻主题精心取材,突出重点,详略得当

导语:是以简要的文句,突出最重要、最新鲜或最富有个性特点的事实,揭示新闻要旨,吸引读者阅读全文的消息开头部分。导语的重要性:1.导语可以使消息紧紧抓住读者,也可以使读者罢读2.导语的优劣对编辑决定稿件的取舍和确定其编排地位很有影响,甚至其决定性的作用3.导语的写作颇能显现记者的才华和功力4.导语为整篇消息定下基调,关系着下文如何顺利的展开5.一篇小小只有一条导语,而它必须是最优化的方案6.导语写作的实践也发出呼吁:对待导语写作决不可掉以轻心

直接性导语:叙述式、总结式、评述式

间接性导语:描写式、引用式、对比式、设问式

背景的功能:1.构成显现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 2.说明新闻事实发生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 3.分析新闻现象与本质,局部与全局等关系4.对比映衬新闻事实和主题思想5.巧妙地表明记者的观点、倾向6.注释事物的特征以及某些专有名词、术语

怎样用好背景材料:1.不同类型消息区别对待2.因时因地因读者对象致宜3.服从新闻主题表达的需要,不可喧宾夺主4.要少而精,简明扼要5.要灵活穿插,但不要牵强附会

主体的功能:叙述和补充导语中提到的新闻事实、充分阐述和表现新闻主题 通讯的形式:记事、访问记、巡礼、速写、散记、侧记、小故事 通讯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和议论、对艺术表现技巧的借鉴 通讯的类型: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风貌通讯

人物通讯的写作方法:1.突出新意,反映时代精神2.运用多种表现手法,鲜明地再现人物形象3.准确反映人物与党与群众的关系

新闻特写:作为电影特写与文学特写手法引进新闻写作领域的产物,它是一种有现场感的生劲活泼的新闻体裁。

新闻特写特点:聚焦性、描绘性、感染性

7.数字时代新闻摄影的挑战与对策 篇七

关键词:数字化时代,新闻摄影,挑战,对策

现代化的数字网络技术开发并应用到社会生活标志着数字时代的来临,我国在这一时代背景下生产生活各个方面都体现着数字时代的印记。随着我国新闻摄影行业的发展,其与数字网络技术在融合的过程中不断创造出的新闻模式,大大提高了新闻摄影的实效性和质量。随着数字网络技术发展的同时网络媒体也大量涌现出来,促进了新闻媒体的多样化发展。对比传统新闻摄影媒体,网络媒体对其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对传统新闻摄影行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需要新闻摄影行业在数字时代背景下转变发展理念,完善行业规范体系,创新新闻摄影形式与内容,挖掘新闻摄影的发展潜力。

一、我国新闻摄影行业在数字时代中所呈现的发展趋势

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了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目前我国在数字化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步,数字化设备全面应用到新闻摄影领域,极大地增强了新闻摄影的质量,扩宽了新闻摄影的领域。在数字化的网络技术背景下,保证新闻摄影的实效性和真实性是当前我国新闻摄影行业的两大任务。数字化网络技术为新闻摄影提供了便利的活动途径和传输渠道,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新闻摄影活动,并且具备高品质的影像信息,使之能够满足社会对新闻摄影的要求。当前我国新闻摄影活动实现数字化的过程由两方面的要素决定,首先是经济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数字化的普及和发展,给新闻摄影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摄影的质量和效率有了非常大的提高,很好地保证了新闻的时效性。[1]其次是智能终端设备的不断研发和普及为大众使用移动设备进行新闻传播活动提供了可能性。这两方面的因素推动了新闻摄影的数字化进程,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新闻摄影活动方式。但是新闻摄影的数字化虽然极大程度地促进了新闻摄影的进步创新,但是存在一定的负面作用,主要表现在它造成了新闻摄影活动的过度泛滥。社会上很多专业摄影者或者非专业的新闻摄影者都争相抢夺第一时间的新闻头条,造成电视、网络平台和报纸等新闻媒介出现了竞争混乱的情况。[2]相比传统的专业性质的新闻摄影活动,当今只要拥有手机或者平板等移动设备的人都可以迅速记录下新闻第一现场。因此,这给新闻摄影工作者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另外,容易出现信息和图片造假的现象,很多新闻图片都被指出存在造假行为,这就容易造成新闻摄影行业的混乱情况。

