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协议书

2024-07-24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协议书(15篇)

1.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协议书 篇一

校外实习教学基地协议书 甲方: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 乙方: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是我省第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006年被教育部批准为福建省唯一一所进入全国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学院以质量兴校,特色创牌,立足海西,服务社会,育人成才为宗旨,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学院坚持校企结合,建立省内外大型企业为依托的稳定实习基地,并积极开展科研和对外技术服务,学院“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水平促发展,以特色树声誉”为办学指导思想,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设置了63个专业,涵盖了交通、土建、化工,机械等学科。学生毕业时在取得大专毕业证书的同时还能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多个技能等级证书,形成了“招生、教学、培训、技能考核、推荐就业”一条龙的教育服务体系。

我院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将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法制观念,适应食品加工制造业、水产品、农产品加工业及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较高基本技能和综合素质、较强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能从事食品营养评价与指导、食品检验和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主干课程:食品生物化学基础、食品理化检验技术、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食品加工技术、无机及分析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食品化学、仪器分析、仪器分析实验、有机分析、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等。

为了使我院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学生有更多更好的实践锻炼机会,提高专业岗位群的能力,更好地实现“工学”结合,也为了能让学生与老师更多地了解有关企业对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特别是职业技能需求状况,开拓思想、与时俱进,提高专业培养的针对性。本着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合作精神,校企双方签订以下实习基地协议。

一、目的

实习基地建设直接关系到实习教学质量,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之一。

二、实习基地建立的目标与受益范围

1、能满足我校完成实习教学任务的要求,具有较先进的生产手段、技术装备和科学的经营管理方式,以及具备一支素质较高的技术人员和职工队伍,为教学计划规定的实习提供场地和指导师资、接受我校有关专业一定数量的老师与学生开展实习。

2、实习基地部门领导有远见,重视技术革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重视教育,重 视人才的培养。

3、基地建设双方应互惠互利,完成校企共建的原则,走共同建设、共同发展的道路。

4、校企合作关系紧密,能依托双方的资源和技术优势开展深层“产、学、研”合作。

三、双方权利和义务(一学校权利和义务

1、学校在人才培养、委托培养、课程进修、技术咨询服务、信息交流、成果转化等方面对实习教学基地共建单位给予优先考虑。

2、国家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许可范围内,征求毕业生本人意见后,实习教学基地共建单位如有需求可优先聘选有关毕业生。

3、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对实习教学基地共建单位职工子女的入学优先给予考虑。实习教学基地共建单位(大、中型国企经协商可签订定向培养协议。

4、学校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制定实习指导书、实习计划,提前送交实习教学基地共建单位,并委派责任心强,有实践经验的老师担任实习指导教师。

5、参加实习的指导教师和学生在实习期间必须严格遵守实习教学基地共建单位的有关规章制度。

(二实习教学基地共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

1、实习教学基地共建单位按学校提供的实习指导书和实习计划要求,委派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技术人员进行指导。

2、实习教学基地要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扩大“产、学、研”结合的深度和广度,参与学校教学改革,开发校企合作课程、对专业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等。

3、实习教学基地要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有关条例,建立实习环境管理和劳动保护的有关规定,安全操作规程和文明生产措施,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4、实习单位应提供的专业相关的实习岗位,让学生实践技能得到有效的训练和培养,实习期间应加强安全教育,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

本意向书各条款经双方协商,自签字之日起生效,随着双方合作的深入,协议书中未尽事宜,经双方同意可进行相应的补充和完善。

甲方: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乙方: 甲方代表签字:乙方代表签字: 年月日年月日

2.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协议书 篇二

关键词:实训基地,建设,作用,教学实践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主要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训实习是培养和提高技术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 实训基地建设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职业素质、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是进行实践教学的根本保障。通过几年的运行, 我系实习基地形成了以综合职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 以校企联合的顶岗实习为主要形式, 融产学研于一体的特色。目前, 67家合资企业与民营企业成为我系校外实习基地, 每年吸纳实习生400名以上。其中, 百得科技有限公司、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有限公司均为世界500强企业。

一、实训基地的构建思路

1.指导思想

围绕培养技术应用的高级技能人才培养目标,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以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为基础, 突出实用性、规范性、先进性, 带动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建立实训基地管理使用的长效机制, 创新实训基地建设理念。良好的育人环境, 有利于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 使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身心素质等方面得到提高与完善, 成为合格人才。

2.建设目标

(1) 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 使实训基地成为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培训基地、校企合作的载体、产学研结合的平台。系部利用实训基地条件安排学生实习, 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实习基地可借助学院的科研、师资力量加强生产及人员培训等工作, 并可从实习学生中优先选拔优秀人才, 最终达到学院、企业双赢的效果。

(2) 保证所有专业需要, 兼顾交叉专业发展, 力争通过一定时间的建设, 建成一批稳定优质的, 能满足系、部所有专业实践教学需要的实训基地, 加强各个专业之间的混合实习, 实现资源共享, 使实习基地的总规模不断扩大, 基本形成以“双向介入、顶岗实习、订单培养”为主要特征的实践教学新体系。

(3) 建立专业教师定期轮训制度, 鼓励教师到企业进行工作实践, 积累实训教学需要的技能和实践经验, 改善教师的智能结构并不断补充和完善自己, 重点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 让更多的教师向“双师型”转换, 满足教学对“双师型”教师的需求。

(4) 建立实训基地的评估考核制度, 实习基地的建设做到分工协作、责任到人, 促进实训基地建设水平的提高。系部与实习基地一起研究建立和健全教育实习保障体系, 减少企业形势的变化对实践教学的影响, 使接受教育实习工作成为实习基地的日常工作之一。

二、实训基地的运行机制

1.教学、科研、生产和培训“四位一体”的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运行机制, 使学生正确自我定位, 合理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自大学扩招以来, 每年毕业的学生人数逐年上升。随之而来的是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 在就业市场中仅有一纸文凭是远远不够的。哪种人最受企业欢迎?这个问题由企业员工现身说法说服力最强。为此, 系部几次组织学生到实习基地的相关企业参观, 与企业人士直接沟通, 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如今, “拥有过硬的技能、诚实的品质、饱满的热情、良好的合作意识、顽强的意志是毕业生就业的关键”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同时, 我系还陆续聘请企业资深人士、人力资源专家、著名心理咨询师等不同对象, 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给在校生作辅导报告, 以此拓宽学生的就业信息面, 使他们对就业工作有一个整体而全面的认识, 帮助他们了解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 正确自我定位, 以积极主动的心态迎接就业。

2.教学、科研、生产和培训“四位一体”的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运行机制, 使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协调

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不同于校园环境的实践教学环境和专业技能训练所需的现场设备, 是学生就业前企业实际工作的全方位预演。系部利用这些基地, 对学生进行“真刀真枪”式的训练, 使学生深入实际, 学习和掌握实际生产技术, 从而提高他们的专业实践技能和职业资格技能, 使系部得以将现代工厂的生产、经营环境浓缩并模拟到教学过程之中, 使学校教学与企业经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使学生在一个近似于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必需的知识和技能。

最近的毕业生跟踪调查显示, 我系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受到企业的广泛欢迎。模具04C1班的韩建飞到企业工作刚一个月, 就为企业排除了棘手的技术故障, 为公司挽回200余万经济损失。多家企业表示, 我系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 具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和较大的发展空间。毕业生本人也表示, 大学期间严格的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训导对自己顺利走向社会、胜任岗位需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教学、科研、生产和培训“四位一体”的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运行机制, 使生产与教学、科研之间结合得更为紧密

