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创新

2024-08-30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创新(8篇)

1.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创新 篇一

我区县域经济模式分析与发展对策

根据我区101个旗县(市)的`区位特点、自然条件、资源状况、产业结构、生产力水平等方面的特点,县域经济模式可分为四种:即草原牧区发展模式;山区农业发展模式;矿产资源型发展模式及“多元化”发展模式.

作 者:李智 郭庆林  作者单位:李智(包头市市委宣传部)

郭庆林(包头市发展研究中心)

刊 名:实践(思想理论版) 英文刊名:SHIJIAN(SIXIANG LILUN BAN) 年,卷(期):2005 “”(4) 分类号:F1 关键词: 

 

2.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创新 篇二

中国正处在城市化推进的关键时期, 城市建设的复合、集中、大规模、高效资金需求与单一、狭窄、低效率的投融资这对矛盾在当下显得尤为突兀。近年来, 县 (市) 级地方政府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 成立了以融资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投融资平台。这些投融资平台大多是以国有土地和政府资产作为抵押, 以地方财政收入作为还款来源, 向银行贷款融取资金, 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在地方建设和经济快速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目前, 县域政府投融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财政直接投资。财政预算资金是县域城市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通过编制综合预算, 将预算外资金调入预算内, 与预算内资金统一安排, 捆绑使用, 主要投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利用城建投资公司和土地收益。成立以城市建设投融资为主体的城建投资公司, 作为政府授权城市基础设施等资产经营机构, 代替政府行使投融资职能;三是发行城市建设债券吸引民间投资。发行城市建设债券是利用财政信用直接向社会融资的一种方式;四是盘活县域存量资产, 带动增量资产。对原来国有投资形成的存量资产进行价值评估后, 实施资本运营, 存量折股, 增量参股。将一部分市政公用设施存量资产通过产权转让、入股、拍卖、使用权出让、经营权出让、拍卖经营特许权, 合作、合资等各种方式, 广泛吸纳社会资金;五是经营权特许融资方式。直接或间接从国外银行、国外政府、国外资本市场筹集国内城市建设资金。其主要方式有项目融资、BOT方式、TOT方式等;利用财政信用筹措资金。包括实施财政担保融资、争取国债资金支持和利用财政资金贴息;其他筹资方式包括资源补偿筹集、政策性筹集、国外政府捐赠、民间捐赠等方式。

2 县域政府的投融资困境

当前, 县域地区正处在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 经济快速发展对大量资金的需求与投融资困境形成鲜明对比。尽管近年来大多县域政府建立了政府投资资金, 对小额信贷等民间融资有所放宽, 加强了金融体制创新。但仍然存在投融资主体和方式单一、市场化程度低、融资能力差和缺乏为中小企业融资的平台等问题突出, 县域政府融资困境变得尤为突出。

2.1 融资主体和方式单一

目前, 在四川省江油市现有的投融资体制下, 融资主体和方式都比较单一, 基本依靠财政资金和银行贷款, 地方政府担保、承诺, 形成了大量隐性债务, 加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一方面, 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巨大惯性, 政府主要承担了投融资的责任, 形成政府“包打天下”的局面。在融资方面, 城市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政府出面获取的政策性和商业性贷款、政府收取的土地规费和其他城建资金, 以及依靠政府信用举借的内债和外债等。在投资方面主要由政府做出投资决策, 具体审批投资项目, 直接介入项目的运作和管理。导致进入城市建设领域的企业和个人对作为投资主体参与城市建设存有顾虑, “成本扩张”的风险集中在政府, 债务依存度过强也给新的融资需求带来比较大的压力;另一方面, 招商引资运作方式大多数停留在以土地作回报的低级模式上, 国际上流行的BOT、TOT或其衍生模式等近年来才开始在部分县域地区融资中出现, 但未得到广泛的采用。县域赢利的燃气、水务等业务, 市场已基本饱满, 城市保障要素为工业服务的只有自来水, 但也有很多工业企业用自备水, 且主要依赖银行贷款, 融资方式单一, 压力巨大。

2.2 资本运作效率较低

当前, 绝大多数县域政府重视当期的政绩工程的问题, 总是希望把规模做得越大越好, 而不关注绩效的高低, 加上投融资平台市场化程度极低, 基本由政府完全主导。在投融资实践中, 过度依赖财政的转移支付、政府担保的银行信贷、强制性的规费, 以及政府举债等财政性融资, 而没有灵活运用市场经济手段, 平台公司资本运作效率较低。加之, 投融资平台还未建立完善的资本金补充机制和现金流平衡机制, 投融资平台的资产虽然金额巨大, 但流动性较低, 使得企业自由现金流较少, 加大了投融资平台的自身风险。

2.3 融资能力差, 未形成投融资的良性循环

目前, 把县城基础设施当做应由政府提供的纯公共产品已成为一种惯性思维。不少可以引入市场机制进行企业化运作的基础设施, 因受益微薄或者根本无收益, 而陷入维护不善的尴尬境地。加上基础设施的经营权通常由政府部门加以指派, 经营单位缺乏开展市场性经营的内在冲动。另外, 现行投融资体制的行政垄断和封闭性在一定程度上排斥了资本和产权交易市场的作用, 不同项目和企业之间的资产兼并、重组、收购和回购等障碍重重, 股权的转让与变现十分困难。这样的资产经营水平必然会降低初始投资的收益率, 而且不能有效地盘活存量, 形成增量, 实现投入—运营—再投入的投融资良性循环。

2.4 缺乏为中小企业融资的平台

在目前国际经济环境低迷的情况下, 县域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矛盾还很突出。一是金融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 缺乏专门服务中小企业的中小银行;二是金融机构信贷和信用担保体质不健全。目前的主要贷款方式是抵押贷款和担保贷款, 而中小企业规模小, 可以抵押的资产较少, 这就导致金融企业向中小企业的贷款缺乏积极性。对于中小企业自身来说, 缺少足够的抵押资产, 大多中小企业不符合银行的贷款条件;三是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不完善。直接融资准入门槛高, 能够通过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和创业板上市或者发债获得资本的企业有限。民间融资没有完全放开, 银行贷款成为中小企业最重要的外部融资渠道, 但是贷款难也一直困扰着中小企业, 而且资金来源过于集中, 既不利于银行的风险防范, 也不利于中小企业融资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3 创新县域投融资模式的路径选择

创新县域投融资模式是一个大局, 需要多方位, 全视角地进行各项局部保障工作, 以促进投融资创新工作的顺利进行。创新投融资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 以创新、改革、开放为主题, 学习和借鉴城市投融资创新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充分发挥国有经济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控制力、带动力、影响力, 积极构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平台。

3.1 重新打造投融资主体, 优化平台公司资产

抓住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不断完善机遇, 着力完善县域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治理模式, 稳步推进投融资主体的重新打造及资产优化。

(1) 加快县域政府投融资平台资源整合。

根据投融资平台公司发展情况, 对一些规模较小、实力较弱、发展潜力有限的县域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进行整合, 鼓励优质投融资平台公司进行兼并、重组, 整合优质资源, 为资本市场融资打下基础。将一些公益性强、与人民群众关系密切的资产回归公益属性, 退出资本市场, 由县域政府补贴运营。

(2) 加快建立中小企业融资平台。

集中力量做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融资平台, 建立银企信息共享平台, 加强银行与中小企业间的信息沟通。建立中小企业风险投资基金, 积极打造中小企业融资平台, 有效集聚社会闲散资金用于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3) 注入经营性资产, 提高经营性收入的占比。

对县域投融资平台注入优质资产和城市经营性资源, 在继续给予财政补贴支持的同时, 将交通行业和市政公用事业类经营性资产注入融资平台, 增加现金流, 将部分特许经营权赋予融资平台, 将有收益的国有资产注入融资平台, 使其真正成为拥有雄厚实力的投融资平台。