二、数字时代背景下新闻摄影面临的困境

(一)新闻造假现象频发

新闻摄影在与数字信息技术融合的过程中推动了大量相关计算机软件的创造与应用,尤其是PS应用软件的开发为新闻摄影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通过PS等图片处理软件,新闻摄影活动所拍摄的图片和视频可以通过这些软件进行深度加工,使新闻图片更加清晰,可以将图片和视频进行调整和剪辑,同时在色彩和对比度等方面更适合于新闻报道。这些有关软件的应用确实能够帮助实现更高质量的新闻摄影活动,但是也带来了较为严重的问题,即这些经过软件处理的音视频信息文件是否是真实的,因为有些合成的图片并没有还原真实的场景,而是经过特殊处理,违背了新闻真实性的原则。[3]尤其是在某些新闻报道中,如果新闻摄影工作者刻意隐瞒事实而进行新闻造假,很容易误导广大社会群众,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和舆论。

(二)新闻图片真正来源难以查明

数字网络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信息资源的共享,很多新闻信息都可以在网络上看到,并且有些群众也将自己通过智能移动设备所拍摄的图片上传到网络上供大众分享。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很大,大量的网络新闻图片被转载或直接复制到其他新闻报道中,并且大多数没有经过标注或署名,时常出现版权方面的争端。同时有些图片被刻意修改,张冠李戴,混淆群众的视线,影响了新闻摄影行业的名誉。[4]更有甚者,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谋取私利,通过伪造新闻图片来对当事人或者有关新闻机构索取经济利益,这些行为给新闻行业带来了极坏的影响,而且由于网络的开放性这类事件屡禁不止,给新闻摄影行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压力。

(三)新闻摄影活动广泛化和低质化

当下人们在网络上的活跃程度日益明显,只要手中有智能终端设备就可以通过社交平台上传发生在周边的新闻图片或视频,并且可以实现最大程度上的共享。从这一方面来讲,数字信息技术为新闻摄影提供了更加高效、便利的平台,推动了新闻摄影的迅速发展。但是这一发展趋势也带来了一些隐忧,主要因为是新闻摄影活动的业余性特征增强,专业新闻摄影工作者的地位下降,尤其当前各大主流网络媒体的新闻网站和社交平台都存在这些问题。网络媒体中大部分新闻活动都是由非专业摄影人员进行的,在新闻质量和深度上有较大欠缺。[5]另外,由于数字信息的发展,个人也可以将自身的见闻上载到媒体中。但往往这些非专业摄影人员的活动都是具有目的的,没有采取严肃的新闻传播态度。有些网络上的新闻摄影行为可能是赚取点击率或通过宣传来提高经济效益等。这些行为无疑会对新闻摄影行业的正常运行产生不利影响。[6]

三、新闻摄影突破发展瓶颈的对策

第一,新闻摄影行业要依靠严格的法律机制来规范有关活动,强化数字时代下新闻摄影活动的审批制度。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依靠法律强有力的保护,新闻摄影行业的发展也是如此。当前我国网络媒体上存在较多的不道德传播行为,既损害了当事人群体的利益,也对新闻行业造成了舆论压力。因此,有必要通过相关法律制度来规范新闻摄影活动,合理地引导数字信息技术与新闻摄影活动的融合走向,鼓励在新闻摄影活动中科学合理地应用数字信息技术,但是要坚持打击违背真实性原则的新闻传播活动。[7]具体来说,新闻摄影工作者在进行有关活动时要对搜集到的信息依据有关法律和行业标准进行审核处理,合理利用数字技术对照片和视频等信息进行必要处理,对报道所使用的材料注明来源和出处,对违反这一原则的不法活动进行严厉的惩处。对在网络等媒体中散播不真实消息,故意将图片等信息进行人为混淆的行为要通过法律手段来处理,规范新闻摄影活动,提高新闻传播的真实性。有关审查机构要对网络上的新闻信息进行严格审查,提高新闻传播活动的专业性门槛,保障主流网络媒体新闻报道的权威性。

