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记者?如何寻找新闻?(精选11篇)
1.如何做记者?如何寻找新闻? 篇一
创美优品分享
小记者如何捕捉大新闻
县市报记者处于基层,常被人们称为小报、小记者,对宏观事实的把握能力,我们与大报、尤其是中央级媒体记者相比存在着先天不足。毋庸讳言,在宏观把握能力方面的不足,使我们对身边发生着的许多重大新闻,发现和采写时常常失之交臂。但是县市小报记者如果能够多研究和把握大局,深入采访,密切关注社会热难点问题,也能采写出“大新闻”,追踪挖掘出好新闻,甚至是对全国具有指导意义的独家新闻。
一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记者宏观把握能力和对宏观事实了解的程度,决定记者发现并采写新闻的深度。同样一件事情、一组数据,在不同记者的眼中,的感觉、“生”出不同的新闻。2001年6月15国大陆获利十强台企七落昆山》堪称这方面的成功之作。
这无疑是一条关注度较高、导向意义深远的“大新闻”这样一条简短的信息:台湾媒体对252家在大陆投资的上市公司获利情况,127家获利,其中排名前10名的企业有7家落户在昆山。如果没有对昆山优化投资环境措施、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和“”的了解,这条报道可能就是一则简讯。昆山何以能够十强独“享”注和对富有典型意义的新闻事实的积累,“写”出的深度还远不止于此!在记者的笔下,祖国大陆正在实施利用国际资本和技术的战略,在当年江苏省报纸优秀作品评 “大新闻”,笔下也能写出独家报道。
2004年10一组技术数据,该公会对IT产业的台资企业落户广东和苏州两地的原因,原料价格、投资优惠政策、政府行政服务水平、通关能力、交通条件、结果显示:受调查的台“政府规范行政与服务”、“便利”、“含人身安全的生活环境质量”。
“地价最低”、“投资优惠”和“劳动力成本低”的手段,频”等现象,记者觉得这是一条导向鲜明和极具指导意义的新闻。并且是将苏州地区与广东进行对比的,如何立足于昆山写好这条新闻?是记者要当机立断必须做好的。记者随后专访清华大学教授刘清涛、台湾前行政院顾问叶万安先生和黄鋆钡先生,在围绕这个问题专访叶万安先生时,独家得到一个信息:“这是昆山和苏州地区吸引台资的三大磁场”。记者将这条独家得到的评语做进标题,“抠”出了一篇《“三大磁场”吸引台商“植根”昆山发展》,通讯在昆山日报发表后,许多媒体通过网络进行了转载。在众多大报记者参加此次报道时,笔者是独家围绕该专题进行采访的,此后,中央、省、市许多大报记者先后找到笔者寻求合作,分别发表了《台湾IT业热捧苏州三大“软件”》《新三样取代老三件——苏州招商“杀手锏”发生可喜嬗变》、,被多家媒体转载,12月13日新华社再度以《政府规范行政与服务成为苏州吸引大批台资的首要因素》为题转发,被“珠三角”地区的许多媒体及云南日报等在同一天采用。
创美优品分享
二
领导活动中有许多事关一个地区发展方向的全局性新闻,事关群众生存与命运的新闻。记者要努力身入、“心”入到领导活动的采访中,捕捉能够引起领导和广大群众共鸣与共识的重大新闻。
2003年1月中旬,世界轮椅基金会主席肯尼斯·贝林先生第三次访问昆山,看望一名孤残儿童。起初,编辑部只要求记者采写一篇外宾、领导活动新闻。但现场的耳闻目睹,却让记者受到了感染,回到编辑部后记者向编辑部和报社领导做了汇报,领导高度重视,指派记者连夜赶到福利院和爱心学校补充采访,最终写出了一篇颇受称道的独家新闻《一位美国老人与一个中国孤残儿童的忘年交》,近3000字的通讯稿被新华社发了通稿,《人民日报(海外版)》、《扬子晚报》、《海口晚报》、《苏州日报》以及数十家新闻门户网站刊发,在昆山日报社和新华日报报业集团好新闻评选和江苏省报纸优秀作品评选中,名,在2005年4
在外宾和领导活动中发现并采写出重大新闻,固然有灵机一动、但是这种偶然应当是建立在记者高度的新闻敏感和强烈的责任心基础上,背景有准确深入的把握。县市报记者在采写领导活动或会议报道,闻、领导活动事无巨细有闻必录,2005年2导的一言一行都“摄”在了记者的脑子里。成为深化领导活动报道的支撑。一是昆山实践科学发展观,从2005“基本称职”的镇级干部被改任非领导职务。笔者在报社同仁和领导的”新机制》、《昆山干部考核借力群众性评议》两条解读性报道,也引起省领导和中央媒体的关注。此后不久,昆山的探索和经验,引起两会的关注,成为新华社两会特别报道《两会观察:中国官员仕途升
三
更要能敏锐地发现、准确地提炼出主题,这需要记者在日常工”的责任意识,密切研究一个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新情
是占全国万分之一土地的昆山能够吸引大批台资、外资企业落户到这里发展的保障,2004年11月上旬,笔者与同事合作采写的一条消息《昆山集约用地举措“写”进国家法规》,可以说是追踪挖掘出来的一家独家新闻。条线记者原是应邀参加昆山国土资源局的一会例会,在会上该局领导对10月28日新颁行的《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进行传达,其中该领导讲过一句话,触动了记者:昆山许多政策规定比这些都超前。回到报社后,我们议起这个线索,又重新审读新颁行的《决定》,发现新实行的用地投资强度和开发进度两项,昆山早已实行,国务院的这一新法规与昆山有没有联系?条线记者立即采访昆山国土资源局,得到了肯定的答复。条线记者对昆山用地政策相当了解,我们在一起提炼出昆山集约用地举措在全国推广的主题,由于10月28日颁行的新《决定》时效已过,我们决定立即电话采访国土资源部和国务院政策研究室的有关负责人,一则核准这一事实,二则找
创美优品分享
到一个最新的消息由头。消息成稿后,经领导同意发出,《新华日报》以《昆山集约用地举措走向全国》为题在报眼位置突出处理发表。
县市报记者身处基层,在接近事实、贴近群众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何发现并最大程度地挖掘重大新闻,关注并追踪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应是一个着力点。消息《百万身价“才股东”悄然现鹿城》,在2004江苏省报纸优秀作品评选中获二等奖有点偶然,但这条消息成文并引起反响则是记者关注社会热点现象的结果。从2002年11月笔者到昆山工作以来,就对半年前成立的江苏省首家民立的民营担保公司密切关注,追踪采访和报道,2003年笔者的一篇《昆山民营担保实在放贷“禁区”》的经济述评,在本报发表后,先后被《工人日报》和《新华日报》转载,还引起新华社的关注,诚泰成为新华社的调研基地。记者约见江苏诚泰投资担保公司老总张月亭时,原本是想写一篇《“诚泰现象”新观察》的深度报道,在与张月亭先生两个多小时的访谈中,请张先生谈一些细节,四名优秀人才被公司配送百万元股金的消息,说出时,一下子让记者兴奋起来,此前笔者知道到2003年2月诚泰招聘20只出了一个“考题”“”的诚泰,在创业之初善于用人和激发员工的创造能力,让记者颇受感动,薪资到单位工作的现象一度被某些媒体“奉”为职场好经验时,导向鲜明的新闻,而是有能求张月亭同意先发这条消息,导语和框架已了然于胸,经与值班总编汇报后,面使消息以最快的速度见了报。
