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2024-08-29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精选13篇)

1.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篇一

班主任工作中要处理好五种辩证关系

一、在纪律上处理好“严”与“宽”的关系

宽严是相对的。在纪律管理方面,首先必须“严”,严师方能出高徒。那些蓬勃向上、积极进取、团结友爱的优秀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确实与班主任的“严”有关。严格的要求、严肃的纪律是铸造良好班集体的必要条件。不严,无以正风;不严,无以肃纪;不严,无以养德;不严,无以励志。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注意一定的力度,注意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严格管理,制定严明的规章制度,让学生有章可循。学生犯错要及时处理,不能姑息纵容或放任自流。

严和宽是对立统一的,我们在“严”的同时,还必须“宽”。如果大事小事、课内课外,班主任整天板着面孔,既严肃又严厉,学生每天惶惶度日,就会失去活泼的天性。学生个性发展受到抑制,就会使班集体缺乏积极乐观精神,失去宽松、和谐的育人氛围。对于一些特殊的课堂、特殊的时间,如班会、节日、文体活动、郊游活动等,应放“宽”政策,让学生充分发挥才智,尽情抒发感情,培养健康个性。此外,我们要求学生遵守一切规章制度是理所当然的,但要求学生时时处处绝对遵守又是不现实的。对待不遵守纪律或犯错误的学生,也不能一味地严,要把握好尺度,让学生有改正的机会。

辩证地处理“严”与“宽”的关系,应该“宽”“严”结合,严中有宽,宽中有严。

二、在学习上处理好“紧”与“松”的关系

紧和松是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

当今社会知识爆炸、信息剧增,各级各类、各门各科知识如浩瀚的大海,取之不竭、学之不尽。要把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适应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必须“紧”,要抓紧时间,提高效率。不紧是培养不出人才的。但“紧”也要适度。恨铁不成钢是一些班主任的“通病”。为搞好班级工作,整天紧锣密鼓,时刻盯住学生,尽管苦口婆心,不厌其烦,但结果常常事与愿违,达不到预期效果。相反,学生变成了学习的“机器”,厌学情绪增加,最终适得其反。

作为班主任,应该让学生在明确学习目的、明白学习时间的紧迫性和明了学习任务的艰巨性的前提下,有目的、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文体活动。如文娱晚会、智力竞赛、体育比赛、班级辩论等,既拓展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增强学生体质,又能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中“轻松”一下,使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起来,心情开朗起来,精神振作起来。

辩证地对待“紧”和“松”,应该紧中有松,松中有紧,紧而有序,松而不散,松紧结合。

三、在管理上处理好“抓”与“放”的关系

班级管理是学校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锻炼学生才干的主要途径之一。要搞好班级管理工作,关键是班主任如何处理好“抓”和“放”这一对辩证统一的矛盾。只抓不放,教师一人唱独角戏,既不利于发扬学生民主、搞好班级工作,更不利于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发挥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放而不抓,完全让学生“自主”管理,教师袖手旁观,工作就会乱套。

对于班级工作,作为组织者和领导者的班主任,应该在“宏观”上管住管好,在微观上放开搞活,实行“抓大放小”的班级管理方针。宏观上,如学生的学习、思想和人身安全等,班主任必须亲自抓,亲自管,切不可麻痹大意,掉以轻心;微观上,如卫生、黑板报及一些文体活动等,班主任就应该“放权”,让学生自己组织。

当然,抓和放是有条件的,要明抓暗放,真正实现抓中有放,放中有抓的辨证思想。一些学生不能做或做不好的,就不能放“权”。放下去的“权”,就应该尽量让学生独立使用,切忌时抓时放。

四、在班主任形象上处理好“威”和“信”的关系

威信是衡量一个班主任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每个班主任都应该在学生心中树立的重要形象。

有的班主任为学生怕自己而自豪,其实这是一种虚假的威信,是靠强制的手段管住了学生的身,但管不了学生的心,既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展开,也不利于教师树立良好的形象,更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威”是学生在信任、尊重的基础上油然而生的一种敬佩;信,是信任,是师生思想感情的共鸣,是“威”的升华。一个言而无信、朝令夕改、言行不一的老师是得不到学生信任的,也无法建立起教师应有的威信。“威”和“信”是统一的,“威”要从“信”中来,不能靠压;“信”则来之于真,不能玩假。

五、在师生关系上处理好“亲”和“疏”的关系

班主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涉及极其复杂而微妙的内心世界。在处理师生关系时,我们要注意调整好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孔子说过,亲其师,信其道。而要让学生亲其师就必须以平等的朋友身份全方位地深入了解学生,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消除师生之间的天然鸿沟。但是,师生之间的交往与一般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一样,过多、过密、过近也是不行的,相互间应留有一定的余地,即心理距离。班主任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应时时注意自己是否以“教育者”自居,是否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出现。如果在学生面前摆出高人一等或盛气凌人的架势,学生必然敬而远之;而班主任随和、平易近人,以朋友的姿态与学生们交往、谈心、交心,说说自己的兴趣爱好、家庭情况、读书求学经历等等,这样,学生就会视班主任为知心朋友,乐于接近,乐于交谈,并愿意服从。

但是,班主任毕竟是教育者,虽说要与学生打成一片,但也不可与学生搞得过于亲密,没有分寸。师生的身份毕竟不同,不能因为过分的亲密而混淆,以致丧失威信。在特定的时间(如上课)、特定的地点(如教室、办公室等)和特定的活动环境中,师生身份需要严格界定,班主任的言谈举止和行为处事要有教师风范和教师威严。亦师亦友,这是班主任与学生相处的双重身份,也是正确把握师生之间心理距离的关键。

2.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篇二

关键词:主体地位,主导地位,有所为,有所不为,平等,和谐

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对教学活动作出以下表述: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教学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统一,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数学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开拓学生的数学思维, 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所为”。

学生学习应该是一个活泼、主动、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动手外,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证明等活动过程, 应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此过程要求“有所不为”, 让学生自己去探索。

教育学上的“有所为有所不为”是教师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有所不为即教师不能把学生当作一个容器, 连续传递知识, 把自己当成教官, 始终监督学生;有所为即教师让学生成为活跃主体, 主动学习思考, 应该大胆地让学生自己做, 自己管自己, 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展开:

一、正确理解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 但不能过分强调这种主导作用, 要注意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如在“轴对称图形”教学中, 组织学生折纸实验, 这时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即“有所为”。同学们折叠出不同的美丽的轴对称图案, 看着他们自己的作品, 学生们往往会产生一种快乐, 充满了成就感, 从而产生对知识的渴求, 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并与其他同伴自主交流, 激发兴趣。在学习“勾股定理”时, 组织学生用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进行拼图, 即教师的“有所为”, 学生很容易能拼出教科书中的两个图, 学生自己去思考, 从而得出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即教师的“有所不为”。当在学习“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教学中, 组织学生利用两个圆的相对运动, 这是老师的“有所为”, 使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总结出两个圆的位置关系是教师的“有所不为”, 这样学生对得到知识的过程也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关系, 创造教学的和谐氛围

学生虽然知之甚少, 尚未成熟, 但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 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在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无原则服从自己, 只要求学生, 不习惯被要求;对学生习惯居高临下的思想教育, 不习惯平等交流;在管理上习惯发号施令和管理监督, 这些都是“有所不为”。为了学生的教育管理, “有所为”之外提倡“有所不为”迫在眉睫。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对于学生来说, 当他们取得了一些成绩, 也得到了一些进展, 也有一些不错的表现时, 老师应及时给予肯定、鼓励, 当老师表扬他时, 他会更加努力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当学生有缺点, 有毛病, 违反了纪律时, 我们应当尊重他们, 及时采取适当的方式, 冷静指正学生的问题, 而不是大声指责、训斥学生, 这样他们会很感激, 信任老师, 并愿意深刻反省自己的行为, 反思之后, 类似的情况很少出现。多找学生亮点给予表扬, 少去放大学生的缺点, 让学生满意自己的教学, 让教学气氛更和谐。在教学中努力做到语言准确、生动、有趣, 激发学生思考、讨论和交流, 更好地运用互动课堂, 让教学更加合理, 有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学效果会更好。

三、教师和学生在道德上互相促进, 言传身教

孔子曰:“身正, 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也主张“教师要以身作则”。

教师在对学生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时, 在现实生活中总是要求学生如何如何, 但自己却不能做到, 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 即“有所不为”。精神需要精神的感染, 道德需要道德的儒化, 老师的声望在于他的人格魅力, 老师做到心到意到, 用感情去感化学生, 努力去与他们沟通思想, 交流感情, 使学生不仅知道我应该做的, 明白我自己应该怎么去做, 同时, 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 相互信任, 这是教育工作者的意志被转换为受教育者自觉行为, 即应“有所为”“有所不为”实际上是一种管理, 这是一个更高形式的管理, 这是管理的最高境界, 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要达到的目标。

