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若干基本问题研究

2024-08-06

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若干基本问题研究(共8篇)

1.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若干基本问题研究 篇一

1教育成本的核算方法

根据学生每天受的教育情况,教育成本大致可以为7类。①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会产生学费,学校会定期发工资给那些为教学事业做出服务的人员,比如教师、系领导之类的人员。②伴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高校普遍建设有图书馆、多媒体等基础设施,这些是为了方但学生进行学习,在建设中以及在维护中都需要支出费用。③在行政管理中支出的费用。④学生住宿、每日就餐、校园保卫等这些是后勤支出。⑤直接用于学生事务的支出。⑥展开与学生有关的科研的支出。⑦是其他比较杂的,但是与学生接受教育有关的科研费用属于教育成本。根据会计核算原则,首先要确定核算对象,从上述的归类可以总结出,核算对象是指用于学生发展的教育支出,简而言之,是针对高校受教育的学生。然后是核算周期,就是指时间期限。高校对学生的培养是具有周期性的,一般情况下是4年,对于专科院校是3年,但是这样长期积累资费,容易存在遗漏,甚至出现其他方面的问题,为了简单且准确起见,以“年”为单位。在确定对象和周期之后,分别在这7块内容中进行结算,将会得出7个数字,把这7个数字相加在一起就是高校教育总成本。

2教育成本的控制方法

根据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教育不仅接受国家的资金支持,还可以从多途径来筹措资金,更多地体现出市场经济成分,那么这就要求高校教育合理控制教育成本,从而适应教育新形势的变化。

2.1从预算计划着手

教育成本的预算是具体实施过程中的一个标准。虽然制定的预算计划中关于教育费用的预测不是很精确,但是也是在经历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决定。在一年结束后,用决算与预算作对比,从而可以衡量出高校教育支出的合理性,还可以起到规范相关工作人员工作活动的作用。既然预算是整个教育活动的开端,控制成本就应该先从预算入手。通过减少预算数额,限制在今后教育中的支出情况,最终有利于减少高校教育成本。

2.2在预算实施过程中减少教育成本

由于高校教育成本种类繁多,大体分为7大类。那么在这7大类中又可以分为许多小类。这就需要工作人员细致地做好分类工作,做好每一项支出的记录,并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做到精简节约,以少积多,最终会节省出很大一笔开支,这样可以为以后的教育管理提供资金支持,以利于教育事业的长久发展。

2.3在办学决策中控制教育成本

由于高校扩展了筹资途径,致使高等教育融入了市场经济成分,在追求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要注重经济效益。首先在决策中要遵循市场运行的规律。追求低投入、高产出的目标。这就需要根据市场的需要适时作出政策的调整,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还要具备一套与社会市场发展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其次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思维指导人们的行为,只有管理者脑海中具有这种精简支出的科学管理意识,才会将这种管理体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否则是空谈。最后需要培养相应的管理人才,一方面要具备经济学专业知识,这样对于管理过程中支出项目的数额具备一定的估算,减少亏损,另一方面要具备管理能力,这样才可以保证工作井井有条。

3结语

从社会的发展趋势来看,教育事业也要尽快适应新形势的变化,不断提升高校的管理水平,把高教教育搞好、搞强。高校教育成本是高校的一个重要问题,更应该引起领导的关注。在实际工作中做好教育成本预算是成功的第一步,做好预算是最关键的一步,此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要将控制成本理念贯彻下去,从而保证控制成本工作的顺利进行,最终实现高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2.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若干基本问题研究 篇二

成本的本质意义是自己所拥有的财产用来实现自己的利用价值存在, 牺牲后得到出本身外更多的利益为目的。而从高校教育上看成本, 就是学校为了培育更多的国家人才而付出的价值牺牲, 具有交易经济资源价格耗费的补偿尺度, 具有循环性。由于高校教育成本的目的与一般的企业成本是不一样的, 所以补偿性也是不一样的。高校一般都是把当期的所得的利润并且已经用完成本一起用于费用来处理, 把取得的当期效益并且诶在本期的教育成本中没有消耗殆尽的用于资产记录下来构成资产的价值。从这点可以看出由于高校教育成本的不同补偿方式, 将教育成本分为已消耗和未消耗两种, 也就是前面说的费用和资产。对于费用一般都是通过繁杂的数据整理来得到的, 可是因为数据过多过杂导致时间可能会过长也出现偏差。由此可见现如今的高校教育成本数据来自于会计的资料, 不是真正的教育成本。为此要是真正意义的高校交易成本呈现出来, 必须建立全面的交易成本核算和管理制度, 使各方面得到平衡, 作为财务部门的参考, 这样高校教育成本研究对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问题进行讨论研究。

1. 会计主体

高校教育成本研究必须用现在改革的会计制度和现有的会计实行的新信息为基本。具备会计的统一性, 因此就要把高校教育成本所有的工作任务看成一个整体, 对审核人员和外界人员提供一套完整的会计报表。虽然如此, 可是我国的学校一直都是基本建设的体系都存在着自己的特色, 建立财务事业两套财务系统以达到平衡。将高校按照新规定的会计准则作为一个整体却做出了两套会计体系。这样从表面上达到平衡:即学校事业财务会计报表、基建财务会计报表, 两套根据不同的制度编写出来的报表, 导致信息不能合并, 数据就得到确认不完整, 不能准确的反应出资产负债和财务状况, 这制度给高校教育成本也带来了问题。首先, 高校教育成本按照国家制定的会计制度进行核算的, 学校在建设教学楼时, 固定资产在工程完成并且交付使用后才能被真正意义上的称之为固定资产。而在学校的财务会计系统中, 要从投资建设到教父使用是个非常缓慢的过程, 在这段时间这笔钱就要在基建系统中核算, 可是这样高校就无法反映出来。其次, 对于建设教育所用的楼层需要使用大量的金额, 建筑地所用的土地费, 材料费等, 因为投资的项目, 规模和摊销的方法都不准确等原因, 使用了大量的资金, 根据计算却需要十几年来进行摊销摊入固定资产, 这样资金的不明确性没有可比性, 以这样。以这样的数据为基础来计算高校教育成本是不准确不完整的。因此, 为了可以得到完整的数据来计算, 反应出高校的资产、负债、成本等信息, 必须将高校的两大财务系统合二为一, 在高校教育事业的基础上提升有关基建工程核算方面的会计核算科目。

2. 会计核算基础

我国高校教育会计制度规定, 除了经营性收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计算外, 对主要的经济业务的收支主要是以现金收支实现制为基础进行确定的。但是现金收支实现制有着缺点。 (1) 以“现金收付实现制”为基础提供的财务信息质量并不完整, 不能真是的反应出高校财务的真实情况, 在“现金收付实现制”中, 高校教育是事业的收入、支出中只有收付的信息, 局限性过大, 无法反应真是的债务活动, 这部分的债务活动成为按底下的内容, 根本没办法反映在会计报表当中, 在现实中收支的情况就会明显的反映出来很容易让高校财务进入错误, 而“现金收付实现制”却掩盖了高校真是的财务状况, 存在着一个虚假的账务平衡现象, 这样的情况对于决策者来说那是致命的错误引导。 (2) 到了年终就会有年终结语的过程, 而学校的年终结余与社会上其他企业的结余在会计意义上是不一样的, 在年终转入“事业结余”账户, 这样账户出现结余不真实。对于学校收到的学费, 只有真实的收到钱才回计入收入, 而很多学校的学费都是跨年后收取的, 而相关的支出确实在本年度发生的, 年度前后没有什么联系, 就不存在收支相配比, 就会造成结余不实的现象。

3. 现行高校会计核算制度

全球高校教育都在走向国际化、大众化, 这种背景下高校教育成本成为了政府、投资人、社会各方面都关注的问题。教育成本是由会计提供的, 所以高校教育会计制度必须设置专门的会计科目来核算教育的成本, 对于高校财务各个项目都应该严格划分, 做到真实可比。在高校教育会计制度中要明确核算的对象, 成本的项目, 核算范围的一般规定, 设置一些与教育相关的会计成本科目, 做成国家规定的教育成本报告。同时, 高校教育必须建立教育成本制约机制, 在人员选择, 规定编制表格, 将目标成本作为考核学校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

4. 人才资源的核算和管理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 所以人才对于高校教育的发展是无法计算的。高校应该意识到树立培养人才资本的战略方针, 对于人才的引进、使用、管理等方面在会计核算上予以全面的反映, 使高等学校提供的会计信息能够突出人才资本方面的特点和优势。在知识经济的时代, 高等学校不在仅仅是教会人们知识而已, 而是大量培育具有在原本的知识上达到创新的境界。学校一方面可以将人才的取得成本资本化为人才资本, 同时应对其在合同期内的作用进行相应的界定, 以确保学校和学生的利益。因此高校教育会计制度应该增加人才资本内容, 对人才资本进行单独定义, 建立一套严密完善的人才资本核算制度, 适合经济时代发展的要求。

结语:

综合上诉, 为了能够让我国人才资源市场更加强大, 本文对高校教育成本中会计制度的主体、核算基础、核算的制度以及管理进行了分析, 并且做出相关的对策, 让国家能过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斌.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视角下的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研究[D].山东大学, 2012.

