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计生长效机制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共12篇)
1.建立计生长效机制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篇一
创新管理机制
提升计生服务水平
各位领导:
按照会议议程安排,我将居委会的计生工作向大家做发言。我居委会辖5个农村小组和九条集镇街道,农业人口819人,集镇人口2710人,常住流入人口275余人。集镇周边涉及彭桥、王榨、许棚、九峰等4个村,集镇居民有外省流入的、外乡镇流入的和本乡镇在集镇建房落户的,涉及到经商、餐饮、门面出租和建筑务工,他们的流入繁荣了集镇经济,搞活了商业流通,使雷公集镇除府城外是安陆市最大的经济重镇,但也给计生工作的管理带来了难度,特别是近年来形成了户籍地想管找不到人,流入地看得到人管不了,从而导致户籍地和流入地两不管的局面。针对这种现状,我们居委会开春以来按照镇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的意见,做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工作。在此,敬请各单位、部门、相关村支部村委会予以配合支持和理解。今天会议后我们居委会将继续更好的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大投入,落实专班。在原已投入一万元的基础上继续落实经费八千元,聘请集镇信息员两名,微机操作义工一名。
二、摸底建档。按照集镇网格化管理要求,召集村组干部、老党员及水电工等人员共同熟悉计划生育登记的相关要求,利用收取新农保、医保、水电费和公安“两实”登记等一切入户机会对计划生育信息进行摸底登记。完成初步登记后,再进行分类整理,涉及其他村居住在集镇的村民,与其相关村协商,明确主管单位。对于外来务工经商人员的管理,我们本着“谁受益谁管理、谁出租谁管理”的原则,明确了房东在计划生育管理中应承担的责任,随时向居委会提供租房者的详细计划生育情况。
三、落实管理:通过落实各项工作制度,规范了计生管理:一是档案登记管理制度。摸底登记整理完善后,由计生专干建档建卡,电脑录入湖北省人口计生村居在线服务平台,并进行网络包保,进入常态化、网格化管理。切实达到“六清”,即流入总人数清,已婚育龄妇女数清,婚姻、生育、节育情况清,户籍地清,现居住位置清,流动目的及现从事职业清。二是入户随访制度。坚持每季度一次重点对象逐户随访,及时了解情况,掌握动态,听取建议,不断完善管理。三是定期清查制度。针对流动人口居住变动性大的特点,坚持每月对街道、门店进行一次清查登记,及时变更信息。四是信息情况反馈制度。以网络化形式覆盖,实现了管理到位,防止各种计生问题的发生。
四、服务到位。根据镇计生领导小组意见,凡今后集镇居民、单位的办证、出证证明,一律由居委会以属地管理的原则办理,我们居委会将全力做好配合工作,力争方便、快捷、有序。实现以信息采集引导计生工作、以网络管理主导计生工作、以优质服务贯穿计生工作,消除计划生育管理盲区。谢谢大家!
2.建立计生长效机制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篇二
1.1 管理理念
以提升县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为目标, 充分发挥帮扶机制作用, 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 建立一个运转高效、分工明确、帮扶有力的技术帮扶机制, 实现县公司在绩效考核、员工管理、薪酬激励、人才培养等方面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为推动公司卓越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1.2 管理范围和目标
技术帮扶机制通过建立一个运转高效、分工明确、帮扶有力的制度体系, 以“专业引领、协同互助、交流研讨、共同成长”为宗旨, 以现场帮扶、跟踪指导、定点办公、协调例会为抓手, 明确工作范围、工作职责, 持续提升县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1.3 管理指标体系及目标值 (指标体系是指管理过程控制指标) (如表1)
2 管理的具体方法
2.1 管理工作流程
县公司人力资源部结合自身薄弱环节, 制定帮扶需求单, 报市公司人力资源部各专业。各专业人员根据县公司需求和县公司现存在的薄弱环节对帮扶需求单进行修改量化。市、县公司约定时间召开帮扶工作会, 成立帮扶领导小组, 明确帮扶任务, 完成时间节点, 所采用帮扶方法。帮扶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帮扶协调交流会, 督导帮扶工作完成进度和效果。总结提炼帮扶工作中的亮点和特色, 形成典型经验在××地区推广应用, 全面提升××地区县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2.2 主要流程说明
2.2.1 制定帮扶任务
由各县公司人力资源部根据自身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 分析各自的短板, 按照“取长补短”的原则, 制定帮扶需求单报市公司人力资源部。人力资源部根据各县的不同情况和薄弱环节, 对各县公司的帮扶需求单进行完善、修改, 最终形成差异化帮扶需求单, 明确各县公司的帮扶重点并反馈县公司。
2.2.2 形成帮扶方案
市公司在统一汇总各县公司帮扶需求单的基础上, 制定统一的帮扶方案, 方案明确了各县公司的帮扶提升任务, 需要提升的管理水平和时间节点。
2.2.3 帮扶方式方法
对县公司帮扶采用现场帮扶、跟踪指导、定点办公、协调例会等四种主要帮扶方式。现场帮扶, 市公司人力资源部各专业人员每月到被帮扶单位现场指导工作一次, 传授管理方法和管理技巧。跟踪指导, 市公司人力资源部各专业人员定期以电话形式对县公司正在完成的帮扶工作进度进行询问, 及时解答工作中遇到的难点和困难。定点办公, 县公司人力资源部各专业人员每月到市公司人力资源部工作一次, 协助市公司人力资源部各专业人员进行办公, 完成一定量的工作任务, 在工作过程中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协调例会, 市、县公司每两个月组织召开一次协调例会, 协调解决在帮扶过程中存在困难的问题, 对县公司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重大问题需要省公司及相关单位协调处理的由市公司牵头, 帮助及时处理。
2.2.4 督导帮扶效果
帮扶领导小组定期对帮扶的效果进行检验, 既查阅市公司的帮扶记录, 也检查县公司在被帮扶过程中是否配合市公司按时完成相关帮扶工作, 是否改进了工作方法, 是否收到了工作成效。
2.2.5 典型经验推广
帮扶领导小组在督导帮扶效果的过程中, 对县公司在被帮扶过程中工作改善效果明显的方法进行总结, 形成典型经验, 在××地区进行推广应用, 以达到学习借鉴、取长补短、全面提高的目的。
2.3 确保流程正常运行的人力资源保证
为保障技术帮扶机制的高效运转, 成立了以市公司人力资源部主任为组长, 各县公司人力资源部主任为成员的帮扶领导小组。市、县公司人力资源部全员参与帮扶活动, 形成包含绩效考核、员工管理、薪酬激励、人才培养等四个方面的帮扶体系。
2.4 保证流程正常运行的绩效考核与控制手段
为确保帮扶工作顺利实施, 进一步规范帮扶工作流程, 实施有效地激励约束机制, 通过对帮扶工作整体流程的分析, 制定了帮扶工作成效、管理薄弱问题台账及整改成效、同业对标工作成效及其他协同工作成效等四个考核指标。其中, 同业对标工作成效指标又细分为人力资源计划执行、员工管理、人才当量密度、全员绩效考核四项小指标。通过明确的指标设置, 完成了对整个帮扶流程、帮扶效果的控制 (如表2) 。
3 评估与改进
3.1 管理评估方法
技术帮扶机制的评估方法包括过程动态管控、结果定期通报和经验推广应用。
过程动态管控是指对帮扶过程中帮扶方法的应用与改进、帮扶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管控。帮扶小组一方面对帮扶人员在方法应用、管理理念传授等方面进行指导, 另一方面对被帮扶人员在方法应用、管理理念执行、管理问题改进程度等方面进行督导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改正。
结果定期通报是指按照考核标准, 定期对各县公司被帮扶情况结果进行统计汇总, 生成机制的各项管理指标, 指标的排名情况作为通报的主要内容, 在公司范围内进行通报。
经验推广应用是指对帮扶过程中一些好的做法、好的思路进行总结、归纳、提炼, 形成适合在××地区范围内推广应用的典型经验。
以上评估方法无论是从帮扶执行的横向和纵向管理方面, 还是帮扶效果的个体和整体管理方面, 均实现了全面覆盖。
3.2 存在的问题
①由于各县公司上划前, 归地方政府和市公司代管的双重管理, 在工作方法和管理理念上存在较大差异, 且受影响较大, 通过短时间的技术帮扶效果并不突出;②由于县公司人员整体素质水平参差不齐, 在帮扶方式方法、管理理念理解、学习、执行上存在不到位现象, 造成帮扶效果打折扣;③平时的帮扶工作以帮扶工作单为依据, 人力资源各专业人员自行开展帮扶工作, 容易受个体重视程度影响, 造成同一个帮扶工作, 呈现出不同的帮扶效果。
3.3 今后的改进方向或对策
(1) 要加大帮扶力度, 同步提高市、县公司人力资源专业人员技术水平, 有效提升专业人员整体素质, 确保帮扶效果良好。
(2) 要加大帮扶计划的刚性执行, 确保按期完成帮扶任务, 及时反馈帮扶效果, 总结提炼推广应用典型经验。
(3) 要加大帮扶过程的跟踪指导, 确保在帮扶过程中, 帮扶双方充分领会帮扶精神, 通过有效的帮扶方法切实提高县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4 实施效果