第二,新闻摄影行业要秉承现代化的发展理念,利用数字信息技术来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丰富新闻摄影手段,为群众提供高质便利的新闻。我国当前各大新闻媒体的发展都离不开数字信息技术,而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新闻媒体需要在求真的基础上不断求新,这样才能保持新闻摄影活动的活力。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了社会群众对新闻的品味,同时也转变了关注点,而传统的新闻摄影不能满足这一需求。相比传统的新闻摄影活动,在数字化的背景下新闻摄影活动既要满足摄影时间和空间的要求,对当时当地发生的新闻进行实况报道,还需要利用数字网络技术对摄影作品进行加工处理,使其具有更加丰富的形式,能够更加吸引社会公众的注意力。新闻传播者要充分利用多样化的媒介手段,依靠数字技术和专业人员的相关技能提高摄影作品的清晰程度和叙事水平,在广泛了解社会民众需求的基础上对新闻信息进行深度价值挖掘,提高新闻信息的深刻性,使摄影作品能够引起民众的阅读和观看的兴趣。新闻摄影工作者还要通过多种媒体渠道进行定点报导,对部分影响力较大的新闻进行专题跟踪报道,增强新闻活动对社会群众的吸引力。

第三,新闻摄影工作者要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素养。数字时代下形成了信息大爆炸的社会,要对这些信息进行筛选和加工,需要新闻摄影工作者提高自身的素养和能力,注重新闻的价值点和时效性。当前各种非专业性的新闻传播活动大量涌现,对新闻摄影行业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因此专业新闻工作者需要利用过硬的专业技能来提升自身的地位。专业性的新闻摄影记者不仅要拥有相关方面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在一系列的新闻事件中找到关键之处并记录下来,这样可以大大弥补时效性的不足。具体来说,新闻摄影记者首先要扎实掌握有关摄影的能力,在平时加强实战训练,具备良好的反应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摄影的质量。其次要增强心理方面的训练,在报道现场中做到处变不惊,沉着冷静,在紧要时刻能够清楚地看待周围环境并完成拍摄任务。再次要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既要做好专业知识的积累,也要加强各类常识的储备,同时保持清晰的思维,能够在第一现场第一时间进行科学的拍摄和报导。新闻传播者要充分利用多样化的媒介手段,提高摄影作品的清晰程度和叙事水平,在广泛了解社会民众需求的基础上对新闻信息进行深度的挖掘,提高新闻信息的深刻性,使新闻摄影成果能够为广大群众所认可和接受。

四、总结

我国在数字化技术方面取得了极为重大的进步,数字信息技术在新闻摄影行业有了广泛应用,增强了新闻摄影的质量,扩宽了新闻摄影的领域。在数字化的网络技术背景下,保证新闻摄影的实效性和真实性是当前我国新闻摄影行业的两大任务。新闻摄影行业要依靠严格的法律机制来规范有关活动,强化数字时代下新闻摄影活动的审批制度看,同时要秉承现代化的发展理念,利用数字信息技术来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丰富新闻摄影手段,提高新闻摄影工作者的专业能力和素养为群众提供高质便利的新闻。

参考文献

[1]金顺根.数字时代新闻摄影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报业,2015(01).

[2]朱沁怡.数字时代下新闻摄影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4(07).

[3]林余荫.数字时代新闻摄影所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西部广播电视,2014(06).

[4]王庆旺.数字时代新闻摄影的挑战与对策[J].中国传媒科技,2014(02).

[5]彭峰.数字时代新闻摄影的挑战与对策[J].视听,2012(03).

[6]王伟.新闻摄影:数字时代的优势与挑战[J].华东科技,2013(08).