[2]王波.我国高校教育成本核算问题实证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2.

[3]许爱景.我国普通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研究[D].天津大学, 2012.

[4]周韵婕.基于作业成本法的大学教育成本核算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 2010.

3.高校基建会计核算若干问题研究 篇三

【关键词】高校基建;会计核算;问题;对策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希望,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在教育方面的投资力度,尤其是对高校的基础设施建设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当前,许多高校都在进行基础设施及科研场所的完善,在这个过程中高校的基建会计核算工作成为了高校的工作重心之一。做好基建会计核算工作有利于高校充分发挥建设资金的作用,确保基础建设的效率和质量,从而为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升打好基础。

一、高校基建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1.基建会计人员专业知识匮乏

国家对高校基础建设的重视和投入是近几年才开始的,而基建会计队伍的建设还没有跟上投入的脚步。当前,大多数高校中的基建会计人员都是从高校原本的会计部门中抽调出来的,并不具备专业的基建会计核算知识和技能,对相关的国家文件、规定和制度等都没有充分的了解,甚至缺乏一定的基础常识,从而极大的影响了高校基建会计核算的质量。

2.基建账务处理不规范

由于高校的基建会计核算人员缺乏应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且没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对基建会计核算的内容和业务较为陌生,从而导致了基建账务处理中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地方。例如会计科目设置的不规范就导致高校无法准确全面地反映建设项目的全过程。基建支出记录的不规范则导致了工程的款项无法及时有效合理的分摊给不同项目。一些高校基建会计核算中还存在业务单位账务前后不一致的问题,给查账、对账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一些项目的成本核算也存在较大的问题,没有做好前期的核实、记录等工作,使得项目的支出无法查证,项目的成本信息缺失,管理经费超出预算。

3.会计核算把关不严

会计核算的规范性会直接影响财务部门对合同的拟定和执行。若会计人员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不按照合同的相关规定严格的执行合同内容,将导致在项目的结算过程中出现手续不完整、凭证缺失等问题。

4.建设单位合同管理混乱

规范的合同管理过程是财务部门先将合同与凭证装订到一起,在形成一套完善的合同档案。档案中应当包括工程项目由始至终的各个环节。但许多高校的建设合同管理没有按照规定完成,施工队伍经常出现擅自结算的行为,导致项目资金无法进行统一的核算和管理。

二、提高高校基建会计核算质量的对策

1.加强对高校基建会计人员的培训

高校的基建会计人员应当加强学习,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理论知识结构,及时了解和学习基建会计核算的相关规定和制度,积累一定的基建专业知识和相关的财务知识。与此同时,高校基建会计人员还要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认真完成每一次的项目建设,深入到项目实施的各个环节中,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提高基建会计核算的能力和水平。

2.提高账务处理的规范化

高校的基建会计核算应当遵循国家的相关规定,并在此基础上,结合高校实际的建设水平和现状,制定更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规范高效的会计核算,尤其要做好账目的核对和管理。在建账时,要区分好账簿的等级和明细,准确划分项目的内容,使账目与项目的明细能够达到一一对应。基建会计核算人员要及时了解项目建设的进度,将建账、记账、核算等环节有效的结合起来,提高高校基建账务管理的规范性,强化核算的真实性。

3.做好合同管理,建立合同档案

高校在建立基建项目的合同时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所有建立的合同都应当由财务部门统一编号,并做好记录、留档和建档的工作。高校基建会计部门应当根据账目建立的时间,登记好合同的执行单位、合同设计金额、支付方式、合同编号、签单名称等,从而使項目款项支付时能更好的进行监督和审查。在进行项目付款时要记录好支付的时间、金额、发票编号、凭证号等,从而对支付的过程进行全面的监控,避免在支付的过程中出现失误。

4.严格审核工程结算手续

只有建立严格的审核工程结算手续,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基建核算过程中的违规行为。所有的基建项目一旦涉及到资金的使用都要建立有效的合同,合同中要明确支付的内容。项目的进行应当根据合同的内容执行,并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三个方面进行共同的签字。进行项目的付款时要出具收款单位的票据,并对票据的真实性进行验证。结算过程中若发现与合同内容中不符合的部分,必须及时进行更正。若施工单位要进行名称的变更时,必须要有工商及税务部门核准变更的相关文件。

5.实行权责发生制

在高校基建核算中实行权责发生制不会受到制度方面的障碍。当前,在经济条件和制度变化的形势下,我国高校的资金来源变得更加多样化,不再局限于政府的财政拨款这一形式,而是结合了民间投资和金融投资等多种形式。采用权责发生制能够有效的解决费用分摊的问题,降低基建的风险系数,提高高校会计核算信息的公开度和透明度

三、结语

高校基建会计核算对高校基建工作的质量有着极大的影响,高校要提升基础建设的质量,应当首先建立一个专业的基建会计队伍,并定期对基建会计核算人员进行培训,提升其专业素养和知识积累。与此同时,要做好基建财务制度的建设和完善,确保高校基建会计核算有科学的依据,从根本上杜绝基建核算的混乱和无序现象。

参考文献:

[1] 李明玉.高校固定资产财务核算问题浅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0(11):12-13.

[2] 周旭芳. 基于新会计制度视角下的高校基建会计核算[J]. 会计之友,2012(05):55-57.

4.旅游社区研究的若干基本问题 篇四

摘 要 旅游社区问题近年来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但是一些基本概念,如“旅游社区”、“社区旅游”等概念还没有明确的界定。此外,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方面也出现了令人困惑的现象,即作为“主人”的社区却往往是“弱势群体”。本文就这些问题作初步研究。

关键词 旅游社区;社区旅游;社区参与

Research of the Basic Issues Concerning Tourism Communities

SUN Shijing,MA Bo

??(College of Tourism, Qingdao University, Qingdao 266071, China)??

Abstract:Tourism community issue has emerged as a hot area of academic researches in the recent years, while some basic concepts like tourism community and community tourism have not been clearly defined.Besides, there exists a paralogism about community involvement in tourism development.That is community as the host is often neglected in the process of tourism development as the weak group.This paper only did a preliminary probe into the issue.Key words:tourism community;community tourism;community involvement

近些年,旅游业中出现的“社区参与”概念是针对旅游业迅速发展给目的地造成诸多负面影响而产生的,它是对旅游业传统发展方式的一种改良。对于旅游发展中的社区参与问题,国内学者多集中于探讨必要性、作用、内容、阶段、层次、类型、障碍等方面的内容[1],而诸如“旅游社区”、“社区旅游”等基本概念目前仍不甚明确。

一、“旅游社区”与“社区旅游”

“旅游社区”和“社区旅游”是研究社区参与旅游发展问题的两个基本概念,有必要对这两个概念的界定加以讨论。

1.旅游社区

社区概念进入学科视野始于弗迪南?滕尼斯(Ferdinand Tonnies)发表于1887年的《社区与社会》(Community and Society)一书。他所理解的社区,是一种与现实世界相对的理想类型,强调情感意志的归属,而不是地域界限的划归。弗迪南?滕尼斯之后,对社区的研究及其理论阐释源源不断。美国社会学家乔治?希拉里曾对社区定义做过统计,到20世纪50年代共有90余种定义,其中69个包含地理范围、共同纽带和社会交往等要素[2]。现代社会学认为,社区一般是由居住在某一地域里的人们结成多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群体、从事各种社会活动所构成的相对完整的社会实体[3]。社区是一个多层面、系统性的概念,它不仅仅是社会子目录中的一个组织单位,而且是具有丰富内涵的集体名词,既包含着地理空间等因素,也包含着情感意志、社会心理等因素,因此旅游社区不能单从空间群落着眼。然而,若以“基于旅游社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历史传统、文化、生活方式,以及与之相连的社区成员对所属社区在情感上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为现实的划定依据[4],概念又仍然难以清晰。由于旅游社区的形成是一个演化过程,因此对旅游社区的理解就需要从其形成机制入手。