校外实训基地不仅为培养双师型素质的教师提供了良好条件, 而且为教师积极开展技术开发、与校外企业进行技术合作开发产品创造了契机和场所。一方面, 教师可通过校外专业实践教学基地, 寻找、发现和选定可供研究的科研课题, 并与工厂的工程技术人员、有关学生一起有计划、有步骤地对课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如我系机电专业骨干教师杨培生在瑞思机电有限公司寻找到“小型柔性制造系统”的研究课题, 因切合生产实际, 故被批准为省级课题, 在具体研究上获得企业、学院双方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的支持, 其成果“教学用模块化自动生产线拆卸装置”获得国家专利。另一方面, 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教师可将自己的科研成果或专业技术, 通过高职校外实训基地这个平台向外进行介绍和展示。同时, 他们还可利用科研成果或技术, 为工厂的生产或管理提供某些技术咨询和专业技术服务。

实践证明, 高职院校通过发挥校外实训基地的科研功能, 不仅能使高职专业实践教学教师和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而且能增进高职专业实践教学教师、学生与生产工人、工程技术人员相互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同时还能促进高职院校的专业实践教学和企业生产向前发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以实训基地为运行载体, 传递市场信息, 储备技术能量, 转化科研成果, 是我系促进产教结合、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高职教育健康、良性发展而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

三、实训基地的管理措施

1.切实抓好学生工作管理

(1) 实习前, 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和安全, 积极做好出发前的实习动员工作。主要抓住以下几方面的教育:第一, 树立吃苦耐劳的精神, 爱岗敬业, 钻研技术, 增强群众观念、劳动观念和事业心、责任感。第二, 遵守实习的各项规章制度, 服从学院的统一安排和统一指挥, 按照实习计划的要求全面完成实习任务。第三, 维护学校荣誉, 发扬团结友爱精神, 热心为集体服务, 注意搞好与实习单位的关系。在完成实习任务的情况下, 主动协助实习单位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

(2) 实习中, 加强与相关部门及各实习生的联系, 及时了解实习生情况, 始终保证信息渠道畅通无阻。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第一, 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规定和纪律, 实习期间原则上不准请假, 更不得无故不参加实习。第二, 认真完成实习大纲的要求。实习过程中积极主动, 虚心好学, 严格要求自己, 服从企业安排。第三, 严格按照流程操作机器, 确保安全, 杜绝因违反安全规则造成自身伤害的现象。未经允许不得擅自操作机器设备。第四, 利用实习机会, 在完成生产任务的同时, 结合本岗位的实际, 适当承担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等工作。

2.理顺校外实习基地与有关部门的关系

(1) 加强与企业的联系, 使合作顺利进行, 有时还会取得对方在合同之外给予意外的支持。例如, 百得科技公司在安排实习生的同时, 还与我系合作成立百得助理工程师定向培训班, 并根据企业岗位要求出资建立相应的实验室。此外, 每年还为品学兼优的学生、学识出众的教师提供5万元奖学金。

(2) 加强与学院教务、学工、后勤部门的联系, 使得实训基地在教学、纪律、学生往返等方面管理工作, 始终做到有条不紊。

经过三年的运行, 我系实训基地建设已初见成效。当然, 在实际运作过程中, 也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 实训基地集中于工业园区、高新区, 建设的合理规划有待进一步提高;实训基地的功能未能齐头并进, 更多地体现为安排学生实习。这些问题有待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最大限度地发挥实训基地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宋桂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高校就业指导模式改革[J].潍坊高等职业教育, 2005, (1) .

3.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协议书 篇三

【关键词】广西 独立学院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8C-0181-02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转向大众化发展的重要产物,其办学方向明晰,办学形式更灵活,能够高效地实现与人才市场的对接,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补充。独立学院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独立学院培养应用技术人才的重要平台,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持。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以学生的应用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增强学生社会适应力、就业竞争力为建设目标,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当前,广西独立学院面临着教育部规范验收和转型发展的重大考验,推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深化校企合作,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独立学院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抓手。

一、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开展实践教学的基础保证。基地建设的水平和深度接影响了课程实践教学开展的效果和质量;基地建设的布局和规模对专业发展起到支持和补充的作用;基地建设自身发展的过程和成果也直接影响和折射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有利于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无缝对接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能够使学生尽快了解单位(岗位)的具体需求,并客观的把握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学生在步入社会经济领域前,就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培养了在岗位工作中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进行有的放矢的系统学习,与用人单位形成良好的衔接,减少用人单位在新职工培养方面的成本,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

(三)有利于合作双方协同创新发展

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是一个双向交流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互利共赢的过程。基地的建设为合作双方提供了契机和平台,利用各自优势资源进行深度合作,弥补各自的缺陷,巩固各自发展优势,进一步结成协同发展的战略伙伴,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有效途径。

二、广西独立学院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和制度支持不够

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的新生力量,其制度设计与其发展是相对滞后的。虽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強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不断拓展校际之间、校企之间、高校与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加强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和实验室建设。”但地方配套政策仍属空白,现有政策一直倾向对校内实验实训室(基地)的建设,对如何促进与社会资源的结合、如何协同创新缺乏有力、有效的政策支持。此外,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相关的制度设计缺乏,合作的管理(尤其是人的管理)缺乏制度保障,容易引起责任纠纷。

(二)科学规划欠缺

广西各独立学院因其办学历史不长,社会资源的积累不足,社会缺乏对新生办学实体的认可和信任。所以,各独立学院选择建设实践教学基地时主要依靠母体学校的渠道联系社会资源,迫使独立学院以与母体学校的亲密联系作为拓展校外实践教学资源的权宜之计。在这种情况下,基地的建设缺乏选择性,更难提出科学的规划,往往以解决实现问题(如学生实习、参观、见习等)为主要目标,对长远发展缺乏必要的考虑。

(三)合作方积极性和稳定性不足

1.目前很多企事业单位尚未认识到建设实践教学基地的重要性,认为这是一项耗力费时的项目,在需要用人时再去人才市场挑选就能满足自身人力资源的需要,不愿意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此外,在基地开展的实践教学活动容易使学生接触到单位的机密,对单位发展构成一定程度的管理风险,因此,合作方往往只希望开展一些较低水平的合作,降低经营的风险和成本。

2.由于独立学院师资队伍的流动性较大,与基地的联系经常因为特定联系人的离职造成中断,由此带来基地建设始终处在不断扩充数量,而不能更深入地进入到提高合作质量的高投入、低产出的重复建设阶段。

(四)建设资金缺乏

独立学院作为利用社会资金兴办的独立办学实体,以学费收入作为后续办学投入的主要来源,资金上一直以固定资产投资等教学硬件条件作为主要投资项目,对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投入在短视和功利思维的影响下变得非常有限。另一方面,财政资金通过项目等形式对独立学院建设给予支持的力度也非常有限,多是象征性的安排指标,没有考虑独立学院培养的人才,绝大多数都进入到本地区的各个行业就业,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直接且明显的效果,在政策支持上反而存在一定的歧视。

三、推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一)争取政策支持,完善制度保障

1.独立学院需要通过政协提案、独立学院联盟、学术协会等各种平台和渠道反映独立学院面临的问题和诉求,引起社会舆论和制度设计者的重视,争取规范、有利、稳定的发展环境。