如, 要求学生遵守纪律, 不迟到, 不早退, 我就每天坚持按时上课、下课, 从不迟到半分钟, 不拖一分钟课;要求学生不吃零食, 不乱扔纸张碎片, 我从不在教室吸烟, 不乱扔粉笔头, 即“有所不为”, 每当走进教室, 发现废纸、粉笔头之类的, 亲自捡起来放进废纸篓, 这是“有所为”;要求学生不说脏话丑话, 我首先尊重学生, 文明待人, 从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要求学生完成作业, 我首先做到精心备课, 细致地批改, 亲自检查每一个学生的作业;要求学生积极, 一切工作创先争优, 我保证自己所授的这一科每次成绩都很突出。

我们在教育和教学中应当把握好“有所为”与“有所不为”, 只有把握好了, 师生关系才会融洽, 教学氛围才会浓郁, 我们的教学水平才会更好的发展, 教学成绩才会更加优异。

参考文献

[1]张东兴.老师有所为有所不为.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9

[2]蒋克品.教师也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浙江科学教育.2012-1

3.班级管理中要警惕厌学现象 篇三

结合实际,分析厌学产生的原因

留守儿童是厌学的主要群体,留守儿童群体当中出现了较严重的心理危机: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自卑心理加剧,自我封闭,为人处事孤僻不合群,与父母的疏离隔膜感增强。留守儿童因为缺乏父母必要的监督和关爱,学习主动性低,再加上祖辈们大多文化水平偏低,其家庭作业往往很难得到及时辅导,普遍对学习兴趣不大,导致学习自信心较低。另外,因为心理孤单以及对父母的思念,课堂上注意力容易分散,不能全身心集中于学习,久而久之,特别是升入中学以后,便会感到学习压力增大从而厌学,导致成绩下滑,有的甚至产生辍学的念头。

落后的教育观念是造成学生厌学的本质原因。中学教育的应试压力并未消失,初中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高中名校的择生标准仍旧是成绩,教师在抓学生成绩面前仍然不敢有半点的放松,初中学生的作业量在“减负”要求之中都没能实质性的减少,增加作业量来换取成绩,把作业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还在流行。这种无视学生主体性,不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与要求的落后教育观念指导下的教育教学实践,当然让学生感到厌恶,显然教学质量也不可能有实质性的提高。

家长的高期望、教师的高要求与学生发展失衡是造成中学生厌学的“动力”。在整个社会呈现出的短期、快速追求发展的心态影响下,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激励也呈现出短期效应,追求学习上的快乐已成为次要的激励因素,严重背离了学生心理发展的要求。事实证明,以这种短期效应的心态来指导中学阶段学生的教育,正是学生厌学的“动力”。

个别教师的不良师德是学生厌学的催化剂。不可否認,一些学生的厌学与教师的教育教学失误存在着直接的联系,教师的师德无疑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中学生厌学的趋势中,不良师德扮演了催化剂的角色。

与人际关系差有关。由于学生来自不同文化、经济和涵养的家庭,他们的性格亦有很大差异,有些学生由于性格孤僻,不善交往,人际关系自然就差。如果老师和同学再对他们冷漠,他们就会更感孤独和不安,不良情绪甚至厌世情绪就会产生。因此,对这些性格存在缺陷的同学,不应漠然置之,而要伸出友爱之手,关心、帮助他们。

班主任工作中如何治理厌学现象

班主任唤醒学生心灵深处的自我向上意识——治理厌学的内动力。厌学的学生一般学业成绩较差,在学习上屡遭失败,常受家长的责备、教师的批评、同学的冷遇,因此他在学习上就会悲观失望、自暴自弃,学习对他们来说便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根本谈不上兴趣和爱好。因此,教师要耐心细致地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在课堂提问时,向他们提出比较浅的、简单的问题,答对了应及时鼓励,这样他就会产生一种“我也能回答教师提问,我也能学好功课”的信心;即使答错了,教师也不能埋怨和训斥。要在爱抚和激励中帮助学生树立乐学的信心,给予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勇气和内驱力,从而唤起学生心灵深处的自我向上意识。

各科教师树立新型教学观,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治理厌学的启动力。叶圣陶先生曾说,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无论教师讲得多好,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让他们自学,不培养自学能力,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的。因此,课堂教学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在教学这一双边活动过程中的参与程度,由消极被动地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地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厌学问题。

让学生感受关爱,亲其师信其道—治理厌学的助动力。古语说:“亲其师,信其道。”当学生与教师关系紧张时,他们会觉得老师看不起他,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和对立情绪,破罐子破摔,干脆不学了。因此,教师应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谈心,倾听他们的心里话,在摸清情况的前提下,进行分析归类,制定相应的帮扶措施,找到师生心连心的通道,赢得学生的信赖和配合。作为教育者,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经常鼓励他们进步,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尽快从厌学情绪中挣脱出来。

积极为学生创设表现长处、发挥特长的舞台—治理厌学的支撑力。大多的“厌学生”由于长期得不到表现自己的机会,由于经常受到冷落,心理上越来越自卑,越来越消沉,认为自己是一只永远飞不上天的“丑小鸭”,因而自暴自弃。因此,教师应设身处地地为他们创设表现长处、发挥特长的舞台,比如组织“故事会”、“演唱会”,“朗诵会”、“体育竞赛”、“小发明”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各自的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从而使其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感到成功的喜悦,进而逐步消除厌学情绪,树立上进的信心。

4.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篇四

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领路人,是教育学生做人、学习、生活的指向标。班主任的言行举止、道德操守直接影响着一代人的成长。因此,加强班主任的素养,提高班主任的能力,使班主任在工作中少走弯路,减少误区,非常重要。

然而,正是班主任工作的琐碎,繁杂。才正是检验班主任在工作中的韧性、修养、道德素质及工作能力的试金石。我们的每位班主任工作者,自从担任班主任的那一天起,都想把工作做好。可有时,就因其在韧性、修养、道德素质及工作能力上的不足,而导致他们在工作中事与愿违,走入误区。

误区

1、只注重学生学习,不注意学生做人。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但最为重要的是:班主任在教育教学中一定要始终把学生的做人放在第一位,这是创造良好班风,促进学生学习的前提。忽略了这一点,班主任工作十有八九,难有作为。个别班主任认为,学生只要学好了知识,提高了成绩,就是一个好学生。我认为:持这种观点的人,实在是犯了一个天大的错误。学习努力,成绩优异,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而不能概括一个学生的全部。

然而,往往就有这样一些学生,自以为自己学习好,就可在班里大呼小叫、呼风唤雨,呈现出一副自私、贪婪、任性、刻薄,目中无人的情态。即使这样,个别班主任对此不仅不去加以制止,正确引导,而仍然是百般呵护,事事迁就,以致最终养虎遗患,不可驾驭。这种只注重学生学习,不注重学生做人的教育方式,到头来只能是:百倍“关爱”无回报,一江春水向东流。

误区

2、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班主任是执行学校方针和决策的主体,同时,又是向学校反映问题,提出建议的主人。但是,个别班主任在执行学校方针政策方面,却坚持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你说你的,我干我的;表面上一套,背地里一套。结果,使其在班级管理中,弄的学生云山雾罩,无所适从,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难以获得规范的操作规程和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更有甚者,班主任带头或明或暗与学校的方针、决策对着干,使学生容易效仿其做法,养成易急躁,好冲动的毛病。并且使学生把撒谎、骗人当成对付家长、班主任及老师的武器,这样的育人难道不是一个班主任工作的失败和为人的可悲吗?结果无它,必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落得: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误区

3、名不副实,表里不一。

班主任的一言一行,直接关系到一个班级学生的健康成长;班主任的情态举止,在学生面前必须做到率先垂范。个别班主任言不由衷、言过其实,其结果必然造成学生对班主任的厌倦。因此,这就要求每一位班主任,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一定要做到名副其实,表里如一。常言道:骗过了一时,骗不了一世。(班主任)学生的眼睛是明亮的,随着其年龄的增长,世界观的形成,他们对班主任的认知也会逐步的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总之,任何一个班主任在谈吐上瞒天过海、举止上不着边际的做法,都会在学生纯真的心灵中留下深重而又挥之不去的阴影。最终,随着学生在漫漫人生与工作实践中认识的加深,将会给班主任的你,写上他们最真诚、最恰当、最引人深思的评语!