(1)旅游地的社区化

一般来说,目前对于旅游社区的探讨均集中于对旅游地社区化过程的演绎,而“旅游地的社区化”隐含着一个前提,即所谓“旅游社区”必然具备某些自然或人文型旅游资源禀赋,从而构成吸引物的天然基础。这是一种景区先于社区存在的情况。景区的发展不仅使得所在地成为旅游者的集散地,?也引起常住人口的集聚和生产要素的集合,从而通过旅游的“发展极”作用形成社区。此时,旅游社区是在旅游地基础上通过旅游经济内驱力引起人口结构及人口特征等变化的一种社区形态。这些变化包括显性变化和隐性变化。前者主要指的是由人口和生产要素的集聚和分散等引致的社区形态的变化,而后者包括居民专职旅游化、社区功能、公共服务、社会心理等社区内质的变化。这类社区因旅游而生,或者说是旅游业发展的产物和旅游地社区化的结果,因此可以认为是旅游社区。其形成机制如图1所示(见图1)。

图1 旅游社区形成机制Ⅰ――旅游地的社区化过程

(2)社区的旅游化

事实上,在上述过程之外,还存在着另一个与其相对独立的演化过程,即“社区的旅游化”。演化的主体是先于景区存在的社区。旅游的引入使得社区的功能发生了转变,也就是社区功能旅游化的过程。因此,是否具备旅游功能是界定旅游社区的一个重要标准。

其一,社区是旅游吸引物之一或是主要的旅游吸引物。此时社区的主要功能首先在于满足旅游者需求。此处隐含着一个充分条件,即社区内基础设施的相对完善和各种旅游专项设施的集中,从而可为旅游者提供完整的产品,满足其综合需求。

其二,旅游业是社区的主导产业,发挥着对内创造产值和对外拉动就业的双重效用,为社区提供主要的发展驱动力。社区同时又是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劳动力输出地,社区居民大多数是旅游从业者,以参与旅游产品供给为其主要的谋生行为。此时,社区的主要功能首先在于满足居民的就业需求。确切地说,前者可以认为是一种旅游景观型社区,而后者可以称之为旅游从业型社区。此类旅游社区的形成机制如下(见图2):

图2 旅游社区形成机制Ⅱ――社区的旅游化过程

而旅游功能的这两大体现并非是并行的,很多情况下是交叉甚至是交叠的。为了更加直观地说明第二类形成机制,试建立以下的坐标系(见图3)。坐标系以社区为纬度,以满足社区的旅游就业需求功能为标尺;以旅游者为经度,以满足旅游者需求功能为标尺。显然,类型Ⅰ不是旅游社区,类型Ⅱ、Ⅲ、Ⅳ均为旅游社区。其中,类型Ⅱ、Ⅳ为旅游从业型社区;类型Ⅲ、Ⅳ为旅游景观型社区;类型Ⅳ则是同时满足旅游者需求和社区就业需求功能的综合型、多功能旅游社区,它也代表着未来旅游社区的发展方向。此时,旅游社区的形成是社区旅游化的结果。

图3 形成机制Ⅱ简图过

综上所述,对于旅游社区的界定应从“旅游地的社区化”和“社区的旅游化”两条路径入手。需要指出的是,两者之间的独立并非是绝对的,很多情况下它们是互为彼此的次级衍伸阶段。因此,旅游社区是单一或同时满足旅游者需求或社区就业需求功能的一种社区类型,是旅游地的社区化或是社区在旅游介入和发展程中形态或功能旅游化的产物。

2.社区旅游

社区旅游是研究社区参与旅游发展问题的另一术语,是一个与旅游社区密不可分的概念。

目前对于社区旅游的探讨多将其看作是一种旅游产品类型。社区本身构成吸引物,从而成为旅游体验的客体,此时,社区旅游就是将社区作为主要的旅游吸引物和旅游产品推向市场,旅游者消费的不仅仅是自然风光,还有民风民俗以及异体文化环境中获取的奇妙感受。因此,发展社区旅游有必要的前提,其结果是形成了旅游景观型社区。细分一下,不同类型的旅游社区所提供的社区旅游产品也是不同的:非旅游从业社区提供的是景观型产品,旅游从业型社区提供“景观+服务”型复合产品。此外,不具备发展社区旅游条件的社区也可以从事旅游服务,为旅游者提供服务型产品(见图4)。

图4 社区旅游产品类型社区

除此之外,唐顺铁曾对旅游目的地的社区化及社区旅游进行过相关的研究,他认为,社区与旅游结合形成了社区旅游,其主要内涵是:从社区的角度考虑旅游目的地建设,以社区的互动理论指导旅游区的总体规划和布局,通过优化旅游社区的结构提高旅游流的效率,谋求旅游业及旅游目的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和最优化[5]。可以看到,此种阐释并不是从市场和产品的角度而是从社区和开发的价值观角度,那么此时将社区旅游作为一种具体的旅游活动类型加以理解就难以成立,社区旅游就成为一种基于人本主义的旅游发展观,一种所有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活动设计所应奉行的准则。

所以,对于社区旅游概念的界定应该从两个角度着眼,关键是将“社区”放置在物质形态还是意识形态的层面,也即发展的主体还是客体的问题。当社区作为体验客体和旅游载体的时候,社区旅游就是一种具体的旅游产品,是在社区范围内借助社区资源、设施开展的各种旅游活动的统称;当社区作为发展主体和理念核心的时候,社区旅游就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基于社区利益的旅游发展观和发展方式,倡导在旅游发展中关注社区的成长和发展,将社区利益和旅游业的利益通盘考虑。

二、社区――以“弱势群体”出现的“主人”

彼得E?墨菲(Peter E?Murphy)1985年出版的《旅游:一种社区的方法》(Tourism:A Community Approach)一书是社区参与旅游发展这一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在国内,刘纬华(2000)、胡志毅、张兆干(2002)、潘秋玲,李九全(2002)、蒋艳(2003)、王瑞红、陶犁(2004)等学者也都曾对这一问题提出过自己的见解和阐释。这些观点的共同之处在于,倡导在旅游发展中将社区的“不参与”转变为“参与”,将“被动参与”转变为“主动参与”,矫正和重塑社区居民的主人地位和主体作用。

目前国内各大景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社区参与,这是一种良好的发展趋势。但事实上,参与程度集中于两端,即“参与不足”或“过度参与”,致使旅游业对社区的积极作用有限,消极影响却日益显现,社区和景区之间的矛盾也在激化。因为社区虽然是“主人”,然而一直以来却是以“弱势群体”的姿态出现在发展过程之中,这样的现象值得深思。

从国内旅游业发展的现状来看,旅游资源富集地带多集中于经济不发达地区。为了改善当地的经济状况,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政府引入旅游业,显然旅游业承担着扶贫的任务。政府通过低补偿征来的土地被用于景区的开发和旅游设施的建设,这必然使得原住居民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他们或另谋出路,或转向旅游,在很多地方,旅游业替代了农业、手工业等传统产业,成为居民赖以生存的支柱。旅游的发展改变了社区原有的社会结构,也带来了职业角色、社会心理等因素的转变,而这种转变多为被动的,加之大多数社区居民自主意识淡薄,专业技能匮乏,又没有资本的支持,使得社区成为了旅游发展乃至社区发展的附庸和“弱势群体”――“主人”反而“寄人篱下”。