自技术帮扶工作开展以来, 为六县公司派发了帮扶工作联系单, 召开了帮扶工作协调会, 明确了帮扶任务、时间节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省公司组织的县级供电企业人力资源专业调考中取得团体第三名的好成绩, 其中三个县公司进入全省前20名。六县公司共有7名中级、114名初级职称通过认定;5名高级技师、22名技师通过评审, 人才当量密度增幅达到3%以上。
3.建立计生长效机制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篇三
建立职工教育培训长效机制着力提升职工队伍素质能力
周勇军
上海铁路局宁波车务段(以下简称“车务段”)担负着高速铁路、普速铁路和港口专线铁路的安全运输任务。近几年来,随着大中院校学生和复退军人分配到段里工作,职工教育培训任务随之加重。为了适应铁路快速发展的需要,造就一支现代化、专业化、知识化的职工队伍,宁波车务段党政领导班子高度重视职工教育培训,把它作为基础性建设工程来抓,成立工作班子,明确工作职责,探索建立职工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并纳入常态化、规范化企业管理重要日程。通过对青年职工思想上引领、技术上帮带、工作上传承、生活上关心,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取得育人和建路的双重效果。
一、坚持从思想上引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职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也是强路之本。车务段深切地感到,要确保铁路运输安全,实现车务段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建设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让新时期新阶段铁路职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拼搏争先的精神得到发扬广大。车务段以培养新一代铁路职工有志有识有为为目标,坚持正确导向,坚定理想信念。有志就是培育献身中国铁路事业的志向,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勇气;有识就是懂得做人的道理,掌握精湛的业务知识;有为就是在本职工作岗位上有作为,有建树。段党委对新职工人路思想引领工作做出专题安排,成立专门组织,编写培训教材,开辟课堂讲座,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浅出地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主要内容、具体运用和实践途径,对新职人员参加工作后上好端正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第一课。此后,车务段建立新职工上岗后思想政治工作和职业道德教育“五个一”制度,由段党群办公室和所在车站党支部负责实施。一是每人建立一份思想档案,内容主要包括新职人员的自然情况、个人经历、家庭状况、家长联系方式、个人爱好、愿望需求。思想档案由党群办设计填写和保管,并在内部网上可以查阅;二是每月开展一次面对面谈心活动,由车站领导分别与每位新职人员面对面谈心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情况,掌握动态变化,记入培训档案;三是每季写一份思想小结,由新职人员本人向车站党支部写一份思想情况报告,内容主要包括思想认识、学习培训情况、车站生活情况、存在不足和下步打算等;四是每季进行一次思想鉴定,由新职人员所在班组对其学习工作情况和思想动态进行一次鉴定,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明确努力方向;五是每月与家长进行一次电话联系,由车站党支部书记与新职人员家长通话,通报情况,征求意见,寻求理解和支持。通过实施思想政治工作“五个一”制度和工作载体,使新职人员安心车站工作,主动融入到铁路职工大家庭中来。
二、坚持从工作上传承,用铁路职工优良传统带好队伍
车务段坚持用严格的制度和严明的纪律管事管人,抓住青年职工可塑性强、上进心强的有利时机,适时轨正和及时引导新职人员养成爱岗敬业、文明作业、遵章守纪的良好习惯。
首先,车务段坚持三级教育鉴定制度。新职人员到段里报到后,段党委和人劳部门集中举办培训班,既有思想政治、路风路誉、职业道德、形势任务方面的.教育,又安排劳动安全、职业技能、经营管理、行车设备方面的内容,使入路后的第一课入耳入脑,在学员脑海中打下深深的烙印,为迈好参加工作后的第一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分配到车站和班组后,由站领导和车站技教员继续加强安全作业、技术业务方面教育,并为新职人员挑选好作业班组和跟班师傅,由素质好、能力强、作风正的职工担任新职人员的带班师傅,签订师徒合同,进行手把手指导,面对面传授,从理论和实际上帮助新职人员尽快掌握业务知识,提高操作本领。
其次,车务段坚持严格的作业管理制度,这主要是加强劳动安全管理、劳动纪律管理和日常工作考核,车务段加强对新职人员按章作业、执行纪律的教育,规定在学习跟班期间,不能干与行车工作无关的事。严格的纪律约束和班组的日常考核,使新职人员逐渐养成遵章守纪、按章作业的良好习惯,提高执行职业操守与职业道德的自觉性,传承铁路职工铁的纪律的良好传统。
最后,车务段坚持日常分析改进制度。新职人员的培养教育工作事关企业的长远发展和职工队伍的稳定,从车务段到车站都纳入企业管理的重要议事日程,做到经常分析、每月评估、持续改进。各站明确一名站领导分管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积极主动地与新职人员联系和谈心,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与工作表现。铁路宁波北站坚持每月召开一次由站领导、班组长、带班师傅和新职人员参加的专题分析会议,总结交流工作,摆问题提要求,听取意见改进工作。然后形成书面材料上报车务段党群办和劳人科,形成闭环管理和信息畅通。
三、坚持从技术上帮教,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武装职工
车务段站从推进铁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审视新职人员的培养教育工作,必须立足企业的技术进步和高素质职工队伍建设,必须着眼长远和打牢基础,必须面向未来和人才开发。由于工作理念的更新和指导思想的转变,车务段在新职人员的专业技术辅导上,坚持高一格、严一码和进一步的原则,力争把新职人员打造成技术工人——技术尖子——技术人才。
首先,确保新职人员按期定职定岗,成为一名胜任的岗位作业人员是初定目标。为实现这个目标,强化业务技能培训,车务段实施了“五个一”业务培训计划,即:每月制定一份学习计划,由车务段负责制定,车站结合实际细化补充和组织实施;每班考一题留一题,对新职人员上班前抽问规章和解答业务单独另设,做到每班必考必留,记录在班组日生产台帐上;每班进行一次小结分析,由班组长与带班师傅对新职人员的一班作业情况进行分析点评,肯定成绩,指出不足,记载在班组日生产台帐上;每月进行一次实作技能鉴定,由班组长组织实施;每月进行一次理论强化考试,由车务段组织实施。通过落实“五个一”业务培训计划,达到了跟踪教育和掌握进度的目的,新职人员基本上都能通过考核考试,实现按期转正。
其次,车务段在新职人员中培养骨干,选拔典型。抓两头带中间是教育培训工作的有效方法。车务段在引导新职人员成长进步的过程中,十分注重发现和培养典型,选树先进,以此来营造氛围,选拔人才。宁波北站新职人员刘晶晶,来自安徽芜湖,4月跟班学习调车制动员,艰苦的工作环境和沉重的安全压力几乎使他离开工作岗位。由于班组和师傅们与小刘及时开展面对面谈心,并在工作上生活上为他创造条件,使小刘终于改变了初衷,一心扑在工作上,发奋要在事业上作出成就。他不仅在工作上进步很快,技术上也领先一步,成为其他学员学习看齐的榜样。车务段及时抓住这个苗子,引导新职人员政治上要求进步,技术上精益求精,工作上认真负责,形成齐头并进的局面。
最后,车务段在新职人员中储备高速铁路科技知识。上海铁路局已经进入了高速铁路时代,需要大批德才兼备、又红又专的技术人才来操纵现代化设备。车务段从上海局率先实现东部铁路现代化的目标出发,向新职人员宣传培训高铁安全知识和操作技术,培养开发新职人员学习掌握铁路新技术新知识的浓厚兴趣。通过采取集中教育、分期授课、举办讲座、组织研讨等方法,使新职人员全面掌握高铁科技知识,领悟动车组新技术新设备,为企业进军高铁时代储备了知识和人才。超前的培训,使广大新职人员感到铁路事业前景广阔,表现出学习求知的强烈愿望。
四、在生活上关心,创造良好环境温馨氛围吸引职工
车务段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工作理念,在严格要求、严格管理的同时,充分考虑新职人员的思想变化和心理需求,创造和谐温馨的生产生活环境,帮助他们过好语言关、饮食关和八小时以外交友关,使他们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车站的工作规律和生活节奏,及时融入到铁路大家庭中来。
首先,帮助新职人员过好语言关。由于上海铁路局管内跨度大,新职人员基本来自安徽省和江苏省徐州地区,语言与江南水乡有很大差别。车务段在工作岗位上提倡说普通话,干标准活,尽量缩小地区之间的语言隔阂,加强岗位之间、人际之间的语言交流,帮助新职人员在较短时间内度过语言适应期。
其次,帮助新职人员过好饮食关。江浙菜肴清淡少油,而北方口味重油多盐,在饮食上新职人员很不适应。车务段按照南北通融、相得益彰的原则,在车站食堂、伙食团尽量安排符合新职人员口味的淮扬菜系、带有微辣的江南菜肴,这样,使新老职工在饮食上逐渐接近。车务段还建设好职工小宿舍、小浴室,安装空调、配好彩电,让新职人员下班后就能在温馨舒适的环境中得到充分休息。