误区

4、怨天尤人,爱发牢骚。

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好坏,直接反映着班主任个人的管理水平和工作能力。个别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功夫下的不大,办法想的不多;对工作敷衍塞责,对生活缺乏检点,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结果,搞乱了班级,耽误了学生,这时的他不仅不去反省自己,寻找失误;反而怨天尤人,牢骚满腹。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学校给我的学生不行,给我的班不行。然而,同样的学生、同样的班级,一样的老师,别的班主任却能够管理自如、成绩突出,为什么单单在你的班级问题百出,如此不尽如人意呢?因此我说:“牢骚满腹肝肠断,功夫不到别怨天;喊怨叫屈显无能,多想办法方英雄。”

误区

5、自以为是,放任自流。

班主任的大忌是思想僵化,不知变通;但是比这更严重的应是:自以为是,放任自流。前者,无非使班主任在教育教学及学生管理中,固步自封,竭蹶趋步,难以取得重大进展;而后者,却对学生贻害无穷。因为班主任的自以为是,首先会对学生产生蔑视或不屑一顾,往往会夸大自己的能力或对自己的行为不加控制,并错误考量;而班主任的放任自流,又会使他放松对班级日常事务的体察,表现出顺其自然的孤傲和我行我素的放纵。到头来,导致管理失策,班级失控。其结果,不仅害了自己,同样,也害了学生。学生会为自己一生中遇到如此一位不知天高地厚的班主任而感到丢人。

误区

6、行为错位,缺乏尊严。

班主任应处处作学生的模范和表率,对学生要既爱又严,处置有度。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不仅要做严师,更要当慈母。但是,个别班主任,尤其是一些刚刚担任班主任的青年教师,往往在与学生相处中,表现出过分的“慈母”情怀,出格的“兄妹”温馨。师生间出现了行为上的错位和发生了一些教师缺乏尊严的举动。比如:师生勾肩搭背、称兄道弟;呼姊吆妹、互诉衷肠等。其结果:必然导致班主任的威严尽失,并使学生行为放荡、自由欲膨胀而难以约束。到头来,好心办了坏事,好人变成“敌人”。用“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的一声长叹,不正是对该行为最好的一种诠释吗?

误区

7、遇事不稳,手足无措。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吃、喝、拉、撒、睡,事无巨细,无时无刻都不能放松对学生的监护和关爱,同时,在工作中也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棘手问题。然而有些班主任在处理或解决班级或学生已发生的问题上,往往又表现出手足无措,缺乏耐性。不能对问题做到稳、准、理性的评判和解决。过了,适得其反;轻了,又无疑隔靴搔痒,无济于事。总之,难以把握处理问题的力度。久而久之,容易造成,班主任说话做事,让学生总有一种缺乏诚信和力度不够的感觉,说白了就是会造成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的信任危机。这样的事情一旦出现,短时间内很难消除,除非班主任能及时做出两件“大快人心、众望所归、力挽狂澜、救难于水火”的事情来。

误区

8、鸡蛋里挑骨头,没事找事。

有些班主任总是带着有色眼镜看学生,无论大事、小事非盯着学生的“不是”。一有风吹草动,立刻就不分青红皂白,不是电闪雷鸣,就是狂风疾雨;接着还一发“炮弹”(电话)打过去,弄一个“孩子、家长一锅端”。其结果,造成这个别学生,每日在班里都度日如年、提心吊胆;别说学习,听见老师的声音,恐怕都头发直竖,心惊胆寒。生怕不知咋的,又弄出了什么是非来。而家长更是一接电话,不是惊恐万状,就是怒火中烧。不管多忙,无论多远,风尘仆仆,肯定会直奔阳光普照下的“育人院”。看到孩子:轻者,一通臭骂;重者,一顿暴打,最后给老师还得赔礼道歉,多献美言。这时我们的老师,可谓沾了光,出了气,俨然一个胜利者,终于运用家长的势力换回了自己的体面。殊不知,这一蹩脚的教育却带来了无尽的后患。最终是“老师把家长当成了教育孩子的工具,而家长、学生却把教师看成是无能之辈。”尤其在学生眼里,“反正就这样,大不了把家长叫来,你还能怎么着!”。

误区

9、批评过火,不注意灭火。

班主任对犯错误学生的批评,在所难免。但批评的方法有多种,但最重要的是,批评不能过火,过火了要注意灭火。批评学生时一定要掌握一个度,决不能使一次批评批出一个“敌人”,造就一个叛逆者。要让受批评的学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老师的批评也都是为了我,认识到老师的批评是真诚善意的。即便是这样,班主任也应在批评的雷雨过后,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帮助,要对其谆谆教诲和开导。令其认识错误,真正改正错误。否则,班主任在将来的班级管理上,将会面临许多困难,甚至付出难以想象的代价。

5.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篇五

文/pingping

作为一名班主任,除了教学工作外,还要面对繁重琐碎的班级工作,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形成良好的班风。成立合作小组是我在班级管理的实践中总结出的一种很奏效的方法,现介绍如下。

合作小组式的班级管理方式,给学生提供了符合现实社会合作以及竞争双重特性的学习情境。当我在面对教学和班级管理时,透过学生差异性的分组,合理的安排座位,进步卡得分制度,物质性的或非物质性的奖励等方法。小组成员一起从事学习、活动、班级管理,配合适当的观察,适当的介入和引导,实现发展目标的一种班级管理的方略。

一、小组合作班级管理的操作方法:

(一)小组的组建:

小组成员的分配主要采用互补式、公平性的原则。按文化成绩、行为习惯、思想品德、性格差异划分。全班68人,共分16组。基本上每组的实力相当。

(二)小组内部管理:

1.小组组织的建立:

①选小组组长:主要由四人或六人当中学习成绩、行为习惯、有责任心的人担当。

②确立小组组名:小组集体确立组名,对此学生往往兴趣盎然,新意叠出。

本班的组名有蓝精灵、水晶组、快乐导航、学习之舰、梦幻组、诗幻组、糖果组等。

2.小组卫生管理:

每周学生在校只有五天,从星期一到星期五,均有固定的人打扫不同的卫生区域。这样,避免责任不清,推委扯皮现象。值日后,可以根据卫生的打扫情况,给予一定的奖励。干的好加分,干的不好也不坏,不加分也不扣分,对于干的较差的学生,则必须扣分。利用加分制度调动了学生打扫卫生的积极性,也使其养成了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3.小组纪律管理:

要求每个学生严格遵守的各种规范和规范制度,合理的约束学生。由于小学生天性好动好闹,上课时常管不住自己。而班主任不可能天天跟随其后,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在小组中选出学习好,行为习惯好的人担任组长。每个小组的组长只需做好其组内的五名同学的“监护人”,及时的管理和制止组员的不“法”行为,给予适当警告或处理。表现好的进行加分奖励,表现不好的就扣分。如实记录每个学生每天的表现情况,消除自身不良习惯。

4.小组学习管理:

学生个体差异的不同,导致了学习情况的不同,老师没有时间和精力一一跟学生及时沟通和辅导。如果学习上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三人行必有我师”,更何况是四人或六人呢,给每个小组的五个成员找一个小老师即组长,及时解决问题。小组内部在学习上的相互竞争、切磋,即激发了学习兴趣又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对进步较大的学生,经证实后可以适当的给与加分。这样,学生就有了学习的信心,学生会发现不是“学海无涯苦做舟”,而是“学海无涯乐做舟”.这就是进步卡的魅力吧!小小的一个卡片,却凝聚和体现着学生的努力和辛勤。

(三)小组间的班级管理

1.每个小组除了进行自我管理之外,还要参与班级管理,即“值日班长”、等。以小组内座位编号为序,每天轮流管理本班。分别对本班每天的学习、纪律、卫生等方面管理,如实记录。

2.每周还要对各个“争强好胜”小组总评。评比得分最高的小组则被评为“明星小组”、个人得分最高的被评为“最佳学生”、每周进步最大的学生被评为“进步小明星”,这些班级体都要给予物质奖励,人人为努力进步而“战”,促使小组间、成员间的竞争,激励学生们不断努力。

三、小组合作班级管理的成效:

1、培养合作意识,增长知识,提高能力。

人人都是小组的主人,个个都是班级管理的参与者,在小组内部每个人都要对小组负责,维护小组的荣誉利益,这就促使学生首先自己在每一项活动中既要严格要求自己,又要积极与同伴合作。在合作中,学生既学会了与他人的沟通交流,又从他人那里得到了知识上的互补,增长自己的知识,又培养了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2、增强了竞争意识,培养了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合作小组的建立促进了小组内和小组间的竞争,竞争内容的多样化,使学生一直处于竞争的环境,努力改变自我,展示自我,尽量超越自我,努力为小组争光;在竞争中同组同学也会时常督促帮助本组成员努力完成学习任务或本职工作,在竞争的压力下,小组成员齐心协力,在总体上促进了班级管理目标的实现。

3、培养自我管理能力。

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把管理权交给了学生自己,学生可以自主地有建设性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虽然在实践中难免出现一些失误,但学生可以在这种挫折中学会自我调控,自我勉励,自主思考,自力更生地解决问题,为学生终生发展打下基础。