2.如何做记者?如何寻找新闻? 篇二
1 捕捉“活”新闻的重要性
电视新闻一直都是政府与人民之间的纽带, 其是政府政策的宣传载体。电视媒体新闻记者不仅要及时地将党的政策传给基层人民, 使群众可以依据党的领导自觉地行动, 同时还要深入到人民群众之中, 真正做到俯下身倾听基层人民的心声, 快速地捕捉群众当中最为鲜活的新闻, 反映出社会的基本情况与人民的意愿。
电视媒体新闻记者与新媒体或者自媒体平台记者不同, 其是集智慧创作与体力劳动于一身的职业, 其比其他媒体记者工作内容更多, 并且更加艰苦。当前, 国内电视媒体行业中的新闻记者平均年龄较小, 一些年轻记者往往在工作方面表现出不扎实的一面。有一些年龄较小的记者进行采访时, 热衷于跑会议, 而很少深入厂矿、乡野人家以及田间进行采访, 这样真正走入基层, 与群众面对面进行沟通, 对基层人民的真实生活进行拍摄的机会就更少了。即使这些记者到乡下进行采访, 其中一些人也只是走个过场, 根本就没有对基层新闻素材进行深入分析与走访。
所以, 电视媒体新闻记者要想及时捕捉到新鲜的新闻素材, 必须转变现有的工作作风, 勤奋工作, 坚忍不拔。由于电视新闻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视新闻行业的记者必须坚决响应党的号召, 肩负起党和政府交给的每一项宣传任务, 做到全面、准确、及时以及鲜活地将政府新政策传到基层群众之中。
2 新闻记者捕捉“活”新闻的策略
2.1 走进基层群众
电视新闻作为党与群众之间的纽带, 其不仅要向群众传达党的最新政策, 还要反映群众生活。因此, 记者必须走进基层群众, 将基层的新闻呈现在人们的眼前。
在日常采访中, 电视新闻记者所拍摄的最为鲜活的素材多数都在基层。所以, 电视媒体新闻记者必须放下自身的优越感, 离开座位, 走出以往惯于进行会议报道的固定模式, 深入到群众当中, 用自身敏锐的目光去挖掘人们身边动人的素材。电视媒体新闻记者必须对基层生活进行深入挖掘, 用自身最为真实的感受将最动人的基层新闻的篇章呈现出来。毋庸置疑, 好的新闻作品可以引起人们共鸣, 得到广大人民的认可, 这是因为这些新闻可以直接将基层人民生活的最为真实的一面展现出来。这些优秀新闻作品之中表达了基层人民真挚的感情, 传达了基层人民内心深处的声音, 例如:国内著名新闻记者穆青, 他一生之中六次访问兰考, 七次下到扶沟, 九次走进辉县, 在他的笔下焦裕禄、潘从正等模范人物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洗涤人们的心灵。新闻素材的鲜活是源自基层群众, 电视新闻只有走进基层群众, 才可以在电视之中将社会情况及人民情况真正地反映出来。例如:央视播报的《走基层》系列新闻, 都是记者通过走入最基层群众之中, 与基层群众产生互动, 相互了解, 才产生的。这样的新闻作品令人深思, 并且催人泪下, 可以调动观众的情绪。这样才是真正地捕捉到了最为鲜活的新闻[1]。
2.2 做到勤奋努力
电视新闻记者到基层去捕捉鲜活的新闻素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 其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此期间, 记者们必须要有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精神。对于电视新闻记者来说, 深入到基层生活, 是寻找新闻最为鲜活的素材, 更是对自身意志的一种磨炼;是对我国艰苦奋斗这一优良传统的基础, 更是新闻创作成功的基石。电视新闻记者只有不断深入基层生活, 才可以使电视新闻不会脱离生活而单独存在。电视新闻只有不脱离基层生活, 不脱离基层群众, 才可以赋予新闻作品鲜活生命力及感染力。例如:每年春节期间, 央视都会进行春节走基层的深入报道。2015年春节期间, 央视记者深入到南沙岛, 对驻守在那里的战士们进行了特别报道, 随着记者镜头的拉近, 广大人民可以看到战士们在南沙岛上的艰苦生活, 了解驻守在海防线上的士兵的日常生活之中的艰辛。新闻记者在春节这种全家团圆的日子里, 深入到驻守在海防线上战士的生活之中, 了解他们内心深处的想法。将战士们深深的思念传递给他们的家人, 这都是新闻记者通过勤奋努力做到的[2-3]。总之, 只有新闻记者做到勤奋努力, 肯吃苦, 深入基层生活, 挖掘人民中最鲜活的素材, 进行现场报道, 才可以将最动人、最感人的瞬间传递给每一位观众。
2.3 多进行问题思考
电视新闻媒体记者勤奋工作是一种对待工作的态度, 是完成鲜活素材捕捉的基础。记者必须勤于用脑、勤于用手、勤于用眼。记者只有将自己用眼睛看到的事情用大脑加以分析, 才能够准确地挖掘出具有鲜活性的新闻[4-6]。在现实生活中, 每一时刻都有最新的事情发生, 其中的新思想、新理念、新问题以及新经验都是记者进行鲜活素材提取的目标。尤其是对电视媒体新闻记者而言, 通过录制让新闻画面显得更加形象, 更为真实, 用形象生动的画面来加深观众对于新闻的感受, 将鲜活的新闻更加形象地呈现在人们的眼前, 这是电视媒体与其他媒体的一个区别。一些记者进行采访时, 虽然肯吃苦, 深入基层, 但是写出来的新闻稿件以及拍出来的新闻画面却水准不高, 这样就无法体现出鲜活新闻最好的一面。因此, 但电视新闻记者在进行采访时, 必须开动脑筋, 尽量从多个方面去想问题, 并且及时采取相关策略, 提升新闻稿件以及新闻画面的质量, 使自身所付出的劳动得到更好的回报的同时, 将新闻最为鲜活的一面展现出来。
3 结语
电视媒体新闻记者要想及时地捕捉到“活”的新闻, 其必须深入基层群众中, 对人们身边日常发生的事情进行深入挖掘, 使电视新闻所呈现出来的内容更加鲜活, 更加丰富, 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电视媒体新闻记者一定要用坚忍不拔的意志面对各种困难, 对新闻进行及时捕捉。同时, 电视媒体的新闻记者必须对事情多进行思考, 带着对问题的思考, 怀揣对新闻的热情, 用深情的语言将广大人民的心声呈现到荧幕之上, 以此来表达对人民的关切。此外, 记者必须善于从旧事之中寻找新的亮点, 并从类似的事件之中挖掘新的新闻点。只有这样, 电视媒体新闻记者才可以及时地捕捉到鲜活的新闻。
参考文献
[1]董洪富.社区新闻如何“抓活鱼”[J].中国地市报人, 2014 (11) :67-68.
[2]庄耀东.谈基层记者如何抓“活鱼”[J].新闻传播, 2014 (12) :47.
[3]张永.以“民本取向”为主体思想的电视民生新闻采访策划[J].当代电视, 2015 (8) :28-29.
[4]张蔚蔚.电视台记者获取新闻线索的有效途径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 2016 (18) :175.
[5]梁云.论主流媒体新闻创新的三个阵地——以湖北广播电视台为例[J].电视研究, 2016 (4) :12-15.