社区参与之于旅游业是一种思路和方法的演进,而旅游业之于社区则是对发展手段和路径的选择。对前者的偏重以及对后者的漠视就导致了这种情况的产生,这实际上也涉及到决策者的价值观问题。目前社区参与出现的自发、无序状态,暴露了决策者对于社区和旅游业之间的辩证关系缺乏准确的认识。旅游应是社区自主选择的发展路径,而不是外来强势权力借助资本升值的工具。在对旅游发展相关利益主体的分析中,社区一直都是重要的一环,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往往会忽视。作为权力占有者和资本占有者不应把在贫困社区发展旅游业简单地理解为一种施舍或者扶贫行为,而应对其持有平等和尊重的态度。社区作为一个整体应以何种身份和姿态参与、介入旅游业发展,政府、开发者如何对待社区,包括社区对于自身的认识等,是首先要思考的问题。虽然各类发展主体的前提假设正在由经济人逐步向生态人、社会人转向,然而旅游景区和社区的规模化、规范性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于投入与产出、成本与收益的比较仍然是社区对旅游业发展采取支持或是抵制态度的依据。

综上所述,社区是一群“弱势”的“主人”是个现实问题。“主人”的权力在于自治,自治的前提在于自主,而自主必须建立在资本和权力的基础上。由参与到自治的历程也许是艰难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勾勒一幅理想的、美妙的图景,学者们描述为“社区居民不再仅以就业为途径、以谋求经济收入为参与旅游发展的目标,而是同时视保护环境和维护传统文化为社区发展需要和居民责任,全民地、自觉地参与到旅游发展进程中去”[6]。当然,“自治”如同“民主”一样,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也是一种“被赋予”的权力。只有在政府等相关权力部门的支持下,旅游社区才有可能实现自治式发展。

参考文献:

5.成本核算主管的基本职责表述 篇五

(1)收集企业及各职能部门的财务数据、业务数据,建立数据库,按时提供财务分析报表,以支持企业各项财务分析工作;

(2)根据上级的工作安排,对企业的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从盈利能力、运营效率等各个方面进行分析,提供相应的分析报告;

(3)定期汇总收入预算、费用支出预算等各项预算的执行情况,分析导致实际收入与预算差异的原因,同时就存在的差异对预算体系和资金计划的影响进行预测性分析;

(4)审核公司各项成本的支出,进行成本核算、费用管理、成本分析,并定期编制成本分析报表。

任职要求:

(1)年龄30岁以上,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持有会计证,5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本地户口优先;

(2)良好的学习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财务分析能力;

6.资本成本会计若干理论问题研究 篇六

摘  要  资本成本会计在西方会计理论界曾经引起长时间的争论。争论的焦点集中在现行财务会计实务是否应该确认和计量权益资本成本。通过对稳健性原则、主体现念、债务资本与权且资本的界限、成本观念和利息资本化等理论问题的研究,可以看到:在财务会计体系中确认和计量资本成本不仅是可行的而五也是有益的。

关键词  权益资本成本  资本成本会计  计量

资本成本会计(Accountingforthe Cost of Capital)在西方会计理论界曾经引起长时间的热烈论争,但主要局限于财务会计如何对资本成本进行核算,未涉及其较深层的理论问题,而且论争之焦点集中在现行财务会计实务是否应该确认和计量资本成本,尤其是权益资本成本,以及由此引起的一些相关问题。有鉴于此,本文拟以发达的金融市场、完善的现代公司制度和会计信息系统为依托,对这些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以求达成共识,推动资本成本会计尽早付诸实施。

一、权益资本成本的确认和计量与稳健性原则

稳健性原则(Conservatism PrinciPle)作为一项修订性惯例已有相当久远的历史,它曾经对财务会计实务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其要旨在于:如果某项业务有几种会计处理方法可供挑选时,应当选用对服东权益产生乐观影响最小的那种方法。比如说,对资产的计价,如果有两种价格可供选择的话,就应该选用较低价格入帐;如果是对负债的计价则相反。但是,“对于费用与其迟确认不如早确认,而对于收入则与其早确认不如迟确认”①。一句话,稳健性原则要求“宁可预计损失和费用,而不可预计收入”。

按照资本成本会计的基本原理,在确认权益资本成本时、借记“利息汇总”帐户,贷记“留存收益”账户。据此,有人认为在计量权益资本成本的同时,也确认了权益资本的收益。这种在收益实现之前便确认的做法,违背了现行财务会计的稳健性原则。

我认为这种认识是片面的。这是因为:

第一,权益资本成本帐务处理的过程,一方面确认相计量了权益资本成本,而另一方面也确认和计量了留存收益。它既确认和计量成本(费用),也确认和计量留存收益,其结果对股东权益总额并没有什么影响。之所以这么说,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如果公司没有固定资产,也没有存货(即产销完全平衡,实现零存货),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权益资本成本增加,当期净收益必然以相同的数额减少,而这减少的数额不就是记入“留存收益”帐户贷方的数额吗?

相反,如果公司既有固定资产,又有存货,这时,权益资本成本要在固定资产、存货和销售成本之间进行分配,当期有一部分权益资本成本转化为固定资产和存货的成本,只有由销售成/1担的这部分权益资本成本作为当期的费用与当期的收入配比,由此得到的净收益自然小于记入“留存收益”帐户贷方的数额。但是,如果我们从持续经营的角度来考察,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化为固定资产和存货成本的权益资本成本部分最终会转化为销售成本,从而与某期的收入配比。这样,在某个特定的期间,留存收益总额还是不变的。这与不同折旧方法在固定资产使用期限内不影响整个使用期限的利润总额道理相同。

第二,如果把稳健性原则表述成“某项业务有几种会计处理方法可供挑选时,应当选用对股东权益产生乐观影响最小的那种方法”的话,那么,应该说,违背稳建性原则的不是资本成本会计而是现行的财务会计。因为在现行财务会计程序和方法下,当期的净收益包括权益资本成本和真实的利润两部分。把本应属于成本的部分作为净收益,显然高估了当期的净收益。就当期而言,这能说稳健吗?

第三,根据实现原则,收益只有实现才能加以确认。这一点我坚信不疑,但是,我认为资本成本会计对权益资本成本的确认与实现原则无关。因为它影响的仅仅是成本和留存收益,顷与收益概念无关。恐怕没有人会认为收益就是留存收益。因此,那种认为资本成本会计“在收益实现之前便确认它的做法、违背了现行财务会计的稳健性原则”的说法根本不成立。

当然,收益与留存收益并非毫无关系。众所周知,收益是引起留存收益变动的一个主导因素。没有收益就没有净收益,没有净收益又哪来的留存收益呢?即使如此也无妨。因为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工具创新,未来收益实现的确认标准可能会发生重大变化。

第四。稳健性原则在现行财务会计实务中最有代表性的例证就是存货计价的“成本与市价孰低法”(勘st or Market whicheveris Lower)。有人担心如果推行资本成本会计,在存货成本中计入部分资本成本会不断增加存货的价值,从而使存货价值超过市场价格,违背稳健性原则。②其实不然,如果存货成本超过市场价格,仍然可以根据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按市场价格计价,并对存货成本进行调整。我认为如果真的出现公司存货成本超过存货的市场价值,这个信息将更有意义。因为这对公司是一种警告,说明公司存货生产或销售存在某些问题。公司必须注意这个问题并设法改进。

其次,稳健性原则在当今财务会计体系的地位已是日暮西山,今非昔比。稳健性原则从其产生的时代背景来看,与企业的组织形式和金融市场相联系。从企业组织形式来看,稳健性原则适应于独资或合伙企业组织形式;从金融市场来看,稳健性原则适应于金融市场欠发达,企业资金主要靠银行、财团和其他金融机构直接提供,即主要来自直接融资,而不是靠金融市场间接融资。随着形势的发展,稳健性原则的局限性日益突出。现代社会已经进入金融社会,发达的金融市场促进了现代公司制度的发展,而现代公司制度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市场和现代公司制度的发展.改变了整个企业的组织形式和资本来源渠道。因此,也改变了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主体,即从以债权人为主体转化为以股东为主体,包括其他与公司有经济利益关系的单位和个人的多元化信息使用者集团。在发达的金融市场和完善的现代公司制度下,作为曾经保护债权人利益,防止公司将资产作为股利分配给股东的稳健性原则,已经完成了其历史使命。现代财务会计要求客观和公正地反映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动情况,稳健性原则显然难当此重任。因此,我们不能再用稳健性原则作为否定确认和计量资本成本的依据。

二、权益资本成本的确认和计量与主体现念

在19世纪,所有权观念(Proprietary Concept)主宰着财务会计。当时,大部分企业组织都是独资或合伙企业组织形式,由其所有者直接管理,公开持股的公司十分罕见。根据所有权观念,企业的全部资产归所有者所有,企业全部的负债也由所