(4) 推动优质资产划转投融资平台公司。

县域政府应根据本地发展需要, 将部分优质营利性国有资产, 以行政手段划转至投融资平台公司, 提高投融资平台公司的资产质量, 增强其赢利能力和可持续融资能力。

3.2 创新信贷融资模式, 增强对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

在继续巩固传统信贷融资渠道的基础上, 加快拓展新的信贷融资模式, 稳定信贷融资比重。创新转变融资方式, 建立起多元化、多渠道的融资体系, 成为县域政府的必然选择。

(1) 积极争取政策性银行贷款。

充分利用国家开发银行资金成本低、贷款周期长, 熟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项目流程, 具有“投贷债租”综合服务等优势;利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服务专项领域经验丰富、资金成本低等特点, 根据具体投资项目的周期特点, 政府投融资平台应尽可能争取与项目周期相近且利率相对优惠的贷款, 优化融资期限结构, 缓解还贷压力, 增强县域政府投资的绩效意识。

(2) 加大商业银行贷款在信贷融资中的比重。

加强与国有商业银行的密切联系, 针对国有商业银行具有服务工具多样化、服务流程标准化和风险防范能力强等优势, 加快储备优质融资项目, 积极主动向商业银行推荐项目, 进一步提高商业银行贷款占信贷融资的比重, 为城市建设广开融资渠道。

(3) 推进信贷转让市场建设。

要加大对信贷转让市场的财税政策支持力度, 拓展市场交易主体, 引入信托公司、财务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非银行机构投资者参与信贷转让市场交易。积极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 增强其与信贷转让市场的协同效应。

(4) 大力开展项目融资创新。

随着县域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战略的不断深化, 要进一步加大盘活存量资产的力度。对经营性的城市建设项目, 鼓励采取转让产权或特许经营权的方式回收资金。对准经营性或非经营性城市建设项目, 鼓励采取政府回购、财政补贴、收费收入支持、特许经营授予等方式, 公平选择投资者和经营者。对涉及大量机器、设备采购的城市建设项目, 鼓励采取设备租赁、融资租赁的方式, 解决资金投入问题。积极采用BT、BOT、TOT和PPP等多种方式, 进行城建项目的融资创新。

3.3 创新债券融资机制, 扩大债券融资规模

债券融资在投融资市场中扮演重要角色, 县域政府和投融资平台应根据本地发展实际, 创新债券融资机制, 适时推出债券产品, 扩大债券融资规模。长远来看, 县域可率先探索构建以债券市场为基础的县域政府公共资本融资模式。

(1) 适时推进城投债项目。

城投债是通过设立隶属于县域政府的企业作为融资平台发行由县域政府对债券兑付提供隐性担保, 募集资金用于县域基础设施建设或公益性项目的债券。城投债具有一次性可募集大量资金、债券信用风险低、融资成本低、债券期限长等优点。当前, 中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日益加大, 国家发改委明确表示继续支持符合条件的投融资平台公司通过债券市场直接融资, 为县域地区发行城投债提供良好时机。县域应根据当地发展实际, 增强平台公司的自营性经营收入, 提高可持续经营能力, 打造适合发行城投债的投融资平台, 适时推进城投债项目, 拓宽投融资渠道, 为县域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争取大量外部资金。

(2) 支持国有企业发行企业债券。

企业债是由国有企业、县域融资平台、中小企业等申报, 国家发改委审批, 证券公司承销, 银行募集资金, 企业依约用款并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 是企业最重要的直接融资方式。企业债筹资具有资金成本低、发挥财务杠杆作用、资金周期长金额大等优势, 所筹资金用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通过对县域经营性项目进行储备、整合和包装发行企业债券。积极引导当地国有企业发行企业债券, 支持符合县域产业发展导向的中小企业发行集合债券。

(3) 积极引导中期票据的发行和投资。

中期票据是具有法人资格的非金融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按照计划分期发行的, 约定在一定期限还本付息的融资工具。中期票据具有发行市场化、募集资金用途自主化、发行机制灵活化和管理自律化等优点, 作为企业的直接融资手段在降低融资成本、调整融资结构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县域政府应充分利用中期票据特有的优势, 积极引导中小企业、保险资金、企业年金等参与中期票据的发行和投资, 创新票据融资机制, 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3.4 运用新型融资工具, 创新引入社会资本

有效运用经营性项目收费受益权信托计划、创业引导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等新型融资工具, 募集社会资本, 实现公众、投资者、建设方多赢局面。

(1) 积极开展信托计划项目。

对经营性公路通行费收入、排污截污收费、垃圾处理收费等收费项目, 可采用收费受益权信托计划, 以尽快收回投资。由持有能在未来特定时期内产生稳定现金流收费项目的信托发起人, 将该项目及其附属的受益权通过信托关系转移给信托公司, 然后由信托公司将受益权面向社会公众出售并达到融资目的;积极探索以股权投资作为信托计划, 由县域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将项目股权及其附属的股利分红、股权转让、回购溢价等权利转移给信托公司, 然后由信托公司面向社会公众出售。

(2) 加强创业引导基金的设立与发展。

创业引导基金能够发挥政府资金的杠杆作用, 吸引各类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和境外资本, 放大政府创业投资机构的导向效应和对新兴产业和创业企业发展的支持效应。调动保险资金、银行资金、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等作为投资主体, 共同发起设立创业投资基金, 形成国有资本、境内民间资本、海外资本共同参与的多元投资格局, 多方位、多渠道、多形式拓展创业企业的融资渠道, 改造和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创业企业发展。

(3) 积极推进产业投资基金的设立。

产业投资基金是私募基金的一种, 按照投资基金运作方式, 直接投资于实业项目的金融工具, 简称产业基金。它是指一种对未上市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和提供经营管理服务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制度, 即通过向多数投资者发行基金份额设立基金公司, 由基金公司担任基金管理人或另行委托基金管理人管理基金资产, 委托基金托管人托管基金资产, 从事创业投资、企业重组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等实业投资。县域可借助当地发展良机, 积极探索产业投资基金和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设立。

3.5 充分发挥基础设施投融资平台的作用

充分发挥政府投融资平台为基础设施融资的功能, 借鉴国内县域政府投融资平台运作的有益经验。着力从融资租赁、产权权益证券化、股权转让三类基础设施融资模式进行创新。

(1) 加快拓展融资租赁业务。

基础设施融资租赁是集金融、贸易、服务为一体, 具有独特的金融功能, 在国际上是仅次于银行信贷的第二大融资方式。它有利于拓宽基础设施投资大规模、长期限、低成本筹集项目资本金的渠道, 缓解资金的结构性矛盾, 降低县域融资平台的负债率。县域融资平台拥有大量建设完成的存量基础设施项目, 借助于租赁公司融资租赁业务, 通过资产的流转可以产生部分增值收益, 既盘活了存量资产, 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又能反哺新建基础设施项目。

(2) 探索产权权益证券化模式。

基础设施产权权益证券化是指以基础设施产权派生的收益流为依据进行的资产证券化。其中基础设施的所有者即为原始权益人, 构成资产池的基础资产, 是原始权益人对已建成的基础设施拥有的各种权益。通过资产证券化, 可以将缺乏流动性但又能够产生可预期的稳定现金流的资产汇集起来, 按照一定的结构安排对资产中风险与收益要素进行分离与重组, 再配以相应的信用担保和增信措施, 将其转变成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通证券的过程。

(3) 积极推进股权转让机制。

对于建设完成的有现金流的基础设施项目, 可以适当简化手续, 吸引保险资金、养老基金投入。同时可以鼓励民营企业、社会资金进行股权投资, 通过评估作价实现资产增值, 转让股权的资金除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外, 增值部分还可用于补充新增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资金。县域政府融资平台可以将相对成熟的项目进行资产证券化, 发行资产支持债券, 将其从资产负债表上剥离出去, 有效降低负债水平, 集中资源开发未成熟的项目, 实现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袁海涛.浅议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场, 2012 (4) .