3.如何做一名全媒体记者 篇三
关键词:全媒体;记者;传媒
在这个时代,人们几乎被网络信息淹没,而作为网络信息传播推动者的网络媒体,在这个时代占据着更多的话语权,传统媒体融入网络媒体的过程中,传统记者就面临着向全媒体记者的转型。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全媒体记者,如何在这个媒体全方位布局的时代继续传播有效信息和引导公众舆论,成为摆在每个记者面前的问题。只有充分地了解全媒体,才能找到成为优秀全媒体记者的策略。
一、全媒体概述
全媒体从狭义上定义,是指所有媒介载体形式的总和。它最早出现在国外,至今已有十几年的发展历史。十几年中,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日益融合,不断丰富和发展着全媒体的内涵,广泛意义上的全媒体,就是指媒体机构把记齐采访编辑好的内容,以视频、动画、图片、文字等表现手段,通过电视、报纸、广播播、网络、手机等多种媒介进行同时传播,实现任何人在自主选择的任何时间、地点、方式都能随时接收到媒体发布的信息,使得受众获得更及时、更多角度、更多感官满足的媒体体验。近年来,我国出现了几种主要的全媒体发展模式,即全媒体新闻中心模式、“台网互动”模式、“报网合一”模式和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模式,这些模式都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新闻传播的载休、内容和方式。
二、成为合格全媒体记者的有效策略
(一)思维方式的不断创新
好的创意、行动,以及实践的革新,首先都需要思想的创新。在全媒体时代,记者不能再仅仅满足于信息的简单收集发布,而要有立志提升新闻行业的雄心壮志,不断尝试各种以革新为目标的新闻探索。全媒体记者要有信息融合的头脑,发挥不同载体的不同组合产生的效应。新闻报道要改变过去生产一次性产品的思路,主动适应不同媒体的要求。无论是对应网络社交媒体的短小生动,还是传统媒体要求的深度原创,遇到合适的题材,要有超前的意识和准备,把信息尽可能地设计成可以被无限次利用的资源,使新闻产品尽可能地被重复利用。在报道形式上,积极尝试图片、视频、声音、图表,甚至动画等相结合的创新方式。在思维方式的创新方面,国外媒体的探索值得借鉴。CNN开辟了一档栏目,设专门的记者编辑审核社交媒体的爆料和草根记者的现场报道,添加编者按,形成了公众和记者混合报道的形式。
(二)专业领域的深度拓展
好记者的要求是“专家”与“杂家”相结合,一专多能。记者在职业生涯里一般会有相对固定的几个“条口”,诸如教育、农业、科技等。因此,除了新闻专业知识外,记者对“条口”所涉领域应有相当程度的了解,成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型专家。随着网络上各类专家发声越来越多,記者只有不断拓展自己专业知识的深度,才能在互联网时代发出权威声音,为公众提供理解信息的路径,进而影响公众。一些新兴媒体就因其专业而在数字时代脱颖而出。专业、准确、权威,是互联网时代吸引眼球的杀手锏。如果记者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观察思考不输于专家,便拥有了核心竞争力。
(三)知识结构的全面更新
虽然全媒体式的采访并不应该成为记者的工作常态,但记者对新媒体知识的了解却应该与时俱进,以保持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则能胜的战斗力。一旦重大突发事件发生,记者能够担当起向全媒体发稿的各项重任,尽可能地发回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内容,而不致错失良机。作为全媒体记者,在现场需要灵活转换文字和视频两种思维方式。视频技术并不是会用摄像机就能解决。文字记者大多对视频、镜头的推拉摇移、电视剪辑等没有太多的训练。因此,文字记者在掌握基础的视频技术之后,要下功夫对电视编辑进行钻研,比如如何运用镜头语言,如何构图,两个镜头之间的过渡怎样符合视觉习惯又符合新闻因果逻辑关系,同期声以及话外音的运用等都有讲究,还要掌握对网络上海量数据掌控的能力,并学会从中寻找线索、创造价值。
(四)工作网络的多向延伸
新媒体的内容将呈现“文字+图片+视频+互动社区”的多形态,因此,记者不仅需要建立自己的新闻网络,包括消息来源和专家支持网络,还要在社交媒体中发声,建立起与受众沟通互动的社区网络,及时掌握社交媒体发生的重要新闻,深入了解受众的信息需求与信息消费习惯、哪些信息最受关注等,形成自己独特的信息来源和沟通渠道,提高信息获得和传播的效率,树立记者以及所服务媒体的权威和声誉。全媒体记者要充分利用网络、手机等互动传播的“新闻眼”,挖掘受众的新闻资源,善于与受众互动。为适应网络传播,记者还应学会制作DV、动画等。掌握了这些采访技能,就初步实现了向全媒体记者身份的转变。
三、结语
总之,新媒体有其新思维,在传统记者向全媒体记者转型的过程中,记者们必须适应新媒体的新思维,以其专业的技能和全面而扎实的采访技巧,征服新媒体的受众,只有这样才能在众多新媒体传播者中赢得更多的话语权,成为新媒体的把关人,为社会信息筛选和公众舆论方向的把控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杨宁.如何当好媒体融合时代的全媒体记者[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5,06:109-110.
4.大学生记者如何写好新闻稿 篇四
在我们的大学校园里,有许多大学生正在从事或有志于从事新闻工作,它们包括各种校园媒体(比如校报)的学生记者、各社会媒体在校园中聘任的通讯员、特约学生记者、新闻专业的学生等。在这里我们统称为大学生记者。由于大学生记者并不是都来自新闻专业,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如何写好新闻稿往往成为不少大学生记者的难题。就算是新闻专业的学生,又因为没有实践经验,对此也觉得吃力。在这里,结合具体实践经验,我谈谈我的一点看法:
第一、积累新闻素材。人民艺术家老舍曾经对初学写作的年轻人说过:“先收集材料,越多越好。”周立波也认为“材料少了不好办。”有个外国记者说:“你要有作为吗?靠8小时写稿不行,要做24小时的记者。”这些都说明积累素材对写作的重要意义。作为一个初学写作的大学生记者,更应该重视积累新闻素材。新闻素材是进入记者视野并被记者所意识,所采摘的生活现象,即从社会生活摄取而来的、尚未通过提炼和加工的原始材料。没有新闻材料的积累过程,就谈不上新闻写作的问题,作为大学生记者,要积累新闻素材,必须重视自己的“笔记本”。法国作家果戈里便有一个近五百页的笔记本,他总爱把自己每时每刻看到的、听到的传闻趣事、警句谚语随时记到这个笔记本上。他说:“一个作家。因该象画家一样,身上经常带者铅笔和纸张。一位画家如果虚度了一天,没有画成一张画稿,那很不好。一个作家如果虚度了一天。没有记下一条思想,一个特点,也很不好。”每一个大学生记者,要写好一篇新闻稿,就必须养成随得随记的习惯,把在校园内看到的一切与师生相关、有可能产生新闻的素材积累起来。一个大学生记者在几年的采访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笔记本”,将成为他从事新闻写作和研究工作的“万宝囊”。
第二、选好新闻题材。新闻素材经选择的、集中、提炼,其中一部分被记者写入新闻作品。我们常说:“收集材料要以一当十,使用材料要以十当一”。采访到的材料多,稿子里使用的材料少,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但是,如果不想办法提高新闻素材的利用率,让大量的、有生活气息的材料“烂”在自己的笔记本里,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初学新闻报道的大学生记者,最常犯的一个毛病,就的不重视新闻材料的利用和选择,他们恨不能将自己的采访所得全部堆砌到新闻稿里去,或者面对大量的新闻素材,不知如何下笔。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新闻素材的利用率呢?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尽量把精彩的新闻素材转化为新闻题材。要选择那些真实的、有较大新闻价值的、符合新闻政策的材料作为新闻题材,要使选择的材料新颖、生动、有特色,能够有助于说明、烘托和突出新闻主题。而没有被选为新闻题材的素材,也不是全无用处。它还可以作为新闻背景,加强新闻报道的纵深度;或者作为新闻记者的生活积累,帮助记者捕捉和深化主题;或者应用到其他新闻体裁中,搞好新闻素材的综合利用。
第三、找准新闻角度。角度,是新闻写作向自然科学借用来的一个概念。报道的角度,是记者认识被报道对象的思想方法及对被报道对象各“侧面”把握水平的综合反映的结果。它在一定程度上能说明记者处理采访的素材、挖掘材料的新闻价值的流程。大量散漫在笔记本上和记忆中的材料,如何进入新闻的既成轨道中呢?找出它之所以构成为新闻的特殊由头,就为记者进入材料的世界打开了一个突破口,开启了一扇大门;同时,找出最便于读者接受的角度,实质上是对材料的归纳和梳理,并对读者认识、接受事实起到了一个“导读”的作用。
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供我们捕捉和选择的信息很多。同样一个新闻事实,选择不同的角度进行报道就会起到不同的效果。特别是在学校里,它以学为单位,许多教育教学活动、文化活动以及生活学习方式,从时间上来说,都带有周期性循环的特点。如每年上半年是毕业生就业的时期,每年秋季是学校招收新同学的时间,每年都有教师节,每年都有学生到工厂、学校、机关和农村实习等等。如果每年的新闻报道,都仅仅报道活动本身,而不的选择一个新的角度和切入点,找出一个观察人物、事物、问题的新角度,从人物、事物、问题的某一个侧面入手,给读者以新的信息,那就势必使写出来的新闻失去心意,似曾相识,读者就会失去阅读兴趣,即使看了也只能是索然无味、如同嚼蜡,从而使时间失去报道的必要性。角度是选择的恰当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新闻成功与否。最佳角度的选择可以变平庸为新鲜,变枯燥为生动,变肤浅为深刻,甚至可以变新闻为旧闻。
要写好一篇新闻稿,可以注重这样几个角度:
第一、思想角度,有启发性的思想常常能够吸引不少人的注意力,加强思想上的力度是最重要的新角度。如一个班级的党章小组开展的活动,单从范围来说,算不上大的新闻,但如果从加强思想政治学习的角度来看,却又有报道的价值。
第二、特色角度,有些节日的庆祝活动每年都大同小异,但我们如果找准了该年活动的特色内容进行报道,就能写出有价值的新闻。
第三、读者角度,要注意研究同全校师生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竟紧密相连、普遍关心的问题,选择发生在师生学习、生活中的“小事”,一小见大,才能增强新闻的吸引力。作为一个大学生记者,只要经常深入到同学们的教室、寝室、图书馆、运动场,注意观察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状况,了解他们的意见和要求,从他们的意见和要求,从他们最关心、最想知道的内容入手,才能写出有意义的新闻。
第四、时间和空间角度。有些新闻事实,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空间其重要的程度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有的事实发生在去年算不了新闻,但发生在今年却要算新闻了;有的事实发生在A学院算不了新闻而发生在B学院却又算新闻了;有的事件和话题,在一定时期内迫切需要解决,对实际工作能起推动作用;有的问题在一定时期内成为师生关注的焦点。
5.如何做记者?如何寻找新闻? 篇五
“说”是口语表达中最常用的形式,如今我们打开电视机,会看到很多节目都跟“说”有关,最明显的就是“说”新闻,现在它已经成为倍受追捧的一种新闻节目风格。这种新闻播报形式,通过主持人的串联播报,使受众由过去单纯地对新闻信息的关注,转变为对主持人、新闻观点甚至语言魅力的全面关注,从而更愿意去听、去看、去理解新闻的内容和。然而如果主持人“说”新闻时说不好,会把“说新闻”变成 “念新闻”,从而使节目丧失魅力,失去公信力。那么,作为主持人怎样才能“说”好新闻,“说”新闻又该具备哪些能力呢?