有者承担,构成所有者的义务。企业由一个人或一个家庭或几个人拥有。在这种情况下,单独确认和计量权益资本成本是没有多大意义的。相反,重要的是要确认和计量债务资本成本。因为从所有者的角度来看,债权人是唯一、真正的“外来者”‘在满足了这些“外来者”的权益之后,剩下的就是企业业主的利润。因此,在金融市场不发达和企业组织形式以独资或合伙形式为主体时,重要的是如何确认和计量债务资本成本而不是权益资本成本。

以后,随着金融市场和企业组织形式的变革,公司这种企业组织形式后来居上。这时,财务会计的基本观念发生相应的变革,从原来的所有权观念转变为主体观念(EntityConcePt)。根据主体观念,公司被认为是一个与其所有者独立的个体,甚至具有自身的人格化。与发达的金融市场相联系的公司通过两个渠道来筹集其所需要的资本,即从债权人那里筹集债务资本,或通过发行股票从股东那里筹集权益资本。这时,从公司作为一个独立主体的角度看,无论是债权人还是股东相对公司这个独立的“人格化”主体而言,都是“外来者”。至于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如何组合,这是公司理财的一个重要课题。这就需要对这两种资本来源的特点和成本进行权衡。既然现行财务会计已经确认和计量了债务资本成本,再确认和计量权益资本成本又有何妨呢?

根据主体观念,所有的资本都是由公司主体的“外来者”提供的,无论从哪个渠道取得资本,对于独立的“人格化”的主体而言,都是有代价的。然而,遗憾的是现代财务会计师一方面倾向于接受主体观念,另一方面却在会计实务中的某些领域继续采用所有权观念。资本成本的处理就是其中一例。根据主体观念,无论是债务资本成本还是权益资本成本都应该作为成本处理。因为从公司作为独立的主体而言,它们都是公司使用资本的代价。在现行的财务会计实务中,不论是债务资本成本还是权益资本成本都不是作为成本处理。对于债务资本成本,以利息的形式支付债权人,作为利息费用处理;对于权益资本成本,以股利的形式支付给股东,作为留存收益分配处理。因此,我认为当前财务会计不仅理论与实践相背离,即使就理论本身而言,也不是那么一致。

主体观念还认为债务利息从性质上看并不是费用,而是收益的分配,即对各种权益所有者进行的分配,均属于公司收益的分配。例如,美国会计学会会计概念和标准委员会在1957年曾经指出,利息费用和所得税均属于利润的分配。根据主体观念,主体本身的经济活动与主体的所有者如股东以及其他主体必须区分开来。因此,从理论上说、利息费用、所得税和服利都是公司的成本或费用。但是,当前的财务会计理论却对它们进行分门别类,利息费用和所得税作为费用处理,而股利作为留存收益分配处理,显然,违背了主体观念。它把公司这个主体的所有者――股东与公司主体本身混淆起来了。这不能不说,财务会计理论本身也并不是一致的。

三、资本成本的.确认和计量与成本观念

上面我们从主体观念讨论了资本成本的确认和计量问题,下面我们以此为基础从成本观念进一步讨论这个问题。

从总体上说,财务会计记录各种成本,而各种资产通常以其成本来计量,净收益便是收入与为了取得收入而发生的各种成本之间的差额。因此,如果利息确实是成本,那么,利息就应该记录在会计成本帐户上。

什么是成本呢?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名词委员会发表的第4号“会计名词公报”曾经对成本下过如下定义:“成本是指由于取得或将能取得资产或服务而支付的现金、转让的其他资产、结付的股票或承诺的债务。所有这些不同的支付方式,都可用货币表示其总额。”④这个定义基本上还是令人满意的,但是,它还不能明确地表述出成本总是指“某物”的成本这一层含义。这里的“某物”便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成本目标”。例如,某建筑物的成本就是为了取得该建筑物而使用的各种资源的总额。如果是用现金购买该建筑物,这个总额便可以用现金表现;如果是公司自行建造该建筑物,那么,这个总额就是人工成本、原料成本和其他资源成本的总和。

同样地,如果产品是外购的,那么,其成本可以用耗费的现金数额或发生的负债数额来计量;如果产品是公司生产,其成本可以用人工成本、原料成本和其他资源成本的总和来计量。因此,成本计量了成本目标所使用的各种资源。公司在生产产品时,使用的人工用人工成本计量,使用的原料用原料成本计量,使用的各种服务用类似的项目来计量。所有这些项目构成产品成本的组成部分。

同理,公司还应用各种资本即应用各种资本来取得各项资产。如前所述,这些资本来自两条渠道: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但是:

1.债权人不会为需要资本的公司提供债务资本,除非这样做他们可以得到回报。这个回报,在会计上称为“利息”,就是公司使用债务资本的成本。

2.来自公司股东的权益资本同样也有成本。股东不会为需要资本的公司提供资本,除非这样做他们可以得到回报。这个回报就是公司使用权益资本的成本。根据主体观念、应用权益资本的成本与应用债务资本的成本没有什么区别。

债权人提供债务资本可能得到的报酬是标明的利息,而股东提供权益资本预期的报酬包括两部分:(1)各种股利;(2)股票市场价值的增值。他们当然不希望股利就是全部的报酬;相反,他们期望其投资所得到的部分收益将留存于公司,而这些留存于公司的收益所创造的收益以及其他因素将带来公司股票市场价值的增值。将股东的报酬分为两个独立的部分,与使用权益资本需要成本的结论并不矛盾。这个成本正是股东提供资本给公司时要求得到的报酬。

根据上述分析,目前所用的“股利”这个名称有点词不达意。因为如果股东得到的报酬只是目前公司支付的股利,那么,他们是不会投入他们的资金的。他们之所以投入其资金是因为他们期望所得到的报酬率高于目前的股利率,并且期望将来能得到较高的股利或者当他们出售股票时能得到较高的市场价值或者两者兼而有之。正因此,股利率一股低于债务利率。因此,用“股利”来表述权益资本成本低估了它。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净收益”也有点词不达意了。“净收益”计量公司的经营业绩,它本身不是一种成本,而是刁耗用的成本即费用与收入的差额。按照现行的财务会计实务,“净收益”包含了一部分成本即使用权益资本应负担的权益资本成本,但是,“净收益”并不等于权益资本成本。净收益还包括卓越的管理、优质的产品、良好的市场占有率以及其他因素所带来的酬。

四、资本成本的确认和计量与两类资本的界限

公司所需要的资本可以通过金融市场用发行债券或股票筹集。从广义上说,权益是指资产的所有权,也就是投入资产的资本来源。权益包括债权人权益和股东权益。有人担心财务会计确认和计量资本成本会混淆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的界限。债务资本及其

利息是对资产的一种法定求索权,而权益资本只有剩余的求索权。⑥我认为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首先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都是公司的资本来源,对公司这个独立主体本身而言都是有代价的,因而,需要确认和计量其成本。这只是其共性。我们并没有否认其个性。其次,从资产负债表的角度看,确认和计量资本成本、对于在资产负债表上分别报告各项负债和股东权益没有影响。进一步说,确认和计量资本成本不仅对资产负债表没有影响,就是对收益表也没有什么影响。在这时,成本中包含资本成本与包含折旧费用并没有区别。它们都不是“法定的求索权”,也都不是当期的现金流出量。

五、资本成本确认和计量与利息资本化问题

如前所述,资本成本的确认和计量将使一部分资本成本资本化为存货、厂房和设备的价值。对于存货项目,按照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第34号准则公告,其利息成本不能资本化,更谈不上权益资本资本化了。但是,我认为这个问题对于会计信息系统而言无关宏旨。因为在未来高新技术环境下,公司将以销定产,实现零存货,也即销售多少才生产多少。这时,资本成本是否资本化对公司当期损益没有影响。如果公司存在一定量的存货,那么,资本成本是否资本化对公司当期的损益可能有影响,但是,存货总是要出售的,如果从持续经营的角度来看,对公司整体的损益也没有什么影响。至于固定资产项目,按照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第34号准则公告,只有符合条件才能将债务资本成本资本化为固定资产价值。但是,“从会计理论来看,计列应负利息是一种最合理的会计方法”⑥。这里的“应负利息”包括实际支付的债务资本成本和权益资本成本两部分。根据前面的分析,权益资本成本是否资本化为固定资产的价值,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内,对公司的损益也没有什么影响。