2.完善各项制度,对基地的选择、日常联系、教学组织、人员保障、组织管理等方面进行制度设计。例如,设计校外实践教学过程保险制度,通过商业保险进一步转移在校外实践教学过程中出现事故的风险,打消合作方对实践教学过程意外事故的担忧,保障实践教学的组织与开展。

(二)科学规划,打造品牌

独立学院的实践教学基地规划需要充分考虑空间、时间、行业、覆盖范围、利用率、专业契合度等因素,突出优势学科和重点专业,集中有限资源打造品牌,在建设中寻找突破口,进而辐射和带动其他基地形成良好局面。建设规划在空间上要着力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重点拓展周边空间;时间上要分阶段实施,为合作、改革预留足够的时间;在行业上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市场定位拓展相关产业的各个环节,形成人才培养的差异化;优先建设具有高利用率、高契合度、学生覆盖面广的基地;在品牌建设上则要根据学科专业的实际情况,突出优势,集中力量打造示范基地,逐渐形成资源群和具有校本特色的基地品牌。

(三)互利共赢,提高积极性与稳定性

1.始终把实践教学基地作为合作双方的利益共同体,始终坚持互利共赢的原则。独立学院需积极为合作方提供教育培训、技术支持、决策参考等服务,主动促进合作方事业发展;同时,严格管理实践教学活动,保障合作方的权益,以实效提高其积极性。

2.建立建设管理团队,对基地进行统筹管理,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拓展联系渠道,提高联系频率,以诚相待,维持长期的合作关系,增强基地的稳定性。

(四)转变投入模式,加大资金投入

转变当前独立学院单一依靠自身收入投入基地建设的模式,充分利用政府资源、企业资源、个人资源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资金投入格局。政府资源方面,充分利用政府创新创业基金、产业孵化园等公共资源,推动学校与政府的互动;企业资源方面,可积极为企业的生产、发展提供咨询和服务,大力引进企业的优质资源,共建研发、教学培训基地,扩大双方的共同利益;在个人资源方面,独立学院应积极联系更多的战略合作伙伴,拓展融资渠道,获取更多的建设资金。最终形成多元化投入促进独立学院事业发展、独立学院发展反哺社会经济的良性循环。

总之,广西各独立学院要在教育部规范验收过程中实现转型发展,应把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作为一个重要抓手。建设完善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集群,需要多层次、多维度地去开展,不仅要重视直观、可见的硬件建设,还要同时抓制度、成果等软件建设。通过校外实践教学的建设,促进各独立学院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推动教育教学体系的不断完善,提高教育质量,从而实现独立学院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提升独立学院核心竞爭力。

【参考文献】

[1]李艳艳,王中杰.独立学院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初探[J].中国今日论坛,2013(1)

[2]荣中玲.独立学院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研究与实践[J].科技创业家,2013(1)

[3]刘茂灿.独立学院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10)

[4]杨程佳.独立学院实习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和策略研究——以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为例[J].科教文汇,2013(5)

[5]沈秀,杨殷伟.独立学院实习基地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5)

[6]黄超叶.独立学院实习教学基地建设的改革研究[J].轻工科技,2013(3)

[7]唐蕙.论独立学院实践教学实施的系统性原则——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为中心的考察[J].大学教育,2013(2)

【基金项目】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规范验收专项课题

【作者简介】李明阳(1984- ),男,四川苍溪人,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教务与科研管理处干事,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4.校外实习基地协议书 篇四

甲方: 乙方: 协议鉴定时间: 年 月 日

为明确甲乙双方的责任与义务,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本着自愿、互惠互利、互相支持的原则, 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就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双方达成如下协议:

一、双方合作目的

双方发挥各自优势,进一步完善学校实践教学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满足社会需求,共同建立 校外实习基地,实习基地地点设在乙方单位。

二、双方职责

(一)甲方职责

1.选派优秀教师为带队指导教师,管理实习生的业务和纪律。2.聘任或续聘乙方人员为实习指导教师。3.制定实习大纲,确定实习内容。

4.提前向乙方提供实习学生人数、名单,与乙方商定实施方案,并共同组织实施。

5.与乙方协商确定教学实习基地的终止或延续。

6.优先为乙方的工作需要提供有关专业的信息、技术咨询或开展技术协作。

7.负责实习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和安全教育,要求学生遵守乙方的保密制度、安全制度和其它有关规章制度。

8.向乙方推荐优秀毕业生,乙方招聘录用人员时优先考虑。9.为乙方在职人员培训提供优惠条件。

10.实习期间按有关规定,付给乙方适当的实习费用。

(二)乙方职责

1.选派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人担任实习指导人员,与甲方协商后确定聘用人员。2.指导、管理实习学生的业务和纪律。

3.提供必要的实习条件,如因非人为因素不能在规定时间实施完成实习任务时,需提前通知甲方,以便甲方对学生的整个教学工作做出统一安排。

4.为参加实习的教师和学生提供实习期间必要的劳动工具和劳保用品,提供实习必须的技术资料和样品,并在生活,如就餐、住宿等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方便。

5.制定实习生具体实习方案。

6.对实习学生的实习成绩提出建议,并对实习生的实习表现做出鉴定。7.可向甲方提出具体工作建议。

三、基本收费标准

甲方每年给乙方支付实习费用人民币 元(整)。

四、协议合作年限

本协议有效期为:自 年 月 日 至 年 月 日。

五、未尽事宜由双方及时协商解决。(可另附协议说明)

签约双方已明确上述条款并接受其约定,现自愿签字确认:

甲方名称(盖章): 乙方名称(盖章):

单位地址: 单位地址: 代表人: 代表人: 联系电话: 联系电话: 邮政编码: 邮政编码:

本协议一式三份,经甲乙双方签字后生效。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另一份交

5.校外实训基地协议书 篇五

甲方:

乙方:

为全面推进校、企间的“产、学、研”合作,双方本着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就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和人才培训、技术合作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的责任与义务

1、负责制定实习、实训大纲,安排实习、实训指导老师,提前三个月提出实习实训计划,并于实习、实训前一个月提供实习、实训学生名单;

2、负责实习、实训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和安全教育,要求学生遵守乙方的保密制度、安全制度和其它相关规章制度;

3、派遣责任心强的教师带队指导实习、实训。

4、实习、实训师生要严格遵守乙方的保密制度;

5、优先为乙方提供有关专业信息、技术咨询,并开展技术协作;

6、为乙方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提供帮助和方便;

7、根据乙方需要,优先并择优推荐毕业生;

8、对乙方符合“双师型”教师要求的技术人员、管理 1

人员,优先聘请作为兼职教师,参与教学活动;

9、优先向乙方转让甲方取得的科研成果;

二、乙方的责任与义务

1、为甲方相关专业学生提供实习条件;

2、对到乙方实习、实训的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及行业纪律教育,对违反有关规章制度的学生有权终止其实习、实训活动;

3、安排思想政治素质好、实践经验丰富、有一定业务水平的人员指导学生实习、实训及参与实习、实训考核评议工作;

4、提供实习、实训必须的技术资料和样品;

5、为教师和学生的生活(如就餐、住宿等)提供方便;

6、推荐专业技术人员作为甲方的兼职教师参与甲方的实践性教学工作。

三、其它

1、甲乙双方可在实习、实训基地合作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校企合作形式,在条件成熟时形成产、学、研战略联盟,实现教学、生产、科研全面合作;

2、本协议自签定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年;

3、本协议一式四份,甲、乙双方各执二份;