最后,帮助新职人员过好八小时以外交友关。初来乍到、人生地疏是新职人员在生活中遇到的最大问题。为了适应青年人喜爱交友、喜好活动的特性,车务段发动新老职工结对子、交朋友,开展八小时以外互动。例如双休日、节假日在亲人团聚、合家欢乐的时刻,家在外地的新职人员备感孤独。车务段把新职人员组织到图书馆、体育场,邀请到带班师傅家里共度假日;同时发挥新职人员的特长与爱好,组织他们参加小型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办好每周文化活动日,以健康向上的业余活动陶冶情操,丰富生活,交流感情。
回顾总结新职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主要为:一是必须在形成共识上下功夫,把思想引领贯穿职工教育培训全过程;二是必须在运用载体上下功夫,注重专项培训与日常管理相结合;三是必须在推进实施上下功夫,落实跟踪检查和分析考核各项制度;四是必须在典型示范上下功夫,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五是必须在注重实效上下功夫,努力建设一支德技双馨、又红又专的新职人员队伍。车务段将进一步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健全机制,完善制度,持之以恒地抓好新职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为实现中国铁路现代化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4.垃圾分类需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篇四
周传斌 邓俊 徐琬莹 来源:中国环境报第2版 发表时间:2013-06-12
我国城市垃圾产量逐年上升,垃圾围城成为各大城市急需解决的问题。城市生活垃圾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伴随着二恶英、渗滤液、恶臭等二次污染风险。
历史经验表明,单纯依靠填埋场、焚烧厂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跟不上垃圾增长的速度。我国固废法明确提出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三原则和优先次序。减量化是缓解垃圾围城、解决末端处置土地紧缺难题的首要任务。从社区开始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可从源头减少垃圾产生、提高废弃物利用率、减少垃圾收运成本、降低末端处置难度、提高堆肥产品品质,应是垃圾减量化的重中之重。
早在2000年,北京、上海等城市成为首批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期间,各城市试图探索适宜的垃圾分类收集管理模式。但10多年时间过去,我国垃圾分类收集的执行情况仍不容乐观。通过分析北京市垃圾分类收集的现状及问题,笔者试图找到影响垃圾分类的症结,给出建立和维护垃圾分类收集长效管理机制的建议。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管理的现存问题
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管理存在以下问题和困难:
居民知晓程度低,正确分类和投放成问题。2010年底,通过对北京市600个试点社区进行垃圾分类现状调查发现,垃圾分类实施虽然已经过了1年,但分类知晓率(非常了解分类)只有15.5%,社区约60.1%的居民对于垃圾分类知晓程度只停留在初步知晓阶段,分类类别标准及如何操作等知晓情况较差。而24.4%的居民不知道垃圾分类,其中9.5%的居民完全不清楚。在分类收集操作实践的测试中,总体上仅有6.7%的居民能够对日常可回收垃圾进行正确的分类,厨余垃圾正确分类率仅有2.5%。2012年底,对北京市第一批分类试点600个社区中抽样60个进行回访调查,通过厨余垃圾分类选择测试,只有24%的受访者能够完全回答正确。
宣传普及力度不够,形式单一,受众有限。2012年调查得知,13%的居民表示参加过社区宣传活动,39%的居民表示没有看到和参加过任何宣传活动。宣传活动大多以发垃圾桶、讲座,拉横幅海报的形式开展,缺乏创新。此外,2010年调查得知,社区居民获取垃圾分类信息渠道主要为电视、入户宣传、政府资料3个渠道,约占68.1%,其中电视最高为25.4%。分类收集知识的普及不能持续进行,这也是推广分类的关键问题。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在推广垃圾分类收集时往往更注重宣教工作覆盖面,而持久、反复的宣教活动开展得还不够。
居民垃圾分类行动力差,没有形成自觉分类行为。垃圾分类个人习惯养成需要6个月持续、不间断的督促,集体习惯养成需要2~3年,而整个社会最少需要8~10年。日本进行了10年持续的全民教育后,才逐步养成居民自觉分类行为。而在国内,很多社区垃圾分类工作开展都是虎头蛇尾。开始是非常积极热情,但随着资金、人事变动、其他等因素影响,垃圾分类又逐渐变成了过眼云烟。此外,居民自律还需要运用行政管理手段来辅助,有必要建立适当的激励和惩罚制度和监管制度。2010年在针对600个社区的调查中,认为应加强垃圾分类正确投放监督的比例高达35.4%,也有18.8%的居民认为应加强社区垃圾分类管理。
社区垃圾排放时间随意,监督管理难度大。在2010年600个试点社区中,全部是定点、非定时排放,部分分类指导员不得不转变为职业二次分拣工,指导、教育和监督的职能无法兑现。因此,2010年北京市生活垃圾日产生量降低,转为负增长,这归功于垃圾分类指导员和保洁员的二次分拣,而正确实践垃圾分类及投放的居民较少。2012年的回访调查中,这种现象仍然没有改善,而且很多任务是由物业保洁承担。
分类运输管理不到位,各环节衔接不明晰。2010年北京市垃圾分类试点社区有600个,2012年增至2400个。在2012年调查的48个社区中,有42个小区完善了厨余垃圾单独运输制度,覆盖率达到88%。但在有厨余垃圾分类运输的社区里,只有38%的居民明确知道自己的社区有分类运输,其他的均表示不清楚,或者认为没有分类运输。与2010年的47.7%相比,下降近10%。这说明政府虽然增加了在硬件上的投入,但由于社区宣传不到位、分类运输时间、分类运输措施等因素,导致部分居民认为垃圾仍在混合运输,影响居民主动分类意愿。
软件和硬件投入比例失衡,工作重心尚在末端治理。北京市仅有5%的垃圾处理经费用于垃圾源头减量,同国外发达国家60%以上的源头减量投入相差甚远。2009年北京市安排的100亿元垃圾处理专项资金中,有95%用于新建、改建40余座垃圾处理设施,工作重心依旧放在垃圾处理末端。北京市虽然开展了垃圾减量日活动和2400个社区垃圾分类试点,但对于“促减量”的重视程度以及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仍然相对不足。2012年调查中,1%的试点社区因为资金不到位,停止了社区垃圾分类指导工作。此外,社区分类绩效考核也多侧重设施、人员、操作规范等硬件指标,居民知晓率、垃圾正确分类率和投放率等软件指标在考核中仅占20分。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长效管理建议
要加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长效管理,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加大宣传力度和深度,提高全民知晓率和操作能力。加大媒体和社区宣传力度,将重心转移到分类方法和操作指导上,提高居民垃圾分类知晓深度和正确实践操作能力,并根据不同知晓程度,决定不同宣传频率和有效持续时间。提高对电视宣传公益片的投入,以电视为媒介,将垃圾细分方法及操作步骤用简单通俗的方式持续、不间断宣传。社区管理者和分类指导员应增加宣传的互动性、持续性,将发放资料、现场指导、入户指导等结合,使公众亲身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此外,学校应增加垃圾分类等环保课程,引导孩子自觉进行垃圾分类,并以“小手拉大手”模式,促进成人垃圾分类意识提升。
社区探索多种促进机制,适当增加激励或惩罚措施。分阶段实施激励和惩罚措施,采用垃圾排放计量收费、厨余垃圾按量退费、分类积分换物、垃圾不落地等多形式激励机制。因地因时制宜,考虑是否增加惩罚措施,如公布分类黑榜、混合垃圾加倍收费、强制参加分类课程等。此外,在社区管理中应采用激励和惩罚措施,对优秀的监管者进行物质或精神奖励。
制定定时定点投放制,建立长期持续监管措施。日本、瑞士、德国等国已实行定时定点进行垃圾投放。我国也应尽快建立定时定点投放制,将指导和监督融于社区分类管理中,投放时进行现场指导,督促居民自觉进行分类。
构建垃圾分类软硬评价指标体系,将垃圾分类纳入管理考核。目前的社区垃圾分类收集考核主要在分类设施完好率等硬件指标上。对垃圾分类收集的软件建设也应重视,应构建一个包括硬件设施和软件意识评价在内的垃圾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将垃圾分类纳入社区管理者的日常工作考核中。
逐步完善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推进分类工作信息平台建设。在垃圾分类试点社区,增加信息公开提示牌,让居民了解垃圾运输方式、去向及处理方式。政府部门应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公开信息平台,定期公布生活垃圾分类目前出台的措施和办法、分类社区检查情况等信息。
5.建立计生长效机制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篇五