4、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小组合作班级管理,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为了实现小组及班级的目标,每一个成员每一个小组必然会尽心尽力,通力合作,从而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在竞争与合作中,每一个个体都得到了锻炼,丰富了知识,增长了才干,身心得以全面发展。

6.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篇六

初三学生学习的压力之大我们是有目共睹的。在这一背景下,初三的班主任在这一过程中,就承担着更重要的责任。那么如何做好初三的班主任,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工作事务中,去繁就简,拨云见日,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树立合适的目标

有这样一个小案例:农夫早上起来,对妻子说要去耕地了。可是当他走到要耕的那片地时,发现耕地的机器需要加油了,于是他就准备去加油。可是他刚想到机器加油,又想起家里的两头猪早上还没喂。这机器没油只是不工作,猪没吃饱可是要饿瘦了。农夫决定回家先喂猪。当他经过仓库的时候,看到几只土豆,又一下子想到自家的土地里种的土豆可能要发芽了,应该去看看。于是他又朝土豆地走去。半路经过了木柴堆,他又想起妻子提醒了几次,家里的木柴要用完了,需要抱一些木柴回去。当他刚走近木柴堆,又发现有只鸡躺在地下,他认出来这是自己的鸡,原来是脚受伤了……就这样,农夫一大早就出门了,直到太阳落山才回来,忙了一天,晕头转向。结果呢?猪也没喂,油也没加,最重要的是,地也没耕。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农夫的目标意识出了问题。

我要求学生制定每天的目标,到每周,再到每月订好目标,并让学生天天反思,周周反思,月月反思,让学生在一路上都能找到达到目标的成功感,这样学生的目标意识就会一路得到强化巩固,有利于终极目标的达成。

二、增强信心,鼓舞士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分析优弊,我利用班会时间,分析班级的优势,学生个人的优势,分析学生学习成功方面和失败方面,找准努力的方向。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踏踏实实地学习,按要求做好复习迎考的每一个环节,必能取得满意的学习效果。

2、举实例,我给他们讲重庆高考状元6个月有班级倒数一跃为高考状元;厦门大学学生用3个月给全体老师和同学一个惊喜。

3、内心积极暗示,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笑对人生,时刻以微笑面对他人;早起对着镜子笑着对自己说,准备好了,努力吧,我很棒的;走路时昂胸抬头,大步快走,暗示自己“我行”“我是最棒的”。

4、利用黑板小黑板——写励志语录、人生格言,每两天让学生更新一则,每节课让学生齐读,鼓舞士气,让其信心百倍迎接挑战。

三、指导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1、心态很重要,学习要高高兴兴,从内心发出我要学,你才能百分之百的投入,效率才高。

2、学生的学习只有勤奋还不够,还必须有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提高学习效益。像数学解题不要针对只追求本题的结果,而是解题会反思,进行归类,做到一点引出一线,一线引出一面。

3、科学的安排学习时间,早晨多读,下午多练,见缝插针学英语。

四、算好时间帐:算好时间帐,强化中考意识:在九年级下期特别要求学生要珍惜时惜时如宝,挂出中考倒记时牌,让学生有种时间紧迫感。

五、加强体育锻炼,迎接中考,为了增强学生的体质,使学生的体育加试能顺利过关,学生的体育锻炼分为4个时间段,早晨6点半到7点,下午6点到6点半,为了孩子能坚持,我就陪他们跑、跳。(班级管理)中午课间做操,中速跑,主要活动筋骨,晚自习课间主要是跳绳,跳远。

六、注重谈话,与学生沟通:学生如果不愿意把自己的快乐与痛苦向老师说,不愿意与老师开城相见,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有的。如何做到和学生开城相见,必须做到有爱有期待,爱是基础,无爱就无教育。不仅关系学生的学习,还有关心学生的生活。要多鼓舞,多表扬。老师的鼓励是开发学生潜能、推动学生不断向正确目标前行的重要力量之一。眼下应多鼓励,少批评。

七、团结的教师团队,齐心协力

我们班级有一个团结的老师团队。要想把班级管理好,只靠班主任一人是不行的,班主任必须把本班的所有的老师团结起来,汲取所有任课老师的智慧,利用自己的对学生的情感和智慧来管理班级。在马中所有地班主任中,我是最幸福的,是其他班主任羡慕的对象。雪梅老师,张含老师是我们班的英语老师和语文老师,她们对班级的贡献不亚于我这个班主任。她们不仅对自己的教学做到极致,对班级的管理献言献策,经常帮我处理学生出现的问题,帮我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把学生的冷暖放在心上,来的早走得晚,为这个班级操碎了心;张震老师是我的化学老师,张震老师不仅认真上好每节课,还为我们的班级的管理出谋划策;随老师也是那么的全力付出,有事耽误的课他都要抽点时间补过来;李纯老师是我班的政治老师,他不仅交给学生知识,还时常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对学生的管理起到很好的作用;李继峰是个知识型老师,他用自己丰富的知识去感染我们的学生,成为学生心目中得好老师!

7.班主任合作制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篇七

一、班主任合作制含义

班主任合作制指为了加强班级管理, 优化育人结构, 在一个班级设立两位班主任——常务班主任和助理班主任, 两位班主任分工合作, 共同为班级管理出谋划策, 在合作中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蓬勃发展。实施班主任合作制, 对于班级管理来说是一种新型有效的组织管理实践, 他们互相沟通, 对班级学生进行学习、思想、活动等各个方面的引导和指导, 提高了班级管理水平。

二、常务班主任和助理班主任的工作职责

(一) 常务班主任工作职责

常务班主任主要负责班级学生的思想、学习、安全工作, 关注班级管理中的行为规范、安全、公物检查、材料收交、班队会活动、竞赛活动、特长培养等。

1.联系本校实际, 分析本班学生基本情况, 在学期初制定明确、具体、切实可行的班级工作计划, 期末写好班主任学期工作总结。

2.运用素质教育理念, 抓好班级建设, 全面了解班级学生情况, 利用各种德育途径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 全面负责并处理好一切班务工作。

3.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加强学生在校的安全教育和管理, 杜绝意外事件的发生, 若有伤害事故或重大问题能及时向学校或年级组汇报, 并妥善处理。

4.负责班级及卫生区的卫生, 组织学生做好每天的值日和大扫除工作,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5.按计划组织、指导好班队活动、社会实践活动, 认真准备并完成每周一次的班队会, 定期召开班队干部会议。

6.充分利用枣庄市网上家长学校平台和班级博客, 加强家校联系。采用各类家访手段进行家访, 并及时填写家访 (或电话) 记录。

7.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学习态度教育, 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健康的兴趣、爱好, 并主动与学科教师联系、沟通与协调, 合理安排培优补差工作, 形成优良学风。

8.关注学生的特长培养,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组织的文化艺术节、运动会、才艺大赛等各类文体活动, 并认真组织学生做好每学期的走廊壁画工作。

9.经常找学生谈心, 及时了解学生中发生的各种问题, 落实好行为偏差生的帮教措施, 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10.认真做好学生品德测评和奖励工作, 组织和辅导好学生的假期生活。

11.及时认真填写班主任工作手册和各类表册, 做到规范、齐全、准确。

12.负责全面指导助理班主任的工作, 及时对班主任工作中的得失进行客观的评价。

(二) 助理班主任工作职责

助理班主任是常务班主任的助手, 具体负责班级的课间操和放学路队。

1.协助常务班主任开展班级工作, 深入班级, 配合常务班主任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2.督促学生积极参加文体活动, 抓好课间操、放学路队, 规范“两队走”, 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队列习惯。

3.认真组织学生做好每月一期的班级黑板报工作。

4.协助班主任组织好家长会工作, 关心学生校外表现。

5.每周参加常务班主任组织的班会活动, 及时向常务班主任反映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工作建议。

6.开学初制定助理班主任工作计划, 学期结束完成助理班主任工作总结。

7.当常务班主任因故没有在岗时, 助理班主任要主动承担班级的全面管理, 负责班级各项活动, 及时认真地完成学校交办的任务。

三、班主任合作制的作用

(一) 减轻了常务班主任的工作负担

班主任合作制的实施让常务班主任从传统班主任管理的繁重状态中解脱了出来。以前我校的常务班主任对班级管理都是“一手抓”状态, 从课上到课下都围绕着学生团团转, 工作状态非常忙碌、劳累。自实行班主任合作制之后, 助理班主任分担了常务班主任的部分班级管理工作, 从而让班级管理得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深入开展。

(二) 提高了青年教师的班级管理能力

我校每年都有新上岗的青年教师, 他们都要先担任助理班主任, 在有经验的常务班主任的具体指导下, 逐步熟悉班主任常规工作及要求, 和常务班主任共同合作, 组织班内教育活动, 这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快速成长的通道。