8.新闻摄影构图中的图形与背景 篇八

新闻摄影涉及的内容广泛,自然景观、人生百态无所不包。尽管照相机镜头面对的是一个缤纷的世界,但是概括起来,构成照片画面内容的只有主体、陪体、衬景三种要素。新闻摄影的构图就是在混乱的场景中理出秩序,在画面中建立一种主次鲜明、各要素之间相互配合的有机整体:主体是新闻摄影图片最主要的新闻信息载体,是画面的视觉中心;陪体和衬景作为相对于主体的画面构成部分,它的作用在于和主体配合并构成一定情节。

新闻摄影的构图并不只是一种建立在实践操作基础上的感性经验总结,而是遵循一定的新闻摄影运作规律而进行的。新闻摄影形象中的主体突出、陪体和衬景衬托的画面结构就是知觉中“图形与背景”关系的权衡。

“图形与背景”

关于“图形与背景”关系变化的这一观点,最常见的例证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阅读行为。通常我们在读书看报时,阅读进程中的文字随着目光的游动而不断变化,我们目光所触及的文字是那一瞬间视觉中的图形,当我们的目光移向下一个文字时,刚刚看过的文字就由图形变为背景,图形与背景的关系就由此发生了逆转。因为摄影的构图也是在找准拍摄对象之后通过“在背景中突出主体形象使其成为视觉中心”的方式来达到传播主题信息的目的,新闻摄影是利用图片作为信息载体,通过读者的视觉接触与视觉思维来传递信息的传播方式。由于图片中有引起注意的图形与被人忽视的背景,那么新闻摄影的构图中当然也就存在“图形与背景”的权衡关系。

新闻摄影构图的“图形与背景”

摄影画面的构成因素分为主体、陪体和环境三个层次。在感知一幅新闻图片时,画面中的主体形象突出来作为视觉的焦点成为图形,其他的陪体和衬景则退居到衬托主体形象的地位成为背景。图形展示了代表新闻事件本质特征的信息,表明了图片拍摄时主体形象所处的状态;背景则是新闻摄影图像中陪衬主体的影像,包含了交待环境的次要信息。

在摄影构图过程中尽管摄影师常用焦点、反差和构图等技术性的术语来谈论摄影,但是在拍摄照片时他们也在不断地进行图形与背景的权衡:“通过摄影机的选择性聚焦,选择什么是清晰的形象(图形)什么是不清晰的形象(背景)”;将那些能够强化主题、传递画面核心信息的对象放在最重要最突出的位置;那些能够呼应主题、交待背景信息、发挥烘云托月作用的对象给予相应的地位;对那些不利于表现主题信息的对象则应当尽量排斥在画面之外。这个选择的过程就是确定图形与背景关系的过程。

必须强调的是,图形与背景的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特定的情况下它们之间的关系会发生转变。新闻图片中图形是背景中的图形,背景也是图形的背景,两者之间的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使得摄影记者在构图时必须要将图形从直觉的背景中分离出来。只有主体形象突出的新闻图片具有形象表现力和新闻信息量,才能有效地传递新闻信息。

至于如何将图形与背景相分离判断哪些是处于前的图形哪些处于后的背景这一视觉效果虽然取决于观看者的知觉判断力,但更重要的是在于摄影记者的构图操作:在尊重客观事物发展进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加强某些图形的色彩和轮廓线的清晰度与新颖度,内部质地的细密度,以及对其大小、粗细、正立和斜立方面的适当掌握来突出主体形象,再运用平衡原理对画面进行建构达到图形与背景的分离。图形与背景的分离不仅仅依赖于摄影者操作的技术,还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从视觉接受和知觉形成的角度出发总结出的图形与背景的分离原则在具体的新闻摄影过程中都在不自觉地应用着。

其一,图形有形状,具有一般事物的性质。背景相对来说没有形状,看起来是一种无形的东西,连贯或近似连贯的外部线条、封闭或近似封闭线条的对象容易成为视觉中的图形。

新闻摄影中,记者往往会选择那些具有形状和明显的轮廓线的对象作为表现主题的图形,即将拍摄的聚焦点放在那些可以解释新闻事件的“谁’、“发生了什么”等信息的对象上并将其突出为图片的主体形象;而那些没有形状,或者是形状不完整的形象则被感知为背景,其作用主要是对主体的说明和呼应,提供注释性、说明性的信息,增加图片的新闻性。

其二,图形似乎是向前凸出,而背景似乎是向后倒退。这是人类的视觉感知特性,尽管图片中呈现的只是两维画面,但是人们在观看时,带着自己以往的视觉经验和生活经验便能从两维的画面中获得两维图像所记录的二维空间的心理感受。