四川省蜀通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四川省建设厅、成都市建委和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领导的关怀下,我公司一直把安全文明生产工作放在第一位,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委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和方针、政策,公司技术、质量、科技、标准化工作紧紧围绕公司上届职代会精神和公司经营改革总体方案,坚持“遵守承诺让业主满意,追求卓越建优质工程”的质量方针,深入贯彻局和总公司提出的“转变经营机制,调整产业结构”,夯实技术质量基础工作,严抓安全生产,完善监督考核约束机制,全面实施品牌战略和科技创新方案,全力打造精品工程,为用户提供满意服务,建立了从企业法人到各职能部门、各项目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责任落实到人,同时健全了安全生产组织保证体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大安全管理力度,把“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安全生产管理指导思想贯彻到生产第一线。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取得了很大成绩:2007年,上层建筑项目荣获四川省以及成都市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称号,2008年、橙花风景项目荣获成都市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称号、2009年,伊萨贝拉一期项目荣获成都市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称号,2010年月光琉域项目、摩根中心项目荣获四川省以及成都市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称号,培风村项目、冶金地质生活基地一标段一项目部获得成都市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称号。其中月光琉域项目作为省市标化工地和省市结构优质工程受到了四川省建设厅、成都市建委的特别表彰,并作为成都市两个优秀项目向建设部隆重推荐。摩根中心项目作为成都市试点项目以及十大观摩工地之一,多次迎来了区县质监站的参观交流,冶金地质生活基地一标段一项目部也成为郫县当地建设市场的试点工地,公司连续五年未发生安全死亡事故,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公司还连续三年被评为成都市安全生产先进单
位,公司的安全文明生产管理工作不断进步,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经验:
一、建章立制,构筑安全有效管理机制
安全工作重要的是规范员工的安全行为。为此,公司建立了完整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有效的约束、激励机制,以此规范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达到“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安全”、“以制度促安全”的目标。极大地提升了安全管理水平。《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正式颁布后,公司积极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项目经理参加了《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学习班。通过学习培训,明确了公司作为施工单位在工程建设中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并落实到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的具体工作上。为了对工地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进行有效控制,公司制订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奖罚规定,实行奖优惩劣,责任落实到具体个人,使项目部各有关责任人的经济利益与其安全管理绩效挂钩,公司的安全管理制度得到了有效运行,减少事故的发生。建立了施工安全生产教育制度。公司的安全生产职能部门对施工管理人员及进场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组织他们学习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安全生产法规、标准,学习公司 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纪律并讲解已发生的各类重大事故及应吸取的教训。工人进场后,工程项目部组织工人学习施工安全基本知识及相关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给工人讲解机械设备、电器使用和高处作业等安全基本知识,使工人的安全意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坚持安全技术交底制度。每道工序开工前,由项目经理部的技术负责人将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施工程序、安全技术措施等向承担施工的作业队负责人、班组长和相关人员进行交底,双方确认的安全技术交底记录由项目经理部保存,使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得到了有效的管理。另外,坚持班组教育活动制度,由项目部安全员指导各班组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工人安全意识。
二、设置专职安全职能部门,安全管理人员配备齐全,完善工作激励机制公司设置了专门的安全职能部门安全设备部,配备了专职安全员、设备员,并制订了《安全工作目标考核办法》,且将目标具体化,定期考核。结合实际情况,公司每年对考核指标、奖惩办法进行调整,使专职安全员的经济利益与完成工作指标情况紧密结合。
三、加强开工条件审查工作,做好现场文明施工
公司职能部门坚持按规定要求对工程开工前安全条件进行审查,严抓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工作,从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开始,要求各项目部严格按照成都市建委相关文件的要求,对各项临时设施进行统一标准设置。并要求各工地民工宿舍区与施工作业区进行有效分离,宿舍内统一使用铁架床,各项目部制定了卫生责任制度和安全值日制度,明确职责,保证工人宿舍内干净整洁。工地食堂按要求设置纱门纱窗,墙壁贴瓷砖,采用水冲式厕所,并定期进行消毒杀菌处理。宿舍、食堂、办公室设置了垃圾桶,内套垃圾袋,及时清运。各施工现场的主干道均要求进行硬化处理,出入口设置洗车槽,围墙统一按照公司要求进行美化。公司安全设备部对工地的开工准备工作进行检查,发现存在不符合要求的地方,下达整改单,要求限期整改;只有各项工作做到齐全、规范,具备安全施工条件,公司才允许上报建设主管部门,使工程在开工前就具备了较好的安全环境。工程项目施工至±0.00后,公司要求各项目部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二次平场工作,建筑物周边地坪与外架基础浇筑混凝土,进行硬化处理,保证建筑周边无障碍,排水畅通,经过公司安全管理部门验收合格,并报主管部门验收后,才能继续进行上部施工。
四、加强安全生产日常检查工作,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及安全评比工作为了做好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工作,保证施工现场的生产安全,公司加强了对各项目的日常安全巡检,巡检工作由总公司安全部和建筑公司工程管理部
负责,在巡检过程中,严格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的要求检查,对所发现的安全隐患,要求项目部及时整改。对不按要求整改的项目部,公司职能部门将对其进行严厉的处罚,直至取消该项目经理的任职资格;并规定对被取消任职资格的人员,三年内不得在公司任何项目内任管理人员。公司每季度都要对所有的在建工程项目进行一次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大检查,检查组由主管生产的副经理任组长,下设各专业检查小组,分工明确,负责开展安全检查工作,检查组依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对各工地的安全状况进行评分。在大检查中发现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要求做到定人、定时、定措施整改,且按时复查。检查结束后,立即召开全公司安全会议,将检查结果通报给各项目部。正是这一系列的措施,切实加强了安全生产和事故隐患整治工作,使工地现场的安全生产工作走上了良性发展的道路,确保了公司安全生产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
此外,各工程项目部每天由安全员进行安全生产自检,将发现的安全隐患和整改措施书面通知各责任班组,并落实人员整改。每周项目部还要组织一次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综合检查,按照要求进行评分,针对可能产生的安全隐患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公司还坚持每月安全例会制度,月初均由公司主管安全生产的经理召开全公司安全生产会议,由职能部门通报上月全公司安全生产情况,对做得好的项目进行表扬,对安全存在较多隐患的项目进行批评,并布置本月的安全工作。
五、坚持每年开展一项安全专项治理工作