首先,要想“说”好新闻,先要知道“说”什么?
新闻是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一“事实”的范畴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只要有新闻点、有新闻价值的,大大小小无所不包,故无可不说。在“说”的选择上,可以是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事件,也可以是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市井百态,具体的巷陌小事、身边个案,要根据这档新闻的定位和目标受众群的需要而定。所选取的新闻事实不论大小、不论是软新闻还是硬新闻,都要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要能从中提炼出与这个时代和社会息息相关的大主题或背景。在策划“说”什么的时候作为主持人还应该具备以下的两种能力。
1.确立观点的能力。无论是一条新闻的报道意图,还是整个节目的编辑思想,不仅需要记者编辑制片人提炼观点,也需要主持人来整理、归纳、提炼、表述观点。因为在节目播报过程中,主持人不仅需要把别人的观点变成自己的观点来表达,还要发掘新的思路来完善观点,更重要的是在播报过程中,需要主持人即时对现场新发生的新闻做出判断、分析,从而发表观点进行评论。所以说确立观点的能力是“说”新闻 “说什么”的前提。
2.准确的理解能力。确定观点之后就要理解什么才是新闻的核心事实,要抓住关注点。在“说”新闻过程中,一个节目不可能让主持人把新闻滔滔不绝连续陈述。其间,有说、有评、有调侃幽默、有讽刺批评。这就要求主持人要快速准确地理解要说的新闻的核心思想、时代背景、新闻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受众可能会对该新闻有何反馈等等,进而将新闻的核心价值与节目整体风格相结合。这样才能说得连贯、流畅、引经据典、开合自如,评的到位、准确、深刻,有气势、有力度、有高度;调侃的幽默、适度、得体,让人会心莞尔;讽刺批评的有理有利有节,犀利适度。所以说准确的理解能力,是“说”新闻 “说什么”的精髓。
其次,要想“说”好新闻,还要知道怎么“说”?“
说新闻”时应该始终牢记的是,无论个性色彩如何凸显,在口语化、生活化的播报方式这一基本要求之外,“说”新闻所说的一切都要在确保新闻真实、可信、权威的基础上来进行,否则,便失去了新闻节目的固有传播特征和价值意义。同时,“说新闻”在“说”时,往往是叙事和评论相结合,分析和引导相伴随的,对新闻事实的评论应本着代表一个媒体的立场和观点,起到舆论引导的作用。所以,“说”新闻应该存在一个“度”的把握问题。一些“说新闻”节目的主持人错误地理解了“说新闻”的口语化、生活化,在节目中调侃的味道越来越浓,对信息的点评过分随意,语不“雷”人死不休,这实际上是对“说新闻”的一种曲解。同样,做为主持人,在策划怎么“说”的时候,其表达也应该具备以下的两种能力。
1.良好的语言组织能力。主持人在“说”新闻的过程中要做到精炼、准确。不能拖泥带水、啰啰唆唆。有的主持人为了达到“说”新闻的评述效果,而不断地反复的表述、评价新闻事件,这样反而过犹不及;既不能含混不清、隔靴搔痒、顾左右而言他,更不能张冠李戴、指鹿为马,语言的组织要有知识含量和信息含量。
2.精彩的语言表达能力。“说”新闻主持人的语言表达是否精彩,关键是处理说、评、调侃、幽默、讽刺以及批评的力度,这其中要彰显出个人的独特气质和语言魅力。要把别人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话,把别人的故事变成犹如自己的亲身经历一般讲给观众。需要注意的是,精彩的表达不一定就是华丽的辞藻的堆砌,“说”新闻的语言表达一定要亲民、落地、到位,使大家听得懂也乐意去接受。
最后,还要提醒一点的是,要想“说”好新闻,只知道怎么“说”还是远远不够的。“说”新闻更要求主持人能够传达出信息的广度、背景的厚度、评论的深度和观点的高度。这就需要主持人在平时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和增加知识储备,这样才能满足人们对深层次问题进行探究的愿望,才能真正的“说”好新闻。
6.如何做好民生新闻出镜记者 篇六
关键词:民生新闻,出镜记者,新闻职业素养,人文关怀
民生新闻作为传统新闻传播行业的重要新闻类别之一,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逐渐积淀了自身的制作和传播渠道。民生新闻也凭借其浓郁的生活气息、独特的新闻视角以及平民化的新闻立场而备受观众喜爱。民生新闻中的出镜记者是把控整个民生新闻的进展节奏和直接面向受众的新闻讲述人,其意义和价值可想而知。而在当前自媒体、新媒体、大数据等宏大时代背景之下,民生新闻的出镜记者面临着更大挑战。
1 新时代与民生新闻
1.1 旧时代尚未消亡,新时代已经到来
新闻传播行业发展历程悠久,民生新闻也已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被民众所熟知和接受。然而,互联网、电子计算机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更新带来包括新闻传播行业在内的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巨大变革。各大媒体纷纷转型,首先是信息技术的革新,信息化平台和电子新闻制作与传播渠道的打通。其次是新闻节目在视角、内容、制作甚至是价值观层面的转型。以信息量爆炸和普泛性为特征的大数据时代使新闻传播行业需要重新审视和思考“新闻”的概念界定和意义与价值。民生新闻面临着同样的困惑。
1.2 民生新闻与民生新闻出镜记者
民生新闻,其区别于娱乐新闻、军事新闻等的主要特征就是其新闻关注点是民众的日常生活,在看似平凡无奇的生活中去发现和挖掘新闻点,并且善于以小见大,从无声处看出蕴藏的惊雷,进而带给新闻受众以启迪或警告。此外,由于民生新闻关注的是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因此其在采集、制作和报道新闻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一种平民的视角,与民众站在一起而不是以一种代言人或意见领袖的姿态去俯视民众。这对于民生新闻的幕后工作人员及出镜记者十分关键。
作为民生新闻的出镜记者,他必须首先对自己所要采访的目标和所要达到的新闻效果心中有数。同时要对日常生活有充分的了解,对所要调查和采访的生活内容有清晰的认知。最重要的是对整个新闻过程有较强的掌控能力,可以循序渐进,旁征博引地将新闻采访工作引到深处和实处,把新闻点和新闻价值用自己的“放大镜”揭示给观众看。
2 当前民生新闻出镜记者需要做好的几个方面
相比于其他新闻类别,民生新闻在一定程度上更加重视出镜记者的意义和价值,整个新闻节目的推进和升华需要出镜记者的准确讲述和引导。结合当前的新的新闻传播行业发展时代背景,民生新闻的出镜记者至少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1 保持对日常生活的高度敏感,守正出奇
新闻出镜记者的一个重要职责是在完全生活化的场景中去发现新闻事件,并引导民众跟随着自己的逻辑顺序和新闻演化轨迹去做出与自己相同的发现。这一过程的完成需要民生新闻出镜记者对生活保持足够的敏感度,保证在进行新闻讲述的过程中用一种“熟知”的心态去进行新闻的讲述和推进。
2.2 强化自身知识储备,博闻广记
民生新闻的出镜记者往往需要接触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日常生活,各种类似地理、文化、宗教等的差异都会给具体的个人带来巨大的理解障碍。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民众日常生活,更好地为新闻服务,每个民生新闻的出境记者都应该注重自身知识储备,增加百科知识。或者在新闻录制前能够对新闻所在地的风景民俗进行及时的资料查找和整理,并广泛记忆以备不时之需。
2.3 强化新闻素养,坚持人文情怀
民生新闻的出现和发展过程,其实就是宣扬和秉承人文情怀的过程。所以,文以载道,文以化人。对于民生新闻的出镜记者来说,其新闻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新闻节目甚至是相关新闻频道的形象。通过观看经典新闻事件的报道过程、阅读新闻人的传记等作品以及进行专业的新闻学知识学习,这些都是增强自身新闻素养的有效方式。值得一提的是,在强化自身新闻素养的过程中,人文情怀作为民生新闻的根本价值观,必须深深烙在新闻出镜记者心中,对普通民众的生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对普通民众有一种了解和维护的情谊,始终坚持平民的立场去发现新闻,去讲述新闻。
3 结语
民生新闻的特殊性决定了民生新闻出镜记者在自我素养和职业技能提高方面的不同。当然,作为记者群体中的一部分,民生新闻在人文情怀、博闻强记、守正出奇等方面需要做到尽善尽美的同时也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等常规记者的必备素质,这些已成学界共识,自不必在此赘叙了。
参考文献
[1]邱戈.比较语境中的媒介身份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2008,(5).