3.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创新 篇三

【关键词】两轮驱动;果旅联姻;模式;启示

礼泉县位于关中平原和渭北黄土高原过渡地带,素有“天降甘露,地出醴泉”之美誉,被称为“贞观文化圣地,北国花果之乡,休闲度假天堂”。近年来,礼泉县依靠得天独厚自然优势,丰富旅游资源,进行区域创新,在县委、县政府“旅游活商、果畜富农”发展方针的指导下,树立新理念,开拓新思路,实施新做法,取得新成绩,走出了一条“果业+旅游业”两轮驱动生态型发展特色之路。

一、礼泉县果旅联姻的新实践

(一)新理念和新思路

为了启开新的发展思路,充分调动村镇干部和农民朋友的积极性,县上多次开办旅游讲座,请专家和上级旅游官员讲授以旅促农,以旅兴业的经验和措施,并由县主要领导带队赴先进地方考察,以旅游业的社会经济效应论理悟道,积极促进经营农业、建设农村、致富农民的“五个观念更新”:一是更新片面的旅游资源观,把思想从过去单一的文物旅游概念统一到文物资源、“三农”资源、区位优势三项旅游资源互动促进的理念上来;二是更新固有的村镇建设习俗,坚持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在基础条件较好的地方,建设旅游型村镇;三是更新单一的出外打工模式,把就业观念大力向旅游领域延伸,为城乡富余劳动力转移开辟新的途径;四是更新果业生产的传统价值取向,推进林果园区景观化、休闲化,抓好果、旅联姻,实现果业园林的自在价值和衍生价值双到位;五是更新“日出而作”的自足心理,提高农民依托“三农”资源自办旅游的积极性。在转变观念的基础上,县上及时作出了《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确立了旅游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支柱地位。由此,拉开了礼泉旅游业腾飞的序幕。

(二)新做法和新成绩

县委、县政府的主要做法突出了6个特点,一是给足地位。把乡村旅游作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和优化产业结构、造福百姓的主渠道之一,进行重点扶持,优先发展;二是制定目标。在陕西率先编制了县级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提出了近期建成乡村旅游特色县的奋进方向;三是领导到位。成立了务实的乡村旅游领导小组,孙矿玲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亲自安排部署,凡遇乡村旅游重要活动“事必恭亲”,她还亲自走村串户,与村干部和农户座谈,并逐一到每个旅游开发村镇现场办公。各大班子相关领导成员也联乡包片,支持、指导乡村旅游建设和环境整治;四是上下联动。增强相关部局、乡镇以发展旅游为己任的意识,按照各自职权抓好落实,使不少“三农”资源当年规划,当年开发,当年见效。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大为改善;五是差异化发展。突出盛唐贞观文化、“御果”文化、山水民俗的地方特色,着力塑造世界最大的皇家陵园、中国最大的生态果园、陕西新兴的水上乐园、关中优美的和谐家园四大市场形象;六是理性推进。以“农家乐”为开端,先行示范,实现乡村旅游从无到有的突破,再由村到园、由点到线、由初级到高级逐步推进,滚动发展,最终形成乡村旅游大格局。

两轮驱动”战略的实施,有力推动了礼泉乡村旅游历史的跨越,也重新激活了文物旅游市场。仅仅一年多时间,在礼泉已经造就了“花果氧吧”、“龙眠福地”、“御果之乡”、“湖边人家”、“桃乡客栈”、“和谐家园”、“传统民居”、“历史名村”、“时代新村”等多种模式的乡村旅游村庄,形成了一带(百里林果旅游休闲带)、十村、二十五个休闲观光果园的乡村旅游发展框架。礼泉,很快成了旅游市场的聚焦中心。县委、县政府提出打造“四季御果之旅”的全新理念,为农业和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指出了新的发力点。

红红火火的乡村旅游作为拉动全县经济发展的杠杆,不仅带动了农民致富、果业兴旺、招商引资、城镇建设、基础设施改善、新农村建设以及社会就业,而且还全面激活了原已陷于极为被动的文物景点人气,使县域经济的实力大为增强,全县大唐文化旅游、乡村民俗旅游、果业林带旅游三大版块各显特色,互为促进。至目前,全县果品面积达到60万亩,其中苹果50万亩,石榴、葡萄、桃、杏等杂果10万亩,果品年总产高达到75万吨,果品收入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85%,占地方财政收入70%以上。围绕果品生产、包装、加工、运输、餐饮等相关产业快速发展,果品贮藏能力达到30万吨,北京汇源、通达果汁等果业加工龙头企业加快发展,果品远销东南亚、俄罗斯、港奥等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西北最大的果品集散地,被评为中国果业强县。

礼泉县共有开放景点10个,观光采摘园25个,乡村旅游示范村12个,其中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1个,农家乐接待户300余户,新增社会就业岗位3600多个。2009年,全县旅游接待突破200万人次大关;2011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8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5亿元。

二、礼泉县果旅联姻经济发展模式的思考和启示

礼泉县经济发展的实践,使礼泉优势资源充分得到发挥,以果业带动旅游业、以旅游业促果业发展,实施了两轮驱动的模式。通过这种模式的实践可得到启示:

启示一: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乡镇包抓、市场运作、全民参与的旅游产业发展新机制:礼泉经济发展,充分发挥政府主导、部门服务的作用,政府用新理念、新思路、引导群众才有新做法。当地农民和有关专家说,礼泉县委县政府拉动消费的办法不但富民帮民,而且也促成了旅游业的早春潮,更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全县人民的观念更新带来了冲击波。政府加大对发展生态果业和旅游业的扶持和投入,县财政在十分吃紧的情况下,确保每年有150万元的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投入,并出资200多万元先后编制了《礼泉县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唐昭陵遗址保护总体规划》等指导文本,确保了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科学发展。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宣传、使生态产业理念深入到千家万户,使生态农产品、旅游产品得到群众认可。

nlc202309021125

启示二:因地制宜,两轮驱动,突出特色:礼泉的实践证明,要按照“因地制宜、统一布局、突出特色”的原则,根据当地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考虑到市场需求状况,充分体现当地的历史人文景观和自然农业资源,切忌“求大、求洋”,贵在因地制宜,形成特色优势。指导和帮助经营者牢固树立“民俗文化就是资源,特色品牌就是客源”的理念,将富有农业特色休闲项目引入农庄企业,打造特色招牌。项目开发都能够结合农业生产,引导农民参与,体现农村特色,挖掘特色风土人情。同时,推出一些游客参与性强的农事活动,突出休闲性,增强参与性。休闲农业园区、旅游农业园区建设要充分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人文等资源,开发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将农业生产、生活、生态进行有机融合,将现代农业、科普教育,以及环保、农事体验于一体。整合资源,主题鲜明,坚持以乡村旅游和文物旅游相结合,实施两轮驱动,注重“土、特、奇、鲜、知识、参与”,用“特色”这块招牌树立形象、吸引游客,实现其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启示三:走现代农业发展道路:礼泉充分发挥西咸国际化大都市郊区县的区位优势,鼓励和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发展都市农业、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引导产业向现代农业、科技农业和绿色农业的方向发展。礼泉县经济发展模式,选择了生态效益型道路,注意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重视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相结合。避免片面的追求经济利益,过分依赖非自然技术手段,大兴土木,在进行农业生产的同时,为人们提供具有丰富情趣和文化内涵的一种消费服务的业态。这种兼顾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模式将具有广阔的市场。这样,礼泉县以果业和旅游业为特色的经济才能得以快速.持久的发展下去。