针对主管部门每的安全专项治理要求,并结合实际情况,公司每年均重点开展一项专项治理工作,针对施工现场存在的较严重的安全隐患和安全违章行为,对治理对象采取重点整治措施,使此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公司的安全专项治理工作针对的是工人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问题,主要针
6.建立计生长效机制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篇六
1. 凭证、依据作用。
教学档案的凭证、依据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为教师的职称评定、职务晋级提供学历、教学经历、教学工作等具有权威性、完整性和不可替代性的证明材料,起到“立字为证”的作用;二是为学校的各项评估提供原始和真实的数据。尤其在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对高校各项工作开展的评估中,高校向评估专家组提供相关的背景材料主要来源于教学档案。专家组通过对教学管理档案的查阅,凭借教学档案提供的信息,迅速地对学校的教学计划及完成情况、课程设置、科研成果、学生成绩等内容进行定量分析和准确判断,依据教学评价体系对学校的各项工作给予客观评价。因此,教学档案的完整性、系统性和准确性对于教学评估结果的作用往往是直接而重要的,是教学评估工作的重要基础。
2. 参考、借鉴作用。
教学档案是学校教学、实践的最原始记录, 不但有存贮信息、知识的功能,而且具有交流学习、参考、借鉴的作用。前人的优秀的教学方法技巧、先进的教育理论和理念都可供后人参考借鉴;教学档案为教育评估和教学评价提供真实的原始资料,为教育评估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参考、借鉴作用。因为无论教育评估工作程序、指标体系、组织机构如何确定,最终都将凭借大量的教学档案材料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对一所高校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
3. 中介、载体作用。
教学档案是在教学管理和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本身具有分散性、复杂性、周期性、成套性等特点,是教学活动的中介和载体,为教学经验的交流和教学成果的检阅提供了平台。高校的教学活动是一种智力型的高层次活动,教师和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都具有较高的素质,学校可以借鉴其他高校较好的教学管理经验来改善自身的教学模式,形成教学互动;本校的教师和科研人员可以借鉴教学档案,进行自我评价。同时,教师可以吸收其他教师的长处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学生也可以通过查阅教学档案了解最新教学动态。
二、优化高校教学档案管理措施
1. 转变思想观念,加大宣传力度。
教学档案管理的好与坏,除了领导的因素之外,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的档案意识也是决定教学档案是否齐全完整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好宣传工作,提高全体教职人员的档案意识,使他们认识到建立教学档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教学档案管理工作。
2. 完善制度建设,保证教学档案完整性。
建立和完善有效的管理制度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是搞好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保证。要保证教学档案的完整、系统,就应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从收集、整理、归档、保管等各方面入手,制定相应的教学档案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比如立卷制度。各形成单位负责教学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收集整理、立卷归档工作以及部分教学档案的保存利用。档案工作部门对归档单位档案工作进行督促管理与业务指导,并负责归档范围内的教学档案的统一保存、开发利用。同时,由于教学档案类别、数量多,由多个单位分别形成处理或多个单位共同形成处理,因此应对各单位负责收集整理、立卷归档和保存的教学档案通过健全的制度予以明确,进一步强化各自的具体职责,避免实际工作中缺位或错位现象的出现。确保各类教学档案完整齐全,来源清楚、去向明白、保存安全、利用方便。同时,收集工作是档案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关系到教学档案的归档率和完整率,影响到档案工作的质量。加强教学档案的收集工作,把具有保存价值的教学档案收集到档案室或档案馆,使之得到充分利用。高校都有一定数量的兼职档案人员,兼职档案人员要充分发挥作用,积极配合专职档案人员的工作,经常向专职档案人员请教,使教学档案的收集工作少走或不走弯路,以保证教学档案的质量。在教学档案的收集工作中,要做到定期收集与长年收集相结合、经常性收集与集中性收集相结合、主动送交与上门收集相结合、普遍收集与重点收集相结合。同时,还要注意电子文件和其他载体形成的教学档案的收集。
3. 加强规范化,利于教学档案的利用。
强化档案人员的责任意识,转变观念,增强对档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实现教学档案管理规范化。全体档案工作人员和文秘人员应该认真学习,熟练掌握《档案法》对国家机关公文处理工作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公文格式、行文规则、收发程序、公文管理要求及公文归档工作的规定,并在精通的基础上按规范执行,并严格按照规范程序办理教学公文。在公文签发和办理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公文行文规则,严格审核签发制度,禁止滥发文件和发无效、无用的文件。在公文正式印制前,要对审核签发手续是否齐全、附件是否齐全、格式是否规范进行复核,在印制后发送前,还应再次进行复核。另外,加强档案编研工作的力度,使编研工作规范化。
4. 增强服务意识,实现教学档案效用最大化。
一方面加大利用需求的预测,及时提供利用。档案部门应不断分析本校教学档案利用情况,准确预测利用需求,掌握教学档案的利用规律,主动为教学服务。另一方面,积极探索网络化服务。信息共享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近年来,不仅政府机关进行网上信息交流,而且很多高校也建立了可对外公开查询的网站。有的建立了校园网,一些档案部门还在校园网上开通了自己的主页,应该说网络的开通,为档案的利用增添了活力。在这里我们需要强调的是校园网上的档案信息服务面还不宽,信息也不多,特别是教学方面的信息更是寥寥无几。因此,作为学校档案部门要加强网络信息工作,向本校师生提供实用的网上信息。
三、建立健全高校教学档案管理长效机制需要注意的问题
1. 关于利用与保密的关系。
高校教学档案管理要正确处理利用与保密的关系。在教学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中,档案部门一定要正确处理“信息共享与知识产权”、“利用与保密”的关系。既要积极推进教学档案资源的共享,又要维护个别档案的知识产权和确保教学档案的信息安全。同时科学界定教学档案的归档范围与保管期限。教学档案建设,包括每一份教学文件的形成积累、收集整理、立卷归档和保存等环节的工作。由于每一份教学文件的价值以及价值的时效不一样,这成为确定教学档案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的主要依据。教学实践改革及各种教学活动的持续开展,使形成的教学档案内容和数量经常变化,也会引起对不同教学档案利用需求的变化。但现有的《高校教学档案归档范围与保管期限》因形成于多年前,与今天高校的建设发展和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已不相适应,一些有长久保存价值的教学档案没有被纳入归档范围内,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完善,使各种有长久保存利用价值的教学档案都纳入归档范围,实行集中归档保存。
2. 关于人员的素质。
档案人员的素质,在某种意义上说决定着档案工作的管理水平。因此,档案人员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除了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必须提高以外,还要不断地充实相应学科的知识,以适应高校发展的需要。
3. 关于反馈机制。
高校教学档案管理要及时反馈和收集教学档案信息。档案部门要通过简报、校园网络等方式, 向全校各部门、广大师生及时反馈教学档案信息, 欢迎广大师生前来利用, 同时, 要及时收集各部门利用教学档案的反馈信息, 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档案管理工作, 使其规范化、实用化。
摘要:本文对高校教学档案的作用、优化高校教学档案管理措施进行了论述, 并指出需要注意的问题, 以期建立健全高校教学档案管理长效机制。
关键词:高校,教学档案,管理与利用
参考文献
[1]熊跃青.教学档案管理模式探索[J].怀化学院学报, 2007 (5) :147-148.
[2]刘婷.试论教学档案的管理与开发利用[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3) :119-120.
[3]梁丹.教学档案管理:意义、特点及路径创新[J].钦州学院学报, 2007 (3) :101-104.