4、未尽事宜和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双方友好协商解决。

甲方代表签字:乙方代表签字:

单位公章:

2011年

6.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协议书 篇六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宁波经贸学校

为更好地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方针,走产学研结合的办学道路,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目的。遵照《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的精神,本着互相支持、互惠互利的原则,经双方友好协商,由乙方在甲方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共同培养能适应社会需要、素质高、技能强的应用型专业人才,现达成协议如下:

一、甲方的责任与义务:

1、在不影响甲方的正常用生产情况下,为乙方专业老师和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场所和条件。

2、配备具有较强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担任实习实训指导老师,负责对学生进行岗位技能和生产要求的指导。

3、做好实习实训前的企业制度、纪律和生产安全教育,落实实习实训期间的劳动保护和安全措施工作,并在实习实训结束后,对实习实训学生作出鉴定。

4、为乙方实习实训学生提供一定劳动报酬。

5、根据甲方当年的用工需要,吸纳乙方优秀毕业生。

二、乙方的责任与义务:

1、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优势,尽力为乙方职工培训提供便利。

2、加强对实习学生和实践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安全教育,遵守企业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保守企业商业秘密。

3、为实习学生统一办理意外伤害保险。

4、配备教师协助甲方共同做好学生的实训指导和思想教育工作。

5、根据甲方用工需求,优先向甲方推荐优秀毕业生。

三、其它方面:

1、其它未尽事宜,经双方协商解决。

2、本协议一式两份,经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3、本协议书有效期限从__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至_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甲方代表(签字):乙方代表(签字):

联系电话:联系电话:

(公章)(公章)

地址:地址:

7.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协议书 篇七

关键词:应用型创新人才,校外实习基地,校外人才培养基地

一、前言

近年来, 国家将创新人才培养上升到国家人才发展战略高度, 创新实践教学平台建设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中已明确提出:要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教育资源共享, 推动高校创新组织模式, 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 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 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2012年1月, 教育部等7部门联合下发的《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 (教思政[2012]1号) 文件指出:“各高校要努力建设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学校与社会密切合作的实践教学基地, 有条件的高校要强化现场教学环节。”这些文件的下发, 一方面为高校应用型人才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指明了方向, 另一方面也表明, 我国高等教育逐渐正由以规模扩张为主的外延式发展向以质量提升为主的内涵式发展转变, 高校应从自身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角度, 重视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探索, 重视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校外平台建设, 而校外实习基地正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实现载体, 其建设与管理是新时期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课题。

二、传统实习基地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校内外各方对校外实习基地建设重视不够。

在国家各级政策指导层面, 在高等教育由外延式规模发展为主到内涵式质量发展为主转变过程中, 对于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政策完善需要一个过程, 政策指导还不够, 对校企双方的利益保护还不够具体;在社会企业层面, 企业主要以追求利润为目标, 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难达成一致, 缺乏联合培养人才的积极性, 影响了校企合作的体系建设;在学校层面, 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 学校主动寻求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意愿不高, 重视不够, 同时, 由于长期“重理论、轻实践”的影响, 教师也不愿参与“付出与肯定不匹配”的实践教学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实习基地建设各方对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意愿和态度, 影响了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使用效果, 也使校外实习基地建设难于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2.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使用过程随机、布局零散。

传统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规范性差、可持续性不足等现象, 其发展途径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类:第一类是与高校合作历史较久的国有企业转制单位, 这类单位由于改制后面临争取经济效益的压力, 往往对学校的人才培养和实习基地建设不再感兴趣, 缺乏与学校进一步深入合作的动力;第二类是学生自己联系的实习单位, 往往是学生为完成假期、小学期等实习任务而进行的短期实习单位, 双方一般不会签订协议, 随着学生实习期结束, 与实习单位的联系也告中断;第三类是教师介绍的实习单位, 学生在实习或撰写学年论文、毕业论文过程中, 指导老师依靠与社会企业的合作关系, 往往会为学生介绍校外实习单位, 这类单位往往接纳学生较少、不够稳定, 如果院系或学校重视不够, 也无法为学校持续使用;第四类是用人单位提供的短期实习机会, 用人单位主要目的是招聘优秀人才, 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的过程也是单位为自己选人才的过程, 学校如果不主动推进, 也难成为联合培养人才的校外人才培养基地。

3. 校外实习基地功能单一、合作不深入。

校外实习基地作为高校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 一方面由于长期以来采用实习基地提供场地、设备、人力等资源协助高校完成人才培养中的专业实习实践环节的方式, 而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太大受益, 直接影响了企业参与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积极性, 影响校企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上的深入合作;另一方面高校所在大都市中施行现代企业制度的公司, 在自身场地、办公资源方面较为紧张, 为数量较大的学生提供实习场地等资源, 往往显得力不从心, 也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校企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上的深入合作。

4.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使用的可持续性不足。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过程中利益分配的不对等性、建设管理的不规范性、功能的单一性、合作的不深入在一定程度上都无法保证校企合作建设校外实习基地的可持续性。高校对实践教学的重视不足、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缺乏规划性、校外实习基地保障激励机制不健全等因素也无法保障校外实习基地可持续建设和发展。

三、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转化

1. 明确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总体思路。

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基地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企业出于自身经济效益、生产安全等方面的考虑, 不愿接受大学生来企业实习, 给高校实践教学落实和实习基地建设带来了困难。这就要求高校要主动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充分考虑企业利益, 使企业愿意与高校共建校外实习基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立足财经特色和优势, 紧紧围绕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定位, 充分考虑企业潜在顾虑与内在需求, 坚持校外实习基地“协同建设、资源共享、互利双赢”的联合建设思路, 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过程中, 不但学生可以到企业实习实践, 企业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共享学校资源, 达到双方利益的平衡, 极大地调动了企业参与积极性, 为我校校外实习基地校企协同建设铺平了道路。

2. 构建校外实习基地平台体系。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是一所以经管为主, 经、管、文、法、理、工各学科相互支撑发展的地方财经类大学。近年来, 学校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多样化特色人才培养格局已基本形成。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过程中, 在融入一体化实践教学平台的基础上, 努力打造了多层次、多类别的校外实习基地平台体系:在层次上, 按照校外实习基地在合作的广度、深度、高度和稳定性、持久性等特点, 构建了合作无协议—院校级—校级示范性—北京市级—国家级五层次递进式建设管理模式, 目前, 已建设校外实习基地总数200余个 (含45个无协议) , 其中1个国家级、3个北京市级、18个校级示范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 建成了层级合理的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体系;在类别上, 学校在考虑各学科平衡基础上, 要求每个卓越班建设5个规模稳定的专业实习实践基地, 也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试点专业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提供了制度保证。

3. 推进校外实习基地向人才培养基地的转变。

传统校外实习基地在建设使用中的不足, 已不能满足新时期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 针对多样化人才培养的需求, 学校大力促进校外实习基地的内涵建设, 推进校外实习基地的功能多元化建设, 大力推进校外实习基地向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转化:一是强化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参与度, 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 聘请企业专业人员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与学校教师成立实践教学项目组, 共同开发讲授指导实践教学课程项目, 让人才需求方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二是改变校外实习基地单一实习功能, 在双方共建过程中, 逐步引入课题研究、学科竞赛、企业沙龙、科研论坛、市场调查、专业论文等合作方式, 建立多元化的基地功能模式, 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

4. 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的激励保障机制。

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是高校实践教学的重要阵地, 其建设与发展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对人才培养过程的实现十分重要。根据我校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思路, 学校不断完善实践教学制度, 出台了《实习管理办法》、《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管理办法》等文件, 在制度规范、经费支持、合作模式、考核评价等方面做了详尽的规定, 为校外实习基地的稳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四、结语

传统人才培养中重视校内教学资源使用, 忽视校外社会资源的利用, 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校人才培养规格与社会企业的人才需求标准的结构性矛盾。传统实践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 使实践教学长期处在弱势地位, 处在辅助地位, 目前, 实践教学仍是高校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传统校外实习基地长期的单一实习功能建设, 使基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建设各方的积极性得不到充分激发, 探索校外实习基地向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转化机制是高校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课题, 亟需在政策上、观念上、体系上、机制上给予大的突破。

参考文献

[1]杨沛, 钟丽, 牛爱芳.建设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加强应用文科专业实践教学[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2, (7) :369-370.