西方现行会计实务允许公用事业企业在固定资产价值中计列应负利息。这是因为公用事业的收费标准和盈利水平,严格控制在政府的监督之下。“为了保证公用事业企业能够获得正常的投资收益,允许在其投资总额内计列应负利息,这样,按照控制总额所规定的盈利水平才是合理的。”⑦既然公用事业企业的固定资产利息已经资本化,要把它延伸到所有的公司又有何难呢?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确认和计量资本成本,将资本成本资本化存货和固定资产的价值,公司置存资产的时间越长,其成本越高,公司所需要追加的投资也就越多。这样,不仅可以在会计报表上如实地反映公司所持有的资产的经济价值,而且可以把资本的筹集、使用及其效益联系在一起,更全面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同时,它将使得公司自建的各项固定资产与外购的或租赁的各项固定资产的计价具有可比性,从而增强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在现行的财务会计实务中,外购的或租赁的各项固定资产价值不仅包括供应商的债务资本成本,而且还包括其权益资本成本,但是,公司自建的固定资产中则假设末使用任何权益资本。这样,在进行有关固定资产的自制还是外购或租赁决策时,由于决策标的物价值缺乏可比性,可能导致决策失误。将资本成本资本化为固定资产的价值,将消除这种不可比性,增强会计信息的决策功能。

综合上述,我们可以看到,从理论上说,确认和计量资本成本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有益的。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要在财务会计中确认和计量资本成本,光靠理论的支持是远远不够的,更为重要的是首先要让企业界和会计职业界习惯它,认识到它的优点,进而促使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接受它。这恐怕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7.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若干基本问题研究 篇七

作为经济社会的一员, 任何单位都存在成本核算, 都需要进行成本核算, 但在具体的核算内容上由于性质的不同, 核算内容也有所区别。高等学校及高等学校后勤也要进行成本核算, 但它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高校后勤成本核算的必要性

高等学校作为事业单位、社会的一员, 必然要进行成本核算。

1.价值规律要求事业单位进行成本核算, 按照价值规律不断进行资源配置。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必要条件。教育部门, 同其他经济部门一样, 要使用一部分宝贵资源, 这些资源, 如不用于教育部门, 就可以用于别的部门。只有通过教育成本核算才能分解经费的使用情况, 全面把握教育经费活动的过程及效果, 跟踪考察人、财、物的消耗情况, 为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提供依据和方法, 从而加强管理、节约成本, 提高效率, 积累社会财富;才能在同类院校之间进行办学效益的比较, 充分利用高校的资源, 促使高校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不断提高办学效益, 实现高等教育要又好又快的跨越式发展。

2.从历史发展角度看, 事业单位需要加强成本核算。事业单位在计划经济时代的命运掌握在政府手中, 所需要的资金绝大部分来源于财政拨款;在市场经济时代, 政府通过对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财政拨款主要集中在公用事业, 对学校事业单位财政拨款的形式已有很大变化, 学校自有收支部分占学校总收支的比例越来越大, 大部分事业单位的命运掌握在成本手中。

3.进行成本核算有利于推动事业单位改革向纵深发展。事业单位进行成本核算可以合理定编定员, 实现以事定岗、以岗定人定责、多劳多得、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 更有效利用资源, 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 减少

4.进行成本核算有利于促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提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高校主要作为生产精神产品的非物质生产领域, 它一方面向社会提供服务, 另一方面又是商品、劳务购买者和消费者, 这样高校就成为构成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 高校由原来的国家包办转变为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独立法人实体, 高校之间在办学方式、发展规模、招生分配、科技成果转让、高校后勤等领域逐步与市场接轨, 高校面临着调整、联合、合并的发展趋势及办学风险。进行成本核算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 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 是衡量办学效益高低的重要标准。而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促使高校必然要参与市场竞争并在竞争中发展。竞争机制进入高校及高校后勤, 必将推动高校后勤进一步加强成本核算, 提高高等学校后勤服务的质量和管理水平, 减轻学校的负担, 促进学校办学效益的提高, 保证学校的发展和稳定, 实现高校后勤发展的良性循环, 更好地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服务。达到有效的利用好学校的资源为学校为师生提供最大效用服务的后勤管理与服务的目的。但高校及其后勤的成本核算与其他行业和社会单位相比, 有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高校的教育属性决定了其成本核算的特殊性。

二、高校后勤成本核算的特殊性

众所周知, 学校属于非营利的事业单位。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 高等教育目的是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高级专门人才”, 高等学校的办学效益主要是看实现的教育成果。教育的特殊属性决定了高校后勤服务市场与社会一般服务市场既有其共性的一面, 还具有一些自身的特征。概括起来, 主要有以下几点:

1.服务对象的特殊性。高校后勤服务的群体及对象主要是师生和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 服务的区域相对封闭, 高校后勤服务既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又要符合教育发展规律。高校的一切工作都是服务、服从于出人才、出成果。高校后勤要充分体现教育的特殊属性, 把教育属性放在首要位置。

2.学校后勤市场的功能与作用具有特殊性。一是要满足师生和学校各项工作的消费需求与服务保障需求等经济功能, 同时既具有引导人们行为的教育功能, 又具有“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作用。

3.我国高等教育的特殊地位决定了高校后勤服务保障的特殊性。高校后勤所实现的不仅仅是经济效益, 更要注重社会效益。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高校后勤要按照党的教育方针, 实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宗旨, 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其次要为学校提供良好的后勤保障, 保证学校政治稳定, 服从社会稳定高校稳定这个大局。

高校后勤的特殊性从另一方面或一定意义上说高校后勤生产的产品及提供的服务具有公益性, 他所出售的商品或服务不能完全与社会接轨。但作为一个独立核算的经济单位, 其贡献的社会效益又要得到补偿。目前, “社会效益”如何补偿, 没有一个明确的补偿机制及办法, 制度的缺失使得其主要通过无偿占用使用学校的大量的资源和财产来补偿, 既不付占用费, 也不需计提折旧, 还有相当数量的职工每月要学校发工资等, 造成成本核算不实, 因此, 其成本核算是极不完整的, 未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成本核算。同时, 这也是造成高校后勤特别是公办高校后勤权责不明, 成本不清, 管理粗放, 效益不高的原因之一。据有关调研, 公办高校后勤“高成本、低收益”与社会行业差距较大, 与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很不适应。据典型案例分析, 公办高校的后勤管理成本, 是民办高校的5—10倍, 后勤管理人、财、物、时间资源浪费严重。

三、高校后勤成本核算中“社会成本”的核算

(一) 高校后勤成本核算中的“社会成本”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 高等学校及高等学校后勤进行成本核算不仅无容置疑, 而且具有紧迫性。在高校后勤成本核算中要注意其成本核算的特殊性, 即高校后勤成本核算中“社会成本”如何衡量及补偿的问题, 这也是目前制约高校后勤发展的瓶颈问题和后勤改革中所面临的深层次矛盾。从某种意义上说, 又是实现高校后勤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效益的有机统一, 建设和谐社会、和谐校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 就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成本核算, 就无法与社会行业和部门进行效益比较, 以及在同类院校之间进行办学效益的比较, 高校办学的教育成果就是模糊不清的。只有突破制约高校后勤全成本核算的“教育的社会效益”问题并在成本核算中去核算、体现它, 才能充分利用高校的资源, 促使高校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不断提高办学效益, 实现高等教育要又好又快的跨越式发展。

如何在高校后勤成本中体现或核算“教育的社会效益”, 从社会发展观和经济学的角度看, “教育的社会效益”其实是“经济的外部性”表现, “社会效益”可以转化为“社会成本”问题, 而且要在衡量社会发展的指标中体现他, 才能有力推进社会进步和社会发展。

高校及高校后勤效益的显著特点就是其带来的“社会效益”, 为学校提供良好的后勤保障, 保证学校政治稳定, 服从社会稳定高校稳定这个大局。它的存在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发展, 提高了社会收益, 提高了他人的效用水平。从宏观上说, 符合效率原则, 促进了社会进步。从另外角度或以成本的观点看, 社会或他人获得的收益即“社会效益”是某一经济主体 (如高校) 的经济行为带来的, 获得者并未付出代价或成本, 这个成本是某一经济主体付出的, 可以说它创造了“社会效益”、付出了代价, 却并未从中的到相应的收益。它应该得到补偿。这个补偿应该由获得“社会效益”的社会或其他收益者支付, 所以, 从这一角度讲, 我们可将某一经济主体为创造“社会效益”而付出的成本称为“社会成本”。