(三) 构建了全员育人的立体育人结构, 形成教育合力

马柯连卡曾说过:“哪里教师没有结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哪里就不可能有统一的教育过程。”我校两位班主任都是本班级的任课教师, 班主任合作制让任课教师能更主动地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 构建了全员育人的管理框架, 优化了全员育人的结构。

四、实施班主任合作制应注意的问题

(一) 要不断强化常务班主任和助理班主任的责任意识

班主任合作制的实施并不是要弱化常务班主任的责任, 而是强化合作管理班级的重要性。两位班主任责任意识要更强, 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 践责于行, 共同努力, 让学生有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学习氛围。

(二) 常务班主任和助理班主任要加强沟通与合作

班级管理是一个整体、动态的过程, 两位班主任虽然有明确的分工, 但也要把班级管理的各项工作融汇贯通, 以平等、互助、合作的态度, 共同把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总而言之, 班级的管理不是一位班主任的事, 需要常务班主任和助理班主任共同努力。

学校应以全员育人为教育理念、以人人快乐参与班级管理为模式, 让班主任合作制渗透到班级管理的各个层面。多一个人管理, 多一种手段;多一个人参与, 多一份关爱;多一个人分担, 减轻一份压力。班主任合作制的实施, 构建了新型有效的、科学完善的班主任工作体系, 使我校形成了人人争做班主任的喜人局面。

摘要:班主任合作制是新时期下新型班级管理的有效方式, 指一个班级由两位班主任分工合作共同管理班级, 它在减轻了传统班主任繁重工作的同时, 也提高了青年教师管理班级的能力, 形成了全员育人的局面, 优化了育人结构。本文从班主任合作制的含义入手, 就其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做了全面探讨。

关键词:班级合作制,工作职责,作用

参考文献

[1]彼德·德鲁克.创业精神与创新[M].北京:工人出版社, 1989.

8.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篇八

关键词:中学班主任 沟通 技巧

中学班主任的工作比较繁杂,既要抓学习又要管卫生,既要抓思想教育又要完成各项学校任务,所以班主任掌握沟通技巧是完成一切工作的保证。通过沟通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活动,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合理处理。

一、新时期赋予中学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内容以及特点

(一)工作内容

由于中学生基础知识还不牢固,思想性格尚不成熟,所以班主任工作内容主要是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并根据每一位学生自身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方法策略,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以及完善他们的人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二)工作特点

新时代赋予了中学班主任工作新的特点,根据学生成长的需求以及社会对教师这个职业所赋予的使命,班主任工作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

1.要有明确的时代性。现在的学生物质条件好,父母过于宠爱,面对新的教育对象及新的教育手段,班主任要有明确的时代性。

2.班主任的能力要具有全面性。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全方位的,而要培养出全方位的学生,就要求教师的能力要具有全面性。

3.班主任教育学生要有针对性。每位学生都是独特的,这就要求班主任在管理的时候不可搞一锅煮的方式,要根据每位学生的个人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二、为什么中学班主任要掌握沟通技巧

(一)要在沟通中关注知识的沟通

知识沟通就是班主任在传道授业解惑中所使用的方法技巧,学生来到学校就是为了学习,所以班主任掌握知识的沟通不仅是教师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也是学生能否受到良好教育的关键,所以为了实现教育的目的,班主任必须掌握知识沟通技巧。

(二)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必须掌握心理沟通技巧

心理沟通就是班主任对学生的心理进行辅导,促使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成熟起来。初中生的心智还不成熟,心理比较脆弱,还没有经历过人生中重要的沟沟坎坎,所以有时候中学生的心理会陷入误区,会产生纠结困扰的心结。此外,家庭教育的缺失,社会对中学生的不良影响,如果班主任没有给予心理上的正确引导,就会严重影响学生的成长,所以班主任就必须注重心理沟通。

三、中学班主任如何培养自己与学生的沟通能力

(一)要时刻注意自己的班主任形象

班主任要想在班级管理中树立自己的威信,首先必须要注重自己的形象,这样才能在和学生的沟通过程中,使自己的话语更有威信,更能让学生信服,产生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班主任要想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必须先注意自己的班主任形象。

(二)要学会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能使沟通愉快轻松

现在的中学生正处于叛逆时期,喜欢引人关注,我们必须换位思考,理解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看待世界,真正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这样在沟通的时候学生会感觉你在尊重他们,在理解他们,这样会使交流愉快轻松。

(三)班主任要善于表扬和鼓励,让学生乐于沟通

中学时期的学生,喜欢争强斗胜,喜欢得到别人的夸奖和赞美,自尊心非常强烈,甚至不愿意听从逆耳的话,越批评他,他越对着干。针对中学生这一时期的特殊心理,班主任在教育他们的时候,不能一直以批评为主要手段,这样学生会感觉自尊心受到了伤害,甚至是感觉自己受到了不公的待遇,反而使他们失去了原有的自信心和自制力,达不到沟通教育的目的。所以中学班主任在和学生沟通交流时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要善于表扬,让学生乐于沟通。只要发现学生一丁点的优点,就往极致里夸,让学生感觉到收获和成功的喜悦,自尊心得到极大的满足,这个时候班主任再和学生进行沟通,学生会感觉教师是在关心自己,会虚心接受教师的建议,认同教师的说法,进而认真改正自己的不足。

(四)班主任要主动找学生进行沟通

班主任抓班级里的全面工作,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思想动态,学生遇到问题了不要等学生来找自己,班主任要主动找学生进行沟通,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使学生真正感受到班主任对他们的关心,建立起深厚的师生感情,所以中学班主任主动找学生沟通十分必要,对此,班主任要做到以下几点:

1.班主任要选择恰当的沟通时间。因为在学生心情好的时候进行沟通,效果肯定比学生心情差的时候进行沟通好,毕竟一个人在心情好的时候,愿意把心里话与别人分享,在情绪上也愿意与人沟通,所以班主任在找学生沟通的时候可以先观察学生的情绪是否愉悦,如果学生情绪不好的话,沟通可以暂时先缓一缓。

2.班主任要选择恰当的沟通地点。学生虽然年龄不大,但是都不希望自己的隐私被别人知道,在与班主任进行沟通的时候,不希望别的同学或者任课教师在旁边听到自己的谈话内容,所以班主任在和学生进行沟通的时候要选择恰当的沟通地点,如果办公室里没人的话,办公室是最好的沟通地点,另外也可以到学校小花园、学校广场、学校操场这些无人场所进行面对面的沟通。

3.班主任要选择恰当的沟通语气。学生都不喜欢被批评,被指责,所以班主任在和学生沟通时尽量用平和的语气,以朋友的身份来和学生沟通,学生会感觉到沟通时平等对话,是朋友间的交谈,很容易接受班主任的教导。

(五)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和学生的沟通

现在网络特别普及,教师可以通过QQ、空间、论坛、邮件的形式加强师生间的沟通,时刻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心理动态,遇到问题能够及时得到解决。

中学班主任必须重视和学生之间的沟通,让学生对班主任产生信任感,使学生喜欢教师,从而让教育达到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勇杰.浅谈初中班主任工作[J].基础教育论坛,2010(4).

[2]杨天军.初中生心理与班主任工作[J].河西学院学报,1995(2).

[3]骆婧.贵州省初中班主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调查研究[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7).

9.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篇九

文/囤凤芹

案例:

柔性管理是在研究学生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性的方式,对学生的心理施加潜在的影响,从而把教师的意志转变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其主体是学生,其职能也转变为教育、协调、激励、互补。现在的中职生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思想活跃,善于思考,渴望成材,主体意识和民主意识增强,班级管理更需要柔性管理。

2005年3月,我接手2003级汽修班,全班31名全是男生。学生学习基础薄弱,纪律观念淡薄。开学后三天,人才到齐。有一次,我抽查一节课,上课时打瞌睡的打瞌睡,看杂书的看杂书,讲闲话的讲闲话……当时,我真想大发一通火,狠狠地训斥他们一顿,但转念一想,训斥一顿会有效果吗?想到这里,我向全班严肃地扫视了一分钟之久,教室里顿时出奇地静下来。此刻,任课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请看黑板上这道题怎么解?”刘某同学马上站起来做了回答,任课教师表扬他“思维活跃,反映敏捷,有潜力。”当即,我掏出崭新的班级工作笔记记下了这一幕。第二节课前,我利用几分钟时间讲了几句:“我这个本子,从今天开始将记录每位同学的进步表现和做出的成绩。我非常高兴地记下了新学年第一个能积极回答问题的刘某同学。”任课教师继续上第二节课,同学们都听得比较认真。受这件事的启发,我在班级工作中运用了柔性管理理论着重抓“三个点”,促进学生转变。