启示四:坚持整体策划、科学规划,不断注入高品味文化内涵:礼泉县首先做好旅游项目规划策划工作。二是坚持以规划指导旅游产品的开发建设。高起点地做好每个旅游景点的发展总体规划和项目规划。坚持先规划、后开发。三是提升旅游文化内涵。景区景点的建设充分体现“生态为归宿、创业求变迁”的精神及历史文化品牌,做到景区景点和地区文化紧密结合、相得益彰、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素有“文化之乡、苹果之乡、御桃之乡”美誉之称的礼泉县在逐步做大做强旅游产业的过程中,立足自身资源、挖掘市场契机,将文化精髓注入旅游产业化发展链条中,凸显文化卖点在旅游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礼泉县先后推出盛唐文化之旅、乡村文化之旅、四季御果之旅三大旅游品牌,打造自身独具特色的旅游魅力,吸引大批游客及开发商来礼泉休闲消费及投资兴业,带动县域经济全面而快速地发展。

三、几点建议

(一)应加大宣传力度,形成浓厚舆论氛围

根据客源市场和旅游活动的变化情况,特别是结合“假日旅游”“周末休闲”的规律和特点,找准目标市场,进行重点宣传促销,不断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旅游部门适当推介自然景点、乡村旅游一日游线路,将乡村旅游与大旅游融为一体。对在农家乐旅游乡镇、村、户建设经营中涌现出来的示范村、带头户、带头人进行大力宣传,使其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广大农村、农户自觉参与到乡村旅游建设中来,带动全县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

(二)应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礼泉始终把加强行业管理,注重发展质量作为旅游业发展的基本原则,专门下发了《礼泉县乡村旅游管理办法》、《礼泉县农家乐星级评标准》等多个规范性文件,行内企业积极承诺践行“诚信经营”和“三优一满意”。连续两年在黄金周和旅游重大节庆活动期间,全县旅游投诉为零。礼泉县旅游、果业、劳动等部门联合制订计划,抓好旅游业务培训、经营管理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随着旅游业发展应更加重视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管理和经营人才的培养,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管理与服务知识、风土人情知识、诚信意识及行业服务规范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休闲农业、旅游农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

(三)应积极引导消费新观念,实现城乡互动

乡村是人们回归自然的平台,乡村旅游健康和绿色的特征对城市居民构成极大吸引力,乡村旅游点是人们释放压力,亲近自然回归田园的理想场所。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应积极参与宣传,“上山下乡”城乡互动,引导市民休闲消费新观念。必须“农”字当头。没有农业,就不叫农村;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因此,乡村旅游必须“农”字当头,以农为根,特别以农民为根。乡村旅游吸引人的核心魅力是农耕景象、农家习俗、农民的憨厚淳朴,归结到一点,就是“三农文化”。

为实施十二五规划,礼泉县将继续做大做强做优特色经济,以现代农业项目为平台,更新果业生产的传统价值取向,推进林果园区景观化、休闲化,抓好果、旅联姻,实现果业园林的自在价值和衍生价值双到位;对礼泉的旅游产品打造,将以文物旅游、乡村旅游、休闲旅游、生态旅游为导向,适度发展养生类、文化类、游憩类、运动类产品。使礼泉这张旅游名片更美更靓,享誉中外。

四、小结

农业已经不再是人们传统观念中单纯的作物种植的产业,而是表现出观光性、环保性、生态性等多样化的产业潜能。相对于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的发展更加缤纷起来。观光休闲农业把农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现代产业体系,既增加了财政和农民的收入,又为游客提供了亮丽的旅游观光新景观。观光休闲农业已成为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方向。愿礼泉的经验能给全国更多县区经济发展提供可鉴之处。

【参考资料】

[1]王国莉,骆海峰,陈鸣春,李丘民,洪冰冰.观光农业生态园的规划设计[J].生态环境,2005,(03).

【作者简介】

赵小包,供职于中共渭城区委党校。

4.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创新 篇四

刘吉超[摘要]本文主要从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组织方式、发展的特色内容等维度对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进行总结。

由于采用的研究视角不一致,不同学者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

总体来说,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必须立足实际,发挥地区比较优势,顺应国际和地区产业分工调整趋势,建立更加节约环保和更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坚持工业化与城镇化融合发展,以更高水平的工业化带动农业和服务业的升级。

县域经济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当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总体相对较低,但其发展态势良好,具有后发优势。

近年来,县域经济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量,并在承接产业转移、优化经济结构、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以及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是县域地区在不断推进工业化与现代化进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发展过程和路径。选择正确的发展模式,对于形成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速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同地区的条件各不一样,因而发展模式的选择也各不相同。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是根据县域自身的发展阶段、区域环境、资源禀赋、人力资本等条件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来确定的。根据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情况,可以从不同维度对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进行归纳总结。

当前对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主要从主导产业、经济发展的组织方式、县域发展的特色内容等维度展开。

一、以主导产业划分的发展模式

以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为依据,可将县域经济划分为农业主导型、工业主导型和第三产业(服务业)驱动型。

(一)农业主导型的发展模式。农业主导型的县域经济,其主要特点在于农业及其延伸产业的发展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农业主导型模式强调农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实施“规模经营、专业经营”的策略,实现农业产业化,发挥农业较强的前向产业关联效应,以带动县域经济全面发展。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农业主导型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路径。“农业产业化带动模式”通过发展农业专业化生产,充分发挥农业县的资源优势,在农业专业化生产的基础上,重点建设一批龙头企业,通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系列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建立起充分利用当地农产品资源的平台,通过农产品加工增值,形成当地的主导产业(牛若峰,2006)。[1]农业产业化生产具备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风险共担与利益共享、企业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的特征。

农业驱动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具体表现形式各不一样,比较典型的有北京郊县的都市现代农业模式、江苏的政府引导扶持模式、安徽的发展农民自主经营的模式、山东以龙头企业带动的模式、河南优质专用特色农产品的农业发展模式、甘肃支持支柱产业带动模式等农业发展模式(赵伟,2007)。由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行业,县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镇,因此,农业主导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在我国县域经济中的地位应该得到巩固和加强。

同时,应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和农产品附加值,进一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二)工业主导型的发展模式。工业主导型县域经济是指第二产业在经济结构中无论是产值还是就业比重都占主导地位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近年来,第二产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逐步提升,从2005年的47%上升到2010年的52%,涌现出了许多工业主导型的县域经济。

工业主导型县域经济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工业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有些县域的工业产值已经在经济总产值中占据绝对优势,形成了工业主导型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赵伟(2007)。将工业驱动型县域经济分为大城市依托型工业化、内生型工业化和开放型工业化三种类型。

其中,大城市依托型工业化的主要特征是发挥距离大城市较近的区位优势实现工业聚集;

内生型工业化以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为代表,其中苏南模式通过大力发展乡村集体工业而使县域经济全面发展,而温州模式是自下而上,依靠区域内个体、私营经济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典型;

开放型工业化以珠三角、闽南地区的沿海开放县为代表,主要特点是依托三资企业发展带动县域经济全面进步。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后半段,正处于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阶段,但是,我国县域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水平还较低,发展的空间很大,未来工业化的趋势将是向东部沿海区域中的较不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广大的农村等欠发达地区快速推进。因此,只有大力发展工业,加速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提升县域经济整体实力,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县域经济的落后地位。

当前,许多县提出“工业立县”和“工业强县”等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战略,强调工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三)第三产业驱动型的发展模式。第三产业驱动型县域经济是指通过服务业的发展带动县域经济三大产业全面进步的模式。

第三产业驱动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突出服务产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强调以服务业为先导从而带动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传统工业与服务业相互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服务业越来越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有些地方甚至出现经济奇迹,如专业批发市场型、旅游兴县、商贸强县、仓储物流等服务驱动型的模式都被实践证明为可行的发展道路。批发市场带动模式是通过发挥自身优势,在当地形成全省、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批发市场,由批发市场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引领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典型代表有浙江义乌、河北辛集和山东寿光等。