7.浅谈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摄影记者 篇七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网络信息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带动了传媒的现代化发展,加剧各个媒体之间的竞争。基于“读图时代”的大背景下,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成为报刊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思考的问题。其中,新闻摄影方式的应用,为报刊的发展指明全新的方向。有专家指出,新闻图片具有强烈的冲击力以及感染力,是无法被文字所取代的。为此,在新媒体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应当想办法增强图片的冲击力与感染力,进一步提升新闻图片的时效性,满足新时期媒体的发展要求。因此,作为一名新闻摄影记者,在全新的发展形势下,应当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一、理论修养
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科学思想,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强大精神武器,也是工人阶级新闻工作者的行动指南和思想武器。提高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修养,是提高政治敏感和新闻敏感的阶梯。发现新闻,尽快把面前的事实弄清楚,洞悉其实质,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个识别事物的工具、衡量是非的尺度。有的记者能够很快发现新闻,看得也比较深透,有的记者很难发现新闻,差距在哪里?无非是马列主义理论水平的高低与业务能力的强弱。摄影记者要认识社会、研究社会、反映社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最好的思想工具。只有理论修养水平高,才可能有思想高度,才有洞察社会生活的能力。
二、政治理论修养
新闻媒体作为我党的喉舌,对于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以及宣传我党制定的各项政策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社会生活中新闻事业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因此,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应当发挥自身的传播与教育的作用,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贡献自身力量。摄影记者要坚持不懈地学习马列主义经典文献,领会党和政府颁布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坚定自身的政治立场,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向人民传达党的声音,同时向党和政府及时反馈人民的呼声与需求。
新闻图片与文字相比,具有视觉上的优势。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摄影记者,应当善于捕捉动人的瞬间,带给人们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感染力的照片,让读者在观看照片时,能够感受到新闻发生的全过程。其中,新闻记者的个人文化修养以及政治理论素养,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新闻图片的效果,同时新闻图片能够充分展现出记者个人的政治理论素养。为此,摄影记者仅仅具有高超的摄影技巧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平时的工作中加强对各类学科的学习,例如心理学、文学、哲学、绘画等,达到各个学科相互融合的境地。摄影记者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同时,还要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由此将会有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能够第一时间调用自身的知识储备,迅速地对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判断,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一名摄影记者新闻摄影方面的内在素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立意、构思;第二,画面的构图;第三,提炼的内容主题;第四,选用的表现形式等。摄影记者只有在拥有丰富知识储备时,才会有更为广阔的思想与视野,相应地所掌握的报道方式也会增加。随着时代的进步,新闻摄影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这就需要摄影记者不断努力地提升自己,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业务修养
业务素质与作风素质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的关系。良好的工作作风,将会促进业务的提升,而良好的业务,则促使作风得到改进。一名合格的摄影记者,不仅需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良好的社交能力,还需要具有良好的文字驾驭能力以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摄影记者应当深入基层,扎根基层,密切联系群众,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把握领导与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三个层面内容,概括为:勤动脑、勤动腿、勤动耳。
首先,勤动脑。也就是说,摄影记者需要勤于学习、善于思考,从而能够认识与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新闻摄影报道不仅对摄影记者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形象思维能力等提出较高的要求,同时需要摄影记者具有良好的瞬间思维能力,所以,摄影记者应当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敢于突破传统的束缚,以全新的视觉方式带给人们前所未有的体验。同时,摄影记者应重视培养自身的观察力与对新闻的敏感性,摆脱传统思路与习惯的制约,牢牢把握事件的关键,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抽象的主题。
其次,勤动腿。也就是说,摄影记者应当深入基层,扎根基层,密切联系群众,贴近广大群众的生活,了解百姓的现实问题,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新闻信息。因此,摄影记者应当勤动腿,哪里有新闻,哪里就有摄影记者的身影,从而及时地捕捉新闻,为广大的读者呈现出视觉独特的、富有动感的、鲜活的新闻摄影作品。摄影记者只有勤动腿,才能够捕捉到更多的新闻素材。
最后,勤动耳。也就是说,摄影记者应当平时多听、多看、多问,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构建属于自己的信息网络。需要注意的是,多听并不是指道听途说,而是需要具体地分析所听到的事情,透过事情的表象看到实物的内在本质,采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方式对信息进行加工,准确反映客观事物,善于从平时的闲谈中捕捉新闻素材。因此,摄影记者应增强自身的新闻敏感性,利用便捷的信息网络,捕捉更多的热点新闻。
四、知识修养
摄影记者的工作性质和任务,要求其有丰富的知识。著名的新闻工作者邓拓曾说,新闻记者应是杂家。也就是说,有广博的知识,各行各业、各种专业都应当有所涉猎,尤其要对应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有较多的了解,有鉴别客观事物的能力。广博的知识是开拓摄影报道新领域的条件,有了多方面的知识,就有了深入挖掘新闻题材的本领,一定程度上保证报道的准确无误。
摄影记者在报道新的科学发明、新技术时,应当将其变得通俗易懂。如果记者自己都不了解新闻的内容,就不能做到通俗化的报道,正如不懂外语就不能充当译员的道理是一样的。平时要注意积累知识充实自己,对自己的知识结构有一个长远的、通盘的筹划,既有远大目标,又要脚踏实地去做,知识的来源是多方面的,课堂、读书、交流和社会实践,其中社会实践又是最重要的。摄影记者有得天独厚的实践机会,采访的过程就是实践的过程、丰富知识的过程,而且学得的知识又是非常实在的。以军事采访为例,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军事记者,都是“从战争中学习战争”的。有人之所以取得突出成就,是因为长期采访战争新闻,有的本人就是一名战士。
因此,要做一名好记者,就必须学会体察民情,真正為民鼓与呼。时刻关心广大群众的疾苦,及时反映他们的呼声与要求,这样才能不负人民的厚望。同行之间应学会互相学习、平等竞争,从而弥补自身的不足,为新闻事业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秦皇岛日报社)