一抓同学的爱好点,因为个体重于群体。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需求及性格都不尽相同,“一刀切”、“大锅饭”、“齐步走”式的管理方法不可能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传统的班级管理理论,比较重视集体化教育,而忽视个性发展的教育。过于强调统一性所建立的班集体是僵化的、呆板的班集体,而一个缺乏活力、缺乏创造性的班集体,是不可能让每一个成员产生集体荣誉感和归宿感的。

开学后第二周的班会,我请同学们每人写一篇周记,介绍自己的性格、爱好和特长。通过批阅,我把每个同学的性格、爱好和特长一一记录下来,每个同学用一页纸,按学号顺序排序。通过记录,我对全班每个同学的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在选定班、团干部和课代表候选人时,发挥了很好的参考作用。据此选定的班、团干部和课代表,都能积极主动负责,配合班主任做好各项工作。没有担任上述工作的同学,我根据其性格、爱好,委托他们做兴趣小组或活动组组长。全班同学几乎人人都有一个工作的“岗位”。他们都能积极主动地配合班级工作,使班上各项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

通过抓同学们的爱好点,建立各种组织,设置各种职位,将班集体建设的各项任务分解到每个学生的身上,不仅提高了班级工作的效率,而且更重要的是,每个同学都非常明确自己在班集体建设中所占的地位,所担负的责任,使每一位同学感受到他是集体所需要的,而且是必不可少的。(班主任工作案例)由于个体在履行责任的同时,能够不断地体会自身对集体的价值,其集体主义观念、主人翁精神就会不断得到加强。

二抓同学们的有待发展点。所谓的有待发展点,指的是同学们身上存在的某一方面的缺点,即有待于今后帮助、改正(进)之处。当然,这个“发展点”,不是通过同学们的“自我介绍”,而是通过我平时的观察、了解,暗中记录下来的,如王同学,人长得很帅,穿戴讲究,可是作业书写得潦草。有位老师在他的作业本上批道:“你有一身好外表,字为什么写得这么潦草?重作!”该同学看后很恼火,不但不重做,反而在交上去的作业本上歪歪斜斜地回批道:“你也不是书法家,看你的字能写多好?”我对这位同学的缺点没有直接批评,而是先把这件事记在班级工作的记录本上。过了一段时间,我买了一本钢笔字帖,赠送给王同学,并在扉页写上:“愿你的字能和你的形象一样美。”他深受感动,从此努力练习硬笔书法,作业书写逐渐好了起来。

讲究批评的艺术,反话正说寓批评于诙谐。对不正确的言行,不是直接加以否定,而是反话正说,让学生在听话过程中逐渐发现自己的荒谬,从而进行自我否定。这种批评的艺术有利于打破对话双方之间的紧张心理。形成交流思想的和谐环境,可以收到以赞扬实现批评,以肯定达到否定的好效果。例如,对个别同学抽烟的错误行为,不以“吸烟有害健康”的忠告正面批评学生,而是大谈抽烟的“三大好处”:小偷不偷,蚊子不咬,青春不老。当学生感到奇怪有趣时,再解释说:“抽烟易得支气管炎,夜间咳嗽不止,小偷以为主人没睡着,所以不敢行窃;抽烟时烟雾缭绕,无异于点蚊香,蚊子不敢叮咬;抽烟会导致多种疾病,不到老年便病魔缠身,痛苦而死,可谓青春不老。”反话正说,明褒实贬,教育效果极好。

三抓同学们的闪光点,因为肯定重于否定。“肯定”与“否定”是一切管理中经常使用的方法,在柔性管理中,更强调把重点放在“肯定”一面。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受尊重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其中包括别人对自己的尊重,如注意、接受、支持、赞扬等,也包括自己对自身的尊重,如自信、自强、自立、胜任等。如果这些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自卑感、软弱感或无能感。盖杰和伯令纳在《教育心理学》中指出:“表扬是一种最廉价、最易于被人们忽视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充分肯定其成功,不仅使他们心理上得到满足,而且使之进一步增强学习信心。因此,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及时对进步的学生做出肯定的评价,使学生每一次进步都成为有形的事实,在成功的快感中提高自信心和积极性,即使失败了,也应该尽量从中发掘“亮点”,使其看到希望和方向。

每当有空,我都要到班里走一走,看一看,问一问,与同学们聊一聊。发现哪个同学与过去比有了进步的地方,有了某一闪光点,做了某件好事,都及时记下来,然后在第二天的晨检或班会上进行表扬,并记入学年《学生手册》的评语中。

通过抓同学们的“三个点”,我带的班级逐渐好转了。在学校组织的“红五月歌咏比赛”中,表现出了非常强的班集体凝聚力,大合唱和指挥表演得都很成功,而且还出色地表演了电吉他弹奏,烘托了全场的气氛。在参加2006年汽车维修专业的职业技能考试中,全班都顺利取得了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10.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篇十

【摘 要】班主任是学校教育中特殊角色,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发现自己存在的一些问题,对自己的管理水平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 班级管理

教师与学生是学校组织中的两大最基本群体。班主任是学校教育中的特殊角色,肩负着比一般教师更重的责任。因此,班主任工作在学校教育中具有突出的地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现在学生的教育管理越来越难开展, 别是近几年,由于受“普高热”的冲击,各技校为了弥补生源,招收的学生素质更是参差不齐.学生身上出现基础差、行为习惯差、学习目的性不强等现象,让班主任工作更加吃力。甚至时不时的还会发生意想不到的状况,更是让班主任苦不堪言。但抱怨不能解决问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与时俱进的教育能力,如何使自己的业务能力跟得上学生的脚步,成为一个重中之重的问题。

一个学校中有许多位班主任,尽管每个班主任的岗位职责都一样,但因每个人处理事情的方法不同,对班级的管理效果也都不太不相同。在我身边,绝大部分班主任对待工作都是非常的认真负责,把自己的班级管理也较为不错,但可以把班级管理的一点问题都没

有的班主任还是极少数。对比那些班级管理做的特别好的班主任,你的差距到底在哪里?那么,在你努力工作的时候,是否经常对照别人,反思自己?是否发现你自身存在一些问题,看似正确,结果却偏离了主题?下面,我就班主任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问题一:你每天都到班里去,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我们发现,学校里会有这样一些现象,有的老师很少到班级里去,班级里也很少发生什么问题,有的老师天天往班级里跑,可班级里天天状况不断。为什么?天天跑的老师工作态度固然是非常端正的,但效果却不明显。其实,作为班主任,特别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你要利用你每次到班的机会去观察学生,善于发现问题。例如:你今天到班级的任务是找一个犯错误的学生谈话,当你走到教室门口时,上课铃声正好响起,但此时,教室里乱哄哄的,学生连上课的书也没有准备,满地垃圾,学生大部分都没来,而你却只把你要找的人叫了出去,别的问题统统视而不见,那么后果我想大家也能猜到,班级永远是一种无序的状态,各种状况会永远不断。

问题二:很多老师发现了班里存在着很多问题,但都解决了吗? 发现问题是基础,解决问题是关键。目前全国上下所有的技工学校师资力量都比较缺乏,班主任的工作量尤为繁重,除了每天要上大量的课之外,还要去管理班级,所以,有些老师明知道自己班

上有什么状况,可因为时间的关系,却迟迟不能去处理。事情积久了,坏习惯也就养成了。例如:做广播操的时候,要求身体状况良好的学生都能认真做好广播操来锻炼自己的身体,而在你检查的过程中,你发现一个学生因为懒得动而没有做操,而你又要去上课,来不及教育这个学生,所以先把此事暂放一下,但等你忙完了,就一定要找个合适的方法去处理才行。如果这事你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随他过去了,那么下次做操的时候,情况你可想而知了:他还是不会做的。再以后的情况,你也应该能猜得出,就是会有很多学生和他一样都把手插在兜里不做操了。所以,及时发现了问题,就一定要及时地解决,而且要会合理的安排好自己的时间,采取合适的方法、合适的手段。

问题三:你经常找学生谈心,你真的了解他吗?