对于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的县域,具有发展旅游业的巨大优势,可以开发旅游资源模式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近年来,针对欧美等发达经济体的服务业占三大产业结构比重较高的现象,很多专家认为中国的服务业发展过于滞后,第二产业比重过高,应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金碚(2012)认为,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化在经济发展中是循序渐进的。随着我国工业化的深入发展,支撑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工业技术快速提升,科技成果和制造业的结合将推动产业分工深化,产业链的分解和产业间融合将拓宽服务业的发展空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建立在现代工业基础上的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将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县域经济发展的组织模式

(一)集体经济主导型。改革开放以来,集体经济占经济总量的比重逐渐降低,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今天,集体经济在一些地方仍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集体经济主导型的县域经济注重发挥集体经济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导作用,通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实现农民共同富裕。江苏的华西村、北京的韩村河村等是集体经济的代表,通过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这一模式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与时俱进,其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更新。许兴亚等(2008)认为,河南省的巩义市竹林镇、新乡县刘庄村和临颍县南街村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的成功典范。上述地区成功的事实表明,在我国现阶段,集体经济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中有着强大的生命力,集体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民营经济主导型。民营经济主导型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是民营经济占重要地位,通过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带动县域经济全面进步的发展模式。

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助推县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缓解城乡就业压力、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6](阎中洋,2004)。民营经济主导型的代表有“温州模式”和“苏南模式”。“温州模式”是在推进私营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每个企业专注于各自核心能力的培养,大量的企业聚集群加上合理的分工协作,产生了诸多协同优势,带动了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温州模式”的精髓是温州人在经济发展中表现出来的务实品格、变通能力和企业家精神,其实质是一条通过自发的市场取向改革,改变自身贫穷落后命运,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陆立军,2004)。[7]“苏南模式”也是以民营经济为主导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典范,包括江苏张家港、常熟、吴江、太仓等。

另外,浙江的宁波、义乌等在县域民营经济发展中都比较有代表性。

(三)政企合作产业园区带动型。产业园区是很多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应充分发挥产业园区所在县域的生产加工能力、产业资源、环境和区位优势,集聚技术、人才、资金、信息等生产要素,借助中介组织、大学、科研机构等力量,为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政企合作型的发展模式是以政府与企业合作的方式,由企业通过现代公司化运作来进行园区开发和招商引资等工作的发展模式。河北固安工业园区是政企合作型发展模式的典型代表。2002年,为了打破打造高端产业平台需要的大量资金匮乏的瓶颈,河北省固安县引入园区投资运营企业华夏幸福基业公司,采用“管委会公司”的政企合作模式运营建设固安工业园区,解决了制约开发区建设发展资金的问题,实现了固安经济社会和财政收入的快速发展。固安工业区是河北省首个实行“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的园区,固安工业区成当地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体制创新激发出加快发展的强大活力。

目前固安工业区已经形成了集群化、系统化、专业化的招商体系,以大项目为招商重点,以发展产业集群为目标,以产业龙头为核心,实施产业链招商,以企业集聚推动产业集聚,进而形成配套相对完备的产业园区,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四)产业集群引领模式。产业集群是某一特定产业的中小企业和机构大量聚集于特定区域内而形成的稳定的、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集合体。

产业集群形成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作为一种新型的生产组织方式,已经从城市经济引入到县域经济中。

在县域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产业集群已经成长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成为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方式和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有效途径。产业集群是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空间经济组织形式,有利于提高企业之间的学习效用和区域资[源利用能力(张辉,2003)。产业集群引领模式有三个主要特点:

即单个企业规模较小、企业集群形成规模、集群内有着明确的分工合作。

产业集群内的小企业间为了开拓共同市场而建立起来的较稳定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关系,不仅促进了企业间有序的竞争,而且激活了创新的动力,专业化分工也使各企业专精于某项技术,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目前我国比较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有福建晋江鞋业产业集群、浙江玉环水暖阀门产业集群、江苏扬州半导体照明产业集群、湖南长沙高端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等,浙江省慈溪小家电、义乌小商品、桐乡毛衫等也是产业集群中较为成功的典范。

三、县域经济发展的特色内容

按照县域经济发展的特色内容,可以将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分为资源禀赋型、劳务经济型、外向经济主导型和承接产业转移等发展模式。

(一)资源禀赋型发展模式。资源禀赋驱动型模式是指通过开发本地优势资源带动县域经济全面发展的模式。

县域经济发展的资源优势包括生物资源、能源和矿产资源。科学发展县域经济要求依托资源优势集约开发优势资源,培育出有特色、有优势的地方工业体系。典型的资源禀赋驱动型县域经济是自然资源导向型县域,其特点是资源蕴藏量极其丰富,以矿产资源开发为龙头的晋城模式可谓典型代表,河北的灵寿县、广西的南丹县等也都具有一定代表性(王平等,2006)。山西、内蒙等省区作为我国主要的煤炭能源产地,其多数县(市)都可归入资源型县域发展模式的行列。

(二)劳务经济型发展模式。劳务经济驱动型模式是利用人力资源提供劳务服务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模式。

我国内地县域劳动力丰富,人多地少,存在着大量待业人员,积极开展涉外劳务输出,在增加劳动者收入、加快内地县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发展涉外劳务经济作为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可使涉外劳务人员自身获得收入,又可使涉外人员增长见识、更新观念,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对于人力资源充足而经济欠发达的县域,做大做强劳务经济也是发展本地经济的一种选择。重庆市垫江县是发展劳务经济的代表。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垫江县的劳务外包通过主动承接发达地区的企业外包业务,开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离土不离乡”的全新劳务经济发展模式(廖元和,2011)。劳务经济的发展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较高,当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靠技术进步时,劳动力因素的作用就越重要。

一般来说,当劳动力的素质不断提高、劳动力的素质结构不断优化时,产业升级就越容易实现。

我国县域地区大学及以上学历人口占全国比重偏低,而低学历人口占全国的偏高。

2010年,我国乡村与镇拥有的大学本科学历人数合计占全国本科学历人口的比重仅为22.77% 从整体上而言,我国县域人口素质普遍偏低,不利于发展高层次和高附加值的劳务经济和实现宏观产业升级。

(三)外向经济主导型发展模式。外向带动模式主要是依托“三资”企业的发展带动县域经济社会全面进步,通过积极参与国际经济贸易与合作,发挥本县经济的比较优势,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外向型的县域工业经济较多的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工业产值中外销产值比重较大,外资依存度和外贸依存度都比较高。这一模式的代表有江苏的昆山模式、广东的顺德模式和福建的晋江模式。江苏昆山的经济发展属于外向带动型模式,注重发挥外资的带动作用和外贸的溢出效应,大力实施外向带动、民营赶超和服务业跨越发展战略,形成了以外促内、以内引外、内外并举,外资民资融合发展的局面(储东涛,2010)。吕立才(2010)认为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广东利用外资在资本形成、对外贸易、创造就业、增加税收和技术进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极大地推动了广东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承接产业转移的发展模式。当前,国际国内产业分工正经历深刻调整。随着我国东部地区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一些产业竞争优势的逐渐消失。相比之下,广大中西部的县域地区资源丰富、要素成本低、市场潜力大等优势逐渐凸显,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加快。

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有利于加速中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过程中,要科学合理规划产业布局,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合理选择主导产业,提高产业对接的整体水平,完善产业服务配套体系,营造良好的产业对接环境。

目前,国家已经批准安徽皖江城市带、广西桂东、重庆沿江、湖南湘南、湖北荆州等地区为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这些地区都是通过承接产业转移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典范。

四、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反思

我国县域在选择经济发展模式时要考虑宏观经济背景、本地区所处的发展阶段、自然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人力资本等诸多影响因素,这些因素会对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产生影响。

我国县域经济在改革开放后虽然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但是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

县域经济在未来发展中,要顺应当前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利用好自身的优势,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后发赶超,而要达到这一目标,还有许多方面需要努力。