(二) 高校后勤成本核算中“社会成本”的核算

1.“社会成本”核算对高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核算高校及其高校后勤的成本时, 我们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立科学的指标衡量体系, 而最关键的是要把高校因贡献“社会效益”所投入的“社会成本”核算进去, 算清其投入成本的多少, 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高校后勤的全成本核算。而不再因高校后勤为社会提供效益而付出的“社会成本”无法补偿, 作为经济核算单位其只有通过无偿占用使用学校的大量的资源和财产来补偿, 既不付占用费, 也不需计提折旧等, 使得核算边界不清晰, 核算内容不统一, 成本核算不实, 从而造成高校后勤特别是公办高校后勤权责不明, 成本不清, 管理粗放, 效益不高。所以要通过成本核算, 加强后勤管理, 充分利用学校有限的资源, 创造更大的效益, 为学校师生及社会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服务。

从政治上讲, 把“社会成本”纳入高校后勤成本核算中与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并不矛盾, 两个效益是一个有机统一体。讲政治和抓经济是相铺相成的。经济是基础, 政治是目的, 高校后勤进行成本核算、注重社会效益都是为了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经济的发展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又奠定了基础。一句话, 做好高校后勤成本核算目的是为了促进社会的发展, 归根结底是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所以, 目前高校后勤成本核算中不是要不要体现后勤的“社会成本”如何补偿问题, 而是如何在后勤成本中核算“社会成本”, 建立有效地高校后勤成本评价体系, 理清各种权益关系, 促进高校之间横向比较评价, 客观反映改革成效。而且随着高校后勤改革的不断深入, 这个问题越发凸显出来。只有解决它, 高校后勤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成本核算, 进而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营机制, 提高管理与服务水平, 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最大化, 更好地实现为教学、科研和师生服务的后勤管理目标。

2. 对高校后勤“社会成本”核算的思考。

如何对高校后勤“社会成本”进行核算, 下面提出自己的一点粗浅认识, 与各位同仁一起商榷。

(1) 按照经济规律及成本核算的要求进行成本核算。根据前面所述, 成本核算有许多核算的分类方法。日常惯用的方法, 是按业务项目支出的费用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包括人员工资、水电费、维修费、材料费等直接支付的费用;间接成本包括固定资产折旧成本、管理费用等与生产产品和服务难以形成直接量化关系的资源投入成本。因此, 在高校后勤成本核算中, 后勤作为一个部门, 其一切应该计入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都要核算。如间接成本成本中, 固定资产折旧、管理费用、以及“社会成本”费用等都应纳入成本核算中。

(2) 分清成本和收益。首先分清所投入成本中哪些是学校 (对公办高校讲, 也可以说是国家) 投入的, 哪些是后勤部门投入的, 哪些是其他投资人投入的。如果后勤部门无偿占用使用或低于社会一般价格支付使用的学校房屋、设备等固定资产, 部分员工工资等费用由学校支付, 固定资产折旧中就是由学校或部分由学校投入的成本, 由学校支付工资的部门人员费用也是学校投入的成本。其次, 算清收益。算收益时, 考虑“社会效益”或“社会成本”的影响, 可以按照一般社会行业或社会通行的价格计算收益 (见下条所述) 。在收益中, 可以按投入成本的比例来区分各自所应得到的收益;如果有合同, 或按合同约定来区分各投资人的收益。

(3) 高校后勤“社会成本”的衡量及效益比较。前面我们讲到, 由于教育及高校后勤的特殊性, 高校后勤生产的产品及提供的服务具有公益性, 所出售的商品或服务不能完全与社会接轨。也就是说, 他要为实现“社会效益”而让利, 即付出“社会成本”。但对任何一个独立核算的经济单位来说, 要发展或进行最简单的社会再生产, 最起码的一点是要顾本, 这是维持其生存的必须。目前, 高校后勤所贡献的“社会效益”实际上通过上面所说的学校投入的那部分成本来实现, 但这部分成本由于不清, 所以后勤效益如何很难说清。那么, 如何来衡量这部分社会成本?

通过将他所出售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务价格与社会平均水平相比, 来衡量高校后勤核算中的“社会成本”。为维护政治稳定, 高校后勤服务具有一定的公益性, 他所出售的商品或服务价格低于社会平均水平, 差额部分既是他所贡献的社会效益, 这部分贡献对它本身而言要付出成本, 这个成本的大小就是高校后勤核算中的“社会成本”。如, 就高校饮食来说, 我们可以按照一般社会行业或社会通行的价格计算收入, 如果一般社会大众食堂的毛利率如果为70%, 而学校食堂的毛利率要求为25%, 那么在计算学校食堂的收入时, 按社会标准所达到的毛利率核算饭菜价格所能实现的收入计算, 减去实际按学校要求食堂的毛利率所得到的收入, 就是学校饮食付出的“社会成本”或贡献的“社会效益”;又如, 学校支付工资的后勤在编人员, 按当地社会行业一般工资水平计算所需付出的人工费用与学校实际支出的人工费用相抵所产生的差额 (可能为正或负, 如社会高级电工如果一般月工资水平为2000元, 而学校的为2600元, 这个差额就是负值) , 就是其付出的“社会成本”。

上面核算所得到“社会成本”实际是应由学校 (国家) 投入或承担的成本或贡献的“社会效益”, 目前实际上主要是通过高校自己办的后勤实体付出这个成本, 实现高校后勤对社会效益的贡献。

按照社会通行的方法进行高校后勤成本核算, 后勤的“社会成本”应该计入其中。

将按照社会通行的方法核算的成本与收入相比较, 得出其利润, 比较其效益。如果这个利润低于学校投入后勤的成本 (这个成本是学校对后勤贡献的“社会效益”的补偿) , 那么, 说明学校对后勤的“社会成本”补偿后, 后勤仍然亏本, 管理的效益没有达到理想的状况。同理, 如果这个利润高于学校投入后勤的成本, 说明后勤管理效益较好。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2].卫兴华, 顾学荣.政治经济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4

[3].张文彬.马克思主义哲学干部读本.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0

[4].于华峰.河南省高级经济师业务考试指南.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8

[5].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8.高校教育成本的核算与控制 篇八

关键词:高校教育成本;成本核算;成本控制;作业成本法

中图分类号:F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217(2009)04-0057-03

一、目前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现状分析

1教育成本核算理念的转变。我国加入WTO后,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作为服务条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写进了多边贸易协议。国外机构和组织按照市场行为进行的一些教育产业经营活动,将教育市场、教育竞争、教育的投资与收益等概念引入我国的高等教育中来。在这样的环境下,高校不仅要以为学生提供教育为责任,也要以最小的资源投入培养高素质的学生为宗旨。这样才能认真对待高校的教育成本问题,想方设法进行创新,不断降低高校教育成本,提高效益。

2教育成本核算对象的不确定性。高校教育产品一般是指学生、学生技能的提高和教育服务。教育产品的不统一使得高校不能像企业一样,以“产品”作为成本核算对象设计一套公认的成本核算体系。企业成本核算最后要以产品为核算对象,编制出以产品为中心的“成本计算单”。高校成本核算是否需要精确到某项“产品”,对此一直存在争议,主张以学生为最终产品的观点认为应围绕学生编制成本计算单,主张以教育服务为产品的观点则强调课程或科研项目。所以,一般的教育成本核算只将费用划分到教学院系,就不再向下分了,这是有一定的原因的。