8.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协议书 篇八

关键词:实习基地;实践教学;建设;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2-0025-02

一、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和管理的背景

从世界各国来看,加强实践教学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潮流。建立稳定对口的校外实习基地,加强实习基地质量管理,促进学生素质的综合发展、贯彻教学相长的教育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就业率,符合高教育发展的方向,符合学校“三个导向”的办学理念。雷电防护专业对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要求很高,在校外防雷中心和防雷企业实习是培养合格的防雷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实践教学是加强雷电防护专业知识教育,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建立比较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将为学生迅速接触社会,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提供重要保障。同时,通过实习活动,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和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雷电防护专业的校外实习基地按照“全面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思路,已在上海、江苏、河南、深圳、武汉、安徽、嘉兴等十多个地方防雷中心建立了实习基地,并与南京菲尼克斯公司等防雷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由于学院对实习基地重视、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学生紧密配合,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和管理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依然存在不少问题:首先是,重建设、轻管理。这一矛盾在基地建设中比较明显,校院都非常重视防雷实习基地的建设,充分利用一切资源,和地方防雷中心(含防雷企业)洽谈并签订合作协议,但签订后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联系,更谈不上有效的利用和管理。同时防雷专业的校外实习时间为1~2个月,一般安排在暑假进行,加上校外实习基地比较分散,这对我们进行有效的过程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其次,重硬件、轻软件建设的思想普遍存在。防雷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大部分都具有较好的设备条件,但缺乏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沒有反映专业实习要求且能严格执行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规程等教学文件。再次,建设模式单一、实践内容简单。从目前雷电防护专业学生实习来看,内容比较简单,大多数停留在参观企事业单位或者防雷检测验收等一些体力劳动,能够真正接触或从事雷电防护核心技术的很少,这不利于应用型防雷专业人才的培养。第四,缺乏对校外基地实习效果的监控。学生校外实习的成绩一般由基地指导老师给予评价,从目前而言,绝大多数学生的校外实习成绩均为“优秀”,这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反映学生真正的实习成效。

三、采取主要的措施

首先,推进双督导制。在为实习生配备校内指导教师的同时,聘请实习单位有经验的业务骨干担任学生的督导教师,打造一支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高度的实习指导教师队伍。这对于更好地发挥实习实践基地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其次,建立实习基地激励机制。建议学校每两年进行一次实习基地评估,对于评估为优秀的基地予以奖励;评估为合格的基地,继续支持建设;评估为不合格的基地,提出整改要求,直至达到合格标准。对在实习基地建设中做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学校应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实习管理中未履行职责的人员进行批评教育。再次,建立科学的实习评估体制和信息反馈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估标准,以征求意见、问卷和调研等形式,收集实习基地指导教师对实践教学的评价及意见,并认真分析,对后续实践教学提出改进建议。第四,加强对实习的过程管理。提出实习前评估、实习中监督、实习后考评全方位的基地管理模式。在校外实习前,根据防雷专业的教学计划和实习大纲,对实习基地的条件进行评估,对于达到条件的则允许学生前往实习;在实习过程中,通过双督导制和校内指导老师定期巡查,加强对实习的监管;实习结束后及时收集实习单位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实习生的实习总结,对实习的成效进行客观评价。做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全面提高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上的水平。第五,建立巡视考勤制度。通过校内指导老师定期联系和巡查,加强实习考勤管理,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督促实习生珍惜机会、规范行为。第六,订立科学的管理制度(条例)。为了保证实习的顺利进行,学校和实习单位对学生实习期间的工作、学习、生活、安全等共同制动出详细的管理条例,由校外实习基地根据条例进行日常管理,学校则派老师去进行指导。

四、取得的成效

首先,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人才。绝大部分实习生表示,通过毕业实习,加深了对过去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和提高了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各地防雷中心实习的学生纷纷表示,通过参与防雷中心项目和业务,对雷电风险评估,雷电灾害预警,雷电工程检测与验收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无论是对以后的学习还是就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雷电防护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已成为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雷电科学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场所。其次,有效的管理保证了实习内容与防雷专业培养方案高度一致。对基地的有效管理保证校内课堂学习与校外实践之间的衔接,使学生获得培养方案中所要求的实践教学内容,并依据学生的学习现状和行业(企业)现状,合理安排和调整实践环节,保证实践达到预期效果。再次,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对校外基地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定期与校外实习基地进行联系,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学院与校外实习基地之间的合作,共同探讨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建设模式,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第四,依托校外实习基地,促进了学生就业。在学生培养工作中,全面加强就业指导,注意帮助学生分析社会需求、合理定位自己。我们大力开展对学生的就业实习实训,使学生实习基地成为能满足就业需要的实训基地,充分利用基地资源为毕业生尽可能多地提供就业岗位信息,并积极创造条件为毕业生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服务,把防雷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突出重要位置,全力抓好落实。几年来,实习基地直接吸纳就业的毕业生超过80人,由这些基地介绍推荐就业的毕业生有300-400人(含防雷专业毕业生和防雷辅修专业毕业生)。第五,与企业实习基地共建产学研基地,促进了学科专业发展。专业教师深入基地一线,一边向基地专家学习,一边发挥自己的长处,为基地解难答疑,成为行业专家;南京菲尼克斯公司为我校免费提供了价值数万元的SPD产品供师生做实验;四川中光高科公司承诺提供科研经费共同开展科研协作;杭州易龙与我校联合成立“防雷技术研究院;由实习基地资助的国内第一套防雷专业课教材,填补了国内空白。以上这些与实习基地的合作,促进了学科专业发展。

实践基地建设直接关系到实践教学质量,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管理是学校事业发展的需要,是实现办学目标的需要,是学校与行业以及企业互动的需要。随着防雷专业大量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如何搞好实习基地建设和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实习基地的作用,成了需要我们不断研究和探索课题。

参考文献:

[1]梁奇伟.浅析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管理[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100-102.

[2]周红.新闻学专业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初探[J].北京教育(高教),2010(2):51-52.