(一)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中实现产业升级。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工业化与城镇化有了快速的发展,我国整体上进入了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和城镇化基本实现阶段。未来工业化和城镇化最显著的空间发展趋势将是向东部沿海区域中的较不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广大的农村等县域经济腹地快速推进。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我国县域地区必将成为未来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主战场。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看,工业化与城镇化是互为依存、共同促进的,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是推动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县域地区在进一步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要避免走传统工业化的弯路,顺应当前我国工业向绿色化、精致化、高端化、信息化和服务化转型升级的趋势(金碚,2012),高起点规划,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县域实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注重比较优势的发挥与经济全面均衡发展。我国各县域经济的发展都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县域在选择经济发展模式时要充分结合本地的优势和劣势,扬长避短,突出优势资源,发挥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

选择能够充分发挥本地优势资源和发展本地优势产业的经济发展模式,避免低端重复,形成核心竞争力。

依据自身的区位、自然和资源条件,培育和发展县域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县域在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的同时,也要注重均衡全面发展,形成合理的现代产业结构体系。

过度依赖某种资源,可能造成县域经济的单一化,进而失去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落入比较优势陷阱,并在区域分工中处于不利的地位,陷入“资源诅咒”,如山西等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其经济发展水平反而不如一些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

(三)合理发挥政府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引导作用。政府行为对经济结构有重要影响,在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市场秩序的规范、产业结构优化、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扶持和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等方面都发挥着主导作用。

县域政府可以依靠自身的优势,引导经济发展,整合分散的资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但是,当前很多地方政府为了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倾向于用行政力量直接干预甚至参与市场。

我国很多县域地区的产业发展和招商引资特别依赖各种优惠政策和特殊待遇,依赖各种大型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这就弱化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导致区域间竞争异化为优惠政策和特殊待遇之间的竞争,产生了很多不平衡和不协调的现象。

在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管理的主要任务是纠正市场失灵,不缺位、不错位,同等对待市场经济各种参与主体,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资源配置机制。

(四)在资源环境约束下实现可持续发展。在经历多年的经济快速发展之后,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资源与环境的约束。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低碳经济、绿色发展正逐渐成为各国的发展共识,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两型社会”的发展模式变得越来越重要,也逐渐得到重视。马克思指出要“把生产排泄物减少到最低限度和把一切进入生产中去的原料和辅助材料的直接利用提到最高限度”,马克思主义经济节约思想至今对我们仍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越来越严峻的资源与环境约束要求县域经济必须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按照更精致、更节约、更环保的方向对现有产业进行转型和升级,选择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发展模式才能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使县域经济得到持续的发展。

5.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创新 篇五

县域工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发展好县域工业对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特别是对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发展县域工业也是我国工业化的一条独特道路,县域工业的发展,既大大促进了我国工业的迅猛发展,也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为县域经济甚至国民经济的发展

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在新世纪,要使县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必须大力发展县域工业经济,只有县域工业经济发展了,才能使县域经济在真正的意义上得到发展。发展县域工业经济,必须结合目前的实际,要有新思维,要进行新的战略创新。

一、县域工业发展的特点

我国县域工业的发展从其过程来看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县域工业自其诞生起,就一直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即使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县域工业几乎很难从国家计划的大盘子里分到一勺羹,逼迫着县域工业必须走市场化的道路,哪个领域有市场,县域工业就进入哪一个领域,生产要素从市场中来,产品出来后再到市场上接受检验,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适应市场,开拓市场。全国范围内每年都有几万、几十万的县域工业企业新冒出来,同时每年也有几万、十几万的县域工业企业破产关门。经过市场经济的反复洗礼,县域工业得以快速发展。

.具有灵活高效的经营机制。县域工业发展之所以迅速,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生因素便是县域工业企业具有灵活高效的经营机制。在市场竞争中,县域工业企业从经营决策、发展战略、营销方式、用人制度到内部分配等各方面都形成了一套有自身特点的竞争机制、风险机制、激励机制、调节机制、约束机制和积累机制。同时,国家在宏观政策取向上对县域工业的发展持积极支持的态度,尤其是一系列实际的激励措施,为县域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而县域工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法则,要求企业必须具备灵活高效的决策机制,并且必须不断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县域工业企业中,企业的决策自主权也是受到充分保护的,尤其是分配激励制度,使企业员工的收入与企业的绩效密切挂钩,使员工的劳动能得到尊重,创造力能得到尊重,这无疑为企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发展迅速。从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年间,我国县域工业发展迅速,其产值年递增率达.%。尤其是横向与国有企业的比较更可以看出县城工业的发展势头,国有企业从年产值亿元到万亿元用了年时间,而县域工业实现同样的跨越仅仅用了年时间。自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县域工业更是以异乎寻常的发展速度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二、县域工业发展的作用

县域工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新世纪要全面实现小康,必须高度重视县域工业的发展,积极推进县域工业的发展。综合来讲,县域工业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县域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首先,县域经济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步成为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力量。如年,全国社会总产值净增量的.%,税收净增量的.%,外贸出口商品收购总额的净增量的.%,均来自县域工业。其次,县域工业占县域经济净增部分的比重越来越大,并且县域工业的利润用于农村各项事业的数值也是年年递增的,这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县域工业与城市大工业互相补充、互相促进。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城乡分离的壁垒政策,导致在单纯依靠城市工业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上越走越窄。随着时代的发展,自然而然地出现了城市化的产业活动扩散到郊区和农村,从而拉动县域工业的发展,打破了城乡在生产领域各自孤军奋战的封闭式怪圈,并进而形成了城乡合力、相得益彰的新格局。城市大工业为发展自己,走出城门,到农村去寻找自己的市场,支持并兴办县域工业,逐步走上了农村工业化辅助城市工业化的城乡一体化稳定协调发展的道路。城市大工业的拉动,使县域工业在技术上得到提高,设备上得到更新,产品上得以升级,生产水平也由低级走向高级。县域工业为城市大工业解决了劳动力、场地、资金不足等困难,提高了工业体系对市场需求的满足程度。

6.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创新 篇六

文/北京方圆品牌营销机构李明利

有关县域经济的话题已成为当代中国经济话题的热门,2012年1月份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届中国县域经济发展高层论坛再次掀起了这股热潮。作为县域经济的重要内容,特色农业应当如何发展?特色农业在地方的发展到底有没有可循的模式?地方县级单位应当如何运作特色农业,才能提升县域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都是人们十分关注的话题。

李明利本人认为,发展县域经济,培植特色产业是关键。在市场上,特色就是潜力,就是竞争力。县域经济的发展,就是要发挥比较优势,依托本地优势资源,参与市场交换和市场竞争,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和体系。

1+X模式,是发展的理念和原则

综合了目前各地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北京方圆品牌营销机构经过10年研究,总结出县域经济发展的“1+X模式”:1是具有地方特点的特色农业主业,包含龙头企业;X是辅助产业,是中小型企业,也是集群化的体现,然后再以此基础上呈立体式经营战略或产业链集群,是目前国内县域经济最有效的发展模式。

产业集群并不是简单的企业扎堆。一个地区的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产业集群优势。产业集群关键是围绕某几个优势领域,围绕某一行业的大企业、大集团,打造产业链,形成集群的竞争优势。

发展成功的1+X县域经济模式并不是一个僵死的模式,恰恰相反这种模式具有极大的开拓性和开放特征,起初的“1”,是县域经济腾飞的起点和基础,“X”又保证了这种模式的支持与后劲,这种模式的具体表现既可以是以一个主导产业发展为主,其它辅助产业跟进;也可以是重点产业与非重点产业的搭配,或者龙头企业和中小型企业的组合,彼此或形成一定的分工与合作,或形成相互竞争与协作,立体式的共同推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例如河北辛集和山东寿光的县域经济正是通过发挥自身优势,在当地形成全省、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批发市场,由批发市场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引领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大型企业的经营对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都具有着标杆的作用,由此对推动农业产业化的运作也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阻碍县域经济发展的3种模式