7.建立计生长效机制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篇七
管事管人靠机制
今年3月,济南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城市管理工作会议,市几大班子主要领导出席会议。这是近年来该市召开的首次高规格的城管大会,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城市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决心。会议印发了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城市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济南城市管理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为了加强城市管理综合组织协调,济南市成立了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市长张建国任主任,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各区区委书记、区长任成员。市城管综合管理委员会原则上每两个月召开一次专题会议,检查城市管理措施落实情况,研究解决城市管理中的重大问题,通报有关城市管理绩效考核结果。明确各成员单位围绕城市管理工作,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城管局,负责日常组织、协调、指导工作和组织开展日常城市管理督察考核。
按照分级管理、各有侧重的原则,合理界定和划分市、区两级城市管理职责和权限,进一步推进了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强化了基层属地管理职能,保证了各区有权管理,有人干事,有钱办事,从体制上、机制上极大促进了城市管理工作。
济南市加快城市管理数字化体系建设,重点在城管技术支撑上下功夫。按照“大城管、大服务”的思路,整合数字化城管、环卫110、16039城管执法热线。按照数字化城管工作流程、标准试运行,实现了“三台合一”,努力把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建设成为城市管理的总抓手、组织指挥的总枢纽、为民服务的总平台。今年数字化城管平台受理案件17.72万件,办结率94.83%、处理率100%、回复率100%。
济南市城管局努力促使城市管理由定性管理向定量管理转变,由突击型向常态化转变,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着眼于建立每一项城市管理工作的定量考核指标,彻底改变城管工作过去只能用定性思维和评价方式来评判的历史。今年下半年,城管局在全市推广《道路保洁计量制度及标准》,提出定量硬性标准:主要道路快车道尘土不超过15克/10平方米,慢车道不超过20克/10平方米,人行道不超过25克/10平方米;主要道路污物件数不超过3件/百平方米,花坛绿地、隔离带污物件数不超过3件/10米;支路街巷快车道尘土不超过20克/10平方米,慢车道不超过25克/10平方米,人行道不超过30克/10平方米;支路街污物件数不超过5件/百平方米,花坛绿地、隔离带污物件数不超过5件/10米。同时,在全市推广历下区“一天查三次,一点四计量”考评标准。
“服务、管理、执法”三位一体
为提升城管形象,济南市建立了“服务、管理、执法”一体化的城管新模式,城管工作中先服务、再管理、后执法,而且要用服务手段去解决60%的问题,用管理手段去解决30%的问题,用执法手段去解决10%的问题。
济南市城管局结合全市“执政为民、廉洁高效”集中教育活动,大力加强城市管理系统行风、政风建设,教育广大干部职工牢固树立“民生为先、守土有责”的理念、“出了门就是上班”的理念、“主动上门、微笑服务”的理念;培育“行动快、效果好、有回音”的城管作风、“先处理、再协调、后规范”的城管作风、“单项工作争第一、整体工作创一流”的城管作风;确立“好班子、好队伍、好思路、好氛围”的城管单位标准、“高品质、高能力、高修养”的城管职工标准、“完成、完好、完美”的城管工作标准,为做好城市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作风基础和理论基础。社会动员齐参与
济南市城管局组建以来,始终把社会动员作为城管工作的一项重中之重,作为提升城管水平的一项重大举措来对待,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大力改善城管社会环境,强化城管社会基础,形成了强大的社会合力。
在济南市城市管理局的编制中有一个在全国城管系统可能都是独一无二的机构——社会动员处,专门负责城市管理社会宣传和社会动员,做到了组织机构、宣传队伍、指导思想、推进机制、工作方案、考核制度“六落实、六到位”。
4月4日,就在许多人休清明小长假、体验假期快乐的时候,市城管局、城管执法局和市文明办、团市委、市教育局共同举办了“大手拉小手、城管小卫士在行动”——城管进校园活动,旨在通过在校内外组织丰富多彩的城市管理宣传教育活动,营造浓郁的文明氛围,引导学生从小养成爱护环境的习惯,增强城市管理文明意识,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目标。
城市管理工作千难万难,有百姓支持就不难。4月1日,市城管局向社会发出倡议,邀请市民前来体验环境保洁工作,当一回挑粪工、干一回清扫员,全面体验城市管理的种种细节,号召全社会都来参与城市管理,维护城市管理成果。
城市管理仅靠政府公务人员是远远不够的,为此,市、区城管局、城管执法局从今年起,在全社会聘请一批协管员,组织城管志愿者队伍,围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适时开展城市管理特色活动,成立百姓义务城管队,形成全社会动员起来、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的良好氛围。目前,济南市有义务城管队员2万多人。
“蝶变”——“洁、靓、谐”
这些年,济南作为山东的省会变化越来越大,东部片区开发蒸蒸日上,西部新城建设如火如荼,小清河片区开发拉开大幕,棚户区改造深得民心,全运会、园博会已在济南召开,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将在济南举办,这是进一步促进该市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济南市城管局局长宋永祥说,城市管理如何上档次、上水平,抓出生产力、竞争力、创新力,都要求用心思考、用心干事。城市环境整治是城市建设的延续,是扩大建设成果,发挥城市功能,打造宜业、宜商、宜居之地的重要保证。只有环境好了,才能将城市建设成果更好地落实到招商引资,造福市民,打造“洁、靓、谐”的省会形象上。
何为“洁、靓、谐”?宋永祥解释说,“洁”解决的是干净与否的问题,追求的是城市面貌,取得的是自然美;“靓”解决的是漂亮与否的问题,追求的是城市品位,注重的是装扮美;“谐”解决的是冲突与否的问题,追求的是城市秩序,实现的是内在美。以城市保洁为
8.建立计生长效机制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篇八
公立医院改革的近期目标就是要提高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在医院的医疗服务中,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接触最密切、最广泛,因此,在改善就医体验,提高患者满意度等方面,护理人员起着重要的作用。2010年我院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优化服务流程,规范服务行为,以基础护理服务促进专科护理落实,以专科护理提升基础护理内涵,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病房13个。为了使这项工作能够深入、持久的开展下去,我院建立长效激励及监督机制、实行护理人员分层次管理、完善支持系统,收效显著。
1.建立补偿、激励与监督机制
1.1设立补偿机制,实现劳有所得。2010年5月,我院护理部与财务处进行优质护理服务项目成本核算,报请滨州市物价局审核,设立优质护理服务收费项目,根据患者的病情、自理能力,优质护理服务分为A、B、C级,A级护理60元/日、B级护理40元/日,C级护理20元/日,护理人员的付出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回报,护理价值得到体现,提高了临床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为优质护理服务的长期运转提供了物质保障,也为护理专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1.2创新管理机制,实行护士岗位管理,建立护士绩效考核制度。护理人员定编定岗、明确护理人员岗位职责、岗位质量控制标准,制定护理人员岗位目标,职称聘任、奖金分配直接与岗位目标管理结合。将护士岗位根据其风险系数及工作量分为临床一线岗位、二线岗位和特殊岗位,各病区、手术室等为一线岗位,门诊分诊、供应室、静脉调配中心等为二线岗位,ICU、NICU、产房、院前急救等为特殊岗位。二线岗位不再增设中级及以上职称岗位。临床一线岗位护士奖金系数1.0,二线岗位系数为0.9-0.72不等,特殊岗位奖金系数上调0.05,结合每月的工作量与工作质量,进行护理单元绩效分配。护理单元内部绩效按照个人职称、学历、班次、是否承担教学任务、责任护士工作等,定出系数与分数,进行绩效分配。ICU、急诊科护理人员享受专业岗补贴每人每月200元。
1.3建立激励机制,提高护士积极性、主动性。建立优质护理服务专项奖励基金,每月自科室优质护理服务费中提取10%,作为科室优质护理服务专项奖励,随奖金发放。引入患者评价机制,评选“优质护理服务之星”。以科室为单位,每月每位出院病人参与投票,推选服务好、技术好的护士为科室当月“优质护理服务之星”。医院给予表彰,同时在医院网站、报纸、宣传栏中大力宣传,并作为医院“优秀护士”评选的重要依据。
1.4建立监督机制。注重出院病人满意度测评与分析,不断改进工作。半年回访11875余人。进行满意度项目分析,对问题进行归类、汇总、讲评,进行科室间横向比较分析,科室内纵向深入分析,找出薄弱环节,改进工作。
2.实行护士分层次管理
2.1根据病区床位分为2~3个护理组,根据专科护理能力、护患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挑选出优秀的主管护师担任护理组长(责任护士),实行8小时在岗,24小时负责制。由熟练掌握各项护理操作技能及一般专科护理知识的护师、护士担任辅助护士,并加排6am~2pm、11am~7pm、3pm~11pm等重点时段护理班(轮班护士),由护理组长、辅助护士、轮班护士共同负责护理一组患者,辅助护士及轮班护士在护理组长的指导下为患者实施护理,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并向护理组长汇报;护理组长对辅助护士的护理质量进行检查、指导,及时发现问题或隐患,制定解决方案,并及时提出技术性指导。
2.2将ICU、NICU等特殊护理单元分为多个护理组,每组护理人员呈阶梯分布,老中青搭配合理,分为护理大组长、护理小组长、管床护士、助理护士四个层次,各层级护理人员逐级进行质量监控,保障护理安全。病区内按照护士的不同层级,在奖金分配、职称聘任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激励。
3.完善临床支持系统,减轻护士工作负担。
3.1建立临床支持中心,开展无忧服务。为患者提供轮椅、担架车、陪同患者进行预约检查,在物流传输的基础上,承担各病区包括夜间在内的临时需用药品、供应室消毒物品的取送等工作,受到临床护理人员好评,有效地减少护理人员从事非护理工作的时间,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提高。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服务成本。
3.2建立国家级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建设占地面积约700平方米的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全面实现住院患者静脉药品集约化配置,配送范围覆盖全院40余个病区,日配送5000余袋液体;口服药品实现全自动分装,通过集中配置,有效保证病人的用药安全,减轻了临床护理工作负担,使护理人员有更多的时间护理患者。