9.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协作协议书 篇九

与****幼儿园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合作方案

一、合作目的为加强市职高幼师专业实践教学工作,充分利用书香幼儿园教学资源优势培养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使学生了解幼儿园教育与教学工作的特点,巩固和加深所学的教育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对幼儿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初步能力,加深学生对专业的理解和热爱。同时在学生实践过程中把在学校学习的教育教学理论带到我园,已达到校、园间的“教学——实践”直接结合。

二、园所介绍

本园名为*****幼儿园,位于******,是一所花园别墅式幼儿园。面积约2000平方米,投资约200万。是一所大型的高端民办幼儿园。园内环境优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设备设施先进。师资力量雄厚。开设有托班,小班,中班,大班,学前班等在内共6个班。

三、园长介绍

园长:***,女,汉族。

2001年毕业于****师范学校,幼师专业。学历:本科。

职称:幼教一级

2001年至2005年就职*****幼儿园,职务:教导主任

2005年至今就职于****幼儿园,职务:教师。

本人多年来坚持研究幼儿教育理论及方法。曾参与西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智能-全脑潜能开发课程》的编写。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多次担任送教下乡活动的执教教师并在各级各类幼儿教师比赛中均取得不菲的成绩

四、合作方法

(一)***职业技术高中向书香幼儿园每周提供6名学习成绩优秀的实习生。具体要求如下:

1、实习生应按照幼儿园的要求到卫生部门进行体检,持健康证后方可进入幼儿园实习。负责派遣责任心强的教师带队指导实习实训。负责实习实训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安全教育,要求实习学生遵守幼儿园的各项制度。

2、实习生应认真按时完成规定的各项实习任务,认真听课,写出听课记录,教育笔记等。

3、实习生应从正确的教育观念出发,协助教师组织幼儿的一日生活和各项教育活动,生活活动,游戏活动。

4、热爱幼儿和幼儿教育工作,不得有任何粗暴的举动和言辞。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

5、实习生应虚心接受指导教师和幼儿园领导的指导,防止独断专行和依赖他人。实习生应与幼儿园其他教师和谐相处,互相配合,共同工作。

6、实习生在实习期间应以教师的身份要求自己,事事处处都要以身作则,在“五讲”、“四美”方面成为幼儿的表率。实习生应按照幼儿园的要求着装,注意衣着整洁,朴素大方,不穿奇装异服,不留怪发型,上班时不穿高跟鞋,注意个人卫生。

7、实习生要爱护公共财物,爱惜幼儿园的设备;注意节约;借用物品要及时归还,如有损坏照价赔偿。

8、实习期间要按时上下班,一般不许请假,遇有疾病或特殊情况必须请假时,应经带队教师同意签字、盖章后才能离开学校。

9、幼儿园要保证实习生在园内的人生财产安全,实习学生在幼儿园外的人身财产安全由市职高负责。

二、幼儿园在接到****职高派送实习生名单后,制定好切实可行的实习实训大纲,安排实习实训指导老师,为每期实习学生提前一个周提出实习实训计划。

1、为实习学生提供实习条件。

2、对到幼儿园的实习、实训的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及行业纪律教育,对违反有关规章制度的学生有权终止其实习、实训活动。

3、安排思想政治素质好、实践经验丰富、有一定业务水平的人员指导学生实习、实训及参与实习、实训考核评议工作。

4、为带队教师和实习生提供一日三餐。

5、对实习学生进行成绩考评。

6、可以安排专职教师到市职高幼师班进行专业课程培训。

7、推荐优秀毕业生就业。

10.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协议书 篇十

甲方: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乙方:

加强高等学校与企业、科研院所的合作,是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产、学、研相结合的重要途径。现甲乙双方本着互相促进、互相提高、互利互惠的原则,决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人才培养、职工培训等方面加强合作。为此,达成以下合作协议:

一、甲方在乙方(含所属单位,下同)建立教学实习基地,并在乙方驻地挂牌。乙方根据自身的条件和能力,以优惠条件安排甲方学生的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活动,并选派优秀的技术人员进行指导。

二、乙方在甲方建立职工培训基地。甲方以优惠的条件为乙方的职工培训和各种层次的工程后续教育提供服务。

三、双方可互相选派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理论水平的专家、教授兼任对方教学、科研、生产和技术开发等工作。

四、如果乙方在甲方招聘20人以上的毕业生,经甲乙双方协商,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在培养学生时,可根据乙方专业需求设置专门课程,培养乙方需求的人才。

五、甲方根据乙方的要求优先向乙方推荐优秀毕业生,为乙方招聘人才提供方便。

六、双方可合作申报科研、技改和开发项目,共同进行科学研究、技术攻关和技术开发等工作。

七、未尽事宜,甲乙双方协商解决。

八、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

协议书正本双方各执两份。

甲方:乙方: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代表:代表:

11.校外实训基地文化建设实践与思考 篇十一

校外实训基地作为高职院校实践性教学的校外延伸,不仅是学生“零距离”接触职业岗位的重要场所,也是学生思想内涵、道德情操、价值观念、职业意识和企业意识形成及发展的前沿阵地。抓好校外实训基地文化建设工作,对促进学生职业素质养成,强化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提升学校办学实力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校外实训渔场为例,我们不妨介绍一下这所高职院校校外实训基地文化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校外实训基地文化建设实践

本实训渔场通过与养殖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学校水产专业教师为企业提供技术指导,企业为学校学生提供实习岗位。主要开展鱼苗孵化、成鱼养殖技术、鱼病管理、渔场规划与建设等实习内容。在近十年的合作历程中,先后有近200人次来到这个基地实习,为校企双方积累了很多宝贵的校外实训基地文化建设经验。为深度开展校企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发挥文化在校企合作中的引领作用,学校主要做“实”以下工作。

1.抓实校外实训基地实习规范管理,发挥制度文化激励作用。学校建成了分布在全国20多个县市的近百个校外实训基地,不同地域、不同行业背景的校外基地有不同的特点。针对学校层面,为统一规范管理校外实训基地,通过与企业、行业机构深度沟通,开展调研,结合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成功实践,制定了相应管理办法。针对不同校外基地的自身特点,结合合作企业的管理要求,又进一步提出具体的管理要求。如在学生实习渔场,由于水面较多,所以特别对学生因天气炎热下水游泳的行为进行了严格管束等等。在校外实习期间,学生必须自觉遵循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形成一种遵规守纪的文化氛围。

2.抓好校外实训基地物态文化建设,强化环境熏陶作用。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同样要感受校园文化的熏陶。这就需要将学校的一些文化元素、校企合作的文化积累,通过物态文化的形式固化下来,形成文化载体,供学生去参观、去感受。在校外实训基地场所适当加入校企合作的签约照片、合作证书等图文资料,让学生感受企业实力与校企合作的历史与成果;在实训基地的渔场孵化车间、饲料车间等地,悬挂有学校徽标的教学操作规程、安全生产注意事项等情况介绍的说明文字;按照鱼塘面积与数量,分配给实习小组,规定位置设置管理牌,将小组成员信息写在管理牌上,以增加学生的岗位意识与责任意识。通过多种形式的物态文化,让学生融入岗位、融入企业的同时,能切身感受校园文化,取得更好的实训实效。

3.抓好校外实训基地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学生精神文化生活。农业企业一般地处市郊或农村,远离城市,交通不便,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生活圈子骤然变小。如何让学生们过上充实而愉快的实训生活,学校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总结,主要做好以下工作:做好思想动员,鼓励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去锻炼自我,通过实践训练,掌握专业技能,为自己的职业人生铺平道路。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继承红色基因,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艺术活动,丰富学生精神文化生活。发挥带队教师的作用,按照实习点每20名学生选派一名教师的标准,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工作,言传身教,充分发挥教师的技术模范与精神模范双重作用。畅通渠道,实现校外实训基地与校园信息互通。学校领导定期看望,把学校的人文关怀送到每个学生的心中。