目前在各地县域经济的发展中,各地已经做了许多的尝试和探索,若以1+X模式观之,可以看出许多的不足,或者说1+X模式发展的并不充分,导致其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出现种种问题,如:

1、“0+X”——没有寻找到适合自己的主导产业,无立足之地。

2、“1+0”,没有发展相关的产业,浪费资源,后劲不足。

3、“X+0”,贪多嚼不烂,每一个都想做成主导产业,结果没一个做成。“1+X模式”的具体体现

1、主业+副业

1是主业,X是以主导产业为核心进行延伸,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使得地方农特产品可以更好的满足市场的需求,打破季节性、地域性的限制,实现日常化销售,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比如广西天等县的主导产业是天椒,除了原料产品对外销售外,还衍生出加工辣椒酱、酸甜辣椒罐头等产品,还提取制成辣红素、辣椒素精品等,实现食品产业的合理化跨越。县域经济正是集中发展某一产业,通

过其横向、纵向的拉动作用来带动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通过特色产业和产业集聚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2、重点产业+非重点产业

地方农业产业化过程中,产业的发展是不均衡的,而县域经济发展的初始表现主要是通过差异化的选择确定重点产业,如果一个地方只有单一的产业,那么其市场风险是非常大的。如前几年发生的“四川虫桔事件”,如果地方只有桔子这一产业,那么虫桔事件的发生必然会带来灭顶之灾。以一个县级单位来说,因为各地地理特征的不同,产业的发展也需要多种经营同时进行才能够满足不同地区的需求,倘若强行推行一两种,不仅不经济,或也会造成伤农的事件。比如去年就有地区因为大蒜和葱姜的走俏,政府强行让农民大量种植,导致后来因为市场上姜蒜价值回落,产品过于饱和而贱卖。所以,推动县域经济健康的发展应当在突出重点产业的同时让非重点产业齐头并进,形成产业既有纵向深化的格局,又有横向不同层次的发展,从而维护县域经济发展的良好生态与竞争环境。

3、几个大企业+N个小企业

地方的龙头企业发展对县域经济的促进和带动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尤其是对县域资源的整合,对促进农业产业化的运作贡献卓著。在这方面的极致是同出内蒙的蒙牛和伊利。但是县域经济的发展应当是全方位的,所以1+X的模式除了要有一个或几个龙头企业带动之外,还需要有众多的小企业共同推进。大企业是强县富民的有力支撑;小企业是增加就业、活跃市场、增强经济发展活力的源泉。两者对于县域经济的发展都十分重要。支柱产业、大型企业发挥其技术优势和品牌的效应,起着模范带头的作用,众多的中小企业又会促进市场竞争,从而维持地方市场进入良性循环,形成立体式的发展。因此,发展县域经济采取大小并重、多业并举的策略,促进大中小企业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会更有利于通过产业延伸链条,细化分工协作,让县域特色农业朝着产业化的正确方向顺利前行。

4、发展一个,成熟一个,深化一个,形成1+1+„„X模式。

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是一个综合系统工程,不能长期低水平,低产出,要在宏观上加以调控,加强产业发展的引导。地方政府部门对农业产业化要有一个大的科学规划和合理的布局,用以防止产业结构趋同盲目上新项目,防止产品结构趋同,防止重复建设产业基地。倘若主导产业发展成熟,并已形成区域乃至全国知名的品牌,那么就可以考虑再扶持下一个产业。在新上同类项目时,要遵循市场竞争的规律,坚持高起点、高起步,抢占新一轮制高点。具体要从产品、设施、技术等方面展开,从而赢得发展上的主动。如此循环,将产业一个一个推进发展。

7.以科技创新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篇七

一、坚持“四个强化”,夯实科技主导地位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始终坚持把科技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成立了以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有关部门为成员的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科普工作工作联席会,定期研究部署科技工作。同时,聘请高校院所专家担任科技顾问,抽调科技骨干,设立科技特派员制度,为科技工作提供有力组织保障。

二是强化政策保障。出台了《关于加强科技创新进一步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实施科技特派员创业工程的意见》、《宜丰县竹加工产业企业创新奖励办法》等政策性文件,为科技发展提供了强有力地制度保障。

三是强化资金投入。将科普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保障了科技创新、科普宣传活动的正常开展。仅2009年县财政通过新产品开发或企业技术改造扶助企业资金2900万元。2010年,落实了财政科技投入418.7万元,其中科技专项经费323.4万元。此外,县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作为竹加工产业创新奖励基金。

四是强化宣传培训。全县组织开展科技活动周、送科技下乡、科普进社区等活动23次,编印散发各类科技资料7种2万余册(份);举办科技报告会、大型科普宣传展览1 0次,举办科技培训20场(次),收到显著实效。同时,充分运用电视、广播、网络等现代传媒,大力宣传科技知识,倡导科学思想,在全社会营造了“重科技、学科技、用科技”的浓厚氛围,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

二、坚持科技兴工,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一是实施科技项目带动。扶持一批规模较大、技术先进、主业集中、主导产品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科技优势企业,培植壮大了一批附加值、科技含量均较高的民营科技型企业。2009年,重点组织实施了国家节能减排项目2个、循环经济项目1个,省高新技术产业化重大项目1个、重大战略产品科技专项1个,以及LED产业基地建设五大重点项目;五大重点项目获得国家、省相关资金支持超过2000万元;有侧重地组织实施县本级科技计划项目10个,落实科技经费58.8万元。华太药业在实施科技项目中,获得国家二项发明专利授权,其中一项发明专利获得2009年宜春市科学技术奖励技术发明一等奖,主导产品之一的“右旋糖酐铁分散片”被认定为江西省自主创新产品。通过科技项目的组织实施,为宜丰县工业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是做产学研结合文章。全力打造全省竹产业基地,立足竹资源优势和竹材加工技术优势,重点支持奋发企业、绿保公司、康替龙公司、保距等竹加工企业上规模、创品牌;支持江西元好竹生化奈米科技公司竹炭系列产品开发,尽快将其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积极牵线搭桥,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走“产学研”结合的路子,帮助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县政府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林业大学教授张齐生签订了竹加工产业发展全面合作协议,投资1200万元建立“宜丰竹加工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除建设综合研究大楼外,还设3个研究室(所),即竹子重组材、竹纤维研究开发室;竹碳、竹醋等医药保健研究开发室;竹家具和竹工艺品研究开发室,力争通过两年的努力,把该中心建设成省级产学研基地。通过科技合作与交流,与竹产品研发专利对接,推动了竹加工产业的全面优化升级。目前,绿保公司、康替龙公司都拥用自己的实用新型专利。奋发企业除了有10多个实用新型专利外,还有2项发明专利。2009年12月,金竹竹业自主开发的“原竹对剖联丝展开重组层积材加工技术”通过了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三、坚持科技强农,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一是积极引进推广优良品种。按照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特色农业的思路,确定全县农业科技发展计划。引进了农作物、畜禽、水产、林果等新品种100多个,着力推广绿色水稻、畜禽生态养殖、无公害蔬菜、栽桑养蚕、毛竹丰产、油茶栽培、兰花、食用菌、猕猴桃、有机葛、农副产品加工等11项农业实用综合配套技术。

二是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围绕实施省重点星火计划项目“兰花种质选育及扩繁栽培技术示范”,配套实施“生态养殖综合配套技术示范”、“有机葛GAP种植技术示范”、“油茶栽培及管理示范”等本级科技计划项目,重点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培植壮大,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迅速脱颖而出,成为带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基层经济组织。2009年,全县农业总产值18.4亿元,新增宜丰有机鸡、有机鸡蛋、车上有机食品土地转换产品草莓、西瓜、萝卜、玉米、红薯7个有机产品,目前全县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认证数量达35个,认证面积达26.1万亩。建有绿色水稻标准化基地面积10.31万亩,绿色水稻产量为1 0万吨,带动15000多户农户增收。