3高校费用支出和成本归属的复杂性。目前大部分高校在计算其成本总额时包括了几乎所有的费用支出,然而,从高校教育受益的对象来看,主要有学生、教职工和社会。学生受益是因为直接享受了高校提供的教育服务,这种服务使其掌握了将来谋生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教职工收益是因为其利用学校的资源进行科研、进修等,在推动科研、教学发展的同时也获取了自身的利益;社会受益是因为高校教育尚具有半公共产品的性质,社会通过各种途径从高校获取了一定的直接和间接利益。科学合理的成本分摊方式就是根据受益原则来确定相应承担的成本。因此,高校成本的分摊应考虑以下因素:(1)固定资产折旧问题。事业单位的特点使高等院校在资产使用过程中不考虑资产使用成本,高校会计制度也没有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要求。但学校培养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耗用了学校的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应该根据学校的经营期限与资产的使用寿命计提折旧。折旧费用的归属也应根据使用的途径来细分。如作为教育用途的,应分配到产品直接成本中去;作为行政管理用途的,如果是为了培养学生发生的,应先归为间接费用,然后根据一定的标准在不同的项目之间进行分配;作为其他用途的(如教师的科研支出,与学生无关),则不应归属于教育成本。(2)固定资产盲目投资所导致的资源闲置、浪费问题。不少高校为了追求量的规模和形象,出现了由于盲目投资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和闲置现象,不仅浪费了学校的资源,还增加了将来的维护成本以及相关管理成本,势必导致学校潜在的风险成本增加,这些成本不应计入教育成本中。(3)高校后勤社会化问题。随着高校扩招,学生人数剧增,导致高校后勤社会化问题产生。虽然后勤与学校教育活动分离,实行企业化运作,但现实情况是“分而不离”。高校后勤集团占用或耗用了学校的资源,并没有付出相应的代价,而是间接地转嫁给了学生。(4)科研支出问题。高校集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三大功能于一体,科研水平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方面,因此,应本着“谁受益谁承担”原则进行成本核算。

4高校缺乏“内在”的成本控制动力。高校是非营利性的,其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拨款、社会赞助、个人捐赠以及部分学费收入,资金投入者一般并不要求回报。利润分配压力的解除至少在两个方面对高校产生重大影响:其一,高校不像上市公司那样具有投资人、证券监管委员会等强力外部监督者,其经营情况相对企业来说不够透明,不为社会关注;其二,高校缺乏成本管理的内部动力,存在为办事业不惜投入的潜意识。

由于举办并培养具有一定“声誉”的高校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外部竞争对高校的成本限定作用不足,这使得高校客观上处于“垄断”地位,所以,定价时必须考虑对高校成本开支范围的限定,强调费用的“合理性”。美国OMB认为,合理的费用特征是:该资助项目必须发生的;是由资助协议或联邦政府认可的;个人在环境中审慎行动,考虑到对学校、雇员、学生、联邦政府及大多数群众的责任;发生的作业成本与学校的正常作业相一致。

二、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方式:作业成本法

高校教育成本的核算可采用作业成本法(ABC)。与传统方法不同,ABC法将各种资源耗费归集到作业而不是组织的机构或生产部门;在分配作业成本时,ABC不但采用数量动因,还有非数量动因。高校产品多样化,并且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而作业成本法可以提高管理者对价格和作业价值的了解,所以,高校在理论上是可以应用作业成本法的。

1高校间接费用比重大。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核算的主要区别体现在对间接制造费用的处理上。传统产品生产中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的比重大,因而间接费用的处理可以采用相对简单的分配方法,如按照产品产量、IAT资或原材料比重,这种分配选择的标准往往单一,但由于间接费用不大,对最终产品成本的影响可以忽略。然而,对于间接费用比重大的产品,采用多标准、因果关系更强的作业成本计算法比单一分配基础的传统成本核算方法更有价值,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与制造企业的产品成本构成不同,高校教育成本构成中间接费用的比重大,高校教育产品中材料费用少,教师的人工费用大,教学辅助部门的间接费用比重高,一般来说,间接费用占实际费用的50%~70%。

2高校产品多样化。产品类别多,需要赖以分配间接费用的方法就复杂一些。高校产品从“学生”角度看,可以分为本科、硕士、博士;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历教育、学位教育;全日制、在职学习;国内学生、留学生等等。从“教育服务”角度看,各类课程如选修课、必修课、实验课(实践课)、劳动课、毕业论文设计等,一名四年制本科生毕业需要修完大概五十几门课。

3高校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组织必须以市场为向导、以消费者满意度最大化为服务目标,顾客对消费品需求的层次类型越多,成本核算越要突出“个性”化特点。作业成本核算强调为顾客服务的管理宗旨,在成本管理上以顾客需求为导向,分析作业对于顾客满意度的作用,消除和降低影响顾客满意度的非增值作业,在增值作业上加强工作。

(一)作业成本法下教育成本核算的基本流程

1划分资源库,确定资源动因。借鉴高校会计制

度和财务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确定高校教育活动消耗的资源库。如工资及附加费、社会保障费、助学金、办公费、业务费、折旧费、修缮费、图书资料费、水电费、低值易耗品、科研经费和其他费用等。不同的高校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增加和减少以上资源项目。

2分析作业消耗的方式,确定作业动因。根据教育活动的价值链分析将作业分为主要作业和支持作业两类。例如将高校培养学生作业分为招生就业、基础教育、专业教育、科研和实践等;支持作业分为房屋折旧、设备折旧、资产维护、行政管理(包括日常管理、科研管理和教学管理等)、学生事务管理和福利性保障支出等。然后对各项具体的作业根据其相关性和同质性进行合并,分为几大主要作业中心(作业库)。

3将资源分配到作业,作业分配到产品。根据“资源-作业-产品”的分配顺序,首先将高校教育支出分配到消耗该资源的各种作业上,然后将作业分配到消耗该作业的学生中,最终确定高校教育成本。将作业成本法运用于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有助于明确高校教育支出中真正用于培养学生的成本。一方面有利于高校消除不必要的作业,改进增值作业,降低教育成本,提高办学效益;另一方面,有利于准确和客观地计算高校生均培养成本,为高校规范收费标准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高校进行作业成本核算存在的障碍

首先,学校缺乏有关教师工作时间的分配依据。比如一个医科大学的教授,同时负担教学、科研和临床指导工作,他每周查床就可能同时完成这三项工作:既指导了研究生,又为自己的科研积累了资料,同时还完成了临床指导工作。那么,如何分配他查床的时间?其次,学校的教育成本与学费之间缺乏直接的必然联系。所带来的问题是:采用如此复杂的成本核算方法,但却不能作为定价的依据,那么它的意义何在?人们会对这种成本核算方法持怀疑态度。第三,学校要实施作业成本法,需要专业的人力资源来设计,这在短期内难以解决。第四,作业成本法的实施难以得到院系基层教师的理解和支持。

三、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与控制:进一步的思考与建议

随着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已成为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独立法人实体。高校之间在发展规模、教学质量、专业设置和师资力量等方面存在激烈的竞争。因此,高校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树立成本意识,进行教育成本核算,重视办学成本控制,提高办学效益,使高校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成本核算与控制系统,才能为精简人员、减少费用、降低成本提供决策依据。为此,可从以下方面人手做好高校教育成本的核算和控制:

1强化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意识。高校属于非营利性组织,虽然不是以盈利为目的,和企业目标有着本质的区别,但为了持续发展,应注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减少教育资源浪费。

2明确教育成本核算对象。高等教育的最终产品是学生,因此,教育成本的核算对象是学生。从理论上讲应以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各类学生作为成本核算对象,分别进行成本核算,全面地反映各类学生教育总成本和生均成本。但目前我国多数高校可以培养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各类学生,由于实行教育资源共享,难以区分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各类学生的教育成本,所以,只能将全日制本专科学生作为高校教育成本的核算对象。对于研究生和成教学生,可按一定的折合比例进行折算。

3明确教育成本核算周期。从核算成本的要求看,以自然的业务运作周期作为成本核算的期间比较适当。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周期按学年作为教育成本的核算周期比较合适,因为学校的教学是按学年组织的,学费也是按学年收取的。但为了满足政府预算管理的需要,在实际操作中,可以保持学校会计年度与教育成本核算周期不同,即学校会计年度为公历年度,教育成本核算期间为学年。

4明确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方法。目前,高校教育成本核算还无章可循,可以借鉴企业成本核算(如作业成本法)和高校教育成本构成自身的特点,利用现有的会计核算资料对这一问题进行理论上的探讨。

参考文献:

[1]陈敬良,高等教育成本管理[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5。

[2]王新华,地方政府行政运营成本控制和核算研究[J],2004。

[3]宗文龙,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与控制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4]熊卫平,美国社区再投资法对我国高校学生贷款的启示[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8,(4)。

上一篇:怎样做好广告公司业务员下一篇:顶板事故处理预案