4.抓好校企文化融合,做实创新创业教育。学生校外实训基地实习,实际上是把课堂搬到了企业,搬到了田间地头,搬到了鱼塘旁边。要以工作任务为依托,将学校文化融合到技术工作的每个环节。学生实习,虽然学习地点发生了变化,但学生属性并没有根本改变。岗位上每一个工作任务都是一个鲜活的教学案例,需要利用教学规律,指导学生学习技能,用企业文化价值观念和企业职业精神引导学生正确面对职业岗位。要根据学生在学校所学专业理论知识,指导学生领会工作任务的各个步骤和技术要点,熟练完成各项技术任务,在企业管理规范之下,敢于创新工作方法,勇于提出可行的技术改进方案;引导学生掌握企业运作模式、管理模式,为创新创业打好坚实的基础。要积极弘扬企业文化,让学生感悟企业文化,增强企业文化意识,熟知企业使命、企业愿景,主动把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增强学生的敬业精神与职业意识。

二、校外实训基地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高职学校的蓬勃发展,其不竭的动力尚有赖于文化的滋养。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如何以文化为纽带,促进校企深度交流与合作,切实把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实习落到实处,让学生提前了解企业文化,快速融入企业,同时又能感受校园文化的熏陶,还需在校外实训基地文化建设上下功夫。

1.校企合作需要校企文化相互融合。通过校企合作,可以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教学资源和企业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提高育人质量。学生深入校外实训基地实习锻炼,具有双重身份,既是企业员工又是在校学生,他们应受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双重熏陶,既要了解企业文化、感受企业文化、融入企业文化,又能时刻感受校园文化、传承校园文化。因而,学校就需要将校园文化渗透到校外实训基地实习的各个方面,企业文化也要渗透到学校教学的全过程,相互融合,共同促进和提高。

2.校外实训基地需要校园文化渗透。根据合作企业的特点与实际条件,适当地将校园文化元素融入企业。例如在企业悬挂“某校某专业实训基地”牌匾,共同建立“教、学、做”一体化教室;合作开发岗位工作技能手册并署名学校,在顶岗实习生服装上加挂学校徽标;展示校企合作成果,共同举办展览会和经验交流会;学校教师进入企业技术团队名单等。通过这些物态文化元素,能反映出校企合作的历程和深入合作的程度。对于地处偏远、规模较小的校外实训基地,可适当降低文化建设的标准,做到挂牌、技术交流、接纳少量学生实习即可。

3.规范管理需要制度文化作保障。将学校有关规章制度,融入企业对实习学生的管理制度,规范学生实习的各项行为。例如将实习岗位考勤与实习学生考核成绩挂钩,将学生在企业的综合表现作为学生评优的依据,将学生在企业的违纪行为处理与大学生行为规范相统一等。制度文化建设是个动态过程,要针对校企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通过校企协商修订来完善管理办法。

12.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协议书 篇十二

关键词:高职院校,汽车专业,校外实训基地

1. 基地建设思路:

遵照学院汽车专业人才方案以及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有针对性的构建实践教学方案, 积极推动校外实践教模式改革, 由学校和广东有道汽车有公司共同研讨制定校外实践教学的目标和培养方案, 共同建设校外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共同组织实施校外实践教学的培养过程, 共同评价校外实践教学的培养质量。探索多元化社会服务合作项目。

2. 基地建设内容:

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在实践专业的建设内容方面, 针对汽车专业与公司岗位群结合起来、根据公司现有的规模和条件, 有计划的设置操作性强, 直接与工作岗位相关的专业核心课程实践环节结合, 机电系的三个汽车专业: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和汽车电子技术 (专业方向) , 都可提供校外实践教学服务。前期, 已经在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 通过广东有道汽车有限公司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 校企双方收获良好。在未来的两年的建设期内,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可以进一步扩展满足汽车其他两个专业的实践教学服务需求, 并考虑逐步和社会服务合作项目方向发展, 包含结合组织汽车促销活动, 合作建立“校中厂”, 对外承接汽车维修等。

3. 基地建设目标和建设计划

(1) 建设目标

(2) 建设计划

4. 基地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1) 单位师资建设:分别由公司总经理组成的单位师资队伍, 根据实践项目, 各自承担相应的实践教学任务, 具体人员名单省略。

(2) 学校师资建设:学校老师定期的下企业实践培训, 专业老师要求达到“双师型”职业教育能力。具体人员名单省略。

5. 校企合作成果

(1) 解决汽车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需求, 08、09、10级顶岗实习和就业生30人以上。

(2) 解决汽车专业主干课程的现场实践教学环节, 09、10级和11级汽车营销班在企业现场实践80学时以上。

(3) 09级汽服专业班, 于2011年5月13日-5月日28为公司策划、组织开展九所高校汽车促销实践活动。使该公司的汽车品牌知名度在短期内大幅度提升, 针对老师促销汽车活动取得了成功, 不少老师到公司选购汽车。通过促销活动学生得到了煅炼, 公司汽车销量有所增加, 实现了双赢。

(4) 2012年6月成功合作举办了广州有关高职院校汽车营销职业技能大赛。

(5) 公司专家到学校为汽车专业学生举行专题讲座8场次以上。共同研讨制定了2011、2012级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人才培养方案。

(6) 参与08、09级汽车专业毕业生的设计答辩和考评工作。

(7) 合作公司员工、专业教师短期培训十次以上, 接受学校老师下企业实践、实习20人次以上, 开发工学结合《汽车营销》教材 (已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

(8) 指导汽车专业学生参加全国、广东省和从化高校汽车营销大赛分别荣获团体三等奖、二等奖和二等奖和个人二等奖、三等奖。优秀指导教师奖等。

(9) 双方合作共同举办以总公司冠名的, 2012级“广东友道汽车”订单班已经达成协议, 决定在2012级汽车专业学生中选拔40人以上开班。

(10) 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就业和择业率, 近年来我院的汽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对口率均在96%以上。

今后的发展方向是, 以公司为基础, 向总公司拓展, 建立健全长效的产学研校企合作机制, 面向广东省汽车营销市场需求和公司需求, 培养创新型的汽车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永胜.行为导向教学法在汽车专业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 科技创新导报, 2012 (18) .

13.谈高校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管理问题 篇十三

谈高校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管理问题

高等院校实践教学基地是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和掌握技术、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新型人材的重要途径因而,实践教学基地的有效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高校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管理面临许多困境,应分级负责,规范各项管理制度,确保基地实训、实习效果.