3.3简化护理文书,护理文书全面实现电子化。设置术后患者表格式记录单,建立电子体温单、危重护理记录单、无创监测记录单、电子交班报告等。同时,建成护理电子病历的三级质控系统,实现护理工作的事前提醒、事中监督及事后电子质控与评分。既减少了临床护士书写病历的时间,又减少了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
9.建立计生长效机制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篇九
近日,记者从乌鲁木齐市商务局(粮食局)了解到,乌鲁木齐市根据《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已经拟定了《乌鲁木齐市汽车报废办理流程》和《乌鲁木齐市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建设标准》,目前正在征求各方意见。 这将为乌鲁木齐市建立报废汽车管理长效机制和净化报废汽车市场进一步夯实基础。
据了解,2015 年乌鲁木齐市报废汽车回收量为2650 辆,同比增长60.7%。 市商务局(粮食局)近期对新疆金业报废汽车回收(拆解)有限公司和乌鲁木齐逢春报废汽车回收(拆解)有限公司的报废车回收拆解及安全防范工作进行了检查,从检查的情况看, 报废车回收拆解企业总体能够规范经营,未发现有非法回收和倒卖报废汽车等违法行为。 同时,2016 年将继续集中力量对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开展专项整治。
10.建立计生长效机制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篇十
一、目前社区环卫管理的状况
1、社区经费缺口和收费难度较大。环卫投入不足,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由于社区环卫工作的特殊性,“先服务,后收费”的方式,无制约权,加上居民对卫生费收取的抵触心理,是收费难的主要原因。近几年来,虽然政府加大了社区环卫设施建设的投入,但环卫基础设施还是不能适应社区日益发展的需要,给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在大规模的社区建设中,住宅楼院、住宅小区和商业区等未将公厕、垃圾中转池等环卫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进行设计、施工、验收和使用,导致公共厕所建设滞后、垃圾场(站)配置不足和污水收集处理系统不完善,客观上造成市民如厕难,无处倾倒垃圾,垃圾直接裸露在居民习惯性形成的相对集中的地方或干脆乱堆乱扔,给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
2、社区居民在环境卫生方面的公德意识淡薄。社区外来务工人员急剧增加,面对这一庞大的外来群体,在教育和管理上还存在着盲点。居民环境意识和生活习惯的差异,给环境卫生管理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和压力。由于多年形成的陋习,许多居民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乱丢烟头、纸屑、瓜皮果壳和各类包装物袋,随地便溺,随意倾倒、抛洒或堆放垃圾,临街店面“门前三包”不彻底,宠物在公共场所、沿街随地便溺,建筑渣土装运车撒漏问题,损坏环卫设施,歧视环卫工人等不文明现象仍然存在。
二、加强社区环境卫生管理的对策建议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大家对居住、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为进一步提高社区环卫保洁水平,提高居民工作、生活质量,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社区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1、政府加大投入,建立社区环卫资金保障机制,完善环卫设施建设
环卫行业作为一项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公益事业,它不能以营利为目的,其投入应以政府为主,无论是清扫保洁、垃圾清运,还是垃圾处置,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配齐、配足环卫设施。在收取的有偿服务费不足以维持正常支出时,建议政府财力应予以适当补贴。政府财政应随着社区建设加快、规模扩大、任务增加、养护标准提高和管理手段更新而相应适度稳定增加对社区环卫工作的投入,使社区建设与环卫管理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加大垃圾清运费和垃圾处理费的征收力度,建议采取与水费或电费合并按户每月定额征收,由市容环卫管理部门结合理论和实际测算社区每年应收清洁卫生费总额,按一定比例确定社区应收费总额,再由财政给予补贴卫生费和公共垃圾清运费的办法达到提高收费总量。确保社区环卫工作的正常运作,减少社区干部及社区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2、深化体制改革,强化作业服务市场的培育,积极探索环卫保洁市场化运作机制
建议社区清扫保洁工作也应该通过公开向社会招、投标,引入竞争机制社区环卫保洁和设施维护等要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机制,打破行业和地区垄断,开放作业市场,走专业化、企业化经营路子。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养分离”的原则,组建环境卫生作业公司,将环卫作业企业化、社会化、市场化。用市场手段经营环卫设施。通过将社区环卫保洁业务按照相对集中、适度规模的原则,适当延长保洁时间,提高保洁标准,统一组织招标选择专业公司进行维护,形成统一管理、有序竞争的运行机
制,进一步提高转制社区保洁水平。
3、加强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的环境卫生意识环境卫生管理需要广大居民的支持和参与,全面提高居民的文明意识,是实现环卫长效管理的根本措施。深入开展环卫管理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居民增强社会公德和环卫管理意识,提高自身素质,遵守市民行为规范,形成告别陋习、制止违规和走向文明的良好社会风尚。加强新闻舆论引导,利用报纸、广播、电视及开辟专题宣传栏目和加强街头宣传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政府加强环卫管理的重要举措;积极开展创建“红领巾义务监督岗”、“老年志愿者监督岗”、“社区文明监督员”等活动;从学生抓起,建议在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开设“做文明市民”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争创活动和志愿者活动,组织市民参加城市绿化、垃圾收集和白色污染治理等公益性志愿活动,引导居民在自己的生活中自觉遵守文明规范。
4、处罚措施
建议由城管执法部门按照xx市政府颁发的《xx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规定》对违反《管理规定》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处罚。
xxxx社区居委会
11.建立计生长效机制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篇十一
贺方志
近年来,中央财政对农业政策的投入扶持和农业财政专项资金的拨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也是促进农业和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财政支农资金为新时期破解“三农”问题提供了重要保障。针对新时期呈现的一些新问题、新特点,如何管好、用活财政支农资金,如何充分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链条效应和带动作用,必须有效利用国家积极的财政支农政策,主动调整支农方向,逐步完善支农措施,着力转变支农方式,创新财政支农资金管理长效机制,规范运行,提高效益,努力形成与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相适应的支农政策体系,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当前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财政支农资金投入低。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量不足,投资结构不合理。投入增长幅度低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目前,由于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缓慢,收支结构不合理,地方财政主要依赖上级财政的投入。具体表现为:县级预决算安排支农资金的比重呈下滑趋势,支农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例低;财政支农资金投入事业费比重较大,支持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科技、改善生活环境、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的资金比重较小;虚列支农资金数额高、比例大。
二是资金拨付不及时。财政支农资金由于涉及部门多,职能交叉、机构重叠,形成财政支农资金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格局;再加上财政管理体制要求平均分配资金,影响到财政支农资金的政策支持效果,分配拨付制度制约支农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其次,各部门对政策的理解、执行和资金使用要求各不相同,政策和资金分配上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协调机制,资金使用分散和投入交叉重复,影响财政支农资金的正常运转和及时拨付,滞留支农资金。
三是资金使用监督管理不严。在财政支农项目实施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检查,有的脱离财政部门的监督,存在帐外核算、出借、白条顶库、挤占挪用、虚报冒领、骗取项目资金及损失浪费等问题。具体表现在项目实施单位不按程序申报审批、立项和建设,重要钱、轻建设、轻管理。由于支农政策涉及农、林、牧、渔、副等产业,主管部门多,投资渠道广,不利于对资金实行动态跟踪管理,监督管理不到位,资金没有按规划要求实施,容易产生资金“黑洞”和诱发侵占资金等犯罪行为。
四是资金分散重复,缺乏整合。由于财政支农资金主管部门多,缺乏归口综合管理,致使资金管理松散,领导个人支配使用的随意性大,分散重复使用相当普遍,没有严格按照预算方案执行,将财政支农资金分散拨付到各个部门或乡村使用,点、线、面统筹发展不突出,真正用于项目建设上的少,项目资金整合效应差,白白浪费的多。
五是资金投入类型单一。近年来,财政支农资金无偿资金多,如农村投入的低保资金、民政救助资金、开发扶贫资金等,一些部门领导将各类资金混为一类,对资金投入批示干预的多,没有严格按预算投入使用。不管资金的名目类别,或巧立名目,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拘泥于就扶贫而抓扶贫,对财政支农资金缺乏深层次开发利用。没有从启发农民思想、拓宽农村发展思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上作文章,无偿投入使用的多,收到社会回报的少。
二、创新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的长效机制