8.如何做记者?如何寻找新闻? 篇八
一. 要坚定摄影的新闻性
新闻摄影之所以被人们重视,正是由于它的基本特性——新闻性所赋予的独特功效,在社会上产生影响。
从世界上第一张新闻照片问世伊始,人们就认识到了新闻摄影的巨大生命力。新闻性要求新闻摄影是一项需要不断创新的工作,每一次拍摄都是一次新的创造和尝试,需要不断突破自己、突破过去。作为党报的新闻摄影记者,更要求每一幅照片都经得起读者的检验。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摄影记者就需要能够洞悉新闻的内涵,摄影是其表达新闻的手段,要准确的用影像把新闻用最合理的方式记录和表现出来,使其具有感染力。
二. 要坚持摄影的真实性
“一图胜千文”这句话的含义,主要在于新闻照片的真实可信,真实性是新闻摄影的生命,是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基本原则之一。违背了这个原则,报纸将会失信于民,使党的工作和报纸信誉受到严重损害。就新闻摄影而言,它是新闻形象的现场摄影纪实,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传递新闻信息。运用摄影手段作现场纪实的新闻报道形式,要求在现场抓取典型瞬间进行拍摄,真实、及时地报道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以及与该事件有关的人物。新闻摄影作为一种视觉传播手段,它在日新月异发展的新闻事业中发挥着自身的独特功能。在进入读图时代的今天,翻开任何一家报纸,人们不难发现新闻照片的比重和尺寸越来越大了。这就要求新闻摄影记者在纷繁的新闻事件中,必须及时抓拍更多鲜、活、具有代表性的新闻照片,让广大读者既能了解到最真实、最形象的新闻内容,又能得到视觉上的享受。《洛杉矶时报》图片部副主编柯林·克劳福说:“新闻摄影是现实生活的还原,所以在报道摄影中你想看到的是真实的生活。”
三. 要有新闻敏感性和新闻理论知识
坚持正确的导向,正是提高新闻敏感性的前提。党报新闻摄影记者必须具备一副“新闻眼”,敏锐地注视社会上的一切,细致、敏锐的观察和形象的选择,就是成就一个新闻摄影记者的思想深度和摄影表现技巧的有机结合。
新闻摄影记者一定要加强自身的理论和业务学习,因为新闻照片的内容是摄影记者主觀思想的外在表现形式,它直接反映了摄影者的文化素质、心境、审美倾向等。党报新闻摄影记者必须有新闻理论知识,要以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武装头脑,体现“政治家办报”的要求。这就需要加强政治理论、业务理论等新闻理论知识的学习,把握好正确的舆论导向,报道真实准确的摄影作品。同时,要求宣传报道工作必须以正面宣传为主,弘扬时代主旋律,反映改革开放和人民良好的精神风貌,服务于团结、稳定、鼓劲的政治大局,从而把“政治家办报”落到实处。因此,我们的报道既要充分体现党的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又要来自实际、来自群众并真实可信。这样才能在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入实际中凭借独特的新闻敏感,捕捉典型的精彩瞬间,刊发贴近焦点、贴近民生、贴近生活的新闻摄影图片。
综上所述,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党报新闻摄影记者,则必须在新闻摄影的作品中体现出新闻性、真实性,不断坚持学习新闻理论知识,并拥有高度的新闻敏感性。这样才能拍摄出好的新闻作品,在内容上才能反映出时代的特征,表现一种社会形态下的典型侧面;在画面上才能具有独特的影像。才能做到在报道题材面前,拍摄出人无我有的独家图片、具有深刻内涵的典型性图片,视角独特的图片以及影像表现力优异的图片。
(作者单位:呼和浩特日报社)
9.如何做好电视新闻的出镜记者 篇九
目前活跃在新闻第一线的出镜记者, 大多是从主持人或普通记者转过来的, 但我们看到, 并不是所有的主持人都能当好记者, 也不是所有的记者都适合出镜。究竟如何去做一名电视新闻出镜记者, 如何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下面让我们从两个方面来谈一谈:
电视新闻出镜记者应具备的素质
个人素质。其一, 在形象上, 出镜记者在穿衣打扮上, 要求大方、得体, 和所处的环境协调。服装、发式不要太前卫、太新潮, 那样会使观众失去信任感。另外也会喧宾夺主, 分散观众的注意力, 使观众忽略了其所讲的内容。其二, 在语言上, 出镜记者具有精彩的语言表达能力, 是对出镜记者最起码的要求, 也是最严格的要求。在新闻现场, 出镜记者要语音标准, 恰当准确, 使用语言技巧, 使有声语言表达流畅、语言链条与思维链条同步, 这样, 在面对镜头与观众交流时才真实、亲切。其三, 在气质上, 一个出镜记者的气质是很重要的, 特别是在新闻现场需与不同层面的人打交道, 如果没有一种不卑不亢的职业气质, 那么, 出镜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因此, 除了平常练就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之外, 整齐的装束、沉着的发挥都会给自己以自信。其四, 出镜记者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 尽管出镜记者在现场报道之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对于新闻事件的发展有充分预测和把握, 事实上, 仍然有许多不可预测的因素存在, 尤其是突发事件的现场报道, 有时新闻事件发生了不可预测的变化, 出镜记者没有更多的时间去请示, 也来不及商量, 这就要求出镜记者具有较好的心理素质, 善于思考, 具有敏锐的现场判断能力, 快速决定如何进行现场报道。
专业素养。第一, 出境记者要有扎实的新闻理论和业务知识。新闻业务理论知识是每个新闻记者都应该具备的最基础的知识, 作为出镜记者更应该牢牢掌握, 同时, 应该及时更新知识内容, 打破固定的现场创作模式, 在节目的创作形式、创作理念、节目创作动态等职业意识形态上, 不断更新, 除了通过理论业务知识的学习来补充业务上的不足外, 还要多观摩优秀节目, 借鉴其他出镜记者的经验, 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创新。同时, 出镜记者还要具有扎实的文字功底, 这是对所有记者的要求, 更是对出镜记者最基本的职业素质要求。第二, 出境记者要有较强的合作意识。电视媒体具有“集体合作”的突出特点, 出镜记者应该与文字编辑、摄像记者、主持人、灯光师等密切合作, 形成一个默契合作的团体, 因为电视节目的制作, 缺少任何一个角色、缺少任何一个岗位的工作程序, 都不能顺利完成任务。同时, 出镜记者的“合作意识”, 还表现在正确处理好与被采访对象的关系上。在新闻现场, 出镜记者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采访对象, 要用平和的态度与被采访对象进行交流和沟通。在新闻现场出现异常问题时, 出镜记者更应该冷静处理调和, 保证新闻现场采访任务的顺利完成。
电视新闻出镜记者应具备的技巧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电视新闻出镜记者, 不仅需要培养以上所说的自身素质和专业素养, 还需要具备一些专业的技巧。
其一, 择机出镜。衡量一个新闻事件是否适合出镜, 一要看新闻事件是否有现场感、是否有延展性;二要看节目风格是否需要。如果是连线报道, 报道前要和演播室提前连线, 手机信号不要干扰话筒。另外, 一个出镜记者要具备一定的公关技巧, 尽量能争取到新闻核心人物或者是新闻主要参与人物的支持。否则, 连报道都做不成, 更别提现场出镜了。
其二, 要注重采访技巧。出镜记者不仅要做好自主报道, 还要做好对现场人物的采访。在做此类采访时, 应回避提封闭型的问题, 比如:前面自己滔滔不绝讲了很多的观点, 然后问对方:对这件事你是不是这么看的?对方也就只能回答“是”或“不是”了, 这会对你的下一个提问投下心理阴影。可以尽量问一些开放型的问题, 记住新闻五要素中的最后几个, 比如“是什么”、“为什么”。而且, 要想学会提问, 先要学会倾听, 不仅仅是为了尊重受访者, 更重要的是倾听可以让你获得下一次提问的由头。
其三, 现场情感要能收能放。作为一名记者, 在采访过程中必须有激情, 但是对于出镜记者来说, 这种激情必须能收能放、能进能退, 否则, 采访会受情绪的影响而大打折扣。记者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 就不是一个有修养的记者;记者控制不了采访对象的情绪, 就不是一个有才能的记者;记者控制不了现场情绪, 就不是一个称职的记者。出镜记者在采访时, 会遇到很多感动自己的采访, 这时候, 就必须学会把握住自己的情感, 这样才能对采访对象和现场的情绪驾驭自如。
最后, 采访要朴实, 平易近人。大家都说记者是很神圣的职业, 被誉为无冕之王, 这就更要求记者自身能够对得起如此称谓, 特别是在采访的时候, 记者不能盛气凌人, 要和被采访对象平等相处。尤其是出镜记者, 平和的语态和亲切的话语可以一下子拉近与受众的距离, 使采访工作不仅能出色地完成, 有时候还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0.如何培养出色的新闻记者 篇十
责任和履行责任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新闻业。但是, 它又如何去培育出色的新闻记者呢?某些素质是可以教授的, 记者也能够通过培训掌握工作所必需的专业技能, 但是, 记者如何做到充满好奇和激情、行为果断而又明智呢?接下来我将对此提出一些建议。
一.为工作做准备