作 者:黎月玲 袁式亮 LI Yue-ling YUAN Shi-liang  作者单位:玉林师范学院,外语系,广西,玉林,537000 刊 名: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YULIN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2009 30(4) 分类号:G647 关键词:实践基地   运行管理   教学改革  

14.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协议书 篇十四

0引言

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高校的实践教学则是加强学生专业知识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普及,大学生早已不是过去意义上的象牙塔内的天之骄子,社会对于大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若仍一味地学习理论知识而忽视实践,将很难成为符合国家和社会需要的的人才。可以说,实践能力强弱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专业技能及未来的就业,因而实践教学水平也成为了高等学校竞争力的一个指标。因此,加强学校的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教育部于2012年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文件),提出要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高校实践育人工作;要切实改变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观念,着力构建长效机制,要着力加强实践育人队伍建设;积极发挥学生主动性;加强实践育人基地建设;加强考核管理;加强研究交流。大学生所受到的专业实践教育不仅要依靠校内的实践教学,而且必须与社会紧密对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使学生深入到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单位去,让学生了解社会对他们专业能力的需求,在实践中进一步掌握相应的专业技能,在实践的基础上去创新,唯有如此才能使实践教学的质量得到保证。因此,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就显得非常重要。社会实践基地是一个由高校与实践单位基于一定的合同协议,旨在促进高校、学生与实践单位共同发展,融教学、科研、生产、育人于一体的综合功能体,是在充分研究和把握大学生社会实践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依据一定的模式建立的,使学生能够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参与专业实践,从而提高其专业能力的、长期稳定的场所。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工作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学质量,办出教育特色的重要措施。社会实践基地是顺利开展学生实践活动的基本保证,没有稳定、合适的基地,社会实践活动将难以收到实效。对于普通高等学校的环境科学专业而言,其实践教学又有专业特殊性,有必要对其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及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15.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协议书 篇十五

软件产业的迅速发展对软件行业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尽管国内高校软件人才的培养数量日益攀升, 但高端软件人才的匮乏却严重阻碍着我国IT企业的发展, 主要原因是国内计算机软件相关专业的教学基本上仍停留在传统的理工科人才培养模式中, 普遍缺少对学生工程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训练, 同时也缺乏进行这些训练所需的教学环境, 培养出的学生与产业界的需求往往存在较大的脱节, 难以快速融入现代IT企业的运作。

软件工程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 使学生成为具有扎实的软件工程理论知识, 并熟练掌握软件设计、开发、测试、维护技术, 具备软件开发组织管理能力的高级软件人才。针对这个专业培养目标, 各大高校对软件人才培养思路纷纷进行探索。

1 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实践

1.1 实训基地的建设

建设校外专业实训基地是保证学生顺利进行专业实训的重要保障。专业实训是强化专业知识、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综合性教学环节, 企业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场所, 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纽带。建立高质量、稳定的校外专业实训基地为学生迅速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际的操作能力提供了重要保障, 而且可以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发现企业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化建议。企业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是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基础条件, 其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培养质量。

学校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毕业班学生全部派遣到基地进行“真枪实弹”专业实训一年。校外实训基地实践教学由提升软件技术的集训环节和试就业的上岗实训环节组成, 学生在体验真实的职业环境和企业文化中, 仿真企业针对软件项目的要求进行专业实训, 是学生在软件工程项目开发实践中的全面综合训练。校外的专业实训基地, 有学生住宿区和实践教学区, 基地配有近300台计算机和2台服务器, 一台用于Java环境、一台用于.NET环境, 以及配套的网络设备。根据专业方向和软件项目将学生隔断成若干组小空间, 每10台计算机一组。完全按照企业对人才的技术和素质需求建设, 包括设备、开发环境、与企业交流环境、素质训练环境等。在软件环境上, 配备了支持整个软件开发过程的IBM Rational系列软件和Microsoft系列软件, 以满足工程型人才培养的软件环境需要, 从硬件资源方面满足了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学生实训基础建设的需要。学院通过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推动校外工程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1.2 软件工程基地专业实训过程

1.2.1 技术集训阶段

在实训基地集中进行技术强化训练, 时间从每年的8月至10月共3个月。集训目标是强化培训毕业生开发软件的实际动手能力, 体验软件项目开发的规范与原则, 参与项目开发的全过程, 做到理论与实践对接, 积累项目开发工作经验。集训的形式是公司拿出开发过的软件项目作为培训教学案例, 由公司派出高级工程师和工程师对学生授课。工程师把案例软件进行分解, 将软件的功能模块划分、软件文档的编写、以及软件的原代码等公示给学生, 然后介绍如何用已学过的编程语言去编程实现。工程师先讲解开发思路, 然后让学生熟悉开发工具, 在工程师的具体指导下编写程序, 学生动手能力显著地增强。这种以案例解剖式的教学, 既生动又具体, 而且做到因材施教。通过三个月的集训, 学生掌握了常用的软件开发工具, 掌握了主流软件开发平台运行环境的配置, 体验了软件开发工作流程, 基本实现了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教学目标, 提升了软件开发技术水平。

1.2.2 岗位实习 (试就业) 阶段

岗位实习就是IT公司拿出职位, 让学生在真实的职场环境中结合IT公司的实际开发项目, 时间是11月至来年的5月, 共7个月。实训基地负责安排毕业生到合适的IT企业相应的岗位进行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 而且, 要安排工程师以上职称的人员为毕业生担任导师。为了使毕业生都能找到合适的实习岗位, 基地采取“动态”选送和多渠道分流的的方法, 为毕业生联系实习岗位。所谓“动态”选送, 就是让毕业生积极参与各公司实习前的测试, 如果被某公司选上则在该公司岗位实习, 如果测试不及格, 基地根据毕业生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继续进行培训, 这种培训包括集体培训和单个训练两种形式。通过再培训、再提高的反复训练, 使他们都能找到实习岗位。此外, 有的毕业生根据个人的兴趣而愿意在IT企业从事软件产品的营销、售后服务以及项目管理等工作, 还有部分专升本毕业生由于专科专业较好, 利用专科专业的技能找到实习岗位。

2 软件工程校外基地专业实训教学效果

2.1 专业实训提高了毕业生的综合素质

专业实训不但提高了毕业生的业务能力和积累了工作经验, 而且综合素质也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首先毕业生置身于职场工作环境中, 懂得什么是企业文化, 并能用企业文化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他们都能珍惜现有的岗位实习的机会 (试就业) , 较好地融入公司的员工之中, 能吃苦耐劳地工作;还有不少毕业生起初见人说话胆怯, 打电话也缺少礼貌, 经过实训指导在这方面得到较大的锻炼。因此, 专业实训不仅指某项或几项具体的“技能”训练, 而是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综合素质的整合, 从而达到素质培养与企业一线人才要求的对接, 提高了毕业生的综合素质。

2.2 专业实训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毕业生在北京实训基地实训近一年的时间, 通过专业强化训练, 使得毕业生的业务能力普遍得到提高, 掌握了软件开发流程, 软件项目开发的主流开发工具, 开发平台运行环境的配置;通过就业前的岗位实习, 毕业生了解IT企业环境和文化, 了解软件开发项目的组织与整个开发过程, 学会与企业员工打交道, 全面的得到锻炼。因此, 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2.3 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率高

通过“专升本”毕业生的专业实训的实践, 说明校企合作并在经济发达地区建立校外软件专业实训基地, 是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就业率的有效途径。提高了毕业生有效就业率;就业质量高, 绝大多数毕业生都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找到理想的工作。

3 结束语

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 软件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也应与时俱进, 特别是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一定要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在校企合作办学“3+1”人才培养模式中, 建立软件工程专业校外实训基地, 很好地满足社会对软件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这使毕业生在就业等方面具备了更强的竞争力。但在基地实践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需要探索和研究的问题。例如, 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实践教学质量系统评价与学生工程素质评价的指标体系体的建立;如何正确处理毕业生考研、考公务员与基地专业实训实践教学的矛盾等, 这些问题都需亟待研究与解决。

摘要:为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 特别是适应IT业对软件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大学软件学院应以实施创新实践教育为主线, 以加强实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 以校企合作“3+1”办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抓手, 通过建立软件工程专业校外实训基地等措施, 努力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软件项目开发实践能力, 为培养实用型软件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软件工程,实训基地,项目开发,专业实训

参考文献

[1]何火娇, 杨红云, 等.校企合作培养软件人才创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8 (1) .

上一篇:丑小鸭心得1000字下一篇:学校走读的寝室会议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