一是增加财政对农业投入力度,提高资金预算比例。“三农”问题必须长期关注,要从战略的意义来加快农村的发展,以城带乡,以工哺农,积极调整财政支农政策,有效增加财政资金支持“三农”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完善农业财政政策制度,建立有效的农业保护机制,调整支出结构,转变支出方式,拓宽支持范围,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预算投入,特别是支农生产、发展科技、改善基础设
施、保护生态环境的投入比例和增幅,新增教育、卫生、文化支出。
二是加强资金管理,设立专户直接拨付。针对财政支农资金难以及时拨付到位的现状,减少沿途跑、冒、滴、漏,保证财政支农资金及时、足额到位。要设立支农项目资金管理专户,简化报账程序,减少中间拨付环节,规范资金的管理运行,直接将预算内的支农项目资金拨付到各乡镇的财政支农专户上。如莒县招贤镇在对农民的种粮补贴、化肥柴油补贴、库区移民补贴推行“一卡通”信息化管理,直接拨付到农户的“一卡通”上,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办事效能,减少了支农的中间环节,方便了群众。要进一步创新财政支农资金的运行管理,规范资金账户管理、资金报账管理、物资采购及调拨管理、监督管理等相关内容,从规范、安全、高效的角度创新财政支农资金稳健运行的长效机制。
三是规范操作,严格审批报账手续。由于目前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只注重前期申报立项,而不注重后期跟踪服务管理的苗头,上级政府和财政审计部门要加强资金的后期跟踪管理,不断加大支农项目资金的审计力度,切实维护农民切身利益。由项目主管部门会同相关单位的第一责任人对项目予以验收,并由验收负责人签署验收意见,对合格的出具验收合格证,再由实施项目的乡镇凭合格证到县财政局报账中心填写报账审批表,申请办理拨款手续。要不断完善防腐防渎机制,对重复立项、违规挪用、虚报开支、巧立名目等方式套取国家财政支农资金的相关责任人,实行责任终身追究,并根据责任大小分别予以党纪、政纪处分。四是调整支农方式,多种形式并存。为了有效改变直接向农村投放资金的模式,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综合利用率,对支农投放方式不仅仅以现金的形式,还可以通过实用技术培训、购买种苗、提供生产资料等方法,利用科技扶贫、物资投放、完善基础设施等模式和政府集中采购等手段,促进资金向物质和技能转化,延伸资金发展链条,有效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果。挖掘整理地方比较优势产业,选准选好适合地方发展带动性强的优势项目和优质主导产业,集中资金优先开发,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推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如2006年莒县招贤
镇根据全镇的实际情况,大搞农业开发项目,在黄埠、土岭、仕阳三个管理区的丘陵地带争取国土部门的1.5万亩土地综合治理项目;在双庙、相官庄平原地带争取农业部门的5000亩中低产田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五是加强资金归口管理,明确资金使用方向。为了有效克服财政支农资金分散重复使用的弊端,要充分理顺支农管理部门,避免各部门之间相互争利,简化办事程序,使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清晰、用途清楚、职责明确,加大财政支农资金归口管理力度,着力提高从业人员素质,规范财政支农资金的申报办理,减少中间环节,减少层层滞留、挤占挪用财政支农资金现象,形成分类科学、分工明确、管理规范、运转有序的资金使用管理有效机制。要明确资金使用方向。各部门要通力合作,结合长期规划和近期目标全面整合支农资金,对有开发价值的项目如农村的能源建设、生态建设、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土地治理项目等优先发展,其他项目有序发展,切实增强财政支农资金的活力,促进资金健康流转。从广泛性扶持向择优性集中扶持方向发展,加快发展扶持“三高”农业,开发名、优、特、稀新型产业,促使支农工作取得实效。如我镇紧紧围绕“突破招贤,带动莒北”的战略目标,在财政支农方面,突出特色,重点在山丘区搞土地综合治理项目,在平原区搞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几年来,争取上级财政支农资金近千万元,在资金的争取上,明确资金使用方向,本着“山丘区搞土地综合治理项目,在平原区搞中低产田改造项目”的原则,促进了全镇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同时,通过良种补贴向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应用倾斜,重点支持发展丘陵地区的水利工程建设,形成了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的长效机制。
12.建立计生长效机制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篇十二
1.1 健全规章制度, 明确权利义务
公司党委率先制定印发了《志愿者服务管理办法》, 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一是明确志愿者条件。以具有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所要求的身体条件和服务能力;热心企业和社会的公益事业, 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品行端正, 遵纪守法为基本标准, 开展志愿者注册登记。二是明确志愿者权力。规定享有获得志愿服务相关信息;接受相关志愿服务培训;取得从事志愿服务必要保障;了解参加志愿服务潜在风险;对志愿服务活动提出意见建议的权利, 并可自由参加或退出志愿服务活动。
1.2 强化组织管理, 成立服务协会
公司党委严格贯彻落实主体责任, 明确提出党支部书记为“具体责任人”, 建立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一是成立志愿者服务协会。由公司党委委员、工会主席任会长, 负责组织召开协会年会或代表大会, 制定和修改协会章程, 选举和罢免协会委员, 听取、审议和表决年度工作报告, 决定协会重大事项及公司志愿者服务工作的组织、规划、协调、管理、指导、检查、总结、评比等工作。二是分设志愿者专业服务站。由基层队长或班组长为站长, 由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及团员青年等组成, 根据不同岗位工作特点和资源优势, 自主开展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
1.3 搭建服务平台, 发挥示范作用
公司党委结合“建设标准化基层党支部工程”及“创共产党员先锋岗、建共产党员示范责任区”等主题活动, 创新形式和载体, 积极搭建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平台。
一是进行“星级党员责任区”创建。让每名党员都明确自己的岗位责任, 知道责任区的创建目标及任务, 凝聚集体智慧, 自主建家、建阵地。二是开展“党员亮身份、公开践承诺、岗位比贡献”活动。提倡“把党员身份亮出来, 让党员称号响起来, 使党员形象树起来”, 对标先进, 公开承诺, 为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献计出力。
2 推进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2.1 思想认识不到位, 主动服务意识还有待加强
从公司正式登记注册的志愿者来看, 党员参与人数比例为67.4%, 尚未实现全员覆盖。
一是部分党员参与意识不强。公司党员年龄老化严重, 他们对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认识不足, 没有看到党员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影响和带动作用。二是个别党员宗旨观念淡化。对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缺乏内在认同感, 参加活动主要靠党组织推动, 服务质量和效果也不理想。三是服务范围狭窄。公司党员能够带头参加“八小时之内”的志愿服务活动, 但由于工作、生活等方面原因, 未能深入社区, 奉献爱心, 定期地正常开展社会公益活动。
2.2 素质培训不及时, 服务水平还有待提升
从公司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的实践来看, 确实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相应的培训不及时, 整体服务层次和水平还较低。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要求党员志愿者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否则无法满足服务对象的现实需要。特别是深入社区开展政策咨询、法律援助、心理疏导及家政保健等项目服务时, 对党员志愿者的素质要求就更高。
2.3 配套措施不完善, 服务保障还有待健全
从基层党员志愿服务活动情况的反馈来看, 保障不足也是目前的主要困难。
一是缺乏经费保障。基层党员开展志愿服务的活动经费全由公司下拨, 专款专用, 资金来源渠道单一, 尚无法获取社会公众的认同和支持。二是缺乏权益保障。对党员从事志愿服务活动的潜在风险及项目评估不足, 未为其提供人身、医疗保险, 缺乏预防处理风险和事故的措施及预案。三是缺乏激励机制。虽然党员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是公益性的, 不收取任何报酬, 但应提供人性关爱及安全保障, 确保党员能够全身心投入。
3 深化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的建议措施
3.1 加强教育, 提高思想认识
要坚持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层层发动, 教育引导党员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使广大党员充分认识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是新形势下践行群众路线、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有力抓手, 对密切与职工群众联系、促进企业和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倡导党员干部发挥表率示范作用, 带头登记注册, 开展志愿服务, 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公共道德新风尚。
3.2 提升素质, 延伸服务领域
要统筹兼顾, 协调推进, 整合各方资源优势, 不断提升党员志愿者素质, 拓展服务范围和领域。秉承“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 结合活动需要, 组织党员开展技能培训, 持续改善和提升整体服务能力和水平;注重发挥党员自身的专业特长和团队的优势, 从时间、人员、资金、技术等方面, 加大对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投入, 不断延伸党员志愿服务活动领域和范围。
3.3 规范管理, 完善保障机制
【建立计生长效机制提升管理服务水平】推荐阅读:
建立廉政风险长效机制07-03
建立党员履行承诺长效机制07-25
建立长效机制促创争08-26
呼吁建立长效机制 保障校园安全08-19
科学发展观建立长效机制情况08-06
加强基础建设改变工作方式真正建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长效机制10-03
建立公路路政执法人员培训长效机制研究07-24
探索建立公开遴选公务员的长效机制10-29
关于印发《建立辖区出租房屋及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长效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的通知09-19
双凤镇建立扫黄打非五项长效机制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