有的老师很负责,每当学生犯了错误,不管大错小错,都耐心的找他谈话,有的老师经常还会对学生说出这样的一句话:“我昨天刚跟你谈完,你今天又犯了…”其实,这句话就说明,你的教育没起作用。那如何使你的教育更加有效果,就需要你去想法设法了解学生,了解他的性格,了解他的家庭,了解他的成长经历,了解他此时此刻的心理等等。只有你比较了解他,才能想出对他比较合适的教育方法,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比如有这样一件事:某学生刚来到学校的时候,非常积极上进,主动申请做班级干部,可

慢慢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表现越来越差,工作也不努力,于是,你开始找他谈话了,希望他能检讨自己的错误,重新振作,但发现找了他几次,都没什么效果,慢慢的,你也放弃了,这件事就这么结束了,最终的结果就是教育失败。其实,作为一名班主任,在跟学生谈心的时候要注重技巧,你的目的是让他变好,但你首先应该和他一起分析变坏的原因。可以选择比较合适的时间,没有太大心理压力的地点,以非批评式的口吻,与学生交流,多听学生讲的,从中找出突破口,从而解决问题。刚刚那名学生之所以有那样的变化,经过了解,得知原来该生一直很崇拜自己的叔叔(他的叔叔是一名很有能力的村干部),所以特别想做好班干部,可正是由于他的心急,不会为人处世,班干部才做不好,这个学生还略有些不务实,说的多,做的少,所以,同学们也不愿意服从他的领导,这才是他变得消极的原因。只有你了解事情的真实状况,你才能有效的帮助他,给他一些具体的建议,鼓励他做好班级干部工作。光是泛泛的讲些大道理是没有什么用的。可见,了解学生对于班主任来说是最重要的事。每个班主任从带班的第一天就开始接触学生,有的老师会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把握了学生的动态,控制好了整个局面,也有的老师甚至在学生毕业的时候还不清楚这些学生到底是怎样的性格,只知道这些学生天天犯错,没少让自己头疼。其实,了解学生也并非难事,渠道也很多,可以通过他的家长,他身边的朋

友,或是通过观察他的语言,他的动作,他的神态,他的处事方法来了解他,切不可盲目的给学生下个定论,随便的处理一个学生违纪事件,有时会适得其反。

问题四:当你批评学生的一些做法的时候,你自己做到了吗?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学校要求骑车的学生在进校门的时候,必须下车慢行,以免人多拥挤,发生事故。但很多老师都是骑车直接驶入校门,学生看了之后,会心甘情愿的遵守这个规则吗?所以,学生骑车闯入校门才会屡禁不止。看来,为人师表不能浮在表面,要处处体现,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以身示教,这样的教育才有更深远的影响。

问题五:当你处理事情的时候,会坚持原则吗?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做任何事都有一定的方法,有原则。所谓坚持原则就是在工作中严格的按照规则去做,要有严谨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有的人认为坚持原则很简单,照着各项规章制度去做就行了。但其实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原则并不容易,尤其是做班主任这门工作。还有一句话叫做做事容易,做人难。班主任做的对人的管理工作,天天与人打交道,很多事情无形当中就被“活”化了,活得过头就会导致没有原则。例如:你在班里制定一条班规,凡有事要请假的学生,必须写好请假条让班主任签字,经

班主任同意后方可休假。如不按要求私自逃课外出的话,就严格按学生手则处理,并通知家长。假设一个平时表现很差的学生有一天逃课出去了,被你及时发现并按你的班规及时处理了。又一个平时表现很好的学生一时兴起也逃课出去了,回来之后,你却随便说了两句就算了,没有按班规处理。那么,这种没有原则的做法就会让你失去在学生心目中的位臵。可见,坚持原则是树立班主任形象的重要方面,也是一个人人格魅力的体现。换一个角度说,坚持原则更是班主任对自己的一种自我保护形式。

总之, 教育是事业, 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 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对教师来说,面对如此多元化的学生,应该时刻总结经验,多反思自己,从自身做起,一定会做好班主任这个神圣的工作。我们要坚信,只要我们努力,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

刘飞

11.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严与爱 篇十一

(一)严而有理。当班级出现不正常现象或学生违纪甚至多次违纪,这就首先要求教师及时了解情况,初步拟出几种教育措施,分清对错和利害,然后择优选择最为合理、恰当的措施。譬如,有一次以两位值周班长为首的六位学生逃课到操场打篮球。知情后,我初步拟出几种处理方案:第一,批评几句,写一份书面检讨;第二,在课室公开罚站反省,再接受批评;第三,请家长来校,协助教育;第四,找他们谈心,向他们摆道理,心平气和地让他们认识到这次行为给自己、给班级带来的危害和影响,然后,促使他们乐意并诚恳地向全班同学作检讨。为了让这几位逃课的学生既深刻地认识错误,又能在班级内消除影响,以理服人。我便选择了第四种方案,且效果很好。

(二)严而透情。打骂是最无效、最无奈的教育方法。在教育中不让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受到伤害,让学生感到教师是在非常真诚地关心他、帮助他。在具体的实施中注意调控好自己的心态和行为:变痛恨为痛心、发怒为宽容、责骂为劝慰、殴打为抚摸、训斥为商量、罚站为请坐、冷漠为热情。上文中的例子,那几位逃课的学生犯了错误,肯定害怕、担心,甚至有学生会想看你能把我怎样。此时,如果你变发怒为宽容,先请学生坐下。这样,那怕是再桀骜不驯的学生也会感到老师对他的尊重,从而使之为所犯的错误感到后悔、不安,那么接下去的说理教育就好开展了。记得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不是锤的敲打,而是水的抚摸,才使石子变得这般光滑剔透”。这正说明教育需要爱心和耐心,在引导孩子乐学、从善方面不能粗暴、蛮干。

(三)严而垂范。我在班主任工作过程中,不仅对学生要严格要求,而且也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教育理论,提高班主任工作能力。有一次,学年初我刚接班时,刚进教室,只见地面一片狼藉,学生熟视无睹。于是,我便弯下身去捡,当捡到其中一学生的脚下时,那学生便红起了脸,并说“老师,我来捡”,我只笑着点头,其他学生都赶忙把自己四周的垃圾捡起来扔进桶里。自此以后,我们班的卫生保持情况好多了,每当我躬身捡垃圾时,学生都条件反射般低头四顾,确保自己的“包干区”无事。因此,教师身体力行的示范,比责骂要好上千百倍。

二、爱的播种,爱中有严

(一)爱要不宠。对学生的爱,是指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和身体状况等,而不是无纪律、无原则的溺爱和纵容。自从我踏上讲台,就十分信奉这样一句话“宁可让学生在不懂事的时候责怪我,而不要让学生懂事后责怪我”,这就是在“严”的前提下的真正的爱。还是拿前文的第一个例子来讲,逃课的学生中有班级的两位班长,假如因为有两位班长在列就轻描淡写地处理,姑且不说班级同学有意见,今后的工作不好开展,就这两位班长会认为犯了错误就可以享受特权,连老师也要给他们几分面子,而不思过错、骄傲自大,可以说这对他们本人今后的成长是相当不利的,也会影响班主任的威信。这不是爱,是宠是害!当然有时优生犯错,为避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可根据所犯错误的大小采取适当的形式或场合来教育引导,维护其自尊心从而让他们乐意接受教育,并深刻认识到“自己还有不足”,使其知错能改。

(二)爱不失衡。教育界有这样一句话:“爱优生是人,爱差生是神。”我们教师虽不是神,但应具有这样的胸怀和追求。再者,教育对象不可能素质能力都一样,存在个体差异,同样来校接受教育,不应当受到歧视和忽略。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学生,尤其是差生,让他们感受到了教师的重视、关心和平等对待,他们就会自然觉得你这位教师可亲可敬,进而相信你,听从你的教育。所以,我们在班主任工作过程中,必须做到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和爱护每一位学生。上文中逃课的还有四名学生,他们可以说是班级后进生的代表。他们见两位班长首先在班级作了检讨,还会有什么意见呢,全班同学都会觉得教师公正、不偏心。

(三)爱要可感。学生毕竟是孩子,虽你具备了对他们的爱心,但板着脸去教育,学生还是难以感受到爱,从而不敢接近你、信任你。这就还要通过多种方式向学生传递爱意。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可以言传情、以目传情、以手传情,可以用教师的实际行动来传情。比如在和学生谈话结束时,摸摸他的头或拍拍他的肩膀,再说句鼓励的话,足以让学生心花怒放,增强自信心和上进心。因此,作为一个教育者,千万不要吝啬微笑,不要吝啬表扬,不要吝啬每一个爱心的举动。让每一个学生在整个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均可以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爱。

12.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篇十二

宁 夏 回 族 自 治 区

关中发【2010】18号 关庄中学班主任培训方案

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在中小学全面实施绩效工资的前提下,为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特别是新任班主任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根据各级文件精神,结合我市班主任队伍的实际,特制订本培训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的通知》文件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我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和班主任队伍的实际情况出发,遵循优秀班主任成长规律,坚持学、研、用相结合,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创造性,构建多样性的培训体系。

二、培训目标

通过班主任岗位培训,使班主任了解国家的教育政策及法律法规,明确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特点和要求,更新教育思想和理念,掌握现代学校班级管理理论和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水平,打造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优秀班主任队伍。

三、具体内容与措施

1、培训内容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四、三、二、一” 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小议班级管理

2、措施

①培训以业余时间和每周例会时间为主。②充实完善班主任隔周例会制度,使之系列化、常规化,穿插培训内容。

四、组织与管理

1、学校成立班主任培训领导小组。

2、由德育主任负责班主任培训的具体工作。

3、对参加培训的班主任进行考勤管理,并纳入量化考核。

4、对圆满完成班主任培训的班主任教师,在评优、评先中,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海原县关庄中学