摄影构图中景深的运用就是利用了人类的二维立体感应。所谓景深,指的是对焦点前后景物的清晰范围。景深可以分为前景和后景,按照景深前界—对焦点—景深后界的顺序依次排列,可以在视觉上产生透视感增强纵深感和空间感,使得图形脱离于背景并向前突出动感达到“观方寸之图,怀万千之景”的效果。

其三,通过体积对比、颜色对比、色调反差、虚实对比等对比手法可以获得图形与背景的适当分离,“万绿从中一点红”的视觉体验就是通过对比实现的。一般来说,图形与背景的区别越大,图形就越容易突出而成为我们的知觉对象;反之,图形与背景的区分度越小,就越是难以把图形与背景分开。

新闻摄影构图中的误解误用

新闻摄影的构图是对图片中“图形与背景”权衡的把握,它强调的是把图形从背景中突出出来成为画面的主体,应该注意的是,图片中的图形和背景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虽然背景常常被认为是为了加强或突出图形,但没有背景的扶持,图形的特征必将显示不出来。新闻摄影的背景指的是新闻摄影画面中主体后面的景物,摄影师利用镜头的仰俯、拍摄距离的远近及拍摄方向的改变来选择主体与背景的关系达到主从有别、主次分明的效果,从而使照片画面结构与新闻意义得到最佳的体现。

新闻摄影捕捉的是一种动作和反应完美结合的瞬间,因此从好的新闻摄影图片所呈现的瞬间中既应看到动作本身,又能看到动作引起的反应。“有时候,动作和反应在同一个摄影画面里面同时出现;有时候又能从动作预示出的情形,想象出反应会是什么样;有时候我们只看到反应,但也能通过反应的情形想象出这一反应发生的原因,也就是引起反应的动作行为。”这也就是新闻摄影理论中所强调的“瞬间情节的孕育性”。它能使读者想象出没有看到的情节,从而使瞬间情节突破摄影图片“两维瞬间”的局限性展示出完整的故事情节;而图片通过瞬间形象展示情节的方法就是利用图形与背景的有机联系使情节得到生动的体现。相对于主体形象而言,背景在图片中虽然扮演的是陪体的角色起着突出主体的陪衬作用,但是实际应用中,它己经突破陪体的一般意义成为新闻摄影纪实特征、见证特征、审美特征的有机组成部分。摄影师到了新闻现场,是新闻事件的目击者。他在取景、抓拍时,常会留意保存必要的背景,为的是让不在现场的读者在看到照片时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背景在新闻摄影中起的是新闻五要素中地点的作用。它清楚地显示着主体所处的地点或新闻事件发生的场所,而新闻事件与新闻场所之间的关系,又是形成新闻价值的重要因素。

然而新闻摄影在实际操作中难免存在问题,这些都是由于摄影者没有考虑图形与背景的关系,没有充分地利用背景在图片中的陪衬作用,对背景的形态未经严格的考虑,一味地强调主体形象而忽视了背景的存在。这样就导致我们虽然可以通过图片的文字说明来获取相关的信息,但是图片的信息传达能力却大打折扣。

因此,在图形与背景关系的讨论中,不仅要注意图形从背景中分离出来的诸种条件,而且要强调背景本身在图片中的重要作用。同样一个形,找一个画框框起来与放到画框外面看上去是大不一样的:前者构成一个独立的世界,后者则散乱无形。所以说,任何一个图形的显现都需要有背景,而背景之所以是背景又源于它与图形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面对不同的新闻现场,每个人在拍摄过程中都会有自己独特的选择,即使很多一流的摄影记者一起去拍摄同一新闻现场,摄影记者对图形和背景产生个体的差异都会使得各个媒体刊发出形态各异的照片来,这其实也是摄影之美;有时,前景或后景可以留下很大的空间,这样更有助于强调主体,将很小的主体置于很大的空间中,能够帮助你讲述一个故事,如果你将一个人放在照片角落上,能够暗示寂寞或者攻击,反其道而行之则可以表现相反的意境。信息高速传播的背景下,数字摄影的普及使得我们有越来越多的机会面对复杂的新闻现场,因此要善于利用构图的基本原理并加以变通,通过实践把它变成可供借鉴的先例。

| 作者单位:河南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编校:韩占雷

上一篇:落落大方的反义词成语有哪些下一篇:《滁州西涧》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