新闻教育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传统的同时也是恰当的做法是, 新闻学课程主要集中于对新闻工作核心技巧的训练、桐关知识的教育, 并且培养记者树立一种正确的态度。从前, 任何有关新闻业道德规范的具体思考在很大程度上仅仅是局限在对行业法规的研究, 但渐渐地, 新闻道德规范受到了重视并发展成为了一门独立课程。这个趋势颇受欢迎, 但是这恐怕并不是能够有效培养新闻从业者的美德的途径。除此之外, 这种课程还会给人一种道德规范严重脱离实际、脱离“现实生活”的印象。我们可以采取三种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 它们也有助于培养新闻从业者的优秀品质。
1.报道和榜样。有些记者在同行中和史书上贏得了传奇式人物的位置, 但并不一定都是正面的榜样。古德温在论述美国新闻业时承认在编辑室里有很多优秀的榜样, 但是“那里也有足够多坏的榜样, 在美国的民间传说中既宣扬了富有道德的行为, 也传颂了一些不道德的人物”。事实确实如此。同样, 在新闻史上有许多值得歌颂的榜样, 却恰恰被新闻教育忽视了, 这也是事实。
历史上的新闻报道事迹能够鼓舞人心、教育人们, 这些事迹主要有:威廉·霍华德·拉塞尔对克里米亚的报道、玛撒·盖尔霍恩对“二战”的报道、威廉·伦道夫·赫斯特在《纽约新闻》上对美西战争所做的报道、迈克尔·比尔克对发生在埃塞尔比亚的大饥荒的报道等等。新闻史能够为我们提供报道和榜样———尽管有好有坏———他们能够传递出色新闻的价值体系。
2.案例研究。思考道德困境一一动机、欲望、态度以及我们对它们的反应———并获得结论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就是尽可能地直面记者在工作中所面临的具体问题。现在从法律部门以及自律机构获得的素材可以为我们提供用作案例研究的原始资料, 它们都将有助于新闻教育者很好地完成这一任务。
3.整合道德体系。兰德尔的观点一一“道德规范对工作的每一方面来讲并不是某个可有可无的附属物, 而是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我们在新闻教学中所应该运用的。太.多的时候“道德规范”让人觉得是一大堆不切实际并且永远无法实现的理想, 而实际上就是要做一名好记者, 在所有的课程设置中都应该强调道德规范、强调道德行为 (更准确的说法就是好的行为) , 将会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并牢记这一点。
二.在岗工作
记者鲜有时间进行自我反省, 如果他们确实反省了, 通常也是在作出决定之后。但是, 他们却有两个重要的道德智慧的源泉可供利用:众多的同事和丰富的经验。
1.同行的榜样。据我们所知, 榜样是我们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用奥克肖特的话来说就是:我们的行为习惯不是通过学习、运用某些惯例或观念的途径获得的, 而是通过与那些行为已成习惯的人共同生活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方式获得的。我们养成生活习惯的途径与我们学习母语的途径完全一样。
记者们在编辑室里相互影响学习, 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犬儒主义盛行的话, 那么记者们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就很难拥有激情。幸运的是, 犬儒主义经常只不过是一些记者用来掩饰他们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狂热激情的面具罢了。那些关注事实、坚毅果断、立志追求新闻的准确性的记者是新闻道德方面最好的老师。
2.丰富的经验。亚里士多德的一个伟大的洞见就是认为:“与数学知识不同, 有关道德方面的知识是无法仅仅通过上课来获取的;而且还有很特别的一点就是在一些年轻的、没有太多生活经历的人身上, 很难体现什么道德气质。”教科书上的理论在解决一些难题上根本无用武之地, 有时候我们所能做的也只能是依靠我们自己的经验, 或者去征求比我们睿智、经历更丰富的人的意见。成功和失败的经验都是道德智慧的一个源泉, 优秀的新闻记者很乐意与别人分享这一点。
摘要:新闻业是一种建立在文化基础上的实践活动, 是在不同国家、不同的历史环境下发展起来的。责任和履行责任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新闻业。但是, 它又如何去培育出色的新闻记者呢?某些素质是可以教授的, 记者也能够通过培训掌握工作所必需的专业技能, 但是, 记者如何做到充满好奇和激情、行为果断而又明智呢?本文对如何培养出色的新闻记者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培养,出色,新闻,记者
参考文献
[1]王欢.从道德角度看电视新闻记者如何创新[D].郑州: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
11.如何做记者?如何寻找新闻? 篇十一
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 宋思霖
随着电视新闻事业的迅猛发展,主持人或记者已经越来越习惯在新闻现场通过出镜报道新闻。这种方式也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地方电视台采用,但因为主持人和记者素质的良莠不齐,以及他们所处媒体的理念不同,主持人或记者在镜头前的表现不尽如人意。探讨如何避免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提高现场播报者的素质,是为了满足地方电视台的需要,也是为了使地方电视台出镜记者或主持人在新闻现场有更好的表现。
地方电视台 出镜记者 主持人 新闻现场
2008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媒体广泛采用出镜记者现场报道新闻的方式为观众提供更为鲜活的新闻事实,电视荧屏也因此生动非凡。“电视新闻中的现场报道是电视报道者置身于新闻事件发生现场,面对摄像机,以采访者、目击者和参与者的身份向观众叙述、评论新闻事件,并同时伴以图像报道的一种报道形式。”[1]出镜记者是电视采访和现场报道的产物,出镜记者的出现又推动了现场采访和现场报道的发展。这种报道方式因其直观、鲜活、深入而被媒体广泛采用。人们在看新闻时,不但可以了解新闻事实,还可以看到记者活跃的身影,他们中有的直接面对镜头作报道,有的与采访对象面对面交谈,有的作为新闻事件的调查者正在深入现场。
“出镜记者也是现场采访和报道的主宰,所以出镜记者在整个新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整个现场的新闻报道中,出镜记者所起的作用是报道和导视,是新闻事件的目击者,是以新闻事件的目击者、见证人的身份出现的,出镜的表现,直接影响着观众对此条新闻的关注度、了解度和可信度。”[2]
但并不是所有记者或主持人在新闻现场的表现都令观众满意,许多地方电视台的出镜主持人或记者的表现问题颇多,其不足主要表现如下:
一、出镜现场令人莫名其妙
县市每年的两会是各级电视台新闻报道的重点,所以各地在这样的报道中更是提早筹划,力图多方位、多角度、更全面地报道属于当地的盛会。某市电视台的两会新闻报道对人大开幕的现场报道中,一位出镜记者显然是经过了精心的打扮,身穿鲜艳的红色西服,精神饱满地为观众介绍着会议的情况。观众猜想她应该是站在会议场外,因为镜头表现的主体部分自然是精神饱满的出镜主持人,而她所处的背景通过镜头展现给观众的只是一些台阶和所有代表委员的下半身和迈下台阶的脚,这样的镜头画面,根本没有和出镜主持人的语言相互补充,通过这样的画面受众难以了解到更多其他的信息——代表委员出席盛会的会场是个什么状况?代表委员的精神状态如何?等等。而在接下来的分组讨论新闻报道中,记者再一次出镜,这次的出镜地点显然也是经过认真挑选的,但观众只看到一片郁郁葱葱的绿树和掩映其中身穿红衣服的出镜主持人,红与绿搭配是那样的显眼,观众却仍然没有从这次的出镜中,读出更多需要的信息,只是觉得这个背景选择与新闻主题没有任何关联。
电视出镜报道,似乎像一阵风,刮遍了大江南北。于是,某电视台一个还算葱郁的小花园,成了这家媒体记者的最佳出镜地点,无论是什么性质的会议新闻,也不管是突发的、重大的事件,记者或主持人总是选择这个小花园来出镜。而且由于受自然气候的影响,再加上设备方面也不是很符合播出级别的要求,经常是记者出镜的部分,会听到呼呼的风声,而记者的语言并没有很清晰地收录到,这样的出镜往往让观众有这样一种感觉——这段话让演播室的主持人说更好。
二、采访时机令人尴尬
2008年8月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从4月起,奥运火炬就开始在中国大地上火热地传递。6月26日,奥运火炬在山西省城太原传递,锣鼓喧天的现场,三晋人民就在电视机前关注着直播的盛况。谭晶作为山西的优秀代表,是太原火炬传递的第一棒。当她郑重地把火炬交给第二棒选手后,记者立即上前采访了她。但很令人遗憾,因为此时谭晶距离锣鼓队太近,记者问了谭晶什么问题,观众根本没听清楚,现场的谭晶也略显尴尬,但她大度地、非常配合地扯着嗓子回答了记者的访问。尽管电视机前的观众能对这次采访予以理解,但采访效果确实差强人意。
三、出镜做派令人揪心不已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出镜记者在现场报道时,忽视所处现场的某些规定,明显表现的是违规行为。比如,观众很容易会看到进入施工现场报道的记者不戴安全帽;记者站在车流涌动的立交桥上或交通要道作交通事故的现场报道等。而这些现象将会使观众对记者的所谓“特权”产生反感,尤其是这时的观众关注的不仅是记者报道的新闻事实本身,还有新闻现场记者的人生安全。
四、采访语言令人哭笑不得
记者要出镜,更要面对采访对象,所提问题的好坏,能否对被访者的胃口,是决定采访是否能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也是新闻采制的质量所在。提问的语言往往会决定采访对象的态度,是会积极配合还是会消极应付,是非常考验记者的提问功力的。
某家电视台的出镜记者是这样和对方交流的:
问:近来蔬菜供应已经十分丰富了,是吗?
答:是的。
问:价格比过去便宜了,对吗?
答:对。
这段采访,真是令人哭笑不得,既然记者什么都知道了,还问人家干什么?这种问话,人家不回答“是的”、“对”又能说什么?这样的提问能获取多少新闻信息呢?