13.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篇十三

我国的教育事业正在由传统教育向现代化教育转变,实现现代化教育的关键是有现代化的教师。当代班主任担负着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重任,要实现人才的培养目标,班主任必须具备适应工作需要的素质。即:高尚的思想品德,端正的教育思想;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接受并传授新知识的能力;执着热爱班主任工作,富有进取精神和创造精神;善于了解和理解学生,掌握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能够有效地组织活动,具有良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有良好的个人修养,不断完善自己的师表形象。

传统的班级管理,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班主任普遍有主观性、随意性。或是强制性地发号施令,或是家长制地出言必训;或是保姆式的看管,不给学生一点自由支配的权利。长期以来,我们的班主任起早贪黑,班级工作无巨细都要管。这种管理方式一方面使班主任疲于奔命,事务缠身,不得于自身的提高;另一方面,这种“保姆式”的管理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压抑了学生的自主、自理、自治能力的发挥,不利于现代人素质的培养。

实现和谐教育,是增强孩子自信心的有效方法。苏霍姆林指出:和谐教育──是发现深藏在每一个人内心的财富。如果一个人能在一种劳动中显示自己,他就会变成一个对什么事不关心的人,他也会在其他活动领域找到困难的力量和方面。

现代管理理论认为,只有实行全员管理,整体的力量才能得到发挥,个性和积极性和素质才能得到提高。只有确认学生在班集体中的地位、权利和义务,让其真正享受到民主、平等、自由的权利,才能唤起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义务感,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班集体才能成为学生自我教育、尝试成功的精神乐园。因此,我认为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传统的“保姆式”的班级管理模式必然要进行根本的变革。让每个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学生才会意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真正做到关心集体,关心他人,关心自己,促进学生独立自主的发展。如何在班集体建设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近年来,我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探索。

1、引导学生制定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

制定目标是班级管理的前提条件,而学生的自主精神是班级管理的灵魂。每个学生都是班级管理的主人,既是被管理者,又是管理者。因此,作为班主任,首先要从思想上更新管理观念,确认每个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权利和义务,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加强自主意识和民主意识的教育,以“我是班级管理的主人”为主线,引导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目标的制定。任何一个孩子都有赢得成功、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的愿望。他们每做成一件事,成功的愉悦都溢于言表。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就是在这种成功体验中逐步积淀起来的。

在制定班级管理目标的制定时,要求每个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出谋献策,组织他们学习、讨论,共同制定出切合班级实际的总目标。管理目标的确立,一方面使用权学生既要看到前进的方向,又要明确目标实现是每个个体努力的总和;另一方面也要使学生看到目标高而可攀,但必须经过努力才能实现。管理目标制定的过程,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激励的过程。

分解目标分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①横向目标。横向目标其外延涉及学习风、组织上纪律、班风班容等。对每一项目标,都予以量化,变软性任务为可检测的硬性指标。我班每个小组都讨论制定了学习、纪律、路队等到的目标,组与组之间开展竞赛,激发学生把潜在的能量充分发挥出来。每一级的情况有专人记录,每月一统计,评出优胜组,期末按目标评出各项最佳小组。②纵向目标。纵向目标是指“横向目标”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要达到期具体标准,须明确设计。

学生通过参政目标的制定与实践,增强了主人翁的意识与责任感心,使班级管理目标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为班级管理奠定了基础。

2、建立班级自我管理机构,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

班级常规管理是一项整体的育人工程。把学生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才能形成合力,共同构筑学生自我管理机制。因此,班主任必须想方设法构建学生自我管理体制,为学生设置多种岗位,让每佣学生装都有有机会上岗“施政”,有服务同学、锻炼自己、表现自己、提高自己的机会。

2.1建立值周制度。每周推选一名学生担任“值周小老师”。班中的事由值周小老师全权负责。晨会、主题班、队会等活动,老师只加以启发指导,从方案设计、组织准备到主持活动、总结评价都由学生自己做。值同小老师还要负责记载班务杂志,检查班干部的工作情况。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装的主动性,培养了他们的才能,班组织的自我管理得到了加强团结,班集体内部也日趋团结。

2.2改革班干部的选举方法。以前班干部的选举由学生提名,举手表决通过。常常有这样一部分学生,从进小学开始,就因为听话、大胆等原因被选上班干部,以后又因为有了工作经验,有了一定的组织上和管理能力,从一年级到毕业,连选连任,致使多数学生失去了锻炼的机会。(班主任)为了使更多的学生有当干部的机会,我采取干部定期轮换制的方法。班干部从没有担任过的同学中间选举产生。由学生自我推荐作竞选演讲,再由同学无记名投票,民主选举,组建班委会。这样既可给更多的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有利于学生干部以后走上社会摆正个人和集体的位置,正确处理个人与事业的关系。班干部的职责是协助值周小老师管理班级,负责检查各管理小组的工作,并记录检查情况。

2.3建立若干管理小组。根据班级管理的具体要求,在班里建立若干管理小组。每个管理小组职责分明,分别督导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维护班级纪律秩序。如路队组——负责放学排队及回家路上的纪律;卫生组——负责教室及包干区的清洁工作,检查个人卫生;课间纪律组——负责课间纪律的检查,协助解决同学之间的矛盾等。各管理小组建立后,组的岗位责任明确,并由组长负责。组长是一周一轮,负责记载好当天检查的情况。

建立学生自我管理的组织机构,虽然强化了学生的自我管理,但在实施过程中,也不能忽略教师的点拨。为了调控好整个班经受管理机制的运转,必须充分发挥班干部的“火车头”作用。班主任可以把班级日常工作分成学习、卫生、纪律等几部分,每部分由一位同学主管。每天放学后,各管理小组组长分别向自己的主管同学汇报,主管同学再向值周小老师汇报。值周小老师把各主管同学汇报的情况进行整理归类,并向班主任汇报。通过这种形式多样,人人参与,各司其职的自我管理机制,使学生学会了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意识明显提高。同时也为每个学生提供参与管理的机会和条件,使他们在班级中找到满意的位置,担当成功的角色,促进了整体素质的提高。

3、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治能力

班级活动是实现班级管理目标的桥梁,是促进班级集体建设的中介,是学生展示才华的乐园。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凡属于养成习惯的事,光反复讲未必有用,一句老话,要能游泳必须下水。因此老师的任务就是用切实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下水,练成游泳的本领。”因此,班主任必须根据班级管理目标,指导员学生设计并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这样周而复始,进行常规化的系列的活动,既有针对性,又有启迪教育意义,知识性、趣味性、灵活性、创新性融为一体,既成了学生自主教育、自我管理、展示个性、尝试成功的乐园,又培养了学生的自治能力,对班集体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在强化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起服务作用,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要目的。它不仅能激发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并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灵活多变的手段,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进而达到理论的内化和情感的升华,增强其社会责任感,最终达到培养健全人格的目的,将会极大地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

4、建立竞争机制,让每个学生得到发展

让学生参与竞争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增长其才能的重要途径。在改革开放的现代社会,我们更应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上进心和耐挫力。这样,才能使学生将来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在班级中建立竞争机制,创造竞争气氛。每个学生自找一名对手,老师可依据学生的可比性,稍作调整。竞争对手比学习、比思想、比体育。竞争对手名单列表上墙,各自的成绩公布于表,以便时时可激励双方。通过竞争,优等生更优,基础薄弱的学生也不甘落后,奋起直追,进步也特快。通过竞争,班级中形成了一种互相监督、互相帮助、你追我赶的氛围,充分发挥了学生装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和谐、生动活泼的发展。

班集体中有由班主任组织起来的活动小组,如值日组等,属正式群体,还有一些由学生自发形成或组织起来的非正式群体。他们三五成群,志趣相投,交往频繁,关系融洽,或同村同行或共同学习或谈笑游戏,在这些活动中他们获得了友谊和快乐。可见非正式群体活动是正式群体活动的一个有益而必要的补充,对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也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在管理好正式群体的同时,我们也要重视和管理好班级内的非正式群体。

班主任要公正热情地对待各种学生群体,不可偏爱正式群体,非难、歧视、攻击非正式群体,特别是不要对某些表现欠佳的非正式群体横加指责、挖苦讽刺或强行解散,也不要对其视而不见,漠然置之。因为这样会挫伤其成员自尊心,打击其积极性,有时还会促使其走向消极的一面,与班主任班集体产生隔阂甚至形成对立,以致拜把结盟形成团伙进行违法乱纪活动。这不仅使对他们的教育管理难度增加,也对培养良好的班集体极为不利。所以对班内的非正式群体特别是较后进的群体,更应尊重和关怀,引导他们健康发展。

上一篇:历史老师实习总结报告下一篇:西塞罗《论友谊》阅读练习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