8.以产业创新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壮大 篇八

关键词:产业创新;县域经济;产业经济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8-0152-02

“县积而郡,郡积而天下。郡县治,天下无不治”。“民为邦之本,县乃国之基。安邦之难,难在固本;治国之难,难在强基。”自古至今,县域始终是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系统中最基础的层次和最基本的单元。县域是目前我国城市和农村的结合点,是城乡联动的关节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载体。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运行的基本单元;是国家政策最直接的操作平台。所以,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并把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这标志着县域经济发展壮大时代的到来。

一、对以产业创新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壮大的理论研究

(一)准确把握县域经济的内涵

自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以来,理论界从不同的角度对县域经济的内涵進行界定。综合研究后,我赞同如下的定义: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的区域经济。这一定义表明县域经济是行政区域功能、自然区域功能和经济区域功能的交集所形成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县级行政区域中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

(二)从县域发展规律的研究找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切入点

县域经济作为区域经济的一种形式,其产生和发展有其赖以存在的逻辑前提和客观基础,它包括自然禀赋的差异性、经济活动中人的主导性和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客观基础的差异性导致了县域经济发展壮大中产生了许多个性化问题。如县域资源禀赋条件有好有坏、地理区位条件有优有劣、经济规模有大有小、县域经济系统中的人文素质有高有低,进而使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平衡的特征。但是,无论是发达县(市)还是不发达县(市)在谋求县域经济发展壮大过程中,还是存在着带有共性问题,如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人才、技术、投资融资等方面存在瓶颈式限制,劳动力转移难度大,土地规模化经营程度低等问题。

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过程。就是具有规律性的问题的解决过程。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把发挥自身优势与弥补突出的劣势结合起来的过程。江苏昆山始终立足于新经济背景,着力寻找产业生长点的发展模式是这方面最成功的范例之一。(2)把特点和重点双突出的过程。云南在旅游资源开发和建设中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原则,成功塑造云南“三神”形象的成功是这方面成功的范例之一。(3)以现代农业改造传统农业的过程。农业产业化经营兴县、高新技术农业兴县、外向型农业兴县、生态农业兴县发展模式的成功是这方面成功的范例。(4)大力发展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经济,激活经济发展活力的过程。温州模式是这方面成功的范例之一。(5)以招商引资培育县域经济新增长点,增强县域发展后劲的过程。“江阴板块”是这方面的经典范例。(6)不断改善投资环境,提升县域吸引力的过程。我国百强县在这方面都是成功者。

从这一实践取得成功的过程来看,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过程也就是培植新型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做大特色产业、做强支柱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过程。这也使我们找到了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关键点和切入点,即壮大县域产业经济。

(三)从县域产业发展规律的研究中找到发展壮大县域产业的依赖路径

产业演进的一般规律是农业经济时代三次产业按其在整个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占比重排序为一二三;工业经济时代的这一排序为二、一、三或二、三、一;新经济时代这一排序为三、二、一。当然,产业演进也有特殊规律,如产业跨越式发展、某一产业快速发展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等。因此,县域产业发展规律是在一定时期,不同产业的经济增长速度较快,若将有限的资金和资源优先发展这些产业,并以此为动力逐步扩大对其他产业的投入,将有效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整个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依据这一规律从我国百强县成功地选择适合本地区的主导产业的实践中,可以总结出选择县域主导产业的三项原则:一是资源优势得到发挥与保护环境相结合的原则。二是引进技术与产业关联相结合的原则。三是市场容量与需求收入弹性相结合的原则。遵循上述三结合原则才能实现既发挥资源优势又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既延长产业链又获得推动高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既保证市场有足够发展空间又获得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不断提升县域产业竞争力。因此,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所依赖的路径是产业创新。

二、对以产业创新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壮大的主体动力分析

熊彼特指出,发展不是基于人口、财富的积累性增加而造成的规模扩大,而是经济生活中并非从外部强加于它的,是从内部自行发生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整个经济社会不断实现的“新组合”,“新组合意味着对旧组合通过竞争而加以消灭”。可见,熊彼特所谓的发展也就是创新。在研究引起经济发展的原因时,熊彼特写道:“在排除了引起危机的全部外部原因之后,我们还可以找到具有纯经济特征的原因,这些原因在资本主义体系内产生”。“甚至在缺少外部因素时,仍然会有经济变化,换个说法,除去作用于商业状况的因素外,还有一些因素会引起经济自动变化”。这表明,以产业创新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关键因素仍然是内部因素,而内部因素中最关键的是产业创新的主体动力——它们才是产业创新这一运动的最重要力量。

县域经济发展中,产业创新主体是指参与创新过程,并在创新活动中占主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的社会组织包括政府、企业、中介组织、个体工商户和农民等。

县级政府作为产业创新的主体,它既是宏观产业政策的实施者,也是本县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决策者和实施者。县级政府若真正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第一要务,它就会以全球眼光综观国内外经济、科技走势、市场走势,深察县情、区情,看清自身的优势、劣势,体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制定和实施符合本县域实际的产业创新战略和规划,使县域产业创新获得政策的支持和政府推动。尤其是在当地人没有经商的历史传统的县域,把传统种植业、养殖业培养成具有规模和品牌效应的支柱产业的过程,政府强大的引导能力、组织能力和协

调能力是形成稳定市场的最重要的力量。

除政府外,县域产业创新的主体还包括企业——因其具有投资、实施研发和将创新技术商业化的功能,又具有追求利润的巨大内在动力,通常被称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创新的最重要的行为主体。科研机构和高校——因其为县域产业创新提供知识、技术和人才支持,被视为推动县域产业创新的原动力。农户和个体工商户——被视为重要的产业创新主体。中介机构——被视为县域产业创新的联系者,因其具有催化新技术商品化的功能,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这一主体在推动县域产业创新中的动力作用将越来越得以显现。

从县域产业创新的运行过程来看,县域产业创新有这样两条渠道:一是自上而下的政府行为;二是自下而上的企业行为。无论哪条渠道,各主体动力的强弱及各主体动力的有机结合所形成的合动力大小,对县域产业创新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强大的动力不但使每个主体在县域产业创新中发挥积极作用,而且使每个主体自觉地相互配合共同推动县域产业创新以谋求县域经济发展壮大。

三、以产业创新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探讨

(一)解放思想,走出误区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的区域经济。这告诉我们县域经济的规律性是“区域化”。在谋求县域产业创新的过程中,不能囿于一个县域行政边界之内进行设计和运作,要主动融入区域经济,参与区域内的产业分工与协作。走出“县级政府经济圈”误区。

县域产业创新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其自身规律性,不是领导创政绩的需要。在县域产业创新中,领导干部要管好市场、管好服务、管好规划,推动县域产业创新,走出“干部经济”误区。县域经济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经济体系,不能搞成“大而全”式的“经济大拼盘”,在产业发展战略的选择上要坚持特色原则,并在特色的基础上形成“特色产业集群经济”,走出“全能经济”误区。

(二)牢记根本点、找准出发点,培育和提升县域核心竞争力

谋求县域经济发展壮大是县域产业创新的根本点。不断发展壮大的县域经济在市场经济中才有强大的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同政府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环境竞争力是构成县域核心竞争力的四个要件。牢记根本点,就要培育和提升县域核心竞争力。从战略上研究和抉择本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是什么和怎样加快主导产业发展是县域产业创新的出发点。在确定主导产业的过程中,要根据产业结构的基本特点、发展阶段、战略目标、吸收消化能力、经济效益等因素进行选择,要围绕特色形成优势选择带动力强的项目。同时,注重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特别要注重发展本地的教育事业。使县域经济发展充满活力和强大的人才支撑。

(三)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产业创新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壮大

县域产业创新是为了谋求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而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应该是全面健康、协调有序、优质高效、可持續的发展壮大。因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上一篇:电站安全生产责任制下一篇:企业信息化建设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