五、出镜仪态令人不寒而栗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出镜记者,大多采用一种姿势——站立不动,这也使得鲜活的新闻现场倍添沉闷。不管是静态事件还是动态报道,记者在现场都没有活动空间,或者说没有活动意识,这就使得许多地市县的新闻报道出镜报道徒有其名,徒有其表。
还有的出镜记者,不注重自己的仪容。不管是在什么场合,在灾难现场、在签字现场、在会议现场、在……始终身着马甲牛仔,殊不知一些重要场合下,这种不得体的衣着留给人的是一种邋遢肮脏的感觉,让人不寒而栗。
出现以上的问题,与出镜记者所处的媒体专业程度有关,与记者对自己的专业认知度有关,也和记者的敬业态度有关。那么,地方电视台出镜记者应如何更好地驾驭新闻现场呢?
一、明晰角色定位
出镜记者,“指在电视采访中出现在镜头里的记者或主持人”。使记者或主持人本身作为最灵活、最有效的采访手段出现在镜头中,不但凸显了电视采访的媒体优势,而且“形成了直接的人际化交流,有效拉近了记者和观众双方的心理距离,具有较强的人文价值”。[3]
出镜记者不是报幕员,他的出现,一要增强新闻的真实性,二要增强新闻的现场感,三要利于引导观众更好地理解新闻内容。出镜记者就是新闻发生的参与者,是报道过程层层递进的引导者,是观众派往新闻现场的代表。
另一方面,在新闻现场,出镜记者通过个人的语言和表情、手势等形体语言,向受众传递信息,同时他们还肩负着一个媒体的责任。因此出镜记者在电视传播中既属于一种人本化的传播方式,又是一种大众传播行为。
二、明确报道法则
(一)选择出镜的典型现场并通过镜头有效展现
任何新闻都有事实发生发展的现场,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进行的。记者出镜的空间选择一定是和新闻事实有直接关系的,是传播内容的典型环境,是能表现特点的环境。在做电视出镜报道的时候,记者所处的位置是“我在现场”的一个重要体现。这个典型的现场位置为记者提供了报道的理由,也说明了记者现场报道的必要性。
一般来讲,出镜记者在镜头中呈现的是中近景的景别,在画面中占的比例约为三分之一,那么剩下三分之二的画面要提供给观众其他的信息。如果是小型的事件,媒体的平台也不高,那这个时候记者与新闻现场几乎是零距离的;如果事件涉及的环境很广,记者可能只是在现场的一角,那么就应该明确地说出地理位置。出镜记者应该有构图意识,景别意识,否则会使得观众难以判断出镜记者所处的地理位置——如前文所指,当两会代表委员从会场走出时,镜头展现的只是台阶,新闻现场的真实感被那种无信息的画面消耗掉了,虽然记者会在镜头前说一大堆的话,观众却无法明白他(或她)是在什么地方。当然也不能只是一味地追求画面的美感、色彩的绚烂而忽视现场位置的重要性。如果不管不顾新闻发生的现场,而只是事后在一个美雅的环境当中去补录一段所谓的出镜画面,这样的现场,宁可不要!
(二)抓住新闻的典型现场并恰当把握采访时机
许多新闻事件,一般都是“正在进行时”,事件发生之时,是出镜记者最佳报道之际,稍不留意就错过机会,所以记者来到现场,要把握好时机出镜,使所表现的内容能与事态的发生或发展同步进行。所以以新闻发生的现场为背景对关键人物进行采访,这种时机的把握对于出镜记者来说是一个重要课题。
要对现场进行判断保证采访的顺利进行,如前文所说对著名歌唱演员谭晶的采访,这种“伏击式”采访的时机虽然及时,但却忽略了现场的噪音因素,虽然记者兴奋,采访对象积极,但太过嘈杂的音响环境却使得采访效果大打折扣。
对于现场记者来说,面对的是众多的陌生的面孔,为了完成报道任务,记者都希望采访对象配合自己的工作,那么首先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展开采访,避免封闭式回答和吃螺丝等情况的发生。
(三)学会运用肢体语言和服饰语言
毫无疑问,出镜主持人或记者应具备视听表现能力,也就是面对镜头用自己的形象和语言(包括声音语言和非声音语言如形象、神态和手势等)进行现场报道。也就是说,除了有声语言之外,另一个重要的信息传输渠道就是肢体语言,或者说叫“体态语”。出镜记者要善于运用体态语说话,再辅助必要的现场声,这样的出镜更真实,更鲜活,更有说服力。
在重大或突发事件的新闻现场,比如暴雨、干旱的受灾现场,如何说明暴雨对城市的影响有多大,单纯用数字显然是不能说明问题的,记者挽起裤腿,站在水中,积水已经没过膝盖;西南旱情到底有多严重,通过镜头我们能够看到龟裂的大地,记者俯下身来,从裂开口子的大地抠出一块土,展现旱情的严重……这些肢体动作细节让观众对现场环境有了最直观最真切的感受。
出镜记者体态可以是固定不动,但也不能一味不动,以不动应万变。出镜背景是运动状态的话,记者就以静态姿态报道;反之,出镜背景是静态的话,记者就应该以动态出镜。[4]如果是可以预见的新闻,那么对于出镜活动区域的选择,就显得有章可循,事前可以充分准备,记者也可以事前走场。这是直播顺利的必要保证,在什么位置说,说什么,说多久,通过事前的走场可以做到心中有数。通过动态的体姿,变化报道的环境,体现报道的目的,同时也不至于使得长篇的直播报道因为背景单一而枯燥乏味。而且出镜记者就在现场,所以运动中的讲述可以让观众对现场环境有更直观的感受。在现场报道中,出镜记者还要进行一些实物的演示,要借助体态语言,通过肢体动作来完成信息的传达。那么这个时候,要把握动作的“三度”,即出镜记者的“动作力度、动作速度、动作幅度”,一定要考虑到观众的接受习惯。[5]
记者的有声语言可以体现新闻的立场,可以表达媒体的观点。但有时候,我们不需要豪言壮语,更不需要累累赘述,也许出镜记者的服饰、动作能够传递“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更为丰富的信息。可以说但凡出镜,播音员主持人记者都会在意自己的形象,这个时候要注意服饰和环境的协调。出镜记者或主持人在现场的时候,不仅要考虑自己的特点,更要把环境作为第一要素来选择服饰。2008年5月汶川地震,著名主持人敬一丹去灾区做报道的时候,穿的衣服是草绿色,是一种不太鲜亮的绿,这是她认真斟酌后的着装。当时中央台统一的衣服是黑色的,敬一丹身穿这种不鲜亮的绿色衣服,她想通过这种生命的颜色,传达一种情感,因为里面包含一种暗暗的祈愿,除了悲痛,还有更大的希望。这是一个成熟新闻人的立场,通过这种服饰的语言,立现无遗。
三、规范出镜语言
出镜主持人或记者在现场的语言可以分为四种,即新闻事实的复述语言、现场情景的描述语言、现场采访的语言、现场评论的语言。
出镜记者不是一个简单机械的劳动者,要想感染观众,必须先感染自己。所以在现场的语言表述中,首先,状态要积极兴奋,并能很好地驾驭自己的情感;其次,要注意节奏。一快一慢,一松一驰,要善于调整语言的速度,要善于把控新闻的主题,要善于把现场引向深入;再次,要有适当的个性化评论。出镜记者在叙述事实的基础上,要适时适度地敢于评论,敢于抒情,敢于表达自身情感;最后,出镜记者要有规范的口语表达。“广播电视节目的公开性和示范性等特点要求语言的使用必须严格、规范,一般来说,用语要确切、清楚、通俗、扼要。”[6]
当今,各级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也正吐故纳新,开发新的形式突破新的领域,出镜记者也会被赋予更高的要求,但只要清晰自己的定位,坚持正确的导向,保持谦虚的头脑,秉承创新的思维,地方电视台出镜记者将会创造出一片更为广阔的蓝天。
注释
[1][4][6]宋晓阳 《出镜记者现场报道指南》ISBN 978-7-5043-5490-7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8年1月 第159页、第90页 、第204页
[2]巨浪 《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 ISBN 978-7-308-06636-5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9年3月 第111页
[3]朱羽君 雷蔚真《电视采访学》ISBN7-300-03342-3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第196页
[6]符进叶《广播电视口语》ISBN7-203-05359-8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第77页
宋思霖,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教师,主任播音员,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1993年参加工作,在朔州电视台任主持人、策划、制片人,2005年供职于山西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任主持人、出镜记者、制片人。
【如何做记者?如何寻找新闻?】推荐阅读:
党报记者如何提升新闻舆论引导能力08-08
新闻记者实习目的10-29
记者入党申请新闻10-29
新闻记者实习报告08-03
新闻记者考试题库09-28
记者团新闻部简介06-26
新闻记者辞职申请书08-20
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感08-25
电子商务下如何寻找客户09-16
如何寻找句子中常见的三大主干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